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兵临天下TXT下载兵临天下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兵临天下全文阅读

作者:高月     兵临天下txt下载     兵临天下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二卷江夏 第1128章汉魏决战(中)

    两天后,夏侯惇率领的九万主力军队抵达了汉军大寨,在距离汉军大寨约三里外扎下连营,夏侯惇站在一座小土丘上,远远眺望庞大的汉军大寨,他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堵塞,短短两三天时间汉军造不出这样规模的大寨,只能说明他们早就有准备。

    半晌,夏侯惇才恨恨道:“刘璟想与我打持久战,可惜他打错了主意!”

    夏侯惇回头对郭淮喝令道:“郭将军,你可率本部从东面进攻汉军大寨。”

    旁边张辽连忙建议道:“大将军,现在汉军居高临下,我军强攻必然会损失惨重,不如趁夜间掩护,命骑兵先铺设一条上岗的斜道,明日再发动进攻!”

    郭淮也赞同道:“文远说得有道理,请大将军三思!”

    夏侯惇也是经验丰富的大将,虽然在政治上他野心勃勃,缺乏宽容之心,但在领军打仗时他却能听从部将的建议,张辽确实说得有道理,夏侯惇点头接受了张辽的建议,他随即又下令道:“再修建三座二十丈墩台,用以安装投石机!”

    当天下午,一万曹军在距离大营不远处的一处废弃河道内用布袋装泥土,准备在夜间铺设上岗斜道,与此同时,数千曹军则在距离大营约三百步外修建土墩,准备用来安装投石机,居高临下打击汉军大营,这是建安六年曹军和袁绍军决战邺城时的战术,筑二十丈高的土台,用霹雳车居高临下打击袁军,使曹军占据了进攻优势。

    但历史不会重演,汉军也不是袁绍军,汉军的投石机技术要远远超过曹军,汉军的巨型投石机可将百斤重大石投掷到四百步外,比曹军最大的投石机的射程还要远百步。

    就在曹军士兵正在搬运石块修筑地基时,部署在大营南部的汉军投石机骤然发射了,四十架投石机连续将巨石发出,重达百斤的巨石铺天盖地投掷而来,数百士兵躲闪不及,被砸得头骨碎裂,浑身血肉模糊,惨不忍睹,而刚刚打下的地基也被呼啸而至的巨石悉数摧毁,其余曹军纷纷向南奔逃,逃出汉军投石机的打击范围。

    夏侯惇气得暴跳如雷,又下令道:“搭建投石机,晚上攻击汉军大营!”

    此时太阳已落下地平线,天空晚霞消失,变成了青灰色,夜幕渐渐降临,刘璟站在哨塔上,观察着曹军大营的动静,尽管暮色昏暗,但刘璟还是依稀看见曹军大营内矗立的巨大黑影,那应该就是曹军的投石机了。

    刘璟回头对司马懿笑问道:“仲达认为我们需要坚持多久?”

    司马懿笑了笑道:“这需要看殿下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如果殿下愿意承受五成的风险,不妨派人去下战书,约好两军决战,或许这正中夏侯惇下怀,如果殿下取得七成以上胜机,那就要耐心等候,坚守住曹军的种种冲击,只要子龙将军攻下邺都,曹军大势已去,自然就无心恋战了。”

    刘璟自嘲地笑道:“这个方案还是我先提出,我自己却坚持不住了,仲达说得对,要静下心来等待。”

    夜幕完全降临了,夜色漆黑,张辽率领两万骑兵埋伏在数里外的一片树林内,所有战马都包裹住四蹄,骑兵都没有携带长矛兵器,每人只带一把战刀和一面盾牌,每个士兵则携带三袋泥土。

    他们的任务是在南面投石机大战的掩护下,利用骑兵的速度在东面填出一条进攻坡道,当然,仅仅六万袋泥土还不够,张辽估计过,至少需要二十万袋泥土,也就是需要他们三次来回。

    张辽耐心等候,他的目光远远向南面眺望,这时,在月色中,他隐隐看见了曹军巨大的投石机身影正缓缓前行,他的心不由紧了起来,如果曹军的火攻能奏效,说不定他们今晚就能攻破汉军大营。

    “保持安静,等待我的命令!”张辽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

    汉军大营内,刘璟也在冷冷的注视着远处慢慢靠近的曹军投石机,大概有百步之多,以曹军北上的行军速度,他们不能携带这样的辎重,这应该是他们临时砍伐树木制成,这种粗糙的投石机不能持久,最多发射四五次。

    此时汉军也在积极备战,军营内所有的大帐都收了起来,这是防止曹军的火球射入大营,引发营帐大火,两万名士兵准备挡板和泥土,他们各施其责,随时可以将火球扑灭。

    而汉军的四十架投石机则吱吱嘎嘎拉起来,等待敌军进入射程,在投石机身后,八千汉军士兵已经准备就绪,在地上摆放着十丈长的牛皮幡子,用木杆高高挑起,会临时拼成一道巨大的牛皮屏障,使曹军的火球无法射入汉军大营。

    曹军的投石机越来越近,巨大的木轮在平地上缓缓滚动,每架投石机由两百人推动,这两百人同时也是操纵投石机的士兵,曹军共投入了一百架投石机,全部用来发射火球,夏侯惇很清楚汉军的反击力量,他只能用数量众多的优势来赢得发射得机会。

    曹军投石机终于进入了汉军投石机的射程范围,士兵们齐发一声呐喊,加快了投石机的前进速度,而就在这时,汉军大寨内发出砰砰的闷响,紧接着天空出现了数十个小黑点,发出奇异的啸声,向曹军头顶上呼啸砸来,曹军士兵惊恐大叫,纷纷躲在投石机后面。

    只听一片轰然巨响,十几座投石机被巨中砸中,顿时支架断裂,皮带崩断,高大的身躯轰然倒塌,巨石还翻滚着砸进曹军士兵人群中,血浆四溅,惨叫声不断,千余曹军士兵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恐惧,纷纷大喊大叫向后奔逃。

    汉军的第一轮进攻便造成了曹军十五架投石机被摧毁,但曹军士兵却利用汉军投石机短暂的发射空隙,又重新推动投石机继续前进,行走不到二十步,天空一片怪啸声,又一轮巨石呼啸着向曹军士兵头顶砸来

    就在南面双方展开投石机大战之时,张辽终于等来了出兵的时机,他低声大喝:“出发!”

    两万曹军骑兵骤然发动,黑压压的骑兵从树林内奔出,向含龙岗奔去,尽管战马四蹄都裹着厚厚的麻布,但两万骑兵奔跑发出的巨大能量,依旧使大地颤抖起来,立刻惊动了东面军寨的守军。

    东面军寨约有一万守军,由大将蒋钦统帅,蒋钦得到哨兵的禀报,月光下发现大批曹军骑兵,他同时也感受到了大地震动,蒋钦一方面派人去向汉王禀报,另一方面他命令汉军士兵准备弓弩防御,同时部署在东寨的三十架投石机也开始启动。

    曹军骑兵如狂潮般铺天盖地冲来,汉军投石机也率先发作了,一块块巨石抛出,砸向奔跑中的曹军骑兵,曹军骑兵的机动能力极强,拼命躲闪头顶上呼啸砸来的巨石,巨石轰然落地,激起一片尘土,但曹军骑兵太过于密集,还是有骑兵被砸中,或者被翻滚的巨石掀翻,战马惨嘶,骑兵坠地。

    不断呼啸投来的巨石阻拦不住曹军骑兵的步伐,他们高举盾牌,冲进了暴雨般射来的密集箭矢之中,骑兵纷纷被箭矢射翻,死伤惨重,但大量骑兵还是将一袋袋泥土抛入山岗下,很快便形成了一座土丘,数百名曹军紧贴着山岗,这里倒是一个汉军进攻的盲点,他们负责整理泥袋,将散乱的泥袋堆积成型,渐渐地,一条狭长的坡道渐渐出现在含龙岗的东面山岗之下。

    与东面曹军的进展相比,南面的投石机大战却令人沮丧,短短百步距离内,汉军密集的巨石摧毁大部分曹军投石机,最后只有十三架曹军投石机进入了发射距离,在曹军震耳欲聋的鼓声中,十三颗巨大的火球骤然腾空而起,划出十三亮丽的曲线,扑向山岗上的汉军大营。

    八千汉军士兵纷纷举起了皮幡,拼成一面高十丈宽百丈的皮幕,遮蔽住了后面的汉军大营,小山丘上,夏侯惇被突然出现的巨大皮幕惊得目瞪口呆,原本充满期望的眼神又再次黯淡下来。

    十三颗火球砰砰击中皮幕,弹跳着又从山岗上滚落下来,竟然没有一颗火球能突破皮幕,夏侯惇长长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失落,曹军投石机在连续两轮进攻后便偃旗息鼓了,剩下的十三架投石机全部被汉军摧毁,同时被摧毁的还有曹军抱以巨大期望的火攻计划。

    一夜的战斗,曹军临时打造的一百架重型投石机全部被摧毁,跟随投石机的两万曹军死伤三千余人,最后却只有一颗火球突破皮幕射入了汉军大营,但没有收到任何效果,火球被汉军士兵扑灭了,这让夏侯惇明白了一个事实,火攻对汉军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不过火攻虽然失败,但东面的张辽率领的骑兵队却获得了成功,在伤亡一千余骑兵后,东面山岗前出现了一条宽五丈,长二十余丈的坡道,曹军终于打开了一个进攻的缺口。

    ..........

第二卷江夏 第1129章汉魏决战(下)

    最后的汉魏大战正朝着预定的轨迹发展,汉王刘璟率领的十万大军拒不应战,在常山郡高邑县拖住了夏侯惇率领的曹军主力,赵云和文聘率领的十六万大军随即包围了邺都城,同时,滏口陉杀来的五万汉军在刘虎的率领也赶到邺都,加入了对邺都的包围。{顶}点{小}说 3w.

    黄忠和甘宁率领的八万汉军则部署在邺都以北的邯郸一带,负责拦截曹军主力返回邺都,汉军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邺都城破的一刻。

    目前邺都城内还有三万曹军,他们都是一个多月前新募的士兵,被称为新军,由夏侯惇之子夏侯楙统帅,夏侯惇虽然没有接受郭淮的建议,将张辽留下守城,但他也知道儿子统帅能力不足,便将善于守城的臧霸任命为副将,同时将谋士辛毗留给了夏侯楙。

    三万曹军经过张辽和臧霸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一盘散沙,而且装备先进,全部都是正规的曹军装备,远远望去,还颇有几分杀气腾腾的气势,但训练出的精锐和战争磨练出的精兵是两回事,在真正大战面前,在生死关头,新兵很容易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而崩溃。

    此时,城头上的曹军望着城下密集如蚁群般的汉军士兵,二十万大军将邺都团团包围,营帐铺天盖地,一眼望不见尽头,所有的曹军士兵都望而生畏,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他们的家眷都在城内,不过是为了几石而从军,现在粮食已经到手,还能指望这些曹军士兵信守承诺,把自己性命也贴上去吗?

    在东城头一角,数十名曹军士兵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一名年轻的曹军士兵正绘声绘色给大家讲述长安的见闻,“我只是一名酒馆伙计,可我每个月能挣七千钱,斗米六十钱,一个月我就能挣十石粮食,一年就是一百二十石,还有余钱去逛逛青楼,喝杯花酒之类,日子逍遥啊!”

    “长安有那么好吗?”一名黑大个瓮声瓮气道。

    年轻士兵顿时急了,“骗你我就是王八蛋。”

    “应该是真的!”

    另一名士兵小声道:“我叔父也在长安,他来信说长安很好,让我父亲去,父亲说故土难离,结果我就从军了,哎!早知道我就去长安了,也不知这次能不能活下来。”

    年轻士兵压低声音道:“大家别傻,打起仗来咱们就逃,脱掉盔甲躲回家去,谁知道谁啊!”

    “说得对,反正死了也是白死,好日子享受不到,不如逃掉,等着过好日子。”

    众人纷纷赞成,逃脱之心在他们心中生根。

    而在城墙另一边,也有士兵在煽动曹军士兵放弃抵抗,不要为曹氏卖命,要保住自己性命,这些人都是汉军在城中的斥候,足有百余人之多,他们在城头、在军营,在街头巡哨队伍中,到处散播谣言,瓦解曹军的士气,鼓动士兵趁乱逃跑,说的人多了,曹军的军心便渐渐开始动摇了。

    夏侯楙虽然不算是纨绔子弟,也能读书习武,但比起他父亲夏侯惇,他确实要逊色得多,胆识不够,经验不足,虽然学了不少谋略,但从未上过战场,只是一种纸上谈兵。

    不过夏侯楙也算是比较卖力,带着随从士兵在城头来回巡视,查看防御的部署情况,所有的防御部署都是由臧霸一手策划,由夏侯楙来发号施令,他也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对臧霸的各种建议几乎是言听计从。

    走到东城楼时,后面一名士兵追了上来,大喊:“夏侯将军留步!”

    夏侯楙勒住战马回头问道:“什么事?”

    “臧将军有急事找将军商议!”

    “臧将军在哪里?”

    “在北城门处!”

    夏侯楙调转马头,向北城门处奔去,臧霸急着找自己,必然有大事发生。

    不多时,夏侯楙赶到了北城门,正好遇到怒气冲冲的臧霸,他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臧将军为何如此恼怒?”

    臧霸一指身后被捆绑起来的十几名士兵道:“军中出现了逃兵了,这些逃兵被巡哨士兵抓住。”

    夏侯楙一惊,连忙问道:“逃了多少人?”

    臧霸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道:“大约逃了一千余人。”

    夏侯楙顿时吓一大跳,“这么多吗?”

    “嘘!将军小声。”

    臧霸压低声音道:“此事千万要隐瞒住,连亲兵也不能说,会严重动摇军心。”

    夏侯楙连忙点头,又看了看被捆绑的士兵,“那他们怎么办?”

    臧霸冷冷道:“将他们就地斩首,用人头警告士兵,谁敢逃跑,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夏侯楙虽然觉得不忍,但他也不敢反对,只得点点头道:“臧将军看着办吧!我没有意见。”

    半个时辰后,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便挂在城头和军营门口,警示全军,谁敢逃跑,这就是下场,臧霸的果断狠辣虽然制止住了士兵逃跑,但也使士兵更加惶惶然,对死亡更加畏惧。

    夜幕渐渐落下,在城楼一角忽然有火把亮了三下,紧接着一支带着信的射下城去,早有汉军巡哨士兵发现,飞奔而来,捡到了地上信,立刻返回军营禀报。

    大营内,赵云正和文聘、刘虎商议攻城之策,刘璟只给了他们三天时间,今天是第一天,汉军还没有开始发动攻势,此时站在一旁的庞统微微笑道:“三位将军不用担心,邺都不过是三万新兵守卫,三天时间足以攻下城池。”

    赵云苦笑一声道:“我也知道三天时间足够,关键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攻下城池,最后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就在这时,帐门有士兵禀报,“启禀都督,城头有一封信射下,是给都督的信件。”

    赵云精神一振,连忙接过信,打开看了看,对其余人笑道:“是李孚派人送来,他说曹军军心已动摇,建议我们制造声势,震慑曹军士兵。”

    文聘顿时笑了起来,“要说最好的声势,就是用火攻了!”

    刘虎也点点头道:“用投石机攻击,火烧邺都城头,吓破曹军士兵的胆!”

    赵云又问庞统,“军师以为如何?”

    庞统捋须笑道:“各位都是独挡一方的名帅,这种事情就不必再问我了。”

    一更时分,汉军的三百架巨型投石机开始对邺都城发动了火攻,上万桶火油被抛上东城和南城头,南城和东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烈火吞没了两座城楼,燃起的火焰高达十余丈,浓烟更是笼罩了大半个邺都城。

    邺都城的军民陷入巨大的恐慌之中,住在南城和东城的民众纷纷扶老携幼向城北逃命,士兵们也同样惊恐万分,纷纷从城头逃下来,从军营内奔出,混进了人群中逃难。

    大街上乱作一团,民众哭喊连天,士兵丢盔弃甲,拼命向家中奔逃,白天的十几颗人头已经无法压抑住他们恐惧的内心,军心严重动摇,在汉军斥候的煽动之下,由数人逃亡引发百人逃亡,百人逃亡引发千人逃亡,曹军内部很快便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逃亡潮,臧霸连杀数十人也止不住士兵的溃逃,臧霸只得扔掉长剑,仰天长叹,“这是苍天要灭曹魏啊!”

    丞相府内,曹植怔怔地望着冲天的烈火和滚滚浓烟,此时北城外的铜雀宫已经被汉军占领,现在汉军用烈火攻城,让曹植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末路来临。

    旁边刘晔叹息一声道:“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啊!刘璟用自己为诱饵,诱引夏侯惇北上,其实夏侯惇根本就不在意邺都的存亡。”

    曹植却异常冷静,问刘晔道:“子扬觉得邺都保不住了吗?”

    刘晔摇了摇头,“这只是汉军的警告,如果我们没有反应,他们就会从四面一起火攻,恐怕北城的邺宫也保不住了,两天之内,邺都城必然被汉军攻破。”

    曹植低低叹息,“为我一人,却让全城民众陪葬,何其之不幸也!”

    刘晔欲言又止,这时,曹植的侍卫首领杨恩快步奔来,对曹植施礼道:“启禀丞相,守军已爆发大规模逃亡潮,听说士兵已逃亡了六成以上。”

    所有在场的官员都呆住了,竟然逃亡六成以上,邺都城怎么可能守得住?曹植依然很冷静,又问道:“夏侯将军什么态度?”

    “夏侯将军好像已经动摇了,他问我,丞相是否愿意再守下去。”

    曹植冷冷笑了起来,“这就是夏侯惇的儿子吗?真荒唐!”

    曹植回头看了众人一眼,“大家的意思呢?我们还要抵御下去吗?”

    所有人都没有吭声,默默低下了头,很显然,众人都不想再打了,曹植点了点头,对刘晔道:“烦请子扬出城和汉军谈判,就说我愿意投降汉军,我可以一死殉国,但希望汉军放过所有的邺都军民。”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初十,邺都守军在汉军强大的威压之下全线崩溃,一夜之间,三万新兵逃亡了两万余人,曹植下令投降,夏侯楙和臧霸听从曹植之令,下令放下了武器,率领尚存的八千士兵出城投降。

    天亮时,曹植手捧印绶,率领百官出城投降汉军,赵云接受了曹植投降,随即下令五万汉军入城接管邺都,随着邺都被汉军攻占,意味着曹操纵横数十年建立的曹魏社稷终于走到了尽头。

    只剩下夏侯惇率领的九万曹军依旧在和汉军主力对峙,曹魏的最后一刻也即将来临。

    ..........

第1131章定鼎天下(全书完)

    曹彰率领一万军队逃离了曹军大营,一路向东疾行,曹彰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心中充满了懊悔和痛恨,他懊悔自己不该率军南下邺都。

    如果当时他拥有两万精兵之时,能够直接去辽东,在辽东建立基业,甚至还可以攻灭高丽,自己在海外保存曹魏社稷,就是他的一念之差,导致他选错了方向。

    曹彰又极为痛恨夏侯惇的狠辣和刚愎自用,曹魏社稷有一半是毁在他的手上,也包括自己的大部分军队。

    现在邺都已被汉军攻破,三弟和百官投降,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赶往辽东,凭借手中的一万军队再重建曹魏社稷。

    曹彰率一万军一路疾行,天快亮时,他率领军队走出了五十里,前方是一座低缓的山谷,两边都是茂盛的森林,这里是常山郡和巨鹿郡的交界处,周围没有城池,过了山谷便是巨鹿郡。

    曹彰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这时他回头望去,发现士兵皆已疲惫不堪,行军的队伍拉长到五六里,他便停住战马令道:“前军暂停!”

    前军士兵也纷纷停了下来,队伍拉得太长,他必须等一等后面的士兵,此去辽东路途遥远,他不能走得太急。

    就在这时,两边山谷内忽然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只见两支军队一左一右杀出。

    右面一员老将,白发白须,身材雄伟,手中一把金背砍山刀,正是老将黄忠,而左面大将手执双戟,身材高大魁梧,目光凌厉,却是猛将甘宁。

    为了全歼最后的曹军,不留漏洞,刘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西面是太行山,曹军无路可走。

    刘璟亲率主力堵住曹军北上的道路,赵云和文聘大军则堵死曹军南下的通道。

    而黄忠和甘宁率八万军从东面包抄过来,就是为了围堵曹军东面的退路,却正好截住了准备逃往辽东的曹彰军。

    曹彰惊得肝胆皆裂,拨马便逃,黄忠看得清楚,他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拉弓如满月,弦一松,狼牙箭闪电般射出。

    尽管相隔五十步,但黄忠箭术之精湛,曹彰难以逃脱,这一箭正中曹彰后颈,箭尖从咽喉透出,曹彰捂住咽喉从战马上摔了下来。

    八万汉军从四面八方杀来,截断了幽州军所有的退路,杀得幽州军哭爹喊娘,纷纷跪地投降。

    这时,黄忠催马奔至曹彰身边,见曹彰并没有死,还有一口气,他抽出精钢短矛,狠狠一矛刺了下去。

    有些人可以接受投降,但有些人则必须要战死,这是汉王刘璟给各军主将的交代,黄忠久历世事,他深深理解汉王这句话的深意

    六万曹军在高邑县已被近四十万汉军围困了三天,士兵低迷,军心已崩溃,所有将士都知道邺都已城破,曹军将士皆无心恋战,就等待着主将下令投降的一刻。

    入夜,胡笳十八拍凄凉的乐声从四面传来,乐声凄婉悠长,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无数曹军士兵都走出大帐,在月光下呆呆地听着远方传来的乐声。

    士兵们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连守卫营门的数千虎贲卫骑兵也黯然神伤,无心再为夏侯惇卖命,纷纷丢下兵器,返回营帐。

    没有了虎贲卫的阻拦,曹军营门大开,无数曹军士兵脱去盔甲,丢弃兵器,成群结队地涌出营门,高举双手向远处的汉军大营走去。

    中军大帐内,夏侯惇独自一人坐在桌前饮酒,他身旁已丢弃了十几个空酒壶,夏侯惇一杯接一杯地饮酒,他已有七成酒意。

    这时,一名亲卫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大将军,军营已失控,逃兵太多,实在挡不住了。”

    夏侯惇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依旧在一杯一杯喝酒,这时,他的心腹部将赵开奔来高声道:“大将军,快走,我们可混在降兵突围出去。”

    夏侯惇站起身,对身边亲兵缓缓道:“你们都去准备吧!我稍微收拾一下东西,这就出来。”

    亲兵们都纷纷离帐去准备战马兵器,夏侯惇却从旁边剑架上取过自己的宝剑,他将宝剑慢慢抽出,剑刃寒光闪闪,锋利异常。

    这还是袁绍的佩剑,二十年前,魏公亲自将这把剑赠给了自己,他曾举剑发誓,剑在曹军在!

    “真是天意啊!”

    夏侯惇忽然惨然一笑,横剑向脖子抹去,一抹血喷出,一代猛将夏侯惇就此自尽身亡

    主将夏侯惇自尽身亡,曹军大势已去,张辽、郭淮和许褚举兵向汉军投降,最后的六万曹军在四十万汉军的围困中消亡

    三天后,刘璟在一万骑兵护卫下,从邺都北面缓缓进入了这座旧汉王朝最后的都城,街道两边,家家户户摆上香案,跪地迎接汉王殿下入城。

    这一刻,刘璟心潮起伏,从柴桑起兵,征战近十八年,他终于攻破最后的阻碍,统一了天下。

    那一幕幕战争又缓缓从他眼前流过,所有的事情就仿佛发生在昨天,可是,又过去了多少年。

    刘璟来到了邺宫前,邺宫已经被汉军封闭,太后曹节被软禁,幼儿皇帝也被请下了帝王之位,邺宫前站满了汉军侍卫。

    这时,刘虎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邺都封库闭宫,没有发生任何混乱事件。”

    刘璟点点头,“辛苦了!”

    他翻身下马,快步向邺宫内走去,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跟在他的身后,走在大殿前,刘璟仰望这座气势宏伟的主殿。

    他回头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笑道:“不止一人劝过我,攻入邺都后,要焚毁铜雀宫和邺宫,要彻底断绝曹魏和旧汉的王气,你们二位怎么想?”

    司马懿微微笑道:“曹操攻下襄阳后,有人劝他烧毁刘表的州牧府,但曹操说,王气自在民心,除非你杀绝天下之民,否则王气会从任何一个地方冒出来,这句话我转送给殿下!”

    刘璟哈哈大笑,“说得好!王气自在民心。”

    他大步向龙尾阶上走去,十几名侍卫跟在他身后,却被刘璟一摆手拦住了,让侍卫们在外面等候,他独自一人走进了宣政大殿。

    大殿里宽阔而空荡,这时,刘璟的目光落在了高高的象牙龙榻上,在长安也有这样一只镶嵌着金边的象牙龙榻,那是至高无上的象徵,他却从来没有坐过。

    但今天,此时此刻,刘璟缓缓走上玉阶,转身在龙榻上坐下,他高高地望着空旷的大殿,想象着两边站满了文武百官。

    他忽然有一丝莫名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只是一闪而逝,他胸中随即涌现出一种傲视天下雄心壮志。

    刘璟踌躇满志地站起身,是时候了,瑞兆该出现了。

    (全书完)

    =====

    老高照例要说几句完本感言

    一万个中国人就有一万个三国。

    老高也不例外。

    从小就挚爱《三国演义》

    不知看了多少遍。

    我心中也有自己的三国。

    把自己的三国写出来,

    也成为老高一直以来的心愿。

    但是....

    就像喜欢一道菜不一定就会做一样,

    老高确实写不出自己所渴望的那种感觉。

    这一年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多多少少影响到了这本书的写作。

    但这不是主因。

    主因是老高对这段历史真的不熟。

    也买了不少这方面的史书,

    但始终逃不脱《三国演义》的桎梏,

    当然,本来就是为它而写。

    有人说小说不是史书,

    不用太遵循历史。

    其实不是那么简单。

    就像学打算盘,

    首先要背下珠算口诀,

    然后再忘掉珠算口诀一样。

    写历史小说也是如此。

    首先要理解透历史,

    然后再忘记历史,

    才能信手写出一本好书。

    要给读者一桶水,

    首先自己要一口井。

    我对隋唐的历史理解比较深入,

    但对三国的理解也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

    一本三国演义而已。

    自然写不出历史的感觉。

    终于结束了,

    不错也好,垃圾也好,爽也好,烂也好。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已经结束了。

    然后我可以重新写唐朝,

    写这个让我梦萦魂牵、和我深深结缘的朝代。

    有时候我甚至怀疑自己就是从大唐穿越而来。

    让我们梦回大唐。

    新书已经在创世上传。

    书名《大唐狂士》

    狂士者,

    志向高远,勇于进取之士。

    属于正能量的书,

    小朋友也可以看。

    诸位已经跟了老高一年多。

    为什么不多走几步,

    看一看老高的新书呢?

    老高可是准备了一年啊!

    肯定值得一观。

第1131章 定鼎天下(全书完)

    、、、、、、、、、、

    曹彰率领一万军队逃离了曹军大营,一向东疾行,曹彰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心中充满了懊悔和痛恨,他懊悔自己不该率军南下邺都。

    如果当时他拥有两万精兵之时,能够直接去辽东,在辽东建立基业,甚至还可以攻灭高丽,自己在海外保存曹魏社稷,就是他的一念之差,导致他选错了方向。

    曹彰又为痛恨夏侯惇的狠辣和刚愎自用,曹魏社稷有一半是毁在他的手上,也包括自己的大部分军队。

    现在邺都已被汉军攻破,弟和官投降,他已经没有了退,只能赶往辽东,凭借手中的一万军队再重建曹魏社稷。

    曹彰率一万军一疾行,天快亮时,他率领军队走出了五十里,前方是一座低缓的山谷,两边都是茂盛的森林,这里是常山郡和巨鹿郡的交界处,周围没有城池,过了山谷便是巨鹿郡。

    曹彰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这时他回头望去,发现士兵皆已疲惫不堪,行军的队伍拉长到五六里,他便停住战马令道:“前军暂停!”

    前军士兵也纷纷停了下来,队伍拉得长,他必须等一等后面的士兵,此去辽东途远,他不能走得急。

    就在这时,两边山谷内忽然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只见两支军队一左一右杀出。

    右面一员老将,白发白须,身材雄伟,手中一把金背砍山刀,正是老将黄忠,而左面大将手执双戟,身材高大魁梧,目光凌厉,却是猛将甘宁。

    为了全歼最后的曹军,不留漏洞,刘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西面是行山,曹军无可走。

    刘璟亲率主力堵住曹军北上的道,赵云和聘大军则堵死曹军南下的通道。

    而黄忠和甘宁率八万军从东面包抄过来,就是为了围堵曹军东面的退,却正好截住了准备逃往辽东的曹彰军。

    曹彰惊得肝胆皆裂,拨马便逃,黄忠看得清楚,他抽出一支箭,张弓搭箭,拉弓如满月,弦一松,狼牙箭闪电般射出。

    尽管相隔五十步,但黄忠箭术之精湛,曹彰难以逃脱,这一箭正中曹彰后颈,箭尖从咽喉透出,曹彰捂住咽喉从战马上摔了下来。

    八万汉军从四面八方杀来,截断了幽州军所有的退,杀得幽州军哭爹喊娘,纷纷跪地投降。

    这时,黄忠催马奔至曹彰身边,见曹彰并没有死,还有一口气,他抽出精钢短矛,狠狠一矛刺了下去。

    有些人可以接受投降,但有些人则必须要战死,这是汉王刘璟给各军主将的交代,黄忠久历世事,他深深理解汉王这句话的深意。

    .........

    六万曹军在高邑县已被近四十万汉军围困了天,士兵低迷,军心已崩溃,所有将士都知道邺都已城破,曹军将士皆无心恋战,就等待着主将下令投降的一刻。

    入夜,胡笳十八拍凄凉的乐声从四面传来,乐声凄婉悠长,充满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无数曹军士兵都走出大帐,在月光下呆呆地听着远方传来的乐声。

    士兵们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连守卫营门的数千虎贲卫骑兵也黯然神伤,无心再为夏侯惇卖命,纷纷丢下兵器,返回营帐。

    没有了虎贲卫的阻拦,曹军营门大开,无数曹军士兵脱去盔甲,丢弃兵器,成群结队地涌出营门,高举双手向远处的汉军大营走去。

    中军大帐内,夏侯惇独自一人坐在桌前饮酒,他身旁已丢弃了十几个空酒壶,夏侯惇一杯接一杯地饮酒,他已有七成酒意。

    这时,一名亲卫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大将军,军营已失控,逃兵多,实在挡不住了。”

    夏侯惇就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依旧在一杯一杯喝酒,这时,他的心腹部将赵开奔来高声道:“大将军,快走,我们可混在降兵突围出去。”

    夏侯惇站起身,对身边亲兵缓缓道:“你们都去准备吧!我稍微收拾一下东西,这就出来。”

    亲兵们都纷纷离帐去准备战马兵器,夏侯惇却从旁边剑架上取过自己的宝剑,他将宝剑慢慢抽出,剑刃寒光闪闪,锋利异常。

    这还是袁绍的佩剑,二十年前,魏公亲自将这把剑赠给了自己,他曾举剑发誓,剑在曹军在!

    “真是天意啊!”

    夏侯惇忽然惨然一笑,横剑向脖抹去,一抹血喷出,一代猛将夏侯惇就此自尽身亡.......

    主将夏侯惇自尽身亡,曹军大势已去,张辽、郭淮和许褚举兵向汉军投降,最后的六万曹军在四十万汉军的围困中消亡。

    .........

    天后,刘璟在一万骑兵护卫下,从邺都北面缓缓进入了这座旧汉王朝最后的都城,街道两边,家家户户摆上香案,跪地迎接汉王殿下入城。

    这一刻,刘璟心潮起伏,从柴桑起兵,征战近十八年,他终于攻破最后的阻碍,统一了天下。

    那一幕幕战争又缓缓从他眼前流过,所有的事情就仿佛发生在昨天,可是,又过去了多少年。

    刘璟来到了邺宫前,邺宫已经被汉军封闭,后曹节被软禁,幼儿皇帝也被请下了帝王之位,邺宫前站满了汉军侍卫。

    这时,刘虎上前禀报道:“启禀殿下,邺都封库闭宫,没有发生任何混乱事件。”

    刘璟点点头,“辛苦了!”

    他翻身下马,快步向邺宫内走去,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跟在他的身后,走在大殿前,刘璟仰望这座气势宏伟的主殿。

    他回头对诸葛亮和司马懿笑道:“不止一人劝过我,攻入邺都后,要焚毁铜雀宫和邺宫,要彻底断绝曹魏和旧汉的王气,你们二位怎么想?”

    司马懿微微笑道:“曹操攻下襄阳后,有人劝他烧毁刘表的州牧府,但曹操说,王气自在民心,除非你杀绝天下之民,否则王气会从任何一个地方冒出来,这句话我转送给殿下!”

    刘璟哈哈大笑,“说得好!王气自在民心。”

    他大步向龙尾阶上走去,十几名侍卫跟在他身后,却被刘璟一摆手拦住了,让侍卫们在外面等候,他独自一人走进了宣政大殿。

    大殿里宽阔而空荡,这时,刘璟的目光落在了高高的象牙龙榻上,在长安也有这样一只镶嵌着金边的象牙龙榻,那是至高无上的象徵,他却从来没有坐过。

    但今天,此时此刻,刘璟缓缓走上玉阶,转身在龙榻上坐下,他高高地望着空旷的大殿,想象着两边站满了武官。

    他忽然有一丝莫名的孤独感,但这种孤独感只是一闪而逝,他胸中随即涌现出一种傲视天下雄心壮志。

    刘璟踌躇满志地站起身,是时候了,瑞兆该出现了。

    (全书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942/ 第一时间欣赏兵临天下最新章节! 作者:高月所写的《兵临天下》为转载作品,兵临天下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兵临天下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兵临天下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兵临天下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兵临天下介绍:
一个穿越千年的灵魂,一名卑微的少年,一辆神秘的牛车,命运交织,演绎出一段金戈铁马的传奇。
波澜壮阔的三国新争霸史由此拉开了序幕。
=======
高月作品:《大唐万户侯》、《名门》、《大明官途》、《天下》、《皇族》、《天下枭雄》本本皆是精品,人品保证
兵临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兵临天下,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兵临天下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