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TXT下载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全文阅读

作者:幽之浮帆果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txt下载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东吴动作

    天下震动,诸葛亮出兵北伐,三郡闻风而降,只剩下陇西、广魏二郡苦苦支撑。

    雍州刺史郭淮,只能退守上邽,诸葛亮又分兵数路围攻陇西和上邽,广魏太守艰难抵抗,一切似乎都是如此的美好。

    东吴,武昌。

    吴王宫殿,孙权此时正在思考接下来的措施,就得知诸葛亮开始北伐,孙权知道,东吴的机会来了。

    孙权高坐上首,看着东吴的群臣,正在窃窃私语不止。

    孙权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众人,面似有愁容。

    “众卿,如今蜀国已经出兵北伐,号称二十万军马,如今魏国陇西之地,几乎沦丧,关中震怖,天下无不惊叹,我东吴不知该如何是好?”孙权一开口,就直接点明主题。

    “大王,如今之计,吴蜀结盟,又约定北伐曹魏,正是出兵的好时机,东吴若出兵,不须多只用十万人,就可以使得魏国首尾不得兼顾,顾此失彼,损失巨大!”此人正是张温,又与蜀汉教好,自然倾向于出兵北伐。

    “大王不可!不可啊!”张温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昭所打断。

    虽然不是东吴的丞相,但是也算的上是东吴的二号人物了,如今似乎要出言反对。

    “大王,据臣所知,东吴不过十万人马可用,可是曹魏在东线战场就不下十五万,在加上中线的五万,这就是二十万的军队,况且合肥城坚,南阳城固,如何攻之?”

    “我东吴本就不如曹魏,蜀汉诸葛亮别看是气势汹汹,可不过是仗着我东吴牵制曹魏兵力,使得关陇地区,兵力空虚罢了,如此才有三郡,瞬息而下耶!”张昭顿了顿,又继续说到。

    “昔日蜀主刘备盛怒之下,夷陵之战也不过就只能出七八万人,今诸葛亮接手蜀汉,不过三四年间,又有南中反叛,如何能出二十万的人马?不过虚张声势而已!”

    “臣推测,诸葛亮派赵云、孟达分兵两路攻打眉县和武关,更是无奈之举,疑兵之计也!其主力部队有五万人乎?

    不过是仗着西羌、胡之蛮夷功也,今曹魏皇帝,已经亲临长安,御驾亲征诸葛亮,又派大将军曹真十万人马佐右将军张郃前去支援关中地区,必能旬月暨定,平定叛乱。

    我东吴如果参战,必定出兵十万大军与曹休对峙,恐怕数月之内,不能分出胜负,倒时蜀汉坐看渔翁之利,诚圣明之主,不取也!”张昭说到最后,已经潸然泪下,不知所已了。

    孙权感慨一声,但是心中已经下了决心!

    “大王,臣以为,既然答应了吴蜀结盟,共同北伐,如今蜀汉一动,我们也要出兵,不然纵然诸葛亮有惊天之才,也难以凭借益州之力,撼动占据九州中原的大魏,此时曹魏已经源源不断的将兵力调往关陇地区,臣请愿出兵北伐,攻克宛、洛为大王分忧!”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朱桓。

    如今东吴仅次于陆逊的名将,之前曾击败魏大司马曹仁的进攻,还是以少胜多,最终导致曹仁郁郁而终。

    孙权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众爱卿议论不止,孤欲与大都督商议之后,再作决定!”

    “大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朱桓想要独揽军权,充作最高统帅。

    孙权坚定要和陆逊商议之后,再作决定。

    很快,陆逊就从襄阳赶到武昌,顺汉水而下,只用了几天功夫。

    密室之内,孙权与陆逊二人对坐而饮。

    “伯言,这是太子新烘焙的茶也,且饮之,与往常自是有几分不同。”孙权亲自给陆逊斟茶。

    “大王,臣不胜万分荣幸!”陆逊直接双手接住,然后一饮而尽。

    “此茶果然,比臣寻常所饮,清新脱俗,俊逸秀美!”

    “哈哈,伯言还是如此啊!”孙权调笑了一下。

    然后,孙权才步入正题。

    孙权命人将地图拿来,然后在二人面前展开。

    孙权伸手一指,看向陆逊,“伯言相比也知道前些日子,诸葛亮北伐,曹魏调兵遣将关中地区,东吴出兵与否?若出兵,几分力耶!”

    陆逊仔细思索片刻,就开口言道“大王直言,逊以知之,此战,东吴必出,若出必尽全力一战,如此东吴可兴矣!”

    孙权眼神一动,微微一愣神“计将安出?”

    “臣以为,诸葛丞相,兵伐陇右,东吴必定接应,出兵北伐,则曹魏首围难顾,臣已有万全之策……”

    孙权闻听,眼睛大放光彩,“好好,爱卿所言,孤以明矣,若如此,则曹休无可虑也!”

    陆逊之计,不知能否成功?

    ……

    孙登在府内,当得知诸葛武侯北伐的时候,就知道,天下大势要来了,东吴能否立国,真正的天下三分,就看接下来这一战了。

    曹魏立国凭什么,汉帝禅让,蜀汉立国,靠继承汉室正统。

    只有东吴既无名分,又无血统,只能够以武立国了。

    历史上的石亭之战,就是如此,东吴十万人马,曹休十万人马,再加上贾逵的数万人马,司马懿的数万人马,一场二十七八万的乱战,最终以东吴杀敌、俘虏一万余人,军粮、器械数以万计,打崩了曹魏的东线战场,还使得曹休败亡,再也没有主动进攻东吴的能力了。

    东吴是以武立国,当然石亭之战,虽然造成东线崩溃,也间接导致,曹魏的宗室统帅又少一位,加快了曹魏的衰落。

    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开江拓土,曹魏的损失,在东兴之战前就早早的补充回来了。

    不过这也使得,在东线战场,攻守之势异也,也有了之后孙权数次带兵攻打合肥,而曹魏只能退守,不能主动出击。

    甚至还修建了合肥新城,就是东吴的进攻给曹魏东线,带来了巨大的防守压力,如此而已。

    孙登的布局,才刚刚开始,“这一次的石亭之战,可不会如此简单了!”

    随即孙登也去拜见孙权,并且诉说厉害,终于得到了孙权的允许,带兵出征。

    ……

    “太子此次,也要出兵否?”

    “哈哈,元逊还是如此啊!这几年真是辛苦你了!”孙登看向诸葛恪,不由得感叹而已。

    “哈哈,军座此次欲领兵作战,恪也愿与之通往!”诸葛恪这几年也成熟不少,而且忠勇军也成长很多,可称精锐了。

    “元逊,放心,此战还有你威风的机会,不过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孙登此次之所以在去安陆之前,来见诸葛恪就是因为,诸葛恪如今手上已经基本收复山越。

    四郡之地,数年之功,耗费了无数钱粮,再加上孙权宽厚的政策,以及诸葛恪的真心,终于勉强解决掉山越这个麻烦,还得到了十几万的人口,诸葛恪在其中挑选了精兵万人,直接训练完善,随后更是将近二十万人的编户齐民,视作吴人,教化不止。

    如此,东吴山越之患,几乎平顶,诸葛恪还得兵万余人,再加上忠勇军,诸葛恪手上已经拥有了一万五千余人。

    当然,这都跟孙权报备过了,而且山越新兵,虽然战斗力不高,但是打打顺风仗还是可以的。

    有人说,为什么诸葛恪不募兵四万,只募兵万人,那是因为此时,东吴要供给接下来的大战,粮草紧缺,反倒是十几年后,战事平息,自然可以募兵四万来了。

    “元逊之才,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建功立业不久矣!”

    孙登同诸葛恪畅聊了很长时间,连续数日皆是如此,因为孙登知道,诸葛恪占据这孙登谋划的关键一部,重要无比。

    此时,距离诸葛亮北伐,也不过七八天,中线孟达出事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司马出兵

    且说孟达自从接到了诸葛亮的命令后,就匆匆忙忙的赶回上庸,起兵五千,号称三万大军,直奔武关。

    武关一破,便可以直接进入渭水地界,长安近在咫尺。

    孟达从上庸起兵,带着自己的部曲,过武当、穿南乡,想要直接兵临武关。

    武关之后,就是商县和上洛了,也就是战国时期楚怀王被张仪哄骗的商於之地。

    商於六百里之地,对于秦国的战略布局有很大的意义,尤其是秦楚争锋的局势,楚国可以轻松攻入关中地区。

    所以怀王哪怕知道张仪有诈,也要搏一搏,当然结果都知道,被张仪骗惨了。

    秦国也没有割让商於之地,楚国虽然有南阳之地,也对秦国,无可奈何,反而被秦国打的屡屡丧地。

    孟达也知道,这一路人马,不过是疑兵,所以倒也没有快速赶路,反而是慢悠悠的直奔武关,一天也就走几十里,用了十几天,才将将来到武关面前。

    历史上的孟达占据的东三郡还是魏国的,所以如果起兵确实有可能给曹魏的关中之地产生威胁,因为属于内部突然反叛,还是有一点点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曹魏的东三郡,早早就吐了出去,孟达此时进攻属于外敌入侵,曹魏朝廷自然是对于上庸、西城、房陵之地有所防范,所以孟达不可能攻下武关,进入关中地区,除非孟达被李世民、韩信附身了。

    更何况,孟达只允许带领五千人,武关,如何能破?

    因为提前行动,所以诸葛亮出祁山的时候,孟达已经兵临城下了。

    不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有几千人防守,孟达也不可能攻陷,主动尝试叫骂敌军守将,结果对方就是坚守不出。

    孟达也尝试两次攻城,结果反而折损了几百人,还好孟达没有强攻的想法,牵扯魏国兵力而已。

    距离武关不远处,蜀汉孟达大营便设立在此处。

    可以看出,孟达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军营之中,也颇有几分章法,也算的上是名将了。

    孟达此时正在中军大营中看诸葛丞相的军令。

    “嗯...,好,丞相已经收复陇右诸郡了,不日就要平定陇西了!”孟达很高兴,现在武关的战事又很轻松,自然是装装样子就行了,不用真的用心打,毕竟这里大多都是孟达自己的部曲。

    有一人走进来,悄悄的对孟达说了几句话。

    孟达听到了之后,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我所料,司马老儿中计也!”

    众将闻听,不由得诧异“将军是说……”

    原来此时,孟达在外的斥候,发现了魏军的身影,而且打着司马的旗号。

    孟达看向四周,“我早就知道,司马懿必然会在本帅攻打武关之时,偷袭后路,不过我略施小计,故意将辎重放在队伍后面,等待司马懿的出现。”

    “想必要不了多久,司马懿的探子就会发现我们的粮草、军饷,到时我等只要埋伏在辎重队伍之外,一顾作气而出,司马懿便会胆寒,纵然不能生擒司马懿,也要让他不敢再来扰我。”孟达对诸将说道。

    有一将领,有所不解“将军,若是司马懿带了数万大军,又该如何?我们可只有五千人啊!”

    孟达显然已经考虑了问题,“南阳之地,如此重要,陆逊、诸葛谨都是当世名将,况且又有数万人马,司马懿如果带领大军前来断我后路,那么东吴方面又岂不会断他司马懿的后路?”

    “南阳若失,洛阳、中原危矣!司马懿身为抚军大将军,都督曹魏的荆州、豫州,又镇守宛城,怎可率领大军而出,只为了我这一处疑兵?”

    孟达说道此处,又不禁想起了什么,“司马懿此人,不过一迂腐之文人也,又岂会打仗,只不过当过几回随军参谋罢了!”

    众将纷纷笑道“将军英明,既然如此,司马懿就不会带领太多人了,武关又打不下来,不如反过来收拾司马懿?”

    孟达又看向诸将,“没错,武关险要,不可轻动,仅凭我们这点人马,是打不下来的,况且丞相之前已经写书数封交于襄阳陆逊了,此时东吴人马,已经准备好了,只要我修书一封,陆逊必然会出兵助我,到时司马懿插翅难逃!”孟达确实很有想法,不过事情会想其所想的一样吗?

    距离孟达军帐不远处,正有这一支恐怖的魏国军队,如果仔细打量,就可以知道,远不止万人。

    没错司马懿此战带来了三数多人,南阳之地,几乎空虚,只在宛城中留了几千人马,不过司马懿似乎很自信。

    数万人密密麻麻的排列开来,而且观其行军,就知道,司马懿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行事,而是小心谨慎。

    司马懿正坐镇中军,缓缓骑马前行,忽然接到手下探子回报,前方发现孟达的军队,不知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正拿着地图,看来看去,似乎不担心什么。

    “大将军,接下来我军如何,行事,请大将军示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司马师。

    “不急,全军停止前进,再探再报!”司马懿似乎早就有所预料。

    “这……诺!”司马师只能传令而行。

    司马懿则悠然自得,似乎不把孟达放在眼里。

    不久,司马师回到帅帐之内,才开始询问司马懿。

    “父亲,为何……”司马师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司马懿看了看自己长子,嗯。

    “出身寒微,不是……”好吧,串词了。

    “我儿可知,这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以正合,以齐胜,避实就虚,攻敌所不敌的道理?”司马懿看向司马师,眼中充满了期许。

    “父亲的意思是……,此辎重是孟达故意而为?”司马师说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孟达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也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运送粮草,竟然没有多少士兵保护!必定是陷阱矣!”

    司马师又在营帐内,走了几步,思索几分。

    然后又抬头看向司马懿,“万一是真的粮草呐?孟达虽然号称三万大军,不过据我所知,上庸三郡,本就贫困,东吴又占据房陵一郡,如何供养的起数万士卒?诸葛亮既然已经率领主力北伐,那么孟达必定是疑兵!”

    “既然如此,孟达就不可能有三万人马,最多六七千人!”司马师说道最后,眼睛闪出了一道精光。

    “所以护送粮草,不可能出太多的军队,这也可以说的过去!”司马师已经二十岁了,有自己的想法了。

    司马懿轻轻一笑,“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孟达也算是宿将了,怎会不知如此简单的道理?况且如今孟达深入敌境,距离上庸有几百里,必然小心谨慎。”

    “这……,那父亲,不如咱们将计就计,假装要抢粮草然后派重兵埋伏……”司马师正要说下去,就被司马懿打断了,司马懿摇了摇头。

    司马懿开始教导司马师“子元啊!为将者,不可不识天时、地理,如今大军距离蜀军较远,再加上为父谨慎,所以没有被孟达发现,如果贸然行事,恐怕会惊动孟达。”

    “孟达久居此地,清楚地理,一不留神,就会率领大军,跑入群山之中,到时为父就会功亏一篑!如果只是要击败孟达的话,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

    不过想要全歼的话,就有些难度了,为父自信带领数万军队,自然能解决掉孟达,拔掉这个隐患!”司马懿这才暴露自己的想法。

    原来司马懿想的是全歼孟达,而不是击败孟达,不然为什么司马懿会带领数万军队前来围剿孟达了。

    司马师这才恍然大悟,然后笑到“父亲是怕孟达带队突围,这才亲率数万大军,围剿蜀军啊!”

    不过司马师又疑惑起来,“可是,父亲带了如此多得军队出来,要是东吴偷袭南阳、或者偷袭我们大军的后路,这如何是好?”

    司马懿微微一笑,“子元想的不错,东吴方面陆逊、诸葛瑾确实有能力如此做,甚至还可以一边截断我们大军的后路,一边进攻南阳,但是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司马懿一个转折,把司马师问住了。

    “……还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吗?”司马师感到疑惑。

    “父亲,吴蜀结盟,诸葛亮北伐,东吴一定会有动作,诸葛瑾虽然屡战屡败,但是也有中州大捷啊!更何况还有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亚于当年周郎啊!”司马师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慌张起来,显然是发现了大军有致命的危险。

    司马懿面色一变,“子元,肃静!成大师者,怎可一遇事情便慌乱不已?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且学古人!”。

    很快,再司马懿的气势下,司马师好了起来,又恢复了本来面目,毕竟这是司马师第一次上战场,紧张生疏是在所难免的。

    不久司马师回过神来,开始镇静下去,不在慌张了。

    “师儿,能看到东吴的动作已经不错了,不过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司马懿又开始解答司马师的问题。

    “父亲,你的意思是……”

    司马懿没有回应司马师,反而是起身离开军帐,走出营帐时,说了两个字。

    司马师这才想明白,怪不得父亲会大胆的率领数万军队,直接抄孟达的后路,而不担心南阳和自己的安危。

    司马懿走后,司马师独自在营帐内喃喃自语到“孙……权”

第一百二十三章 孟达败逃

    司马师确实忽略了一点,陆逊虽然是东吴的大都督,但是还是要处处向孙权上书,只有孙权批准了才可以出兵。

    尤其是夷陵之战,陆逊哪怕看出蜀军的弱点,也需要请示孙权,孙权下命令批准之后,陆逊才可以出击。

    可以说,夷陵之战后,曹丕三路伐吴,本来应该让陆逊出战的,结果孙权只是让陆逊坐镇夷陵,反而是让诸葛瑾去统帅。就是想分陆逊的权。

    早在孙权继位之后,就各种制衡将领,哪怕是赤壁时,周瑜也不是大都督而是和程普互为左右都督。

    如今也是为了,用诸葛瑾去制衡陆逊,避免一家独大,当然,诸葛瑾外号“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自然不出意外,没打过夏侯尚。

    当然,结局很明显,诸葛瑾确实军事上比不了陆逊,要不是吕蒙推荐的朱然确实优秀,江陵不存也。

    司马师在营寨内,左右走动,反复思索司马懿的提示。

    最终司马师狠下心来,决定要赔司马懿赌一把,看看到底结果如何。

    司马师的想法,影响不到司马懿的决定,如果司马师不是他嫡长子,司马懿才不会费劲心思去解释,就向司马昭,现在司马懿对二人可以说是差别对待。

    司马懿向诸位将领,下达了几个军令,诸将莫敢不从,一一执行。

    司马懿的眼中闪过几缕幽光,如同暗夜中的独狼,但是很快又内敛收取。

    众将只知道,孟达要凉了。

    ……

    襄阳,太守府。

    诸葛瑾看着手中的孟达信,不由得思索片刻。

    “孟达此言有理,此时出兵,必将包围司马懿的后路,司马懿不是当世名将,此战必胜!”诸葛瑾心中窃喜。

    不过很快诸葛瑾又知道,此时陆逊在武昌,诸葛瑾没有直接指挥荆州军队的权利。

    诸葛瑾又派人快马加鞭,顺江而下,将孟达的信件送给孙权,请求出兵。

    武昌,孙权收到信件后,急忙把陆逊叫过来商议,陆逊直接指出,现在可以让诸葛瑾出兵,不过恐怕晚矣!

    孙权于是将相关文书,交给诸葛瑾,命其火速出兵,务必要全歼魏军。

    此时的司马懿,军事上的名声不显,虽然诸葛瑾在司马懿手上略有小挫,但是诸葛瑾认为,司马懿不过是占着宛城坚固而已,如果野战的话,不会弱于司马懿。

    诸葛瑾接到命令后,开始火速出兵,不过这一来一回,可就用了五六天,诸葛瑾正式出兵又耗费了两三天,就这七八天的时间。

    孟达的情况,可就不太好了。

    ……

    秦岭山脉之中,孟达此时率领几百残部,报团取暖。

    此时的蜀军,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意气风发,而是一个个的灰头土脸,垂头丧气,还有不少都带伤。

    孟达此时更是深受重伤,好好的盔甲,都被打穿了,偌大的军队,现在只剩下了孟达的部曲了。

    其余的人,都被司马懿的大军,冲散了,或者被杀,或者投降,或者跑入深山之中做个野人。

    本来就是人数上的劣势,更何况还有将领的差距,孟达又怎能逆天而行。

    孟达看了看周围,苦涩一笑“我孟达今日有此败,怨不得旁人,只有我一人之罪!”

    孟达说完,要拔剑自刎,结果被亲卫拦住。

    “将军,不可!”“将军使不得啊!”“将军!”

    孟达凄惨一笑,“我受丞相重托,今日率领五千精锐,又何面目去见丞相!”

    原来,就在这短短几日内,司马懿率领大军,将孟达驻扎之地,团团围住,同时隐藏不漏。

    反而带领数千士兵,装作袭取蜀军粮草,当孟达率军杀入之时,司马懿则佯装中计,不敌而逃。

    等到孟达愈发深入之后,孟达的后路才被司马懿埋伏的军队切断,司马懿反过头来,和孟达交战,孟达本来还诧异,可是打来打去发现,魏军人数越来越多,这才知道中计。

    孟达只能率军撤退,等到回了大营才发现,此地已经尽数归于魏军了。

    孟达无奈,只能在亲卫的保护之下,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可惜结局就是,孟达惨败给司马懿了。

    孟达无奈,只能率领数百人,翻山越岭,跑回上庸,再也不敢出来面对司马懿了。

    诸葛瑾率领万余人,想要切断司马懿的后路,结果在十堰被司马懿埋伏,折损了千余人,只能乖乖看着司马懿率领大军,撤回宛城。

    诸葛瑾另外派出的万人,进攻宛城,也久攻不下,面对司马懿的回防,诸葛瑾只能无奈下令退兵。

    回到宛城后,司马师才对司马懿说:“父亲,你怎么知道,诸葛瑾会出现在十堰,而不是其他地方呐?”

    司马懿微微一笑“你怎么知道,我只在十堰放了伏兵?”司马懿左手轻捋胡须,看向司马师。

    司马师这才恍然大悟,“父亲,我知道了!父亲原来早就算好了!”司马师眼中闪出精光。

    “哈哈,为将者,怎能不做好充足的准备,哪有万无一失的事情,战场上行事多变,要做好一切的准备,这些事,早在我到了武关,就开始做了,师儿要谨记!”

    司马师“诺!儿谨记!”

    司马师走后,司马懿又仔细斟酌该如何上书皇帝,又不至于惹得皇帝的怀疑。

    最终将深思熟虑之后的奏表写完,然后上报朝堂。

    “不知道,诸葛亮能否让大将军,吃个亏呐?”司马懿心中暗想。

    孟达惨败,并没有给天下带来多大的震撼,因为世人只知司马懿数万军队,击败孟达,以多欺少,不过而已。

    司马懿更是在给曹睿的奏表之中,说自己只是凭借人多势众而已,不能算是有功,武关守将,只率领两千人,顶住孟达万人的进攻,这才是大功,如果武关守不住,长安危矣!

    所以曹睿更是大力的赏赐武关守将,至于司马懿只是简单褒奖几句,无关痛痒。

    反而是在陇右的诸葛亮,更能牵动全天下的神经,毕竟诸葛亮号称二十万人伐魏,而且陇右旦夕之间,似乎就要丢掉。

    因为目前天下的大局,在陇右,在关中地区。

    不过诸葛亮目前是收不到孟达的信息了,哪怕是知道孟达惨败,对于大局也不会有影响,因为蜀汉北伐的主力在陇西地区。

    ……

    襄阳,诸葛瑾回去之后,不由得无奈苦笑,“我还真不是打仗的材料啊!老老实实做好本质工作吧!”

    武昌,孙权还是希望诸葛瑾有所收获的,结果还是这样,不出陆逊所料,无功而返,还损失两千人。

    还好孙权不把两千人损失放在心上,只是可惜没有抓到司马懿。

    孙权写信,勉励了诸葛瑾几句,然后又和陆逊,谈论很长时间,最后下定决心,要打一场真正的大战。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9737/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最新章节! 作者:幽之浮帆果所写的《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为转载作品,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介绍:
曹孟德:孙坚,江东猛虎!孙策,狮儿难与之争锋也!
关羽:虎女焉能嫁犬子?
刘备:江东鼠辈!
孙登:我是大吴景帝,一统华夏,谁说江东全是鼠辈?传旨,将刘禅封为安乐公,命他今晚赴宴!看看是否颇思蜀乎?
传旨,尽诛司马懿全族!
倘若孙登不早死,这天下还会是司马家的天下吗?
晃晃秦汉世,铁血后三国,这天下还是不要司马家来的好!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谁说江东皆是鼠辈?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