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重振中医TXT下载重振中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重振中医全文阅读

作者:蜀都小侯爷     重振中医txt下载     重振中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百八十六章 杨光的猛攻

    在场很多人都不明白钟医的沉默,也不明白钟医冷掉的眼神。

    但是,却有一个人特别明白。

    不是钟医的徒弟白兴腾,也不是钟医的师傅肖长命,更不是钟医的拥护者彭林或者乐寿,而是站在对面的一个人,他仿佛看穿了一切,看穿了钟医的沉默,也看穿了钟医的挣扎,看穿了钟医的矛盾。

    “很痛苦吧?当然会很痛苦,自己所学的,和自己所了解的,更自己的专业对上了,而且是南辕北辙的对抗,很痛苦吧。”杨光对着钟医说道。

    是的,这个了解钟医痛苦挣扎的人,竟然是杨光。

    当杨光说出这句的话的时候,在场人的目光全部又落在了钟医的身上。

    “你怎么回事啊?有什么就说什么,吞吞吐吐的,简直是……不像是我徒弟啊。就该把你送去当那些老不死的徒弟。”肖长命没好气的对着钟医说道。

    “呵,老人家,你别逼你徒弟了,他之所以挣扎,是有原因的。”杨光甚至开始帮着钟医说话了。

    ?嗯?

    肖长命的目光落在了杨光身上,用雷霆一样的声音问道:“那你个后生说,是什么原因?”

    “什么原因?无非是你们认为治病救人的中药,你们想当然认为的中药的效果,一定能够通过国际上的三期临床证明吧?”杨光笑着说道。

    什么意思?

    杨光的话一出口,众人再结合这儿钟医的表现,一时间,有了一个不好的猜测。

    “笑话,中药吃了几千几百年,竟然还有人说没有通过你们什么事证明?”肖长命反讽道。

    “你肯定认为你一定有一些因子作用在了病灶上。能被称之为药,它就一定有正作用的。但我跟你讲,这些都仅仅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事实上并非如此。”杨光摇了摇头,坚定地说道。

    何如一句话惹毛一堆人,甚至你这一方的人。

    杨光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动作。

    他仅仅的一句话,直接将在场的中医打入了冷宫之中,不论敌我,全部纳入了不行之中。

    “笑话,中医几千年的历史,怎么可能不行?”

    “不行能够救这么多人?难道那些人全部都是自己好的吗?”

    “中医中药已经在很多方面证明了自己,怎么到你这儿就证明不了?”

    “中医,中药怎么多人的就业,怎么多人的相信,怎么可能不能证明,又怎么可能是一个谎言?”

    很难相信,这些话不是出自中医的口中,不是来自中医的反驳,而是杨光轻描淡写的说出口的话。

    一时间,大家愣住了。

    杨光这是什么意思?

    只有钟医瞬间懂了,杨光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

    紧接着,杨光缓缓开口道:“几千年历史难道就不能是错的了吗?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难道现在还在适用吗?当了几千年的奴隶,现在我们华夏人不也站起来了吗?既然身体上站起来了,思想上也要站起来!”

    “为什么你们觉得没那么多人用,但是现在医学就是证明不了?”

    “你们说,是现代医学的问题?还是中医的问题了?”

    “就业的人多,相信的人多,它就是对的,它就是好的吗?”

    杨光的目光从在场的所有中医脸上扫过,包括钟医,包括陈浩然,包括在场无数的中医,他目光中带着轻蔑。

    反问!嘲笑!提出质疑!然后试图一锤定音。

    “你们都知道,中药不乏相关毒副作用的研究,目前结果也是十分明确的,的确的显著的肝毒性,这不是常识吗?”杨光问道。

    他转身,看着身后的刘教授。

    “刘教授,我之所以说肝毒性明确,是因为在动物实试里这一点是被广泛确认的。这一方面你是专家,你肯定知道吧?”杨光问刘教授道。

    “呃……”刘教授想要反驳什么。

    杨光却接过了刘教授的话头。

    “刘教授你是想说,但凭这些研究就可以写出毒副作用了吗?”杨光顿了顿,说道:“我当然知道,并不能,要想确认毒理,就必须量化,这就需要有详尽的代谢模式,可高度复现验证的实验过程。”

    “我在来之前,我就看过一个笑话,有关于何首乌的,也有关于七宝美髯丹的。”杨光说道:“想必在场的大家都十分熟悉吧。”

    当然熟悉了。

    《本草纲目》草之七时珍曰∶何首乌,足厥阴、少阴药也。

    本草纲目作为中医的圣经之一,在场的中医没有不熟悉的吧,

    这味药,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

    正是因为上述的条件,所以它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

    并且还有记载。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气血太和,则风虚痈肿瘰疬诸疾可知矣。

    关于七宝美髯丹,传说就更是多了。

    相传,此药流传虽久,服者尚寡。

    直到,嘉靖初,邵应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

    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

    并且,宋怀州知州李治,与一武臣同官。怪其年七十余而轻健,面如渥丹,能饮食。叩其术,则服何首乌丸也。

    甚至到了后期,传说其方,后治得病,盛暑中半体无汗,已二年,窃自忧之。造丸服至年余,汗遂浃体。

    其活血治风之功,大有补益。其方用赤白何首乌各半斤,米泔浸三夜,竹刀刮去皮,切焙,石臼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五十丸。亦可末服。

    “但事实了?你们在乎事实吗?你们在乎对错吗?”

    “关于这些何首乌,关于这些七宝美髯丹,和你们的中药一样,你们有科学依据吗?”

    “钟医,你说正作用和副作用,那我问你,你们中医真的有收集什么毒副作用吗?还是你们随便找了一本中医古籍,从其中寻章摘句就能被批准上市?”

    “你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啊!吃了这么多人都没有死人,那肯定是有用啊!”

    “那么我想说一点,那些吃死掉的人,他们还能开口说话吗?”

    杨光笑了,笑得疯狂。

    他的声音贯穿着整个中医院大厅,来回的回荡。

第七百八十七章 杨光的杀招

    不难理解,杨光为什么会这么激动。

    当他说完之后,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在中医院大厅里面来回的踱步,人们踱步往往是因为紧张或者犹豫,相反,杨光并不是因为这些。

    他感觉到极端的高兴。

    如果平日里面他只是在实验室内发发牢骚,那么现在,他当着中医们说出口,特别是,现场还有什么十三世家,还有八大门派,还有现在的什么四医,还有陈浩然这个中医的掌舵人,和钟医这个最著名的后起之秀。

    这种激动的心情,他没有办法说出口。

    如果非要形容,这种感觉就像是昏暗的书斋中,突然冒出了几多小火星,那是人类的光芒,是传奇。

    于是,杨光做了一个决定。

    他决定继续进攻。

    他继续开始他的表演。

    “你们难道不承认吗?这就是中成药的现状,它既不俱备科学证据的正作用,也不俱备清晰的毒副作用。因为在古籍里有,就可以批准上市卖。”杨光狠狠地说道。

    “比如说,像何首乌这样已经查明的肝毒性,但是却因剂量不明而无法写成毒副作用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杨光甚至不用举例子,就能够想到,一系列这些东西。

    比如之前说过的,柴胡的肾毒性,千里光的强致癌性,朱砂的神经毒性,麻黄的肝毒性。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因剂量问题无法写成毒副作用。

    “我再举个例子吧——GG167。”杨光突然问道。:“钟医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吧?”

    “一个有效的抗病毒分子,给罗氏制药带来百亿美元的收益的一个分子。”钟医简单地说道。

    从经济的角度。

    对,就这么一个东西,很简单的,就在与细菌、病毒作战中的成为了一个真正有效的药品。

    它们是是价值连城,目前我国的九千多种中成药竟无一能够达到。

    “在医学伦理中,没有实际药效的安慰剂必须是生理无害的,这就决定了,中成药连谈安慰剂的资格也没有。”杨光笑着说道:“因为绝大多数中成药,都是有肝、肾毒性的。”

    不要将之于西药相比,西药的正作用是确信的,毒副作用是写清楚的,可控的。

    “如果有正作用,药厂立刻会收割全世界,如同达菲或者很多工作曾经做过的,如同各类抗生素曾经做过的,如同疫苗正在做的。正因为没有正作用,中成药才需要政~策的保护伞。”

    “只有无效的中成药,才是好的中成药。”

    “当你发现中成药有效时,效果不是坏肝,就是坏肾,有时一起坏。”

    “现代药品的研发,是不相信任何传说的,更不必说这种古书典籍了。这就是中成药的研发现状,全都在古籍中找正作用,而不是大规模随机对照双盲试验。”

    杨光对着钟医,对着全部在场的中医吼出了他的想法,要多疯狂就有多疯狂。

    要多嚣张就有多嚣张。

    “钟医,你说话啊!你说话啊!”杨光对着钟医咆哮道。

    而此刻的钟医,依然还是冷着一张脸。

今天这章很重要 没写好

    查了很多资料,发现自己思路有点乱!

第七百八十八章 奥希替尼

    不仅仅是钟医,在场的人们都沉默了。

    人们的沉默,是因为杨光那可怕到不行的表演,也是因为杨光那一字一句的话语,实在是太戳人了。

    而不同的是,钟医并不是因为这些沉默。

    杨光说得对!

    杨光说得也错!

    钟医心里这么想到,他脑子中仿佛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告诉他,杨光说得没有任何问题,另外一个声音告诉他,杨光说的太偏颇了。

    几千年的中药,真的有杨光说得那么不堪?

    钟医不这么认为。

    于是,他开口说话了。

    “你说得没错,漫长的临床实验通常会大浪淘沙掉大部分的药物,而真正有效的好药,就会在其中散发光芒。”钟医先是肯定杨光的说辞。

    “你说你的但是……”杨光可不认为钟医会这么去肯定他。

    杨光研究过钟医,也自认为十分了解钟医。就如同钟医了解杨光一般。

    深夏的江州县中医院,向来没有轻松过,严酷的热浪从每个人的脸上爬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没有但是。以肺癌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为例,奥希替尼不止经过了严格的一,二,三期临床试验的检验。”

    “它从研发到上市以来的15年间,其研究成果多次在《临床肿瘤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各大医学权威顶级刊物上发表,疗效和安全性都经历了长时间、高质量的研究验证。”

    钟医言语很慢,却不像是一边思考一边说出口的话。

    反而这些话,像是钟医经过了很久的思考,才说出口的。

    杨光当然清楚奥希替尼,不仅仅清楚,他甚至在脑中已经搜索出所有有关于奥希替尼的全部临床治疗。

    奥希替尼具体到每一个阶段的临床试验,都遵循着现代医学领域里每一步严谨的循证。

    它的一期临床试验研究共纳入了2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结果证实了奥希替尼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它的两项二期临床研究分别纳入了210例、201例患者,汇总分析显示,奥希替尼治疗组的PFS可达12.3个月和11.0个月。

    随后,制药公司很快在全球多个地方,进行了三期临床研究通过入组419例患者进一步对二期研究加以验证。

    最后的结果显示,明确指出奥希替尼的高度有效性,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这种药,对包括脑转移患者,都建立了EGFR-TK(肺癌的一种靶向药)一治疗失败后T790M突变患者的新的治疗标准。

    甚至于,在奥希替尼上市后,仍然继续进行了四期的临床试验。

    四期实验一共纳入三千多例患者,结果进一步证实奥希替尼在更广泛人群中的安全性和疗效与既往研究一致。

    “所以说,你想说明什么?目前奥希替尼已被各大权威指南一致推荐,是治疗EGFRT790M耐药突变癌症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也是我国目前唯一有国家医保覆盖的进口原研第三代药物之一。”

    “这是医学的荣光,不是吗?”

    “奥希替尼的研究完美展示了现代医学中循证成就标准的原则。奥希替尼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将给肺癌患者带来充分的获益。”

    “所以,你想表达什么?”

    杨光更加疑惑了,他不相信钟医说这么多,只是为了佐证他是对的,而钟医是错的。

    他看着钟医,直到,钟医从嘴里突出两个字。

    杨光脸色剧变。

第七百八十九章 杨光的疑惑

    杨光的双眼中写着就是不可置信和惊恐。

    他不相信,不敢相信钟医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也很惊恐,因为他知道,钟医也走上了一条,很崎岖的道路。

    而那条崎岖的道路,是曾经他无数次幻想过的道路。

    不可能!钟医怎么也算是……他怎么可能走上那样的歧路了?

    不,竟然他这么说了,那么他肯定是走上了那条路了。

    怎么会了?

    那一条路到底是对还是错?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虚构出来给予自己心里安慰的了?

    杨光眼中的光慢慢的熄灭了,疯狂的火焰被冰冷的海水给浇灭了!此刻的他,就是像是大海海面上的一片树叶,虽不至于沉入深海,但也在思想的浪潮中被冲洗的分不清楚东南西北了。

    到底怎么说了什么?会让杨光变成这样?

    钟医到底说了什么?

    在场的中医看见杨光这样,是又是好奇又是解气,对钟医刚刚说得话充满了好奇。

    到底是什么话,能够在瞬间翻盘,能够让刚刚狂妄的杨光瞬间失魂落魄,瞬间像是霜打了的茄子。

    钟医却没有立马回应大家的好奇,反而转头说起了药物。

    “的确,作为EGFR突变型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标准治疗药物,EGFR-TKIs类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通常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皮肤不良事件、甲沟炎、腹泻、口腔、粘膜炎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影响药物依从性及增加撤药风险,进而影响患者临床结果。”

    “早期发现及对EGFR-TKIs不良事件积极管理至关重要。”

    “并且,临床医生应适当管理患者,将其不良反应最小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剂量减少或中断这些有效治疗手段。”

    “这就代表这件事情不存在了吗?”

    钟医的双眼中,迸发出一种众人看不懂的光彩,他低头,双眼真诚的看着杨光。

    “EGFR-TKIs皮肤不良事件毒性体系?”钟医问道。

    “一度毒性,应当按当前剂量继续使用继续可考虑局部使用不含酒精配方抗生素重至症状缓解。(可能需使用14天以上)。

    二度毒性:按当前剂量继续使用迁延不愈或凝不可耐受及新发,局部短期使用类固醇药膏,期间及之后继续口服抗生素如四环素之2周可考虑使用抗组胺类药物。

    三度度毒性:中断口服及以下毒性时才恢复减量酌情使用口服抗生奈及外用类查找感染原因。”

    杨光一边在脑中回忆,一边用颤抖的声音回答道。

    “那么EGFR-TKIs甲沟炎管理体系了?”钟医又发问道。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EGFR可致甲沟炎不良反应宣讲,并且强调一旦出现甲沟炎先兆就必须医。通常在使用EGFR-TKIsl后6个月出现。

    必须先预防,首先尽量要保持手脚干燥,避免在无充分消毒的环境中,把手打湿或者侵入水中,必须避免脚指头等受到创伤。而且还要定期对手脚保养,穿鞋之前要保持干爽。”

    杨光双眼中此刻又充满了疑惑,却还是回答了钟医的问题。

    “那么,它的毒性变化递进了?”钟医追问道。

第七百九十章 钟医的诚恳发问

    钟医这个问题问得很诚恳,完全就像是一个在请教老师问题的小学生。

    只有杨光知道,钟医这背后的含义。

    而现场,也只有杨光会回答这个问题。

    “它的1度毒性:按当前剂联续使用EGFR,可迅速发展至2度毒性。这时候应该尽快联系专科医疗人员。必要时局吉隧用强效类固醇激素及消毒防腐剂或抗生素及抗真菌药。温水或白能漫泡可能会受益。寻求皮肤专科医生进一步评估及治疗,包括高镒酸钾预防性浸泄。”

    “2度毒性:考虑药物剂量的减少或中断重至症状缓解;若情况无改善寻求皮肤专业箔疗。开始支持性治疗,包括口服抗生素。必要时局部使用强效类固醇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消毒防腐剂。当然,最好是联合使用。仅在过度颗粒化时在专科医疗人员搭导下每周使用硝酸银。”

    杨光脑中对这些治疗和药物的使用可以算是滚瓜烂熟。

    “三度毒性了?”钟医继续追问道。

    “3度毒性当然是更加严重,必须中断药物治疗,直至毒性减弱到2度及以下时才可恢复耐药物治疗。寻求专家意见,继续局部使用湿蟆固章激素、抗生素、抗其菌药物和/或消雪防腐剂最好是联合使用。出现过度颗粒化时使用硝酸银,取脓性分泌物行药数实验。可考虑手术治疗。”

    既然钟医提出了问题,那么杨光就解决问题,这一点并没有任何问题。

    “等等,那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这类药物导致的口腔问题,怎么解决?”钟医问道。

    “治疗前及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药物致口腔粘膜炎不良反应宣教。”

    “预防过程,是食用容易喃猝和吞咽的软的、半流质、非刺激性食物、食物加工至较软、常温或推凉时食用。避免酸的、辛辣、咸的粗糙的食物。补充高热量蛋白饮品。饮用大量水。使用唇膏滋润干燥嘴唇。必要时用冰块或冰激凌麻木口腔。养成良好口腔及牙齿卫生习惯。”

    “至于毒性分类,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继续用药,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液冲洗。使用不含酒精漱口水。考怠预防性抗真菌或细菌感染处理。必要时局部或系统性使用抗菌药物。”

    “第二等级,症状是点状溃疡或伪膜性结肠炎,考虑中断药物使用。”

    “当然,必须需使用局麻药、粘膜覆盖剂和炎痛静缓解疼痛。必要时局部或系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考虑专科医生的意见。”

    “第三个等级,是出现融合性溃疡或伪膜性结肠炎。轻微创伤后出血后,必须中断药物治疗,住院观察。”

    “第四个等级,组织坏死、自发性出血、威胁生命。必须立刻停药。”

    杨光一一说道,如数家珍的把整个治疗管理体系和毒性体系给列举出来了。

    这些虽然不是治疗体系,或者说根本对治疗没有任何益处,但是,它们却是保护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难道到现在,你还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吗?”钟医诚恳地问道。

第七百九十一章 进化

    “所以,你从上面我提的问题中,看出了什么问题吗?”钟医问杨光道。

    “有一些问题,但是,但是我们都能够解决。”杨光略显慌张地说道。

    当然,现代医学什么不能解决。

    现代人也可以自以为是的认为什么都能够解决,什么都能够办到,什么都能够用努力去填平。

    “但是,方向不对,什么都不对。”钟医摇摇头说道:“你们要对有些东西保持着敬畏。”

    “呵。方向,道路,这些名词我听了太久了。不过是你们这些懦夫不敢往前走的借口而已。”杨光气急败坏道。

    两个人的对话,云里雾里。

    在场的人,能够听懂的寥寥无几,能够明白的更是没有。

    “什么意思啊?”白兴腾小声地问道,这个场合他不敢说话,特别是进行到这个程度的对话,他害怕把整个气氛给破坏了。因为无知,所以恐惧。

    “钟医,你们在说什么,简单点说明白。”肖长命用雷霆一样地声音吼道。

    白兴腾不敢问,肖长命可没有什么不敢说的。

    直截了当的问题,也打断了钟医两个人那神神叨叨,云里雾里高到不知天际的对话。

    “我对杨光先生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解释——进化。”钟医说道。

    “进化?”白兴腾连忙反问道。

    对,进化。

    所谓的进化,是指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

    所谓性状是指基因的表现,在繁殖过程中,基因会经复制并传递到子代,基因的突变可使性状改变,进而造成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

    与此同时,新性状又会因物种迁徙或是物种间的水平基因转移,而随着基因在种群中传递。当这些遗传变异受到非随机的自然选择或随机的遗传漂变影响,在种群中变得较为普遍或不再稀有时,就表示发生了进化。

    简略地说,进化的实质便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那么西药因为是人工合成,会不会……造成某种进化了?”钟医反问道。

    医学进步,病毒就进步了。为了应对病毒进步,那么医学又不得不进步,与之同时,病毒或者其他因素,为了生存下去,又不得不进步了。

    “人类,只要还没有突破死亡这道基因锁链,那么医学的进步和病毒的发展永远都是一个不死不休的循环。”钟医说道。

    “你……”杨光此刻竟然有些无言以对。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一个人用中药,配合着一定的西药,能够活三十年。但是他的疾病消亡不了,可他的身体也没有步入死亡。”

    “而另外一个人,单纯的用西药,在很短时间内消灭了疾病,不过三四年,疾病复发,更加的来势汹汹了,病菌也更加高级,那么……你们怎么办?继续用西药消灭病毒,然后三四年……最后十几二十年,疾病是消灭了。人也去了。”

    “是你,你怎么选择?”

    “活命?还是治病?”

    钟医把问题,原原本本的又摆在了杨光的面前。

第七百九十二章 奇迹青霉素

    当钟医问完这个问题的时候,现场又一次鸦雀无声,钟医的声音在大厅里面来回回荡,然后回荡在了大家的心中。

    不过,钟医更加没有停下。

    “青霉素大家都清楚吧。”钟医说道。

    作为一个学医的,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相信没有人不清楚青霉素吧。

    青霉素,不论是曾经还是现在,都是金葡菌的一流杀手。

    它被发现于偶然,辉煌在二战期间,没落于自身滥用。

    自它横空出世以来,至今九十多年了。

    把它称之为奇迹,这并不过分。

    它也无愧于人类发明的抗菌神药。

    青霉素的发明让千百万人的性命免遭病菌涂炭,让人类一度望而却步的细菌感染有了致命一击的杀手锏。

    甚至于,在1945年,三位科学家同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当然,不仅仅如此。

    连发现青霉素,也有一段十分传奇的色彩。

    那还是在1928年夏季,天气湿热。

    是大不列颠国的细菌学教授亚历山大·弗莱明度假归来。

    当他走进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赖特研究中心,偶然发现实验室的培养皿居然长出霉菌了!

    当时的他还没有发现什么,他刚想清理器皿,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

    在青绿色的霉花周围出现一圈空白,原来霉菌周边生长旺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竟然消失了!

    这一刻,教授激动了。

    于是,弗莱明教授对青霉菌继续培养观察。

    果然,通过几天的观察,他发现几天后发现青霉菌落的培养汤呈淡黄色,也具有了杀菌能力。

    于是,他灵光一闪推论出,真正的杀菌物质一定是青霉菌生长过程中的代谢物,他称之为青霉素。

    但是,限于当时技术,弗莱明没能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等到1929年,弗莱明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

    可惜遗憾的是,此论文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弗莱明自己不懂生化技术,无法提取青霉素。

    这个伟大的发现很快就被埋没了10年。

    可能是上天也允许青霉素这个东西埋没。

    十年后,到了1940年代左右,年轻的牛津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裔生物化学家钱恩,在一本积满灰尘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意外地发现了弗莱明的这篇论文。

    于是,他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立即把全部工作投入到对青霉素的研究上来。

    这两人对青霉菌培养物中的活性物质,青霉素进行提取和纯化。

    经过18个月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得到了100mg纯度可满足人体肌肉注射的黄色粉末状的青霉素。

    同年8月,钱恩和弗洛里等人把对青霉素的重新研究的全部成果刊登在著名的《柳叶刀》杂志上。

    在医学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这都被称作青霉素的二次发现。

    在那场人类浩劫之中,青霉素在医治伤员感染时显示了极大的威力。

    它用在了前线,挽救了大量的士兵伤员,曾经辉煌一时。

    至此,青霉素得到各方的支持,走上了工业化生产的道路。

    战后,青霉素得到了更加广泛应用,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因这项伟大发明,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这么伟大的东西,结果了?”钟医笑着问杨光道。

第七百九十三章 青霉素的危险

    之后的故事都特别的清楚了吧。

    “青霉素在某个时间段里面,的的确确是大放异彩的。”钟医说道。

    对,人类在发明青霉素之前,面对感染性疾病几乎束手无策,大量生命因此而丧生。往往因为一个小小伤口丧命的人,比比皆是。

    而青霉素的大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几乎对极大部分细菌感染都所向披靡,往往药到病除。

    那些曾经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比如那些曾是不治之症的猩红热、化脓性咽喉炎、白喉、梅毒、淋病,以及各种结核病、败血病、肺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等,都受到了有效的杀灭或抑制,感染控制,病人很快得以康复。

    是挽救了人性命的。

    “你不可否认,它在某个时间段里面,它就是神。”杨光说话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杨光,一开口就把青霉素捧到了神的位置。

    钟医当然也不会否认。

    从药理上面来说,青霉素的作用机理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起效。

    用能够听懂的话来讲,青霉素通过攻破细菌的城墙而杀死它的。

    但对人体细胞只有细胞膜而无细胞壁不产生毒副作用。

    所以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人都极其青睐青霉素,认为有了它就没有攻克不了的细菌感染。

    特别是到了50、60年代称作抗生素治疗的黄金时代。除了广泛治疗感染性疾病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甚至更多的外科手术前都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性作药。

    化学合成新一代的青霉素,来对付各种病菌。

    迷信抗生素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

    “某种物质一旦成为了神,那么就是它最弱小的时候。”钟医说道。

    “神是无所不能的。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不行,青霉素也不行。”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彭林,突然开口说道。

    对,神是无所不能的。

    而药,不行。

    扩大化的用药,大规模的注射,让人们发现一个问题。

    “青霉素有的致命的过敏反应。”钟医开口道。

    “青霉素自从应用于临床以来,就伴随着一种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就是过敏反应,发生率为百分之五到十。最严重的是速发型的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病人就会立即丧生。”彭林解释道。

    对,所以聪明的人们又发明了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

    所谓的皮试,就是将青霉素稀释浓度为每一毫升有400单位,每次皮内注射0.05毫升,剂量20为单位,观测15-20分钟,根据皮丘的大小红肿再确定病人是否可以注射青霉素。

    同时,要做好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做皮试的注射室必须准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急救药物。

    “一般认为青霉素过敏的根源在于药物品质不纯,其中所含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是主要的。当时的生化提纯工艺还做不到百分之百纯度的青霉素,过敏反应难以避免。”钟医说道。

    “而且,青霉素过敏也与病人的个人体质有关。高度过敏者甚至连空气中呼吸到青霉素也会产生过敏反应。”彭林补充道。

    “我以前就抢救过一个病人,他拇指粗的气管收缩痉挛成筷子一样细,气管切开之后都无法插入通气的管道。”这一次开口的呼吸内科的石文彬。

    谁都不能否认,青霉素还有其它的一些毒付作用。比如有神经系统、肾功能损害等等。

    “你想说什么?”杨光恶狠狠地问道。

第七百九十四章 细菌进化论

    钟医看着杨光的眼睛,杨光眼神中透露出的凶狠可能会让别人害怕,但是吓唬不到钟医。

    他淡定地说道。

    “我想要说什么你不清楚吗?”

    “从1945年,英国化学家霍奇金用X射线衍射法测出了青霉素的分子结构,从此就开始了青霉素的人工化学合成,产生第二代、第三代青霉素相继出现。”

    如同钟医所言,第一代青霉素指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又叫苄青霉素。

    第二代青霉素是指以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烷酸6-APA,它是改变侧链而得到半合成青霉素,如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等等。

    而第三代青霉素是母核结构带有与青霉素相同的β-内酰胺环,但不具有四氢噻唑环,如硫霉素、奴卡霉素。

    这些半合成青霉素以6APA为中间体与多种化学合成有机酸进行酰化反应,制得的各种类型的半合成青霉素。

    青霉素V类:如青霉素V钾等。耐酶青霉素:如苯唑青霉素(新青Ⅱ号)、氯唑青霉素等。

    氨苄西林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替卡西林等。美西林及其酯匹西林:如美西林及其酯匹美西林等。

    钟医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我要问什么的!”

    “难道你不知道,只有不断生产出新一代的青霉素才能对付日益严重的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问题。”

    “青霉素越来越强大,与之匹敌的就是细菌的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耐药。”

    钟医说完,看着杨光的眼睛,他知道杨光知道,杨光也知道钟医知道他知道。

    因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教授在1945年领取诺贝尔奖的演讲中曾发出警告:抗生素耐药问题!

    青霉素是有可能催生出超级细菌的。

    它是会造成超级细菌的存在。

    而在青霉素发现的五十多年后,今天它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危机。

    无数国家,无数人用生命警示了抗生素滥用可能存在的严重危害。

    即便是在在实验室环境中,那些细菌暴露在浓度不足够的青霉素下,细菌也不会被杀死而且会产生对青霉素的耐药。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青霉素的临床应用开启了人类的抗生素时代,但几乎在同一时期也发现了青霉素酶,即已认识到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

    “我当然知道你想要说什么,甚至你一开口我就知道你要说这个!”杨光眼神略带灰暗,但神情不变地说道:“可,那也只是你的揣测。”

    “我的揣测?”

    “对,青霉素曾经是对付'金葡菌'的特效药,这没有错。”

    “但是,也真是因为如此,青霉素的广泛大量使用,一些敏感的金葡菌全被杀灭,留下一些能产生青霉素酶的耐药菌,而且其耐药基因代代相传,成为了超级细菌。”

    简而言之,就是细菌界的进化论。

    “如今约95%以上的金葡菌都对青霉素耐药。”

    “青霉素的抗菌谱越来越窄。”

    “仅仅70多年的使用时间里,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已严重地威胁着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并成为全球医学、公共卫生等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这一点,你又怎么解释?”

第七百九十五章 青霉素的途径

    还没有等杨光说什么,钟医接过了他的话头。

    “青霉素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你有么有想过,,抗生素还会在动物身上滥用,餐桌上的鱼类、肉类也有抗生素超标。”

    “你再想一想,目前细菌多重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出现与人类有限的新型抗生素研发能力的矛盾现象已引发了社会对后抗生素时代来临的担忧。”

    钟医说完,担心的看在杨光。

    他相信杨光能够明白他言语之中的意思。

    人类,真的能够赶上细菌或者病毒进化的速度吗?

    以前赶不上,那么之后了?

    人类过度的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导致了严重的耐药问题,产生了可怕的超级细菌,道高一尽、魔高一丈。

    那么道最后,人类有可能将再次面临没有抗生素可用的至暗时代。

    “没有什么是万能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如果再不严格控制滥用抗生素,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越来越多超级细菌的产生,人类对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用,最终又将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

    “我们相信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所谓的医学者,必须发出警告,必须督促全球世界各国都在制定相关抗生素的使用规定。如严格控制抗生素的用药指征,用药前尽量做药敏试验,然后选择合适敏感的抗生素。”

    钟医说得也是实话。

    必须要减少广谱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能选一种最好选用一种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剂量要足、疗程要够。

    并且,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以口服为主,较重者宜肌肉注射给药,严重者可静脉输液。

    抗生素不能随意增量或减量,更不能随便改药或加药。

    还有,在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抗生素:一是感冒、病毒感染;二是原因不明的发热。三是对休克、昏迷、心衰或外科手术前后的预防感染。

    最后。严格控制对动物滥用抗生素。

    “几十年前,弗莱明看到霉菌,发现了青霉素。看似意外偶然,实则是长期深思的顿悟。”

    “科学发明可以造福人类,但应该建立在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滥用科技成果只能给我们带严重危害。”

    “青霉素从超级金葡菌杀手到95%以上的金葡菌失效,是我们无节制滥用的结果。世界万物相生相克,此消彼涨是不变的规律。”

    “再厉害的秘籍总有被破的一天。对于不断变化适应的狡猾细菌,青霉素老了,它再也不能一展雄风,不能永远一剑封喉。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才是抗菌不败之王道。”

    钟医看着杨光真诚的说完了上面的话。

    杨光的脸色一脸灰白,眼睛中似乎都没有了最开始的光,他手指颓废的抓了抓自己的裤脚。

    他何尝不知道,钟医说得是对的。

    他何尝不知道钟医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可是,出去的途径了?往下走的途径了?

    “所以,我选择了中医。”钟医说道。

    杨光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着钟医。

第七百九十六章 最后一战前

    当钟医说完,整个中医院里面瞬间成了开了锅的水。

    那些刚刚被杨光言论压抑住的中医或者那些小护士们,都纷纷叽叽喳喳的议论起来了。

    “我就说嘛,院长选择中医肯定有他的原因,肯定是有他的理由的。”

    “我不管别人怎么说,院长是为了大家考虑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倒是这些人,是非不分,都是为了钱。”

    护士们和工作人员们议论起来了,不过他们的话还算是客气。

    在场的那些中医,可没有那么客气的了。

    “本来就应该是我们中医更好,刚刚钟哥不是已经说了嘛,我们中医是为了让人活得更久,而不是来制造什么超级细菌的,一想想那些超级细菌,头皮都开始发麻了,这怎么做出来的。”

    “我们中医当然有我们自己的体系,当然是有的。”

    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皇帝是数学,这个没有任何人会提出异议。

    可是,如果说现代医学所带来的检验、细菌论和消灭论是唯一治病的途径,这一点在场的很多人都不敢苟同。

    “说得是有几分道理的。”就连敌对方向的陈浩然都表达出了这个意思。

    可见在场的人是对钟医的话有多么信服。

    “说得不错。”一个雷霆般的声音开口了,肖长命说道:“是这样的,从自然界中来,回到自然界中去,这是生命的轮回也是生命的启迪,可不是什么随随便便人制造出来的东西就能够比的。”

    “虽然我们现在解决不了中医中的很多问题,可是这就不能否认中医本身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振中华也开口说道。

    等在场老一辈的人说完,现场其他小辈们又开始说了起来。

    “怎么样?哑口无言了吧?如果我是你,我这儿什么都不说,立刻转身就走,肯定不会再留在这儿了。”十三世家李飞扬说道。

    “一个为了钱能够出卖灵魂的人,你们还准备他有什么良心?”

    “你刚刚听清楚没有,疾病在这么多年中没有什么变化,还在可控范围之中,直接你们搞出什么超级病毒,你们……”

    “实在是太过分了,你们来我们中医院,还诋毁我们的传承,你们到底是不是华夏人啊?”

    杨光听到众人的话,脸色彻底的冷下来了。

    什么原始人?你们到底在说什么?你们一个人有病传染了全部人吧?这是正常人的发言吗?

    杨光简直要疯了,完全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他看见了钟医的模样——淡定,从容,没有获胜的喜悦,也没有得意洋洋。

    就好像一些都没有发生的一样。

    “好了,越说越过分了。”钟医平静的阻止了大家说下去,平静的声音让现场瞬间又一次陷入了沉静之中。

    钟医的话一出来,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现场,所有人一瞬间全部安静了下来,静待着钟医给出接下来的事情。

    节奏已经完全被钟医给掌握了。

    “请。”钟医对着对面五个人做了一个手势,既决绝又潇洒。

今天没有写好,这本书要完结了

    最后一战,结束大概率就在下个月结束!

    最后一战我一定好好写的。

    大家,明天见!

第七百九十七章 惊雷(1)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傍晚。

    中医院大厅里面的热度并没有退尽,也没有人离开,甚至没有人准备离开,即便已经快到下班的时间点了。

    而初秋的夜风,首先来到了人们的脸上。

    这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把大厅的灯打开了,灯瞬间亮了起来,远处,城市的灯也被时间和回家的人点亮了,从中医院往外看去,整个中医院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夜色慢慢的所包裹了。

    只有灯光——近处的,远处的,人眼前的,人心里面的。

    照亮了本就很干净的中医院大厅,照亮了院子里面明净的大叔,照亮了可能干净也可能肮脏的城市,也照亮了包罗万象的人心。

    钟医的身边,一层层一排排的灯光在闪烁。

    这些闪烁的灯光,一直延伸开去,向着远方,向着远处……

    直到那笼罩的在青色夜雾之中的连绵青山,直到那从远处浩浩荡荡奔袭而来的夜色,直到那泛着银光和点点星辰的夜空,也直到黑暗无比的人心。

    双方一时间都没有说话,这时候。

    一个人往前走了一步。

    接着,这个人说话,就像是一阵闪电,也像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他说一句话,整个中医院的大厅就像是炸开了花。

    不,这个说话的人,并不是肖长命。

    对,不是肖长命。

    而是——乐寿!

    说话像是巨雷的人,不是肖长命?而是一直嘻嘻哈哈插科打诨的乐寿?仅仅是这一点,就已经让人惊吓了。

    可乐寿的话,更是让人吃惊。

    “你们来调查我们欢迎,那我申请第一个接受调查。”

    “我,乐寿,紫草软膏的主要提倡者,也是我从古书上把紫草软膏抄写下来,进一步用到病患治疗之中,你们有什么,冲着我来。”

    “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欢迎你们大驾光临!”

    又是几声春雷,彻底的响彻了中医院的大厅之中。

    这些春雷,就是乐寿说出来的话,而之所以这么强势,乐寿的在心里的愤怒已经可想而知了,当然,更多的还是因为自信所以特别有底气。

    “紫草软膏是一种药物,主要功效用于湿疹,烧烫伤,痔疮、皮炎、尿布疹、白色糠疹、痤疮、褥疮、脓胞疮、皮肤瘙痒、蚊虫叮咬等皮肤换抑菌、保健、消毒。”

    “主要组成部分,是由紫草根100g(切碎)和若干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组成。”

    “主要来源是《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制作方法也不难,把紫草浸于450毫升菜油或麻油中,经24小时,待油液呈紫色,过滤去滓,加入臣药,加热至沸点,溶化搅匀,冷却即可。”

    “紫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为软紫草(新疆紫草),硬紫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紫草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真菌、抗肿瘤、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等作用。本项目采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将紫草经萃取,脱腊、脱味。”

    乐寿说完,眼色死死的看着陈浩然等人。

第七百九十八章 惊雷(2)

    本来还以为陈浩然他们会有什么反驳的话,乐寿都已经准备好了应战,甚至有些话都已经准备在了嘴巴上。

    谁知道,对方竟然沉默了。

    他们竟然沉默了。

    莫名其妙的,乐寿一瞬间都有些不知所措了。

    不过,很快乐寿调整了状态,对方不说话,他来说。就像是对方不认可,他也要继续说下去一样。

    “紫草软膏在临床医学上的运用還是较为普遍的。至少我手上应用。”

    “不光是成年人,这类膏药在婴儿人群中应用范畴会较为广一点。由于一些婴儿的皮肤较为比较敏感,非常非常容易出現红屁屁这类的皮肤问题,此刻有的成年人便会给孩子擦抹紫草软膏来医治,自然,紫草软膏医治一些皮肤疾病的实际效果還是比较好的。”

    对方还是没有说话,任凭乐寿说话。

    乐寿看了看对面五个人的脸色,一时间也看不出一个所以然。

    索性,乐寿不看对方的脸色了。

    “我们就那婴儿来说吧。”

    “相比于对比于别的激素类药物膏药而言,婴儿紫草软膏引起的副作用较小。”

    “在婴儿身上,紫草软膏有非常好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自然它的护肤功效也是很好的。婴儿紫草软膏是一种十分典型性的外敷膏药,它不带有生长激素,因此刺激较小。”

    “不论是病人还是家长,在应用的情况下需要将病人的面部清洁干净,随后擦抹上适当膏药就可以。一般每日擦抹2到3次。”

    “当然,在应用紫草软膏期内一定不能吃一些刺激的食材,假如病人的皮肤早已发生了破溃,那麼是不宜应用紫草软膏的。”

    乐寿说完,停顿了一秒。

    见没有人质疑,继续说道。

    “紫草软膏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很好,自然它还可以具有一定的护肤功效。它针对普遍的尿布疹能够具有防止和减轻功效,它的主要成分是紫草坪和玫瑰花,这二种药品都归属于中药材,对大家人体的损害是十分小的,因此这类膏药绝大多数婴儿都能够应用。”

    “但需要留意的一点是许多父母觉得婴儿紫草软膏能够医治湿疹。”

    “假如婴儿的皮肤不适感是因为皮肤过敏所造成的,那麼这个时候也不宜应用紫草软膏。”

    乐寿缓缓的说道。

    现场还是没有声音,没有反驳,也没有叫他继续的声音。

    其实乐寿说得这些都特别的自然,也特别的基础,说得日子也特别的平民化。就是用大家听得懂的声音发出自己的见解。

    “紫草软膏的作用是可以消痒,周边皮肤的修复。”

    “还是拿婴儿举例,针对出現尿布疹的治疗效果還是非常好的,假如小孩出現臀部泛红的状况。”

    “但是因为婴儿换尿布的時间过度长,皮皮肤,长期的处在湿冷的状况,因此便会出現这类肿胀的状况,平常一定要留意勤给孩子婴儿换尿布,要维持臀部周边的舒爽。”

    “所以,综上所述,紫草……”

    “等等。”

    “你怎么证明?”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2285/ 第一时间欣赏重振中医最新章节! 作者:蜀都小侯爷所写的《重振中医》为转载作品,重振中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重振中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重振中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重振中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重振中医介绍:
这是一个利用中医治病的故事。
钟医从国外知名学府毕业,回国后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外公教他的中医来治病,让众人大跌眼镜。
可更让人吃惊的是,钟医竟然成功了。
中药、中医、不是巫术,而是一门系统的科学。
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不孤单。重振中医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重振中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重振中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