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武侠修真阴阳符主TXT下载阴阳符主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阴阳符主全文阅读

作者:左流英     阴阳符主txt下载     阴阳符主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章五一 赤玉丹

    易宝大会下半场开启,这一场由众修自由交换。

    于无谓环顾四周,众修似乎都在观望,无人拿出物品交换。

    于是他主动站起来,笑道:“这里属晚辈修为最低,那我就来开个头,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语罢,于无谓从袖子种拿出一株品相上佳的灵芝,道:“这是一株千年份的灵芝,晚辈希望能以之交换一件发动迅捷的防身性物品或是大威力物品。”

    接着,有东极城的侍者上前,将于无谓手中灵芝乘入盘中,带给上首的那位鉴定师。

    鉴定师仔细观察了那灵芝一阵,然后郑重点头道:“这确实是千年份的黑灵芝,当列上品。”

    鉴定结果并没有让在场众修意外。虽然于无谓修为较在场众修都低,但却没人真会小瞧了他。

    一来,他如此年轻,就有了通身后期修为,在旁人眼里,可谓前途无量。

    二来,能被东极城延请过来,参加这个层次的易宝大会的年轻通神修士,那定然是背景深厚、来历不凡的。

    故而对此千年灵芝感兴趣的那些修士,已经在盘算着,该要开出什么价钱才合适了。

    于无谓只说是要一件物品,却没有限定其种类,如此一来,其中操作空间就比较大了,符器、法器乃至丹丸,都有满足条件的可能。

    而上品灵芝虽然也算珍贵,等闲难得一见,但毕竟是只是一味药材,只有在擅长炼药或者炼器之人处,才好发挥出其价值。

    若论价值的话,大致也就和最末一等的五炼法器相当。而发动迅捷,威力还大的五炼法器,在场的还丹修士们都求之不得,哪里会拿出来交换一味药材?

    不过若是一次性的符器的话,倒是可以考虑。

    那位换得《孚感上玄还真赤书》的老者一轮得手后,就再也没有出手过,这次却好像来了兴趣,他拿出一个黑色的布袋道:

    “这是一袋紫宸砂,放出之后,可保自身不被邪祟侵害,这一小袋,大约能使用半个时辰,小友意下如何?”鉴定师也对这袋紫宸砂作出了肯定的认证。紫宸砂这东西,于无谓是知道的,此物确有护身祛邪之效,但其效果主要是体现在神魂之上,对寻常修士而言,或许很有用,但于无谓有混沌阴阳符护住神魂,却是用不上此物。

    见于无谓似乎不为所动,一位身着黑袍的中年修士嘿嘿一笑,身前玄光闪烁,一把尖刀在其身前浮现,刀上煞气如烟如雾,仿佛一条黑蛇在空中扭动,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

    黑袍修士道:“这是某个屠户的杀猪刀,后来那个屠户用这把刀,杀死了一整座庙的和尚,然后把他们的心脏一颗一颗地挖出来,嘿嘿,整好四十九颗……”

    “后来这刀落到了道爷我的手里,我便将蕴含在其中的煞气激发出来,祭炼成了一件符器。”

    黑袍修士盯着于无谓嘿然道:“小兄弟你不是想要一件发动迅捷的物品么,此物绝对符合你的要求,不是道爷我吹嘘,就算是还丹上阶的高手,冷不防地被刺一下,就算侥幸不死,也得脱下一层皮来。”

    和法器不同,符器并不拘于使用者的修为,只要能够将其激发,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来。

    不过相对应的,符器的使用寿命便会受到限制。法器会随着祭炼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强大,符器则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变得更加虚弱。

    黑袍修士说尖刀能让还丹上阶修士脱一层皮,这并非虚言,因为此物是以极恶毒的煞气祭炼,专司污人法体神魂,寻常修士若无相应宝物护身的话,确实很容易着道。

    不过这等邪道物品,究其品质,其实还比不上那些魔道法器,若非万不得已,于无谓是绝不会接触的,更不要说使用了。

    只看现在场中众修看到黑袍修士的眼神,便知道此类邪道修士有多遭人忌惮。虽不至于像魔门修士那般,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但寻常修士见了,也会对其敬而远之。

    不过那黑袍修士似乎对此毫不在意,仍旧是笑眼盈盈,向于无谓推销他这把煞气尖刀。

    可能是见于无谓对这两件物品都没有兴趣,又过了一会儿,上首那位东极城的易宝会主持者站了出来,对于无谓笑道:

    “本会这里有一件东西,或许合道友的心意,道友可以考虑看看。”此人虽然来自于东极城,但他们在外行商所用的名头,实际上是东极会。于无谓朝他那里看去,只见他手上拿着一颗火红色的丹丸,丹丸十分圆润,隐约可见反光之处,显然是包覆了一层丹蜡,以防止药性挥散。

    易宝会主持者道:“这是一枚赤玉丹,吞食之后,服用者的皮肤将会得到很大的加强,变得如同高阶法器一般坚硬,服用者法力越雄厚,其强化程度就越高,持续时间也越长。不过若无法力支撑的话,其持续时间最多也就一刻钟,受到强大的外力攻击,还会加速其失效的速度。“

    “噢?”于无谓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前辈可否将此物予我一观?”

    “这是自然。”

    于无谓将赤玉丹接过,然后细细打量,此物和紫宸砂各有特色,从价值上,算是难分高下。一者强化肉身,一者护佑神魂。

    赤玉丹只能使用一次,但可以用法力延长强化时间,紫宸砂虽然使用寿命固定,却可以多次使用。

    于无谓依然没有说话,又过了一会儿,见没有其他人展现出对灵芝的兴趣,他才对着易宝会主持人道:“贫道决定交换贵会的赤玉丹。”

    虽然更希望能换得一件爆发力强的物品,但是赤玉丹也勉强算是满足于无谓的要求。

    相对于神魂,他的肉身算是比较脆弱的,虽然有山河图鉴护身,但山河图鉴层次毕竟比较高,催动起来比较慢,也更耗费法力和心神。

    有赤玉丹的话,于无谓就有了更多的缓冲时间。

    尤其是赤玉丹可以用法力延长强化时间和强化效果这一点,让于无谓特别满意。

    刚才他特地把赤玉丹要过来,就是为了验证,可否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符阵的方式,以外界元气向赤玉丹供能。

章五二 外药

    易宝会之后的几天,于无谓都在研究用符阵给赤玉丹充能的可行性。

    这个问题比他想象地要更复杂,原因在于,赤玉丹需要吞服之后才能起效果,而将符阵转化出的元气引入体内却相当困难。

    其实也不能叫做困难,而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于无谓不愿意承受。

    这其中涉及到修行理论的问题。

    还丹修士与通神修士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管是用何种方式成就的还丹,这类修士的精气神都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相合相抱”的状态。

    其全身生机,都受“还丹”统御,绝无疏漏散遗,所以这一境界,又有无漏人仙的称呼。

    于无谓虽然距离还丹境界还有一段不小的路程,可他修炼的巽震炼神法,作为一门通向劫修境界的法门,自然会有相关的部分,使得修炼者在神魂壮大的同时,神魂元气逐步凝聚,为踏入还丹境界做好准备。

    简单来说,神魂和元气交融的进度,大致可以分为“呼应”、“合流”、“贯通”三个层次。

    神魂元气节节贯通之后,再向上便是“神气合抱,定鼎枢机”的功夫,那则是还丹境界了。

    在修行界中,这部分的内容,称之为“气法”。

    在通神境界,气法并非决定法力高低的关键要素,相对洗炼神魂来说,也并不需要特定的法门,修士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修行经验和感悟,在这一层次上获得突破。

    不过,想要成就还丹,神魂洗炼的功夫、气法的功夫,是缺一不可的。

    所以如回风观等大派所传的通神境界修行法门,都会加入气法的修行要求,使得气法的修炼融入修者的日常修行当中,等神魂洗炼完成的时候,气法也差不多达到了“贯通”层次,便可顺势开始结丹。

    这就是真传和散修的区别了,许多散修自己踏入修道之途都是懵懵懂懂,等一路磕磕绊绊完成神魂洗炼,尝试结丹的时候,才发觉还有气法一关需要过。

    这一蹉跎,又是漫长岁月,等满足了结丹的几个条件时,寿元往往也快到了尽头,肉身开始衰败,想要结丹又是难上加难。

    于无谓现在的气法进度,差不多就要到了贯通层次,但是这样一来,他周身的元气也就有了个内聚的势子,外来元气想要侵入就很困难。

    这种状态,对修行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可也正因此,于无谓想要用符阵给赤玉丹提供元气的想法就要落空。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于无谓只消把元气内聚的势头散去,那外面的元气想要进去也就容易了。可如此一来,他此前在气法上下的苦功,便等于是白做了。

    于无谓又如何舍得?

    本来于无谓自恃二元算符在手,算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门不算难,哪知一连推衍了三四天,都没有得到理想的结果。

    于无谓不是轻易丧气的人,此路不通,他便开始琢磨起变通的法子。一来二去,他还真想到一个思路。

    赤玉丹不能补充元气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必须要吞服以后才能生效,既然如此……

    “那不吞服不就好了么?”

    想到此节,于无谓豁然开朗。可有什么法子是能赤玉丹不吞服就生效的呢?这其中就涉及到丹药的运作机理,以及药性变化了。

    修成二元算符后,于无谓可以说是术算大家,在符法上,同样是行家里手。阵法上的造诣稍差,可也算是略窥门径。

    但是在丹药这一门上,于无谓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除了吃以外啥都不会。

    不过于无谓虽然不懂,但有人懂啊。

    九迎风就懂,而且现在也算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炼丹师了。

    他本来就有一手不错的炼丹术,后来在山河仙府又获得了最顶级的炼丹师传承,修为暴增的同时,炼丹造诣更是水涨船高。

    听说了于无谓的要求,九迎风——这位新晋的炼丹大师,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于兄弟你这个想法,还真有够天马行空的。不过能不能做到,我还得翻书看看。”

    其实九迎风心中已经有了解决的思路,但是他具体的实现方法,他还得在知道了丹药的配方后炼制手法后才好确定。

    如果在书上找不到这一剂赤玉丹的丹方的话,那他就只能花时间去逆向分析了。

    好在他们的运气似乎还不错,虽然距今已有好几劫的时间,可九迎风还在山河仙府留下的一本丹书上,找到了赤玉丹的丹方。

    尽管其上的几种药材,如今已经找不到了,但凭此丹方,九迎风还是成功地逆向了手中这枚赤玉丹。

    “于兄弟今夜戌时再来此处吧。”

    戌时,于无谓再一次来到九迎风的丹房,九迎风正坐在一座丹炉面前,闭目养神。

    见于无谓过来,他道:“于兄弟你来得正好,引药马上就要出炉了。我先传你一段法决,有此法决,便可在体外将赤玉丹中的力量引导出来。”

    没过多久,只听九迎风轻喝一声:“开炉!”那丹炉的鼎盖旋即飞起,一阵青光散射开来,十余枚青色丹丸自其中飞跃而出,排成三排,落到于无谓面前。

    九迎风道:“这就是那引药了,引药和法决配合,就能够内外呼应,使丹药在体外产生和吞服类似的效果。不过此法还有一些需要微调的地方,就有于兄弟你自己去完善吧。你做此事的效率可比我高太多了。”

    于无谓笑着拱了拱手:“多谢九道兄了。”

    九迎风摆摆手:“你这个赤玉丹倒是让我有了一些灵感,可惜手头缺少几味合适的药材,不然我甚至可以直接炼制一炉不需要引药的外用赤玉丹。”

    这就是类似于外丹的法门了。玄门中一直都有炼制外丹的传统,有一些秘传的外丹,甚至具有堪比法宝的威能,又或者能让使用者获得不次于还丹修士的能力,可以说是真正的仙丹神药了。

    而于无谓这边,有了九迎风提供的引药和法决,再推衍起给赤玉丹补充元气的符阵,也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章五三 通灵元符

    从九迎风那里得到引药后,赤玉丹的事就算是完成了九十。余下的事项,只需要二元算符自动去计算便好。

    在二元算符全速跑满的同时,于无谓也没有闲着。近日他时不时地拿着那副玄鸟卷轴观看,没想到一来二去,还真叫他看出一个不太协调的地方来。

    “这几个文字,虽然不含灵性,可细细看去,其墨痕的深浅变化,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于无谓虽然不是书道大家,可他常年画符,写得多了,对如何运笔着墨,自然就有了种经验式的直觉。

    不过这种不协又说明了什么呢?或许只是因为曾经泡过水,墨痕因此受到影响罢了?

    “墨、书、符,符,符……”

    想到符箓时,于无谓忽地灵光一现,感觉自己恐怕已经快要接近真相了。

    “还真是符窍!”

    仔细分析一阵子后,于无谓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难怪此前不管是东极城,还是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玄鸟卷轴中的玄机。

    修行者往往会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和玄异有关的方向上,而若非精于书法的人,谁又会去刻意观察墨痕变化间的那一点点不协调呢?

    何况就算发现了墨痕间的不协调,不是专修符法之辈的话,也很难将之与符窍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说,符修也很难将二者联系起来。

    因为符窍本身并不是体现在符的墨痕上,而是体现在符箓引动的天地气机之上,算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没有深入研究过符法的基础理论,几乎就不可能对符窍有所认识。

    认识到墨痕的变化和符窍变化具有关联性后,于无谓便开始尝试从符窍当中还原这道符箓的原本模样。

    这个工作和九迎风逆向分析赤玉丹的单方有点类似,但相比之下,逆向丹方更多的是依靠经验,不确定性更大,通过符窍逆向符箓则更考验对符法的认识以及术算上的造诣。

    这部分的工作其实是可以依靠二元算符来代劳的,而且会比于无谓自己去推衍效率高很多。不过如今二元算符正在全力演算赤玉丹的符阵,于是于无谓便只好亲自上阵。

    自己推衍当然也有一些好处,比较直接的一点是有助于神魂的壮大,不过踏入通神后期后,于无谓实际上更看重另一个潜在的益处——保持自身的术算能力。

    靠二元算符效率当然很高,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二元算符都将是于无谓所能掌控的一件利器。

    但二元算符再怎么好,也仍是外物,于无谓想要在术算一途上走得长远的话,自身保持一定的术算能力是必须的,尤其是那些重要的计算方式。这一点他看得很清楚。

    如此,又是数日过去,于无谓几乎是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将玄鸟卷轴中隐藏的那道符箓,给还原了出来。

    当最后一缕元气在于无谓的引导之下归位,这一道符箓就算是成了。如此气机勾连,窍窍贯通,一道泛着青光的符文在虚空中呈现,于无谓心有所动,将之激发。

    只见青光渐隐,符文消失不见,接着,一道黑色的符文在玄鸟卷轴上空浮现,再去看卷轴,上面已是一片空白。

    当黑色的符文浮现时,于无谓心中便有了有了感应——这竟然是一道通灵元符!

    作为一名符箓法中的雷法派修士,于无谓当然是知道通灵元符的,所谓通灵元符,乃是符箓法中的另一脉,也就是符法派修士,成就还丹的根本。

    “气通天真而勾摄诸神,聚内外灵机以成元符。”

    当符法派修士踏入还丹境界时,便会绘制一张通灵元符,然后将之纳入体内,作为统摄内外气机的核心,这其实便和丹法修士所结成的金丹作用相似了。

    可既然是一种特殊的“金丹”,通灵元符在和主人分离之后,哪怕不消失,也应该会失去所有的玄异之处,岂会像现在这样,散发出很强的元气波动?

    而且于无谓心中还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如果他现在将这道通灵元符纳入体内的话,他很可能会立刻踏入还丹境界,彻底解决掉混沌阴阳符带来的寿元限制。

    “难道符法派也有外符一说?”于无谓心中疑惑。

    丹法派中有内丹、外丹的区别,二者皆可成道。那外丹便是修道者采集百药,在体外炼制的金丹,只要是气法达到合流层次的修士,不论神魂洗炼到什么程度,都可通过吞服外丹,直接成就还丹境界。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真存在所谓“外符”的话,那于无谓也算勉强达到了使用门槛。可是他真的要借此机会,一举踏入还丹境界吗?

    当然不!几乎就在一瞬间,于无谓便作出了决定。

    就此解决寿元问题,当然很诱人,还丹修士享寿三百载,那三百年之后呢?他又该何去何从?

    而且这张通灵元符来历不明,谁知道这其中会不会隐藏着什么阴谋?他于无谓身死固不足惜,要是连累了师长好友,那他又于心何忍?

    不过耗费了好几天苦功才得到的这枚通灵元符,若是叫于无谓就此放弃,他也是不会同意的。

    至少要搞清楚,这张通灵元符当中,隐藏着什么信息。

    二元算符现在已经空闲下来,正好便用它来解析这张通灵元符。

    相比起于无谓自己推衍,二元算符的效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加之这通灵元符和他此前解析出的那道引符颇有相似之处,因此不过一夜的功夫,于无谓就把这通灵元符解析出来了。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于无谓还有意外的收获。在解析通灵元符的过程当中,竟有一道符箓在其气海之中逐渐成形。

    观那符箓结构,竟然与他正在解析的通灵元符一模一样。

    这个异变令于无谓大惊失色,急忙停下了解析通灵元符的进度,转而开始探察气海中新形成的符箓的情况。

    “这东西太邪门了,我只是解析其运作机理和结构,竟然还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到我的气海中来。”

章五四 化虚为实

    于无谓的气海中,那道半成的符箓静静地漂浮着,丝毫没有因为于无谓停止解析而出现消散的迹象。

    犹豫片刻,于无谓还是将神念探了上去,试图仔细观察这道凭空出现的符箓的跟脚。

    然而他只是心念这么一动,神念还没来得及动作,那符箓却先起了变化。

    就像是了解到于无谓的心意一把,那符箓主动主动展开了气机,刹那间,于无谓便明悟了这道符箓的作用。

    这种明悟并非来自于外界,而是从他心底产生的。或者说,这道符箓其实也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如同神念、真气一般,是他本身修为的一部分。

    “这……”在这瞬间,一个名词在于无谓脑海中浮现:“符箓真种!”

    符箓真种是雷法派修士在踏入还丹境界时,凝聚的兼具有通灵元符与内丹形态的一粒灵种。

    于无谓自己就是雷法派修士,自然对符箓真种的特性有长足了解,故而他第一时间,便将两者联系了起来。

    “那我这算是什么?定鼎枢机,踏入还丹境界?”

    于无谓摇了摇头。显然不是,虽然他不知道成就还丹是什么感觉,但从前人的描述种可知,从通神境界到还丹境界,修士本身便如同脱胎换骨一般,绝不可能似如今这般平淡。

    何况于无谓的气法、神法,皆未臻至圆满的地步,又怎么可能就此踏入还丹境界?

    “莫非在外丹之外,还有‘外符’、‘外种’不成?”

    一念至此,于无谓忽觉背后生寒,“外种”没有,那魔种呢?

    虽然魔种并非文字意义上的种子,可自己现在这种杂乱无章的心绪,岂不正像是被魔念侵染过后的状态?

    “外符”、“外种”,这些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东西,难道都是魔念产生的幻觉?

    于无谓眉头微皱,发动神魂之中的混沌阴阳符,遍察内外,却没有发现半点魔念的痕迹。

    “不是魔念?”事到如今,于无谓也只能如此认为。因为通常来说,混沌阴阳符就是他防备魔念的最后手断了。

    如果魔念连混沌阴阳符都能幻化,那于无谓也只能随之沉沦,将那幻化的世界当作真实的世界。

    而不可能再无限制地细究下去,就像南华真人的那个著名典故,“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到了南华真人难等境界,自然可以既“有分”,又“齐物”,直窥万物之道。可后辈末学,功行不足,思量此等哲理就只会自乱心神罢了。

    面对那道“符箓真种”,于无谓遵循的是同样的原则。既然没发现问题,那就当作没有问题。

    只要后续不出现结丹的迹象,就继续解析,知道完全解析完毕。

    在二元算符的推衍下,这一过程很快便完成了。当那道通灵元符解析完成后,于无谓自然便明悟了这道符箓的作用,与此同时,其气海当中,也形成了一枚相应的完整符箓真种。

    “化虚为实,原来如此!”这一刻,于无谓终于明白,那道通灵元符能够脱离修士而单独存在的原因了。

    这本就是一道有着“化虚为实”作用的符箓!

    当然了,其化虚为实的能力,仅能作用在引气成符而形成的符箓上。想要真正打破真实与虚妄的界限,凭空造物的地步,恐怕只有南华真人那等修为境界才能做到了。

    不过即便只是将引气而成的符箓由虚化实,那也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创举。

    因为通常而言,不借助外物的话,符法修士能长久引而不发的符箓只有一道或者数道,不管是几道,这个数量绝对不会太多。

    这就使得专修符箓的修士,为了应对不时之需,往往要通过在某种介质上绘符的方式,来储备大量不同种类的符箓。

    但是在诸如纸、帛等介质上绘符同样存在着缺陷。

    一是越是高级的符箓,需要用到的介质就越珍贵。低阶符箓还好,就算耗费再大,以修行者的富有,都不算什么。可那些高阶符箓所用材料,数量一多,哪怕是大派弟子,也很难负担得起。

    二是在介质上绘制的符箓,无法使用贯气法进行强化。因为贯气法本身会使符箓凝聚的元气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以至于最后会朝着实体转化,而介质则往往难以承载这一变化的过程。

    据于无谓所知,还丹以上的符修,不管是符法派还是雷法派,在符箓的使用上,几乎都可以分作两类。

    一条是“通灵”路线,借助通灵元符或者符箓真种,沟通天地神灵之威,一念即可成符,在施法速度上,丝毫不亚于那些纯粹修炼法术的修士。有杰出者,甚至能和法器乃至飞剑比拼反应速度。

    第二条则是“通窍”路线,重视的是符窍的分形组合、气机贯通。正所谓“窍窍相通,则灵光焕然”、“画符若之桥、惊得鬼神叫”。此法讲究的是符法的条理性,注重在日常修持上下功夫,相比通灵路线的一念成符,威力则更加强大。

    贯气法就是通窍路线的代表性法门。此法在符道大家眼中,只是最基础的技巧,说穿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在一道已经成形的符箓上,沿着已有的纹路,再画一遍。

    每画一遍,就称作是一次“贯气”。理论上,贯气可以无限次地叠加,而且叠加的次数越多,其威力便越大。哪怕是最低阶风符、雷符,贯气个几千遍、上万遍,也足以产生移山填湖的恐怖效果。

    当然,这仅仅只是理论,实际上很少有人会这么去做。原因有三。

    一在于前面提到的,只有引气而成的符箓,才能用贯气法,而每个修士,能够引而不法的符箓数量却往往是有限的。既然数量有限,那就低阶符箓就很难享受到此等待遇。

    二是贯气叠加次数带来的收益,是逐渐降低的。贯气一次,符箓的效果可能会翻一倍。贯气三百次和贯气五百次,符箓的效果却连增加一层都难。

章五十五 神霄灵感还真雷法

    于无谓还在体悟气海中的符箓真种妙处,就在这时,他忽然感觉到身上的身份令牌有所异动。

    于无谓轻“咦”了一声,不明白此物为何会在现在发生变化。他心念一动,将神念探入身份令牌,却是一篇经文在他脑海中浮现。

    “竟是《神霄灵感还真雷法》!”

    《神霄灵感还真雷法》是回风观根本法门《碧落九霄飞仙真经》中分化出的一门丹诀,也是于无谓现在所修炼之《巽震炼神法》的最佳后续法门。

    从名字上看,此法似乎与大名鼎鼎的天轩阁神霄雷法有些相似,但二者一个是丹诀,一个是神通法术,根底上其实就千差万别。

    不过让于无谓没想到的是,这门丹诀竟然会于现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他的宗门身份令牌当中。

    他此前一直以为,只有在定鼎枢机、回到宗门之后,才会得传这门直指宗门最高道法的丹诀。

    在粗略地看了一遍经文之后,于无谓才算是解开了心中疑惑。

    原来尽管二者都是还丹雷法修士的标致,但符箓种子和符箓真种根本就是两个概念!

    符箓种子是符箓抽象出的一点真意,比如于无谓七海种的那枚“虚实”符箓种子。

    而符箓真种,则是由许多符箓种子,以一定的结构,交织排列组合形成的,具有元符性质的一颗内丹。

    简单来说,凝聚出符箓种子,仅仅只是意味着修士有了尝试洁丹的资格,只有将数颗符箓种子结成一颗符箓真种,才算是真正踏入还丹境界。

    其实于无谓宗门身份令牌中所藏的《神霄灵感还真雷法》,也并非全本,而仅有凝聚符箓真种的部分。

    他的师傅似乎早就预料到于无谓可能会在宗门外结丹,故而特地在其身份令牌当中留下了这段经文。在感受到于无谓体内的符箓种子气息波动后,这段经文才自动地浮现出来。

    神霄灵感还真雷法师法天地之神韵,有三大成道之途,按所需符箓种子的数量多寡排列,分别是“三才法、五气法、九霄法”。

    此三法以九霄法为上,每一个法门都分为四个步骤。

    以九霄法为例,第一步需凝就“阴阳真种”,第二步凝就“三才真种”,由此踏入还丹下阶,第三步凝就“五行真种”,为还丹中阶,最后凝练“九霄本命真种”,则成就还丹上阶。

    五气三才则等而下之,实际上就是九霄法的删减版。

    如五气法就以凝就阴符真种为第一步,凝就五行真种为第四步。三才法则以凝就任一符箓种子为第一步,凝就三才真种则是最后一步。

    不过,经文里也提到,三种法门虽有高低之分,但不论哪一种,都有长生之机。不同法门中同样名字的真种,也不可等而视之。因为其结构虽然相似,内里的具体修持法门,却不尽相同。

    同样是三才真种,三才法的三才真种就比九霄法的三才真种要强大地多。因为三才法的三才真种已然是完备之态,再无变化之机,九霄法的三才真种却仍有完善的余地。

    盘坐在蒲团上,于无谓闭目沉思。他并未立即开始修炼,而是在考虑一个问题,自己要走哪一条路?

    如果有时间,当然是选择九霄法成丹最好。以修行界的普遍水准来看,于无谓的年纪并不算大。通神修士寿元差不多可以达到一百岁,考虑到血气衰败的问题,有效的修炼时间也能到九十岁左右。

    可是他没有时间。若以九霄法成丹,他最少也需要凝练“九加五加三加二”也就是十九颗符箓种子,这还是只是上符的数量。

    实际上,按《神霄灵感还真雷法》,除了上符之外,尚有大量的下符需要凝练,虽然相比上符,下符复杂程度要低得多,可也架不住其巨大的数量。

    三才法所需的下符数量是三十六,五气法是四十九,九霄法则是八十一。

    何况以三才法成丹,也不是没有机会长生。

    这些都是外因。那内因呢?自己为什么要修行?是为了延命吗?于无谓不禁在内心自问。

    或许在一开始,他努力修行,是为了要度过三十岁的死劫。可是虽着修为增加,渐渐的,他的眼界也越发高远,对长生久视,也越发向往。

    他喜欢修行时的感觉,喜欢解析符理,也喜欢术士,向往凡人难以来往的遥远世界,向往抬头可见的崇高天空,更向往那天空之外的世界。

    毫无疑问,虽然都能通向长生之途,可九霄法成就长生的几率,要远比三才法高得多。

    如果自己今天为了能早日成丹,选择了三才法,可日后在还丹境界蹉跎的岁月,会不会为今日的选择感到后悔、埋怨,以致心劫成魔?

    如果有得选,当然要选最好的。

    深吸一口气,于无谓已经作出了决定。决定一旦作出,就再无回头路可走。九霄法,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漫长之路,唯有心志坚定,方能一往无前,走向终点。

    神霄灵感还真雷法,修行的第一步,便是要凝聚出一枚符箓种子,这一步,于无谓已经算是做到了。

    第二步,则是凝聚阴阳符,阴阳符,顾名思义,乃是由阴符和阳符两枚符箓种子组成的,也是最简单的符箓真种结构。

    不过这两道符箓在于无谓修行的《回风观符箓总录雷咒卷》当中是没有的,只有《神霄灵感还真雷法》才有收录。

    照例,于无谓开始依照经文中的图形和注解,练习绘制阴符。

    虽说“画符千遍,其意自见”,但是想要凝聚符箓种子,在介质上绘符却是不行的。这涉及到气机交感的问题,虚空画符,符和修士之间是一个有联系的结构,落到介质上,符便从修士身上剥离了。

    因此,通神修士在学习符箓时,往往会采用虚空绘符的方式,尽管有些浪费,可相比在介质上绘符,进度却要快得多。

    不过于无谓这第一次绘制阴符,却是没有成功。

章五十六 敲门

    失败是正常的,于无谓对此早有预料。相比他过去常用的“雷符”、“风符”甚至是高等“风符”,

    不过从这次尝试当中,于无谓也收获到不少东西,若是再来一次,他有七层把握能成功绘制出这道阴符来。

    但是这些经验却不是最重要的收获。

    于无谓在阴符的成形过程中,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

    是混沌阴阳符。对这件融入自家神魂的宝物的气息,于无谓最是熟悉不过。发现此端倪之后,再去看经文中的阴阳符纹路,与混沌阴阳符两相对照,就能感受到二者间的异同。

    混沌阴阳符之上的纹路,自然是复杂无比,抛却各种起辅助功能的云纹不说,单是主体上“阴、阳”两个篆字,就已看得人眼花缭乱,根本无从解析重构。

    可若将着眼处从细节移开,移向一个更高、更抽象的角度,观其大略,神霄灵感还真雷法上所记述的“阴”、“阳”二符,与其还真有种一脉相承的感观。

    或者说,后者几乎就是前者删减皮肉、只留筋骨后的产物。

    “这二者间莫非有什么联系不成?”于无谓不知道自己身上混沌阴阳符的详细来历,但是从师傅那里流出的只言片语看,其应该和回风观无关才对。

    但不管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于无谓现在都有个大胆的想法。

    “能不能以混沌阴阳符为符箓种子,来构建符箓真种?”或者更上一层的,混沌阴阳符的本质是什么,法宝?法器?符器?亦或者其本身就是一枚符箓真种?

    这个想法确实很大胆,若是寻常修士,莫说修为只有通神,便是还丹、步虚,大多也不敢去修改前人留下来的丹诀。

    但于无谓有阴阳算符,在这个法门的帮助之下,他的推衍能力早已远超还丹修士所能达到的层次,便是和精擅推衍之术的步虚相比,也不遑多让。

    更不要说,此事本就涉及到混沌阴阳符,借助阴阳算符的特殊性质,他甚至能够直接在神魂当中,对推衍得到的结果进行模拟,进一步降低风险。

    谋定而后动,做此类事情,于无谓早已是轻车熟路,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已经在心中排好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一、学习神霄灵感还真雷法所述“阴符”和“阳符”,因为涉及到后期模拟,所以必须要将这两道符箓学会,同时这也是一条后路,若是最终推衍失败,他也不会因此白白浪费时间。

    二、还真雷法结成的符箓真种位于气海之中,在人体的空间意义上的中心统御四周。混沌阴阳符则在于无谓的泥丸宫中,此处是人体精神意义上的中心。

    由于于无谓不可能移动混沌阴阳符,因此可能的话,最好是能像凝聚阴阳算符一般,从混沌阴阳符中引出阴阳二气,然后在气海中重建其符箓结构。

    若上一条尝试失败,则退而求其次,考虑修改神霄灵感还真雷法,把凝聚符箓真种的位置,从气海迁移到泥丸宫。此法较为冒险,尽管从修行理论和修行实践来说,上中下三丹田都可以作为结丹之所,但神霄灵感还真雷法选择了气海而非泥丸宫,自然有其自身的考虑。

    这种考虑可能涉及还丹境界本身的修行,也可能涉及到步虚乃至长生之后的修行。若是前者还好,凭借阴阳算符的推衍能力,于无谓还有可能成功修改,可若是后者,那在缺少后续修行功法的情况下,随意修改就是自绝道途了。

    三、前一步若能成功,才能进行最后一步,尝试以混沌阴阳符为上符符箓种子,和下符符箓种子配合,构建出阴阳真种。

    ……

    冬至日祈禳法会之后,原本包裹在着余杭城的风雪悄然褪去,尽管自北方而来的寒风依然凛冽,但这座城市依然在接连数日的晴日中,逐渐苏醒过来。

    余杭城中某处宅院,叶真人怀抱黑猫,用一个很舒服的姿势,倚在亭栏上懒洋洋地晒着太阳。

    远处一道青光闪过,东极城的青衣法师凌空虚踏,自其中走出,然后小步快走过来,行了个礼道:“叶真人。”

    叶真人保持着懒散的姿态,一手抚摸黑猫柔顺的皮毛,一边道:“上次窥探我等的那个小道士如何了?”

    青叶法师道:“还在城中。”

    闻言,叶真人挑了挑眉头,道:“不是说计划进行地很顺利么?”

    青叶法师低眉道:“本来是很顺利,可那道士不知为何,这几日一直没动静。他曾在易宝会上换下一枚赤玉丹,以此推断,其人或许是在为防身做准备。”

    叶真人点点头,道:“泰阳的事情不能耽搁,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五天之内,一定要使之离开余杭。但是也别把西湖剑派和鸿蒙道给引来了。”……

    这日,花缤、通明等人正在九迎风的宅邸中对练,他们受了喻令,不得随意外出,因此便只得在这庭院之中打发时间。

    花缤本是江湖豪侠,从前过得是前呼后拥的生活,因为见识了于无谓等人的惊人神通,才舍了一身富贵,甘愿为其做个随从。

    即便如此,过惯了从前觥筹交错的日子,这一下子被困在方寸之间,还是叫他很不习惯。

    好在前日于无谓传下一套《养生剑诀》,道是若想学道,可从此剑法入手,花缤这才不至于太过无聊。

    实际上何止是不无聊,在拿到《养生剑诀》的头天晚上,花缤兴奋地差点没睡着。

    这《养生剑诀》名字虽然普通,但以花缤的眼光却能看出,此书丝毫不比江湖上流传的那些神功秘籍差,甚至还犹有过之。

    不过很快,这种兴奋便又从花缤心间退去。他始终记得一点,他是为了学道的机会,才跟随在于无谓身边的。相比那夜看到的法术神通,江湖上那些神功秘籍又能算什么?他若是为了武功秘籍而来,当初就不会拒绝于无谓的《龙川剑经》了。

    九迎风的宅邸安静的很,确实适合潜心修炼,但这日,一向安静的门外,却响起了敲门声。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41608/ 第一时间欣赏阴阳符主最新章节! 作者:左流英所写的《阴阳符主》为转载作品,阴阳符主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阴阳符主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阴阳符主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阴阳符主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阴阳符主介绍:
我有一符,可御剑,斩鬼,弑神,更可知天下,晓众仙,算尽苍生!
……想想都可怕。阴阳符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阴阳符主,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阴阳符主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