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天马之歌TXT下载天马之歌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天马之歌全文阅读

作者:羽山苏东坡     天马之歌txt下载     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三章 求天马(132)军鸽驯育初见效

    清晨,清风徐来,旭日初升,朱雀大街已经有些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百姓步履匆匆,忙碌着自己的生活。

    汉武帝乘坐的冕车疾速地从西安门驶出,直奔上林苑养马苑而去。大将军卫青则率领一众护卫期门武士紧紧地跟随在后面。

    “恭迎陛下!”

    “恭迎陛下!”

    ……

    养马苑中丞李忠和侍中霍去病率领一干属吏恭敬地跪拜施礼。

    “平身!”

    汉武帝一边敏捷地走下冕车,一边微笑地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

    养马苑中丞李忠和侍中霍去病等人纷纷称谢而起。

    “李中丞,最近军马驯育情况如何?”

    汉武帝一边往养马苑里走去,一边关切地问道。

    “回禀陛下!最近军马驯育一切正常!随同大将军出征的军马,已经全部安排专门军士进行驯育,目前恢复状况良好。所有受伤军马也都妥善安置。”

    养马苑中丞李忠一边紧紧跟随着汉武帝,一边谦恭地答道。

    “善!一定要给朕多用点心!你是知道的,没有这些军马,朕的灭匈大计是无法实现的。”

    汉武帝意有所指地叮嘱道。

    “诺!陛下!目前由北地郡进贡来的野苜蓿已经遍种整个上林苑,长势十分喜人,军马亦非常爱吃。这对军马的驯育帮助极大。”

    养马苑中丞李忠谦恭地答道。

    “善!北地郡做的不错,回去后朕要好好赏赐。你这个养马苑中丞,k可不要辜负朕的殷望啊!”

    “诺!陛下!下臣谨记!”

    养马苑中丞李忠继续谦恭地答道。

    “去病!你的大汉铁骑训练的如何了?”

    汉武帝转过身来,看见昂首阔步的侍中霍去病,就故意地问道。

    “回陛下!臣的八百大汉铁骑已经训练成熟,随时可以北击匈奴。”

    侍中霍去病慷慨地答道。

    “哈哈!是不是有点羡慕你舅舅大将军的此次大捷了?”

    汉武帝似乎看穿了侍中霍去病的内心。

    “陛下英明!一下子就看出来臣的小心思了!”

    侍中霍去病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要着急!有你立功表现的机会!不过,你要记住朕说的话:继续精心训练八百铁骑,注意对付匈奴骑兵的战术。除此之外,你的铁骑还必须全部装备护马脚,备用两副,匠作军士一百人随军调用。”

    汉武帝边走边说。

    “诺!陛下!”

    侍中霍去病谦恭地答道。

    “另外,你所兼管的军用信鸽训练的如何了?”

    汉武帝止住了脚步,站在一棵高大繁茂的松树底下,继续关切地问道。

    “回陛下!军用信鸽训练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开始四方放飞训练和千里定点放飞训练,驯育成效出显。”

    侍中霍去病继续恭敬地答道。

    “什么时候能够千里传书?”

    汉武帝接着问道。

    “回陛下!目前军用信鸽四方放飞训练正在进行,训练效果非常好,已经着手进行一百里、两百里以及五百里定点放飞训练了。如果训练效果良好的话,再过半年时间,就可以初步实现千里传书了。”

    侍中霍去病信心十足地答道。

    “善!继续努力!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汉武帝赞赏地说道。

    “诺!陛下!”

    侍中霍去病立即称诺道。

    “善!今天我们再来一次游猎,看看大家的表现如何?牵马来!”

    汉武帝满意地谕示道。

    “诺!陛下!”

    养马苑中丞李忠一边称诺,一边吩咐养马校尉从白龙苑里挑选一匹最矫健的白龙马。

    随后汉武帝一行纷纷翻身上马,疾驰而去上林苑深处的游猎场,一直到游猎到傍晚才返回未央宫。

第三章 求天马(133)军马重制护马脚

    “大将军和军医令今天联袂进宫,一定是有什么重要事情要禀报于朕!”

    汉武帝一把推开竹简奏报,微笑着问道。

    “拜见陛下!”

    “拜见陛下!”

    大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谦恭地齐声说道,跪拜施礼。

    “快平身!”

    汉武帝欣悦地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大将军卫青和军医令褚健立即称谢而起。

    “陛下!臣和褚大人今天晋见陛下,主要是为了军马护马脚而来。”

    大将军卫青言简意赅地禀报道。

    “护马脚?昨天在上林苑养马苑,中丞李忠不是都禀报过了吗?”

    汉武帝一脸疑惑。

    “陛下英明!今天臣特来向陛下禀报,用于护马脚制作的金刚藤已经所剩无多。褚大人与臣商议,趁着此次大捷后军马休养生息之际,准备再前往全国各地寻找和购买金刚藤,以备今后之用。”

    大将军卫青详细地禀报道。

    “善!大将军此次大捷,虽然军马损失较少,但是护马脚却磨损严重,确实需要更换和补充。朕准了!不过,褚大人,对于此次寻找和购买金刚藤一事,不知可否有所计划?”

    汉武帝目光犀利,看着眼前的这两个臣子,清醒地问道。

    “回禀陛下!臣已经有所计划!臣此次离京寻找和购买金刚藤,准备派出五路军医小队,一路向西南,经汉中郡,至巴郡、广汉郡、蜀郡等地,一路向东南,经颍川郡,至南阳郡、南郡、武陵郡、豫章郡、江夏郡、九江郡、会稽郡等地,一路向北,经北地郡,至上郡、朔方郡、西河郡、九原郡、上郡、太原郡、上党郡等地,一路向东北,经河内郡,至魏郡、清河郡、巨鹿郡、常山郡、涿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等地。一路向东,经河内郡,至陈留郡、沛郡、东海郡、琅琊郡、济南郡、平原郡、东莱郡等地。”

    “五路军医小队每队一百人,均须遍访该地名山大川和繁华都市及重要市镇,并由大将军行文各郡都尉,全力协助军医小队的寻找和购买事宜,以确保十万军马的护马脚之用。臣暂时决定督率东向军医小队。”

    军医令褚健条分缕析地禀报道。

    “善!褚大人这个计划比较周全,朕心甚慰!”

    汉武帝高兴地说道。

    “谢陛下谬赞!臣定会竭尽全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善!依据褚大人的计划,这五路军医小队一来一回,估计需要三五个月的时间,届时再打磨制作护马脚,又需要一些时间。如果朕再次决定北击匈奴,最快也要到明年春天。”

    “不过,褚大人,此次就辛苦你再跑一次,争取尽可能多的寻找和购买金刚藤,毕竟时间不等人啊!匈奴经此一役,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也不得不防。”

    汉武帝感慨地说道。

    “诺!陛下!臣谨记陛下嘱托,尽快完成计划,力争早日再次北击匈奴。”

    军医令褚健恳切地答道。

    “善!在褚大人外出的时间里,大将军也要忙起来了!”

    汉武帝似开玩笑地说道。

    “请陛下明示!”

    大将军卫青听出来汉武帝的弦外之音,当即请示道。

    “大将军!此次击败匈奴右贤王所部,居功至伟。但是,也不能自满自大。漠南王庭还在威胁着大汉的北境,陇西之地亦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这些情形都需要大将军通盘考虑,如何一一击破,以非常之谋,成就非常之事。”

    汉武帝面露忧色。

    “诺!请陛下放心!臣一定时刻谨记在心!”

    大将军卫青谦恭地答道。

第三章 求天马(134)谬忌建议祭太一

    是年夏天,依照往年惯例,汉武帝仍然带着卫皇后、王夫人及各位嫔妃、皇子公主等人前往甘泉宫避暑。

    一天早上,天气似乎有些闷热,即使是在宫内准备了大量的冰块,也好像是有些反常的闷热。遥远的天际飘荡着黑灰的云彩,仿佛在酝酿着一场期待许久的倾盆大雨。

    批阅了半天的汉武帝,亦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闷热。心情烦躁之下,便起身在偏殿里来回地走来走去。

    “陛下!丞相大人呈转来一封奏章,请陛下过目!”

    宦者令韩襄轻轻地走进偏殿,压低着声音对汉武帝禀报道。

    “呈上来!”

    汉武帝轻声地谕示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一边称诺,一边将奏章呈递给了汉武帝。

    而汉武帝则迅速地打开奏章,发现原来是大汉龙兴之地沛郡谯县亳地人谬忌上奏祭祀太一神的事情。奏章里禀呈道:

    “敬呈陛下万岁!小民谬忌,乃沛郡谯县亳地人氏,自幼跟随仙人安期生修炼奇门遁甲,奇方异术,如今小有所成。

    今冒死呈告陛下,据小民的师傅所言,天神中最尊贵的神是太一天神,三皇五帝均是其辅佐重臣。

    太一天神常于冬至之日起,居叶蛰宫四十六日,继之居天留四十六日,继之居仓门四十六日,继之居阴洛四十六日,继之居天宫四十六日,继之居玄委四十六日,继之居仓果四十六日,继之居新洛四十六日,继之再居叶蛰宫,则冬至又始矣!

    古时天子每三年用太牢礼祭祀一次,前后用时七天。祭祀前须新设祭台,四周设八面台阶,作为鬼神的通道。”

    “哈哈!这个谬忌居然是仙人安期生的徒弟,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人生苦短,不过数十年而已,恰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朕若想长生不老,一定要借助这个谬忌。”

    汉武帝的内心暗暗地涌动着一种莫名的躁动。一想到仙人安期生,他便抑制不住的想要召见。而原先闷热的感觉,也顿时一扫而光。

    “韩襄!”

    汉武帝按捺不住地内心的激动,大声地喊道。

    “诺!陛下!小臣在!”

    站立在一旁的宦者令韩襄立即称诺道。

    “传知丞相,令沛郡谯县亳地人谬忌速来甘泉宫晋见!传知太祝,令其赶修祭祀太一神的祭台,以备祭祀之用。”

    汉武帝兴奋地谕示道。

    “诺!陛下!”

    宦者令韩襄立即称诺而去。

    十天之后,谬忌在丞相公孙弘的伴随下,来到了甘泉宫。

    “拜见陛下!”

    “小民谬忌拜见陛下!”

    丞相公孙弘和亳地人谬忌一见到汉武帝,就立即跪拜施礼。

    “快平身!赐丞相大人座!”

    汉武帝欣喜地谕示道。

    “谢陛下!”

    “谢陛下!”

    丞相公孙弘和亳地人谬忌齐声称谢而起。

    “丞相大人辛苦了!这位就是丞相大人所说的仙人安期生的徒弟谬忌先生吧?”

    汉武帝有些明知故问。

    “回陛下!正是小民。”

    谬忌当即恭敬地答道。

    “谬先生,你托丞相大人呈奉的奏章朕看过了,朕心里非常激动,你能否说说具体的详情?”

    汉武帝急不可待地问道。

    “回陛下!小民的确就是仙人安期生的入室弟子,跟随师傅修炼过奇门遁甲,奇方异术。”

    谬忌谦卑地答道。

    “可否显露一手,让朕开开眼界?”

    汉武帝满怀期待地问道。

第三章 求天马(135)谬忌面陈长生术

    “诺!陛下!”

    谬忌谦恭地称诺道。

    “陛下请看!陛下榻座旁边的这件古彝器,应该是齐桓公十年陈放在柏寝台上的遗物。”

    谬忌用手指着古彝器,一脸自信地说道。

    “果真如此?你知道欺君之罪的后果吗?”

    汉武帝将信将疑。

    “小民万万不敢欺骗陛下!陛下如果不信,尽可查看古彝器的内饰铭文,一看遍知。”

    谬忌不慌不忙地答道。

    “丞相大人!你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此事就麻烦你来查验吧!”

    汉武帝看了一眼丞相公孙弘,悠悠地谕示道。

    “诺!陛下!”

    丞相公孙弘一边称诺,一边从榻座上颤巍巍地站立起来,径自走到古彝器的旁边。

    他轻轻地踮起脚尖,用双手按住古彝器的圆形大口,使劲地把头伸进古彝器之中。

    过了一会儿,丞相公孙弘便从古彝器之中退了出来。随后转过身来,恭敬地对汉武帝说道:

    “回陛下!谬忌所言句句属实。据臣观察,此古彝器内镌刻着五十三个金文,记载着齐桓公十年秋天祭祀太一神的盛况!”

    丞相公孙弘如实地禀报道。

    “看来谬忌所言不虚!谬忌,不知可否为朕引荐一下你的师傅仙人安期生?”

    汉武帝渴盼长生不老的心一下子被谬忌的言说所吸引。

    “回陛下!臣自幼在东方大海中的仙山蓬莱岛上拜师学艺,深得师傅真传。但是臣的师傅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行踪飘忽不定,与他意气相投的人,他就会出现与之相见。与他意气相左的人,他就会隐而不见。小民现在亦无法确知师傅的行踪所在。”

    “不过,小民在蓬莱岛上学艺的时候,常常得到师傅分享的巨枣,好像有甜瓜那么大,吃上一个就可以一个月不用饮食。师傅常常教导小民,有朝一日学艺成功,一定要向天子禀告祭祀太一神。”

    “因为祭祀太一神可以招来神异之物,有了神异之物,丹砂就可以炼成黄金,用黄金制成饮食器皿,就可以延年益寿。延年益寿之后就可以看到蓬莱岛上的仙人,看到仙人之后再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就可以长生不老。黄帝就是如此。”

    谬忌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说得神乎其神。

    汉武帝听得有些痴迷和沉醉了。

    “善!善!善!”

    汉武帝连连赞叹。

    “谬忌面陈长生术,奏报祭祀太一天神,居功至伟,特赐府第一座于京师长安,黄金百两,奴仆三十人。令居长安后协助太祝修建太一天神祭台之事。”

    汉武帝兴奋地谕示道。

    “诺!谢陛下!”

    谬忌当即施礼称谢。

    “丞相大人举荐有功,亦赐黄金百两,锦帛百匹。”

    汉武帝看了看丞相公孙弘,同样高兴地谕示道。

    “谢陛下!”

    丞相公孙弘亦施礼称谢。

    “善!虽然今天天气有些反常之热,但是朕欣闻谬忌的长生之术和太一天神之事,顿觉凉意陡生,好生令朕兴奋!”

    汉武帝笑逐颜开地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丞相公孙弘和谬忌齐声恭贺道。

第三章 求天马(136)朝议汉军再击匈

    时光荏苒,第二年的春天如约而至。春暖花开,未央宫里姹紫嫣红,落英纷飞,花香四溢,一派盎然春意弥漫在各个角落。

    例行的早朝正在进行,汉武帝一改往昔的威严肃穆,兴致勃勃地宣布:

    “各位爱卿!朕今天郑重宣布:十天之后,大将军卫青将再次率军北击匈奴。大家有何看法,尽管现在发表!”

    文武群臣一阵骚动,纷纷小声地议论着。

    “十天之后再击匈奴?”

    “大将军卫青率军?”

    ……

    “各位爱卿!有何看法,尽管现在禀报,朕都洗耳恭听!”

    汉武帝微笑着谕示道。

    “陛下!臣第一个赞成陛下的英明决定!匈奴乃我大汉世仇,虽经我汉军几次打击,但是仍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匈奴伊稚斜单于所部并没有被我汉军消灭,况且伊稚斜单于诡计多端,凶狠手辣,时常袭扰我大汉边境。故我大汉边患威胁依然存在,亟需再次北击,争取与其主力决战,彻底翦灭其部,廓靖大汉北境。”

    丞相公孙弘颤巍巍地从榻座上站起来,一步一趋地走到前殿中间,面色谦恭地说道。

    “善!丞相大人说得好!朕决意翦灭匈奴,但朕亦深知,翦灭匈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没有若干次大规模的打击,必然翦灭不了匈奴各部。因此,朕决意再次兴兵,北击匈奴!”

    汉武帝满意地说道。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文武群臣齐声称贺道。

第三章 求天马(137)慷慨请战霍去病

    “臣霍去病拜见陛下!”

    侍中霍去病雄赳赳地走进了前殿,一边跪拜施礼,一边激昂地说道。

    “快平身!”

    汉武帝当即谕示道。

    “谢陛下!”

    侍中霍去病立即称谢而起。

    “霍去病,你不在上林苑精心训练骑兵和军鸽,大老远的跑来前殿,不知有何异议?”

    汉武帝有些明知故问道。

    “启禀陛下!臣恳请陛下践行诺言。臣去年请战,陛下未准,后令派臣继续精训骑兵和军用信鸽,现在,臣已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臣听说大将军十日之后即将率军北击匈奴,臣斗胆恳请陛下践行去年的诺言,允准臣随军出征。”

    侍中霍去病慷慨激昂地说道。

    “朕如果没记错的话,你今年应该十八岁了吧?”

    汉武帝悠悠地问道。

    “正是!”

    侍中霍去病干脆利落地答道。

    “朕去年之所以没有允准你随同大将军北击匈奴,是因为你还年轻,还需要磨练,更需要把八百铁骑训练好,亦需要把军鸽训练好。有了这些,你才可以纵横驰骋于草原大漠,决胜千里之外,翦灭残暴的匈奴军队。”

    汉武帝恳切地说道。

    “谢谢陛下训诲!臣从无怨言,惟愿早日冲锋陷阵,为大汉立下些许汗马功劳。”

    侍中霍去病依然慷慨激昂地答道。

    “善!朕就欣赏你这一点。往昔朕曾劝你多读兵书,腹有韬略才能指挥千军万马,就像你的大将军舅舅一样,你却看重谋略杀敌。今天,朕就践行诺言,允准你跟随大将军北击匈奴!”

    “谢陛下!”

    侍中霍去病激动的“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大声地称谢。

    “快平身吧!朕还没有说完呢!”

    汉武帝故意卖了一个关子。

    “谢陛下!敢问陛下有何其他吩咐?”

    侍中霍去病当即站立起来,不解地问道。

    “朕特封你为票姚校尉,亲率铁骑八百和军鸽若干,跟随大将军出征!”

    汉武帝微笑着谕示道。

    “谢陛下!”

    侍中霍去病爽快地答应道。

    “善!今天的朝议就到这里吧!各位爱卿告退吧!”

    汉武帝轻声地谕示道。

    “退——朝——!”

    宦者令韩襄听到汉武帝的谕示后,当即朗声喊道。

    “臣等告退!”

    “臣等告退!”

    ……

    丞相公孙弘和大将军卫青等文武群臣齐声称退,鱼贯而出。

    十天之后,汉武帝依然像历次北击匈奴一样,准时来到上林苑军营驻地,面对着猎猎旌旗和刀明戟亮,慷慨地动员道:

    “各位大汉将士!朕曾于太庙起誓,亦曾于太一天神祠起誓,决意翦灭匈奴,行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各位将士就是朕的誓言的践行者。没有你们在草原大漠的殊死搏斗,就没有大汉的国泰民安,就没有黎民百姓的安定生活!”

    “各位大汉将士!你们无惧刀山火海,无惧腥风血雨,无惧漫漫征途,勇往直前,不顾生死,朕不会忘记你们,大汉不会忘记你们,黎民百姓不会忘记你们!”

    “各位大汉将士!大汉需要你们,百姓需要你们,朕亦需要你们。砺兵沙场是你们无上的荣光!开疆拓土是您们无悔的付出!立功封侯是你们毕生的追求!朕在长安等候你们凯旋归来!”

    “砺兵沙场!”

    “开疆拓土!”

    “立功封侯!”

    “凯旋归来!”

    数万大汉将士齐声呐喊道。巨大的呐喊声响彻整个山谷。

第三章 求天马(138)“牛皇”再任六将军

    “合骑侯公孙敖听令!”

    汉武帝站立在军营的高台上,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合骑侯公孙敖立即施礼,朗声答道。

    “朕令你为中将军,率领骑兵一万,从属于大将军,负责中路出击。”

    汉武帝大声地谕令道。

    “末将遵命!”

    新任中将军公孙敖激动地朗声答道。

    “太仆公孙贺听令!”

    汉武帝继续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太仆公孙贺当即施礼,朗声答道。

    “朕令你为左将军,率领骑兵一万,从属于大将军,负责左路出击。”

    汉武帝大声地谕令道。

    “末将遵命!”

    新任左将军公孙贺兴奋地朗声答道。

    “翕侯赵信听令!”

    汉武帝继续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翕侯赵信立即施礼,朗声答道。

    “朕令你为前将军,率领五千骑兵,从属于大将军,负责前方游击侦察。”

    汉武帝大声地谕令道。

    “末将遵命!”

    新任前将军赵信感激地朗声答道。

    “卫尉苏建听令!”

    汉武帝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卫尉苏建立即施礼,朗声答道。

    “朕令你为右将军,率领骑兵一万,从属于大将军,负责右路出击。”

    汉武帝大声地谕令道。

    “末将遵命!”

    新任右将军苏建当即朗声答道。

    “郎中令李广听令!”

    汉武帝接着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郎中令李广立即施礼,朗声答道。

    “朕令你为后将军,率领骑兵一万,从属于大将军,负责后方护卫和粮草押运。”

    汉武帝大声地谕示道。

    “末将遵命!”

    新任后将军李广当即朗声答道。

    “左内史李沮听令!”

    汉武帝继续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左内史李沮高兴地朗声答道。

    “朕令你为强弩将军,率领重弩弓箭手步兵一万五千人,轻弓箭手骑兵五千人,从属于大将军,负责重点攻击。”

    汉武帝大声地谕令道。

    “末将遵命!”

    新任强弩将军李沮当即朗声答道。

    “大将军卫青!”

    汉武帝大声地喊道。

    “末将在!”

    大将军卫青立即施礼,高声地答道。

    “朕令你为大将军,督率六万五千名汉军,北击匈奴,只可成功,不可失败!”

    汉武帝继续大声地谕令道。

    “末将遵命!”

    大将军卫青当即高声地答道。

    “众位将士!朕在长安——等候你们——凯旋的佳音!全军听令!出发——”

    汉武帝突然提高了嗓门,面向全体出征将士,高声地谕令道。

    “出发——”

    “出发——”

    ……

    全体出征将士热血沸腾,齐声地呐喊道。

    随后,大将军卫青率领六位将军和六万五千名汉军,从上林苑出发了。

    一个月以后,大将军卫青即率领汉军将士从定襄郡进入了匈奴地界。

    汉军一路向北,奇怪的是,进展十分顺利,一点抵抗的匈奴人也没有见到。

    “大将军!我看匈奴人早被吓破胆了,肯定逃之夭夭了!”

    中将军公孙敖一边策马,跟随着大将军的战马,一边不屑地说道。

    “不可轻敌!我们虽然深入草原五百里,一个匈奴人影也没见到,但是也要保持高度警惕。说不准,狡猾的伊稚斜单于正在悄悄地包围我们呢!我们再等等前将军游击侦察的消息吧!”

    大将军卫青不无清醒的说道。

    “诺!大将军!”

    中将军公孙敖不再说话,立即称诺道。

第三章 求天马(139)传令夜袭左贤王

    “报——!”

    “报——”

    远处的青青草原尽头,一位高喊着的汉军游击校尉疾速地策马而来,直奔大将军卫青的军营。

    “报——”

    “前将军的军报——”

    这位游击校尉一路高喊着,迅速地来到了大将军卫青的军营之前。

    “快开门!前将军的军报!”

    这位游击校尉急切地高喊道。

    “大将军!前将军派遣的校尉已经到达军营门口,请问大将军可否放入?”

    得到消息的守门校尉立即禀报了大将军卫青。

    “快放进来!”

    大将军卫青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兴奋地命令道。

    “诺!大将军!”

    守门校尉当即称诺而出。

    “吱——”的一声,厚重的军营木门打开了。

    游击校尉在守门校尉的引导下,立即策马进入了军营,来到了大将军卫青的营帐之中。

    “拜见大将军!”

    游击校尉恭敬地弯腰施礼道。

    “快起来!军报何在?”

    大将军卫青关切地问道。

    “谢大将军!前将军交待,一定要小人亲自交给大将军!”

    游击校尉一边称谢而起,一边从怀中掏出竹简军报,恭敬地用双手举起来。

    大将军卫青的随军校尉立即接过竹简军报,谦恭地递给了他。

    大将军卫青接过竹简军报后,当即快速地打开一看。

    “大将军!前将军如何说?”

    中将军公孙敖急不可耐地问道。

    “前将军说,前方三百里之处,发现匈奴左贤王所部。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已经命令部分游击骑兵就近侦察,并随时具报。”

    大将军卫青目光坚定,沉静地解释道。

    “大将军!我们的机会来了!”

    中将军公孙敖一脸兴奋。

    “随军校尉,先带这位游击校尉去休息。”

    大将军卫青语气沉着地吩咐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当即称诺,带领着游击校尉休息去了。

    “中将军!你的机会来了!”

    大将军卫青果毅地说道。

    “请大将军下令!”

    中将军公孙敖立即施礼道。

    “善!你立即传令所部跟随本大将军,于今晚戌时准时出发,围歼匈奴左贤王所部。”

    大将军卫青果毅地吩咐道。

    “诺!大将军!”

    中将军公孙敖当即称诺而去。

    “随军校尉!”

    大将军卫青大声地喊道。

    “大将军请吩咐!”

    随军校尉谦恭地施礼道。

    “立即传令前后左右和强弩五将军,命令所部于今晚戌时围歼匈奴左贤王所部,届时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大将军卫青坚定地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立即称诺而去。

    是晚戌时,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将军和全部汉军,顶着黑黑的夜色,悄悄地到达了匈奴左贤王所部驻地附近。

    “来人!传令下去,击响鼓!”

    大将军卫青看着约定的时辰已到,立即大声地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一边称诺,一边策马传令而去。

    不大一会儿,震耳欲聋的进攻响鼓划破了宁静的夜空,早已埋伏的汉军犹如神兵天降,从四面八方冲向了匈奴左贤王所部。

    “冲呀——”

    “杀呀——!”

    “冲呀——”

    “杀呀——”

    ……

    在一片激烈的喊杀声中,大将军卫青率领六将军和全部汉军冲进了匈奴左贤王所部的驻地。

第三章 求天马(140)汉军再捷初获胜

    “冲呀——”

    “杀呀——”

    “冲呀——”

    “杀呀——”

    ……

    汉军的骑兵由于装备了护马脚的缘故,冲击的速度非常快,用风驰电掣、动若脱兔来形容也不为过。

    有些汉军骑兵呐喊着,一边策马疾驰,右手挥舞着长刀,冲入了左贤王所部的第一道障碍,手起刀落,见人就砍,如入无人之境;有些汉军骑兵一边呐喊着,一边策马飞奔,双手舞动着长枪,见人就刺,勇猛异常;有些汉军骑兵则因掉入了匈奴左贤王所部设置的防护堑沟而滚落在地,遭到了匈奴骑兵的刺杀……

    一时之间,血流成河,杀声震天。

    “快——快——快从密道逃跑!”

    匈奴左贤王惊恐地命令道。

第三章 求天马(141)卫青接诏再出击

    “大将军!宦者令韩大人求见!”

    随军校尉匆匆地走进军中大帐,恭敬地施礼说道。

    “快请进!”

    正在和中将军公孙敖一起查看军用地图的大将军卫青立即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当即称诺,随后转过身来走出军中大帐,高声喊道:

    “有请宦者令韩大人!”

    “哎呀呀!大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

    宦者令韩襄一边快速地走进军中大帐,一边亲切地和大将军卫青打着招呼。

    “韩大人!久违了!快请上座!”

    大将军卫青谦恭地礼让道。

    “拜见韩大人!”

    中将军公孙敖亦施礼道。

    “公孙将军客气了!”

    宦者令韩襄亦还礼道。

    “大将军接旨!”

    宦者令韩襄忽然收敛了笑容,一脸正色地说道。

    “臣——接旨!”

    大将军卫青立即跪地施礼道。

    “奉天承运,陛下诏曰:大将军卫青指挥有方,出击迅捷,斩首匈奴左贤王所部数千级,待班师后论功行赏。现驻扎北疆三郡修整,俟修整完毕后再次出击。钦此!”

    宦者令韩襄大声地宣读着诏书。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将军卫青恭敬地用双手接住了诏书,随后站立了起来。

    “校尉!收好诏书!”

    大将军卫青立即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当即称诺,恭敬地用双手接过了诏书,轻轻地放在大将军常用的樟木匣中。

    “韩大人!长途劳顿,先到客帐里休息几天再回长安。”

    大将军卫青微笑着建议道。

    “大将军客气了!恐怕让大将军失望了!陛下有令,传旨完毕后即可赶回长安!”

    宦者令韩襄谦谦地答道。

    “恭敬不如从命!韩大人请!”

    大将军卫青继续谦恭地说道。

    “大将军!陛下在长安盼着大将军再立新功啊!”

    宦者令韩襄语重心长地说道。

    “卫某谨记!多谢韩大人!来人!给韩大人奉上一点车马费!”

    大将军谦恭地说道。

第三章 求天马(142)汉军寻战遭损失

    十日之后,大将军卫青率领六位将军及其所属汉军再次北上,进入了草原,分头寻找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决战。

    是时,草原上一片绿色,无边无垠,蓝天白云,高远明净。

    “大将军!恳请大将军允准我带领八百铁骑单独出击,寻找匈奴单于主力决战。”

    票姚校尉一边策马,一边恭敬地请示道。

    “去病!八百铁骑是不是太少了?我再多安排一些骑兵给你吧!”

    大将军卫青亦一边策着马,一边不放心的建议道。

    “大将军!八百铁骑足够了!我这八百铁骑可是配备了双倍的护马脚。再加上军用信鸽的投入使用,相信这一战必获大胜!”

    票姚校尉霍去病自信满满地答道。

    “善!就依你之请!不过,千万要注意安全!”

    大将军卫青看着眼前的这位英姿勃发的外甥,关切地叮嘱道。

    “诺!大将军!”

    票姚校尉霍去病立即称诺,带领着自己一手训练的八百铁骑离开汉军大部队,单独出发了。

    “中将军!我们继续北上!”

    大将军卫青目光坚定,沉静地谕示道。

    “诺!大将军!”

    中将军公孙敖立即称诺道。

    汉军在大将军卫青和六位将军的率领下,一路向北搜寻,接连几天都没有发现匈奴骑兵的踪迹。

    “大将军!怎么办?五天过去了,我们也深入草原几百里,结果连一个匈奴人的影子也没见到。”

    中将军公孙敖一边策马,一边愤愤地说道。

    “不急!匈奴人和我们玩捉迷藏,我们就陪他们玩一玩!”

    大将军卫青气定神闲地策马而行。

    “诺!大将军!”

    中将军公孙敖只好称诺道,策马紧随着大将军卫青。

    “报!大将军!票姚校尉飞鸽传书!”

    一名随军的养鸽校尉急匆匆地策马疾驰而来。

    “呈上来!”

    大将军卫青勒住了牛皮马缰,伫立在原地。

    “诺!大将军!”

    随军的养鸽校尉立即跳下军马,恭敬地双手呈上。

    大将军卫青打开一看,顿时有些喜形于色。

    “哈哈!果然不出本将军所料,匈奴人坚壁清野,早已撤到漠北。”

    “大将军!下令吧!”

    中将军公孙敖急切地请示道。

    “善!随军校尉!”

    大将军卫青朗声说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立即称诺道。

    “传令其他五位将军!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北上漠北,寻找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决战!”

    大将军卫青果毅地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当即称诺传令去了。

    汉军又继续向北搜寻了五天。前将军赵信和右将军苏建所率领的汉军在漠北遭遇了匈奴伊稚斜单于的主力。一场恶战开始了。

    “冲呀——”

    “杀呀——”

    “冲呀——”

    “杀呀——”

    ……

    前将军赵信和右将军苏建所率汉军首先与伊稚斜单于的主力接战。汉军先后冲锋了十余次,渐渐陷入了单于主力的包围圈。

    “呜呜呜——”

    “呜呜呜——”

    ……

    匈奴骑兵在伊稚斜单于的指挥下,又发起了一次冲锋。顿时,喊杀声,号角声,响彻了整个战场。

    面对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的多次冲锋,汉军损失巨大。前将军赵信所部汉军骑兵只剩下八百余人。

第三章 求天马(145)票姚校尉计奇袭

    一天清晨,淡淡的薄雾笼罩着青青草原,太阳还没有升起,一种淡雅的草香弥漫在整个草原。

    “霍去病何在?”

    大将军卫青在处理完一般军务以后,若有所思地问道。

    “回大将军!据昨晚票姚校尉飞鸽传书说,他已经率领八百铁骑迂回到了漠北。估计现在应该接近匈奴单于的王庭了。”

    随军校尉立即施礼答道。

    “善!密切关注他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即禀报于我。”

    大将军卫青沉静地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当即称诺道。

    “还有,传令下去,我军明天早上拔营出发,继续北上,策应票姚校尉。”

    大将军卫青顿了顿,接着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立即称诺,随后传令去了。

    就在大将军卫青和中将军公孙敖、强弩将军李沮率领汉军一路北上的时候,票姚校尉霍去病则率领八百铁骑迂回到了漠北的匈奴单于王庭附近。

    “霍校尉!请下令吧!我们八百铁骑在草原上已经迂回了半个多月,终于有仗可打了!”

    一位停在票姚校尉身边的军士急切地请示道。

    “莫急!先随我侦察一下再说!根据陛下的飞鸽传书,此地应该就是匈奴单于的王庭了!”

    票姚校尉霍去病谨慎地说道。

    “诺!霍校尉!”

    军士立即施礼称诺道。

    “前面十名军士,随我侦察,其他人原地待命,注意隐蔽!”

    票姚校尉霍去病胸有成竹地大声命令道。

    “诺!”

    “诺!”

    ……

    军士们纷纷称诺。

    “驾——”

    “驾——”

    ……

    票姚校尉霍去病率领十名铁骑策马疾驰,很快就绕到了匈奴单于王庭的后面山坡。

    只见眼前的王庭所在地,毡房林立,来来往往的人群,悠然自得,一点儿警戒的骑兵都没有。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满山遍野的牛群、羊群和马群,犹如一片片移动的风景画,在绿色的草原上任意变幻。

    “霍校尉!匈奴单于王庭好像并不知道我们的到来。”

    “霍校尉!单于主力似乎不在王庭!”

    “霍校尉!你看,王庭的匈奴人一点警觉也没有!”

    ……

    十位铁骑你一言,我一语,仔细地分析着。

    “善!我们再到左面侦察一下。驾——”

    票姚校尉沉着地命令道。

    “诺!霍校尉!”

    “诺!霍校尉!”

    ……

    十位铁骑当即称诺,策马随行。

    不大一会儿,票姚校尉霍去病就带领着十位铁骑绕到了匈奴单于王庭的左面,仔细察看单于王庭的情形发现匈奴单于的主力确实不在,应该是南下应战大将军所率的汉军了。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我们现在就回去集合铁骑,来一场突然袭击!”

    票姚校尉霍去病发现了难得的奇袭战机,毫不犹豫地命令道。

    “诺!霍校尉!”

    随行的十名铁骑当即称诺,跟随着票姚校尉策马疾驰而回。

    过了不久,集合完毕的汉军八百铁骑,在票姚校尉霍去病的率领下,从一个山坡的后面,风驰电掣一般冲进了匈奴单于的王庭所在地。

第三章 求天马(143)赵信投降大单于

    “赵信,快投降吧!”

    “呜呜呜——”

    “你们被包围了!”

    “呜呜呜——”

    “赵信,你本是匈奴人,不要再替汉朝卖命了!回归匈奴,我可以封你为王,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呜呜呜——”

    ……

    匈奴伊稚斜单于好言好语地劝说道。四周满是喊叫着,挥舞着弯刀的匈奴骑兵。

    “单于!不要痴心妄想了!我是不会投降的!”

    前将军赵信面不改色地高声说道。

    “好!就让你尝尝我们的厉害吧!”

    匈奴伊稚斜单于挥了挥手,包围前将军赵信的匈奴骑兵像一头头饥饿的狼,飞也似的策马冲向了汉军的残余骑兵部队。

    “冲呀——”

    “杀呀——”

    “冲呀——”

    “杀呀——”

    ……

    前将军赵信再次率领剩余的八百余骑兵冲进了匈奴骑兵的队伍。

第三章 求天马(144)苏建损兵只身回

    “报——”

    “大将军!右将军回来了!”

    一位在军营门口值宿的随军校尉疾速地走进来军中大帐。

    “人呢?”

    大将军卫青“噌”的一下,从榻座上站了起来,大声地问道。

    “正在军营门口。”

    随军校尉恭敬地答道。

    “快传进来!”

    大将军卫青急切地命令道。

    “诺!大将军!”

    随军校尉立即称诺而去。

    不大一会儿,浑身血迹、盔甲不整的右将军苏建就踉踉跄跄地走进来军中大帐。

    “末将拜见大将军!”

    右将军苏建呜咽着施礼道。

    “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你的一万骑兵呢?”

    大将军卫青一脸疑惑地问道。

    “回大将军!遵照大将军的军令,末将率部和前将军赵信所部先行深入漠北,正巧遭遇匈奴伊稚斜单于主力,前将军力战不支,投降了匈奴。而末将所部则遭到了伊稚斜单于主力的突袭,全军覆没,只有末将一人逃回。”

    右将军苏建详细地解释道。

    “苏建啊苏建!叫我说你什么好呢?你这样损兵折将,叫我怎么向陛下交待呢?”

    大将军卫青痛心地质问道。

    “对不起,大将军!末将辜负了你的期望!末将一人做事一人当,请大将军按军法惩罚!”

    右将军苏建羞愧地说道。

    “你怎么当?你当的起吗?”

    大将军卫青气愤地说道。

    “大将军!我——我——”

    右将军苏建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哎!军正何在?长史何在?议郎何在?”

    大将军卫青叹了一口气,忧戚地问道。

    “在!大将军!”

    “在!大将军!”

    “在!大将军!”

    军正闵闳、长史杨安和议郎周霸立即施礼答道。

    “你们说说右将军该当何罪?”

    大将军卫青故意地问道。

    “回大将军!自从您出兵北击匈奴以来,还没有斩杀过一位将军。”

第三章 求天马(146)果断处置俘虏人

    “冲呀——”

    “杀呀——”

    “冲呀——”

    “杀呀——”

    ……

    霍去病率领的八百铁骑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天兵天将,一个个策马飞驰,如入无人之境,手起刀落,若削瓜切菜一般,将一些负隅顽抗的匈奴骑兵当场斩首。

    “快跑啊——”

    “汉兵来啦——”

    “快去禀报大单于——”

    ……

    留守匈奴单于王庭的老弱病残,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惊恐地望着眼前的汉军铁骑,慌不择路,哀嚎的哀嚎,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成千上万的牛群、羊群和马群,被丢弃在各个草地。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霍去病率领的八百汉军铁骑就基本控制匈奴单于王庭的局势,并将投降的匈奴人集中在王庭所在地的中心。

    “各位匈奴的父老乡亲,大家不要害怕,我们是奉大汉天子的圣谕,千里诛杀侵犯大汉的伊稚斜单于和他的臣子及家人。请大家放心,凡是一般平民百姓,我们是不会为难你们的。”

    票姚校尉霍去病策马伫立在高坡上,高声地对被俘虏的匈奴人喊道。

    而四周则散布着高举着明晃晃的刀枪的汉军铁骑。

    被俘虏的匈奴人似懂非懂地看着票姚校尉霍去病。一双双惊恐的眼神,时不时地远望着票姚校尉霍去病。

    票姚校尉霍去病见被俘的匈奴人无动于衷,便策马冲进了被俘的人群,右手一伸,抓住了一位衣着华丽、形似官员的匈奴人。然后又策马回到了高坡上,把这位匈奴人扔在了草地上。

    “说!你们的单于去哪儿了?”

    票姚校尉霍去病大声地斥问道。

    “大——大——大单于南——南下了。”

    这位匈奴人瑟瑟地抖着身体,结结巴巴地用匈奴语答道。

    “有谁听懂了他说的话?”

    票姚校尉调转马头,大声地问身后的铁骑。

    “回霍校尉!小人听得懂。小人自幼生活在云中郡的汉匈边境,对匈奴语略知一二。这位匈奴人说,他们的单于南下了。”

    一位铁骑边策马,边施礼答道。

    “善!你再问问他,王庭还有其他兵马或其他情况?”

    票姚校尉霍去病高兴地命令道。

    “诺!霍校尉!”

    这位铁骑朗声称诺,然后用匈奴语大声地问道:

    “王庭可有其他兵马?”

    “没——没有了!”

    “你的身份是什么?”

    “我——我是相国。”

    “王庭还有哪些重要官员?”

    “还——还有大——大单于的叔祖父——籍若侯产,已经被——被你们刚刚斩杀了!”

    “还有吗?”

    “还有大——大单于的叔父——罗姑比,还有不少当户——什长——且渠……还有几位百长、千长——跑去找大单于了……”

    ……

    汉军铁骑和这位匈奴相国用匈奴语说了不少时间,基本了解清楚了王庭的虚实。

    “霍校尉!情况就是这些!请您下令处置这些匈奴人吧!”

    这位汉军铁骑激昂地说道。

    “善!你带领四百名铁骑,押着匈奴相国去指认重要官员和将领,我负责疏散一般匈奴百姓。事不宜迟,处理完后,我们再前方山坡汇合,南归寻找大将军。”

    票姚校尉霍去病沉着地命令道。

    “诺!霍校尉!左面的四百名铁骑,押着匈奴相国,随我走!”

    这名汉军铁骑一边称诺,一边率领四百名汉军铁骑去指认匈奴重要官员和将领了。而票姚校尉霍去病则立即率领其余四百名铁骑负责疏散一般的匈奴百姓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9310/ 第一时间欣赏天马之歌最新章节! 作者:羽山苏东坡所写的《天马之歌》为转载作品,天马之歌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天马之歌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天马之歌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天马之歌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天马之歌介绍:
卦曰:神马当从西北来。
“牛皇”汉武帝
梦天马。卜天马。求天马。天马之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天马之歌,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天马之歌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