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赵二谋
三河镇,顾家饭馆对面的客栈。
赵秉炤,赵二老爷一脸的懵逼,听了赵瑞带回的消息,他是真的懵逼。
“不该啊!”
赵秉炤趴在床上,“我这大外甥明显是很在乎他这个闺女,没道理不来见我啊!”
“师父,他说,您要是敢打他闺女的主意,他就敢杀人!”
“以徒儿这些年的阅历来看,他不是在危言恫吓您!”
“还用你说!”
赵秉炤白了赵瑞一眼,“徐家的狗崽子,就算是离了徐府,那骨子里的东西,也不是这么容易磨灭的。”
“师父,您到底想要跟他说什么啊?”
赵瑞挺好奇这个的。
作为赵秉炤的徒弟,赵瑞一直都是以赵家管事的身份存在,但他一直跟在赵秉炤身边,却时常搞不懂他这个师父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当然是说说他闺女以后的事情!”
“我啊,准备把我姐当年的嫁妆,都送给他闺女!”
“……”
赵瑞瞬间傻眼,呆愣愣地望着自家师父,他是真的被自家师父的这个想法给惊到了。
大小姐当初的嫁妆,可不是小数目。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当年的嫁妆,若是折算钱粮,堪称富可敌国。
“师父,您又想做什么啊?”
“就算您不喜欢大小姐的儿子,可我听那陆婆子说,徐家的小丫头,跟大小姐小时候,可是一模一样。”
“您——”
“所以我才要把嫁妆给她啊!”
赵秉炤呵呵一笑,“陆婆子背叛我姐,但她绝对不敢在这个事情上撒谎。不然的话,徐家那个老不死的,能活剥了她!”
“师父,我觉得吧,您还是悠着点儿吧!”
赵瑞叹了口气,“徐怀义,您这大外甥,跟他爹是个不一样的。徐硕为了所谓的荣耀,可以抛妻弃子。但您这大外甥,为了他的妻子儿女,怕是真的能剁了您!”
“他不能!”
赵秉炤呵呵一笑,“她是我姐的儿子!”
“我姐,肯定让他发誓了!”
“不然的话,就凭这小子的一身本事,又怎么可能在这穷乡僻壤这么多年没动静?”
赵秉炤无疑也是个老狐狸。
很多事情,他并不知道,但却能猜得出来。
“这一次,他冒出来,也是凑了巧。”
“如果不是襄邑府二十年前的贡品被他找到,地方官上报时他的名字被徐硕瞧见了,又有陆婆子想要邀功于徐府,他绝对会在这里终老!”
“或许,这也是我姐希望的!”
赵秉炤忽然笑了笑,“只是,造化弄人啊。”
“他既然冒了出来,那么,再想重新隐藏起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小五啊!”
“你知道么,我姐看似是被徐府的人逼死的。可在我心里,我姐是被我们赵家的人给逼死的。”
“所以,从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在想着有一天,有一天能让徐府的人自相残杀,血肉相残!”
“徐怀义,我这大外甥,就是一个不错的棋子!”
“徐硕,他心中有愧。对徐府有怨,但却还不足以让他跟徐府反目成仇。那么,我会帮他一把!”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吧!”
赵秉炤望向赵瑞,眼神冰冷犀利,“是不是觉得你师父我,很残忍?”
第137章 当年既不曾死,如今便不敢死
残忍吗?
赵瑞没啥感觉。
他嘿嘿一笑,道:“师父,其实,我觉得您还可以更残忍点儿!”
“哟?!”
“说来听听!”
赵秉炤有些惊喜地望着自己这第五个徒弟,他还以为他会骂自己疯了呢。毕竟,他大哥就是这么骂他的。
“要不,咱们连赵家一起报复了?”
赵瑞这番话说出来,着实是有些大逆不道了。
然而,赵秉炤却只是笑了笑,道:“小五啊,你啊,还是经历太少!”
“你怎么知道我没报复赵家?”
“有吗?”
赵瑞仔细想了想,赵家一切都好好的,而且,似乎是越来越有钱了。
“当然有啊!”
赵秉炤哈哈一笑,“我都五十多的人了,也没留个后啊!”
断子绝孙!
这无疑是最凶狠的报复!
赵秉炤不可能对亲爹做什么,也不可能对爱他护他的大哥做什么,但他可以对自己做点什么。
比如,他这辈子没有个后人。
就冲这个,他爹估计就要死不瞑目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他这些年让赵家盛名在外,让赵家的产业蒸蒸日上。
只是这世间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个盛极而衰的下场。
他活着,赵家不会倒。
但他死了后,赵家如何,又关他什么事情?
一个家族,若是连自己人都不愿意去护着,那么,这样的家族,还要传承下去做什么?
他不能帮他他哥绝后,但他可以让自己绝后。
同样的,拥有了敌国之富的赵家,早晚会成为别人眼里的一块肥肉。
若人死后,真的在天有灵,赵秉炤很希望他爹能跟他一起,看着这个没有人情味儿的家族是怎样没落,消亡。
赵瑞沉默了!
他从来没往这方面想。
他一直觉得他师父无后,是因为缘分没到。却没想过,这是他师父自己的选择。
“师父,其实,您这不是在报复赵家,您是在报复您自己!”
“有错吗?”
赵秉炤放声大笑,“我姐跪在雪地里的时候,不管因为什么原因,我这个做弟弟的,受她照顾多年,却做了缩头乌龟!”
“你知道么?”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若是我当初出去了,哪怕是死了,至少我这心,安!”
“活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好在总有个结束的时候!”
“可喜可贺啊!”
赵秉炤趴在床上,不再言语。
赵瑞也不再出声,悄然退了出去。因为话说到这份上,他已经没法往下接了。
这么些年的接触,或许到这一刻,他才算是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师父。只是等出了房间,赵瑞又有些拿不准了,他真的了解了吗?
房间里,赵秉炤目光幽幽。
他的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的是那年大雪,他最亲的大姐跪在门前大雪中,那时候的大姐,已经瘦得面颊凹陷,可他却只能看着。
当他大姐逝去,许多人都渐渐遗忘了赵家那个曾经名动京华的大小姐时,他却始终不能忘。
一如他刚才对赵瑞说的。
活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偏偏他还不能死。
该死的人都还没死,他如何能死?不看着他们咽气,不掀了他们的坟,不把他们挫骨扬灰,再灭了他们的家族,他如何心甘?
再苦再痛,也得活着。
当年既不曾死,如今便不敢死!
第138章 全蛋宴!
灵水村,老徐家。
徐老爷子正跟远道而来的县令左丘对面而坐,一人面前一碗茶。
“爹,左大人,菜来了,你们吃着!”
徐老二一手一碟菜,从厨房走来。
而在厨房里,徐老大当当了掌勺的重任。
之所以如此隆重招待左丘,却是因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燕王一家子已经在昨儿启程离开了安顺县,继续往南边的寺庙还愿去了。
听到燕王离开的消息,徐老爷子甭提多高兴。有燕王这么个老狐狸一直在打着自家宝贝闺女的主意,徐老爷子这心就一直不踏实。
左丘带来了如此好消息,徐老爷子自然是十万分的开心。
美中不足,他现在不能喝酒,被徐老太太给禁了,仨月!
“徐老哥,我得谢谢你啊!”
左丘不是单纯来说事儿的,更多的是来道谢。
“左大人,您谢我做什么?”
徐老爷子有点儿不解。
“谢你手下留情啊!”
左丘笑了笑,“那天,我看得分明,要不是老哥你故意受伤,燕王指定得受伤。这要是燕王受了伤,我可就麻烦了!”
“哪儿有的事情!”
徐老爷子断然不可能承认这事儿,“是燕王技高一筹,左大人,万万不能乱说!”
左丘愣了下,继而一副明悟了一切的样子,猛点头,道:“对,对,是这个理儿,哈哈,对,对,还是徐老哥你看的通透!”
徐老爷子瞧着左丘又想歪了,也懒得跟他解释,反正目的达到了就成。
“老哥,咱这就喝茶啊?”
瞅着桌上的菜,再看看面前的大碗茶,左丘有些怀念之前喝过的老徐家的老陈酿。
“左大人,见谅见谅,我这闪了腰,还受了伤,不能饮酒。若是让你一个人独饮喝醉了,也就太不仗义了!”
“……”
听到徐老爷子的解释,左丘很想说,别啊,你尽管不仗义,我不怕独饮,也不怕喝醉。
可左丘到底是要脸的人,总不能摆出一副馋酒的模样吧!
于是,两人只能以茶代酒。
嗯,大碗喝茶,大口吃菜。
没错,是吃菜!
虽然徐老大在厨房做了大厨,可家里没肉,自然也就只能吃菜。
所幸,徐老大在饭馆子这些日子是真的学了几手,这弄出来的菜真的是不差。
就比如这韭菜炒蛋、葱花炒蛋、木耳炒蛋、菠菜炒蛋、蛋花汤……
一系列,全都是各种的蛋。
这一顿饭,堪称全蛋宴。
之所以这么多蛋,则是因为家里的娃娃们要吃奶,徐老太太、周氏、李氏和奶娘们,每餐都少不了各种的蛋。
为此,老徐家专门在徐家饭馆子收蛋。
等再过几个月,福宝和她的一帮子侄子、侄女能吃东西的时候,对蛋的需求只怕是会更多。
“徐老哥,你这日子,过得不差啊!”
“家里养了不少鸡鸭吧?”
一顿全蛋宴吃完,左丘很满足。
别看他是县令,但这俸禄,还真的不足以让他把伙食开得太好。
当官,若是贪官,日子自然无比的滋润。
但左丘是个清官,还很务实,这日子自然过得比较拮据。如这样的全蛋宴,他一年也吃不上两回。
第139章 左丘:徐老哥,你可不能害我!
“徐老哥,不怕你笑话。”
“有些时候,我真羡慕你啊!”
“人们都以为当官好,当官有钱花,大鱼大肉吃不尽!”
“实不相瞒,老弟我,一年的俸禄,也就能维持个吃饱不饿。”
“……?!”
乍听左丘忽然说起这些话,徐老爷子是懵逼的。他仔细瞅了瞅左丘的脸色,又看了看左丘面前放着的大碗茶,搞不懂这位也没喝一点儿酒,咋就跟醉了一样呢?
“十年寒窗苦读,我做了这七品的县令。比起很多人,其实已经好很多了。”
“只是,想到家中贫贱度日的爹娘,老弟我心里苦啊!”
“左大人,您是个好官,清官,您受委屈了!”
虽然不懂左丘为什么忽然这么感伤,但徐老爷子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安慰一下他。毕竟,左丘在安顺县的这两年,官声是真的不错。
好官难做,徐老爷子一直都是明白的。
“不委屈,不委屈!”
左丘摆摆手,“徐老哥,我跟你说这些,就是想问问,你这到底是怎么让家里的鸡鸭这么能下蛋的啊?”
“我呢,就是想学一学。”
“若是学会了,也能改善一下生活。”
徐老爷子听完了左丘的这番话,怎一个心塞了得。
亏他还以为左丘是被什么伤感的事情给触动了内心的柔软之处,有心好好安慰对方一番。闹了半天,居然是这么个意思!
“左大人,这,其实吧,你知道,我家这好些个娃娃都要吃奶。娃儿娘肯定得多吃蛋,所以,这些蛋,不少都是收来的!”
“嗯,就是,花钱买的!”
听了徐老爷子这话,左丘瞬间傻眼。
这法子,他果然是学不来的。
若是他手里有多余的银钱,割斤肉回家打打牙祭,它不香吗?
“左大人,其实吧,您这情况,也不是没法子改变的!”
瞅着左丘那为难的一张脸,徐老爷子忽然冲着他挑了挑眉,轻轻勾了勾手指。
一见徐老爷子这动作,左丘先是来了兴趣,但很快摇摇头,道:“徐老哥,不可。本官曾在爹娘面前立过誓言,此生绝不贪一文民脂民膏,如若做了贪腐之事,死后不入祖坟!”
“徐老哥,你可不能害我!”
左丘脑袋摇成拨浪鼓。
徐老爷子当即一拍桌子,道:“左大人,你把我当什么人?”
“我是那种人吗?”
“我,行得正,坐得直!”
“将来还得看着我家福宝嫁人生娃呢!”
“这作奸犯科的事情,莫说我不做,谁要是想拉着我做,我先一枪扎他个透明窟窿!”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左丘听徐老爷子这般表态,也就恢复了笑脸,并且跟徐老爷子作了个揖,“徐老哥勿怪,是小弟我小人之心了,给你赔罪了!”
徐老爷子摆摆手,道:“我知道左大人是个好官,咋能跟你计较呢?”
“徐老哥,那你说,这法子是怎样的法子啊?”
徐老爷子又冲着左丘勾了勾手,道:“左大人知道咱们县城这段时间冒出来的马车拉客拉货吧?”
“徐老哥,这,不合适吧!”
左丘略一沉吟,“本官若是参与了,岂不是与民争利?”
“不,不,左大人误会了!”
“我的意思是,县衙出面!”
第140章 圣旨又来!
咚!
咚!
……
就在徐老爷子说出“县衙出面”这话的下一刻,一阵锣声乍然响起,传进徐老爷子和左丘的耳中。
锣声并不近,但却很快变成了锣鼓喧天。
并且,这锣鼓喧天的声音越来越近。
徐老爷子和左丘同时站起身,这声音,很熟悉啊。
下一刻,左丘就打了个哆嗦,道:“徐老哥,这事儿咱们待会儿再说,还是先去接旨吧!”
到底是做官的人,左丘一下就猜到了这锣鼓喧天意味着什么。
想想也是啊,上次徐老爷子拒了圣旨,不管事情最终如何处置,总得有个说法。算算时间,这圣旨来得有些晚啊。
可不管圣旨来得早晚,它终是要来的。
上一次的圣旨来时,传旨钦差可是先到了县城,跟他这位县令知会了一声。
而这一次,瞧这架势,分明就是绕过了他这个县令。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一次的圣旨,是好事。不然的话,根本就不会有这鼓锣喧天的喧闹。
徐老爷子当即跟着左丘,领着一家人出了院子。
一行人刚走到巷子口,就看到了晏景手捧圣旨,大步而来。
然后,自然是接旨。
而这一次,徐老爷子是断然不可能拒绝这份圣旨了!
圣旨里,没有提到定北侯。
但是却将徐老爷子早逝的亲娘诰封为一品贞义夫人,因她教子有方,徐老爷子得了个七品孝义郎的赐封。
再有,连徐老太太也得了个八品夫人的赦封。
当然,还有福宝,依旧是德福乡主。
“臣,接旨!”
“谢圣上恩典!”
这一次,徐老爷子是美滋滋地接了圣旨。
“晏大人,一路辛苦啊!”
等到接完了圣旨,左丘就凑到了晏景的身前,“不知下官是不是哪儿做的不好啊,您来了,也不先派人打个招呼。”
“没有,没有!”
晏景也是挺尴尬。
毕竟,按照规矩,他虽然是传旨钦差,官职品阶也远在七品县令之上,可他到了地方办事,于情于理都该跟当地官府打个招呼。
“左大人莫要多想,主要是此番传旨,在路上耽搁了几天时间,这才越过了左大人,直接到了这里!”
“无妨,无妨,下官就是随口问问!”
左丘得到了答案,也就没别的说的了。
这个时间点刚过了午饭的当口,晏景带着礼部的人匆匆而来,这会儿都是饥肠辘辘。徐老爷子干脆领着一群人去了三河镇,就在自家饭馆招待了晏景一行。
本来吃得饱饱的左丘左县令,这会儿作为陪客,只能硬着头皮上,吃饭怎一个斯文了得!
所幸,晏景是个不讲究的人。
……
而在徐老爷子招呼晏景一行人吃饭的时候,对面客栈里的赵秉炤也得到了消息。
“师父,您怎么看?”
“我趴着看!”
听到赵瑞的问话,赵秉炤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讲真,赵二老爷现在是有些怀疑人生。
他做梦也没想到,他这个大外甥拒了圣旨,非但没有受罚,反倒是得了更大的好处。
“小五,让人去查查,晏景这臭小子回京这段时间,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这种事情完全超乎想象,不在掌控的感觉,让赵秉炤感觉很无力。
第141章 桃树下,斩鸡头烧黄纸
“不容易啊!”
茶足饭饱,晏景舒服地打了个饱嗝,没有一点儿这么做是不是会丢了面子的感觉。
这一路赶过来,晏景是真的昼夜兼程。
奈何连日的大雨,造成了山体滑坡,道路阻断。
一行人只能绕路而行,这才在路上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而为了赶路抢时间,一路上他们都没吃好喝好,很多时候,只是随便对付几口干粮就成。
为什么这么赶?
任谁有了跟晏景一样的经历,都难免心里多想。
鬼神之说,虽然没有人能证明他们真的存在,但同样,也没有人能证明他们真的不存在。
前朝劫运道的手段,那可都是实打实的。
不久之前,襄邑府那边才因为劫运道的缘故,将礼部侍郎都给拖下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晏景也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况且,这做人吧,的确应该心存敬畏。
万幸总算是把圣旨送到了!
晏景没敢把他跟永平帝眼见的一切,还有他们讨论的那些事情告诉任何人。这种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哪怕是他晏景深得永平帝信重,也难逃一个死字。
“晏大人,吃好了?”
左丘看晏景放下筷子,连忙跟着放下筷子。
“吃好了,吃好了!”
晏景呵呵一笑。
徐老爷子也跟着放下筷子,道:“真是劳烦钦差大人了,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差遣,力所能及,徐某绝不推脱!”
在这件事情上,徐老爷子还是很看得清的。
若不是晏景是个公道人,只要他在皇帝面前说上几句坏话,那么,这第二道圣旨必然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孝义郎莫要如此说,若是孝义郎不嫌弃,你我兄弟相称如何?”
“我晏景一生,佩服的人不多,孝义郎是一个!”
晏景诚挚开口。
徐老爷子一听这个,哪儿可能拒绝啊?
虽然他不知道晏景在京城是个什么角色,但能连续两次来传圣旨,可见不一般。
常言说,多条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
甭看他被封了什么孝义郎,但这玩意儿就是个虚的。
晏景看得起他,给他长脸,这自然得兜着啊!
于是,徐老爷子多了个弟弟。
连带着,左丘左县令多了个哥哥。
别看左丘做官清明,但他不是那种迂腐的官儿,而是一个很四海的性子。在看到徐老爷子跟晏景兄弟相称后,左丘就把握机会掺了一脚。
然后,当其他人还在大吃大喝时,徐老爷子就拉着晏景和左丘到了饭馆后面的院子里。
义结金兰!
三个都没喝酒的人。
在院里的桃树下,斩鸡头烧黄纸,拜了把子。
厨房里,徐老大和徐老二目睹了一切,都有些瑟瑟发抖。
他们这一下多了俩叔,而且还都是当官的。为什么他们就一点有了靠山的感觉都没有,反倒是感觉头上多了两座大山呢?
“大哥,你没有觉得有点儿冷啊?”
徐老二望了眼自家大哥,小声开口。
徐老大瞅了抽外面老大的日头,舔了舔嘴唇,道:“可能,要变天了吧!”
第142章 徐老太太的果断
灵水村,老徐家。
徐老太太喜滋滋地被三个儿媳妇簇拥着,整个人都显得容光焕发。
一身八品诰命夫人的衣装,比起她平日那朴素的衣装,可不是显得整个人都精神抖擞了?
诰命夫人啊!
虽然只是八品,但她不嫌弃啊!
以前的时候,徐老太太也曾想过自己可能有诰命加身,但那得是徐老三将来有大出息。不然的话,徐老太太不会跟儿媳妇抢这个诰命。
“娘,您穿这一身,真精神!”
周氏有些艳羡地望着自家婆婆,内心多少有些不甘心。
毕竟,徐老大这辈子估计是没机会让她穿上这么一身了。
想到这个,周氏不由多望了徐老三的媳妇王氏一眼,眼中同样带着些许的羡慕。
徐老三如今是秀才,还是案首,将来指定能当官,王氏得到封诰的机会就大多了。
徐老太太没察觉周氏的复杂心绪,听了她的话,爽朗一笑,道:“还成,还成!”
“说真的,娘这辈子也没想过能有这么一天!”
“这都是娘您有福气!”
周氏笑着回应。
徐老二媳妇的性子跟徐老二很像,鲜少发表什么观点,有什么事情,向来都是跟着大嫂周氏的步调。
“娘,大嫂说的对,这都是您的福气!”
李氏笑盈盈地说着,看徐老天太的眼神依旧很淳朴,她并没有太多的羡慕。甚至于在李氏看来,这一身衣服中看不中用。
这要是穿着这一身下地干活,甭提多碍事儿了。
不过,李氏虽然如此想,却没有说出来。
王氏也在说着夸赞的话,当然,步调也是跟着周氏走。
至于徐老太太的一身诰命服,王氏也是最羡慕的。
在她还没嫁过来的时候,她娘一直说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得个诰命,埋怨他爹没出息,不肯继续去赶考。
不过,羡慕归羡慕。
王氏也没有流露出来。
但心里却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督促自家相公专心读书,她也想得个诰命。
徐老太太穿着诰命服显摆了一会儿,便很快脱了下来,换上了平时的褂子。
“好了,这事儿就到这里了!”
徐老太太脱下诰命服,直接束之高阁,将箱子锁上后,她甚至直接把开锁的钥匙给砸断了。
“娘,您这是……?!”
看到徐老太太的举动,三个儿媳妇都有些懵傻,不懂自家婆婆这是为哪般。
徐老太太微微一笑,道:“咱们啊,就是普通人家。这是撞了大运,得了这么一份荣耀。感受一下就成了,可不能入了心!”
虽然诰命夫人也是有俸禄的,可这点俸禄,不提也罢!
“老大家的,老二家的,还有老三媳妇儿,我希望你们记住了。”
“咱们老徐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庄户人家,哪怕是老三以后做了官,咱们也不能忘了本。”
“谁要是忘了本,便不是我老徐家的儿媳妇!”
徐老太太说完,目光落在王氏的脸上,“尤其是你,老三媳妇儿!”
“你嫁到咱们老徐家,也有四年了。这四年里,你做的咋样,娘不说,你心里也该有数儿!”
“以前呢,你娇气点儿没什么。”
“但是,以后,可不成了!”
“你得记住,你已经是一个做娘的人了!”
“莫要带坏了娃儿!”
第143章 说分家,不分家!
“是,娘!”
“我,知道了!”
王氏很恭敬地应声。
以前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是低嫁,有些时候会瞧不起这个婆家。但现在,王氏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了。
徐老太太也不是要调理儿媳妇,只是想着这个家里能更好。
三个儿子,三种性子。
三个儿媳妇,也是三个性子。
本来呢,现在分家,各过各的是最好的选择。
树大分枝,儿大分家。
这都是老话。
但徐老爷子不同意分家,徐老太太能怎么办?
难不成跟徐老爷子一哭二闹三上吊?
再者,三个儿子的关系处的也不差。
至于三个儿媳妇,大儿媳妇是个识大体的,虽然偶尔有些小心思,但分寸把握很好。二儿媳妇是个没什么心眼儿的,凡事喜欢跟着大儿媳妇来,也算是有些聪明了。唯一让老太太闹心的就是小儿媳妇,娇气大小姐,小心眼儿多,但既然娶了回来,也就只能受着,一点点掰正了。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小儿媳妇虽然心眼儿多,娇气,闹事,但不是那种撒泼耍赖的。
徐老太太望了眼三个儿媳妇,轻轻拍了拍手,道:“好了,都别绷着。”
“咱们呢,既然现在没分家,那就劲儿往一起使,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我们这做爹娘的,也尽可能一碗水端平。”
“现在呢,家里花钱的地方不多,也就是老三读书赶考花钱。这份钱,我们两个做老的,也都有记账!”
“将来若是有一天分家了,这账本会算得明明白白的!”
“娘,咱这不是好好的吗?分什么家啊?”
听到徐老太太说要分家,第一个开口的竟是徐老二的媳妇李氏。
“娘,我觉得咱家这样就挺好,真的!”
李氏诚心诚意地开口。
虽然娃儿他三叔读书赶考花了点银子,但家里又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用银子,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分什么家啊?
相比李氏的单纯,周氏则是多想了些,她真的在想分家后该如何。
可是等李氏开口后,周氏瞬间回过神儿来。
对啊,分什么家啊?
这样的日子不好吗?
大事有爹娘拿主意,他们只要跟着听话办事就好。
若是分了家,啥事儿都要自己拿主意没什么好说的,可这么多的活儿,她总不能让自家男人自己干吧,她得跟着。可是娃儿咋整?
家里现在有四个小丫头,分家的话,这些小丫头又该咋安排?
想到这些事情,周氏忽然就觉得很头大。
“娘,我想了下,分家太难过了,咱们还是别分家了吧!”
“您放心,三弟读书赶考花多少钱,俺们都没意见!”
周氏这会儿也是真心觉得不该分家。
无怪她这么想!
事实上,不管是徐老大的媳妇周氏,还是徐老二媳妇李氏,又或者是徐老三的媳妇王氏,她们都还不到二十岁呢。
虽然都成亲好几年了,可凡事有徐老太太这个婆婆挡在前面,她们说白了,其实还都是个孩子。
若是那穷苦人家,她们可能不得不早早扛起生活的重担,自然也会成熟不少。
但事实上呢,老徐家的日子是真的不算太差。
不然的话,徐老三也不会一度觉得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不差!
至于王氏,那就更不赞同分家了。
早先徐老太太说要给她和徐老三在县城买小院子的时候,王氏就彻底想清楚了。
也是从那时候起,王氏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娇小姐脾气,她可真的挺怕哪天把自家婆婆给气到,然后一怒之下把他们一家子给分出去。
第144章 福宝的BGM
“成,那先这么着吧!”
徐老太太摆摆手,示意今天的谈话结束。
于是,各回各屋,各找各娃儿。
徐老太太在三个儿媳妇离开后,扭头就去看炕上的福宝。
此时,福宝已经醒了有一会儿了。
确切的说,在徐老太太教训王氏的时候,福宝就醒了过来。
她没发出动静,而是老老实实地当了一回听众。然后,默默地竖起大拇指、食指、中指……整个巴掌,给自家亲娘点了五个赞。
好吧,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福宝绝对不会相信,她这辈子居然会有连竖起大拇指点个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徐老太太发现福宝醒了后,立刻就把人抱起来。
“娘的小福宝什么时候醒的啊?”
“饿不饿?”
“要嘘嘘么?”
“啊啊啊……”
福宝挥着两个藕节般的肉嘟嘟的胳膊,给出了信号。
于是,去嘘嘘……
“羞啊羞啊!”
“啥时候才能长大啊?”
虽然经历了很多次被亲娘抱着嘘嘘的过程,但每一次,都让福宝感觉忒不自在。于是,渴望长大的心情,与日俱增。
要长大,就得多吃多睡。
本着如此念头,福宝很快就变得白白胖胖。
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最是讨人喜欢。
可福宝很快就不乐意了。
她觉得自己要再这么吃下去,指不定就得小儿肥胖症了。应该有这样的病吧?福宝自己也不清楚。
反正,在她的认知里,不管什么时候,这人都不能太胖。
所以要减肥!
没人知道这小小的人儿脑袋里想的什么。
哪怕是对福宝极为熟悉的徐老太太和徐老爷子,也对福宝最近的行为有些搞不懂。
一个小娃娃,整天躺在那里挥拳蹬腿,劲头十足,嘴里还时不时地发出各种怪异的啊啊声。
徐老爷子一直都觉得闺女像他,将来定能传承他的一身本事。
而徐老爷子每每这样说,都会被徐老太太捶一顿。
事实上,徐老爷子还真的是说的不差多少。
福宝每次挥拳蹬腿,嘴里的啊啊声都是在唱歌。
“哼哼哈嘿,快使用双截棍!”
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当徐老太太抱着福宝方便完,福宝也就开始了今天下午的减肥锻炼。
不过福宝今儿换了招式,因为她发现双节棍的招式对于她减肥似乎帮助不大。所以,福宝今儿决定换个大气一点儿的招式。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可惜,福宝的啊啊声完全对不上节奏。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自嗨。
徐老太太在旁边看着,越看越可乐。
福宝完全无视了亲娘的笑声,自得其乐。
但很快,福宝就不得不停下来,她似乎选错了BGM!
这调子对于减肥运动的影响力还不如双节棍,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她现在手脚不灵活的缘故。
于是,福宝不啊啊了,开始思考自己到底该选用啥背景音乐。
结合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福宝还真的想到了。
“我颠颠又倒倒,好比浪涛!”
“我一下低,我一下高。”
“摇摇晃晃不肯倒……”
就这个了!
醉拳的调子,很好。
于是,徐老太太看着自家闺女跟癫狂了一般,小小的身子在炕上扭得歪七扭八,嘴里哼哼呀呀没完,时不时地还得翻个身。
当然,每次翻身后,都需要徐老太太搭把手,福宝才能翻过来。
第145章 龙舟赛
“徐嫂子,在家么?”
当徐老太太无比乐呵地看着福宝做运动时,外面传来了招呼声。
“初夏,你看着下福宝!”
徐老太太没有打断福宝的运动,而是喊了小丫头来帮她盯着,而她则出了房门,到了院子里。
此时,徐老大媳妇周氏已经开了院门,正在跟人说话。
来的是住老徐家隔壁的关玉平的媳妇儿毛氏。
“是弟妹啊,有啥事儿么?”
徐老太太看到毛氏,便笑着走了过去。
“娘!”
周氏向后退了一步,让徐老太太跟毛氏说话,“您跟毛婶子说着,我去看着大宝和三宝。”
“去吧,去吧!”
徐老太太摆摆手。
周氏当即跟毛氏行了个礼,这才退下。
“徐嫂子,我来是想问问你,下月的龙舟赛,你们去不?”
龙舟赛。
是安顺县的一大盛事。
每年的年中举办,基本上是每个村子都会派船出赛。
当然,并不是所有村子的龙舟都能进入到决赛中。
至少他们灵水村,已经连续十年都在初赛中被淘汰了。
“去啊,肯定去!”
听毛氏说起龙舟赛,徐老太太一拍额头,她都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
今年的老徐家真的是多事之秋,只是大部分事情都是喜事。可就算是喜事,这事情一多,难免就会忽略好些东西。
比如,徐老大和徐老二一直忙着家里的事情,要么是跑马车的买卖,要么就是饭馆子里的事情,反倒是把龙舟赛的事情给忘了。
哥儿俩都是灵水村出赛龙舟的主战手。
“弟妹啊,对不住,都是事情太多!”
徐老太太有些歉疚地望了眼毛氏,“回头我就让老大和老二去找你家玉平,今年啊,咱临水村咋也得冲进决赛不是?”
“这肯定的!”
毛氏点头附和,“徐嫂子,那,我就先家去了!”
“成,成,我送送你!”
徐老太太把人送出了自家院外的巷子,这才回转家门。
“都是事儿啊!”
徐老太太有些头大。
如果是别的事情,她还有可能拒了。但这龙舟赛,却是推拒不得。
龙舟赛,关系到一整个村子的荣耀。若是能闯入决赛,村子龙舟就能得到二十两银子的奖赏,最终决赛的冠军,不但有百两的赏银,连村子里需要承担的赋役也能减免五成。
老徐家要在灵水村立足,必然要融入村子里。
想当初,徐老爷子和她初来灵水村,徐老爷子正是凭借自己的战略眼光和一身本事,助灵水村连夺五年的龙舟赛冠军,从而彻底在临水村扎下了根。
可惜,徐老大和徐老二未能子承父业,承继徐老爷子的辉煌。
不过这实在是怪不得兄弟俩,灵水村的老一辈龙舟赛手退了后,后辈子孙就没几个能上得了台面的。
赛龙舟,可不是一两个人的游戏,而是一群人的游戏。
十年时间的沉寂,灵水村上上下下都憋着一股劲儿。所有人都在摩拳擦掌,等待一雪前耻的机会。
结果,老徐家的一帮人,差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
若不是毛氏上门问这一声,他们怕是真的想不起来。
第146章 娘得一碗水端平!
回到家的徐老太太,很愁。
徐老大和徐老二哥儿俩都要去参加龙舟赛,自然需要拿出时间跟其他人磨合。然后,这地里的活儿是忙完了,但镇上的饭馆子,还有跑马车的活儿,可咋整?
饭馆子那里,徐老爷子可以时不时地去转一转,问题不大。
主要是跑马车这买卖。
之前已经雇了一个人帮忙,若再雇一个人,这买卖可就真的不好把握了。
毕竟载客拉货这种事情,若是没有个人关照着,别人想要从中克扣,实在是太容易了。
本就是薄利的买卖,再被人克扣点儿,这买卖还有啥赚头?
可这两辆马车的成本都还没赚回来呢!
“娘,要不,让立春她们跟车记账?”
三个儿媳帮着出主意。
李氏想的法子很实在,但这主意实在是不咋地。家里这么多一群娃儿,稍有个不注意,就可能出事儿,那可是后悔一辈子的事情。
“娘,您觉得咱们把马车租出去咋样?”
王氏沉思片刻,想到了一个法子,“租咱们马车的人,每月赚多少钱咱们不管,只要给咱们交给了租金就成!”
听王氏如此一讲,周氏、李氏都是眼前一亮,这主意好。
徐老太太也是觉得不赖。
如此一来,家里的人也省了事,还把钱给赚了。
只是这租金要定多少,倒是需要好好思量一番。
徐老太太也没瞒着仨儿媳妇,将马车每月的收入数字讲了出来,而听到跑马车赚的银子,便是王氏也都吃了一惊。
两辆马车,一个月的纯收入至少十两银子。
这还是徐老大、徐老二干活优哉游哉的结果,若是勤劳点儿,这银子怕是更多。
“娘,咱这要是把马车租出去,以后,还能再收回来么?”
周氏有些舍不得了。
“这个,怕是有些难了!”
徐老太太寻思了下,郑重地开口。
跑马车这么赚钱,那租了他们马车的人家尝到了甜头,若是陡然就被收回了马车,他们肯定不甘心,少不得要惹出许多的是非。
“娘,那,这马车能租给我娘家吗?”
周氏短暂的沉默后,望向了徐老太太。
徐老太太愣了下,缓声道:“老大家的,这事儿,娘拿不了主意。不过呢,等你公公回来,我会跟他说的!”
“只是,如果真要把马车租出去,就不能全都租给你娘家!”
“娘得一碗水端平!”
“老三媳妇儿家里不差这点进账,倒是你二弟妹的娘家,能帮一把,也得帮一把。”
“你说,是这个理儿不?”
“是!”
周氏赶忙回应,并且道歉,“娘,是我刚才贪心了!”
“二弟妹,你别怪我,嫂子给你道歉了!”
“没事儿,没事儿!”
李氏赶忙摆手,“大嫂你别这样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好了,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
“你们也都别去乱说话!”
“等我把事情跟你们公公说了,再来谈其他的!”
徐老太太不介意儿媳妇念着娘家。
若是儿媳妇嫁了人后就把娘家给忘了个干干净净,这样的儿媳妇她还真的不敢深交。只要不是念着娘家忘了婆家,能帮一把,她自然也是乐意的。
第147章 真名士自风流
当徐老太太带着仨儿媳妇在安排家里跑马车买卖后路的时候,三河镇徐家饭馆里的徐老爷子已经跟晏景和左丘喝高了。
之前吃饭的时候,都没喝到酒。
但是等结拜后,徐老爷子就大手一挥,让徐老大给他们搬了饭馆里最好的竹叶青过来。
如此意义非凡的日子,不喝点儿酒,怎么说得过去?
所以,必须得喝!
徐老爷子是个嗜酒的,但有徐老太太管着,难得有机会能喝醉,只因他喝醉了,这人就成了二傻子。
而晏景和左丘,同样是好酒之人。
文人好酒,醉了后,往往是会诗兴大发。
若不然,也不会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说法。
但这世上吧,总有些人是个例外。
毕竟,老祖宗们还说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巧得很!
作为内书阁学士的晏景,还有安顺县令的左丘,跟徐老爷子,是同类人。
这三个,都是喝醉了变二傻子的那种。
徐老大、徐老二虽然眼馋一坛坛好酒就这样被三人消灭掉,但是等徐老爷子三人变了二傻子,说什么好兄弟坦诚相见,然后就开始脱衣服时,兄弟俩实在是忍不住了。
太特么的辣眼睛了!
尤其是左丘,瘦得肋骨都看的清清楚楚。
倒是晏景,穿衣显瘦、脱衣见肉,白白嫩嫩,就跟白斩鸡一样。
至于自家老爹,兄弟俩本着为父忌讳的原则,没敢评价。
等到三人在院子站成一排,瞄准前方的桃树……
徐老大和徐老二果断溜了。
院门落锁,免得三人的样子被外人看了去。
而等两人把院门落锁,就听到院子里传出了晏景的鬼号:“真名士自风流,看我顶风三千丈……”
然后,左丘居然接了下句:“我比二哥少一丈!”
……
“大哥,求你个事儿呗!”
远离了后院,回到饭馆里,徐老二眼巴巴地望着徐老大。
“干啥?”
徐老大瞅了徐老二一眼。
“那啥,以后,要是我快喝醉了,你记得把我打晕啊!”
徐老二很是郑重地开口。
想到自己喝醉酒如果也是这样子,徐老二觉得自己怕是要无地自容了。
徐老大抬手拍了拍徐老二的肩膀,语气严肃而沉重,道:“老二,将来大哥我要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你也记得把我打晕吧!”
“好的,好的!”
哥儿俩郑重约定。
至于戒酒?
开什么玩笑?
男子汉大丈夫,岂能不喝酒?
这人生若是没了美酒,还有什么乐趣?
……
饭馆子里随着晏景前来宣旨的礼部官员们都很守礼,规规矩矩吃饭,以茶代酒。
等到他们吃饱了,则被徐老大和徐老二给引到了对面的客栈。
这是三河镇唯一的一家客栈,只是被赵秉炤给盘了下来,这段时间也没怎么招待客人,对外的说法是重新包装。
但现在,徐老大和徐老二却是将礼部的一帮人引了来。
无他,添堵而已!
在房间里趴着养伤的赵秉炤收到下面人的回报,稍一沉吟,就同意了礼部众人的入住。
“房费按照京城的客栈来算!”
住他赵二老爷坐镇的客栈,这已经是优惠价了!
第148章 向往
“大哥,你说这房费,该谁付啊?”
等礼部的众人,还有护送晏景一行人过来的护卫都住进了客栈,徐老二才想起这个关键问题。
毕竟,住店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
徐老大眨眨眼,道:“反正不用咱们给!”
“哦,这就好!”
徐老二松了口气。
“咋了?”
徐老大瞧见自家兄弟的表情,瞬间知道这里面有事。
徐老二压低声音,道:“我刚才听那个赵家的管事跟下面的人交代,说是照着京城那边的客栈算房费。”
“大哥,你说,这京城的客栈,住一天得多少钱?会不会要一两银子啊?”
“应该,不用吧!”
徐老大想了下,“京城也就是比咱们县城大点儿的城,房费应该跟府城差不多。老三去过府城,他应该知道!”
“大哥,你说,咱们有没有可能去京城看看啊?”
徐老二忽然有些想去外面看看。
以前的时候,一直待在灵水村,偶尔去一趟县城,倒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但现在,接触的人多了,他对外面的世界,也就多了几分的向往。
“你要是想让咱爹把你的腿打折,你就继续胡思乱想!”
徐老大直接踹了徐老二一脚,“咱爹是为什么不认咱们那个祖父的,你不会这就忘了吧!”
“还有,你要是敢自个儿偷偷跑出去,当心我不认你这个兄弟!”
徐老大是一点儿不含糊地发出警告。
徐老二忙道:“大哥,我就是说说!”
“想也别想!”
徐老大又是一脚踢过去,“咱家现在发真的这么好,老三读书也用功,将来指定有出息。咱们啊,可不能好高骛远!”
“一脚上不了炕,一口吃不成胖子。”
“将来,咱家过好了,莫说去京城,这天下随便你折腾。”
“就怕到时候,你又懒得动弹了!”
“不可能!”
徐老二瞪眼,“将来要真的能满天下去,我肯定愿意动弹!”
“是么?要不要立个字据,打个赌啊?”
徐老大挑挑眉,冲着徐老二发出打赌的邀约。
徐老二是懒得思考,不是没脑子。
一看自家大哥这样子,他就知道这准没好事儿。
所以,打赌是不可能打赌的。
打死都不打这个赌!
……
哥儿俩从客栈这边回去饭馆子,开了后院的院门,就看到徐老爷子跟晏景和左丘三人已经是躺在了桌子腿旁,呼呼大睡。
徐老二望望徐老大,道:“大哥,弄醒不?”
“弄醒干嘛?”
徐老大丢给自家兄弟一个白眼。
三个酒鬼,醒过来也是二傻子。
最终,兄弟俩一起动手,将徐老爷子三人给抬进后院屋里,小心地并排放在炕上。
徐老爷子和晏景、左丘这一睡就是大半天,醒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擦黑。
“老大,老大!”
看到天色不早了,徐老爷子打了个激灵,赶紧招呼徐老大。
徐老大等了片刻才出现在徐老爷子的面前,一看徐老爷子和晏景、左丘都醒了,当即笑呵呵地开口,道:“爹,二叔、三叔,你们这是都睡醒了啊!”
“头痛……”
晏景摸着头脑,感觉脑仁儿痛。
左丘还好些,摆摆手,道:“啥时候了啊?”
“天儿快黑了!”
“啥?”
一听天儿快黑了,左丘一下从炕上蹦了下来,“坏了,坏了!误事了,误事了!”
第149章 再斩鸡头,烧黄纸
“三弟莫急,误啥事了?”
徐老爷子很有做大哥的风范,一把就扯住了左丘。
左丘苦着脸,叹了口气,道:“府尊大人下午要来安顺县访友,我这,给耽搁了!”
常言说,县官不如现管。
别看左丘跟晏景结拜了,可襄邑府知府沈万晟是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现管。这知府到了下官的地盘,结果下官没了影子,换了谁能开心?
“二弟,看你的了!”
徐老爷子听完了左丘的话,转头望向晏景。
晏景还是有些头晕,望向徐老爷子,道:“大哥,看我什么?”
“老三这事儿,难道不是你拉着他喝酒把人给灌醉了么?”
“是我么?”
晏景挠挠头,仔细回想,然而啥也想不起来。
旁边徐老大瞄了眼自家老爹,很识时务地一句话没说。
难道他要拆自家老爹的台?说三人之所以喝高了,全都是因为他爹非要跟两个结拜兄弟不醉不归么?
若他真的说了,那妥妥的是他嫌皮痒了!
“可不就是你!”
徐老爷子清了清嗓子,“二弟,这事儿,做大哥的得说说你啊!”
“你这酒量不行,以后断然不能再这么喝了!”
“哦对了,还有老三,你也得少喝点儿酒!”
“你们这酒量都不行啊!”
徐老爷子一副嫌弃的样子,“以后啊,咱们兄弟喝酒,你们俩至多也就一坛酒,再不能多了啊!”
“大哥说的极是!”
“是小弟莽撞了!”
晏景是个实诚人,知道自己的酒量不成,所以对于徐老爷子的批评,很虔诚地认了。
左丘能说啥?
他都耽搁了给知府大人接风的大事,难不成还有脸说自己酒量可以?
最终,晏景决定扛下这个罪过,帮左丘化解这次给顶头上司留下的坏印象。
只是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刚谈好一切的时候。
徐老三到了徐家的饭馆子,同行的还有襄邑府的知府沈万晟。
“府尊大人,您这是……?!”
看到出现在这里沈万晟,左丘很懵逼。
沈万晟倒是呵呵一笑,道:“是定山啊,我说怎么在县衙没看到你呢,感情你在这里!”
“沈知府,多日不见,近来可好?”
在左丘跟沈万晟说话的时候,本着主动承担责任的晏景从后面转了出来,表情略带尴尬。
“宴学士?!”
看到晏景,沈万晟也挺懵逼。
“你不是回京了吗?”
晏景更尴尬了,小声道:“传旨,传旨!”
“传旨?!”
沈万晟更懵,又传什么旨,为什么他一点儿消息没收到。
晏景只能将事情来龙去脉重新讲了一遍,顺道把左丘为什么没有在县衙等着沈万晟过来的罪过拢到了自己的身上。
“原来如此!”
沈万晟总算是明白了。
然后,他也郑重其事地跟徐老爷子行礼相见。
孝义郎虽然只是七品,但这高风亮节,圣旨册封,必须得敬着。
至于沈万晟前来访友的友,赫然是徐老三。
等到沈万晟知道徐老爷子和晏景、左丘结拜的事儿,沈万晟立刻很厚脸皮地表示,能不能算他一个?
能不能?
必须能啊!
毕竟这位可是襄邑府的知府,真正的地方大员。
看着沈万晟成了四人结拜中的老二,徐老三有点小尴尬,因为不久前,沈万晟还一口一个“贤弟”地称呼着他。
可现在,贤弟成了贤侄!
相比徐老三的尴尬,沈万晟则是庆幸无比,庆幸自己来的时间凑巧。不然的话,他这辈分可就一下矮了一辈,你就说尴尬不尴尬吧?
旁边,徐老大、徐老二兄弟俩面面相觑后,又去抓鸡。
饭馆后院的桃树下,再斩鸡头,烧黄纸……
“大哥,你说,还要准备酒么?”
徐老二看着重新跪在那里拜把子的自家老爹,小声发问。
“看看,再看看!”
徐老大咽了口唾沫,举头望天。
第150章 沈一碗
“大哥,三弟、四弟,这么好的日子,咱们是不是得喝两杯?”
拜完把子,心情激荡的沈万晟就开口了。
而听到他的话,徐老爷子两眼发光。
倒是晏景和左丘,都是打了个激灵,总觉得这一幕似乎有些熟悉。
后面徐老大和徐老二对视一眼,徐老大抬手推了推徐老二的胳膊,给他使了个眼色。
徐老二愣了下,小声道:“大哥,干啥啊?”
“啥干啥啊?赶紧的,去搬酒啊!”
徐老大一看自家兄弟没领会自己的意思,自家老爹的目光已经望过来,他只能顺坡下驴,“今儿是咱爹和三位叔叔结拜的日子,必须得多喝点儿!”
听到大儿子如此会说话,徐老爷子甚为满意。
但下一刻,他脸上的笑意就僵了。
“老三,你赶紧的,趁着天儿还没黑,回家跟咱娘说一声!”
“别让咱娘等咱们回家吃饭等太晚!”
“……”
徐老爷子的笑容僵在脸上,那准备再大醉一场的心思,自然也就凉了,透心凉那种。
“二弟,今儿却是是个好日子,只是,你看这天色也不早了。”
“四弟他一早出门,这一整天都没着家,可不能让弟妹在家里担心啊!”
“这样,咱们兄弟四个,喝一杯意思一下!”
“赶明儿个,咱们再一醉方休!”
徐老爷子绝不会承认是自己怕回家挨媳妇儿收拾,自然就又找了个顶包的。
“二哥,大哥所言甚是!”
晏景这会儿是真的不敢喝了,他这中午喝醉了才醒,再喝下去,他也得误事儿啊。
“小弟我身负皇命,已然耽搁了半天,可不敢再耽搁时间了!”
眼见徐老爷子和晏景都这么说,沈万晟只能从善如流了。
虽然略有遗憾,但兄弟结义,他也得为兄弟考虑。
“好!”
“既然大哥、三弟都这么说,我也没啥说的!”
于是一人一碗酒!
这个场景,你喝小酒杯,你是瞧不起谁呢?
然后,等一碗酒下去,刚才还豪情无双的沈万晟沈知府已经嘿嘿笑着,歪倒在了地上。
这就醉了?!
瞧见已经躺在地上的沈万晟,徐老爷子、晏景和左丘都是挺懵逼的。亏他们刚才都以为这兄弟是个能喝的。
“老大、老二,还杵在那儿干嘛?”
“赶紧的,扶你们二叔去房里歇着!”
“老三,你跟你二叔比较熟,今儿晚上,你就在这里照看着吧!”
徐老爷子三言两语,就把沈万晟给安排了。
徐老三闷闷地应了一声,老老实实地听吩咐。只是,这心里,真不得劲啊,他这,算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大哥,四弟,我也该上路了!”
晏景在沈万晟被扶下去后,也跟徐老爷子和左丘告辞。他来传旨,是负了皇命,之前耽搁了半天,已经是不该。若是还留在这里住一宿,那可就真的大不对了。
徐老爷子明白这个,自然不会强留。
没多会儿,结拜四兄弟就各奔东西了。
晏景带着礼部众人和钦差护卫,连夜启程,回转京城。
左丘带着衙门里的差役,匆匆返回县城。
至于沈万晟,一碗倒的他,正在饭馆后院的屋头炕上,梦会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