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豫州之战(三十五)
随着许县的魏军战败,王凯大军顺势便掩杀了一阵。
最终,北魏众将各自带兵逃离了战场。
王凯见状后并未派兵深追,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很快,王凯大军也杀进了许县。
没过多久,王凯与秦琼便在城内碰面了。
当秦琼看见王凯时,他立即赶到了王凯的身边并汇报了起来。
听完秦琼的汇报,王凯当即说道:“叔宝辛苦了。”
“陛下言重,末将只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
王凯随即便让秦琼回到了他的身边。
之后,王凯下令让麾下众将全力剿杀城内残留的魏军士卒。
众将得令之后当即便领命行动起来。
经过数日的清剿,许县之内再无魏军残部。
王凯收到消息这才开始下令安抚民心。
许县的百姓看到西夏张贴出来的安民告示后,他们这才渐渐的对夏军士卒放松了警惕,毕竟古代屠城这种事十分常见。
随着许县的百姓被安抚,王凯终于传召了诸葛亮和郭嘉二人。
“奉孝、孔明,你二人即为军部的尚书和侍郎,这些俘虏的魏军就交由你们去收编。”
郭嘉和诸葛亮听后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之后,王凯便暂时在许县驻扎了下来。
这个时候,徐荣、周泰二人也终于杀进了鲁国。
待二将领兵抵达鲁国驺县后,周泰顿时询问起来:“徐将军,我们已经杀至驺县,接下来我们是否就地驻扎下来?”
徐荣考虑了一下顿时回道:“就在驺县驻扎吧,我们现在已是孤军深入,此处距离梁国和沛国都还不远,一旦有变还能求援。”
周泰听后也是应允了下来。
与此同时,陈国、梁国境内又再起刀兵。
魏延、李道宗面对从兖州而来的魏军时,他们都采取了比较保守的策略。
杀入梁国的于禁得知李道宗固守城池时,他立马率部杀到了睢阳县。
睢阳县内的李道宗见于禁兵临城下,他丝毫没有出城的打算。
这时,于禁在城下开始叫骂起来。
李道宗虽然听到了于禁的辱骂,但他仍然没有在意,因为从战略上来说,只要他能守住睢阳县,于禁的兵马最后只能撤军,毕竟豫州境内的战事已经是多点开花。
面对死皮赖脸不敢出城的李道宗,于禁也是毫无办法。
与此同时,杀到陈国的李进也遇到了和于禁一样的问题。
面对坚守陈县的魏延,李进也没什么办法。
说完这几处,再转向沛国。
当鱼俱罗领兵杀进沛国后,夏侯渊很快便跟着进入了沛国。
之后,夏侯渊便不断打探鱼俱罗部的踪迹以求彻底将他们赶出沛国,毕竟沛国乃曹氏宗族的故乡。
当鱼俱罗部攻克蕲县的时候,夏侯渊终于发现了鱼俱罗的踪迹。
很快,夏侯渊便率部直奔蕲县。
没过多久,当鱼俱罗从蕲县而出便正好遇上了夏侯渊部。
自此,一场遭遇战随即打响。
两军激战一番后,夏侯渊最终没能获胜,因为鱼俱罗远远不是夏侯渊能够对付得了的,虽然夏侯渊也是一流中的猛将,但鱼俱罗却是一流顶。
随着夏侯渊败退,鱼俱罗继续游走沛国,他并没有固定停留在某个位置,因为沛国毕竟是曹氏宗族的老家,他如果待在一个地方很容易被魏军包围。
再说夏侯渊战败后,他立马率部撤往了谷阳县进行休整。
自此,豫州各地皆是烽烟四起。
王凯拿下许县后没过多久,曹操的主力大军终于来到了兖州境内。
正当他准备向许县进军的时候,暗卫将许县失守的消息传了过来。
曹操得知许县竟然被王凯攻克时,他顿时有些懊恼没有尽快起兵。
随军出征的司马懿见曹操一脸懊恼,他顿时也猜到了什么,但司马懿也不敢再进言。
待曹操缓了缓,他主动将许县失守的消息告诉了司马懿。
然后,曹操询问起来:“仲达,如今许县已失,朕接下来该作何打算?”
司马懿见曹操询问自己,他想了想然后答道:“陛下,如今许县虽失,可豫州尚在,我们可收拢兵马与王凯再战一场。”
曹操想了想觉得可行。
随即,曹操便下令继续向着豫州进军。
当曹操大军继续南下的时候,暗卫传来一个消息。
待曹操看完暗卫传来的消息,他顿时笑了起来:“好一个王凯王新豪,真当我北魏无人了吗?竟然派出一支孤军打算占据鲁国,这是要时刻威胁我军啊!”
感慨之后,曹操开始沉思起来。
过了一阵,曹操下令让麾下大军折道前往鲁国。
北魏众将得令后完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还不知道鲁国有夏军驻扎。
没过多久,曹操的大军便来到了任城国任城县。
随后,曹操派出老将韩琼为先锋直奔驺县而去。
待韩琼出现在驺县的时候,城中的徐荣迅速带着周泰上城查看。
这个时候,韩琼挥抢大喊道:“城内的人听着,尔等宵小之辈可敢与我韩琼决一死战?”
听到韩琼自报身份,徐荣顿时吃惊道:“河北枪王韩琼,他怎么到这里来了?”
这时,周泰询问起来:“徐将军,这韩琼厉害吗?”
“此人算是北魏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了。”
周泰一听顿时来了兴致。
“将军,末将请缨出战!”
徐荣见周泰想与韩琼交手,他顿时犹豫了起来,因为韩琼来到驺县的情况很不乐观,他不敢轻易派兵出城。
周泰见徐荣久久没有应允,他也只能静静的等待着。
过了一阵,徐荣说道:“周将军,我知你想与韩琼比武的意思,可如今这河北枪王来到驺县,此事绝不寻常,吾还需仔细斟酌一番。”
周泰听后顿时表示自己可以理解。
随即,徐荣开始沉思韩琼为何会在驺县出现。
再说韩琼在城下叫骂了半天也不见有人应战,他顿时有些恼怒了起来,毕竟他韩琼在河北那是威名赫赫,可如今这驺县的夏军却视他为无物。
虽然韩琼恼怒不已,可徐荣就是不出战,他也无可奈何。
最终,韩琼只得领兵驻扎了下来。
徐荣得知韩琼驻扎下来后,他渐渐有些明白过来。
‘这韩琼突然出现在驺县又不攻城,看来定是曹操亲自领兵杀来,若是如此,我这手中的兵马根本守不住驺县,我得速速派人通知陛下。’
想到这里,徐荣立马派出了士卒前去传信。
第749章 豫州之战(三十六)
徐荣派出士卒之后,他便整顿兵马准备固守待援。
与此同时,曹操的主力大军也快速向着驺县进军。
没过多久,曹操主力便杀到了驺县与韩琼合兵了。
很快,韩琼便来到了曹操面前汇报起来。
听完韩琼的汇报后,曹操也是感慨道:“没想到城中竟是徐荣。”
感慨之后,曹操当即下令让麾下大军在营中休整。
与此同时,城内的徐荣也得知了城外的情况。
得知城外大军正是曹操领兵时,徐荣一时间也是感慨起来:“看来曹操终于坐不住南下了,如此一来,一切皆按照陛下的谋划所进行。”
感慨之后,徐荣传令周泰加强城楼戒备。
周泰得令亲自在城楼上带队巡视。
一夜过去。
曹操当即集合兵马来到了驺县城下。
然后,曹操立即下令开始攻打驺县。
随着魏军攻城,徐荣当即在城楼上指挥防守。
待魏军强攻了几日,驺县的情况很不乐观。
徐荣见魏军的攻势十分迅猛,他顿时十分忧心:‘如今魏军攻势如潮,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驺县就会被攻破,可陛下命我攻占鲁国,我若此时撤军一定会打乱陛下的部署。’
想到这里,徐荣十分的为难。
这个时候,周泰赶到了徐荣的身边进言道:“将军,这魏军的攻势太猛了,要不了几日,我们麾下的兵马就要拼光了!”
徐荣听后心里也十分的清楚,但为了王凯争霸天下的大计,徐荣决定继续死守驺县。
“周将军,你说的我都明白,可如今我们若是撤出了鲁国,那么曹魏大军便能顺势南下对我军逐个击破,我们只要多坚守一些时日,便能多给陛下争取一些时间。”
周泰一听这话,他马上便明白了徐荣的意思。
身为东吴降将的周泰顿时动摇了。
徐荣看出周泰心有退意,他顿时心想:‘这周泰看来是不想为陛下的大业尽力,也难怪,毕竟他只是东吴降将。’
想到这里,徐荣决定派周泰突围,这样可两全其美。
紧跟着,徐荣对周泰说道:“周将军,如今曹魏大军兵围驺县,但其立足不稳,此时你可率部突围前去向陛下求援,我自留下抵御曹魏大军。”
周泰突然听到徐荣这么说,他一下也惊住了,因为他自己也正盘算着逃离驺县。
待周泰缓了缓,他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徐荣见状当即给了周泰一支兵马让其突围。
周泰集合了三千人后,他顿时静待天黑以便突围。
没过多久,天色便昏暗了下来。
随即,周泰领兵从驺县而出。
这个时候,魏军斥候也发现了周泰部的踪迹。
紧跟着,魏军斥候们迅速释放了信号。
周泰看到魏军的信号后,他连忙传令全军加速突围。
再说曹操在大营内看见信号时,他立马传令让许褚带兵截杀突围而出的周泰部。
许褚得令后快速向着周泰包围了过去。
周泰没逃多远,他便被许褚带的虎豹骑拦住了。
一番厮杀之后,只有三千人的周泰没能突围而出。
眼看着突围不成,周泰只得率部撤了回去。
而许褚得胜后迅速率兵回到了魏军大营。
曹操见许褚归来,他顿时询问道:“许褚,突围者是何人?”
“回陛下,末将并未看清那人的长相。”
“也罢,反正驺县已经被我围的水泄不通,就算一只苍蝇也别想离开这,我得先灭一灭夏军的威风。”
转向周泰这边。
突围失败的他很快便返回了驺县城中。
很快,周泰便来到了徐荣的面前。
徐荣见周泰归来,他疑惑的问道:“周将军,你怎么又回来了?”
“徐将军,城外已经全是魏军,末将未能突围。”
“什么!”
大吃一惊的徐荣顿时便明白了曹操的用意。
‘看来这曹孟德是打算围杀我们了。’
想到这里,徐荣顿时安抚了一下周泰让其不要灰心。
周泰听后这才平复了一下心情。
翌日一大早,曹操传令全军再次向着驺县发起了进攻。
面对魏军的攻势,徐荣带着周泰竭力抵挡了起来。
待徐荣又坚守了几日,许县之内的王凯终于收到了徐荣的加急书信。
当王凯得知鲁国那边竟然有大量魏军出现时,他马上便反应过来这是曹操来了。
随即,王凯立即召来麾下的两位谋士。
诸葛亮和郭嘉来到王凯面前后,王凯也是将鲁国的情报告诉了二人。
听完王凯所言,郭嘉当即进言道:“陛下,鲁国出现大量魏军,看来定是曹操举兵南下了。”
“没错,如今曹操南下倒也还没有出乎意料,只是没想到曹操竟然会率先攻打鲁国,如果鲁国被曹操夺回,那我们便无法将战线分割。”
听到这话,郭嘉和诸葛亮皆表示了认可,因为颍川郡、陈国、梁国、沛国、鲁国连起来便能将北魏领土分成两部分,到那时,王凯便可全心全意南下与薛礼大军合围魏军。
如此,扬州、豫州便能被西夏夺取。
王凯见麾下两位谋士都赞同出兵鲁国,他当即便召来大将秦琼。
秦琼来到王凯面前后,王凯当即给他下令道:“秦琼听令。”
“末将在。”
“朕命你领兵三万攻打颍川其余各县。”
“末将遵命。”
交代完秦琼,王凯便带着麾下大军启程向着鲁国进军了。
与此同时,战败的曹仁等将也是纷纷撤往了兖州。
再转向鲁国这边。
曹操大军又强攻了几日,徐荣皆领兵挡了下来,可城中的兵力也是越来越少。
周泰见驺县已经快要守不住了,他顿时来到徐荣面前请求突围。
徐荣听到周泰的请求后,他并未立即回复。
周泰见状很是着急。
“徐将军,快做决定吧!”
徐荣再三考虑了一下,他顿时说道:“周泰将军,如今驺县被围的水泄不通,我们就算出城恐怕也很难突围。”
周泰见状顿时追问起来:“那不知徐将军打算怎么办?”
徐荣听后当即回道:“吾早已将鲁国情报传送出去,想必陛下的大军正在赶往鲁国,只要我们能坚守到陛下的大军前来,那么此战就是我们的胜利。”
周泰听后心中很不情愿,因为继续坚守下去恐怕是难逃一死。
徐荣见周泰并不情愿,他也没有强求。
“周将军,若你仍然想要突围,那就去做吧,吾不会阻拦你。”
周泰一听很是吃惊的看向了徐荣。
徐荣这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第750章 豫州之战(三十七)
待周泰缓了缓,他顿时试探的问道:“徐将军,你当真愿意让我突围?”
“周将军,突不突围皆在于你。”
周泰想了想还是决定再试一次。
随即,周泰对徐荣说道:“徐将军,末将愿再次突围。”
徐荣想都没想便应允了下来。
到了傍晚,周泰当即率部出城了。
正当周泰准备突围时,魏军大将许褚再次出现在了周泰的面前。
很快,周泰便再次与许褚交起手来。
面对一流顶的许褚,只有一流中的周泰虽然刚开始与许褚打的势均力敌,可时间一长他便渐渐的落入了下风。
因为担当箭头的周泰被许褚拦截,其麾下的夏军根本就没办法突围。
短短一会儿的功夫,夏军士卒便人数骤减。
周泰察觉到自己的处境有些微妙后,他顿时放开手脚打算以伤换命。
随着周泰悍不畏死的朝着许褚猛攻起来,许褚一时间也是有些手忙脚乱,因为周泰的突然爆发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虽然如此,但许褚还是勉强能够支撑下来。
周泰见自己搏命的打法都没能创造出机会时,他的气势渐渐弱了下来。
许褚见状随即开始反攻。
已经弱了气势的周泰跟着便被许褚压制住了。
这个时候,夏军士卒几乎已经拼光。
许褚看到这个情况顿时开始招揽起了周泰。
“你的武艺不错,要不要归降我家陛下?”
周泰一听并未答应,毕竟王凯对他还算不错,他向徐荣申请突围并不是为了背叛,而是为了不死的太窝囊。
许褚见周泰一言不发只顾迎战,他也明白了周泰的心思。
随即,许褚不再劝说开始全力迎战。
待二人又缠斗了一阵,周泰已经无力还手。
最终,许褚在第一百一十七合的时候斩杀了周泰。
周泰殒命之后,许褚顿时下令道:“给我厚葬此人。”
魏军士卒得令顿时领命而去。
然后,许褚归营向曹操复命了。
曹操听完许褚的汇报后,他顿时称赞道:“许褚果然不愧虎痴之名。”
“陛下过誉了!”
与此同时,驺县城中的徐荣也得知了周泰突围殒命的消息。
随即,徐荣在心中为周泰默哀了起来。
翌日。
魏军兵马再次大举压上向着驺县发起了进攻。
缺兵少将的徐荣最终还是没能坚守到王凯的援军。
随着魏军攻入城中,徐荣顿时率部往城内撤去。
最终,徐荣被围在了县衙之中。
当曹操收到消息后,他立即赶到了县衙之外。
“徐荣将军,可愿出来答话?”
徐荣突然听到曹操喊话,他当即回应起来:“劝降的话就不必多说了。”
曹操见徐荣开口便断了自己的后路,他顿时更加欣赏徐荣了。
“徐将军,当年你也是打的我丢盔弃甲,如今你当真不愿归顺于我吗?”
“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绝不会背弃陛下。”
曹操见徐荣如此决绝,他顿时也不再劝说,若是再说下去,只会显得他曹操卑微。
最终,曹操下令发起了强攻。
不到片刻,县衙大门就被魏军攻克。
徐荣见状顿时感慨着拿起了佩剑。
“陛下,末将来生再为您效忠!”
说完,徐荣便自刎而亡。
徐荣的亲兵们见徐荣自尽,他们也跟着开始拔剑自刎。
冲入县衙的魏军士卒见夏军全部自刎,他们都惊愕住了。
待曹操步入县衙后,他一眼便看见满地的尸首。
见此情形,曹操顿时感慨起来:“没想到徐荣对王凯如此忠心,真是可惜了一员良将。”
感慨之后,曹操下令厚葬徐荣他们。
完成这些事情,曹操这才在驺县暂时休整了起来。
就在曹操夺回驺县后没多久,王凯的大军终于来到了梁国境内。
正当王凯准备赶往鲁国的时候,徐荣、周泰阵亡的消息终于传到了王凯的耳中。
得知噩耗后,王凯也是在心中为徐荣、周泰默哀了起来。
‘徐荣、周泰二位将军,为了天下一统,你们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朕会谨记于心的。’
感慨之后,王凯召来郭嘉、诸葛亮商讨起来。
“二位,刚才锦衣卫传来消息,徐荣、周泰阵亡,驺县已经被曹操夺回,朕苦心营造的战线就此缺了一个口子,接下来朕该如何行军?”
听到王凯这么说,诸葛亮和郭嘉也都思索了起来。
很快,郭嘉进言道:“陛下,虽然鲁国被曹操夺回,但梁国、陈国大部尚在我军手中,我们可依托此二地阻拦曹操继续南下。”
王凯一听也是沉思了起来。
这时,诸葛亮也进言道:“陛下,臣附议郭大人之言,我们依托梁国、陈国阻拦魏军继续南下,如此,可为薛礼将军北上争取时间。”
王凯见诸葛亮也附和了郭嘉之言,他当即便采纳了这个提议。
随后,王凯率部直奔梁国睢阳县而去。
当王凯大军赶往睢阳县的时候,睢阳县外的于禁很快也收到了消息。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包围,于禁迅速率部撤离了睢阳县。
睢阳县内的李道宗见于禁撤军,他因为消息滞后未能及时拦截。
当李道宗收到消息时,于禁早已撤的无影无踪。
最终,李道宗则在睢阳县等待着王凯的大军前来。
没过多久,王凯大军便抵达了睢阳县。
李道宗收到消息后立即来到了城门处迎接了王凯。
王凯见到李道宗后,他立即询问起来:“李将军,这睢阳县外的魏军呢?”
“回陛下,这支魏军不知什么原因已经提前撤走了。”
“看来定是我军前来吓走了他们。”
说到这里,王凯跟着便让大军进驻了睢阳县。
而后,王凯召来李道宗询问梁国的情况。
待李道宗汇报完毕,王凯顿时说道:“李将军干的不错,如此一来,我军可在绥阳驻扎静候曹操大军。”
李道宗听后表示完全没有问题。
至此,王凯主力暂时在梁国停留了下来。
没过多久,驺县的曹操便得知了王凯大军的行踪。
随即,曹操也是感慨起来:“看来这王新豪是打算在梁国与我决战了。”
感慨之后,曹操传令全军即刻向着梁国开拔。
这个时候,逃入兖州境内的曹仁等将也得知了曹操南下的消息。
众将随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往了曹操所在的位置。
当曹操大军进入梁国后,他当即驻扎在了虞县。
很快,王凯也得知了曹操大军的行踪。
第751章 豫州之战(三十八)
王凯得知曹操大军已经进驻虞县后,他顿时传令全军随时做好迎战准备。
与此同时,曹操在虞县驻扎下来后,他并未立即向睢阳县进军,因为他在等曹仁等部。
过了数日,从许县突围的曹仁等部纷纷赶到了虞县与曹操合兵了。
不仅如此,陈国的李进、梁国的于禁也率部赶到了虞县与曹操汇合了。
随着各路人马齐聚虞县,曹操的兵力也是不断增长。
当王凯收到消息时,他顿时有些忧心了起来。
很快,王凯便召来两位谋士商讨对策。
“奉孝、孔明,朕收到消息,曹操正在虞县不断集结大军,只怕曹操的魏军兵力已经超过朕了,朕有些担心。”
听到王凯这话,郭嘉和诸葛亮二人顿时互相看了看。
紧跟着,郭嘉进言道:“陛下,魏军不断增兵虞县,恐怕曹操是打算彻底击溃我军主力,然后再对我军逐个击破。”
“臣以为我军可前往卢门亭备战。”
听到郭嘉这话,王凯也是沉思起来。
这时,诸葛亮也进言道:“陛下,我军多以骑兵为主,如果我军守城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彼之长,这卢门亭地势开阔可让我军完全展开,就算魏军兵力占优臣亦认为我们无需多虑。”
王凯听后也渐渐倾向于这个提议。
“如果朕的大军拖住曹魏主力,其余各部也能更好的入侵北魏领土。”
郭嘉和诸葛亮一听也十分赞成。
随即,王凯传令全军准备前往卢门亭备战。
再转向虞县这边。
随着各部人马不断汇集虞县,曹操的兵力也快速的增长了起来。
而后,曹操召集麾下群臣商讨起来。
“诸位,如今王凯大军停驻睢阳县,朕决意在此击败夏军主力再对夏军逐个击破。”
听到曹操这话,众将并无异议,而司马懿心中虽然不怎么认可这个提议,但他现在也不敢贸然进言,故而曹操的计划就这么顺利的通过了。
曹操见群臣并无异议,他立即传令全军向着睢阳县进军了。
很快,夏魏两军在卢门亭迎面撞上。
王凯和曹操看见对面的大军时,他们顿时纵马而出。
片刻功夫,王凯与曹操便来了个面对面。
这时,王凯和曹操都开始观察起了对方。
过了一小会儿,王凯和曹操相视一笑。
紧跟着,王凯说道:“魏皇,如今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不知魏皇可愿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放弃与我争斗呢?”
曹操一听顿时大笑起来。
“夏皇,那你又为何不愿为了天下的黎明百姓投降于我呢?”
“魏皇,朕开科取士让天下寒门皆有一跃而起的机会,世家大族一手遮天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此乃利国利民之举措,若我西夏一统,定能为百姓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魏皇事到如今还需仰仗世家大族的鼻息,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曹操听后虽然很想辩解,可王凯说的确实没错,曹操为了巩固统治只得启用大量的世家子弟,如今的北魏虽然表面光鲜,可长此下去,北魏的后患必定良多,但为了争霸天下,曹操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他能覆灭西夏,那他仍然有机会效仿王凯削弱世家实力。
王凯见曹操突然沉默,他顿时继续说道:“魏皇可是哑口无言了?”
“夏皇说笑了,虽然我北魏确实仰仗世家子弟,可他们的才学也确实比寒门更强,夏皇虽开科取士,可寒门的人才究竟又有多少呢?”
说到这里,则轮到王凯头疼了,因为曹操一语中的,虽然西夏看上去很健康,可寒门出人才的几率确实要比士族低,毕竟现在还是世家当道的时节,虽然经过汉末战乱,大量世家不复往日荣光,可瘦死的骆驼总比马大,他们仍然可以产出优秀的人才,而寒门要想真的发展起来,还需很长的时间去沉淀。
曹操见王凯突然沉默了,他则反问了一句:“夏皇可是哑口无言了?”
王凯一听顿时看向了曹操。
此时,曹操也看向了王凯。
双方对视了一会儿,他们再次大笑起来,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与其继续斗嘴,还不如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
笑过之后,王凯和曹操顿时各自带着亲卫撤回了阵前。
随即,王凯和曹操挥舞手中的兵器下令冲锋了。
当军令传下之时,夏魏两军的士卒顿时嗷嗷叫着向着对方冲了过去。
待两军士卒碰面,一场厮杀随即展开。
这场战斗持续到傍晚,双方未能决出胜负。
眼看着天色昏暗,双方各自罢兵准备再战。
当曹操归营后,他顿时感慨起来:“这西夏骑兵果真厉害,不愧是集合了西凉铁骑和并州铁骑的优质骑兵。”
与此同时,王凯回营后也感慨起了魏军的战斗力。
“曹操不愧是我头号大敌,照今日这般形势下去,我军恐怕很难战胜曹操,若不能出奇制胜,只怕这次苦心营造的大好局面就会烟消云散。”
曹操和王凯各自感慨后,他们立即传召了麾下的谋士商讨对策。
最终,双方的谋士都没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毕竟现在双方的大军已经遭遇,如果哪一方先行撤军,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很不乐观。
自此,夏魏两军在卢门亭暂时僵持住了。
这个时候,再转向扬州这边。
薛礼自收到王凯的皇命后,他便不断集结大军准备再战丹阳。
当王凯兵入颍川之时,薛礼大军也顺势杀进了丹阳。
镇守丹阳郡的大将朱灵得知薛礼大军进入丹阳后,他立即集合兵马准备迎战薛礼。
再说薛礼大军杀进丹阳郡后,他率部直奔宛陵而去,因为他从故障县进入丹阳后便可直捣黄龙。
宛陵镇守的大将朱灵得知薛礼数十万大军直奔宛陵而来时,他的内心也是有些惶恐,毕竟丹阳现在兵马不多,而且丹阳郡现在孤悬在外,北魏援军也很难赶到丹阳驰援了,若不是朱涛率领的北魏水军,只怕丹阳郡早已被曹操放弃。
再转向薛礼这边。
薛礼大军杀进丹阳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向着宛陵进军了。
在路上,薛礼也是召来周瑜询问宛陵的情况,毕竟周瑜曾是东吴高官。
周瑜见薛礼询问丹阳情况,他立马将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了薛礼。
薛礼听完后也是若有所思。
第752章 扬州之战(一)
待薛礼思考了一阵,他当即对周瑜说道:“周将军,你既熟悉丹阳情况,吾打算让你领兵助我全取丹阳。”
周瑜一听也是有些惊讶,毕竟他只是一个降将的身份,可薛礼却给他如此大的权利。
薛礼见周瑜有些不敢接令,他顿时说道:“周将军,你家主公也算是陛下的兄长,让你领兵也是陛下的意思,他希望周将军能一雪前耻。”
周瑜听后顿时感谢起来:“臣周瑜谢陛下厚恩!”
紧跟着,薛礼便交给周瑜一支人马让其攻打丹阳。
周瑜接过兵马大权后即刻出发开始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薛礼大军则继续向着宛陵而去。
当宛陵城中的朱灵得知薛礼大军正在向宛陵逼近时,他立即派人前去联系了水军都督朱涛。
朱涛收到朱灵传来的消息后,他立即派出了士卒赶往徐州求援。
而后,朱涛这边也即刻整顿兵马准备协助朱灵。
这个时候,杨素带领着荆州水军再次顺流而下。
当杨素的荆州水军现身丹阳境内,本已准备前去支援朱灵的朱涛,最后只得迎向了杨素大军。
再转回薛礼这边。
薛礼和周瑜分兵之后没多久,薛礼大军便杀到了宛陵城下。
朱灵见状除了让麾下士卒紧闭城门之外,他再也没有其余的举动。
与此同时,薛礼大军杀至城下后,他立即下令驻扎了下来。
而后,薛礼指挥大军向着宛陵发起了强攻。
面对夏军的攻势,朱灵只能率部死守,可他麾下也只有三万多人,他无论如何都挡不住薛礼的数十万大军。
待薛礼强攻数日,朱灵终究还是没能守住宛陵县。
随着夏军攻克城门,朱灵当即率部撤离了宛陵。
这个时候,周瑜这边也是稳步夺取着丹阳县城。
因为丹阳曾是东吴旧都,周瑜出马后,丹阳各县基本上没怎么抵抗,毕竟东吴覆灭没有过去太久。
朱灵从宛陵败逃后,他即刻赶往了春谷县。
此时,朱涛大军正在春谷附近与杨素率领的荆州水军交战。
当朱灵撤到春谷时,朱涛正好出城迎战未在城中。
朱灵入城后便在城内等候起来。
没过多久,朱涛便率部回城了。
当朱涛得知朱灵前来时,他立即面见了朱灵并询问起来:“朱灵将军,你怎么到春谷县来了?”
朱灵听后无奈的回道:“朱涛将军,宛陵遭受夏军攻击,吾率部死守仍未守住,如今宛陵已经被夏军夺去,故而吾才来到春谷县。”
朱涛听后十分震惊。
“宛陵一失,丹阳便不可保了。”
“朱涛将军,丹阳郡本来就被陛下战略放弃了,我们留守此地不过是为了让夏军不那么轻易的北上。”
朱涛仔细想了想最后也附和了下来。
这时,朱灵说道:“朱涛将军,如今宛陵失守,继续留在丹阳我们的处境会很危险,我们应当即刻撤离。”
“可春谷城外尚有西夏水军阻拦,若不能瞒过他们,我们便很难离开。”
朱灵一听也是大感意外。
“朱涛将军,你熟悉水战,此事还是你做定夺吧!”
朱涛听后只能自己拿主意了。
待朱涛沉思了一阵,他当即提出分兵撤离,这样目标小不容易被发现。
朱灵想了想也赞同了下来。
入夜后,朱涛、朱灵兵分数路开始撤离。
很快,西夏水军斥候也发现了魏军的情况并上报了。
当杨素得知春谷县内的北魏水军不断有小股船队出城时,他并没有引起重视。
最终,朱灵、朱涛成功的从春谷县撤离。
过了几日,随着薛礼大军杀至春谷,杨素这才发现自己放跑了北魏水军。
随后,杨素面见了薛礼向其请罪起来。
薛礼得知杨素放跑了北魏水军,他并没有责罚杨素,因为接下来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仗要打,那就是夺取九江、庐江然后再伺机进攻广陵。
杨素见薛礼并未责怪他,他也将放走北魏水军一事过滤了。
紧跟着,薛礼对杨素说道:“杨老将军,如今丹阳被我军拿下几乎已成定局,我们接下来的目标便是九江、庐江和广陵三郡,只要拿下这三郡,淮河以南就是我西夏领土了。”
“薛将军说的没错。”
“那不知杨老将军以为,我们应该从何处进兵才能更快夺取九江、庐江和广陵三郡呢?”
“薛将军,如今我们与北魏兵马隔江相望,要想北上,我们首要的任务便是寻找一处可供上岸的渡口。”
“此言有理,那不知以杨老将军的眼光来看,我们该选何处?”
杨素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地图顿时答道:“若想快速攻克庐江、九江和广陵三郡,我们的首要进攻目标当属合肥城。”
“合肥?”
“没错,合肥城地处九江郡中心区域,我军若能攻克此城,那么便能以此城为根基向四周辐射。”
“不论是攻打庐江郡亦或者是广陵郡,我们只要占据了合肥城,那么要想攻打另外两郡便易如反掌,不仅如此,占据合肥还能北上攻克寿春。”
薛礼听后当即命人取来一张地图。
然后,薛礼摊开地图开始观察起来。
过了一阵,薛礼感慨道:“杨老将军选的目标确实不错,拿下合肥就像是拿捏住了魏军的七寸。”
“薛将军过誉了。”
“在进取合肥之前,我们还是应该先将丹阳郡彻底消化。”
杨素听后并无异议。
之后,薛礼大军开始全面攻取丹阳各县。
不出半月,丹阳各县就全部转换旗帜了。
随着夏字大旗插满整个丹阳,薛礼当即召集麾下部众到宛陵议事。
待众将来到宛陵集结,薛礼当即召开会议宣布了他们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众将听完薛礼所言都没有意见。
自此,薛礼传令全军随时准备北上攻打合肥。
就在这个时候,朱灵、朱涛二人也带兵撤到了合肥城。
合肥守将张郃见到朱灵、朱涛叫门,他当即下令打开了城门。
待朱灵、朱涛入城后,张郃立即款待了他们并询问起来:“二位将军怎么到合肥了?”
见张郃发问,朱灵顿时将他们的情况告诉了张郃。
张郃听后也是预感到了不妙。
“丹阳郡若失,西夏兵马必定北上攻打庐江、九江和广陵三郡,吾这就书信一封派人送出去。”
听到张郃这么说,朱灵、朱涛二人也都附和了下来。
第753章 扬州之战(二)
张郃派出信使之后,他当即找来朱灵、朱涛并对他们说道:“二位将军,你们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听到张郃发问,朱灵当即回道:“我等既丢了丹阳,接下来自然是应该整顿兵马阻止夏军北上,一旦让夏军渡过长江,九江、庐江和广陵三郡都将处于危险的境地。”
张郃听后也十分赞同。
这时,朱涛说道:“西夏的水军十分强劲,而这长江又十分宽广,我等很难判断夏军北上的路线。”
朱涛说完后,朱灵和张郃二人也是面带愁色,因为朱涛说的很有道理。
过了一阵,张郃说道:“夏军北上的路线确实很重要,如果我们不清楚,那么最后也就没办法阻止他们。”
随即,张郃命人取来一张地图开始和朱灵、朱涛观察起来。
“这长江沿岸好像也并没有多少可供夏军登陆的城池。”
听到张郃这话,朱灵、朱涛二人也深以为意。
这时,朱灵说道:“张郃将军,从地图上来看,夏军最可能登陆的地方有三个,其中两个在庐江郡,分别是襄安县和临湖县,还有一个则是九江郡的历阳县。”
张郃听后顿时点了点头。
“从地图上来看,这三个地方的确是夏军主攻的目标,只是我担心这西夏大将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是那样,我们就会处处受制。”
朱涛一听顿时接道:“不排除这种可能性,但若是考虑这么深,只怕我们根本就顾不过来。”
张郃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也对,如果考虑太多,我们根本就守不过来。”
紧跟着,朱灵说道:“那我就去守历阳县吧!”
听到朱灵这么说,朱涛和张郃并无异议。
然后,朱涛说道:“既然朱灵将军守历阳,那我就去守襄安县和临湖县吧,这两县临近长江,也有利于我麾下的水军作战。”
张郃见二人自告奋勇,他当即便表示了赞同。
随后,朱灵、朱涛二将各自领兵离开了合肥城。
再转回丹阳郡内。
随着丹阳各县被彻底拿下,薛礼当即在宛陵召集了麾下众将。
待众将齐聚,薛礼说道:“诸位,如今我们已经拿下丹阳,虽然这比预期的时间晚了一些,但好歹也算是拿下了,吾打算即刻出兵北上攻打合肥城。”
听到薛礼这话,众将顿时兴奋起来,因为有仗打,他们才能建立功勋。
这时,周瑜开口道:“薛将军,你刚才说要攻打合肥?”
“没错。”
周瑜确认之后顿时在心中感慨起来,因为他一眼便看出了攻打合肥的好处。
薛礼见周瑜沉默不言,他顿时询问道:“周将军对此可有不同的意见?”
周瑜听到薛礼发言,他这才回过神来并答道:“回将军,末将并无异议,末将认为攻打合肥城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哦,周将军也认为应该攻打合肥吗?”
“没错,合肥城乃九江郡的核心,拿下此城,西可进取庐江郡,北可拿下寿春连成一片,东可进取广陵郡。”
“末将认为,拿下合肥之后,我们便可同时威胁淮南三郡。”
薛礼见周瑜看明白了自己的打算,他顿时夸赞起了周瑜,而周瑜则谦虚了起来,毕竟他的身份比不上薛礼。
和周瑜交谈了几句,薛礼顿时询问起来:“诸位可还有什么意见?”
众将一听并无异议。
“既然大家没有意见,那就这么定下了。”
就在这时,周瑜提出了一个问题。
“薛将军,我军将士皆是步卒,我们该如何进攻合肥城呢?”
听到周瑜发问,薛礼立即答道:“周将军问的好,吾打算让杨将军麾下的荆州水军载我军过江。”
“为此,我军主力需先赶往春谷县。”
周瑜听后再也没有问题了。
随即,薛礼传令全军向着春谷县进军,而来到宛陵参加会议的杨素则立即赶回了春谷县,准备摆渡西夏大军。
不到三日,薛礼带领的大军便赶到了春谷县内驻扎了下来。
而后,薛礼派人联系了大将杨素。
杨素收到薛礼的军令后,他迅速带着荆州水军来到了春谷县。
薛礼见杨素领兵前来,他立即命杨素率部摆渡大军。
杨素得令后很快便带着一支陆军向着襄安县而去。
当杨素麾下的水军赶到襄安县时,此城附近却遍布北魏水军。
见此情形,杨素并不敢贸然出战,因为船上的大多数都是陆军,水军将士则被留在了春谷县。
无奈的杨素跟着便下令撤退了。
北魏水军发现杨素部后,他们的斥候追了一阵便撤了回去,因为他们害怕是夏军的陷阱。
待北魏水军斥候回城,他们立即将夏军入侵的消息传到了朱涛的耳中。
当朱涛得知有一支夏军杀至襄安县时,他顿时感慨起来:“没想到夏军来的这么快,还好我已在襄安县布置好了防线。”
感慨之后,朱涛亲自来到了襄安县静候夏军来犯。
再说杨素无奈撤军后,他很快便回到了春谷县内。
当薛礼得知杨素带着兵马回来时,他立马率领众将赶到了杨素的面前。
紧跟着,薛礼询问起来:“杨老将军,你怎么又把兵马带回来了?”
“回将军,我军渡江之后便一路向着最近的县城襄安县而去,可这襄安县内布有大量北魏水军,末将无奈只得率部归来。”
“什么,襄安县竟然有大量北魏水军,若是如此,我军兵马要想上岸恐怕得费些功夫了。”
听到薛礼这么说,周瑜顿时站了出来进言道:“将军,末将有一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将军且说。”
“将军,这长江北岸只有三个地方可供上岸,其一是九江郡的历阳县,余下两个则分别是庐江郡的临湖县和襄安县,若吾所料不差的话,北魏兵马应该早已在渡口布下重兵了。”
“周将军,你这意思是说我军很难北上了?”
“非也,其实长江北岸除了这三个明面上的渡口之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渡口。”
“哦?那是哪里?”
“回将军,此处名叫枞阳,这个渡口是我秘密打造,除了我知道这个地方,其余人皆不清楚。”
“那这枞阳通往何处?”
“回将军,这枞阳渡口临近居巢县,但我们可不去往居巢县,只要大军能安然渡江,到那时要想进攻哪里,还不是将军说了算吗?”
薛礼一听顿时沉思了起来。
第754章 扬州之战(三)
待薛礼沉思之后,他当即说道:“周将军,若是从枞阳渡口上岸,我们可从何处出发?”
“回将军,若要从枞阳渡口上岸,我们仍然可从春谷县出发,但会有暴露行踪的危险,毕竟我们要经过襄安县和临湖县。”
“除此之外,我们便只能从彭泽县出发了。”
听完周瑜所言,薛礼再次深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薛礼说道:“如果全军转到彭泽在上船,耽搁的时间太久,到那时,魏军也许早就对合肥有了防备。”
这时,杨素提议道:“薛将军,吾认为只需瞒过襄安县和临湖县的魏军,我们便能从枞阳上岸。”
听到杨素这个提议,薛礼顿时眼冒精光。
“杨老将军这个提议甚好,如此,可免去我军长途跋涉。”
周瑜这时也附和了起来:“吾赞同杨老将军这个提议。”
至此,北上计划就这么定了。
随后,薛礼开始安排了起来。
没过多久,西夏水军在杨素的带领下直奔襄安县。
当朱涛收到消息后,他立即率部在襄安县附近备战了起来。
很快,杨素部便进入了内河与北魏水军展开了对峙。
趁着这个时机,周瑜主持余下的水军开始摆渡西夏大军。
两日之后,周瑜带着第一批夏军士卒来到了枞阳渡口上岸了。
而后,周瑜当即率部折返回了春谷县。
就这样过去了半月时间,薛礼的数十万大军全部从枞阳渡口登陆了。
在襄安县与朱涛对峙的杨素收到薛礼的传信后,他这才率部撤离了。
朱涛得知杨素突然撤军,他一时间很是迷惑,可他消息滞后暂时还没弄明白原因。
没过多久,杨素部也赶到了枞阳与薛礼大军汇合了。
待杨素进入枞阳渡口的夏军大营,薛礼立即传令召来了麾下众将。
随着众将齐聚,薛礼开口道:“诸位,如今我部大军终于成功登陆,可这枞阳距离合肥实在太远,若是直接进军,只怕我军很难攻到合肥城,不知大家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众将见薛礼发问,他们也都沉思起来。
过了一阵,周瑜进言道:“将军,末将有一计。”
“周将军且说来听听。”
“将军,要想抵达合肥城,除了走陆路之外,最快的路线便是走水路过巢湖。”
“如今我部大军的步卒已经全部过江,末将以为我们可与水军兵分两路同时进军。”
“一旦水军进逼合肥,合肥守将必定求援,到那时,各地必定守备空虚,我军再兵出枞阳向各地出兵,魏军顾此失彼必定方寸大乱,而后,我军便可兵围合肥。”
听完周瑜所言,杨素当即便大加赞赏起来。
“此计甚妙!”
“薛将军,周将军的计划堪称完美,吾认为可行。”
薛礼听后当即说道:“周将军的计划确实完美,此计可谓是一石多鸟。”
听到薛礼这么说,众将也是频频点头。
紧跟着,薛礼便下令道:“玄武将军杨素、平南将军来护儿、安国将军文聘、卫南将军黄盖、安南将军刘仁轨听令。”
五人见薛礼叫了他们的名字,他们顿时站了出来。
“吾命你五人统帅西夏水军即刻出发赶往合肥。”
五将得令立即领命下来。
随后,杨素集结十万水军浩浩荡荡的向着合肥进军了。
待水军出发之后,薛礼这边带着二十万大军在枞阳静候起来。
转向杨素这边。
西夏十万水军全部出动之后,长江之上密密麻麻一眼看不到尽头,因为留在彭泽的另外一支水军也赶到了枞阳。
当西夏水军顺流而下时,驻扎在襄安县和临湖县一带的朱涛很快便收到了北魏水军的急报。
朱涛得知长江之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西夏水军时,他一时间也是惊讶不已。
“这西夏水军难不成全军出动了吗?”
感慨之后,朱涛的内心也是有些慌乱,因为他现在手上只有三万水军,余下五万水军都在巢湖驻扎,若是不能集合北魏所有的水军力量,他朱涛很难与西夏水军相抗衡。
就在朱涛十分忧虑之时,主掌扬州事宜的陈登收到了张郃的急报。
当陈登得知丹阳郡已经被夏军攻克时,他并没有意外,因为丹阳孤悬在外,且又是东吴旧都,北魏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丹阳转化为自己的领土,上次鲜卑进犯之时,曹操便下令战略放弃了丹阳。
陈登继续看完张郃的书信后,他顿时感慨道:“西夏水军北上的路线都有重兵把守,再加上朱灵将军、朱涛将军相助,想必守住扬州余下的两郡应该不成问题,毕竟要想进攻庐江郡和九江郡,只有水路进攻才是最便利的,若是从陆路进攻,还需翻过大别山。”
感慨之后,陈登立即回信一封让张郃他们自行迎战。
同时,陈登也派人将消息送了回去,毕竟夏侯渊才是真正的掌事人,他陈登只不过是代理而已。
再转回扬州境内。
朱涛得知西夏水军倾巢出动后,他立即派人赶往了巢湖的水军大营。
不仅如此,朱涛也派人赶往了合肥联系张郃,若巢湖内的水军未能及时赶到,他便决定放弃襄安县和临湖县。
再回到西夏水军这边。
杨素五将领十万水军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时,在主船上的刘仁轨当即对杨素说道:“杨将军,我们此番南下欲往合肥去会经过襄安县与临湖县,我等要不要顺手解决掉这两县的北魏水军?”
杨素听后立即答道:“我们的首要目的是进攻合肥,这襄安县和临湖县的水军若不招惹我们,我们就不管他们,毕竟我军的粮草十分充足。”
刘仁轨听后顿时答道明白了。
很快,西夏十万水军便逼近了临湖县。
这个时候,巢湖内的北魏水军早已收到朱涛的调令并离开了巢湖。
不仅如此,合肥城中的张郃也收到了朱涛的书信。
当张郃得知西夏十万水军倾巢出动时,他一时间也是惊讶不已。
“西夏竟然让水军倾巢出动,这下事情麻烦了,只怕长江沿岸的防线根本守不住,西夏这是打算水陆并进呐。”
感慨之后,张郃一面派人通知朱涛临机决断,一面派人赶往徐州向夏侯渊报信。
再转回朱涛这边。
朱涛得知西夏水军已经快要逼近临湖县时,他顿时心想:‘看来巢湖内的水军已经赶不上了,我到底是应该撤退还是应该迎战呢?’
左右为难的朱涛一时间很难做出决定。
第755章 扬州之战(四)
待朱涛又沉思了许久,他最终还是决定撤军了,毕竟西夏水军来者不善,他若不全力迎战,只怕北魏水军覆灭的更快。
做出决定之后,朱涛迅速率部撤离了襄安县和临湖县。
当朱涛率部撤离后没多久,西夏水军便抵达了临湖县附近。
这时,杨素传令让黄盖领兵进入临湖县查看。
黄盖得令之后立即率领一支队伍进入了内河。
随着黄盖部抵达临湖县,黄盖一眼便发现临湖县附近没有战船。
很快,黄盖部便顺着内河向着襄安县而去。
当黄盖来到襄安县附近时,此处也没有北魏水军了。
见此情形,黄盖的心中也是很迷茫。
‘怎么临湖县和襄安县都没有北魏水军了。’
十分迷茫的黄盖只能率部顺着内河离开了襄安县。
当黄盖部从内河出来后,他正好撞见了西夏水军的主力。
随即,黄盖率部回到了队列当中。
然后,黄盖迅速赶到了杨素的面前。
杨素见黄盖这么快就回来了,他顿时疑惑的问道:“黄将军,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启禀将军,襄安县和临湖县没有北魏水军的踪迹,所以末将才能这么快赶上将军。”
杨素一听也是有些吃惊。
“黄将军,你说襄安县和临湖县没有北魏水军?”
“没错。”
听到这里,杨素陷入了沉思。
一旁的刘仁轨听后也十分的疑惑。
过了一阵,杨素说道:“既然襄安县和临湖县没有北魏水军,那就暂时不管他们了。”
听到杨素这么说,黄盖当即领命下来。
待黄盖离开主舰后,刘仁轨向杨素进言道:“将军,这襄安县和临湖县没有北魏水军事出反常,我们还是应该提高警惕。”
“刘将军,这我当然明白,但如今北魏水军行踪不定,我们就算想要重视也没有办法,当务之急还是应该赶往合肥。”
刘仁轨听后也很无奈,因为杨素说的没错。
就这样,西夏水军顺利穿过了襄安县和临湖县。
这个时候,朱涛带着三万水军迅速向着巢湖而去。
当朱涛部进入内河之后,他在通往巢湖的中间区域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巢湖水军。
随着两支北魏水军碰面,巢湖水军主将齐兴立即命士卒传达旗语。
朱涛见到旗语后,他也派了士卒回应起来。
双方互通旗语之后,齐兴顿时下令开始掉头。
待齐兴部完成转向,他们迅速向着巢湖而去。
而朱涛见状则率部跟随了上去。
此时,西夏十万水军也来到了通往合肥的分叉口。
杨素确认了一下路线后,他当即传令全军开始折道。
随着先头部队进入内河,西夏十万水军跟着便开始依次而入。
因为内河的河道远比长江要窄,西夏水军已经无法摆出雁形阵,最终,杨素传令让西夏水军排成一字长蛇阵。
待西夏水军向巢湖进军的时候,朱涛这边也终于撤回到了巢湖之内。
紧跟着,齐兴顿时上了朱涛的战船。
“朱涛将军,你怎么率部回巢湖了?”
朱涛听后十分无奈的答道:“西夏水军倾巢而出,吾根本就抵挡不了,故而我已放弃襄安县和临湖县。”
“如今我北魏水军也全部集结,这下再去迎战西夏水军便有了底气。”
听到朱涛这么说,齐兴也只能附和起来,毕竟他只是北魏水军的副都督。
二人又交流了几句,朱涛顿时命麾下水军掉头准备夺回襄安县和临湖县。
齐兴得令之后当即便领命而去。
很快,北魏水军便在巢湖内完成了转向。
紧跟着,北魏水军顺着河道准备进入长江。
这个时候,西夏水军正在往巢湖进军。
很快,黄盖率领的西夏水军便来到了一处U型弯河道。
与此同时,北魏的水军也来到了这一个U型弯河道。
因为这个U型弯河道弯度较大,西夏先锋和北魏先锋根本就没有看到对方。
当两支兵马都来到U型河道的底端时,他们这才发现前方有敌船出现。
黄盖见状后立马传令全军做好迎战准备。
而北魏水军的先锋也立即做起了迎战准备。
随着两军先锋停滞,杨素和朱涛二人都表现的很惊讶,因为按理说大军不应该停滞。
很快,夏魏两支水军便在这U型弯道处展开了对射。
待两军交战了一会儿,杨素和朱涛这才得知前方有敌军的战船。
杨素得知大军前方有北魏水军拦路时,他顿时惊讶的想到:‘北魏水军怎么会出现在此,难道说他们已经洞察了我军的目的?若是如此,周将军的计划便无从施展。’
与此同时,朱涛得知前方有西夏水军拦路时,他也是惊讶的想到:‘这西夏水军难不成知道我撤回了巢湖?我这刚准备出巢湖夺回襄安县和临湖县,西夏水军就追到了内河。’
就在杨素、朱涛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两支水军的先头部队也是激战正酣。
因为U型河道这里比较狭窄,双方都只能以弓箭射之。
待两军对射了一阵,双方的兵马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损失。
至此,夏魏两军暂时僵持住了。
当消息传到朱涛和杨素的耳中后,他们皆开始思索起来。
‘这U型河道十分狭窄,如果继续对峙下去,此战不过是不胜不败,这样对大局于事无补,看来还需将夏军引至巢湖内,如此,我军坐拥地利尚有战胜西夏水军的胜算。’
想到这里,朱涛当即便传令了下去。
而杨素这边,他虽然怀疑朱涛已经得知他们的目的,但他并不打算撤军,因为只有打到合肥,周瑜的策略才能奏效,如今既然不能偷袭,那就只能强攻了。
随即,杨素传令让黄盖务必要为大军寻得先机。
待黄盖收到军令后,他立即传令全军随时做好冲击的准备。
过了一阵,当黄盖伺机而动的时候,北魏水军竟然主动撤军了。
黄盖见状顿时起了疑心,毕竟北魏水军的情况也不是必须要退。
很快,黄盖便将消息传到了杨素的耳中。
杨素得知北魏水军竟然主动撤离时,他也产生了怀疑。
‘这北魏水军是怎么回事?为何他们会出动撤离?难道说这是诱敌之计?’
想到这里,杨素立即传令让黄盖暂时不要冒进。
黄盖得令后立即下令停止了进军。
与此同时,北魏水军则快速向后撤军。
第756章 扬州之战(五)
北魏水军主动撤离之后,黄盖立即派出了士卒深入探查。
待水军斥候探查了一番,他们迅速回到了黄盖的身边复命了。
黄盖得知北魏水军当真撤军后,他立即将此消息传到了杨素的耳中。
杨素得知北魏水军当真撤退时,他顿时沉思了起来。
‘这北魏水军行事怎么如此怪异?’
想不明白的杨素最终还是决定继续进军,因为他的目的是攻打合肥。
随着杨素的军令传下,西夏水军顿时向着巢湖继续进军了。
与此同时,北魏水军也是加快了撤军的速度。
而西夏方面的杨素担心有诈,他并未让水军将士加速前行。
再转向北魏水军这边。
朱涛带着北魏八万水军撤回巢湖后,他当即传令全军在入湖口备战。
北魏的水军将领们得令,他们当即听从安排开始行动起来。
待北魏水军摆好阵势之后,西夏水军的先锋黄盖终于抵达了入湖口的位置。
当黄盖看见入湖口的情况时,他也是惊讶不已。
“没想到北魏水军竟然在入湖口等着我们。”。
感慨之后,黄盖传令停止了进军。
然后,黄盖派人将消息送到了杨素的手上。
杨素收到黄盖的传信后,他顿时明白过来:“看来这朱涛是有备而来。”
说完,杨素便召来其余三位大将。
待刘仁轨、来护儿、文聘三人来到杨素身边,杨素当即将黄盖遇到的情况告知了他们。
听完杨素所言,刘仁轨顿时忧心的说道:“杨老将军,如今我军困在河道之内,我们根本就无法展开大军,而北魏方面却可轻松的对我军先锋实施包围,这样下去,我们只怕还没到合肥就先全军覆没了。”
“刘将军所言甚是,所以我才召集大家前来商讨破敌之策,如果在此耽搁的时间太久,也不利于薛将军的兵马出征。”
听到杨素这么说,众将皆开始沉思了起来。
杨素这时也在思考该如何破局。
与此同时,守候在入湖口的朱涛也得知夏军赶到的消息。
随即,朱涛传令让入湖口的北魏水军提高警惕。
再转回杨素的战船之上。
待众将思索了一阵,来护儿进言道:“杨老将军,为今之计我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强行突破,只有这样,我军才能进入巢湖之内然后进攻合肥。”
听到来护儿的建议后,杨素并没有立即采纳。
这时,文聘也跟着说道:“杨老将军,末将也认为只有强行突破。”
杨素见来护儿和文聘的意见一致,他顿时看向了刘仁轨。
“刘将军,你怎么看?”
刘仁轨考虑了一下当即回道:“杨老将军,如今北魏水军封堵入口,我们好像除了强攻也别无他法,不若就按照来将军和文将军的意见试一试。”
杨素见刘仁轨也这么说,他仔细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然后,杨素又说道:“既然是要强行突破,那就须派出五牙战舰。”
听到杨素这么说,众将皆无异议。
随即,杨素传令让黄盖领兵一试。
来护儿和文聘见杨素指派了黄盖,他们虽然觉得可惜但也只能听命。
待杨素的军令送到黄盖的手中后,黄盖当即便接令了。
很快,杨素便派出了一搜五牙战舰。
黄盖见到五牙战舰出现后,他立即上船然后开始准备起来。
入湖口的魏军士卒见到西夏水军出来一搜怪异的战船时,他们顿时便惊呼起五牙战舰的名字。
这时,朱涛也看见了西夏水军的动静。
“看来西夏水军打算强行突破了。”
听到朱涛这话,齐兴顿时接道:“朱涛将军,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这五牙战舰虽然厉害,可也需要靠近船只才能起作用。”
“传我军令,让将士们远远射击,不要近身战斗。”
齐兴得令当即将军令转达了下去。
北魏的水军士卒得令后当即按照军令行事了。
再转向黄盖这边。
黄盖率部出发后,他便派出了大量的艨艟、走舸准备为五牙战舰开路。
当夏军的艨艟、走舸冲进北魏水军的包围圈后,北魏的水军士卒立即展开了箭雨攻击。
正在冲锋的夏军士卒因为没有什么防护,艨艟、走舸上的夏军顿时纷纷中箭落水。
黄盖见状也是继续冲锋了起来。
面对五牙战舰的冲击,北魏水军远远吊着并未靠近。
黄盖看到这个情况很是难受,因为五牙战舰需要船只靠近才能最大的发挥作用,如果靠近不了,五牙战舰就成了活靶子。
观战的杨素见黄盖部的进攻收效甚微,他顿时下令鸣金了,因为再冲下去,五牙战舰都有可能损毁。
当黄盖听到鸣金声后,他立即下令转舵开始撤退了。
这个时候,北魏水军又远远吊着五牙战舰进行射击。
最终,黄盖失败而归。
朱涛见状后也是欣慰的笑了起来。
“看来此战我终于有战胜西夏水军的机会了。”
再说黄盖撤回去后,他很快便来到了杨素面前请罪。
杨素见状连忙安抚了黄盖让其不要太在意,因为如今这个局面确实有些难办。
就在夏魏水军交战的时候,枞阳渡口的薛礼收到了杨素先前传来的消息。
当薛礼得知襄安县和临湖县已经没有北魏兵马时,他立即召来了周瑜。
周瑜入营面见了薛礼后,他当即行礼道:“末将周瑜拜见薛将军。”
“周将军来的正好,我有一事要告诉你。”
周瑜一听很是疑惑。
待薛礼讲完后,周瑜这才恍然大悟。
“周将军,依你之见,我军是否可以动身了?”
“回将军,若是襄安县和临湖县没有了北魏守军,那我们可改变策略。”
“哦?此话怎讲?”
“薛将军,襄安县和临湖县本该有数万北魏水军镇守,可杨将军他们经过此二县时却没有遭到阻击,如此说来,北魏水军应该已经撤退了,末将以为,北魏水军能撤去的地方唯有巢湖,杨将军他们此去合肥必定会遭遇北魏水军,这样一来,杨将军他们便能为我军进行牵制,趁着这个时候,我军可大举进攻庐江郡。”
薛礼听后渐渐有些明白周瑜的意思了。
“吾明白周将军的意思了,虽然不能先取合肥,但若能先拿下庐江也能配合杨将军的水军作战。”
“薛将军英明,末将正是此意。”
薛礼考虑了一下当即便采纳了下来。
第757章 扬州之战(六)
随着薛礼采纳了周瑜的建议,薛礼立即传令让众将兵分三路开始进军。
主力大军将跟随薛礼进攻舒县。
其余两路人马则各自开始进攻庐江郡其余各县。
很快,薛礼大军便杀到了舒县城下,因为枞阳距离舒县并不远。
随着西夏兵马杀至舒县,舒县的北魏守将高冀也是大惊失色。
“这夏军是从何处来的?看这夏军的规模,起码有十万人以上。”
就在高冀惊叹之时,薛礼也是观察起了舒县的情况。
过了一阵,薛礼说道:“看这舒县的情况,他们必定没有料到我军出现。”
这时,一旁的周瑜进言道:“将军,这舒县疏于防备,我军可即刻攻城。”
薛礼听后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随即,薛礼传令全军开始发起了进攻、
舒县守将高冀见夏军攻城了,他则亲自在城楼上指挥防守。
待夏军强攻了一日,高冀率部坚守住了舒县。
虽然如此,但高冀还是觉得压力巨大。
入夜之后,高冀立即派出了士卒前往合肥求援。
夏军斥候见到城内出来士卒后,他们顿时向信使合围了过去。
最终,只有一名信使逃出了包围圈向着合肥而去。
就在薛礼兵围舒县之时,长孙晟、张须陀二将分别率部开始攻打起了庐江郡其余各县。
没过多久,长孙晟便占据了襄安县和临湖县。
至于张须陀部,他这边拿下居巢县和皖县后便开始北上了。
待薛礼兵围舒县七日,合肥城中的张郃终于得知了舒县的情况。
猛然得知舒县被夏军包围,张郃的心中也是震惊不已。
“这夏军究竟是从何处登陆的?为何舒县会有夏军出现?”
百思不得其解的张郃因为不清楚西夏兵马北上的方法,他一时间也是有些乱了心神。
待张郃缓了缓,他顿时想到:‘如今这个局面已经不是我们能自主应付的了,还是应该速速派人联系夏侯将军。’
想到这里,张郃立即派出了士卒前往徐州。
而后,张郃这才开始思索到底要不要驰援舒县,因为朱涛早已传来消息,西夏水军倾巢出动了,他现在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张郃纠结的时候,薛礼这边的攻势也是越来越猛烈。
眼看着舒县城中的兵马士气低落,高冀的心中很是焦急,他在期待着援军的出现。
再转向薛礼这边。
薛礼强攻了十日舒县,他顿时召来了赤羽军主将马忠。
马忠来到薛礼的面前后,薛礼当即对其说道:“马将军,如今战事已经明显向我军倾斜,舒县城中的守军士气低落,此时正是我军一举拿下舒县的大好时机,明日我命你率赤羽军出战助我军攻克舒县。”
“末将遵命。”
交代完马忠后,薛礼顿时传令全军开始休整起来。
这个时候,城内的高冀也是忧心忡忡的想到:‘如今我军将士士气大跌,继续守下去恐怕是守不住舒县了,为今之计只有率部突围才有一线生机。’
想到这里,高冀立即开始构思该从哪个城门突围。
待高冀沉思了一阵,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紧跟着,高冀传令全军向着北门集结。
就在这个时候,薛礼得知长孙晟正率部赶往舒县的消息。
随即,薛礼派出士卒联系了长孙晟让其到舒县北门埋伏,他认为舒县守不住高冀必定突围。
待长孙晟收到薛礼的军令后,他即刻率部赶往了舒县北门。
再转回城内。
高冀传令全军向着北门集结后,他便立即赶往了北门准备出城。
随着城内残余的魏军齐聚北门,高冀当即率部出城了。
高冀部出城走了一阵,埋伏起来的长孙晟终于发现了魏军的踪迹。
紧跟着,长孙晟即刻率部突袭了高冀部。
面对夏军的突然袭击,魏军将士顿时军心大乱。
高冀见状虽然竭力呼喊组织大军,可将士们早已没了战意,所以高冀的呼喊最终也只是无用功。
很快,魏军便乱成一团。
长孙晟见状顺势指挥大军围杀起了魏军。
高冀厮杀了一阵见四周的夏军越杀越多,他顿时开始观察起来。
当高冀看见夏军是在长孙晟的指挥下进行厮杀时,他当即纵马冲向了长孙晟。
同时,高冀也是大喝道:“贼将拿命来!”
长孙晟看到高冀向着自己冲来时,他微微一笑然后取出了后背的弓箭。
紧跟着,长孙晟张弓搭箭瞄向了高冀。
高冀见长孙晟竟然拿出了弓箭,他顿时吓的勒住了马匹。
长孙晟见状顿时嘲笑了一声。
然后只听嗖的一声,一支利箭直奔高冀的面门。
高冀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这支利箭射穿了脑袋。
长孙晟一见当即大呼起来。
魏军士卒见高冀阵亡了,他们再也没有抵抗下去的勇气。
就在长孙晟大败高冀部的时候,薛礼这边成功杀进了舒县。
很快,薛礼也得知了北门的消息。
“此战真可谓是大获全胜。”
感慨之后,薛礼便等待着长孙晟入城。
过了一阵,当长孙晟收编了高冀部后,他这才率部进入了舒县城中。
然后,长孙晟赶到了薛礼的面前。
薛礼见长孙晟赶到,他当即笑着上前对长孙晟说道:“长孙将军,此战辛苦你了,你刚回来便让你设伏。”
“薛将军言重了,此乃为国效力,末将并不辛苦。”
紧跟着,薛礼询问起了长孙晟战果。
待长孙晟汇报之后,薛礼也是欣慰的说道:“舒县魏军大败,我军距离拿下庐江郡不远了。”
听到薛礼这么说,众将纷纷表示了赞同。
随后,薛礼传令开始休整大军。
舒县易主之后没多久,合肥城中的张郃便收到了消息。
猛然得知舒县陷落的张郃再也坐不住了。
“没想到舒县在短短十日之内就告破,如此下去,将士们军心不稳更不可能与夏军对战了,也不知夏侯将军收没收到我的急报。”
再转向杨素这边。
杨素在巢湖的入湖口连续激战了数日,北魏水军都纹丝不动。
眼看着本部人马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杨素的心中终于焦躁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杨素收到了薛礼大军入侵庐江的消息。
一时间,杨素也是豁然开朗,因为薛礼大军入侵庐江,北魏水军必定会出现短暂的混乱,这便是他最好的突破时机。
再转向张须陀这边。
他率五万大军北上之后,庐江各县守军根本就挡不住张须陀的进攻。
很快,张须陀便拿下了六安县遥望合肥。
第758章 扬州之战(七)
随着张须陀拿下六安县遥望合肥城,合肥城中的张郃也是惊讶不已。
“这夏军的进军速度也太快了吧,舒县刚刚陷落没多久,夏军就杀到了六安县。”
感慨之后,张郃立即传令开始备战起来。
同时,张郃也派出了士卒前去联系朱灵、朱涛并让他们撤往合肥。
就在张郃这边准备依托合肥坚守的时候,薛礼大军也是从舒县出发向着合肥进军了。
没过多久,朱涛便收到了张郃的传信。
朱涛看完张郃的书信后,他一时间有些为难了起来。
最终,朱涛没有答应张郃撤兵。
再说朱灵收到张郃的书信后,他并没有迟疑。
很快,朱灵便集结了历阳县的兵马向着合肥赶去了。
此时,薛礼大军也是一路向北往合肥城而去。
过了数日,薛礼大军终于杀到了合肥城下。
紧跟着,薛礼下令开始安营扎寨。
合肥城中的张郃见到夏军杀至后,他当即上了城楼开始重点监视夏军的动向。
再说薛礼大军驻扎下来后,薛礼即刻派人联系了六安县的张须陀,他让张须陀率部继续北上攻打庐江县城。
待张须陀收到军令,他当即便按照指示开始继续北上了。
再回到合肥这边。
夏军驻扎下来后,薛礼立即下令开始休息。
而后,薛礼开始沉思该如何攻破合肥城。
这个时候,张郃则下令加强防备。
过了几日,朱灵部终于赶到了合肥与张郃合兵一处了。
入城后的朱灵立即面见了张郃。
紧跟着,朱灵询问起来:“张郃将军,如今合肥的情况怎么样了?”
“哎!合肥如今的情况不容乐观,夏军数十万大军杀至,我们除了据城死守别无他法,一旦让夏军攻克了合肥,扬州各郡就将彻底落入西夏之手。”
朱灵一听也是十分震惊。
“合肥的情况这么危急了吗?”
张郃见朱灵不信,他当即带着朱灵来到了城楼上查看。
当朱灵看到城外的夏军大营时,他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看这夏军的大营数量,这恐怕得有十万以上的兵力了。”
“没错,而我们手上现在加起来也不过五万人。”
“张郃将军,你知道这些夏军是如何出现的吗?按理说夏军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兵马渡过长江。”
“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朱涛将军为了躲避西夏水军,他已经撤入了巢湖,襄安县和临湖县应该已经落入了夏军的手中。”
“难怪如此!有了渡口,夏军自然能轻松的上岸。”
“朱灵将军恐怕是误会了,西夏大军不是从襄安县和临湖县上岸的。”
一听这话,朱灵更加吃惊了。
“什么?夏军不是从襄安县和临湖县登陆的?”
“没错,夏军出现的时候便已经在舒县城下了。”
“那这夏军到底是从何处登陆的?”
“这我就不清楚了,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加强守备等待援军。”
朱灵听后也是附和了起来。
再转向夏军这边。
薛礼大军稍微休整了几日,他这才下令开始进攻合肥城。
面对夏军的进攻,张郃、朱灵二人开始指挥起了防守。
自此,合肥的战斗就此展开。
这个时候,杨素这边也是继续与朱涛进行纠缠。
两支水军在入湖口纠缠了多日之后,杨素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突破。
随即,杨素召来麾下众将并说道:“诸位,近日来我们被困在这入湖口无法再进一步,若是再这么继续拖延下去,当薛将军杀到合肥时我们可能还在这,因此,我打算孤注一掷。”
听到杨素这话,众将都有些迷惑。
紧跟着,杨素解释起来:“这入湖口位置狭窄,我西夏水军无法展开阵型,如果继续像之前那样突破,我军很难成功,所以我打算派出士卒乘坐装满火油的艨艟、走舸扑向北魏水军的战船,然后我们再以火箭引燃那些小船。”
听到这里,众将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杨素此计十分毒辣。
这时,刘仁轨连忙说道:“杨将军,此计恐怕不妥,若按照您的方法,我军士卒最后会死的尸骨无存。”
“刘将军,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刘仁轨一听很是无奈的闭嘴了,因为他暂时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见此情形,来护儿、文聘、黄盖三将也都没有再说什么。
杨素随即说道:“大家若是有更好的计划,我立马改换策略。”
听到这话,刘仁轨、来护儿、文聘、黄盖最终都没有接话。
“既然大家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了。”
随即,杨素立即传令开始挑选士卒。
很快,杨素便选了数百名士卒并对他们说道:“诸位将士,此次挑选你们出来是有一项光荣的任务要交给你们去做。”
听到杨素这么说,士卒们顿时表现的跃跃欲试。
看到这个情况,刘仁轨、来护儿、文聘、黄盖的心中都在为这些士卒默哀。
这时,杨素也是继续说道:“我需要你们乘坐艨艟和走舸前去撞击北魏战船。”
听到这个任务,将士们顿时兴奋的表示没有问题。
杨素见军心可用,他跟着便对身后的众将说道:“军心可用!此战我军必胜。”
听到杨素这么说,四员大将还是附和了起来。
随即,杨素开始安排。
待士卒们准备了几百艘涂着火油的艨艟和走舸,杨素当即让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士卒上船了。
刘仁轨、来护儿、文聘和黄盖见士卒们上船,他们的心中都很难受,可为了大业,他们也不便多嘴。
很快,数百名士卒便登上了艨艟、走舸。
这个时候,杨素传令让来护儿、文聘、黄盖三将分别乘坐一搜五牙战舰准备进击。
一旦火光四起,他们便需要率部强行突破。
没过多久,来护儿、文聘和黄盖三将也都准备就绪。
杨素见状这才下令进军了。
入湖口的朱涛听到夏军的号角声时,他顿时感慨道:“我已堵住你们多日,今日你们仍然别想进入巢湖。”
话音刚落,数百艘艨艟、走舸便出现在了北魏水军的面前。
朱涛看到这个情况时十分疑惑,因为夏军竟然没有派出主力战船。
虽然不解,但朱涛还是下令开始射击。
看到漫天箭雨,小船上的士卒顿时举起盾来。
有了盾牌的保护,艨艟、走舸上的士卒快速向着北魏的主力战船冲去。
第759章 扬州之战(八)
随着夏军的艨艟、走舸快速向着北魏的主力战船靠近,朱涛一时间更加不解了。
“这夏军主将打算干什么?难道他以为靠这些小船就能突破成功吗?”
说完,朱涛当即传令让北魏战船开始迎击。
这个时候,夏军士卒仍然前赴后继的向着北魏战船冲去。
待夏军的艨艟、走舸撞上北魏战船后,他们的撞击完全没有什么效果。
看到这一幕,朱涛顿时大笑起来。
“这夏军主将怕不是疯了吧,艨艟、走舸如何能撼动楼船、斗舰?”
就在朱涛感慨之时,黄盖率领第一梯队的船队向着西夏战船放箭了。
看到黄盖部的举动后,朱涛的心中产生了不好的预感,可他又想不出来是哪里不对。
很快,夏军的火箭便射到了艨艟、走舸之上。
涂了火油的西夏战船瞬间便被火星引燃。
因为这些艨艟、走舸都在北魏战船的附近,大火顺势就蔓延到了北魏的战船上。
随着火光升起,朱涛这才恍然大悟。
“这夏军主将好歹毒的心。”
感慨之后,朱涛立即命北魏战船远离夏军的艨艟、走舸。
北魏的水军士卒得令当即开始挪动战船。
趁着这个时机,黄盖迅速率部向着北魏战船靠拢了。
当五牙战舰靠近北魏的楼船、斗舰之后,黄盖立即下令放下了战船两翼的巨锤。
当巨锤落在北魏战船之上,这些战船顿时就被砸的四分五裂。
很快,北魏水军的包围圈就出现了一个口子。
朱涛见状之后顿时大感不妙。
还没等朱涛传令,来护儿、文聘的船队也跟着冲了出来开始进攻。
之后,夏军战船在三大将的率领下迅速扩大了优势。
朱涛见夏军的攻势势不可挡,他当即只得下令开始撤军,毕竟现在的北魏水军已经乱了方寸,如果继续激斗下去,落败的只能是他,与其这样,他还不如返回巢湖再与西夏水军决一死战。
随着朱涛的军令传下,北魏战船迅速开始后撤了起来。
已经通过入湖口的杨素见北魏水军撤退,他当即下令停止了追击,毕竟北魏水军实力尤在,他们现在只是暂时乱了方寸,如果继续追击下去,他不敢保证北魏水军有没有埋伏。
因为杨素下令停止了追击,西夏水军通过入湖口便停留了下来。
而后,杨素传令开始整顿大军。
待西夏水军摆出雁形阵之后,杨素这才下令开始进击。
再说北魏水军这边。
他们撤离入湖口后,朱涛迅速开始收拢兵马准备再战西夏水军。
经过朱涛的不断聚集,从入湖口撤离的北魏水军终于恢复了阵型。
然后,朱涛开始传令赶往水军大营。
当北魏水军撤回水军大营的时候,杨素这边的水军暂时在巢湖内停止了前进。
紧跟着,杨素召来麾下众将。
待众将登船来到杨素面前,杨素当即询问起了黄盖:“黄将军,你熟悉这巢湖的情况,我们接下来该往何处进军才能杀到合肥城?”
“回将军,从巢湖通往合肥城只有一条路,我们接下来可往西进军,然后我们再转向北。”
杨素确认了行军路线后,他当即下令让黄盖为先锋带路。
黄盖领命后立即便回到了自己的主战船上。
而后,黄盖率部为先锋继续带路了。
待夏军继续航向了一段距离,黄盖突然看见前方有栅栏出现。
见此异状,黄盖立即命士卒提高警惕。
与此同时,瞭望塔上的北魏水军也看见了河面上的西夏战船。
紧跟着,北魏水军士卒立即敲响了敌袭的警钟声。
北魏水军大营内的朱涛突然听到敌袭的警钟声时,他一时间也是惊讶不已。
“西夏水军怎么这么快就杀到我部的水军大营了!”
感慨之后,朱涛立即赶到了寨门处开始查看起来。
这个时候,黄盖也看到了前方的全貌。
“这...,难道说这是北魏水军的大营?这下事情麻烦了,此处是通往合肥城的必经之路,这北魏水军的大营在此,我军若不能夺营便无法赶往合肥城。”
感慨之后,黄盖立即派出了士卒前去报信。
待中军的杨素收到黄盖的传信后,他也是震惊不已。
“没想到北魏水军的大营竟建在通往合肥城的必经之路上,如此一来,我军恐怕很难与薛将军合围合肥了。”
听到杨素的感慨,一旁的刘仁轨当即进言道:“杨老将军,事情有变,我看我们还是放弃赶往合肥吧,若想打下这北魏的水军大营,一时半会儿根本就不可能。”
杨素听后也是陷入了沉思。
最终,杨素还是同意了刘仁轨的提议。
随即,杨素迅速派出士卒前去向薛礼报信。
再说朱涛这边。
朱涛看了看水军大营外的西夏战船,他当即感慨起来:“我本以为西夏水军会在这巢湖迷路,看来倒是我小看他们了,也罢,既然你们杀到了我的大营之外,我便不能再放你们离开。”
感慨之后,朱涛迅速传令开始集结兵马。
黄盖听到北魏水军的号角声后,他顿时感慨道:“看来北魏水军要出营了,我现在还是先回去与杨将军汇合吧。”
说完,黄盖便下令转舵开始撤离。
北魏水军看到黄盖转舵离开,他们立即将此情况汇报给了朱涛。
朱涛一听并未改变主意,他还是集结船队出营而去。
再说黄盖撤回到杨素的身边后,他立即上了杨素的战船向其汇报起来。
听完黄盖的汇报后,杨素顿时说道:“看来这朱涛是打算与我军硬碰硬了。”
说完,杨素便传令开始调度本方水军。
西夏船队列阵的时候,朱涛这边也终于杀到了西夏水军的面前。
当朱涛看见西夏水军正在摆阵时,他跟着也下令开始列阵了。
一时间,夏魏两支水军在巢湖的中心区域摆开了阵势。
很快,杨素便命旗手给北魏水军传话。
北魏旗手看到夏军的旗语后,他们顿时将消息转达给了朱涛。
朱涛得知杨素在劝降,他顿时笑着让旗手回应起来。
待杨素收到朱涛的回信后,他顿时感慨道:“真是可惜了一员良将,若曹操没有此人,北魏根本不可能发展水军。”
听到杨素的感慨,刘仁轨当即回道:“杨老将军,人各有志,我们也不能强求,但只要我们在此击杀朱涛,北魏水军也就名存实亡了。”
杨素听后也是深以为意。
第760章 扬州之战(九)
随即,杨素也放弃了劝说朱涛。
至此,一场场面宏大的水战即将拉开序幕。
当北魏水军和西夏水军皆列阵完毕,杨素和朱涛便开始观察起了对方的破绽,可最后二人什么都没有发现。
见此情形,二人的心中顿时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很快,杨素便率先下令开始发起了进攻。
朱涛见西夏水军开始进击,他也立即派出了船队迎了上去。
转瞬之间,两支先锋水军便在巢湖之上展开了激战。
因为杨素和朱涛都还没有派出主力战船,两支先锋的比拼不过是试探对方的实力。
待两支先锋水军激战了一阵,朱涛和杨素随即指挥余下的水军也冲了上去。
两支水军激战了许久,双方未能分出胜负。
随即,杨素、朱涛当即下令鸣金了。
当夏魏两支水军收兵之后,朱涛迅速率部返回了大营,而杨素这边则有些头疼起来,因为他这边暂时找不到可以驻扎的地方。
这时,刘仁轨提议道:“杨老将军,这巢湖这么大,我们找个地方靠岸扎营吧!”
杨素听后最终还是采纳了下来。
很快,杨素便率部向着附近的岸边而去。
待西夏水军靠岸之后,杨素当即命来护儿、文聘和黄盖三将分时段巡视,而其余兵马则下了战船到岸上扎营休息。
当大营扎好之后,杨素当即与刘仁轨商议起来:“刘将军,今日一战你对北魏水军有什么看法?”
“杨将军,今日一战,末将觉得北魏水军的实力丝毫不下于当年的东吴水军,之前我军屡屡战胜他们也是占了一些便宜。”
“刘将军说的没错,也不知这北魏水军的大都督朱涛是曹操从哪里找来的,此人的水战才华绝不逊色于我。”
“杨将军,照今日这个情况来看,我军若想战胜北魏水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等应做好长期久战的准备,至于合肥那边我等只能交给薛将军自行攻打了。”
“哎,哪曾想北魏水军竟然在巢湖内有据点,而且还刚好堵在通往合肥的路上。”
说完,杨素便让刘仁轨下去休息了,他要好好构思一下该用哪种阵型去击败北魏水军。这其中如何用好五牙战舰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五牙战舰近身能力近乎无敌,而北魏水军并无这种战船,他们最强的主战船不过是效仿东吴的斗舰。
杨素这边开始思索时,朱涛也回到了水军大营开始总结。
“今日一战倒是令我再次对西夏水军刮目相看,虽然我之前还不服西夏水军的实力,可今日一战两军堂堂正正较量了一番却是不分胜负,照今日这个情况,西夏水军要想击败我并不容易,可我要想击败他们也不容易。”
感慨之后,朱涛也开始沉思该用何种阵型与西夏水军再次交战。
这个时候,副都督齐兴来到了朱涛的大营。
待齐兴行礼后,他当即说道:“禀将军,我军斥候传来消息,西夏水军因为找不到休整的地方,他们在巢湖附近靠岸下船了。”
突然听到齐兴这么说,朱涛迅速将目光投向了齐兴。
“齐将军,你说西夏水军靠岸下船了?”
“正是。”
“那你可知他们在何处下的船?”
“回将军,据斥候的消息,他们应该是在巢湖的南岸停靠了下来。”
朱涛想了想顿时大喊可惜,因为巢湖南岸全是开阔地,若是西夏水军进入了北岸的芦苇荡,他正好可以一把火灭了西夏水军。
虽然没办法进行火攻了,但朱涛还是让齐兴多派斥候监视西夏水军的举动。
齐兴得令之后立即便领命而去。
待西夏水军休整了一晚,杨素再次率部出发向着北魏的水军大营而去。
朱涛收到消息后也是迅速率部出营了。
很快,夏魏两支水军再次在巢湖之上开始摆阵。
这一次,朱涛和杨素都改变了阵型进行冲击。
可最后激战一日,双方仍然不分胜负。
随即,两支兵马也是各自罢兵了。
两军就这样僵持了几日,合肥城外的薛礼终于收到了杨素的书信。
当薛礼得知杨素在巢湖遇到了北魏的水军拦路时,他顿时叹息了一声。
“看来现在是指望不上杨将军了。”
感慨之后,薛礼再次下令准备强攻合肥城。
众将得令之后立即开始准备起来。
没过多久,薛礼大军便向着合肥城发起了进攻。
张郃、朱灵见薛礼再次发起了攻城,他们迅速指挥将士们迎战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陈登终于得知了扬州境内的情况。
大惊之下,陈登连派多批信使前去向夏侯渊报信。
正在谷阳县休整的夏侯渊准备再次启兵进攻鱼俱罗部的时候,他终于收到了陈登传来的消息。
当夏侯渊猛然得知扬州危在旦夕的时候,他一时间也是震惊不已。
“扬州形势怎么萎靡如斯?”
大惊之下,夏侯渊再也顾不上鱼俱罗部了,他立即率部返回了徐州,因为夏侯渊也收到了曹操南下的消息,这样一来,豫州的战事就不需要他去帮忙了。
待夏侯渊返回徐州之后,他迅速率部赶往了广陵郡,因为陈登正在广陵。
再转回巢湖。
杨素与朱涛在巢湖连续激战数日,双方都没能找到可以突破的地方。
眼看着战事僵持,杨素连续数日召来刘仁轨商讨对策。
到了第五日的时候,刘仁轨向杨素进言道:“杨老将军,通过这几日的观察,末将认为与其想着拿下魏军大营,我们倒不如引蛇出洞。”
“引蛇出洞?刘将军且说下去。”
“将军,通过近些时日斥候们的探查,他们发现巢湖这个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其中有一个地方十分利于埋伏,我们可派士卒前往那里设伏,然后再与魏军对战时佯装不敌。”
“不知刘将军说的这个地方是何处?”
“回将军,是巢湖北岸的一处芦苇荡。”
杨素一听并未答应下来,因为他觉得此事有些过于冒险,毕竟北魏水军才是巢湖的地头蛇。
刘仁轨看出杨素有些担忧,他顿时又说道:“将军,您是怕北魏水军设伏?”
“有一点,但不完全是,这芦苇荡不仅利于设伏,也利于火攻,若是魏军放火,我军就不是假败而是真败了。”
刘仁轨考虑了一下顿时沉默了,因为他没有想那么远。
第761章 扬州之战(十)
随着杨素否决了刘仁轨的提议,刘仁轨顿时不再说话。
而杨素则继续思索起来。
‘刘将军的思路倒是没错,只是在芦苇荡设伏恐怕会被北魏水军一眼看穿,如果能瞒过北魏水军,引蛇出洞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想到这里,杨素开始构思起来。
而刘仁轨见杨素沉思,他则静静的开始等候。
过了一会儿,杨素开口道:“刘将军,你的引蛇出洞的确是个好方法,但把伏击地点选在芦苇荡有些冒险。”
“杨将军,那您以为我军可在何处设伏?”
“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反之一想,最安全的地方也可能是最危险的地方。”
听到这话,刘仁轨刚开始还有些云里雾里的。
但是很快,刘仁轨便反应过来。
“杨将军,您说的是我们现在的大营吗?”
“没错。”
刘仁轨仔细想了想发现杨素说的很有道理。
“杨老将军,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紧跟着,刘仁轨又说道:“杨老将军,我军与北魏水军激战这么些时日,如果败的太过明显恐怕不利于诱敌。”
“没错,所以我打算留下两万水军埋伏起来。”
刘仁轨听后也是附和了下来。
就这样,西夏水军这边开始准备了。
与此同时,朱涛也思索着该如何击败西夏水军。
‘这西夏水军的实力略微强于我军,如果继续这么缠斗下去,落败的一定是我军,在这之前,我一定要找机会削弱西夏水军的实力。’
想到这里,朱涛又派出了几批斥候前去监视西夏水军的动静。
没过多久,北魏的水军斥候便发现了夏军的举动并回营复命了。
当朱涛收到斥候传来的消息后,他顿时便觉得这是个袭营的大好机会。
紧跟着,朱涛立即召来麾下诸将并说道:“诸位,斥候来报,西夏水军疑似因为粮草问题正派出士卒前去搜集粮草,吾认为此乃天赐良机,吾打算率部偷袭西夏的大营。”
听到朱涛这么说,众将皆表示了认可。
朱涛见状立即传令开始准备起来。
再转向西夏这边。
文聘奉命离开大营后,夏军的兵马也是减少了许多。
自此,杨素大军暂时驻扎了下来并未出战。
没过多久,朱涛便收到了消息。
随即,朱涛传令准备夜袭夏军大营。
两日后。
朱涛见夏军仍未出战,他当即在傍晚率军向着夏军的大营而去。
当北魏水军出营之时,杨素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紧跟着,杨素传令召来了来护儿。
待来护儿出现在杨素面前,杨素当即对其说道:“来将军,斥候来报,北魏水军已经出营,今夜的魏军大营必定空虚,吾命你即刻率领一支人马前去偷袭北魏大营。”
来护儿一听也是有些吃惊,因为杨素的这个军令十分突然。
虽然如此,但来护儿还是迅速调整过来并领命了。
随着来护儿领命,杨素立即让其领兵出发。
之后,杨素又召来黄盖、刘仁轨开始安排伏击事宜。
同时,杨素也派人联系了文聘让其随时做好回援的准备。
待夏军这边准备就绪,北魏的战船终于出现在了西夏水军的驻地。
当北魏的水军斥候观察了一下夏军大营,他们顿时传送信号给朱涛了。
朱涛收到消息顿时沉思起来:‘没想到夏军的防备如此松懈,看来夏军缺粮是真的,如今夏军派出一支人马前去搜集粮草,此时的大营已然空虚,今夜就让我灭了这西夏水军。’
想到这里,朱涛当即传令全军向着西夏水军的驻地进发。
很快,魏军先锋便靠近了夏军的战船。
夏军值夜的士卒突然看到河面上出现了大量船只时,他们顿时惊慌的敲响了钟声。
随着钟声响起,夏军士卒这才起身。
可北魏战船已经靠近,他们已经失去了先机。
这个时候,北魏战船上的士卒顿时向着夏军放箭了。
转瞬之间,西夏战船上的士卒便被北魏战船上的士卒射杀。
而后,朱涛下令开始夺取西夏战船。
不一会儿的功夫,北魏的水军士卒便登上了西夏的战船开始抢夺。
此时,已经登船的杨素派了一支水鬼前去凿穿被魏军夺去的的战船。
这支水鬼部队潜到目标位置后,他们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夺船成功的魏军士卒还没高兴太久,他们就突然感到战船在下沉。
这个时候,朱涛也看见了这个情况。
一时间,朱涛也是大惊失色,因为杨素这个决定在他看来简直是闻所未闻。
随着西夏战船被凿穿,北魏战船通往岸边的道路顿时出现了阻碍。
看到这个情况,朱涛的心里很是着急。
趁着这个时机,杨素指挥余下大军快速列阵完毕。
待西夏战船沉没之后,杨素这边也已经摆好了阵势。
朱涛见杨素用沉船的方法争取时间,他顿时感慨起来:“这夏军主将竟然用沉船的方式争取时间,真可谓是当机立断,我军突袭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朱涛刚感慨完,从北魏水军的后方突然又冒出来一支水军。
这支水军正是前去搜集粮草的文聘部。
当文聘部开始攻击北魏战船的后方,北魏水军顿时军心大乱。
很快,朱涛便得知自己后方遭到袭击的消息。
猛然得知这个消息后,朱涛终于反应过来自己中计了。
随即,朱涛立即传令开始调转船头准备撤离。
这个时候,杨素见北魏战船开始转向,他当即命黄盖、刘仁轨率部追击了起来。
自此,朱涛带出来的战船遭到了两面夹击。
面对这个困境,朱涛连忙指挥战船开始突围,可天色昏暗,北魏士卒的旗语很难传达出去。
杨素见自己麾下的水军已经占据上风,他随即派出了五牙战舰开始扩大战果。
当五牙战舰出发后,他们迅速逼近了北魏战船。
而后,五牙战舰上的夏军士卒开始操作巨锤攻击北魏战船。
随着五牙战舰上的巨锤抡下,一艘一艘的北魏战船开始沉没。
感受到河水波动十分剧烈的朱涛顿时心惊胆战了起来,因为他已经猜出是五牙战舰出战了。
紧跟着,朱涛连忙传令全军全力突围。
一时间,河面上的战斗十分激烈。
这个时候,来护儿部也快速逼近了北魏的水军大营。
因为这座大营是依托陆地而建,来护儿部很快就赶到了陆地大门这边。
第762章 扬州之战(十一)
随着来护儿部赶到北魏的水军大营,来护儿立即派出士卒前去打探。
待西夏斥候观察了一番,他们这才回到来护儿身边复命了。
来护儿听完汇报后,他顿时心想:‘看来这北魏的水军大营内防备空虚,此时突袭必能事半功倍。’
随即,来护儿立即下令发起了强袭。
西夏水军士卒随即在来护儿的带领下从大门处杀进了水军大营。
当来护儿部杀进大营后,留守大营的齐兴也是大吃一惊。
“西夏兵马怎么杀到大营这边了。”
感慨之后,齐兴立即传令开始集结兵马。
此时,来护儿部进入水军大营后,来护儿立即命麾下士卒前去放火烧船。
当北魏水军看到西夏水军的举动时,他们连忙上前阻止起来。
来护儿见状则亲自带队冲杀。
面对手拿大铁枪的来护儿,魏军士卒根本就不是对手。
待夏魏两军厮杀了一阵,齐兴也看到了勇猛无双的来护儿。
随即,齐兴感慨的想到:‘此人武艺如此厉害,大营内恐怕无一人是其对手。’
就在齐兴感慨的时候,来护儿率部终于打的北魏水军哭爹喊娘。
很快,西夏士卒便突破到了北魏的战船附近开始引火。
齐兴见到北魏战船被引燃了几艘后,他当即下令道:“传我军令,命所有靠岸的船只全部出营。”
听到齐兴的呼喊,北魏水军立即行动起来。
正在放火的夏军士卒发现北魏战船正在出营,他们当即将此情况汇报给了来护儿。
厮杀正酣的来护儿突然听到麾下士卒的大喊,他连忙停止了厮杀并开始观察起来。
当来护儿看见北魏战船的确正在出营时,他立即下令道:“传我军令,命冯飞率领一支人马前去摧毁水门。”
随着来护儿的军令传下,校尉冯飞立即率部赶往了水门那边。
这个时候,北魏水军战船正在快速出营躲避战乱。
很快,齐兴便率先乘坐战船出了大营。
然后,齐兴开始在河面上进行指挥。
当冯飞赶到水门准备进行破坏时,齐兴一眼便发现了这个情况并下令放箭了。
随着万箭齐发,冯飞没能完成来护儿的嘱托。
赶到水门的夏军士卒顿时都被射成了刺猬。
来护儿看到这个情况时,他也是大感惊讶。
‘没想到这留守的魏军大将这么有急智,营内无法辨别敌情,他就出营指挥。’
感慨之后,来护儿也发现突袭大营的效果并不理想。
眼看着靠岸的北魏战船正在快速出营,来护儿最终还是下令撤退了,如果等魏军调整过来,他兵力不占优的劣势就会被无限放大。
夏军士卒听到撤退的军令后,他们立即跟随来护儿开始撤军。
待来护儿部完全撤出大营时,大量北魏战船也出了大营。
随后,齐兴整顿兵马开始反攻。
大营内的夏军士卒因为撤退的及时,齐兴部的反攻未能取得太大的效果。
当齐兴得知袭营的夏军已经撤走,他顿时感慨起来:“这夏军还真是狡猾,若他们晚走一步,我就能全歼他们。”
感慨之后,他当即下令冲回了大营。
再说来护儿部被迫撤出魏军大营后,他立即率部从陆路撤退了。
待来护儿逃了一阵,他这才派出斥候回去打探。
西夏的水军斥候回到水军大营观察了一番,他们立即赶回到了来护儿身边复命了。
来护儿得知魏军迅速调整过来,他顿时感慨道:“真是可惜,若我兵力再充足一些,这水军大营也许就不再是北魏的了。”
虽然觉得可惜,但来护儿已经无力再发起进攻,因为他这支人马本来就是奇袭之用,如今北魏水军已经有了防备,他便无法再次突袭了。
再转向杨素这边。
来护儿奇袭失败的同时,西夏水军却两面夹击将朱涛带出来的北魏水军压制的够呛。
朱涛见四面八方都是西夏水军,他顿时派出士卒乘坐小船奔走相告。
随着朱涛的军令传下,各支战船的北魏兵马随即按照朱涛的指示开始全力向着文聘的方向突围。
文聘见北魏水军战船一窝蜂的向着自己的位置而来,他虽然有些震惊但还是迅速指挥起来。
文聘部虽竭力抵挡了一阵,可北魏水军最终还是凿穿了一个口子,毕竟文聘这边的人马并不是很多。
朱涛见士卒们终于打出一个缺口,他立即率部开始突围。
这个时候,西夏水军在杨素的指挥下开始全力围攻未能突围的兵马。
经过一晚的混战,北魏水军损失惨重。
当朱涛率部撤回大营时,他带出去的三万多人回来不过几千。
随着朱涛的战船来到水门,水门上的魏军士卒立即打开了大门。
朱涛乘坐的战船随即进入了大营。
入营后的朱涛一眼便看见大营内有打斗的痕迹。
见此异状,朱涛很是疑惑。
很快,齐兴也收到消息出了大营。
朱涛看见齐兴出营后,他立即下令让战船靠岸了。
紧跟着,朱涛来到了齐兴的面前询问起来:“齐将军,这是怎么回事?”
“回将军,你出去袭营的时候我军大营也遭到了袭击,若不是末将急中生智,只怕这大营已经不复存在了。”
猛然听到齐兴这么说,本就遭遇一场败仗的朱涛顿时更受打击了。
“齐将军,辛苦你了。”
齐兴听后连忙表示自己不辛苦。
紧捏着,朱涛表示自己要独自回营静一静。
众将见状也都允诺下来。
当朱涛走回自己的大营时,众将都看出朱涛的背影十分落寞。
这时,齐兴这才想起来朱涛这边的样子也十分惨烈。
因为朱涛已经离去,齐兴顿时询问了跟随朱涛出征的大将。
待这员大将将朱涛遭遇的情况告诉了齐兴,齐兴的心中也是大惊。
“你说什么?”
这员大将见齐兴不可置信的看着自己,他顿时表示自己没有一句谎言。
齐兴确认了情况后更加难受了。
‘想不到朱将军竟遭遇了伏击,三万多人如今只剩下几千余人,看来我军的大营恐怕是守不了多久了,也不知朱涛将军接下来有何打算。’
再说夏军这边。
当朱涛率部突围之后,杨素并未下令追击,毕竟晚上追击变数太多,如今他这边已经大获全胜,他犯不着冒很大的风险。
待杨素这边打扫完战场后没多久,来护儿也率部撤回到了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