晚点更(明日补更,熬不住了)
稍微晚点
拖欠两章,明日补上
昨天的存稿丢了,不知道写到哪里,首次违约,明日补偿
147章,村落(1/4)
在孟益的配合下,严纲很快就掌握了所有部队,严纲也爽快的搬离大营,直接住进了陈子重在肥如城内给他安排的一处别院当中。
直到这时,孟益才真正的长出了一口气,毕竟此前一直在陈子重的眼皮底下晃悠,他的心理压力也很大。
他从严纲的口中已经知道陈子重与公孙瓒在怎么处理他方面争吵过一次,所以一直对陈子重是百般注意,深怕陈子重挖个坑给自己跳。
索性陈子重也放弃了这个念想,直接找了一处豪宅将他安置进去。
虽然此次张纯讨伐战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但公孙瓒只是简单的将战报递交给了身处蓟县的刘虞,并没有一丝率部返回州城述职的意思。
刘虞暂时也不想与公孙瓒正面抗争,倒也没有逼迫公孙瓒率军返回,公孙瓒直接以追讨张纯残部为由,直接率军继续驻扎在肥如。
在陈子重的建议下,公孙瓒还以粮草不济为由,要求刘虞赶紧提供粮草,甚至还附带了陈子重提交的一串账单。
刘虞看着手中数亿钱的账单,不由得高看了公孙瓒一眼。
他认为这份账单应该是真的,虽然幽州的秩序已经崩溃到一定地步,但汉室在这里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在调用了汉室密线的情况下,他还是得到了公孙瓒部的实际情况,就连大军的粮草消耗、伤亡情况都知道了八九不离十。
所以他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并没有一点惊讶的感觉,他此行从皇帝手中拿走了不少钱财。
但公孙瓒已经摆明了停掉不听宣的状态,他只能用这笔钱去招兵买马,否则他这个幽州牧完全就是一个空壳子。
尤其是孟益将整支大军拱手相送,直接断送了他想要凭借这种军队与公孙瓒对峙的想法,在不确定能否得到幽州世家支持的情况下,他可不会拿这笔钱去给公孙瓒买单。
刘虞直接驳斥了公孙瓒的上表,但没有对账单进行任何解释。
但这个信号本身就是陈子重所希望的,他可不想现在就和一个州牧杠上,刚刚那个异常遗留下的信息他到现在还没有解析完,他现在根本不想采取任何动作。
整个局面就在两方的默许下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
相对于历史而言,刘虞掌控的地盘更小了,只能掌控蓟县附近的几个郡,渔阳、辽西等郡全部被公孙瓒纳入掌控范围内。
刘虞不清楚公孙瓒的想法,从他角度来看,公孙瓒只是为了称王称霸,应该会主动放弃边疆地区才对。
相反,他反而主动接过了大多数幽州边疆地区,直接扛起了与北方游牧民族对峙的责任,大批军队开始北上对蠢蠢欲动的游牧民族进行战略威胁。
为了保证北方边界万无一失,公孙瓒亲自率军北上,还将原本孟益的部队全部带走,也算给陈子重留下了一个干净的地盘。
在严纲随同公孙瓒北上的情况下,陈子重身边只剩下一个二郎可以调用,但二郎此前已经被他派往幽州、并州交界处,想要搜寻张纯的踪迹。
毕竟此人一刻不死就始终是个祸害,不过张纯此人潜藏的实在太深。
距离肥如之战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整个幽州突然恢复了安静,不管是原本激战正酣的肥如城,还是在北方跃跃欲试的游牧民族,都突然偃旗息鼓,完全没有一丝动静。
陈子重在封锁幽并交界线的情况下,一直没有找到张纯的踪迹。
所以他有些怀疑张纯可能会借道冀州,从其他方向离开了幽州,如果张纯是通过这个方法离开幽州的话,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他认为张纯守城军事莫名其妙被异常气息所侵染,与张纯肯定有脱不开的关系,所以他迫切的想要抓住张纯,看看张纯身上到底藏了什么秘密。
但眼下他也只能等待二郎与公孙瓒的消息。
不过他也学习了原时空刘虞的做法,直接在幽州境内以百万钱的价格悬赏了张纯。
任何人只要能够带着张纯交给地方官府,不管其身份一概既往不咎,赏金照给。
此时的张纯与王门躲在一处偏远乡村当中,这个乡村已经是杳无人烟,此前被张举祸害的不浅,甚至还带兵烧过一次。
不过他从来没有在这里露过面,张纯的小儿子已经提前被送到了这里,所以二人直接以探亲访友的名义来到了这里,一时间倒也没有惹得其他人怀疑。
但这种好日子很快就到头了,陈子重发布的悬赏公文在两日后送达了这里,他们也颇为好奇的来到了榜下。
但等到他们看清榜上内容后,张纯知道自己除非一直隐居在这里,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跑出幽州了。
要知道此前他虽然让小儿子带出了足够资金,但更多的金钱还是被他就地隐藏,但凡他想要东山再起就不能继续隐藏在这里。
而且在他们二人离开榜下的时候,已经有村民对着他们指指点点,似乎发现了二人的不正常之处。
索性的是二人在此前逃跑时已经乔装打扮一番,再加上这画像与本人还是颇有差距,以至于其他村民只是略微怀疑,并没有产生其他想法。
但张纯经历了这些躲藏的日子,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已经暴露。
在回到家中后,张纯直接拉着小儿子与几十名装扮成佣人的亲卫就想要逃离这里,但这一行为被同样赶回来的王门给阻了。
倒不是说差点被张纯处死的王政依然想要效忠他,毕竟张纯的举动已经表明了想要放弃其他人,只想带着自己的儿子逃离这里。
正所谓你不仁我不义,王门阻止他离开这里同样打好了如意算盘。
在王门的劝谏下,张纯虽然放弃了离开这里的想法,但他依然对其他村民的行为感到怀疑,最终他抱着这种怀疑的心态逐渐入睡。
半夜时分,房屋前后突然传来了一阵金铁交击的声音,张纯作为一个混迹战场多年的人,下意识的将这个声音作为有人携带武器翻墙而入的声音。
在他的招呼下,原本睡在隔壁屋的亲卫手持武器冲了出去,将门口的打更人当做此刻当场杀死。
但打更人死前惨叫将周围住户给叫醒了,时不时有人离开房门走了出来。
张纯看着这些人,本着一不做二不休的想法,直接将这些开门的住户给屠了个一干二净。
已经有些杀红眼的张纯甚至带兵闯入其他没有开门的住户中。
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整个村落除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
148章,惨剧(2/4)
看着不远处已经杀红眼的张纯等人,王门突然觉得这些人有些奇怪。
毕竟昨晚张纯一切还是正常的,却因为一个打更人突然发狂,甚至连一整个村落直接屠光,这可不是张纯的作风。
毕竟他们眼前还打算在这个村落隐藏一段时间,但整个村落已经找不到活人,他们根本没有地方去藏,要知道昨晚官府派来的传令兵并没有走成,被当做村民一起给杀了。
刚刚王门发现传令兵尸体的时候,不由得感到后怕。
不过现在也不是责怪张纯的时候,套路还是最为紧要的,根本他预计情况来看,今日上午官府发现有传令兵没有返回后,就会派兵前来寻找。
虽然等到第二波传令兵发现村落异常还需要一段时间,但这个时间并不充裕,现在整个幽州到处都是搜寻他们的人。
一旦有人发现他们,他们所面对的将是整个幽州百姓组成的汪洋大海,他对此不抱任何希望。
所以他现在只想要带着张纯赶紧逃命,哪怕他已经心生反意,在没有亲自将张纯卖个好价钱的情况下,他还是希望张纯能够继续逃跑。
眼看张纯等人慢慢冷静了下来,王门带着自己的亲随走了过去。
刚刚张纯的状态怎么看都不对劲,他害怕自己过去会被张纯给乱刀砍死,直到现在才敢走过去。
“将军,这里已经不能待了,咱们得赶紧走。”王门劝谏道。
张纯冰冷的眼神让准备继续说话的王门给吓了一跳,张纯的颜色根本不是人类应该有的眼神,那股眼神里透露着的都是冷漠与无情。
他感觉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但他依然强撑着说道:
“昨晚的传令兵并没有走,全部都死在了晚上,哪怕我们将第二波传令兵继续杀掉,官府也发现这里的异常,我们必须要走!”
似乎是王门的劝谏发挥了作用,张纯突然作出了几个奇怪的表情,不过是短短的几息时间,张纯已经恢复到正常状态。
张纯看着眼前的王门颇为惊讶,说道:
“你怎么在这里,我不是应该在休息么”说完张纯看了一眼四周,惊讶的发现自己身边竟然都是村民尸体,问道:
“这是什么情况?你昨晚带人屠村了?我没给你下命令吧!”
很显然,张纯最后的记忆还停留在昨晚,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晚上作出了什么事情。
王门简要的将昨晚发生的事情说明了一下,只见张纯的脸色一变,似乎想到了什么,但张纯并没有想要开口的意思,王门颇为识趣的没有询问。
张纯知道这里已经不能继续停留,而且他感觉自己似乎在梦中和一个不得了的存在做了一个交易。
虽然他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这个梦的具体内容,但他却清晰的知道自己昨晚做了梦,而且这个梦极为真实。
真实到他根本不会怀疑这个梦的真实性,如果不是神秘人最后推了他一把,他恐怕还会继续停留在梦境之中。
但对于张纯而言,不管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都需要赶紧离开这里,最好还能够在离开前毁尸灭迹,不给敌人留下有用的线索。
对于敌人能否追的上自己,张纯对此不作任何怀疑,他认为如果率部追捕的是严纲,他在暴露行踪的情况下,能够逃离的可能性很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不过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整个村落付之一炬,其余只能听天由命。
这几日,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就连亲卫们都没有出过村落,除了小儿子偶尔会外出采购外,他们基本没有在村落露过面。
以至于村落中都不知道来了他们几人,但这也给他们招来了灾祸。
在王门的安排下,整个村落四处起火,为了防止烧的不够彻底,还特意将草料干木头将各个房屋链接在一起。
得亏这个村落并不大,王门只花费了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完成了准备工作,随着村落中火光闪耀,张纯等人沿着山林向西南方前进。
在明知北方与西方都是死路的情况下,张纯宁愿多绕一个月的路,也不想要自投罗网。
虽然这会让他们暴露的可能性变大,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公孙瓒只是在幽州范围内对他们通缉,让他们可以在冀州能够稍微活动一下,顺便联系自己远在鲜卑的盟友。
只要他隐藏在鲜卑人中的盟友能够在并州接应自己,他认为自己大概率可以逃出生天,而不是在汉朝地盘上苟且偷生。
就在张纯等人离开的半天后,官府来人在距离村落不远处已经发现了远处的不明烟雾,在不知道村落所在的情况下,他们只是认为发生了山火,并没有过多在意。
但随着他们沿着道路继续前进,他们开始发现不对劲,毕竟烟雾对视线的遮挡极为有限,等到他们走进一里范围后,发现这股烟雾竟然是从村落中传来的。
觉得事情不太妙的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快步向着村落跑去。
在连续找了几户农户后,发现农户家中并没有人,除了偶尔可见的搏击痕迹与血迹,根本没有看到任何活人与尸体。
这一情况让原本就紧张的几人开始分头行动。
就在几人分头行动后不久,村落中心突然传来了一阵惨叫声,这阵惨叫声将几人都吸引了过去,但眼前的情况却让几人大吃一惊。
这个情况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意料,但他们更加需要找到发出惨叫声的人,恐怕只有此人能够找到一些真相了。
循声望去,不远处的人堆中,一个壮汉正在徒手将这些村民划拉到一边,似乎正在找什么人,此刻他的身边只有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
很显然这个小女孩是他刚刚从人堆中找出来的,但他还在继续翻找。
几人看到有活人后,快步走了过去。
他们原本是好意询问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但他们的出声却将这个壮汉给吓了一跳,随即拿起身边的草叉向着几人刺来。
如果不是几人躲闪及时,恐怕有人就要把自己的小命交代在这里。
149章,蛛丝马迹(3/4)
几人反应过来后,直接用手边的木棍将其制服,直到这人挣扎不动后,几人才缓慢松开双手,将他架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半死不活的壮汉后,其中一人嘀咕道:
“这不会被弄死了吧,那我们怎么查这里的情况?就这一个活口都没了?”
其余几人摇了摇头,其中一人说道:“这人应该只是脱力了,等他清醒后我们再问就行,先把他拖到阴凉的地方待着”。
说完,几人找到了一处还没有完全倒塌的土墙旁边待着,准备等到壮汉恢复精神后再行盘问。
不过是几炷香的时间,壮汉摇了摇自己的头,似乎是此前用力过猛伤到了自己的头,等到他睁开双眼后,发现自己被绑了起来。
看到这里,壮汉的眼睛再次充满血液,似乎将眼前这些人当成了屠村的凶手,刚准备开口怒骂时,其中一人发现壮汉已经苏醒的情况,赶紧问道:
“我们是官府的人,你先别激动,把自己知道的说清楚...”
言毕,几人拿出了自己的官府文书,壮汉倒也没有过多犹豫,直接将自己知道的情况统统说了出来。
壮汉原本是此村的樵夫,在张纯暴起屠村的夜晚,因为傍晚下山遭遇狼群,意外被困在山上,等到狼群退去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
但在距离村庄不远处的时候,他听到了村庄内时不时传来的惨叫声,察觉不对劲的他立即隐藏了自己的身形,慢慢靠近了村落。
但随后他所见到的一切却颠覆了自己的三观。
要知道哪怕是鲜卑人攻打至这里,也不会大规模对平民进行杀戮,至多将率众抵抗的几人拉出来杀掉,但张纯等人完全就是为了杀戮而杀戮。
因为眼前的场景过于震惊,以至于他大喘气的声音被张纯亲卫所发现,但此时张纯已经离开了这里,前往下一处区域继续挥动屠刀。
不得已,亲卫直接放弃了追索他的计划,沿着张纯离开的方向追去。
不过这也让樵夫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但代价就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儿。
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张纯已经沿着他家所在方向走了过去,虽然他并没有亲眼所见妻儿惨死,但他还是看见了张纯是怎样对待其他村民的。
等到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樵夫已经看到了不远处聚集起来的张纯等人,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的仇人是谁,但眼下这些人中的大官肯定跑不掉。
就在他密切观察张纯的时候,张纯似乎也感觉到不远处有人在观察自己,下意识的眯起双眼向着樵夫所在方向看了过来。
这可让樵夫吓了一跳,毕竟樵夫虽然身体有些强壮,但哪里是这些职业军士的对手,他只能静待机会去偷袭,看看能不能杀掉张纯。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纯在安排王门在村落纵火后,趁着火起散发浓烟的时候,他凭借着对村落的熟悉,趁机摸到张纯身边。
眼看就可以手刃仇人,樵夫不由得的紧张了起来,然而天公不作美。
就在樵夫做好暴起准备的时候,王门却站在了他和张纯的中间,他可没有把握在杀掉王门后继续杀掉张纯。
不过他还是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想要去试一试,然而张纯的突然离去让他的所有计划都落空了。
伴随着张纯等人离去的马蹄声,樵夫直接从附近的房顶上摔落下来,虽然并没有伤到那里,却直接打没了他的精气神。
此刻的他,除了想要报仇的心理外,只剩下找到妻儿尸体安葬的念头,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听到樵夫描绘的情况后,几人紧皱眉头,他们觉得这不应该是附近的山匪、溃军,因为他们一般只图财,不会对整个村落的人下此狠手。
要知道这种屠村的案件,至少都是由郡府来处理,除非事情超出郡府承受范围才会有州府来接管。
要知道哪怕是郡府可以调用的守军也超过千人,这可不是内地那些没有战乱的地方。
幽州所有郡县都拥有自己的守卫部队,当然这些人一般在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下才会动用。
但这种屠村的恶性案件,同样会出动这些人。
如果被官府查出来是匪徒所为后,这些人将会面对至少上千人,多则上万人的正规军。
他们哪怕插上翅膀也难逃。
还有就是他们作为本地的地头蛇,对附近的土匪山贼可谓是颇为熟络,这些人也没有本事可以将整个村落不声不响中给屠掉。
其中一人突然想到了什么,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抓捕文书。
将其中几张画像排在樵夫面前,说道:“你来辨认一下,你看见的那些人里面,有没有和这些画像对得上的?”
樵夫仔细看了看,发现与自己所见都有不小的差距,就在他准备摇头否决时,突然看到了其中一张图像,沉思了许久后说道:
“这张没有眉毛的画像和其中一人挺像的,那个人同样没有眉毛,只不过他的脸要比这个胖不少。”
樵夫所指的画像正是王门。
在此前的战斗中,王门因为被火烧伤了脸部,只能将眉毛与头发全部剃个干净。
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他们这些人何时有过礼义廉耻,区区剃发不值一提,况且还是毛发被火焰烧的差不多了。
原本王门的这个变化根本没有人知道,奈何蒙步这个人将张纯身边的人卖了个底朝天,王门的情况也如实告知了陈子重。
这才有了这一仗抓捕图像。
不过这个发现真的是意外之喜,要知道抓到张纯的奖赏可以让一个直接变成土豪财主,至少可以在幽州随便购买几百亩地。
这可是多少人想要过的生活,眼下这个机会已经摆在了他们面前。
但他们这几个人追过去完全就是给张纯送人头的,根本樵夫的说法,张纯目前至少还统帅着近百名武艺高超的亲卫。
别说只有他们这几个人,哪怕郡治守军全部出发,也不一定能够拿下。
150章,逃匿(1/2)
几人稍微商量后,决定返回郡治将消息通知给郡守,让郡守拿定主意是否去追击张纯等人。
出乎他们的意料,郡守并没有要求刺史率兵去追击张纯,而是派遣了几个传令兵,将张纯等人出没以及逃跑的消息告诉给几十里之外的二郎。
等到这个消息送到二郎手中的时候,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了一天时间,眼看天色已黑,已经不可能再循着踪迹去追索张纯等人,二郎不由得将郡守给记恨上了。
如果不是郡守不愿意派兵前去追索,就算他现在得到消息,依然能够知道张纯的所在位置。
但这个郡守却直接放弃了所有行动,作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来。
不过二郎也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情,陈子重在幽州中部的行动实在太过去狠辣,但凡是张纯作乱期间为虎作伥的家族,几乎都没有逃过清算的结局。
这个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中部三郡的世家豪族几乎被一扫而空,仅剩下小猫小狗两三只。
陈子重这个行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清算,而是为自己的下一步行为做打算。
他隐约有一种预感,这个蒙骗自己的异常似乎发现了自己有不正常的行为,这意味他的伪系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崩溃。
虽然这个系统是建立在位面本源基础上所建立的伪系统,但在便利方面还是要超出辅助系统的。
如果不是他没有办法截留这个系统的话,他真的想要将这个系统带离此方世界,经过比较后陈子重才知道初始版本的辅助系统有多么垃圾,完全不值一提。
事实上,陈子重所产生的不祥预感颇为正确。
但实际情况与陈子重所想有些诧异,此时蒙骗他的五爪金龙异常依然躲藏在位面本源出沉睡,等到位面本源被转化至50%以上后才会苏醒。
也就是说之前出现在肥如城中的异常并不是五爪金龙,是第二个隐藏在此方世界的异常。
但这一切,陈子重并不知晓,他认为自己的目标只是隐藏在黄巾军内部的一个异常罢了,没有想过自己的对手竟然不止一个。
但这也让陈子重能够安心做好准备,做好了迎接对手的一切打算。
即使异常没有对他下手,他也做好在一个月后主动打破伪系统的准备,毕竟有些东西还是需要依靠辅助系统来实现。
比如现在他身边没有一个系统战斗单位来保护,仅依靠转化民夫的话,很难抵挡被异常侵染的大规模作战部队,很有可能会出现一触即溃的情况。
至于普通作战单位,虽然他们同样可以对侵染单位进行杀伤。
但被异常力量侵染的单位都是不畏生死的人,只要是个正常人,在面对凶残之际的对手时,能够做到不溃逃已经难能可贵了,更不要说主动去进攻。
在攻打异常方面,陈子重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现在他在幽州中部动手,纯粹是为了给自己腾挪出一块足够大的地盘出来。
一方面是积攒更多粮草,为了以后随时可能会出现的粮草危机做准备。
另一方面则是为制造战斗单位做好准备,毕竟这些单位才是保护自己、完成任务的基础。
只要他能够抗住异常的第一波进攻,那他就有把握将这个异常彻底击溃。
现在他所需要争取的只不过是时间罢了。
现在的陈子重对于张纯并没有太过于上心,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之久,现在哪怕找到张纯也很难找到停留在他身上的异常气息。
既然如此,张纯的利用价值几乎为零,但二郎等人却对这件事颇为上心。
毕竟这关乎着他们的战功,虽然他并不指望从汉王庭得到多少封赏,但能够抓到或击杀张纯才可以被视为幽州平叛战争的结束。
然而张纯这个罪魁祸首依然逍遥法外,他可不认为没抓到张纯就能结束这场战争,说不定张纯还潜逃后还会发起更多的战争,他可不愿意这样。
所以他在得知张纯行踪消息后,第一时间派遣了数百名侦骑向着沿途方向侦察,但白天大军已经行军了三十多里,夜晚实在不便于大军行动,只能作罢。
但他同样也没闲着,将涿郡太守李志的一举一动都如实汇报给了陈子重,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让陈子重整治一下这个人。
张纯能够逃跑的如此顺利,与李志此人的行为不无关系。
但李志不可能是张纯的人,要知道李志家族同样被张纯祸害的不浅。
不过相对于张纯而言,地方世家豪强还可以花钱买平安,但陈子重这个人可不管这些,给钱照收,但依然还要清算。
在世家豪族看来,陈子重这种收钱不办事的人破坏了他们的规矩,以至于幽州其余世家已经做好了暗中抵制公孙瓒的准备。
他们甚至在暗地里寻找张纯,想要出钱出人让他去公孙瓒地盘上闹起来,让公孙瓒继续忙于剿匪,免的他将目光投入到渔阳以西的地区。
但张纯藏的实在太深,再加上刘虞发布了追缴张纯的命令,这些郡守虽然对公孙瓒有意见,但刘虞他们可得罪不起。
毕竟这种名声在外的皇亲国戚,一句话就可以将他们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毕竟这个时代的世家豪族将名声看做了自己的命根子。
对于公孙瓒这种世家子弟而言,他们同样认为公孙瓒注重名声,不会对世家豪族做出太过分的事情,认为自己至多不过上交一些保护费就可以了。
然而他们却忽略了陈子重这个人,公孙瓒为了镇压北方游牧民族,率领主力军队北上,与鲜卑数十万大军对峙了数十天,两边都没有丝毫想要撤军的迹象。
陈子重作为公孙瓒亲自任命的大管家,在他的地盘上拥有生杀大权,可以说他在几日内抄掉几家为虎作伥的大家族与这个也有很大的关联。
二郎对陈子重的行动也感到一些忧虑,在陈子重的坚持下,他一边派人将书信送给公孙瓒,一边派遣军士交由陈子重调遣,将自己从这件事当中摘出来。
他可没有陈子重那么大的本事,在得罪完幽州世家后还能够活下来。
151章,意外之喜(2/2)
如果是他敢这么干的话,估计都不用世家豪族动手,公孙瓒自己就会亲手将他扭送出去,交给世家豪族去处理。
所以这事只有陈子重能够干的出来。
不过陈子重在这一次清算活动中还是发现了一些特殊情况。
不过这些情况都是和异常有关的信息,至于抄家搞出来的金银粮草,他直接将粮草调入粮库中,钱财全部封存在肥如的城主府中。
虽然幽州被张纯祸害的不浅,但张纯的钱财和这些世家豪族相比还是差了不少。
可以说单独一个世家,钱财粮草肯定不如张纯。但陈子重清算的可是好几个大族,仅耕地数量就达到了十多万亩。
要知道土地才是这些世家豪族的基础,可以说这些家族的大多数财产就是这些土地,没有能力守住这些土地的话,迟早会被世家豪族给除名。
不过这也直接动了幽州其他豪族的命根子,直接让渔阳、上谷、代郡等地的郡守人人自危。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武装力量,但他们都出自于各个家族,陈子重既然敢在幽州中部这么搞,如果公孙瓒将势力范围扩张到整个幽州的话,他们同样也跑不掉。
所以他们在被宰之前决定联合起来反抗。
但名义上公孙瓒是朝廷任命的幽州刺史,他们不可能在明面上和公孙瓒对着干,只能在背地里招兵买卖,然后支持刘虞和公孙瓒进行消耗。
刘虞在他们眼里可以说是一张非常方便的牌,强如公孙瓒,在大汉王庭没有倒下前,也不会做出明着和刘虞乱来的情况。
当然刘虞如果直接威胁到他性命的话,公孙瓒也不会客气。
只不过在不重要的事情方面,刘虞做出的决定,公孙瓒也不会开口去反对。
在幽州西部几郡的支持下,刘虞在征兆了数万士卒后,手中的钱粮不减反增,甚至他还从这些郡守手中获得了数千匹战马。
这些郡守的行为,陈子重看在眼里并不为所动。
且不说刘虞手中的全部都是新兵,哪怕是原来的边防军,他同样都不在乎。
毕竟孟益手中的军队是什么样子,他们都心中有数,就这种军队还能够在北方压着游牧民族打,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这并不是他们很强,而是对面的实力不行。
如果是汉朝刚立国的时候,北方匈奴人还拥有威胁汉庭政权实力的话。
在数百年的时间内,北方遭受了汉人的多次攻击,每次在恢复一定实力后,总会因为自我膨胀或者遭到汉人攻击被大放血。
即使是现在的北方霸主鲜卑人,也只会在边疆地区掠夺村落,很少会去攻打大的城镇,深怕把幽州边军给招惹来。
在这种情况下,孟益此前都能够率领军队时不时北上打秋风。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打秋风,去乌桓和鲜卑人领地上掠夺战马,毕竟他们手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玩意。
但马匹在汉王朝却是一个稀缺的玩意,哪怕是驽马或者驮马都能够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以至于幽州将领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找小部落去扫荡。
想当初,公孙瓒也是跟随在孟益身后参与北方扫荡的人员之一。
只不过时过境迁,孟益部竟然完整的被他给吞下了,他也从一个不知名的小校变为威震北方的幽州刺史。
不过这个刺史只是刘虞亲口册封,具体的任命文书还需要洛阳皇帝的加印诏书,但这个诏书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时间一晃而过,陈子重对抓捕张纯这件事已经完全死心了,对此不再过问,安心积攒资源准备再等半个月,顺便给公孙瓒运输一些粮草辎重。
但就在此时,二郎却派人告知陈子重已经抓到张纯了,这可让陈子重颇为惊讶,因为这么长时间没有张纯的信息,他怎么着都能离开幽州,怎么会在幽州境内被抓,这不由得让他颇为好奇。
两日后,二郎带人押解张纯来到了肥如城,将张纯移交给陈子重。
在陈子重看到二郎身边的王门后,陈子重已经猜到了张纯被抓的原因,没想到张纯在这个世界依然重复了原来的历史。
只不过他原来是被王门砍下头颅送给刘虞,现在变成了活捉送给陈子重。
在大庭广众之下陈子重也不可能使用系统对张纯进行扫描,只能命人将张纯看押在牢房,准备等到没有人的时候再去查看。
果然不出他所料,张纯身上虽然还有微弱的异常信息残留,但系统根本检测不出任何有用信息,只能判断他在离开肥如城后,再也没有接触过异常。
但这个信息对他而言根本一点用都没有。
既然张纯已经无用,陈子重直接将张纯丢在一旁,命人好生看管,准备等公孙瓒返回后,交由他处理。
期间虽然刘虞多次派人来想要将张纯带走,但来人却被陈子重以各种理由打发走,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接触到张纯。
至于刘虞想要得到张纯的原因,陈子重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无非是想要用张纯的人头来提升自己的威望,降低公孙瓒在幽州的影响力。
毕竟此前张纯在幽州祸害了数年时间,可以说除了辽东,其余地方都遭受过张纯的毒手,所以张纯在幽州可是有着止小儿啼哭的威名。
当然这种威名并不是什么好名声。
此时的北方边境。
公孙瓒率领三万多大军抵达边疆后,将已经进入边界线内的鲜卑人尽数赶了出去,不服输的鲜卑人召集了左路大军对着还没有安营扎寨的公孙瓒发起了冲锋。
左路大军认为自己人数并不比对面少,就这么硬生生的想要依靠骑兵冲锋来打垮公孙瓒的防线。
但事实却让他们大吃了一惊,在已经成型的重装步兵面前,所谓的骑兵冲锋不过就是送人头罢了。
最终左路大军丢下了五千多具尸体狼狈二回。
如果不是左路大军及时撤退,等到严纲的侧翼骑兵包抄上来的时候,恐怕整个左路大军都要丢在这里。
但已经完成了一半战术动作的严纲只能作罢,如果不是公孙瓒及时吹响了撤退的号角声,严纲甚至想要率领重装骑兵来一个正面穿插。
152章,公孙瓒与鲜卑人(补昨日)
不过严纲也没有直接返回营中,毕竟这个时候大营也没有建立,他只能兵分两路在大军左右两翼游弋,为正在扎营的大军提供掩护。
也许是左路大军遭受重创让鲜卑人认识到公孙瓒的厉害,一时间对面虽然积攒了四五万大军,但依然没有人敢率部向正在扎营的部队进行冲锋。
严纲在发现对方骑兵再次聚集后,率领六千多名骑兵来到了正面,以六千人面对四五万人丝毫不虚。
双方在没有得到主帅的命令下,也没有作出更为出格的挑衅行为。
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辎重营在紧锣密鼓中已经完成了建议营寨的搭建,大军开始从营中鱼贯而出,直接在骑兵身后摆出了冲锋阵型。
但这就在这个时候,对面大军中突然吹起了一阵阵撤退的号角声,早就不想在正面对峙的军队在收到信号后,缓缓离开了对峙的战场。
在公孙瓒的支持下,大营的防御功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在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候,整个大营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先不说大营周围树起了两圈两米多高的栅栏,还就地砍伐木材制作了大量简易拒马,这些拒马直接放在了两个栅栏中间,骑兵想要冲破栅栏要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他们的想象。
外面布置了难以计数的陷马坑与绊马索,还洒满了各种样式的铁痢疾。
原本公孙瓒虽然做好了与骑兵交战的准备,但陈子重却告诉他只需要防守即可,然后为他准备了几十辆马车的防御装备。
只要公孙瓒能够稳住局势,陈子重还会有大量辎重从后方运来。
哪怕鲜卑人包围营地他都不担心,根据侦骑汇报情况,对面的鲜卑大军不过数十万人。
如果这十万人都是由一个部落统帅的话,他还是有些担心,但这些大军实际上是由数十个部落组成,只要损失大一点就会直接退出作战序列。
所以他根本不担心这些人会使用消耗战来清理大营防御,要知道他此行率领了三倍与往常的辎重。
这些辎重中除了足够食用两个月的粮草外,大部分都是各种各样的防御设施,剩下的都是弓箭。
要知道陈子重为了这场战场准备数百万支箭矢,公孙瓒也知道了陈子重的准备,他只需要在敌军进攻时,不惜代价的使用弓箭来消耗对面的有生力量。
只要能够将充当前锋的部落给打疼了,他们自然就不会有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虽然大军中弓箭手只有几千之数,想要射光这百万只箭矢的难度有些大,但严纲率领的骑兵都拥有射箭的能力,再加上他们,就是一万弓箭手。
这一万人齐射形成箭雨,根本不是身着皮甲的轻骑兵可以穿越的。
第二天,鲜卑人在吃饱喝足后对着公孙瓒的大营发起了猛烈攻击,这次攻击的强度有些超乎公孙瓒的意料。
他是没有想到鲜卑人竟然在第二天直接兵分四路,直接断绝了他任何南下的机会,不过他也没有任何想要逃跑的念想。
在公孙瓒的居中调度下,鲜卑人的进攻只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予了较大压力,等到弓箭手开始抱团后,但凡靠近营地的鲜卑人都被射程了刺猬。
尤其是负责正面进攻的鲜卑独孤氏族,这个部落的先锋部队三千多人几乎没有活着离开战场的。
负责正面战场的是三千步卒弓箭手,这些人的能力不容置疑,他们几乎是以五息一箭的速度疯狂向外射箭。
虽然这种作战能力并不持久,但在连续几轮箭雨后,对面几乎已经没有多少能够站着的人了,剩下的人也几乎全部带伤,疯狂的向后逃离。
眼看攻营行动已经失败,独孤氏再次吹起了撤退的号角声。
不多时,其他几个方向都吹起了撤退的号角声。
在这场非接触战斗中,公孙瓒的损伤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除了损失的数十万支箭矢外,只损伤了几百人。
这些人大多是被对面的弓箭反击所伤,但对面的箭矢数量可能并不多,他们大多只射出了两轮箭矢后,就将弓箭放在身后准备冲锋。
他们万万没想到迎接他们的却是箭雨,只要有人还站着就没有丝毫想要停歇下来的箭雨。
这场箭雨也将他们彻底打回了原形。
就在鲜卑人撤退的时候,公孙瓒安排士卒走出营门收集箭矢。
虽然这些箭矢大多是扎进了地上了,箭头会有磨损,也有不少箭矢的箭杆断裂,回收后稍微修理一下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毕竟他和陈子重的预期时间是一个月,今天依靠箭雨成功打退了对面,但刚刚统计上来的箭矢消耗量却超过了15万支。
按照这个速度消耗的话,这些箭矢不过是七八日就会消耗殆尽,剩下的时间他就会陷入没有箭矢可用的情况。
他今日能够派遣军队外出收集箭矢,完全是趁着对面没有反应过来才敢这样做。
等到明日鲜卑人反应过来,调集弓箭手站在前方,只要他敢派人外出搜集箭矢,等待他的就是射雕手的箭矢。
鲜卑人的射雕手还是有很大的威慑力,面对这些人时,除非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以及以命换命,否则很难杀死他们。
不过这次回收的箭矢仅有数十万支,剩下的大多数损坏无法使用的。
且这些回收的箭矢中,经过拼凑修理后,可以再次使用的也只有七八万支作用。
也就是说,今天射出去的十五万支箭,最终能够回收再利用的仅有一半。
除非陈子重能够继续给他运送足够多的箭矢,否则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会再像这样消耗箭矢了。
鲜卑人狼狈退回营中,各个部落首领齐聚在大汉营帐中,但营帐中却没有任何说话。
在这场袭营战斗中,所有部落都派出了军队,无非是损失多少的问题,但即使是损失最小的部落,死亡数依然超过五六百。
作为本次行动的发起人,独孤氏更是损失了三千精锐,主力部队损失近一半。
此刻的独孤言脸色铁青的坐在大营中央,一言不发。
其余部落眼看情况不对劲,同样选择不说话。
153章,消耗品
独孤言坐在帐中一言不发,冷冷的看着其余几个部落,今日大军损失一万有余,近三成都是他部落的勇士,这个损伤可真的是伤筋动骨。
原本独孤氏是负责坐镇中军大营的,但其他部落对着身为大汗的独孤氏试压,要求独孤氏必须要在正面战场给予足够压力,让他们能够在侧面打开战局,这才让独孤氏精锐损失惨重。
虽然其他部落同样遭受了较大损失,但并没有伤筋动骨,然而独孤氏在这里的部落只剩下万人左右,已经无法对其他部落形成够人数碾压了。
也就是说,只要有两三个部落联合起来,他这个大汗是否能够继续当下去还是个未知数,当然仅限于这场战争。
毕竟独孤氏在鲜卑族群中的实力还是有的,依然是鲜卑三大族群,部落之众超过十万,是少有的能够给大汉带来压力的部落。
不过这也是独孤氏的劣势所在,如果整个鲜卑族群是一家独大的话,那么独孤氏倒是可以直接统帅其他族群对汉王朝进行掠夺。
然而鲜卑族群中同样拥有其他两个超过十万人的族群,这三个族群形成了极为诡异的平衡关系。
再加上三大族群分处三个区域与汉王朝接壤,但凡其中一方挑衅汉王朝,都会对其他两个部落产生影响。
这个让汉王朝的北方边疆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
但这些年中原连续遭受了大旱大灾,草原同样遭受了数十年难遇的旱灾,大量草地提前进入枯黄期,独孤氏的存粮根本不足以支撑到第二年,这才在张纯信使的诱惑下决定南下。
不过在独孤言南下的时候,同样通知了西侧的两大氏族,想要让他们配合自己一同出兵,至少不要对自己出兵幽州进行干扰。
事实上,这两大氏族已经暗地里控制了并州与西凉的一部,从当地老百姓手中获得了可以帮助自己熬过这个冬季。
所以他们选择坐看独孤氏入侵幽州,甚至还想要鼓动并州的边防军前方幽州参与围剿独孤氏的战斗。
然而并州边防军此前已经在他们手上吃过一次亏,直接丢失了北方二州,虽然这块地并没有多少人居住,也产出不了太多粮食。
但毕竟是丢失国土的情况,在中央王朝孱弱的情况下,并州方面并没有得到洛阳的支持,只能依靠自身继续与鲜卑第二大部落继续缠斗。
索性的是西凉方面对鲜卑第一大部落形成了战略威吓,甚至与西侧的匈奴人达成了合作,慕容氏一度被打的丢盔弃甲,这才让并州北方的拓跋氏安静了下来。
但东方的幽州却因为张纯之乱将数十年积攒的精锐消耗殆尽,甚至还消耗了大量有生力量。
虽然张纯在失败前已经将信使派往了独孤鲜卑部,但独孤氏在深思熟虑后,认为幽州可战之军不足五万,只要他率领十万控弦之士就可以将幽州占为己有。
然而他却在渔阳北方直接遭遇了公孙瓒率领的守备部队,仅仅两轮遭遇战就让他损失了小两万的部队,然而公孙瓒部的损失极为有限。
这个情况可不是一个乐观的情况,如果不是公孙瓒部缺少战马,步卒无法追赶鲜卑骑兵的话,说不定公孙瓒已经展开追击战了。
但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最终独孤言开口道:“诸位有什么办法破营?”
独孤言认为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阻止对面扎营是一个战略失误,但这主要是左翼部队的锅,他可不愿意主动去背锅。
但随后他却选择率兵返回扎营,整顿完军队后再去进攻公孙瓒。
没想到公孙瓒的大营在一夜之间已经成型,完善的防御设施与海量的箭矢直接让他们吃了一个大亏。
虽然现在可用部队仍然有数十万,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从部落中继续调集,但真正的精锐已经全部都在这里,部落中也只剩下中老年人,与在场的精锐还是有很大差距。
“今日公孙瓒至少射出了数十万箭矢,如果不能将他们箭矢消耗完的话,恐怕我们很难靠近营寨...”
一个部落头领出声道,他的部落今日损失并不多,但他也在前面仔细观察了公孙瓒大营箭雨设计情况,粗略估算出至少消耗了数十万支箭。
要知道在此前的战争中,大军几乎不会携带这么多的箭矢。
哪怕他们人人都可以骑射,数十万大军携带的箭矢不过几十万支,真的想要将这些箭矢用掉的话,只需要一天的功夫就可以用完。
所以他们使用弓箭都是比较谨慎的,但公孙瓒这个情况,摆明了就是营中还有许多箭矢,根本不怕消耗战。
除非他们真的愿意在冲锋途中再次损失数万人,否则不可能摸到对面的营寨,但这个损失不论是哪个部落都承担不起。
也没人愿意将自己的部众扔在必死的战事上,这才有个营中众人不敢说话的情况,担心自己会被独孤氏拉出来当靶子。
不过最终独孤言还是想到了一个不算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将随军携带的数十万只牛羊驱赶向公孙瓒的营帐。
只需要再率领数万骑兵夹藏在牛羊中间,完全可以做到消耗对方箭矢。
更何况牛羊并不是一两支箭矢可以杀掉的,想要完全处理掉这些牛羊,至少要消耗几十万支箭。
但这个决定其实还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要知道这些牛羊可是整个大军的军粮,如果处理不善的话,丢失这批牛羊的话,这支大军连回程的希望都极为渺茫。
但其余族长并没有拿出更好的办法,只能赞同独孤言的想法。
第二日,鲜卑部落传来的牛羊叫声震天,哪怕公孙瓒大营隔着两三里的距离依然能够听到这些声音。
但公孙瓒并不以为意,他以为这只是对面部落在宰杀牛羊做饭罢了。
但一个时辰后,出现在大营对面的牛羊还是让他大吃一惊,他知道鲜卑人肯定要想办法来消耗自己的箭矢。
但万万没想到对面竟然想要驱赶牛羊来消耗箭矢,顺便冲击自己的大营。
不过这个办法的确是个好办法,公孙瓒一时间还没有想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毕竟此行他并没有携带床弩等重型装备,否则直接摆出几十架床弩,完全可以将对面的牛羊给驱赶回去。
以后请假双倍补更,今天还得请假
请假
154章,冲锋(1/4)
不过时间不等人,眼看在独孤言的驱赶下,这些牛羊至多不过数百息的时间就要抵达大营外,到时候整个大营都要遭受威胁。
公孙瓒只来得及将防御阵型调整一下,除了刀盾兵与长枪兵依然坚守一线,其余兵种全面后撤,还布置了一些临时防线。
他认为如果让这些牛羊直接撞击栅栏,这些栅栏肯定守不住,到时候只能依靠前线部队撑一段时间,给弓箭手留下足够时间。
眼看这些牛羊就要进入射程范围内,独孤言命人在后方纵火,在火焰的驱赶下,牛羊开始四处乱窜。
虽然这些牛羊乱窜以至于偏离了方向,但在两侧骑兵的约束下,仍然有一大半的牛羊向着公孙瓒大营防线冲去。
数十万牛羊的冲击与敌军冲击,所带来的感觉并不一样。
如果将这些牛羊换成骑兵的话,守军根本一点都不虚,毕竟人都会害怕,只要守军的有效杀伤打破了对面的心理承受范围,他们就会不攻自破。
但这些牛羊疯狂起来完全是不要命的存在,这其实是公孙瓒并不愿意面对的情况。
很快,第一波牛羊已经来到了大营几步的距离,但它们却被斜插着的防骑兵枪阵给阻拦了一会,难以计数的牛羊倒在了这里。
前方被骑枪刺杀的牛羊还没倒下时,直接被后方的牛羊踏过,不多时直接成为一滩肉泥。
其实骑兵冲锋起来的话,结果和这些牛羊也差不多。
虽然独孤言策划了这一次行动,但这些临时设置的反骑兵长枪阵的确有些东西,如果他贸然派兵去打的话。
搞不好骑兵还没有接触到栅栏,就被迫转向了。
要知道公孙瓒最不缺少的就是箭支,如果骑兵敢在大营前方转向,这些弓箭手会让他们重新做人。
在付出了大量牛羊损伤后,后面的牛羊冲锋速度逐渐变慢。
但大营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大小不一的豁口,就连士兵组成的防线都被突破了,至少数千只牛羊成功突进了大营中。
索性营中将士反应及时,在独孤言大军赶到前已经将这些牛羊成功扑杀。
不过公孙瓒现在却需要直接面对独孤言的骑兵冲阵了。
可以说独孤言的计策已经成功了一大半,虽然他付出了一些牲口,但这些牲口不仅消耗了大量箭矢,还破坏了对面固若金汤的防线。
如果他能利用手中几千名着铠骑兵的话,可以直接撕开防线的口子。
事实上他也的确这么做了,几千名着铠骑兵向着几个较大的豁口开始冲锋,虽然大营内的长枪兵急忙回复阵型。
但在这些骑兵的冲击,还是在短时间内被撕开了更大的口子。
虽然这次出征二郎将军并没有随军行动,但他率领的重装步兵营却被整建制的带了过来。
这些骑兵突破了第一层防线后,直接面对这些重装步兵组成的防线。
独孤言以为只要这些骑兵成功突破防线后,胜局已经确定,但他却发现先头骑兵部队虽然成功突破防线,但速度却在持续减慢,以至于后续部队都被堵在栅栏外面。
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情况的他,只能派遣亲卫上前了解情况。
但还没有等到亲卫跑到栅栏前,原本进入豁口的骑兵开始出现骚乱。
在亲卫到达栅栏附近时,原本进入栅栏内部的骑兵开始疯狂掉头逃窜,似乎前面发生了意外情况。
在找到前锋营主将了解情况后,亲卫头也不回的向着独孤言所在方向离去。
前线的危险程度实在太高,就连着铠骑兵在丧失速度后,也不过是重装步兵的活靶子。
在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原本突入栅栏的一千余名骑兵尽数倒在了重装步兵的屠刀下,甚至有不少士兵没来得及投降就直接被乱刀砍死。
很明显,独孤言的计策的确发挥了作用。
但还是被公孙瓒直接暴力破解,有时候力量强大就是无解,根本不给对手任何可趁之机。
眼看敌军骑兵士气已经崩溃,公孙瓒命令重装步兵出营反击,命令后营赶紧加固防线,以免独孤言再来一次突然袭击。
如果在重装步兵出营后,对面真的再来以此突袭,搞不好真的会被吃大亏。
这一波虽然付出了数千人的损伤,但只要能成功抵挡下这一波突袭,那就是值得的。
在重装步兵碾压的情况下,原本拥挤在栅栏处的骑兵开始四散而逃。
不远处的独孤言差点将手中的兵器给丢掉,这个情况真的超出了他的计划。
要知道幽州官军虽然难缠,在他拥有绝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幽州官军大多会选择据城而守,几乎不会采取野战的方式。
毕竟北方基本都是骑兵,虽说幽州并不是那么缺马,但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缺马的,很难和对方打大规模骑兵战。
以至于他对野战击败公孙瓒并没有过多怀疑,更何况他的计划还成功了。
只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虽然他的着铠骑兵成功突入大营,但公孙瓒同样给自己加了一层保险,直接在第二层防线调集了大量重装步兵。
在第一波突围进入的骑兵没有顺利打开重装步兵防线后,他们的生存空间就逐渐被压缩。
生存空间被压缩,骑兵就丢失了速度优势,等待他们的只有屠刀。
然而这一切,独孤言并没有察觉,毕竟从防线内突围突出来的骑兵实在太少,以至于他手中根本没有眼前这支重装步兵的信息。
但这支重装步兵既然已经出营,那他就有了一些可趁之机。
随着一阵阵号角声响起,原本处于溃散状态的骑兵开始向着号角所在之处聚集,随后在将领的指挥下对着出营数百步的重装步兵方针开始反扑。
在副将已经摆好阵营的情况,重装步兵停止继续行进,将随身携带的方盾搭了起来,还将手边的防骑兵短枪直接斜插在地上。
这些骑兵在看到不远处的防御阵型后,虽然有些惊讶于这种简易防御工事,但还是执行军令冲了过去。
在距离数十步距离时,骑兵早早的发现了这些斜插在地上的短枪,直接操纵马匹飞跃而起,想要越过这些短枪方阵。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及时是几百斤的骑兵飞跃砸在盾牌方阵上,只不过引起了一些震动,并没有直接打破方阵。
摔落下来的骑士和马匹再也没有起身的机会,直接被后面的骑兵碾做尘土。
155章,鏖战
独孤言已经知道破阵的希望极为渺茫,与其他几个部落首领商议后,直接吹响了撤退的号角声。
相对于以往而言,骑兵撤退速度简直快的离谱,除了被咬尾被迫放弃的少数骑兵,其与人都在第一时间纵马往回跑,直接将与守军交战的骑兵给卖掉。
但这也让公孙瓒扩大战果的心思彻底作废,只围杀了一千余人。
不过这一次也让独孤言彻底认识到公孙瓒的可怕,不再抱着任何侥幸心理与公孙瓒交战。
如果是往年,独孤言肯定会直接率军返回草原,在公孙瓒这种人手里根本讨不到任何好处,这意味着他必须要付出很大的牺牲。
这个牺牲与他们在幽州的掠夺所得不一定成正比。
但今年他却不可能率部后退,要么就是将大部分军队折损在这里,给留守部落的老弱妇孺留下足够口粮。
要么就直接突破公孙瓒部的防守,大汉地盘去掠夺钱财资源。
在他看来,这一次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更何况张纯此前已经在幽州逍遥了一段时间,将整个幽州防线打的千疮百孔。
这虽然与张纯没有招惹幽州边防军有直接关联,但更多的则是幽州地方豪强与张纯有勾结,在他们的干预下,边防军才没有对张纯进行大规模围剿。
否则中央朝廷也不会从辽东调用公孙瓒。
如果不是绕不开孟益来调动幽州军队,中央朝廷都想要直接绕开幽州官方人员直接接管军队,这也是刘虞被派往幽州的主要原因。
他必须要将幽州重新回归至朝廷掌控当中,为此皇帝甚至掏出了小金库。
但幽州的情况在短短的一月之内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为祸一方的张纯被公孙瓒联合孟益直接剿灭。
紧接着孟益部被公孙瓒部吞并,在吞并孟益部后,就算是幽州边防军全面反扑,也不会对公孙瓒产生太大影响。
毕竟辽东三郡的边防军本身就是公孙氏的,至于辽西以及其他地区,已经被张纯祸害的差不多了,这些地方的边防军同样被渗透的差不多了。
可以说他们的作战能力极为有限,所以也没有人指望他们去进攻士气正旺的公孙瓒部。
索性公孙瓒出于对鲜卑人的仇恨,在独孤言率部南下的情况下,直接率领主力部队北上应敌,只留下了陈子重与二郎等人坐镇幽州中部。
事实上,在公孙瓒北上的过程中,陈子重已经与刘虞暗地里交手了好几次,只不过这些战斗并没有被人所知晓罢了。
刘虞也不愧是汉室少有的、有能力的皇室宗亲,如果他是皇帝的话,说不定真的可以重现刘秀的荣光,让汉室国祚再次延续。
然而他毕竟只是一个皇室宗亲,只要他不是皇帝,就不可能对汉王庭进行大规模改革,改革不了就是死路一条。
不过他怎么都不愿意看到幽州被外姓人所拿下。
要知道现在汉室直接掌控的州郡已经不足半数,如果他能顺利拿下幽州的话,直接进而掌控并州,对河北四州形成威压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袁氏想要争霸都得考虑一二,在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前,都不会举起造反的大旗。
但刘虞在几次交手中,已经知道了公孙瓒的难缠之处,尤其是陈子重此人可谓是一力降十会。
不管他使出什么阴谋诡计,都是直接暴力破解。
刘虞知道幽州之地量产本来就少,再加上张纯为祸地方的影响,幽州流民规模早就突破百万之数。
他下意识的认为公孙瓒肯定缺乏粮草,但陈子重却在一直收拢流民,为此付出了海量的粮草,他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暗地里鼓动了地方豪族,将数以百万计的流民引向了幽州中部,也就是将这些流民直接丢给陈子重来解决。
要知道这可是百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哪怕是现在的汉室都安置不了这么多的流民。
更何况距离春耕秋收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管公孙瓒拥有多少粮食,都不够这百万人消耗的。
然而陈子重却面不改色的拿出了超出想象的粮食。
要知道哪怕是汉室几大商人都拿不出如此之多的粮食,虽然他不知道陈子重高的粮食从哪里而来,但他却知道这人肯定不好惹。
因为陈子重在发现被人针对后,毫不犹豫的发起了针对刘虞的攻势。
花费大量钱财将刘虞辖下余粮收购的差不多了,直接丢下一句官仓无粮的流言后,潇洒的从辽西区域离去。
可以说,最近的一段时间,刘虞一直忙着安抚百姓,还从世家大族手中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筹集了一批粮草,这才将民心安定了下来。
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利益交换所得来的钱粮是有限的,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养活这些人。
如果时间长了,他和陈子重将会面对同一个结果。
就在他为此烦心的时候,陈子重却收到了公孙瓒的来信。
这封信完全超出了陈子重的预期,要知道他在刘虞暗地里动手后,一直将刘虞当做头号敌人来对待。
可以说,只要公孙瓒想要动手,刘虞现在的势力根本活不过十天。
陈子重有把握在十日之内完全掌控蓟县,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就需要面对大汉王庭的全面反扑。
当然这也是大汉王庭的回光返照,但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面临极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公孙瓒并不愿意直接与刘虞撕破脸,示意陈子重高价出售一些粮草,让刘虞拿地盘来换。
不得已,刘虞将渔阳郡作为交换换取了大量粮草。
在他看来,渔阳郡现在就是公孙瓒所处位置,而公孙瓒为了便于作战,接管了渔阳郡的军政事务。
既然已经在公孙瓒的掌控下,其实就是拿公孙瓒的东西来做交易,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他爽快的答应了这笔交易,陈子重再次获得了渔阳郡郡守的职位。
这也方便陈子重从令支向渔阳郡运输物资,毕竟不再需要经过其他地方,也辎重营也不用提心吊胆的运送物资。
156章,交易
北方战事就这么僵持住了。
相对于着急进攻的独孤言而言,公孙瓒根本没有什么进攻的动力,在陈子重充足的后勤给养支持下,大军处于以逸待劳的状态下。
期间独孤言虽然发起了数次进攻,均被箭雨成功劝退。
在心里没底的情况下,独孤言根本不敢拿将士的性命和公孙瓒的箭矢相比较,因为这不管怎么算,都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但独孤言同样消耗不起,今年草原枯萎期来的要比往常更早,牛羊在没有养好膘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
这相当于在没有储备过冬粮食的情况下,突然从夏天直接进入冬天。
如果鲜卑人什么都不做的话,这个冬天至少要出现人口减员数十万,刚好这个时候张纯的书信被送到独孤言帐中。
这才出现了独孤言率兵数十万南下的情况,只不过张纯在没有得到他的支持前就已经兵败,否则陈子重还真的不一定可以力挽狂澜。
不过眼前张纯已经被抓到,公孙瓒也率领大军北山成功阻击鲜卑人,直接让整个幽州再次恢复了安宁。
在陈子重的粮草攻势下,整个幽州大部流民已经汇集在渔阳、辽西地区,直接让这一地区的人口爆发式增长。
刘虞认为陈子重不管有多少粮食,都不够这些流民消耗的。
然而陈子重不仅供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流民,还有余力为他提供一部分粮草。
这也让他直接熄灭了趁机捣乱的念头。
刘虞虽然喜好和平,并不愿意兵戎相见,但这不是说他就是优柔寡断的人。
可以说刘虞通下狠手的能力并不弱于任何人,只不过他不想要因为害了其他人的性命罢了。
为此,他甚至还发出了叛军就地投降既往不咎的命令。
不得不说,这个命令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可以说这个命令也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
张纯率领的叛军大部都被歼灭或俘虏,只有少部分成功逃出肥如城。
这些人原本都逃往附近的山林,大多选择落草为寇。
但刘虞的命令直接打消了他们的这个想法,选择下山投降,但附近都是公孙瓒的地盘,陈子重也提前下手将这些人全部收编。
大部分都被转化为民夫,为自己贡献出一点点力量。
也就是说,刘虞的这个政令实际上壮大了陈子重的力量,也让他得以囤积更多资源。
但这个资源攫取量已经到达一定水平,可以说如果不是五爪金龙处于沉睡状态,早就一巴掌将这个伪系统给拍碎。
要知道陈子重获取的资源越多,实际上就是在它的口中抢食。
只不过现在被抢的它处于沉睡状态罢了,并没有恢复自主意识,否则陈子重现在可能会找一个角落安心等死。
眼下陈子重获取的资源量已经濒临警戒线,如果超出这个阈值,五爪金龙就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到时候它就会被被迫属性。
毕竟对于异常而言,本源就是他们的命,陈子重就是在钝刀割肉。
所以陈子重只是在快速积攒资源,并没有盲目扩大资源攫取的想法。
毕竟眼下囤积的资源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了,如果不是为了保险起见,这个资源量已经足够公孙瓒称霸天下了。
前提是他的对手都是正常人,而不是被异常力量侵染的东西。
随着幽州战事逐步稳定,刘虞也放弃了对公孙瓒留守势力干预的想法,这也让陈子重将目光投入北方。
鲜卑缺粮已经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对于他而言,可以用粮食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在陈子重的调集下,超过十万担粮食开始聚集在渔阳郡的南方区域,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北方战事所准备的。
以他对公孙瓒的了解,公孙瓒是不可能将这批粮食这么送给鲜卑人。
所以陈子重已经做好了详细的计划。
毕竟鲜卑人几乎都是骑兵,即使他们打不过也可以直接逃跑,以至于公孙瓒只能打防御反击战。
但凡他露出了想要扩大战果的想法,都会被骑兵直接甩的老远。
虽说白马义也是少有的精锐,奈何数量太少根本不足以进行追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独孤言带人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
可以说公孙瓒但凡手上有两万骑兵,肯定会选择出营与他们打骑兵战。
然而他手中只有一万不到的马匹,训练有素的骑兵仅有五六千人。
这些骑兵在汉地可以拿的出手,然在北方却出现了数量劣势,根本不足以打骑兵消耗战。
陈子重也想过从伪系统中购买战马,然而即使是他也承受不起这个价格。
即使他掏出大部分身家,所购买的战马也不过是万余匹,与其花费这些资源购买战马,还不如直接生产粮食与鲜卑人交易。
陈子重也不担心鲜卑人会选择不交易,只要他们一日无法突破公孙瓒的防线,就不可能派兵南下掠夺人口与粮草。
那么他们就必须要认真考虑与陈子重交易的事情。
但凡他们产生了任何想要绕过公孙瓒的想法,那么留在幽州的步卒会教育他们重新做人的道理。
如果说野战的话,遇到鲜卑人比较吃亏。
但在攻城战中,汉人根本不虚任何人,更何况这些地区大多都在公孙瓒掌控范围内,边疆城池已经被陈子重武装到了牙齿。
在没有攻城器械支持的情况下,想要攻下这些城池无意比登天还难。
不过数日时间,陈子重已经顺利的到达了战场,甚至还在白马义的护卫下与鲜卑人打了一次。
要知道陈子重这次押运的粮草物资实在太多,各种各样的辎重车几百辆。
这不得不让独孤言有些眼馋,但公孙瓒为了接应陈子重可以说是精锐尽出,甚至主动去袭击鲜卑人的大营。
严纲率领的白马义直接将鲜卑人的大营纵火焚烧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最终陈子重还是顺利的携带物资进入营中。
这批物资成功进入营中,也让独孤言耗死公孙瓒的想法落空。
原本公孙瓒来的比较仓促,认为他携带的粮草辎重肯定不多,然而这批辎重到达后,哪怕只有一半是粮草,也足够公孙瓒撑个小半年。
但他可消耗不起这么长的时间,他如果不能在一个月内突破公孙瓒组成的防线,那么他就必须要打道回府。
否则这些人能否顺利返回还是一个未知数。
157章,蒙步出使(1/5)
公孙瓒一把拉住进入营帐的陈子重,将他按在了一把座椅上,说道:“子重此行可曾遭到刘虞算计?”
在前一段时间,陈子重将自己和刘虞的斗智斗法如实告知了公孙瓒,不过公孙瓒远在渔阳郡,根本没有精力去管这些,只能任由陈子重去处理。
但陈子重性格其实还是比较暴躁的,又担心他把事情闹到难以处理的地步,只能安排二郎在一帮帮衬。
可惜二郎一门心思去捉拿张纯,在接到命令的时候,王门已经帮着张纯来投降了,等到他返回肥如城的时候,陈子重已经率部押运辎重北山了。
这也让二郎被迫留守,让一个武将去处理政务真的是为难二郎了。
如果不是二郎还拥有一定的底子,勉强处理了各地政务,一时间也无法脱身,恐怕他早就率部去北山去找公孙瓒了。
陈子重倒也是鸡贼,在得到公孙瓒下达的文书后,二话没说点齐辎重率部北山,将目前管辖的四郡之地全部丢给了二郎。
不过这一切公孙瓒并不知晓,他还以为是二郎主动留守。
这其实是陈子重的一个谋划罢了,他还是想要以最低成本来处理鲜卑人引发的战事。
况且公孙瓒部缺少战马也是一个事实,如果能用粮食换来足够的战马,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陈子重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公孙瓒听完后沉吟了许久。
他对于用粮食交换战马这件事并没有什么意见,他担心的无非是鲜卑人在得到足够粮食后,很有可能会选择继续南下骚扰边疆。
如果鲜卑人这么搞的话,他提供的粮草很有可能会被成为刘虞供给自己的把柄,到时候他在幽州可能就要落下一个坏名声了。
在这个名声比性命还要重要的年代,没有名声就意味着无法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到时候哪怕他想要得到一个好下场都是难上加难。
不过陈子重早就考虑到这些,相对于公孙瓒而言,他有更好的代言人替他们来完成这个交易。
事实上陈子重也没有直接出面的打算,在这个事情中,不管是他还是陈子重,都不适合露面,也不适合与鲜卑人去交易。
他们只需要为自己一方的交易提供担保即可,而且这种担保只是名义上。
如果将来出了什么事情,他们也可以完全翻脸不认人。
当然这是迫不得已情况下才会做出的选择,如果一切按照陈子重的计划进行,根本不会走到这一步。
在二人商定后,陈子重命令亲卫将肥如城守将蒙步给叫了进来。
蒙步此前一直都是张纯与鲜卑人联系的使者,可以说蒙步在鲜卑人那里还是有一些名望的。
让蒙步以张纯身份用粮食去交易马匹,一方面可以降低鲜卑人的戒心,一方面可以将这件事直接栽赃给张纯。
如果张纯没有抓到手中的话,公孙瓒还需要考虑一二。
但陈子重此行已经将二郎成功抓获张纯的消息带来了,也就是说张纯已经处于任揉任捏的存在,栽赃一个罪名也还是死罪,根本改变不了任何情况。
蒙步率领少许乔装后的士卒离开大营后,饶了一个大圈在第二天才抵达鲜卑大营,被独孤言隆中接待。
独孤言从现有的情报中知道张纯已经兵败,却不知道张纯有没有被抓到,到底还剩下多少人,这些信息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不可知的。
不过蒙步却是他们的老熟人,此前张纯通过蒙步给鲜卑人赠送、交易了大量武器粮食,他们对蒙步的信任度还是挺高的。
但这一次与往常还是有些许不一样的,蒙步上来直接要求粮草换战马,以求帮助张纯东山再起。
在此前的交易中,独孤言都是积极配合的。
这主要是独孤言对幽州是觊觎许久,他希望张纯扰乱幽州后,能够方便鲜卑人南下占据幽州。
但张纯此次战败,他对张纯东山再起并没有任何信心。
蒙步也猜到了独孤言的想法,开口就是五万担粮草,这个粮草数量的确让独孤言有些心动。
要知道鲜卑部落人口其实并不多,而且这些粮草只是第一批交易的数量,如果后续交易顺利的话,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粮草去屯兵其他部落。
只不过这个交易要冒很大的风险。
就在独孤言纠结的时候,其余部落同样对这批粮草比较眼红,直接越过独孤言与蒙步攀谈了起来。
这个情况对独孤言可不是一个好信号,万一蒙步真的答应与其他部落交易,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且不说这场战事的走向会出现变化,就连自己部落的话语权都有可能丢失。
为此独孤言直接拉着蒙步拉到了偏帐中,在秘密商谈具体交易方式后,蒙步飞快的离开了营帐,沿着来时的路返回。
傍晚时分,蒙步已经带着准确的书信返回公孙瓒大营中。
如果不是独孤言派遣骑兵一路“护送”他返回渔阳西部,否则他能够更早的返回大营。
此次交易内容极为简单,陈子重准备使用这五万担粮草去交易五千匹或更多的战马。
如果在平日里,想要用这些粮草去交易战马的难度比较高。
倒不是说战马的价格已经高到这个水平,要知道鲜卑人同样知道战马的重要性,他们之所以能够一直骚扰汉地,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战马。
如果汉朝同样拥有大量战马,谁被谁掠夺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眼下这个情况,粮草已经成为一个硬通货,不管是汉朝还是鲜卑人,对粮草的需求始终都处于较高水平。
尤其是草原枯黄期提前到来,原本放牧的牛羊根本还没来得及养出肥膘。
更为致命的则是草料问题,虽然现在就可以囤积草料,但囤积的草料很难直接帮助牲口过冬。
也就是说在今年冬天,需要宰杀大量牲口过冬,想要凭借牲口过冬的话,那么明年就会为这个行为付出很大的代价。
所以从汉朝获取粮草就是一个最佳选择。
相对于牲口而言,战马虽然同样重要,但战马的消耗要远大于牲口。
如果他们想要维持一定数量的战马,那么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草料,将会面临一个更大的缺口。
所以独孤言对战马交易粮食颇感兴趣。
158章,袭营
事情进展的异常顺利,在陈子重的指使下,蒙步避开了独孤言设下的诸多陷阱,将六千多匹战马换了回来。
不过为了让独孤言能够带着这批粮食乖乖回去,陈子重觉得还需要在军事层面狠狠打击一下他,以免他拿到粮食后想要继续和公孙瓒打消耗战。
对于独孤言而言,这些粮草对于数十万的大军而言,不过是数十日的消耗罢了,如果将这些粮草只用于自己部落当中,那可就能熬过很长一段时间了。
况且独孤部落根本不缺少战马,只要他能继续换到粮食,那他完全可以笑傲鲜卑部落,甚至统一鲜卑都是极有可能的。
毕竟人不能没有粮食,没有人愿意饿死。
只要他能拿出粮草,且有能力守住这批粮草,那么他就是鲜卑人的无冕之王。
就在独孤言处理粮草的时候,不远处的陈子重与公孙瓒商量后,决定趁夜色对鲜卑大营发动奇袭。
陈子重这次带来的物资的确不少,甚至还特意携带了数十架床弩,原本这些东西是准备放置在城墙上的,但陈子重临时起意将其带了过来。
不过眼下也的确有用到它的时候,毕竟他此行还携带了几十桶的桐油。
想要趁着夜色袭击大营,少了火攻怎么能行。
严纲率领白马义在前方清楚鲜卑人的侦骑,不多时已经将大营前方三四里范围内的斥候全部清楚干净。
公孙瓒在确认斥候的确被肃清后,带领大军瞧瞧出营,奔着鲜卑大营而去。
这场夜袭完全按照陈子重的计划在进行,在床弩超远射程的助攻下,火焰率先从中军大营开始烧起。
虽然独孤言反应及时,命令将士将燃烧的营帐推到熄火,但等到中军大营扑灭火焰后,整个前锋大营已经与公孙瓒开始全面交战。
也可以说是前锋营一面倒的战斗。
一方是遭遇夜晚偷袭临时组织起来的军队,一支是训练有序的精锐之师,这个结果独孤言完全可以猜得到。
不过现在却不是感慨的时候,独孤言命令中军大营摆出防御阵型,缓缓向着前锋营方面推进,准备将突入大营的敌军给逼退。
然而严纲的重装骑兵却直接打破了他的计划,只见两千人的重装骑兵直接撕开了中军大营的防线。
由于士卒遭到夜袭并没有机会找到自己的马匹,导致他们大多是在步战状态遭遇严纲的重装骑兵。
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直接被撕开了防线,甚至还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完成了打穿防线的目标。
眼看中军阵势已经被突破,独孤言一瞬间产生了想要逃跑的念头,但他很快将这个念头给压了下来,毕竟眼下鲜卑大军损失并不多。
大军之所以糜烂成这个样子,完全是被对面偷袭所致,如果其余部落能够及时反应,完全可以将公孙瓒反包围。
但眼前这个情况却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他的中军大营已经被严纲率部打了个对穿,只要严纲再次率军对大军进行切割。
他的士卒肯定没有还手的机会,搞不好都撑不住一个时辰。
但严纲在完成穿刺大营后,直接率部从右侧绕路返回,并没有继续穿插切割战场的行为,也就是说公孙瓒并没有对他下狠手。
相反,陈子重率领部族对着其余部落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箭雨覆盖,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
这些部落虽然没有被骑兵直接冲击,但在睡梦中被箭雨袭击致死的人依然有不少,士卒们只能够逃离大营后再组成阵型,尝试对弓箭手打近身战。
陈子重可不是一个愿意吃亏的主,要知道重装骑兵虽然都被严纲调去了,但他手上依然拥有重装步兵可以使用。
只见两千余人直接站在了弓箭手前方,任何想要正面冲击弓箭手阵营的人,都需要打破他们的防线。
起初还有部落勇士不信邪,带着数百名骑兵想要直接冲阵。
但他们的结局却异常惨烈,且不说这数百人直接被箭雨带走了一半人,剩下的骑兵也尽数倒在了重装步兵的长矛下,没有一个人能够活着离开战场。
也许是这个情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陈子重带领整支军队返回与其他军队汇合。
此战,虽然独孤言部同样遭受了严纲部的直接冲击,但他的军队死伤其实并不多,尤其是重装骑兵穿插所造成的损伤仅有数百人。
这可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正常情况下被骑兵完成了穿插行动,大军怎么着也得折损数千人。
但这数百人的损伤,怎么看都有问题,不过独孤言并没有将这个问题说出来。
要知道其余部落损伤最少的也有数千人,损伤最多的是面对陈子重的右翼大营,在箭雨覆盖下,直接倒在梦中的军队就超过三千人。
在慌乱之下所造成的损伤还有千余人,这还是没有统计受伤的情况下。
如果独孤言在这个时候敢说出自己的情况,恐怕就要被其他人怀疑自己和公孙瓒有串联了。
否则作为重点进攻目标的中军大营,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损失。
这根本说不过去。
不过陈子重等人在达到预期目标后,命令严纲率领轻骑兵断后,率领大军全速返回营帐,一直到做好防御准备后,才命令严纲率部返回。
也许是鲜卑人被夜袭打的疼了,在整个后半夜中,根本没有鲜卑人敢于进攻公孙瓒大营,连斥候都是远远的侦察。
但凡营中表现出一些动静,这些斥候就选择远遁千里,根本不给任何机会。
以至于严纲想要抓几个舌头都没成功。
但陈子重却睡了个好觉,他可不担心鲜卑人会有袭营的情况。
在昨晚那个情况下,鲜卑人恐怕一直都是提心吊胆才对,相比自己而言,他们更加担心公孙瓒会带人进行第二次袭营。
事实也正如陈子重所料,鲜卑部落几乎整夜没有休息,一直熬到了太阳升起后,将领才命令士卒轮番休息,以免再被公孙瓒找到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