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TXT下载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全文阅读

作者:九黛迟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txt下载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49章 林羡鱼,当斩

    幼恩没想到,江允南这么一个平日里对什么事情看似都不怎么在乎的人,会对林羡鱼这般上心。

    他对林羡鱼,似是动了真情。

    她好不容易才把江允南带回家,可自他回家之后,便一直失魂落魄的,整个人都像丢了魂一样。

    幼恩想去劝他,却不知该劝些什么。

    她曾试想过,今日若是苏砚出了这样的事情,她会如何?

    是拼死一战,随他一同赴死。

    还是就此放手,强迫自己忘记他曾存在。

    她似乎都做不到。

    她想,江允南应是与她一样。

    很快,林羡鱼被定下死刑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苏州。

    林复大义灭亲之举被人们口口相传,百姓无一不称赞林复办案公正,是个好官。

    无人关心林羡鱼的感受,他们只道林羡鱼是罪有应得。

    他们骂她不守女德,骂她不知廉耻。

    骂她身为一个女子,却女扮男装混入书院。

    骂她身为一个学子,却干出谋杀同窗这样的混账事儿。

    她被押送至断头台的那条路上,有许多陌生人朝她丢烂白菜,臭鸡蛋。

    她被人指指点点,被人唾弃指责,却始终保持从容,她冷静得让人害怕。

    本就是从容赴死,又何故惧怕旁人目光。

    反正,再有一会儿,就再有一会儿,她就能彻底解脱,彻底离开。

    终是一死,只是一死。

    江允南坐在桂花树下,一遍又一遍地呢喃:"按大明律,凡谋杀人,造意者,斩。

    凡谋杀人,造意者,斩......"

    林羡鱼,当斩。

    她的处刑之日,就在今日黄昏之时。

    那个曾与他有过婚约的女子,将死于今日黄昏。

    可他只能坐在桂花树下,一遍又一遍地背着律法。

    他什么都做不了。

    他似是在**些什么,**意外发生,还是**她的死讯?

    他有所期盼,可他也足够清醒。

    他知意外不可能会发生,知她的死讯一定会到来。

    他只是,只是最后再欺骗一下自己。

    或许,或许她能活下来。

    宣吾在离开苏州之前,去了一趟江家。

    他要去和阿姐宣乐告别。

    宣乐对他与李照邻的事情并不知情,故而在听到陛下赐婚给宣吾之时,还很高兴。

    她不想宣吾再为了她而一直被困在苏州,她以为,这道圣旨能带他离开苏州,带他扶摇直上九万里。

    她以为,是雄鹰,就该展翅翱翔,直冲云霄。

    她根本就不知道宣吾的心思。

    宣吾也没同她讲起,他只是对她说了婚期,要她一个人在苏州珍重。

    不,不对,她不是一个人。

    他将五万宣家军和李照邻一起留在苏州,继续护着她。

    除此之外,她还有江家。

    一个人的,从始至终都只有他自己。

    宣吾离开苏州的那一天,李照邻没去送他。

    她不敢去。

    在战场上天不怕地不怕的那位女将军,终是没勇气去面对离别。

    又或者,她怕的不是离别。

    她怕的,是自己的心会难以克制,是自己会忍不住想留下他。

    清醒不允许她这样做。

    她连去送他离开的勇气都没有。

    那一日,她一个人在军营内,从早到晚练了一天的剑,一刻都不曾停歇。

    宣吾的马车离开苏州城之时,亦是一刻未停。

    他连回头望一眼这苏州城都不曾。

    江允南终是等来了林羡鱼的死讯。

    行刑的过程很顺利,没发生任何意外。

    没人去救她,也没人去看她。

    林家林羡鱼,就这样离开了人世,没带一丝挂念。

    幼恩准备了好几坛酒,本是打算和江允南再敞开喝上一次。

    她想,等他喝醉了,应是就能忘记林羡鱼之死。

    可江允南却一口都没喝。

    他只是一个人坐在树下,始终发愣。

    幼恩坐在他身旁,对他道:"方才军营那边送来了消息,说是宣将军已经离开苏州了。

    此行,他是自己一个人去的,他将照邻将军和五万宣家军留在了苏州。"

    江允南没应答,只是点了点头。

    幼恩又道:"想来应有五六日,他就能到顺天府了。宣家对朝廷已是尽心尽力,只希望陛下能别再怀疑宣家了。

    要不然,还真是要让忠臣寒心......."

    她一个人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不知过了多久,江允南终于开口:

    "我想回去了。"

    "回哪里?"

    "回到我们那个世界。"

    回到那个人人平等,他们都能好好活下去的世界。

    "起码,在那里,女子读书不会被人责骂,女子也受律法保护,她也不至于会被逼到那种绝境。

    幼恩,你说,她那样的人,那时候是有多无奈,才会对陆璟下死手啊。"

    幼恩轻叹口气,"当初若是陆璟不死,死的人怕就是她了。"

    原本他们便有谋害林羡鱼的心思,还计谋了那一切,只是没得手罢了。

    江允南低声道:"若她生在现代,应也能快快乐乐活完一辈子。"

    幼恩道:"若你在现代再与她相遇,可一定,一定要好好抓住她。"

    一定要早一些,再早一些对她好。

    别让她对这世界绝望,别让她失去所有活下去的希望。

    苏砚坐在门口的小杌上,望着幼恩和江允南发愣。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他忽然开始有些害怕。

    他好怕她和江允南会在下一刻便从他眼前消失,他好怕她会忽然间回到属于她的那个世界,而他继续做这本书里的一个纸片人。

    他好怕再睁开眼时,一切都只是黄粱一梦,一切都从未发生过。

    他好怕自己会失去她。

    可这一切,他都不敢与她讲。

    他只能藏在心底,自己劝解自己。

    而此时的幼恩,只顾着陪在江允南身旁安慰着他,却不曾顾及到苏砚的情绪。

    苏漾办完书院的事情回到家中,注意到苏砚情绪低落,这才过去问他:

    "怎么了?可是因为今日发生的这些事情?"

    苏砚摇了摇头,"只是忽然觉得,这一切变得太快,我们都没法预知到下一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他不知下一刻她会不会消失,也不知道这一生他们二人能否一直走下去。

    他觉得真的好难。

    "别担心了。"苏漾拍了拍他的肩,随后又道:"对了,我刚刚在书院时,同祝淮书说过了,以后我就不回怀书书院了。

    我和鹤斋打算留在斜塘镇好好做生意,总要养活我们这个家。"

    "鹤斋先生也不回书院了?"

    苏漾点头。

    这决定,是他们二人一同做的。

    "这样也好,有鹤斋先生在斜塘镇陪着你就好。"

    "我在城南给你和幼恩置办了个新宅子,不过里面还没布置过。幼恩主意多,等到时候看她想如何布置吧。这宅子,毕竟是你们两个人住的。"

    闻言,苏砚沉默片刻,才问:"大哥是想以后都和我们分开住?那叔父和蓁蓁呢?"

    苏漾答:"叔父同我说过这事,他和蓁蓁想留在咱们这老宅子里,这件事情你就莫要担心了。"

    所以,以后这一家子,有人在苏州,有人在斜塘镇。

    有人在城东,有人在城南。

    苏家还是苏家,只是和以前不一样了。

    苏漾看向此时正在江允南身边喝酒的幼恩,低声道:"婚事将近,幼恩那边,你还是要多劝一劝。"

    苏砚随着他的目光望去,声音亦是很低很低:"我应是劝不动她。"

    这世间种种事情,谁又能劝得住谁?

    顺天府,皇城。

    殿内,宁和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开口:"何故如此?何故如此?

    陛下,您明知宁和已有意中人,又为何非要将臣女许配给宣将军。"

    "宣将军掌管五万宣家军,宣家又是官宦世家。宁和,朕将你许配与他,又有何不可?"

    说这话时,明宪宗不敢看宁和的眼睛。

    他怕从宁和的眼里看到怨恨与无尽的悲伤。

    就在这时,李昭和走了进来。

    他瞧见宁和在殿内后本想避开,但却被明宪宗叫住。

    "有些话,总得同她说个清楚,李昭和,这本就是你该面对的事情。朕就先回去了,这里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陛下......"李昭和很明显不想和宁和待在一处,但明宪宗却执意如此。

    他拍了拍李昭和的肩膀,刚想再说些什么,便听到宁和开口:"纵使宣将军再好,臣女也不愿嫁。臣女只愿陛下能够看在父王的面子上,收回成命,赐给臣女一个自由。"

    "朕还有事要忙,这件事情由不得你,你和宣将军的婚事,如今算是已经定下来了。你如今说什么,都是无用的。

    况且,你与宣将军也应是般配,如今将你许配给他,也算是成就了一桩良缘。"

    宁和抬眸,望向立于明宪宗身侧的李昭和,沉声开口:"李昭和,你也这样以为,是吗?"

    李昭和神情淡漠,解释道:"这是郡主的婚事,与臣无关。况且,臣曾与郡主说过,一切当以国事为重。"

    他说这话时的冷漠,与从前的他判若两人。

    明宪宗见宁和终于把注意力放到了李昭和身上,连忙往后退了几步,去了里殿。

    他一向不喜欢面对这种事情,他相信,李昭和能解决好这一切。

    "你从前日日来见我,日日给我送东西时,可不是这样说的!李昭和啊李昭和,你从前怎么不说本郡主的事情与你无关了?

    你从前怎么不说要本郡主以国事为重了?你等我对你起了心思,对你日思夜想,喜欢上你的时候,你才对我说这些,又是为何?

    你对我,就真这么狠心?你到底拿我当什么?"

    李昭和恭声道:"郡主,从前臣只是为了查案,若是让郡主误会了,是我的错。但臣还是要说,此时郡主当以国事为重。"

    "现在在这皇宫里,你便知道对本郡主恭恭敬敬了?李昭和,你敢说,你从前做的那一切,都只是为了查案?"

    "郡主想要臣说些什么?臣如今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还请郡主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你要我好自为之?"

    宁和苦笑:"李昭和啊李昭和,你原是这样的人。终究是本郡主从前瞎了眼,还以为你是以真心待我。

    可你呢?你这人不仅不可信,嘴里没一句实话,还玩弄我的感情,践踏我的真心。"

    她到底,也是一个郡主。

    虽是亲王之女,可她也有尊严。

    她的感情也容不得他人践踏。

    李昭和今日如此,已是触及她的底线。

    她宁和,虽是皇室中人,但也是个敢爱敢恨的女子。

    她曾能对李昭和付出真心,不顾及身份与外人闲言碎语,对他以真心相待。

    如今亲耳听他说出这些话,也算是看清楚了他原本面目。

    她不是一个会让自己耗死在一棵树上的人,既是看透了他,便不必再执着。

    她曾经能去真心喜欢,如今她也能洒脱放手。

    李昭和却依旧装出一副整件事情与他无关的模样,"郡主说得不对,臣方才都说过了,臣当初,并无他意,是郡主误会了。"

    "那我问你,当初是谁主动牵上我的手,是谁不守礼法从身后抱住我,是谁向我承诺以后要好好待我。

    李昭和,当初说要向陛下求娶我的人是你,如今说当初对我并无他意的人也是你。

    你这人,还真是让人恶心。"

    她现在只觉得他恶心。

    她想不通,自己当初怎么就瞎了眼,看上这样一个人。

    "郡主想要如何想,那便如何想吧。但这桩婚事,你不得不应。宁和,这是圣旨,是陛下的意思,这一次,你只能嫁。"

    "本郡主如今嫁与谁,已经与你李昭和无关。李昭和,你给我记住了,从现在开始,你我一刀两断。

    这次不是你抛弃我,是我宁和不要你了。

    你这样的,本就不配与我有什么。如今再让我想起那些过往,我都只觉得恶心。"

    "郡主能这样想最好,就按你刚刚说得,以后你我,恩断义绝,从此以后你是郡主,是将军夫人,是与我无关之人。

    你老老实实成婚,我好好做官,为朝廷为陛下效力。你我从前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郡主莫要再提。

    你我都别再耽搁对方的生活,各自好好生活吧。"

    话音方落,宁和只觉得他好恶心。

第150章 他的意中人永远留在了苏州

    他到底拿她当什么?

    她宁和,再怎么说,也是亲王之女,堂堂大明郡主。

    她如何能容得下他这般玩弄?

    "李昭和,你最好也给我记住了。我宁和,如今是大明郡主,未来是将军夫人。

    而你,只是一朝臣,你我身份地位摆在那里,日后你若再敢逾矩,本郡主定不会放过你。"

    李昭和却只以为她这是在说狠话,他微笑着点头:"郡主说得是,臣日后自然不会做出有失体统的事情。日后臣与郡主,再无瓜葛。

    臣也相信,宣将军智勇双全,处事泰然,有深谋远虑,会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郡主大可放心嫁入宣家,臣以为,这终会是一桩良缘。"

    宁和只是冷笑:"宣将军如何,我心中自有定夺,不需要你在这里多嘴多舌。

    还有,我告诉你李昭和,善恶终有果,你如今这般待我,终有一日,你会得到应有的报应。"

    李昭和与她对视,声音与她一般冷淡:"臣不信神佛,还望郡主莫要迷信这些。"

    "好,好得很。本郡主还有话要跟陛下谈,你该回避了。"

    "臣告退。"

    李昭和离开之后,宁和便迈入里殿,跪在明宪宗身前。

    "宁和知错。"

    "错在哪里?"明宪宗问。

    她答:"错信他人,不顾身份,不顾大局,丢了皇室颜面。"

    错在不该对这样一个人动了心思,错在不该轻信他。

    错在她竟然会甘愿为他,向陛下请命,只身赶赴苏州。

    错在她就在刚刚,还有想要抗旨不尊的打算,不顾皇命,不顾大明。

    错就错在当初她看错了人。

    明宪宗沉声道:"于大明而言,李昭和是个能用之臣。但于你而言,他并非是一良人。"

    在宁和面前,他对李昭和的评价是能用,却非是好。

    他一直都觉得,他们之前那一桩往事,是李昭和高攀了宁和。

    宁和她虽不是他明宪宗之女,虽不是大明公主,但也是宁王掌中珠。

    到底是个郡主,而他李昭和,本就什么都没有。

    若非是汪直提拔,他如今还是区区六品员外郎。

    明宪宗一直都知道李昭和是个什么样的人。

    无论是李昭和上位前,还是上位后,他都知道李昭和品行不堪,不值得托以重任。

    但他还是重用了他。

    因为明宪宗明白,若想彻底击溃汪直,他需要这样一个人。

    一个自汪直身边走出,却不忠于汪直的人。

    他也明白,李昭和当初既然能背叛汪直,有朝一日也能背叛他。

    他能让李昭和走到今日,也能亲手把他给拽下来。

    李昭和终究不是汪直,无论品行,还是谋略,他都远远敌不过汪直。

    若非是汪直终是留不住了,他明宪宗也不会让李昭和走到这个位置上。

    中书省平章政事。

    这个官职他当初都不想给李昭和。

    明宪宗觉得,李昭和德不配位。

    但他还是给了。

    他要的是李昭和乖乖听话,他要的是利用李昭和牵制住汪直。

    其余的,他不在乎。

    毕竟,他当初能一味顺着李昭和的意,把他扶到中书省平章政事这个位置上,都只是为了让西厂倒下,汪直倒下罢了。

    宁和答:"这些宁和从前不懂,但今日,算是彻底明白了。"

    明宪宗道:"先起来吧。"

    宁和起身后,他又道:"宁和,还有一事,朕觉得,朕得告知你。"

    "陛下请说。"

    "为你赐婚于宣将军的主意,是他李昭和提出来的。"

    宁和闻言一愣,旋即苦笑:"我就知道,他李昭和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当初他先是招惹她,让她对他动情,如今又请陛下为她赐婚。

    他李昭和,玩弄人的感情倒是挺在行的。

    不愧是他,真不愧是他李昭和。

    "你如今能想明白就好,当初朕也没想过,他竟然是这般薄情之人。

    朕以为,他这人虽是品行不怎么样,但若是真心实意对你好,朕也是能成全你们这一桩婚事的。

    可经过这事,朕也算是看透了他。

    但是宁和,朕要你明白,你是皇室中人,不管以后发生什么,朕都会站在你这边。

    包括这一次,原本朕顺着他的意思,为你和宣吾将军赐婚,便是想要让你明白他李昭和是个什么样的人,让你明白他不值得你托付终身。

    如今你既然已经明白了,朕就得问一问你,对这桩婚事有什么看法?"

    "什么?"宁和一愣。

    明宪宗解释:"朕问的,是你可愿意嫁给宣将军?你不必顾及什么,朕身为一国帝王,还是能做得了这个决定的。

    你若是不愿意嫁,朕绝不会勉强你。但你若是心甘情愿嫁给宣吾,这确实也是一桩不错的婚事。

    这一次,朕尊重你的决定,你怎么想,朕便如何拟旨。"

    "陛下能待宁和如此,乃宁和之幸。"

    话虽是这样说,可宁和心底却不是这样想。

    她觉得明宪宗这一番话好生虚伪。

    她太明白,明宪宗说这些一点用都没有。

    如今圣旨早已送到苏州,早已送到宣将军手里。

    宣吾怕是已经在来皇宫的路上了,他偏在这个时候,对她说这一番话。

    是圣意,哪里有说收回便收回的道理?

    明宪宗说这一番话,摆明了就是为了装出一副多关心她的模样。

    他只是为了赢得宁和的信任罢了。

    不过是为了等到以后她嫁入宣家之后,能为他明宪宗在宣家谋利罢了。

    宁和不是个傻子,她足够清醒。

    尤其是在自己的事情上,没人比她更清醒了。

    她明白这个道理,却愿意陪着明宪宗演戏。

    "陛下之恩,宁和记住了。但宁和以为,宣将军智勇双全,处事泰然,有深谋远虑,会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陛下大可放心,这一次,宁和愿意嫁。"

    她将方才李昭和对她说的这一番话,又原原本本对明宪宗说了一遍。

    她想,敷衍过去就行了,反正这是明宪宗想要的答复。

    果然如她所料,明宪宗在听到这个回答之后立马笑容满面。

    他轻轻拍了两下宁和的肩,温声道:"不愧是我皇室中人,宁和,朕相信,你和宣将军定然能成就一桩佳话。"

    宁和只是笑了笑,没再说话。

    她的婚事,她自己本就做不了主。

    这是她的命。

    明宪宗如今已然为她安排好婚事,这婚事,是君王之意。

    那她宁和,便如他所愿。

    她嫁便是了。

    反正宣吾要钱有钱,要权有权。

    他手下有足够的兵,能护她始终安好。

    宣家亦然有足够的权势,能保她吃喝无虞。

    既然她这一辈子都注定嫁不了自己想嫁的人,那她就嫁一个能让她以后过得好的人。

    宣家是她最好的选择。

    嫁入宣家,她便能挣脱皇室束缚。

    陛下已然在宣吾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宣吾安排了这样一桩婚事,他已是亏欠宣家许多,日后必然不会再去难为宣吾。

    她在宣家,也能过上安生的日子。

    宁和以为,这桩婚事,确实不错。

    没嫁给自己想嫁的那个人,成婚于她而言,不过是凑合着过日子罢了。

    嫁给谁都是嫁,那她还不如嫁入宣家。

    宣吾能给她所有她想要的。

    除了爱。

    宣吾在入顺天府的这一程想了许久许久,他想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的决定。

    这一路走来,他脑子里总是浮现她的身影。

    就连下属都说,他这是想李照邻想疯了。

    他总是在无意中唤出她的名字,总是下意识想跟她说说话。

    他真的好想她。

    可他马上就要娶别人为妻。

    李照邻说,这是皇命。

    她要他从,要他尊。

    他顺了她的意,可这是一辈子的事。

    此去一别,不知日后是否还能再次相见。

    他怕他这一生,都要被陛下困在这顺天府之中。

    他也有想过与郡主成婚后该如何与她相处,以礼相待,这是他唯一想到的法子。

    宣吾清楚自己的心,他明白自己不会再像对待李照邻那样,再去对待任何一个女子。

    这世间已无别的女子能像李照邻那样好。

    她能持长剑,像个男子一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有许多许多的事情,她做得比他还要好。

    于他而言,他对待李照邻,除了喜欢,还有敬佩。

    自她决定进入军营,决定跟在他身旁的时候,他便很是敬佩她。

    于他而言,李照邻是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无人再能取代李照邻,顺天府已无他宣吾意中人。

    他与郡主,只能以礼相待。

    在得知宣吾已经入京之后,明宪宗又召李昭和入了宫,他命李昭和暗中赴往苏州,查探汪直行踪。

    他还是放心不下汪直。

    如今宣吾虽是已经进了顺天府,可他五万宣家军还在苏州。

    明宪宗听闻,宣吾将自己最得力的一位副将,也留在了苏州。

    这副将和五万宣家军他不得不防,他还是怕汪直会有谋反之心。

    这段时间他得操心宁和与宣吾的婚事,顾不上苏州,他怕苏州会有异样,故而还是得派李昭和去一趟苏州。

    李昭和到苏州之后,没直接去查探汪直的行踪,反倒是去了一趟斜塘镇。

    他在苏州那边的探子说,汪直在苏州那些日子,总喜欢去斜塘镇苏家铺子喝茶。

    他下意识觉得斜塘镇那边会有些问题,便准备过去查探一二。

    李昭和入苏家铺子之后,佯作寻常客人一样,点了一杯茶,便坐在那里观察铺子内状况。

    苏家铺子原先是只卖茶叶的,可后来云初茶楼出了这档子事,被迫歇业了一段时间。

    经历了这档子事儿,百姓们知晓了季云初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愿意再去云初茶楼喝茶。

    久而久之,茶楼就算是重新开业,也赚不到银子,季云初索性卖了这茶楼,到别处谋生去了。

    从前都是云初茶楼一家独大,不准这条街上开别的茶楼,但如今云初茶楼关了,百姓们也有喝茶的诉求,便有人向苏漾提议,要他把铺子旁边的空铺子也盘下来,做喝茶用。

    苏漾起初是不愿意的,可提议的父老乡亲越来也多,他无奈,只好照做。

    自铺子逐渐变成小茶馆之后,便总有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品茶。

    苏漾每天都能在铺子里见到新的面孔,今日也是如此。

    他瞧了一眼坐在窗前那位身着紫袍的男子,这人一瞧便不像是苏州人,想来也是从外地来的。

    最初瞧着他还未发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再瞧上几眼,苏漾忽然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他忽然想起,从前督公给他看过一个人的画像,那画像中人生得,和这人一模一样。

    督公说,若是在铺子里瞧见这人出现,一定,一定要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离开铺子,回到苏州告知他此事。

    想到这里,苏漾连忙放下了手上的活,将方鹤斋唤进里屋,同他说过此时情况之后,便安排了个小厮留在铺子里看着店,自己和方鹤斋则是从后门悄悄离开。

    他要快些回苏州,把此事告知与汪直。

    汪直此事还在苏家老宅子里,在知晓此事之后,便立马收拾东西,要带幼恩回军营。

    幼恩本是不愿意的,军营里待着甚是无趣,哪里比得上家里。

    可她不走,汪直便不走。

    她明白李昭和不是什么好人,便对汪直道:

    "督公就打算以后一辈子,都这样躲着他?"

    汪直回答:"起码现在该躲。"

    李昭和此次过来,必然又是为了调查他。

    他总得避一避他。

    "我们明知他不会放过我们,却不能对他做什么,督公,这样的日子实在憋屈。"

    "你想做什么?"

    "把他杀了。"幼恩如实答。

    "陛下也不会放过我们,你也想要对他动手?"

    "幼恩不敢。"

    不是幼恩不敢,是督公不让。

    她从别的世界来,在这个世界,她什么都敢。

    汪直道:"幼恩,这世上有许多事情,明明是我们忍让一番便能避开的,即是如此,我们又何必多事?"

    "督公想忍他一辈子,被他这样欺负一生,可幼恩不想。

    幼恩只是觉得,有许多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法做了。"

    汪直若是再不出手,他在史书里的记载,便只能如此。

    他要背负的,将会是一世骂名。

    洗不清的一世骂名。

第151章 想你时,我会来见你

    可不管幼恩如何劝他,他都是不愿。

    幼恩无奈,只好顺从他的意思,随他一同入军营。

    临近婚期,苏家要忙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一次,幼恩没让苏砚陪她一起入军营。

    她明白,现在的情况已经与从前不同。

    从前宣吾在的时候,军营是整个苏州最安全的地方。

    可如今他不在了,军营那地方倒不如苏家宅子安全。

    毕竟只要有她和汪直在的地方,便一定不安全。

    陛下想动的人,是她和督公。

    她不是不想苏砚留在她身边,她只是不想让他随她一同涉险。

    苏砚原本是想陪她一起去的,可她始终坚持不让他去。

    她悄悄对苏砚说,等到她想见他的时候,她会背着督公,悄悄溜出军营,回来见他。

    苏砚信了,便听她的话,留在了苏家。

    这一次,汪直把苏庭和蓁蓁,一齐带入了军营。

    苏家只留了方鹤斋一个会武功的,幼恩有些担心,便请李照邻帮忙安排了几个轻功好的,暗中在苏家附近保护苏砚等人。

    幼恩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她还要过多久,她只知道,这一生若想和他安稳度日,已是越来越难。

    李昭和在斜塘镇待了一整日,什么也没发现,次日,他决定回苏州。

    可就在他下船准备上岸的时候,瞧见了一旁刚将船靠到岸边,同他一样准备上岸的男子。

    是季礼。

    季礼在瞧见他之后亦是一愣,待他反应过来之后,连忙对李昭和恭恭敬敬行了一礼,唤了声:"大人。"

    船舱内,季礼为李昭和斟了一壶茶,又将船内上好的糕点水果都摆到了桌上。

    他问:"大人怎会忽然来这里?"

    李昭和答:"陛下要我来此办事,只是未曾想到,能在此处碰见你。"

    "大人救我出狱之后,我便回了苏州,在这湖上做了个船商。

    对了,听闻大人如今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这可是个大官,陛下怎会要您亲自来这里办事?"

    "是汪直的事,陛下身边可信之人不多,他不好找别人去做,只能要我来了。"

    "汪直的事?"季礼思索片刻,忽然拍了一下桌子,对李昭和道:"大人!说起汪直,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李昭和闻言瞬间提起兴致,催促道:"快说。"

    "那日我瞧见汪直去了苏家,还在苏家住过一段日子。"

    "苏家?"

    "就是苏州城南幸川坞的苏家,苏幼恩的家。"

    "苏幼恩是谁?"

    "大人不用管她是谁,您只要知道,这臭丫头不是啥好人就对了!"

    "你和她有私怨?"

    "她曾跟我吵过一架,苏家还害得我兄弟季云初的茶楼被迫关门,损失了好多银子,不仅如此,就因为她干的那些混账事,我一个兄弟还疯了。"

    季和疯了。

    这是前段时间的事情了。

    当初君君非要留在客栈,幼恩无奈,便没再管过她。

    在那之后没过几天,季和便又有了把君君卖进青楼换银子的心思。

    君君不愿,誓死不愿随他出门。

    他当时红了眼,竟直接拿起菜刀朝君君砍去。

    季君君她连躲都没躲,就这样用自己的身体,挨上了她那位父亲的刀。

    季和当时已被愤怒冲昏了头,再加上君君不躲,他一下子连着砍了十几刀,直到君君已血肉模糊,发不出任何声音时,他才肯停下来。

    正值碧玉年华的少女,就这样死在了亲生父亲的刀下。

    季和在君君死去一个时辰之后,才反应过来是自己亲手杀了她。

    他的手上,衣袍上,脸上,全都是血。

    全都是他亲生女儿的血。

    他匆忙丢下刀,慌乱地跑出客栈。

    他在大街上大吼大叫,活脱脱是个疯子模样。

    邻里都说他疯了,有好心的邻居本想将这事情告知君君,没想到竟在客栈内瞧见了君君的尸体。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是那个浑身都是血的季和,亲手杀了君君。

    有人报了官,季和就这样被官府抓了起来。

    季云初一直都知道苏幼恩蒙骗季和,说自己是江家人,要买走君君的事情。

    在季和入狱之后,他将此事告知季礼。

    他对季礼说,是因为苏幼恩,季和才和君君关系越来越生疏。

    他说,要不是苏幼恩那时候女扮男装蒙骗季和,他也不会这么生君君的气,对君君下这么重的手。

    他说,若是季和没对君君下手,他就不会疯,就不会入狱。

    他说,季和如今落得如此下场,都是苏幼恩的错。

    除此之外,他还说了许多关于苏家的坏话,将自己的遭遇也一并讲给了季礼听。

    季礼当即大怒,再加上他原本就和苏幼恩吵过一架,如今知道了她苏幼恩是个女子假扮的,便更生气了些。

    他本想毁了她的名声,把她女扮男装的事情公之于众,要她受到百姓谴责,要她终日痛苦。

    可他没想到,她竟然向别人解释,说那日与季和在客栈发生争执的人的不是她,而是与她生得一模一样的妹妹蓁蓁。

    百信们都相信她的话,不信季礼。

    季礼满腔愤懑无处宣泄,那之后的每一天,他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苏家上。

    他跟踪过苏幼恩,也派人在苏家门口暗中盯着苏家人的动向。

    他想找到证据,证明她苏幼恩就是女扮男装,证明她说得是假的。

    可他守了很久都没找到任何证据,这段时间唯一的发现就是汪直进过苏家。

    汪直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他在进入苏家之前,一直都没以真面目示人。

    故而李昭和在苏州的暗哨,到现在都没发现汪直去过苏家的事。

    他们盯着的,是汪直的去向。

    只要汪直稍微掩饰,稍加装扮,稍使手段,这群人便难以察觉到他的动向。

    但季礼不同,他盯着的,始终都是苏家。

    故而在汪直撤去伪装之后,他立马发现了汪直。

    季礼那时候想,朝廷的事情已经与他无关,便没再管这事。

    况且当时他已经与朝廷那边的人脱离联系,他就算是想管也管不得。

    那时候的他,还是一心想要搞垮苏家,故而便没管这件事情。

    只是没想到,如今他还能在此处碰见李昭和。

    他曾是李昭和的人。

第152章 宋家女还活着

    年少时,季礼曾去顺天府闯荡过一段时间。

    那时候,他的抱负一直都是当大官,发大财。

    可他一无势力,二无财力,一无所有的他空有抱负,却无能力。

    就在他快要吃不起饭的时候,李昭和遇到了他。

    那时候的李昭和还不是什么大官,还只是一个六品小官。

    他那时候身边无人可用,也没能力去挑选身边人。

    却又急需用人,故而在遇到只想要求一口饭吃的季礼时,便果断收留了他和。

    季礼在他身边跟过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李昭和要他去杀过许多许多人。

    有妇孺,有耄耋老人,有青年才俊,有达官显贵。

    这些人他都不认识,但李昭和要他去杀,他便听了李昭和的话,把自己能杀的人都杀了。

    杀的人多了,人性也就被磨灭了。

    季礼变得越来越无情,变得眼里只有银子。

    在一次潜入一个官员家杀人的时候,他贪图这人府上财物,便在这官员府上多待了一会儿,想多拿些财宝再离开,就在这时候,这官员府上家丁发现了他。

    季礼入狱,便是因为这事。

    好在那时候李昭和官职又升了几品,在朝堂上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他知季礼入狱之后,便去求了汪直。

    李昭和求汪直想办法把季礼放出来,汪直知晓季礼跟了李昭和年数已久,明白这二人有主仆之情,便设法把季礼放了出来。

    但汪直也明白,李昭和当初想要救出季礼,多半是因为还想继续用季礼这一把刀。

    他不想看着李昭和再继续这样做错事,便命李昭和把季礼送出顺天府,从此之后不可再有联系。

    他对李昭和说,若是季礼再出现在顺天府,他一定不会放过季礼。

    李昭和无奈,只好让季礼离开。

    他果然和季礼这几年都没任何联系,若非是今日凑巧遇到,李昭和还不知晓季礼如今身在苏州。

    季礼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初是汪直设法将他放了出来,他一直都以为,是李昭和念及主仆之情,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救出来的。

    李昭和是这样对他说的,他也信了。

    这些年以来,他一直都很感激李昭和,他觉得若是没有李昭和,便没有如今的他。

    殊不知,李昭和一直以来,都只是把他当成一把刀罢了。

    "你可知这个叫苏幼恩的女人底细?"李昭和问。

    季礼摇了摇头:"她的底细我也查了一段日子,但是一直没查出来。我现在只知道她是个女子,女扮男装待在苏家。"

    "一个女子......"

    跟在汪直身边的女子。

    李昭和忽然想到一个人,他从袖中抽出一个卷筒,从中取出一张画像,展开放到季礼面前问:"她与这画像上长得可有相似之处?"

    这是宋卿卿的画像。

    季礼瞧后大惊:"像!好像!她与画像上这模样虽是有一些地方略微有些不同,但这眉眼简直一模一样。

    大人,您怎会有这画像?您也认得她?"

    见他这般反应,李昭和只微微一笑,默默将画像收起,却没回答季礼的问题。

    他向季礼告了别,临走前还叮嘱他,要他莫要再管苏家的事情。

    苏家,自有他李昭和亲自去管。

    她苏幼恩,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李昭和用最快的速度,书信一封给明宪宗。

    他要将苏幼恩的事情告知与明宪宗。

    明宪宗知晓此事之后想了很久很久。

    宋家女还活着,宋玉果然还有遗孤在世。

    汪直他当初,果真违逆了他的意思。

    良久过后,明宪宗才回信给李昭和。

    他要李昭和想法子把汪直和宋家女一齐带回来。

    他说,若是汪直不肯,那他就会拟旨召他回京,召他带着苏家苏幼恩一齐回京。

    他倒要看看,汪直这一次是打算乖乖听话,还是打算抗旨。

    李昭和这次来见汪直,是带着圣意而来的。

    汪直本不愿见他,可他却说这一趟,是陛下有话要他带给他。

    汪直无奈,只好与他见面。

    李昭和将明宪宗的原话告知给了汪直,汪直听后心中已是对他极其恼怒,却没表现出分毫。

    他良久都没回答李昭和的话,李昭和见他一直没什么反应,便轻叹口气,故作惋惜:

    "原本我以为,督公能在苏州好好生活,虽是不能重回从前那般权势滔天的时候,但也能保住一时衣食无忧。

    只是没想到,陛下会忽然想起宋家女的事情。也不知道他是从何知晓的这事,想来,或许是锦衣卫那边走漏了风声。"

    直到现在,他李昭和还能这般虚伪,他还想把锅甩给锦衣卫。

    汪直可不信他的鬼话。

    汪直沉声道:"陛下是如何知晓此事的,你应该最清楚才对。"

    他自是清楚,锦衣卫万通想擅**死幼恩,他绝不会将幼恩在苏州的消息告知陛下。

    能这么想害他汪直与幼恩的,只有李昭和。

    也就只有李昭和会干出这种事情。

    李昭和笑了笑:"督公,有些事情,您心里知道就好,不必说出来的。"

    汪直冷眼瞧着他,"李昭和,我汪直此生做过许多错事,但都不曾后悔。唯一后悔的,便是当初把你留在身边,扶你到这个位置上。"

    李昭和愣了一下,他张了张口,刚想说话,却又咽了回去。

    他本想说:

    可我李昭和,却从不后悔跟过您。

    话就要出口的时候,他又收了回去,改口道:"扶我李昭和到中书省平章政事这个位置的,是陛下,而并非只是督公。"

    可没有督公,他哪来今日?

    若非汪直,他连迈入皇宫,见到陛下的资格都没有。

    "是我汪直看错了人,如今这一切,皆是因果,我该承担。"

    说完后,汪直便转身回了营帐。

    他想他要是再与李昭和继续待下去,必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满腹怒火。

    汪直回去之后,将这个消息告知给了幼恩。

    幼恩望着他沉默了很久很久。

    终究是到了这一天。

    "所以,督公是如何想的?"她终于开口。

    汪直答:"我回,你留下。"

    幼恩沉声道:"你一人回,那至皇城之日,怕就是死期。"

第153章 想见你

    "督公,要回,就让我随你一同回。"

    明宪宗要的,是她这个宋家女。

    汪直一人回,他必然不会放过汪直。

    她不想汪直因她出事,也不能。

    "那苏砚呢?"汪直忽然问。

    "你走了,要他如何?"

    要他一个人留在苏州,要他一个人守着这没她在的家?

    "幼恩,你与他,可还没成婚。"

    成婚,与他成婚。

    是啊,她还没与他成婚。

    与他成婚,一直都是幼恩心中最期盼的一件事情。

    如今眼看着婚期将至,却出了这样的事儿。

    可她又能如何?她又能有什么办法?

    "可就快到你们的婚期了,你当真要走?"汪直问她。

    她没回答,只是低下头,默默从袖中取出一张纸。

    她将其展开,又看了一遍上面内容,眼眶忽然有些红。

    这是那日她要苏砚给她写下的那张婚书。

    自那日之后,她便一直将这婚书随身带着。

    仿佛有这张纸在的地方,苏砚就在她身旁。

    她的手指在婚书上轻轻摩挲,最终停在了苏砚二字上。

    阿砚...

    阿砚,我也好想留在苏州,永远留在你身旁。

    可天不遂我愿。

    要我回京的人,是陛下。

    想我死的人,是大明君王。

    在大明,忤逆他的意思,便只有一死。

    阿砚...这一次,我想我真的要走了。

    我没法看着督公一人赴死。

    这次我若去了,他或许能活。

    我这条命,是督公给的。

    我总要还给他。

    不过还好,还好我们曾在一起过。

    大抵是遇见你已经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此生我们注定要分离。

    到底是天不遂我愿。

    汪直站起身,从她手中取过那张婚书。

    他将婚书上她与他的字迹看过一遍之后,才缓缓开口:

    "你总劝宣吾和李照邻此生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可你呢?

    幼恩,弃他而去,你就不遗憾吗?

    你当真舍得?"

    这一别,或许就是终身不见。

    这一别,便是彻底错过。

    她真的甘心?真的舍得?

    "我舍不得,又能如何。"

    她的眸中已经泛起泪光,声音有些哽咽。

    "督公,那是苏砚,那可是苏砚啊...

    我怎会舍得..."

    可舍不得,又能如何。

    非要等陛下下旨,非要等不得不回的时候,再面对分离?

    到那时,苏家也会因她而受害。

    她怎能如此?怎能连累他们?

    怎么能让她的苏砚,也因她而出事。

    她不能,也不愿。

    "督公...我只能如此。这一次,我只能如此。

    你知道的...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要么,你反,我豁出一切,也要随你一同拼出个活路。

    要么,你我一同回京,此后如何,我们回京再论。"

    她太明白,汪直此生绝不可能会反。

    他们只能回。

    汪直嗓音低哑:"此次回京,凶多吉少。"

    幼恩轻轻点头,"我明白。"

    本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她本就没什么好怕的。

    汪直道:"我已有法子,你安心与他成婚便是。"

    幼恩问:"你绝不可能抗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法子?"

    他沉声答:"我带蓁蓁回,你留下,万不可生事。"

    "直到现在,你还想让蓁蓁替我去死?"

    "她命该如此。"

    当初他将她从死囚狱中救出,本就只是看他生得与幼恩极像,这才费力出手相救。

    他救她出狱之时,便对她说过,从此以后她秦蓁,便只能是一张保命符。

    这是秦蓁的使命。

    "督公该知道,若是她为我而死,我此生都不会原谅自己。"

    她早已把秦蓁当成自己的亲人,她没法看着秦蓁出事。

    他却道:"起码你能活。"

    要她终身愧疚和要她死相比,他选择要她活。

    即使愧疚,可她能活。

    他只希望幼恩能活下去。

    他只是想保住宋家最后一条血脉。

    "那样活着,还不如死。

    督公,我最后再问你一次,当真不反..."

    "我汪直,从未有过谋反之心,从前没有,如今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这便是汪直。

    历史上那个臭名昭著的汪直。

    一道泪水自她眼角流下,她嗓音很低:

    "那请督公,带幼恩一同返京。

    是生是死,幼恩与你一同面对。"

    "你该明白,此次你若真去了顺天府,入了那皇城,便再无生路。

    幼恩,你不必担心我的安危。有万贵妃在,陛下应是不会杀我。

    可是你去了,便一定会死。"

    "我不去,陛下就不会饶过你,万贵妃也保不住你。

    督公不必再说,我心意已决。"

    她比谁都明白,此去顺天府,是死路,是不归路。

    可她只能如此。

    汪直无奈,长叹了一口气。

    "幼恩,你可曾顾及到苏家人的情绪?你可曾想过你走后苏砚该如何?"

    她答:"未曾想过,我不敢想。"

    她怕她一想,便再也舍不得了。

    她话音方落,李照邻便拿着一封信走进了营帐。

    李照邻问:"怎么了?气氛怎么这么沉重?"

    幼恩没回答她的问题,只是将目光落在她手里那封信上,问:"他的信?"

    李照邻点头,将那封信递到她手里。

    自她如军营之后,苏砚每天都有给她写信。

    一日复一日,他的信如期而至。

    先前几日,她每日最喜欢的时候便是读他信时。

    可今日,她拿着手上这封信,如何也提不起兴致。

    良久后,她才将信缓缓展开。

    只见信上写:

    还有七日,便至婚期。

    关于婚事的一切,我都已准备妥当。

    只待你归...

    只待你归。

    我们便成婚。

    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眶,可她依稀能够瞧见他在最后写道:

    幼恩,我想见你。

    阿砚...我也好想见你。

    我好想你,好想好想。

    这是李照邻第一次见到幼恩如此,她愣了一下,随后默默往后退了两步,走到汪直身旁,低声问:

    "督公,什么情况?今天是怎么回事?

    平时幼恩读他的信都笑得像个花一样,嘴角恨不得要咧到天上去,今天怎么会哭成这样...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

    "你在此处看着她,记住,万不可放她离开军营。

    若她非要离开,必要时可召集将士们一齐把她绑起来,一定一定要好好看管着她。"

第154章 他尊重她的决定

    "万不能让她离开军营半步,无论她说什么,都不能让她离开。但要记住,切不可伤她分毫。"

    李照邻眉心微蹙,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沉声问:"究竟发生了何事?"

    汪直解释道:"陛下召我和她一齐回京,我现在要离开军营一趟。这事关乎过大,我总要想想法子。

    幼恩她怕是不会安生,你好生瞧着她,万不能让她离开军营半步。"

    李照邻恭声道:"督公放心,我自然会好生瞧着她。"

    汪直又叮嘱道:"若她问起我去了哪里,就说你也不知,只要看好她,在我回来之前别让她离开半步就行。"

    "督公放心,对了,若是苏庭和蓁蓁问起此事,我该如何说?"

    "就说不知道,等我回来,再亲自向他们解释。"

    "明白了。"

    直到汪直离开营帐,幼恩都没发觉到他的离开。

    离开军营之后,汪直便去了苏家宅子。

    他去见了苏砚。

    苏砚在见到他的时候,还以为是督公带着幼恩一同回来了。

    他本是满心欢喜往外迎,预备迎她回家。

    可他到汪直身旁时,才发现汪直身后并无人。

    只有他一个人。

    "幼恩怎么没回来?"他问。

    汪直答:"我这一趟,是瞒着她回来的,她没回来。"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忽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汪直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他随苏砚一同进了屋中,坐下之后才问道:"苏漾和方鹤斋不在家吗?"

    "刚刚大哥和鹤斋先生一同去山上采茶去了,一时半会儿应是回不来,督公若是有什么事情,放心同我讲便是。"

    "那好,我现在将这事原原本本告知与你。"

    "督公请讲。"

    "今日李昭和来军营寻我,他说,陛下有令,要我带着幼恩一同回顺天府。"

    苏砚闻言愣住,良久后他才开口问:"是陛下的意思?是非回不可?是现在就要回?"

    督公道:"陛下已经知道了幼恩的身份,这一次,我必须要带一个人回京,而且是越快越好。"

    "所以,是非回不可,是一定要回......"

    他瘫坐在凳子上,思绪忽然乱成一团。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老天为何要这么安排。

    这一次若是幼恩回了,哪怕是凶多吉少。

    他总不能看着她出事。

    他不能让她走,不能......

    "督公,真的没有别的法子了吗?"

    "要么,她随我一同回京,但若是如此,陛下绝对不会让她活。此去顺天府,她必死无疑。

    要么,我带蓁蓁回去,要她替代幼恩去死。可幼恩不想这样,她说,这样还不如让她死。"

    "所以,今日她知晓此事之后,做的决定是随督公你一同回京,是吗?"

    苏砚问这句话时,声音有些颤抖。

    所以,她已是做好了决定,对吗?

    她已是决定留他一人在苏州,已是决定回京赴死。

    她怎么舍得。

    汪直点了点头,"幼恩这个傻孩子,总觉得自己欠我一命。

    她是怕这一程我一个人回,陛下不会绕过我,所以才非要同我一同回去。

    她这孩子又生性善良,不肯要蓁蓁替她去死。所以纵然有万般不舍,她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

    "幼恩她现在在哪?"

    "在军营,我让李照邻好生盯着她,你放心,在我回去之前,李照邻都不会让幼恩离开军营半步。"

    "督公,那您这次回来寻我,所为何事?您是不是已经有了法子?"

    "我这次回来,是要你做一个选择。"

    他要将最后的选择权,交到苏砚手里。

    幼恩是否能够回到顺天府,她是否能活,决定权如今在苏砚手里。

    "我能做什么选择?是关于她的选择还是什么?"

    汪直点了点头,"我要你选,这一次是亲眼看着她离开苏州,赴往顺天府,还是把她留下来,与她成婚,安安生生过完这一生。"

    他毫不犹豫答:"我自然想选后者,做梦都想。可是督公...我选了,又有什么意义?"

    他又改变不了陛下的意思,改变不了这一切。

    "你若是下定决心选择后者,我便想法子把她留下,起码把她先困在苏州一段时间。

    我会带着蓁蓁一同回京,带着她一起去结束这一切。

    我会要蓁蓁替她去死,等蓁蓁死后,世上再无宋家女,从此只有苏幼恩。

    幼恩与你,便能安然度日。"

    苏砚问:"如此,要她一生都活在愧疚里?要她一辈子都活在对蓁蓁的愧疚里再难快乐?"

    "我将这个抉择交给你,便是要你知道,有些事情若是做了,便没有回头的余地。

    若你选择要她留下,就要想法子,给她快乐。

    苏砚,这世上能给她快乐的人,也只有你了。

    此事若是发生了,她必然会愧疚,我那时怕是已再难回苏州,此生怕是再难见她一面。

    我只能把她交给你,我要你给她快乐。苏砚,你...会让她好好的,对吧?"

    "督公如此说,是因为督公已经有了抉择,是吗?"

    "我要她活,要她留在苏州。我此时要你做决定,只是想听你给我一个承诺。"

    他只是,也舍不得幼恩余生都活在愧疚里,他只是也舍不得她难过。

    "我知督公是为了她好,知督公是想要她活。可是督公也该明白,这并非是她想做的。

    督公,我尊重她的抉择。这一程,可否让我同你们一起前赴顺天府?"

    汪直万万没想到苏砚会说这话。

    他以为,苏砚会与他所想一样。

    他以为,苏砚也会想要幼恩留在苏州。

    他问:"你不想把她留在苏州,与她成婚相守终生?"

    "想,做梦都想。"

    他做梦都想与她成婚,与她厮守。

    可现实如此,他毫无他法。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陪她一同面对。

    "所以,你甘愿同幼恩一起回京赴死,也不愿把她留下?"

    "我只是想尊重她的决定,督公,我以为,这个抉择,只有幼恩一人能做。

    这是她的事情,只有她,才能做这个决定。"

    苏砚一直都觉得,他该尊重幼恩的选择。

第155章 大结局

    他愿同她一同承受那一切,而非是替她去做这个决定。

    汪直望着他愣了半晌,良久后才缓缓开口:"若是幼恩能与你一直好好的,该有多好。"

    苏砚低声道:"若此生不能,那我便等到来生,到那时,与她早些相遇,早些护住她。"

    如此,她便能少受些苦难。

    如此,他便能与她在一起的时间长一些,再长一些。

    汪直低低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随你们去吧。"

    他们的事,就由着他们去吧。

    是生是死,他们来做这个决定。

    汪直就要离开,这时苏砚跟上了他。

    "我随督公一同回军营。"

    汪直道:"若你此时出现,她必然不会让你随她一同回顺天府。苏砚,你该明白,幼恩绝不会带你走上一条死路。"

    苏砚答:"可这条路,是她选的,我只是陪她一起面对这一切。

    况且,她要回顺天府是她的事情,我要陪她,是我的事情。

    我不干涉她的抉择,她亦然不该干涉我的选择。"

    这是相互的。

    军营。

    幼恩终于发现汪直已不在营帐,她望了一眼紧紧盯着她的李照邻,很快便明白了过来。

    督公必然是回苏家去见他了。

    她静静坐在一处发愣,什么也没问李照邻。

    她不开口,李照邻也不开口,两个人就这样静静待在这安静至极的营帐内,谁也不说话。

    幼恩觉得她此时好像在等一个人,只是不知她等的这人是汪直,还是苏砚。

    她总觉得苏砚会来,她总觉得苏砚会来见她。

    苏砚果然来了。

    但他并未进营帐,而是隔着营帐唤了一声:"幼恩。"

    幼恩心头一颤,连忙站起身,刚想冲出营帐去见他,便听到他又道:"你先别出来,我想和你说会儿话。

    我怕...我怕你出来了,我见到你,便说不出来这些话了。"

    听到这些时,李照邻默默起身,走出了营帐。

    她该给幼恩和苏砚留属于他们两个人的空间。

    "你说,我在听。"幼恩的声音已有些哑。

    "正如我今日信中与你说的那样,关于婚事的一切,我都已经准备好了。

    再等七日,便是你我二人成婚之日。我等这一天,已经等好久好久了。你也一样,对吧?

    幼恩,我明白你的心思,也明白如今你的处境。你愿回京,留我一人在苏州,我不反对,我尊重你的选择。

    没关系的,都没关系的。

    我只是...只是想问一问你,你还愿不愿意同我成婚?

    幼恩,你可还愿意嫁给我?"

    幼恩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道:"苏砚,我也没想到如今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若是可以,我也不想回顺天府。

    可是苏砚,你明白的,这是圣意,我没有任何办法。"

    帐外,苏砚沉默了好大一会儿。

    良久后,他终于开口:"我问的,是你可还愿意嫁给我......"

    "愿意,我自然愿意。像你方才说的那样,我等这一天,也等了好久好久。苏砚,我做梦都想和你完婚。可......"

    她终是没再将后面的话说完,而是改口道:"若有可能,我愿与你完婚。"

    他听后心里似是有一块石头落了地,缓缓开口问道:"那我们便提前成婚,你可愿意?"

    幼恩却陷入了沉默。

    提前成婚,在她去顺天府之前?

    在她死之前?

    幼恩默默走到营帐口处,隔着帐帘问他:"苏砚,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打算?"

    "什么?"

    "我问你,你是不是要与我一同去顺天府?你是不是?"

    "是。"他如实答。

    她声音有些颤抖:"可你该明白,此去顺天府,是死路一条。苏砚,你是不是疯了......"

    "从前我们说好的,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一起面对。幼恩,不管此去顺天府是生是死,我都想与你一同面对。"

    "那苏家呢?大哥呢?叔父呢?蓁蓁呢?你都不管了吗?"

    "那我呢...你决定去顺天府的那一刻,可曾想过我该如何?幼恩,你走了,我该如何?"

    "阿砚......"

    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掀开帘帐冲出去一下子扑入他怀中。

    "阿砚...我也不想离开苏州,我也不想离开你,你知道的,你都该知道的。"

    她双臂紧紧抱着他,仿佛抱得越紧,她便能将他留在身边再久一些。

    仿佛抱得越紧,她便能和他长相厮守,永远在一起。

    "我明白你的心思,可是幼恩,你也该明白我......你以为,我真的能留在苏州,就这样看着你离开吗......"

    他怎么可能舍得看着她走。

    "所以,你便决定随我一同赴死?哪怕前路死路一条,你也要陪我一起?"

    他怎么这么傻。

    怎么能傻到连苏家都不顾了。

    苏砚毫不犹豫地答:"不管前路如何,我都要陪你。"

    她愣住,良久后忽然唤了一声:"苏砚......"

    他应道:"我在。"

    她再次唤道:"苏砚......"

    这一次,她没等到他回应,便继续道:"苏砚,我爱你。"

    "我也爱你。"他在她耳边道。

    她踮起脚尖,主动吻上他的唇。

    这是她第一次触碰到他的唇。

    他没有躲开,而是温柔回应。

    她的眼角却不自觉流出泪水。

    阿砚,若能早一点,再早一点,该有多好。

    让我们早些遇见,在那个没有皇权,没有杀戮的时代遇见,该有多好。

    明宪宗给李昭和传了一封信,他要李昭和保汪直和苏幼恩平安赴往顺天府。

    他要汪直带着宋家女活着来见他。

    李昭和应下了,却没给明宪宗回信。

    他轻笑着将那封信丢入了火炉,仿佛这封信从未存在过。

    他对自己说:

    权势,总要自己设法去谋。

    苏砚想和她完婚,在她们离开之前。

    幼恩犹豫了很久,终是没应下。

    她说:"我一直都觉得,成婚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阿砚,我不想抱着这样的心态和你完婚,这样对你,对我都不公平。"

    这是她一辈子的大事,她想要那一天她和苏砚都是幸福的,是快乐的。

    而非是在知晓自己将要赴死的情况下,再与他成婚。

    她不愿如此。

    苏砚将她搂在怀里,低声道:"此生无法共白头,来生,我们早些遇到,好不好?"

    "好。"她温声回答。

    君若春风。

    来生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

    ——正文完——

番外 我叫苏幼恩

    我叫苏幼恩。

    我是一名说普通又不普通的穿书者。

    在穿到这个世界之前,我还有一个名字叫宋卿卿。

    在那个世界,我每日都要吃很多很多的药,二狗经常说我是个药罐子。

    二狗应该是我在那个世界上唯一的朋友了。

    医生说,我有重度**,重度自闭。

    医生说,若我不按时吃药,就会头晕眼花,严重时可能会失去知觉,出现幻觉。

    我已经三天没按时吃药了,不是我不想,是因为我的药已经没了。

    我该去医院拿药了。

    可我不敢一个人去医院,我好怕和那些陌生人说话。

    每次和不认识的人说话时,我都会心跳得很快。

    我想,大抵这就是我得**症和自闭症的原因吧。

    当然,我确实也没钱再买药了。

    二狗曾带我去见过很多很有名的医生,虽是一直无果,他却还是不肯放弃。

    他带我去东边,去西边,去了好多好多地方,遍寻名医却依旧无果。

    为了给我治病,二狗花光了他所有的钱。

    他曾是个很有名的作者,写书赚过不少钱。

    可他一字一字敲下来好不容易存下来的那些钱,全都为了给我治病花完了。

    为我,他耗尽家财。

    为我,他什么都没了。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好。

    整个世界,好像只有他一个人愿意陪着我,愿意陪着这样的我。

    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要靠药维持生命,是个不吃药就会死的人。

    是个不敢与外人接触,不敢和陌生人说上一句话的人。

    我是个废物。

    我时常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还要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

    是为了拖累二狗,还是为了熬日子?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二狗不想让我死。

    他想让我继续活着。

    我活着没什么意义,可若是死了,那他一定会为我难过。

    我不想让这世上唯一一个对我好的人难过。

    所以我必须活着。

    这三句话都是二狗对我说的。

    我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便一直按照他说得去办了。

    我也只能听他的话。

    可有一日,二狗他消失了。

    他说他写了一本新书,想要用这本书给我赚些钱,为我继续治病。

    我一直都没看过他写的这本书,但我依旧经常吐槽他写得垃圾。

    我只是闲着没事,想骂一骂他罢了。

    事实上,他一点也不垃圾。

    他很厉害,这本书刚问世,他便被人邀约去外地。

    我不知道他具体要去做什么,只是听说是要去谈合约事宜。

    我没多问,对他说放心去便是了,我在家能照顾好自己。

    他说他想带我一起走,我没答应,他便一直耗着,想要熬到我同意的那一天。

    我始终都没同意,但他还是走了。

    我不知他是走了,还是出事了。

    我只知道那日之后我便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他消失了,消失得悄无声息,消失得让我心慌。

    那日我在家里四处寻他,不小心打翻了药罐,所有的药都洒在了地上,不能再吃了。

    我三天没吃药了。

    二狗不回来,我就不想去买药,可我在家待着又实在无聊。

    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打开了他那本书。

    他在书里写了我的名字——宋卿卿。

    可这本书里的宋卿卿,和我一点都不一样。

    我没看完,便穿到了那个世界。

    这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我是宋卿卿。

    是宋家的宋卿卿。

    后来,我有了新的名字,叫苏幼恩。

    我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我开始敢于与人交流,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开始交朋友,开始有家人。

    有人开始爱我。

    我也开始学会爱一个人了。

    他叫苏砚。

    是个很温柔很温柔的人。

    我已然描述不出他对我有多好,我想,苏砚对我,应是比二狗对我还要好。

    我第一次有了和一个人厮守终身的念头。

    我想和他成婚,和他共度余生。

    可我最终没能成功与他成婚。

    我好像,好像逐渐清醒了过来。

    这是我第一次与苏砚一同出远门,他坐在马车内,始终握着我的手不愿意松开。

    我静静望着他,他偶尔开口会对我说上几句话,但大多都得不到我的回应。

    我一直都没理他。

    他问:"马上就要到东昌府了,你可还记得,我同你说过这里的烧饼很好吃。

    幼恩,要停下来尝一尝这里的烧饼吗?"

    我没回答,只是望着窗外发愣。

    他又问:"再往前便是客栈了,我们今晚可以在那里歇歇脚,那附近有家卖梅子酿的,听说味道很好。幼恩,你要尝一尝吗?"

    我还是没回答。

    这一路上,他不停在说,可我却始终不开口回应他一句话。

    他却也不放弃,还是一直这样问着我。

    他一直都在笑着和我说话,哪怕知道前路是死,哪怕知道等我们到了顺天府,我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他似乎不怕,见他不怕,我也不怕。

    我们离苏州越远,便离死亡越近。

    我以为,我会死在苏砚之前,我还以为我会先他一步踏上奈何桥,赴往黄泉。

    可天不遂我愿。

    我死在了苏砚之后。

    就连督公也没想到,先离开的人,竟会是苏砚。

    苏砚死在我们入顺天府之前的那段路上。

    锦衣卫万通终是不肯放过我们,他在我们入京之前的那段路设下了埋伏。

    看得出来,他这一次废了大功夫。

    我和督公拼尽了全力,也没拼出重围。

    我本以为,我能护住苏砚,我以为我起码能够护住苏砚。

    可我没有。

    是苏砚护住了我。

    他替我挡了整整三剑。

    我亲眼看着那些锦衣卫的长剑刺入他的身体,再从他身上拔出。

    我看到他身上血肉模糊,看着他倒入我怀中。

    我听到他在唤我的名字,听到他要我快些走。

    他要我活。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要我活。

    苏砚,我岂能独活。

    可我却点头,要他放心,我对他说,我一定会活下去。

    苏砚死在我们入京的那一日,死在我生辰的那一日。

    他死后,我万念俱灰,只觉得这一切都再无意义。

    在那一刻,我险些就要清醒。

    那时我还活着。

    我想为他报仇。

    我像疯了一样,我想要把那群人都给杀了。

    可我终不是神。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主角光环从不属于我和苏砚。

    我和苏砚,终是要死在同一天了。

    阿砚,抱歉。

    我没能遵守诺言,我没能活下去。

    我叫苏幼恩。

    我死在了我的生辰之日。

番外 我叫苏砚

    我叫苏砚。

    大明人,家住苏州城南幸川坞。

    我是苏幼恩的未婚夫。

    我死在幼恩生辰那日。

    那是个有雪的日子,天很凉。

    我为她提前备好披风,她却执意要穿那件浅蓝色鹤氅。

    那件她初至苏家,大哥为她披上的浅蓝色鹤氅。

    平生衣裳皆是黑白两色,那是我唯一一件好看颜色的衣裳。

    我平生唯一一件带颜色的衣裳,在她生辰之日穿在她的身上。

    在她身上。

    被我身上的血染成了红色。

    那日清晨,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甚是好看。

    她说要带我去顺天府赏雪。

    那日正午,暖阳乍现,我看着暖黄的光照耀在雪上,我问她可想归家……

    我问她,可想放弃这一切,随我回家……

    随我回苏州,回苏家,回属于我们的家。

    幼恩,哪怕…

    哪怕你有那样一瞬起了想回去的心思,我都愿意陪你一起。

    我们回去成婚,回去过属于我们的生活。

    我们回去和家人一起,好好生活。

    谁料婚期是死期。

    幼恩……我们逾矩这一次吧,好不好?

    我们就不顾礼节,不顾皇命,抗旨这一次。

    哪怕以后我们四海为家,到处逃亡。

    哪怕以后我们会失去一切,一无所有。

    可起码,那时我还有你。

    我实在没法看着你赴死。

    我从前以为,我能与你同赴死。

    我从前以为,只要我陪你一起就没关系。

    我错了。

    大错特错。

    我不怕死,可我实在没法看着你死。

    幼恩啊,你可知赴顺天府这一程,我心中有多煎熬?

    这是我这一生走过最难的一条路。

    我恍然间想起初见你那日,你身着一席鹅黄色衣裙,慢悠悠走近我,对我说:

    我是苏幼恩,该唤你一声二哥。

    你唤我二哥,唤我苏砚,到后来,又唤我阿砚。

    那时候真好。

    那时你总是躺在躺椅上在院子里发呆,总是喜欢偷偷喝酒,总是喜欢爬屋顶,赏月光。

    我们一同上山,观红日自东而出,等晚霞自西而下。

    我们共采茶,共选竹。

    你看我作画,要我教你做折扇。

    那时真好。

    如今的你,显然已经没有这些闲情逸致了。

    你始终沉默无言。

    耳畔风声鹤唳,雀鸟奔走鸣啼。

    这世间万物,无一不在提醒我——

    至顺天府之日,便是你的死期。

    你要我如何能安然赴往顺天府。

    这一程,我一直在和你说话。

    说的大多都是些废话。

    我问你许多问题,你都没有回答,我只当沉默是你给我的回答。

    不知那时的你,听我说那些废话听得有没有些不耐烦。

    不知那时的你,有没有和我一样心慌意乱。

    幼恩,那时的我只想同你说说话,我只是想听一听你的声音。

    我只是想再切实一些地感受到你在身边。

    你始终沉默无言。

    越是如此,我便越是心慌意乱。

    幼恩,我想回家,想和你一起回家。

    我自知前路是死,也甘愿陪你一起。

    我只是,想让你好好活下去。

    哪怕我死,你也要好好活下去。

    我真的死了。

    可我想要你活。

    这一次,你一定要听话,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我从未要求过你什么。

    可这一次,我要你活。

    我愿在往生之路等你。

    请你一定一定要让我等得久一些。

    我叫苏砚。

    我死在我和她婚期之日。

番外 我们的结局不止如此

    我叫二狗。

    这是宋卿卿给我的称呼。

    她昏迷了整整三日。

    她醒来之时,抱着我哭了很久。

    她唤我阿砚,不是二狗。

    她什么都想起来了。

    真好。

    ——全文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9487/ 第一时间欣赏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最新章节! 作者:九黛迟所写的《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为转载作品,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介绍:
苏幼恩穿进了一本古早虐文里,成了书里最倒霉的恶毒反派。
先是遭受灭门之灾,为活命在西厂当了五年太监。
后又被某太监带回家,给她认了两个哥。
没有金手指还家徒四壁的她不禁开始怀疑人生:
就她这样的,也配当反派?

苦思冥想多日的幼恩终于制定出了一份恶毒女配生存指南。
第一步:避着主角团走,独自发育。
不料主角团却要带她起飞。
唯恐避之不及的男主,非要和她当兄弟。
一向对她嗤之以鼻的女主,成天向她献殷勤。
主角团:被我们带飞的日子感不感动?
某恶毒女配弱弱缩在墙角,看向女主派来提亲的媒婆,已经闻讯提刀而来的男主……
“不敢动,真不敢动。”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和男主一起穿进虐文后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