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晨曦的微光方才亮起,舒县城外大营已经响起聚兵的号角。
按照最新大都督府军制。
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五十为队。
二百五为营,军候辖制;千人为团,校尉统兵;五千成军,将军所属。
营伍长官迅速按照昨日的军令,开始唤醒士卒,穿戴营帐外准备好的甲胄,锋利的兵刃,聚兵成营,迅速进食早食,在为首军候的率领下,走出军营大寨。
从上空俯视,除面相舒县方向营寨外,寥寥无几的车马。
其余三个方向,九面大开的营寨大门,鱼贯而出层出不穷的精锐军兵。
走出营寨大门后,迅速领取两边连夜打包好的随军行囊,汇合着身边的队伍,整合成团,汇聚成军,向着合肥方向,迅速挺近。
身穿玄黑色重装铠甲的王枫,坐于四蹄雪白、浑身毛发黝黑发亮的踏雪乌骓之上。
左手攥住刀柄,注视着自己从此以后即将征途启航的精锐大军。
心中豪勇之气溢满胸腔,对于自己的敌人,再无任何忧惧之心。
“全军,出击!”
……
两日后。
合肥城内。
九江郡太守阳球已经今日抵达此城。
身为汉庭老臣,名副其实的能臣干吏。
自从接到刺史府召集军令,合围剿灭庐江郡掀起的黄巾浪潮。
阳球就不顾年老的身体疲惫,连夜整顿军务,召集粮草。
繁忙的军务并没有摧垮这个老人倔强的身体,反而激起了顽强的斗志。
直到安排好郡内事务,抵达合肥城内。
当日,就接到了一个糟糕的消息。
庐江郡黄巾贼首王枫,率兵三万,连夜急行军,赶赴合肥城方向,欲一战而破汉军包围网。
本来合肥城一众将官都会认为阳球定会被吓破胆气,灰溜溜的封闭城门死守城池。
哪知,得到消息的阳球反而哈哈大笑,连呼:“此乃天助我也!”
下手一员小将不解问道:“黄巾贼三面包围,腹背受敌之际,却一反常态的选择合肥城方向突破,不就是看到合肥城兵力空虚,守备薄弱,方才大举杀来,府君为何不忧反喜?”
阳球看了一眼周围收到黄巾贼大举杀来,紧张的一众文武,面色轻松的解释说道:“我正愁今生恐无法回返洛阳,此时天降大功于我,何来不喜之说?”
眼见堂下已经有人将自己当做,以士卒之性命当自己官进一步的阶梯,酷吏之辈,阳球迅速解释回问道:“黄巾贼战力如何?可如郡兵精锐?”
堂下迅速有机灵的文士接上话头说道:“黄巾贼男女混营,老弱参半,自然是大大不如。”
一人反驳说道:“既然贼首有胆率兵三万杀来,此行定是精锐之兵,何来老弱之说?”
阳球自是明白此点,回问此人:“战力比之郡兵如何?”
尽管有心反驳,还是对整编后的郡兵占据上风。
“比之府君整编后的两万郡兵,自然是有所不如。”
阳球神秘一笑,智珠在握的说道:“以精锐之兵守城,敌长途跋涉之乌合之众,即使全是青壮,又能如何?”
一席话不仅将众人驳斥,传到外间,更是大举振奋全城军民士气。
晚间,一人独自之时。
太守阳球却不想白日一样信心满满,坐于案及之后,手持笔墨一挥而就,叫来心腹,直接将两封书信,迅速传递出去。
……
扬州刺史府。
巴祗神情大怒,正在质问堂下的兵曹从事郭异。
“舒县黄巾大营三日前,已起三万大军出营,斥候营到底有没有探清,黄巾动向何在?”
尽管没有斥责之言,还是吓得郭异面色惨白,浑身无力。
对于舒县城下,黄巾大营毫不掩饰的动静,扬州刺史府自然是全力探查其中经过。
斥候营早已随前锋将军开拔,抵达庐江郡内,全力关注黄巾军一切军事动静。
只是受限于距离太远,战场消息往来不变,信息总会出现延迟情况。
九江郡太守阳球抵达合肥城后,麾下郡兵探得,打着黄巾军贼首王枫大都督旗号的近三万兵马,已经明晃晃的直指合肥城下,囤积的两万郡兵以及行军粮草。
没想到另外两位喊得震天响的队友,竟然没有任何动静,还在后方慢悠悠的召集兵马,一点大战来临的急切之感都没有。
身为能臣干吏的阳球直接大怒,将探查的军情直接发来刺史府,大加问责巴祗懈怠懒政,无能之举。
深恐阳球直面君前的巴祗,自然将怒火全部倾斜到下属兵曹从事的身上。
索性,正在郭异不知道如何解释只是,传令兵紧急来到的消息,救了其一命。
“报!黄巾大渠帅王枫率兵三万,星夜兼程直奔九江郡合肥城而去!”
“消息何以来的如此迟缓?”巴祗怒气仍未消散,直接逼问传令小兵问道。
哪知传令兵闻听此言,直接怒气上涌,怒气满满的大声喊道:“小人奉我家将军之命,特来后方传递消息,哪知身为大军主将的刺史大人,此时还在历阳侯国之中迟迟未曾动身。”
“一路之上,小人先赶往三郡行军大营泾县城内,遍寻刺史不到,只能去找泾县县令,后蒙其指点再寻丹阳郡张太守,这才被告知刺史大人还是历阳侯国,无奈再来此地通传。”
“如此波折再三之后,哪还能及时传递消息。”
“若是刺史大人显消息通传迟缓,那就找个人按小人的路程再跑一遍,看看小人有没有无故懈怠军情。”
每逢刺史大人之时,小传令官语气就讥讽几分,显然不做掩饰,十分看不惯此人为人。
语气又快又急,不等有人回话,小小传令官直接一拱手说道:“小人还要给将军通传信息已经送到,就直接告辞了!”
说完,直接穿过刺史府大厅,不顾众人阻拦,跨上刺史府外尚未修整的战马,急匆匆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一番话不仅将刺史驳斥的面色青红,就连刺史府属官也不由得赞叹此传令小兵唇齿伶俐,勇气可嘉。
幸好,今日面对的是经学传家巴祗,半百之年的老人对于有理有据的年轻人本就看中几分,即使是被讥讽的面红耳赤,怒发冲冠,还是没有殃及池鱼。
半晌,落地可见的刺史府大厅,传来巴祗大声的吩咐声:“准备行囊!”
不知死活的周异小心的问了一句:“不知行往何处?”
本就看其不顺眼,再加上是此人做事不利,直接愤怒咆哮道:“泾县大营!”
“你没有听到吗?”
“一介小兵,都知道三军主帅必须坐镇中军大营,你不知道吗?”
声音直接冲破嗓音束缚,直冲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