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求天马(72)眼疾愈痊蹄病起
汉武帝和王婉留连忘返于后花园,时而漫步,时而赏花,时而观瀑,时而喂鱼。不知不觉间,一个多时辰过去了。
“陛下!我们该回了!”
王婉似乎有些疲惫,婉转地建议道。
“我们从前面的小径绕回去吧!”
汉武帝诚恳地建议道。
“诺!陛下!”
王婉甜甜地称诺道。
很快,汉武帝就带着王婉绕出了后花园,回到了惠兰殿。安顿好王婉以后,汉武帝又折回了偏殿。
此时,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正在殿门口等候着。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一见汉武帝,就立即跪拜施礼。
“快平身!不知两位在此等候,有何要事?”
汉武帝不解地问道。
“谢陛下!”
“谢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齐声称谢。
“褚大人!您先到的,您先说!”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谦恭地建议道。
“恭敬不如从命!卫将军,那我就先说了。”
军医令褚健亦谦恭地对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说道,随后转过身来向汉武帝禀告。
“启禀陛下!臣特来向陛下禀报军马红眼病的治疗情况。”
“善!这两天治疗的怎么样了?”
“两位!请移步偏殿里面说话。”
汉武帝一边发问,一边谕令两人进入偏殿。
“陛下请!”
“陛下请!”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齐声说道。
待汉武帝坐在偏殿的榻床上的时候,军医令褚健立即开始汇报起来。
“启禀陛下!臣这两天在养马苑按照王姑娘的秘方,将所需药材精研成末,沸水冲调,候温后再加入童子尿调匀,然后给患病军马灌服。果不其然,疗效非常显著。三百匹症状轻微的军马已经痊愈,剩下的四百多匹症状较重的军马,已经明显好转,红肿全部消失,相信不出三日,定能复原如初。”
“陛下!王姑娘的秘方真是名不虚传,药到病除,不愧是中医世家,妙手回春啊!”
军医令褚健对王婉的秘方赞赏不已。
“是啊!王姑娘的秘方的确是与众不同,源于实践又有别于一般的药方。有时间的话,你可以多向王姑娘请教请教!”
汉武帝也高兴地说道。
“诺!谨遵陛下圣谕!”
军医令褚健当即称诺。
“卫青!你和褚大人前后脚赶到未央宫,不知有何要事?”
汉武帝轻松地问道。
“陛下!臣的禀报可能要继续麻烦褚大人了!”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麻烦褚大人?军马又出问题了?”
汉武帝疑惑地问道。
“正是,陛下!臣回京这两天,谨遵陛下圣谕,加紧训练骑兵部队,但是稍稍加倍训练,臣即发现,部分军马体力明显不支。经臣下令检查,发现竟有数千匹军马患有蹄疾。尤其是在山间训练,翻越岩石的时候,发现许多军马马蹄严重受损。不过,这也是军马的老毛病了。一般的军马,也多多少少有一些蹄疾。”
“臣刚才已向军医令褚大人通报了此事,褚大人表示回去后即拟就药方,照单抓药,及时治疗。”
“这次军马蹄疾似乎比以前更加严重,褚大人可有妙方治愈?”
汉武帝满心忧虑地问道。
第三章 求天马(73)蹄疾良方忧损伤
“启禀陛下!臣已经根据经验,针对军马蹄疾的三种情形,拟就了三个药方,准备回去之后,即开始治疗。”
军医令褚健沉着地答道。
“善!不知是何药方?可否说来给朕听听?”
汉武帝静静地问道。
“启禀陛下!军马蹄疾,一般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急性蹄疾,一种是慢性蹄疾,还有一种是腐烂型蹄疾。”
“第一种情形,臣拟就的药方是:双花二两,连翘、大黄、花粉、当归各一两五钱,丹皮、没药、生地、生牛夕、枝子、寸冬各一两,赤芍八钱,红花、甘草各六钱。水煎两次,候温灌服。”
“第二种情形,臣拟就的药方是:双花、连翘、大黄、当归各一两,桔梗、花粉、没药、秦艽各八钱,白芷、牛夕、紫苏子各六钱,红花五钱,甘草三钱。沸水煎汁,候温后再加入研成末状的川贝、血竭各五钱,用以灌服。”
“第三种情况,臣拟就的药方是:龙骨、雄黄、炉甘石、石决明各一两,冰片、乳香、儿茶、血竭、没药各五钱,麝香三分。研成极细状粉末,轻敷在腐肉清洗干净的患处,然后用热棒烤干。”
“善!善!善!褚大人不愧是圣手良医啊!军中有褚大人在,朕就放心多了。”
汉武帝一边赞叹,一边感慨地说道。
“陛下谬赞!臣惶恐不安。臣得陛下赏识,惟愿尽忠陛下,虽肝脑涂地,死而后已,决不负陛下隆恩。”
军医令褚健谦恭地答道。
“善!朕的灭匈大计,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军马供应。因此,保障军马的健康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褚大人,这要继续辛苦你和你的军医们了!”
汉武帝恺切地说道。
“请陛下放心!臣万死不辞,一定会和其他军医们竭尽所能,保障军马的健康和安全。不过,臣还有一事要禀报陛下。”
军医令褚健慷慨地说道。
“还有一事?”
汉武帝不解地问道。
“正是,陛下!此事可能需要卫将军先向陛下禀报。”
军医令褚健欲言又止。
“陛下!还是由先向您禀报吧!”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接过军医令褚健的话,大声地说道。
“善!朕愿闻其详。”
汉武帝轻轻地点了点头,沉静地说道。
“陛下!臣谨遵圣谕,加紧训练骑兵部队,可能是由于训练过量的原因,不仅部分军马出现了蹄疾,更让臣等忧虑的是,还有部分军马还出现了马蹄角质磨损和受伤的情形。”
“臣已向褚大人反映过此事,褚大人一时也无良策。”
“也无良策?”
汉武帝面露疑惑。
“正是,陛下!如果军马马蹄角质磨损过重的话,以现有的医术,根本无法使其复原,更难以继续服役。因而可以说,一匹军马损伤一个马蹄角质,这匹军马就废掉了。臣和褚大人也无能为力。”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进一步地解释道。
“有这种情形?为什么没有早一点禀报朕?”
汉武帝有些不悦。
“陛下!前些年北击匈奴,我大汉出动的骑兵还相对较少,虽然存在各种损伤,但是军马马蹄损伤还不严重。现在为了适应长途奔袭匈奴的情形,臣下令加倍训练,因而导致军马马蹄角质损伤严重。目前还只是训练所致,如果真正投入实战,那么损伤可能更为严重。为此,臣和褚大人多次商议,但是一时也毫无良策。”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面露难色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74)皇后建议询王婉
“朕知晓了!两位还有其他事吗?”
汉武帝欠了欠身,静静地问道。
“臣等暂时没有。”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齐声答道。
“善!那就退下吧!朕想歇息一下!”
汉武帝的脸庞,似乎露出了几丝倦容。
“臣告退!”
“臣告退!”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施礼告退。
“韩襄,朕想歇息一下!你先也退下吧!”
汉武帝转过身来对宦者令韩襄谕令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称诺而退,随后虚掩好偏殿的门,侍立在门的左侧。
傍晚,汉武帝又来到了未央宫椒房殿卫皇后处。
“陛下驾到!”
宦者令韩襄高声喊道。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拜见父皇!”
卫皇后和一干侍女当即跪拜施礼,小刘据也夹在众人当中,跪拜施礼。
“快平身!皇后!据儿!”
汉武帝沉郁地地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谢父皇!”
卫皇后和一干侍女称谢而起,小刘据也称谢而起。
“据儿越来越懂礼法了!”
汉武帝走过去,摸了摸小刘据的头夸奖道。
“都是母后教导儿臣做的!”
小刘据稚气未脱,扬着小脸,面带笑意地说道。
“善!皇后功不可没啊!”
汉武帝忍不住地赞赏道。
“你们都下去吧!芊儿,蓳儿,把据儿带后花园玩一会。”
卫皇后看出汉武帝心事重重的模样,支走了一干侍女和儿子小刘据。
“诺!皇后娘娘!”
侍女们齐声答道。
“陛下!请上座!”
卫皇后指着殿中的案几建议道。随后,卫皇后又拿起案几上的茶壶和茶杯,给落座的汉武帝斟了一杯温茶。
“陛下,请用茶!”
卫皇后谦恭地说道。
汉武帝端起茶杯,轻轻地端起来,细细地品了一口,又放下了。
“陛下似乎面带愁容,不知是否可以和臣妾说一下?或许臣妾还可以出出主意呢!”
卫皇后一边坐下,一边善解人意地说道。
“皇后!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主要是上林苑的军马马蹄损伤的事。”
汉武帝叹了一口气,然后悠悠地说道。
“军马马蹄损伤?”
卫皇后一脸惊讶。
“正是!朕谕令卫青加紧训练骑兵部队,以便早日出击匈奴,没想到却出现军马马蹄损伤的事情。真是欲速则不达啊!”
汉武帝慨叹地说道。
“陛下可有良策?”
卫皇后关切地问道。
“暂时还没有。卫青和褚大人正在商议,暂时也没有任何良策。”
汉武帝面露难色。
“陛下!臣妾虽然不知有何良策,但是却可以给陛下一个建议。”
卫皇后语气坚定地说道。
“有何建议?”
汉武帝有一些不解。
“陛下难道忘了臣妾的妹妹王姑娘了吗?”
卫皇后故意反问道。
“这事与王姑娘有何关系?”
汉武帝依然不解。
“陛下当初与妹妹返回长安,如若不是妹妹指点,陛下的军马,怎么会那么快就治好了红眼病。军马马蹄损伤的事,建议陛下还是问问妹妹,看看她是否有办法?”
“皇后真是朕的福星啊!每次朕遇到难题,只要皇后一句话,就可以让朕茅塞顿开啊!”
汉武帝情不自禁地赞赏道。
“陛下过誉了!臣妾实不敢当!”
卫皇后谦恭地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75)介绍良药金刚藤
“陛下,臣妾已经向妹妹提议过,陛下很快就会将她纳入后宫,不知陛下何时谕准,以便臣妾早日安排?”
卫皇后谦恭地问道。
“有劳皇后费心了!等王姑娘身体好些再说吧!朕有些饿了,肚子都有些咕咕叫了,差人传膳吧!”
汉武帝指了指肚子说道。
“诺!陛下!”
卫皇后当即称诺。
“来人!”
卫皇后转过身体向椒房殿外喊道。
“奴婢在!”
侍立在椒房殿门口的值班侍女急忙跑了进来,施礼说道。
“快去通知御膳房,陛下今晚在椒房殿用膳。”
卫皇后和悦地吩咐道。
“诺!皇后娘娘!”
值班侍女立即称诺而去。
当御膳房将晚膳送到椒房殿的时候,小刘据也被芊儿和蓳儿从后花园带回来了。
汉武帝和卫皇后陪着小刘据,其乐融融地享用着丰盛的晚膳。期间,汉武帝时不时地挑拣些小刘据爱吃的肉菜,放在小刘据面前的小碗里。卫皇后也时不时地安抚着边吃边玩的小刘据。
当晚,汉武帝就留在了椒房殿。
第二天用完早膳后,汉武帝就按照卫皇后的建议,来到了惠兰殿。
“陛下驾到!”
宦者令韩襄高声喊道。
“拜见陛下!”
听到喊声的王婉立即跪拜施礼。
“快平身!”
汉武帝怜香惜玉般谕示道。
“谢陛下!”
王婉称谢而起。
“陛下!请用茶!”
王婉见汉武帝走到桌子旁坐了下来,赶紧拿起茶壶,倒了一杯香茶。
“王姑娘,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汉武帝满眼关切地问道。
“谢谢陛下的挂念!民女只是一时惊吓,经过这两日的静养,太医说民女现在已经好多了。”
王婉甜甜地答道。
“善!这样朕就放心了!朕还有一事,想要请教王姑娘?”
汉武帝微笑着说道。
“请教我?陛下说笑了。请陛下明示!”
王婉浅浅一笑。
“王姑娘!昨天卫将军和军医令褚大人向朕禀报,上林苑养马苑的军马因为加倍训练,马蹄角质损伤严重,无法修复。这就导致部分适龄军马过早退役。”
“朕想请教王姑娘,可有良策解决军马马蹄角质损伤严重的问题?”
汉武帝诚挚地说道。
“陛下!民女确有一策,不知是否合适?”
王婉欲言又止。
“请王姑娘直言!”
汉武帝恳切地说道。
“陛下!民女久居边郡,时常发现不少远途商旅,因为驮运货物的马匹蹄质损伤,前来家父的药铺治疗。家父起初并无良策,仅是简单的用毡布包扎,但不久毡布磨损严重,也就无法保护马匹蹄质。”
“后来,家父在收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味药材的藤枝藤根,质地坚硬,刀斫无恙,遂突发奇想,决定用这种藤枝藤根为损伤蹄质的马匹做一副护脚。结果,许多远途商旅慕名前来,纷纷请求家父为其打造马匹护脚。一时之间,家父的马匹护脚生意火爆,商旅们往往一’脚’难求。”
“一’脚’难求?”
汉武帝满脸疑惑。
“陛下有所不知,这种名为金刚藤的藤枝藤根,虽然可以制作损伤马匹蹄质的护脚,但是却难以大量寻觅。据家父讲,金刚藤多生长河谷、山坡、灌林,黄河内外较为常见。其藤枝蔓长,枝身有刺,藤根硕大,坚硬如铁,故名金刚藤。其叶如团,状如马蹄,秋开黄花,结红色果实。中医多以根茎入药,味甘微涩,主治风湿痹痛、消暑散热、化气消滞。”
王婉细细地解释道。
第三章 求天马(76)谕令秘寻金刚藤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姑娘的一番话,真是让朕获益匪浅啊!”
汉武帝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陛下过誉了!民女只是据实而言罢了。”
王婉眼角含笑,谦谦地答道。
“王姑娘,朕还有一事想要请教一下!”
汉武帝顺势问道。
“请陛下明言!”
王婉甜甜地答道。
“王姑娘可否知道令尊大人制作护马脚的方法?”
汉武帝欣悦地问道。
“回禀陛下!民女不知。民女虽然见过家父制作过护马脚,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方法。如果陛下需要,可以随时谕令家父来京,为陛下制作护马脚。”
王婉继续甜甜地说道。
“善!朕可以考虑一下。”
汉武帝沉吟了一下,静静地说道。
“这几天,皇后都会过来陪伴你。请王姑娘安心静养,朕有时间也会随时过来看望你。”
汉武帝十分关切地说道。
“谢陛下圣恩!”
王婉甜甜地答道。
“善!王姑娘先休息,朕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一下。明天再来看望你。”
汉武帝不舍地说道。
“恭送陛下!”
王婉亦眼含不舍,轻轻地说道。
汉武帝回到偏殿,立即令派宦者令韩襄紧急传见了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一进偏殿,立即跪拜施礼。
“快平身!”
汉武帝急切地谕令道。
“谢陛下!”
“谢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称谢而起。
“卫青,褚大人,朕刚才请教过王姑娘,据她说,她的父亲在云中郡常为远途商旅制作损伤马蹄的护马脚。所用原料乃是中药金刚藤,其茎根坚硬如铁,非常适合制作护马脚。现在,朕有两个任务要安排你们去完成。”
汉武帝沉静地说道。
“请陛下明示!”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齐声答道。
“卫青,你亲自率领一百名期门武士,带上朕的密诏,再赴云中郡,负责把王姑娘父母秘密接到长安。”
汉武帝郑重地谕令道。
“诺!陛下!臣今天下午就率领一百名期门武士,星夜驰往云中郡。”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毫不犹豫地称诺领命。
“褚大人,你可安排部分养马苑军医分赴诸郡,秘密寻找和收购金刚藤,用以制作护马脚。”
汉武帝同样郑重地对军医令褚健谕示道。
“诺!陛下!臣即刻就请安排!”
军医令褚健亦称诺领命。
“两位切记,一切行事,均需秘密进行,不许惊动地方官府,速去速回。”
汉武帝似乎有些不放心,再次郑重地叮嘱道。
“诺!陛下!臣领命!”
“诺!陛下!臣领命!”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称诺领命。
“善!两位可以去忙了。朕在长安等你们的好消息。”
汉武帝满眼期待着谕示道。
“臣告退!”
“臣告退!”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相继告退,分别遵令行事。
此时,眉头初展的汉武帝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缓缓地闭上双眼,微微地靠在榻座上,若有所思地冥想着。
第三章 求天马(77)“牛皇”微服访驿站
一个月以后,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秘密地将王婉父母接到了长安,安排在京师驿站。随后即向翘首以盼的汉武帝复命。
“陛下!卫将军回来了!”
宦者令韩襄满脸笑容,快步地从偏殿门口走向正在榻床上闭目养神的汉武帝。
“卫青回来了?快宣!”
汉武帝一听,顿时睁开了微闭的双眼,刚才忧虑的神情立即转变为喜形于色。
“诺!陛下!”
“宣卫将军进见!”
宦者令韩襄一边称诺,一边转过身来,高声喊道。
听到喊声的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风风火火地走进来偏殿。
“陛下!臣卫青复命!”
长平侯车骑将军一边跪拜施礼,一边大声说道。
“快平身!速和朕说说,此行结果如何?”
汉武帝急不可耐地问道。
“回陛下!此行一切顺利。王姑娘父母已经安排在京师驿站。臣已下令期门武士乔装打扮,秘密保护两位老人。”
长平侯车骑将军沉稳地答道。
“此行辛苦了!不过还要麻烦你带朕去看望一下两位老人,朕十分想念他们。”
汉武帝欣悦地谕示道。
“诺!陛下!”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当即称诺。
“韩襄,速速通知奉车都尉公孙敖安排车马,朕要去京师驿站。”
汉武帝兴奋地谕示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称诺而去。
不大一会儿,策马而行的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就带领着乘坐冕车的汉武帝来到了位于未央宫北面的京师驿站。
“陛下!驿站到了,请下车!”
早已跳下马的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拱手施礼,对着冕车里的汉武帝说道。
听到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的禀报后,宦者令韩襄立即掀起冕车的门帘,搀扶着汉武帝缓步走下了冕车。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
刚刚得知消息的京师驿站掌柜刘仁当即率领一干下人,跪拜迎接。
“平身!”
汉武帝静静地说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驿站掌柜刘仁和一干下人称谢而起。
“刘掌柜,陛下想拜访我安排的两位老人。烦请你前面带路吧!”
长平侯车骑将军卫青立即走上前来,和颜悦色地吩咐道。
“诺!卫将军!”
驿站掌柜刘仁当即称诺。
“陛下请!卫将军安排的两位老人住在驿站一楼,刚刚安排妥当,正在歇息。”
驿站掌柜刘仁满脸堆笑,一边伸出右手,做出“请”的姿势,一边谦恭地介绍道。
“善!刘掌柜有心了!好好照顾两位老人家,朕自会重重有赏!”
汉武帝边走边说。
几句话的功夫,汉武帝就来到了驿站二进院的一楼客房。
“咚!咚!咚!”
驿站掌柜刘仁伸出右手,窝着拳头,敲了敲王婉父母住的客房房门。
“谁呀?”
王婉母亲听到敲门声,当即打开房门,疑惑地问道。
“老人家,当今陛下驾到,想要拜访您们!”
驿站掌柜刘仁语气十分恭敬。
“当今陛下?老头子,快出来迎接陛下!”
王婉母亲迟疑了一下,立刻醒悟过来,赶紧对王婉父亲喊道。
刚刚躺在榻床上歇息的王婉父亲“倏”的一下,就从榻床上坐了起来,顾不上穿上外套,迅疾地和王婉母亲走出客房。
第三章 求天马(78)“牛皇”当面求迎娶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王婉父母一脸惊讶,手忙脚乱地跪地拜见。
“老人家!快快平身!”
汉武帝见状,快步走上前去,伸出双手,搀扶起了王婉父母。
“谢陛下!”
“谢陛下!”
王婉父母千恩万谢而起。
“王老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汉武帝拉着王婉父亲的手,高兴地说道。
“谢陛下垂青!请陛下客房上座!”
王婉父亲一边谦恭地答道,一边邀请汉武帝进入客房。
“王老先生和夫人,近来身体可好?你们也请就座!”
落座后的汉武帝关切地问道。
“小民惶恐!还是站着踏实。托陛下鸿福,小民和贱内的身体还算硬朗!”
王婉父亲继续站着,恭敬地答道。
“陛下!请用茶!”
王婉母亲拿起桌子上的茶壶,麻利地给汉武帝斟了一杯香茶。
“此处乃京师驿站,王老先生和夫人一路舟车劳顿,不知是否住的习惯?”
汉武帝再次关切地问道。
“多谢陛下关心!小民乃普通百姓,驿站的条件非常好,好得都让小民住的有些不习惯了!”
王老先生一脸感激。
“善!不过还要烦请老先生和夫人多住些时日,朕还有很多事情想要请教老先生呢!如果觉得有什么住得不习惯的地方,直接告诉刘掌柜就好了,他会帮你们解决的!”
汉武帝关怀备至地说道。
“多谢陛下关心!卫将军已经和小民说了护马脚之事,小民定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期望!”
王婉父亲继续恭敬地说道。
“善!王老先生和夫人,朕这次安排卫将军请你们到长安来,其实是有两件事情麻烦你们。一是护马脚之事,二是朕欲迎娶王姑娘。朕恳请王老先生和夫人允准!”
汉武帝坦诚地说道。
“陛下乃当今圣主,绝非一般守成之君,承蒙陛下垂爱,婉儿终身有了依靠,我们老两口万分高兴!万分高兴!”
王婉父母听到汉武帝当面请求迎娶之事,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是好。
“善!有了老先生和夫人的这句话,朕就安心了!您们尽管安心住下,朕一定会遵照礼俗,绝对不会亏待王姑娘的!”
汉武帝斩钉截铁地说道。
“谢陛下!”
“谢陛下!”
王婉父母齐声称谢。
“王老先生和夫人,朕还有些国事需要处理,就不再多陪您们了!过几天有时间,朕再来看望您们。”
汉武帝和悦地说道。
“小民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王婉父母谦恭地施礼恭送汉武帝。
汉武帝走了以后,王婉父母欣喜异常,在驿站客房里暗自高兴了半天。
而汉武帝一行则很快地回到了未央宫前殿。此时,案几上已经堆起了许多丞相薛泽转过来的竹简奏报和各地郡县驿传上来的密报。
汉武帝坐在榻座上,一份一份地审阅着。时而皱眉深思,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掩卷而坐。当他看到军医令褚健的密报时,禁不住地叫好起来。
“善!善!善!褚大人果然不负朕望啊!”
第三章 求天马(79)千辛万苦寻宝藤
原来,军医令褚健在第一份密报里禀报汉武帝说,十路军医小队分头行动后,已经有六路军医小队在名山大川挖掘到了一千斤金刚藤,其余四路军医小队亦在郡国集市上购买到了两千两百斤金刚藤。
但是,目前寻觅到的金刚藤只能满足一万匹军马制作护马脚的需要,还远远不够满足十万军马制作护马脚的需要。因此,十路军医小队正在继续寻觅。
在第二份密报中,军医令褚健禀报汉武帝说,六路军医小队深入名山大川寻觅金刚藤,历经千辛万苦,餐风露宿,跋山涉水,顶烈日,迎骤雨,钻密林,入深沟,攀险峰,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其中,第一路军医小队西入秦岭最高峰太白山。
带队军医和期门武士均无暇欣赏山间的旖旎风光,时而穿过深邃的峡谷,时而越过叠翠的峰峦,时而攀援峥嵘的山石,时而砍斫茂盛的植被……每当发现一处金刚藤,所有人都兴奋不已,暂时忘记了疲惫和饥渴。
第二路军医小队南入号称“九州之险”的终南山。
带队军医和期门武士同样是顾不上欣赏迷人的山景。或是匍匐在崎岖的山路,或是穿行于连绵的山谷,或是翻越峻拔的山峰,或是栖息在荡漾的碧波池边……每当在密林或谷底发现金刚藤的时候,所有人同样万分高兴,挥起利刃,用尽全力砍斫整个金刚藤的根茎。
第三路军医小队东出美称“奇险天下第一山”的华山。
带队军医和期门武士无一醉心于华山的奇险风光。时而穿越于葱郁的深林草地,时而潜行于巍峨的绝崖谷底,时而攀爬于起伏的群山万壑,时而趟过潺潺的溪涧流水……每当在山谷或坡地发现金刚藤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喜万分,争先恐后地奋力挖掘。
此外,第四路军医小队越过秦岭,南下巴山蜀水,第五路军医小队越过黄河,北上恒山,第六路军医小队东向泰山,遍及海岱,兼及江淮……
“褚大人不愧是我大汉的军医圣手!此行希望褚大人再接再厉,继续寻觅或购买更多的金刚藤!如此,朕的数十万军马全部装备了护马脚,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远途奔袭匈奴的战斗力。到时候,朕的灭匈大计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了。”
汉武帝思绪翻腾,油然而生出是一种神马天降、马到成功的感觉。
就在汉武帝陷入沉思之际,宦者令韩襄蹑手蹑脚地走了过来,双手里捧着一份裹得严严实实的竹简密报。
“陛下!军医令褚大人的第三份密报来了!”
“喔!这么快就呈上来了!快给朕打开!”
汉武帝一阵欣喜,从沉思中清醒过来。
“陛下!请看!”
宦者令韩襄一边缓缓地打开军医令褚健的竹简密报,一边轻轻地展放在汉武帝面前。
汉武帝定睛一看,原来是军医令褚健呈报上来的第三份密报。
“善!你先下去吧!朕慢慢地看一看。”
汉武帝若有所思地谕示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称诺而退。
汉武帝不看则已,一看则更加欣喜不已。密报禀报说,最近几天,四路军医小队收获颇丰,又分别在河东郡、颍川郡和上党郡等十几个地方购买到了三千斤金刚藤。所有挖掘和购买到的金刚藤,已经全部交由驿站,八百里加急传回上林苑养马苑。
第三章 求天马(80)纳采雁礼定姻缘
又过了三天,汉武帝根据太史令司马谈的卜卦建议,确定了黄道吉日,令派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前往京师驿站王婉父母住处,遵照周礼“六礼”习俗,迎娶王婉。
当日,秉承汉武帝谕示的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率领一干下人抬着被誉为“六礼”之首的纳采礼——披红挂彩的两只大雁,坐着马车来到了王婉父母的住处。
“王老先生!王老夫人!恭喜啊!恭喜!”
“王老先生!王老夫人!恭喜啊!恭喜!”
……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一边笑容满面地走入京师驿站,一边向迎立在门口的王婉父母施礼恭喜。
“几位大人辛苦了!”
“大人辛苦了!”
王婉父母也是笑意盈脸,当即施礼答道。
“几位大人请到客房里上座!”
王婉父亲谦恭地建议道。
“王老先生请!王老夫人请!”
“王老先生请!王老夫人请!”
……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施礼答道。
不大一会儿,宾主就在客房先后落座。
“王老先生!王老夫人!我等受陛下谕示,特来求取令爱王姑娘与陛下缔结百年之好!陛下千古雄主,谋略过人,志在翦灭匈奴,亟需令爱辅佐。陛下谕示我等登门行纳采之礼,以期互守信约,忠贞不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请王老先生和夫人纳采!”
宗正刘弃起身施礼说道。
“来人!敬献雁礼!”
宗正刘弃转身喊道。
“敬献雁礼!”
早已等候在客房外面的两位下人一边大声地喊道,一边将披红挂彩的两只大雁抬了进来,轻轻地放在地上,接着施礼退下。
“刘大人言重了!小女生于边郡,长于边郡,天性率真,自由无羁,我们老两口正想将她嫁入夫家接受约束,今日她命中注定有此上好姻缘,我们老两口求之不得,不敢违辞。请问夫家是否敢纳采?”
王婉父亲故意谦逊地答道。
“敢纳采!”
宗正刘弃朗声说道。
“那我们就收下雁礼了!谢谢各位大人!各位大人辛苦了!”
王婉父亲谦恭地说道。
“王老先生客气了!我等能为陛下牵线姻缘,行月老之事,成千古姻缘,那真是我等的荣耀啊!”
宗正刘弃施礼答道。
“既然王老先生和夫人已经接受纳采雁礼,那我等即可回去复命!”
宗正刘弃接着说道。
“我们老两口客居京师驿站,身无余物,一时无法为各位大人举办答谢酒席,内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还望各位大人多多海涵!”
王婉父亲满脸歉疚地说道。
“王老先生不必介怀!尽管和老夫人安心住下,静待后续佳音!”
宗正刘弃欣悦地答道。
“我等先行告辞!”
“告辞!”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当即起身施礼说道。
“恭送各位大人!”
“恭送各位大人!”
王婉父母亦施礼恭送。
随后,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带领一干下人回到了未央宫偏殿,如实地向汉武帝禀报了前往京师驿站王婉父母住处行纳采雁礼的详细过程。
汉武帝听完汇报后,连连表示非常满意,并与三人商议第二天继续行问名和纳吉礼之事。
第三章 求天马(81)问名大吉“牛皇”喜
第二天上午,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三人带着汉武帝的新谕示,又来到了京师驿站王婉父母的住处。
“王老先生和夫人!”
“王老先生和夫人!”
“王老先生和夫人!我们又见面了!”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一下马车,就笑容满面地对迎接在驿站门口的王婉父母问候道。
“各位大人辛苦了!”
“各位大人辛苦了!请客房上座!”
王婉父母恭敬地施礼问候道。
“王老先生和夫人请!”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齐声答道。
当众人落座后,王老夫人又给每个人斟上了一杯香茶。
“王老先生和夫人!我等三人今天登门,主要是问名。这是陛下的生辰八字,请王老先生和夫人过目。”
宗正刘弃一边说着,一边将写在竹简上的汉武帝生辰八字递给了王婉父亲。
“宗正大人辛苦了!”
王婉父亲谦恭地说道。
“夫人!请收好!”
王婉父亲接过竹简后,立即转身递给了王老夫人。
“诺!”
王老夫人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接过了写有汉武帝生辰八字的竹简,小心翼翼地放在床榻边上。
“夫人!速将婉儿的生辰八字拿来,交于宗正大人!”
王老先生急切地对王老夫人说道。
“诺!”
王老夫人一边称诺,一边将放在床榻另一边的王婉生辰八字拿出来,交于王老先生。
随后,王老先生恭敬地将王婉的生辰八字递给了宗正刘弃。
“王老先生和夫人,既然双方已经交换了生辰八字,那我等就即刻返回宫中禀报陛下。事不宜迟,我等先行告辞,请两位静候佳音!”
宗正刘弃微笑着说道。
“恭敬不如从命!拜托三位大人了!”
王婉父亲谦恭地说道。
当王婉的生辰八字被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交于汉武帝之后,汉武帝便紧急召见了太史令司马谈,拜请他审视并相合八字。
太史令司马谈仔细地端详着汉武帝和王婉的生辰八字,口中念念有词。不大一会儿,他止住了口中的念念有词,站起身来,向汉武帝施礼禀告道:
“陛下!八字大吉!”
“大吉?”
汉武帝略显疑惑。
“正是,陛下!据臣的审视,陛下的八字和王姑娘的八字十分相合。此八字乃天作地设之合,旷古未有之缘,人世间极为罕见。除了陛下和卫皇后的八字以外,再也没有人的八字和陛下的八字是如此的相合了。”
太史令司马谈言辞恳切地答道。
“果真如此?”
汉武帝将信将疑。
“臣的占卜和审验八字的能力,陛下是十分了解的。臣绝不敢欺瞒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绝无半句虚言,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
太史令司马谈慷慨地答道。
“朕不是不相信卿的能力,朕是有点不敢相信朕和王姑娘的八字竟是如此的相合!”
汉武帝沉吟着说道。
“请陛下放心!陛下和王姑娘的八字当真是天命所归,世所罕见。”
太史令司马谈语气坚定地说道。
“善!司马大人辛苦了!朕相信卿之所言。卿先告退吧!朕还要商议一下纳吉的具体事宜。”
汉武帝面露喜色地谕示道。
“臣告退!”
太史令司马谈谦恭地施礼退下。
第三章 求天马(82)纳吉顺利议纳征
第三天上午,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三人再次带着汉武帝的新谕示,来到了京师驿站王婉父母的住处。
一阵简单的寒暄客套之后,众人落座在客房的案几旁边。
“刘大人,今天还是你来唱主角!”
丞相薛泽端起茶杯,缓缓地送到鼻子下面闻了闻,禁不住地赞赏道:
“好茶!”
宗正刘弃亦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浅浅地品了一口,说道:
“确是好茶!但似乎和昨天香茶的味道有些不一样!”
“刘大人真是品茶高手!今天的茶叶是小民从云中郡带来的,这是云中郡特有的明前茶!清香盈口,回味悠长。”
王婉父亲谦恭地答道。
“王老先生有心了!今天来的目的,想必王老先生也猜得差不多了!”
宗正刘弃似乎看穿了王婉父亲的心思。
“还请宗正大人明示!”
王婉父亲继续谦谦地说道。
“恭喜啊!王老先生和夫人!据太史令司马大人审视,王姑娘的生辰八字和陛下的生辰八字极为相合,乃天作地设之合,旷古未有之缘,人世间极为罕见。陛下十分欣喜,特派我等三人前来相告。”
宗正刘弃满脸堆笑。
“太好了!这真是上天恩赐的姻缘!我们婉儿真的好福气,能与当今陛下喜结连理!”
“宗正大人辛苦了!丞相大人和御史大人辛苦了!”
王婉父亲连连表示感谢。
“王老先生和夫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等回禀陛下以后,陛下应该谕示我等明日行纳征之礼,还请王老先生和夫人继续静候佳音!”
宗正刘弃微笑着说道。
“谢谢各位大人!”汉武帝之后
王婉父母齐声称谢道。
“王老先生和夫人客气了!我等不过是遵照陛下旨意行事罢了。既然王老先生和夫人已经知晓问名的结果,那我等就先行告辞了!”
“告辞!”
“告辞!”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人公孙弘三人匆忙地呷了一口香茶,连忙起身告辞。
当汉武帝听到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三人的纳吉禀报后,当即喜上眉梢。
“善!三位卿家辛苦了!我们再来商议一下明天的纳征礼单吧!”
汉武帝欣悦地谕示道。
“请陛下明示!”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人公孙弘齐声答道。
“三位卿家!朕的意思是,此次纳征礼单的份量略低于皇后,但要远高于朕与一般妃嫔的纳征礼单。朕派韩襄与你们一起筹备。朕今天还要和卫青去巡视霍去病的骑兵训练,纳征的一切事宜就交给你们了!”
汉武帝坦诚地谕示道。
“诺!陛下!臣等知晓!”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以及宦者令韩襄立即称诺答道。
“陛下!臣还有一事,须请陛下明示!”
话音刚落,宗正刘弃就急切地施礼禀告道。
“卿有何事?”
汉武帝热切地望着宗正刘弃。
“启禀陛下!臣认为,此次纳征礼单中除了金银珠玉、玛瑙翡翠和绸锦绣帛之外,还可加入一些云中边郡常用的皮氅毛呢之物。不知是否有当,恳请陛下明示!”
宗正刘弃谦恭地说道。
“善!刘大人的建议不错,考虑周全。朕准奏!”
汉武帝心情不错,一口允准。
“各位卿家!还有其他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就告退回去准备吧!”
汉武帝环视了一番,微笑着说道。
“臣等告退!”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齐声告退。
第三章 求天马(83)纳征礼重排场阔
第四天,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三人率领着一干期门武士,抬着数以千计且披红挂彩的各色贵重礼物,来到了京师驿站王婉父母的住处。
驿站掌柜刘仁早已遵照汉武帝的密旨,将上好的十间客房腾出来,作为王婉父母接受纳征彩礼的地方。
“王老先生!王老夫人!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恭喜!恭喜!”
丞相薛泽、御史大夫公孙弘和宗正刘弃一见到王婉父母,就立即施礼恭喜道。
“同喜!同喜!……”
王婉父母欣喜万分,口中连连称喜。
“纳征彩礼奉上!”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诺!宗正大人!”
随行的一干期门武士齐声称诺。
“奉上南山碧玉手镯十副!北山翡翠首饰十副!东山玛瑙饰品十副!西山水玉玩件十副!!”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诺!宗正大人!”
八位随行的期门武士当即齐声称诺,抬着这些珍宝,送进了驿站的客房。
“奉上东海夜明珠两对!西海貂皮毡帽两件!北海珍裘大氅两件!南海黑白珍珠二十颗!”
宗正刘弃继续高声喊道。
“诺!宗正大人!”
八位随行的期门武士应声称诺,抬着上述珍宝,送进了驿站客房。
“奉上绮一百匹!纨一百匹!纱一百匹!缣一百匹!绨一百匹!缦一百匹!缟一百匹!纱一百匹!纺一百匹!绉一百匹!锦一百匹!帛一百匹!绫一百匹!罗一百匹!绸一百匹!缎一百匹!绢一百匹!”
宗正刘弃高声喊道。
“诺!宗正大人!”
三十位期门武士立即齐声称诺,抬着这些丝织品,送进了驿站客房。
“看!皇家的纳征彩礼就是不一般!”
“谁说不是呀!我等小民真是望尘莫及啊!”
“听说当今陛下这次奉上的纳征礼,不比送给卫皇后当年的少啊!”
“真的吗?”
……
围观的京师百姓被眼前的丰厚纳征彩礼惊呆了,纷纷议论起来。
“奉上官局上等米酒十斛!上等珍馐十份!上等瓜果十份!上等时蔬十份!上等贡品十份!”
宗正刘弃继续高声喊道。
“诺!宗正大人!”
十位期门武士齐声称诺,抬着上述礼品,送进了驿站客房。
“奉上……”
“奉上……”
“奉上……”
……
当宗正刘弃一次次地高声呐喊着汉武帝的纳征礼单的时候,围观的京师百姓无一不啧啧称赞。
“生个女儿真好啊!一朝选入皇家门……”
“老兄的话,我赞同!”
“生个儿子不好吗?一朝从军,因功封侯,光宗耀祖,多好啊!”
“兄台言之有理!”
……
“王老先生和夫人!纳征礼结束!恭喜!恭喜!”
宗正刘弃满脸笑容,施礼恭喜道。
“宗正大人辛苦了!三位大人辛苦了!小民和夫人万分感激!”
王婉父亲一脸感激。
“王老先生客气了!这是我等作为陛下臣子的本分!以后王老先生就是国丈了,还望王老先生在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啊!”
宗正刘弃十分客气地说道。
“宗正大人言重了!小民决不会忘记三位大人的深情厚谊!”
王婉父亲谦恭地答道。
“王老先生和夫人!纳征礼已经结束!我们今天就此告辞!”
“告辞!”
“告辞!”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人纷纷告辞。
“恭送三位大人!三位大人慢走!”
王婉父母恭敬地施礼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84)卜算吉日定请期
“陛下,臣等三人已经完成纳征礼,特来向陛下复命!”
宗正刘弃站在未央宫的偏殿中间,朗声地向汉武帝禀告道。
“刘大人辛苦了!三位卿家辛苦了!”
汉武帝一脸喜悦。
“陛下言重了!这是臣等的份内之事!臣等自当鼎力支持。”
宗正刘弃朗声地答道。
“善!三位卿家先告退吧!朕让太史令司马大人卜定吉期后,再来麻烦三位卿家!”
汉武帝和悦地谕示道。
“诺!臣等告退!”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人公孙弘齐声称诺而退。
“韩襄!速传太史令司马大人进宫!”
待三位大臣退出偏殿以后,汉武帝郑重地谕示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称诺而去。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太史令司马谈就急匆匆地坐着马车来到了未央宫。他顾不上马车停稳,“嗖”的一声便掀起了车帘,快速地走下马车,步履矫健地走进了偏殿。
“拜见陛下!”
太史令司马谈站立在偏殿中间,一边施礼,一边朗声说道。
“司马大人!来得正好!请期一事还需要麻烦司马大人啊!”
汉武帝满脸期待。
“为陛下效劳,是臣的本分。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太史令司马谈谦恭地答道。
“请陛下稍候!据臣所知,陛下生于先帝前元元年六月丁未辰时,王姑娘生于先帝后元二年三月戊申卯时。”
太史令司马谈继续谦恭地答道。
随后,太史令司马谈微闭双眼,口中小声地念念有词,“子丑寅卯……”,“甲乙丙丁……”,右手的大拇指不停地在其它手指头上点了又点。
很快,太史令司马谈就睁开了双眼,施礼禀告道:
“启禀陛下!根据陛下的生辰八字和王姑娘的生辰八字,臣卜算认为,十日之后即是嫁娶的吉日。三日之后便是差人告知王姑娘父母的请期吉日。”
“善!司马大人辛苦了!”
汉武帝欣悦地说道。
“陛下言重了!臣荣幸之至!”
太史令司马谈脸色庄重地答道。
“善!就按司马大人卜算的吉日进行请期和亲迎!”
汉武帝高兴地谕示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太史令司马谈朗声地恭喜道。
“善!卿可以告退了!”
汉武帝直了直向前微倾的身体,和悦地谕示道。
“诺!陛下!臣告退!”
太史令司马谈一边称诺,一边退下。
三天之后,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秉承汉武帝旨意的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再一次来到了京师驿站王婉父母的住处。
“恭迎三位大人!”
王婉父母恭敬地齐声说道。
“王老先生和夫人客气了!”
“客气了!”
“客气了!”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连忙施礼答道。
“三位大人,里面请!”
王婉父亲谦恭地建议道。
“王老先生和夫人,请!”
宗正刘弃、丞相薛泽和御史大夫公孙弘亦谦恭地施礼道。
当众人落座后,王婉母亲依然为每人斟上一杯云中郡的明前香茶。
当四溢的茶香弥漫整个客房的时候,宗正刘弃迫不及待地将汉武帝和王婉的嫁娶吉日告诉了王婉父母,并约定了是日亲迎的具体事宜。
第三章 求天马(85)皇后建言面父母
“妹妹!今天早上愈加妩媚动人了!”
卫皇后一走进惠兰殿,就情不自禁的夸赞起来。
“姐姐说笑了!姐姐才是母仪天下的下凡仙女、再世嫦娥!妹妹那是渴望而不可及啊!”
王婉连忙站起来施礼,笑意甜甜地答道。
“妹妹快请坐!姐姐有两件事要告诉妹妹!”
卫皇后微笑着说道。
“两件事情?姐姐!”
王婉疑惑地问道。
“妹妹!是这样的,本来这两件事呢,陛下想当面对妹妹说,但是今天早上,陛下突然被卫青请去检阅霍去病的骑兵训练,所以陛下就委托我说与妹妹。”
卫皇后详细地解释道。
“陛下想对我说?”
王婉更加不解。
“妹妹莫急!陛下已经听从姐姐的建议,密令卫青千里远赴云中郡接来了王老先生和夫人,就近住在京师驿站,接着委派宗正刘大人、丞相薛大人和御史大夫公孙大人遵照周礼六礼仪式,已经与王老先生和夫人约定陛下和妹妹亲迎的日子了。”
卫皇后和悦地解释道。
“真的吗?想不到陛下金口玉言,真的说到做到。”
王婉的内心顿时掀起来一阵不易察觉的波澜,羞涩地说道。
“陛下与妹妹也是天定姻缘,所谓千里有缘一线牵,万里有缘来相会。姐姐也是十分羡慕啊!”
卫皇后不无羡慕地说道。
“姐姐又取笑妹妹了!妹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婉依然甜甜地答道。
“对了!还有一件事,说着说着差点就忘记了!”
“妹妹!再过七日就是妹妹与陛下的亲迎之日。陛下让姐姐转告妹妹,今天可以先去见见王老先生和夫人,然后暂时住在那里!待到亲迎之日,接亲的凤辇再将妹妹接回惠兰殿。到时我们姐妹就可以长期相处了。”
卫皇后一脸笑意。
“谢谢姐姐!谢谢陛下!就按陛下和姐姐说的办,我也十分想念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不知道他们最近过得怎么样?”
王婉说着说着,似乎有些伤感了,语气竟有些哽咽。
“妹妹不用伤心!一会儿收拾收拾常用物品,我已经按照陛下的旨意,安排好马车,妹妹很快就可以见到王老先生和夫人了!”
卫皇后见状,当即好言宽慰道。
“谢谢姐姐!我也是不由自主。姐姐莫见笑!”
王婉有些破涕为笑了。
“妹妹与父母感情醇厚!姐姐怎么会见笑呢?”
卫皇后依旧微笑着说道。
“那请姐姐稍候!我现在先去收拾一下。”
王婉似乎有些急切地说道。
“妹妹不急!尽管收拾就是!”
卫皇后微微一笑。
不大一会儿,王婉就收拾好了常用的物品,坐上了早已备好的马车,在卫皇后的目送下离开了未央宫惠兰殿,直奔京师驿站而去。
没用多长时间,马车就驶到了京师驿站。
“王姑娘!到了!”
驾车的期门武士勒住马缰,然后跳下马车,朗声地对马车里的王婉说道。
王婉听到以后,立刻掀起了马车的门帘,向外张望了一下,只见一座高大的建筑矗立在眼前,大门口的牌匾上刻有小篆体的“京师驿站”四个大字。门口两边的石麒麟,威武霸气地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似乎在机警地守卫着京师驿站。
而门口的台阶上则站着一对老夫妇,一边用手搭在额头上,一边向四处眺望着。这不就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父亲大人和母亲大人吗?
第三章 求天马(86)王婉诉说长思念
王婉内心一阵激动,立即快步走下马车。
“父亲,母亲!”
王婉大声地喊道。
“婉儿!”
“婉儿!”
王婉父母一见王婉跑了过来,也当即快步迎了上去。
未几,王婉和母亲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母亲,婉儿想死你们l了!”王婉一边紧抱着母亲,一边泪水涟涟地说道。
“傻孩子!见面了还哭!我看看,瘦了吗?”
王婉母亲用手拍了拍王婉的后背,然后又把王婉拉到面前,仔仔细细地看了半天。
“快别哭了!我们到客房里说话吧!”
王婉父亲见母女俩没完没了的模样,赶紧建议道。
“拜见王姑娘!拜见王老先生和夫人!”
京师驿站掌柜刘仁谦恭地说道。
“刘掌柜,不敢!不敢!折煞小民了!”
王婉父亲连忙施礼谦让道。
“等陛下亲迎王姑娘之后,王老先生就荣升为国丈了。他日王姑娘为陛下生个一男半女,荣华富贵一辈子也享受不完。请再受我一拜!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我一定照办!”
驿站掌柜刘仁继续谦恭地说道。
“刘掌柜!不敢当!不敢当!还望刘掌柜多多关照!多多关照!”
王婉父亲亦谦谦地答道。
“那是自然。既然王姑娘已经来了,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告辞!告辞!”
驿站掌柜刘仁一边说着,一边施礼回去了。
“婉儿!我们到客房里说话吧!”
王婉母亲和善地建议道。
当王婉在客房落座以后,跟在后面的王婉父亲立即把房门关了起来。
“婉儿,让母亲好好看一看!是胖了还是瘦了?”
王婉母亲拉着王婉的手,上下打量了几个来回。
“母亲!婉儿还是你们的婉儿,不胖也不瘦,不高也不矮。”
王婉甜甜地答道。
“是啊!我们家的婉儿可是美人胚子,增一分则太肥,减一份则太瘦,就是西施再世、嫦娥下凡,也不过如此。”
王婉母亲傲娇地说道。
“母亲!自家人就不要说笑了!”
王婉脸泛红晕,不好意思的说道。
“好了!母亲不说笑了!你随从陛下远赴长安以后,我和你父亲每天都食不甘味,寝不安床,一直在担心你在长安的情况,又不方便鸿雁传书,只能每天思念不已。”
王婉母亲似乎有些伤感地说道。
“母亲!父亲!婉儿从小到大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们,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会离开你们。这两个月来,婉儿虽然锦衣玉食,但是却无日不在思念你们。”
王婉亦有些伤感不已。
“婉儿不必忧伤!如今婉儿已和当今陛下喜结良缘,七日之后即将亲迎。从此婉儿就是皇家的人,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再也不用忧愁了。”
王婉母亲看到王婉的样子,又赶紧安慰道。
“母亲!父亲!其实婉儿对陛下仰慕已久,现在婉儿与陛下缔结姻缘,对婉儿来说,已是人间至贵。婉儿别无所求,只愿岁月静好。到时就可以好好孝顺母亲和父亲了。”
王婉语气真切地说道。
“我们相信婉儿一定会的……”
……
此时此刻,王婉与父母互诉着思念之情,仿佛她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随后几日,王婉就暂时住在了京师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