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牛刀一把后,叶凡才发现教育孩子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每个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他自己的逻辑,无论这个逻辑是多么的荒诞!
作为老师只能去引导,而不是以自己片面的理解去处理。
理论书上简单介绍的可能性无法全面概括孩子们,你永远无法知道孩子们的奇葩想法会有多么奇葩!
实践才是唯一真理!
当老师一般被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注于别人的评价,担心自己做不好。
第二阶段,关心教学,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疯狂输出,不顾学生。
第三阶段,关注学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
当你步入第三阶段,你才可以被称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只有这样,你才实打实做到孔子所谓的因材施教。
叶凡从步入学校到现在。
从兴奋好奇到波澜不惊……
从束手无策到游刃有余……
从疑惑不解到胸有成竹……
虽然只是经历了那么短的时间,但是叶凡就感觉自己似乎经历了很多。
大起大落,理论在落实变成实际的过程中让叶凡有了许多思考。
而这些思考也促进了行为的改变。
对于教育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开始慢慢破除心中的疑惑!
然后在教学适应后,知道如何观察处理学生后。
叶凡开始准备关注于学生。
那么班上的孩子都有哪些需要帮助的呢?
说实在话,叶凡在观察平常表现和研究这次考试成绩后发现。
孩子的情况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不需要帮助的孩子都是那么相似,需要帮助的孩子都是那么不同!
其实班级里的孩子就成绩而言分为3类。
优生
中等生
后进生
作为优生的孩子,要么聪明要么父母管的好要么既聪明又父母管,作为老师只要你是一名合格的老师,谁教,孩子都可以学好!
作为中等生的孩子,要么习惯有些问题要么对于学习有些迷糊要习惯有问题对于学习又有些迷糊,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
作为后进生的孩子,那就都有问题,习惯、学习都有问题,甚至还有其他问题,是多个问题的叠加,情况因人而异,相当复杂,这更需要老师的帮助。
而从表现来看,孩子们的情况就复杂的多。
听话
调皮
害羞
内敛
……
千奇百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这样一看,需要帮助的孩子就很多!
还是根据情况的轻重,从情况严重的孩子开始,一个个进行帮助!
所以叶凡拟定名单,准备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处理。
开始与孩子们斗志斗勇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