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村长来了
“我去找找,还有他们爹以前的衣裳,先给娃娃裹上。”老妪想起来,箱子里还有儿子留下的两套衣裳,忙说。
“也好。”瑾娘应了一声,将衣裳放在盆子里认真的搓洗起来。
老妪也从屋里找了两件破破烂烂打满补丁的衣裳给两个娃儿裹在身上,却实在是太大了些,老妪想想又用一条腰带将衣裳绑在娃儿身上,将袖子高高的挽起来。
这下两个小人儿就像穿了袍子一样,看起来虽然怪异却该遮的地方都遮住了。
两个小娃儿许是觉得这样的穿着十分新奇,你指指我,我点点你的,玩的十分开心。
小孩子就是这样,大人看起来寻常无奇的东西,他们就能认真的玩一天。
瑾娘看着都不由有些羡慕了,这样的日子,大人们大概都快愁死了,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老妪由着瑾娘做这些,自己就在一旁打打下手,一面与瑾娘说些不相干的闲话。
这样的场面很温馨,如果不是熟悉的人肯定看不出来,这根本不是一家人,几天前,还是完全不认识彼此的陌生人。
很快,两个孩子破破烂烂的衣裳就洗干净了,瑾娘将衣服仔细的捋平整之后才晾在外头的木头杆子上。
“回头晾干了,我再给补一补,还能穿一段时间。”瑾娘瞧着衣裳上大大小小的破损说。
衣裳很破,看得出来,老妪曾经用线串过,只是针线太粗,又裂开了。
“多亏你了!”老妪眼角有些湿润的说道。
瑾娘忙就走到她跟前嗔怪的说道:“大娘,您咋又客气上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是救命之恩,她做这点儿算什么?
“不说了,都不说了。”老妪蹒跚着走向屋里去:“我记得家里还有几块碎布头,找出来给两个娃儿补衣裳。”
她年纪大了,眼神也越来越不好了,就是缝补衣裳也有些吃力,难为这姑娘人好,让她帮帮忙也好。
“大娘,您先找,水缸见底了,我挑水去。”瑾娘扶着老妪进屋才说。
山上有一条小溪流,水流很清澈,味道也甘甜,阿武一家人吃用的水就从这里挑。
老妪忙道:“你不要去,阿武力气大,等他回来让他去。你病刚好,今天又做了这么多的活,可不能劳累。”
瑾娘笑着说道:“没事,都好的差不多了,您看看,我也不是那种弱不禁风的。阿武在山里一天,也够累的了。”
一个大人,依靠着小孩子生活,算怎么回事,她可做不来这种事。
老妪叹一口气说道:“真是难为他,为了能多找一点吃的养活我们祖孙几个人,走很远的路到深山里去找吃的……”
她语气里满满的都是心疼,虽然阿武没说,但老妪却感觉到了,阿武为了能找到更多吃食,这两天应该又朝着深山里走了。
瑾娘听在心里,也有些不落忍,才不到十岁的孩子啊!可怜见的。
“大娘,您别担心,以后我帮着阿武照顾你们。”神使鬼差的,瑾娘说了这么一句。
等这话说出来了,瑾娘又觉得有些不对,她这样说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老妪听了这话,也是一顿,她是不是听错了?
良久,老妪说道:“你总要回家,哪能一辈子留在这里照顾我们。我一天天的不行了,这两个小的……”
这厢正说着话,忽然就听到院子外头有人进来,打断了二人的对话。
附近就只有阿武一家子人,猛听到有人来,阿武奶奶和瑾娘都吓了一跳。
来的是谁?不会是坏人吧?
家里头老的老小的小,要是真的遇到坏人,他们该怎么办?
要是平时,肯定也没这样的想法,可现在很多人家园被毁,流离失所,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时候,人性什么的就很难说了。
老妪和瑾娘二人面面相觑,感受到大人紧张气氛的两个孩子坐在炕头上,盖着破被子,更是连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阿武!”外头传来洪亮的声音。
阿武奶奶听到了还算熟悉的声音,才长舒一口气说道:“是村长来了。”
瑾娘听到村长两个字,也是愣了一下。
这时候,村长跑这里来干啥?
许是被后世的网络影响,瑾娘对村长之类的存在都没什么好印象。
老妪蹒跚的迈着小碎步走到外头招呼客人,瑾娘也朝外看去。
院子里进来一个中年男人,大概四十多岁,看起来倒是一副忠厚老实的样貌。
那人的手中还拎着一个布袋子,看起来鼓鼓囊囊挺沉的样子。
因见到老妪出门,他说道:“您家里这还挺好,没有受水。”
“托您的福,要不是您上半年帮着疏通了这里的水路,只怕这一次我们祖孙几个也逃不过。”老妪佝偻着身体忙就客客气气的说道。
听得出来这语气里的感激之情是不掺假的,瑾娘也安心很多。
“大娘,这是朝廷发放的救灾粮食,一口人八斤粮食,你们家四口人,一共三十二斤,我给你们兑换成面顺路给你们送过来了。”那人憨厚的笑着说道。
居然是粮食,瑾娘惊讶的看着中年人手中的布袋子。
还真没想到,赈灾的粮食这时候就能发放下来,这速度倒是很快啊,而且,这位村长人还真是不错。
“谢谢村长了,麻烦您了。”老妪笑着客气的说道。
家里头没有顶用的劳力,要不是村长操心着,他们家的日子要比现在还艰难呢。
“不过是顺便的事儿,您这客气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谁还能没点儿难处!”
这话是这几天里瑾娘第二次听了,第一次是从阿武奶奶口中听的,第二次是从村长口中听到的,不一样的人,说话的语气却是一样的。
“大娘,就是还有个事儿,我得跟您说说。”村长将装着面粉的袋子放在院子里,有些局促的说道。
瑾娘的心沉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老妪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只是看着村长。
村长搓搓手,看得出来有些为难,但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第017章 靠什么养家
“大娘,是这样的,虽然现在朝廷开仓放粮了,可也不是没有要求的。”村长越说声音越小,似乎是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瑾娘听着村长这样欲言又止,心里觉得不好,可是她与村长也不认识,倒是不好意思开口问。
“有啥要求啊,村长您尽管说。”老妪脸上带着笑容迫不及待的说道。
总算是等到朝廷赈灾了,这日子能过下去了啊!要说不欣喜,那是不可能的。
“大娘,朝廷发了通报,只发这一次免费的救灾粮。再要粮食就要靠劳动力换,成年男子一天给两斤粮食,女人每天一斤半,十岁以上的孩子,每天给一斤。只是,你们家阿武还不到十岁,朝廷不要。”
瑾娘听到村长语气里的不忍心,何止是村长,瑾娘听着也觉得心里难受,一家子人给三十来斤的粮食,就算是再怎么省着吃,能吃几天?
但是家里没有劳力,没办法赚取粮食,这可不是要生生要了这一家人的命?
老妪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到了最后,脸上竟然满是哀伤,她跌坐在地上,没有说话,但是眼中的泪水却抑制不住。
瑾娘在看着心酸的厉害,她两步走上前说道:“村长,我去能行吗?”
对于阿武家里的变化,村长之前就已经看到了,他本来就在疑惑,阿武家里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甚至,他还在想,是不是阿武的娘亲回来了。
但在看到院子里的年轻女子之后,他觉得,阿武家里有这么大的变化应该与这女子有关系。
至于阿武的娘亲,既然走了,那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他很想问问,这年轻女子是谁,可杨阿婶没有介绍,村长也不好意思开口问一个年轻女子的身份。
瑾娘忽然上前,还落落大方的说话,可让村长吃了一惊。
他看看瑾娘,再看看老妪,似乎在询问,眼前的女子是什么人。
老妪用袖子抹去脸上的泪水,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是阿武救的杨家姑娘,也算是我们本家。”
“村长,我去干活领粮食能成吗?”瑾娘目光坚定的看着村长问。
这个家里唯一能干活的就她了,一天一斤半的粮食,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夹杂些野菜之类,勉强够一家子人果腹了。
可是,村长却摇头了:“朝廷有规定,只允许有户籍的人上工。姑娘是哪里人就该去哪里,灾民都是有数的。再说,附近的人,互相都认识,姑娘要去只怕难。”
要是但凡有一点可能,村长都愿意帮这个人,可是这时候,有点为难。
瑾娘如何能不理解,现在争粮食就是争活命的机会,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不会高风亮节的将粮食拱手让给其他人。
这条路显然是走不通的。
村长不忍心看下去,只能落荒而逃。
瑾娘看着村长远去的背影,心里越发沉了下来,朝廷给的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但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家子人就这么饿死啊!
那就只有想其他的办法做活儿了,罢了,总能找到一条活路的!
可这样的时候,又有多少地方要人?别的不说,活不下去的人自卖自身的都不少,每次到了大灾大难的时候,人口的价格都会下降,何况是靠劳力换粮食。
便是一个大男人也未必能养活一家子人,就别说她一个女人了。
靠劳力,也行不通,那就只能想其他的办法。
因为村长说的一番话,家里的气氛不是很好,两个孩子乖巧的坐在炕上,连平日里的嬉闹都没有了,懂事的不给大人们找麻烦。
夏日的太阳光很烈,很快,两个孩子的衣裳就晒干了,瑾娘沉默着将衣服上破损的地方细细的补了一遍。
她的手巧,就算是补衣裳,也补出了花样儿,已经破烂不堪的衣裳在她巧手的拾掇下看起来好了很多。
两个小娃儿难得看到衣服这样干净,还带着太阳的香味,脸上都多了灿烂的笑意。
“衣服香香!”阿菜穿上了洗的干干净净的衣裳,嗅着衣裳上的味道咧着嘴笑道。
“快穿上,别着凉了!”阿文催促妹妹,一面又帮着妹妹将衣服上的带子绑好。
老妪开心不起来,这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就是给了你希望,又将这份希望斩断。
分明朝廷都已经有救灾的计划了,可是距离他们家却还是这样遥远。
瑾娘没说什么,有些事,她也不好说,总要老妪自己想明白才行。
好在,阿武今日回来,带回来的食物却比往日更多一些,虽然还是些野菜之类只能充饥的,但对于这个家来说,已经值得开心了。
“今天怎么这么多东西?”瑾娘刻意做出一副欢喜的模样说道。
阿武抹去额头上的汗珠说道:“今天进山的人少,我得到的就多了。”
一个小孩子,就算天生神力,与成年人相比还是不占优势。
好在,现在朝廷要发赈灾粮食了,有了活路的人,去山里的就少了。
“大娘,您看,只要咱们还活着,总能找到吃的,朝廷那边……我们这不是还有这么大的一座山?”瑾娘安慰老妪。
这时候的大山上可是有很多宝贝的,只要用心,养活这一家子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瑾娘只能将希望都寄托在山上。
老妪叹了一口气,并没有多说话,但能看出来,心里还是不舒服。
“奶,怎么了?”阿武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对劲,遂紧张的问道。
瑾娘看看老妪,将今日村长来过的事情说了。
阿武说道:“奶,之前朝廷没给粮食的时候,咱们不是也这么过的?现在好歹还给了咱们三十多斤的粮食哩!您咋还愁起来了?”
老妪听了阿武这话,先是一愣,随后才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样,可不是么,他们家没有田地,一直住在山上,就靠山上找点儿吃的过日子,这不也过了这么长时间了?
“是奶糊涂了!”老妪道。
“奶,您放心,我长大了,等明日我就去深山里看看,肯定有很多吃的,说不定,还有兔子野鸡……”
第018章 总能有办法
不等阿武说完,老妪忙就开口制止他继续说下去。
“阿武,你可不能再往山里走了,危险哩,你爹……”
老妪话说了一半,再没说下去,气氛凝滞了。
不用问,瑾娘也猜到了原因,能让老妪如此忌讳,阿武的爹,应该是在山里出事儿没的。
“阿武,我现在也好了,以后能帮着你一起去找吃的,咱们一家人,日子总能过下去。”瑾娘说道。
老妪看看瑾娘,说道:“瑾娘,你应该是河州人,如今洪水退了,你也该回家了,不能为了我们留在这里。”
村长进门之前,她就正要与瑾娘说这话,因着村长的到来被打扰了,这时候想起来忙就又接着说。
他们家就是个补不好的窟窿,谁来了都会被拖累,她可不能这么自私的就让这娃娃跟着他们被连累。
瑾娘对于回娘家,其实有些近乡情怯了,明面上看,从她离开王家到这里,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可只有她自己清楚,她离开已经将近三十年了,甚至,在记忆中,连父母双亲的眉眼都已经记不得了,她也记不得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家人!
她真的要回到那样一个几乎算是陌生的家里去吗?
潜意识里,瑾娘排斥回去,她情愿留在这里。
“过段时间再说吧,大娘,这事儿您的听我的,要不然,我一辈子都会愧疚。”瑾娘诚恳拉着老妪的手说道。
就算将来总要离开,也不能是这时候啊!
“可是……”老妪还要说什么,却被瑾娘给打断了。
“听阿武说,他也是姓杨,大娘,咱们还算是一家人呢,这也是缘分。”
“好孩子,咱们可不就是一家人。”老妪也不勉强了。
虽然嘴里说让瑾娘离开,可是老妪心里却多少有些舍不得,这几个孩子跟着她太苦了,这两天有瑾娘在,几个孩子的精气神都好了很多。
尤其瑾娘做饭是真的好吃,分明就是一样的材料,调味品也只有简单的盐巴,可是,瑾娘做出来的饭味道就是比她好。
用瑾娘的话说,就是抓住了合适的火候,激发了食材本身的香味。
不管怎么说,就是孩子喜欢吃瑾娘做的饭,这才几天时间,孩子们的脸上都能看到肉了。
晚上,瑾娘做了青菜疙瘩汤,疙瘩汤里还放了切得细碎的肉臊子。
加工了肉干和风干肉以及腊肉之后,还剩下一点点的碎肉,瑾娘将这些肉切成细碎的小肉疙瘩,炒成了肉臊子,今日做疙瘩汤的时候放上一些,汤里就多了些肉味。
这样做出来的疙瘩汤虽然调味料还是的寡淡,但味道却比以往吃的不知道好了多少,加上许久没有吃过面食,一家子人吃的很是酣畅淋漓。
“瑾娘,自从你到了我们家里,我们祖孙也算是有福了。”老妪乐呵呵的说道。
如果不是瑾娘,哪里有这么多的花样儿,只怕就是吃糊糊。
接下来,瑾娘却没有能得到空闲时间跟系统沟通的闲暇时间。
实际上,瑾娘认为,现在确实没有必要再与系统沟通,系统要激活,还差着银子呢,。
在弄到十两银子之前,都没有必要与系统沟通了,一切等赚了钱再说。
可是,什么时候才能赚到十两银子啊?对于她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翌日一早,瑾娘做好了野菜米粥,用了极少的米,加了不少的野菜。
没办法,现在能吃的就是野菜了,菜园子里的菜长的实在是太差了,现在就吃实在是浪费,只能吃野菜。
这个季节的野菜味道其实不怎么样,带着一股苦味,瑾娘用水漂洗过之后才加到米粥里的,味道就比直接下锅好了不少。
虽然菜多米少,但能吃饱饭对这一家人来说,就已经很好了,语气是阿武,一口气吃了三大碗,这才吃饱。
“阿武,今天我跟着你一同去山里吧。”瑾娘昨天晚上想了很久,决定今日就跟着阿武去山上。
背靠着这么大的一座山,应该有不少的好东西,要是运气好,不一定还真能弄点儿换钱的东西。
想到山里可能有的野物,瑾娘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她两辈子没有学会打猎,要不然,这山上能得到的更多呢。
瑾娘从头到尾没有考虑阿武会不会同意她去的问题,她觉得自己是个大人,没有被一个小孩子管着的道理。
但事实就是,这个小孩子现在坚决反对她跟着去。
“姑姑,您可不能去,山里头有很多危险,您要是跟着去了,我还得照顾您!”阿武坚决的摇头说道。
瑾娘姑姑怎么看着也不像能去山里的人,虽然不说娇滴滴的,但与他们村子里的这些女人就是不一样,看着就柔弱,带着姑姑上山,可能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去。
听了阿武的话,瑾娘傻眼了!
得,这就被人红果果的给嫌弃了!
“阿武,我并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瑾娘只能十分正式的对阿武说道。
阿武一愣,这话是什么意思?
“要么咱们一块儿上山,要不然,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瑾娘眼珠子滴溜溜的转了一圈说道。
她打赌,阿武不会放心她一个人去山上。
果然,阿武最后还是妥协了,同意带着她一同去山上。
想着不得不靠这样最原始的办法赚钱,瑾娘就有些哀怨起来,别人穿越重生什么的,都会得到逆天的金手指,怎么到了她这里就只有一个鸡肋一般的系统了?
她真的是穿越重生女主吗?感觉不像啊!
这老天爷可真是不公平啊!
想归想,吐槽归吐槽,该做的事情还是要继续做下去,在与阿武达成共识之后,瑾娘将自己收拾的十分干练。
外头的裙子没穿,只穿了一条裤子,找了些碎步条将裤腿也扎起来,看起来清爽利索,她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别人看到了却未必就赞成。
老妪看到瑾娘如此打扮,忙就说:“哎呀,你这是什么打扮,快快把裙子穿上,被人看见了要说你。”
“大娘,我这是去山上,有谁看我?村子里的人应该都去挣粮食了,可没时间来山上。”瑾娘笑着说道。
她到底是在后世生活过的人,对于穿着打扮可没有太多的顾虑,就觉得怎么舒服就应该怎么来。再说了,这衣裳起码将身上各处都护的严严实实的。
第019章 蘑菇能吃吗?
阿武常去讨生活的山村子里的人称呼为二龙山,与孙家湾村背后的山是同一山脉。
这是一个蜿蜒了百余里的山脉,之所以叫二龙山,据说就是因为这条山脉看起来像是两条龙一样蜿蜒盘旋。
瑾娘看不到山的全貌,所以并不知道这山是不是真的像两条龙,但是村子里的人这么说,肯定就是有理由的。
只希望这山真的就是村子里人说的那样,是一座宝山才好。
不过,她也听杨大娘说了,山上有野兽,所以村子里的人只在村子附近的前山上活动,更远的地方都不去。
“姑姑,我们今天就在这一带找吃的,可不能去里面。”阿武有些担忧的对瑾娘说道。
瑾娘从善如流的点头表示自己完全同意,实际上,她今天也没敢想着去太远的深山里。
不管怎么说,生命与其他相比都是最重要的,她虽然不算君子,只是个女人,可也不能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只是,她没有敢对阿武说,她的目标也不是这前山,前山上,能吃的大概都已经被人搜刮空了。
虽然没打算到深山里去,但是前山与深山交接的边缘地带,应该还是可以去探探的吧?
山路并不好走,尤其是瑾娘很少走这样的路,不时的就会被山路上的石头或者树枝绊一下,弄得灰头土脸的,但她却坚持了下来,现在的条件,不容许她矫情!
虽然早就想过,这里已经被无数的人走过,应该没什么好东西了,但瑾娘的一双眼眸却还是四下留心看着,一双美眸不时的扫过周围。
万一有什么遗漏的呢?
忽然,瑾娘看到了一丛蘑菇,她马上朝着蘑菇冲过去,这可是十分不错的菜呢。
可是,阿武却要拦着她。
“姑姑,这个不能吃!”阿武的声音有些焦急。
“怎么就不能吃了?”瑾娘好奇的问道。
“村子里的人说这个有毒,不能吃!之前村子里就有人吃了这个东西死了。”阿武想着瑾娘大概是不知道这些,所以耐心的解释。
瑾娘咯咯笑了:“这东西叫蘑菇,能做菜,能炖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她可不觉得到了这里就连蘑菇这种稀松平常的菜都不认识了。
“可是,这个吃了会死人的!”阿武十分坚持的与瑾娘对峙,甚至小少年这会儿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不带瑾娘姑姑来了!
瑾娘坚决相信,就算在另外一个时空里,蘑菇也还是蘑菇!
她可不相信这东西能吃死人,不过,慎重起见,她还是认认真真的看了一番,确定这些蘑菇都是寻常能吃的食用菌。
分明没有问题啊,作为一个小厨子,她也曾经做过很多蘑菇,怎么看,这蘑菇也不是吃了就会死人的啊?
“我之前吃过,绝对没问题!”索性,瑾娘也直接说了这一句。
别人吃了中毒死了,她吃了没问题,这就能说明问题了吧?
而且,对于这个情况,瑾娘是真的很欣喜的。
如果村子里的人都不吃蘑菇的话,那现在山上应该有不少的蘑菇可以采摘。
大雨过后,山林里比较湿润,蘑菇肯定长出来不少,她都采回去,就算不买给别人,自己家吃也不错啊,猪大骨汤炖蘑菇,还是不错的。
想着总算不用吃味道苦涩的野菜了,瑾娘只觉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怎么能不坚持才蘑菇。
阿武年纪小,看瑾娘说的坚决,再听她说自己吃过没问题之后,就迟疑问答:“姑姑,您说的是真的?这个真的能吃?”
“自然能吃,阿武,你跟着我,咱们今天主要采蘑菇,顺便采摘些药材。”瑾娘马上决定了今天的目标。
有蘑菇,或许还能有木耳呢,如果还能采摘到木耳的话,能果腹的食物就又多一些了。
一路上,果然最多的就是蘑菇,瑾娘很耐心的给阿武教着认识蘑菇,分辨蘑菇是否有毒,阿武听的很认真,也慢慢想明白了,村子里之前有人吃蘑菇死了,那肯定是吃到毒蘑菇了。
很快,瑾娘身后的大背篓装满了蘑菇,沉甸甸的,这么多的蘑菇,可够他们吃一阵了。
只是有些遗憾啊,这里的人不认可蘑菇,如果认可蘑菇的话,那这些蘑菇也能换回来一些钱呢。
瑾娘没打算动员其他的人认识蘑菇,接受蘑菇。
她现在这个样子,低调为人才是王道!
闷声发大财做不到,闷声捡蘑菇总可以吧?
夏天的野菜,味道不是十分好的,比起春天老了很多,苦味也更重了,但是蘑菇就不一样了,味道还是一样的鲜美。
阿武身后的背篓里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棵草药孤零零的躺着,比瑾娘身后的背篓要轻很多。
阿武觉得他是男人,让瑾娘背着沉甸甸的背篓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开口说道:
“姑姑,咱们换背篓吧,我有力气!”
“咱们再走走,最好将两个背篓都装满,这样我们又能多吃一点时间了。”瑾娘摇摇头说道。
让一个小孩子背重物,瑾娘可没这个脸,自然不同意。
二人寻着蘑菇走,在一棵棵的大树下穿梭,慢慢的竟然偏离了原本的路,等二人发现的时候,已经偏离了好一段了,这才打算返回,忽然,瑾娘看到,前面竟然卧着一只兔子。
这只兔子也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就这么在荒郊野外的卧着,等被瑾娘和阿武两个人惊动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要跑。
“兔子!”瑾娘嘴巴反应可比身体快。
阿武也瞧见了,只见阿武忽然挥手将手中的小弓箭朝着那只兔子射了过去,那兔子原本已经起身打算逃离,却最终还是难逃弓箭的招呼。
阿武上山的时候是带着弓箭的,瑾娘早就发现了,但她以为就是用来防身的,谁知道,这娃娃小小年纪,箭法却准。
也是,如果不是有些本事,阿武这么小的年级,怎么可能养活一家子人?
小家伙欢快的跑过去将兔子捡起来乐呵呵的说道:“姑姑,太好了,我们又有一只兔子可以吃了。”
第020章 山中有货
瑾娘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阿武真厉害,姑姑可没这本事呢。”
她是真的没这本事,不过,阿武有了这一招,他们的日子应该更能有保障了。
瑾娘四下打量一番,这里已经偏离了人们习惯走的山路,看起来就是没什么人来过的地方,猎物自然也比前山要多一些,他们不如就在这里搜寻一番,有意外收获也未可知。
只是,两个人又在这一块地方盘桓了一个多时辰的时间,也没找到其他的猎物。
不过,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的,这时候两个人的背篓都已经装满了,一小部分是草药,其他的都是蘑菇,另外就是一直野兔了。
“姑姑,我们回去吧!”今天收获不少,阿武抹额头上的汗水心满意足的说道。
以后有多了一条生路呢,姑姑说这些蘑菇可以吃,那他就可以多摘蘑菇回去吃。
“等等,哪里有木耳,好多的木耳。”瑾娘欣喜的盯着前面的一个腐烂的树说道。
那棵腐烂的树上,一簇一簇的可不就是纯天然的木耳吗?
“姑姑,这个黑漆漆的,可以吃吗?”阿武有些不太相信这东西居然能吃。
“能吃,可以炒菜吃,味道很香呢!”瑾娘便说话,人已经冲过去开始采摘起来。
这么多的木耳放在那里,怎么能让人不欢喜?也就是这个时候的人没怎么发现这种食物的好,放在后世,木耳的价值可很高呢,尤其是这种天然的木耳。
这一片木耳看得出来从来没人采摘过,有些已经生长过度不能食用了,有些已经长散了,但还可以继续食用,不过大部分的都是极好的正当时的木耳。
一朵一朵的木耳被瑾娘小心翼翼的从枯树上摘了下来,阿武看了一会儿时间,也看明白了怎么采摘木耳,他也动手开始帮忙。
两个人手脚都快,很快就将枯树上能采摘的木耳都摘了下来,摘下来一堆的木耳,有将近有小半背篓。
只是,二人的背篓已经满了,这些木耳,实在是装不下了。
“姑姑,我将兔子拿出来用绳子捆着拎在手里,就能装这些木耳了。”阿武想了再三,才将自己背篓里用大树叶包起来的兔子拿出来说道。
瑾娘点头,又将自己的背篓了重新摇一摇,让里面的蘑菇更紧实一些,再将阿武背篓里的蘑菇往自己的背篓里添了些。
如此一来阿武的背篓就空出来不少的地方,这些木耳都被装在了阿武的背篓里。
“姑姑,有了这些我们能吃好些日子了!”虽然很累,但阿武因为找到了这么多的食物,心情却十分愉悦,说话的语气中带着轻快。
他最怕的就是家里人吃不饱!现在可好了,总算不至于挨饿了。
虽然不是粮食,但看着应该比绿菜要顶饱。
“其实也不多,尤其是木耳,晒干之后,也就只有一点点,咱们这两天还要多到山上来找找,争取多摘点儿蘑菇木耳回家。”瑾娘欢欢喜喜的说。
这一场灾荒到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知道,能囤积的时候,要先囤积一些,有备无患啊!
这些虽然不是米面,但总能保证不被饿死了。
“姑姑,从你到了我们家,运气就好起来了。”阿武忽然说出这么一句来。
瑾娘诧异了一下,才笑道:“你这孩子,是你的善心让你的运气好起来的,哪里与我有关系。”
阿武却但笑不语,但从他的神情中能看出来,他对自己的想法还是坚持。
二人回家的时候,才刚过午时,老妪看到他们居然带了这么多的蘑菇来,脸色当下就有些变了,就差直接开口让他们二人将蘑菇丢出去了。
“阿武,你咋带了这么多毒物回家?”老妪的声音激动的都有些颤了。
“奶,姑姑说,这叫蘑菇,是能吃的!”阿武忙就将瑾娘的话都对老妪说了,还说有些蘑菇有毒不能吃,他们摘回来的这些都是能吃的等等。
老妪心里还是有所怀疑,可是看着阿武说的郑重,瑾娘也是但笑不语,只能将心中的怀疑压下去,打算与瑾娘好好说一下。
“大娘,您放心吧,要是有毒我就不会带回来了。这些蘑菇都是可以吃的,咱们晚上就吃猪大骨蘑菇汤怎么样?”
吃了这些日子的野菜,瑾娘都有些害怕那野菜的苦涩味道了,她迫不及待的想吃蘑菇汤了。
老妪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头选择相信瑾娘。
这孩子可不是个无的放矢的,她这么说,肯定有她的道理。
“这些蘑菇趁着太阳好,晾晒成干蘑菇,可以放很长时间,还有这些木耳,也要晒干,等以后吃的时候,直接泡发就可以了。”瑾娘将背篓里的蘑菇都倒出来挑挑拣拣的说道。
“这个也能吃?”老妪拿着一朵黑木耳问道。
“能吃,味道可好了,等咱们明天就做木耳菜尝尝。还有一种白色的叫银耳,比这个还珍贵呢,就是不知道山上有没有。”瑾娘乐呵呵的笑着,手快脚快的将蘑菇按照不同规格拣选着。
“姑姑,这只兔子咋办?”阿武拎着兔子问道。
“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咱们家里的盐巴又要没了!”瑾娘想了一下问道。
家里的风干猪大骨,风干肉这些都还有,荤腥暂时还不缺,要是能将兔子卖出去也是极好。
阿武了然,提着兔子出门。
瑾娘洗洗手开始准备做饭。
她先在锅里倒了水,然后将洗干净的风干猪骨头挑出来两根放到水里面开始炖煮。
老妪坐在灶台前帮忙烧火,瑾娘做的这些事她都不知道,怎么做也就只能帮忙烧火了。
瑾娘料理好了猪骨头就开始,清洗蘑菇。
刚从山上采下来的蘑菇还是比较脏的,瑾娘用清水细细的洗了两遍,将缝隙里的杂质也一一剔除。
好,在这个时代水不要钱,只要肯出力气就有得用。要不然这样的家庭只怕是连吃水都成问题。
一小盆儿的蘑菇,在清水洗过之后白白嫩嫩的,十分好看。
第021章 要改善土质
“以前还真没发现,这东西洗干净之后居然还挺漂亮的。”老妪看着盘子里已经被瑾娘掰成小块儿的蘑菇说道。
这东西山上有很多,看起来倒是与这个洗干净的不一样,只是,瑾娘一直说这能吃,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没问题。
虽然选择相信了瑾娘,但是毕竟是关系到一家子人的命,老妪心里没有忐忑那是不可能的。
瑾娘可不知道老妪的心里还有这样多的想法呢,她现在满心满眼都是今天晚上就能吃到鲜美的蘑菇汤了,只要想到那个味道,瑾娘就觉得要流口水了。
“咱们将蘑菇焯水,然后就可以炖汤了。”瑾娘神情愉悦的将小盆摆到了旁边,又打开锅盖看了一下锅里的大骨头。
风干的骨头煮起来要比新鲜的骨头时间更长一点,十分的费火候,瑾娘也不着急,只是慢慢烧火,即便是缺少调味料,但是慢工出细活,火候足了,味道自然也会不一样。
瑾娘一边烧火,一边对老妪说道:“大娘,蘑菇其实有很多的做法,比如红烧、油炸、椒盐、干煸什么的味道都非常的鲜美,只是咱们现在缺油少盐的,更没有其他的调味料,就只能炖汤吃了。”
瑾娘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的遗憾,这样新鲜的天然野生蘑菇,在后世可几乎是见不到的,只可惜了,她现在竟然只能将这样的好东西一锅乱炖给吃了。
不过,她相信,家里什么都没有,也就只是暂时的,今晚有蘑菇这样鲜美的食物提味道,总比这些日子要舒服很多。
大水刚过,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洪水里没有活着回来,又有多少人流离失所,她因为遇到了阿武这样善良的孩子,才能有住的地方,每天还能吃到足以果腹的食物,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实在不能太过挑剔。
许是因为瑾娘说的头头是道,这让老妪原本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既然瑾娘能说出这么多的做法,显然以前应该是吃过的,那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吧?
“瑾娘,你懂得真多。”老妪忍不住说道。
这个姑娘虽然很年轻,但是她懂得确实不少,厨房里的事情她做起来得心应手,看得出来,是个懂得持家的。
“大娘,瞧您说的,我都不好意思了。”瑾娘一面说话一面将洗菜水端出去浇在外面的小菜园里。
阿武家院子外面小小的菜园子没有浪费,种了好几样儿蔬菜,有豆角茄子白菜萝卜辣椒和韭菜。
只是,这个季节原本应该长势良好的蔬菜不知道是为什么,都长的不好。
这两日瑾娘会操心给地里浇水,但显然效果不明显,那些秧苗并没有本质的变化。
因此,她只能猜测,是菜园的地贫瘠缺少肥料的原因。
也就是因为看到了菜园子,她才了解了,为什么家里吃的菜大部分都是野菜。
这么小的一个菜园子,菜长的又不好,有没有主食和油水,还真不够吃!
“大娘,我想起来一件事儿,咱们得给菜园施肥才行。”回到院子里的简易灶房跟前,瑾娘搁下手中的盆子开口说。
老妪听了瑾娘这话之后,叹了一口气说道:“家里统共就两只鸡,鸡粪少,都埋到菜园子里也没啥用。”
瑾娘也沉默了,是啊,这可不是后世,后世的时候,有化肥这样逆天的存在,但这个时候只能依靠农家肥。
要是有化肥就好了,这样家里的菜长的好些,能多一些吃的,日子也能好过不少。
瑾娘忽然想起来,早上去山上的时候,看到的那些黑土,那可都是树叶成年累月沤出来的好肥料,要是弄些放在菜园子里,不怕菜不好好生长。
“大娘,我看到山里树底下有好多黑土,下午我和阿武两个去一趟,那些土可以当成肥料,要是像咱们这个小园子都铺起来,菜肯定长的好。”
老妪惊讶的问道:“那些土真的能当成肥料用?”
要是真的能当肥料的话,那别人还不早就全都弄走了?哪能得到让他们家动手?瑾娘这孩子不会是看错了吧?
“我肯定不会骗您的,大娘您就放心吧,这个绝对能当肥料。”
瑾娘猜测,村子里的人大概不知道这个是好肥料,而且就算是知道了,那么多的地方怎么可能用这个来当肥料,那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基本上就是得不偿失。
他们现在这样做也实在是没办法,如果你有别的生财之道,解决吃饭问题,肯定也不愿意靠这个小小的菜园子。
老妪想一想,那些土总比自己家地里的这些土要好,左右就是花点力气罢了,要是真的能让地里的菜长好一些,也好。
“那行,趁着时间还早,去一趟也行,就是我这腿脚不好,帮不了你们,只能辛苦你和阿武两个人了。”老妪对于自己只能当拖累这件事,难免还是耿耿于怀。
要是她的身体好些,许是这家就不至于变成这样,儿子没了以后,儿媳妇也不会就那么一声不吭的离开了,这几个孩子还能过上有娘的日子。
“有我和阿武两个就行了,大娘,你还是在家好好照看两个小的。”瑾娘笑着安慰说道。
“瑾娘啊,也亏得有你呀,我们这个家才像个家。”老妪觉得这几天家里的气氛很明显好多了。
只是,瑾娘迟早都是要离开的,只要她离开了,这家就跟以前没什么差别了。
“大娘,日子都是过起来的,咱们一起好好的过,我最近也不打算回家,就在您这里帮忙,您可不能撵我走。”瑾娘许是猜到了老妪的心思,爱娇的说道。
瑾娘说出这话,老妪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一叠声的说道:“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只要你不嫌弃我们家贫寒,想住多长时间就住多长时间,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撵你走。”
虽然很清楚瑾娘终究有一天还是会走,但是老妪还是觉得,瑾娘能多住几天也是好的。
第022章 担子
这几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得到娘亲的关爱,现在有这么个人,如母如姐一般的疼爱着他们,他们的性格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胆小的阿彩这几天明显看出来她活泼了很多。
瑾娘想的却比老妪更多一些,她想到了未来的生活,既然决定留下来了,这一家人的生活她就要负担起来。
可是,就这样一穷二白的一个家,要怎么才能撑起来?
家中没有田地,连一点进项都没有,就只靠阿武去山上弄点儿吃的,这问题还真是严重的很呢。
“大娘,我明天再与阿武两个去山里看看,说不一定还能有些新发现呢。”瑾娘想来想去,觉得还是去山里才是唯一的出路。
山里虽然有些危险,但是与活命相比,还是算不得什么的。
老妪道:“好孩子,辛苦你了。”
她也想让瑾娘留在家里休息,可是,再在休息下去,他们一家子人都要饿死了。
二人说话的功夫,阿武回来了,今天这只野兔很肥硕,但这时候,很多人连吃饭都是问题,野味也没什么市场了。
一只兔子,阿武只换回来一斤盐巴,外加一小袋的豆子,大概有一升左右。
“今天的肉少,只换回来一斤盐巴,李大户说,现在外面的粮食涨价了,他们家里也没有太多余粮,又给我添了这么些豆子。”阿武欢欢喜喜的说道。
这孩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欢欢喜喜的,不管是占便宜还是吃亏。
李大户就是村子里的地主了,瑾娘听到阿武这话,忽然就想到了那句“地主家里都没有余粮了”。
以前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可是现在却忽然就理解了,连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这日子要怎么过下气?
“豆子,那不错呢,豆子可是好东西,咱们又能贴补些了。”瑾娘拿过小袋子看了一下,这些豆子倒是都挺饱满的。
今天这一小袋豆子算是意外惊喜,她之前可没想过,人家除了给盐巴,这时候还能给豆子呢。
毕竟,这般时候,任何一种粮食,哪怕是平日里最不值钱的豆子也是能活命的好东西。
由此真的不难看出,李大户确实是个极好的善心人,这分明就是在帮着阿武一家人。
老妪却只听到了很关键的几个字,问:“阿武,你说粮食又涨价了?”
她的脸色不是很好,粮食之前的价格,他们祖孙就已经吃不起了。要是再涨价,不是只能等着活活饿死了?
瑾娘笑道:“大娘,您放心吧,不管怎样,都是能活下去的,粮食少不要紧,咱们贴补些菜也能吃。”
虽然有瑾娘安慰,可是老妪的神情依然不是很好。粮食涨价意味着什么,老妪这几十年下来,再明白不过。
瑾娘话虽然说的很轻松,可实际上,她也有些心慌。
这一场灾难,还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朝廷的赈灾粮食已经到了,粮食的价格尚且在上涨,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
这家里统共就只有不到四十斤的粮食,这些粮食养活五口人,就算可以辅助野菜和野猪肉,可最多也就支撑个把月,然后呢?
有了危机意识的瑾娘马上开口说道:“我跟阿武趁着天色还早,先去挖些土回来。”
那菜园子里多种点儿菜,多少不至于饿死啊。
“等吃完饭再去吧?”老妪忙说。
“等回来了再吃饭吧,大娘,也不远,我们一会儿就回来。”看看天色,瑾娘还是决定先干活。
吃饱了,干活的时候觉得累。
招呼一声阿武,两个人一人背了一个大箩筐又到山上去了。
“姑姑,你说,咱们能抗过去吗?”少年的脸上难得带着些许迟疑问道。
瑾娘看看阿武,点头说道:“只要勤劳,总不至于饿死,只是,后面的日子可能不好过。”
未来的日子会怎么样,瑾娘真的说不上来,她只能这么说。
她是能想办法赚钱,但是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她还真是不知道。
阿武郑重的点头,说道:“明天开始,我多上山,多找些吃的。”
瑾娘笑道:“找吃的固然要紧,可也应该找些能换钱的,草药虽然不多,也不知道价格到底好不好,但聊胜于无。”
目前,最要紧的应该就是草药了,那是能保命的玩意儿啊。
“嗯,姑姑,我知道有个地方草药很多,明天咱们就去那里找吧。”阿武对这周围的山很是熟悉,马上说道。
二人一言一语的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山林里。
瑾娘在看了一圈,这里的土质量也不错,大概有两尺左右的树叶发酵而成的黑土,其中虽然有些杂质,但是回家清理一下,就是好肥料。
有了这些肥料,菜园子里的菜应该能长的更好些,这时候种南瓜不知道来来得及来不及了,南瓜是个好东西啊,能果腹,倒是比其他的菜更好。
“就这里吧!”瑾娘挑选了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开始挖土。
“姑姑,这些土真的能让我们家菜园子里的菜长好?”阿武有些怀疑的问道。
“肯定能。”对于这一点,瑾娘倒是有足够的自信,说话的时候,底气也足了不少。
阿武对瑾娘现在基本是盲目的信任,他重重的点头,然后跟着瑾娘一起挖起来。
阿武力气果然不错,虽然现在只有不到十岁的年纪,但是干起活儿来,瑾娘可不是对手。
最后的结果就是阿武负责挖土,瑾娘负责将土装在背篓里。
背着一箩筐蘑菇,因为分量也不是很重,瑾娘没有觉得很累,但现在背上背着的可是一箩筐的土,那分量可是大不一样啊。
才走了没多远的路,瑾娘就觉得肩膀火辣辣的疼,看样子,肯定破皮了。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好的肥料放在这里,没有人来采了。”瑾娘气喘吁吁的说道。
“姑姑,可不是这样,村子里的人并不知道这种土能做肥料,要不然早就没了。”阿武比瑾娘看起来还要松快一些。
毕竟,一个连一百多斤小野猪都能弄回家去的孩子,这点儿分量还在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第023章 蘑菇好吃
瑾娘听了,有些不相信自己的体力居然这么差。
要知道,她原本是兴致勃勃的打算来三四回的,可是这才头一回,就这么辛苦了,她甚至连脚都迈不开了。
这下,她都不觉得,自己能坚持三四回。
“村子里的土地大部分贫瘠,虽然比我们家的菜园子好些,但是也好不了太多。”阿武解释说道:“村子里的人主要就依靠土地,只要地里能多长出一点庄稼,也许一家子人的日子就能更好过些,自然不怕苦不怕累。”
瑾娘想想,应该是如此,后世的时候,农人还不是要想尽办法的提高庄稼地里的产量?可见不管什么时候,吃苦不怕,怕的就是不能高产。
“庄户人家还是苦啊!”瑾娘喘着粗气说道。
“姑姑,走了一半的路了,咱们要不然休息休息?”阿武看瑾娘确实很累了,马上说道。
瑾娘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你一个娃娃都能坚持,我好歹也是个大人,难道还能不如你不成?”
比不过一个娃娃,对她来说,真的是十分难堪。
“姑姑,我是男子汉,你可不一样,咱们还是休息休息吧。”阿武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一本正经的说道。
瑾娘想笑,却没笑出来,可不是么,这孩子不是从来就当自己是大人?他还真是个小小男子汉呢。可是再勇敢的孩子也只是个孩子啊,他的肩膀难道真的不疼?他真的不觉得累吗?
“好,姑姑听你的,咱们休息休息。”瑾娘笑着先帮阿武将背后的背篓拿下来。
阿武放下肩膀上的背篓之后,看起来个头都高了一些。
“姑姑,您也快放下来休息休息。”阿武小大人一样帮着瑾娘。
瑾娘这时候其实已经很累了,她从来没有走过今天这么多的路,加之身上背负这么重的背篓,除了肩膀火辣辣的疼,两条腿也像灌了铅一样的沉重。
可身上背负一个家,负重前行,怎么能不沉重?
略微休息了一会儿,瑾娘觉得自己的力气恢复了一些,这才又起身继续与阿武往家里的方向前行。
阿武家在半山腰,上山上的林子里,比起村子里其他的人要少走很多路,要不然,瑾娘还真不敢保证自己就能走回来。
但是就这一趟,瑾娘也觉得快要累垮了,但是她回来了,还要做饭。
要是别的,老妪也就做了,可是今日瑾娘要做的是蘑菇,老妪觉得还是有些胆怯,就只能在骨头汤煮好之后,眼巴巴的等着瑾娘回来。
蘑菇汤做起来也没什么技术,瑾娘不过就是将蘑菇焯水之后放在了骨头汤里,加入了一点盐巴,仅此而已。
可是,却不得不承认,这野生的蘑菇香味到底不是后世那人工种植的蘑菇能比的。
即便只是用了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可是,蘑菇汤的香味却还是非常浓烈。
“哎呀,瑾娘,这蘑菇汤的味道还真是香呢。咋觉得比肉还要香?”老妪惊喜的说道。
这蘑菇这么香的菜,咋会被人说成是有毒的呢?
这时候,老妪觉得,这东西就是有毒也值得吃!
“大娘,等咱们以后有钱了,我给您做各种好吃的!”瑾娘笑嘻嘻的说道。
老妪笑道:“你啊,咱们家连饭都快要吃不上了,你倒是还能说出这么乐观的话。”
瑾娘道:“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必惆怅呢?再说了,我相信,咱们的日子肯定能好过起来。”
能好过起来,只要是闯过眼前这一关,以后的日子肯定能好起来,这世上只要勤劳动脑筋,不怕饿死。
吃饭的时候,几个人都吃的很香甜,瑾娘本来还担心老妪和阿武他们会不会害怕有毒不肯吃,可谁知道,他们端着碗就没客气的开始吃了。
甚至,阿武还说这蘑菇汤好吃快要连舌头都吞下去了。
对此,瑾娘很是开心,忽然就想到后世好像有用蘑菇增鲜的做法,她倒是还记得,后世的蘑菇都能增鲜,何况是这样质量上乘的蘑菇,要是加工出来了,味道能差吗?
蘑菇增加鲜味,一种是做成蘑菇油,一种是加工成蘑菇粉。
蘑菇油瑾娘觉得,暂时应该达不到这个要求,毕竟,家里连看的一滴植物油都没有,就别说用来加工蘑菇油了。
但是,蘑菇粉或许可以呢。
“大娘,咱们家里有石磨吗?”瑾娘问道。
“倒是有一个,不过有几年时间没用了,回头我们去看看。”老妪叹息一声说道:“你要石磨干啥?”
以前,日子其实还算可以,虽然也艰难,但到底不像现在这么艰难。
那时候,家里该置办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的。
瑾娘开心了,笑着说道:“石磨用处可多呢,等明日闲了,我们将石磨找出来洗干净。”
“行!”老妪笑着点头。
吃完饭,瑾娘将剩下的蘑菇细细的洗了一遍,然后放在簸箕里晾着。
如果是单纯制作蘑菇干的话,倒是不用这么麻烦,可以晾晒之后吃的时候再清洗,但是现在瑾娘想试试能不能加工蘑菇粉,就只能先将蘑菇洗干净了。
“瑾娘,你这是晾蘑菇干?”老妪好奇的问道。
这姑娘,肯定是城里人,这想法就是多,她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都想不出来这么多花样儿。
“是啊,大娘,您看这么多的蘑菇,咱们一时也吃不完,放着就坏了,那就浪费了。”瑾娘一面洗手,一面说道。
阿武却趁着这段时间,将家里那口大缸里的水挑满了。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做起事情的时候,是一点都不含糊的,手脚麻利吃苦耐劳!
“阿武,你挑水的时候,看到溪水里有小鱼小虾没有?”瑾娘忽然想起这个,问道。
按道理,溪水里应该有小鱼小虾才对,可是她怎么记得自己之前去挑水的时候,并没有看到。
阿武将最后一桶水倒在水缸里说道:“以前的时候有,可是自从洪水之后,也不知道那些小鱼小虾都去了哪里,反正是再没见过。”
第024章 平凡的生活
瑾娘这才恍然大悟,可不是么,这一场洪水,实际上对生态也是有很大破坏的,也难怪小溪里的鱼虾都不见了。
如果有小鱼小虾的话,倒是还能捞些回来改善改善伙食,但是没有的话,瑾娘也就不强求了。
至于去河边捞鱼的想法,瑾娘是一点都没有,一家子连一个壮劳动力都没有,贸然去了河边,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危险呢。
何况,这家里可是连渔网什么的都没有,钓鱼的话,她好像不会,。
忙完了这些,天色也黑了下来,瑾娘等人洗手洗脚之后,回房睡觉。
翌日一早,瑾娘只觉得双腿灌铅一样,动一动就疼。
她清楚的很,这是因为许久没有干过活儿了,昨天那么大的运动量,肌肉难免会酸疼,熬过两天就好了。
瑾娘觉得,就算是身上难受,应该做的活儿还是不能耽误,所以起床之后,老妪负责做早饭,瑾娘和阿武两个人商量了之后在上山之前先去了一趟树林里背土。
昨日他们两个人就去了一回林子里取土,将那些土厚厚的撒在菜地里,只撒了两垄地,要全都撒遍,两个人少不得还要去上好几回才行,多背几回土是当下很要紧的事。
“阿武,我们这会儿吃点儿苦,多背些土回来,将这一片土质彻底的改一下。”瑾娘背着土边走路边说。
“姑姑你说的是。”阿武说着舔了一下自己的嘴唇。
家里自己种的菜很好吃,往年村子里的人会给他们家一点自己家菜园子里的菜,但是现在受灾了,自然不会有人给他们家给菜什么的,他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吃那些甜甜的蔬菜了。
“菜园子有些小,咱们还要再扩大一些,现在这个季节,好些菜都还来得及种,这样到了冬天也不用总吃干野菜。”不光是阿武,其实瑾娘的想法也差不多。
“姑姑,我们早晚各背一回,要是回家早的话,也可以背两回。统共那点儿地,多放点儿这样的土,到时候就有足够的菜吃了。”阿武浑身充满干劲的说道。
以前那是没办法,现在找到方法了,他肯定要抓紧。
老实说,野菜他真是吃够了,苦苦的。
对于小小少年这么能吃苦耐劳,瑾娘还是感到很欣慰和怜惜的。
二人回到家里的时候,老妪已经做好了饭,正等着两个人。
等他们将背篓放下,老妪却不让他们两个撒土,而是说道:“以后你们两个背土,我带着两个小的在家里撒土。别的活儿我做不了,这点事儿还是能行的。”
她腿脚不好,背土肯定不行,但是撒土应该没什么不行的。
瑾娘将自己的想法对老妪说了,老妪很是开心。
她也不是没有将周围的菜园子扩大一点的想法,只是就她自己一个人不要说扩大的,就是这点儿都种不好。
现在这问题可是一次就得到解决了,她怎么能不开心?
老妪觉得,如果不是腿脚实在不够便利的话,她肯定也要跟着去背土了。
早饭已经煮好,阿武和瑾娘两个人吃了简单的野菜早饭,再度上山了。
今日上山的目的还是很明确,就是到山上找药材。
阿武果然对山上很是熟悉,很快就带着瑾娘到了一片向阳的山坡上,看起来与别的地方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瑾娘不得不承认,她是根本不认识草药的,可她相信,只要阿武给她指过之后,她肯定就能记住。
“姑姑,这些你看,都是草药,这是甘草,这是黄芪,还有这个,是柴胡。都不是什么值钱的药,可是多啊。”阿武看着山坡上那些才要,笑眼弯弯的说道。
瑾娘认认真真的研究了一下每一种草药,确定自己认识了,这才开始采草药。
不过,为了确保安全,两个人的距离并不是很遥远。
瑾娘一边挖草药,一边想着,早知道现在还要靠这个赚钱,在后世的时候就学中医了,做什么厨子啊。
现在就算一手好厨艺,可是连最基本的食材调味料都没有,不也是白搭?
瑾娘心里后悔着,可是随即又笑了,她现在后悔还能有什么用?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挖两棵草药实在。
阿武也在认认真真的采药,那稚气的面庞上,认真而坚毅的神色让瑾娘都有些动容。
瑾娘看着动作娴熟的阿武,瑾娘又生出了一种比不过小孩子的屋里感,他忙就开始不甘示弱的挖草药。
二人采了大半日的时间,一直到日头偏西的时候,才将这山坡上的草药都采摘完。
看着已经被阿武收集起来的那些草药,可比预想的要多很多呢,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两背篓的药,还真是不少呢。”瑾娘十分满意的说道。
蘑菇不能卖钱,木耳或许可以,草药能换回来一点钱,这是她目前为止唯一能想到赚钱的方法了。
至于到底能不能赚到钱,还真是要看老天爷的意思呢。
要过上好日子,还是要辛苦努力一点才行。
“姑姑,我还知道好些地方有草药,要是能卖钱,咱们这两天就多采一些!”阿武信息的说道。
家里都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没有见过铜板了,阿武真是很怀念那铜板碰撞时候叮叮当当的声音。
“那好,咱们辛苦些,多挖药。”瑾娘欢欢喜喜的说道。
如此,连着好几日时间,瑾娘与阿武早上起来就到山上去采摘草药和蘑菇、木耳等,反正只要是能赚钱或者能吃的,瑾娘与阿武两个人都不会放过。
瑾娘对蘑菇十分偏爱,蘑菇木耳也是野菜,但是比那些惯常吃的野菜味道要好很多,而且,还能储存很长时间。
也不知道未来的日子会过成什么样,还是趁着这个季节,多储存一些蘑菇木耳就是到了冬天也不用担心了。
当然了,瑾娘心里还是有小算盘的,如果能再弄到一点其他的野味就更好了,粮食不够的情况下,就算野味不值钱,留着自己吃也是好的。
好在因为大雨刚过完没几天,现在山林里别的不多,蘑菇到处都是,十分的多。
第025章 加工蘑菇粉
几天时间下来,瑾娘和阿武两个人就采摘了一大堆的蘑菇在家里晾晒。
家里有老妪在,每天带着两个小娃操心晒蘑菇,瑾娘一点后顾之忧都没有,并不担心这些蘑菇霉烂。
他们这几日过的很是规律,每天早上和下午,瑾娘就会带着阿武背土,中间的时间就是去山上挖野菜,采草药。
即便阿武是个小孩子,可是负重走路却比瑾娘要厉害。
瑾娘的体力可不能与天生神力的阿武相比,开始的时候确实觉得很累,瑾娘连着辛苦劳动了好几日的时间,不光是肌肉不酸痛了,体力也好了很多。
到了后来,他们下午背土的时候,瑾娘甚至能背两趟了。
而他们的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小院子里分门别类的晒了许多的蘑菇、木耳、草药,看起来竟然有些繁荣起来的样子。
而院子外面的小菜园子面积扩大的三倍不止,现在看起来有差不多七八分地的样子了,整整齐齐的起了垄,与之前相比,差别就更大了。
当然,最要紧的是,因为他们辛苦努力每天背土的原因,原本的黄土地现在可以说变成了黑土地,看着就是那种会长庄稼的地。
“瑾娘啊,多亏了你了,要是没有你,哪里能有我们这样的日子。”老妪看着整整齐齐的地,已经那些已经开始逐渐茁壮起来的菜,十分感激的说道。
这孩子,虽然是与他们萍水相逢,可是却好像天生就是他们家的人一样呢。
人的缘分,还真是恨奇妙啊!
瑾娘抹一把汗水笑着说道:“大娘,咱们明天就把剩下的那些菜都种上,等长成了,正好储存起来过冬。”
这时候种菜也不算太晚,就算长的不是十分足,那也比野菜要好。
老妪点头。
瑾娘又说道:“咱们附近这一片山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我和阿武两个人采摘的了。阿武,你说我们明天要不要再往山里走走?”
虽然因为朝廷有赈灾粮食的原因,山里找吃食的人是少了些,可并不是没有,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两日竟然也有增多的趋势。
瑾娘觉得,现在山里能吃的真的不多了,等过上几日的时候,就更不知道了。
虽然现在积攒了不少,但是坐吃山空啊!
一家子人难得坐在一起休息一会儿,老妪看着院子里那一堆一堆正在晾晒的菜肴蘑菇和野菜,脸上满满的都是笑容。
这瑾娘果然是个能干的,这么多的东西都被她弄回来了。
不光是老妪,这些收获对于瑾娘来说,还是十分欣喜的。所以,她更加能肯定,在没有人进去过的后山上有更好的东西。
与前山不同,深山里很少有人进去,肯定是有好东西的,而且,瑾娘觉得,深山里的好东西肯定比前山要多的多。
瑾娘打算搜刮完前山之后,就去深山里看看。那深山里对她十分有诱惑力啊!她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瑾娘开始想着去后山,只是,她这话才说出来,却遭到了阿武奶奶的强烈反对。
能不反对吗?她儿子当年就是后山上去了才没的,瑾娘又是个女子,如果去了,肯定是回不来了。
“瑾娘啊,你要是坚持去后山,大娘这家里,也不留你了,你还是快点回自己家里去,省的被我们拖累,丢了这条命。”对于这件事,老妪的态度十分坚决,半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阿武去后山,那是为了养活他们老小一家子,她也是没办法了,可眼前这姑娘可不是自己家的人,绝对不能让她去。
“瑾娘啊,咱们家现在粮食虽然不多,可这不是还有这么多的肉,这么多的野菜?这些东西节约着吃,也能吃很长时间呢。”老妪的语气缓和了一点,但是态度却依然很明确。
日子能过的时候,为啥还要冒险呢?
老妪反对的激烈,阿武也是明显不支持的态度,瑾娘最后也只能放弃这个打算。
算了,现在吃的有了,多少能维持家里一段时间的生计,还是去城里看看吧,或许能找到些活计呢?
就算工价低,也总比留在这里坐吃山空要好吧?何况,她再怎么说,也是有手艺的人。
无奈的瑾娘只能另外想办法赚钱。
过了这些日子,蘑菇干已经晒好了,干巴巴的,瑾娘觉得,这完全可以加工蘑菇粉了。
家里的石磨大小合适,瑾娘自己推也不觉得很累,所以在与老妪一起将石磨洗干净之后,瑾娘就打算开始加工蘑菇粉。
虽然不知道,蘑菇粉能不能有市场,可是,先加工出来再说吧。
她们这几日在山里真的是收获了太多的蘑菇,如果都用来自己家里吃的话,瑾娘觉得,她可能会吃到想吐。
只是,有些事情想起来容易,真的做起来的时候却难,蘑菇用石磨推却是行不通的,最后还是老妪想了办法,教着瑾娘用石臼。
这可比用石磨要辛苦的多,但瑾娘也是个能吃苦耐劳的人,她一点一点的将晒干的蘑菇都加工成了蘑菇粉。
“瑾娘,以后要是还要加工这个,我们索性就在晒蘑菇的时候将蘑菇切成片或者切成丝,臼起来就更容易了。”老妪看了好一会儿,笑着说道。
瑾娘笑:“大娘您说的可不是呢,倒是我糊涂了。不过,这蘑菇粉,还是要等去市面上看看能不能卖出去再说呢。”
这东西加工起来辛苦,如果卖不出去,就不用费这些心思了。
看着瑾娘将蘑菇磨成粉,老妪好奇心又上来了,问:“瑾娘啊,你这是打算卖出去?只是,这东西真的有人要?”
好好的蘑菇磨成粉了,难不成还能做成面条吃不成?
老妪这话也就是没问出来,要不瑾娘大概都要笑两声了。
“大娘,这弄好了也是好东西,以后做汤的时候,放一点可以增加鲜味呢。”瑾娘笑着说。
这家里,估计在很长时间里也就是吃汤了,多准备一点,就算卖不出去,也能自己家里吃。
不过,怎么看着蘑菇粉都有些粗糙啊,还是要再过一遍筛子才行。
第026章 包装的重要性
蘑菇粉虽然好,但并不能溶于水,太过粗糙的话,做调味料不免会破坏食物的美观。
“大娘,筛面罗咱们家里有吗?”瑾娘问。
“有,有。”老妪笑着从屋里拿出来一个直径大概一尺左右的筛面罗,送到瑾娘的手中。
瑾娘将那些已经舂好的蘑菇粉过了一遍筛面罗,将粗糙的再舂上两遍。
如此连着过了好几遍筛面罗之后,蘑菇粉与之前已经很不一样了。
现在的蘑菇粉虽然没有达到面粉那样的细,但看起来比之前好看了许多,这样才对嘛,既然是要卖出去的东西,品相还是很重要的。
瑾娘满意的点点头,脸上是大大的笑容。
老妪因为好奇,一直在瑾娘的旁边看着,见瑾娘将那些蘑菇都加工成这样,点头说道:“这东西要是真的这么好,那说不一定还真能卖出去换些钱呢。”
说完了这一句,老妪没忍住又开口感叹了一句:“这娃娃,脑子是咋长的啊,这么聪明!”
“大娘,您就别担心了,就算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当调味料吃也是好的。”瑾娘却没敢给老妪太多的希望,只是满面笑容的说。
在内心深处,瑾娘对于她这么辛苦加工出来的蘑菇粉还是很有信心的。
须知在这个事物味道平常的时代,蘑菇粉加工出来了,可以极大的改变事物的鲜味,虽不敢说划时代的,但改变夜市显而易见。
虽然此地有留言说蘑菇有毒会吃死人的说法,但蘑菇粉已经破坏了蘑菇的样子,只要她不说出去,别人肯定看不出来的,只说是增鲜的调味料,或许能大赚一笔也未可知。
用后世那句常说的话就是,家里现在穷的都快吃土了,她除了想尽一切办法赚钱,还能怎么办?
看着老妪慈和的面容,瑾娘都觉得有些奇怪,分明就是素不相识的几个人,为什么就能像是亲戚一样的凑在一起过日子呢?
“这石磨也没用处了,看起来蘑菇粉以后只能舂呢,要不,咱们将石磨放回去吧?”老妪看着石磨,觉得有些挡路,遂道。
家里这些年没有种地了,连麦子都没有一粒,石磨哪里有用处啊。
瑾娘却不这么想,既然她来了,不管怎么这日子都要过起来。
“大娘,这石磨咱们既然已经拿出来了,以后就用着吧。您放心,石磨只要拿出来了,肯定有用处。”瑾娘信心十足的说道。
石磨现在虽然还没有用处,但她坚决相信,只要是不利,家里的日子一定会有所改善。
到时候,米啊,麦子啊,都不缺了,这石磨就能用到了。
而且,石磨还能做豆腐,记得之前那李大户还多给了阿武一袋豆子,找点儿卤水做豆腐和豆花都是极好的。
老妪却没有这么乐观,她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
“大娘,您放心吧,总会有用的,而且,家里那些很久没用的家什将来都会有用的。”瑾娘笑。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啊,就是日子肯定是要过起来的。
许是瑾娘笃定的语气让老妪也多了几分信心,她也笑了。
从瑾娘到了家里也才不过短短的时间,家里的日子就能看出有气色了,以后日子越好越好也不一定啊。
蘑菇粉既然加工好了,还必须要包装一下才行。在后世生活过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包装的重要性。
“大娘,家里又没有小瓷瓶之类的,就这么小的。”瑾娘用两只指头比划出一个大概四五厘米长的距离问道。
“这样的瓷瓶家里倒是有一对,就这么大,装不了啥东西,我就是觉得小瞧可爱才一直没舍得丢了。”老妪乐呵呵的说着从箱子里拿出两只小瓷瓶。
瓷瓶是白色的,很细腻,看得出来是质量上乘的,瑾娘觉得,从家里这么齐全的物品能看出来,这家里以前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只是后来才没落了。
对这一对小瓷瓶,瑾娘非常满意,有了这对小瓷瓶,真是太好了。
瑾娘将这一对小瓷瓶清洗干净,然后装了两小瓶蘑菇粉,就算是两瓶,统共也不会超过一两的分量。
“装这么少的一点?要不要找大点儿的瓶子?”老妪看着这么点儿,有些不好意思。
瑾娘笑道:“就要少,多了就不稀罕了,大娘,您放心吧,这东西除非是卖不出去,只要能卖出去,那价格就高了,我们一家子人过上好日子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总不能往外卖的时候就叫蘑菇粉吧,总要取个高大上的名字才行。
瑾娘思来想去,说道:“大娘,咱们这个就叫味之鲜如何?”
“味之鲜?”大娘一愣随即笑开了说道:“你这娃娃,倒是个有心思的,可不就该换个名字?”
既然商量定了,瑾娘就打算近期去城里看看。
虽然说,很多地方遭灾了,但是,据说河州城里因为地势比较高的缘故,并没有遭灾,而且,城里有钱人多,料想还是有很多人会去酒楼里。
只要还有人去酒楼里吃饭,瑾娘就觉得,还是有机会将味之鲜推销出去的。
而且,这几日,山上没什么可以找的了,就连蘑菇都被他们捡的差不多了。
因此,这一日,瑾娘决定去城里。
虽然她主要的目的是将味之鲜卖出去,可是,看着家里好几背篓的草药,瑾娘觉得,如果这些草药他们暂时用不到的话,不如卖出去换点儿钱回来。
“大娘,这些草药,我们咱还也用不到,不如先卖出去吧?”
“成,瑾娘,这些都是你和阿武两个人辛苦弄回来的,自然是你说了算。”老妪并不反对,瑾娘是一心一意帮着他们家过日子呢,她何必反对?
“姑姑,我们明日一同去卖草药吧。”阿武马上欣喜的说。
不管这孩子平日里表现的多懂事,骨子里还是个孩子,听到能去城里,哪怕只是去看看,他也是很欢喜的。
瑾娘也看出来了,阿武真的是想去城里,那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满的都是渴望和期盼。
实际上,不光是阿武,就是两小只也很想去,一样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盯着瑾娘看。
第027章 萧索的城市
这两个小家伙原本就是挺漂亮的小孩子,现在又露出这种表情,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萌的不行。
瑾娘的一颗心简直都要被这两个小家伙的眼神给萌化了。
可是,她终究还是记得现实问题,还是决定,只带着阿武一起去。
阿武是个有力气的,这些草药她一个人背不动,要不连阿武都不要带才对。
而两个小的也实在是太小了些,尤其是阿菜,不过三岁多的年龄,许是还要人背着走才能到城里。
“阿文,阿菜,这一次,姑姑先带着哥哥去城里,不过你们放心,等以后咱们家里有钱了,能坐起车了,姑姑再带你们去城里好不好?”瑾娘柔声的说道。
山下也是有去城里的牛车的,只是那要花钱,而这个家里,就瑾娘估计,连一文看的钱都没有吧?
瑾娘记得,当初被休的时候,王家倒是没有赶尽杀绝,给了她几两银子,但是,那些银子都被她包在包裹里,如今也不知到了什么地方了。
“没事,瑾娘,你和阿武两个去吧!这两个娃在家里我看着。”老妪眯着眼笑着说。
瑾娘也笑了一下,不过,她心里暗暗决定,等以后一定带着两个小的也去城里看看,孩子还是要长见识才行。
“姑姑,咱们还是早些休息吧,去城里有好些路要走,咱们明日一早天不亮就要出发。”阿武很老成的说道。
瑾娘笑着摸摸阿武的头,这孩子,总是这么懂事,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
翌日,阿武和瑾娘两个人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来了,摸黑做了一点野菜饭团子两个人带上就出发了。
他们出门之前,早早醒来的两小只眼巴巴的看着瑾娘,那目光中满满都是渴望。
瑾娘有些不忍心,最终只能说道:“你们两个乖乖在家,等姑姑回来的时候,给你们去带好吃的。”
两小只听了这话,倒是也不再说什么了,而且,眼眸中都是欢喜。
在这两个孩子的心里,姑姑是无所不能的,毕竟,从瑾娘来了之后,家里都能吃饱饭了。
瑾娘看着两个娃这么懂事,决定草药如果能卖出去,就给这两个娃买块糖吃。
二人出门,老妪却伸手往瑾娘的手中塞了几枚铜钱:“瑾娘,进城可能是要钱的,你带着。”
瑾娘本来打算回绝,可是,想想如果辛辛苦苦去了,连城门都进不去,那不是白浪费时间?最终,她还是接下了这几枚铜板,用手绢包着揣在怀里。
这时候天还是黑乎乎的,路上连一个人影儿都没有,村子里的人应该都在睡觉吧。
他们的身上都背着大大的背篓,尤其是阿武身上的那个背篓,看起来与他身高也相差无几了。
瑾娘除了背着草药之外,还在怀里放了那两小瓷瓶的蘑菇粉。
今日去,除了买草药之外,就是要推销蘑菇粉。蘑菇粉她已经试验过了,煮汤的时候放上一点,味道确实会鲜美。
两人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时间,天色总算亮了,但是路上的人依然很少,可以看出来萧索。
洪水的痕迹依然清晰的看见,还有那些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在清晨的阳光中顽强的站立着,只是主人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看着这一切,瑾娘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但是,穷则独善其身,她现在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这几个孩子,其他的管不了。
不过,她心里多少有些狐疑,赈灾的官员不是已经到了吗?这时候,这些问题难道不应该着手解决?这都多长时间了?未免太没有效率了吧?
她随便的想想,也就将这些问题抛诸脑后了。
从阿武家出发到城里,要走两个多时辰的时间,二人中间在一棵大树下休息了一回,喝了一点水,饶是如此,走到城门口的时候,也还是累的气喘吁吁。
看着阿武比自己还要好上许多,瑾娘不得不夸赞一句:“阿武,你还真是厉害。”
阿武这个年纪,放在后世也就是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可是他一口气走了这么远的路,还是负重,却好像并不是很累。
阿武腼腆的笑了,他从小就力气比别的小孩子大,后来父亲没了,母亲走了,他要养家的时候,力气就越来越大了。
城门口站着两行士兵,与来往行人收钱,瑾娘庆幸,亏得大娘给了她几文钱,要不然,还真是连城门都进不去。
“一个人三文钱!”那士兵机械的重复着这话,脸上连一丝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瑾娘忍着肉痛,拿出怀里仅有的几文钱,从中数出六文钱交到了士兵的手中。
这时候,她怀里的帕子中也就只剩下三文钱了,重新将三文钱珍而重之的揣在怀里。
瑾娘猜测,这应该是家里最后的几枚铜板了。
想到这个可能,她心里的压力也增加了很多,钱已经花出去了,今日无论如何都是要赚点儿回去才行。
此时,还没有到中午,天气也不是很热,但街上却没有太多的人。
“姑姑,街上怎么都没人?”阿武问。
阿武以前听他爹说过,城里很热闹,一直都心之向往。
只是因为他年级太小,奶奶不放心他一个人来城里,平日里鸡蛋什么的,都是在距离村子不远的镇子上出售。
所以,今日是阿武第一次到城里来,他本来以为应该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但现在的场景却与父亲说的不一样。
阿武表示自己真的失望了。
瑾娘四下看了看,其实也觉得有些失望,不过,看着阿武失望的表情,她笑道:“城里原本是很热闹的,许是因为最近洪水的缘故吧!”
她其实也不记得之前的城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毕竟都在后世三十年的时间了,该忘记的,不该忘记的,大概都忘记的差不多了。就连进城需要收钱这样的事情也忘记了,更别说其他。
阿武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村子里都被冲成那样了,想来城里也不会太好,也就不纠结了。
第028章 回春堂
二人走了一会儿,却愕然发现,他们都不知道药铺的位置,只能愣在街头。
“姑姑,您不是城里人吗?”阿武大眼睛中带着好奇问道。
这些日子,阿武一直都以为,姑姑是城里人,可是没想到,姑姑却连路都不认得。
亏得他今天从一早上开始就在忐忑,姑姑到了城里是不是要回自己家,以后不跟他们一起生活了。
瑾娘苦笑说:“我是城里人,可是我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了。”
可不是很多年么?算下来都要有三十几年了。
阿武不知所以然,只当瑾娘是从小时候就离开了,所以现在才认不得路。
“那,姑姑,我们找人打听一下吧?”
瑾娘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可是,路上的人很少,且在看到有人的时候,下意识的会离远一点,似乎在害怕什么。
瑾娘先后找了好几个人,才打听到了有用的消息。
原来,大水之后,虽然天公还算做美,一直都是烈日暴晒,但终究还是在小范围内产生过了疫病。
只因生病的人不算多,阿武一家子人住在山上,不要说城里的人没接触过,就是同村的人也没怎么见过,又从哪里得知这样的消息去。
但即便如此,城里的人也轻易不敢与陌生人接触,由是,城里街头上的人就少了些。
瑾娘这才恍然大悟,也是,那些没有染病的,如果不是确实有事情,轻易不敢出门的,而那些生病的不是去药铺了,就是在家里养病,更不会在街上乱逛。
或许是因为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瑾娘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情绪。
问清楚了城里药铺回春堂的方向,瑾娘带着阿武快步朝着回春堂的方向走去。
他们今日有很多事情要做,晚上还要赶回去,有两个多时辰的路要走呢。
算下来,中午能在中午在城里耽误的时间不能超过两个时辰,要不然就要赶夜路了。
且不说他们两个人会不会害怕,就是家中的人也会为他们担心。
二人到了回春堂药铺门口的时候,就看到了很多人在排队等着看病,一个小药童捂着脸来来回回的维持秩序。
瑾娘猜测,疫病一般都是会传染的,所以还是决定带着阿武稍微离远一点。
阿武年纪小,就算是看起来身体不错,但这样的险瑾娘不敢冒。
家里头太穷了,这时候要是生病,只怕根本没钱救治。
二人这样的举动,被小药童看到了,他扬声喊道:“你们也是来看病的?排队排队!来了这里,躲什么躲!”
小药童一面喊人,一面打量着二人的穿着,看着二人身上的衣裳破破烂烂的,几乎连一块囫囵的地方都没有,知道是贫困人家的人。
他虽然语气并不是很客气,但并没有因为二人穿的破烂就撵走两个人。
就这一点,瑾娘觉得这回春堂药铺应该是不错。
“小哥,我们不是看病的,我们是来卖药的,这是我们采来的药材。”瑾娘忙就快走两步到拿小药童跟前指指自己后背的背篓说道。
小药童看了二人身后的背篓里果然满满的都是药材,眸中染上了笑意说道:“原来你们是卖药材的啊,你们来的正好,我们这里这几日药材消耗大,正担心药材不够呢。”
只听这一句话,瑾娘就知道,小药童也不是个心里有城府的,毕竟,真正做生意的人,谁会将自己家的困境说出来?
当下,对回春堂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而且,她心里也高兴了很多,虽则不知道药材到底是什么价格,但遇到一个还算不错的店家,加上物以稀为贵,他们今日能赚的钱应该会多一些。
小药童可不知道,只是忙就引二人进到药铺里去了。
回春堂药铺并不大,只是笑笑不过十几个平米的地方,进门就是一位坐堂的老大夫,大概五十多岁的样子,穿着青布衣衫,面上十分和蔼,才打发了一名患者去抓药,就看到药童带了二个人进来。
那老大夫只打量二人一眼遂说道:“这两位看起来不像是生病的样子!”
瑾娘和阿武两个人这段时间吃的饱,还有油水,看起来气色还好,与那些生病的人脸色蜡黄的样子看起来差别确实极大。
“师父,他们两个是来卖药的,带了整整两背篓的药材,有好几十斤呢。我就带他们进来了。”小药童忙就笑着说道。
“哦,我看看!”那大夫马上说,语气里显然也是惊喜。
眼瞅着铺子里的药材越来越少了,他又抽不出时间去山上采药,此时有人来卖药材可是好事。
瑾娘也不答话,只是将身上的背篓取下来放在大夫的面前。
这些药材都是经过初步加工的,不过,他们都不是会炮制药材的人,也就只是简单的晾干,然后分门别类扎成了小捆。
老大夫从背篓里拿出一小捆的药材仔细的看着,又折下一小段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然后又拿起背篓里其他的药材仔细的看过。
如此将瑾娘背篓里大部分的药材都看过之后,老大夫才开口说道:“炮制手法不算好,好在这些药材都还新鲜,药性流失不大,勉强能看过去。”
瑾娘老实的说道:“您说的是,我们就是山里的农民,闲暇时间到山上采了些药材换钱糊口而已。”
老大夫点头说道:“你们这些药都是寻常可见的药,但因为这段时间药材需求量大,价格也上涨了,黄芪,你带着他们去称下药的重量,比之前咱们收购药材的价格高上两成。”
黄芪就是之前带着他们进门的小家伙,此时,听了师父的话,忙就带着二人去称药材。
瑾娘对着大夫道谢之后,才打算离去,就听到大夫又开口了。
“姑娘,按说,现在的药材,比之前翻一倍也使得,只是你也看到了,我回春堂外面的病人大都是贫苦人,收购的价格要是高了,就有很多人要吃不起饭了。”
最近城里的药材价格涨了不少,可是,来回春堂治病的却都是穷人,因此他这里的药价格就没有上涨多少。
第029章 有钱了
从外面排队的人,瑾娘就已经看出这一点了,因此,笑着说道:“大夫妙手仁心,是这些病人的福分!”
答完这一句话,瑾娘也不多说,转身就跟着黄芪离开了。
瑾娘他们采的药种类多,有些值钱,有些不怎么之前,黄芪分类称过之后,又算了价钱,一共是一千二百四十二文钱。
这可比瑾娘预想的要好上很多了,这个时代,穷苦人家,一年有个四五贯钱日子便能勉强维持了。
有了这些钱,家里的日子能好过很多,而且,这才是她们这段时间采的药中的一半,也就是说,将家里的药材都卖了,他们还能得一千多文钱。
当下,瑾娘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就别说小小的少年阿武了,那面上的笑容更是掩饰都掩饰不住。
只是,此时的瑾娘可不知道,这一贯钱要是放在平日里确实不少,但是现在这般时候,却真的算不得什么,灾荒之年,粮贵钱贱啊。
“师父,一共是一千二百四十二文钱。”黄芪领着二人过来说道。
那大夫从抽屉里拿出一贯钱,然后又拿出两串钱,再拿出一串解开绳子数出四十二文说道:“姑娘,这是你的药钱,你数数。”
瑾娘也不客气,当下就将那零散的四十二文数了一遍,说道:“正好,多谢大夫。”
“不客气,说起来,是你帮了我啊!”那大夫笑着说。
瑾娘听了这话忙道:“大夫你这是哪里话,着实不敢当。我家里还有些药材,等明日,我们再送过来可成?”
她对这大夫还是很有好感的,因此说话的时候,还是比较客气。
老大夫听了这话,许是瞧着瑾娘面善,又是个不计较的,遂说道:“多多益善,草药你们有多少送多少过来,便是过了这个时间,你们也可以送过来,药材我这里是长期收购的。”
瑾娘谢了大夫,将那一贯钱用手帕包起来,放在了背篓里,然后将原本手帕里剩下的三文钱与这次的四十二文钱放在一处,小心的揣在怀里,至于剩下的两串钱,瑾娘却也用一块布包着放在了阿武的背篓里。
老大夫看着瑾娘如此小心翼翼的,不由笑了,这姑娘倒是个谨慎的。
待出门离开药铺的时候,瑾娘还没忘记留心看看周围,生怕被人给盯上。
说起来,他们身上现在可是带着好大一笔钱呢。
好在药铺周围进进出出的人不少,且每个人都担心别人的病症感染了自己,并没有人留心到他们。
出门之后,阿武看着除了药铺其他地方都十分萧条的城里,也少了逛一逛的闲心,遂问:“姑姑,我们现在回去吗?”
当然,他迫不及待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背篓里现在可是有一贯钱呢。
阿武对于今天居然收获到了这么多的钱还是很激动的,他十分的想对奶奶说,他们家里总算也有钱了。
而且,爹在的时候就说,财不露白,有了钱,当然要抓紧时间回家,留在外面太危险了。
少年此时可浑然不记得,家里还缺了很多东西需要置办。
瑾娘笑着摸摸阿武的脑袋说道:“也不用这么着急,咱们还是先转转看,我不是还带了味之鲜来,总要试试能不能卖出去吧?”
阿武这才想起来,可不是还有两瓶味之鲜么。
只是,就那两只小瓶子,能换回几个钱来?他们现在可是有一贯多的钱呢。
不过,姑姑既然这么说了,阿武也是不会反对的,当下下着说:“我听姑姑的。”
瑾娘又道:“还有调味料,也要买一些才行,家里除了盐巴,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既然手里有了这么些钱,瑾娘可不是愿意委屈自己嘴巴的人,遂决定,还是奢侈一下,买点儿调味料,没滋没味的饭可真是不好吃啊。
且她估计,寻常的调味料也用不了太多的钱,就是糖、醋、酱油、花椒、生姜这些家里寻常用到的就行。
“可是,姑姑,咱们不是有味之鲜吗?”阿武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
自从家里有了味之鲜之后,饭菜的味道好了很多了,姑姑为什么还要花钱买其他的调味料?
“自然是不一样的,做菜讲究的是百味调和,只凭着味之鲜,味道就算鲜美,但却也寡淡了些。”瑾娘摸摸阿武的脑袋说道:“咱们还要给阿文和阿菜买两块糖吃。”
阿武重重的点头说道:“嗯,他们都还没吃过糖呢。”
“那你吃过吗?”
阿武不好意思的垂下头说道:“小时候吃过,我爹给我买的……”
他越说声音越小,到了最后几不可闻。应该是想起来当年的事情了。
瑾娘笑道:“你是个好孩子,以后一定是个有出息的。”
随后,瑾娘也不想继续说这个话题了,遂又道:“也不知道现在的粮食是什么价格了,要是不贵的话,总要买上一点,你们几个年纪都小,总是吃野菜也不是个事儿。”
他们没有来过城里打听粮食的价格,但感觉上,李大户是个可靠的人,他说粮食涨价,应该是真的涨价了,要是粮食的价格太高,他们这点钱,也买不到几斤粮食。
到时候,还要斟酌看呢。
这一次,二人打算,就这么随便转着看,家里头需要添置的东西不少,今日肯定是要花点儿钱了。
不过,在后世没有因为钱财而感觉艰难的瑾娘确实觉得,钱赚来就是为了花的。
过日子,该有的都要有,要不然,手中捏着钱有什么用?
“我们去前面的布庄里看看。”瑾娘看到前头的一个布庄,再看看阿武身上的衣裳,摇头道。
这几个孩子,可怜见的,身上的衣裳也不知道是哪一年做的,尤其是阿菜,一个小姑娘,穿的衣裳明显是哥哥们以前穿过的。
如今有钱了,买点儿布料,给他们都做一套衣衫吧,让孩子们也高兴高兴。
阿武并不反对,只是跟着瑾娘走,只是,那稚气的脸上还带着一点淡淡的不易察觉的笑。
第030章 粮贵布贱
布庄的面积不大,但是里面的货物很是齐全。
瑾娘看了一圈,这布料店里,一面放着麻布,从粗麻布到细麻布,一面放着的是绸缎料子,绫罗绸缎无所不全。
店铺里整整齐齐的,虽然货物极多,却没有一点杂乱无章的感觉,可以看出来,掌柜是个利索的人。
再朝着柜台里面的人看去,一个大概四十岁左右的女人,面容和柔和,并没有商人的世故和尖刻。
“大妹子,你是打算买些什么布料?我们这里门面虽然小,可是该有的都有。”看到来了客人,低头正在做针线活的女人马上笑着说。
瑾娘脸上也带了笑容说道:“大姐,我打算买些实惠的衣料,您给我推荐推荐?”
布庄掌柜,盯着瑾娘二人打量了一番,可能是瞧见他们的穿着,遂开口说道:“说句不中听的话,我看大妹子这样,也不是有钱的,绫罗绸缎什么的,我们也就别看了。只是这麻布料子,粗麻布耐穿但穿着不舒服,要说好,也就是这种细麻布了。”
她指着一溜儿细麻布,瑾娘抬眸看过去,麻布料子的颜色并不是很绚丽,不管怎么看,也是那种略微带点暗沉的样子。
不过,对此,瑾娘还是很能理解的,这可不是后世,能有这样的就不错了。何况,她的预算还真不多。
“您能拿过来我看看吗?”瑾娘觉得,还是要上手摸摸才好。
掌柜也爽快,从后头的货架上拿出一匹料子放在柜台上说道:“大妹子,你看看,这料子柔软不扎手,穿在身上也不会很不舒服。”
瑾娘摸一摸,到底是麻布的,并不是很舒服,但是,麻布毕竟不是棉布,这已经算好了。
她心里不由的遗憾,只可惜,这时候没有棉布啊,要是有棉布的话,穿起来可就舒服多了。棉布的价格不如丝绸的昂贵,但是却比麻布要舒服的多。
也不知道棉花是不是已经传过来了,但河州没有是肯定的毕竟,这边的人就连被子里都没有棉花。
“那就这种料子吧,我要红色的,还有青色的,再就是这种绛紫色的,另外,这种浅绿色的。”瑾娘决定给家里的人都置办一套衣裳。
家里几个人的衣裳都破到不能穿了,而她更是只有一套衣裳,要换洗也只能先穿杨大娘的衣裳,实在是不方便的很。
“您都要多少?”女掌柜笑着将瑾娘指的几匹布都抱过来问。
这可难为瑾娘了,她哪里知道做一件衣裳要多少料子?
“大姐,要不您帮我算一下?”瑾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那掌柜笑道:“这有啥,你说吧,我给你算。”
“红色布料是给三岁多小孩做衣裳,大概这么高,青色的是给他还有一个这么小的男孩……”
瑾娘将家中几个人都介绍了一遍,并且给女掌柜比划了一下众人的身高胖瘦。
女掌柜笑了说道:“成了,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扯出来的布肯定合适。”
那女掌柜一块块的将布料扯下来,放在瑾娘面前才开始算钱,很快,她开口说道:“这一共是七十九文钱。大妹子,也就是这时候没有生意,所以才有真便宜的价格。”
瑾娘本来还想再讲讲价格的,但听了女掌柜这话,倒是不好再说了,只能笑笑说道:“大姐,家里针线也是没有的。”
女掌柜笑道:“算了,看你也不是有钱的,针线我送你一些。”
说话,那女掌柜拿出两根针并一些适合做这几件衣裳的线出来放在了布料上面。
瑾娘笑着谢过了才道:“不是说城里的物价都上涨了?怎么布料的价格反而降了?”
虽然记忆很模糊,但是瑾娘却能想起,这布料的价格确实有些便宜,她买了这么多的布料才花了这么点钱,真心不贵。
那女掌柜叹了一口气,一面折扯下来的布料,一面说道:“城里有些物品是涨价了,但那也主要就是米粮蔬菜肉涨价了,像是布料这些,除了有钱人家,谁能拿得出钱置办这个。麻布料子的价格自然就降了,你没看,城里好多的铺子都关门了。”
瑾娘默然,这时候,自然是吃食最要紧,其他的反而放在之后了。
“不过,粮食的价格虽然上涨了,可是官府里也管的严,如今就只有白家的粮食铺子还开着门,其他的都已经关门了。”女掌柜又感叹说道。
听了这话,瑾娘又疑惑了,既然粮食铺子价格上涨了,那为什么粮食铺子还关门了?这于理不合啊!
她可不相信,这些粮食铺子里都没有存粮,没有从外地往来运送粮食的办法,现在可是赚钱的好时候呢。
就她所知,这一次的水患牵扯到的不过就是周边的几个城市而已,河州的水患据说也不算严重,现在路已经通了,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
“谁知道呢。”掌柜的叹息一声,却不打算继续这个话题。
瑾娘听出来她这是不想说,索性也就不问了,只笑着说道:“大姐,您可知道,周围的其他城市现在灾情如何?”
“我听人说,定州那边很多镇子都被淹了,房屋倒塌,灾民流离失所,庄稼也已经绝收了,现在已经有大批逃难的人离开定州去了别处。”
“那我们河州的情况要好多了呢。”瑾娘长舒一口气说道。
“目前看起来还行,可是再往后谁知道呢,庄稼虽然不至于颗粒无收,但是能收获的也不多,秋夏两季绝收,也不知道这些人到时候的日子要怎么过。”掌柜的已经将瑾娘的几块布都已经折好。
“粮食到了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上涨呢。大妹子,你要是手里有余钱的话,还是趁着现在的价格还算便宜多买一些。还有这些布料之类的,如果钱能凑手,都多买一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都紧缺起来了。”那女掌柜又道。
所有的农作物都没有收成,布料的价格上涨也能预想,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家里需要钱买粮食,她才不会贱卖这些布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