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就你话多!”
徐老爷子很不爽地瞪了徐老二一眼。
这种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为什么要说出来?他这个当爹的,不要面子的吗?
徐老二缩了缩脖子,心里越发认定自家老爹也是个欺软怕硬的。
徐老爷子走在前面,进了自家院子。
院子里,徐老太太正跟郑氏和三个儿媳妇在看着福宝和她的一帮侄子、侄女玩耍。
嗯,所谓的玩耍就是一群小娃娃在席子上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咿呀之语。
“当家的,我跟你说个事儿!”
在徐老爷子进门后,徐老太太就望向了徐老爷子。
徐老爷子则摆了摆手,道:“啥事儿?”
“我们进屋说!”
徐老太太起身,往堂屋方向走去。
“爹!”
徐老二则趁机扯了扯徐老爷子的衣袖,可怜巴巴地望过去。
徐老爷子瞪了瞪眼,以此回应。
进了屋里,徐老太太就把自己的盘算讲了出来。
“当家的,我想了下,那杨云义的女人和儿子,不能留在咱家里。”
“那你还让老二跟她结拜?”
徐老爷子望了徐老太太一眼。
徐老太太笑了笑,道:“因为老二不会答应啊!”
“……”
徐老爷子瞬间哑火,明白了自家媳妇儿是个什么意思。
因为知道老二不会答应这事儿,所以,才会提这事儿。这分明就是想要那郑氏知难而退。
但照现在这情况来看,郑氏似乎没有这个自知之明啊。
“媳妇儿,那现在咋办?”
“送回去吧!”
徐老太太沉吟片刻,说出了她的打算。
“真送回去?”
“对!”
徐老太太微微一笑,“姓杨的不是把他们的卖身契给了咱们吗?那就留下卖身契,把人送回去!”
“不就是恶心人吗?”
“好像谁不会一样!”
徐老太太瞄了徐老爷子一眼,“姓杨的明显是不敢得罪咱们,或者说是对咱们有所求。那么,咱们干嘛这么畏手畏脚?”
“把人送回去!”
“卖身契,咱们留下。”
“那么,他们母子俩就是咱家暂时寄放在杨家的人。姓杨的,就算是有什么不满,也只能受着。”
徐老太太笑眯眯地望着徐老爷子,“当家的,你觉得咋样?”
“我觉得,我觉得,好啊!”
“这主意好啊!”
“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啊!”
徐老爷子脸上笑意满满,这郑氏娘儿俩的问题,到这里,应该算是彻底解决了。
妙,真妙!
徐老爷子松了口气,想到之前二儿子不信任的眼神,徐老爷子觉得自己现在可以扬眉吐气了。
“趁着天色还早,我这就去找车,把人送回去!”
“那成,你去找车,我去跟她说说!”
徐老太太点头。
送人回去这事儿,的确是宜早不宜迟。
徐老爷子出了屋子,很快出了自家的院子。
这会儿找马车是不可能了,但牛车在村里还是可以找到的。
没多时,徐老爷子就借了牛车回来。
然后,徐老太太亲自上阵,带着福宝,徐老爷子驾车,送郑氏和他儿子回转县城。
第182章 强势徐老太太
“老太太,奴真的可以回去吗?”
郑氏坐在牛车上,可怜兮兮地望着徐老太太。
徐老太太点点头,道:“你尽管回去便是。只是,你们母子的卖身契,我先替你们保管着。等将来,你觉得自己离开了杨家,也能有本事活下去的时候,或者是你儿子大了,想要进学的时候,也可以把卖身契拿回去。”
“至于我为什么留着你们的卖身契,你该明白的吧!”
“奴明白!”
郑氏出身青楼,察言观色的本事很高,小脑筋也是很多。
她不是笨人。
徐老太太让她跟徐老二做结拜兄妹是为了什么,郑氏也是猜得出来的。
在郑氏看来,徐老太太是个心地善良的,之所以这般操作,纯粹是为了护住他们母子俩的性命。
可惜,徐老太太的确是想护住他们的性命,但却不仅仅是为了这般。
杨云义怎么给他们添堵,他们就打算怎么还回去。
“丫头,以后呢,你在杨家,就代表着我们老徐家。若是有人欺负你,你也不用忍气吞声。”
“该骂回去就骂回去!”
“一切,自有我们给你撑着!”
徐老太太一本正经地说着。
郑氏则是一脸的惶惶,显然并不是很信徐老太太的话。
徐老太太沉声道:“丫头,你要知道,你是七品孝义郎家里出来的,咱老徐家还有个被圣上册封为德福乡主的大小姐。”
“还有,我家老三是襄邑府的今科案首,来日前程不可限量!”
“县尊左大人,也与我家相交莫逆!”
为了让郑氏坚信老徐家的强大,徐老太太真的是可劲儿地吹。
“丫头,有一点,我得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丢了我老徐家的面子,那么,休怪我老婆子不讲情面,让你们母子天涯两隔,这辈子都没机会再见面!”
卖身契在手,徐老太太这话,可并不是没有任何威胁力的恫吓之言。
郑氏闻听老太太如此说,果然是脸色变了。
“老太太,奴,奴不敢!”
“求求您,别,别……”
郑氏怕惨了。
她曾经对人生没任何的指望,一直到被杨云义赎身纳为妾室,可是在杨府的时候,郑氏依旧是谨小慎微,毕竟她只是出身青楼的小妾。
等她生了个儿子,郑氏才算是看到了希望。
可被杨云义丢到老徐家赔罪的时候,郑氏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不久前,徐老太太又让她看到了希望。
但现在徐老太太的这番话,却是让郑氏再度陷入了绝望。
“丫头,你是个伶俐人。”
“我是个什么意思,你应该明白!”
“所以,你跟你儿子将来能怎样,就看你在杨府的表现了!”
闻听徐老太太这番说话,郑氏连忙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表现。
卖身契落在徐老太太的手里,她就算是想要做点什么,也得看看徐老太太是不是同意。
“你放心,我不是卸磨杀驴的人!”
“只要你在杨府好好表现,那么,这卖身契,总会有还你的一天!”
“奴明白!”
郑氏还能说啥,除了照办,没别的选择。
也是在这一刻,郑氏才恍然明白,她一直认为的慈祥老太太,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和善。
第183章 福宝进城
徐老太太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郑氏心里留下了一个怎样凶残的印象,她为了给郑氏打气,也是费尽了心思。
用一句歇后语来形容徐老太太刚才的表现,那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郑氏本是伶俐人,又出身青楼,本该是人精。
可她早早就被杨云义视为禁脔,也没学到某些女人的狐狸精手段。
再加上杨云义也对老徐家忌惮不已,这让郑氏对徐老太太的一番吹嘘和言语恫吓,真的是深信不疑。
徐老太太哪里知道郑氏心里在这般的脑补,她这会儿正跟福宝说话呢。
福宝现在很激动。
来到这个世界半年了,嗯,四舍五入等于半年吧。她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仅仅是限于灵水村和三河镇。就算是三河镇,去的次数,也是一只手能数的过来。
去县城,这可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开眼呐。
安顺县,只是一个下县。
人口不多,城池也不大。
可对于福宝而言,依旧是很震撼。
这四五米高的城墙,可是比影视剧看到的那所谓的府城、王城要震撼多了。
等到牛车靠近了城门,福宝终于看清了这巨大城墙的构造。
居然是用清一色的大青石砌筑而成,瞧着这些大青石的体型,福宝狠狠咽了一口口水,真不知道这些人当初是怎么把这城墙建起来的。
福宝抬手指着城墙,一顿啊啊啊。
徐老太太以为明白了自家闺女的意思,当即开始了介绍,道:“这是县城,这是城墙!”
“啊!啊啊!”
福宝叹了口气,又是一顿指。
徐老太太不懂福宝啥意思,只能求助徐老爷子。
徐老爷子倒是比徐老太太能理解福宝的意思,当即对城墙作了详细介绍。
城墙高一丈五,宽一丈,花了三年时间才建成,建了有上百年了……
随着徐老爷子的讲述,福宝就安静了下来。
一丈,也就是三米三。
一丈五的高度,也就是五米吧。
“乖乖,古人真厉害!”
福宝发自内心地表示膜拜。
毕竟,虽然自家老爹没说,福宝也能猜得出来,当初为了建造这城墙,肯定是死了不少人。
牛车入城,守城的镇军兵卒瞧见徐老爷子,直接放行。
徐老爷子顺便问了问杨云义的府邸所在,这才慢悠悠地赶着牛车进了城,直奔杨云义的府邸。
县丞,一县二把手。
杨云义的府邸可是相当的阔气。
门前石狮子镇宅,看起来相当的威风。
不过,这会儿的杨府可是有些混乱。
杨云义翻车掉沟里,伤势沉重,如今还在昏迷之中。
三河镇的钟老爷子给他做了简单的处理,就被杨氏宗族的人给接回了县城,因为瞧不上钟老爷子的医术。
“媳妇儿,你跟闺女等我会儿啊,我先去叫门!”
徐老爷子跟徐老太太打个招呼,便从牛车上跳了下来。
结果,没等徐老爷子走两步,杨云义府上守门的门房就冲了下来。
“滚滚滚,这是牛车能停的地方吗?”
“睁开你的狗眼瞧瞧,这里是杨县丞的府上!”
第184章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来福!”
不等徐老爷子开口,坐在牛车上的郑氏就开口了,并且抱着怀里的孩子从牛车上站了起来。
“小,小夫人?!”
门房杨来福瞧见从马车上站起来的郑氏,吓得一哆嗦。
杨云义带着郑氏和小儿子出府的事情,府里人都知道。但是,杨云义带着郑氏娘儿俩去干什么,却没人知道。
之前,杨云义重伤昏迷,被人送回来,府里好些人还在纳闷,为什么不见了郑氏和她的儿子。
“老爷怎样了?”
郑氏从牛车上小心翼翼地下了地,抱着襁褓里的儿子,一步步向前走。
杨来福连忙道:“回小夫人,老爷伤势有些重,还没醒,您这——?”
郑氏知道杨来福心里在想什么,当即开口,道:“这位老爷子是三河镇灵水村徐府的七品孝义郎徐老爷子,这位老夫人是八品诰命夫人,老妇人包着的是圣上圣旨册封的德福乡主,你立刻去通知夫人前来迎接!”
“啊,好,是!”
杨来福差点儿吓傻了,脚步都有发软。
想到他刚才跟徐老爷子说的那番话,就是心里直哆嗦。
然后,啪叽!
杨来福上台阶的时候摔了一跤,门牙飞了两颗,满嘴的血。
然而,他不敢喊疼,也不敢耽搁,而是连滚带爬进了杨府,去喊人了。
“丫头,保持这个气势!”
徐老太太望了眼身子有些抖的郑氏,“你要明白,你现在代表的是谁。在这安顺县城,除了县令大人,你可以无视任何人!”
“等会儿,我们就不进去了!”
“啊……?!”
听徐老太太说她跟徐老爷子不会进去,郑氏就是一阵心慌。
“老太太,您要不,还是进去一下吧,奴这心里没底!”
郑氏是真慌。
徐老太太淡淡地望了她一眼,道:“想想你怀里的儿子,你要是立不起来,那么,可没人能护着你儿子!”
女子本弱,为母则强。
徐老太太看得出来,郑氏对怀里的儿子十分在意。
既然如此,那么,只要让郑氏意识到她必须为自己的儿子遮风挡雨,她就会变得无所畏惧。
而一个无所畏惧的郑氏,恰恰是徐老太太想看到的。
杨云义这个恶心人的狗东西昏迷了,但杨云义做这事儿,真就只是杨云义自己的想法吗?作为杨氏宗族推出来的面子人,杨云义怕是很多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
这事儿的背后,怕还是杨氏宗族的当家人的意思。
杨云义现在倒下了,杨氏宗族势必会弄出第二个杨云义。
在这样的情况下,郑氏就显得很重要了。
当然,这种重要,只是在杨氏宗族的人看来。
对徐老太太来讲,她没有纯粹地将郑氏当一颗棋子。她只是用这种手段,给郑氏娘儿俩谋一个生存之地。
若是郑氏自己立不起来,那么,徐老太太已经是仁至义尽。
徐老太太可没有圣母心。
在她的认知里,自家人的一切,远远超过外人。
“奴,明白了!”
郑氏沉默了半晌,最终用力点了点头。
第185章 泾水韩氏七娘
没多会儿的时间,杨府内就一群人迎了出来。
为首者,乃是一身形富态的妇人,圆润有余的脸庞,配上一双吊梢眼,一看就不是好相与的。
韩氏!
出身襄邑府泾水韩氏,是韩家的庶女。
可韩家的层次,远在安顺杨家之上。是以杨云义虽然在杨氏宗族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也不敢轻视了韩氏。
韩氏得了杨来福送去的消息,没有怀疑杨来福言语有假。因为杨云义带着郑氏母子去哪儿这事儿,韩氏是知晓的。
确切的说,杨云义把郑氏母子用卖身契的方式留在徐家,实则是被韩氏给逼的。
若是郑氏母子继续留在府里,早晚得被韩氏给祸祸了。
杨云义才会想到这一箭双雕之计,借机跟徐老爷子扯上关系。
可惜,他这法子委实太恶心了点。
原本,杨云义是想用这种明显满是漏洞的法子引得徐老爷子的注意,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后续操作,慢慢洗白自己。
可他运气不好,翻车坠沟,只能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
“民妇泾水韩氏七娘,见过孝义郎、诰命夫人和德福乡主!”
见了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韩氏很是恭敬地上前见礼,同时不忘点明自己的出身。
泾水韩氏!
本来,这女人一旦出嫁,那就是出嫁从夫。介绍自己,应该自己的时候,应该冠夫家姓氏,若非别人询问娘家来历,轻易是不会随意说出口的。
偏偏韩氏就这么做了。
无他,这是在跟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表明她不是没有可以依靠的寻常妇人。
若是一般的人听了韩氏这如同宣战一样的招呼,势必给以回击。
可徐老太太根本就没想掺和杨云义府里的这些破事儿,她只是求个心安,同时又不想被杨云义牵着鼻子走。
不过,既然韩氏这么说了,徐老太太不介意让她称心如意。
“韩夫人,这是贵府的如夫人和小少爷吧!”
徐老太太指了指郑氏和她怀里襁褓,“贵府老爷之前呢,走得匆忙,把他们母子落下了。我们呢,这就给您送了回来!”
“听闻贵府杨四老爷出了点事儿,我们两口也就不进去了!”
“人,给你们送到了!”
“不过这东西,我们就先替贵府老爷保管着,以后的事情啊,咱们以后慢慢说!”
徐老太太晃了晃从袖笼里取出的两张卖身契,在韩氏的面前晃了晃。
韩氏眼尖,自然是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两张卖身契。
“老太太,您,这是何意啊?”
韩氏有点儿迷糊。
卖身契,也就意味着她的眼中钉、肉中刺没了。
可这徐老太太又把人送回来,是几个意思?
“韩夫人,瞧您也是大户人家出来,想来有些事情不需要我多说。”
“那就这么着了!”
“等贵府杨四老爷身体康复,咱们再细说!”
徐老太太说完这番话,便招呼徐老爷子走人。
这会儿时间还早,正好可以在县城到处逛逛,顺道买点东西。
徐老爷子赶了牛车,悠哉悠哉地在杨府门前掉了个头,扬长而去。
杨府门前,韩氏冷着一张脸,看郑氏母子俩的眼神甭提多膈应,可她偏偏奈何不得郑氏母子俩,因为这俩人现在不算是他们杨府的人。
第186章 腿还有点儿软
牛车吱呀吱呀地响着,慢慢远离了杨府。
坐在牛车上的徐老太太则是长出一口气,松了松抱住福宝的手。
刚才面对韩氏的时候,可是把徐老太太给紧张坏了。
泾水韩氏,这可是比安顺县杨氏要大得多的地方宗族。韩氏自称韩氏七娘,也就意味着她出自韩氏主支。
如果不是抱着福宝,徐老太太还真的未必能顺溜地把话说利索。
“当家的,扶我一把,腿还有点儿软!”
等徐老爷子把牛车赶到一处布铺外时,徐老太太要下车,却很悲催地发现,她现在还是有些虚。
活了这么多年,虽然也见过了不少大人物,诸如燕王,襄邑府知府,可那时的情况,跟现在完全不同。
见到燕王和沈万晟的时候,他们是客,而她是主。
最重要的是,两人都是带着善意而来。
可这韩氏,从一见面,她们就是站在对立面的。徐老太太又得摆出一副强势的样子,不能弱了自家威风,这可真的有些为难她了。
徐老太太这一辈子,就没跟几个人红过脸。
况且在灵水村,接触到的周围的妇人,说的不过是些家长里短。哪儿像现在,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虽然郑氏娘儿俩跟他们家没有一文钱的关系,可谁让他们遇到了呢?
若徐老太太能做到铁石心肠,那么,自然没这些烂事儿,可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妇人,做不到看着两条人命就这么没了。
“媳妇儿,我看你刚才说得很溜啊!”
徐老爷子有些诧异地望着徐老太太。
徐老太太望了徐老爷子一眼,嗔道:“当家的,这种事情,就这一次啊!”
“放心,没第二次!”
徐老爷子郑重表态,“要是在有人弄这种把戏,我当场打断他的腿。”
一次都这么麻烦了,别说徐老太太不想有第二次,徐老爷子也不想。
“媳妇儿,你说,那郑氏会不会打着咱们的旗号在杨家兴风作浪啊?”
“要是她真的这样做了,你打算怎么做?”
徐老爷子扶了徐老太太下车,顺势发问。
徐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我倒是希望她能在杨家兴风作浪,可估计是没戏。”
郑氏的胆子太小,如果不是还有个儿子,怕是知道他们要送她回来杨家的时候,绝对是要哭哭啼啼,百般哀求。
福宝听着自家爹娘说话,也是挺无语的。
她这爹娘啊,真是应了那句话,人善被人欺。
听他爹娘说的,这杨云义既然这么厉害,那么,他娘的这一招,未必就不在对方的算计中。
即便是不在对方的算计中,以这人的老谋深算,那肯定会将计就计,说不定还能借着他们家的名头,来个宠妾灭妻,然后把一切的罪过推到自家身上。
万幸的是,这恶心人的东西摔了个半死不活,就算是有千万的算计,也只能在床上当个摆设。
福宝啊啊两声,吸引了自家爹娘的注意,抬手指着布铺里那花花绿绿的好看的布料。
与其费这个心神想这些不相干的人和事,不如给她做两件好看的衣裳。
再过几个月,福宝觉得自己应该就能蹒跚学步了,所以,衣服必须得有,尤其是好看的小裙子。
第187章 福宝:给前辈们丢脸了!
莫名中奖得了这穿越大礼包,虽然福气好运依旧,可是福宝心里依旧是有些憋屈。
为啥憋屈?
上辈子的她,一辈子顺风顺水,可到底是还没开始享受人生啊。
她的新房子都还没入住,中奖换来的十万块现金都还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她就成了个小婴儿。
迄今为止,除了几口烂乎乎的肉泥,她就是奶娃儿一个,喝奶至今。
拿到那十万现金的时候,她就打算好了,要好好去血拼一把。
东西不在乎品牌,总归就是一个字,买!
而且还是那种非常豪气地挥手就买。
当然,她是不会去奢侈品店的。
主要是十万块钱在手的她,还真的享受不了奢侈品那种高消费。
如今跟着自家亲爹娘初来县城,家里如今也不差钱,自然是要满足一下自己上辈子没能实现的“买,买,买”!
“福报喜欢么?”
“好,买!”
徐老爷子瞅见闺女的动作,果断挥手,一个字,买!
“上道!”
看自家老爹这么了解自己,福宝忍不住笑出声来。
没错,就是要这个范儿。
可惜,如果是自己做出这个范儿,那就更带感了。
不过不打紧,以后的机会多着呢。
自家的收入不差,况且她还被皇帝册封了个德福乡主的名号,这可是有俸禄的。
虽然银子不多,一年好像也就一百两。
但是等她能自己花钱的时候,她能支配的银子肯定能有几百两。这期间,若是再有什么赏赐啊,压岁钱啊,生日贺礼啊,自己的银子只会更多。
不过,俸禄少没关系。
等她大了,就可以自己做点儿小买卖,赚钱是妥妥的。
可惜,她没有制造肥皂、玻璃的本事。
若早知道自己能穿越,就去学一学这些技术。
在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商量着每种布料买多少时,福宝则在算计自己以后能做什么生意。
想来想去好一会儿,福宝发现她真的玩儿不来穿越前辈们的高科技。
给前辈们丢脸了!
她能做啥?
似乎除了美食美妆,她做不来别的。
美食嘛,她现在还没吃过这个世界的美食,所以不好判断自己搞美食是不是有出路。
至于美妆,福宝觉得应该还是有些前途的。
她来到这里这么长时间,见过村里人,见过镇上人,也见过县城的人,妇人们的妆容,真的是不敢恭维。
就算是那个郑氏,也就是那么回事。
听说郑氏还是出身青楼呢!
当然,福宝也没有因此就坚信自己可以搞美妆,毕竟,他现在接触到的妆容最精致的,也就是一个郑氏,从县城来的。
而这个世界,县城之上还有府城。
还有,这襄邑府算得上是较为偏远的地方,各方面的条件,肯定不能跟那些繁华之地相比。
福宝还在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未来,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已经买完了布料,朝着旁边的首饰铺子走去。
等进了首饰铺子,瞧见这里面的各种首饰,福宝两眼冒光。
她觉得自己找到了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
第188章 我太难了!
美妆、首饰、汉服!
这个世界的人的服装,比较接近于传统的汉服,在某些方面略显繁琐。当然,最主要的是不够美观。
不管是男装,还是女装,都比后世那形形色色的汉服差了些韵味。
等自己长大了,就可以把后世的那些汉服复制出来。
上辈子的福宝,可是一个标准的汉服爱好者,一度想要成为汉服设计师的。奈何形势比人强,她实在是没有玩儿汉服的资本,只能退而求其次,做一个汉服发烧友。
可现在不同了啊!
她穿越而来的这个世界,主流服装就是汉服。
她只要弄出了更好看的汉服,那些个夫人、小姐们,能不发狂吗?
女人爱美,这是天性。
甚至于一些男人,也是如此。
而后世的男版汉服,虽然福宝关注的不多。可是,影视剧里有啊,她看了那么多的古装剧,随便照搬一些过来,就足够她扩展生意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个时代的衣服都是纯手工的。
而这也就注定了,她这汉服,得走精品高价路线。
换言之,这汉服铺子,必须得开在繁华之地。
还有首饰,在这小县城,式样再精致,也别想卖出什么高价,她的设计费就更别想了。
在这里,唯一还能搞一搞的就是美妆了。
而要弄美妆,她可能还得想学作画。
不然她要如何解释一个小娃娃无师自通这等神奇的化妆术?还有汉服、首饰设计,好像都离不开相当的画画功底。
“我太难了!”
想到自己要顺理成章地搞事业,还得用心读书学习,福宝就是一阵头大。
于是,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给她挑选的好看的首饰,她也没兴趣了。
算了,我还是睡觉吧!
福宝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说睡就睡,都不带含糊的。
作为一个小奶娃,福宝发现虽然她有很多不便之处。但也有极妙的一点,那就是一旦她想睡觉了,那真的是眨眨眼,几个哈欠的时间就能睡着。
“睡了?”
徐老爷子拿着一根点翠珍珠的簪子正要给福宝看,结果发现她已经闭上了眼睛,发出了平稳细微的呼吸声。
徐老太太点点头,道:“也该睡了,从半道上醒来,这么长时间了!”
“媳妇儿,你觉得这个簪子咋样?”
徐老爷子拿着簪子往徐老太太的头上比划。
徐老太太瞪了她一眼,道:“别闹!”
“咋了?我觉得媳妇儿你戴着肯定好看!”
“可拉倒吧!”
徐老太太哼了一声,“这是给年轻姑娘和小媳妇儿戴的,我都做祖母的人了,戴这个,让人看了笑话!”
“那,换个金的!”
“不要,太重了!”
“没事儿,有空心的!”
“还是不要了,太贵!”
没错,空心的金簪,还真的就是比实心的金簪要贵。
这可是技术和人工上的差距。
实心的金簪容易打造,可空心的金簪,对于技术和人工要求是很高的。一般的首饰匠人,还真的不具备打造空心金簪的手艺。
而这,也就导致了空心金簪严重的供不应求。
第189章 徐老三的问题
别怀疑为什么空心簪子比实心簪子要贵!
因为能用得起金簪的人,除了少数是打肿脸充胖子,大部分的人看中的只是簪子的首饰价值,而不是它作为金子本身的价值。
这空心簪子,用后世的价值观来评价,这玩意儿就是顶尖奢侈品。
至于为什么不戴实心的金簪?
脑袋上顶着那么重的一根实心金簪,就问一句,你累不累吧?
“买根木簪吧!”
徐老太太掌握家里的财政,知道家里其实不差钱。尤其是上次晏景过来宣旨,除了那些个册封之外,依旧是有一千两的赏银。
这一千两银子在手,才是徐老太太和徐老爷子能毫不犹豫地舍了马车生意的根本原因。
他们两口子当初逃难来到灵水村,是受了村里人的恩惠的。
两口都是实诚人,讲究的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所以,村里要去参加龙舟赛,他们没有任何的推拒。
但若是村里人自己都不想赢,那么,这份恩情也就到了尽头。
之前在河边,徐老爷子把话说的明明白白。
“好吧!”
徐老爷子也没坚持。
很快付了银子,取了簪子离开。
徐老爷子赶着车,又带着徐老太太去买了些糕点,这才驾车往县学而去。
如今徐老二回家依旧是搭乘的马车,是徐老二的老丈人李进丁家赶的那辆马车,每趟两文钱。原本李进丁是不想收钱的,却被徐老爷子给坚决地拒绝了。
亲兄弟尚且明算账。
若徐老三只是偶尔坐一两次,不收钱没啥。可徐老三是天天坐车,这就不能不算钱了。毕竟,这马车是李进丁家租老徐家的。
老徐家是要收租金的。
没道理这边收租金,那边坐车不给钱,这就有些流氓了!
牛车到县学门口,徐老爷子就瞧见了等在那里的马车,而赶车的赫然是李进丁的大儿子李寿山。
李寿山瞧见徐老爷子驾着牛车过来,赶忙从马车上跳下来,跟徐老爷子行礼。
一番寒暄后,李寿山赶着马车先走了。
徐老太太特别送了一笼糕点给他,让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媳妇儿,这不是个办法啊!”
徐老爷子在李寿山驾着马车离开后,望向徐老太太,“这个时辰从县城回去李家山那边,到家可就天黑了。老三这每天从县学出来出来的时间比这个时辰还晚啊!”
之前徐老爷子以为李进丁家的马车是顺路拉些客,可现在来看,似乎并非如此。
徐老太太也看出来了,这才有了她送那笼糕点的事情。
虽然两家是亲家,但走动更多的应该是徐老二和李氏两口子,而不是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这边。
但因为事情牵扯到了徐老三,便只能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这边有所表示。
“要不,还是给老三在县城买个院子?”
“不妥!”
徐老爷子望了自家媳妇儿一眼,“媳妇儿,我咋觉得,你一直想着分家呢?”
徐老太太白了徐老爷子一眼,道:“我这不是寻思着他们兄弟都大了吗?”
“媳妇儿,这事儿吧,我得说说你!”
徐老爷子当即一本正经地望着徐老太太,开启教妻模式。
第190章 徐老爷子教妻
“怎么了?”
徐老太太瞅了眼徐老爷子,“树大分枝,儿大分家,老辈子都这么讲的啊。难不成,你非得他们兄弟之间起了什么纷争,才打算分家?”
关于分家这事儿,徐老太太其实想过不少次。
大儿子和二儿子都会留在村里,而小儿子学业精进,将来总是要离开村子的。
到那时候,这家到底是分,还是不分?
若是分家,又该怎么分?
小儿子做官了,接触的人和事,自然会不一样。
不说别的,将来孙子、孙女们大了,老三的儿子、女儿都会因为有个当官的爹,有门很不错的亲事。
而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儿女们呢?
他们要如何办?
同样是他们两人的孙子、孙女,他们要怎么才能一碗水端平?
徐老太太干脆利索地将自己一直思考的各种问题抛出来,看徐老爷子怎么回答。
当初,他们一样的供儿子们去读书进学,只是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读不进去,这才选择了回家帮着干活儿。
后来小儿子读进去了,现在也算是小有出息。
现在小儿子还没出去做官,三兄弟彼此间没什么纷争。
等小儿子出去做官了,兄弟三人之间的差异就会渐渐显现出来。
这种差距,是徐老太太不愿看到的。
可是她有什么办法来阻止吗?
当初的路,都是儿子们自己选的。
她总不能逼着小儿子不读书吧?
又或者,让小儿子一定要想办法把大儿子和二儿子给拉着。
有些事情,你不去想,它就仿佛不存在。
可你若是去想,你就会发现,那根本就是无解之局。
徐老爷子听了徐老太太的连番发问,不由笑了,看徐老太太的眼神,那叫一个哭笑不得。
“媳妇儿,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你说你,平时可聪明了,看啥事儿都是看得明明白白!”
“咋这事儿,你就犯了糊涂呢?”
徐老爷子是真的哭笑不得。他还以为自家媳妇儿为什么一定要让儿子们分家,感情是担心将来儿子们心理不平衡。
“我哪儿糊涂了?”
徐老太太不服气,“你敢说我说的这些情况不可能出现吗?”
“媳妇儿,我问你啊,我现在是什么品级?”
“你现在又是什么品级?”
“儿子们的祖母又是什么品级?”
“咱们闺女是什么品级?”
徐老爷子接连几个问题丢过来,徐老太太顿时没了言语。
“媳妇儿,你这还没转过弯儿呢!”
徐老爷子呵呵笑,“咱家不是以前的老徐家。”
“咱家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家。”
“至于老大和老二,他们可是你生的。咱这俩儿子是什么心性,你担心的这些,都是些扯的!”
“再有就是老三!”
“他将来若是做了官,你觉得他能望了他俩哥?”
“至于孙子们的亲事,那就更不用咱们操心了。他们的事情,自有他们的自己的爹娘去操心!”
“咱们啊,只要管好了咱们闺女的事情,就成了!”
徐老爷子说完,网这徐老太太,眨了眨眼,“媳妇儿,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你的意思是说,我想多了?”
徐老太太沉默半晌,才幽幽地回了一句。
第191章 独木难成林
“不,不,不,媳妇儿你不是想多了!”
徐老爷子可是久经考验的老油条了,自家媳妇儿说这话要是接不好,自己的老腰指定又得遭罪。
“那你啥意思?”
徐老太太可不是这么好打发的。
徐老爷子当即一本正经地开口,道:“媳妇儿,我觉得吧,你这是对咱俩没信心啊!”
“你就说吧,咱俩教养出来的儿子,能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东西么?”
得!
徐老爷子如此一说,徐老太太就不言语了。
别的地方,徐老太太不敢自夸,但对三个儿子的教养上,徐老太太觉得自己还是很成功的。
当然,不敢说真的做到了一碗水端平,毕竟她考虑问题,也难免有失偏颇。但总体而言,三个儿子的感情是真的好。
“媳妇儿,我觉得吧,这些事情,咱们只要看着就好!”
“咱们要对儿子们有信心。”
“若真的到了必须分家的那天,我相信,儿子们会商讨出一个章程的!”
很多老话说的没错,但这儿大分家,也得看情况。
你道徐老爷子为啥不分家?
因为他们老徐家在这灵水村是外来户,兄弟齐心,才能其利断金。若是分家了,那么,虽然是兄弟,但彼此间的情分会因为这分家,慢慢出现疏远。
这不是徐老爷子想要看到的。
就算是要分家,也得等他们老徐家有了一定的规模。
独木难成林!
尤其是现在这情况,他们家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默默无闻的耕读之家。
徐老太太想了会儿,点了点头,道:“当家的,你说的对,是我想岔了!”
看到自家媳妇儿总算是绕过了这个坎儿,徐老爷子也是松了口气。而他之所以不跟徐老太太说出自己的担心,更多的是不想徐老太太跟着忧心。
两人又等了一刻多钟,才看到徐老三急匆匆从县学里小跑而出。
待看到等在县学门口的牛车,还有牛车上的自家爹娘,徐老三先是愣了下,继而喜出望外。
他爹娘亲自来接他回家,这是多少年没有享受过的待遇了啊!
“爹,娘,你们咋来了啊?”
“哎呀呀,让您二老在这里等儿子,儿子老罪过了!”
“少油嘴滑舌!”
徐老爷子瞪了他一眼,“赶紧上车,咱们去马市!”
“爹,去马市干什么?”
徐老三愣了下,“您不会又打算再弄辆马车给儿子用吧?”
“美得你!”
徐老爷子哼了一声,“从明儿起,你骑马赶路。早上到了县城,就把马送你四叔家里。下午散学,再去你四叔家取马!”
“啊……?!”
徐老三瞬间懵逼,“爹,这骑马,可是会把儿子的大腿和屁股给磨破——”
“少废话,要么骑马,要么走路!”
徐老爷子可不惯着徐老三的毛病,“这些天,你耽搁了你二弟大舅子多少生意,自己没点儿数吗?”
“还有,人家为了等你散学,每天都得是天黑了才能到家。这会儿白天长,等到了冬天,你过意的去?”
徐老爷子如此一说,徐老三就蔫了。
他之前也想说这事儿的,可还没来得及出口呢。
“爹,其实吧,买了马,后面再买个马车厢,不费几个钱的!”
徐老三觉得自己还能抢救一下,他真不想屁股遭殃。
第192章 徐老爷子:心累!
“有道理!”
徐老爷子听了徐老三的话,一副很认同的样子。
徐老三一见这情景,只道有戏。
然而,徐老爷子却是转头就给他泼了一瓢冷水,“只是,你爹我打算多花点儿钱!”
“啥意思?”
徐老三愣了下,啥叫打算多花点儿钱?
徐老爷子笑了笑,道:“我准备给你们哥儿仨一人卖一匹马,配上马鞍,从明儿开始,你们哥儿仨,都得学骑马。”
“爹,为啥啊?”
徐老三不解。
徐老爷子呵呵一笑,指了指前面拉车的老黄牛,“老三啊,你说是这牛车快,还是马车快?”
“当然是马车快!”
“那你觉得是骑马快,还是乘车快?”
“骑马快!”
“既然知道骑马快,你还问为啥?为啥?当然是为了快!”
“憨瓜!”
徐老爷子冲着徐老三就是一顿吼。
徐老三不懂自家老爹这是被啥触动了,但他真的不敢问。
算了,不就是骑马吗?
多大的事儿啊!
徐老三觉得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很快学会骑马。等他学会了骑马,也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屁股了。
徐老爷子瞧着小儿子那自以为是的表情,心里偷着乐。
骑马,真不是那么容易学的。
一个娴熟的骑手,最终能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他骑在马上,对坐骑的掌控,将达到如臂使指的那种程度。
而这,需要长时间的联系。
徐老爷子所以打算让徐老三兄弟仨练习骑马,最主要还是因为对未来的担心。
他跟定北侯的关系已经不算秘密。
他出身京城徐府,自然也不是秘密。
徐府,开国勋贵第一家。
徐府子弟,不但要能文,还得能武。
他徐怀义不认定北侯,但他不想自己的儿子被人给比了下去。以前,不需要担心这个,也没有条件买马,所以,万事从简。
但现在,有条件了,大形势也变了。
所以,该提供的条件,该教的东西,都要提供,都要教。
……
安顺县马市,并不大。
但马市里的好马却是不缺的。
襄邑府距离北疆,只隔了一个龙熙府。
而北疆的蛮族最擅长的就是养马。
从龙熙府过来的北疆好马,在这安顺县的马市可是不少见的。
徐老爷子虽然远离曾经的环境二十年,但当时掌握的一些技能,始终保存在脑海深处。
用来作为坐骑的马,跟用来拉车的马,要求是很不同的。
徐老三也学个相马,但那是纸上谈兵。
而今到了马市,徐老三觉得自己得表现一番,不能让自家爹娘给瞧扁了。
“憨瓜!”
徐老爷子瞧着自家傻儿子装模作样地给马市商人谈论着马匹的好坏,实在是没眼看,心累。
这儿子,果然还是缺少历练啊。
这不懂装懂的样子,这是妥妥的送上门让人宰割的傻狍子。
“爹,这马不错,您瞧瞧!”
徐老三兴致勃勃地挑了一匹白马过来,让徐老爷子帮他掌掌眼。实际上,徐老三就是纯粹来炫耀的。
“老爷子,这马可是北地千里驹,若不是令郎慧眼识珠,我还不打算卖呢!”
马市商人凑近徐老爷子,准备套套近乎,把这买卖谈妥了。
第193章 马事
“北地千里驹啊!”
徐老爷子呵呵笑着,目光落在这笑眯眯的马市商人的脸上,“你确定这是北地千里驹?”
“呃……”
马市商人瞬间有些怂。
无他,徐老爷子这笑容太莫测高深。
做他们这一行的,最怕就是遇到识货的人。
一般人买马,根本无法分辨马匹的好坏,全凭他们一张嘴掰扯,然后捧两句,赞两句,这人就晕了头,觉得自己成了那能识千里马的伯乐。
“老爷子,那啥,我这马,确,确实有些北地千里驹的血脉,这个,我打包票!”
马市商人的声音小了许多。
他并不敢跟徐老爷子大声吵吵,毕竟,这马,就是一普通的白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通体雪白,跟那传说中的照夜玉狮子,有个一样的外貌。
“行吧,那就买了!”
徐老爷子看马市商人并没有死鸭子嘴硬,也就得饶人处且饶人。
毕竟,这年头都不容易。
马市商人干这买卖,看似挺赚钱,但若是运气不好,很可能血本无归。
毕竟,北疆并不是什么太平之地。
“老爷子敞亮!”
马市商人见了徐老爷子这一手,心里挺感激的。毕竟,他算是骗人在前,徐老爷子没有戳破他的画皮,给他留了颜面,这就是讲究。
最终,一匹让徐老三贼满意的白马,以二十两银子的实惠价成交。
马市商人只收了个辛苦钱,徐老爷子明白对方这是投桃报李。
在徐老三忙着去旁边搭配马鞍的时候,徐老爷子就跟这马市商人聊了会儿,跟对方约定了若是有真正的好马,就送往灵水村老徐家。
马市商人走南闯北,消息自然是灵通,一下就知道了徐老爷子的身份,连连表示,若是有好马,一准儿第一时间给徐老爷子送过去。
……
当徐老爷子赶着牛车回家时,那马市商人却是出现在了安顺县城的一处很不起眼的小院里。
“五爷!”
马市商人毕恭毕敬地给坐在小院里喝茶的赵瑞行了一礼。
“有事儿?”
赵瑞眯了眯眼,凌厉的眼神扫了过去。
“回五爷,灵水村那位需要好马。”
“哦?”
赵瑞顿时睁大眼睛,来了兴趣。
“说说,怎么回事?”
马市商人哪里知道怎么回事,只能将之前在马市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有点儿意思!”
“那你就上点儿心,隔上半个,一个月吧,就给他送两匹好马过去,记住,是两匹,不能多,不能少!”
“是,小的记住了!”
“那就去吧!”
赵瑞摆摆手。
马市商人躬身行礼,退出了小院。
赵瑞继续喝着茶,手指在青石桌上轻轻敲着,也不知道在琢磨些什么。
……
当天夜里,三河镇的赵秉炤也从赵瑞嘴里听到了徐老爷子要买好马的消息。
“我这大外甥所谋不小啊!”
徐老爷子眯着眼,“让人准备两匹好马,别多了,也别少了。”
“对了,我姐当年嫁妆里的那几匹马,现在有小马驹没?去问问,如果有,就弄一匹温顺的过来!”
第194章 福宝:匍匐冲锋
“师父,您又想干嘛?”
听到自家师父的话,赵瑞第一感觉就是自家师父又要搞事情,“那小丫头都还没学会爬呢,您现在弄小马驹过来,没用啊!”
“你知道啥?”
“照我说的去做就成了!”
赵秉炤直接白了赵瑞一眼,“哦,对了,龙舟赛那边,你倒是抓点儿紧啊,别坏了我的安排!”
“是,是,您就放心吧!”
赵瑞同样翻了个白眼,“师父,您这打算趴到什么时候啊?”
“咋了?我趴着也碍你眼了?”
“哪儿能呢?”
“我这不是担心您老趴太久,万一生了痔疮……”
“滚——”
赵秉炤不等赵瑞把话说完,直接一个“滚”字吼出来。
赵瑞飞快闪人,得,这人上了年纪啊,就是听不得人劝。
……
徐老爷子赶着牛车回到灵水村,徐老三就从牛车上蹦了起来,美滋滋地骑上了他的伪照玉夜狮子,很有范儿地在前面开路。
瞧见小儿子这骚包的样子,徐老爷子真的是没眼看。
倒是福宝,在路上就醒了过来,这会儿还没睡着,正聚精会神地望着自己三哥。
果然,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倒很可能是骚包。
此刻的徐老三,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骚包”,而且是极致“骚”的那种。
“臭小子,真是欠收拾!”
徐老爷子瞅着徐老三骚包的样子,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回头儿就好好给他上几课。
徐老三一骑白马走在村里的街道上,着实吸引了不少晚归的小孩儿的注意,让他大大地满足了一回。
只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自家老爹给盯上了。
回到家后,徐老二、徐老大也瞧见了这匹通体雪白的伪照夜玉狮子,都是心痒痒。
然后,不等开饭,哥儿俩就牵着马出了门,美其名曰,遛马。
可怜这马从县城一路走回来,都还没喘口气,就被哥儿俩拉出去折腾了。
“都欠管教啊!”
看着出门而去的徐老大哥儿俩,徐老爷子一声长叹。
不过,徐老大哥儿俩很快就回来了。
这哥儿俩只是出去折腾了一会儿,就得出一个结论,这白马就是有个好皮囊的假货,根本不是什么好马,严格说起来,还不如他们老爹之前买回来的两匹拉车的马。
“爹啊,您这次可走眼了啊!”
徐老大回到家,就跟徐老爷子吐槽这马哪哪儿不行。
结果,徐老爷子只是呵呵笑,徐老三尴尬地站在一旁,因为这马可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
“二哥,这马真的很差劲儿么?”
徐老三闷闷地望向徐老二。
“可不是?这马要是用来拉车,我估摸着,有些悬!”
徐老二如此一说,徐老三更丧气了。
“行了,这马虽然弱了些,但养养还是不差。”
徐老爷子开口,打断了徐老二和徐老三的对话。
“老三,这马不会是你挑的吧?”
徐老大看明白了,轻轻捅了捅徐老三的胳膊。
徐老三蔫头耷脑地点了点头,道:“那卖马的人还说,这是北地千里驹,骗子!”
“人家骗你啥了?”
徐老爷子抬脚踢了徐老三一脚,“二十两银子,你指望能买到什么样的好马?”
“不,不是一百两吗?”
徐老三懵逼地望向徐老爷子。
“你傻,你爹可不傻!”
徐老爷子得意地笑了。
如此无形装逼,才最为致命。
徐老三对自家老爹的敬仰,瞬间拔高一层楼。
便是徐老大和徐老二,也是齐齐向自家老爹行注目礼。
姜是老的辣,果然,老辈子们说的真对。
……
徐老三虽然感叹自己被骗了,但对于这伪照玉夜狮子,依旧是喜爱有加。
他又不是上阵杀敌的武将,要那么好的宝马名驹做什么?
他就是一书生。
白马书生,这很符合他的气质。
尤其是第二天一早出发去县城的时候,注意到王氏看他的眼神那个亮晶晶,徐老三越发觉得自己选了一匹好马。
徐老爷子并不知道徐老三心里想些啥,他难得地睡了个懒觉。
之所以睡懒觉,这还得从福宝身上说起。
福宝白天才想着作为小娃娃的最大优点是想睡就睡,结果等到了晚上,她居然失眠了。
不管她怎么想睡着,就是睡不着。
徐老太太发现福宝没睡着,就陪着她说话,说到徐老太太自己先睡着了。
然后,徐老爷子接班。
等福宝终于不知不觉睡过去,已经是大半夜过去了。
所以,徐老爷子就起晚了。
第二天一早醒来的福宝则神奇地发现自己能自由自在地翻身了,甚至能不怎么费力地匍匐前进了。
虽然无法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一夜间有这么大的成长,但这意味着,她再也不用翻过身就变肚皮朝天的小乌龟了。
徐老爷子其实是被福宝闹醒的,因为福宝将他当成人生中第一座需要翻过去的大山。
可惜,一直在失败中!
徐老太太看着福宝的小胳膊小腿在被子上扑腾,乐得笑个不停。
“这是咋了?”
徐老爷子刚醒来,啥都不了解。
徐老太太止了笑,道:“看你闺女!”
福宝听到徐老爷子的声音,便抬头望了过去,跟徐老爷子来了个四目相对。
然后,福宝就向着徐老爷子冲锋了。
瞧见闺女这匍匐前进的姿势,徐老爷子也是乐不可支。
福宝也是嘿嘿傻乐,纯本能的那种。
本来,小娃娃的身体了住着个成人的灵魂,正常情况下,福宝是不会做出这种幼稚的举动。
然而,她这身体似乎有着某种本能,在引导着她做着各种符合她的年龄该有的行为。
为此,福宝还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思考。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身体要成长,需要运动,这可能已经铭刻入了基因中。
毕竟,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
之后呢,等福宝发现自己的一些动作,能换来老爹和亲娘的欢乐,她就更来劲了。
若是她一直沉稳地像个大人一样,没有适龄娃娃该有的表现,怕是能把老爹和亲娘给吓坏。
明悟了这点,福宝就越来越像个孩子。
当然,比起正常的小娃娃他,她这个小娃娃可是让大人省心多了。
不像她那些个小侄子小侄女,那可真正是小娃娃,把她三个嫂子折腾的够呛。
第195章 甩锅及黑手
福宝的成长,落在徐老爷子和徐老太太的眼里,是满满的欢乐和欣喜。
只是,福宝带来的欣喜并没有持续多久。
灵水村龙舟赛的队伍散了!
徐老爷子以为自己的一番话足以让村里的小伙儿们坚定自我,可事实上,他的那一番话后,等到这第二天,足有半数的人选择了退出。
徐老大和徐老二早早地赶到桃花河边,等了大半个时辰,最终才确定没来的人都不会再来了。
村正关老七跑去做工作,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人退出的理由十分一致,说是担心自己发挥失常,万一没能赢,就成了村里的罪人。只是他们言语的里里外外,都把徐老爷子昨儿的那一番言语拿了出来。
毕竟,徐老爷子说,若是他们灵水村这次再不能赢,他们家就不会再参加了。
“狗东西!”
关老七把这一切说给徐老爷子听了,气得旁听的徐老大和徐老二火冒三丈。
徐老爷子则是沉默了好一会儿。
“这么说,是我把这事儿给办砸了?”
半晌,徐老爷子自嘲地开口,脸上的笑意是十分的苦涩。
他念旧情,然而,旧情不念他。
“徐老哥,这事儿不怪你,只是那些个狗东西,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关老七叹了口气,“徐老哥,你别往心里去。这些狗东西鼠目寸光,早晚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唉……”
徐老爷子一声长叹,望了眼关老七,“老七兄弟,你不用安慰我,我不是那种想不开的人。”
“如今人凑不齐,那,咱们灵水村今年的龙舟赛还赛不?”
徐老爷子此刻的心情是很惆怅的。
任谁一番好心喂了狗,也都难免心里不是滋味。
“徐老哥,我来,就是跟你说这个事儿的!”
关老七表情有些尴尬,似乎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
“有啥事儿你就说,咱们兄弟这么多年的感情,你跟我遮遮掩掩做什么?”
徐老爷子嫌弃地瞪向关老七。
关老七叹了口气,道:“我家那老院子不是卖了吗?那户人家,跟你家不对付的,他们说他们家有人能补上龙舟赛的人手!”
“……?!”
徐老爷子听到关老七的话,瞬间没言语了。
好吧,他现在算是都明白了。
为什么村里这些人会变得这么鼠目寸光,凭京城赵家的财力,想要搞定一群没见过世面的村民,有难度吗?
答案是没有!
所以,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他那位小舅舅玩的鬼。
“徐老哥,这事儿,我当然是听你的!”
“你要是说不玩了,咱们村今年就不参加龙舟赛了!”
“参加,怎么不参加?”
徐老爷子忽然笑了,“既然有人要上赶着帮咱们夺冠,咱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至于我们两家的恩怨,一时半刻也是没完的!”
徐老爷子搞不懂赵秉炤的目的,但他知道,他的这位小舅舅可不是易于之辈。就算是这次拒绝了,以后呢?
这过日子啊,时间长着呢。
有些事情既然躲不过,那就不躲了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