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6
六
亚乔费了半天的劲,精心准备了这一大堆衣服,虽然不是新的,可是自己和老王洗的干干净净、叠的整整齐齐,见三妹嫌多,不愿意带,亚乔急了,对亚洁厉声说道:“你要是不带,以后你就别来了!再说,我们送你到车站,既不用你背,也不用你扛,拉杆儿箱一推就走了,也不费劲啊。”没办法,亚洁只好同意。为了装这些衣服,鸿雁买了最大的拉杆儿箱,所有的东西都放进去,还有地方,其中还有鸿雁给三姨买的一件半大的貂皮大衣,买的时候,亚洁就在旁边,知道是五千六,而且,还给三姨买了一双皮棉鞋,买完了皮衣和鞋,三姨的心里也高兴了。到长春的卧铺票也是鸿雁给订的,下铺,日期是正月十六的,因为探亲返程的高峰已经过了,所以车票好买。
亚洁来BJ一个多月,虽然没人带她出去玩儿,可是全家在五星级的大饭店吃了几次饭,尤其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可让她开眼了,又是鲍鱼,又是鱼翅、扇贝,光每人一个的鲍鱼,一个就是九百,一条鱼就是一千多,一桌就是两万多,别说亚洁,就是大姐亚乔,也没吃过。
亚洁临走的前几天,老王怕自己的这帮穷亲戚又没完没了的来串门儿,对老伴儿说:“你告诉亚洁,鸿雁五月份就该生了,就这两间房子,她们来家里不方便,住哪呀?所以最近谁也别来了。”亚乔和妹妹一说,亚洁满口答应说:“大姐,我也是快六十的人了,我明白。”周日,鸿雁休息,是鸿雁开车送的三姨,把亚洁送走,老王和亚乔松了一口气,老王心里说:我的姑奶奶,你可走了。
三姨走了,鸿雁对周超说:“还真让你说对了,我爸妈真没把那些旧衣服给扔了,都给我三姨带走了,加上我给她买的衣服和鞋,整整塞了一大箱子。”周超说:“她们这代人可能受苦太多了,什么都是好东西,什么都舍不得扔,穷怕了,行了,她们的习惯也改不了了,以后我也不说他们了,细想想,她们也真的不容易,一个农民的孩子,家里穷的叮当响,愣能考上清华,我估计她们村里得多少年出一个,你说容易吗?”鸿雁说:“听我妈说,我小的时候,她和我爸每个月都得给家里寄钱,我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家里一帮弟弟妹妹都靠她们养活,我妈出差,都是前一天在家里烙几张饼带着,连个面包都舍不得买,在火车上,别人吃面包喝牛奶,有的泡方便面,吃着煮鸡蛋,我妈咬一口饼,喝一口热水,现在想起来,我心里都难受,所以,给我爸妈花钱、买衣服,我总是条最好最贵得买,可是买了,她们还是舍不得穿。”
鸿雁的预产期是五月六号,眼看就快生了,亚乔将家里人的旧秋衣秋裤都洗干净,剪成一块一块的,准备给刚出世的婴儿当尿布,因为月子里的婴儿,除了吃就是睡,尿布一会儿一换,有多少也不够,尤其是到了冬天,满屋子晾的都是尿布。鸿雁在爸妈的房间里,发现一摞准备好的尿布,对老娘说:“妈,现在没有人用这些尿布了,都用‘尿不湿’了,超市里有的是,再说这些尿布也没消毒,不卫生,赶紧扔了吧,叫周超看见又得说你们。”老娘这回没和女儿争辩,说:“你们不用,我就当抹布吧,用它擦桌子。”鸿雁又说:“您也别用它擦桌子,擦桌子咱有专门的抹布,您就扔了吧,省得周超又说你们。”
闺女出去了,老王说:“她们下饭店,一桌就是几千,三十儿那顿年夜饭就是两万多,她们花钱眼都不眨一下,你看看你这不是多余吗?她们不但不知情,还看不起你,拿你当要饭的了,现在,在姑爷的眼里,我们就是要饭的,你看周超他妈妈那眼神儿,人家看得起咱吗!”其实,亚乔也不傻,早就觉察出亲家看不起自己,所以,有好几次周超张罗吃饭,这老两口儿都找词儿说牙疼没去。
五月三号,鸿雁的预产期到了,住进了妇产科医院,现在的产房都是一个产妇一间,生完孩子,五天就出院,费用是四千,这是妇产科医院的官价,全国大致如此。这也是从欧美学来的管理方法,一是不打扰别人,也不受别人打扰,二是不存在抱错孩子的闹剧。鸿雁是顺产,没用剖腹,奶水也好,孩子生下来奶水就有了。孩子是男婴,可能是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营养充足,孩子的体重是八斤二两,头发很黑,两只眼睛很亮,一看就很健康、壮实。现在流行的顺口溜是: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此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妈妈伺候自己的闺女,肯定是全心全意。
自从鸿雁的父母住进儿子的家里,周教授夫妇俩就再没来过,这回,鸿雁刚出院第二天,周教授携夫人就来了,看见这可爱的大孙子,高兴!并拿出两万块钱,递给老王,说道:“你们俩替我们伺候月子,辛苦了!”老王不好意思要,鸿雁说:“这是爷爷奶奶的一片心意,您就收下吧。”婆婆打开衣柜的一扇门一看,里边是满满的尿不湿,婴儿床上铺的褥子也够厚,屋里的温度有二十多度,给孙子盖的被子,一会儿就被登开了,醒了也不哭,睁着两只大眼,谁一逗就笑。婴儿床旁边五斗橱的抽屉里,各种型号的童装,有两抽屉。鸿雁说:“这都是同事们送的。”
看过孙子,从儿子家出来,任悦欣对老周说:“看来,她们准备够充分的,什么东西都不少。”老周说:“你就放心吧,肯定比我们照顾的好,人家是亲妈伺候自己的亲闺女,错得了吗?”待续
儿女7
七
最近案子多,经常加班,周超有两个星期没回家看自己的父母了,下午,周超给妈妈打电话说,今天晚饭回家吃,然后,又告诉鸿雁说:“我两个星期没回家了,今天我回我妈那儿吃晚饭,晚饭你们就别等我了。”有半个月没见儿子了,任教授听说今天儿子回来吃完晚饭,放下电话,就开始琢磨晚饭做什么菜,心想;大鱼大肉他们吃的太多了,儿子不缺营养,荤菜就炒一个荸荠虾仁儿,里边再放点儿木耳,素菜来一个素什锦,再炒一个青菜,和老周一说,老周说:“行!现在不是有顺口溜说:‘早点是给自己吃的,午饭是给朋友吃的,晚饭是给医生吃的,夜宵是给鬼吃的’吗,所以晚饭吃的简单一点儿是对的,再说,现在他们也不缺营养,而是营养过剩,米饭也别做了,冰箱里不是有馒头吗,拿出来热热,再做个汤就行了,做多了也吃不了。”
吃饭时,妈妈问儿子:“我们大孙子还好吧?”周超说:“孩子才两个多月,能有什么事儿,一天除了吃就是睡,现在长了七斤多了,快翻一番了。”“你老丈母娘还那样?”“嗨,穷人吗,从小就受穷,穷惯了,有钱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你给她买了新衣服,她也不穿,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鸿雁生孩子之前,她妈准备了一大堆尿布,鸿雁说:‘现在已经没人用尿布了,这些尿布没经过消毒,不卫生。’鸿雁坚决反对,这才没用,真是没办法。”任教授说;“她也是从清华园里走出来的才子啊,可是你看得出来吗?真是可惜了!”儿子说:“听鸿雁说,他妈妈退休前业务能力还是挺强的,退休前被所里返聘了三年呢!”老爸说:“这我信,毕竟是清华出来的,业务和一般人比就是不一样。”儿子接着说:“她爸妈总的来说,还是老实人,不伤害别人,也不侵犯别人利益,尤其是她妈,总跟个受气包似的,我都不好意思说她妈,有些事儿我是装看不见,鸿雁说,她爸妈来BJ之前,他们东北的那邦农村亲戚经常来他们家串门儿,常年不断,年前她三姨又来了,过了春节才走。”老娘说:“你们家就两间房子,怎么住啊?”“每天她三姨睡在客厅的沙发上。”“多别扭啊!”儿子说:“谁说不是呢,这次她三姨走之前,他爸交代了,说‘孩子太小,最近谁也别来了,’她三姨也答应了。”老娘又说:“东北人就是爱串门儿,一住就是一两个月也不走,也不想人家烦不烦,这将来也是个事儿。”儿子走了,任教授对老伴儿说:“咱找了这么个亲家,你说怎么办啊?”老周若无其事地说:“这是你操心的事儿吗?这是孩子自己处理的问题,这种事儿你也想个没完没了,我看你是没事儿找事儿,自寻烦恼。”
周超回到家里,这三口儿已经吃完了,孩子也刚喂完,躺在摇篮里,鸿雁推着摇篮,孩子见爸爸过来,两眼瞪着爸爸笑,屋里的空调开着,墙上的温度计显示是27度,感觉很舒适。鸿雁问周超:“你们晚上吃的什么?”“三个人三个菜,一个荸荠木耳虾仁,一个素什锦,我妈又炒个青菜,我们三个人吃了两个馒头,都吃不下去。”鸿雁说:“晚上少吃点儿好啊,省得长肚子,你爸妈没事儿吧?”“他们能有什么事儿?我爸妈可懂得保养呢,我爸说:‘早点是给自己吃的,午饭是给朋友吃的,晚饭是给医生吃的,夜宵是给鬼吃的’你想他们晚上能多吃吗?”鸿雁一听笑了起来,呆了一会儿,鸿雁说:“健咏可能尿了,你拿个尿不湿来。”周超打开床边衣柜的门一看,问道:“怎么还有这么多啊?”鸿雁说:“我妈总是舍不得换,就省呗。”周超捉了捉牙花子,摇着头说:“真是没办法!”
八月份,是BJ正热的时候,四口儿人正吃着晚饭,听见有人敲门,老王一开门,猛地一愣,这不是亚洁的小儿子国庆吗?亚洁的小儿子国庆没打招呼就来了,这回,老王这个当姨父的没客气,国庆刚进门,就冲着这个外甥厉声斥责道:“我们不是跟你妈说了吗,最近你们谁也别来,我们家就两间房子,没地方住,上回你妈来就住在客厅的沙发上,多不方便!你们怎么就不听话呀!你以为我们家是旅馆啦,想来就来?”气的老王饭也不吃了,对亚乔说:“你赶紧给你妹妹打电话!”
亚乔在电话里头一次,也和亚洁急了:“你上回来我们家,你走的时候,我是怎么跟你说的?你是怎么回事啊?你长没长脑子?”亚洁说:“国庆放假,他非要去,他也不听我的呀!”老王从亚乔的手里抢过电话,接着说:“我说你也太不懂事了,我告诉你,我们家没地方住,你让他找旅馆住去!”没等亚洁说话,老王就把电话撂了。国庆一个人尴尬地站在门口儿,既没有人让他进屋,更没有人让他吃饭。
平时,是老王在家里说了算,家里的大事儿小情都是老王做主,可是,结婚二十多年,老王发这么大的火儿,而且是当着老婆孩子的面,训自己的小姨子,这还是头一次。鸿雁和周超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周超一脸不悦地嘟囔道:“你们家这都是什么人啊?”鸿雁心里也不痛快,说道:“你说是什么人?”周超大声说道;“混蛋!”“我们家人都是混蛋,你可以走啊!”两个屋里的大人和老人都吵了起来,正在睡觉的小健咏被吵醒了,吓得哭了起来,周超穿上衬衣,一甩门,走了。待续
儿女8
八
老王正在自己的屋里发着脾气,听见大门砰的一声,赶紧从屋里出来,一看饭桌上一个人也没有,鸿雁屋子的门开着,他走过去,鸿雁和孩子都哭着,问道:“刚才是周超走了?”鸿雁哭着说:“他骂咱家人都是混蛋。”老王随口来了一句:“这个小兔崽子,胆儿大了!”老王又回到自己的屋里,对亚乔喊道:“这个家早晚得叫你们家人给毁了!你看你们家里,从大人到孩子,有一个懂事儿的吗!?”饭没吃完,不欢而散,国庆呆呆地站在门口儿。
良久,亚乔从屋里出来,走到国庆跟前儿,问道:“你吃饭了吗?”“没有。”“你先洗手吃饭吧。”饥肠挂肚的国庆,拿起馒头大口地吃了起来,饥不择食,没吃完的馒头和剩菜,叫国庆吃的一干二净。等他吃完,亚乔进厨房刷完碗,回到饭桌前,对国庆说:“就因为你,我们全家吵了起来,你姐夫也让你气走了,你今天和你姨父睡,明天你就回去吧。”
老王饭没吃完,气一直没消,瞪着俩眼,说什么也睡不着,亚乔的外甥进来,他连理都没理,他想:亲家本来就看不起咱,照这样下去,这个家还能过吗?姑爷是不说,其实,跟他妈一样,他也是看不起咱啊。
亚乔躺在女儿的身边,也是睡不着,她问鸿雁:“刚才小周跟你说啥了?”“他说咱家人都是混蛋。”亚乔立即说道:“他们家人都好啊?你看你那个婆婆,多叼啊!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啊!我就是不愿意撕破这张脸。”月亮升起来了,亚乔看了看表,已经十一点过了,亚乔问闺女:“估计小周不会回来了吧?”鸿雁说:“他肯定是回他妈妈那儿了。”亚乔心想:这可不是好事儿啊,一吵架他就走,他回到他妈妈那儿,他妈妈能说好话吗?亚乔越想问题越严重,越想越睡不着,天亮了。
第二天吃完早点,亚乔拿出三百块钱,对外甥国庆说:“你自己买票回家吧,不是我们不留你,我们家实在是没地方住,你也看见了,你姐夫气的都不回家了。”老王也说:“你们要是再来,我们家就没法儿过了。”国庆接过大姨的三百块钱,悻悻地走了。外甥走了,一夜没睡的老两口儿,都回到屋里睡觉去了。
下午,老王吃完午饭睡了一觉儿,两点多钟,想起昨天发生的事儿,还是觉得问题严重,以后夫妻一吵架,他就回家,长此下去,婚姻要出问题啊,于是他对亚乔说:“你现在给小周儿打个电话,安慰安慰他,叫他晚上回家吃饭。”周超正在看案子资料,手机响了,他听到岳母的声音:“小周啊,你别和鸿雁生气,昨天你走了,鸿雁哭了一夜,她都跟我说了,你看在你们俩夫妻几年的份上,你就原谅她一次吧,我们知道你是好孩子,是鸿雁不对,她也后悔了,我和他爸都说她了,”周超一听,老丈母娘都给自己赔礼道歉,激动地说:“妈,您别说了,我当时也是不冷静,也不能都怨鸿雁,您别埋怨鸿雁了。”老丈母娘接着说:“我那个外甥让我们撵走了,今天晚上你回家来吃饭吧。”
一场风波终于过去了,一家人又恢复了平静。国庆在大姨家住了一夜,没趣儿地回家了。亚洁在电话里叫姐夫训了一顿,知道姐姐姐夫这回是真的急了,听儿子回家一说,知道人家里打成一锅粥,对儿子说:“当初,我就不让你去,你不听,这回明白了吧?以后我还怎么见你姨父?以后咱谁也别去了。”可是国庆还是想不通,心想:您上次去我大姨家里,不就是睡在客厅的沙发上了吗?我这回去怎么就不行了呢?全家都打起来了,你看把我姐夫气的,饭也不吃了,一甩门就走了,你再看我大姨夫,对我大姨那狠样,至于吗!以后就是请我去我都不去了。
自从王迅杰和张乔雅的父母陆续去世后,他们两家的这些兄弟姐妹,都已经各奔东西,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在城市里工作、结婚生子,就奔孩子去了,有的即使还在乡下务农,可是孩子都进城打工去了。所以,亚洁带回的那些旧衣服,多数都给了还在村里务农的弟弟和一个妹妹。可是她们不明白: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人,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变成亲戚了,尤其是一结婚,就各过各的日子,谁也不要打扰谁,然而,从老人这儿,就不明白这个道理,总觉得老大有钱,可是老大养了多少年的家啊!老大哪来的钱啊!所以,老人活着的时候,这帮兄弟姐妹没事儿就到老大这儿来蹭吃蹭喝,一呆就是一个月,而且都觉得这是天经地义。
国庆只在大姨家住了一天就走了,老王对亚乔说:“这也好,看他们以后谁还在再来,咱是不怕得罪他们,咱谁都对得起,谁的情也不欠,我们养家多少年啊,哪个不是吃咱的饭长大的,在天津那些年哪个少来了,哪个有良心?都多大了?还这么不懂事儿?孩子混,大人也混啊!既然这样,以后就少来往!”亚乔无奈地说:“我看这回啊,多少年的亲情是彻底断了!”
待续
儿女9
九
周教授老两口儿,每天吃完晚饭,一到七点,准时看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然后,紧接着是焦点访谈,老周说:“你看看六频道今天有什么电影?”话音还没落,就听见有人敲门,任教授说:“这是谁啊,这么晚了还来?”一开门,见是儿子,问道:“儿子,这么晚了,你怎么才来?有事儿啊?”儿子一句话没说,就往屋里走,老爸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看着儿子的脸,觉得儿子的情绪不对,问道:“发生什么事儿了?”周超一屁股坐在沙发上,老娘跟了过来;“有什么事儿你可说啊!你想急死我们啊!”“刚才,我们正吃着饭,鸿雁的表弟从老家来了,鸿雁他爸急了,和她妈吵起来了,我就说了一句‘混蛋’鸿雁就不乐意了,跟我急了。”“结果你就跑出来了?”老爸说完,老娘又问儿子:“你说谁混蛋?”“我说他表弟混蛋啊,他妈在我们家过的春节,住了一个多月,临走之前,鸿雁还给他妈买的貂皮大衣,我们够对得起他们家了,可是她妈刚走没几个月,他儿子又来了,她妈走的时候,鸿雁她妈还交代:‘鸿雁要生孩子了,最近你们谁也别来了,家里没地方住。’可是谁听啊!”周教授和夫人听到这儿,就全明白了,周教授说:“儿子,这个事儿,鸿雁她爸和她妈都没问题,问题是发生在她三姨身上,是她三姨不懂事儿,还有可能是她这个儿子不懂事儿,他不听他妈的话,他妈管不了他,这也有可能啊。结果就是鸿雁她爸妈吵,你和鸿雁吵,这不乱套了吗!”没等老周说完,老娘就说道:“就算是她那个儿子不懂事儿,那也是他妈宠出来的呀!归根结底还是她妈不懂事儿,说了半天,还是她妈家里的人不行,哎,咱儿子怎么会找这么一家人啊!”老周赶紧又把话接过来说:“你又把事儿扯远了啊!,咱今天就说这个事儿,你先说你晚饭吃完了没有?”“吃完了。”“好,鸿雁不是知道你出来了吗,今天你还想回去吗?”儿子摇着头说:“不想回去了。”老周知道儿子今天不想回家了,拿起手机给鸿雁打了个电话:“鸿雁啊,今天周超不回去了,你们就别等他了,孩子,别生气了,好好睡觉吧。”老周打完电话,一看表,已经十一点过了。
得知儿子是因为和鸿雁吵架,回家来的,这老两口儿劝完儿子,给鸿雁打完电话,回到卧室,就再也睡不着了。老周叹息道:“真是一家一本难念的经啊!”老伴儿在旁边嘟囔说:“这家人要是这样下去,我看这日子也过不长了。”“你别净说这没用的,离婚啊?鸿雁这孩子有什么问题啊?”“她是没问题,是个好孩子,可是你看看她们家的这帮亲戚,有一个懂事儿的吗?我听说,她爸妈来BJ之前,她们家的那帮亲戚,就跟走马灯似的,一年也不断流儿,你说谁家能受得了!”“行了,你一说起话来,就没边儿没沿儿,扯这么远干什么?现在首先是孩子没问题,大人也没问题,实事求是地说,咱这个亲家还算是老实人,你不就是看不起她们那穷酸样儿吗?这没办法,你能改变人家吗?咱俩都生活一辈子了,谁改变谁了?咱俩都不能互相改变,你还能改变谁?你谁也改变不了,你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你以为她们家不行,换一家就好了?换一家你也不会满意,天底下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完美只是理想,现实中没有!所以,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大事儿化小,小事儿化了,没有解决不了的事儿。”任教授还是没完没了地在那儿唠叨着,可是,老周打起了呼噜......
周超在自己的屋里,也睡不着,他回想着自己和鸿雁从相识到相知,后来又发展到相爱的过程,鸿雁很聪明,虽然班里的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可是在这些同学中,鸿雁还是一花独放,显得比那几个女生要突出,她从不张扬,不嘚瑟,总是少言寡语,但是话一出口,就掷地有声,一句是一句,她不但学习好,体育也好,女子短跑一百米和二百米,在系里全是第一,游泳的成绩更好,一百米自由泳,在全校第六,身体素质不要说在女生中,就是男生,有些同学的耐力也比不过她。
鸿雁虽然不动声色,但是,她也知道谁对她好,周超想起上晚自习的时候,自己有意接近她,她马上就觉察到了,开始她表现的不温不火,自己就使劲地追她,吃饭的时候,自己也主动和鸿雁坐在一起,鸿雁问自己:“你和我这么近,不怕同学们议论啊?”我说:“我不怕”,她说:“你不怕,我怕。”说完她笑了,她又接着问自己:“同学们都知道你爸妈都是咱北大的教授,你觉得自己有优越感吗?”我说:“我感觉没有。”她说:“这就对了。”后来从同学的嘴里知道,她的父母都是清华毕业的,自己对她更加尊重,吃饭时自己问她,她说是,可是当时自己很奇怪,为什么她吃饭时,总是买便宜的菜,自己问她,她说她们家经济困难,当时自己又不好深问,现在想起来,原来如此,后来,谈恋爱时,她只是说她爸妈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自己没在意。
早晨吃早点的时候,老周问儿子:“想明白了吗?今天下班你得回家了,以后再遇到问题,得动动脑子,这次的事儿,鸿雁的父亲没问题,她妈妈也没问题,问题是出在她的三姨身上,结果你们俩却吵起来了,这回就当经验教训吧。”待续
儿女10
十
儿子鸿运自从1997年去美国找媳妇,至今已经六个年头了。三年前,儿媳妇就在美国买了房子,有了房子,就将自己的父母接到美国,而且在美国扎根落户了,亲家得了姑娘的济,享福去了。那几年鸿运学习很吃力,很少给国内的爸妈打电话,直到2001年,鸿运学业结束,工作落实了,才和爸妈开始定期通电话,那时老王还没退休,夫人先去BJ照顾闺女去了,老王一个人在天津,媳妇不在,老王的父母来了,父母在这儿,老王的哥哥、弟弟、姐姐和妹妹就都跟着轮番的来,一年也不断流儿。
儿子鸿运,因为小时候总挨父亲的打,至今还记着,小时候见了爸爸就害怕,现在不是怕了,而是感情生疏,即使通了电话,感觉也没什么说的,说了没几分钟,就觉得没话了,电话就撂了,弄得老王心里空落落的,良久,还感觉怅然若失。但是,鸿运和在BJ的妈妈说起话来,却没完没了,他告诉妈妈说:“妈,健雄怀孕了,预产期是明年六月四号。”亚乔对鸿运说:“到时候健雄她妈要是忙不过来,我跟你爸就过去。”儿子说:“她爸妈没问题,比你们身体好,我妹妹结婚了吗?”“没有,对象有了,是她的同班同学,小伙子挺好的,我现在住的就是他爸妈为她们准备的婚房,他们的意见是明年五.一结婚。”
2002年的五.一,鸿雁结婚不久,在美国的哥哥传来喜讯,鸿运打电话告诉妈妈说:“妈,健雄生了个女儿,七斤六两,顺产,健雄她爸妈就想要个女儿,结果就真的生了个女儿,给她爸妈高兴坏了。”老娘问儿子:“啥时候也让我和你爸去看看我们的大孙女?”儿子说:“现在她爸妈伺候月子,别人他们不放心,健雄计划等明年孩子一岁了,会走了,她爸妈已经来美国五年了,也想回去看看,到时候你们就过来,以后你们就轮流换防。”老王在旁边听着,心想:到明年鸿雁又该生了,我们还能去吗?
2003年五月六号,鸿雁真的生了个大胖儿子,老王和亚乔真的去不了美国儿子那儿了,女儿新婚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而且母子平安,应该是件高兴的事儿,至于和亲家的关系,老王心想:要是说的上来,就多走动走动,要是感觉不投机就少来往,谁料到鸿雁刚生完孩子,还在月子里,就来了这么一场闹剧,本来是全家人都挺高兴的喜事儿,亲家也高兴,还送来了两万块钱,可是,全让她三姨的这个倒霉儿子给搅了,还把姑爷给气跑了。后来,虽然为了缓和气氛,姑爷又将两家老人都请到了一起,吃了顿饭,老王和亚乔心里都明白,这是亲家老周的主意,老王对亚乔说:“咱这个亲家是个明白人啊!”饭是吃完了,亲家表现得很大度,就像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两个孩子也和好如初,可是这个心结在老王的心里埋下了,老王心想:这是家丑啊!人家嘴上不说,心里还不说啊,尤其是周超她妈,能看得起咱这个家吗?丢人啊!
2003年,因为鸿雁生孩子,得伺候月子,脱不开身,去美国儿子那儿没能如愿,终于熬到2004年五月,外孙健咏一岁,会走了,心里一直不痛快的老王对亚乔说:“咱俩的护照早就办完了,去美国的签证也批下来了,你问问鸿运,机票什么时候给咱寄来。”
亚乔和儿子通话没过两天,来自美国的航空邮件到了,老王打开邮件一看,乐了,对亚乔说:“是两张直飞华盛顿的机票,登机时间是五月二十八号”“你看看是几点登机?”老王说“还好,不是夜航,登机时间是上午十点。”亚乔说:“BJ到华盛顿是一万多公里呢,得飞十几个小时,BJ和华盛顿的时差大概是十三个小时左右,我们到那儿也是白天,这也好,儿子好去接我们。”
自从收到儿子寄来的机票,有一年没开心的老王乐了,心想:亲家你也用不着看不起我们,我们上儿子那儿去了,什么时候回来还不一定,孙子是你们的,你们照顾吧。亚乔问老王:“咱给他们带点儿啥呀?”老王说:“咱这儿有啥好带的!”“虽然是儿子家,那也不能空手儿去啊,还有咱的儿媳妇和大孙子呢!再说亲家还在呢。”老王倒不是小气,而是真的不知道给儿子家带什么东西好,于是对亚乔说:“要不你打电话问问他们。”
一晃,五月二十八号到了,老王激动的一夜没睡好,一早就起来了,头天晚上洗的澡,从里到外都换了闺女给买的新衣服,皮鞋也是新的,穿上新西服,还打上领带,老王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觉得很精神,感觉自己也不丑。十点的飞机,不到八点就从家里出来了,别看一夜没睡好,还是红光满面的,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待续
儿女11
十一
经过十四个多小时的飞行,华盛顿时间下午一点多,飞机在华盛顿机场安全着陆,因为前一天就没睡好觉,这老两口儿也没坐过这么长时间的飞机,虽然肚子没饿着,下飞机时还是无精打采,来到候机大厅,是儿子首先发现了他们,离出来的人群老远,儿子就喊起了:“爸!”老王听见了这熟悉而久违的叫喊声,心里有些激动,心想:从小儿他一放学,一进家门总是第一声叫“爸”,别看他和他妈妈亲,还是我这个爸爸在他心里有权威,想到此,他那疲惫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儿子见了六年没见面的爸妈,发现爸妈的白发多了不少,再加上时差的原因,看上去精神很疲惫,更显得苍老,儿子激动地将爸妈搂在怀里,轻声地问道:“你们都还好吧?”老娘说:“我们都挺好的。”儿子接过爸妈俩人的拉杆儿箱,一手一个,推出了候机大厅。
从BJ出来的时候是周六,到了华盛顿还是周六,就在飞机上迷糊了几个小时,而且,来的前一天还没睡好,所以,这老两口儿,上了儿子的车,系好安全带,两只眼就再也睁不开,着了。等到家的时候,儿子喊:“爸妈!该下车啦!”老王和亚乔才醒。
老肖和老伴儿、健雄,听到院子里有动静,知道是鸿运的爸妈来了,这几个人都从屋里出来,迎接这远道而来的亲家,可一看这老两口儿无精打采的状态,就说道:“快进屋里睡觉吧!”老王和亲家打过招呼,进屋里接着睡觉去了。看见六年没见的亲家,健雄爸对老伴儿说:“这才六年没见,就老成这样了,你看鸿运她妈,头发全白了,原来个儿就不高,现在还驼背了。”健雄妈说:“都是累的,我不也是吗!谁家的活儿不都是女的干!你在家里干什么啦!”老肖一看,要引火烧身,一句话不敢再说,进厨房准备晚饭去了。
老王和亚乔一觉就睡到快六点了,直到鸿运进屋喊他们吃饭才起来,儿子说:“你们要是没睡够,吃完饭接着睡。”他们来到餐厅,菜都摆上了桌,冒着热气。老肖为了给亲家接风,还开了一瓶红酒,等老王和亚乔坐好,将酒满上,对健雄妈说:“你下饺子去吧,我们先喝着。”然后举起酒杯,说道:“来,亲家,为我们的团聚干一个!咱中国人的风俗是‘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今天咱吃饺子,马上就好。”说着,饺子端上来了,老肖接着说:“饺子就酒,越喝越有,来,尝一个,是三鲜馅儿的,你们尝尝人家这三鲜馅儿。”
因为疲劳和睏,一进屋只想睡觉,睡了一觉儿后,吃完饭,老王和亚乔都来了精神,儿子带着他们,楼下楼上都参观了一遍后,又出了屋子,来到院子里,回过头一看,房子的左边是两间车库,鸿运的车没进车库,还在外边停着,院子里种的一颗苹果树,和一颗橙子树,还有一颗梨树,右侧的西墙边上还有一颗葡萄架,老王问儿子:“品种还不少,都接过果子吗?”儿子说:“人家说桃三杏四梨五,梨估计还得两年,苹果和橙子估计今年能接果子了,葡萄也已经三年了,今年也能接,品种都不错,估计到九十月份,咱就能吃上了,不过健雄她爸妈,就得等明年吃了。”老王问:“他们啥时候走?”“明天。”“啊?我们一来,他们就走啊!不是有地方住吗?”儿子说:“住的地方是有,空房子好几间了,但是,他们出来已经好几年了,非急着回去不可,健雄她爷爷都八十多了,前几天来电话说,最近身体不好,现在就等着你们来了,我不是和你们说了吗,你们轮流换岗。”
他们回到客厅里,坐在大沙发上,老王说:“你们这房子够讲究的,有电梯,还带地下室。”鸿运说:“美国的别墅都带地下室,这是防空设施。”“我看地下室还有一个台球案子,平时你们玩儿吗?”儿子说:“刚搬来时,我们天天玩儿,健雄她爸隐可大了,现在有点儿玩儿腻了。”十点多了,老王因为睡足了,没有一点儿睏意,还想和儿子聊,儿子说:“明天早晨健雄她爸妈走,我得开车送他们,你们也睡吧。”老王和亚乔又回到儿子为他们准备的卧室里,可是,怎么也睡不着了,老王对亚乔说:“我们的签证有效期是半年,我们走的时候是十一月份,这可是半年啊,我们谁也不认识,电视节目都是英文的,我们也听不懂,我也不能天天打台球啊,这半年我们干啥去啊?”亚乔说:“儿子不是说,很多中国人来美国,天天不是钓鱼,就是钓螃蟹,鱼和螃蟹有的是,没人钓吗,你就钓鱼钓螃蟹,咱还不用花钱买了,天天吃新鲜的鱼和螃蟹,而且还没有污染,多好啊。”老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心想;鱼竿儿他有吗?待续
儿女12
十二
因为亲家要去美国看儿子,周超和鸿雁要去加班,刚一岁的孙子得有人看啊,所以,老周夫妇俩为了接班儿,今天起的特早。人老了可能都这样,遇到点事儿就睡不着觉,欣悦心想:平常也没听说他们加班,今天有事儿,还偏偏加班。当他们来到儿子家里的时候,见到亲家的行李已经准备好,就等着他们来了,见他们进来,亚乔对周超妈妈交代:“每天早晨健咏和我们一块吃早点,给他蒸一个鸡蛋羹,一个小时后,给他喝二百毫升的牛奶,奶粉和瓶子就在厨房门口儿的柜橱上,十点的时候吃锌,十一点的时候给他h喝一百五十毫升的白开水,我们十一点四十吃饭,给他吃一角馒头,大概是一个馒头的四分之一左右,他爱吃西红柿炒鸡蛋、炖豆腐,和炖蘑菇,十二点半睡午觉,两点睡醒后,给他吃半个香蕉,香蕉太甜,接着给他喝一百五十毫升的水,晚饭......每天的吃喝拉撒睡,都在我的记事本上写着呢,你看看就都明白了。”
鸿雁要急着上班,还得先送他们走,鸿雁对婆婆说:“没时间了,我们得走了,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那个日记本上都写着了,到时候您看看就明白了。”鸿雁一边说着,周超一边往外推着他们的行李箱。
这几个人匆匆地走了,屋里只剩下一岁的孙子健咏,和爷爷奶奶,屋里登时清静了下来。早点已经吃完了,伺候孙子的下一个节目是什么?任欣悦有些茫然,亲家刚才交代的全忘了,她走到那个床头柜的跟前,拿起那个日记本,从第一页开始看,一看日期,是2月1日,那之前的呢?她拉开抽屉,见里头还有三本,她全拿了出来,老周见她翻出一摞日记本,也走了过来,问道:“你怎么看人家的日记啊?”“这算什么日记!都是流水账。”老周也拿起一本看了起来,翻了几页,说道:“记得够细呀,你看,每天几点喝水,几点喝牛奶,几点吃水果,几点睡午觉,几点大便,大便的颜色,每天的菜谱......太细了,当初我就说人家不简单,这回你明白了吧!”老周说完,欣悦也点着头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一会儿健咏就该喝牛奶了,你看她说的那个奶瓶子在那儿吗?”“不用看,错不了。”
健咏虽然会走了,可是,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哪儿,一会儿也离不开人,一天下来,奶奶就觉得累了,欣悦对老周说:“弄个小孩儿真是不容易啊!”老周说:“你才知道啊?人家看了一年了,你才刚看一天,就累了,你再看看人家记的这些日记,这是四大本儿啊,你就知道人家付出多少辛苦了,”老周翻着其中一本,接着说道:“你听听,‘12月24日,半夜两点,发现健咏发烧,一试体温,38度,我和他爷爷抱着他,叫醒周超,开车去了儿童医院,大夫说是感冒,打了一针退烧针,孩子吓得直哭,抓着我的衣服不放,回来啥也不吃,看来是真的病了。’你听见了吧,这个姥姥当的容易吗?”快四点了,老周问欣悦:“今天晚上吃什么呀?”“你看看冰箱里都有什么菜?”老周打开冰箱看了看说:“品种倒是不少,有芹菜、土豆儿、胡萝卜,还有辣子。”“虾和肉有吗?”老周又打开下边的冷冻厢,说:“虾肉都有,还有羊肉馅。”欣悦说:“得了,你把羊肉馅拿出来吧,今天咱做个羊肉丸子汤得了,你多剁点儿葱和姜沫儿。”老周说:“现在吃羊肉合适吗?”“现在还没进六月,行,你就将就吃吧,你什么也不会做,还穷讲究,你看看馒头还有吗,要是没有,就做米饭。”老周没找到馒头,说:“馒头没有了,做米饭吧”“米饭得做软点儿吧?小健咏是不是也跟我们一块儿吃米饭?”老周说:“你看看他姥姥的日记,健咏吃过米饭吗?”欣悦又翻起了姥姥的日记,......
平常六日很少加班,可是今天姥姥姥爷走,还偏偏俩人都加班,弄得爷爷奶奶接班的第一天,就累坏了,不光累,还紧张呢,平时都是这俩上班的人一进屋,饭都盛好了,菜也上桌了,菜是荤素搭配,鸿雁和周超进门洗手就吃,今天周超一看桌子上什么也没有,问道:“妈,今天吃什么?”“干饭,羊肉丸子汤。”“菜呢?”“菜在锅里,土豆儿炒辣子。”“健咏吃什么呀?”“跟咱吃米饭行吗?”周超一听就知道没有健咏吃的,鸿雁说:“我给儿子蒸个鸡蛋羹吧。”鸿雁又从冰箱里翻出半个馒头。晚饭吃完了,周超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对鸿雁说:“看来,姥姥姥爷不在还真的不行。”鸿雁说:“这不是第一天吗,她们还没摸着门儿,过几天就好了。”
吃完饭,鸿雁过来,将自己爸妈铺过的床单、枕巾都换了下来,又拿出新的被罩,婆婆一边帮着铺床单,心里一边想着:咱这个儿媳妇还真够细的。老周看着表,快八点了,觉得好像还有什么事儿要干,问老伴儿:“你看看,晚上睡觉之前,健咏是不是还得喝二百毫升的牛奶?”鸿雁听见了,说道:“是,八点喝。”待续
儿女13
十三
鸿雁一回来,孩子就找妈妈去了,累了一天的奶奶,躺在床上,老周说:“鸿雁说话办事儿可比咱儿子强多了,她从来不发脾气,可心理要比一般人强大的多,咱儿子可不是她的对手,你发现了吗,儿子全听她的。”欣悦说:“女人最了解女人,我早就看出来了。”老周接着说:“有个这样的媳妇多好,说她是女强人,人家还不是,家里讲民主,在外头有尊严,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我们娶了一个这么有格局的好儿媳妇,儿子少操多少心啊,要说她爸妈是她们家的第一代知识阶级,她就是第二代知识阶级,她继承了她爸妈高智商的基因,同时又跳出了穷人的思维,你看她处事多大方,跟她爸妈截然不同,虽然她有这样的爸妈,可是她接受了优质的高等教育,她的视野、意识,和思维逻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是进化,常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不信你就看,咱的孙子以后还得好,都说一个好女人能成全三代人,她也许能成全四代人,我们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老周说着话,见老伴儿一句话也不说,扭头一看,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老伴儿睡着了。
可能是累了,这老两口儿一觉儿到天亮,欣悦了醒一会儿,就听见厨房里有动静,起来一看,是鸿雁已经将早点做好了,大人是每人一碗小米粥,每人一个煮鸡蛋,皮都扒好了,热好的馒头从蒸锅里刚拿出来,冒着热气,几个小盘子里是各种小菜儿,有酱豆腐、花生米、罗卜丝,孙子用的小铁碗里,是鸡蛋羹,孙子正在自己刷牙,等爷爷和奶奶洗漱完了,看见鸿雁正在用他的小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孙子,一会儿孙子吃完,自己下地玩儿去了。
欣悦在家里很少熬小米粥,今天一吃,觉得很可口,是新鲜的小米,里边还掺了少许的黄黏米,老周没喝够,问鸿雁:“锅里还有吗?”鸿雁说:“有,我给您盛去。”公公说:“我自己来吧,你不知道我喝多少。”老周进了厨房,掀开锅盖一看,还有不少,自己又盛了一碗后,问鸿雁:“怎么熬这么多?”鸿雁说:“我估计你们平时很少喝小米粥,肯定都爱喝,所以就多熬了点儿。”早点吃完了,每个人吃的都很饱,吃完早点,奶奶和孙子玩儿去了,鸿雁说:“妈,今天午饭您别管了,我做。”老周心里说:儿子真有福气啊。
玩儿了一会儿,奶奶发现孙子往厕所跑,奶奶不明白,鸿雁喊道:“妈,小健咏要拉屎!”奶奶恍然大悟,紧跟着孙子进了卫生间,急忙扒下孙子的裤子,鸿雁也跟着进来,将那个儿童用的小坐便圈放在座便器上,把孩子放到上边说:“妈,您别管他,让他自己拉,他拉完了会叫您。”
鸿雁对周超说:“在我生孩子之前,我爸妈都是吃完晚饭,去超市买菜,是为了少花钱,图便宜,自从我们说了她们以后,她们就在我们上班后,白天去买菜了,超市也不远,就当散步,还锻炼了身体,后来我们有了孩子,她们又开始晚上去超市买东西,就不是图便宜了,而是没有时间,就得晚上去买菜。现在他爷爷奶奶来了,她们也得晚上去买菜了,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以后的早点我来做,你也得早起了。”周超说:“行,我倒是没什么,每天早点儿睡就行了,可是你也太累了。”说完,周超就到爸妈的屋里去了,和爸妈一说,把老娘深深地感动了一把。待续
儿女14
十四
因为时差已经倒过来了,第二天,老王起的很早,儿子三口儿睡在楼上,还都没起床,住在一楼的亲家,也没起床,楼里静悄悄的,老王出了屋子,一个人来到院子里。向东望去,红红的、大大的太阳刚刚升起,没有风,也不耀眼,空气很凉爽,因为纬度和BJ差不多,所以,没感觉出气温的差别,但是感觉空气不像BJ那么干燥,觉得很舒适。昨天没注意,右侧的窗台下放着一台剪草机,他踏着草坪走过去,想试试看自己会不会用,可又怕将人们吵醒,用手摸了摸,又离开了。他走到右侧的铁栅栏跟前,看见邻居的桃树的树枝已经伸到儿子家的院子里,而且已经开始结果了,但是很小。
老王回到楼里,听见厨房里有动静,走了过去,是健雄和他妈在准备早餐,早餐很简单,就是鸡蛋、馒头、牛奶和咸菜,不过,牛奶是新鲜的,因为保质期是三天,不想蒙牛,搁半年也不坏。亲家住的房间的门开着,见老肖正在往箱子里装东西,老王走过去问:“用帮忙吗?”“不用,该装的东西都已经装完了,健雄非要把你们带来的茶叶让我带走一罐,我说不带,带来带去的,这是干什么呀!”老王说:“这茶叶可是好茶叶,是浙江龙井,而且是明前茶,美国人最认这个,比天津BJ的茉莉花茶可强多了,你一喝就知道了,带着吧,您要是爱喝,我以后就年年给你们带。”亲家老肖说:“每天吃的菜、面包,粮食和肉蛋虾,不用你们买,都是健雄每天下班捎回来,有时候周六周日休息,她们开车,我们一起去超市,集中的买一会,你们只管做就行了,每天吃什么,我那个床头柜的抽屉里有菜谱,回来你看看,早晨我们一般情况都是牛奶面包,有时候也熬点儿小米粥,你自己看着办,熬小米粥的时候,搁点儿东北的黄黏米,她们很爱喝。”
老肖和老伴儿是天津人,虽然就这一个女儿,但是天津的亲戚可不少,出来三年了,第一次回家,总得给那些兄弟姐妹和孩子们带点儿礼物吧,所以,老肖的行李多,怕他们拿不了,鸿运和健雄都去送了,直到看她们上了飞机,鸿运和健雄才回来。鸿运进屋,看见老爸正在收拾鱼,问道:“他爸跟您说了,今天中午吃鱼?”“没有,他告诉我他的床头柜里有一个星期的菜谱,我看完才做的,还有西红柿炒鸡蛋,他说孙子最爱吃。”
美国的幼儿园不像天津,三岁才能进幼儿园,美国的幼儿园,只要是学龄前儿童,几岁去都行,而且一分钱不用花,全免费。王华聪的名字是外公给起的,而且,小华聪还真的很聪明,特向妈妈,连眼神儿都像,才两岁,就跟个小大人似的,爷爷奶奶从来没见过,也不认生,爸爸妈妈送姥姥姥爷回天津,他和奶奶在屋里玩儿,奶奶问他:“你几岁啦?”他说:“我一生下来,我爸爸不就告诉你们了吗?我应该比我的表妹大一岁,她一岁我就是两岁呗,您明明知道还问,拿我当小孩儿啊!”奶奶笑着问他:“你才两岁,你不是小孩儿,谁是小孩儿啊?”“小孩儿岁数小是一方面,更主要是心智不成熟,不懂事儿,思想简单,我比他们复杂多了。”奶奶又问他:“你会说英语吗?”“我在幼儿园说英语,回家说汉语,我妈怕我把中国话给忘了。”“那你会写中国字吗?”“有的简单的字我会写,我妈说了,我会说就行,中国字太复杂。”她们正说着,听见健雄喊:“华聪!你跟奶奶说什么啦?”华聪听见妈妈叫他,嗖的一下子跑出去了,奶奶也跟着走了出来,对健雄说:“这个小人精子,比大人还能说。”
午饭吃完了,老王问儿子:“我听健雄他爸说,这儿鱼和螃蟹有的是,没人钓,是吗?”“是,她姥爷开始瘾也很大,每个星期都让我陪着他去钓,钓回来他就做,现在新鲜劲儿过去了,前两年,我们每个星期都吃两次鱼,吃两次螃蟹,关键是这儿的鱼和螃蟹都没有污染,吃着放心,还新鲜,您要是也想钓,他的鱼竿儿就在地下室的仓库里,下星期六日,哪天都行,我开车带您去,现在天也不热,正是钓鱼钓螃蟹的时候。”老王听儿子一说,有现成的鱼竿儿,心里很高兴,心想:下星期就可以钓鱼了,说道:“一会儿你陪我打会儿台球吧,我都六十多了,还没打过呢,跟人家说都没人信。”儿子说:“现在就去吧。”
可能是头一次玩儿,老王的兴致越玩儿越高。四点多了,亚乔下来问老王和儿子:“晚饭吃啥呀?”老王说:“中午不是有剩的吗,再给孙子蒸个鸡蛋糕吧。”“看你们这爷俩,玩儿起来饭也不管了,因为你小时候贪玩儿你爸没少揍你,你都忘啦!”待续
儿女15
十五
晚上,老王从地下室上来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亚乔对老王说:“他们这儿实际上没多少事儿,咱孙子每天上幼儿园,接送都不用咱管,每天也不用咱买菜,她们下班就捎回来了,咱俩一天的任务就是早晚两顿饭,她们的早点还简单,基本上是面包、牛奶、鸡蛋,也就是晚饭需要炒几个菜,和咱俩在天津比,不是轻松多了吗,所以,你多想想早点和晚饭怎么给他们多改善改善,华聪他姥爷不是有菜谱吗,你研究研究。”
在BJ的时候,因为每天要准备几个人的早点,老王和亚乔每天五点多准醒,成习惯了,亚乔和老王几乎同时醒了,亚乔问老王:“几点了?”老王抬起手腕,看着腕带说:“五点刚过,不着急,鸿运说他们每天七点二十走,来得及,一会儿我给他们熬小米粥,每人煎一个鸡蛋,冰箱里有切好的面包片儿,我给孙子煮个鸡蛋。”亚乔说:“我们吃煎鸡蛋,给那个小玩意儿是煮鸡蛋,他干吗?一般小男孩儿,两岁说话还不利索呢,你看他,小嘴儿巴巴的,比你还能说,多矫情啊!”爷爷笑了,说:“他不是矫情,你得把道理跟他讲清楚了,他还是挺听话的,他妈妈说,他在幼儿园里表现很好,老师说他很聪明,就是问题多,老师特喜欢他。”
吃完早餐,孩子们都走了,屋里只剩下老两口儿,亚乔一看表,还不到八点,她对老王说:“现在是BJ的晚上九点左右,他们肯定没睡,我想给鸿雁打个电话,咱俩的手机能用吗?”“不行吧?”“我试试,”“不用试,他姥爷临走的时候,不是把他们的手机给咱留下了吗,用他姥爷的手机打。”
鸿雁正在书房里看承接的案子,手机响了,一看是境外的,估计是爸妈打来的,一听还真是妈妈的声音:“鸿雁啊,你们没事儿吧?”“没事儿,”老娘又问:“你们都干什么啦?”“我们各干各的事儿,他奶奶哄孙子玩儿,他爷爷看书,他爸爸看电视,五频道的足球赛,我正在看案子。”老娘又问:“他爷爷奶奶行吗?天热了,容易上火,你叫他奶奶每天熬点儿绿豆汤喝,还有,空调那不是好东西,别没事就开,每天早晨要开一个小时的窗户,空气要流通。”
鸿雁回到卧室,周超问:“你刚才和谁说话?”“是她姥姥来的电话,老人不都是这样吗,离开谁想谁,总是不放心,刚才交代我说,天热了,叫他奶奶多熬点儿绿豆汤,说绿豆汤下火,哎,我这两天正在接一个官司,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干部,九十二了,退休前老伴儿就去世了,现在和一个六十多的女人在一起生活,已经生活十几年了,”周超问:“他们原来都是干什么的?”“他们都是电视台的,老头儿退休前还是电视台的领导,这个女的是电视台的编辑。”“他们原来就认识吧,这说明人家可能就有感情基础,要不能在一起生活十几年吗。”“当初,这几个孩子几乎每年都回来,看见他们老爸有人照顾,对这个继母很感激,他们的关系也很融洽,可是今年,在英国的一个闺女从国外回来,看老爸的身体不好,非要老爸写个遗嘱,其实无非就是房子的归属问题。”周超问:“她老爸是什么意见?”“她老爸急了,说;‘说这么多年了,你们谁管过我?我每次有病住院,都是她陪着我,照顾我,你们谁尽到做儿女的义务啦?再说,人家的退休工资也不低,人家也有大房子,她的女儿比你们优秀,你们不是也见过吗,人家是赁小时挣钱,人家既不缺钱也不缺房子,人家对我的房子也没有任何要求,你们问问自己,你们的良心都哪儿去了!真可惜啊,这些年你们都读了这么多的书,你们的灵魂呢?’争的不可开交,这个女儿又把那两个都叫来了,结果这几个孩子要打官司”周超看着他们的诉讼材料,说道:“好么,这个老头儿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是一个硕士,两个博士,两个在英国,一个在美国,都在国外定居了,而且都是当地的富人啊,那他们还在乎国内的这个破房子?没意思。”鸿雁说:“问题是这个女人并没有想要这个房子的企图,而这个老头儿非要将这个房子给她。”“那还不好办,你先把这个房子估值,然后按比例收取律师费,你告诉他们谁输了,谁付这些所有的费用,你先将法律给他们普及一下,告诉他们大概结果,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鸿雁说“我都跟他们说的清清楚楚了,她爸和这个继母虽然没有登记结婚,但是已经是事实上的婚姻,如果老人没有留下遗嘱,这个财产也有人家的份儿,如果有遗嘱留下,就按老人的遗嘱办,可是那个小女儿不信啊。”待续
儿女16
十六
自从来到美国儿子家,老王没什么事儿干,天天晚上和儿子打台球,打了几天就腻了,儿子左右两边的邻居,一边是上海人,一边是BJ人,那家上海人的家里,女主人不上班,是全职太太,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儿,小的是女孩儿,一个上初一,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男孩儿是整天的课,女孩儿是半天的课,她一天就是开车接送孩子,饭由外公外婆做,女主人是学西洋画的,孩子大了,她将一间车库重新装修,改成了画室,教附近的孩子们画画儿,每天下午两点到四点,两个小时收六十美元,因为小学是半天课,每天下午都有三十个孩子来上课,,其中还有没上学的,因为没有税的问题,一个月下来,比他的爱人挣得还多。而右边那家BJ人,也就是桃树枝子伸到他们院子的那家,两个人都上班,孩子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看大的,四个老人是半年换一次岗,孩子大了,老人只负责做饭,因为附近住的中国人北方人多,北方人都爱吃饺子,所以,这家的老头儿老太太,没事儿就包饺子,包完了就摆在家门口儿卖,什么馅儿的都有,特受欢迎,生意还越做越好。开始,老王和亚乔不明白,邻居的那两个老人轮着班儿地坐在自己家门口干什么,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卖自己包的饺子。老王观察了好一会儿,还真有人来买,老王问他:“您一天能卖多少?”老太太说:“不好说,有时候卖的多,一天能卖二三十斤,卖的少的时候,一天也就卖十来斤。”
晚上,吃饭的时候,老王问儿子:“我今天看见咱的邻居,那个BJ来的老头儿老太太,在他们家门口儿卖自己包的饺子,我问他一天能卖多少,他说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二三十斤,”健雄说:“她们没跟您说实话,他们的生意可好了,多的时候,一天能买四五十斤,这儿附近住的北方人多,北方人都爱吃饺子,再说也省事儿,买回去放锅里一煮,一会儿就熟了。”老王问:“他卖多少钱一斤?”“超市是四十一斤,他们家卖三十五,一斤比超市便宜五美元,所以他的生意好啊。”老王望着儿媳妇说:“那咱也可以包啊,”鸿运说:“您光看见人家挣钱了,您知道人家付出多少辛苦吗?就我妈这样,还想挣这个钱,这是辛苦钱,您就别想了,您就等着我休息的时候,您和我钓鱼去吧,那也是一种享受,健雄他爸刚来的时候,我们经常钓。”
周五终于到了,吃完晚饭,鸿运就准备明天钓鱼用的鱼食,合了一大块面,还放了香油,满厨房都是香油味儿,合好了放进冰箱里,第二天吃完早点,儿子将两副鱼竿儿都放进车的后备箱里,几个人出发了,只有老娘留在家里准备中午饭,儿子开车,老爸坐在旁边,健雄和华聪坐在后边,鸿运说:“都系好安全带。”之后,车出了院子,一会儿就上公路了,虽然不像中国,有限号儿的问题,可路上的车也不多,车开的很快,大约二十多分钟,他们在一个大湖边停下,鸿运的动作很娴熟,功夫不大,两副鱼竿儿都架好了,鸿运对老爸说:“这儿钓鱼的人少,鱼也缺心眼儿,一会儿就上钩儿。”老王一听就乐了,说:“鱼还有心眼儿?”儿子说:“真的,您不信就看,一会儿就有上钩儿的。”话音没落,儿子冲着老爸喊道:“爸!快!那个甩杆儿有鱼咬钩儿啦!”说着,跑了过去,抓起那只甩杆儿,迅速摇起了滑轮,开始收线,瞬间,就看见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老王说:“这哪是鱼傻呀,这是鱼太多了。”
鸿运将这条有五六斤重的大鱼放进渔网里,说:“爸,州里的法律规定,小于一斤的鱼要放生,一次钓鱼不能超过五条,估计咱钓一会儿就够了。”果然,也就半个多小时,他们将小的都放生后,剩下五条大的,其中有两条得有十来斤重,满载而归,老王高兴,心里想:我以后专包鱼馅儿的饺子卖,成本就是面钱,他卖三十五美元一斤,我卖三十美元一斤,比你卖的便宜,但是比你挣得多,想到此,老王得意地笑了。
在回来的路上,鸿运说:“爸,我明天带您去钓螃蟹,钓螃蟹还有意思。”老王问儿子:“钓螃蟹也用面食吗?”“用鸡肉,咱家的冰箱里有现成的,今天晚上从冷冻箱里拿到上边来,明天早晨就化了。”老王心想;明天钓啥我也不去了,下礼拜再说,咱几个人在家里包鲈鱼和鲑鱼馅儿的饺子,刚才我看了,那五条鱼里,有一条小的是中国的鲤鱼,也有三斤多,那四条里有两条是鲈鱼,有两条是鲑鱼,鲈鱼和鲑鱼刺少,就一根刺,不像鲤鱼刺多,鲤鱼咱自己吃,那四条我包饺子,最少能包十斤,十斤就能卖三百五十美元,最少挣三百美元,就是两千人民币,我一个退了休的人,一天就能挣两千多块钱,还少啊!
几个人下了车,儿子一只手提着一个大塑料桶,老娘过去一看,是五条大鱼,进了厨房,老王将那条鲤鱼拿出来说:“你把这条鲤鱼做了,那四条别动。”儿子问:“爸,您想干吗?”老爸笑着说:“一会儿,我就把这四条鱼收拾出来,我包鱼馅儿的饺子,现在我就合面,包完了,我卖三十美元一斤,一斤比咱邻居还便宜五美元。”儿子一听,说:“爸,咱不缺那几百块钱,包十斤饺子得多长时间啊,再说,咱这不是抢人家生意吗,这几年我们的关系挺好的,每年人家的桃儿熟了,第一个给我i们送来,您这一来,以后我们怎么相处啊?”待续
儿女17
十七
别看老王在外边老实,可在家里是他当家,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儿,就非干不可,谁也拦不住,听说他也要包饺子卖,儿媳妇健雄说:“邻居邢大爷自己包饺子卖,既没有通过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查,也没到工商部门备案,偷漏税,那是违法的,他们是偷着卖,一天提心吊胆的,每天都是一个人放风,一个人卖,老远看卫生检察官来了,马上把那个箱子搬进屋里,他们多数时间是等人们都下班了,天快黑了才出来卖,这些人都熟了,都是到他们家里去买,再说人家邢大爷体格多壮啊,您能比吗?再看我妈这身体也不行啊。”健雄说了半天,公公该合面还是合面,就跟没听见一样。
老王合完面,紧接着又收拾鱼,鲈鱼和鲑鱼都是主干一溜刺,没有小细刺,刮完麟,用刀一楄,两大片鱼肉片齐刷刷地下来了,鱼肉不像猪肉,好剁,刀也快,一会儿,两大盆鱼肉馅儿剁好了,四颗山东大葱,一会儿也剁完了,一瓶还没开封的中国酱油,都倒了进去,“鸿运,有姜和胡椒粉吗?”“胡椒粉有,姜没有,他姥爷都用完了,冰箱里有姜粉,也是从中国进口的。”老王大声说道:“太好了,做馅儿姜粉比鲜姜好,快给我拿来!”一盆馅儿里倒了有半斤多花生油,又倒了不少香油,满厨房香味儿四溢,老王得意地说:“你们都闻闻,香不香,能气死饺子馆儿的老板!”
午饭吃完,老王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都别走,你妈收拾完,咱马上包饺子!”鸿运说:“您弄这两大盆馅儿,估计得包好几百个,往哪摆啊?咱家里只有三个小簸箧,最多能盛八十多个。”老王说:“那好办,饭厅里不是有那张大桌子吗,往桌子上摆,这还是问提!”
一家人包饺子,无论是擀皮儿,还是包,都是老王训练出来的,老王擀皮儿擀得快,能供三个人包,两个多小时,不到四点,四五百个饺子包完了,餐厅的那张大桌子还没摆满,老王累出了一身汗,老王一边用手巾擦着汗,一边走到那张大长条餐桌前,数着数儿,一行是二十五个,十行就是二百五,这是二十行啊,还有那三个小簸檱呢,这是快六百啦,老王问儿子:“他们一斤是多少个?也是五十个吗?”健雄说:“都是五十个。”老王又问:“那有一斤吗?”儿子说:“没人问有没有一斤,一斤就是五十个,超市里也是按五十个一装,标着500g。”老王听儿子说完,在心里盘算起来:光这桌子上的五百,就是十斤,我卖三十一斤,就是三百美元,成本就算五十美元,少说我还赚二百五十美元呢。
饺子包完了,馅儿没有了,面还剩点儿,老王将剩面放进冰箱说:“咱不能光卖不吃啊,今天晚饭咱也吃饺子。”说完,他出去了,他没看见邻居家的老陈出来,只看到有人从他们家里拎着一兜儿一兜儿的饺子出来,他知道是有人到他家里买饺子来了,他隔着铁栅栏院墙问人家:“哎,先生,我们家里有刚包的鱼馅儿的饺子,您要吗?”人家看了看他说:“我这刚买完,下次买您的。”老王说:“您不买也不要紧,您进来看看。”这个人叫老王给拉进了屋里,鸿运一看,认识,这不是前栋的老邓先生,见老邓进来,鸿运说:“今天我带我爸钓鱼去了,吃不了,我爸非要包饺子,结果就包了这么多,您拿些尝尝。”人家老邓手里拿的是冻饺子,老王的饺子是刚包完的,怎么拿啊,老王急中生智,将孙子过生日的蛋糕盒子拿了出来,正好儿能摆二十个,套上塑料兜儿,叫老邓拿走了,弄得老邓很不好意思。待续
儿女18
十八
刚包完的几百个鱼肉馅儿饺子,还没出屋,因为送给邓先生少许尝尝,名声不胫而走,瞬间,被慕名而来的邻居给“抢”了,而且这几个邻居临出门时,还回过头来问:“明天你们还包吗?”老王赶紧说:“包,包,你们来吧。”鸿运实在,说:“你们回去先尝尝,我们吃着感觉还行,不知道你们的口味。”有个东北老太太说:“你们刚吃的不就是这鱼肉馅儿的饺子吗?我一进屋就闻见了,香!明天你们再多包点儿吧,我们还来买。”
客人们都走了,老王数着刚收的饺子钱,二百八十八,正好,老王高兴地说:“不多不少,二百八十八,正好!多吉利啊!还没出屋就全卖了,儿子,明天咱接着钓!”鸿运问:“那螃蟹还钓吗?”“钓啊!双管齐下!”
第二天星期日,这爷儿几个又出发了,目标很明确,为了做馅儿,别的刺多的鱼,一条不要,五条大鱼全是鲈鱼和鲑鱼,而且还钓了十二只大螃蟹,满载而归。开始反对公公做饺子卖钱的健雄也不反对了,心想:咱不害人就行了,咱自己家人不是也吃吗,况且,我们卖的价钱比谁都便宜,邻居还都愿意吃,两个老人还高兴,何乐而不为呢。因为面不多了,临去的时候,鸿运的车路过一家大超市的时候,下车又买了两袋五十斤装的面粉,胡椒面儿、大葱和油,心想:这回够您老人家用的了!
因为昨天挣了钱,老王特兴奋,进了屋,就先把面合了,有了昨天的经验,他知道合多少面,面合完了,紧跟着又收拾鱼,剁馅儿和大葱,到吃饭的时候,面和馅儿都搞定,就等着包了。因为这回馅儿多,包了三个多钟头,都包完,一看表,已经快五点了,这回家里人一个没吃,老王一数,七百多,晚饭还没吃,就有人敲门,鸿运一开门,只见一个个都自己带着家什,挤在门外,昨天那个东北老太太在最前头,见有人开门,问道:“今天你们包了吗?”鸿运说:“包了,但是只有七百多。”有人问:“还是三十一斤吗?”鸿运说:“是。”这帮人都挤了进来,鸿运一看有七个人,对这几个人说:“你们一个人二斤吧,你们要是喜欢吃,以后每个星期我们都包两次。”一会儿的功夫,七百个饺子分完了,最后还剩了四十多,二十块钱都给了那个老太太。
客人们都走了,这几口儿人才吃饭,吃完饭奶奶收拾,爷爷数钱,数完了,老王对儿子说:“今天卖了四百四,成本也就四十吧?”鸿运说:“直接成本不到四十,要是算上汽车的油钱、再加上我们的人工费,就不好说了。”老爸对儿子说:“我们还吃了十二个不花钱的大螃蟹呢,从今天开始,以后,每个星期我们都去钓两次鱼,愿意吃我们自己就做一条吃,或我们也吃一次鱼肉馅儿饺子,你们看出来了吗?他们为什么爱吃我们的饺子?一是的确好吃,他们看我们自己也吃,他们放心,二是便宜,一斤比超市便宜十块钱,这可便宜不少呢。”儿子说:“没有不透风的墙,邻居老邢早晚的知道,他会不会说我们抢他的生意啊?”健雄说:“他卖他的,我们卖我们的,再说,我们的饺子跟他们家的馅儿不一样,爱吃他们饺子的人,还会买他们家的饺子,没有冲突,谈不上谁抢谁的生意,下次,我们再包,给他家送些过去,就算礼尚往来么,邻居还是往好里处,远亲不如近邻啊。”
健雄的一番话,说的公婆都特服气,老王心里说:当初,我看这个儿媳妇就不简单,现在看来还真是不简单,你看那个小人精子,跟他妈一摸一样。老王又赚了四百美元,心里高兴,看了看表,又是八点了,对老伴儿说:“你也没事儿,再给鸿雁打个电话吧。”
鸿雁的手机又响了,一看又是从美国来的,还是昨天那个号码儿,对周超说:“他姥姥又来电话了,妈,怎么样,习惯了吗?”“早就习惯了,就倒了一天的时差,再说,我和你爸没多少事儿,孩子每天去幼儿园,接送都不用我们管,平时买东西也不用我们买,每天下班他们就把要买的东西都捎回来了,我和你爸就是做两顿饭,一点儿也不累,我告诉你,这两天,你哥带你爸去钓鱼,我们包鱼肉馅儿的饺子,邻居早就卖自己包的饺子,你爸也想自己包自己卖,他们都反对,你爸主意多正啊,他谁的话都不听,这两天,我们昨天包了五百多,今天又包了七百多,都是你爸他们钓的鲈鱼和鲑鱼,馅儿基本没花钱,就是大葱和油是花钱买的,面是花钱买的,赚了六百多,因为我们卖的便宜,超市是四十一斤,邻居是三十五一斤,我们卖三十一斤,比他们都便宜,没用我们出去卖,都是邻居们上门买来的,你爸可高兴了,连地下室的台球都不打了。”老娘越说越高兴,鸿雁说:“你们都这把岁数了,就别想挣钱的事儿啦,身体好是第一位!到时候真的把身体累病了,后悔都来不及。”老娘又接着说:“你爸不听啊,谁说的了他呀,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
放下手机,鸿雁对周超说:“我爸又在美国挣上钱了。”周超问:“他干什么挣钱?”“星期天,我哥带他去钓鱼,回来包鱼肉馅儿的饺子卖。”周超说:“那能挣多少钱啊!你告诉他们,这个钱别挣了,还是把身体保养好吧!”
待续
儿女19
十九
自从老王两天赚了六百多美元,他开始想:现在白天的时间越来越长,天黑得晚了,我们可以天天钓鱼啊,有了鱼,我们就可以天天包饺子卖了。想到此,他跟儿子一说,儿子觉得有道理,心想:你们在家里呆着也是呆着,于是说道:“行,但是,我到家就得吃饭,吃完饭咱就走,您可就辛苦了。”老王说:“我没问题,你现在就准备鱼食吧。”
第二天,儿子下班回家,这爷俩儿吃完饭就开车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回来了,老王和儿子刚下车,儿子提着那只大塑料桶,就被邻居上海大妈看见了,她对正在给果树浇水的老伴儿说:“老头子,你看他们是不是又钓鱼回来了?”老陈抬头看了看说:“嗯,是,你看他提的那只大桶多费劲,肯定又钓了不少。”“那他们肯定还得包饺子卖啊,他家的饺子馅儿多鲜啊!鱼肉的元素最全,氮磷钾钙都有,营养丰富又好吃,还没有肥肉,还便宜,比超市便宜十块钱呐,我去问问。”陈老太手扶着铁栅栏问老王:“你们今天还包饺子吗?”老王说“今天太晚了,现在包,到明天就不新鲜了,明天我上午杀鱼,杀了就包,馅儿新鲜,吃着口感不一样。”“您说的对,明天您包完了,告诉我一声,我们家都爱吃你们家的鱼馅儿饺子。”
老王回到厨房,怕这几条大鱼活不到明天,又将塑料桶里的水填满,休息去了。自从包上饺子,赚了钱,老王的台球也不玩儿了,电视也听不懂,干脆不看。天要黑了,他又忙着给几颗果树和那颗葡萄架浇水,九点半就躺下,准备睡觉了,心想:明天,草坪又该剪了。可能是累了,老王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还打起了轻微的呼噜。亚乔听他打呼噜,睡不着,自己到亲家的屋里睡去了,老王一觉儿到天亮,醒了,一看老伴儿没了,他来到亲家的屋里,看亚乔也醒了,问道:“你怎么跑这儿睡来了?”“你打呼噜,我能睡着吗?幸亏这一楼还有一间屋子,要不我就得上楼了。”
六点,亚乔起来了,她来到厨房,将泡了一天的绿豆换了水,坐在煤气灶上煮着,半个小时后,她又将小米和黄黏米放进去,不到一小时,三米粥熬好了,并且,每个人一碗都盛好了,小孙子的碗里还放了一点白糖,她知道,甜的小孩儿爱喝。天热了,晾着,一会儿他们来吃的时候,不凉不烫,正好儿可口,鸡蛋一人一个,面包片和火腿肠放在两个盘子里,就等着他们来吃了。
七点二十,他们三口儿准时出发,亚乔收拾,老王开始合面,紧接着杀那几条大鱼,活儿是越干越娴熟,时间不长,鱼收拾完了,老王将这些垃圾马上扔到院门外的垃圾箱里,等一会儿收垃圾的车会拉走,省得老远就闻到鱼的腥味儿。老王开始剁馅儿,厨房的窗户开着,四周很安静,显得这剁馅儿的声音特大,能传到一路之隔的对过的楼里,因为老王一抬头,看见对过的楼主人关窗户,老王心想:这没办法,现在都八点多了,该上班的都走了,即使不上班的,也该起床了。老王不但没有自责,反而高兴起来,因为无意间,这声音给自己的饺子做广告了。
老王一看表,十点了,跟亚乔说:“咱俩包吧。”从十点开始,一直包到十一点半,老王擀皮儿擀得快,亚乔包的慢,皮儿一会儿就攒了一堆,老王又跟着包,皮儿没了,老王又接着擀皮儿,老王看到了吃饭的时间,说:“咱俩就下点儿饺子吃吧。”亚乔煮饺子去了,老王一个人又擀皮儿又包,一会儿饺子熟了,他们没吃,先给左右的邻居端了过去,亚乔说:“您也尝尝我们家的鱼馅儿饺子。”第二锅熟了,他俩才吃,他们吃完又接着包,两个人一直干到快五点了,总算包完了,累的亚乔腰都直不起来了,老王说:“行了,你快躺会儿去吧,饭也别做了,晚上都吃饺子吧。”
有人敲门,老王以为是孙子回来了,一开门,见又是几个来买饺子的,老王问:“你们怎么知道我们又包饺子啦?”那个东北人说:“你们家从上午就剁馅儿,肯定你们家又包饺子啦!”老王说:“就算我们家的饺子好吃,你也不能天天吃啊?没吃腻啊?”“你每次就卖二斤,我们家六口儿人,没有一次吃够的,半大的孩子多能吃啊!每次我都不好意思吃,这回您多卖我点儿吧,你们还是包的太少,下回多包点儿。”老王看只有五个人买,自己家还得留六十,对他说:“这次每个人还卖二斤,剩下的全归你。”结果这个东北哥们儿买走了三斤。客人都出去了,老王说:“看来咱包的还是少啊。”亚乔说:“关键是咱家的馅儿好,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而且是附近的独一份儿,价钱还低,谁不买啊,这些人里可没有一个大老粗儿啊!就算这些老头老太太没有多少文化,他们的孩子也明白啊。”待续
儿女20
二十
老王的鱼肉馅儿饺子卖火了,不光是附近的华人知道这条街上有个卖鱼肉馅儿饺子的,老外也都知道,但是因为产量小,一天就是十斤左右,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十四五斤,所以每天都是包完了,当天就卖光。一个月下来,老王就赚了七千多,老王心里盘算着:一个月赚七千,半年就是四万二,人民币就是三十万啊,老王问儿子:“我和你妈的签证居住时间是半年,不是可以延长吗?”儿子说:“可以啊,一次可以延长半年,最多可以延长两次,但是如果你没有特殊情况,下回再办签证就难了,还有,健雄她爸妈已经移民到美国了,也就是美国公民了,美国的法律规定:凡是美国公民,每年必须在美国居住半年或半年以上,所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十一月三十日之前他们必须回来,你们要是愿意住在一起,您和我妈就别走。”
老王想住下来不走,想的是赚钱,可是要和亲家长期住在一起,老王听儿子说完,又跟老伴儿商量,亚乔说:“和亲家在一起,一天两天可以,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不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怎么可能长期住在一起,就是儿女都不一定行,何况亲家?时间一长,弄不好就得撕破脸,我们老人还好说,大不了我们走人,可是孩子怎么办啊,这不是给儿女找麻烦吗?”老王说:“就没有别的办法啦?”亚乔说:“有啊,让儿子再给咱买一套房子啊,可是你问他,有这个能力吗?”老王心里明白,是健雄在支撑这个家,没有健雄,儿子能来美国?能在美国读研?还能找到工作?所以老王说:“那就啥也别说啦,咱俩到期就走,明天该钓鱼还去钓鱼,回来该包饺子还包饺子,咱还接着赚咱的小钱儿,挣一天说一天的。”
一晃,半年的时间快到了,再过几天,亲家又该回来了,老王已经赚了四万五了,亚乔对老王说:“咱不是赚了四万多了吗,我说你给儿子留两万,也是给儿子面子,要不,健雄嘴上不说,心里也得看不起咱,咱以后还怎么再来?再说还有咱孙子呢,这个小人精子多可爱啊。”老王觉得亚乔说的有道理,说:“那就给他们留两万。”亚乔接着说:“这钱让我给健雄,别给儿子,这样咱有面子,健雄也有面子,她心里高兴,这个家才能好。”
儿子给他们订的机票是二十七号的,亲家是二十六号回来,正好能交接班,老王心里说:不是说‘接风的饺子,送行的面’吗?这回我也用饺子给你们接风,可我的饺子是鲑鱼肉馅儿的,已经远近闻名了,我要是不走,接着赚钱,每天都净挣二百多,这可是美元啊。
二十六号是礼拜六,鸿运开车带着老爸钓鱼去了,是健雄带着孩子到机场接的爸妈,等他们到家,一会儿,老王和鸿运也回来了,亲家老肖见姑爷从车的后备箱里提出一个大塑料桶,知道鱼又钓了不少,因为有那个小人精子汇报,老肖知道是他们给自己包鱼肉馅儿饺子,所以,老肖没休息,到厨房帮厨来了,老肖的身体比老王可壮多了,别看刚下飞机,一点儿也看不出疲劳的感觉。包饺子的面,亚乔早就合好了,就等着老王剁馅儿了,老王干活儿也利索,几个人齐上手,不一会儿,一百多个饺子包完了,老王说:“你们今天也尝尝我的鱼肉馅儿饺子,我告诉你,这鱼肉馅儿的饺子可远近闻名了,不信您问问华聪,每天来买饺子的人,来晚了都抢不上,每天包多少卖多少,供不应求。”饺子熟了,老王先让亲家尝了一个,老肖一边吃着,一边赞不绝口:“好吃,还真不是吹牛,哎,您明天就走了,得把配方给我们留下啊!你走了,我好接着干啊”
按照亚乔的意见,亚乔将这半年的赚的钱,拿出两万给了儿媳妇,健雄在接爸妈回来的路上,对爸妈说:“华聪的爷爷在这半年,天天和鸿运去钓鱼,他看老邢家包饺子卖钱,他也想包饺子卖,结果没想到,一炮打响,没几天,左邻右舍都知道我们家卖鱼肉馅儿的饺子,好吃还便宜,超市一斤卖四十,老邢家一斤卖三十五,我们比老邢家还便宜,现在我们家的饺子火的不得了,一天包多少卖多少,这才半年,就挣了四万多,他爷爷奶奶要走了,昨天还给了我两万,我不要,他奶奶非给不可,您是没看见,钱是赚了不少,可他爷爷奶奶一天多辛苦啊,累的他奶奶腰都直不起来,我看了都心疼,你们别一听我说,他们半年就赚了四万多,你们也想干,我告诉你们,这辛苦你们吃不了。”
老王和亚乔在华盛顿儿子那儿住了半年,又飞回了BJ,他们一到家,亲家就走了,欣悦心里说:你们可回来了。这半年欣悦是彻底服了,从心里佩服东北人能吃苦,能干活儿,出去办事儿,也比自己强,从此,她接受了周教授的意见,对亲家也不像以前催毛求疵,也客气和尊重了,不久,周超又张罗聚餐,在餐桌上,欣悦亲自给亚乔夹菜,亚乔被她的热情感动了。亚乔有些不解,她问老王,老王说:“肯定是这半年,她知道了带孩子不容易,良心发现了呗。”
两天后,老王给美国的亲家打电话,询问鱼肉馅儿的饺子卖的怎么样了?儿子说:“您以为这饺子谁都能包,谁都能卖啊?”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