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充当了什么角色我不清楚,但我只知道若这胡家是普通的囤积粮食做正经生意,那铁定没事。”
“若这胡家囤积粮食跟朝廷又或者跟雍王扯上关系的话,铁定没有好果子吃。”
“秦时和林锦查了这么久都没有得到胡家的什么线索,你将这消息透露给徐三公子,再加上先前萧博文帮忙调查那个带帆船的令牌,几方势力聚集,胡家怕是没事都会被查出点事来。”
“毕竟……胡家盘距永临多年,总会有那么些没有处理好的首尾。”
“等着看吧!”顾知寒笑道。
“嗯。”苏九点了点头,继而转移了话题,“小五和白老离开了这么久也不知道如何了,冥谷接下来要培养医者,粮食定没有准备那么多,这批粮食留足我们自己所需,再给冥谷留下百石,到时找机会送过去。”
“等红薯出来了,再让人送一批过去,应该就足够了。”
“将信写好,明日让三清那老头将信送出去,三清老头跟白老有他们自己联系的方式。”
“嗯。”苏九点头。
午后,苏九去了夏桀的屋子,此时他已经清醒,只是整个人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
他的眼神定定的盯着窗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你感觉如何?”苏九轻声问。
夏桀收回了目光,朝她勾起了一浅浅的笑意。
继而开口,“你说,月光明明那么漂亮,为何有的人见了它就会陷入癫狂呢?”
苏九微愣,“你的意思是……”
“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不是在想我为何到了十五这日就会发病吗?”
“因为十五到十七的月光最圆也最亮!”
“当初……我出事时,脑海中剩下的只有这一片皎洁的月光。”
苏九听着他的话,心里微微有些疼,但还是笑道:“既找到了自己的病因,那就很好办了。”
“只要在这几日不让你看到那抹月光,你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晚上将你打晕之后,你白日清醒过来并未有发病的迹象,所以只要你不去看,就不会诱导你犯病。今日十六,今晚我们可以试试。”
“嗯。”夏桀点了下头。
苏九又道:“云雷说,你体内有另外一股不属于你的内劲……”
“嗯。”夏桀也没隐瞒,眼眶突然有些红,“外公临死前传给我的。”
“我的身体不足承受得住,因此被暂时封印了起来,这么多年一直都无事,应该是昨日发病时,让这股内劲有了破印之势。”
苏九不太懂这些,只是道:“听说这种融合别人内劲十分危险,你今后自己小心些。”
夏桀因她的关心,心里暖暖的,“放心吧,我不会这么快就让自己死了的。”
点到即止,苏九朝他笑了笑,便转身出了门。
给顾爹和顾知寒施针按摩之后,苏九便去了田间小屋。
时间过去两日,徐三公子就带着徐管家和一队人马亲自来了大山村。
留足的粮食,苏九早就让云雷和张彪二人帮忙装进了地窖当中。
剩下的粮食,云雷张叔和全叔以及徐管家带着人称了起来,然后让人一袋一袋的往镇上运。
苏九则带着徐三公子去了田间。
上百亩的田地俨然是绿茫茫的一片,田间还有人不停的在田间劳作。
这样的场景在如今这个天气下,是很难见到的。
苏九道:“除了我自己种植的百亩红薯之外,其他村民加上外村的百姓种植的总共也有五六百亩。”
“红薯的产量极高,从前村民们只是一味的种下去,基本没怎么打理过,算下来也亩产两千斤有余。”
“今年的红薯,我特意用培养液进行培养,再加上一些打理的方法,我有自信,不说亩产万斤,至少亩产五千斤是有的。”
“外村的村民怎么种植的我没有多管,但我们大山村的红薯,却是在我的监督下种植出来的,绝不会低于这个产量。”
这苏九绝不是说大话的,这红薯本就容易存活又容易成长,再加上她的灵泉水有促进生产的作用,这些个红薯绝对长得不差。
另外这地里因为沾染了灵泉水的缘故,土地中的蚯蚓等微生物都多了起来,这大大的增加了这土地的肥沃程度。
单单是看这田间密密麻麻的绿色红薯藤,苏九就有这个自信相信自己的判断。
之前打算的是半月翻一次红薯藤子,可这疯长的程度,村民们基本是五天到七天翻一次。
就是卖那些红薯藤子,她们就收回来了不少的银子。
这村里那些没有养猪养牲畜的人家都可后悔了。
听了苏九的话,徐三公子立即欣喜了起来,若苏九说的是真的,粗略算下来的话,这些红薯足够支撑得住今年的天灾了。
而且军中的粮草问题,也会轻松很多。
苏九见徐三的表情,大致也猜测出他在想些什么。
指着田间不远处的一块空地出声:“那边是我正在建立的一个作坊,用来制作红薯粉的。”
“不出意外的话,十斤的红薯,应该能够制作出五斤到六斤的红薯粉末。”
“这一斤的红薯粉末,大约可以产三到四斤的粉条。
“一个成年人,一顿吃三两的粉条,就足可以撑个一天,所以徐公子算算,我这么多的红薯能不能救下万民?”
徐三顿时激动了起来,“若是这红薯真像顾三娘子所说的有这样高的产量,能够救下万民,事后在下定会为顾秀才和顾三娘子上奏朝廷。”
苏九倒不在意这些虚名,笑道:“再有半个来月,这红薯差不多就可以挖出来了,不过为了让徐三公子放心,今日但是可以挖一株试试。”
说完,苏九带着徐三公子去了田间的小棚子里。
待见到许,张两位太医的时候,徐三公子惊愕的瞪大了双眼。
他从小生活在京城,父亲位极人臣,又怎么会不认识眼前的两人?
可……可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徐三公子内心疑惑不已。
两位太医也没想到他们秘密来此,竟会遇见熟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苏九倒是忘记了这茬,略微恍神之后,指着两位太医道:“这二位是我的徒弟。”
徐三公子:“???”
收太医当徒弟?
苏九若无其事的开口,“这两人跟我打赌输了,所以认我当了师傅,然后自愿留下来为我当苦力。”
说着,苏九指了指小棚子里的药材和外面田间种植的那些药材,说道:“那些都是他们给我种的,我教给他们方法,提供能够培育药材的营养液,他们负责培植药材。”
“徐三公子应该知道我与永临王家合作种植药材的事,这些药材就是这样慢慢的培植出来的。”
徐三公子:“……”
苏九不动声色的将话题转移,“药材的生意,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我这里培植药材的方式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徐三公子若是愿意的话,我今后倒是可以给你提供药材幼苗。”
徐三公子:“……”
苏九见他纠结点似乎没放在两位太医的身上了,于是便在屋内拿了锄头和铲子带着他去了田间。
徐三公子心中虽然还很疑惑,但很明显苏九不会多说什么,他也不会蠢到这个时候去多问,于是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这红薯的身上些。
当然,两位太医出现在这里绝非是偶然,他现在不说不表示他不会让人秘密调查。
苏九倒也不怕他调查。
徐家清流,知道了这事应该也不会到处乱说。
有些的不该让人查到的,她相信莫珩也不会让人查到。
所以,无需担忧。
或许,他查到了之后,今后还能多一个盟友呢。
来到红薯田里,苏九便拿着锄头开始挖了起来。
她没做过农活儿,挖红薯是个技术活,挖了十几锄头下去,直接挖歪了,红薯都给她挖烂了好几个。
幸好边上有村民经过,见她挖得吃力,立马就走了过来。
“九九丫头,你要挖红薯啊?”
这村民苏九也不太认识,只见过却叫不出名字,但看年纪却跟顾爹差不多,叫一声叔总不会有错的。
于是苏九朝他笑了起来,指着徐三公子道:“叔,他是镇上徐家的公子,听说我要办这红薯粉的作坊,这不想要跟我合作呢嘛,我就想挖些红薯出来看看这产量,也好让他放心。”
这村民一听,脸上立即笑开了花儿,来合作的啊,说明有钱赚啊!
他们也跟着种了不少红薯的,这赚一笔是没得跑了。
“啐。”
村民在自己的手上吐了一口唾沫星子,搓了搓手,万分热情的将苏九手中的锄头拿了过来。
“我来,我来挖就好,你们看着。”村民笑呵呵的道。
苏九含笑着站到了一侧。
没一会儿的功夫,这村民就从一株红薯根里挖出了不少的红薯出来。
“哎呦,这红薯长得可真好哟,又大又长,个头还多。”村民一边欣喜的说着,一边数着,“十五个,有十五个呢!”
“这个头,一个个的都长得好极了,这最大的这个应该有四五斤吧,这最小的都有二三两!”
“九九丫头,我这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这红薯也是年年种,从来没见到有这样高的产量啊!”
“这十五个红薯,加起来得有三四十斤了吧,这……这一株就够咱们一家人吃个好几天了。”
“哎呦……有了这红薯,咱们还愁什么愁呦。”
村民激动得不行,一个劲的说不停。
说着还不忘夸苏九,“都是种植红薯,九九丫头的方法果然比我们的好。”
苏九笑了起来,“叔,你觉咱这红薯能亩产多少?”
村民估算了一下,“若每株都有这样的产量,估摸着亩产七八千斤不是问题。”
苏九朝徐三公子看去,笑呵呵的道:“徐三公子觉得如何?我这些红薯可否救得了万民?”
徐三公子内心也极为的震惊,朝苏九拱手,“在下佩服,半个月之后在下期盼能看到这红薯粉的出现。”
“好。”苏九点点头,将红薯用筐子装了起来,然后送了几个较大的给那村民,就带着徐三公子往顾家走。
粮食的事有徐管家看着,徐三公子还有事就没再顾家停留了,带了几个红薯便是跟自己的护卫一起离开了大山村。
“三弟妹,这红薯真的是咱家地里种出来的?”顾二嫂惊奇的问着。
“当然,我只挖了一株,一共十五个,最小的都有二两重呢!”
顾爹激动的看着最大的那个红薯,“我种了几十年的地,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红薯呢。”
“可不是!”顾母也点起了头来。
以前他们自己种的红薯,这最大的最多也就三四两重,而且一株能够有一个大的就不错了,产量高的也有十来个,但个头小啊!
没想到不过是中途多翻了几次红薯藤子,就能够有这么大的收获。
苏九笑道:“若每株都有这个量的话,亩产万斤应该没任何问题。”
“是啊!”顾爹听到这个数值,脸都激动得红了。
“三弟妹,那徐三公子可有说要买这红薯?”顾二嫂问。
苏九想了想道:“他有这个意向的,不过现在正值慌年,虽然粮食紧缺,我也不打算卖很贵的价的!”
“做成的红薯粉也会按照面粉的价格来卖。”
“我不想发国难财。”
她起初种植这些红薯的初衷也是为了应对如今的旱灾。
她做人有自己的原则,说她圣母也好,说她虚荣也罢。
赚钱的门路很多,她没必要为了点钱,将老百姓逼上绝路。
顾家人也没想到她会这么说,但也都支持她这么做。
顾爹道:“九九怎么想的,就怎么做便是,爹娘都支持你的决定。”
顾二嫂也道:“没错,咱们家如今也不差钱,没那个必要。”
“你们能这么想就好。”苏九笑呵呵的道:“现如今缺粮,价格太高也没人能吃得起,那跟逼死这些流民也没什么区别了。”
中午徐管家和徐管家和几个还未离开的小厮留在了顾家吃午饭。
苏九特意的做了一道拔丝地瓜出来,除了苏九其他人都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菜,只觉得新奇,好吃,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