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大快人心
何严从刘麻子家出来,然后就去了宋恩子和吴祥子家里,如法炮制,不过对待他俩就不光是拿钱了。
何严还把他俩给扒光了,在扛到一起后,用绳子把他们背靠背的绑在一起,然后就把他们俩给扔到后海边上了。
为了防止被巡街和路过的人天没亮就看见,把他们俩给提前解救了,还给他俩放在了一个隐蔽点的地方,然后就回家睡觉去了。
转眼一夜过去,到了第二天早上。
四个被何严祸害的人,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二灰二人组,俩人大早上还没睡醒呢,就被人给围观了。
宋恩子睡着睡着就感觉身上有点不对劲,好像下边什么都没穿似的,还贴着谁,还感觉周围挺吵的。
他一想,昨天晚上自己也没跟媳妇干啥啊,就正常睡觉的,这个念头一闪后,他就疑惑,没好气的缓缓睁开眼睛,然后就看到眼前一堆人围住自己,正在指指点点呢,一下就傻眼了。
围观的人一看他醒了,立刻就有人兴致勃勃的道:“哎哎哎,你们看,有一个醒了啊。”
另一个心眼比较好的对吴祥子道:“兄弟,已经有人去报官了,你别着急啊,一会捕快就能来了。”
吴祥子这傻眼一下后,自然就想动,这一栋就发现自己被困住了,动不了,低头一看,一下就惊了,立刻就使劲挣扎起来。
听到围观人的话就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就是捕快,快给我解开。”
围观的人一听道:“原来是位差爷,可我们这不敢随便上手啊,您还是等等吧。”
这时候宋恩子也醒了,看到自己的状况后骂道:“这特么是怎么回事啊?”
吴祥子道:“宋爷,您醒了?”
宋恩子道:“吴爷?”
“这怎么回事啊?”
吴祥子道:“我也不知道啊。”
“我说你们,谁能给借件衣服给我们俩盖上啊?”
围观的人一听,没有一个借的,知道他们是捕快,就有人开始走道:“各位,别看了,别看了,都该干嘛干嘛去吧。”
众人一听没人想粘上事,就都跟着走了。
宋恩子一看急道:“哎,我说,别走啊,倒是给咱俩解开,或者留件衣服啊,喂。”
没人理他俩,宋恩子一看气道:“这踏么到底谁啊,这么整咱俩,咱们这是得罪谁了?”
吴祥子道:“不知道啊。”
过了一会后,两个巡街的捕快就过来了,这他们俩才被松绑了。
知道他们是同事后,还把外衣借给他们了,这他俩白回了家。
可等他俩一回家,他们各自的媳妇看他们回来了,立刻就跟他们哭道:“当家的,你一晚上去哪了呀,咱们家着贼了!”
“什么!”二灰一听就是一惊,赶紧就进屋查看,一看家里的钱和值钱的东西都没了,立刻气的要吐血的骂道:“这特么到底是谁啊?!”
“我不管你是谁,你别让我逮找,要不我一定弄死你,你个王八蛋!”
二灰各自在家怒火攻心,刘麻子这时候面对一贫如洗的家里,也在痛骂道:“偷……偷……都偷到我家来了,真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呀。”
媳妇愁眉苦脸道:“你不是因为拐了谁家的闺女,让人给报复了?”
刘麻子听了:“……”
“偷你就偷,也别偷的这么干净啊!”
而最后知道的就是唐铁嘴了,这时候他还心情正美的吃早饭呢。
等到他吃完早饭,准备出摊,去炕柜里拿点钱,一打开柜门一看,别说钱了,就是连装钱的盒子都没了,赶紧在炕柜一通找,看没有就喊:“屋里的,屋里的。”
这在外边洗碗的媳妇进来问:“怎么了?”
唐铁嘴一脸焦急的,一指抗柜道:“我说,我放这里的钱呢?”
媳妇道:“我没动啊。”
唐铁嘴急道:“那钱呢?!”
媳妇道:“你再好好找找。”
唐铁嘴道:“我都找遍了。”
“难道家里进贼了?”
媳妇道:“不能啊,你放炕柜里,要是有贼的话,咱俩不可能不知道啊。”
唐铁嘴脸色难看道:“那是出鬼了?”
“盒子带着钱自己跑了?”
最后唐铁嘴跟媳妇把家里都找遍了,能想的都想了,最后也没能找到,想到这钱去哪了。
唐铁嘴看实在找不着了,只好丧气道:“算了,也许这就不是我的财。”
“不过要是谁拿走了我的钱,要是让我知道的话,我绝对跟他没完。”
说完他就夹上自己的招牌,到茶馆街对面出摊去了。
何严这在站柜台的时候,从窗户看到外边的唐铁嘴,一脸郁闷的坐在他的桌子后面,就是一笑。
心里想起一句以前的网络流行语,怎么说来着……对,百因必有果,你们的报应就是我啊。
到了下午,二灰裸着被人捆着在后海的事,茶馆里就传开了。
常四爷一听特别高兴,对松二爷笑道:“好,这就是报应啊。”
“这俩人干了那么多缺德事,也不知道这次是惹着谁了,这么弄他们。”
松二爷也笑道:“谁说不是呢。”
“进过这次的事,他们的脸算是丢大了,故意一段时间是不好意思再出来了。”
常四爷道:“我要是他们,我就离开京城,都这样了,哪还有脸待下去啊。”
何严听着了过去道:我说二位,说这个咱们还是小声点吧,万一要是传进他们的耳朵里去,这俩位现在肯定在窝火呢,别再把气出在你们身上了,不值当的。”
常四爷一听道:“不怕,我才不怕他们呢。”
“知道就知道了,我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松二爷劝道:“我觉得王掌柜说的对,还是小心点吧。”
“白白惹麻烦,不值得。”
何严道:“没错。”
“咱不说别的,不为自己,为了家里的夫人孩子,咱们小点声说,不为过。”
常四爷一听夫人和孩子,就不跟个勇士似的了,缓和下来点头道:“您说的对,为他们也不值得的,听王掌柜的。”
何严笑道:“这就对了。”
第四十六章:准备过中秋
转眼10多天过去了,马上就要到中秋节了。
这天傍晚何严从茶馆回后院,住在后院东屋的寡妇,张秀英,正在院子的棚子里做饭呢。
看到何严回来了就热情的微笑道:“王大哥,今天我这饼和粥做多了,你就在我这吃吧。”
何严一听也微笑道:“行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有什么客气的。”张秀英一听就立刻高兴的给何严拿碗盛粥。
何严看着这个寡妇,挺和顺的一个女人,外柔内刚,在这里也比电视剧里年轻多了,是个245岁女人的样子。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相处起来感觉还是挺舒服的,特别是她的行走坐卧,从容有度,虽急而不乱,看着很舒服。
就是她的命不太好,父母早丧,十岁就带着弟弟讨生活,跟弟弟张春和相依为命,最后弟弟死了,她还被马五爷看上,在刘麻子的哄骗下,把她骗进马家,卖给了洋人。
在洋人晚上验过货后,第二天早上她就跑出了马家,跳什刹海死了。
何严想起她一个完璧之身的姑娘,竟然能在洋人验货时一动不动,完全跟个死人一样,弄的洋人很不满意,都不买她了。
就她这忍耐力,这韧劲,让何严都不得不佩服她。
这时候张秀英把粥放到何严面前后,拿起一张饼,放上小葱,放上菜,卷好了双手递给何严微笑道:“王大哥,你尝尝怎么样。”
“好。”说着何严就接过来,然后吃了一口点头微笑道:“不错,味道挺好的。”
张秀英一听高兴笑道:“大哥喜欢吃就行。”
何严一边吃着饼,一边问:“后天就是八月节了,春和也应该放假回来了吧。”
张秀英道:“明天应该就能回来了。”
接着俩人就一边吃饭,一边随便闲聊着。
过了一会,李三到后院来问何严晚上想吃什么,刚到后院看何严已经在这吃了上,微微一笑,他就转身回前边去了。
过了一阵后,何严在张秀英这吃完饭,回屋又抽根烟,喝会茶后,就到前边的茶馆里。
这时候茶馆已经没几个人了,等客人都走后,就该关门了。
李三看何严到前边来了,看着何严走到他身边了,就笑着道:“掌柜的,那张秀英挺好的啊。”
“要不要我去帮您说说去啊?”
何严知道他操心自己的事,说道:“我还没想好呢,这事过后再说。”
“我有事跟你说。”
李三问:“什么事啊。”
何严道:“后天这不就到中秋节了吗,明天你去买菜的时候,先去对面的大正斋定些枣泥馅和五仁馅的月饼。”
“后天买菜的时候,另外买10肉,两个肘子,两坛酒。”
李三一听瞪大眼睛惊讶道:“十斤肉,还两个肘子,掌柜的,你要干什么呀?”
何严笑道:“还能干什么,过节啊,肉买回来了让明师傅晚上做了,咱们好好的吃一顿,喝一顿,好好过个节。”
“怎么,你不愿意啊?”
李三高兴笑着道:“这我当然愿意了,就是也用不着这么多肉啊。”
何严道:“既然吃就吃好,抠抠索索的不是我风格。”
李三看着何严道:“掌柜的,抠抠索索的,就是您的风格。”
何严微笑着看着李三:“……”
“改风格不行啊?”
李三笑道:“行,行,改的好,改的好。”
何严道:“关板后你去问问伙计们,想吃什么菜,就让他们定了,你们自己商量。”
李三点头道:“这事交给我了,您放心。”
“我出去溜达溜达。”说完何严就往外走。
李三微笑道:“您去,您去。”
何严从茶馆出来,在大街上叫了辆马车后,按照要办的事得远近,就先去东四牌楼的恒利钱庄,到了后就存了600两银子,开了6张一百两的银票。
从钱庄出来后,何严就又去大栅栏的瑞福祥,这王利发原先连一件像样,体面的衣服都没有,得去做几身衣服去。
到了瑞福祥后,何严就选料子,量尺寸,一共定做了三套棉料衬衣,一件春秋穿的棉料长袍,一件夏天穿的纱料长袍,一件纱料马褂,一件缎子马褂,两条纱料裤子,一件缎子面棉袄,一条棉裤。
本来何严就只想做几身衬衣,还有秋冬的衣服,可做着做着,看三个季节的都做了,也就不差夏天的了,也就一起做了。
其实这也不算多,主要是平时在店里,还是要穿王利发原先的衣服,穿的太好不合适。
这开茶馆不像开古董铺子,穿的再好也没问题。
像原先何严在我这一辈子和五月槐花香里,冬天穿着紫貂大氅,紫貂的帽子,穿着贡品绸缎的衣服都正常。
到了这开个茶馆,那就不能这么穿了,也就只能平时出门的时候穿,所以也就一样做了一身,只有衬衣和裤子这样在里边穿的,可以穿点好的。
特别是夏天,穿条单纱的裤子,这还是很凉快的。
最后何严定好了衣服,不让他们送家去,自己过几天来取,省的被店里人看见这些衣服,那在他们眼里,自己就不是不抠门了,这已经是败家了。
从瑞蚨祥出来,两件正事办完了,何严就去清华池洗澡去。
先是泡,然后搓,再剃头,刮脸,自己这脚不用修,也就免了。
等到这澡洗完了,何严也不喜欢逛窑子,八大胡同就不去了,直接回家,然后就睡觉了。
转眼到了第二天。
当何严今天早上起来,伙计们只要一见到何严,那一个个脸上都是抑制不住的笑容,叫起掌柜的,真是一个比一个透着高兴。
这都是昨天晚上,何严在泡澡时,李三跟他们说了关于中秋节吃晚饭的事后,所导致的。
虽然何严在这些天里,已经给他们提升了待遇,让他们吃饭时不时的也有肉,虽然不多,但也比原先吃个用虫子吃过的菜做的菜包子,就算是好伙食强好几档了。
这倒不是何严心疼肉,也不是舍不得,何严不管在哪个世界,对待下人,手下,那待遇都是很好的,最起码比其他同类型的人,给的待遇都好。
可何严又不傻,今天给了肉管够,随便吃,明天生意要是不好了,伙食一旦差了,那伙计们可就很可能会不满了。
特别是开茶馆这个营生,那不光是王利发这个多灾多难茶馆不景气,那是整个行业今后都不行,就是京城最大最好的茶馆今后都得倒闭。
没记错的话,整个京城最好的两个大茶馆,其中一个赔钱赔的实在不行了,把茶馆给改成饭店了,另一个就干脆彻底关门,店面后来被别人租下够,开了西餐厅了。
就像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平时肚子里多少都有点油水,但都不多。
过年过节了,自己来这么一出,伙计们立刻就都很高兴,这不挺好的吗,皆大欢喜。
第四十七章:狗仗人势
何严正常的一天,那就是在茶馆里站柜台。
今天的生意还是跟往常的一样好。
客人们来后,老客们发现今天的伙计都格外的高兴,就问是怎么回事。
伙计们一听就回答,这不是明天就是中秋节了吗,高兴。
客人们在这明天就是中秋节的时候,本来就已经有过节的感觉了,这伙计这么一说,那就更有过节的感觉了。
这弄得客人感觉茶馆里都是过节的气氛,待着感觉更舒服了。
过了两个多小时,就在茶馆里人生鼎沸,热热闹闹的时候,门口停下来一辆马车,接着何严就看王利发的大舅妈从车上下来了。
何严看着她走进了,笑着招呼道:“大舅妈来了。”
大舅妈微笑道:“茶馆生意还是那么好啊。”
何严笑道:“还凑合,咱们去后院说话吧。”
接着俩人就走到何严屋的中堂坐下。
大舅妈把烟袋锅子点上了,何严问:“大舅妈今天怎么突然过来了,有什么事叫我过去就行了。”
大舅妈吐出口烟道:“这不是明天就中秋节了吗,我和你大舅想着你,自从你家的走了后,你到现在也没再找个伴,就想着给你介绍一个,也不能总让你这么单着啊。”
何严一听笑道:“不用,这事我心里有数。”
“你不会是看上东屋那个寡妇了吧?”大舅妈一脸怀疑的看向何严问,严肃道:“我跟你说,她可是望门寡啊。”
“知道什么是望门寡吗?”
“那就是还没过门呢,男人就死了,这种的可方人,可不能要!”
何严道:“我现在心思都放在茶馆上呢。”
大舅妈道:“你少蒙我了,你就是看上她了。”
“不行,我得赶紧给你找一个,绝不能让你娶她。”
何严笑道:“你放心,我绝对不娶她行了吧?”
大舅妈笑道:“那正好,那我就给你介绍一个了。”
何严道:“这事我自己心里有数,我不会亏了我自己的,真不用介绍。”
大舅妈道:“这事你别说了,你大舅妈我从来都是做完了再说,过几天我就把人给你领来。”
何严道:“真不用。”
大舅妈直接站起来道:“行了,我走了,等着收媳妇吧,保证是好好的大姑娘。”
说她就往外走。
何严跟着她出去道:“一袋烟还没抽完呢,急什么啊。”
何严看她不理自己,就又拿出钱道:“给你车钱。”
这下大舅妈停下了,收了车钱道:“等着收媳妇吧。”
何严道:“真不用。”
大舅妈不听,打开后院门就走了。
何严看她走了心道:“这可真是的,还有上门送媳妇的,还是大姑娘。”
“这要是在现代的话,上哪找这好事去。”
然后何严就又去前边站柜台了。
过了没多久,有个下人打扮的人,仰着头,十分豪横的走进茶馆。
李三一看招呼道:“客观您里边请。”
下人仰着头横道:“我不是来喝茶的,那个是王掌柜啊。”
何严一看从柜台后出来道:“我就是。”
下人看看何严道:“我是秦二爷派来的,秦二爷请你过去一趟,商量一下长房租的事。”
何严道:“行,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下人一听扭头就走。
李三看他走了,一脸不快道:“这是真横啊,说话都是横着出来的。”
何严笑道:“算了,打狗不还得看主人吗,我过去一趟。”
李三道:“您去吧,这有我呢。”
何严出门叫个车,就去秦二爷家了。
到了后,何严跟着下人进去,见到秦二爷道:“二爷。”
秦二爷道:“来了,坐吧。”
何严在他旁边的沙发坐下。
秦二爷道:“知道我找你来是干什么吧?”
何严道:“不说长房租吗。”
秦二爷一点头道:“没错。”
“不过你要有个准备,这次我要长的多点。”
何严问:“多少啊?”
秦二爷道:“现在一个月的房租是三两七没错吧。”
“我要涨十倍,也就是说,从下个月开始,一个月的房租是37两银子。”
何严道:“我说二爷,你涨价我不反对,但哪有一下涨十倍的啊?”
“你这价,我一个月也挣不出来啊。”
秦二爷道:“你少给我哭穷,拿不出来你就给我搬走。”
“我不瞒你说,就你那个茶馆的房子,我本来是想卖掉的。”
“不光是你的茶馆用的房子,还有我所以的田地和商铺,宅子,都要卖掉,集中所有钱,我要开工厂,我要实业救国,救天下的穷人。”
何严道:“你救穷人我不反对,那你也不能把我变成穷人啊。”
“我这开个茶馆本来就不富裕,你这一弄,那我就只能去街上卖大碗茶了。”
秦二爷道:“说那个没有,一个月就三十七两银子。”
“再说了,我们两家是世交,从你爸爸和我爸爸那辈起,我爸爸对你家收的租金就少,我涨十倍算正常的。”
“你要是实在不愿意的话,那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你拿出钱来,把茶馆那房子买下来也行。”
“反正我原本就是想卖,是看在我们两家的关系上,这才只给你涨房租的。”
“你自己看着办吧。”
何严心想,就等会这句呢,问道:“那我要是买的话,那得多少钱啊?”
秦二爷道:“茶馆那房子我没记错的话,一共是29间房吧?”
何严道:“没错。”
秦二爷道:“看在我们两家的关系上,我也不管你多要,就600两银子,那房子就归你了。”
何严听了就假装想了想道:“二爷,你看这样行不行,明天我给你答复怎么样?”
“我要是买的话,我就直接带钱过来。”
“不买的话,今后怎么办,我们俩再定。”
秦二爷一听笑道:“王利发呀王利发,我就说你一直是跟我哭穷吧。”
“现在暴露了吧?”
何严笑道:“二爷就别开玩笑了,我这钱根本就不够。”
“不瞒二爷说,我要这一天时间,就是想办法回去筹钱去。”
“要是筹到了,我就把茶馆买下来。”
“要是筹不到,那就另说了。”
秦二爷点点头道:“那行,那我就等你明天的好消息。”
何严站起来道:“好,那我就走了。”
秦二爷站起来道:“慢走。”
第四十八章:欢度中秋
李三看何严回到茶馆,立刻关心的问:“秦二爷找你什么事啊?”
何严道:“他涨房租,卖房子。”
李三问:“涨多少?”
何严:“涨十倍。”
“多少?!”李三一听就惊了:“这不是胡扯吗,就算涨,哪有涨十倍的呀。”
何严笑道:“没事,不用担心,事我已经解决了。”
李三问:“怎么解决的?”
何严道:“这你就别问了,反正涨房租的事跟我们没关系了。”
“今后交房租的事都免了。”
“交房租都免了?”李三一阵疑惑,想到什么,试探的问:“你把茶馆给买了?”
何严点点头。
李三问:“钱后吗?”
何严道:“够用。”
“本来那钱是攒着用来开分号的,李三秦二爷给咱们机会,那当然不能放过了。”
李三高兴笑道:“太好了!”
“老掌柜在天有灵,一定也很欣慰,俩代人啊,攒钱终于这给买下来了,太好了。”
……
转眼到了第二天。
何严上午在李三出去买完菜回来后,就去了秦二爷家。
掏出事先存好的600两银票道:“正好就600两。”
秦二爷打过去看了一下笑道:“行啊,你还真拿出来了。”
“管家,把茶馆的地契,房契拿来,拿笔墨,写契书。”
“好的。”管家答应一声后,就去拿去了。
秦二爷拿起桌上的茶壶就给何严倒咖啡道:“来尝尝,尝尝这外国茶。”
何严看他这样心里一笑道:“人啊,就是这样。”
“原先租他房的时候,什么时候见着自己都是趾高气昂的,这会拿出银子了,立马就客气上了。”
结业何严看他倒完了,拿过来喝一口道:“没放牛奶和方糖啊?”
秦二爷听了一愣道:“这玩意还要放牛奶和方糖吗?”
何严道:“根据个人口味,有的人就喜欢喝这样什么都不加的黑咖啡,但大多数人都要放方糖,要不太苦了没法喝。”
“还有的就喜欢放牛奶的,或者方糖和牛奶都放的。”
秦二爷道:“那我过后试试。”
接着俩人又闲扯一会。
在管家把房契,地契都拿来后,俩人就写了契书,签了字,然后又去找了个中人签字后,就去衙门报备。
衙门大印一盖,这茶馆房子的买卖就完成了。
在何严回到茶馆,李三迫不及待的看了契书后,拿着契书就十分高兴的笑道:“好好好,今天有是中秋,又有这么大一件喜事,真是双喜临门啊。”
“掌柜的,今晚咱们一定得好好喝几杯,喝多了算。”
何严笑道:“没问题。”
到了晚上,茶馆关门了,明师傅也把菜做好了,何严就让伙计们在院子里摆桌,欢度中秋。
何严还把菜给张秀英姐弟俩端一份,对张春和道:“这菜给你姐拿过去,男人吃饭,你姐也不好上桌,就在屋里吃吧。”
“你给你姐送进去,然后出来一起喝酒。”
张春和笑着道:“不用了王大哥,我姐也做了饭了。”
何严道:“我知道,我不让她做她还非要做,拿过去吧,一个院住着,互相照应着,这不应该的吗。”
张春和一听,接过去笑道:“得,那我和我姐谢谢王大哥了。”
“酒等晚点再出来,我就在屋里陪我姐过节了。”
何严道:“成。”
这时候伙计们已经把酒菜,何严走到主位问道:“不缺谁吧?”
奎子一脸笑容的兴奋道:“都到了,掌柜的。”
何严笑道:“既然都到了,看你们那按耐不住,想要过节的样,我就不磨叽了。”
“来,都把酒杯举起来。”
众人一听就都跟着兴奋的举起酒杯。
何严继续笑道:“今天过中秋,别的没有,就一点,都敞开了吃,敞开了喝,喝多都无所谓。”
“来,月亮在上,月光挥洒,让我们一起共邀明月,共度中秋,干了!”
“谢掌柜的,干了!”众人兴奋的齐声一边说着,一边碰杯,然后就一饮而尽。
接下来随着何严第一个动筷子,所有人就都开始吃喝起来。
一时间何严这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节日气氛浓郁。
最后在大家吃的过瘾,喝的基本都醉了后,还是何严这当掌柜的,把他们都给送回房间去了。
……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
离中秋节晚上的热闹才过去没多少日子,茶馆里这天就没人来喝茶了,都去看杀头去了。
这天何严也去看了,上回在神医喜来乐的时候,因为跑回沧州了,也没看上,这次知道信后,何严早早就去了。
整个菜市口到了杀头的时候,那真是人山人海啊,多了何严去的早,站到了最前排的位置。
在砍头是时候,看的那叫一个清楚,那叫一个过瘾。
等到何严回到茶馆,李三问:“杀完了?”
何严看的浑身舒爽,高兴笑道:“杀完了。”
“你是没看着啊,最主要的那个人,硬是用钝刀砍了三十多刀才把他脑袋砍下来,看的是真过瘾啊。”
“来杯高的。”
李三一边去倒茶一边道:“您先别过瘾了,到现在了,咱茶馆今天还一个客人都没来呢。”
何严道:“没事,一会就上人了。”
李三一看何严丝毫不在意,给何严上完茶后,叹息一声,就到一边待着去了。
何严看他这样微微一笑,拿起茶杯喝口茶,心道:“这李三对茶馆的生意,比自己都上心呢,不亏是个好伙计啊。
过了一会后,客人还一个没来呢,那两个被扒光了扔在后海的人倒是来了。
何严一看他们俩来了,就过去微笑道:“呦,二位爷来了,有日子没见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俩人还是很敏感,一听何严的话就不高兴了,宋恩子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你还盼着我们来了?”
吴祥子道:“就是啊。”
何严笑道:“我这不是客气嘛。”
宋恩子道:“以后少跟咱俩这样客气。”
“今天我们哥俩是为公事来的,还看着办。”
何严道:“你也看着了,今天我这还没开张呢,一个客人都没有啊。”
第四十九章:这是你大爷呀
宋恩子道:“那我们俩不管,你自己看着办。”
吴祥子道:“咱哥俩在街面上抓人,为你们维护治安,这么辛苦,你好意思不表示吗?”
何严道:“那行,二位稍等。”
说完何严就去柜台,拿个布袋给他俩装了一百文后,就给他俩道:“没有生意,就这么些吧。”
俩人一看,宋恩子道:“我俩可一个多月没来了,就给这么点啊?”
何严道:“今天这不是没生意嘛。”
吴祥子道:“那你这一个多月都没生意啊?”
“那行,那就正常来。”说完何严就又给他们装了400文,这他俩才满意的走了。
在俩人走后,茶馆很快就开始上客人了。
没过多久,茶馆里就都是讨论今天杀头的人,那真是一个比一个高兴。
到了晚上,何严今晚也没去二灰家里,现在他俩还太瘦,不值得动一回,就让他俩过几天舒心的好日子,等养肥了后,再让他俩睡后海去。
转眼几天就过去了。
这天茶馆里人不多,何严在自己屋里待着,突然听到外边有张春和和张秀英的说话声,就出门看看。
刚一出门,就看张春和穿着一件新的黑色大棉袄,张着胳膊道:“姐,你这做的也太厚了。”
张秀英给他整理着衣服道:“这才显着你有人疼啊。”
“呵呵。”张春和一笑道:“疼大发我就成发面了。”
何严走过去,一笑道:“呵呵,春和回来了。”
张春和一看是何严,就脱下棉袄微笑道:“王大哥。”
何严道:“又休憩了,最近宫里没什么活啊?”
张春和道:“刚干完一个活,万寿山玉澜堂的差事。”
何严问:“宫里的房子也总坏啊?”
张春和:“这宫里的房都是万年牢,坏的我还真没见过。”
“这次的活有点怪,屋里头砌墙。”
何严道:“一隔二啊?”
张春和道:“往死了砌。”
何严问:“这是为什么呢?”
张春和:“王大哥,我跟你说,你可别说出去。”
何严一点头:“嗯,你放心。”
张春和小声道:“我是听说啊,这太后要把皇上给圈起来。”
何严道:“为什么啊?”
张春和:“皇上不是变法嘛,吃了康梁的瓜落了。”
何严假装想了想后道:“那你干砌墙这种事,不会也跟着吃瓜落吧?”
张春和听后问:“我吃什么瓜落啊?”
何严道:“像囚禁皇上这种事,不得让办事的闭嘴啊?”
张秀英一听就紧张了问:“春和,不会真出事吧?”
张春和想了想:“不会吧,知道这事的人也不少呢。”
何严道:“你还是小心点的好。”
张春和严肃道:“谢谢王大哥提醒,我会多留意的。”
“那行,我去前边忙了,你们聊吧。”然后何严就去前边了。
张秀英和春和回屋后,张秀英还是担心道:“春和啊,不行你就跑吧,大不了再找个差事,怎么也比把命丢了强。”
春和道:“应该没事的。”
“姐你放心,我要是发现有什么不对的,一定第一时间跑,不会有事的。”
张秀英道:“我还是不放心。”
接着春和就又安慰了一会张秀英后,张秀英这才同意了,让他再看看情况。
转眼两天过去。
在这两天里,张秀英过的一直是提心吊胆的。
这都第三天了,张春和天天给她报平安,她看一直安然无恙,这才放心些心来。
这天何严正常站柜台,由于这几天天天抓康梁同党,弄的茶馆来的人就少了。
不过这天刘麻子倒是过来了。
何严一看见他道:“呦,有日子没看见你了。”
刘麻子道:“最近比较忙啊。”
何严道:“你一忙,准就有人倒霉。”
刘麻子道:“看您说的,我那也是正经买卖,保媒拉纤。”
何严笑道:“你在这么说,小心人媒婆都来找你拼命。”
“嗨。”刘麻子听了一撇嘴。
这时候今天也在店里的唐铁嘴就跑到刘麻子,还是不奸笑不说话的笑着道:“刘爷,今天来是什么事啊?”
刘麻子一边往里走一边道:“约了个朋友。”
唐铁嘴跟着道:“那有什么忙是我帮的上的吗?”
刘麻子挥手拍拍唐铁嘴肚子道:“您少搅合,回去喝您的茶去。”
刘麻子说完就去找地方坐下。
唐铁嘴一看就笑着用手指点点他,然后就回自己位置去了。
这时候要康六就进来了。
在门口的奎子道:“对不起您,请您外边去,我们这今天不打发要饭的。”
康六道:“我不是要饭的呀。”
“我还找人。”
这时候刘麻子微笑着招呼道:“找我的,找我的,让他进来。”
“三爷,沏壶好茶。”
奎子一看是找刘麻子的就不管了。
康六走到刘麻子面前道:“茶就不用了,给我瓢凉水就行了。”
刘麻子不高兴道:“你当这是驴棚啊,这没有凉水,坐下。”
康六一听就老实坐下了。
这时候他一下看到李三了,对刘麻子道:“这位爷我见过。”
原来在上午李三去买菜是时候,看到刘麻子跟康六说话了,就好心去提醒康六,刘麻子不是好人,不要和他来往。
康六没听,还说刘麻子是他的贵人。
刘麻子一看是李三,就对康六训道:“你别逮着谁都管谁叫爷,就这样的,京城里一箩筐一箩筐的。”
李三一听就不高兴了:“我这摸着的怎么了?”
“我这摸着的老实。”
这时候唐铁嘴磕着瓜子又走到刘麻子身边,一指康六道:“刘爷,我说,这是你大爷呀?”
“你还别说,长的还真像啊。”
刘麻子脸一拉道:“你大爷!”
“去去去,喝茶去。”
说完刘麻子就带康六到最角落的地方去了,在这他没发聊事了,都给他捣乱。
李三一看就走到柜台前道:“掌柜的,这是又有人要倒霉啊。”
何严道:“甭管,看住了茶钱就行。”
李三点点头。
过了没一会,刘麻子和康六聊了几句后喊:“我说,一碗烂肉面,两火烧。”
奎子听了就冲后面喊:“刘爷,一碗烂肉面,外加两火烧。”
第五十章:隐瞒实情
康六吃了一碗烂肉面,两个火烧后,就乖乖的听刘麻子的,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拿这两张假银票,就去秦二爷的绸缎庄里买了十匹绸缎。
结果没两天,秦二爷就把绸缎给追回来了,还放过了刘麻子。
倒是康六,刘麻子为了防止他把真相说出去,就联合二德子把他当康梁同党给抓了。
还被俩人三七分了抓康梁同党的赏银。
只有自找倒霉的康六,他连康是哪个村的都不知道,就被抓进去了。
李三知道这事后叹息道:“哎,我都告诉他了,让他不要跟刘麻子在一起,他就是不听,这下好,别人骗东西的没事,他倒是被抓进去了。”
何严道:“你也别为他劳神了,谁叫他自己非要找死,不用可怜他。”
“俗话说的好,好言难劝该死的鬼,说的他就是这种人。”
“倒也是啊。”李三点点头,然后就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去了。
过了几天后,何严晚上正要睡觉呢,突然就听外边一声炸响。
“得,火器营的火药库炸了。”何严向外边看一眼,说完就继续睡觉。
到了第二天,因为昨晚火器营爆炸的事,朝廷抓乱党抓的更严了,茶馆的生意受到影响,客人就又少了。
李三也道:“这一天天的,这生意可怎么弄啊。”
“你说这俩人跑就跑了,还留下人炸火药库干什么,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何严道:“三爷慎言啊,莫谈国事。”
李三一听,就只好去旁边搽桌子消磨时间了。
到了晚上,茶馆正准备关门呢,二灰就又来了,对何严道:“王掌柜,我们有点事问你。”
何严道:“什么事啊?”
宋恩子道:“我听说你这后院里还住着街坊呢,是不是?”
何严道:“是啊。”
宋恩子问:“你那街坊是什么人啊?”
何严道:“一个寡妇。”
吴祥子问:“没了?”
何严道:“没了。”
宋恩子面露凶相道:“就一个寡妇?!”
何严一脸老实的道:“就一个寡妇。”
“没事了。”二灰一听对视一眼,看何严这样也不想撒谎,说完就走了。
何严看他俩走了,转身就回后院。
到了东屋门口后叫叫道:“妹子在家吗?”
“在。”张秀英听到就回应一声,然后出来微笑道:“大哥有事啊?”
何严道:“春和在吧?”
张秀英道:“在呀,你找他呀?”
张秀英说完,春和就也出来了道:“王大哥,是有什么事吗?”
何严道:“刚刚宋恩子和吴祥子到店里来了,进来就问我这后院是不是住着街坊。”
“我留了个心眼,就直说住着你姐,没说有你。”
“我这来给你报个信,你最好先别回宫里了,想办法去打听一下,要真是找你的,那就赶紧跑吧。”
姐俩一听就对视一眼,虽然他俩觉得何严有些太小心了,不过那天何严说的话他们也没忘,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张秀英谢道:“谢谢王大哥,劳您费心了。”
“还为我们冒着风险。”
张春和也行礼谢谢:“谢谢王大哥,趁着现在是晚上,我这就出去打听一下去。”
何严道:“不用客气,快去吧,小心点。”
然后张春和就出去了。
何严和张秀英又说了两句话后,就各自回屋了。
过了一阵后,张春和就回来了。
“没什么是吧?”张秀英一看他回来了,特别一看他的脸色,立刻就问。
春和一脸急色道:“姐,真的出事了,不知道怎么弄的,说我是前几天炸火器营炸药库的人,太后现在已经把我定为钦犯,正在四处抓我呢。”
“我真得赶紧想办法跑了。”
张秀英一听急道:“怎么会这样啊。”
“要是把你定为了钦犯的话,那城门处肯定会搜查,你连城门都出不去了。”
张秀英道:“那也不能坐以待毙啊。”
“姐,你先收拾东西,我再想想办法,然后咱俩一起走。”
“张秀英一听赶紧就起身去收拾东西,不过她刚站起来,才走了两步,突然就又停住了道:“不行啊,我不能走。”
“我要是走了,官府一旦知道咱俩住着,到时候肯定会想到是王大哥给咱俩报的信,还知道他撒谎了,那到时候咱们是跑了,他就必死无疑了。”
“我得留下来,到时候就说你没回来过,这样他就没事了。”
春和听后一想,随即点点头道:“姐你说的对,王大哥冒死给咱们隐瞒,给咱们通风报信,咱们不能对不起他。”
“只是我要是自己走的话,那咱们姐俩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了。”
说完春和眼泪就下来了,继续道:“姐,都是我不好,惹了这么大一个祸,要不然也不会这样。”
张秀英一听眼泪也下来了,一边给春和擦眼泪,一边道:“这事不怪你,谁叫咱们命苦,就赶上了呢。”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没事,我们姐弟早晚还是会再见面的。”
春和道:“姐,我知道你现在对王大哥有意思。”
“现在我俩就去他那屋,我把你托付给他,这样我有的话,也能放心了。”
张秀英道:“别瞎说,你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啊。”
春哥道:“咱们不说,怎么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啊?”
“再说了,就算他不愿意,当邻居照顾你,他肯定能愿意。”
“你要是怕他拒绝脸上不好看,我自己找他说去。”
“我现在就去。”
说完春和就往外走。
张秀英伸手就要拦他,不过手伸到一半就停下了,就看着春和去了。
何严这时候正在屋喝茶呢,突然就听春和敲门道:“王大哥您在吧,我有点急事跟您说。”
何严一听道:“进来吧。”
春和推门进来,何严道:“过来坐吧,找我什么事啊。”
春和把门关上,进到里屋一下就给何严会下了。
何严道:“你这是干什么啊?”
“王大哥,我真的出事了,多亏了您,要不我一定逃不过这节,谢谢您。”春和说完就给何严磕个头。
第五十一章:纳妾被拒
何严过去一扶他道:“用不着,用不着,起来吧。”
春和不起来,就跪着道:“王大哥,我还有个事求您。”
何严道:“说事也不用跪着,起来了。”
春和一听也起来了。
俩人在炕上坐下,何严道:“有什么事说吧。”
春和道:“我和我姐决定了,这次走就我一个人走,我姐留下来,要不您就说不清了。”
“我想求您的事就是照顾我姐。”
何严道:“这个你不用说,我也会照顾的。”
春和道:“我的意思是,不知您愿不愿意娶了我姐?”
“当然了,我知道我姐是个望门寡,您不愿意是正常的,不用为难。”
“您看?”
何严听完就假装想一想。
而这事何严早就考虑过,说实在的,这时候何严还真不想收她。
不为别的,何严想在八国联军来的时候,帮帮大清。
帮不了大清不衰,但也可以帮京城抵挡一下,让京城免受祸害。
可是这一等就得两年后了,而且接下来还有大舅妈送媳妇呢。
而大舅妈送的那个媳妇,是个一心朴实陪着自己男人过日子的人,还很能干。
就是这人说话快人快语,很有个人意见,经常有不同意见,张嘴就能怼你,还爱出主意,爱拿主意,就是基本都是馊主意,想到啥就是啥,还是个醋坛子。
就这女人的性格,要是放在现代,那绝对是良配了。
但要是放在现在和民国,那就差点意思了。
而要是纳了张秀英,虽然她也是个醋坛子,但这样今后就都不会影响纳妾了。
就为了这事,何严还真纠结过一段时间。
何严道:“春和啊,其实和你姐的事我也有考虑,不过一直也没好意思提。”
春和一听笑道:“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么说你是答应了。”
何严道:“我想纳你姐为第一内助,你看怎么样?”
春和听了想了一下道:“王大哥,第一内助,是不是就是纳妾啊?”
何严点头道:“没错。”
春和一听想了想道:“这事我得和我姐商量一下。”
何严道:“行。”
“这事肯定得需要你姐同意。”
春和道:“那我就先回去问我姐去了。”
说完春和就回屋去,然后就把何严的想法跟张秀英说了。
张秀英听了一时间没说话。
春和道:“其实我觉得王大哥的提议也行。”
“以咱们对他的了解,即使做妾,他也不会亏待你的。”
张秀英道:“我知道。”
“而且我也清楚自己的情况,他有这样的想法正常。”
“不过姐这担心,今后他要是娶了媳妇,我怎么跟她相处啊?”
“我看这事还是先放一放吧,以后再说。”
“放正就像你说的,我就是不跟他,我有事他也不会不管,会照顾我的,你不用担心。”
春和看姐姐不愿意道:“既然这样,那我这就去回了他去。”
张秀英道:“去吧。”
接着春和就又到何严这来了。
何严一听春和说,他姐担心今后怎么跟正房相处,这事以后再说,也没在意。
何严道:“既然这样,这事不急。”
“倒是你,你准备怎么走啊?”
“往哪走啊?”
“今后有什么打算?”
春和道:“去哪我还没想呢,现在我就琢磨着怎么出城呢。”
何严道:“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一试,就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春和一听就来劲了,赶紧问道:“什么办法啊?”
何严道:“广渠门下水道你知道在哪吗?”
春和道:“知道啊。”
何严道:“我听说那个下水道直通城外,但具体能不能走的通,这个我也没走过,你可以一试。”
“如果这个办法要是不行的话,你在想别的办法也可以。”
张春和一听点头道:“那行,那我就去试试去。”
“如果这个办法可行的话,那这就是最安全的办法了。”
何严道:“出不去也没关系,实在没办法你就回来,明天我送你个东西,到时候也能帮你出城。”
春和一听跪在炕上摆谢道:“让王大哥您心了。”
何严道:“行了,别老那么客气了。”
“另外你要顺利出城后,我建议你往东北走,去东北。”
“这时候竟是闯关东的人,你去了那边找个地方待下,应该就没问题了。”
春和一听,想了想后点头道:“有道理,我听说那边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是个好地方啊。”
“而且闯关东也都是违法的,我在那也确实好待。”
“我就听大哥的,如果我要是顺利出城了,就去东北了。”
何严笑道:“行,那你回去吧,好好跟你姐告个别。”
“你这一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
春和道:“那我就回去了,今后我姐就拜托了。”
何严点头道:“你放心吧。”
然后春和就回去了。
春和回到屋里,又把他今后去东北的打算说了。
张秀英听后也没意见,这下她给春和新作的大棉袄,还真就合适了。
接着姐弟俩就难舍难分了一会,然后背上行李,趁着茫茫夜色,在张秀英嘱咐他,有机会就写信回来报平安的话中,就奔着广渠门他了。
何严看他走了,防止他下水道走不出去,就当初麻雀无人机,快速飞到城外,找了一个象康六那样的,就录下来。
然后何严就用这人截图下的照片,到自己屋里的西屋里,拿出发电机和3d打印机,就开始制作面具。
这40年后出品的3d打印机,又经过何严改造过的,很快就把面具弄好了。
何严拿出颜色都上好,也烘干好,做的惟妙惟肖,直接就能用的面具,翻来覆去看了一遍笑道:“做的还真好啊。”
然后何严就试戴了一下,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是假的,这要是不说话,熟系的人肯定也认不出来。
而且戴着感觉也很错,戴上后一点也不闷热,没什么异样的感觉,挺好的。
何严很满意,就把东西都收起来,回东屋后又看了一会电视剧,看春和没回来,就睡觉了。
第五十二章:执着的大舅妈
到了第二天。
何严和张秀英碰上后,张秀英有些尴尬的叫道:“大哥。”
何严看他这样道:“没事,今后有什么事就找我,不用不好意思。”
“不是亲人,那远亲还不如近邻呢不是。”
张秀英一笑道:“那是。”
然后又一脸担心道:“大哥,你说春和这会怎么样了。”
何严道:“你也别担心,这没有消息就是好事。”
“再过几天,要是没有他被抓的消息,那他肯定就是跑了,你也就不用担心了。”
张秀英点点头:“是,您说的对。”
接着俩人又说了几句后,就各自该干啥干啥去了。
……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
这张秀英在头几天里,天天睡不好觉,一闭眼睛脑子里就是张春和,一睁眼就不见人。
慢慢时间长了,她看一直也没有春和被抓的消息,这才放下点心。
而京城里在前几天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
这天何严照常的在站柜台,大舅妈就又来了。
大舅妈进门一看何严在呢,就叫道:“利发。”
何严过去道:“大舅妈。”
“这大冬天,怎么还过来了?”
大舅妈道:“还不是为你操心啊,一会给你看个人。”
何严问:“谁啊?”
“一会来了你就知道了。”大舅妈说完就走到去后院的屏风前坐下道:“给我来杯茶,赶了这么远的路,我得歇会。”
李三道:“再给您上盘点心?”
大舅妈摆手道:“不用,来杯茶就行了。”
何严道:“来杯高的。”
“好嘞。”李三应一声就去泡茶了。
接着大舅妈就歇着,何严继续站柜台。
过了没多久,就看一个跟大舅妈的同龄人,拉着一个姑娘,一掀门帘子就进来了。
福子站在门口迎客道:“您二位里边请。”
这时候进来的同龄人就对着姑娘微笑着道:“到了这呀,就像到了家一样,甭客气啊。”
这时候大舅妈一看他俩来了,就起身朝二人走过去笑道:“姐妹,来了。”
三人一碰头,大舅妈就一把拉起姑娘的,一边摸着一边笑道:“就这姑娘啊?”
同龄人也笑着道:“您看,多水灵啊,姐姐。”
李三看着就到何严身边道:“掌柜的,这是您二舅妈也来了?”
何严道:“别瞎说”
这时候大舅妈冲何严一招手道:“利发,利发,过来。”
何严一听走过去,大舅妈一指同龄的那个就介绍道:“我给你介绍一下啊,这是我的干姐妹,你得管他叫大姨。”
何严点头道:“大姨。”
大姨点头微笑道:“哎。”
大舅道:“利发,你看看,这就是我给你介绍的姑娘,怎么样,好吧?”
何严道:“咱们到后边说话吧。”
“好,这确实不是说话的地,那我就先带她后院四处看看去。”大舅妈说完,拉着姑娘和她的姐妹就去后院了。
何严也跟过去,进到后院,就听大舅妈道:“这后院呀,挺敞亮的,就是没人收拾,你瞅瞅,这乱糟糟的。”
何严心道:“我这后院挺好的呀。”
接着大舅妈带着俩人看了一圈后。四个人进到屋里,大舅妈就把这姑娘的情况一通介绍。
何严看着这姑娘,长的一般人,梳着一条刚刚过腰的大辫子,挺腼腆的,到现在一句话也没说过。
而对这个世界里,就出场过的人来说,在何严这,只有一个女人适合当正妻,那就是松二爷的女儿大秀。
大秀这姑娘,模样长的可以,性格和顺,还挺能干,不管干什么都有礼数,为人也本分,家教好,家世也清白,松二爷和他媳妇,都是本分老实的好人。
可以说,就这个大秀,不管是从个人来说,还是家世来说,那都是一等一的。
就是可惜,是两辈人,还是松二爷的闺女,这辈子是不可能了。
至于这个姑娘,还是算了吧,就留给其他人吧。
接着在大舅妈把姑娘介绍完后,就让何严跟她聊聊。
最后大舅妈问何严的意思,何严就拒绝了。
大舅妈一看何严没看上这个,当即拍着胸脯道:“利发呀,你放心,这个没看上没关系,你大舅妈又十个好姐妹,不行我就让她们一人给你介绍一个。”
“我就不信,给你找不到一个你中意的。”
何严心道:“我说大舅妈,你就好好的让我纳妾不好嘛。”
“这亲戚太热情,对自己太好,有时候也为难啊。”
何严道:“大舅妈,我的事我心里有数,您不用太操心。”
“我不是说过吗,我不会亏待我自己的。”
“等我想找了,我在找您,您看成吗?”
大舅妈道:“利发啊,不是我说,这找媳妇的事还是要趁早,早点娶了,可以给你们王家续香火不说,平时她也能伺候你不是。”
“你这总孤零零的一个人,长此以往,这也不是个事呀,不是。”
何严道:“您放心吧,我不可能老单着,今年咱就先不说这事了行吧?”
大舅妈想了想道:“再说吧,我先走了。”
何严一听心道:“得,这是没同意呀。”
然后何严就又给大舅妈拿车钱,她们三人就走了。
在接下来二个多月里,大舅妈又给介绍了好几个,都被何严给拒了。
这时候也进入到了寒冬腊月了。
就在几天前,春和托人给张秀英带了一份信。
张秀英看完信后,立刻就高兴的来找何严,对着高兴道:“王大哥,春和来信了,他没事,一定安定下来了。”
“他让我好好的谢谢你,多亏了你给他出的主要,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顺利。”
何严看着她高兴的样笑道:“行,平安就好。”
“二个多月了,终于又看见你有笑模样了。”
张秀英一听就些不好意思了,羞涩的笑道:“看大哥你说的。”
“总之谢谢你,我先回去了。”
说完她就回自己屋了。
到了自己屋里后,张秀英就想,就自己这情况,要不就当报恩了,做妾就做妾?
就以王大哥的为人,就是做妾,他也不会待自己不好。
第五十三章:寒冬腊月
过了几天后,就到了腊月初八。
这天明师傅起大早就开始熬腊八粥。
等何严起来后就喝上了,还按照习俗,给邻居张秀英送了一碗。
而今天不仅是腊八,还是京城贮冰的日子。
何严已经租好了一个冰窖,喝完腊八粥后,就去贮冰去了。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到了小年了。
这天早上趁着还没开门,何严就把伙计都召集到茶馆里。
何严道:“今天是小年,我宣布个事啊。”
“往年咱们是过节都不关门,大家也都连着干了好几年,一直也都没回过家。”
“我决定从今年开始,我们到了腊月二十八就放假,大家都回家过年去。”
“太好了!”伙计们一听就全都高兴了,欢呼一声后,就都对着何严兴奋谢道:“谢掌柜的。”
何严笑道:“好了,开门吧。”
接着伙计们就开门做生意,何严就出去买年货去了。
这时候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郁了。
何严坐着马车到了大栅栏,下车后就看各家店铺都挂上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整个大栅栏车水马龙,行人如织,都是来买年货,或者来玩的的人,热闹极了。
何严在大栅栏里把灯笼,春联,鞭炮,门神,糖果等都买了,还买了十多个荷包,和两只全聚德的烤鸭。
等到大栅栏逛完了,何严就又去珠市口,这里同样热闹,人声鼎沸,街道两旁全是买肉的,各种肉,野味活禽,什么都有。
何严逛了一圈下来,买了些鹿肉,猪肉,羊肉,野鸡,肥鱼等,买了不少,过年足够吃了。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堂堂大清,竟然没碰到卖熊掌的,大过年的想做个熊掌吃,都吃不上。
这下东西都买齐了,何严就坐车回家了。
到了茶馆一看人不多,就叫了几个伙计,把自己屋子里里外外的清洁一遍,春联,门神,窗花都贴上后,何严就开始祭灶神。
在院子里立个杆子,挂上天灯,摆上祭品,就完成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伙计们收拾好行李后,就一起来给何严拜年,告辞来了。
以李三为首的十多个伙计,家在外地的都背着包袱,本地的就拿着要带回家的东西,按照前后站好后,李三道:“掌柜的,我们今天就走了,就在这里给您提前拜年了。”
然后所有人就一起拜道:“掌柜的过年好。”
何严拿出荷包,这年头发红包都用荷包。
何严笑道:“好好好,也提前祝你们新年好。”
“一人一个红包,一个一个过来领吧。”
伙计们一听,李三就第一个上前,何严就把给他准备的,里边装着五两银子的荷包交给他。
“谢掌柜的。”李三接过去谢道,然后一模后,看向何严惊讶道:“这?”
何严笑道:“这么多年辛苦了,回去给家里人多买点东西,过个好年。”
李三想说太多了,最后停顿了一下后,还是什么都没说,感动的收下道:“谢谢掌柜的。”
何严笑道:“去吧。”
然后李三下去,明师傅就上来了。
何严给他的一样是五两银子,明师傅接过去后,也停了一下,最后也没说什么,收下了躬身道:“谢谢掌柜的。”
“我给您做了一些吃的,就放在锅里,过年时的没办法做,只能您自己想办法了,这些够您吃两天的了。”
何严点头道:“我知道了。”
接着给奎子的是二两,其他伙计的都是一两。
这帮小伙计们没想到何严会给这么多,在摸过之后,发现明显是一两银子大小,掌柜的总不能用石头糊弄他们,也不可能是金子,一个个就都惊喜的拜谢。
何严挨个点头回应了,看都发完了道:“走吧。”
“掌柜的再见。”伙计们再次的抱拳一拜,然后就都走了。
何严看人都走了,就回后院了。
张秀英就在后院呢,看到何严回来了问道:“都走了啊?”
何严道:“都走了。”
张秀英道:“他们这一走,突然改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何严笑道:“这不还有我吗。”
“再说了,也不能为了热闹就不让他们回家过年啊。”
“已经为了生意几年都没回过家了,老不让他们回去,不像话了。”
张秀英点头道:“这倒是。”
接着俩人就各自回房间了。
何严回到屋里拿出笔记本电脑,大过年的,就找了一个贺岁电影看,没完没了。
接着何严就又去厨房看看明师傅都做什么了,看有菜,直接就拿回屋,一边喝酒一边看。
过了一会后,松二爷来茶馆喝茶,刚走到门口,就看围着一帮人,走到人群里就问:“怎么了这是?”
进来比松二爷先来的常四爷,一指何严放的牌子道:“你看,今天王掌柜把伙计都放回家过年去了,过年期间休息,初八正常开业,今天喝不上茶了。”
刘麻子笑道:“这王掌柜的这么抠门,真是难得大方一回,竟然在过年的时候放伙计们回家过年,真是难得,难得呀。”
唐铁嘴点头笑道:“谁说不是呢。”
松二爷道:“也应该让伙计们回家过年了。”
“都几年过年的时候没关门了。”
常四爷道:“行了各位,既然不开门,那咱们就都回去吧。”
“二爷,去天福居喝两口?”
松二爷一听笑道:“好啊。”
然后众人就都散了。
到了晚上,何严就去清华池,洗过年的澡去了。
到了以后,何严一看里边的人,好家伙,那就跟下饺子一样啊。
不过何严也早有预料,照样洗。
等到洗澡后,何严回家时,随便就去了一趟二灰家里。
这时候眼看就要到大年三十了,他们抓了这么长时间的康梁同党,现在也已经养肥了,也是抄他们家的时候了。
最后何严看在马上就要到三十了,也别让他们太惨,毕竟年还是要过的,就把他家现有的吃的给他们留下了。
这次也没把他们扒光了扔到后海去,要不用不了多久,就得给冻死了。
何严收获满满,心情很好的就回家去了。
第五十四章:二两银子
到了第二天,二灰家是怎么样的惨状就不说了。
何严这在吃过了早饭后,待着也没什么事,拿出剑就去院里练剑去了。
就当何严要练完的时候,王秀英从屋里出来,看到何严在练剑,去倒完脏水回来后,就站下看了一会。
等到何严练完了,张秀英微笑着道:“没想到,王大哥还是用剑呢?”
何严笑道:“这么多年了,从来都没这么闲过,一时间不知道干什么了,就出来活动活动。”
“瞎练,练着玩。”
张秀英道:“挺好的。”
何严突然心血来潮道:“我教你练剑啊?”
张秀英摆手笑道:“我不行,您练吧。”
何严把剑递给她笑道:“没事,来试试。”
张秀英摆手微笑道:“我真不行。”
“来吧。”何严说着就把剑交给她,然后自己就从柴火里找个一根木棍,就开始教她练剑。
“手伸直。”
“像我这样上挑。”
“对,就是这样,这不是有模有样了吗。”
何严教着教着就发现,像张秀英这种正经,本分,柔和的女人,舞起剑来还真挺好看的。
张秀英记忆力还不错,只教了几遍后,他就把动作记住大半了,差不多能连贯的舞一遍了。
何严看着看着心道:“啥意思,这难道是老天爷让我再给她一次机会,再跟她提提纳妾的事?”
何严心想,这要是提出来了,她要是答应的话,那过年就变成俩人过了,这样自己做啥也不方便了,最起码明天晚上,自己都不能给自己放个春晚看了。
要是不收的话,没啥坏处,顶多就没人给暖被窝了。
何严想了想后,还是决定先不收了,暂时这样挺好。
接着俩人练剑练够了后,就各自回屋了。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
何严自己做了一堆好菜,放过鞭后,就一边看着结尾不煽情的小品,一边吃年夜饭。
等到吃完后,何严就出去看放花盒,半夜回来吃完饺子,也不等天亮了,直接就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也没人来给何严拜年,何严就去大钟寺大舅家拜年去。
在大家家喝了一天的酒,晚上才回来。
等到初七后,伙计们就都陆续的回来了,见到何严都喜气洋洋的说着过年好。
到了初八这天,按照先前写好的日子,茶馆就又正常开张了。
很快,客人们就都陆续来了。
胖乎乎,一脸横肉的二德子晃晃的进来茶馆,一看见何严就抱拳笑着道:“王掌柜的过年好呀。”
何严也抱拳笑着道:“过年好。”
“今您来的够早的啊。”
二德子笑着道:“您这新年第一天开张,我自然要早点过来捧场了。”
何严笑道:“好好好,您里边请。”
过了一会后,松二爷就来了,今年也是拜年,然后笑着道:“王掌柜啊,你这一关就是十多天,我这十多天没来,真是想死我了。”
何严笑着回应道:“没办法,伙计们也得过年不是。”
松二爷点头道:“那倒是。”
接着松二爷落座,常四爷,唐铁嘴就也都陆续的来了。
整个茶馆又是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到了1899年的夏天。
在这一年的夏天,秦二爷他那开工厂的计划终于是开始实行了。
他首先就十分霸道的打点好了衙门,然后就强买了常四爷家,以及他家周围的一片房子。
常四爷无奈,只好卖了房子,搬到乡下去住。
弄的常四爷这几天都没开茶馆。
这天来了松二爷就问他道:“四爷,这几天忙什么去了,都没来喝茶啊?”
常四爷一听道:“别提了,我家的房子被人给强买了。”
松二爷问:“怎么回事啊?”
常四爷就讲了一遍,那天他们全家人本来正高兴的在家包饺子呢,突然秦二爷的管家就带着人,进了他家一句话都不说就开始量房子。
等他发现后出去问,就被管家告知,这地方秦二爷要用来建工厂,实业救国,所以买他的房子。
他不卖,管家就告诉他,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官府那边秦二爷都已经打点好了。
松二爷听了道:“这什么人呀,强买别人家房子。”
“那你们全家现在住哪啊?”
常四爷道:“我老丈人家在乡下有房子,正好空着,我就搬到那住去了。”
“我也想开了,卖就卖吧,今后我就种点地,自食其力,也挺好的。”
“哎。”松二爷叹息一声道:“这什么世道啊。”
常四爷一脸失望的表情道:“我看在这么下去,这大清是要亡啊。”
何严一听道:“四爷,可不敢乱说,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松二爷也伸手拦他。
常四爷听了,无奈的点点头。
这时候一个女人领着一个头上插着草标的小姑娘走了进来,进来后可怜道:“哪位行行好,买去这孩子,就像买个小猫小狗,让孩子,有条活路。”
“农村大乱,土地慌了,颗粒无收哇。”
茶馆里的客人不管是好心的,还是唐铁嘴一路的,一看她们就都一撇嘴,转过头去,都不爱看这个。
何严走过去,看着小姑娘长的还挺俊俏的,看样子也是个本分的,问道:“孩子多大了,哪的人啊,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孩子12了,山东人,全家出来逃荒,孩他爹饿死了。”说着女人就拉着孩子跪下道:“求求你行行好,就买了她吧,实在是没活路了,只要二两银子就行。”
“丫头,这是你娘吗?”虽然人贩子不可能只要二两银子,这一看就是亲娘给闺女找活路的,何严还是问了一下。
小姑娘乖巧的点点头。
何严道:“起来吧,我买了。”
女人一听喜极而泣的磕头道:“谢谢您,谢谢您。”
何严道:“三爷,拿纸笔来。”
李三一听就拿纸笔去。
拿过来后何严就写了契书,拿出二两银子放桌子上,对女人道:“按手印吧。”
“好,好。”女人一听就高兴的按了手印。
收了银子后就对女孩道:“闺女啊,你以后就是这位老爷的了,以后要听话啊。”
第五十五章:聪明的二灰
小女孩一点都不惊讶,明显这女人已经跟她说过了,只是恋恋不舍的对女人叫了一声道:“娘。”
“乖。”女人留着泪,也跟不舍的道:“娘走了。”
说完女人一转头就走了。
小姑娘看她娘走了,就也哭了。
何严对李三道:“三爷,把她带到后院,让明师傅给她弄些吃的,然后再烧点热水,等她吃饱后,找张秀英帮她好好洗个澡,把虱子除干净了。”
“再让张秀英给她量量尺寸,然后去成衣铺,给她买套衣服,鞋袜。”
“好的。”三爷答应一声后,就对小姑娘道:“丫头,跟我走吧。”
然后小姑娘就乖乖的跟他走了。
松二爷道:“这可怜的,还好碰上了王掌柜这么个好人,也是她的福气了。”
常四爷点点头道:“没错。”
过了一阵后,在小姑娘吃完,洗完,换上衣服后,何严在后院屋里看着她问:“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小丫头乖巧的点点头。
何严看她这样满意的点下头,继续问:“你叫什么啊?”
小丫头声音清脆的道:“我姓张,因为是春天生的,所以家里人都叫我春妮。”
“春妮……这名听着还行,那就不改了,你以后就还叫春妮。”何严听着这名还行,就不给她改了。
春妮一听还叫原先的名,就高兴的不自觉一笑。
何严道:“今后你就住在西厢房里。”
“一会我让人装个铃铛,有是叫你的时候,我就拉绳,铃铛响你就过来了。”
春妮点头道:“知道了。”
何严道:“接下来我来给你讲讲规矩。”
接着何严就把规矩给他讲了一通。
包括今后怎么伺候自己等,全都在里边。
何严讲完了道:“记住了吗?”
春妮老实的道:“有些没记住……”
何严道:“今天先把能记住的都记住了,记不住的过后我再告诉你。”
春妮点头道:“是。”
何严道:“今天你就先去休息吧,三爷已经把你的屋给你收拾好了。”
“是。”春妮答应一声,就听话的去那屋了。
何严对这个丫头很满意,接着就继续站柜台去了。
小丫头在屋里看何严出去了,这才松口气,放松下来。
虽然她刚才看着挺镇定,其实心里很紧张,也不知道何严是个什么样的人,会怎么对她。
不过现在感觉何严还是挺好的,说话很和善,看着屋里给自己用的东西也挺好的,感觉是个好主人,就是规矩多了点。
想到这她就走到门口看了看,看何严没回来,她就在屋里看了看,然后躺炕上就睡着了。
自从逃荒以来,小丫头都有些日子没睡好了,不说睡的地方了,就光饿她就睡不好,这会吃饱了,心里放松,舒服的一躺,自然也就睡着了。
转眼几天过去。
小丫头经过这几天已经彻底适应丫鬟的生活,现在规矩也都记住了,也安心了。
这天何严看他在规矩上没问题了,就开始训练他在行走坐卧,各方面的仪态。
这天何严正在后院里训练小丫头走路的仪态呢,执着的大舅妈就又领着一个好姐妹,带着个大姑娘来了。
大舅妈一看何严这多了个小姑娘,就单独问何严是什么情况?
何严微笑道:“这小姑娘怎么样,不错吧?”
大舅妈道:“看着是挺好的。”
“你别跟我闲扯,说怎么回事?”
何严道:“这还能怎么回事啊,买的啊。”
“那天一个女人到茶馆里来卖的,二两银子,我看着不错就买了。”
大舅子道:“就二两银子,那真不贵。”
何严道:“当然不贵了,二两银子也就松二爷买两蝈蝈的钱,要是再便宜,那就只有白送了。”
“而且以后您也不用再往我这领大姑娘了,我准备等这丫头长大了,让她给我当个妾,您看怎么样?”
大舅妈一听想了一下,点头道:“你还别说,这个小姑娘我看着是挺好的,要是当妾的话,那还真行。”
“不过你想好了,妾终究不是妻,你以后就打不算续弦了?”
何严道:“现在是没有再娶打算,有这丫头陪着我也行了。”
大舅妈道:“那行,那就随你了,你不自己一个人单着,能续香火就行。”
“那今天来的这个你也得应付一下去。”
何严笑道:“那是应该的。”
接然后何严就和大舅妈又去合演了一出相亲。
接着在相完亲,再一次委婉的拒绝后,大舅妈在这次走后,就不在给何严张罗婚事了。
转眼一年就又过去了。
在这一年中,何严在那次相亲结束后,就继续训练小丫头的仪态,然后就是教导她一些适合她会的东西。
在这期间何严还弄了一间书房,除了用来看书,就是为以后自己要干什么准备的。
而二灰这俩货,自从上次过年被何严抄了之后,差点没气疯了。
而由于怎么也找不出是谁干的,俩人就想了办法保护自己的财产,这会有什么之前的都不放在家里了,有点钱就存钱庄里,有点就存钱庄里。
然后还把银票在外边找个安全的地方给藏起来。
他俩这样一弄,何严就更方便了,都不用迷昏他们了。
当他们再次被何严抄了后,俩人立刻就去钱庄查,看是谁取了他们银票的银子,谁取就抓谁。
可惜何严是个不差钱,就是不取,俩人在一年中去查了无数次也没用,这就给他们弄的彻底没脾气了。
现在俩人是有钱就花,坚决不留着,家里吃窝头,一有钱就去外面馆子大鱼大肉,改善生活。
弄的何严都不得不说一句,算你俩狠。
这时候离八国联军开战已经没多久了。
由于最近在一部分义和团被招安后,又有乱党闹事,这天朝廷发告示,为防止茶室酒楼成为乱党传递消息,妖言惑众的场所,所有酒楼茶室均关门十天,让乱党无所藏匿,以便抓捕乱党。
何严接到通知后,直接就又给伙计们放假了。
何严道:“反正也不让开门,那就给你们放假了。”
“工钱不扣,提前发给你们,放八天,第九天回来。”
伙计们一听就又高兴了。
真是不管在什么时候,放假都是大家喜欢的事。
伙计们收拾收拾东西后就都回家了。
第五十六章:开战了
转眼十天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所有伙计都回来了,只有李三没有回来了。
何严也不知道他什么情况,电视剧里时间线很乱,1898年还抓康梁余党,李三回家,结果过了没几天,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跟八国联军开战了。
他还被抓走了,然后又跑出来,这一下中间两年时间就不知道去哪了。
不过何严对这事一点也不在意,李三不在,那就让奎子先顶上他的位置,反正不影响茶馆正常营业,什么也不耽误。
转眼又过去了一些日子,这天晚上,何严正在屋里看电视剧林深见鹿呢。
这电视剧看的何严这个气呀,这三个男主角就是三个舔狗啊,一个比一个窝囊。
何严都弃剧好几次了,要不是为了防止以后可能会穿越过去,才不看这破电视剧呢。
就在这时候,后院的门被敲响了。
春妮在屋里一听又敲门就从屋里出来了。
不过何严告诉过她,晚上不让她应门,她就站着院里,如果何严长时间没出来,她在叫何严。
何严收起电脑从屋里出来,过去打开一看,正是多日不见的李三回来了。
李三完全一副逃荒的样子,看到何严就叫道:“掌柜的。”
何严看着他这样子道:“三爷?”
“你怎么弄成这样了?”
“快进来。”
俩人走进院子里,李三道:“掌柜的,咱们东家伙计,差点就见不着了呀。”
何严问:“怎么回事啊?”
李三道:“你说我这趟家回的,山东地面上全乱了套了。”
“我回来的路上先是被义和团抓走了。”
“他们说我是洋人的奸细,就让我给他们挖地道啊,剪电线啊,我就偷偷的跑了。”
“跑了以后,又让洋人给抓住了。”
“他们又让我干活,给他们运东西,我又偷偷的跑了。”
“等我跑到廊坊的时候,又碰上了打仗。”
“多亏我碰上的是我们大清兵,没有为难我,我就继续跑。”
“直到今天,我这才跑了回来。”
“不过我听说洋人已经占了通州了,京城也不安全了。”
“要不掌柜的,我们继续跑吧?”
同样出来的张秀英听完后就老向何严,急道:“大哥我们怎么办啊?”
何严道:“没事,不用急,老佛爷都没跑呢,先不用慌。”
李三道:“都听您的,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何严道:“春妮,快去给三爷打点水洗洗。”
“是。”春妮应了一声就去了。
李三道:“我自己弄就行。”
何严道:“没事,让她去吧。”
“洗洗后让明师傅给你弄掉吃的,然后就早点休息吧。”
“秀英你也回去吧,安心在家呆着,没事。”
“都听大哥的。”张秀英说完就回屋去了。”
转眼一天过去。
这天晚上的半夜,就该是联军进攻的时候了。
这天也没人有心思喝茶了。
像是松二爷家里,已经先把家里值钱的,还有他的蛐蛐都藏好了,小黄鸟带在身边,随时准备藏到地窖里去。
而常四爷就很刚了,就在他关心战事,站在院子里遥望京城时候,媳妇提议全家逃跑,出去躲躲去。
常四爷本就痛恨洋人,一听就直接拒绝:“又没做什么亏心事,怕什么,不跑。”
媳妇一看也就只好回屋待着去了。
而刘麻子就绝了,他偷偷准备了十字架,洋人要是真打进来了,他就办成是教会的。
这样他们家不仅不会有事了,到时候他还能借着这个,到大街上干点坏事去。
而何严这边就准备帮忙了。
已经在朝阳门,东直门,东便门,广渠门都放了一个麻雀无人机,准备观看战况。
当到了半夜的时候,老毛子军先头部队最先到达东便门,直接就开打。
何严在春妮睡着后,就又迷了她一下,然后就在屋里观战。
就看义和团的人在城楼上跟老毛子互射。
虽然义和团的人装备差,主要还是冷兵器呢,但他们严防死守,也老毛子先头部队虽然尽力攻打,但也打不下来。
而义和团还是在犯着在天津时一样的毛病。
其实清军的装备一点都不差,武卫军装备的基本都是毛瑟步枪,但他们就是不会用,攻击时火力很密集,但打一枪之后就后退。
当时在津门战斗的时候何严没事也看了,看到这情况后,气的何严直骂,你当这是前堂枪呢,还退回去换弹,拉枪栓继续干他们啊。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像马克沁,加特林等机枪就都被搁置了。
何严看着联军打下天津后,从武器库里缴获的光最新的毛瑟步枪就3万把,而且这枪比奥军的枪还要先进。
就这一次,联军缴获的这些武器就比他们整个联军的武器还多,还好,就连外国人惊呆了,直说两只手都拿不过来。
这还只是枪,大炮那就更不用说了,最先进的克虏伯,格鲁森,阿姆色特朗等大中小型大炮,炮弹,也都被联军缴获走了。
而在打起来的时候,津门老百姓竟然还去劝说守卫南门清军,让清军不要抵抗,说只要清军门不在城上炮击洋人,洋人就不会炮击我们,清军听完还就撤了。
这让攻打南门的联军根本就没碰上大清守军,进城后就只碰到少量的义和团,就这联军还被杀了900多了,大小军官死了25个。
而守在城外的宋庆和马玉昆俩人,也是抵抗都不抵抗,俩边一开战,直接带着人就跑了。
这俩货害怕洋人,怕的就像汉武帝的要打匈奴时,那些害怕匈奴人一样的官员一样。
看到何严当时就想用蚊子无人机杀了这俩不战而退的活。
不过最后想想,自己一个开茶馆的,就别操那个皇帝的心了,就放过了他们。
而何严之所以看这边的战斗,一是看看热闹,二也是大清刚开始打的时候还是凑合的。
何严从廊坊开始看起的,6月10日,西摩尔就带着八百多人和数门火炮,乘坐火车去京城,走到廊坊时铁路就已经被义和团给挖了,无法前进。
就当他们修铁路的时候,就被义和团攻击了,被迫退回廊坊火车站。
第五十七章:准备出手
义和团一看他们跑了就紧追不舍,最后把联军给困在了廊坊火车站里。
这一围就是4天,在这四天里,后续的联军也来了,一共达到了2000多了。
等联军继续北进时,三百多义和团的人就冲进火车站,杀伤了留守的一些联军,下午又开始对留守的人进行攻击,弄的已经出发的西摩尔不得不回援。
16日西摩尔看着北进实在无望了,在这还不断遭受攻击,就退守杨村。
到了18号,清军三千多人又攻击火车站留守的联军,打了八十多分钟,杀伤五十多人,留守的联军不得不撤退,在推到杨村火车站后,又被义和团杀伤他40多人。
这时候西摩尔已经成为被动挨打,缺粮少弹的情况了,没办法,大晚上的抢了村们几条船后,就往津门撤退。
等他们第二天走到北仓的时候,和穆庄的时候,又被聂士成给逮住了,一通战斗下来,联军损失惨重,继续后撤,不过这回只敢晚上偷偷的走,白天不敢走了。
在到了21日的时候,联军撤退道西沽的时候,碰到了大清的一个军械库,趁着清军不备,直接就给打下来了。
这下联军就得到了武器弹药当年的补充。
由于这时候联军被打的已经没有多少战力了,看自己根本就撤退不回去津门,只好暗中派人去求援。
而杨慕时部在联军据守弹药库的时候,一度攻了进去,但原本防守弹药库的两只部队竟然只观望,不出战,最后杨慕时因为兵力不够,只能退出,没能全歼联军这只部队。
最后这只联军队伍在增援的接应下,退回了津门。
何严看的都草他们妈了,这都能让敌人跑了,这仗打的,闹呢?
而就在西摩尔被追着打的时候,大沽口炮台那边就沦陷了。
直到炮台沦陷,裕禄都没有出兵增援,就因为朝廷这时候是打是和还没拿定主意呢。
一边是主战派,一边是主和派,南边还东南互保不参与,就只有直隶和京城跟联军干,这情况慈禧也怕,不过这时候已经不打也不行了,就又采纳裕禄的办法。
先跟洋人干,有优势就议和。
结果就是一边派人围攻使馆区,裕禄又不打,成天就往空地放炮,还偷偷派人给他们送吃的,喝的,弄的何严都想给送的吃的里下点毒,把他们都毒死得了。
到时候你就是不想打也得打。
不过看慈禧等人的德行,还是算了吧,只保京城就行了,别的不管。
而津门这边一直也没消停,17清军加义和团就和联军干起来了,18到22日联军被堵在租界里,被打的都竖白旗了,清军这边还是没能拿下他们。
在21日联军两千八百人曾兵津门,因为铁路被毁,只能步行,被清军阻击,被杀伤500人,最后和西摩尔一起退去租界。
这时候联军达到了7100人,情况十分困难,缺少食物,房屋被毁,医院里全是伤员,拥挤不堪。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就只在那炮击和骚扰,就是不大举进攻。
最后联军在27出动3000人,强攻东机械局,拿下来清军的补给点和炮击点,这下租界里终于安全些了。
等到了7月5日,联军在大沽口已经曾兵到一万四千人,津门租界8000人,达到了两万两千多人。
接下来两边就围绕着争夺东机械局,铁路激烈开打,清军同时调集部队,继续炮击租界。
最后联军被打的退出火车站,东机械局虽然没拿回来,但打了五次,杀了不少敌人。
张德成还利用火牛阵踏过租界的雷区,一度冲进租界。
而在租界里的大情人也借此机会,在暗处对洋人打冷枪,烧他们的仓库,放信号,配合清军和义和团打洋人。
这一天清军聂士成打下了八里台,跑马场,还有小营门。
到了9号,联军攻打跑马地,聂士成部知道后立刻从小营门增援,最后联军用了四小时夺回跑马地。然后就开始围攻在八里台的聂士成。
最后聂士重伤七处,仍然坚持指挥作战,直到重伤身亡。
接着联军又攻打了南机械局,不过这里离租界太远了,没法守,他们也就只好把南机械局给烧了,然后就退回了租界。
到了这里,联军已经到了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疲惫之极的境地。
这时候朝廷一看己方大优,就又开始不打了,去找联军议和,这下联军就得了喘息的机会。
而后在13号这天,清军为议和,还自己屠杀了义和团。
这下义和团的人就都跑了。
联军看清军不打自己了,就安逸的等着曾兵,等到增兵一到,他们就开始攻打津门城了。
随着津门失陷,这战争形势一下就形势扭转了。
接下来就是一路十分顺利的打到了通州,就到了现在。
何严知道今晚老毛子打不下来来,在看了一会后就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何严睡到7点多才起来。
洗漱之后,吃完早饭,然后就去书房了。
这时候小日子已经要开始炮机东直门了。
何严让春妮和张秀英都在房间里待着不用害怕。
让伙计们轮番在茶馆看着后,就在书房里拿出遥控器,放出蚊子无人机就让他们自动巡航,分别飞向了会被攻击的城门,何严要开始杀人了。
何严用麻雀无人机看着东直门的战况,昨晚是用枪互射,今天这里就是用炮互射。
这时候清军虽然被联军缴获走了一部分大炮,但清军在京津两地的新旧大炮一共有800多门呢,所以清军在炮战上一点也不虚。
何严看着两边隔着1800米在哪互射,心道:“这时候自己要是能出来,找个安全的地方的话,阻击枪一架,打猎小日子,能打的他们怀疑人生。”
过了没多久,无人机蚊子就到了城门。
何严也不磨叽,控制着麻雀找个枝头落下后,就改为控制蚊子。
刚才小日子借给了老毛子一个大队的人,既然现在就只有你俩在攻城,那就先从你俩下手吧。
第五十八章:全都蒙了
何严控制着蚊子无人机,冲着小日子一方的阵地就飞过去,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最高指挥官。
目标已经找到,何严就直接出手,控制着蚊子就到飞到了军衔最高,最牛逼的那人的后脖子上,直接就用蚊子的嘴,一下就刺入了他的哑门穴。
正拿着望远镜,正在看战斗情况的指挥官,整个人突然难受了一下,然后就倒下去了。
其他人一看赶紧就紧张查看。
在指挥官旁边的,军衔第二个高的人推了指挥官两下后,用日语急道:“长官,长官?”
“快叫军医!”
另一个人看着指挥官的好像是没有呼吸了,就试了一下,发现没气了,惊道:“不好,福岛长官没气了!”
军衔第二急道:“怎么会这样?!”
“长官这是突发疾病吗?”
这时候何严已经控制着蚊子,在指挥官倒下时就已经飞走,飞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了。
何严看人死无误了,就开始杀老毛子这边的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了,何严就是杀完了老毛子杀小日子,杀完了小日子,杀老毛子,都是挑军衔最高,看着最牛逼的杀。
在杀了几个后,他们俩边就察觉出这事不对了,每次死的都是当时的最高长官,这让现在官最大的一阵胆寒。
他们也不管好不好使,赶紧就叫人护卫。
何严不管,只要他们防不住自己,那就继续杀。
接着在又死了两个后,他们发现就是严防死守也没用,别说不死了,就是怎么死的。
这时候他们再也绷不住了,全都奔溃了,特别是现在军衔最高的人,直接就惊恐的大喊:“撤退!!!”
随着他一喊,其他人就都动起来的喊:“撤退,撤退!!!”
这撤退的命令一下,前方的士兵不明所以,然后就开始撤退。
何严看他们开始撤了,也就不管他们了。
过了没多久,大清这边发现敌军突然停火了,特别东便门这边是看到敌军都退了,两个门的守军就也都蒙了。
到了上午快到11点时,大不列颠和漂亮国的军队从另外一路来,还不知道这边的情况,直接就开始攻打广渠门。
这时候清军都已经知道早上的事了,虽然还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毕竟敌人退了就是好事,这回董福祥安心的守着广渠门,不用再去增援其他三门了。
而何严这看大不列颠和漂亮国来了,在他们还有一定距离后,就用麻雀飞到董福祥头上,告诉了他广渠门下水道的事。
董福祥一看是一只麻雀再跟自己说话,顿时奇异一只麻雀竟然能飞来告诉他这事,就算是人特意训练的,那它是怎么认识自己的?
不过董福祥听到这么重要的消息,这时候也顾不上研究麻雀了,也不管真假,这事太重要了,立刻就派人前去查看。
在派了人后,董福祥又抬头看,发现麻雀还没飞走,就在天上看着自己,就对麻雀道:“你怎么不走啊?”
“你的主人是谁啊?”
何严这边打字道:“搬四辆格林快炮去堵住下水道口,两两射击,换弹时切换。”
“再拍近战和火枪兵协同防御,以免有漏网之鱼。”
董福祥听了后想想道:“可以。”
他身边的一个手下,看着这么厉害的一只麻雀,喜欢的笑道:“原来他是还有话要对对大人说啊。”
何严又打字道:“快去吧,大不列颠和漂亮国的军队马上就要进攻了。”
说完何严就控制着麻雀飞走了。
又一个手下道:“这麻雀训练的真好。”
过了一会,听到手下人回来禀报,麻雀说的是真的,广渠门下水道真的能直接进来。
董福祥立刻大声急道:“快,全子,你赶紧带上一队人按照麻雀说的做。”
“是。”刚才说麻雀训练的真好的全子听了,应了你一声后,立刻就去了。
董福祥继续喊道:“全体准备战斗!”
随着两边开战了,何严就如法炮制,还是用蚊子无人机进行攻击。
“这里是有魔鬼吗?!”过了没多久,在大不列颠和漂亮国都死了几个指挥官后,吓的他们恐惧的大喊一声,就也撤退了。
清军一看敌人又走了,就又蒙了。
等到联军再次聚到一起,法兰西,奥匈,意面,小德子四家,看着另外四家的人,都很庆幸自己没事。
多亏自己还没打呢。
现在经过这一战,就连联军总指挥西摩尔都死了,一时之间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损失的四家也都给自己国家发了电报,说明情况后,他们的国家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了。
现在都在赶紧召开议会,研究怎么办。
何严看他们这边不会在进攻了,伸个懒腰道:“这也不知道是谁在打仗呢。”
“别人打仗,给自己忙活够呛。”
然后何严看这时候也到中午了,就去吃午饭去了。
转眼到了第二天。
老百姓看着没啥事,就又纷纷从家里出来,何严也正常开门,他们就正常来喝茶。
何严就听着他们讨论。
“你们知道这次攻城是怎么回事吗?”
“怎么突然就不打了?”
“我听说呀,好像是义和团的人大发神威,用神功把他们给打退了。”
“你那一听就是胡扯的,义和团要是真有神功,他们早就把洋人给打退了,也就没有洋人打咱们京城这事了。”
“我听的是,好像是有一只神鸟麻雀降世,是这只神鸟打退了洋人。”
说是义和团的那人一听道:“你还说我这义和团是胡扯,你这听着更不靠谱。”
“还神鸟,神鸟能是麻雀吗?”
“哎,你还真别不信,我听说的也是神鸟麻雀。”另一个又给说神鸟的证明道:“再说了,麻雀怎么就不能是神鸟了?”
“也许这神鸟就是以麻雀存在的呢?”
“或者是神鸟降临,就降临在麻雀身上了。”
对于神鸟来说,降临在什么鸟上,也不影响人家是神鸟啊。”
说神鸟的那位一听点头道:“没错。”
“还有一种可能,麻雀这么多,就有一只成为神鸟了,它也说不定不是?”
第五十九章:赏了
何严站在柜台后面,看着茶馆里的人都高兴的讨论着攻城的事,今天也不跟他们说莫谈国事了,那样可太扫兴了。
看着他们这么高兴,自己也算没白辛苦了。
到了下午,联军那边各国达成一致,决定再进攻一次试试。
联军一听这道命令,虽然不想去,但也不能抗命,就赶紧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半夜在打一次,要是还那样就赶紧撤退,以后就是抗命,也不打京城了。
何严一直用蚊子无人机监视着他们呢,一听他们的决定心道:“下午来多好,当误我睡。”
等到了晚上,何严看春妮睡着了,就又迷了她一下,确定不会醒,就在屋里拿出遥控器。
等到联军那边出发了,何严这次也不等他们开始攻城在杀了,在他们半路上就开始。
当杀了第一个后,联军们一看,立刻就以最快的速度撤退,放弃攻打京城。
何严这一看完活了,就收起遥控器睡觉了。
到了第二天,联军们经过商量后就决定,既然京城不能打了,那就调整战略,分兵三路,分别向东北,蒙古,西边三个方向进攻。
这样一来可以扩大战果,打下更多的地方,同时可以在打下京城周边的地方后,把京城围成一座孤城。
朝廷在知道当前的情况后,虽然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联军的不少指挥都在攻城时了,也不知道是谁干的,就当是老天爷保佑了。
接着他们就又开始琢磨起怎么议和的事,同时慈禧下令全面抵抗,反正京师没事她也就安全了,胆气自然也就壮了,而且这样有还利于议和。
张之洞那边在知道了京城这边的情况后,立刻就调拨汉阳造3000支,子弹100万发,交给岑春煊组建军队,抵抗联军。
这一次由于各地积极抵抗,小德子和法兰西向西进攻,在清军手里接连吃了两场败仗后,就不在进攻。
向蒙古方向的进攻也不太顺利。
其实自从开战后,他们一直都打的不怎么顺,几次都是岌岌可危,所以向北进攻的大不列颠和漂亮国,在打了京城后,扩张的意愿本就低下,很快也就不怎么打了。
而小日子这次是联军中损失最大的,再加上他们这次本来就是被大不列颠和法兰西逼着加入了,所以在和老毛子进攻东北方向时,也不积极。
只有向东北方向进军的老毛子,他们觉得这次是占领东北的好时间,不仅积极,还再次集结13万5000人的军队,从老家分三路进攻东北。
而大清在东北的守军一共加起来才五万八千人,实际五万都不到虽然全力抵抗,这也导致虽然清军拼死抵抗,但始终挡不住老毛子,
而老毛子在打赢的一路上是无恶不作。
从西北方向进攻的老毛子,在第一战胜利,打下呼伦贝尔后,就屠杀当地居民三千人。
而从海兰泡方向发起进攻的老毛子,由于在第一次进行半夜偷渡攻击就被清军给打了回去了。
15日进行的攻击,16日老毛子就抓了在海兰泡的大清居民3000多人,然后就都赶到黑龙江边,刀劈斧剁全部杀死,把黑龙江的水都杀成红色的。
到了21日,共杀了将近6000人。
等到老毛子的增兵到了,再次进攻,这次成功渡过黑龙江,占领了六十四屯后,就将六十四屯全部焚毁,直接把7000多大清居民全部赶进黑龙江溺死。
这一下导致大清人极度的愤怒,在接下来老毛子的进攻中,大清人不管是军民,只要受到老毛子的攻击,就都拼死抵抗。
在接下来老毛子一万四千人攻打珲珲时,清军3000守军在防守一天后被攻破入城,城里居民纷纷拿起武器,跟老毛子逐屋争夺,战死1500多人后,老毛子才在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后成功占领。
而北边从兴安岭方向进攻的老毛子也是一路的烧杀抢夺。
这也导致后来虽然老毛子打下来东北全境,但东北人一直不断自发形成武装,不断的攻击老毛子。
这也导致原本想整个吞并东北的老毛子不得不放弃。
而也是这种情况,导致东北出现了无数的土匪。
当然这跟何严就挨不上了,何严就正常的开着茶馆,除非今后有机会的,要是何严当了皇帝,那就一定要让他们付出血的代价了。
……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大清和八国联军终于是又成功议和了。
这次由于京城被保住了,大清在谈判时也硬气多了,最后只赔了一点钱,这次的事就算结束了。
这天茶馆里,常四爷就议和的事,就又不高兴了,对松二爷道:“松二爷,你说咱们大清怎么就这么软呢?”
“就这次的情况,竟然还是赔了银子,虽然不多吧,但就是不赔又能怎么样?”
“大不了再跟他打10年,20年,甚至30年的。”
“咱大清有的是人,不怕打。”
松二爷点头道:“谁说不是呢。”
何严过去道:“好了四爷,莫谈国事,莫谈国事啊。”
常四爷一听点头道:“好好好,不说了,不说了。”
“说了也白说。”
何严看他不说了,就继续回去站柜台。
到了晚上,何严和春妮一起吃饭,吃着吃着,何严无意中看见一眼春妮后,就发现她应该怀孕了。
到了今年春妮已经14了,何严就收她为妾了。
何严道:“明天给你找个郎中看看。”
春妮一脸疑惑的问:“老爷,我没感觉哪不舒服啊?”
何严道:“你应该是有了。”
春妮也不管何严是怎么看出来的,直接又惊又喜的道:“真的?”
何严道:“看你这半喜半忧的,怎么害怕啊?”
春妮道:“以前我在家的时候,我家有个同村的邻居,就是生孩子死的。”
何严笑道:“放心吧,不用紧张。”
“生孩子在平常不过的事了,我保你什么事都没有。”
春妮点点头,俩人就继续吃饭。
到了第二天,何严让三爷找来了郎中,一把脉果然是有喜了。
伙计们知道后纷纷给何严道喜。
虽然何严已经有过很多次孩子了,对这种事早就没什么感觉了,但还是高兴的笑着道:“三爷,赏了,每人一两银子,买肉买酒庆祝。”
伙计们一听全都兴奋的对着何严,齐声高兴道:“谢掌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