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赈灾(4)
杜华冷笑,三十多个人,将近一半的壮汉,却无一人出来为冯莲儿家说句劝阻的话,甚至是要被冯泼皮这么一个人逼着一起准备施暴行凶。
软弱,无知!
可恶!可悲!
“求求神医,求求神医放过我们的家人,我们都是被逼的啊……”
有妇人被杜华身上的巨大威压压得承不住了,趴地上磕头求饶。
杜华就那样静静的站在那,静静的俯视着他们,什么也不说,也不想说。
“姑娘……他们”要怎么处理?
秋水走过来问她。
杜华闭了闭眼,复睁开后,“将你看到的那四个,挑断一只手筋以示惩罚,然后这帮人让阿七押着,押回西州府城,交给那边的官府处理。”
“至于……小姑娘和他的父母,你们帮着抬到山下,收拾出一辆放杂物的马车给他们一家三口,跟着我们一起走。”
杜华说完,大步离开。
身后传来了男子的痛叫声,眉头轻蹙,然后松开。
做错了事,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冯莲儿感激的看着杜华的背影,起身跑到秋水身边。
此时,阿大和阿二已经抬起了冯得财,秋水背起了还在睡梦中的柳氏,她走到秋水身边,伸手想帮着扶一扶秋水背上的母亲。
“这里不需要你,你去把你自家的东西收拾了,跟着我们走,刚刚你也听见了,我们姑娘准备带着你们一起走。”
冯莲儿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感激秋水的及时出现阻止了冯泼皮他们害人,也感激杜华救了阿爹阿娘的性命。
转身跑去收拾,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这一路上被冯泼皮磋磨,自家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也就几件破烂衣裳了。
另外四家脸色惨白被阿七押着下了山,眼睁睁的看着冯莲儿一家坐上了马车,还有吃的有水喝,病有人医治,个个眼神复杂,不知道是羡慕,还是该嫉妒,也有后悔。
冯莲儿无视他们的眼神,仇,她已经报了。
以后她们一家与他们,与冯家村一村的人都再干系,相逢便是陌路人。
杜华回了马车后,就吩咐秋水重新启程,为了照顾后面车上受伤的人,车队速度慢了下来。
望着外面的风景,杜华一时心中滋味难明。
此次流民暴动,是天灾,亦是人祸。
微微叹了口气,复闭上眼养神。
后面的马车里,柳氏和冯得财都醒了。
只不过冯得财醒了一会,喂了点糖水,还没弄清楚自己此时的状况复又睡着了。
柳氏惊吓了一场,吃了杜华的药,睡了一觉后,虽然情绪还有些不稳,但是眼神已经清明如前。
得知冯得财没死,自己也没被害……一家人都被杜华救了,心中感激不已,嘴中嚷嚷着要去给杜华他们磕头谢恩。
“娘……等车队歇了,我们再去,为了救我们神医他们已经耽搁了不少时辰。”冯莲儿抹着泪说道。
“好,那就等歇下来再去!”柳氏一听会为杜华带来麻烦,立即就不念叨了。
“娘,你吃点东西,这是神医他们给的……可好吃了。”冯莲儿递给柳氏一块香香的鸡蛋饼。
“你吃,娘不饿。”
柳氏咽了咽口水,还是推辞。
“娘怎么会不饿?”冯莲儿把饼塞回她手中,“娘还在昏迷着,我就已经吃过了。”
等柳氏吃完饼,喝完水,冯莲儿这才道:“娘,我想好了,为了报答神医的救命之恩,我决定以后都跟着神医,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做牛做马,为奴为婢。”
柳氏性子懦弱,却不笨,叹了口气道:“莲儿啊,救了我们的神医身世定是不凡,就算我们有那个心,可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收你啊?”
冯莲儿眨了眨眼,顿时明白了阿娘的想法,脸一红,“阿娘,你想什么呢?神医是女子,是个姑娘!”
“姑……姑娘?”柳氏一愣。
“恩,恩,娘,你当时魔怔了,没看清楚神医的样子,神医比我大不了多少,是个小姑娘呐,,我瞅着他身边除了有个女护卫,就没有丫头侍候,我可以跟在她身后侍候她,娘,你知道哇,我打小手巧,跟在小姨他们身后学了不少挽发,打扮人的功夫。”
“以后,我要把我学到的,把神医姑娘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说起这些,小姑娘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此时,坐在前面马车上的杜华还不知道,有人的愿望就是要把她打扮得漂漂亮高的,并做为毕生的目标来实现。
“这……倒也不是不行,但娘我还是担心高门大户人家收侍女严苛,怕她不会答应你,到时候到了地儿,你求一求她,她若是答应便好,若是不应,那以后我们再想办法报恩,可不能好心办了坏事。”
“娘,我知道的,你躺着,躺在爹这边儿,躺着歇一歇,我要想想,想想怎么去求神医姑娘答应我。”冯莲儿突然觉得,自己和爹娘这一路上受了这么多苦就是为了能碰到杜华他们。
他们这一路上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西州府。
知府袁允文和西州守备袁远山并立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竖起的几个粥铺,流民有序的在领着稀粥和食物,心中稍稍安定。
“盯紧了!一旦发现有异动的,立即抓了。”袁远山吩咐着手下守城小将。
“是,守备大人。”
咐咐完,二人并肩走下城楼。
袁远山左右看了看,脸色凝重,压低了声音道:“大哥,根据京城来的消息,唐将军带着的人和银粮估计得再有半月左右才能到达西州,如今我们的粮食已经不足以我们支撑到那个时候,外面的那些流民再闹起来,我们该怎么办?”
袁允文抿了抿嘴,城外的流民一日比一日增多,他筹得的粮食顶多只能再撑上三,五天,还有十余日的缺口。
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他已经尽力了,若不是他背后有卫国公府,帝师府以做支撑,城中那些商户谁会真的把他一个小小的知府放在眼里,将家中除了自己家吃以外所有的粮食拿出来鼎力协助。
最后他的结局会跟孟常孝那倒霉蛋一样,到现在还躺在床上有进气没出气的,为了吊命,珍贵的人参吃了一支又一支也没用。
“派去云州,青山府借兵借粮的人可是到了?”袁允文想了想问袁远山。
佛前一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
第496章 赈灾(5)
“人在十五日前就到了,只是……”
“只是什么?”
“云州那里答应借,但是借不了多少,说了一大堆有困难……推辞的话,其实就是怕我们顶不住了,流民涌去云州,不想借罢了。
青山府那儿看在安国郡主和扬威将军的面上,答应得很爽快,也说鼎力相助,但是他们离得太远了,估摸着和扬威将军他们差不多时间才能到。”
袁允文抬头看天,真想骂一句粗话。
云州冯大聪那个蠢货在这时候还推山阻四的!
蠢货,蠢货……
什么冯大聪,就是冯大蠢。
要是他这儿失守,他们云州在无人相助的情况下,他守得住有鬼。
官道上。
“姑娘,大概还有三日的路程就能到西州府城了。”
秋叶出现在杜华面前。
出发后,秋叶被杜华派去打前阵,今日才从西州府城回。
“现在南边是个什么情况?”
想着一路看到的情景,秋叶脸上都是痛色。
“乐州,于州两州河道淤泥堵塞,洪水依旧泛滥,不管是人的尸体还是动物尸体都无人收拾,漂浮在水面……活着的人大多都已逃了出来,那两州死气沉沉,逃到关州的难民全都北上,抢了关州后,到达西州,现大多被袁知府阻隔在西州南面和西州府城外。”
“将军他们未到,云州,青山府的援助也未到……我回来前,就听说西州府内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只能撑个几日的……一旦粮食耗尽,援助未到,恐怕西州又将成为第二个关州。”
“姑娘……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秋叶担心继续前往西州,纵使杜华身边有他们这些高手在,但是双拳难适四手,那城外可是成千上万的流民,他担心姑娘的安危。
能怎么办?
当然是继续向前。
西州没有洪涝,水源没被污染,最主要的是缺粮食。
好在来之前,她的空间里不但准备了医药,也准备了粮食,这些粮食能拖几日是几日。
拖到唐三郎大军到来,不管是粮食和银钱就都有了。
她现在最担心的是于州和乐州的状况,怕发生疫情。
冯莲儿乖巧的坐在杜华身边,经过这些时日的休养,她娘的身子已经彻底好了,她爹头上的伤口也已经愈合,虽然身子还有些虚,但已经大好了。
每当杜华停下来歇息的时候,她就到杜华身边抢着为她梳头,穿衣,生火做饭……样样事都做,和秋水抢着事做。
杜华明白她是报恩心切,为了让他们一家心中能坦然一点,也就没有阻止她。
再说秋叶是学武的,心细不够,神经有时候比她还大条,她自己挽发就像个男子一样,头上扎个马尾,哪里还能替她打扮。
几次下来,杜华发现冯莲儿十分手巧,女红也好,人也极聪明,一点就通,性子也还算稳妥,所以当他们一家三口跪下来,说出冯莲儿的心意后,杜华便同意了。
不过,只答应她在这一路上侍候,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
毕竟她是要去于州和乐州的,一旦发生疫情,那里可是最容易丢命的地方,她不想因为自己救了他们,又让他们因为自己丢了性命。
三日后。
袁知府和袁守备两人依然站在南边城楼,看着下面又多了数倍的流民,眼下一片青黑,脸色也有些白。
显然这两人都没睡好。
“这可是怎么办才好?”
袁守备像热锅上的蚂蚁,要不是在下属面前要维持形象,恨不得要团团转了。
是啊!
怎么办?
库里的粮食只足够今天吃的了。
明天就没有了……
一旦下面闹起来,袁守备就得和下面的人干架。
到底他们不是敌军,他们只是百姓,只是因为没有了家园,没有吃食,他们于心何忍?
可是一旦他们手下仁慈,身死就是他们的士兵,城中的百姓,衙门里的衙役……
这里也是他们的家,他们的亲人都在这座城里。
突然,下面一阵骚动,有士兵跑上来。
“喧哗什么?”袁守备心情很不好,语气当然也不好起来。
那士兵一拱手,“禀报守备大人,知府大人,往京城方向,北面城门那有马车要进入府城,那些人手持玉佩,说是安国郡主到了!”
安国郡主?
袁允文二人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很快二人就反应过来,脸上同时现惊喜之情,“走,快带我们去看看!”
士兵在前面带路,二人脚步匆匆。
袁允文脸上都是喜意道:“安国郡主是扬威将军的未婚妻,若拉扯帝师府我那姑姑的关系,我还得叫声表妹,若真是她来了,会不会是唐将军他们也要到了?”
“不应该,与京城的联系我用的是军中飞鸽传书,消息算得上是灵退,消息不会滞后如此之久。”
若真是,那些信鸽褪褪毛再一锅煮给城下的灾民吃掉算了。
如此无用,留着干啥?
“我们也不用在此猜来猜去,马上见到人,我们就知道了。”
二人想不通,也就不去想了。
跑到北门城墙上,但是被流民还是给弄怕了,不敢直接开城门,而是对着下面一溜的马车喊话,“请问,下面可是安国郡主的坐驾?”
坐在车上的秋水正等得无聊,也懒得答话,伸手拿了杜华代表郡主身份的玉佩,身形一起,便上了城墙,落在二人面前。
“嘶……”好俊的功夫。
二人倒退了两步,才停下。
“下面马车里坐着的就是我们的郡主,如假包换。”秋水伸手将玉佩递给二人。
袁允文接过一看,眼中欣喜道:“原来真是表妹到了!”
秋水听了这攀交情的话,扯了扯嘴角,算了,扯上帝师府大夫人袁氏的关系,眼前人的确也叫得姑娘一声表妹。
二人欢天喜地的跑下了城楼,让人开了城门,迎了出去。
掀开车帘看着的杜华眼皮跳了跳,那欣喜的模样,不知道的,怕以为是他们的“爱人”回来了呢。
不过再一想,这二人怕是误会了,以为自己到了,唐三郎也就不远了,可惜得让他们两位失望了。
将人迎进府衙,丫头上了茶水上来,袁守备比他大哥性子急,“不知道郡主千里迢迢而来,是不是和唐将军一起?”
杜华知道二人急什么,也就不多啰嗦,“他应该还有十余天的样子才能到,我是从家中青山府出发的,所以比他们先到。”
第497章 赈灾(6)
果然是这样!
二人虽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
“那不知安国郡主此行目的是?”袁守备再问。
“于州,乐州两府春涝,两府知府应对无力,人畜死伤无数,朝廷担心大灾后有大疫。”
杜华这话一结束,二人的脸色同时大变,杜华是安国郡主,更是小神医,这是东凌人都知道的事,他们立即明白了她来的目的。
心生钦佩的同时,也生出恐惧。
一旦发生疫情,他们西州……
完了,完了!
杜华喝了口茶,也不同他们继续闲扯,从怀中掏出一把钥匙递给袁允文,“我已知道,你们的粮食难以维持。”
“这是……?”
袁允文眼神一亮,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别人不知道,你应该知道,我那三哥哥是做生意的,他的生意遍布全东凌,我向他借了些粮食放在一个地方,你派人去拖了来,应该还可以维持不少天。”
“这……这,太好了,太好了……谢谢表妹,谢谢表妹!”袁允文眉开眼笑,没了苦瓜脸。
听着他叫自己表妹,杜华一笑,顺应如流,“袁表哥和袁守备有魄力,有能力……若此次赈灾成功,安抚流民得力,那就是大功一件了。”
杜华说完,要了笔墨和纸张,写下她放粮食的地址,递给袁允文,“表哥和袁守备快派人去拉回来吧。”
袁允文将地址和钥匙给了袁守备,让他带着士兵去拉粮,他则招呼着杜华他们去后衙,安排他们休息。
杜华既然是去乐州和于州,就不会在这耽搁多久。
在路上,杜华又把冯家村那四家人家,以及冯莲儿一家的事与他说了,一点儿也没隐瞒,“我派人押着过来,到时候将人关个几天,让他们吃吃苦头反省反高官长心,然后再放了,和着其他流民一齐看着安排,表哥也不必过多为难他们,也是些可怜人。”
袁允文脸色铁青,眼光扫了一眼后面跟着的冯莲儿一家,点点头,“表哥我知道怎么做了,那他们一家三口表妹想怎么安排?”
“这个我得问他们,明日我起程离开时再说。”
“明日就走?……你不等等唐将军?”
“不等了,这时候时间就是生命,那两州若是没发生疫情那是上天眷顾,倘若发生……那可是要人命,会动摇国本的大事!”杜华摇头。
虽心存侥幸,但是她知道,凭秋叶形容的状况,再加上那边的天气,这侥幸只怕是美好的期望。
“等下晌,我出城去,抽一些难民出来,替他们检查身体。”杜华又接着道。
“表妹是担心……?”袁允文脸色一变。
杜华看着他点点头,“从灾情暴发,到发生疫情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但愿他们逃出来得早,尚未发生或是染上,否则……等下晌我看了再说吧。”
在府衙吃了晌午饭,又休息了一晌后,杜华便带着人准备出城。
在杜华休息期间,袁守备也带着士兵去了杜华告诉他们的地方。
地方是府城郊区,却没有出城。
看着是一个小庄子,庄子大门被锁着。
“大人,是这儿吗?这庄子看着没有住人呐?”袁守备手下眼神怀疑,袁守备也有些蒙。
“不管了,你用钥匙开门看看,若能打开,那就是。”袁守备抹了抹脸道。
那人拿着钥匙上前,小心插进锁孔,还向周小心的望了望,做贼似的。
钥匙一扭,“咔嚓”一声,锁开了。
“大人,还真是这里。”那手下高兴道。
“是就好,进去看看吧,郡主说粮食就在这。”袁守备带着手下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大人……天呐!这,这……”所有士兵怕自己是眼花了。
庄子里有房屋,却无人住,里面的房间堆着的正是他们要的粮食,有谷子,有糙米,杂面,玉米……还有一小部分精细的粮食。
目测,足足好几万斤。
袁守备先是吃惊,后又大喜。
“果然,东方家三公子就是三公子,郡主殿下就是郡主殿下,大手笔啊大手笔……啧啧,来人,装车,先拉一部分回去,其余的人在这守着,苍蝇也不让飞进来一只。”
袁守备大手一挥,开始拉粮。
以后着人将粥熬稀一点,加点窝窝头,估摸着能熬到唐将军他们来了。
他和大哥终于不用天天急得睡不着觉,想到这,袁守备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有劫后余生的感觉。
他根本就没考虑杜华一行是如何将粮食运进城的,以为是早以前,二人就库存了粮食在这,正好用上。
这边在高高兴兴的拉粮,那边南门也大开,外面围着的流民开始骚动,纷纷站起来往里面望,不知道会不会又是有东西吃了。
但看着城楼上突然增加的士兵人数,和密密麻麻对着他们的利箭和随时能滚下的大石,骚动就平息了下来,只是好奇的看着从城门处走出来的一大群人。
前面,一列列士兵。
士兵站定,五步一岗,十步一哨。
又有人抬了桌椅出来,放在城门外不远处的空地上。
然后,众人便看到一个十六,七的少年郎缓缘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少年衣着并不十分华贵,却贵气天成,宝蓝色直缀,同色裤袜,腰挂玉佩,神采奕奕。
一头亮丽的长发用同色的发带高高束起,风吹过飘起,自带风流。
一张俊得不像话的小脸,只不过,那双凤眼温情中带着锋利,不怒自威,让人不敢小看,自动忽视了她的美。
他的身后,跟着一个女侍卫打扮的女子,再后面,却是西州知府。
知府大人身后,又是一列满荷武器的士兵。
除此外,少年前后左右,围着八位着黑衣,身佩利剑,脸蒙黑巾,一身杀气的高大男子。
少年不说话,眼神轻轻朝众人一瞥,然后又收回,坐在先前准备的桌椅前。
灾民越好好奇,此人是谁?
竟敢在此时悠然出城而来,就连知府大人也得跟随在他身后,一看身份就不一般。
杜华坐好,朝袁允文轻轻点了点头。
袁允文气沉丹田,放大着声音道:“大家看到了我身边的少年公子,他是神医谷的小神医,今日恰巧路过此地,被知府我请来替大家免费看诊的。”
“如果你,或是你的家人,身上有不舒服的,请上前来,由小神医为你们免费看诊,需要用药的,本府也暂为你们免费提供。”
第498章 归
一听说是神医谷的小神医,外面的难民们眼神都亮了,不仅免费看诊,还免费给药,多好的事儿!
这一瞬间,许多人心动了,纷纷朝前挤来。
“大家不要慌,不要挤,全部排队,就像领粥一样排队,不排队立斩。”袁允文一看要乱,急着吼道。
“身上正在发热的,咳嗽的,或是拉肚子的,不舒服的……先上前排队,没有症状的排后。”
在杜华的提示下,袁允文又吼了几句。
杜华打开医箱,拿了口罩自己带上,又穿上白大褂,复坐下。
秋水也顺手从医箱拿出两个口罩,一个自己带,另一个给了袁允文。
袁允文也不用问为什么,接过来就戴上,因为他们西州府城里有一家医馆,里面的大夫也是这样的穿戴。
诊脉,开医方,抓药。
两个时辰后,杜华就已经将那些排队的重病号全给看完了。
“怎么样?”袁允文一脸急切。
“非常好,非常好,都是平常病症。”杜华很是高兴点头,“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从今日开始,你将府城内的大夫全征用过来,将停留在外的人,全部摸脉诊断一片,以防有漏网之鱼。”
“再说,等扬威将军到了,定会和你们商量如何安置难民之事,难民安置前,所有人都得摸脉一遍,你现在就开始做准备,时间充裕对大家都好。”
“摸完脉的人,全都发个牌子,竹牌,木牌都行,只要对他们说,配合摸脉的人优先安排,凭牌分发银两和粮食,百姓一定会配合的。”
杜华对袁允文一一提出了好几个有实用的建议后,回城准备好就重新出发上路去乐于二州。
杜华离开时,冯莲儿一家要跟着,但杜华觉得前途未卜,没有答应,拜托袁允文给他们一家安排到一个好点的地方重新安居。
当杜华一行到乐于二州时,一路上的惨象让所有人都红了眼。
泥泞遍地,浮尸千里。
杜华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晚走的百姓,走得慢的百姓,有的人开始发烧,咳嗽……
已逃往西州,北上的只是一小部分,一大部分在洪水中丧生,没有死的,又遭瘟疫。
这是一场东凌史无前例的灾难。
哪怕是杜华,萧院首,医学院的学生,医馆的大人,再加上唐三郎这样为百姓人在努力治疫,皇帝凌腾空盯着百官努力配合。
这一场瘟疫还是从于乐二州扩散到东凌的一部分州郡,整整持续了两年时间,死伤百姓无数,能统计下来的,就有四十万人口,让本来刚刚丰盈的国库再次见了底,百姓人数锐减。
虽尚未动国本,但还是让东凌元气大伤。
于乐二州的官员,从知府到知县,从上到下,除了在洪水来时已投水自杀祭奠的官员,其他没有死的,全都抓进了大牢,且株连九族。
朝廷与此联系的官员,也都被一一抓起,主谋人员,斩杀于菜市口,其他族人,男的充军,女的充为军妓。
至于二皇子,被摘除皇子身份,贬为庶民,圈禁于晋王府内。
皇后韦氏则被削除皇后头衔,降为嫔位。
皇后的娘家韦府,削除国公府头衔,降为伯,以及二皇子的一派官员,均被牵连,贬官的贬官,杀头的杀头。
这是凌腾空继位以来,气恨得第一次使出铁血手段,该杀的杀,该剐的剐,该流放的流放,该削爵的削爵,一丝一毫不讲情面。
二皇子一派倒下了,三皇子一派上位。
四,五两位皇子的人蠢蠢欲动。
皇帝寝宫内。
皇帝凌腾空又病了。
“李常德,咳咳……”
“来了,来了……”李公公踩着小碎步跑了过来,“皇上,您感觉好些没有?”
“朕没大事,小风寒而已。”凌腾空坐了起来,“可有消息来?扬威将军和安国郡他们到哪了?”
“回皇上,阎护卫已经来过了,他说唐将军和郡主已经快到京城了。”
“好哇,好哇……这俩孩子啊,这两年来为了疫情,为了百姓东奔西跑,每时每刻都是把命提在手上,他俩受大苦了!”
李公公看着两年前还生龙活虎,一点不显老的皇上头上已经添了白发,不禁鼻子一酸,“皇上这是想他俩了吧?”
“是啊,朕不但很担心,还很想那俩孩子啊!也不知道那俩孩子好不好?要不是有那俩孩子呕心沥血,咱东凌国江山不保啊,等他俩回来,朕一定好好赏赐他们,儿行千里母担忧,朕虽不……”凌腾空话未说完,突然两眼放光,猛的从床上坐了起来。
“你们,你们俩……”不是说还在路上。
站在门口的杜华和唐三郎心情复杂,二人没想到皇上对他们的待遇竟然高至如此。
一路上走来,根本无人阻拦,只有迎接。
刚走到这门口,又亲耳听到了皇帝对他们的挂念。
“安国见过皇上。”
看着站得直挺挺的唐三郎,杜华屈了双膝,无奈又伸扯了唐三郎的衣角,示意他行礼。
哪怕他不是皇帝,也是长辈。
对于心心念念挂着自己的长辈,两年未见的长辈,请安问好也是应当的。
“哼……”唐三郎轻哼了一声。
虽有些不情不愿,但还是屈膝行了礼,问了安。
皇帝凌腾空高兴得走上前来,亲手扶起二人,“快起来,让朕好好看看你们。”
李公公已经很有眼力见的搬来两把椅子。
皇帝赐座,二人坐下。
双方都有千言万语,却不从何问起,从何说起。
好半天,凌腾空叹息了一句,“你们二人都瘦了,黑了……”
杜华笑了笑:“瘦了好,好在不辱皇命,皇上大福,东凌大福,几省的疫情已经控制住了,百姓有了朝廷拨下的银子,也已经重建家园,不出两年东凌国又会恢复到以前欣欣向荣的模样。”
杜华做了开场白,接下来就这两年的事情,二人又向凌腾空禀报了一遍。
虽然每月都上奏折子,但哪有亲口所说来的详细。
二人说,凌腾空不时也插嘴问一句,一时间,皇帝寝宫内一片温馨平静。
“皇上,太后娘娘知道安国郡主回来了,派于嬷嬷来说是他们二人一路上太累,今日就不要巴巴去她那请安,让二人回家好好歇息,什么时候歇息好了什么时候再去看看她。”
皇帝凌腾空没有替二人回答,而是把眼神看向二人。
杜华知道姨婆这是真心疼她,朝他和李公公点点头,“李公公,麻烦你转告于嬷嬷,就说我们两日后再进宫来看太后她老人家。”
李公公转身离开时,凌腾空捂着嘴咳嗽,咳得脸都憋红了。
杜华皱眉,飞出嘴角的口沫里带红色。
皇上竟然咳血了?
唐三郎犹豫了一下,还是将手边柜上的茶水递给了皇上,“喝水压一压。”
这是唐三郎第一次好声好气的对皇帝说话,也是他第一次为他递水,凌腾空忍着嗓子里的痒意,接过水喝了两口才止住咳。
那眼神看唐三郎,有慈爱,有高兴,还有一丝丝的怯懦在。
“谢谢唐将军。”
唐三郎脸色一沉,别开头不看他,哼,给点春色就灿烂。
杜华瞅着这一对别扭的父子,嘴角勾了勾,“皇上,风寒怎地这般严重?”
“你不在,萧院首也不在,这两年因疫情担忧百姓,又担心你们二人在外劳累奔波,怕一不小心……那可是要命的事。皇上天天睡不好,吃不好……”李公公走进来接了杜华的话头。
唐三郎和杜华对视了一眼,二人再次心情复杂。
这一次大疫,不仅所有的罪魁祸首都伏了法,就连皇帝凌腾空自己都下了罪己诏。
“皇上,你伸手,安国替你诊诊脉。”
本来,萧院首是皇帝专用御医,可是为了抑制疫情,被她带去了疫区两年,今日才和他们一起回来。
她和唐三郎是骑着马回来的,其他人,包括箫院首都还在后面跟着大部队慢慢行走,还得有一两日才能到京城。
她和萧院首二人虽不在,但宫中还有其他医术高明的御医在,不至于让皇帝一个小小的风寒发展到严重咳血的境地。
杜华把完脉,再替他做了其他检查,心情一点点的落下去。
“安国,朕这是怎么了?”
杜华摇摇头,“现在还不能确定,等会我走时,取一点皇上您手指头上的血回去查一查。”
“再说,萧院首他们也都快到了,到时候大家一起看诊一遍才能做定论。”
“严重吗?”
杜华看了看皇上因他们回来而开心的脸,终没有说实话,“没查验哪儿知道?也许就是风寒拖得严重了,过两日就知道了,这两日皇上就啥也别想,好好的歇息。”
杜华取了皇帝的指头血后,同唐三郎一起出了宫。
马车上,唐三郎看向她,“他怎么了?”
“可能是中毒了!”
唐三郎瞳孔一缩,抿嘴半晌,“能解吗?毒对他的身体可有影响?”
“具体怎么解我得验过血才知道,应是不难解,但关键是这毒虽毒性慢,但霸道,对他的身体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身体机能大多已经被毒性败坏了。”
“呵……”唐三郎冷笑一声,“这是有人想他早点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