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TXT下载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全文阅读

作者:贝洛克     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txt下载     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538章 荆州战事(九)

    无当飞军的士卒利用飞钩上的绳索迅速攀登上了城楼后,只见城楼上的吴军防备十分的松懈。

    随即,无当飞军的士卒迅速击杀了毫无防备的吴军士卒。

    待陈到登上城楼时,吴军士卒终于发现了无当飞军并迎战了上去。

    陈到见状则亲自率部厮杀了起来。

    激战一场后,城楼上的吴军士卒彻底溃败。

    紧跟着,陈到率部打开了城门。

    就在这个时候,尉迟恭带着两万人马和尖刀营来到了这边。

    城外的郭嘉见到尉迟恭率部赶到,他当即上前对其说道:“尉迟将军,你终于来了。”

    “郭军师,这边的情况如何了?”

    “尉迟将军,陈将军已经率部夺下了城门,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尉迟恭应允之后立即率部杀进了临湘城。

    随着尉迟恭和陈到汇合,二人当即合兵向着城内深入。

    很快,正在抵御王凯进攻的孙策收到了城门失守的消息。

    大惊之下,孙策当即决定弃城逃走。

    众将得令之后亦领兵开始撤退。

    王凯见吴军撤退,他立马率部杀进了城内。

    孙策带着麾下部众且战且退终于来到了临湘城的北门。

    这个时候,西夏军也合兵一处赶到了北门这边。

    孙策见夏军穷追不舍,他当即留下了一员将领断后。

    最终,孙策率部突围而出,但断后的将领也被夏军斩杀。

    王凯率部追出城五十里便停止了追击。

    然后,王凯下令收兵回城了。

    众将得令后立即跟随王凯返回了临湘城。

    紧跟着,王凯下令开始清点战果。

    过了一会儿,郭嘉拿着清点结果来到了王凯的面前。

    王凯看到郭嘉时当即询问起来:“奉孝,此战战果如何?”

    “启禀主公,此战我们击杀和俘虏一共有上万吴军,不仅如此,尉迟将军还生擒了太史慈的部将马忠。”

    “马忠?”

    “正是。”

    确认过后,王凯顿时沉思了起来:‘我记得东吴的马忠好像是名将杀手,他的一手箭术也是出神入化,若能招降于他,赤羽军的主将人选便有着落了。’

    想到这里,王凯立即命人将马忠押到了他的面前。

    王凯看到马忠后当即询问起来:“汝可愿降?”

    马忠一听却是充耳不闻,因为他对孙策还算比较忠心。

    王凯见状更加中意马忠了,毕竟一个软骨头无法胜任十三虎翼之一的主将之位。

    随即,王凯继续劝说起来,可马忠仍然是闭口不言。

    见此情形,王凯当即下令道:“给我将马忠将军押下去好生看管。”

    士卒得令后立即准备押走马忠。

    这时,马忠终于开口了:“夏王要杀便杀,何故羞辱于我?”

    王凯见马忠终于说话了,他当即回道:“马将军说笑了,吾并不打算杀了你,吾只希望马将军能为吾效力!”

    “夏王不必多费口舌,吴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宁死不降。”

    王凯听后却并不打算杀了马忠,他现在越发中意马忠来担任赤羽军的主将。

    随即,王凯说道:“马将军,我相信你会改变主意的,给我押下去。”

    士卒得令后顿时将马忠押走了。

    马忠见状也只得任由夏军士卒摆布。毕竟他已经是阶下之囚。

    处理完了马忠的事情,王凯当即下令在临湘城进行休整。

    与此同时,孙策带着败兵一路往北来到了下隽县暂驻。

    再转向江夏郡内。

    西夏军在薛礼的带领下包围了西陵县后,薛礼便指挥大军不断进攻着西陵县。

    周瑜虽然带着赵凡、周泰、韩当、丁奉坚守城池,但夏军的攻势也是越来越强。

    面对这险恶的形势,周瑜也只能拼尽全力。

    说回荆南。

    程咬金部和单雄信部杀入零陵郡、桂阳郡后,他们一路上也是连战连捷,东吴县令根本就挡不住两大一流猛将的带队冲击。

    当王凯击败孙策的时候,两郡也基本上被程咬金和单雄信平定。

    随即,二人分别留在了零陵郡和桂阳郡,并同时派人向王凯汇报了军情。

    尚在临湘城驻扎的王凯收到程咬金和单雄信的捷报后,他当即召见了郭嘉并对其说道:“奉孝,零陵、桂阳传来捷报,程咬金、单雄信、庞统、法正他们已经平定了二郡。”

    郭嘉听后当即向王凯道贺了起来。

    然后,郭嘉进言道:“主公,如今荆州大部基本已经被我们拿下,现在只需等薛都督击退江夏郡的吴军,我们便能彻底拿下荆州了。”

    “奉孝所言甚是,如今荆南已经安定,吾有意举兵北上助薛礼一臂之力。”

    “主公,虽然荆南四郡已经被我们攻克,但臣以为还是应当留下兵马坐镇以防吴军卷土重来。”

    王凯听后深以为意。

    紧跟着,王凯召集了麾下众将。

    最后,王凯选择留下尉迟恭和郭嘉镇守临湘城。

    其余各部则跟随王凯向北进发。

    这个时候,下隽县内的孙策也是召集了麾下众将商讨接下来的部署。

    众将随即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孙策听完众将的意见后,他顿时说道:“如今荆南几乎全线失守,我军在荆州的领地只剩下江夏一郡,也许前往江夏的确是最佳的选择。”

    众将听后纷纷表示赞同,因为他们的意见几乎就是这样。

    最终,孙策率部离开了下隽县并朝着江夏郡进发了。

    五日后。

    孙策的大军抵达了下雉县。

    然后,孙策率部渡过了长江向着西陵县赶去了。

    又用了三日时间,孙策部终于来到了西陵附近。

    当孙策听到西陵县这边喊杀声震天时,他立即派出了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随着斥候打探完消息归来,孙策得知了西夏军正在围攻西陵的消息。

    大惊之下的孙策立即率部赶往了西陵。

    很快,孙策部便来到了西陵县的东门外。

    待孙策上前叫门,城内的吴军立即为其打开了城门。

    周瑜得知孙策举兵而来时,他趁着休战的空隙面见了孙策。

    孙策见到周瑜后,他立即询问起了江夏的战况。

    周瑜随即汇报了起来。

    孙策得知江夏这边只剩下西陵还未陷落时,他顿时有些后悔的说道:“早知如此,吾就该听从子敬之言,只可惜世上却并无后悔药可卖。”

    周瑜听后当即询问起来。

    当孙策告知周瑜荆南几乎全线失守后,周瑜也是吓的不轻。

    待周瑜缓了缓,他当即向孙策进言道:“主公,荆南一失,我军已经处于全面被动,臣以为我们应当放弃江夏。”

    孙策听后却并没有同意,他还打算负隅顽抗下去。

第539章 荆州战事(十)

    周瑜见孙策不愿舍弃江夏,他顿时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这个时候,西陵县外的薛礼也收到了斥候的禀报。

    当他得知有吴军进入西陵时,他当即沉思起来:‘这股进入西陵的吴军到底是什么来头?’

    ‘难不成是主公在荆南大胜导致孙策逃亡而来?’

    想到这里,薛礼却不敢确信,但事实却的确是薛礼所猜想的那样。

    之后,薛礼暂缓了攻城。

    孙策见夏军停止进攻,他则要求吴军士卒休整了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王凯这边终于率部进入了江夏郡内。

    然后,王凯派人联系了薛礼让其调派渡船为大军摆渡。

    薛礼收到王凯的消息后,他立马派出了刘仁轨。

    刘仁轨奉命之后迅速前往了水军驻扎的地方。

    很快,刘仁轨便带着水军赶到了长江南岸。

    紧跟着,刘仁轨派出了士卒前去联系王凯。

    随着王凯与水军士卒碰面,他当即率部跟着水军士卒前往了水军停靠的地方。

    刘仁轨见到王凯的大军出现,他连忙上前向王凯行礼起来。

    王凯回了句免礼便让刘仁轨开始摆渡大军。

    经过两个时辰的摆渡,王凯大军全部被运到了长江北岸。

    随后,王凯率领大军跟随刘仁轨前往了薛礼的营地。

    待王凯部抵达大营之外,薛礼也是带着麾下众将迎接了王凯。

    随着王凯部进入大营,王凯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并向薛礼询问起了西陵的战况。

    薛礼随即答道:“启禀主公,西陵县于前几日来了一支援兵,末将不明身份便暂缓攻城了。”

    “仁贵,你说的应该是孙策的兵马。”

    听到这,薛礼也是恍然大悟。

    “恭喜主公,如此说来,荆南四郡应该已经平定了。”

    “仁贵,你说的没错,吾如今前来便是要彻底击溃吴军。”

    众将听后也是纷纷响应了起来。

    随即,王凯下令让将士们休整一下。

    与此同时,西陵县内的孙策也收到了王凯大军抵达的消息。

    紧跟着,孙策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

    “诸位,斥候来报,就在前不久,王凯的大军抵达了城外的夏军大营,能否守住荆州这最后的领地就在此一举了。”

    众将听后顿时纷纷响应起来,但周瑜却是十分忧心,因为王凯进攻荆州完全是有心算无心,东吴的准备根本就不怎么充足,再加上荆南四郡的丢失,荆州失陷也只是时间问题。

    一夜之后。

    王凯当即举兵向着西陵县强攻了起来。

    孙策见状后则亲自指挥起了守城战。

    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收到了荆州那边的消息。

    当曹操得知孙策竟然已经丢掉了荆州大部时,他终于如梦初醒过来。

    “不好,吾中计了,这广陵的形势必定是受到夏军挑拨。”

    想明白的曹操当即召集了麾下群臣。

    待群臣到齐之后,曹操当即说道:“诸位,吾收到消息,我们攻打广陵的时候,西夏王凯已经夺取了荆州大部,吾以为广陵之局应当是王凯从中作梗,吾有意即刻与孙策议和,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突然听到曹操这么说,群臣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过了一会儿,司马懿进言道:“主公,臣以为不妥。”

    曹操一听顿时追问起来:“仲达有何见解?”

    “主公,广陵郡本就是东吴趁机夺走的,我们收复此地并无不妥,且广陵郡正好在长江和淮河的正中央,拿下此地,我们可以更好的威胁东吴。”

    还没等曹操回话,荀彧站了出来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主公,臣不赞同司马军师之言。”

    “文若,你怎么看?”

    “主公,西夏实力仅次于我们,但他们却雄踞各路关卡,若让王凯占据荆州,他便能从容的积蓄实力,到那时,我们要想击败他便会更加困难。”

    “臣以为,与其让王凯继续坐大,我们倒不如扶持孙策让其与王凯鹬蚌相争,只要孙策能守住荆州,那王凯、孙策必定会在荆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我们却正好积蓄实力以图后效。”

    听到荀彧的发言,曹操立马便明白了荀彧的意思,他认为三分天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司马懿插话了。

    “主公,臣有话说。”

    “仲达但说无妨。”

    “主公,荀令君的计谋虽然可行,但我们却要将希望放在孙策的身上,若孙策与王凯议和,那我们面临的形势只会更加的险峻,臣以为我们应当趁着王凯进取荆州的时候攻打扬州。”

    “到那时,我们便可专心与王凯决出胜负。”

    曹操听后也是频频点头,因为司马懿的计谋也算行得通。

    紧跟着,曹操开始沉思起了荀彧和司马懿的计划。

    荀彧的计划简而言之就是隔岸观火,而司马懿的计划则是趁火打劫。

    这两种计划曹操都比较中意。

    待曹操苦思半天,他却无法做出决断了。

    随即,曹操向自己的长子曹昂询问起来:“昂儿,你怎么看?”

    曹昂见曹操询问自己,他顿时站了出来回道:“启禀父王,孩儿以为荀大人和司马大人的计划都有可行之处,但亦有一些弊端。”

    “昂儿继续说下去。”

    “父王,荀大人的计划用一个词来概括便是隔岸观火,此计的好处在于我们不用出一兵一卒,但弊端很明显,那就是王凯会因此继续坐大。”

    “而司马大人的计划用一个词来概括便是趁火打劫,此计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联合王凯彻底覆灭东吴,但弊端也很明显,那便是东吴孙策有可能会因此倒向王凯。”

    曹操听到这里也是露出了赞许的笑容。

    “昂儿,你既能说出荀彧和司马懿二人计划的利弊,那你认为哪一种更适合?”

    “回父王,孩儿比较认同荀大人的计划。”

    “哦?你且说说理由吧!”

    “是,父王。”

    “如今天下三分之势已经形成,一时半会儿要想覆灭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儿以为要想结束乱世仍需徐徐图之。”

    曹操听后当即称赞起了曹昂。

    荀彧此时也是出声附和起来。

    但司马懿的心中却是起了涟漪。

    紧跟着,曹操说道:“诸位爱卿,昂儿刚才的意见可还有人反驳?”

    听到这话,群臣纷纷表示没有异议。

    曹操见状当即又说道:“既如此,那吾这就传令让曹仁出兵。”

    群臣听后当即附议了。

第540章 荆州战事(十一)

    待曹操给曹仁传令之后,他又给徐州坐镇的夏侯渊传令让其暂缓攻打广陵郡。

    安排完这些事情,曹操当即在钜鹿县静候起来。

    一个月后。

    夏侯渊、曹仁分别收到了曹操的军令。

    随即,夏侯渊暂停了在淮河一带的军事行动。

    张辽发现魏军突然偃旗息鼓,不明真相的他顿时也是按兵不动。

    再转向曹仁这边。

    曹仁收到曹操的军令后,他当即点齐了兵马从平舆县出发向着江夏郡进发了。

    此时,王凯军也是继续强攻着西陵县。

    虽然夏军攻打了一个多月,但孙策这边是铁了心死守,王凯迟迟未能敲开西陵县的大门。

    不仅如此,王凯这边的手段也几乎用尽。

    面对这个情况,王凯只能老老实实的强攻着西陵县。

    又过了数日。

    曹仁带着魏军进入了江夏郡内。

    此时,王凯也收到了锦衣卫的密报。

    当他得知魏军竟然进入了江夏郡时,他也是十分惊讶。

    随即,王凯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并将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大家。

    群臣得知魏军进入江夏郡时,大家也是颇为惊讶。

    紧跟着,薛礼进言道:“主公,魏军此时进入江夏绝不简单,难道说孙策暗中和曹操达成了和解?”

    “仁贵,你说的的确有这种可能性,据锦衣卫的消息,魏军是沿着新息县南下的,要不了多久,魏军便会抵达西陵。”

    听到这话,薛礼立马回道:“主公,若是如此,末将愿领兵前去阻拦魏军。”

    王凯想了想却拒绝了薛礼,因为他现在并不清楚魏军到底是什么目的,若是贸然与魏军接战,他就得以一敌二。

    薛礼见王凯拒绝了,他马上也猜到了王凯的心思,故而他也没有再次请缨。

    过了一会儿,王凯决定暂缓攻城。

    群臣得令后也是依令行事了。

    三日后。

    曹仁的五万大军终于赶到了西陵县的北门外。

    随后,曹仁下令让麾下的大军驻扎了下来。

    没过多久,王凯、孙策都收到了魏军抵达的消息。

    王凯这边因为早有预料,所以王凯这边并未有什么举动。

    至于西陵县的内孙策,当他得知北门外竟然出现了魏军时,他也是十分震惊。

    紧跟着,孙策召见了周瑜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周瑜得知北门外出现了魏军时,他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

    再转向魏军大营这边。

    曹仁的的兵马驻扎下来后,曹仁当即找来了荀攸并对其说道:“荀军师,主公让我们帮助孙策守住荆州,此番就劳烦你走一趟西陵县向吴王表达我们的善意。”

    荀攸听后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很快,荀攸便带着护卫来到了西陵县的北门城下。

    然后,荀攸开始叫门了。

    城楼上的东吴大将丁奉听到荀攸的叫喊后,他立即派人前去通知了孙策。

    孙策得知魏军竟然遣使前来时,他十分疑惑的找来了周瑜并告诉了他这个消息。

    周瑜听后也很迷惑,但他还是向孙策进言道:“主公,既然魏军遣使前来,我们不妨接见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企图。”

    孙策考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

    很快,孙策便派人通知了丁奉。

    丁奉收到消息后立即让士卒打开了城门。

    待荀攸一行人入城之后,暗中监视的夏军斥候迅速返回了夏军大营向王凯汇报了此消息。

    王凯得知魏军竟然有使者进入了西陵县时,他顿时沉思了起来:‘看来曹孟德是真的打算与孙策议和了。’

    想到这里,王凯当即召集了麾下群臣。

    “诸位,斥候来报,魏军那边有使者进入了西陵县,以吾观之,之后的战斗我们应该会同时应对魏军和吴军。”

    听到王凯这么说,群臣也是忧心了起来,因为他们眼看着就要大获全胜,如今却加入了魏军导致变数增加。

    王凯见众人露出了一幅忧心的样子时,他当即说道:“诸位不必忧心,就算加入了魏军,以我西夏的实力也足够攻克西陵。”

    群臣听后这才一扫阴霾。

    紧跟着,王凯传令开始备战。

    与此同时,荀攸也是在丁奉的带领下来到了孙策的面前。

    孙策及其麾下的群臣见到荀攸到来时,除了孙策和周瑜饶有兴致外,其余众人都是怒目而视。

    荀攸见状却丝毫没有畏惧。

    很快,荀攸便来到了孙策的面前行礼起来。

    待荀攸行礼之后,孙策当即说道;“不知荀大人此番前来意欲何为啊?”

    “启禀吴王,外臣是代替魏王前来与吴王议和的。”

    “议和?这话从何谈起?”

    “吴王,我们在广陵郡之间的摩擦应当是王凯派人挑拨的,我主已经反应过来并下令休战了。”

    听到这话,孙策及其麾下的臣子都很惊讶。

    紧跟着,周瑜发话道:“荀大人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如若吴王不信,您大可派人前去查看。”

    听到这里,孙策顿时心想:‘这曹孟德竟然停止进攻广陵郡了,也不知此事是真是假,看来只有派人联系一下文远了。’

    随即,孙策说道:“荀大人,你说的事情暂且阁下,待吾了解了广陵郡的情况再给你答复。”

    荀攸听后立马便答应了下来。

    孙策见状当即让丁奉送客了。

    很快,荀攸便返回了魏军大营向曹仁复命了。

    曹仁听完荀攸的汇报后,他顿时说道:“没想到这孙策竟如此小心谨慎。”

    “曹仁将军,这也是必然的情况,我们还是做好防备以免遭到夏军的袭击。”

    曹仁听后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再转向城内。

    丁奉送走荀攸之后,孙策便向群臣询问起来:“诸位,你们怎么看荀攸带来的消息?”

    众将听后纷纷表示不信任。

    孙策见状顿时询问起了若有所思的周瑜。

    周瑜跟着便回道:“主公,臣已经猜到了曹贼的想法。”

    “哦?公瑾速速道来。”

    “主公,臣刚才思索了一下近些日子的变故,广陵那边发生变故后没多久,王凯便势如破竹的从益州杀进了荆州,臣以为曹操的猜测应该八九不离十,广陵之战定是王凯从中作梗,毕竟我们才与曹操联合对抗了王凯。”

    孙策想了想当即回道:“公瑾,那依你的意思我们应当答应和曹操的议和?”

    “非也!”

    “公瑾,那你是何意?”

    “主公,曹操与我们议和的目的也不简单,他是打算让我们做迎战王凯的先锋。”

    “公瑾,你既然已经看透,那你以为我应当如何处理?”

    “主公,臣以为我们应当左右逢源让王凯和曹操去争斗,这样我们才能暗中积攒实力。”

    孙策想了想也是深以为意。

第541章 荆州战事(十二)

    商议结束后,孙策当即派人前去联系张辽去了。

    夏军斥候发现吴军有信使离开西陵县时,斥候立即回营向王凯禀报了起来。

    王凯听完斥候的汇报后,他当即沉思起来。

    过了一会儿,王凯仍然没有猜出孙策的目的。

    随即,王凯召集了麾下群臣共同商议此事。

    群臣得知孙策派出信使时,他们也未能猜出孙策的意图。

    王凯见状也只能按照最坏的打算做起了准备。

    过了几日。

    还未等孙策的信使赶到广陵,张辽的信使便来到了西陵县。

    孙策得知张辽有书信传来时,他立马宣召了信使。

    待孙策接过张辽的书信看完之后,他顿时感慨起来:“没想到曹孟德当真休战了。”

    随即,孙策传召了周瑜并将广陵郡的消息告诉了他。

    周瑜听完孙策的话后,他当即回道:“主公,看来这曹孟德是铁了心要帮助我们。”

    “公瑾,那我们接下来是否要与魏军联手?”

    “主公,臣以为此时可以联手。”

    孙策听后也是思索了一下。

    紧跟着,孙策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并派出了使者前去联系了曹仁。

    曹仁得知孙策愿意联合时,他立马也是回复了孙策的使者。

    就这样,魏、吴双方达成了暂时的合作协议。

    很快,王凯也收到了夏军斥候的禀报。

    待王凯理了一下思路之后,他确信魏、吴联合了,但他却也没有慌乱,因为他早已做出了部署。

    再说孙策、曹仁达成合作协议后,双方当即决定一起出兵与王凯决一雌雄。

    没过多久,魏、吴两军便各自出兵抵达了夏军大营外。

    王凯收到消息后,他也是整军出营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夏、魏、吴三方势力都摆开了阵势。

    紧跟着,魏、吴两军在孙策、曹仁的带领下从两翼向着夏军发起了进攻。

    王凯见状后立即指挥起了麾下的将士们。

    转眼之间,三方势力便正面激战起来。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但他们却并未分出胜负。

    三方势力各自收兵后休整了一晚,他们再次激斗了起来。

    之后数日,夏、魏、吴之间的决战仍然不分胜负。

    面对这个情况,王凯顿时召集了麾下群臣商讨起来。

    “诸位,近些日子我们与魏、吴两军的战斗已经陷入了僵持阶段,继续这样下去对我们十分不利,不知大家可有好的办法?”

    众人见王凯发问,他们当即沉思了起来。

    很快,薛礼进言道:“主公,臣有一计。”

    “仁贵且说来听听。”

    “主公,魏军从新息县南下,我们可以派兵断了他的粮道。”

    王凯一听立即沉思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王凯回道:“仁贵的方法倒是可行,魏军进入江夏只有新息县一条道,只要我军能占领新息,那么魏军的粮道势必受阻。”

    听到这话,众将纷纷表示赞同。

    紧跟着,王凯扫视了一圈诸将。

    最终,王凯对着陈到说道:“陈到听令。”

    陈到听后当即站了出来。

    “吾命你即刻率领无当飞军从大别山绕路,前往新息县截断魏军的粮道。”

    “末将遵命。”

    很快,陈到便率领着无当飞军的士卒悄悄的离开了夏军大营。

    之后的一段时间,王凯都闭营不战了。

    孙策、曹仁见到这个情况也是频频联系,但他们毕竟不属于同一阵营,所以他们的意见基本上就没有达成一致过。

    陈到也因此得到了宝贵的时间进行穿插。

    半月之后,陈到的无当飞军终于抵达了新息县。

    随即,陈到派出了斥候开始打探消息。

    过了三日,陈到已经彻底摸熟了新息县的情况。

    紧跟着,陈到下令准备夜袭新息县。

    待天色昏暗下来,陈到带着无当飞军的士卒悄悄的靠近了新息县。

    然后,陈到下令让无当飞军的士卒取出了飞钩。

    很快,无当飞军的士卒便顺着飞钩上的绳索开始攀登了起来。

    新息县内的魏军因为疏忽大意,他们完全没有发现无当飞军的进攻。

    不一会儿的功夫,陈到便带着无当飞军的士卒登上了新息县的城楼。

    待陈到观察了一圈,他发现城楼上的魏军竟然全都在呼呼大睡。

    随即,陈到下令让无当飞军的士卒开始击杀魏军士卒。

    城楼上的魏军士卒就这样全部死在了睡梦当中。

    陈到见城楼上的魏军士卒已经全军覆没,他当即带着无当飞军开始深入。

    一夜过后,新息县内的两千魏军死的无声无息。

    陈到确认了新息县已经没有魏军后,他当即让无当飞军伪装成魏军驻扎了下来。

    两日后,一批魏军的粮队进入了新息县内。

    陈到收到消息时立即前去与粮队主将碰面了。

    魏军的粮队主将见到陈到这个生面孔时,他当即疑惑的询问起来。

    陈到随即胡诌了一个身份来搪塞魏军的粮队主将。

    魏军的粮队主将最后也相信了陈到,因为陈到说的身份是按照锦衣卫的情报说的,所以他的身份对的上。

    随即,魏军的粮队主将将粮草转交给了陈到。

    陈到接收了粮草之后,他留下了一部分给无当飞军的士卒,至于剩下的一部分,他则下令烧毁了。

    因为陈到的拦截,曹仁在西陵县迟迟没有等到新一轮的粮草送来。

    面对这个情况,曹仁立即派人前去询问。

    过了两日,曹仁的信使终于来到了新息县外。

    陈到收到消息后,他立即下令开城了。

    曹仁的信使刚刚入城,陈到却突然出手将其击杀。

    又过了两日,曹仁迟迟未能等到信使归来。

    察觉到蹊跷的曹仁当即召见了荀攸并将这个坏消息告诉了他。

    荀攸听完曹仁讲的消息后,他也是疑惑的说道:“曹仁将军,此事的确颇为蹊跷,如今军中的粮草已经日渐稀少,若新的粮草还不运来,我们恐怕就要被迫撤军了。”

    曹仁一听立马回道:“荀大人,依你之见我们现在应当如何?”

    “曹仁将军,粮草迟迟未能运来定是新息县出了状况,吾以为曹仁将军只有派出一支兵马前去查看了。”

    曹仁想了想当即答应了下来。

    随即,曹仁召见了蔡阳并让其领兵前往新息县查看情况。

    蔡阳得令后立即领兵出发了。

    监视着魏军动向的夏军斥候发现这个情况后,他们立即返回了大营向王凯汇报了这个消息。

    王凯得知魏军分兵后,他顿时心想:‘看来陈到那边已经成功了。’

    想到这里,王凯当即传令准备驱赶魏军。

第542章 荆州战事(十三)

    蔡阳领兵离开大营后,他很快便率部赶到了新息县外。

    新息县城楼上的无当飞军士卒看见魏军出现时,立即有人前去禀报了陈到。

    陈到收到消息后迅速赶到了城楼上。

    这个时候,蔡阳部终于抵达了城下。

    紧跟着,蔡阳朝着城楼上呼喊起来:“吾乃蔡阳,速速打开城门。”

    听到蔡阳的呼喊,陈到当即观察了一下城外的情况。

    这个时候,蔡阳也是等的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城门迟迟没有打开。

    随即,蔡阳再次出声大喝起来。

    陈到观察发现城外有上万魏军时,他当即回应了蔡阳:“蔡阳,此城已归我西夏所有,你还是乖乖回去吧!”

    说完,陈到便挥手示意让无当飞军的士卒换下了魏军大旗。

    蔡阳先是听到陈到的回应,又看见城楼上的魏字大旗换成了夏字大旗时,他一时间也是有些愣神,因为这个情况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待蔡阳缓了缓,他顿时察觉到了不妙。

    紧跟着,蔡阳立即下令后撤了一段距离,因为他这边根本就没准备攻城器械。

    陈到见魏军撤了,他顿时说道:“传我军令,加强巡逻以防魏军夜袭。”

    无当飞军的士卒得令后纷纷领命。

    这个时候,蔡阳派出了士卒前去通知曹仁去了,毕竟新息县丢失的情况实在有点严重。

    两日后。

    曹仁见到了蔡阳派出的信使并得知了新息县已失的情况。

    大惊之下,曹仁连忙召见了荀攸并将这个坏消息告诉了他。

    荀攸得知新息县丢失后,他也很震惊。

    待荀攸缓了缓,他当即说道:“曹仁将军,新息县是我军的命门所在,如今新息县却落入了夏军之手,若不能尽快夺回此城,那我军必被王凯所败。”

    “荀军师,依你之见吾该当如何?”

    “曹仁将军,为今之计我们只有连夜撤回新息县。”

    “荀军师,那西陵县内的孙策怎么办?”

    “曹仁将军,我们可派人通知孙策一声,让其暂时自己迎战王凯,待我们解决后顾之忧,再来帮助孙策。”

    曹仁想了想还是答应了下来。

    随即,曹仁一边准备着撤军,一边派人通知了孙策。

    当孙策收到曹仁传来的消息时,他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紧跟着,孙策召见了周瑜并对其说道:“公瑾,曹仁传来一封书信,你且与我一起参考参考吧!”

    周瑜听后当即答应了下来。

    孙策跟着便将曹仁的书信递给了周瑜。

    周瑜接过书信后立即开始看了起来。

    待周瑜看完,他也是十分震惊。

    “主公,曹仁撤兵我们将独自应对王凯的大军,以我军的疲惫之师,恐怕西陵难以守住。”

    孙策一听当即询问起来:“公瑾,你的意思是让我撤离?”

    “主公,臣以为继续困守西陵无异于自取死路。”

    孙策听后终于犹豫了,因为西陵县内的吴军也是损失惨重。

    待孙策考虑了一下,他当即回道:“公瑾,难道我们不能等魏军回来吗?”

    “主公,夏军既然暗中袭取了新息县,那么王凯必定早有准备,一时半会儿魏军恐怕是回不来了。”

    孙策听后还是无法做出决断。

    “公瑾,此事容后再议。”

    周瑜见状很是无奈,他感觉孙策已经魔怔了,但他却无法说服孙策。

    再转向魏军这边。

    随着将士们做好了撤军的准备,曹仁当即下令开拔了。

    王凯收到消息后,他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开始部署进攻西陵县。

    很快,各部兵马便集合完毕。

    王凯见状当即举兵向着西陵县进发了。

    待夏军出现在西陵县外,孙策很快便带着麾下众将赶到了城楼上。

    转向王凯这边。

    大军列阵之后,王凯当即下令开始部署进攻了。

    很快,夏军士卒便发起了冲锋。

    孙策见状则指挥着麾下的吴军进行防守。

    待夏军强攻了两日,孙策仍然守住了城池。

    这个时候,曹仁也赶到了新息县外与蔡阳合兵一处了。

    然后,曹仁向蔡阳询问起了新息县的情况。

    蔡阳汇报过后,曹仁当即下令开始准备攻城器械。

    再说新息县内的陈到得知魏军的援兵抵达后,他立马下令让无当飞军的士卒做好撤退的准备,因为他们的目的便是吸引魏军离开西陵。

    随着魏军准备妥当,他们当即在曹仁的指挥下开始向着新息县发起了进攻。

    陈到率部坚守了整整一日,魏军的进攻以失利告终。

    随即,曹仁只得下令收兵。

    入夜之后,陈到却带着无当飞军的士卒撤离了新息县并前往了大别山。

    翌日。

    曹仁指挥着魏军向新息县发起进攻后,他们片刻之间便打开了城门。

    见到这个情况,曹仁一脸的迷茫。

    而荀攸此时却预感到了不妙。

    就在这个时候,王凯这边也是进入了攻城的第三日。

    经过前两日的再次削弱,吴军将士的士气已经彻底跌至谷底,不论孙策如何鼓舞,他们再也提不起任何的战斗欲望。

    见此情形,孙策终于动摇打算撤兵了。

    第三日的晌午,夏军再次向着西陵县发起了进攻。

    孙策见状只能强迫士卒起身迎战。

    王凯察觉到吴军的抵抗越来越弱时,他当即决定使出最后的杀手锏。

    紧跟着,王凯传令道:“尉迟恭听令。”

    “命你即刻率领尖刀营的士卒接替撞车部队。”

    “末将遵命。”

    领命后的尉迟恭立即点齐了尖刀营的士卒开始接替撞车部队。

    紧跟着,王凯又下令道:“高顺听令。”

    “命你率领陷阵营的士卒掩护尖刀营。”

    高顺得令后也是立即领命了。

    随着尖刀营、陷阵营的士卒准备完毕,王凯当即下令让他们发起了进攻。

    二将得令后迅速朝着城门赶了过去。

    城楼上的孙策见到夏军的撞车部队再次进发时,他立即下令让吴军弓箭手做好了射箭准备。

    这个时候,高顺下令让陷阵营的士卒举起了大盾为尖刀营掩护。

    孙策见状后也是预感到了不妙。

    很快,尖刀营和陷阵营便进入了吴军弓箭手的射程范围。

    随即,孙策下令开始放箭了。

    面对漫天箭雨,陷阵营的士卒举着大盾将尖刀营的士卒保护的很好。

    孙策见夏军士卒越来越靠近城门,他立即下令让赵凡前往城门处进行保护。

    不一会儿的功夫,陷阵营的士卒终于掩护着尖刀营的士卒来到了城门处。

    紧跟着,尖刀营的士卒推着撞车开始不断撞击城门。

第543章 荆州战事(完)

    城楼上的孙策听到撞门声时,他却已经是无计可施,因为城中的石块、滚木和油都几乎耗尽。

    最终,孙策终于下令撤兵了。

    吴军将士得令之后迅速开始撤退。

    这个时候,尖刀营的士卒终于撞开了西陵县的城门。

    尉迟恭见状当即纵马朝着城门处冲了过去。

    与此同时,王凯也下令让麾下的大军朝着西陵县发起了冲锋。

    很快,夏军便杀进了西陵县内。

    已经逃入城中的孙策得知夏军杀进城了,他当即传令让赵凡留下断后。

    赵凡得令后当即留在了西门这边阻拦夏军。

    尉迟恭率部杀进城中后,他一眼便发现了赵凡的身影。

    随即,尉迟恭立马挥刀冲了上去。

    赵凡见状却没有迎战,他不断指挥着将士们进行阻拦。

    待尉迟恭冲杀了一阵,王凯的大军也进入了西陵县。

    一时间,夏军将士开始掩杀起了吴军。

    赵凡见状又率部坚守了一个时辰。

    夏军被拖住的这一个时辰里,孙策带着麾下群臣全部撤出了西陵县并向着庐江郡撤去了。

    再说赵凡坚持了一个时辰后,其身边的吴军基本上也是死伤殆尽。

    见此情形,赵凡终于开始撤退了。

    王凯见状后并未派出大将深追。

    就这样,赵凡也成功撤离了西陵县。

    之后,王凯率部开始清剿西陵县内的吴军残部。

    再转向新息县。

    魏军入城之后,曹仁立即对荀攸说道:“荀军师,这夏军在一夜之间撤离了新息县,吾认为此事颇为蹊跷。”

    “曹仁将军,我们恐怕中了王新豪的调虎离山之计。”

    一听这话,曹仁很是惊讶。

    这时,荀攸继续说道:“曹仁将军,若吾所料不差,西陵县恐已落入王凯之手。”

    曹仁沉思了一下当即回道:“荀军师,若事情真如你预料的那样,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我们岂不是无法完成主公交给我们的任务了。”

    “曹仁将军,吾以为我们只有撤兵归去再向主公请罪。”

    曹仁听后很是纠结。

    过了一会儿,曹仁说道:“荀军师,如今西陵的情况尚不明朗,我们暂时在新息县驻扎下来吧。”

    “曹仁将军是打算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正是。”

    “也好,万一吴王守住西陵了呢。”

    随即,曹仁下令让魏军驻扎了下来。

    同时,他也派出了斥候前往了西陵县。

    待魏军斥候抵达西陵的时候,王凯这边已经彻底拿下了西陵县。

    魏军斥候见西陵县的城楼上竖起了夏字大旗时,他们迅速朝着新息县归去了。

    这个时候,王凯也是在西陵县进行休整。

    再说魏军斥候回到新息县,向曹仁禀报了西陵县的情况后,曹仁顿时叹息了一声并说道:“没想到荀军师果然一语中的。”

    说完,曹仁便召集了麾下众人并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荀攸一听马上便明白西陵县落入了王凯之手。

    紧跟着,荀攸出声说道:“看来西陵县果真落入了王凯之手,我们出兵的时机还是晚了一些。”

    曹仁听后十分赞成。

    就这样,魏军在曹仁的带领下开始撤军了。

    再转向西陵县内。

    夏军在西陵驻扎了几日后,王凯这才派出了杨素、刘仁轨的水军前去夺取江夏郡剩下的那几县。

    而王凯自己则准备启程前往襄阳。

    杨素、刘仁轨领命之后,他们迅速领兵顺水而下了。

    这个时候,孙策带着残部逃到了邾县。

    吴军入城后,周瑜当即向孙策进言道:“主公,邾县乃是我部水军停靠的地方,我们即刻登船返回庐江吧!”

    孙策听后顿时朝着西陵的方向望了一眼。

    然后,孙策这才下令登船了。

    随着吴军将士登船完毕,东吴战船也是向着庐江起航了。

    待东吴兵马抵达蕲春县的时候,杨素、刘仁轨率领的水军正好来到了邾县。

    当他们二人发现邾县已经没有吴军时,他们马上便明白孙策已经放弃江夏了。

    虽然如此,但二人还是继续率部追击了下去。

    当杨素、刘仁轨的兵马抵达蕲春县的时候,东吴的兵马早已进入了庐江郡。

    刘仁轨见他们在蕲春县也没能追上吴军,他顿时对杨素说道:“杨老,这孙策逃的倒是挺快,依我看,我们就在蕲春县止步吧!”

    杨素考虑了一下顿时回道:“也好,我军毕竟还未做好消灭东吴的准备。”

    就这样,西夏水军在蕲春县停止了追击。

    然后,刘仁轨、杨素暂时在蕲春县驻扎了下来。

    同时,他们派出了信使前往了西陵。

    没过多久,信使便来到了西陵面见了王凯。

    王凯从信使那得知吴军已经彻底退出江夏郡后,他顿时留下了一队人马镇守西陵,而他则带着大军启程向着襄阳赶去了。

    五日后。

    魏军方面在曹仁的带领下也回到了平舆县。

    然后,曹仁立即写了一份奏折传递了出去。

    与此同时,孙策也带着兵马回到了舒县。

    江东群臣见到孙策归来时,大家也是在背后议论了起来。

    再说孙策安顿好了兵马之后,他立马召见了周瑜并对其说道:“公瑾,此番我东吴丢了整个荆州,我东吴实力也是瞬间骤减,今后吾该如何自处?”

    “主公,如今我东吴只剩下扬州、交州和徐州广陵郡,以我们的实力,要想击败夏王夺回荆州恐怕是有些困难了,不仅如此,夏王拿下整个荆州之后,他的实力几乎已经与魏王相当,我们唯有左右逢源才能力保东吴不灭,如若不然,东吴消亡便是时间问题。”

    孙策听后顿时眉头紧锁。

    再转向王凯这边。

    随着大军抵达襄阳之后,王凯当即在襄阳开始处理起了荆州政务,因为现在这个时候王凯还未任命荆州的最高长官。

    待王凯处理了一段时日,钜鹿县的曹操终于收到了曹仁的奏折。

    当曹操看完后,他顿时感慨起来:“没想到王凯一招调虎离山便让公达也中了计,孙策丢了荆州其实力大不如前,这可真是一步错满盘皆输。”

    说完,曹操当即传令召集了麾下群臣。

    群臣到齐后,曹操也是将荆州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群臣得知孙策竟然丢掉了整个荆州时,他们一时间也是颇为震惊。

    紧跟着,荀彧进言道:“主公,荆州既已落入夏王之手,那我们更应该支援孙策让其与王凯相争。”

    听到这话,曹操也是沉思了起来。

第544章 各地的消息

    没等曹操发话,司马懿再次站了出来进言道:“主公,如今孙策丢了荆州,他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继续扶持孙策并无太多益处,我们应当出兵扬州消灭东吴。”

    曹操突然听到司马懿的进言后,他顿时再次思考了起来。

    荀彧见状也没有再继续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曹操终于开口道:“仲达和文若之言皆有道理,此事还是容后再议吧!”

    群臣听后只得诺了一声。

    再转向襄阳这边。

    王凯在襄阳处理了一段时日的政务后,荆州的局势也是渐渐安稳了下来。

    随即,王凯这才率部启程返回了长安。

    待王凯凯旋,长安留守的臣子纷纷出城迎接了王凯。

    王凯入城后立马回府休息了起来。

    三日后,王凯终于上朝开始处理政务。

    群臣见到王凯出现,他们当即开始向王凯汇报起了近日的政务。

    待王凯一一做出决断后,中书令房乔向王凯进言道:“主公,如今我们已经夺取荆州,臣以为此时理应完善三省六部的官员。”

    王凯听到这个提议时当即便表示赞同。

    紧跟着,王凯说道:“不知三省可有推荐的人选?”

    听到王凯这么问,三省的官员顿时议论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三省的官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王凯综合考虑了一下,他的心中也是将三省六部的官员完善了。

    随后,王凯下令开始调遣各地官员。

    朝会结束后,王凯调出了隋唐英雄召唤录准备进行最后的召唤,因为夺取荆州之后,王凯已经获得了召唤余下三员大将的军功。

    侯君集、薛万均、薛万彻三人也被王凯召唤了出来。

    随着三人被成功召唤,系统赠送的最后一次特殊召唤机会也随之而来。

    王凯的脑海里出现了特殊召唤的景象后,他当即转动了轮盘。

    这个时候,指针也是不断在宇文恺和袁天罡之间徘徊。

    待王凯用意念停止了指针,指针上最后指着的是建筑大师宇文恺。

    看到这个情况,王凯也是叹息了一声,因为他其实很想要袁天罡,毕竟袁天罡精通天文学,但结果来的却是宇文恺。

    虽然不怎么满意,但王凯也只能认了,毕竟宇文恺的建筑造诣也是声名显赫。

    完成最后一次特殊召唤的仪式后,系统突然发出了声音:“恭喜宿主完成三十六名英才的召唤,系统将进行升级处理。”

    突然听到这话,王凯一时间也是被吓到了。

    “升级?什么鬼啊!快出来回答一下。”

    虽然王凯出声询问,但系统在说完之后便进入了休眠状态。

    王凯叫了半天发现系统已经不响应了,他顿时骂骂咧咧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王凯终于放弃与系统沟通。

    随后,王凯派人召见了已经归降的马忠。

    待马忠来到王凯的面前,王凯当即说道:“马将军,不知赤羽军的组建进展到何处了?”

    “启禀主公,末将已经挑选了上千员善于弓术且不畏生死的士卒,如今只需等木鸟建造完成,赤羽军便可投入到训练当中。”

    “好!赤羽军交给你,我心无忧。”

    马忠见王凯如此信任自己,他的心里也是十分感激,毕竟他只是一介降将,而王凯却对他委以重任。

    询问了一下赤羽军的情况后,王凯便让马忠退下了。

    再转向辽东地区。

    公孙度因病逝世之后,其子公孙康害怕刘备谋夺辽东太守之位,他派人暗中给刘备下了毒,可刘备在辽东暂居的时候颇得民心,下毒的人竟主动向刘备自首。

    刘备得知公孙康竟然想毒害自己,他立马召集了麾下群臣并将公孙康的歹意告诉了他们。

    群臣听完刘备的话后,脾气暴躁的张飞立马便站了出来说道:“大哥,那公孙小儿竟然想加害您,我看我们直接起兵反了他吧!”

    刘备听后顿时犹豫了起来,毕竟公孙度对他并不薄,可他却没想到公孙康对他竟然有如此深的敌意。

    田丰见刘备面露犹豫之色,他当即进言道:“主公,如今公孙康图穷匕见,我们理当先发制人,如若不然,主公大志势必难以达成。”

    刘备听到田丰这么说,他还是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张飞再次说道:“大哥,那公孙康可是要杀你,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紧跟着,关羽也发话了。

    “大哥,三弟说的没错,此次公孙康没能毒杀你,他若知道必定不会放过我们的,还请大哥明察。”

    关羽说完后,牵紹、田豫二人也出声劝谏起来。

    刘备再三考虑了一下,他当即说道:“好,那我们就反了公孙康。”

    众人见刘备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们也是纷纷响应起来。

    紧跟着,刘备又说道:“元皓,这公孙家在辽东的根基毕竟深厚,贸然起事恐怕无法成功,不知元皓有何妙计助我一臂之力?”

    田丰一听当即进言道:“主公,公孙康对您下毒便是最好的突破点,我们可以将此事大肆宣扬,如此一来,辽东百姓必定会对公孙康产生怀疑之心。”

    “公孙康为了平息谣言势必会下令传召主公,主公可趁机带兵前往襄平。”

    刘备听后顿时沉思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备终于做出了决定。

    关羽、张飞、牵紹、田豫四将以及军师田丰见刘备终于做出决定,他们当即领命行动起来。

    只是短短半月,整个辽东便疯传起了公孙康欲毒害刘备的事情。

    一时间,辽东百姓果真对公孙康产生了不信任。

    由此,安定的辽东出现了短暂的混乱。

    公孙康听到谣言后顿时大发雷霆,可事已至此,他只得找机会补救。

    待公孙康与麾下的臣子商议了一番,他当即下令传召了刘备。

    刘备得到公孙康的传召后,他开始暗中调度起了兵马。

    关羽、张飞、牵紹、田豫四将随即领兵向着襄平县赶去了。

    至于田丰,他则是与刘备一起前往了襄平。

    五日后,刘备、田丰二人终于进入了襄平县。

    公孙康收到消息后,他顿时心想:‘刘玄德,吾本想让你死一个痛快好接收你的部众,没想到你却没被毒死,既然如此,那吾就只好强硬的夺走你的性命了。’

    想到这里,公孙康也是调度起了城中的兵马准备击杀刘备。

    再说入城后的刘备很快便敏锐的发现了城中的异样。

    随即,刘备对田丰说道:“元皓,这城中有些蹊跷。”

    田丰听到刘备的低语,他当即回道:“主公,如今日上三竿,可城中的百姓却稀稀拉拉,恐怕公孙康还在想夺取主公的性命。”

    “元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主公勿急,我们的兵马也已经到了城外,若公孙康有所异动,我们正好顺势而为。”

    刘备听后仍然有些不安,可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545章 刘备夺辽东

    刘备、田丰跟着公孙康的使者来到襄平县的太守府后,公孙康当即出府迎接了刘备。

    刘备见到公孙康时,他也是和公孙康虚与委蛇起来。

    公孙康见状也是笑着邀请刘备入府了。

    一行人来到太守府的大堂后,公孙康当即直奔主题。

    “刘将军,坊间传言吾要毒害你,不知你可知此事?”

    刘备见公孙康直奔主题,他跟着便按照田丰传授他的话开始回答了起来。

    “公孙将军,此事吾也是略有耳闻,想必是哪个看不惯在下的人在恶意造谣,吾相信公孙将军不会为难于我。”

    公孙看听完刘备的回答后,他当即沉思了起来:‘看来这刘备并不知道我是真的要毒害他。’

    想到这里,公孙康顿时笑着回应起来:“刘将军说的没错,你乃家父所依仗的基石,吾也一样如此。”

    说到这,刘备和公孙康顿时各怀鬼胎的笑了起来。

    二人又交流了一阵,公孙康要求刘备出面制止谣言。

    刘备一听也是当即答应了下来。

    紧跟着,公孙康便让刘备离开了。

    刘备见状这才心有余悸的带着田丰离开了。

    待刘备出府之后,公孙康的谋士梁西当即赶到了他的面前。

    “主公,您怎么放刘备离开了?”

    “梁先生,那刘备刚才的发言表示他还不知道就是我派人给他下的毒,我觉得既然是这样,那不如留下刘备,以免辽东发生剧变。”

    梁西一听立马进言道:“主公,那刘备本是幽州牧,先主在世他尚隐忍一时,如今先主逝世,刘备必定会趁机作乱,还请主公明察。”

    公孙康听后顿时犹豫了起来。

    这个时候,刘备带着田丰也是快速的赶往了城门处,他很怕公孙康突然发难。

    再说公孙康再三考虑了一下,他当即派出了士卒前去追回刘备。

    当刘备快要赶到城门处的时候,公孙康派出的士卒终于追了上来。

    此时,公孙康派出的士卒大声呼喊起来:“刘将军稍等,我家主公还有要事相商。”

    刘备一听很是狐疑。

    田丰听后当即进言道:“主公,公孙康此举必是有心反悔,我们速速出城与大军汇合。”

    刘备听后立马便答应了下来。

    随即,刘备直接带着田丰就往城门处赶。

    公孙康派出的士卒见此情形也是愣了一下。

    紧跟着,他也是追了上去。

    待刘备抵达城门处的时候,他带着田丰快速通过了城门。

    公孙康派出的士卒见刘备一行人已经出城了,他顿时无奈的折返了回去向公孙康复命了。

    公孙康得知刘备竟然逃出城去时,他这才如梦初醒。

    很快,公孙康便召集了麾下众将并下令搜捕刘备。

    众将得令之后,几位中立派的大将也对公孙康死心了,他们认为以公孙康的气量不足以护辽东安全。

    随着公孙康的军令传下,几位大将顿时领命而去,这其中只有一位死忠于公孙康,其余的几位大将回营之后都装模作样了起来。

    再说刘备这边。

    刘备与麾下的兵马汇合之后,他立即召集了麾下群臣并说道:“诸位,那公孙康视我为眼中钉,今日我们便在此起兵诛杀此贼。”

    众将听后顿时响应了起来。

    紧跟着,田丰进言道:“主公,公孙康尚不知我们的兵马已经至此,今夜便是我们夺取襄平县的最佳机会。”

    “好,就依田军师之言。”

    随即,刘备下令让麾下大军按兵不动静待天黑。

    与此同时,公孙康麾下的几员将领找了许久迟迟未能发现刘备的踪迹,因为大多数将领都在磨洋工。

    众将寻了三个时辰然后便折返了回去。

    当公孙康得知刘备已经不见了踪影时,他顿时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然后,公孙康便让麾下的几员将领退下了。

    又过了一会儿,天色终于昏暗了下来。

    城外的刘备见状后立即下令开始突击。

    担当先锋的是刘备的二弟关羽。

    关羽领命后迅速带着一支小部队朝着襄平县的西门赶了过去。

    待关羽部靠近城门的时候,城内的守军完全没有任何反应。

    关羽见状立即下令让士卒架起了云梯。

    随着五架云梯搭建完成,关羽亲自带队开始攀爬起了城楼。

    很快,关羽便率先登上了城楼。

    紧跟着,关羽环顾了一下四周。

    当关羽发现城楼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名守军时,他当即率部将这几人击杀。

    然后,关羽带着麾下部众朝着城门处赶了过去。

    关羽走到楼梯处时,他发现一支巡逻队正好准备上城。

    见此情形,关羽当即下令让麾下部众退了回去,他打算诛杀那支巡逻队来掩饰他们的身份。

    不一会儿的功夫,关羽部便退了回去并躲藏了起来。

    再说巡逻队从楼梯处登上城楼之后,他们往前没走多远便被关羽部暗中诛杀。

    紧跟着,关羽下令让麾下部众换上了辽东的军服。

    待众人换装完毕,关羽这才带着部众朝着城门处赶了过去。

    随着关羽部抵达城门处,城门处的守军当即询问了关羽的身份。

    关羽听后二话不说便挥剑斩杀了他们。

    其麾下的部众也是突然发难。

    如梦初醒的守军这才敲响了敌袭的警钟声。

    关羽听到警钟声响起时,他立马赶到了城门处推开了城门。

    城外的刘备见关羽打开了城门,他当即率部发起了冲锋。

    很快,刘备部便进入了城内。

    待刘备军深入城内,公孙康麾下的大将们也是带兵迎战了起来。

    这个时候,太守府的公孙康也是得知了有敌军来袭的消息。

    大惊之下,公孙康连忙追问起敌军的身份。

    待士卒将刘备的身份道出时,公孙康整个人都傻眼了。

    此时,与刘备遭遇的几员大将见敌军竟然是刘备,他们竟然主动放弃了抵抗,因为他们觉得刘备才是明主之资。

    刘备见公孙康麾下的大将都赶着投降自己,他顿时心想:‘没想到公孙康如此不得军心,看来这辽东是非我莫属了。’

    随着公孙康麾下的大将投降,刘备的兵马也是越发壮大。

    很快,各路兵马投降的消息也是传到了公孙康的耳中。

    公孙康得知自己麾下的大将竟然不战而降时,他完全无法相信这个结果。

    这个时候,公孙康麾下的谋士梁西赶到了太守府向其进言道:“主公,大事不好了,将军们都投靠刘备了,我们快逃吧!”

    公孙康听后突然大笑了起来。

    梁西见状顿时询问起来:“主公何故发笑?”

    “没想到公孙家竟然葬送在我的手上,梁西,你自己逃命去吧!”

    梁西一听却是拒绝了公孙康的提议。

    就这样,梁西和公孙康在太守府等待起了刘备的到来。

    待刘备抵达太守府后,刘备军很快便包围了此地。

    然后,刘备带着麾下众将进入了太守府。

    当他们来到大堂时,只见公孙康已经带着梁西悬梁自尽了。

    见此情形,刘备下令厚葬公孙康。

    自此,刘备兵不血刃的接管了辽东公孙家的领地。

第546章 辽东局势

    刘备兵不血刃的夺取了辽东之后,他马上便开始整合辽东势力以助他一臂之力。

    这个时候,曹洪收到了辽东传来的消息。

    随即,曹洪立马将辽东发生的事情以奏折的形式呈递了上去。

    当钜鹿县内的曹操得知辽东竟然被刘备占据时,他顿时感慨起来:“这刘玄德还真是打不死,没想到他竟然鸠占鹊巢。”

    说到这里,曹操开始思考要不要举兵辽东。

    过了一会儿,曹操宣召了麾下的谋士们。

    待谋士们齐聚,曹操当即将辽东的消息告诉了他们。

    谋士们听完后也是颇为意外。

    紧跟着,荀彧进言道:“主公,辽东乃苦寒之地,刘备占据此地也无法发展壮大,臣以为我们可以暂时放任不管,我们只需密切监视刘备的动向即可。”

    曹操听后也是沉思了起来。

    这个时候,司马懿进言道:“主公,臣以为不妥。”

    曹操见司马懿发话了,他立即询问起来:“仲达有何想法?”

    “主公,虽然辽东苦寒,可刘备就像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不对其彻底打压,刘备迟早会构成威胁。”

    听到司马懿的话后,曹操的确有些担忧了起来。

    这个时候,荀彧说道:“主公,刘备如今只是偏安一隅,如果我们对其用兵,孙策、王凯必定会趁机偷袭我部。”

    曹操想了想也觉得在理。

    紧跟着,司马懿又说道:“主公,讨伐刘备无须动用大军,只需一支偏师便能彻底镇压。”

    这时,荀彧却出言否定了。

    曹操见荀彧和司马懿又开始争了起来,他顿时说道:“仲达、文若不必再争,待吾考虑一下。”

    荀彧和司马懿听后这才闭嘴不言。

    再说曹操仔细的推敲了一下,他当即说道:“刘备夺取辽东不得不防,而王凯、孙策也不是善茬,看来只有采取折中的方案。”

    “吾有意派遣一支偏师前去进攻辽东刘备。”

    听到曹操的话后,群臣只得应允下来。

    随后,曹操开始沉思该派何人出征。

    过了大概三日,曹操终于拟出了出征辽东的人员名单。

    紧跟着,曹操召集了麾下群臣并开始宣布出征辽东的人员名单。

    “曹昂听令。”

    “吾命你担任出征辽东的主帅。”

    曹昂先是一愣然后站了出来回道:“儿臣遵命。”

    紧跟着,曹操又说道:“荀彧、麴义、韩琼、许褚上前听令。”

    四人一听立即站了出来。

    “命荀彧为随军军师协助曹昂。”

    “麴义、韩琼、许褚皆于曹昂帐下听命。”

    荀彧、麴义、韩琼、许褚四人听后立即领命下来。

    安排完众将后,曹操对曹昂说道:“昂儿,吾给你调拨七万兵马,此战也是你单独领军的第一场战役,希望你能有所精进。”

    “儿臣定不负父王之托。”

    紧跟着,曹操又说道:“昂儿,这七万兵马当中只有五万是钜鹿县集结的,剩余两万在辽西郡曹洪的手下。”

    曹昂听后当即点了点头。

    交代完毕,曹操当即让曹昂他们启程了。

    曹昂随即带着荀彧、许褚、韩琼、麴义四人领兵五万朝着辽西郡进发了。

    与此同时,信使也是快马加鞭赶往了辽西郡向曹洪传递消息。

    再转向辽东地区。

    刘备接管公孙家的势力后,田丰很快便向刘备举荐了几位大才,这其中有胡昭、张臶、王烈、管宁四位声名远播的隐士。

    刘备听完田丰的举荐,他当即兴奋的说道:“元皓,这些人尚在何处?快速速带我前去。”

    “主公,臣已经打探清楚他们的住处,他们四人居住在襄平城外的山中草屋。”

    “好!元皓快带我前去。”

    田丰听后却是回道:“主公勿急,此去山中我们需带兵马前往。”

    “这是为何?”

    “主公,虽然公孙康已死,但公孙家在辽东的影响还是比较大,主公需提防公孙家的门客前来刺杀。”

    刘备考虑了一下最终决定带着关羽、张飞二人前去求才。

    很快,关羽、张飞二人便来到了刘备的面前。

    刘备见二人抵达,他当即说道:“云长,翼德,你们准备准备随吾与军师前去拜访辽东大才。”

    听到这话,关羽和张飞都是颇为意外。

    紧跟着,张飞嚷嚷起来:“大哥,这辽东如此苦寒,怎么会有大才存在?”

    “翼德休得无礼,这些大才都是军师举荐,吾若想匡扶汉室,就必须得到更多的人才。”

    张飞一听顿时嘟囔了起来。

    刘备见状也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十分清楚张飞的性格,若对方当真是大才,那他必定会毕恭毕敬。

    关羽这个时候当即说道:“大哥,既然是军师举荐,那我们自当随你一同前往。”

    刘备听后也是笑着应允了下来。

    关羽、张飞按照刘备的要求集结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后,他们当即启程向着管宁、王烈、胡昭、张臶四位隐士居住的地方赶了过去。

    两个时辰后,刘备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四位隐士居住的草屋外。

    紧跟着,刘备对关羽、张飞说道:“云长、翼德,你们带兵把守,我和军师进去。”

    关羽、张飞听后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他们还是拗不过刘备。

    随即,刘备带着田丰进入了草屋。

    屋内的四位隐士其实早已预料到刘备要来,所以他们早就在屋内坐着等候了起来。

    待刘备、田丰现身之后,四人顿时起身向刘备行礼起来。

    刘备见四位隐士竟然知道自己,他顿时也是有些欣喜的回礼起来。

    这时,田丰开口了:“四位先生,既然你们知道我主到来,那想必你们已经猜到了我主的意图吧!”

    听到这话,胡昭顿时接话道:“田先生,我们自然知道刘将军的来意,但我们四人都不愿出仕,此番恐怕要害刘将军白跑一趟了。”

    刘备一听很是吃惊,他没想到自己话还没说什么便被胡昭他们拒绝了。

    田丰见状连忙周璇起来。

    刘备听到田丰说话,他这才如梦初醒的开始讲述自己的梦想。

    管宁、王烈、张臶、胡昭四人听到刘备的话后,只有平原人王烈有些动摇,其余三人还是不怎么愿意出仕。

    刘备见状当即向他们请辞了。

    田丰见刘备突然要走,他也感到颇为意外。

    待刘备、田丰辞别四位隐士后,田丰当即询问起来:“主公为何不说下去?”

    “元皓,一次前来并不能表达我的诚意,我们下次再来即可。”

    田丰一听马上便反应过来。

    随后,刘备、田丰与关羽、张飞汇合后便返回了襄平县。

第547章 曹昂领军征辽东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备三番五次前去邀请胡昭、王烈、管宁、张臶四人。

    四位隐士见刘备屡次被拒绝仍然保持着礼数来邀请他们,他们终于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

    最终,他们四人一致决定在刘备麾下任职。

    刘备得到四位大才后,他对接管辽东更加有信心了。

    可没等刘备高兴太久,曹昂一行人终于率部赶到了辽西郡与曹洪合兵了。

    随后,曹昂也是召见了曹洪并询问起了辽东的近况。

    待曹洪汇报过后,曹昂的心里也是有了一个底。

    紧跟着,曹昂说道:“荀军师,这通往辽东只有无虑县一条路,吾打算即刻举兵包围无虑县,不知您意下如何?”

    荀彧考虑了一下当即便同意了下来。

    随即,曹昂召集了麾下部众并向着无虑县进军了。

    再转向长安这边。

    随着王凯的调令传出,各地官员纷纷开始调动了起来。

    最终,三省六部以及地方大员终于补缺完毕。

    中书令--房乔。

    中书左侍郎--贾诩。

    中书右侍郎--皇甫鸿。

    中书舍人--费祎、蒋琬、射坚、射援、黄权、董和。

    侍中--杜如晦。

    黄门左侍郎--裴矩。

    黄门右侍郎--杨纶。

    左散骑常侍--马周。

    右散骑常侍--魏徵。

    左谏议大夫--杨阜。

    右谏议大夫--赵累。

    左给事中--马良。

    右给事中--马谡。

    尚书令--张既。

    尚书左仆射--杜畿。

    尚书右仆射--韦端。

    吏部尚书--高熲。

    吏部侍郎--长孙无忌。

    军部尚书--郭嘉。

    军部侍郎--诸葛亮。

    户部尚书--糜竺。

    户部侍郎--甄俨。

    礼部尚书--刘晔。

    礼部侍郎--伊籍。

    兵部尚书--韩遂。

    兵部侍郎--庞统。

    刑部尚书--贾逵。

    刑部侍郎--高柔。

    工部尚书--黄承彦。

    工部侍郎--马均。

    光禄勋--徐庶。

    太仆--蒯良。

    太常--裴茂。

    宗正--暂不设。

    廷尉--法正。

    卫尉--暂不设。

    大鸿胪--卫觊。

    少府--刘巴。

    大司农--石韬。

    祭酒--蔡邕。

    军工令--蒲元。

    都水使者--孟建。

    少府令--向朗。

    将作大匠--宇文恺。

    御史大夫--苏则。

    御史中丞--杨俊。

    锦衣卫指挥使--李儒。

    锦衣卫镇抚左使--郑度。

    锦衣卫镇抚右使--李严。

    太医令--孙思邈。

    太医丞--张机。

    司隶校尉--陈宫。

    京兆尹--李恢。

    凉州刺史--韦康。

    凉州别驾--张裕。

    凉州治中--来敏。

    凉州长史--王累。

    益州刺史--成公英。

    益州别驾--张松。

    益州治中--陈震。

    益州长史--游楚。

    并州刺史--费观。

    并州别驾--郭温。

    并州治中--韦诞。

    并州长史--蒯越。

    荆州刺史--崔均。

    荆州别驾--王甫。

    荆州治中--庞羲。

    荆州长史--宗预。

    除了这些位高权重的官员之外,其余的地方官也都有调动。

    至此,王凯这边再次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说回辽东。

    曹昂领兵出发之后,其麾下的大军迅速穿过了医无虑山。

    然后,曹昂召见了曹洪并对其说道:“叔父,如今我部已经穿过医无虑山,接下来就请叔父担任先锋前去打探无虑县的情况。”

    曹洪一听立马便应允了下来。

    随即,曹洪带着本部两万人马向着无虑县赶了过去。

    而曹昂则让大军原地休整了一日,因为穿过医无虑山消耗了将士们太多的体力。

    休整完毕后,曹昂这才起兵向着无虑县赶了过去。

    再说曹洪率部急行两日,大军终于抵达了无虑县外。

    紧跟着,曹洪派出了斥候前去打探消息。

    待斥候打探完毕,他们迅速回到了曹洪的身边复命了。

    曹洪得知无虑县的守备十分严密时,他顿时心想:‘看来这刘备时刻提防着我部。’

    想到这里,曹洪当即下令在城外驻扎了下来。

    随着曹洪部安营扎寨,无虑县内的牵招很快便收到了消息。

    当他得知魏军竟然已经杀到无虑县外,他连忙派出了士卒前去报信。

    同时,牵招下令让无虑县内的守军加强戒备。

    曹洪在无虑县外等了两日,曹昂的大军终于赶到与曹洪合兵一处了。

    待大军休息了一晚,曹昂亲自领兵向着无虑县发起了进攻。

    牵招见魏军发起了进攻,他立马指挥将士们开始守城。

    魏军连续进攻了两日,襄平县内的刘备终于收到了牵招的来信。

    当刘备得知魏军竟然已经杀到无虑县时,他立马召集了麾下群臣并将无虑县的情况告诉了他们。

    群臣得知魏军竟然杀到了无虑县时,他们也是大惊起来。

    紧跟着,田丰进言道:“主公,无虑县乃辽东门户,若此城陷落,魏军便可顺势进攻辽东,还请主公即刻发兵驰援牵招将军。”

    刘备听后也是深以为意。

    “元皓所言甚是,吾打算亲自领兵增援牵招。”

    这时,田丰却劝阻起来:“主公不可。”

    “如今辽东刚刚安定,公孙家的余孽尚未剿清,若主公此时亲征,襄平之内恐有变故发生,臣以为只需派遣一员大将增援即可,毕竟我们只需守住无虑县。”

    刘备考虑了一下还是同意了田丰的话。

    随即,刘备对关羽说道:“云长,那你就跑一趟增援牵招吧,吾希望你能守住无虑县。”

    “大哥放心,关某定能守住无虑。”

    交代完关羽后,刘备给关羽点齐了两万兵马。

    关羽接过兵马迅速领兵朝着无虑县赶了过去。

    关羽部急行两日,他们终于抵达了无虑县。

    随即,关羽迅速率部入城了。

    牵招得知关羽领兵前来时,他立马下了城楼前去迎接了关羽。

    关羽和牵招见面之后,关羽当即询问起了牵招:“子经,不知无虑县的情况如何了?”

    “回关将军,末将已经击退了魏军的数次进攻,现在魏军正在城外休整。”

    关羽考虑了一下当即让牵招带他上了城楼。

    二人来到城墙边后,关羽当即观察起了魏军的情况。

    过了一会儿,关羽说道:“子经,你可知魏军主将是何人?”

    “回关将军,魏军主将应是曹操长子曹昂。”

    一听这话,关羽顿时大喜道:“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牵招听后十分疑惑。

    “不知关将军有何打算?”

    “子经,以吾观之,这城外的魏军十分松散,吾打算即刻带领一千骑兵出城冲阵。”

    牵招一听连忙劝阻起来。

    关羽见牵招阻拦,他当即说道:“子经不必再劝。”

    牵招见关羽心意已决,他最后也只能无奈的应允下来。

    随即,关羽留下了牵招坐镇城楼,而他则去点了一千骑兵。

    待骑兵们集合完毕,关羽立即率部来到了城门处。

    然后,关羽让士卒为其打开了城门。

第548章 初征辽东

    转瞬之间,关羽便带着一千骑兵出城了。

    魏军主将曹昂突然看见无虑县出来一支骑兵时,他一时间竟有些愣神。

    这个时候,关羽麾下的骑兵也是朝着魏军疾驰而去。

    待曹昂反应过来后,他连忙下令聚集兵马。

    同时,曹昂派出了许褚的虎卫前去阻击关羽的骑兵。

    再说关羽冲进魏军当中后,他直接便朝着曹昂的位置杀了过去。

    很快,关羽便和许褚迎面撞上了。

    这个时候,许褚朝着关羽喊道:“长须贼,吃我许爷爷一刀!”

    关羽听到这话顿时勃然大怒,因为他常以自己的胡须自傲。

    大怒之下的关羽随即也是默不作声的挥刀迎了上去。

    眨眼间的功夫,许褚和关羽便缠斗了几个回合。

    趁此机会,曹昂指挥着魏军将士开始包围起了关羽部。

    在城头上观战的牵招发现关羽马上就要被包围时,他连忙命人敲响了鸣金声。

    正在厮杀的关羽突然听到鸣金声后,他这才发现自己突袭失败了。

    醒悟过来的关羽随即便开始找机会脱身。

    许褚察觉到关羽的意图后,他也是加强了进攻的节奏。

    面对许褚接二连三劈出的大刀,关羽迟迟未能抓到机会。

    眼看着魏军就要合围成功,关羽把心一横准备使出拖刀计。

    关羽又和许褚过了几招,他当即佯装败退起来。

    许褚见状果真上当。

    关羽拖着刀跑了一阵,许诸终于追了上来。

    就在这时,关羽突然提起手中的大刀劈向了许褚。

    许褚本以为关羽已经落败,故而他对关羽劈出的青龙偃月刀疏于防备了,但许褚毕竟是一流顶级的战将,虽然有所迟疑,许褚还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反应了过来,但可惜的是,许褚并未完全躲掉,他的手臂还是被划了一下,毕竟拖刀计是关羽的绝招之一。

    受伤后的许褚也是被激发了兽性。

    正当他准备再次追击的时候,曹昂的军令终于传了过来。

    许褚得到军令后,他最后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紧跟着,许褚回到了曹昂的身边复命了。

    “大公子,末将未能拦下关羽,还请大公子恕罪。”

    “许褚将军不必自责,那关羽毕竟也是成名已久的猛将。”

    许褚听后这才安心。

    这个时候,曹昂发现了许褚手上的伤口。

    随即,曹昂连忙让许褚下去接受治疗。

    许褚得令后当即便退下了。

    这个时候,荀彧终于赶到了曹昂的身边并询问起来:“大公子,您没事吧!”

    “多谢荀先生关心,吾没事,只是今日倒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战场之上绝不能掉以轻心。”

    荀彧一听也是颇为欣慰。

    随即,曹昂下令开始重整大军。

    再说关羽率部突围后,他很快便赶到了无虑县城下。

    牵招见到关羽归来时也是立即下令开城了。

    紧跟着,牵招立即下了城楼。

    待关羽和牵招在城门处碰面,牵招立即对关羽说道:“关将军,您没事吧?”

    “子经,吾没事,只是没想到曹昂身边竟然带着许褚。”

    “如若不然,吾只用这一千骑兵便能击退魏军。”

    牵招听后并未发表什么意见。

    再转回城外。

    待魏军重新整合,曹昂对身边的荀彧说道:“荀先生,今日那关羽突然冲来,吾认为敌军的援兵已至,我们接下来是否继续强攻此城?”

    “大公子,刘备虽然夺取了辽东,可其兵力并不占优,我们只需继续进攻即可。”

    曹昂听后这才安心。

    随即,曹昂下令继续进攻起了无虑县。

    牵招、关羽见魏军发起进攻,他们也是率部迎战了起来。

    攻城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月,魏军仍然未能攻破无虑县。

    就在这个时候,公孙度的二子公孙恭终于平定了三韩地区将此地纳入了辽东的势力范围。

    正当他准备返回辽东的时候,他收到了公孙康被刘备杀害的消息。

    大惊之下,公孙恭也是追问起了公孙家的门客。

    公孙家的门客见公孙恭不信,他也是向公孙恭发起了毒誓。

    公孙恭听后一时间完全无法接受。

    待公孙恭缓了缓,他顿时召集了麾下部众商议起来。

    “诸位,如今辽东被刘备这个小人夺取,我们现在恐怕是有家也不能回了。”

    这个时候,公孙恭身边的谋士付仲站了出来说道:“主公,那刘备就是个宵小之辈,先主在世收留于他,没想到他却干出如此恶心的事情,臣以为我们应当向曹丞相求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拿回属于公孙家的领地。”

    公孙恭听完付仲的话后,他顿时沉思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当即决定遣使出海前往冀州。

    之后,公孙恭带着兵马留在了三韩地区。

    这个时期,刘备也是加紧将辽东郡变为自己的领地。

    再转回无虑县这边。

    魏军强攻一个月后,辽东的天气彻底转寒,魏军将士开始出现了非战斗减员。

    曹昂看见这个情况时,他很是忧心的召集了众人并说道:“诸位,我们如今强攻已有月余,辽东的天气已经变得天寒地冻起来,将士们恐怕无法熬过这样的天气,若实在无法攻克无虑县,我们只有撤兵了。”

    听到曹昂这么说,众人也是忧心不已。

    紧跟着,荀彧进言道:“大公子,臣以为我们应当即可撤兵,辽东苦寒,将士们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天气,如今无虑县又无法攻克,继续在城外驻扎下去也于事无补。”

    曹昂听后又询问起了其余众人。

    其余众人见曹昂发问,他们基本上都赞成了荀彧之言。

    曹昂考虑了一下还是答应撤兵了。

    很快,魏军便在曹昂的带领下撤离了无虑县。

    无虑县内的牵招、关羽得知魏军撤兵,他们也是长舒了一口气,因为辽东的天气已经不适合打仗了。

    再说魏军穿过医无虑山后,他们当即来到了交黎县驻扎了下来。

    之后,曹昂写了一封奏折传往了钜鹿县。

    当曹操收到曹昂传来的书信后,他马上便打开看完了。

    紧跟着,曹操感慨起来:“没想到辽东的天气如此恶劣,能够作战的时间竟然最多只有一个月。”

    “看来要想彻底镇压刘备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之后,曹操调集了冀州的棉袄开始往辽西郡输送。

    过了一段时间,公孙康的信使终于乘船跨过了大海来到了冀州境内。

    随后,信使立即向着钜鹿县赶去了。

第549章 联公孙再征辽东

    公孙恭的信使来到钜鹿县后,他很快便向曹操递交了拜帖。

    曹操得知公孙恭遣使前来时,他很是疑惑的心想:‘公孙恭?难道说刘备没有对公孙家的人斩尽杀绝吗?’

    想到这里,曹操最终还是决定接见使者。

    很快,公孙恭的信使李休便来到了曹操的面前。

    待李休行礼过后,曹操顿时询问起来:“你是公孙恭的信使?”

    “回曹丞相,在下的确是公孙大人的信使。”

    “那公孙恭和公孙度、公孙康是什么关系?”

    “回曹丞相,公孙度是公孙大人的父亲,公孙康是公孙大人的兄长。”

    曹操确认了公孙恭的身份后,他当即说道:“既然是如此,那为何他却没有遭到刘备的谋害?”

    李休一听很是尴尬,但为了讨好曹操,他当即解释起来:“回曹丞相,公孙大人曾奉命讨伐三韩地区,故而他没有遭到刘备这个小人的毒手。”

    “原来是这样。”

    紧跟着,李休向曹操说明了他的来意。

    “曹丞相,公孙大人对刘备恨之入骨,可以我们的力量恐怕无法驱逐刘备,在下此次前来便是代替公孙大人前来寻求曹丞相的帮助。”

    曹操一听这话当即沉思了起来。

    ‘如今刘备占据辽东,昂儿首次出征便被阻拦在了无虑县外,若有公孙家的人帮助,那么夺取辽东必定是事半功倍。’

    想到这里,曹操顿时应允了李休的话。

    李休见曹操同意联合,他也是颇为欣喜的感谢起了曹操。

    这个时候,曹操提出了他的条件,他要求公孙恭必须协助魏军攻克无虑县,只有魏军拿下了无虑,魏军才有机会涉足辽东。

    李休听后想也没想便答应了下来,因为他早已决定投靠曹操,毕竟刘备、公孙恭根本无法和坐拥六州的曹操相提并论。

    曹操察觉到李休的心思后,他并未戳破,毕竟有一个这样的人更能帮助他彻底剿灭辽东势力。

    随后,李休也是向曹操请辞离开了。

    待李休离去,曹操当即书信一封传往了辽西郡。

    一个月后。

    李休终于回到了三韩地区并面见了公孙恭。

    公孙恭见李休终于回来了,他当即询问道:“李休,此次出使曹丞相结果如何?”

    “回主公,曹丞相已经答应联合,但曹丞相有一个条件。”

    “是何条件?”

    “曹丞相希望我们出兵协助魏军攻打无虑县。”

    公孙恭一听立马回道:“李休,此事并不难,你答应曹丞相了吗?”

    “回主公,臣已替您应允了。”

    “那就好。不知魏军何时进攻无虑县?”

    “待辽东天气转暖的时候。”

    公孙恭沉思了一下心里马上便有数了。

    再转向辽西郡交黎县。

    曹操的信使来到交黎县后,他很快便面见了曹昂并将曹操的书信转交给他了。

    待曹昂看完曹操传来的书信,他立马召见了荀彧并将书信内容告诉了他。

    荀彧听完曹昂的话后,他当即说道:“大公子,既然公孙家的人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那我们理应利用起来。”

    曹昂听后却是有些受打击了,毕竟他首战失利之后,曹操立马给他派了帮手。

    过了一会儿,曹昂渐渐的释然。

    冬去春来。

    辽东的天气转暖之后,曹昂再次起兵向着无虑县进军了。

    与此同时,公孙恭也是带着兵马从三韩地区出发了。

    这个时期,刘备也基本剿灭了公孙家的余孽,初步安定了辽东郡。

    在管宁、胡昭、王烈、张臶四位大才的协助下,辽东的发展也是踏上了快车道。

    可没等刘备高兴太久,曹昂率领的魏军再次杀到了无虑县外。

    镇守无虑的关羽、牵招二人得知魏军再次来犯,他们当即上了城楼开始查看。

    当关羽看见魏军的兵马后,他顿时感慨起来:“这魏军还真是阴魂不散,如今天气刚刚转暖,他们竟又举兵而来。”

    一旁的牵招听后顿时接道:“关将军,魏军虽卷土重来,可主公也已平定了辽东,我们只需坚守此城,魏军便休想踏入辽东领地。”

    关羽听后顿时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胡须并望向了城外。

    这个时候,魏军也是在曹昂的指挥下开始安营扎寨了起来。

    再转向公孙恭这边。

    从三韩地区出发之后,公孙恭部便乘坐海船前往了辽东郡。

    魏军抵达无虑县后没多久,公孙恭的兵马便来到了辽东湾下船了。

    随后,公孙恭派出了李休前去联系魏军。

    而他则带着麾下的两万兵马紧随其后向着无虑县进军了。

    李休带着公孙恭的使命一路疾行终于赶到了无虑县外。

    很快,李休来到了魏军大营外。

    魏军士卒见到李休后立即将其绑进了大营。

    当曹昂得知士卒抓了一个奸细时,他连忙赶去查看起来。

    李休见到曹昂后,他连忙解释起来:“曹大人,在下是公孙将军的使者。”

    曹昂一听十分狐疑,因为他听到的汇报并不是这样。

    随即,曹昂问了李休几个问题。

    待李休回答完毕,曹昂当即下令为李休松绑了。

    然后,曹昂带着李休前往了魏军的帅帐。

    待二人落座之后,曹昂顿时向李休表达了歉意,毕竟他的士卒抓错人了。

    李休见状连忙表示并不在意。

    紧跟着,曹昂询问道:“李先生,既然你是奉公孙将军的军令前来,那不知公孙将军的兵马现在到何处了?”

    “回公子,我家主公的兵马已经在辽东湾靠岸下船,不出三日,我家主公的兵马便能赶到这里。”

    曹昂听后很是吃惊,他没想到公孙恭的兵马竟然这么快就来到无虑县了。

    随即,曹昂说道:“公孙将军的兵马来的如此迅速,不知他们可曾被刘备发现?”

    “回公子,我家主公走的是海路,刘备并不知情。”

    曹昂一听顿时有了一丝想法。

    紧跟着,曹昂派人召来了荀彧并将李休告诉他的消息转告了他。

    然后,曹昂又说道:“荀先生,公孙将军的兵马还未被刘备军知晓,吾以为我们可以利用这点来夺取无虑县,不知您意下如何?”

    荀彧考虑了一下当即赞同了下来。

    曹昂见荀彧也表示赞同,他跟着便将自己的谋划讲了出来。

    荀彧听完后当即说道:“大公子,吾认为此计可行,关羽绝对猜不到会有另外一支兵马进攻无虑县。”

    得到荀彧的首肯,曹昂当即让李休回去向公孙恭传达。

    李休听后立即便辞别了曹昂。

第550章 无虑危机

    随着李休离去,曹昂这边当即举兵向着无虑县发起了进攻。

    关羽、牵招见魏军攻城,他们也是在城楼上指挥了起来。

    待魏军进攻了一日,李休终于回到了公孙恭的身边并向其转达了曹昂的计划。

    公孙恭听完李休的转达后,他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随即,公孙恭下令让麾下的兵马开始按计划行事。

    再转回无虑县。

    魏军连续强攻了三日,城内的守军不断调往西门进行坚守。

    这个时候,公孙恭的兵马终于赶到了无虑县的南门外。

    紧跟着,公孙恭派出了斥候前去查看。

    待斥候观察了一番,他们迅速归去向公孙恭汇报了起来。

    公孙恭得知南门的防备十分松懈时,他立即下令向着南门发起了突袭。

    随着公孙恭的兵马出现,南门的守军一面准备守城,一面则有士卒前往了西门。

    很快,公孙恭部便架起了云梯开始攀登起了城楼。

    城内的守军则在城门校尉的指挥下开始防守起来。

    待南门这边坚守了一会儿,西门的关羽、牵招收到了南门告急的消息。

    猛然得知南门的情况时,关羽和牵招二人都是吃惊不已。

    紧跟着,牵招向关羽请缨道:“关将军,南门那边就让末将前去吧!”

    “那就有劳子经了。”

    随即,牵招迅速率部赶往了南门。

    当牵招抵达南门的时候,公孙恭的兵马已经登上了城楼。

    牵招见状立即带着麾下部众迎战了上去。

    与此同时,关羽也是在西门顽强抵抗魏军的进攻。

    说回南门这边。

    牵招率部与公孙恭部激战了一会儿,牵招渐渐的稳住了南门的局面。

    城外的公孙恭发现本方的兵马迟迟未能打开城门,他顿时又加派了人手进行强攻。

    虽然如此,可牵招却牢牢守住了南门。

    待公孙恭部又强攻了一阵,他们还是未能突破牵招镇守的防线。

    见此情形,公孙恭十分的尴尬,毕竟魏军都已经为其吸引了城内守军的注意,可他却仍然无法攻破无虑县。

    随即,公孙恭下令将全部的兵马投入了进去。

    牵招见状却丝毫不惧,因为他已经摸清了公孙恭部的实力。

    公孙恭部全军突击攻打了近两个时辰,他们还是未能破开城门。

    这个时候,天色也是昏暗了下来。

    公孙恭见状只得无奈的下令收兵了。

    随后,公孙恭派出了李休前去向曹昂表示歉意。

    曹昂得知公孙恭竟然未能攻破无虑县时,他一时间竟无话可说,他没想到公孙恭的实力如此羸弱。

    待曹昂沉思了一下,他当即让李休回去告诉公孙恭暂时休兵。

    李休离开大营后,曹昂召集了麾下众人并说道:“诸位,今日公孙恭部未能攻破无虑县的南门,吾的声东击西之计未能成功,且公孙恭也已暴露,接下来我们该如何攻破这无虑县?”

    听到曹昂这么说,众人也是沉思了起来。

    这个时候,荀彧进言道:“大公子,无虑县内镇守的大将是刘备的结义二弟关羽,此人性格颇有些自傲,我们不妨试一试引诱其出城。”

    曹昂考虑了一下当即答应了下来。

    翌日。

    曹昂派出了士卒开始辱骂关羽。

    关羽听后却是漠然一笑,因为他已经懂得收敛自己的性子。

    城外的曹昂见士卒骂了半天也未能激出关羽时,他当即对身边的荀彧说道:“荀先生,这关羽好像不受激啊!”

    荀彧想了想然后又进言道:“大公子,这关羽与那刘备情同手足,我们不妨让士卒骂刘备吧!”

    曹昂想了想当即传下了军令。

    很快,魏军士卒开始辱骂起了刘备。

    关羽听后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

    这个时候,牵招因为在南门提防公孙恭部,所以关羽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对关羽进行劝阻。

    关羽忍无可忍之后,他当即下了城楼并骑马出城了。

    随着关羽单枪匹马出了无虑县,他当即朝着魏军士卒大喝起来:“尔等竟敢辱我大哥,吾定饶不了你们。”

    话音一落,关羽当即拍马杀向了魏军士卒。

    曹昂见关羽竟然独自杀出城时,他当即派出了许褚前去迎战。

    很快,魏军士卒便为许褚让开了一条道路。

    许褚冲出去后顿时大喝道:“关羽,今日我便要报你那一刀之仇。”

    关羽听后却并未理会,他只是快速的冲向了许褚。

    转眼间,关羽和许褚便各自挥刀迎战了起来。

    荀彧见到这个情况后,他当即向曹昂进言道:“大公子,这关羽独自出城,城内势必空虚,我们可派一支兵马从北门发动奇袭。”

    曹昂听后顿时观察了一下战场的动静。

    很快,曹昂便召来了曹洪并对其说道:“叔父,这关羽被许褚将军缠住了,吾希望你带领一支兵马从北门发动奇袭。”

    曹洪听后立即领命而去。

    这个时候,关羽在与许褚对战的过程中渐渐的清醒了过来。

    随即,关羽开始找机会脱身了。

    曹昂见势不妙,他立即又派出了韩琼。

    韩琼得到曹昂的军令后,他迅速纵马冲了出去。

    当许褚发现韩琼赶了过来时,他当即喊道:“韩将军切莫插手,今日吾势要报仇雪恨。”

    韩琼一听顿时回道:“好,那吾就为许将军掠阵。”

    关羽见一旁又多了一个韩琼,他一时间很是懊恼。

    这个时候,南门的牵招得知了关羽出城的消息。

    大惊之下,牵招连忙赶往了西门这边。

    待牵招抵达西门后,他一眼便看见了正在独自厮杀的关羽。

    而且魏军还有一员大将在旁边虎视眈眈。

    见到这个情形,牵招顿时大呼:“关将军为何又出城去了?这下我军的形式十分不妙。”

    听到牵招的大呼,立即有士卒禀报了起来。

    牵招得知关羽是中了激将法,他顿时也是有苦难言。

    就在这个时候,曹洪麾下的一万兵马也是赶到了北门这边。

    待曹洪观察了一下北门的情况,他当即下令发起了突袭。

    很快,魏军士卒便推着撞车和云梯向着无虑县发起了冲锋。

    无虑县北门的守军看见魏军杀到时,他们十分惊讶。

    紧跟着,立即有士卒赶往了西门。

    这个时候,北门的魏军士卒却是已经靠近了城门开始进攻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西城楼上的牵招得知了北门遇袭的情况。

    大惊之下,牵招顿时直呼不妙,因为关羽还在城外,城内的大将完全不够用。

    待牵招沉思了一下,他当即决定援救关羽,毕竟城池丢了还能再打回来,可关羽若是死了,他的后果也不敢想象,毕竟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

第551章 夺无虑魏军进逼

    很快,牵招便集结了城中的三千骑兵出城去了。

    这个时候,魏军主将曹昂也看见了牵招的那支骑兵。

    随即,曹昂当即下令发起了冲锋。

    魏军将士得令之后迅速向着牵招部冲了过去。

    正在厮杀的关羽发现魏军士卒发起冲锋了,他的心里更加的焦急,可许褚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打算。

    无奈之下,关羽当即使出了自己的另外一招绝学--飞龙在天。

    这个时候,只见青龙偃月刀宛如一条真龙从空中直扑许褚。

    许褚见状很是震惊的避让了这一招。

    抓住空隙的关羽当即纵马而逃。

    韩琼见状则顺势追击了起来。

    紧跟着,许褚拍马也冲了出去。

    再说关羽跑了一阵,牵招带的骑兵终于接应上了关羽。

    关羽见到牵招也领兵出来时,他当即说道:“子经,你怎么也出城了?”

    “关将军,无虑县的形势有些不妙,魏军一支兵马绕到北门发起了突袭,以末将推断,无虑县恐怕保不住了。”

    关羽一听十分惊讶。

    紧跟着,关羽下令速速回城。

    这个时候,韩琼、许褚先后追了上来。

    牵招见状立即对关羽说道:“关将军,你先走,我来断后。”

    “不可,那韩琼、许褚皆有万夫不当之勇,子经留下恐有性命之忧。”

    牵招听后却是回道:“关将军,若是让敌军追上来,无虑县马上就会不保,还请关将军先回城中。”

    还没等关羽回话,韩琼终于追了上来并大喝起来:“关羽休走!”

    关羽听到韩琼的呼喊后,他当即说道:“子经速速与我一起撤离。”

    牵招见关羽这么说,他最终也只能应允下来。

    与此同时,曹洪指挥的兵马也是从北门破城而入。

    随后,曹洪亲率大军赶往了西门。

    这个时候,关羽、牵招二人带着三千骑兵并未直接回无虑县,他们开始绕路撤退。

    城楼上的牵招副将看见这个情况,他立即下令撤军了,因为牵招早有叮嘱。

    再说曹昂见关羽竟然没有直接回城,他一时间十分的疑虑。

    荀彧见状却早已猜了出来,但他并未向曹昂进言,因为曹操让曹昂担任主将便是要磨砺他的能力。

    曹昂思索了一下发现自己猜不到关羽的意图,故而他下令让许褚、韩琼撤了回来。

    待二人归来后,曹昂终于反应过来了。

    然后,曹昂说道:“不好,关羽这是要放弃无虑县。”

    紧跟着,曹昂便想下令追击。

    荀彧见状顿时出声阻拦了下来。

    曹昂听到荀彧发话后,他顿时疑惑的询问起来:“荀先生,为何我们不能追击关羽呢?”

    “大公子,如今南门外尚有公孙恭的兵马,我们若是离开了无虑,那岂不是给公孙恭做了嫁衣?”

    曹昂一听马上便反应过来。

    随即,曹昂下令进入了无虑县。

    待魏军彻底掌控了无虑之后,曹昂这才派人邀请公孙恭入城了。

    公孙恭得知魏军竟然已经拿下了无虑时,他一时间十分惊讶,因为他这边都还没怎么出力呢。

    虽然震惊,但公孙恭还是迅速率部入城了。

    很快,曹昂一行人和公孙恭一行人在无虑县县衙碰面了。

    紧跟着,公孙恭向曹昂行礼起来并感谢了他的帮助。

    曹昂听后顿时回道:“公孙将军,刘备此人虚伪至极,家父对其也是恨之入骨,帮助你其实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公孙恭听后顿时笑了起来。

    随后,曹昂设宴庆祝他们成功夺取了无虑县。

    与此同时,牵招的副将也是带着兵马与关羽、牵招二人合兵一处了。

    当关羽看见主力兵马并未折损太多时,他顿时对牵招说道:“子经,这兵马你可是早有安排?”

    “回关将军,末将以为无虑坚守不住,便自作主张让麾下副将带领大军撤离了无虑。”

    说完,牵招也是向关羽请罪起来。

    牵招的副将见状也跟着请罪起来。

    关羽看到这个情况却搀扶起了他们并说道:“你们二人何罪之有?怪只怪我还是意气用事了。”

    “子经,如今无虑已失,吾打算撤到辽队县重整旗鼓。”

    牵招听后十分赞成,因为辽队县是襄平县最后的屏障。

    意见统一后,二人当即举兵向着辽队县撤兵了。

    同时,关羽也派出了士卒前去襄平县报信。

    再说魏军和公孙军在无虑县休整了几日,曹昂当即召集了众人开始议事。

    “诸位,如今我们已经拿下无虑县,接下来吾打算继续深入彻底剿灭刘备的势力。”

    众人听后纷纷响应了起来。

    紧跟着,曹昂对公孙恭说道:“公孙将军,你世居辽东,不知你可有好的行军路线进取襄平?”

    公孙恭听后当即站了出来回道:“回曹公子,要想进取襄平,除了往辽队县之外别无他路。”

    曹昂一听很是无语,他没想到辽东这里竟然只有一条路。

    这个时候,荀彧进言道:“大公子,看来我们仍需费点功夫了。”

    曹昂听后很是无奈的应允了一声。

    待大军休整完毕,魏军和公孙军一起向着辽队县进发了。

    这个时候,关羽、牵招也是带着无虑县的兵马驻扎在了辽队县。

    同时,襄平县内的刘备也收到了关羽的来信。

    当刘备得知关羽竟然丢了无虑县时,他立马召集了麾下群臣开始商议此事。

    群臣得知无虑失守后,大家也是震惊不已。

    紧跟着,田丰进言道:“主公,虽然无虑失守,可我军仍可在辽队县以辽河天险据守辽东,还请主公即刻发兵辽队县增援关将军,若辽队县也丢失,那辽东领地便会彻底暴露在魏军的铁蹄之下。”

    刘备听后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之后,张飞、田豫二将也是和刘备一起整军向着辽队县进发了。

    随行的还有军师田丰。

    至于管宁、胡昭、王烈、张臶四位大才则留守在了襄平县处理政务。

    待刘备点齐了三万兵马后,他当即向着辽队县进发了。

    与此同时,魏军和公孙军也是一起向着辽队县行军。

    三日后,刘备的大军便率先赶到了辽队县与关羽部合兵一处了。

    入城之后,田丰立即向刘备进言道:“主公,辽队县西面的辽河乃一处天险,我们应当即刻领兵赶至河边驻军防备。”

    刘备一听立马便答应了下来。

    随后,刘备留下了田豫和一万兵马坐镇辽队县,而他则带着余下的三万多人向着辽河进发了。

    这个时候,魏军和公孙军的兵马也快要抵达辽河了。

第552章 辽河对峙

    刘备军在辽河东岸驻军下来后没多久,魏军和公孙军的兵马终于赶到了辽河的西岸。

    当他们看见河对岸的营地时,曹昂十分惊讶的说道:“没想到刘备竟然在辽河驻军了下来。”

    这个时候,荀彧进言道:“大公子,看来此地便是我们与刘备决一雌雄的地方了,吾以为我们也应在河边扎营。”

    曹昂考虑之后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与此同时,东岸的刘备也看见了魏军的身影。

    紧跟着,刘备说道:“元皓,看这魏军的兵马数量,他们起码是我们的一倍之多,若辽河结冰,我们恐怕很难守住啊!”

    “主公,所以我们必须在辽河结冰前击退魏军。”

    “不知元皓有何妙计?”

    “恕臣惭愧,暂时还未想出办法。”

    刘备听后也没有强求。

    再转向辽河西岸。

    魏军驻扎下来后,曹昂也召集了麾下众人开始商议起来。

    “诸位,如今刘备军就在辽河东岸驻扎,不知大家可有办法渡过辽河?”

    听到这话,公孙恭立即站了出来接道:“曹公子,吾麾下有一支海船船队在辽东湾停靠着,我们可以乘船跨过辽河。”

    曹昂听后很是欣喜。

    这个时候,荀彧却说道:“大公子,吾认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

    曹昂见荀彧这么说,他疑惑的问道:“荀先生何出此言?”

    “大公子,我们麾下的士卒皆不识水性,如果贸然登船,恐怕会导致将士们战力大损。”

    曹昂一听马上便放弃了乘船的打算,因为魏军将士的确都不识水性。

    公孙恭见曹昂拒绝乘坐海船,他顿时又进言道:“曹公子,若不乘坐海船,那我们要想跨过辽河只有等它结冰才行了。”

    “结冰?那岂不是又要等到天寒地冻的时候?”

    “这样可不行,我军将士根本就适应不了这样的天气。”

    公孙恭见曹昂又拒绝了他的提议,他顿时只得退了回去,因为他也无计可施了。

    曹昂见公孙恭退了回去,他顿时向荀彧问计道:“荀先生,你有什么办法吗?若不能在夏季剿灭刘备的势力,我们恐怕又要被迫撤兵了。”

    荀彧沉思了一下当即回道:“大公子,为今之计只有强渡辽河了。”

    “强渡?可刘备的大军就在辽河东岸,强渡恐怕无法成功啊。”

    “大公子,臣所说的强渡并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智取。”

    “还请荀先生明示。”

    “大公子,臣今日观察了一下刘备军的大营布置,吾发现刘备军的大营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是何缺陷?”

    “就是他们毁掉了过河的渡桥。”

    听到这话,曹昂一脸茫然,就连其余众人也百思不得其解。

    紧跟着,曹昂当即追问起来。

    荀彧随即解释道:“大公子,通过被毁的渡桥,臣发现辽河的水位并不深,我们可以趁夜筑桥。”

    听到这里,曹昂终于有那么一丝思绪了。

    紧跟着,曹昂说道:“荀先生的办法倒是可以一试。”

    荀彧听后却回道:“大公子,趁夜筑桥之前,我们还需转移刘备的注意以免让其发现端倪。”

    “不知荀先生有何建议?”

    “大公子,我们可以将兵马分成两队,一队白天强渡吸引刘备注意,另一队则去准备架桥的木头并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

    曹昂听后当即便应允了下来。

    “韩琼听令。”

    “吾命你带领两万人马在白天强渡辽河。”

    “末将遵命!”

    “曹洪听令。”

    “吾命你领兵一万砍伐树木并寻找渡河的地点。”

    曹洪听后也是立马应允了下来。

    紧跟着,曹昂下令让魏军将士开始伐木造船。

    三日后。

    韩琼带着两万人马和造好的竹筏来到了岸边。

    这个时候,韩琼下令道:“众将士听令,给我冲!”

    魏军将士随即将竹筏扔到了辽河上并开始渡河了。

    很快,东岸的刘备便收到消息并来到了河岸边。

    当刘备看见魏军竟然乘坐竹筏渡河时,他当即下令道:“子经、云长,你们速速指挥弓箭手进行阻击。”

    牵招、关羽听后当即领命行动起来。

    很快,刘备军的弓箭手便列成了一排。

    然后,牵招、关羽分别指挥一半的弓箭手,向着正在渡河的魏军放箭了。

    面对这漫天箭雨,魏军士卒只能冒死冲锋。

    转眼间的功夫,大批魏军士卒被射成了刺猬跌入了辽河之中。

    曹昂看到这个情况虽然于心不忍,可为了渡河大计,他只能忍痛以士卒的生命来换取过河的机会。

    韩琼见将士们折损上千人后,他当即下令鸣金了。

    魏军将士听到鸣金声响起迅速撤回了辽河西岸。

    关羽、牵招见状当即也下令停止放箭了。

    刘备见魏军强渡失败,他顿时说道:“看来这曹昂的能力尚不及其父曹操的万分之一。”

    听到刘备的话后,田丰却总感觉有些违和感,可他一时间却无法理清思绪。

    之后数日,韩琼不断指挥着魏军强渡辽河,但他们都被刘备军给击退了。

    到了这个时候,田丰心里不详的预感越来越强烈,他总感觉自己算漏了什么地方,可他就是想不出来是哪里遗漏了。

    魏军连续强渡七日后,荀彧当即向曹昂进言道:“大公子,今晚便是我们渡河的最佳时机。”

    曹昂听后立即对曹洪说道:“叔父,今晚的强渡就有劳您了。”

    “请大公子放心,曹洪一定架桥成功助大军渡过辽河。”

    曹昂听后当即让曹洪带领一万兵马先行出发,而他则集结起了大军准备渡河。

    就在这个时候,田丰终于猜到了魏军的意图。

    随即,田丰迅速赶去面见了刘备。

    刘备见到田丰着急忙慌的赶来时,他顿时询问道:“元皓何事惊慌?”

    “主公,我们上当了。”

    “上当?这话从何谈起?”

    “主公,魏军连续七日在白天强渡辽河,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硬闯。”

    “什么!那元皓以为如何?”

    “主公,臣断定,今夜必有魏军架设浮桥强渡辽河,还请主公速速调集兵马伏击魏军。”

    刘备一听顿时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刘备回道:“元皓,可我们根本不知道魏军会从何处渡河啊!”

    “主公,魏军要想渡河势必要寻找我军的薄弱之处。”

    “元皓,这辽河如此之大,我军的薄弱之处肯定是数不胜数,这样我们还是处于被动啊!”

    待田丰沉思了一下,他当即回道:“主公,依臣之见,能够架设浮桥的地方应当有三处,其一是我们所在的渡桥,其二是渡桥上游,其三则是渡桥下游。”

    “元皓,以我军的兵马最多只能顾及两个地方。”

    “主公,臣以为我们可重兵把守渡桥和渡桥上游。”

    “渡桥下游虽然也能架设浮桥,可下游的水势湍急,以魏军士卒的水性根本无法成功。”

    刘备听后终于召集了麾下众将并开始安排了起来。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7193/ 第一时间欣赏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最新章节! 作者:贝洛克所写的《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为转载作品,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介绍:
汉失其鹿,群雄共逐。
董卓文有李儒,武有超一流吕布,军有飞熊军;
曹操文有荀彧,武有超一流越兮,军有虎豹骑;
袁绍文有田丰,武有超一流韩琼,军有大戟士;
孙策文有鲁肃,武有超一流赵凡,军有丹阳兵;
……
意外穿越至此的历史系大学生如何才能在这乱世中存活下去呢?
别怕,有隋唐英雄召唤系统来帮忙。
斗将有秦琼、罗成、尉迟恭……
谋略有房乔、高熲、杜如晦……
这还不行?那就组他个十三虎翼王牌军。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召唤隋唐英雄闯三国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