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县郡守府的议事大堂。
众人在桌后跪坐了下来。众将领陆续返回消息一个个传来。
“城中八千守军,昨夜我军激战斩其两千人,我军入城后,乱战之中又斩杀数百人,有四千余人投降。”
“禀公子,战后各部清点人马,我军战死军士一千余人,受伤三千,重伤八百余人。”
刘枫坐在主位上,双眼静如平湖,张口道:“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区区一个县城就让我等军士损失如此之大。承嗣、李连,你二人速去找寻医士,尽快安排伤兵救治,不论敌我,确保所有伤兵得到救治,不得有误!诸葛文,在原县吏中甄选干员,出榜安民,尽快恢复城中秩序。”
“士稚先生,你部在城中休养十日,由罗广带队率军返回三江口,待云龙先生抵达后,由他节制三江口一应军政事务。罗广你在三江口要严防蜀中流民南蹿的同时,和霍彪联手威逼僚人走大小凉山北上成都,不得放过一人逃窜江阳。”
“其余众将在降卒中挑选精兵并入各自麾下,确保各部满员,各自在县城外择地扎营整训,一个月之后横扫全郡,随后各军在昭通集结,集结之后各军由士稚先生节制;陆尚,你在教导队中挑选五百余人作为基层骨干力量,协助整编;祖奂,先行向南中全郡安排斥候打探消息,再从各军中抽调精锐将亲卫队整编千人,需要什么尽管提,我的要求只有一个,把亲卫军打造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
“末将领命!”众人哄然答应。
环视四周之后,刘枫继续道:“如今我等虽基业初成,但羽翼未丰,我意按照原来规划,在威宁试点废奴,所有士族不得人均占田不得超过百亩,所有家奴全部转为自由人,由县府负责分配耕地。并架设粥厂吸纳流民,按照每户分田五十亩的标准安置,第一年县府提供口粮、种子和农具,并且免征所有税费,第二年起三十税之一。五年之后分配之土地归个人所有,但不得买卖,违令者斩!此事事关我等今后发展大计,但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不知景略可敢担此众任?”
王猛闻言,坦然道:“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大治之后必有大兴。如今南中等地经多次大乱,士族豪强十不存一,庶民百姓人心思安,公子此策一出,南中百姓定会箪食壶浆,望风景从。不过此事难点在于,士族的态度和蛮人的意愿。”
陆尚道:“虽说朱提士族多为汉化蛮人,最好还是先礼后兵,不宜杀戮过重。否则异日我等举兵北上之时必定困难重重。以某之见,不如先行将脱籍分田一事传檄全郡,到时候只需杀鸡骇猴即可。”
祖逖点头道:“此言大善,济仁、景略你二人速速将此策撰写檄文,通谕南中,也好为公子下一步行止造势。至于蛮人,某以为可分类施策:目前祸乱朱提劫掠四方的,可使重兵剿之,留下俘虏开荒军屯,逼迫其余人等北上;各县那些汉化程度较重、以耕织为生的蛮人可以视同庶民共同参与分田;至于那些至今尚在山中的,可使蛮人晓谕分田之策,凡愿意出山务农者,县府均大力扶持,对于依旧心怀劫掠之心者,必使霹雳手段镇压之。”
刘枫道:“士稚先生高见,此事事关重大,南中蛮人人口百万,一旦能够彻底安定南中,我等将凭空多出数万兵源。脱籍分田一事由济仁、王猛你二人牵头,务必在十余天之内拿出可行之策,传檄南中。”
事务安排完毕后,祖逖看了一眼分头而去的众人和悠哉悠哉的刘枫,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丹山,你又把老夫放在风口浪尖之上,莫非又要甩手做壁上观乎?”
刘枫正色答道:“如今诸事已安排完毕,一切按部就不即可。区区僚人作乱,有先生坐镇自可翻手而定,某自当忙里偷闲,另寻他事。”
祖逖惊道:“他事?你不会又准备行险吧?此事万万不可!”
“先生何必如此大惊小怪,”刘枫笑道:“某家听闻宁州大部已被夷人占据,除李氏据守建宁之外,王钧、马延在昆泽县以北据险要之地以对峙。这些人均为先朝能臣名将之后,某家欲携陈安及数十名虎卫前往一探,为大军进入宁州寻一前哨之地。”经过整编之后,亲卫队在战前已经达到五百人之多。由于亲卫队经常参战,无法护卫刘枫左右,故此在亲卫队中再次择选五十余人成立虎卫。
祖逖大怒:“小子如何如此任性!想来我等均奉你为主心骨,为何屡次行险,岂不知上的山多终遇虎乎?”
“先生过虑,有陈安这等虎将护卫左右,天下焉有伤我之人,况学生也非手无缚鸡之力,此行定当有惊无险矣。”说到这里,刘枫故意叉开话题:“如今南中形势一片大好,先生何不安排人手重建三江口僰道城,尽快将江夏红叶山庄等众人迁徙至此。待到南中平定,学生也好迁居新城,伴先生之左右”。
“此事某家也在思量当中,三江口周边虽地势险要,但建城之地却相当开阔,非十里之城无以守御。然建十里之城不但耗资巨大,亦旷日持久,不利当今防御之势,故此踌躇当中。”
“既然如此,先生何不遣人依山傍水规划一个巨型城池,在各道设立营寨以为支援,先行建设一个十里之内城,以为临时之计。”其实刘枫这个内城是有些小心思的,等到基业稳定之后,这个内城将会变成自己的研发基地,各种超时代的物件将会从这里研发出来,不加强一下保密工作那是不可能呢,否则怎么有实力去吊打北方那些戎狄呢。
祖逖虽然聪明,但是和刘枫还是存在“代差”的,听到这一番说辞之后,抚掌大笑道:“如此甚好,我等可先修缮一下僰道城,然后在其东南各十里之处分别建设小城两座以为犄角之势,将来可以临江为池,用城墙将其连在一起。此事一旦完成,必为天下之雄城,不世之基业!尚请公子为此城赐名!”
起名素来是刘枫的弱项,要不然在建邺收留的那些没有名姓的孩子们也不会苦逼的顶着“刘一、刘二、刘三”这样的名字。看着祖逖热切的眼光,刘枫也只好再次祭起剽窃大法说道:“就叫宜宾吧。”
祖逖大喜:“公子好文采!《说文》曰,宜,所安也。我等远来为宾,正合安居之意。先贤孟子又云,义者宜也,公子废奴均田檄文一出,众蛮人必定慕义宾服,此城之名实至名归也!不过建城之事还是交给那个牛鼻子老道吧,估计有的他忙活了。”
刘枫愕然看着手舞足蹈的祖逖,暗想:这老哥的脑洞也是够大的,难道当初起名“宜宾”真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