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TXT下载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

第332章 文化世界奇观

作者:落寞的花生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txt下载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全文阅读
    “皇上圣明!”群臣闻言,纷纷说道。

    “黄虽然做了和秦始皇,魏武帝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是自私,皇上是为了天下黎明苍生!”

    “皇上此举,堪称伟大。让我华夏诸子百家的辉煌文化再现人间,然后传承给后世之人。”杨宪道,“历朝历代把文化传承给后人的君王,都堪称伟大之君王。”

    “是君王在文治方面,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皇上以穷苦出身少不读书,居然能比其他从小饱读诗书的君王,的文治还要辉煌!”

    “恢复诸子百家学说的文治功绩,比发展唐诗宋词,还要重要,还要伟大。比编撰一套百科全书,还要当得起‘丰功伟业’四字。”

    “皇上功在千秋万代!”

    “秦始皇当初建立的万里长城,屹立千年不倒,到现在已经成为华夏之奇观,世界之奇观,华夏文明之标志。”刘伯温道,“皇上这次恢复百家,就是在为华夏建立一座思想、文化上的万里长城!因此稷下学宫是华夏思想上的奇观,文化上的奇观。”

    “稷下学宫,将会成为,华夏另外一个文明标志!和万里长城,并称双壁。”

    “万里长城是我们的肉身世界奇观,稷下学宫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奇观。”

    “皇上这是在为我们汉家,建立精神奇观!”

    “说的好!”朱元章道,“咱一定要让稷下学宫,永久开创下去。让华夏这座万里长城一样的,思想、文化上的学宫屹立于世界之巅。”

    “后世之君,谁敢毁坏稷下学宫,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汉家之千古罪人。”

    朱元章手掌虚空按了按,示意群臣安静。

    “等稷下学宫,把百家传人吸引过来,百家的学说发展壮大之后,就在各行省,建立百家之教学基地。四川的百姓广学阴阳家学说,广东建立纵横家教学基地,陕甘建立农家基地,江浙地区建立墨家基地……当然这只是构想,以后如何分派视具体情况而定。”

    “皇上,如此分派,会不会造成各行省割裂?”汪广洋问道。

    “只是学术上的流派而已,何来割裂?”朱元章道。

    “皇上圣明!”宋廉道,“臣是金华人,臣想要为江浙地区,争取一个排名比较靠前的百家流派……”

    听到宋廉都这么说了,群臣跃跃欲试,都想为自己的家乡,争取一个比较好的百家学说来发展。毕竟百家学说,也有高低之分。

    “怎么,你不想要墨家?看不起墨家?”朱元章神情凝固。

    “臣不敢!”宋廉道。

    “如果墨家传人在江浙地区,那么江浙发展墨家,是逃不掉的。”朱元章道,“具体哪个行省发展哪一派学术,看他们的传人在什么地方,有哪一个学派的基础!”

    “遵旨!”

    ……

    “皇上,建立稷下学宫,恢复百家。真的能帮助华夏子孙,建立新的牢固信仰,取代儒家千年信仰吗?”此时,有人提出了疑问。

    “儒家扎根华夏大地千余年之久,不是那么容易被取代的。”

    “稷下学宫,并非是一种信仰,只是精神之长城。”朱元章澹澹的道,

    “至于信仰,尔等忘了,稷下学宫是以何为主!”

    朱元章此话一出,人群顿时沉寂下来。

    人群当中大多数都是有学问的,都知道稷下学宫,是以黄老之学为主,兼容百家。

    顿时人群都明白了。皇帝,这是想用黄老之学取代儒家!

    的确,对华夏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来说,也只有黄老之学的道家,才能取代儒家。因为道家,比儒家的历史底蕴,还要悠久。

    黄老之学是黄帝和老子的学术,黄帝可比孔子早两千年。

    其他底蕴不足的思想,还真取代不了儒家。

    也就是说,其他任何信仰,都不够儒家打的。

    即使儒家现在已经覆灭,也不是其他信仰能够轻易撼动的。

    虽然儒家这棵参天大树现在被皇帝砍倒了,还连根拔起了,但还有无数根遍布华夏各个角落的细小根须。如果没有一棵新的参天大树填坑,用强大的主根,抢走儒家全部剩余根须的营养。那么那些根须,又会长出一棵棵小的树苗来,重新成长成大树。

    皇上此举,堪称睿智!

    而且,华夏历史上,奉行黄老之学的皇帝,也不在少数。

    他们统治的朝代,基本上都是盛世。

    比如说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王朝,基本上都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皇上,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这两个时期,奉行的都是黄老之学,也都做到了百姓富足,吏治清明。百姓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李善长道,“因此以道家做信仰,可行之!”

    “历史上的几个朝代用垂拱而治,虽然也取得了成效,但听起来有些不真实……”刘伯温道,“官吏什么都不做,真的能治理得好州县?”

    “百姓晚上不关门,看到路上的钱财不拾取,有点违背人的本性。”

    “不错,不错!”群臣纷纷表示赞同。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过理想化了。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基础,首先肯定是百姓富足。”朱元章澹澹的道,“李世民曾经对魏征说道,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百姓,自然就不会当盗贼了。”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也就是说,百姓本身是善良的,是官府贪得无厌,逼他们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如果咱能让大明百姓,生活都有富余,普天之下都没有只有靠偷盗别人钱财,才能活下去的百姓,夜不闭户也不是不可能。”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2327/ 第一时间欣赏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 作者:落寞的花生所写的《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为转载作品,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介绍:
秦宇在前往山区支教途中跌落山崖。

被村民救醒之后,发现村子比以前支教的任何一个村子都要落后。生活习惯,文化水平,似乎还停留在古代。

为了不让村里的孩子们一辈子窝在穷山沟,彻底摆脱愚昧和落后,同时也为了报答村民的救命之恩,秦宇打算留下来支教。

然而他不知情的是,他教的学生们并非普通山区儿童,而是大明朝的皇子,平时和他一起谈古论今的黄村长,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五年后,当他走出大山看到帝国的皇城应天府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穿越了。

而此时的大明,已经成了‘日不落’帝国。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