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永不撤退的尖刀班TXT下载永不撤退的尖刀班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全文阅读

作者:向远志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txt下载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十卷 心荡涟漪(三)

    渐渐的,林音音带着微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看到了美丽的爱情之花正在怒放。

    第二天,星期一,林音音又将随项目部的人一起进入青龙洞。而欧阳晓与董明成、钟仁锋三人在八点钟之前便就已经来到上坪,此时正是早餐时间。项长明等人也从相隔不远的伍兰文家来到村委会食堂吃早餐,而且他们已经预支了伙食费。

    吃早餐时,项长明等人与尖刀班及村支两委干部交流了情况。并说考虑到工作效率,以后进入洞穴深处后,计划每三天出洞休息一天,在每三天的洞内工作时间,希望尖刀班和村支两委能找人能决他们的后勤给养。当然,一切费用都由他们自己负责。而且为了缩短在洞内来往的时间,他们还计划将主洞道分成两段来进行规划,从上坪村入口这边先规划设计一半,然后从高坪镇的水口村的出口进洞规划另一半。不过依据探险队以前画出的洞内景观分布图来看,一个月之内将所有的景观规划完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首先规划设计第一期开发的工程,即主洞道及几个主要景观分布的岔洞,这也包括那个洞穴瀑布和那条阴河。其他岔洞内的景观将为作为第二期工程来开发。

    尖刀班与村支两委商议后,决定由村主任黄光厚与纪检委员刘时冲负责解决项目部进洞后的供养问题。

    吃过早餐后,林音音在随项目部的人去青龙洞时,悄悄地问欧阳晓道:“哥,你有女朋友了吗?如果没有,觉得我怎么样?“

    听了林音音的话,欧阳晓一时差点将刚刚吃下的早餐喷了出来。过了约半分钟才说道:“音音妹,我是你哥。我已经有女朋友了,明年国庆节就要结婚了。”

    林音音头脑中“嗡“的一声,失望之情油然而生,眼泪不觉夺眶而出,一句话也没说便转身上车,与项长明等人往青龙洞而去。

    欧阳晓在林音音转身离去时,看见了她眼里的泪水,弄不明白她为什么会这样,自己与她之前并未见过面。也许是老战友吴兴超对她说了什么,等晚上林音音回来后,一定要问清楚是什么原因,以免产生误会。

    项长明等人去青龙洞后,欧阳晓便召集尖刀班与村支两委干部开了一个碰头会,对本周要做的事作规划。本周主要有两件事要做,一是与市场主体酉西市“山里绿有机蔬菜种植公司“已经谈好,于本周一开始进村流转用于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尖刀班与村支两委配合他们与村民签好土地流转承包合同。二是入户走访,摸排收入刚刚跨过国家贫困标准线的贫困户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六名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的生活情况。

    碰头会后,欧阳晓便给山里绿公司负责上坪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经理万长风打电话,问他们今天来不来。万长风说他们已经从酉西市出发了。

    欧阳晓便让扶贫专干卢小敏在村委会值班,同时等候万长风等人。自己则与其他人按各自联系的村民小组入户。

第十一卷 情系群众(一)

    欧阳晓联系的是最远的三个村民小组,即十四、十五、十六三个组。虽然十五和十六两个组的大部分人都已经搬到了集镇上的安置点,但没搬走的那些十户人家都在山上发展烟叶及种植中药材。而且光浩贡茶公司新发展的那二百五十亩高山有机茶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组的区域内。另外,全村六名分散供养的五保户有三人居住在这三个组,其实三人都在十四组。昨天晚上,他就与纪如雪一起,在街上自费买了六瓶塑料瓶装的“沙坪村“酒,共花了一百二十块钱。早上到村委会后,拿出三瓶给董明成和钟仁峰,让他们入户时带给另外的三名五保户。当然,董明成和钟仁峰在入户时也经常这样做。

    对于五保户,国家每年给他们每人七千多块钱的兜底保障,生活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这些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的监护人大多是其兄弟与侄儿侄女等亲属。说实在的,在关爱上真的不如亲生子女,他们其实过得很孤独。不论承不承认,这都是事实。尖刀班和村里的干部也曾劝他们去福利院集中供养,可是他们却死活不愿意去。

    尖刀班入户时给五保户带点酒或其它一些小礼物,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却能让这些孤独的老人心里升起暖意,更从党员干部对他们的这些细微的关爱中,感知到党和政府没有忘记还有他们这批人,而且在时刻牵着他们,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与温馨。

    在大家临出门时,钟仁峰建议尖刀班和村支两委干部一起按上次院落会时的组合,两人或三人搭配进行入户,遇事也可以随时商量定夺。

    上次开院落会主要是宣传市场主体进村流转土地的事,因而人员并未完全按照各自联系的小组来进行搭配。而这次入户是为了全面摸排国家对寒池县精准扶贫工作验收后的第一个春节之前,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的情况。当然,尖刀班和村支两委干部在定期与不定期的入户走访中,对这些情况早巳随时记录在案,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两不愁,三保障”出现问题的群众。不过,为了确保群众在国家对全县精准扶贫验收的第一个春节过得祥和幸福,以绣花的功夫再作一次全面摸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由于黄光厚联系的是十一、十二、十三这三个组,与欧阳晓联系的那三个组在同一个方向,他便与欧阳晓一起入户。二人首先来到十一组杨国强的家,这家人一直是尖刀班与村支两委干部最为担心的几户收入刚刚跨过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

    杨国强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老婆,不过据他自己说,十多年以前,他在四川打工时找了一个当地的女人做老婆,并且生了两个儿子。当然,这只是洞庭湖垮坎——听到别人讲。反正左邻右舍的人这么多年也没看见过有女人带着孩子来看他。自从十年前他的父亲患了痴呆且瘫痪后,因其母亲身体也不好,为了照顾父亲,他再也未出去打过工。而且他那痴呆瘫痪的老父亲还患有前列腺炎多年,过不了一会就要屙尿,而他的母亲根本挪不动。因而杨国强干活时不能离家太远,过一会就得回来抱起父亲为他促尿。不过他会些泥瓦工的活,为了生活,也在邻近有人修房子时找些活干,赚点小钱。虽然他父亲在前几年已经纳入了农村低保,每月有三百一十块的低保金,但这点钱依然不能让他全家的收入提高到贫困线以上。尖刀班便在群众代表会上提议将他母亲也纳入低保,并获得表决通过。这样一来,他家的收入便提升到贫困线以上。在今天八月,他父亲死了后,他母亲的身体愈发不好,而他也觉得自己已经五十二岁的人了,不再适合外出打工。因此,他家的收入极不稳定,有随时返贫的危险。

第十一卷 情系群众(二)

    二人走进屋里,和室外的寒气逼人相比,室内暖烘烘的。

    杨国强正躺在火膛边的一架木板床上。他那七十多的老母亲正往火膛加柴。见欧阳晓和黄光厚来了,老人忙请他们在火膛边坐下,杨国强也躺着与他们打招呼。

    黄光厚问道:“国强,怎么搞的,病了吗?”

    杨国强说道:“人背运的时候,喝水都塞牙。前天在大岩堡给李良修牛圈,晚上喝了点酒,回家时在水草湾一跟头摔到坎下,把腰折了。当时把手机也摔坏了,要不是赵癫子路过,在那山大人稀的地方,我一晚上冷都冷死了。”

    欧阳晓说道:“国强叔,怎么不看医生呢!”

    杨国强的老母亲说道:“我也喊他去医院住几天,可他硬讲没得钱。”

    欧阳晓说道:“到沙沟卫生院治不需要花多少钱,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高。”

    杨国强叹了一口气说道:“医院报销比例是高,我这个样子至少要住个十来天,那我来回的车费和生活费以及报销后的自费部分,也要好几大百。不满你们讲,我现在手里是还有三四千块钱。可几下子搞玩了,以后如果很久没人请我做事,我生活怎办。“

    黄光厚说道:“你先去医院把伤治好了再说,你母亲有低保,你每月再挣个几百块钱,生活应该没有问题。”

    杨国强说道:“黄主任,算下来生活是没有问题,可你也知道,乡里乡亲的红白喜会也有礼尚往来。”

    的确,村里的人情往来要花钱,这是任何地方都免不了的。杨国强在人情方面与乡邻之间有往来,不过并不多。即使抛开这一点,就他家目的收入,算帐的确能算到脱贫的标准之上。而杨国强的两三亩旱地已经种上了枇杷,可是枇杷还未到挂果期,也就没有收入。又因他从小不爱种田,两亩水田早已经荒了两三年。不过在上次的院落会上,他已同意流转给市场主体。由于他以前要照顾父亲,母亲的身体又不好,家里没有养猪,吃的肉和米全靠买。今年八月他父亲去逝后,依然没有养猪。他家目前的这点收入仅能维持“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要达到较高的生活质量,几乎不可能。

    十一组及邻近的村民都知道杨国强虽然也做些零工,但绝对算不上勤劳的人,他特别不愿意干农活。自从他父亲死后,很多人都说以前因他父亲的情况他不能出去做事,可以理解。而现在他父亲去逝了,他一个壮汉,养活他母子两人应该没有问题。那他母亲的低保就应该下,扶贫不是养懒人。而且在上个月的村民代表会上还有代表提出了这个问题,只是尖刀班和村支两委考虑到杨国强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暂时保留着他老母亲的低保。其实,尖刀班一直在想办法让杨国强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但他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让他外出务工是不现实的,而且他也不愿意外出务工。让他做护林员,一年有四千块的工资,可他却不愿意干。他这种情况,一直是尖刀班与村干部的一块心病。

    欧阳晓知道,现在治好杨国强身上的伤,让他恢复劳动能力才是最紧要的事,便说道:“杨叔,先去医院把身体治好,有了好身体,一切才有希望,钱用了还可以赚回来。现在党和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劳,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

    还没等杨国强搭话,欧阳晓的手机响了。拿起一看,是白河片区工作队书记(管理白河一带的八个村)鲁自在打来的。

第十一卷 情系群众(三)

    欧阳晓按下接听键,问道:“鲁书记,你好。”

    鲁自在说道:“晓哥儿,你刚才在哪个地方?”

    欧阳晓说道:“在十一组土地坡杨国强杨叔家里。”

    鲁自在说道:“我也在十一组来了,你在老杨屋里等我。”

    刚挂断电话,欧阳晓的电话又响了,是“山里绿有机蔬菜种植公司”经理万长风打来的。说公司有个突发情况,需要回去处理,星期四再过来。

    与万长风通过电话后,不一会,就听到屋外有停车的声音,欧阳晓与黄光厚便起身来到屋外,只见一辆黑色的公务车停在屋坎下的公路上,接着从车里下来三个人。这三个人除了鲁自在外,另外的两人是县人大主任尚运峰与原沙沟镇党wei书记、后来调任布袋镇党wei书记、又于2018年12月刚刚升任县人大副主任的张立军。

    还没等欧阳晓说话,尚运峰便笑道:“我们的晓哥儿比以前更帅了!”

    张立军也笑道:“尚主任,你也不看看我们晓哥儿以前是干什么的,他骨子里的军人之魂永远存在。”

    欧阳晓说道:“三位领导,今天怎么上山来了。”

    张立军说道:“年关将近,县领导都要到了各乡镇调研,尚主任是沙沟镇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长,我就协助他一起到沙沟镇来看下。到上坪村委会后又见鲁书记也在那里。扶贫专干小卢说尖刀班和村里的干部都下组入户去了,又得知你和黄主任一起上十一组这上面来了。尚主任说我们也上这里来看下,于是就和鲁书记一起来了。”

    欧阳晓不觉想到,县里领导下来不打招呼,不要当地干部陪同的规定还是执行得很好的。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带头执行规定,才能带来上行下效的好头。如果领导干部对制度执行不力,而且带头违反,那一切制度搞得再好,也形同虚设。看来寒池县的领导干部,在这方面执行得非常好。

    在张立军与欧阳晓说话间,尚运峰和鲁自在也与黄光厚握手寒喧。张立军便又与黄光厚握手并说道:“老黄,精神还是这样好,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黄光厚笑道:“大不如以前了,那个腰椎间盘突出的老病时常折磨我。”

    欧阳晓又将杨国强家的情况向三位领导简略地说了一遍。

    听了欧阳晓说的情况,尚运峰说道:“那我们一起再进去坐坐,看能不能就近找个适合他的工作。”

    于是,众人便又进入杨国强的家中。杨国强母子招呼众人坐下。

    欧阳晓向杨家母子介绍了三位领导,鲁自在作为片区书记,常来上坪村,杨国强自然认得他,而张立军虽然以前在沙沟镇当过书记,他与作为沙沟镇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长的尚运峰二人,虽然也经常深入到群众家里,但毕竟面广人多,因而杨国强对他们并不熟悉。

    尚运锋今年五十二岁,他从普通乡镇干部干起,在长河乡干过书记,后来又干县财政局长,直至后来的县人大主任,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杨国强寒喧后,又对他说道:“老杨,你还是先去医院把身上的伤治好了再说。我们商量一下,等你把伤治好后,看能不能在集镇上给你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

    杨国强问道:“尚主任,那我首先得问下工资多少?”

    见杨国强不问什么工作,却首先问待遇,尚运峰笑道:“老杨,你预期的工资标准是多少?”

    杨国强说道:“起码得两千块钱一个月吧!”

    尚运峰说道:“老杨,你这个要求不高。”说完对欧阳晓和黄光厚说道:“晓哥儿,黄主任,你们尖刀班和村里是怎么想的?”

第十二卷 冬日山野(一)

    欧阳晓说道:“我们打算等青龙洞的项目开工后,给项目部说一下,让杨叔去工地管管材料,每月开个一两千块钱的工资。以后景点式开放迎客后,再让他在景区干点别的工作,这样就可以确保他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尚运峰又说道:“有个问题不知道你们考虑过没有,据我们了解,即使以天宇公司的高效率,青龙洞至少在要在三个月后才能进入施工阶段。那这三个月之内怎么办?”

    欧阳晓说道:“尚主任,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一个月前我和黄主任找杨叔谈过,我们给他在沙沟镇上的天力集团分公司找了一个打包的工作,可杨叔说母亲没人照顾,不愿意去。”

    听了欧阳晓的话,张立军对躺在床上的杨国强说道:“老杨,你看这样好不,你先在镇上找个事做两三个月。我看你堂屋里有一辆摩托车,可以每周回来看看母亲。等青龙洞景区的施工队进场后,你就回来到工地上做事如何?“

    杨国强从几位干部的话语中,深切的感受到了对他是真正的关心,心里不觉有些感动。便说道:“那我先去医院把伤治好,开年了就去集镇上做事,可是我现在这个样子,也去不了医院。”

    欧阳晓说道:“杨叔,要不叫救护车来?”

    杨国强说道:“救护车要花钱,还是让我妹夫明天来接我。”

    见杨国强说让他妹夫明天来接,黄光厚说道:“国强老表,你妹夫不是在湘西那边吗?”

    杨国强说道:“没办法啊。“

    欧阳晓说道:“杨叔,您别着急,我等会送你下去。”

    杨国强将手乱摆,连声说道:“欧阳班长,这不行,这不行!”

    欧阳晓真诚的说道:“杨叔,这没什么。党和政府派我们下来组成尖刀班,就是为了更好的给大家服务。“

    尚运峰说道:“晓哥儿,我让司机送老杨去医院,我们还想和你一起走访几户群众。”然后,又对杨国强说道:“老杨,带上你的农合卡和身份证,还有户口本,我们扶你上车。”

    杨国强看着尚运峰,心里热烘烘,感谢的话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因为他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好一会,才说了一句话:“感谢共产党!“然后,让母亲把挂在板壁上的一个旧皮包取下给他,一切证件都装在包里的。

    欧阳晓和黄光厚搀扶着杨国强,来到那辆公务用车边,而司机一直等候在车上。

    待杨国强被扶上车后,尚运峰对司机轻声交待了几句,便让司机发动车。

    此时,欧阳晓对黄光厚说道:“黄主任,您陪杨叔去趟医院,等他住进医院了,您直接和舒哥(公务车司机舒广)回村委会等我们好不?”

    黄光厚说道:“好,没问题。”又向尚运峰和张立军说道:“二位领导,那我去医院了。”然后上车坐在杨国强身边,并把他扶住。

    尚运峰又对杨国强说道:“老杨,安心治疗。不用担心,有党和政府的帮助,只要你伤好了愿意做事,一切都会有的。”

    杨国强向尚运峰点了点头,当尚运峰再次嘱咐司机和黄光厚一定要安顿好他时,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第十二卷 冬日山野(二)

    杨国强在黄光厚的陪伴下,乘车去医院后,尚运峰对欧阳晓说道:“晓哥儿,你仍然按你们先前的计划入户,我和张主任与鲁书记跟着你走就行。”

    欧阳晓说道:“我们每个月都在入户,对各户的情况基本上都是了解的,这次入户主要是对有返贫风险的建档立卡户进行全面摸排,找出短板,以便及时弥补,确保不出现反贫现象。比如说今天杨叔这户,他的短板就是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当然现在两位领导已经帮我们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十一组存在返贫风险的主要就是杨叔这一户,那我们现在去十二组。”

    尚运峰问道:“你联系的是哪几个组?”

    欧阳晓说道:“我联系的是十四、十五、十六组。”

    尚运峰想了想说道:“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去这三个组看下。”

    欧阳晓说道:“好,那请三位领导上车。”

    张立军笑道:“尚主任,我俩能有幸让反恐英雄做司机,何其荣幸。”

    尚运峰说道:“是啊,真还是第一次坐晓哥儿的车呢!”

    欧阳晓见三位领导上车后,便将车继续向山上开去,到十四组后,欧阳晓将车停在五保户龚大贵的门前。又对尚运峰等三人说道:“三位领导,这是五保户龚大爷的家。”

    尚运峰说道:“虽说我们要到你联系的几个组来看看,但不宜打乱你们的工作安排。不过,我和张主任也有走访五保户的计划,那就下车看看。”

    四人下车后,欧阳晓又从车里拿出一瓶“沙坪村”塑料瓶装酒。

    全镇的散养五保户住的房子是统一修建的二十五个平方米的砖瓦房。当然,龚大贵的房子与全村其他五名五保户的房子也是如此。

    欧阳晓走到门前,边敲门边喊道:“龚大伯,在家吗?”

    只听得屋里答应道:“是哪个啊?”

    很快,门便打开了,跛着脚的龚大贵出现在门口。

    欧阳晓说道:“龚大伯,您好啊!”

    龚大贵看见是欧阳,高兴地说道:“欧阳班长,你又上山来了。快到屋里坐,外面冷。”

    欧阳晓说道:“龚大伯,县里的尚主任和张主任和片区鲁书记看您来了。”

    尚运峰等三人走上前去分别与龚大贵握手并寒喧问候。

    龚大贵忙请四人到屋里坐,他的房子有一个客厅和一间卧室,还有一个小厨房与卫生间,一个人生活足够了。客厅里烧着一小盆碳火。

    欧阳晓将那瓶酒递给龚大贵,龚大贵感动地说道:“欧阳班长,你每次来都给我带东西,这让我怎么好意思呢?”

    欧阳晓说道:“龚大伯,您就是我的亲人,给您买点酒是我应该做的。”

    龚大贵说道:“快请坐。“

    四人坐下后,龚大贵拿起个四一次性塑料杯子,又在杯子里面放了点粗茶叶,然后从旧暖水瓶里倒出开水。

    欧阳晓站起来给尚运峰和张立军各自递上一杯。

    尚运峰喝了一口茶后,笑着对龚大贵说道:“老哥哥,今年六十几了?”

    龚大贵说道:“今年六十八了。”

    尚运峰又问道:“老哥哥,你平时都是谁照顾你呢?”

    龚大贵回答道:“是我侄儿龚远红照顾我,他打工还没回来。不过,我现在还动得起,也不要他管多少。”

    尚运峰点了点头,说道:“老哥哥,你一定要保重身体,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多享几年福。”

    张立军也说道:“是啊,老哥哥,国家现在条件了,可以让你们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过上好日子。”

    龚大贵说道:“这都要感谢共产党,让我这样的孤人不愁吃穿。欧阳班长对我比亲人还亲,真的感谢你们把这么好的干部派到我们这里来。”他的确说的是真心话。

    四人与龚大贵聊了会天之后,离开时,欧阳晓又嘱咐他烤碳火时一定要注意打开门窗透风。

    告别了龚大贵,四人又看望了另外两名五保户后,又来到十四组两户返贫风险较高的建档立卡户家里,详细了解情况并确定解决的办法。

    欧阳晓看看时间,已经十一点半钟了。便说道:“三位领导,要不回村委会吃午饭了再上来。”

    尚运峰说道:“时间还早,我们直接去山顶的两个组看下。上面两个组的大部分人已经搬到了安置点,留下的人应该不多了,去看看他们的生活情况。”

    四人又上车向山顶的两个组而去,越往上走,可以看见路边的背阴处有没化完的残雪。

第十二章 冬日山野(三)

         当车沿着马尾松林间去年刚刚硬化的水泥公路,依山盘绕上行。林间的残雪在从树间照出的缕缕阳光下格外亮眼,就如天上的白云撒碎后被人随意丢弃在林间。

        在松林间的盘山公路上行了约两公里后,便上到一个缓坡式的大平台,前面出现了一片新建的茶园,从公路边向斜缓的山坡上延伸,一直延伸到前方六七百米远的山崖脚下。那山崖高度不低,从茶园尽头向上,还有约五六百米高,而且向左右绵延开去。这里就是光浩贡茶公司新建的二百五十亩有机茶基地。建茶园的土地有五十余亩是十四组的,而其余的都是十五、十六组的。

       尚运峰对欧阳晓说道:“晓哥儿,把车停下。”

      欧阳晓便将车缓缓停在路边,尚运峰又对张立军说道:“老张,自在,我们下车看下。”

       张立军说道:“我也正有此意。”

        欧阳晓下车为三位领导拉开车门,尚运峰与张立军下车后,都说山上的空气好。

       今天天气晴朗,但在这千余米的山上,不仅有些冷,而且有风。当然空气的确很好,即使有风吹动,依然几乎没有纤尘。

      茶园的右边,也就是路前方几百米处,分散着四栋房子,其中有两栋是两层的小洋楼,另外两栋是木头房子,但整修得很漂亮。

    尚运峰看到面前的地里,茶苗已有两尺余高,看来明年开春的确可以进行一定量的采摘了。很明显,脚边的茶苗行间的土刚刚翻过,而且在山风的吹拂下散发出阵阵牛粪的味道。

    张立军说道:“尚主任,看来那些人正在进行茶叶冬管,但不知道倪光浩在这里没有?”

    尚运峰说道:“走,我们去看看。”说完便沿着茶园间的小路向那些劳作的人走去。张立军与鲁自在及欧阳晓也紧紧地跟了上去。

    当四人走到离那些劳作的人们只有十多米远时,一个身着蓝色劳动服的中年人站起身来,看看他们,连忙向四人快步迎了过来。边走边说:“天哪!尚主任,张书记,不,张主任,鲁书记,欧阳班长,你们怎么来了!”

    尚运峰笑道:“我们想看下倪总倪老财在山上种的茶长得怎么样了,哪知却在这里遇上了你倪老财。”

    张立军也笑道:“我看别人叫你倪老财真是贴切得很,居然自己亲自下地干活,了不起,了不起啊!像你这样干,哪有不发财的道理。”

    鲁自在说道:“今天运气好,能在这里遇到倪老财。”

    欧阳晓也打招呼道:“倪总,您好啊!”

    原来,此人就光浩贡茶公司的老板倪光浩。他回应完四人时,就已经来到了四人面前。

    尚运峰首先伸出手去,要与倪光浩相握,倪光浩摆摆手说道:“尚主任,我这手上有牛粪,还是别握了。”

    尚运峰强行握住倪光浩的手说道:“你这个倪老财,你是怕我沾上的财气吗?小气鬼。”

    倪光浩与尚运峰是高中同学,关系很好,当然与张立军也是老熟人。不过他虽然与欧阳晓也熟识,毕竟欧阳晓是年青一辈,而且与他只是在工作上的事打交道,因而不好开玩笑。与尚运峰握手后,他又与张立军、鲁自在及欧阳晓握手。

    五人寒喧后,尚运峰又对倪光浩说道:“倪老财,去看下你们干活的现场。”

    倪光浩便带着尚运峰等四人来到刈口上,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推着一台机器将茶行间的土犁开一个尺多深的沟槽,后面的人将堆在地上的牛粪填入沟槽中,然后在牛粪上盖土。

    尚运峰等四人与各位劳动者热情的打招,这些人大多是本地村民,他们与欧阳晓非常熟悉。

    那台犁槽的机器尚运锋他们早就看见了,开始还以为是小型耕土机,现在才发现并不是。

    张立军指着正在犁槽的机器问道:“李老板,你这机器不错,效率高。”

    倪光浩说道:“张主任,你说对了,这是最新改进的专门用于山区茶园和果园施肥用的犁槽机。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高,单纯的追求产量已经不行了。比如说茶叶,人们喜欢喝绿色天然不施用化肥和有毒农药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鲜叶制成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机食品,用到茶叶上就叫作有机茶。你们看,我现在将牛粪等农家肥深埋入土中,通过地下的微生物分解后,开春就可以让茶树吸收,能完全做到不使用化肥与有毒农药。生产出的茶叶就是真正的有机茶,可以出口到欧美地区。”

    正说话间,从山下开上来两辆拖拉机,很快便沿着茶园中的机耕道开到他们身也停下,一车是猪粪,一车是牛粪。

第十三卷 一心为民(一)

    尚运峰问道:“倪老财,你这些肥料是从哪儿搞来的?”

    倪光浩说道:“是从山下的养猪场和养牛场搞来的。现在村民种地已经很少有人愿意用这些东西了,他们都嫌麻烦。这样一来,这些养殖厂为了处理这些粪便,对于用惯了化肥的村民,即使送到他们的田间地头,他们也还是不愿意用,他们觉得猪牛等动物的粪便用起来太麻烦了,因而这些养殖大户对处理牲畜粪便也很头疼。我就主动找到几位养殖大户,提出帮他们处理这些粪便,既解决了他们的难题,又为我的茶园提供了上好的有机肥料。”

    尚运峰赞道:“倪老财,这样做就起到了物质循环利用的效果,也很环保,你的确了不起。“

    倪光浩说道:“老同学,我只是个生意人,没有你说的这么好,我建这个有机茶园也是为了赚钱。不过我有一个底线,就是不能干损人利己的事,而是要利人利己。这样才能长久,若做什么都只单单考虑自己的利益,生意绝对难以做长久。”

    张立军接过话说道:“要是所有的生意人,都能有你倪老板的这条底线就好了。”

    倪光浩说道:“这是为人的起码标准,损人利己的事做多了,会报应到后代子孙的,我决不会干这样的事。“

    尚运峰说道:“老同学,我们就不耽搁你干活了,我们到十六组去看下。”

    倪光浩说道:“十六组没几户人家在山上了,剩下的几户都是烟叶种植大户。这段时间他们都闲下来了,我把他们都请来帮我干活了。而且现在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吃饭了再说。”

    尚运峰笑道:“倪老财,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倪光浩说道:“如果你讲客气的话,那就是没当我是老同学了。”说完,又对那正在干活的十多人说道:“大家都停下,吃中饭了再搞!”此时,他的电话又响了,是老婆曾兰英打来的,说午饭已经摆好了。

    于是,众人在冬日中午的阳光下,向右边几百米处的那几栋房子走去。

    尚运峰对欧阳晓说道:“晓哥儿,你把车开过去。“

    欧阳晓便将车开到那几栋房子前停下,下车在路上等着其他人。

    尚运峰和张立军、鲁自在与倪光浩及那十多个村民一边攀谈,一边向欧阳晓走过来,很快便来到他的身边。

    此时,路上坎的那栋洋楼里走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正是倪光浩的老婆曾兰英。

    倪光浩对着曾兰英喊道:“兰英,来客人了!”

    曾兰英听见男人的喊声,向倪光浩身边一看,不觉有些意外,但立即热情地说道:“真是贵客临门,快到屋里坐!”

    尚运峰说道:“弟妹,你好!”他其实只比倪光浩大一天。

    张立军和鲁自在及欧阳晓也与曾兰英打招呼此后,众人便在水龙头边用肥皂洗手。

    进屋后,见堂屋里已经摆好两桌饭菜,桌上中间的酒精炉上架着一锅儿腊肉,让人食欲大增。

    倪光浩招呼众人坐下后,自己便坐在尚运峰身边。

    农村人大多比较朴实直爽,那些女人大多集中到一桌,开始吃了起来。男人们则集中在尚运峰等人这一桌。那位开犁槽机的中年汉子对尚运峰等人说道:“几位领导,喝一口。”

    这个汉子欧阳晓和鲁自在都认得,是十四组的建档户李华山。李华山在从地里过来的路上,与尚运峰及张立军已经熟识了。

    尚运峰说道:“华山兄弟,你们喝,我们下午还有事,以后有机会再陪你好好喝几杯。”

    倪光浩知道尚运峰他们有纪律,而且现在又是中午,就更不能喝了。要是晚上,以老同学的私人身份,尚运峰绝对不会推斥的。便对李华山说道:“华山,尚主任他们中午是不能喝酒的。”

    李华山笑道:“这个我们理解,那你们就吃饭。”他便给自己和几个一起干活的人倒上。

    尚运峰等人一边吃饭,一边与众人交谈。张立军问道:“各位,现在对村里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坐在张立军身边的一位老汉喝了口酒说道:“我活到六十岁,从来没看到村里有这几年发展得快。以前种地肩挑手提,上山下岭,累个小死。可自从精准扶贫开始后,村里的水泥路也修好了,电网也重新拉了。以前稍微一天干,吃水要到几里外的狗熊沟去挑,现在每个小组都修了水池,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今年(农历)夏天这么天干,都没缺过水。”

第十三卷 一心为民(二)

    张立军又问道:“那您对村里的发展有什么建议没有?”

    这个老汉也是十四组的,叫刘双全,见张立军问他,便又说道:“希望我们低处的几个组种的枇杷将来结果后能顺利卖出去。如果卖不出去,那就都白搞了。千万别象以前栽木瓜,成堆的木瓜果没人要,都烂在地里了。”

    李华山也说道:“刘家表叔说得对,到时候千万别卖不出。不然的话,我家那三亩地的枇杷树也只能当材烧了。“

    听了刘双全和李华山的话,尚运峰对欧阳晓说道:“晓哥儿,你是上坪村的尖刀班长,你来给大伙儿说说这个问题。”

    见尚运峰让他说话,欧阳晓吞下嘴里的那块腊肉后说道:“以前全镇发展木瓜的事我还在当兵,不是很了解,不过后来听杨义然书记说过此事。以前的事我没亲身经历过,不好评价。而这次发展枇杷是由雪落县新兴农业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并与种植户签下了保护价收购合同。结果后不需要我们种植户卖,他们会上门收购。因此,我们大家不必担心卖不出去。”

    李华山说道:“如果那个公司垮了怎么办?”

    欧阳晓说道:“新兴农业公司除了鲜果销售外,还生产枇杷酒,枇杷膏等深加工产品,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倒闭的风险并不大。退一步说,万一这家公司倒闭了,我们尖刀班也会想办法将这些枇杷卖出去。也许大家会说,尖刀班早晚会撤走。请大家放心,尖刀班既使将来解散了,其职责也撤不掉,也会有人来继续承担尘刀班的责任。为群众分忧是党和政府永远撤不掉的义务,尖刀班的为群众服务的责任永远也不会撤。”

    李华山喝了口酒说道:“欧阳班长,尖刀班为我们全村人做的事,我们大伙都是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的。我们信任尖刀班,你这样一说,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另一个黑瘦的中年汉子接过话说道:“华山老表说得对,今年为了我们山上几户人家种的烟叶能卖个好价钱,欧阳班长他们硬是和我们一起到烟草站帮我们卖烟。他们和烟草站的工作人员讲道理,没让他们压我们的价,让我们每家都多卖了万把块钱。”

    这个黑瘦的中年汉子叫胡千禄,是十六组的易迁户,他的家从这里往上还有三里路,比这里海拔还要高两百多米。而且以前十五组的大部分人也住在那上面,由于海拨较高,属于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地方,因而这两个组的绝大多数人都搬到集镇上的安置点去了。也许有人会有疑惑,海拔才一千多米,怎么会是属于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地方呢?其实酉西的高山和二高山地区春天迟,夏天雨水多,冬天很冷,土地也不肥沃。虽然留下的人通过种烟叶致了富,但如果上面的人不搬走,每家都种烟叶,那每户就只有几亩地,虽然可以脱贫,但致富却很难。而且种植烟叶劳动强度很高,的确很累,很多人不愿搞。现在大部分人都搬走了,他们的土地都集中流转给了留下的这些人家,每家可种四十亩以上,搞得好的每年都可以收入近二十万左右。

    听了胡千禄的话,尚运峰和张立军都向欧阳晓投以赞许的目光。

    倪光浩也说道:“欧阳班长他们尖刀班的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实事,解决了很多难题。我虽然不是上坪村的人,但尖刀班为大家做的事,我还是知道的。我们这些市场主体在村里搞发展,他们也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我们解决难题。”

    尚运峰向倪光浩点了点头,又问道:“老同学,这房子你是租的吧?”

    倪光浩说道:“这是我老婆的娘家。”

    尚运峰笑道:“弟妹原来是这里的,那她娘家人呢?”

    倪光浩说道:“这是她弟弟房子,她弟弟去州城陪弟媳看病去了,还没回来,女儿在镇上天力集团分公司当文员。我岳父岳母住在县城哥哥家里。”

    大家边吃边谈,吃过饭稍事休息,尚运峰等四人便向众人告辞,虽然他们刚才已经与十六组的几个人交流过了,但他们还是要继续去十六组看看。

    欧阳晓开着车继续前行,来到一个山口,这里有一户人家,房子是新修的两层小洋楼。他告诉两位领导,这是十五组村民刘昌用的家,房子是今年才修的,去年他家的烟叶卖了十一万多块钱。而今年卖了十八万,除去成本也个九至十万。

    翻过山口,又在山背面上行了一里路,便来到了十六组,路边都是烟叶地,烟叶的枯杆大多已经收拾好后堆在一起。

第十三卷 一心为民(三)

    欧阳晓将车在一栋木头房子前停下,这是十六组陈华军的家,陈华军两口子今天在倪光浩的茶园干活,与尚运峰等人己经见过了。

    尚运峰带头走进屋里,进入堂屋左边的一间房子,里面有一个地炉,人进到屋内,顿觉暖气扑鼻。

    屋里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伏在桌上做作业,穷边的一个老汉在抽着烟袋。

    这个老汉是陈华军的父亲,见有人进来,陈老汉忙站起来热情地问道:“几个客人,从哪里来?”

    尚运峰说道:“老人家,您好啊!我们是从山下来的。”

    欧阳晓问道:“陈大爷,您不认得我了?”

    陈老汉定眼一看,笑眯眯地说道:“唉哟,原来是欧阳班长!”说完,看着鲁自在又说道:“这不是鲁书记吗?”

    鲁自在说道:“陈伯,是我。”

    陈老汉又看着尚运峰和张立军说道:“这两位客人是?”

    欧阳晓介绍说道:“陈大爷,这是我们县里的尚主任和张主任。”

    陈老汉说道:“原来是县里来的领导,快请坐。”然后又对那个小女孩说道:“露露,快给客人倒茶。”

    那小女孩便站起来倒茶去了。

    尚运峰问陈老汉道:“老人家,今年有七十几了,身体还硬朗吧?”

    陈老汉说道:“今年78了,还算动得起。”

    此时,那小女孩给四人端来茶水。

    欧阳晓接过茶后问道:“露露,你还认得我不?”

    小女孩羞涩地说道:“你是欧阳叔叔,今年放寒假的时候,还是你送我回家的呢?”

    欧阳晓又笑着问道:“还记得我当时跟你说不?“

    小女孩说道:“记得,你说现在国家的发展越来越快,没有知识就跟不上时代。让我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尽自己的能力为国家服务。”

    欧阳晓说道:“我看得出来,你正在努力学习。”

    小女孩点点头,然后又回到桌子边做作业去了。

    原来,这个小女孩叫陈小露,是沙沟镇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今年沙沟镇中学放寒假那天,下着大雪,四个学生在上坪村委会下车后,再没有车愿意上山顶上去。恰好被欧阳晓看见四个孩子在风中瑟瑟发抖,便让他们进屋烤下火。他却将车轮上链条,待四个孩子烤热后,开车把他们送回山顶的家里。从七组入户回来的钟仁峰得知此事后,直夸欧阳晓好样的。

    尚运峰与张立军及鲁自在却和那老头闲聊起来,尚运峰说道:“老人家,听说您家这两年的收成还可以。”

    陈老汉说道:“去年和今年都还可以,去年的烟叶卖了八万多块,今年卖了十二万,就是前年没搞得钱。”

    前年夏天沙沟镇下了一场大冰雹,把几处二高山的烟叶打得片叶不存。这个情况尚运峰等人当然知道,虽然有农保,但每亩也只赔到几百块钱。

    听了陈老汉所说的话,尚运峰说道:“是啊,前年整个沙沟镇的农作物受损都很严重,特别是二高山以上的烟叶种植户的损失最大。”

    陈老汉说道:“前年山上的人户都还没搬下去,我家只种了八亩地,有了去年和今年的收入也能补得上前年的损失。说起来都还得感谢欧阳班长他们,每个月都把农技站的技术员请来给我们这些种烟叶的人家作指导,才让我们的烟叶产量高,质量好。我这些贫困户真的要感谢您们领导,把这些好干部派村里来。”

    尚运峰说道:“老人家,看到您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就说明精准扶贫的成效显著。”

第十四卷 似山情怀(一)

    陈老汉说道:“是的,自从精准扶贫开始后,村里的变化很大,水泥路都通到我们这山顶上了,有什么东西运上运下,都很方便。本来我们也可以搬到集镇上的安置房去,可是我儿媳要在山上种烟,不肯搬走,就没有下去。现在我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也不比在工厂里做事差。只不过苦一些,农村人吃苦习惯了,有的是力气。现在国家政策又好,我真还想多活过十年。”

    尚运峰说道:“您老身体硬朗,一定不止再活十年。”

    四人与陈老汉聊了一会后,便告辞了。尚运峰让欧阳晓将车继续向前开了一里,就到公路的尽头了,这里也有一幢木头房子,只是没人在家。这一户曾经也是建档立卡贫户,户主武国强今年四十五岁,本来直到去年秋天也还是个单身汉。他去年种烟赚了十来万,尖刀班成员董明成在去年冬天他给介绍了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今年秋天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武国强今天也倪光浩的茶园干活,他与尚运峰等人在一起午饭时,也已经说了他去年种烟的收入,并说他老婆带着孩子走娘家去了。

    尚运峰下得车来,走过武国强的房子,向约三十米远的悬崖边走去,张立军和鲁自在及欧阳晓也紧紧地跟上他。

    四人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群山在阳光下格外清晰,犹如一片波涛在奔腾怒吼,蓝天之上没有一丝云彩,一群不知名的鸟儿正从头顶飞过。

    尚运峰看着眼前的大好河山,不觉吟诵起了开国领袖那雄浑而壮丽的诗篇: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待尚运峰吟诵完毕,张立军笑道:“我的尚主任,怎么一时诗兴大发了。”

    见张立军问他,尚运峰认真的说道:“老张,我看着这一片大好河山,不觉想起了我们正在进行的事业,精准扶贫顺利验收后,我们又进入了扶贫成效的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我们真是一路快马加鞭未下鞍啊!”

    张立军说道:“是啊,为了国家真正的强大起来,我们也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万马战犹酣。”

    鲁自在更是感受到了尚运峰对国家对人民的那份深厚的情感与热爱。也说道:“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我们没有理由不付出全部的力量。”

    尚运峰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全党全国即将全面取得精准扶贫的胜利。在以后的乡村振兴工作及国家的全面发展中,晓哥儿他们这些年青人将是我们中间的中坚力量,国家将赖他们拄其间。”说完又对欧阳晓说道:“晓哥儿,你们年青一辈一定要尽全力,为国家的发展而一往无前。”

    欧阳晓坚定地的说道:“尚主任,我会的,虽然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我会与我的同龄人一起,为了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的努力!”

    四人又在悬崖边站了一会,尚运峰说道:“走,我们下山去,我想见见项总他们。”

    于是,四人上车后,欧阳晓将车调过头来,向来路而回。

第十四卷 似山情怀(二)

    他们又经过倪光浩等人劳作的茶园,向他们告别。倪光浩再三挽留他们吃了晚饭再下山,尚运峰说今天还有事,下次再聚。

    与倪光浩等人告别后,四人便直接下山。当来到九组的刘光威家前面时,看见院坝里有一个老太婆似乎在哭泣,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扶着她,好似也在流泪,有几个女人在劝慰着这一老一少。

    欧阳晓便把车停下,对尚运峰和张立军说道:“三位领导,我下去看看。”

    尚运峰说道:“我们一起去。”

    下车后,张立军问道:“晓哥儿,联系这个组的干部是谁?”

    欧阳晓说道:“是钟校长联系的组,他今天在和滕主任(村妇联主任滕小英)一起入户,他们可能还在腾主任联系的那三个组进行情况摸排。”

    正在劝慰那个老太婆的几个女人,见四人走过来,他们认得欧阳晓,便说道:“欧阳班长来了,他一定有办法。”

    欧阳晓驻村两年半了,作为尖刀班长,全村每一户人家他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因而这些人他都认得。他对其中一个女人问道:“张嫂,孙婆婆家发生什么事了?”

    这个被欧阳晓称为张嫂的女人叫张翠菊,是九组村民李上运的老婆。而这个老太婆是刘光威的母亲。

      张翠菊见欧阳晓问他,便将情况说了一遍。原来刘光威夫妇在温州建筑工地上搭架子,而且刘光威与五组的赵明成一样,也是个小包工头,不过他与赵明成不在一起,赵明成在温岭。刘光威的女儿在酉市的一所叫“清河外国语学校”的私立学校八年级的学生。而他的父亲在四年前就已经去逝了,因而长年就只有他母亲孙婆婆一个人在家,这几天女儿放寒假了,在家陪着奶奶,就是这个陪着孙婆婆一起垂泪的小姑娘。今天中午的时候,刘光威的老婆龚玉梅打电话给孙婆婆,说刘光威因有两百多万的工程款还没到位,可是手下三十多个工人还有一半的工资没结,而他们都等着结帐了回去过年。刘光威便去找他的上线老板,老板说没得钱,刘光威便和他吵了还来,老板就让几个人把刘光威打成了重伤,现在人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听了张翠菊的话,欧阳晓对孙婆婆说道:“孙婆婆,您不要着急,有党和政府在,如果光威哥真的是因为老板不给结帐挨的打,我们一定帮他讨回公道。“

    尚运峰说道:“我给高树明(寒池县公安局长)打电话,让他马上与温州警方取得联系。我不相信在当前的新常态下,竟还有如此猖狂的黑恶势力!”

    欧阳晓说道:“尚主任,您稍等一下,我知道村里有几个人都在刘光威的手下做事。我先打电话再了解一下情况,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立军也说道:“是啊,如果事实真如刚才所听到的这样。那么,打人者的背后一定有保护伞,即使高树明派人过去了,可能也不是很快能解决的。”

    听了二人的话,尚运峰点了点头说道:“嗯,老张说得对,晓哥儿,你打电话先问下吧!”

    欧阳晓便拿起手机,拨通了九组的另一个叫武国志的村民的电话,他也在刘光威手下做事。

第十四卷 似山情怀(三)

    电话接通后,欧阳晓说道:“国志哥,你好,我是欧阳晓。”

    武国志手机上存有欧阳晓的号码,他说道:“欧阳班长,我也正好准备给你打电话。”

    欧阳晓说道:“是有关光威哥的事吗?”

    武国志说道:“欧阳班长,你已经知道这个事了吗?”

    欧阳晓说道:“我刚才正在光威哥的家里,听邻居张嫂说了这件事,但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你能详细的告诉我一下吗?”

    武国志便将当时的情况说一遍,原来刘光威今年初的时候,在温州某区的一个老板名下承包了一批搭架子的工程,这个老板以前与武国志有着很好的合作关系。可是今年七月,那个老板却因一场车祸死了,他的公司被当地的另一家实力强大的公司接手,这个新公司的老板叫肖明虎,当地人都叫他“虎哥”,听说他在当地黑白两道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今年腊月初五以前,刘光威承包的所有工程都已经完工,可是肖明虎却以各种理由推迟结帐。眼看年关将至,他们三十多个人都等着结帐回家过年。刘光威没有办法,只得在今天上午带着两个工人去肖明虎的公司,要肖明虎将余下的一半资金结给他。可肖明虎却说没钱,让他们明年再来结帐。见肖明虎如此赖帐,刘光威几乎要给他下跪了,然而肖明虎依然油盐不进。后来,刘光威实在没办法,就说了几句硬话,与肖明虎吵了起来。哪知肖明虎却命手下人将刘光威和两名同伴狠狠地打了一顿,特别是刘光威硬是被打吐血了,还是那两个同伴将他送到医院去的。

    欧阳晓告诉武国志,让他和工友们不要着急,先照顾好刘光威,尖刀班和家乡的领导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的。然后又记下了他们务工地的详细地址及刘光威住院的医院,并让他们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

    挂断电话后,欧阳晓将武国志所说的情况,向三位领导做了详细的汇报。

    尚运峰为人稳重,待人和气,无论是县wei书记刘明与县长柯欣,还是县里其他的同志,都说与他很好共事。可是当他听了欧阳晓汇报的情况后,不觉勃然大怒地说道:“现在全国上下正掀起扫黑除恶的雷霆行动,党中央更是对腐败零容忍,却竟然还有这等事发生!”说完,立即给公安局长高树明打电话,将刘光威的遭遇告诉了他,让他立即与温州警方取得联系,并派人过去处理此事。然后又打电话将此事及自己要求高树明与温州警方联系的事向县长柯欣作了汇报。

    柯欣对事非常重视,她告诉尚运峰,说自己立即责成劳动部门配合公安局去解决这件事,并向刘书记汇报。

    与柯欣通话后,尚运峰告诉孙婆婆和邻居们,政府一定会为刘光威他们讨回一个公道,并请邻居们帮忙照顾好孙婆婆和她的孙女。然后,便向大家告辞。

    在回村委会的路上,张立军对尚运峰说道:“尚主任,这事可能有些不好办。”

    尚远峰说道:“我当然知道,这件事操作起来难度大,但这关系到三十多个农民兄弟的血汗钱,即使再难我们也要去做,并且要做好。”说完,又对欧阳晓问道:“晓哥儿,你怎么看这件事?”

第十五卷 富民项目(一)

    欧阳晓说道:“张主任刚才也说了,这个事可能不太好办。现在各地政府都将拖欠农民工的工资视为高压线,应该没有人敢随便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既然这个肖明虎敢明目张胆的地抱欠民工的工资,就说明他在当地树大根深,真的能黑白通吃。如果真是这样,就说明他一定有保护伞。若不采取非常之策,是很难解决好的。而现在年关已近,那三十多人又急着拿了工资回家过年,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不然,要解决这件事,决不是短时内能办到的。”

    尚运峰说道:“说下去。”

    欧阳晓便继续说道:“相信此时高局长他们已经在与温州警方联系了。相信不要多久就有消息传来,我们现在着急也没有用,只有等高局长他们有消息后,再根据情况作出我们的对策。这就如我们以前当兵,在边境侦察敌情时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变化,即使再怎么着急,没有好的对策也没用,只有想到应对敌情的办法才能克制敌人。因此,我认为,现在我们只有等着高局长的消息。”

    听了欧阳晓的话,尚运峰想想也是,干着急也没有用,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才是现在最紧要的事。便说道:“好,我们先回村委会等高树明的消息。”他说不急是假,可又只能先等候高树明的消息。但又感觉到欧阳晓是乎已经有了对策。

    到村委后,黄光厚与公务车司机舒广正在等着他们,而其他人还未回来,此时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半。

    今天虽然是个大晴天,但毕竟是冬季,室内还是很冷的。欧阳晓给尚运峰和张立军及鲁自在的杯子加满水,请他们到电炉前烤火。

    张立军知道尚运峰心里还是很着急,便说道:“尚主任,我们还回县城吧,相信刘书记和柯县长已经在想办法了。”

    尚运峰说道:“刘书记和柯县长也得让高树明他们去办这件事,而且现在回到县城,我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而且我还要等项总回来,和他谈谈整个上坪旅游开发的一些问题。而且我相信高树明很快就有消息传来,就在这里等。”他现在不急于回县城还有另一个原因,直觉告诉他,欧阳晓一定能找到帮助刘光威等人讨回公道的办法,也许欧阳晓现在正在思考着最佳的解决方案。

    四点钟的时候,尚运峰的电话响了,正是高树明打来,说公安局与劳动部门组成的联合小组已经前往酉西市,将乘下午五点的飞机直飞温州永强机场。不过刘光威等人所在地的温州某区警方说是刘光威拿出刀子威胁肖明虎,肖明虎正当防卫才将刘光威打伤的,至于欠薪的事则说正在调查中。

    挂断电话后,尚运峰陷入了沉思。即然当地警方这么快就有了刘光威被打的说辞,而对于欠薪一事则说还在调查中,这的确今人不解。过了两分钟,他又拨通了县长柯欣的电话。柯欣和刘明当然都已经知道高树明所说的情况,他们对这件事高度重视,命令公安局和劳动部门的人到温州后,迅速弄清事情的原委,一定要让那三十多人在年前拿到工资。

    与柯欣通过电话后,尚运峰又想起欧阳晓先前在车上说的话,如果肖明虎真是恶意欠薪,那他在当地一定有保护伞。如果真是这样,寒池这边派过去的人,可能很难有所为。

第十五卷 富民项目(二)

    想到这里,尚运峰便对欧阳晓说道:“晓哥儿,我知道你已经有办法了,不妨说出来听听。“

    见尚运峰如此说,欧阳晓便说道:“尚主任,现在最紧要的是要让那三十多个乡亲能够拿到工资回家过年。现在我只有试一下了,如果能让大家拿到工资,那肖明虎与他的保护伞也可能可以打掉,相信用不了多久也会有消息的。”

    听欧阳晓说他果然有办法,尚运峰与张立军顿时松了一口气,几乎异口同声的问道:“是什么办法?“

    欧阳晓说道:“我在那边有个熟人,我给他打个电话,请他出面让肖明武先把欠工人的钱兑现。”

    尚运峰急切地说道:“那你赶快打电话吧!”

    张立军也说道:“真希望这件事能够办成。“

    鲁自在说道:“如果那三十多人年前拿不到工资,那他们全家就无法过好年。”

    欧阳晓当然感受到了三位领导对外出农民工的关切之情,便说道:“应该能办成,因为我的这个熟人曾说过,他欠我一个大人情,如果有什么办不了的事,只要不违法乱纪,他一定帮我。这次就当他还我一个人情。“说完便走出门去,开始打电话。

    见欧阳晓走出门外去打电话,张立军说道:“看来这晓哥儿还有什么秘密怕我们知道啊。”

    尚运峰说道:“我想他一定是不方便让我们知道,我猜想,他说的这个熟人一定与部队有关。不过,只要能将这件事办成,比什么都好。“

    不一会,欧阳晓便走了进来,对尚运峰和张立军说道:“三位领导,我那个熟人说,保证让刘光威在两个小时以内拿到肖明武的所有欠款,并说还要帮我查查肖明虎是否有涉黑涉恶的行为。”

    听了欧阳晓的话,尚运峰看了看时间,说道:“现在是下午四点半。”

    张立军说道:“晓哥儿,那你快给与刘光威一起的武国志打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

    欧阳晓说道:“我在给我的那个熟人打过电话后,就立即给武国志打电话了,再次确认了他所说情况的真实情,让他们耐心等待,两小时以内一定能拿到钱。”

    张立军奇怪的问道:“晓哥儿,你先怎么不直接找你的朋友帮忙呢?”

    欧阳晓说道:“我那个熟人很忙,没有特殊情况我不能找他。而现在从高局长他们传来的消息来看,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件事。而那十三个乡亲要等着发工资了回家过年,事情紧急,我只得硬着头皮找他帮忙了。”

    此时,下组入户的干部都回来了,尚远峰便召集大家开会,让大家向他和张立军汇报一下入户摸排发现的问题。

    于是,大家便将各自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作了汇报,而尚运峰与张立军将大家汇报的情况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提出他们的建议,并将年前要注意的问题作了强调。鲁自在又将必须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不出现问题作了要求。最后,欧阳晓又向大家通报了刘光威等人的事。

    会议时间不长,但也花近四十多分钟的时间。

    散会后,已经是晚饭时间。项长明率领项目部人员也回来了,而且林音音再次到欧阳晓时,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早上的不愉快似乎被她忘记得干干净净。

    在探险队来青龙洞探险之前,项长明作为天宇公司的代表已经来过寒池,并与县里的主要领导都见过面,因而他与尚远峰已经认识。

    吃晚饭的时候,尚运峰与项长明交流了意见,他对项长明说道:“项总,青龙洞及整个上坪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前期的环评报告我也经看过,希望你们能把上坪村的项目真正做成绿色环保与富民的项目。这个项目做成功了,你们的贡献将写入上坪村乃至整个寒池县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的史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9590/ 第一时间欣赏永不撤退的尖刀班最新章节! 作者:向远志所写的《永不撤退的尖刀班》为转载作品,永不撤退的尖刀班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永不撤退的尖刀班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永不撤退的尖刀班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永不撤退的尖刀班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永不撤退的尖刀班介绍:
绵延的大山,挡不住奋斗者的脚步,精准扶贫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却留下了永不撤退的尖刀班,在完成了精准扶贫任务后,继续聚民心,谋发展,战疫情,用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之歌……永不撤退的尖刀班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永不撤退的尖刀班,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永不撤退的尖刀班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