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千古诗句,李承辞亲笔
"五弟你对这个范闲竟然这么有自信,这倒是让我对这个范闲挺感兴趣了。"
李承泽倒也是吃了一惊,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五弟可不是随意夸人的主。
这个范闲不过是户部侍郎范建养在澹洲的一个私生子。
也不过是最近才来京都,自己五弟从小生活在京都,就算是领兵出征,那也是前往洛洲参战。
这期间根本就没有去过澹州,那这么说的话五弟也不过只是认识范闲几天。
仅仅是这几天的时间,这个范闲就得到了五弟的夸奖。
看了这个范闲可能是真的有什么过人之处,这样的话自己以后就多观察观察他吧。
说不定这也是一个奇才,自己以后可能还有什么事要用到他呢。
"好了二哥我就不与你闲聊了,算时间这些才子才女应该也做好了诗,我就先行离开了。"
李承辞笑了笑起身站了起来,走的时候还顺手拿了一串菩提。
看着李承辞离去的背影,李承泽也是陷入了沉思。
......
回到大殿内,李承辞发现已经有很多的才子才女做好的诗。
而郭保坤貌似也做好了诗,此时刚刚收笔。
"云青楼台露沉沉。"
"玉舟勾画锦堂风。"
"烟波起处遮天幕。"
"一点文思映残灯。"
如同原著中郭保坤做出来的诗一样,还是那一首诗。
这首诗只能算是还行,但是也就一般般。
不过在其他人的眼中,这确是一首好诗。
在场上的不少才子才女也纷纷称赞。
而贺宗纬更是十分捧场的夸赞了起来。
"郭保坤枉你从小饱读诗书,你真的是对不起你读过的那些书籍。"
李承辞从大殿门口走进大殿,这边走还一边贬低着郭保坤。
而一磅的范闲也随即开口贬低了几句。
"范闲你够了,五殿下乃是世人公认的少年诗神,郭公子的诗与五殿下的诗相比确实不值得一提,不过你又有什么资格评判郭公子?"
一旁的贺宗纬知道自己惹不起李承辞,自己也没有那个资格。
但是范闲确实不同了,他只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夫,自己还是招惹的起。
"范闲,这两人如此看不起你,你难道不该教训教训他们?你可不能辜负我对你的期望啊!"
李承辞也是懒得废话,再这样下去这几人恐怕又要多**了。
反正这诗会最后的结果都是范闲拔得头筹,这期间就不要浪费那么多时间了。
"竟然五殿下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用这一首诗来与在座的各位相比吧!"
范闲自然也是懂得李承辞的意思,他也懒得和这种人废话了。
这两人不就想打压自己嘛,自己现在就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不是随便可以打压的。
看着范闲起身站了起来,贺宗纬却有些着急了。
他并不是担心范闲能写出比郭保坤好的诗,而是自己还没有展露出自己的诗呢。
原本他是打算在贬低范闲几句,然后引起所有人的目光。
到最后才把自己最为满意的一首诗作出来,这样绝对能成为此次诗会的头筹。
不过貌似众人的目光已经不在他的身上,简直是该死...
"竟然是比试,那怎可没有赌注呢?范闲,郭保坤不如你们来赌个大的怎样?谁若是输了从今以后谁就永远不要再做诗,你们敢吗?"
李承辞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光看这两人比诗其实并没有多少乐趣。
但是要是有赌约的话那可就不同了。
就比如原来轨迹中两人的赌约一样,范闲要是输了的那他以后不在作诗。
而郭保坤也是一样,他要是输给了范闲的话以后再也不作诗。
"可以。"
范闲也是丝毫没有犹豫的答应了下来,对于他们两人的比诗他是十分有信心的。
"这...好吧!"
郭保坤倒是有几分犹豫,不过仔细想一想,自己怎么会输给一个乡野村夫?
因此郭保坤犹豫了片刻之后也是答应了下来。
赌约已定,范闲直接一首登高直接写了出来。
这首诗一出,在场上的所有人除了李承辞都被惊到了。
这短短的几句话,把人的一生全部概括了出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范闲从今日起将会名声大震。
"范闲呀范闲,你这个家伙就是一个外挂,不过我好歹也是庆国的少年诗神总不能让你盖过我的风头吧,今天不知兑换谁的诗呢?"
看着人群中的范闲,李承辞也是不得不感慨,这个家伙真的是个外挂存在。
这一首登高,自己曾经也学过但是自己后来都给忘了。
可是这个范闲竟然能在脑海中记住那么多年。
不过李承辞看着范闲装逼,他肯定也要打压打压他。
毕竟自己才是庆国的少年诗神总不能被范闲盖过了风头。
"既然大家都做好了诗,那我想我也应该作首诗吧!"
李承辞淡淡地笑了笑,随后走到了人群中。
在座的所有才子才女们听见李承辞的话,也是瞬间激动了起来。
"请。"
众人十分自觉的散开,给李承辞让出了位置。
而李承辞也是拿起笔,沾起墨动起了笔。
"春**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一首长诗满篇字,这首诗足足站满了纸上所有的地方。
第137章:春江花明月,孤篇盖全唐
这首诗一出,在场上所有的人都懵了。
甚至很多的才子才女完全看不透这首诗。
甚至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水准不高,怀疑这首诗的水准。
这些皆因为他们看不透这首春江花明月。
这首诗可是足足花费了李承辞一万的次元点。
要知道就是杜浦和**的诗大多数也才几千次元点。
可这一首诗却要整整一万次元点,这并非这首诗它通篇长。
而是因为这首诗有一个名号那就是孤篇压全唐。
这首春江花明月并非出自哪位名诗大家之手。
而是出自唐朝一位名气很小的诗人之手。
此人正是吴中四世之一的张若虚,可惜虽然有这一首孤篇压全唐的诗句,但是名气却不大。
今日李承辞这一首春江花明月可能很多人都看不懂,但是他还是赢了。
很多人看不懂,并不代表没有人看不懂。
对比登高给人带来的惊讶,这首春江花明月更让人震惊。
哪怕此时皇宫内的庆帝也是心中十分震惊。
好一首春江花明月,这首诗可以说是当世第一诗!
此时的范闲心中也是十分震惊,不过他震惊的并不是这首诗。
而是李承辞,由于这首诗是出自系统的缘故,范闲脑海中对这首诗并无任何的记忆。
在他看来这首诗就是李承辞自己作的诗,这便是他惊讶的地方。
虽然早有听闻李承辞是庆国的少年诗神。
可是范闲的心中确实稍微有些不屑的。
毕竟在范闲看来,杜甫和**那两位的诗还能比不过李承辞?
可是今日一后,自己真的是太低估李承辞了。
登高作为古今七言律第一,已经是流传千古的一首诗了。
可是对比李承辞的春江花明月确是差了几分。
没有想到诗圣杜甫的诗句竟然输了,这首春江花明月真的可为当世第一诗。
除此之外,李承辞这一手书法也是让人羡慕。
与范闲那如同猫抓的字相比,李承辞这一手书法简直是美。
这一手书法可并非出自系统,这可真的是李承辞一点一点练出来的。
毕竟身为皇室,从小就要学习各种礼仪书法。
小的时候李承辞就一直跟着一位书法大家练习字体,所以这才能写出一手好字。
"嘶...五殿下这首诗属实是让在下佩服。"
范闲也是心服口服的走到了李承辞的身旁。
听着范闲的夸奖,李承辞也只是轻描淡写地笑了笑。
"你不去上茅厕?"
"啊?"
范闲也是一愣了,不过还真的别说,听完李承辞的话,他还真的感觉自己肚子痛。
"你是怎么知道我肚子痛?"范闲也是一脸好奇。
"观你的样子。"
李承辞自然不会说实话,因此就随便扯了个理由。
但是范闲还是相信了,因为他知道李承辞懂得医术。
......
范闲在得知茅厕的位置后,转身也就离开。
过了大约半柱香的时间,又重新返回了回来。
李承辞看着范闲笑了笑,随后走到了他的身旁。
"怎么样,见到二皇子了吧?"
范闲离去做了什么,这个李承辞还是知道的。
只不过由于自己的原因,林婉儿不可能再会和范闲碰面。
所以范闲这在上茅厕的这段时间内,只会与二皇子相见。
"五殿下真是神机妙算,我确实遇见了二皇子。"
范闲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李承辞话中的意思。
而且他也没打算隐瞒什么,毕竟这种事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
"怎么样?感觉我二哥人怎么样,有没有一种想加入他门下的冲动?"
李承辞默默的和范闲走到了大殿外,有些话还是不要让别人天天的为妙。
"还行,二皇子确实拉拢了我,不过我并没有答应。"
"这是为何?"
李承辞自然知道范闲没有答应李承泽,若是范闲答应了那还真的是乱套了。
"没有原因,只是单纯的不想参加皇室争斗罢了。"
范闲也是实话实说,比起逍遥快活的日子,自己为何要去参加一个随时可能会丧命的事情。
"不,范闲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就算你不想参加皇室争斗,你最后也会参加进去,你没得选择。"
李承辞虽然在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庆余年影视只看到二十七集。
但是也已经猜出了范闲的身份他可并非是范建的私生子。
他真实的身份可算是自己的皇弟呀,毕竟他可是叶轻眉的儿子。
而且庆国这几年的事情都会围绕着范闲转,他想不参加,根本就不可能。
"五殿下此言何意?"
范闲自然是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根本不知道李承辞这话中的意思。
"你以后便会知道,好了我们该回去了。"
李承辞笑着笑,拍了拍范闲的肩膀随后重新走回了大殿。
而此时郭保坤与贺宗纬也如同落败的丧家之犬一样逃走了。
至于其他人都在欣赏李承辞的这首春江花明月和范闲的登高。
可以说今天的诗会,真的是震惊众人。
一首登高让在场所有人见识了范闲的文采,让众人以后再也不敢小看范闲。
一首春江花明月让在场所有的才子才女百感交集。
看得懂,能理解这首诗中的意思的少之又少。
不过他们也庆幸自己能看得懂这首诗。
同时心中对李承辞更是无比的崇拜。
至于那些看不懂的,有的人去询问了那些看得懂的。
而有些人就装作自己能看得懂这首诗,毕竟他们可不敢随意贬低李承辞的诗。
这诗会到此也算是结束了,接下来便是午宴的时间。
所有的才子才女们跟着李弘成来到世子府的后院用了膳。
而李承辞等人自然是坐到了主桌上,与其他人都分开了。
而其他人自然也懂得,毕竟自己虽然有才子才女之名,但是地位终究还是太浅了。
李承辞乃是当今皇子,自己等人可不配跟人家坐在一起。
而林婉儿是当朝晨郡主自然有这个资格,范若若也是当今大臣户部侍郎之女自然也有这个资格。
而文阳公主虽然是被南詔留在庆国的,但人家终究也是个公主。
最后便是李弘成,人家是世子殿下自然也有这个资格。
ps:剧情需要,至于登高和春江花明月到底哪一个更好,我自然是不敢评判的,不过这一首春江花明月确实是有孤篇盖全唐的说法的,大家可以去百度一下。
第138章:庆国节日,上元佳节
自从诗会上拔得头筹,这一整天他都收到了很多封信。
大多数都是一些官员们吹捧他的,不过倒还有一些人是问他这首诗的意思。
这当朝文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癖好。
有人喜欢歌曲,有人喜欢舞,有人喜欢笛,有人喜欢玉。
还有人喜欢一些奇特的类似于画,喜欢刀剑的,这自然有些人喜欢诗歌。
当然还是有些喜好普通的,类似于金钱,权利,美人。
而这当朝文武百官中,还是有不少的人喜欢古诗的。
当然这其中以文官居多,但是还是有不少武将也是喜欢古诗的。
对比很多文官来说,武将们的性格却是偏直白一点。
所以很多喜欢这首诗,却不懂这其中的意思的武将便来像李承辞解惑。
除了这些人,这还是有一些重要的人。
比如自己的父皇,他就亲自宣自己进宫。
然后就是与自己一夜畅谈,直到第二天才放自己回来。
不过与自己父皇这么一夜畅谈,自己确实学会了很多。
这时间转瞬,眼看上元节就又要开始了。
记得好像在上元节的那一天,好像司理理就要登场了。
自己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去推动推动剧情。
刚好也见一见这庆余年中的三号女人物。
不过再此之前,到时需要把辞疑宫装饰装饰。
这上元节可不是什么小节日,这可刚好是庆国开国之日。
可以说是庆国一次非常重要的节日了。
要知道本身上元节就不是普通的节日,再加上庆国开国之日,这一天肯定无比热闹。
"承辞哥哥,再过两天就是上元节了,我们需不需要派下人们去买些东西呀?"
林婉儿也是一脸高兴的小跑到李承辞的身旁。
上元节,可是她最喜欢的一个节日,这过两天就到了她自然十分开心。
最重要的是到了那一天,自己又可以吃到承辞哥哥亲手包的元宵了。
"不用了,今年府上要用到的东西,我会自己准备,我保证要让我们的辞疑宫喜气洋洋的。"
李承辞看着无比可爱的婉儿,也是忍不住用手捏了捏她的脸蛋。
当然没有用力气,毕竟林婉儿的脸蛋可是十分娇嫩的。
"嗯。"
经过了文阳公主的事情,林婉儿也不再那么古板。
对李承辞与自己亲密的接触,也不是那么抵触了。
不过心中该害羞的还是会害羞的,毕竟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变的。
"对了婉儿,我打算明日进宫亲自邀请父皇来我们辞疑宫过节。"
李承辞抬头看了看皇宫的方向心中十分感慨。
可能是因为李承辞前世实在是没有体验过亲情的感觉。
这一世,他对亲情的渴望十分剧烈。
虽然知道自己的父皇严格上来说,不算是什么好人。
但是他毕竟是自己的父皇,而且对自己非常好。
若是自己可以改变他的话,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总之希望父皇不会像小说中那样遗憾去世...
"嗯,只是不知道陛下愿不愿意,毕竟陛下..."
林婉儿话说到一半便停了下来她知道有些话是不应该当着李承辞的面说的。
看着林婉儿双手捂着嘴巴,可爱的样子李承辞笑了笑。
"再怎么严肃的一个人,也终究渴望过亲情,虽然皇室无情但是我想父皇也曾渴望过亲情吧..."
李承辞脸上露出了一种不知名的笑容,给人一种莫名的伤忧。
不过他的话确实在,虽然皇室无情,但是皇室也未必没有渴望过亲情。
就是没有人愿意给这些人亲情所以才导致了这些人变得无情。
"嗯...对了承辞哥哥,我们明天要不要去范府啊?"
林婉儿此时也是想到了范若若,每年的上元节范若若都会来辞疑宫的。
所以今年应该还是和往年一样,应该还是需要去范府通知一声的吧?
"我们今天日落之时去通知柳姨和范大人。"
李承辞自然也是想到了若若,毕竟每年都是自己亲自去范府。
毕竟范若若是范府的小姐,在上元节这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是应该留在家里和父母团聚的。
若是不和人家的父母通告一声,就把人家的女儿留在自己家中过节,这肯定是不行的。
"嗯,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先回房间了。"
"去吧!"
林婉儿笑了笑,随后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而李承辞也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打开暗门来到了地下暗阁。
这辞疑宫地下的暗格十分明亮并非乌黑。
这是因为李承辞兑换了一种另外一个次元的长明灯。
整个地下暗阁看起来一点都不差,反而可以说是十分的豪华。
贾诩,**义等上百人平常的时候都是在这里休息。
他们所吃的粮食都是李承辞用钱买的,然后存在地下暗阁。
这地下暗阁整个辞疑宫的人都知道。
"贾诩你们会做元宵吗?"
来到地下暗阁李承辞找到了贾诩和**义。
"元宵?这个我有听说过,但是并未尝试做过。"
这元宵在前世的汉朝就已经有了,所以李承辞才会询问贾翊会不会做元宵。
只不过在三国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哪怕是元宵节也只是简简单单的过,所以贾诩也并不会做这元宵。
可是贾诩不会,并不代表其他人不会。
这地下暗阁内的将士都是出自南北朝时期白袍军。
在他们那个时代,元宵已经成了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所以很多的将士们都会做这元宵,所以在听到李承辞的话后,一个个也是纷纷说自己会做。
"哈哈哈,既然那么多兄弟会做的话,那我会准备食材的,这再过几天就是元宵节了,到时候兄弟们一起吃元宵,喝大酒。"
李承辞看着这些兴奋的将士,心中也是十分的高兴。
没有什么原因,就是因为这气氛让他高兴。
"谢殿下,俺可是好久没有吃元宵了,想不到竟然还能吃到元宵。"
"俺也是,想当初元宵节的时候俺娘都会给俺包元宵,俺一口气可是能吃几大碗呢。"
"哈哈哈,你也不怕噎死,那东西吃多了可会粘在胃里的。"
"俺不怕,就算是死也要做个饱死鬼,这有什么好怕的。"
"哈哈哈。"
家乡的味道,还有家乡的习俗往往是最容易共鸣的。
在听到要吃元宵包元宵的事,所有的将士们也是十分高兴。
第139章:举天同乐,老狐狸范建
范府。
李承辞与林婉儿共同来到了范府。
见到李承辞与林婉儿,户部侍郎范建自然知道他们俩想要干嘛。
毕竟这几年一直都是这样,在上元节的前几天,李承辞就会来带走若若。
自己也习以为常了,只不过上元节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少了若若有些不习惯罢了。
"五殿下...啧..."
"范大人你有什么话直说呀,不必如此拘束,毕竟按身份你可算是我的姨丈啊。"
看着范建想要开口,又不好意思开口的样子,李承辞心中也是憋着笑。
这都五六年了,这个范建还是这个习惯。
有啥不好意思开口的?不就是想要元宵的材料嘛。
自从自己六年前,在范府做了一顿元宵后,然后解释了元宵的意义,范府便多了一条规矩。
那就是到了上元节,府内也必须要吃元宵的习惯。
前两年范建还好,只是让柳姨派人到辞疑宫去端几碗元宵回来。
可是后来就变了,直接问他要起来材料,还有元宵的做法。
自己当然也给他了,所以慢慢的就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到这一天,范府便会到辞疑宫搬运材料。
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辞疑宫与范府的关系也是急剧增加。
而李承辞与范建的关系也变得好了很多不再是原来的那么拘束。
毕竟时间这种东西最容易看透一个人。
范建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也算是彻底看透李承辞了。
是不是因为范闲的缘故,可能他真的会义无反顾的全力支持李承辞。
不过因为范闲的缘故,他也只能与其交好,偶尔帮助一下。
不过这样就已经行了,李承辞也没有打算在拉拢范建。
只要他不与自己作对,自己就把他自己未来的岳父。
与范府交好,有啥好处的话先给范府。
"五殿下...不知今年的元宵材料可否准备好?"
范建虽然是远近闻名的老狐狸,但是这种事还是有些尴尬。
因此范建在说此话的时候也是有些断断续续的。
"哈哈哈,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元宵材料,范府的材料我已经准备好了,等一下我便会派人送来。"
李承辞也是有心无意地打趣了起来。
"哈哈哈,多谢五殿下了,那这样这样的话那我就先走了,我还要出去一趟,至于若若,殿下你就自己去找他吧。"
经过了多年的考验,范建心中也认可了李承辞。
他看得出李承辞是真心喜欢自己女儿的。
而且经过上次文阳公主一事,他也看出李承辞对若若的坚持。
曾经自己因为李承辞身份的缘故,总觉得他会辜负若若。
可是现在看来自己确实是有些偏见了。
能做到李承辞这样的,天下男子中少有。
最起码自己做不到,所以若若和五殿下就这样吧。
......
从范府的前院离开,李承辞去拜见了一下范二夫人。
在他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后,便去找了范若若。
范若若呆在自己的房间也是静静地等待着李承辞。
同时心中的欣喜总是让她忍不住想要主动去找李承辞。
"若若?"
门外敲起了敲门声,范若若听见李承辞的声音兴奋的拉开了门。
"承辞哥哥。"
看着李承辞和林婉儿,范若若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盼星星,盼月亮,上元节终于要到了。
不对,准确来说有承辞哥哥的上元节终于到了。
去年因为李承辞领兵出征的原因,所以上元节她都是在自己家里过的。
今年他终于回来了,自己终于又可以和他过节了。
"走吧。"
没有丝毫的废话,李承辞直接拉起范若若的手就准备离开了。
不过就在此时,刚好范闲也走了过来。
"你们这是要去?"出于好奇范闲开口问道。
"范闲,我是来带若若去我府中过上元节的,你要不要一起去?"
李承辞看了看范闲,他知道范闲不可能会答应的。
因为上元节的那一天,范闲刚好有事情要做。
"不用了,那天我刚好有事情要去做。"
果不其然,范闲直接就拒绝了李承辞。
他确实也是实话实说,二皇子已经邀请了他,所以他只能拒绝李承辞了。
倒不是因为二皇子比李承辞尊贵一些,而是因为二皇子找他的事情严重一些。
"嗯,那我就先离开了。"
李承辞淡淡地笑了笑,不过看到范闲身后的滕梓荆的时候,也是忍不住叹了叹气。
真的没有想到,自己明明都已经把他的妻儿的信息都给他了。
还是没有阻拦他俩成为好基友看来有些事情还是难以改变呀。
只希望滕梓荆这个家伙运气好一点,不要再牛头街送死了。
李承辞该做的已经做了,所以滕梓荆接下来会怎样已经不关他的事了。
他已经尽量阻拦滕梓荆与范闲教好,可是没有办法,他们两人依然和原著一样成为了好基友。
现在只希望滕梓荆这个家伙不会为了范闲再去送死。
说实话,他的死简直就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不过他们两人的友情确实挺让人感动的,这个家伙也确实是一条汉子。
从范府离开,李承辞与范若若林婉儿三人回到了府中。
回到府中之后,李承辞从系统那里兑换的装饰的工具。
都是一些过节用的装饰品,基本上全都是红色的。
庆国和自己前世一样,代表着喜色的变成红色。
无论是过年还是在重要的节日上,都是以红色为主。
同样庆国过节也会放烟花,同样也会放莲花灯等等。
等上元节那天用过晚膳之后,自己貌似可以带着婉儿和若若去参加百姓们的活动。
猜灯谜,放河灯,放烟花,讲鬼故事,这些想一想都挺激动的。
把手中的东西全部拿到了院子里,李承辞把所有的下人都召集了过来。
然后把这些装饰品的使用方法和需要的东西,还有该换的哪里的放在哪里都告诉了这些下人。
辞疑宫的下人们在明白了这些东西的用处好,别拿着这些东西去装饰了整个辞疑宫。
第140章:庆帝参加,妙不绝口
皇宫。
李承辞早早便来到了皇宫,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庆帝。
既然已经下了决定邀请庆帝一起参加上元节。
那自然是要亲自来到皇宫与自己父皇说明。
早朝结束,庆帝在得到侯公公的消息之后也是近快赶回了书房。
他倒是挺好奇的,自己这个辞儿平常无事基本不会前来皇宫。
今日竟然主动来找自己,恐怕是有什么事要与自己商量。
回到书房,庆帝便一眼看见了李承干正在看书。
"辞儿你找朕何事?"庆帝开口问道。
听见自己父皇的声音,李承辞也是连忙站了起来把手中的书放了下来。
随后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回禀父皇,儿臣却是找您有事。"
"所谓何事?"
"这再过两天便是上元节了,儿臣斗胆请父皇前往辞疑宫共聚上元节!"
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李承辞****。
这倒是让庆帝也是一惊,同时心中升起一丝久违的感觉。
这往年的上元节,都是自己与后宫佳丽共聚佳节。
虽然表面热闹,但不过只是过眼云烟,节日一过又回到了往日。
"为何?"
庆帝心中波澜不停,但是依然没有直接答应。
"因为我是你之子,你是我之父,父亲与儿子共聚佳节这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嘛。"
李承辞此话也是颇为大胆,因为他的称呼错了。
不过庆帝却没有为此生气,反而心中升起一丝暖流。
子与父,本为家。
奈何皇室无情,自己也都忘了亲情的感觉。
"辞儿...你难道就不怕吗?"
"我不懂我要怕什么?我来邀请我的父亲团聚,为何要怕?"
李承辞也是豁出去了,他还真的不信自己的父皇真的绝情到一丝亲情都没有。
虽说皇室无情但也并非绝对,就好比自己前世从古至今多少朝代多少皇帝?
从古至今还是有不少皇室亲情存在的,虽然对比皇室无情是比较少。
但所谓虎毒不食子,就好比自己的父皇庆帝。
他确实是害死了叶轻眉,但是他不也是放了范闲?
"好,朕答应你,今日黄昏之时朕会到的。"
不知为何,庆帝也是感觉冥冥之中自己好像回到了从前。
回到了自己母后还活着,自己还是少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自己不也是如同辞儿一样?
没有过多的心机,没有太多的残忍,只有对亲情的渴望。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的自己终究还是成为了庆帝。
成为了一国之君,成为了一切的掌控者。
"儿臣谢过父皇!"
李承辞也是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这种笑是发自内心的。
自己父皇愿意答应自己,那说明自己确实影响了他。
他也正在慢慢改变,慢慢的脱离了原著中那一个心狠手辣,为了自己什么都不顾的存在。
庆帝与李承辞的对话,也着实是让一旁的侯公公心生佩服。
同时也是无比的震惊,震惊的是庆帝竟然同意了,这可不是庆帝的作风。
佩服的是李承辞,自己侍奉庆帝多年,还从未见过有人敢这么和庆帝说话。
曾经倒是有一位女子,不过她的走了...
可以说李承辞是第二个敢和庆帝这么说话的人。
......
从皇宫回的辞疑宫,李承辞在府内把所有人都召集了一起。
所以该通知的都通知了,现在就静静等待着上元节的到来。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上元节当天。
此时整个庆国就仿佛进入了春节一样。
到处张灯结彩,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在上元节的白日并没有多少节目,就是一些百姓们会选择去神庙上香拜佛。
不过到了晚上,那整个庆国就热闹了起来。
漫天烟花响起,百姓们嬉笑的声音遍布在京都的角落。
幼童嘻嘻哈哈,大人们喝酒玩乐,老人们闲聊。
而辞疑宫内也是无比的热闹,本来辞疑宫的下人们就已经有几十人了。
现在再加上上百个白袍军将士,可谓是十分的热闹。
划手喝酒,赏花舞剑,还有一些将士亲手包的元宵,可谓是一副绝美的画面。
而此时的李承辞雨与林婉儿和范若若正在房间内。
几人穿着华贵的衣服,正在讨论着未来的事。
一切看起来十分和睦,而就在此时辞疑宫外停下了一辆马车。
而李承辞也如同心有灵犀般的感受到了庆帝来了。
带着府上大大小小所有的人,李承辞恭恭敬敬的来到了大门后。
拉开大门,庆帝以及侯公公刚好走了过来。
"参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都起来吧。"
庆帝笑了笑,随后在侯公公得服侍下走进了府中。
看着府中的装饰,庆帝心中也是感觉一时新奇。
"辞儿,你府内的装饰倒是挺喜庆的,看起来不错。"
"父皇缪赞了,这些都是下人们忙活了两天才装饰出来的。"
李承辞跟着庆帝的身后,心中也是颇为欣喜。
因为此时的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何这地方把前世的那些春联什么的装饰品带到庆国?
那些都是流传千古的传统,而而且一看就是非常的喜庆,而庆国百姓的喜好也是红色。
先不说把传统发展了下去,而且自己好像还可以利用这在赚上一笔。
"父皇,距离晚膳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就让婉儿和若若来陪您吧,我要去看看下人们准备的如何?"
"嗯,去吧。"
庆帝也是颇为好奇的打量着辞疑宫中的假山假水。
这些看起来倒是颇为真实,不比皇宫内的装饰差。
李承辞退去之后,很快林婉儿和范若若便赶了过来。
而李承辞确实是去通知了所有的下人。
晚膳,晚上的节目,还有特色元宵这些都需要自己去检查一番。
若是出错了的话,那可真的失算了,毕竟此次可非从**。
自己的父皇也在,不能像往日一样随随便便。
大致检查了一番,发现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李承辞心中这才放心了很多,现在就默默的等着晚上。
到了晚上等父皇用了膳,自己就带着若若和婉儿去参加晚会。
第141章:欲换口味,轻松摆平庆帝
黄昏落下。
京都进入了夜晚,百姓们点起了家中的油灯。
油灯的光亮,照在红色的灯笼上,看起来十分红润。
此时的京都夜景可谓是十分的美丽,不过京都作为美丽最光亮的地方是京都中心。
此地各种小摊聚齐,舞狮子的队伍与舞龙的队伍争艳。
百姓们也是肩膀碰着肩膀,可谓是人山人海。
灯谜,莲花灯,说书人,鬼故事,面具,烟花,糖人...
这一切聚集,让京都的百姓笑口颜开。
辞疑宫。
木桌,玉桌,石桌,几十个桌子占满了整个府内。
上百个府中之人齐聚,每人坐在自己该坐的位置上。
"父皇请上座。"
辞疑宫正殿阁楼上摆了一个沉香木桌。
而李承辞,范若若,庆帝,林婉儿,文阳公主五人齐聚。
站在这阁楼上,一眼望去京都的风光尽收眼底。
微风徐过,漫天烟花,在听着百姓们的嬉笑,此地算是处了皇宫以外京都最好的一个位置了。
长尊有别,身份有别,众人坐的位置自然也是有规矩的。
庆帝一脸笑意地做到了主座,而其他人这才落座。
看着漫天烟花和京都的风景,庆帝也是感慨的说道:"庆国能如此,都是列祖列宗的功劳啊!"
"父皇的功劳也不少,我庆国能有如此繁华父皇的功劳当属第一。"
这句话虽然有拍马屁的成分,但是也确实是实话。
如今庆国的繁华离不开庆帝,虽然这其中叶轻眉的功劳非常大。
但是到最后终究还是自己的父皇是庆国的皇帝。
"玉锦白腐。"
就在此时,府内的下人们开始上菜了。
只见侯公公端着一盘青白分明的豆腐小跑了过来。
"此乃何物?"
看着这盘白豆腐,庆帝也是微微眉头一皱。
白白嫩嫩,看起来口感极佳,可是庆国从未有过此菜。
"回禀父皇,这是儿臣意外发现的一种美食,用豆子便可做出一种白嫩的美食,我将其称为豆腐。"
李承辞也是这几天意外发现,庆国竟然没有豆腐。
准确来说是这个世界并没有豆腐这道美食。
这倒是让他有些意外,想不到叶轻眉竟然没把豆腐做出来。
不过这样也好,他要是做出来的话,那自己就白忙乎了。
"这豆腐口感如何?"庆帝一脸好奇地问道。
"回禀父皇,这豆腐口感软嫩,做到极致可入口即化,从用来炖鱼做汤。"
"辞儿你这么一说,朕倒是想要尝一尝这豆腐味道到底如何。"
庆帝满怀期待的拿起筷子夹起了一块豆腐。
不过这刚刚夹起就惊奇的发现这豆腐竟然如此不受力。
自己并未使多大的力气,竟然轻轻一夹就碎了。
"父皇,这夹豆腐不能使用多大的力气,只需要亲亲一夹便可。"
李承辞笑了笑,随后亲自夹了一块放在了庆帝的碗中。
而庆帝按照李承辞的方法,轻轻夹起了碗中的豆腐放入口中。
"嘶!"
"美味,这味道确实是美味。"
庆帝吃了一口豆腐,也是毫无遮拦的夸赞了起来。
"陛下...这豆腐真有那么美味吗?"
侯公公看着一口接着一口的庆帝也是十分不敢相信。
这不过是豆子做出来的东西,能有什么好味道?
难道他还能比得过肉?比得过御厨做的山珍美味?
看着侯公公一脸疑惑,李承辞也是笑了笑。
"侯公公你可曾想过,父皇他呆在宫中每日都是大鱼大肉都是山珍海味,肯定早就吃腻了,这突然换一点清淡肯定是美味啊。"
"辞儿,此言甚得朕心,朕每日呆在皇宫吃的都是一些大鱼大肉,都是一些荤腥,朕早就腻了,这豆腐如此清新可口属实是甚得朕心。"
李承辞的话正是庆帝想要说的话,他每日呆在皇宫,无论是嫔妃还是御厨所做的饭菜都是一些荤腥之物,他早就吃腻了。
如今突然换了一个清淡的口味确实是新奇。
"啊?原来是这样啊...陛下是老奴疏忽了。"
侯公公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样,别说是庆帝就是他自己天天吃那些大鱼大肉他也吃腻了。
"莲花仔鱼汤。"
"青白花观音。"
"抬头凤凰鸣。"
"玄武撑天地。"
一道接着一道的菜端了上来,不过这名字却是无比的花里胡俏。
这可不是李承辞取的名字,这都是那些御厨取的名字。
什么莲花仔鱼汤不过就是一条白鲢炖豆腐吗?
还有什么青白花观音,就是御厨把一颗大白菜调成花而已。
还有抬头凤凰鸣其实就是一整只鸡抬起了头。
最后的什么玄武其实就是一只乌龟炖成的汤。
不过在这个世界,这些菜的名字确实是正常的。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食材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在此之前李承辞亲自派人去调查过庆国平常吃的一些菜。
调查完之后他才发现庆国百姓已荤食居多。
反而前世的一些蔬菜没了,所以李承辞就从系统那里兑换了一些蔬菜。
然后还有一些菜谱,把前世一些普通的菜搬到了这个世界。
然后厨师们又取那些花里胡哨的名字,就这样成为了一品居的招牌菜。
这一顿饭也是有说有笑,庆帝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
不过看着自己父皇少有的笑容,李承辞觉得这一顿值了。
这最后的最后,下人们已经不在送菜。
而众人也吃的差不多了,庆帝和侯公公也打算离开了。
不过就在此时李承辞却拦住了庆帝,因为今天晚上最重要的一道菜还没有上来。
那就是面食元宵,这可是李承辞亲手为庆帝包的。
"这面食为何如此奇怪?"
庆帝看着圆圆的小元宵,也是觉得太奇怪了。
面食团成圆,这味道难道就变了?这不就是普通的面食吗?
"父皇你且尝一尝,等你尝完之后您就会知道这元宵的特别之处。"
"好吧!"
庆帝点了点头,随后用勺子挖起了一个元宵在嘴边吹了吹。
在众人的注目下,缓缓地送入了口中。
元宵入肚,庆帝此时才终于知道这元宵的美味。
第142章:北齐暗探,箱中之人
"这元宵的味道实在是太奇特了虽然入口即化但又粘稠,这元宵属实特别呀。"
庆帝也是从未吃过如此特别的食物,面食确实也是吃过不少,但是像元宵这种的确从未吃过。
不过不得不说,这味道确实还是可以,但是不怎么符合自己的口味。
必须馄饨这元宵差了几分意思,不太适合自己的口味。
不过这并不代表不符合其他人的口味,百姓们虽然不是太贫穷但是一般百姓家里也不怎么富裕。
吃不起馄饨倒是可以尝一尝这元宵,说不定更加喜欢这元宵的味道。
"回禀父皇,这元宵中的材料我们庆国可没有啊。"
李承辞也是看出了这元宵貌似不符合自己父皇的口味。
但是以父皇的性格,他肯定会想到百姓想到这元宵该如何挣钱。
"哦?这元宵中的材料视为何物啊?"
庆帝也是好奇了起来,刚才他全心品尝着元宵的味道,确实没有在意这元宵中的材料。
这仔细品尝品尝,这元宵中的材料的味道确实是没有尝过。
"这元宵中的材料为黑芝麻,算是一种菜品,不过不止我们庆国就算是其他国家也没有这种菜。"
"那辞儿你又是从哪得到这黑芝麻的呢?"
庆帝也是一愣,竟然庆国没有其他的国家也没有这黑芝麻,那辞儿又是从哪得到的?
这不是前后矛盾吗?难不成这个世界上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回禀父皇,这芝麻是儿臣自己尝试种出来的,这芝麻种植起来颇为麻烦,因为需要防护虫鼠,所以需要大量人员看管。"
这芝麻种植起来其实并不怎么麻烦,但是李承辞并不想大量去种植。
因为平常自己几乎用不到这种东西,就算自己需要,自己也可以从系统那里兑换。
所以并不需要大量种植,与其种植芝麻还不如种一些其他这个时代没有的蔬菜。
到时候可以用这些蔬菜垄断市场,那又是一大笔银子呀。
"辞儿,这芝麻能做出如此美味属实是一个好东西,朕觉得你应该大量种植才对。"
"啊?"
言听此话,李承辞也是一愣听这话的意思,这是想要自己大量种植芝麻呀。
对比李承辞的想法,庆帝反而觉得是芝麻有大用处。
若是能大量种植的话,可以传给百姓们。
到时候百姓们的餐桌上将会多出一种食物,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辞儿这种植芝麻的事情,就麻烦你一点了,朕就和侯公公先行回宫了。"
庆帝可是非常了解自己这个皇子的,从他刚才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这小子不想种植芝麻。
可是自己可不给他机会,他种也得种,他不种也得种。
看着丝毫没有给自己机会已经离去的父皇,李承辞也是有些傻眼了。
自己父皇那么腹黑的吗?甩个烂摊子给自己就走了?
对此李承辞也是十分的无语,不过自己父皇都开口了,自己总不能抗旨吧。
虽然自己父皇并没有下指,只是交代自己多种植一点。
......
收拾了一切之后,李承辞又回到房间重新换了一件衣服。
"承辞哥哥你好了吗?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范若若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而李承辞也拉开了门。
"嗯,我已经好了。"
李承辞笑了笑,看着一脸期待的范若若和林婉儿,突然觉得自己确实疏忽了她们。
从小到大,自己好像陪着她们去游玩的次数好像少之又少。
看来自己以后要多带着她们游玩游玩了,一直待在府内也没啥好的。
被林婉儿和范若若拉着手,李承辞能清楚地感受着她们两人十分迫切。
来到京都中心,李承辞看着人山人海,心中也是颇为感慨。
想起自己前世,恐怕就算是春节也没有这么热闹吧?
虽然封建时代有很多不好,但是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手机。
感情也更为真实,在这种节日也更为的热闹。
"嗯?"
一瞬间,两道身影瞬间从李承辞的身旁穿了过去。
"怎么了?"
林婉儿与范若若也是察觉到了李承辞目光的改变。
仅仅只是一瞬间,李承辞身上的气息瞬间就改变了。
原本还温和的他,变得有些谨慎了起来。
这说明出现了情况,因此范若若和林婉儿也是紧张的寻看了四周。
可是这四周出了百姓以外,并没有其他人呀。
难道是有人躲在暗处?又或者这些百姓中有隐藏的存在。
"刚才从我身边过去的那两人是个高手。"
李承辞回头看向了身后,可是刚才那两人已经消失在了人群。
此时根本找不到他们两人的身影了。
"承辞哥哥,你说这是刚才那两个打扮怪气的女子?"
"就是她们。"
李承辞点了点头,刚才从他身旁经过的两人从体型上面来看应该不是男子。
不过那俩人头顶戴着斗篷,身上也是遮遮掩掩,所以不能完全确认两人就是女子。
"确实,这附近的百姓那么多简直是人山人海,那两人可以在人群中如此飞速奔跑,现在看来她们确实可以。"
范若若刚才也是因为高兴一时放松了起来。
可是现在仔细想一想,刚才经过的那两人在这么多人的人群中快速穿梭,这绝对不简单。
"好了不要去管她们了,这些人到底是谁我们暂时也不知道,不过我会派人去调查她们的。"
李承辞笑了笑,其实他已经猜出了那两人的身份。
她们的打扮,以及腰间的剑,还有她们现在出现的时间。
这两人应该就是东夷城四顾剑的徒孙。
也就是之后放出北齐那个七品高手的人。
只是没有想到她们竟然来的这么早,而且现在敢光明正大的在庆国的领土。
看来自己要去调查她们了,希望她们不要被其他人先发现。
不过若是按照原著来说的话,她们两人应该不会那么早被发现。
若是被其他人发现的话,后来也不会有牛头街的事情。
所以她们两人此次出来应该是不会被发现的。
第143章:青楼花魁,北齐司理理
庆国流晶河沿岸。
此地的是庆国有名的青楼花船之地。
此时灯光四射,到处装饰十分绚丽多彩。
河岸边,大大小小的阁楼已经护栏外聚满了人。
而刚好李承辞几人也来到了这里,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司理理。
不过准确来说,这只是李承辞一人的目的。
而范若若和林婉儿心中自然是不愿意来这种寻花问柳之处。
"这种寻花问柳之地,我们还是早早离去吧!"
林婉儿心中也是有些不舒服,从小到大她还从未来过这种污秽之地。
刚才本以为这边是有什么好看的东西,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聚集在此处。
可是根据范若若的解释后,这才知道这里便是京都有名的青楼花船地。
范若若同样如此,本来她也并不知道京都还有这种地方。
不过在暗中调查了一番郭保坤后,发现这郭保坤乃生性风流经常出现在这流晶河沿岸。
"婉儿,若若你们就放心吧,我自然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李承辞笑了笑,目光望着这河岸中的花船。
这青楼花船的女子不过都是一些胭脂水粉的普通女子罢了。
这些人中,唯独只有一个司理理长相非凡。
可是司理理也并非普通青楼女子,想要和她春宵一刻那还是有条件的。
而李承辞对司理理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自然不会做出一些恶心自己的事情。
"我们还是走吧...这个地方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范若若环视四周,发现除了一些青楼花船和一些百姓以外并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事情。
所以在这里呆着还不如去其他的地方看一看。
"别急,再等一下,你们看这些百姓们他们仿佛都在期待着什么,我想等一下应该会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我们就在这等一等吧。"
李承辞自然知道今天晚上便是司理理与范闲一见的日子。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自己可不能错过。
如今夜色降临,再根据出府的时间,时间也差不多了。
只是不知道范闲与李弘成他们到了没。
目光扫去,李承辞默默感受着人群中比较强硬的气息。
这人群中并没有多少高手,只有一些修为比较低下的下人。
这些应该都是京都那些官员或者是富商或者是他们的子嗣共同前来此地的。
毕竟现在的公子哥或者是大官或者是有钱的富商都会带着一两个护卫。
先不说这样可以保护自己,就是这排面也看起来高人一等。
时光如梭,转眼一个时辰的时间直接就过去了。
而李承辞此时终于发现了范闲与李弘成两人。
他们两人终于来了,看来自己没有白等。
"好了他们终于来了,我也该进去了。"
李承辞嘴角微微上扬,随后便准备大步离开。
可就在此时,范若若和林婉儿不约而同地拽住了他。
同时两人都是一副审视犯人的表情看着他。
"你不说就呆在这里看嘛?为何还要进那寻花问柳之地?"
"这..."
这个问题着实是让李承辞不知如何回答了。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为了凑热闹然后再见一面司理理与范闲吧?
"我能说我刚才看到范闲进去了吗?"
突然脑海灵光一闪,李承辞突然想到了一个方法。
那就是甩锅...
自己可以甩给范闲,反正那个家伙确实是来了。
言听此话,范若若也是不由得眉头一皱,随后四处张望了起来。
果不其然,在大约寻找了将近两分钟的时间,一眼便看到了范闲与李弘成。
"我...我哥他怎么会来这种地方?"
范若若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心中伟岸的哥哥竟然会来这种地方。
这简直颠覆了自己心中对他的认知啊!
"若若...范闲并非是你想象的那种人,我想他应该是有事要调查所以才会来这种地方。"
李承辞也是感觉于心不忍,自己坑范闲貌似坑的有些狠了。
"不对啊?范闲是范闲,他来这种地方那是他的事情,这和你有什么关系?"
林婉儿也是十分聪慧,很快便理清了其中的关系。
"这..."
李承辞是真的无话可说了,他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
早知道会这样,刚才就应该带他们两人回府了。
"哼,我们不相信你,不过你可以进去,但是必须带上我们。"
范若若与林婉儿对视了一眼,随后一句话直接让李承辞有些蒙。
什么鬼?若若和婉儿要陪着自己上青楼?
"这...也不是不行,不过你们两个要先去打扮一下,最起码要装作一副男人的模样吧!"
犹豫了半天,李承辞还是答应了她们。
不过看着婉儿和若若今天的打扮,这要是去了青楼那这青楼里面的姑娘简直就被完爆...
那到时候所有人都摸过,都放着她们两人身上,自己怕是忍不住会灭了那些登徒浪子。
"嗯。"
两女也是笑了笑,随后便和李承辞回到了府中。
从李承辞的房间拿着他的两件衣服换上后又重新来的了流晶河。
京都第一青楼醉仙居。
李承辞带着林婉儿和范若若两人来到了醉仙居的门口。
"客观里面请。"
走进醉仙居,李承辞与林婉儿和范若若看到了石桥上的范闲与李弘成。
几人并没有走过去,只是站在远处静静的望着他们两人。
只见在他们石桥下,有一艘小船缓缓地划向一艘大船。
"那木船中的人是谁啊?"范若若一脸好奇的问道。
"京都最近出现的花魁,名为司理理。"
李承辞淡淡的笑了笑,在说此话时并未考虑过后果。
把话全部说完之后,这才想到自己好像说漏嘴了。
扭过头去,只看见身后的范若若和林婉儿都是一脸质问。
"你怎么知道那花船里的女子?而且连花魁什么时候换了都这么清楚?"
"这...这...好吧我和你们实话实,那所谓的新花魁司理理可不应该是普通的花魁那么简单,她可是北齐的暗探。"
犹豫了半刻,李承辞还是说出了司理理的真实身份。
第144章:醉仙居梦,两女吃醋
"嘶?"
"什么...承辞哥哥你是说那船中的花魁是北齐的暗探?"
听完这话,范若若和林婉儿也是颇为惊讶。
想不到暗藏在庆国的北齐暗探竟然是花魁?
"嗯,而且这司理理不仅仅是暗探那么简单,她和北齐的皇室还有很大的关系。"
李承辞也不打算再隐瞒了,反正这司理理接下来隐藏不了多长时间了。
再说只要婉儿和若若不说出去其他人也不会知道她的身份。
这样就不会影响未来的庆国会发生的事情,自己就还可以掌控。
"可她若真的是暗探,为何承辞哥哥你不去把她给抓起来?这也是一件大功啊?"
"对呀,这要是被六部抢先了或者是监察院的人,那承辞哥哥我们就一点好处都捞不到啊?"
范若若和林婉儿也是共同想到了一点。
抓住敌国在庆国的暗探,这可是大功一件。
京都六部以及监察院,这些人都想抓住暗藏在京都的暗探。
若是可以一举抓住所有的敌国暗探,不说平步青云但最少也可以官升两级。
这便是好处,一个对所有官员来说的巨大好处。
现在承辞哥哥查出了一个敌国暗探又为何不上报呢?
"放长线钓大鱼,司理理虽然也算是一条大鱼,但她身后还有其他的大鱼。"
李承辞淡淡地笑了笑,影视剧中曾经有一幕。
那就是司理理差点被范闲抓住的时候,司理理突然出现了很多的帮手。
这些人都是隐藏在京都的北齐暗探,不过都是一些小鱼小虾。
李承辞可以断定,京都不仅仅只有司理理这一条大鱼。
她背后绝对还有其他人,很有可能还是一个不小的组织。
要不是为了她背后的大鱼,李承辞也不会来这醉仙居。
虽说这醉仙居背后的主人是自己二哥,但是这醉仙居不是没有可能。
醉仙居也很有可能就是北齐暗探的聚集地。
这一切都皆有可能,只是十分可惜,自己只知道电视剧二十七集之前的剧情。
要是能知道是接下来的剧情,那就好办多了...
"叮咚――宿主触发任务――抓住京都所有北齐暗探。"
"任务奖励――十万次元点。"
"任务奖励――青莲剑骨。"
"任务奖励――庆余年电视剧剧情五集。"
脑海中突然出现的系统声音,着实是让李承辞吓了一跳。
这系统一直都是无征兆的突然出现,甚至有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高度集中时蹦出来。
这样就会导致自己被吓一跳,然后思考的事情也会被打断。
不过这一次系统显然是为自己解决难题来了。
自己刚好犯愁自己不知道接下来的剧情,系统就派发的任务。
"原来如此,以司理理为诱饵钓出她背后的大鱼。"
范若若也是瞬间明白了李承辞的意思,她倒也不愧是京都第一才女。
林婉儿也同样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明白了李承辞为何要这么做?
"客宫,你们这是要去司理理姑娘的花船吗?"
就在三人讨论的时候,一名老翁划子船游了过来。
被这老翁打断,众人这才发现范闲与李弘成已经坐船离去。
此时差不多已经上了司理理的船了。
"嗯,走吧。"
李承辞从袖口中掏出了一锭银子交给了老翁,先后扶着范若若和林婉儿上了船。
来到司理理的花船下,几人上了花船。
这不愧是京都第一青楼醉仙居花魁的花船。
这面积十分宽广,花船上的客人也是十分多。
进入花船内部,李承辞也是颇为有兴趣的四周张望了一番。
这花船内部的装饰倒是不错,只不过这里的女子长相也就一般。
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气氛有点诡异,感觉就像进了女妖精的洞府一样。
五颜六色的光彩照射在花船女子身上,看起来有些慎人。
"温若寒。"
看着一位轻轻敲打着乐器的女子,李承辞认出了她的身份。
以前在祭祀的时候曾经见过她一面。
"哎呀呀,几位客官生的好生俊俏,需不需要我替你们介绍介绍?"
此时,因为长相还行的女子一脸魅惑地走了过来。
此人自从出现之后,从始至终都一直盯着李承辞的脸。
这让林婉儿和范若若心中有些不舒服。
"好啊。"
李承辞也是淡淡的笑了笑,除了温若寒以外,其他的几位女子还真的忘了叫什么名字。
那名长相诱惑的女子,听见此话也是极为高兴。
迈着猫步走到李承辞的身旁,想要用手牵住李承辞。
"这位姑娘,还请自重。"
范若若和林婉儿看不下去了,虽然李承辞反应的很快,那人根本就没有碰到李承辞。
可是她们两人还是受不了,看着刚才的一幕,心里就十分难受。
"嗯?呵呵呵客宫玩笑了,在这种地方客宫不必如此拘束。"
那名诱惑女子也是一愣,反应过来之后也是微微笑了笑。
不过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也不再想要触碰李承辞。
而是走在前面带着几人,来到了另外一名女子的身前。
"这位啊是我们醉仙居有名的郁江微熏杜二娘,十分擅长蒸酒,几位客官要不要尝试一杯?"
看在眼前正在蒸酒的女子,李承辞也是不屑的笑了笑。
观这女子的手法,她确实会蒸酒,不过也并非什么大师。
火候,酒的量,还有其他的一些都打不到极至。
"我们并不喜欢喝酒,所以就不必尝试了,你还是接着带我们去看看其他人吧。"
林婉儿直接站了出来,喝酒可以,但是不能在这里喝。
而李承辞看着明显吃醋了的林婉儿和范若若嘴角也是不由自主的上扬。
"这位姑娘还是带路吧,我等并不喜酒。"
"好吧。"
妖娆女子面色也是有些冷淡了起来,看样子是有一些心烦了。
众人跟着妖娆女子再次迈开脚步来了一位手中持弓的女子面前。
"秋意荡漾梦小云,几位客人觉得怎样?"
"不行,不行这太危险了,万一伤到了我们那可不好。"
这一次走出来的并非林婉儿而是范若若。
第146章:婉言相拒,世事难料
"据我所知司理理姑娘花船一动是有个规矩的,可我好像并没有像你送诗?"
李承辞自然知道想要上司理理的花船是有规矩的。
想要上她的花船,那就必须写一首诗给她,若是这首诗可以打动她的话,便可以与她春宵一夜。
可是自始至终,司理理的花船从未动过。
在影视剧中的唯一一次也是为了范闲,不过此次却是为了他。
可是自己又没有送诗,所以这么说的话这是这司理理应该是受到了自己二哥的指示。
"殿下有所不知,小女我十分欣赏诗句,虽然殿下从未送诗于我,但是小女却十分敬佩殿下,而且以殿下之文采就算随便一首诗也能打动我,所以在殿下面前这些规矩不攻自破。"
司理理也是装作一副羞涩的样子,这着实是让四周看着她的人群无比激动。
但是李承辞却并无任何感觉,可能是因为对司理理没啥感觉吧!
"规矩便是规矩,我呢平时最看重规矩,所以司理理姑娘还是请回吧。"
李承辞对她没有兴趣,而且也不想破坏原来的剧情。
所以自然需要婉言相拒,最好是能让她在与范闲一聚。
这样剧情就不会改变,自己对接下来的事情也了如指。
"殿下...难道殿下觉得小女不干净吗?殿下您请放心,虽然小女是在醉仙居花魁,但一直都是处子之身,所以殿下不必担心。"
司理理脸上也是一副惹人怜爱的模样,在她看来李承辞拒绝她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己是青楼的女子。
不过李承辞他自然不是因为这个,因为他知道司理理并非是那种青楼女子。
她真实的身份可没有那么简单所以不可能会为了某些事情而真的献身。
而且影视剧中也说了,司理理一直都是处子之身。
所以李承辞根本就不用担心司理理像那种水性杨花的女人。
他拒绝司理理当然还是因为他对司理理没有感觉。
他不是那种小说中的主角,见了美女就想上,见到美女就想泡。
这个心中只有婉儿与若若,所以他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至于司理理,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与她交好?或者是成为所谓的红颜知己?这些都要看以后她的表现。
"司理理姑娘你误会了,今日我只是来凑个热闹,不知道会发生这些事情,所以还请司理理姑娘不必误会。"
李承辞也是受不了女子哭泣,看着司理理眼角带泪,他一时间也是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他原本就是过来看戏,顺便来调查一下醉仙居。
只是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原因司理理没有与范闲一聚。
反而找到自己,现在真的是有些让人头疼了。
"好吧...看来是小女配不上五殿下..."
说着说着,这司理理竟然小声哭泣了起来。
这一幕是李承辞没有想到的,要不是他知道司理理的身份,可能还真的觉得司理理崇拜自己呢。
不得不说,这个家伙的演技确实是不错,最起码现场很多人都相信了。
不过这些人也是敢怒不敢言,从刚才司理理与李承辞的对话中,他们也知道李承辞的身份了。
这可是当今的五殿下啊,可不是自己可以评判的。
而且他们也没有勇气敢指责李承辞。
"司理理姑娘,你作为这醉仙居的花魁自然是美貌非凡,只是承辞哥哥他还有事,所以还请司理理姑娘勿怪。"
林婉儿和范若若两人是真的看不下去了,这个女的真的好过分。
明明李承辞哥哥都已经拒绝了她好几次了,她还贼心不死。
难道真的当自己两人不存在嘛?真的是让人生气。
"原来是范小姐和郡主,竟然五殿下真的有事,那我也不打扰几位了。"
司理理一眼被看出了范若若和林婉儿两人。
范若若和林婉儿都是那种长相绝美的女子,就算是再怎么打扮成男子也给不了她们身上的气息。
至此司理理重新回到了花船中又掉头回去了。
司理理没有因为范闲停下来,而范闲与李弘成也赶到了李承辞几人的身旁。
"见过五殿下!"
简单的行礼之后,李弘成与范闲看向了李承辞。
"五殿下真乃坐怀不乱真君子是也,那司理理姑娘长相如此绝美,想不到殿下竟然能拒绝她。"
李弘成开口笑道,他是真的没有想到会发生这一幕。
按照原本和二皇子商量的,这司理理应该会停在范闲的身旁。
然后范闲与司理理便可以春宵一刻,到那个时候二皇子就可以拉拢范闲。
只是没有想到,这司理理竟然直接找上了李承辞。
"没想到两位竟然也在此,好了我还有事就不和你们闲聊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李承辞也没有打算和范闲他们两人废话。
现在事情成了这个样子,自己大概摸清楚了这醉仙居。
而且事情竟然已经成了这个样子,那就说明接下来的事情很有可能会改变。
自己还是先回去商量策略比较好,只希望接下来的事情不会改变太多。
"既然这样的话我也该回府了,府内还是有些事情需要我处理的。"
李弘成也是准备离开了,事情发展成了这个样子,自己还是回去问一问二皇子吧!
不过就在此时,范闲却拦住了他说道:"世子殿下莫急,我还有一些事情不清楚,所以还请世子殿下多指导一番。"
范闲之所以来这醉仙居,那他自然是有目的的。
现在目的没有完成,他就这么回去了的话,那今天晚上自己就没法去做那件事了。
李弘成听见此话也是一愣,看着范闲的眼神也变了许多。
难道这个家伙真的是那种登徒浪子不成?
看来回去之后,还是要好好和二皇子商量商量。
这个范闲可能真的就只是文采比较出众,但是人品嘛...
眼前的一幕让范若若心中也是有些生气。
她也是没有想到自己哥哥竟然成了这个样子。
刚准备发怒的时候,却被李承辞握住了双手。
抬头看向了李承辞的眼神,心中这才冷静了很多。
第145章:司理理选,择李承辞
"我说这两位客人,你们这个也不满意,那个也不满意,莫非是觉得我们这里的姑娘配不上你们?"
妖娆女子心中也是有些生气,要知道刚才介绍的几位可都是醉仙居有名的姑娘。
每天为了他们慕名而来的公子哥,那可不再少数。
若不是看他们几人长相俊俏,身上衣服华贵,自己还懒得给他们介绍呢。
"这位姑娘误会了,我们几人也都是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所以一时间有些不习惯罢了。"
李承辞自然也是看出了这位女子有些恼了。
若是换在平常的话,自己根本就不会搭理她。
若不是因为自己有事情要做,又何必给她解释那么多。
"好吧...还是这位公子会说话,那几位客人随我来吧。"
妖娆女子摆了摆手上的手绢,随后又带着几人来到了三位女子的面前。
"这一位叫做叶若涵,是与我们花魁司理理姑娘一同来到我们醉仙居的,她非常擅长吹笛,几位客官要不要欣赏一番?"
"还有这位姑娘名为黎梦,也是和司理理姑娘一同来到我们醉仙居的,她呀舞步极美,几位客官也可以欣赏一番啊!"
"最后便是这位姑娘,她没有名字,我们平常叫她阿无姑娘,别看她长相冷淡,但是她的一首古琴就算是司理理姑娘也比不了的。"
这出现在李承辞面前的三位女子,长相确实不是那些胭脂水粉可以相比的。
虽然比不了司理理,但是也不差几分。
若是满分为十分的话,司理理可以得九分。
而她们几位也是那种七点五分的姑娘。
她们长相虽然不是绝美,但也是不常见,所以要减一分,身上的气质并不是多为出众所以再减零点五分,所以只有七点五分。
"这几位姑娘长相和气质确实是出众,不过我还是想要看一看你们的花魁司理理姑娘。"
李承辞淡淡地笑了笑,他心中已经无限确定这几个人应该都是北齐的暗探。
要是没有猜错的话,她们很有可能就是司理理撤走的后手。
这司理理完事之后一撤走,她们几人肯定就会成为新的花魁。
那样就有人替补的司理理的位置,所以这几人应该都是北齐的暗探。
"原来几位客官都是为了司理理姑娘,你们早说嘛,司理理姑娘还要等一下才会出来,不如几位客官就先休息一下吧。"
妖娆女子一听李承辞的话,也是瞬间没了兴趣。
既然都是为了司理理而来,那自然其他人也就不用来了。
......
"司理理姑娘的花船动了,大家都过来看呀。"
过了大约半刻钟的时间,只听见几位女子大声喧哗了起来。
听见此话,李承辞与林婉儿和范若若起身站了起来。
除此之外,其他人也是一脸激动的起身跑到了外面。
来到花船外,只见几声烟花冲天而去。
湖面上几艘小船缓缓的向着大船划了过来。
与此同时这四周的百姓也是十分捧场的大声喊着司理理的名字。
看着这一幕,不得不让李承辞想到前世那些明星。
"这场面倒是难得一见,不过我倒是挺好奇,他们男子起哄也就罢了,为何还有这么多的女子也跟着起哄?难道这司理理真的有那么大的魅力吗?"
范若若也是十分好奇,为何有这么多人捧场。
这司理理姑娘,难道真的是美若天仙?
又或者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那么多人喜欢她?
"哈哈哈,若若你想太多了,不过只是醉仙居的一种手段罢了,这司理理长相虽然确实不错,但是与你们两人相比还差了一分。"
李承辞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一个花魁纵然长相非凡,但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人捧场。
这只不过是醉仙居的一种营销手段罢了,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看这司理理。
不敢多说,就是这次周将近有三分之一的观众都是醉仙居自己的人。
很有可能三分之二都是,但是不得不说这醉仙居确实挺会营销。
画舫破水来,夜彩动城,司理理终于出场了。
"司理理姑娘的船从未动过,也不知此次是为谁而动。"
李弘成自始至终都没有注意到李承辞。
而范闲心中也是大胆猜疑,难不成是为了自己?
而李弘成也同样以为这司理理是为了范闲而动。
就这两人这么以为的时候,可是那船却从两人面前划过。
这着实是让李弘成和范闲都是不由一愣。
特别是李弘成,原本的计划不是这样的啊。
二皇子不是安排了,司理理的花船应该是为了范闲而动才对。
可是这司理理的花船却直摇而去,根本就没有停下来。
就在众人的注目下,这花船终于停了下来。
在花船面前的岸上,站着的正是李承辞与范若若林婉儿。
"这...那是五殿下?"
"若若?"
目光望去,李弘成和范闲都是一愣。
这是什么情况?
一直洁身自好的五殿下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还有他身旁的那两位,不是晨郡主林婉儿和才女范若若吗?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而且范若若和林婉儿两人也在...
此时范闲也是愣了,自己妹妹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而且还是跟着李承辞这个家伙一起来的?
最过分的是林婉儿也跟来了,他们这是想要干嘛?
反观此时的李承辞,他也是有些懵了。
"这是什么情况?咋和电视剧里面演的不一样啊?"
就在李承辞有些懵的时候,只见一身黑色蕾丝长裙的司理理缓缓的从花船中走了出来。
"小女见过五殿下。"
司理理下船,四周喊声无数,就在这种情况下司理理对李承辞行了一礼。
"你认识我?"
李承辞此事也是反应了过来,同时脑海也在飞速运转。
看来因为自己的缘故,导致原来的轨迹变了。
现在可能和原来会发生的一切有所不同。
现在只能见招拆招了,不过最好还是摆脱司理理。
"五殿下之名,天下何人不知?殿下之才华小女好生钦佩。"
第147章:李承辞怒,质问范闲
"若若,婉儿这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还是先行回府吧!"
李承辞自然知道范闲并不是那种人,他留下自然有他的目的。
他这是在伪造自己今晚一直都呆在青楼的景象。
毕竟今天晚上他是有事情要去做的。
范若若和林婉儿听见李承辞的话也是点了点头。
至于范若若则是一脸生气地看了一眼范闲。
几人离去之后,范闲与李弘成又重新回到了花船上。
"竟然错过了这司理理姑娘,不如我给你推荐另外一女子吧!"
李弘成此时也是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那人便是和司理理一起来这醉仙居的人。
也算是这醉仙居除了司理理以外最美的一位女子,算是醉仙居的二把手。
此人便是醉仙居的阿无姑娘,以她的容貌倒也是配得上范闲了。
要知道这种姑娘也算是非常难得一见的大美人了。
"不知世子殿下说的是哪位姑娘家?"
范闲笑了笑,他根本不在乎是哪一位姑娘,因为他本来就不是来寻花问柳的。
只要能给自己伪造一个不在场的证明醉仙居的哪位姑娘都可以?
"这位女子没有名字,醉仙居的人都称呼她为阿无姑娘,此女古琴弹奏的十分美妙,长相也是绝美,同样她和司理理姑娘一样从未动过花船,同样也是处子之身。"
"嗯那还请世子殿下带路了。"
范闲也是没有想到,这一个小小的醉仙居竟然有这么多奇女子。
就好比刚才的那个司理理姑娘一出场那么多人为其呐喊。
而且长相确实绝美,身上的气质也属实少见。
再加上李弘成说的这个阿无姑娘,这个醉仙居真的不愧是京都第一青楼。
......
"我真的没有想到哥哥是那样的人?我还记得小时候他为人明明很好的?"
走在路上的范若若心中也是无比的伤心。
在自己的心中除了承辞哥哥可能高别人一等,自己哥哥和父亲以及思辙是自己最信任的人了。
没有想到自己小时候一直崇拜的哥哥,现在竟然成了那种生**荡之人。
"若若...虽然我与范闲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我相信他并非那样的人,所以你还是放心吧。"
李承辞自然知道范闲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他也没有打算贬低范闲,所以也是安慰起了范若若。
而范若若此时心中难受的都快哭出来了。
若不是因为承辞哥哥一直在身旁守护着自己,可能自己已经崩溃了吧?
"若若!"
李承辞双手扶起来范若若的肩膀,与她面对面深情地看着她。
其实若若心里难受,他心里不怎么好受,因为他实在不想看到若若这个样子。
"相信我,也要相信你哥哥,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我现在送你们回府,等一下我重新返回去替你看管范闲,你觉得怎么样?"
李承辞也是使劲的全身解数,现在他只希望若若不要再这样伤心。
哪怕就算轨迹改变了又如何?自己难道还怕它不成?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以后会发生什么以后再说。
我现在想要做的只是想要你开心,只要你愿意忘却烦恼,那我便安心。
"嗯。"
范若若知道自己确实不能再这样了,自己应该相信承辞哥哥,相信哥哥不会做出那样的事。
勉强脸上露出了笑容,范若若与林婉儿被李承辞送回了辞疑宫。
而李承辞也是重新返回了醉仙居,而且是用了最快的速度。
要知道他的轻功可以说是在整个庆国都可以名列前茅的。
凌波微步加上梯云松,哪怕是王启年那样的轻功高手都追不上李承辞。
恐怕整个庆国也只有洪四庠与庆帝可以追上他了。
从辞疑宫到醉仙居不算太近也不算太远的距离,李承辞仅仅用了三分钟的时间。
这个速度可以说是非常快的了要知道就算是王启年也至少要用十几分钟的时间。
从人群看不到的地方缓缓落下李承辞瞬间就锁定了范闲的位置。
快速来到范闲身旁,李承辞直接拽住了他。
"嗯?五殿下你怎么在这?你不是回府了么?"
范闲也是一愣,这突然的一击着实是让他没有反应过来。
"跟我回去,你在青楼的事情让她非常生气。"
李承辞的表情也是十分冷酷,语气也没有了平时的和蔼。
范闲在听到此话心中也一急,毕竟他也是十分在乎自己妹妹的。
可是没有办法,自己今天晚上真的有事情要做。
实在是没有办法回去呀,若是回去了的话,很有可能明天出了事要被别人怀疑的。
"五殿下...我..."
范闲也是支支吾吾的不知该如何解释,他知道李承辞对他没有恶意,但是他也不能把什么事都告诉李承辞吧?
"我知道你今天晚上有事要做,但是若若都已经被你气哭了,你若是真的在乎这个妹妹,你就想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李承辞也是冷静的下来,自己刚才确实是有一些失礼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若若理解范闲,告诉她范闲并不是为了寻花问柳。
可是这件事情李承辞解释起来很麻烦,最好的办法还是让范闲自己去解释。
毕竟这件事追根到底还是因为范闲并不是李承辞。
若若是在生自己哥哥的气,她是接受不了自己心中那个伟岸的哥哥突然成了一个生**荡之人。
"五殿下...今天晚上的事对我非常重要,我真的没有办法回去跟若若解释,我也知道你和若若的关系,所以我求你一件事。"
"说。"
"我等一下会写一封信,然后你回去交给若若,我想她看了这封信之后应该就会理解我,还有我希望你能缓解她的情绪,毕竟你和她的关系才是最为亲密的。"
范闲也是没有办法,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写一封信交给若若,让她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而李承辞也是十分的无奈,现在可能也只能这么做了。
难不成真的要自己把范闲打晕然后给绑回去?
第148章:教育范闲,午夜行动
"好吧这信会给你带给若若,不过今天晚上动手之前,必须等我到了才动手。"
李承辞面色微微一皱,心中也是盘算了接下来的打算。
今天晚上范闲便会去揍郭保坤而滕梓荆也会出面。
看来今天晚上是时候和滕梓荆见上一面了。
说来也是奇怪,这滕梓荆明明那么在乎他的妻儿,为何在得到了自己的消息后没有去京都城外去巡查一番?
按照当初自己的推算,这滕梓荆看到自己的纸条后,应该会去京都城外探查一般的才对。
可是这个家伙竟然没有去探查而是一直都呆在范府。
恐怕是范闲阻拦了他,又或者他觉得这是陷阱。
总之不管如何,今天晚上是时候和滕梓荆见上一面了。
"你是怎么知道今天晚上我会动手的?你难道知道我的计划?"
范闲心中也是一惊,看着李承辞的眼神也是微微充满了敌意。
自己的计划明明十分保密,哪怕是若若都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自己晚上会动手的?
"范闲你要记住,这里是庆国的皇都,我是庆国的五皇子,再这京都我不能说是眼目通天,但是很多事情我还是知道的。"
李承辞此话也算是给范闲上了一课,在这庆国的皇都,皇室的权利是最大的。
同样他们的耳目在京都是最多的,别看他们平时都不显漏出来,那是因为这些耳目都隐藏在暗处。
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都会出现,就比如李承辞手中的那些门客。
只要李承辞一句话,他们便会立马行动起来。
无论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和这些人有关系,那立马就会传到李承辞的耳中。
庆帝也是同样如此,这次庆国的谁的耳目手脚最多?
这毫无疑问就是庆帝,李承辞不肯断定自己所有的事情都被庆帝知晓,但是有百分之六十的事情都会被庆帝的耳目掌控。
别看范闲的计划不错,但是只要他去做了,那庆帝以及其他皇室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只是他们不表现出来,一个个都装成一副自己不知道。
然后才是这些官员们的表现,只有这些官员开口说了,他们才会有接下来的动作。
"嗯..."
范闲在听此话后,也是突然感觉自己确实是有些太幼稚了。
在这京都各大势力云集的地方自己的想法确实是有些幼稚。
不过该做的还是要做,哪怕这些人知道又如何?
"好了,我得先回府了,等我安定了若若的情绪,我会亲自去找你的。"
话音一落,只见李承辞轻功一跃直接就消失在范闲的眼前。
看着离去的李承辞,范闲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本以为自己的计划足够天衣无缝,但是没想到只是自己太过天真罢了。
不过好在李承辞愿意与自己交好,现在看来这倒也是一件幸事。
......
回到府中,李承辞发现若若的房间灯还未灭。
心中便知道若若肯定还在为范闲的事情难受。
推开房门,李承辞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
不过若若此时本就非常烦心,所以李承辞虽然动作很轻,但还是惊动了她。
"承辞哥哥你回来了?"
范若若也是强忍着眼角的泪水起身站了起来。
看着若若这一副故作坚强的样子,李承辞心中也是有些难受。
"都这个时辰了若若你还是多穿一些衣服吧小心生病了。"
李承辞看着窗户打开着,又看了一眼范若若单薄的身子,心中也是有些担心。
这午夜本来就比较寒冷,若若此时的情绪又非常低落。
可不能受了风寒,否则可能会大病一场的。
起身关闭了窗户,李承辞慢慢的坐在了若若的身旁。
"你不心疼自己的身体,我还心疼呢,看看你手凉的..."
轻轻触碰到范若若的小手,李承辞揉捏了起来。
感受着手上的凉意,李承辞知道若若这么一坐可能就几个小时。
范若若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说话,想要开口却又不知道说什么。
只能默默的感受着李承辞对自己的爱意。
李承辞自然也看得出若若是心里难受,所以理解她。
"好了,这是范闲让我带给你的信,你看了之后就知道他为何要这么做了。"
感受着范若若的小手不再那么冰凉有了温度,李承辞从腰间取出了一封信。
这封信便是范闲写给范若若的那封信。
听见此话,范若若这才抬起头人也有了精神。
一封信看完,范若若心情也是瞬间改变了许多。
毕竟知道自己哥哥并非是自己以为的那种人,对她来说自然是无比高兴的。
"原来是这样...是我误会了哥哥..."
心情大变,范若若不在像刚才那样无精打采,也终于开始主动说话了。
"好了,既然你知道了范闲为什么那么做,你也应该放心了,这时辰不早了,睡吧。"
李承辞看着已经回神的范若若心情自然大好。
不过想起自己今天晚上还有事情要去做,就没有办法陪着她了。
"承辞哥哥...我想听你说的故事。"
刚才的一幕让范若若想起来小时候的种种回忆。
在自己小的时候,承辞哥哥不就是这样哄自己入睡的吗?
"好。"
看着范若若一脸期待的样子,李承辞自然是不会拒绝。
毕竟范若若好不容易才开心起来,可不能再让她失望。
......
一个故事讲完,范若若也是缓缓睡去。
李承辞动作十分轻缓的在范若若的脸上亲吻了一口。
随后慢慢的拉开门走了出去,动作可以说是十分的轻缓。
从范若若的房间出来后,李承辞根据脑海中的记忆缓缓的向着范闲暴走郭保坤的那条街而去。
时间太久了,经过了半天的思考这才想起那条街的名字。
"浪费了这么多时间,看来又要用轻功了..."
抬头看了一下月亮的位置,李承辞大概的算了算时间,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
再不赶过去的话,恐怕郭保坤就要回到郭府了。
但那个时候范闲的计划就算是失败了,而且还是因为自己...
第149章:揍郭保坤,与滕梓荆一见
京都内城街。
郭保坤在流晶河沿岸一处花楼花天酒地之后向着郭府赶了回来。
此时已经将近午夜,路上也早已没了行人。
四周静悄悄的,而郭保坤坐在轿子中被下人们抬着。
午夜寒风四起,路上又没有行人,气氛着实有些吓人。
不过好在今晚的月亮比较明亮可以看得清前方的道路。
而下人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抬着郭保坤缓缓向着郭府前进。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的身后跟着两个人影。
这两人便是范闲和滕梓荆,他们两人可以说是跟随了一路。
这期间滕梓荆不止一次想要动手宰了郭保坤,若不是范闲一直在身旁拦着他,恐怕他早已经出手。
"范闲你为何三番两次拦着我?难不成你想阻止我?"
滕梓荆心中也是有些气愤,这好几次明明是很好的机会,可是都被范闲给拦了下来。
这眼看郭府就要到了,若是再不出手的话,恐怕郭保坤就安全到家了。
"滕梓荆你先冷静一下,不是我阻拦你,而是你不能杀他,你想一下你要是杀了他,你可能就真的不知道背后的真相了。"
范闲也想出手,可是他答应了李承辞,要与等他一起。
可现在李承辞一直都没有出现自己总不能率先出手吧?
"那就算不能杀他,那总要揍他一顿解解气吧?"
仔细这么一想,滕梓荆也清楚自己确实不能出手。
自己要查出背后的真相,这样才能为自己的妻儿复仇。
现在确实不是自己意气用事的时候,可是自己心中的这口气实在是太难以下咽了。
"我说了要等一下,只有那个人来了,才能保证我们安全无恙。"
范闲在仔细思考之后也明白了李承辞当时的话。
自己确实没有考虑过后果,确实可以揍郭保坤,可是一旦揍完他之后,那之后该怎么办?
郭家可不简单,万一郭保坤他的父亲利用此事联手其他人针对范府,那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所以这背后必须有一个靠山,一个让郭家不敢招惹,只能吃闷气的靠山。
而李承辞就是一个靠山,一个足够有分量的靠山。
现在的范闲已经了解了李承辞所有的事情,也知道李承辞在京都的分量。
恐怕除了庆帝以外,哪怕是太子也比不上这李承辞。
而且根据这几天和他的接触,他确实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
"你等的人到底是谁?"滕梓荆也是心生疑惑,到底是谁可以值得范闲这么等待?
"他等的是我。"
这悄无声息的一道声音,出现在范闲与滕梓荆身后。
范闲倒是还好,因为他已经熟悉了这道声音。
可是滕梓荆却不知道这道声音的主人是谁。
这背后突然出现了一道声音,而且是悄无声息之下,着实是惊到他了。
不过在反应过来之后,滕梓荆也是连忙抽出腰间的佩刀,转身便是一副戒备的状态。
"你是...五殿下!"
滕梓荆在京都也好歹呆了很长时间,也曾见过李承辞一面。
而李承辞这种级别的人物,滕梓荆自然需要牢记于心。
所以仔细一看,滕梓荆也是立马认出来李承辞的身份。
"滕梓荆。"
李承辞笑了笑,随后直接说出了滕梓荆的名字。
而滕梓荆也是明显一愣,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高高在上的五皇子既然认识自己。
"你不必惊讶,我挺欣赏你的,而且今天我今天有件事情等下会告诉你。"
李承辞自然也是看出了滕梓荆的疑惑。
不过想一想这也正常,滕梓荆不过仅仅只是鉴察院四处的一个成员而自己是庆国的皇子。
这两个身份按道理是应该没有任何接触的。
所以滕梓荆自然是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被李承辞记得。
"是...是..."
滕梓荆也是有些紧张,说实话在这偌大的京都他敬佩的人很少。
而五殿下李承辞便是他心中敬佩的人之一。
"好了我们该行动了,再不行动的话郭保坤去快到郭府了。"
李承辞话音一落,只见他纵身一跃,直接飞跃上了屋顶上。
此时滕梓荆心中也是震惊,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范闲等的人竟然是李承辞。
不过此时不是想那么多的时候了,范闲和五殿下李承辞已经行动了。
三人都是高手,所以很快便追上了郭保坤。
随后在李承辞的一声令下,范闲与滕梓荆迅速解决了四名下人。
当然只是简单的给打晕了,并没有对自己人下狠手。
这几个人不过只是一些下人,就算是做过坏事,那也是受了郭保坤的指使。
除非是几个人和郭保坤都是一样的货色。
这轿子突然停了下来了,郭保坤脑海也迷迷糊糊的,所以便以为自己到了府中。
不过从架子中走出来之后,这才发现自己现在还在街上。
而且自己的几个下人竟然全都消失了。
这本来四周就静悄悄的,现在是几名下人突然消失,着实是让郭保坤心中十分恐惧。
跑...赶紧跑...
这个想法这郭保坤心中怦然而生,他也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胯步就准备逃跑。
不过和原来一样,直接被范闲一个麻袋给套住了。
"谁?谁呀?"
郭保坤心中虽然恐惧,但语气倒还是比较强硬。
但奈何他语气中还是掺杂了一丝畏惧,这便说明他心中还是害怕的。
"咱俩这么熟,你哪能不知道我是谁呀?"
范闲骑在郭保坤身上,右手握拳随时准备锤上去。
而郭保坤也是一听这声音便知道蒙住自己的人是范闲。
"你是范闲?你想干嘛?当街之下你竟敢行凶!"
郭保坤此时心中的恐惧已经没了,转而是无比的愤怒。
"郭保坤可不止范闲一个人,还有我李承辞。"
李承辞笑了笑,他比范闲更加直接,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不过范闲虽然没有说出自己的名字,但是也算是变相承认自己的身份。
"五...五殿下?"
郭保坤这下是有些懵了,李承辞的声音他是能听得出的。
所以自然是没有怀疑李承辞的身份,不过知道了李承辞的身份,他心中就更加懵了。
第150章:范闲与滕梓荆有基情
"五...五殿下,你们这是想要干嘛?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就行啊!"
郭保坤也是有些慌了,这到底想要干啥呀?
难不成是想杀了自己?可是没有理由呀。
自己虽然招惹过范闲,也得罪过李承辞,可是那也不至于灭了自己吧?
"郭保坤,本殿下也不想做些什么,就是想要揍你一顿。"
李承辞的话传进郭保坤的耳朵里,直接让他吓得一身冷汗。
揍他一顿...
要是其他普通人揍他一顿,他还可以承受,可是李承辞不行啊!
这一位可是领兵出征,而且还战胜了敌军的狠人。
虽然自己不清楚李承辞的修为到底是什么境界,但是肯定不低。
他要是揍自己一顿,自己还不得躺床上半年?
"五...五殿下...你又为何要揍我呀?上次你让我赔的五千两,我也赔了,您让我给范小姐道歉,我也道歉了,我能做的都做了呀..."
郭保坤自然是不敢直接说出让李承辞放了他的要求。
他只能委婉地请求李承辞放他一马,实在不行自己大不了再掏一点钱呗。
"确实,你上次做的确实挺不错的,但是呢本殿下就是看你不爽。"
"我...啊!"
这郭保坤刚准备求饶,可李承辞没给他机会。
直接一脚踹了下去,郭保坤顿时发出了惨叫的哀嚎声。
滕梓荆与范闲见李承辞都动手了,也是忍不住的上起了拳脚。
三人就这样你一拳我一脚的狠狠的揍打着郭保坤。
这午夜本就静悄悄的,而郭保坤又是敞开了嗓子哀嚎,可以说他的惨叫声恐怕这方圆千米的百姓都要被他吵醒了。
"好了都停下来,这再打下去他就真的要不行了。"
此时躺在地上的郭保坤已经停止了哀嚎,显然是已经晕眩了。
而看到范闲与滕梓荆还没有停手的样子,李承辞拦住了他们。
真的不能再打了,这郭保坤本来就是普通人,而且常年风流身体体质本来就差。
像范闲与滕梓荆这样不要命的疯打,再这样下去郭保坤肯定要没命的。
而范闲与滕梓荆被拦了下来,也是渐渐恢复了冷静。
刚才两人确实有些上头了,其实这也不怪他们。
因为他们两人本来心中就非常厌恶这郭保坤。
滕梓荆是因为郭保坤害了他全家,而范闲是因为这郭保坤三番两次找他的麻烦。
当然李承辞揍郭保坤也是因为心中厌恶他,同样也算是为了报复他吧。
虽然这郭保坤没有得罪过自己但是他得罪过若若。
自己就算不要了他的命,那揍他一顿不过分吧?
见到郭保坤已经晕死了过去,滕梓荆这时也是有些慌了。
因为他突然想到自己还有事情要去询问郭保坤呢。
他现在已经晕死了,自己还怎么从他的口中得出自己妻儿的事情?
"你不用急,我知道你想要问什么,这郭保坤并没有杀你全家,你妻儿的事情和他无关。"
李承辞看着一脸着急的滕梓荆既然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滕梓荆无非担心的不就是他的妻儿,而郭保坤也确实不是那件事背后的黑手。
那件事自己没有调查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那件事情绝对不是郭保坤可以操控的。
"五殿下您知道我妻儿的事情嘛?你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滕梓荆也是一时着急了,情急之下他恨不得跪下了直接恳求李承辞告诉他真相。
不过他也考虑过这件事会不会是李承辞在暗中操控的。
否则他为何会知道那么多?可是仔细一想应该不会是这样。
因为自己出事和自己妻儿出事的时候,李承辞还在外征战呢。
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五殿下他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看着一脸着急的滕梓荆,李承辞笑了笑说道:"你且放心吧,你妻儿都很安全,不过我们现在还是最好离开比较好,等一下我会告诉你一切的事情。"
"好,五殿下,只要有你这句话我就安心了很多。"
不知是为何滕梓荆从心中信任李承辞。
这一点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李承辞再说出他妻儿安全的时候他就真的觉得自己的妻儿都安全。
几人看了一眼还躺在地下如同死猪的郭保坤,随后便离开了。
滕梓荆与范闲跟着李承辞向着辞疑宫的方向而去。
走在这路上,滕梓荆心中就如同火烧一般急切。
李承辞看着滕梓荆那着急的样子也是忍不住笑了笑。
不过想一想这倒也正常,毕竟若是把滕梓荆身上的事换成自己,自己肯定也会这么着急。
"不知你们记不记得范思辙给过你们一张纸条。"
"五殿下你的意思是那张纸条上的地址是真的?"
滕梓荆自然是记得那张纸条,当初在发现那条纸条后,他可是无比激动。
可是当初范闲和他经过讨论之后,却觉得这可能是埋伏。
所以虽然心中十分想去一探究竟,但是还是为了保险并没有去探查。
"那张纸条是我让范思辙送给你们的,只是没有想到你们却没有相信。"
李承辞也是忍不住笑了笑,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失算了。
当时在他看来滕梓荆绝对会按照那上面的地址去京都城外。
然后他便可以和他的妻儿相聚,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滕梓荆竟然没有相信。
"五殿下...抱歉...是我辜负了你的好意。"
滕梓荆心中也是有些惭愧,自己当时确实有些谨慎过头了。
人家五殿下好心帮自己,自己却怀疑那是阴谋。
"这个...好像这个貌似是我的错..."
范闲也是有些尴尬了,当初滕梓荆发了疯的想要去一探究竟。
可是自己却阻拦他,然后还给他解释这是阴谋。
若是自己当初没有阻拦他的话恐怕滕梓荆早已经和他的妻儿见上面了。
"哈哈,并不怪你,你也是为了我好,说实话我还要感谢你呢,感谢你这么多天一直帮我。"
"哈哈哈,都是应该的。"
范闲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自己好心办了坏事,滕梓荆还这么感谢自己...
李承辞看着两人互相道谢的样子,心中也是难免想到了一个词,这俩人有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