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让时光缓缓流逝)
在寒风吹拂的萧索秋日,热气腾腾的餐桌总是会在人的内心之中勾起一种温暖的感情。也许,没有什么地方,能够比自家的餐桌,更令漂泊在外的游子魂牵梦萦。正所谓“莼鲈之思”,每一种味道的背后,大都潜隐着一段或悲伤、或欢乐的旧日时光。
菜肴的味道之中,总是凝固着许许多多早已被我们忘却的过往岁月。但是,在餐桌前蒸腾的热气之中、在那暖意融融的灯光之下,这些凝固了的过往,却又好似那春日之中的积雪与融冰,一点一滴的,渐渐化开了。
化开了的过往,又重新汇聚成了时光的小溪与长河,再次显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谁说时光不能倒流?谁说岁月无法挽回?那么,这条在我们的眼前汨汨流淌着的回忆之流,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人离去了,但是他烹饪出的味道却仍旧可以留下。人类总是在食物之中,寄托进深刻的感情与漫长得寻不到尽头的回忆。我想,这或许是由于我们在自己内心的深处,不希望那一段好时光就此匆匆消逝,所以才将回忆的碎片这里一处、那里一处地埋藏在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角落。等待着,未来,那不知何时到来的一次回眸。
然而,不论是从现在回望过去,还是自未来反观当下。在我的回忆之中、在自家的餐桌之上,想必都将会摆放着许许多多无可忽视的回忆碎片。虾仁的味道,鲜嫩而偏甜,莲菜的口感,则往往微微显出几分莫名的苦涩来。与生姜同辣椒一起炖烂的羊肉,总是令人感到暖意融融,粉丝与黄瓜拌出的凉菜,则往往使人联想起夏日里难得的凉爽。如果要包饺子的话,就必需要皮薄馅大,倘若要炒腰花的话,则一定要火大油宽。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在料理烹饪之中,也同样存在着一套精妙细致的哲学。
不过,比料理与烹饪的手法更重要的,却是在不知哪一道菜肴的背后,若隐若现地潜藏着的那个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或许比不上壮阔宏大的神话传说,也不能与唯美动人的美好童话相提并论。但是,它们却只属于我们、属于那些正在或曾经与我们一同坐在同一张餐桌之上的人。
在那一餐一饭、一茶一点之中,属于你我的岁月同时光匆匆流逝。它们带走了那些我们曾经熟识的面孔,带来了无尽的苍凉、虚无与悲伤。还好,家中的那一桌温暖的饭菜,依旧在暖意融融的灯光之下闪耀着动人的光芒。它就像是那在夜空之中闪耀着的璀璨银河,只需要一点微茫的闪光,就足以将一整个悲戚的寒夜点亮。
有了那一张温暖的餐桌,我便不会恐惧在未来生活之中潜藏着的黑暗与苍凉。我会在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之中,重拾那几乎丧失的希望,并向着那理想的彼岸,坚定不移地迈出自己的脚步。
因此,不妨让这漫长的时光缓缓流逝。并在最后的时刻,凝固在一桌温暖的饭菜之中。
第二百四十五章(长篇小说---镜 女主张贺佳①)
张贺佳知道自己好看。
是村里最好看的女孩。
人人都说她长大以后肯定是村花。
她自小在村里长大,熟悉村子的每一条小道,每块田野都有它不同的味道。
油菜花是橘子味的水果糖,玉米地是很有嚼劲的米花。
从她家出门,穿过拱桥,与溪边的玩伴们汇合。去玩耍的广场要转俩个弯,村里的房子都大同小异。
她每日都要求母亲给她扎马尾,捆红绳。
要经过那扇修得很高的窗户时,她会特意放慢脚步。
呼,别紧张,昂首挺胸,你是最美的。
今天他没练功,在那儿呢!
张贺佳立马认出了那双黑色的眸子。
母亲有一串黑曜石的珍珠手链,她总拿着把玩,男生的瞳仁就是这个颜色,盯久了仿佛就要被吸进去似的。
平日里多是付梓清一个人趴在窗台边,听说自打出生便一直体弱多病。所以到了下午,通常是胡瀚文会独自来广场玩,周围的孩子都对他很好奇。
她们多是好奇他会些什么法术。
张贺佳则是在想这人怎么头大,身材比例不协调,傻笑起来都没有温度。
若不然就是......
他接沙包好厉害,包里的钢珠总是最多的。
每天张贺佳都带着诸如此类的疑问回家。
推门便看见母亲手拿着胶水,木桌上摆着剪刀和粗绳。
她挥了挥手里用细棍搭成的的菱形轮廓,问:“佳佳,你的风筝要什么形状。”
人美风筝必然也要最特别的。
“我要蝴蝶,水蓝色的。”
张贺佳兴奋地一晚没睡,地上的蝴蝶安静地陪伴着她。
快到了!她看见有几缕细发随风飘出窗外。却不是胡瀚文那小子的。
“佳佳,你怎么没精打采的。
“没有啊。”余光瞥见一个身影。
她转头立马说:“快帮我拿着蝴蝶,我要扯线了!”
她奔跑起来,今天的裙子很漂亮,被风吹出的幅度应该很好看。
就是不知道头绳会不会松掉,早.上出门太早,是她自己捆的。
这小子,只顾在那扇纸牌。好气
蝴蝶摇晃着升.上天空,在云朵之中灵活穿梭。水蓝色的翅膀反射着迷人的光亮。
快看啊,笨蛋。
感受到男生的视线过来了,张贺佳急忙转过脑袋,试图专注在手上的绳线上。
余光却牢牢锁定住男生的侧脸,见他脸朝天上,薄唇微动。
是在,念咒语吗?
下一秒,手中的绳线猛地绷紧。
玩伴们发出惊呼:“怎么回事!刚才这猫头鹰明明隔得老远,怎么一下就撞了过来。
见蝴蝶如是无头苍蝇般乱撞,直线下坠。
张贺佳想哭,“他是不是讨厌我,才这么做。”
......
那夜张贺佳雀跃着跑回了家,迫不及待翻开日记本便写道:
星期一,天气晴。
风筝起飞,风筝降落。
他应该也
喜欢我
第二百四十六章(长篇小说---镜 女主张贺佳②)
迷迷蒙蒙地,好似被人抱着,不停辗转。
张贺佳却在想:“约好一起放风筝,哪天来着?”
等她醒来却发现已身处另一个世界,一个床单被套都是白色的世界。
空气中没有泥土和青草的芳香,只有消毒水的刺鼻味道。
父母一下子老了好多,他们的眼睛时刻都是红的,“放心,你一定会好起来。”
张贺佳无比配合地进行各项检查。
纵使她每天不停吐血,时不时就陷入昏迷。她还是觉得自己能好起来。
必须好起来。
想到最后,父母的黑发都变成了花白,背脊深深地耷拉下去。
她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醒来也没力气说话。便盯着瓷瓶里的月桂花枝,哪一边有花骨朵,每朵花有几多花瓣,她都知道。
但她终究是和这花枝一起枯萎了。
“把我葬在出入村子的那片田野,找个最厉害的葬仪师给我化妆。”
“这花枝同我一”
一块下葬。
张贺佳飘了起来。
花枝不在她手里,但她闻见自己周身乃至发丝都散发着桂花的馥郁香气。
白色招魂幡在风中飘荡。
父母走在人群最前面,由人搀扶着,哭泣着。原来鬼的心也会疼呢。
青面红牙的鬼差自土地上腾然而起。
他们说:“你今生本是个百岁无忧的命。”张贺佳笑了起来,“有个道士也这么说过。”
鬼差伸出双手,“判官也觉你可怜,你下辈子可投胎于富饶之地,养尊处优,一生幸福美满。”她也不知是否该为此开心。
鬼差给她时间同父母告别,在父母看不见的前方,她磕了三个头。
起风了,田野摇摆起来,形成一道道绿色的浪。‘“走吧。”她说。
“嘟,嘟,嘟......”
客车的喇叭声穿破云霄,张贺佳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
那人倚在车窗,黑如耀石的眸子正对着自己的方向。
胡瀚文
她喃喃念到。
“你若去了,日后将会魂飞魄散,再无来生!”
这话怎么莫名熟悉,哦,她记起来了。
有个青年道士后来也这么说来着。
当时他脸色乌黑,一瘸拐地向自己靠近。望着女鬼渐变透明的身体,他叹息道:“你要消失了。”
张贺佳气息奄奄:“还要等他来一起放风筝呢。道士吐出一口黑血,地启这短短一生,总望积德累善,扶危济困。倒头来......。他苦笑道,“这便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好事吧。”
青年道士开始诵咒。
就见有三束微弱的光亮陆续从他手掌心生出,晃晃悠悠地进到女鬼体内。
“只有你能帮助他了。
“但你要想清楚,你若去了,再无来生”
张贺佳是怎么回答的呢?对了,她说。
听见了。
知道了。
我去了。
------------------------------------------------------------
当初便是想写一个围绕着鬼故事来展开的故事,但是写着写着发现再写下去就是酸臭的爱情了,长篇小说(镜)到这里就算写完了,不想在续写了。
其实每个人都带着悲剧色彩但正因如此他们之间串联交叉的感情更显得珍贵动人。
第二百四十九章(倒流的时光)
“我爱的少年永远沸动,永远双脚腾空。”
少年向往的地方
是探出山枝的汨汩西窗
列车载满一程旧时光
诗词剑意步履着向往
年少应舞文弄墨尝尽四海八荒
君不见天靡海涛雁彷徨
瀑布溯流而上难停沧海浪
一朝一剑一鸣惊人
千人千面千秋兴阑
也曾折梨雪夜捻诗高堂
拣尽芳草寻夜萤嗅花蘸月挑墨灯
少年平生四时景遍踏晨昏
面向太阳结束沉沦
他人皆言除却巫山不是云
笑纳世间百孔千言
少年应得长少年
沧海桑田一念间
鲜衣怒马只身过红尘
展眸望
春袍落山江风拍岸
第二百五十三章(秋风词)
秋风明月落日响,
寒鸦惊栖枯枝旁。
谁人不晓相思苦,
似醉如痴梦几场。
尘染情迷望穿处,
月如镜圆嗅娇香。
第二百六十一章(芳华一世)
俗世芳华,我愿携书觅花香。
疏窗风铃,诉说着清风轻柔的脚步。一只梅花在我窗前绽放着淡雅的幽香。我悄然循着内心的声音,缓步行至窗边的书架前,略微斟酌后,挑出-本,轻轻掸去书本封面上的灰尘,带着初遇简单而美好的悸动,不经意间闯入书的尘封世界。与书初相识,犹如故人归。无论是林清玄的散文,还是季羡林的随笔,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外国名著,皆有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似曾相识之感。
当我翻开浸染墨香的书页,恍惚进入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这有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惆怅悲悯,亦有苏轼“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豁达潇洒,更有李白“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放纵洒脱。秦歌汉赋,唐诗宋词,皆是书中尘封千年的一道风景。
悠悠历史,群英豪杰,五千年的人物古迹,历史文化,皆化作尺素流年间耽下的一笔水墨丹青,留存为书中深浅不一的墨痕。今日的书籍,或曾璀璨在千年前的天空,或将耀眼于千年后的苍穹,它终将以其绚丽夺目的光芒,绽放在历史与文化的长空之中。
书的美好在于,可奏响一曲“高山流水”,弦笙不断,余音未绝。“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世间友人易得,惟知音难求,知音则好比水中月,镜中花。我以书为知己,遍寻一花一树一菩提。我了书意,而书亦知我心。读书,亦是与每一位作者为知己,与每一位作者谈话。透过文字,我兮能喻作者在书中写下的愁思,喜悦,颇有种“雨过黄昏蝶也愁”的韵致。若书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忧伤,无疑也会让我心绪黯然,染上--层不易察觉的冰霜;若书中作者的喜悦溢于言表,也会让我仿佛细嗅到夏日茉莉花清香-般怡然愉悦。山重水复,是书的柳暗花明,踏入书的世界,好似一个人突然走入画中,肆意享受着“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温婉时光。白发老翁在风雨中踽踽独行,豆蔻少女在花丛间顾影自怜,立尽黄昏的春树,夕阳下的瘦马,塞外的边陲,五月的天山雪,皆是书中倾泻的风景。书与我相伴而行,书中的风景,也即是我眼中的风景。
闲暇午后,欲与书相遇。与书相伴的时刻,不必思考前路何其漫漫,不必担忧远方何其遥遥,就把那一刻的光阴,交在书的世界里,光不动,云生静,万籁此皆.....
我愿让墨香浸染我身,与书共度似水余生。
第二百六十二章(落叶和风)
秋风温柔而又清凉,总爱抚我三千青丝,凉如冰泉,浑身透彻清爽。
于是常常在室外听风声呜,倒也不显得我浑噩。人是凉爽了,但愁绪却涌上心头,似有一层层冰冷的落叶粘在心上,风渐静,秋的夜,灯下有人的愁绪波澜。
我见过晨晓,也遥望暮光,书桌上还存着苍凉明月的清香。它们都像远远的一个小点,往后退一步,便全部消失不见了。
冰冷透过叶传到心上,要是有风,就可以将包住心的黄叶吹到月光下,化成苍凉的雪,成为我缥缈的笑,还有,还有往前的一人独愁。
所以啊,我有落叶,你有风吗?风亦出自然,亦也要从脚边像野草般疯狂生长,风吹在软软的沙上,把脚印吹得破碎,然后慢慢消失,与其遗憾着过住,不妨乘脚下的风向着天空走去,在世间不留痕迹,去那自己的天空凝望。
别说这天上太冷清,上可触日月,握星辰。下可望.尽人间烟火色。倘若你没有向上走的勇气,你会会失去你脚下往复的风。倘若你怕世人的目光如炬,去那里寻这一阵冰冷的风?岁月总是对人刻意清冷,但风在脚下依旧很长,我丢下所有清醒着的烦恼,偷明月下的一壶浊酒,在如雨点般的虫声笑着起舞,斜月沉沉在摇晃,星子在黑镜下跃动着隔世的光芒。
哈哈哈,我有落叶,你有风吗!踽踽独行,然后化蝶飞去。听尘网捕历史私语,月下茫然,落叶飞九尺天高,如白雪,又像白鸟于飞。落叶随风生长为雪,人生几多零落,望尽烟火尘色,雨点声落尽,舞亦尽。
灯下凉如水的的愁绪被清空,在秋姑娘的抚摸下,不失风叶。还未结束的叙述,静侯无数秋冬风月,朱颜辞镜,等一个名字静溢。玫瑰凌寒成梅花,在心爱的雪下折下尖刺,风响,旅人折了愁肠,梅花漫了天。
不知何时雪止,旅人若厌了梅花,往前便是一人独愁。
第二百六十三章(山谷中)
清翠的山峦之间沉睡着,
一片宁静的谷地。从山谷中
向.上望去
只有,无垠的蔚蓝遮蔽了我的视线。春华秋实
寒来暑往
这山谷中的
四季更迭,
带走了数不胜数的漫长岁月。
可是,头顶的蔚蓝却从未改变
即便,时而
会有突如其来的
骤雨打落几朵
绚烂的繁花
可那扇蔚蓝的窗终究会为我们打开,将世界的梦想与希望接纳进我们的心房。但愿,在你的山谷之中也能够拥有这一片
蔚蓝深远的天空,为我们迷惘的内心指明
迈步向前的方向。相信,终有一-天渴望的风儿
将会吹动这扇
山谷中的窗。
第二百六十四章(闲语一二)
阳光暖融,但绝不过暖;风息温驯,且夹带着幽幽草香,连着一息牛羊独有的轻膻,摩挲着人儿的颜面,轻缠着人儿的肩腰,单就这般呼吸便无限愉畅;蔚空如洗、明净悠远,进原不生烟,远山不起霭,闲云洒脱;骏马吁吁嘶鸣,翔鹰唳啸惊空.....客草原,大可饱饫如此的画境。
车行劳顿两小时,临草原的泥路终是凹陷出辙印。弟弟感叹惊叫,眸间映去深空碧草的瑰丽,颊上花苑绽出烂漫笑靥。作客自然的妙处,尤在永不须踌躇冗杂的外在,譬如服色、仪表;大可纵容平日不搭的服饰美丑相融,大可放任--头蓬草随风飘摇;无需拘束,装个牧羊少年,装个骑马汉子。如此,便可寻回于草场肆意奔跑的弟弟.一般的天真、自由。
远眺,鲜活着的地平线那侧,不儿罕山圣石砌筑的敖包,周身环绕的蓝白“哈达'乘风摇曳;蒙文刻就的金碑随日辉映耀。蒙族同胞的虔诚信仰神秘而令人敬畏,“长生天”的恩泽主宰万物生与..息.....青草里坐地仰卧,甚至于恣意翻滚,因为那草和暖的颜色寄存着远古的灵气,唤起人心深处最童稚的孩子气;弟弟身着心爱的蒙古袍,双腿有力,蹦跳着、飞跃着,我从青草怀抱中爬起,追逐弟弟;父亲母亲也挣脱周身“枷锁”,微笑洋溢。或许,这世间,独有自然能接纳人类一切的情绪!所以,只有当人奔赴自然怀抱时,像赤裸的婴童扑入母亲臂弯时,才能够真正得知灵魂的愉悦是如何的、作为真正鲜活的生灵是如何的、单将自然的一切注入通体血管的福音是如何的!
午间走上半里,向那蒙古包群去,便可驱逐腹中饥饿。爆炒羊杂,手扒......最为朴素的烹饪,却衍生出无可替代的鲜香、咸香、唇齿留香。午后茶足饭饱,我竟“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了,“任性”地独自漫游一在草地.上不自主地奔跑,看身影幻出种种变相;偶忆起断章的音调,哼起随口的歌曲。与自然在同一脉搏跳动,随同一音波起落,同在我脑中构筑的宇宙里自得。去骑马吧!马背上,我不发-言,只任着日光照在颈背;马蹄踢踏,却不至疾驰,这龙驹素白的鬃毛摇曳,肩颈有力;或许,这灵动的龙驹体内毫管当真是有龙的血液涌腾....身随龙驹行进,心地随澄蓝的天静定,思想和着远山山麓的清泉,流,流入莫日格勒河的妩媚蜿蜒里去。
自然是宇宙间最伟大的著作,许是被造物主所写。而这书的每行文字都是你我所能领悟的:牛羊与骏马,山鹰与鸿雁,蔚空天风与草原绿浪.一他们出于自然,归于自然!他们应用的符号-致、意义显见,人,若目不盲、耳未失聪、心灵不曾生疮,自然之书便任你品读而毫不取任何费用、永受你用;若只这书中三分内涵,盲目时便有指引,失足或自矜时便有督责!你我,何不去深爱自然?
第二百六十五章(小雾)
雾色朦胧烟小城,卧床瞠目听声近。
白衣大褂三两天,起衣系扣五六颗。
举手伸来咽喉处,余悸心中四处起。
自言本是自由人,疟疾急行家中坐。
眼里余光向远山,白色茫茫轻行途。
高鹰孤茕高千里,大雁群飞低万行。
无风无雨也无晴,去灰去尘融新景。
路遥道长知马力,他日新心外相迎。
第二百六十六章(窗外)
窗外
海棠花开
带着冬夫人幽怨的泪
带着春姑娘明亮的眸
窗外
流水袭来
带着雨丫头爽朗的笑
带着雪公主洁净的眉梢
窗外
你偎伞独立
带着雪莲般圣洁的心灵
带着青石巷不及的幽深
窗外
明月依旧白
闭目细思那一帘美梦
流水棠花轻覆伞
影尽烛斜小院哀
第二百六十七章(未曾见你初模样)
耀眼的光芒
如似春花秋月
殊不知
那只是以前的模样
夜深安静
一切好似暂停
而你却匆匆出现
无声而又有声的出现
当我发现
你却匆匆离去
当我得知
这不是新的模样
你可知
乃
时空限制
第二百六十八章(清澈中的美好)
生命因珍惜而倍感珍贵,美好因发现而完美俱足。满目荣华的光彩比不过诗酒赏花、空樽对月的畅然惬意,诡谲的思想辩论比不过时光沉淀出的美好天真。惟有无数次发现美好的眼光,才让我们在宇宙的长河里拥有无垠的生命力,拥有充沛的情感,感悟到人世间一切幸福的美好。
原本的模样被苦难磨灭的物是人非,却仍有人坚珍惜当下、发现美好,拥有超凡脱俗的美好境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大才子李白,在一次次失意的仕途中,因为一直保持着心中最纯真的美好与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方才塑造了为后人所称颂的浪漫潇洒与风骨;“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登临超然台,触乡情而挥笔,不负谪仙人,写出诗酒趁年华,美好趁当下的豁达格言;亦提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夙愿,面对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他懂得珍惜眼前的美好与事物,不辜负生命给予的每一-次体验,真正诠释了珍惜当下的才子胸襟与文人品格。
时光日渐沉淀出的美好记忆,在生命的长河里,微不足道的改变着个体生命的轨迹。朝阳里的晨曦,慢慢孕育着心向往之的爱与理想,忽飞的云烟背过所有的夕阳,万年的雪山因极光照耀渐渐褪去寒冰,沙漠里升起的一轮星辰,偷偷埋藏着无人知晓的感动与希望。张秀亚曾说过:“宇宙间最深刻的美,最深刻的悲哀与喜乐一同来到我的心里。”诚然,生命里的每个节骨眼都拥有自己的美丽,所有的美好伴着喜乐哀惧、悲欢离合上演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或绝伦美妙,或轻于鸿毛,或慎微渺茫,或重于泰山,总是以个.体力量运行着宇宙生命里遥不可及的轨迹,用短暂的生命聆听美好真谛,在万千星辉的重重阻挠里,才能用心与爱破云开日,寻找美好的远方。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浮华名利已占据了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可我们仍需要在万卷长亭中寻觅生命的美好,增强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存在,在诗词长存的千年后,感悟神话美德,续承传统佳话,在诗酒年华里刻苦求学、研习古典。让心中的所有欲念与贪妄偃旗息鼓,让所有痛苦的记忆被美好取而代之,让美好在肥沃的土地_上插秧播种,慢慢实现数不胜数的英雄美名与传奇。
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残酷人世间里,大时代的潮流进步,让美好的存在更显得倍感珍贵。听过孙悟空九九八十一难降妖伏魔的取经故事,见过机缘巧合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相遇,生命中的美好无处不在。头顶的明月,脚下的麦田,翻越汉瓦宋阙,走遍山河徜徉,默默地、真挚地、安详地注视着我们,保证过往与未来的延续,用尽所有美好,抉择在暗朝汹涌的人世间。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守望者与摆渡人,直到太阳温柔的沉,没,黄昏落在身上,没有烟火,没有杂尘,只有光和希望,让美好充沛进生命的每个角落,在时光的齿轮里,丰盈我们日渐完善的个体生命与幸福的人生体验。
身为大时代之下的青年,让美好在往生轮回里一点点勾勒出幸福的图腾责无旁贷。我们惟愿珍惜当下,发现美好,清澈原始,从一而终,放缓前行的脚步,捕捉生命的美好,朝着不可预知的未,来,写下纯真的时光记忆,完善生命中应有的轨迹和价值,感悟到人世间难能可贵的幸福与人生。
第二百六十九章(风吟)
余之居山城也,温光之不往,陶陶然不知其冬也,俄而寒风盈袖,方觉冬深,有感而吟也。
青山嶂之菶菶兮,念山城之困庸。既以枯笔而绘翠兮,羡重峦不晓节。阳之倦色而间兮,赫戏沫而暧暖。飘风之猷渡川兮,蹈高阳之踵午至。众鸟之鸣逝翔翔兮,叶落簌簌矣。凜凛焉,浩浩焉,体肤之温欲摧焉。迎其上也,寒云密入袖领中,乱容与当风。顺其下也,野马催发人欲倾,乘奔之不疾。遂夜其冯盛兮,当风坐太息。
风之过千年矣。其源遂古而视今,恐亦叹耳。临易水,击筑歌壮士之弗还。遂汨罗,结艾祭骚人之咤傺。蹈月下,擎酒嗟谪仙之不遇。后阽矣!外邦之来侵,遗民之失所,绳墨之不效。风之相道也,红墨河山,兵燹刀戈,而何日攘诟?今之太平,平焉?盗窃乱贼之犹存,中正之善抚之,溷浊穷困之犹固,揽甘霖以济之,值规矩者之犹作,举绳墨以正之。用夫日其益善,诟之益清,民其益絝。谓之向好也。风之揽史过也,入余之心,幸也。
夫是风也,无色无形,为随虑而行止,故心不为形役,是为唯心矣。载史而不流于形,以其之坤而有冯虚之轻,唯于夫心也。云之所过,其色白也,聚而塞空,故宇之不净矣。莫若风无色之不扰,临危、去国之无悲。范公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之谓乎!用而若效风,则可为仁人矣。闻风至而天地寒冽,谓之肃然而恭之耳。
嗟夫!欲将风之肆染,则尽可于书画间。将风皆寓之一色,若定人之于一性。不拘于事,不解于思,依实而议,透皮相而视骨相,则风之谛也。
第二百七十章(风的方向)
“当我抛开风的轨迹时,没有一首诗藏在我身上。”
我低微的呻吟叫不醒任何一个沉睡的人,却也依稀听到笔尖滑动的摩擦声,一点又一点。
午夜会有浑身瑟缩着的行人。絮,艳了。落不尽横了几里的路上应有的山花,是边城旁的柳,风吹起的半稍。
三年的时间,我写了整整三年的诗歌,常有入水的薄影被我写得造作,只是可惜了灰青色的光芒又不会再充满我的生活,心里结了一片凝紫色的霜。淡灰的笔墨与稿纸上的勾画又显得一派昏乱,欺骗自己会有时间停下,可等夜深了又深了才发现,留给我的机会不多了。一不小心就将半个小时耗尽,仿佛生命陷入倒计时,天不大清楚那年秋天的快乐,叽叽喳喳又陷入一团的哄闹。
故乡的风化作一首又一首的歌,播放着无数次回眸的瞬间,就像与过去和解,不再向任何一朵云还是一株芒草花上随便泄气。我看过一尘不染的街道上路过的青年,我看过苍翠欲滴的树荫下并排坐着的孩子,手里拿着靓丽的红旗又或者是半颗的糖果,如果不是入冬的寒凉淡了热情,那多像还没迷茫的我。
随处藏起的星点是大自然在叩问无数次的天空,留了粗糙的回忆去尘封美的无限,过去的两年,美在夏天。晚风路过的时间,夏里是黄昏,可以无限叠加华丽的一切。夜里的声响醒了几经周转的人,树杈的间隙能看得见生活的倒影,几处阴痕又被镶在地面。隆冬了,我尝试在面前的卷纸上勾勾写写,却也无能为力,倒像是将初雪踩成了一摊烂水,雪化时又冷了几分。
冬天到了,风来的更加明烈,未来会清澈明朗吗?老旧的时钟被风吹动,时间重新向前。氬氲着雾气与芬香,相信初春的阳光会更加敞亮,惺忪的阳光正好的,回想被失眠缠上的夜孤单得彻底,下午六点又成了夜。
从晨间到晚夜,顶着浓郁的阳光奔跑在塑胶跑道上,举起吉他在草坪上欢呼青春万岁,因为感受过风来所以永远都不会老去。夕阳越过苁蓉的树桠,有风常光顾的街道等着我去呐喊,我知道这,一仗该怎么去奔腾,这--仗,直指云稍。我把时间还给了属于别处的主人,没有再低声下气,懊悔不已是日间的困顿,只剩下半时便消去的伤感。
夜漫过天空,零点三分,风又把一角的路灯吹起了,原先也是缩着身的,原先也曾见过柳的。
炙热的酒燃烧着一颗滚烫的心,体内是流淌着的汩汨热浪,我们应是自己的白昼。'风吹起的时节,当冬还是知夏,它足够清澈明朗,辗转不停又一世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