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孩子们的盼头
因为他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在与顾云啸的比试中,他的收获良多。
以前在家中,周围的人与他比试都只是为了应付他,过不了多久就认输,要不是他勤学苦练,加上师傅认真的教导,他根本练不出这身功夫。
可是后来师傅离开了,就没有人再愿意认真陪他练习了,每个人都觉得他不需要这么努力,只要过得开心就好,甚至有一段时间他自己也这么认为。
而现在他发现原来这些根本就不够,他还差得很远。
所以当比试结束,夏风继续发起了对顾云啸的挑战,“下次等我抄完了课文,我还是要和你比试。”
顾云啸没有回答,依然是看向林诗诗。
这一次林诗诗也不再纠结了,直接一个字,“好。”
并对夏风说道,“以后你也不用再说了,如果想要比试就把抄好的课文交给我。”
反正说了也是重复,干脆就让他们自己安排吧,左右就是这么一回事,说来说去也一样。
与其每次来一遍,还不如直接定下来省事。
她算是看出来了,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既然夏风愿意做那挨打的黄盖,她就由他们去吧。
夏风对这个结果表示十分赞同,“那就这么说定了,以后我每次抄完了课文就直接去比试。”
而学堂的孩子们看到这个情景也都特别开心,如此一来就说明他们以后每隔十天就可以看一场比试,真是这平淡的学堂生活最好的娱乐啊。
看来这夏风来了也不是坏事嘛。
从此之后每隔十天,夏风就会交一份抄好的课文给林诗诗。
其实经过了几次抄课文的经历,他抄写的速度已经快了很多。
反正就那么几篇,他都烂熟于心,闭上眼睛都能抄出来,后来根本用不了几天。
之所以要每隔十天,他还是想多一些时间来研究功夫的门路,以便在下一次能得以实行。
于是这么一来,每个月有三天夏风便会与顾云啸比试一场,顾云啸在每次的比试之中都会发现夏风有所进步,这让他也来了兴致,对每次的比试都欣然接受。
这每次的比试对夏风有所帮助,同时也让他有了新的认识。
两个人对此都十分满意,虽然夏风每次还是输了,可是他却不以为意,这一次比完了下一次再来。
而每个月的这三天也成了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了,大家终于发现生活有了盼头,都纷纷期待这三天的到来,平时的学堂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了起来。
只要到了这一天,孩子们便早早的准备好各种吃食,放了学就围在一起,跟过节似的。
等到比试开始了就可以边吃零嘴边看节目,吵吵闹闹,议论纷纷,让林诗诗有种回到了现代社会,看武术格斗比赛的感觉,这要立个招牌,就可以卖门票了。
如此这般,渐渐过了两个月,顾云啸和夏风的功夫都有了不少进步,两个人便都把比试当作了默认的约定。
而由于夏风来到了学堂,住进小胖子家里,村子里又有了新的发现,土地庙的东西没有人吃了。
人们渐渐看出来,他们敬献的贡品都原封不动的放在土地庙里,不会再减少了。
本来他们以为是自己献得贡品不够好,有些人便专门把宰牛后的牛头留下来送到土地庙里,还有的人也专门把陈酿的好酒留下来送到土地庙里。
如此这般,平时连自己都不舍得吃的东西都被送到了土地庙。
可是依然没有用,偶尔会减少也只是几只野猫从山里跑了出来,在庙里觅食被人们发现。
又或者是野鹿,野兔,鸟雀等动物跑到庙里吃东西。
除此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人们开始怀疑是不是土地公公不喜欢这个村子,离开了,有人便请人作法事想把土地公公请回来,可是还是没有用。
过了一段时间,看着没有任何动静的贡品,人们只能承认土地公公不在了。
对此大家都十分惋惜,土地庙也慢慢冷清了下来。
消息传到了学堂里,孩子们也对此禁不住议论起来。
这一天王小毛便对着刘老大说道,“你知不知道土地庙的事情,听人们说,好像土地公公不显灵了。”
刘老大当然也有所耳闻,“是啊,我本来还想着去拜一拜的,结果没有想到土地公公这么快就离开了。”
旁边的马大天却凑了过来,说道,“我觉得说不定就根本不是土地公公。”
刘老大连忙问道,“为什么?”
马大天摸了摸下巴,“还记得在土地公公之前发生的事情吗,那个时候很多村民家里的东西都被偷了,王小毛的家里鸡被偷了,吴明明家里红薯被偷了,小胖子家里衣服被偷了。”
王小毛点头承认,“是这样的,我到现在还记得,而且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现是谁偷的。”
此时吴明明也走了过来,说道,“我家里和你家里一样,到目前为止都不知道是谁把我们的红薯给偷了。”
刘老大回忆起来,“这么说倒确实如此,后来只听说有人认为这是土地公公做的,他老人家嘴馋了,才偷了村民的东西吃。”
王小毛赞同道,“嗯,我家里的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马大天摆了摆手,颇为疑惑的说道,“可是真的要是这样,土地公公就不会离开啊,如果他真的谗嘴,遇到好吃的就不会放弃了。”
吴明明说道,“这也不一定,谁知道土地公公是不是在这里呆腻了,不想呆,才走了。”
马大天又疑惑的说道,“那也不会,我们村里给土地公公献的贡品是最多的,其他的村里哪有这么多,我听别的村子的亲戚说,他们根本不会送那么多好吃的东西给土地庙,如果是这样,土地公公去了别的村子,比得上我们村孑有这么多吃的吗。”
王小毛几个人听了,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此时的他们只是自行猜测,由于林诗诗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没有把夏风的事说出来,也叮嘱过小胖子和梅梅,把这件事保密,他们并不知道土地公公说的就是夏风。
第一九九章 猜测
不过虽然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情,可并不妨碍把这件事情给猜出来。
特别是马大天,他一直都十分怀疑夏风的身份,所以对他的情况就特别关注。
在他看来,夏风的出现就很可疑,而且他发现,当夏风出现之后,土地庙里的东西就没有人吃了。
王小毛听到马大天的分析,便问道,“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土地公公真的消失了吗?”
马大天意味深长的说道,“我觉得土地公公这件事就是一个骗局。”
几个孩子听了他的话,都十分吃惊,刘老大禁不住皱起了眉头,“不至于吧,这种事谁会骗人,难道还有谁敢冒充土地公公吗?”
吴明明也不相信,“我也不觉得会有人用这件事欺骗大家。”
马大天却摆出了一个神神秘秘的表情,“这可说不定,真要说起来,还确实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王小毛连忙问道,“谁可以做到,难道真有这样的人?”
马大天偷偷的瞧了瞧周围,看到其他的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注意到这里,特别是夏风,现在正坐在位子上忙着抄课文,根本没时间管别的。
他便压低了声音,对着面前的几个人说道,“我觉得有,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那个人来的时候就是土地公公失踪的时候,这土地公公十有八九就是他假扮的,因为来到了学堂,扮不了了,土地公公才消失了。”
几个人一听,都思考了起来,刘老大有些不敢置信,小声的说道,“你不会说的是夏风吧。”
马大天颇为真诚的点了点头,“就是你想得那样。”
王小毛有些好笑,“你这也太能胡扯了吧,他会扮土地公公,扮了干嘛呢?”
吴明明倒有些明白马大天的意思,“我懂了,夏风确实可以扮土地公公,他的功夫很好,如果多加注意,就可以让人们发现不了他的踪迹。”
马大天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脑袋,“还是你小子聪明,我就是这么想的。”
王小毛奇怪的问道,“但是他为什么要假扮土地公公呢?”
马大天耐心的解释道,“还记得我刚才说的吗,如果真的是他假扮的土地公公,那么之前偷你们东西的小偷就很有可能是他,因为村民们猜测的就是土地公公把东西拿走的,而他扮土地公公就是为了遮掩偷东西的事情。”
几个孩子顿时觉得他的想法太匪夷所思了,可是真要琢磨起来,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刘老大不禁问道,“那你如何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呢?”
马大天不以为然,“这有什么,直接问他不就得了,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得承认。”
王小毛倒不太赞同这种做法。
不管怎么说夏风现在也是一个学堂的同窗,不能这么逼迫别人,但是想到他们家里丢失的那几只鸡,他又犹豫起来。
刘老大低头沉思了一阵,他对马大天的话还是有些相信的,这个夏风的出现确实有些可疑。
在他出现之前发生了偷东西的事情,又发生了土地公公的事情,可是在他出现之后这些事情都奇迹般的消失了,关键是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消失的。
种种迹象表明,夏风与这些事多少有些关系。
刘老大开口道,“要不然我们放了学就去问问他,如果他不承认是自己做的就算了,如果他真的承认了,我们再来决定怎么做。”
吴明明对此比较偏向于刘老大的方法,“嗯,我也觉得要先问明白,要不是他做的,我们就不能冤枉人家。”
马大天拍板,“好,那就这么做,等到放学了我们就去问他。”
于是几个人商量好了,便在放学之后拦住了和小胖子一起准备离开的夏风。
小胖子还不知道去是什么情况,不禁问道,“你们这是要干嘛呢,不回家吃饭吗?”
马大天却摇了摇头,对小胖子道,“没有,我们就是有些事情想要问一问夏风,你不用急。”
夏风听了,便把手上的东西放回了桌子上,“说吧,你们想问什么。”
马大天看了看刘老大几个人一眼,见他们点了点头,便开口道,“是这样的,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土地公公的事情很可疑,在你来到学堂之前传得沸沸扬扬,可是当你来到学堂之后就奇迹般的消失了,我们就怀疑是和你有关系。”
刘老大在一旁补充道,“这件事只是猜测而已,我们也是随便问一下,就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谁知道夏风一听,二话不说便承认了,“是和我有关系。”
此话一出,几个孩子都立刻瞪大了眼睛,本来只是随便猜测一番,没想到他还真的承认了。
王小毛还有些不好意思,“那个夏风,我们不是要逼迫你,如果你没有做,可以不用承认。”
夏风却微微一笑,“没什么,这件事确实和我有关,村民们说的那个土地公公就是我,这是事实,我可以承认。”
马大天也勾起了一个笑容,“行,既然承认土地公公就是你,那我问你,之前村子里面那个偷东西的小偷是不是你呢?”
夏风也点头承认了,“是的,那些吃食也是我拿的。”
看到他回答的如此干脆,几个孩子反而觉得有些不太相信了,莫非他是故意说假话骗他们的?
可是仔细看了看他的神情,见他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仿佛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又犹豫起来。
这表现,好像他说的确实是真的。
刘老大瞧了他一眼,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如果你承认东西是你偷的,我们就有权利把你带到城里送官查办了,那可是要受罚的。”
夏风顿了一下,“我可以承认是我做的,但是却不会跟你们去城里,再怎么说我也没那么傻,白白去受罚,大不了离开这里,凭我的功夫这么做还是很简单的。”
几个孩子一听,居然发现他说的没有错,依照他的功夫,他完全可以这么做,一般的人还真拿不住他。
第二百章 承认
小胖子看到这一幕,出来打圆场,“你们都别争了,夏风那么做也是逼不得已,他家里出了点事情,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可是却身无分文,连吃饭都成问题,为了生活下去,他实在没有办法,才下定决心从村民那里偷些吃的饱饱肚子,他一个没长大的孩子,这么做很辛苦的,为了躲避村民的白眼,他都不敢出来,只能躲在山上风餐露宿,连件衣服都没有穿的,我们也是看他如此可怜,才把他带到学堂来的,为的是能给他一个温暖的家啊!”
周围的孩子听到他声泪俱下的描述,禁不住都打了一个哆嗦。
吴明明擦了擦眼角,实在是太可怜了,他本来以为自己每天要早起上学堂读书很可怜,没想到还有比他更可怜的,简直是人间惨剧啊。
王小毛半信半疑,但是如果真如小胖子这么说,确实夏风是被生活所迫,他就不追究那几只被吃的鸡了,毕竟谁都有落魄的时候嘛。
马大天本来张大了嘴巴,但是很快又回过神来,他可是知道小胖子的嘴巴功夫的,“小胖子,你别在这里添油加醋了。”
刘老大也不太相信小胖子的言论,“小胖子,你能保证你说的话是真的吗?”
小胖子却斩钉截铁的说道,“我说的话当然是真的,当时我看到夏风的时候,他还穿的是我的衣服呢,不信你们可以问他自己!”
几个孩子顿时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如果真的是沦落到要穿小胖子的衣服了,那确实是很惨烈的,因为他们都知道小胖子衣服的尺寸,一般人谁穿得上。
他们都看向了夏风,等待他的回答。
可是这一次夏风却犹豫了起来,支支唔唔半天没有说话。
这么糗的事谁说得出来,那可是他最难以启齿的一段时间了,压根就不想让那么多人知道,太有损他的形象了。
想他如此有逼格的人,能承认那些悲催的事情是他做的吗。
小胖子见他不回答,赶紧拉了拉他的胳膊,“夏风,你告诉他们,我说的是不是对的。”
夏风考虑了半晌,答道,“对,也不对。”
几个人见此回答,都冒出了问号。
马大天说道,“什么叫对也不对,你刚才不是回答得很干脆吗,怎么到这里说不清楚了。”
刘老大也附和道,“是啊,夏风,你就告诉我们是不是这样的。”
小胖子又拉了拉夏风的胳膊,“我说的是真的是对的,你还说过我的衣服穿着舒服,就是了大了点。”
夏风连忙道,“我那也是没办法嘛,当时我的衣服都坏掉不能穿了,才穿的你的衣服。”
其实真要说起来,他现在身上的衣服也是小胖子家里帮忙做的,因为他自己根本没有钱买衣服。
此话一出,几个孩子都惊呆了,没有想到夏风真的落魄到要穿小胖子的衣服。
夏风见到他们的表情,立刻摆了摆手,“那只是个意外,我并不知道那是他的衣服。”
刘老大露出了和吴明明一样的表情,确实是个可怜的孩子。
马大天也呆了呆,但是他又反应了过来,不对啊,那小胖子油嘴滑舌的话真能信吗,还有土地公公的事情没有解决呢。
思及此处,马大天问道,“虽然你这么说,但是也不能传播谣言,说自己是土地公公啊。”
夏风奇怪了,“我什么时候说自己是土地公公了。”
小胖子又开口道,“夏风那是没有办法,土地公公不是他传的,是村民们自己传的,他并不知道这件事,完全是被村民们逼着当了土地公公……”
“停,停!”马大天连忙打断了他的话,怕他又说个半天,还影响了自己的判断,“这件事就让夏风告诉我们,你就别说了。”
夏风也怕小胖子又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人间惨剧,立刻说道,“这件事我可以告诉你们,土地公公的传言确实不是我传的,村民们没有看过我,才以为偷东西的是土地公公,传来传去就变成土地公公显灵了,因为我看到他们送了很多贡品到土地庙,正好可以给我提供吃的,便没有澄清这件事情。”
直到这里,几个孩子才真正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没有想到背后居然是这样的原因,土地公公原来真的是夏风,简直太离奇了。
马大天这才点了点头,又说道,“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件事如果被村民们发现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不仅是你,连学堂都会被他们怪罪的。”
夏风沉思了一会儿,回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可以离开。”
反正之前他也这么做过,大不了再换一个村子呆,这难不倒他。
小胖子却不乐意了,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教他功夫的人,可不能让他走了,“夏风,你千万别这样,村民们哪那么容易知道,我们都会守口如瓶的,只要我们不说,谁都不知道。”
吴明明见到他要走,也有些不忍心,可怜的孩子,刚找个落脚地就要走,那怎么行,“夏风,你就留在这里,如果走了,你又要风餐露宿,还不如在这里有个容身之处。”
可是刘老大和王小毛却明白马大天的话不是假的,如果让村民们知道夏风偷了东西,又假扮土地公公,那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而且夏风还是大夏的人。
一时间几个人都沉默了。
夏风干脆道,“算了,我还是走吧,反正能去的地方很多,我并非一定要呆在这里。”
小胖子忙道,“你先别这么快决定,再怎么样也要跟林姐姐说一声,当时是她把你带到学堂来的,如果不告诉她,那就太伤心了。”
夏风仔细一想,是这么回事,这样便显得他很没有义气,不能这么做。
于是说道,“好,等我明天先去告诉她,再离开。”
马大天看到他这么快决定了去路,也不好再说什么。
其他的孩子想说些啥,但知道他的性格,多半也是白说,便没有开口。
等到第二天,夏风就去找了林诗诗。
第二零一章 相亲相爱
当时林诗诗正在复习功课,看到夏风走了过来,还以为是他的课文抄好了,要交给自己,便说道,“怎么了,这一次课文抄得挺快啊,才六天,还没到第十天呢。”
夏风见她这么说,摇了摇头,“我不是来交课文的。”
林诗诗奇怪道,“不是来交课文的,那是来干嘛,除了交课文,要求比试,你还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吗?”
夏风愣了愣,貌似还真是这样,他好像来到这里之后就只干了抄课文和比试两件事,除此之外就没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他今天来是要告诉她离开的事。
微微一顿,他说道,“是这样的,我这次是想和你说一声,我准备离开学堂。”
“什么?”林诗诗一下子站了起来。
夏风重复了一句,“我要离开学堂。”
林诗诗看了看周围,见其他的孩子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便把夏风拉了出去。
走到一个角落里,问道,“是什么原因,你的大哥来找你了吗?”
夏风否定道,“不是的,是我之前做的事情被其他人知道了,怕不小心传出去,给你们带来麻烦。”
林诗诗皱起了眉头,“谁知道了?我记得我说过让小胖子和梅梅不要传出去的,顾云啸和我也肯定不会说。”
夏风摆了摆手,“不是小胖子他们说的,是马大天他们自己猜测出来的。”
“有这种事?”林诗诗惊讶了。
在她看来,虽然夏风偷了东西,但是人们已经认为这是土地公公做的事情。
尽管都是村民们自己猜测的,可这个地方的人们对神明还是存在敬畏之心,再怎么样也不会想到是人冒充的。
要真猜得出是夏风做的,那还得花点心思。
她不禁问道,“他是怎么猜出来的,有证据吗?”
夏风回道,“没有,是他们怀疑是我,就跑过来问我,结果我就承认了。”
林诗诗一听,忍不住抬起手来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这二货,干嘛承认,直接说不是你做的不就完了。”
夏风赶紧捂住自己的脑袋,“你打我干嘛,大丈夫敢做敢当,我做了就要承认。”
林诗诗点了点他的脑袋,“还会跟我讲道理啊,这件事都已经过去了,又不需要你来呈英雄,我们可是完全为了你才保的密,你却自己说出去了。”
夏风嘟囔道,“我也不想骗他们嘛。”
林诗诗想了想,干脆道,“还有谁知道,你去把他们都叫过来。”
夏风撇了撇嘴,还是去叫人了。
于是过不了一会儿,马大天,刘老大,吴明明,王小毛就站在了林诗诗的面前。
马大天瞧了林诗诗一眼,看她脸色不豫,便小心翼翼的问道,“林姐姐,你找我们是什么事情啊?”
林诗诗直接问道,“是不是你们逼迫夏风承认他装土地公公的事情?”
刘老大一听,连忙道,“林姐姐,我们根本就没有逼迫他,他自己承认的,我们只是问了一句而已。”
林诗诗看了夏风一眼,夏风有些不太情愿的点了点头。
林诗诗又问向刘老大,“那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刘老大指了指马大天,“是他先猜出来的,我们也是听他的。”
马大天有些埋怨的看了刘老大一眼,“好你个刘老大,这么快就把我卖了。”
刘老大却道,“可是这件事确实是你猜测出来的啊。”
王小毛和吴明明也在一旁点头,“是啊,他说的没错。”
马大天无语的看着这几个人,只好认真的解释道,“林姐姐,是这样的,这一段时间以来土地庙里的东西好久都没有吃过,村民们都怀疑是土地公公离开了,可是据我观察,土地公公离开的那一天正好是夏风来到我们学堂,而我对夏风的身份一直有所怀疑,才猜测到他假扮土地公公的事。”
林诗诗不由得笑了起来,“马大天,没想到你还有点脑子。”
马大天笑眯眯的说道,“谢谢夸奖!”
可是林诗诗又说道,“但你这个脑子是不是用错了地方,我以前是怎么说的,咱们学堂的学生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你是怎么做的,疑神疑鬼,排挤同窗,给我找麻烦吧。”
马大天挠了挠脑袋,“林姐姐,我只是好奇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林诗诗抬起了下巴,“你是怎么想的我还不知道?不错,夏风是大夏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而且他之前那么做也是生活所迫,如果真的有坏心,他早就做出来了,也不会等到现在。”
马大天忍不住反驳了一句,“那还不是他没找到机会。”
林诗诗也给他的脑袋来了一下,“什么叫没机会,你知道我们找到他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吗,衣服都没有穿的,穿的还是从小胖子那里偷的衣服,没有地方住,只能在林子里风餐露宿,饿得实在没有办法了,才去村子里偷点吃的,就算是流落到这个地步,他依然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才拿些吃食,却没有做出任何伤害大家的事。”
几个人一听,顿时睁大了眼睛。
上次小胖子这么说他们还只是以为他添油加醋,有那么些怀疑。
但是这次林诗诗也这么说,那就一定是真的了。
吴明明第一个感动了,他一边擦着眼睛,一边说道,“真的是这样啊,太可怜了!”
刘老大和王小毛也带着万分同情的目光看向了夏风,一人一边牵着他的手,“夏风,对不起啊,是我们的错,不该这么怀疑你的!”
马大天震惊的捂着自己的脑袋,“原来小胖子说的居然都是真的,还真有这么可怜的人。”
夏风欲哭无泪,这一下他的面子算是全没了,只能庆幸这是在大齐,他的糗事不至于传到以前的熟人耳朵里,要不然就更没脸见人了。
林诗诗看到大家伙一副相亲相爱的场面,这才满意起来,“嗯,这件事以后你们就当没有听过,别告诉任何人,不然让村民们知道了麻烦可就不小。”
第二零二章 说漏嘴
几个孩子听到林诗诗讲了这番人间惨剧,自然对夏风同情有加,都连连点头,这么可怜的人当然是要帮一把了,更别提只是保个密了。
林诗诗嘴角一勾,又看向一副苦瓜脸的夏风,“既然这件事解决了,你也就不用走了,毕竟现在你无处可去,还不如留在这里,至少有个落脚之地,总比四处流浪要好。”
夏风此时还沉浸在自己的糗事被传出去的伤心之中。
他想了想,为了防止自己走后这件事被传的尽人皆知,还是先留下来算了,至少等他们把这件事给忘了再说。
于是他咬了咬牙,应道,“好,我不走。”
不过真要说起来,林诗诗说的也并没有错,这里比他之前四处奔波的日子好多了,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也不用担心被别人赶走。
如果真的离开这里,他还找不到比这更好的地方,不管怎样,林诗诗确实是在帮助他。
想到这里,他十分感激的说道,“谢谢你,林姐姐。”
林诗诗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他不走当然是最好的了,“没事,你就安心的呆在这里,有什么事情我会帮你的。”
虽然大家都表示要保密,但是这件事还是不小心被漏出去了一点。
一个星期之后的某一天,林诗诗刚来到学堂,就看到两个人站在门外,旁边还站着吴明明。
吴明明看到她,连忙叫道,“林姐姐,我爷爷过来了。”
林诗诗听到他的话,便走了过去,“怎么了,是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吗?”
吴明明赶紧把她拉到一边,“林姐姐,是这样的,我昨天一不小心说漏了嘴,我爷爷他们知道土地公公是夏风假扮的了。”
林诗诗一惊,马上问道,“你说了多少?”
吴明明小声答道,“没有说多少,我发现自己说错了就赶紧闭上嘴了,他们只知道夏风假扮土地公公这一件事情。”
这个时候吴爷爷已经询问了起来,“林姑娘,我听明明说你们学堂新收了一个学生,那个学生还假扮土地公公欺骗村民,之前土地庙的贡品都是他吃了,是真的吗?”
林诗诗立刻转过身来,笑意盈盈的看着吴爷爷,“吴爷爷,那是明明说错了,我们的那个学生是说他十分崇拜土地公公,并不是要假扮土地公公。”
“可是我听明明说土地公公不是离开了,是那个叫夏风的人假扮的。”另一位李大爷说道。
他是吴爷爷家里的邻居,昨天两个人正谈论为什么土地公公不显灵的问题,结果吴明明冒出一句,“哪里是土地公公不显灵了,根本就没有土地公公,那是我们学堂新来的学生夏风假扮的。”
两个人大吃一惊,可是再问他,他就什么也不说了,如果真的是学生假扮的,那可就是欺骗村民,要知道村民可是送了很多贡品去土地庙的,为弄清楚真相,他们今天就一起跟了过来,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林诗诗见状,便摆了摆手,说道,“李大爷,您们真的是误会了,哪里有人会假扮土地公公呢,如果真的是假扮的,他也要有那个本事啊,除非是会隐身,不然早就被大家给抓住了。”
吴爷爷沉思一番,似乎她说的有点道理,但是他又问道,“说是这么说,可是我记得你们学堂的那位新学生来的时候,明明跟我说过一回,那时间和土地公公离开的时间是一样的。”
林诗诗不以为然,“那只是碰巧而已,土地公公那是谁,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说不定那一天刚好是他升职的一天,受到了提拔,赶着去上任了,所以才走的匆忙。”
两位大爷都惊讶了起来,原来还有这种可能?
此时刚好夏风跟着小胖子两个人向学堂走来,看到了他们几个人站在门外,颇为好奇。
小胖子问道,“林姐姐,你们在外面干嘛?”
林诗诗看到他们两个,便招了招手,见他们走到近前,便对两位大爷说到,“吴爷爷,您们说的新学生就是这位,他特别崇拜土地公公,知道土地公公在我们村里显灵了,才特意来到这里读书学习的。”
两位大爷都看向夏风,仔细的打量起他来。
林诗诗连忙拉了拉夏风的胳膊,“这夏风是我爷爷的一位好友,他的家里遭遇了变故,听到我们村里土地公公显灵,便来到这里叩拜土地公公,希望能保佑自己,保佑家人,为此他才来到我们学堂读书。
夏风被她拉了一把,便点了点头,“是的,我就是为土地公公而来的,我希望能保佑我和家人平安。”
李大爷眯起了眼睛,“咦,这个孩子的眼睛为什么是金色的?”
听到这句话,林诗诗一愣,小胖子似乎明白了什么,赶紧道,“哦,是这样的,夏风他的娘亲是大夏的人,他有大夏的血统,要知道大夏的姑娘长得可漂亮了,所以看看他是不是也长得很漂亮啊。”
李大爷瞧了瞧,倒是个长相精致的小孩,看起来也乖巧,不由得生出了几分好感。
吴爷爷看向旁边站着的吴明明,“可是为什么明明会说土地公公是他假扮的呢?”
吴明明慌忙道,“爷爷,我说了那是口误,你也听到大家的解释,是夏风崇拜土地公公,不是假扮,你别弄错了。”
夏风此时知道了情况,为了防止林诗诗和小胖子又把自己落魄山林的往事说出来博取同情,一口否认道,“我从来没有假扮土地公公,况且土地公公也不是能假扮的啊,我不会隐身术,身子又弱,前两天还病了一场。”
说着便咳嗽起来,让人一看就是刚刚病才好了一些的模样。
小胖子马上扶住了他,轻轻拍了拍背,“你别着急,再喝两副药就会好的。”
又看向吴爷爷,“吴爷爷,你真的是弄错了,像夏风这样的孩子,如果有假扮土地公公的能力,就不会来到这偏僻的村子,肯定是去京城了,那里的人才有钱啊,他们给土地公公送的绝对是整头的牛,整头的羊。”
吴爷爷本来看到小孩子生病就有些不忍,如此一听,心里的疑惑弱了不少。
第二零三章 不告而别
看到两位大爷都似乎相信了他们的说辞,林诗诗轻轻的笑了起来,她神情自然的说道,“吴爷爷,李大爷,所以说您们之前是误会了,明明说的应该就是夏风很崇拜土地公公,其实我们也很喜欢土地公公,对他离开的事情都十分不舍,只希望有一天土地公公又会回到我们村子来。”
吴明明此时也拉了拉吴爷爷的衣袖,“爷爷,林姐姐他们说的对,我当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只是没有表达清楚,结果造成了这样的情况,都是我的错。”
吴爷爷抬头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孩子,看到他们带着稚气的脸上都显出了一副真诚的模样,禁不住放下了疑惑。
他轻轻摸了摸吴明明的脑袋,“是爷爷听错了,既然事情是这样的,那我们确实误会你们了,我也要向你们道歉。”
林诗诗看到他们不再怀疑,心里也轻松了下来,忙道,“没事,这件事大家都没有错,只是我们都太关心土地公公才会这样。”
李大爷摸着自己的胡子哈哈大笑,“嗯,林姑娘说的对,关心则乱,我们也别在这里瞎猜了,说不定还真有那么一天,土地公公又回来了呢?”
吴爷爷见时间不早了,便点了点头,“对,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该回去了,不打扰孩子们上课了。”说着便准备和李大爷离开。
吴明明立刻笑着挥了挥手,“爷爷再见,路上小心。”
其他的孩子也向两位大爷告别,目送他们离开。
看到两位大爷走远,林诗诗拍了拍胸脯,“好险,明明,你下次可千万别在说漏嘴了,大家再谈论土地公公的时候,你在一旁听着就行,不然的话要再来这么一次,可就没有那么好解决了。”
吴明明马上举起了自己的手,“好的,我知道了,昨天是个意外,我绝对不会再说出去。”
林诗诗这才满意,又看向小胖子和夏风两个人,“你们也是,在外面都不要说,就算别人怀疑你们,也不要承认。”
夏风撇了撇嘴,“要我说我都不会说,我才不想丢这个人。”
小胖子笑眯眯的说道,“林姐姐,我这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会说出去,你就放心吧。”
林诗诗点头,“这还差不多。”
她转头看着夏风,又说道,“夏风,你也别着急,这件事只要我们不说,一般的人是不会怀疑到你身上,毕竟土地公公可不是谁都能冒充的,你只管呆在这里就好。”
经过这么些时间的观察,她可以看出来夏风的个性有点骄傲,怕他因为别人的猜疑就想离开,便想安尉他几句。
夏风却不以为然,“林姐姐,你就别小看我了,我心眼没有那么小,你们愿意收留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走。”
小胖子勾着他的肩膀,“是啊,林姐姐,你不相信他,也要相信我,有我在,保证夏风好好的。”
林诗诗听到这句话才笑了起来,“好,既然这样,你可要说到做到。”
夏风站在一旁,看着他们两个人关心自己的样子,忽然觉得自己留下来是对的,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些好伙伴呢。
自从离开了家里,他很少有这么轻松的感觉了,不由得勾起了一个笑容,“你们两个人就别为我担心了,现在就算你们赶我,我都不会走。”
于是这件事之后夏风便安心的在这里呆了下来,每天上上课,抄抄课文,练练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而且经过了这件事,孩子们对夏风的警惕也解除了。
本来马大天还十分怀疑他的来历,可是看到他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流落在外,吃住都成问题,就不再和他计较了,毕竟是个可怜的孩子,如果真的离开了学堂,估计都没有地方可以去。
夏风和学堂的孩子们关系都融洽了不少。
其实说起来他还更喜欢这样的生活,什么都不用担心,也不用守那么多规矩。
学堂的孩子们也都是很热情单纯的人,没有太多心思,每个人都很真诚的对待他,完全不用去费心思考别人背后的意思。
而且在这里还让他了解到了更多大齐的文化,以前在大夏虽然学习过,但是在这里他才可以真正的接触到。
直到又过了三个月,夏风收到大哥的讯息的时候还觉得在这里过得意犹未竟。
不过他知道大哥找到自己一定是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如果不是为了赶回去给大哥帮忙,他都不想走了。
毕竟这里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同于他曾经在大夏的生活,也不同于他之前在外面四处游荡的生活,让他有了更为平静真实的感受。
所以在犹豫了十天之后,他才决定回去。
夏风走的时候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留了一封信给小胖子,让他帮忙转交给林诗诗。
林诗诗收到信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她连忙问小胖子,“夏风是什么时候走的,难道他就没有和你说一声吗?”
小胖子挠了挠脑袋,他也十分惊讶,根本就没有想到夏风会走。
仔细思考了一下,他还是说道,“我其实都没有想到夏风会走,他昨天还跟我们家里的护卫切磋了半天武艺呢,结果今天早上我去找他,才发现他已经离开了,只因为他的功夫比较好,离开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
林诗诗明白了过来,估计他是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件事,免得影响到大家。
小胖子又说道,“不过他前几天跟我谈过一次,就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就可以去找他,他一定会答应。”
林诗诗理解了他的意思,就算他离开了,还是愿意和大家有再次相见的机会。
便问道,“那他有没有说要去哪里找他呢?”
小胖子却摇头道,“这个他就没有说了,但是既然他留了一封信,干脆我们打开看一看,说不定他在信里面说了呢?”
林诗诗一想也对,他让小胖子把这封信交给自己,应该就是要告诉自己什么了。
第二零四章 真实身份
而且在这里还让他了解到了更多大齐的文化,以前在大夏虽然学习过,但是在这里他才可以真正的接触到。
直到又过了三个月,夏风收到大哥的讯息的时候还觉得在这里过得意犹未竟。
不过他知道大哥找到自己一定是花费了不少的工夫,如果不是为了赶回去给大哥帮忙,他都不想走了。
毕竟这里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不同于他曾经在大夏的生活,也不同于他之前在外面四处游荡的生活,让他有了更为平静真实的感受。
所以在犹豫了十天之后,他才决定回去。
夏风走的时候并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留了一封信给小胖子,让他帮忙转交给林诗诗。
林诗诗收到信的时候还没有反应过来,她连忙问小胖子,“夏风是什么时候走的,难道他就没有和你说一声吗?”
小胖子挠了挠脑袋,他也十分惊讶,根本就没有想到夏风会走。
仔细思考了一下,他还是说道,“我其实都没有想到夏风会走,他昨天还跟我们家里的护卫切磋了半天武艺呢,结果今天早上我去找他,才发现他已经离开了,只因为他的功夫比较好,离开的时候都没有人知道。”
林诗诗明白了过来,估计他是不想让大家知道这件事,免得影响到大家。
小胖子又说道,“不过他前几天跟我谈过一次,就是说如果有一天我们有了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就可以去找他,他一定会答应。”
林诗诗理解了他的意思,就算他离开了,还是愿意和大家有再次相见的机会。
便问道,“那他有没有说要去哪里找他呢?”
小胖子却摇头道,“这个他就没有说了,但是既然他留了一封信,干脆我们打开看一看,说不定他在信里面说了呢?”
林诗诗一想也对,他让小胖子把这封信交给自己,应该就是要告诉自己什么了。
想到小胖子收留了他这么长时间,基本上他在这里吃住都是依靠小胖子家里,便把信拿了出来,准备让小胖子一起看。
毕竟他对夏风是真心想作朋友,如果能知道夏风的信息,他肯定也十分高兴。
两个人便来到一个角落里打开了信。
可是看到信后两个人都大为震惊,完全想不到是这么一回事。
原来信里夏风告诉了林诗诗他的真实身份,希望有朝一日她和大家来大夏了,就可以凭借这个信息来找他。
他的真名其实不叫夏风,而叫夏侯风,因为夏侯是大夏皇族的姓氏,他才没有说出来。
而他的父亲是大夏的东临王,现任大夏皇帝夏侯杰的弟弟,母亲就是东临王妃,他和大哥都是东临王的儿子。
本来他的父亲与皇帝的关系从小到大都很亲近,可是由于现任皇帝随着年纪增大,猜忌心越来越重,担心自己的皇位有一天不保,便除去了很多朝臣,他的父亲虽然仍然尽心辅佐皇帝,最后皇帝还是怀疑到他父亲的身上。
结果在今年的除夕宴席上,皇帝认定他的父亲在酒中下毒,下令把王府的所有人全部都处死,后来他的大哥想尽办法带着他逃了出来,却没有救出他的父母。
大哥为了夏风的安全,找了一具与他体格相仿的尸体替代了他,并把他送出了大夏。
可是他刚来到大齐,对什么东西都不懂,身上的银子都被别人偷了,没有办法才流落到村子里,四处偷东西吃,最后还引发了土地公公这场骗局。
前不久他的大哥费了很多办法终于找到了他,便想把他接回去。
而他也希望能帮助大哥完成他们的心愿,所以才决定离开。
为了避免引起学堂的混乱,他便没有告诉大家这件事。
之所以在信中对林诗诗说出实情,是因为他相信她的品格,也想证明自己并没有欺骗大家,如果可以,还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去大夏找他。
看完了这封信,林诗诗和小胖子都睁大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两个人站在一起呆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林诗诗思考了一番,对小胖子说道,“这件事你就先不要告诉别人了,免得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我也不会对其他人说,还是保密吧。”
小胖子也捂住了嘴巴,小声的说道,“你说的对,我也觉得还是先不要说的好,可是这是真的吗,我虽然怀疑过他的身份,但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啊,我只是以为他就是个富裕人家的公子。”
林诗诗皱起了眉头,其实在一开始她就猜测过夏风的身份,认为并不简单。
因为他的很多行为都可以看出来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不同,一般的孩子不可能有他这样的学识,肯定是受到过专人的教导,而他的长相也很特别,就像是养尊处优出来的,加上他的出众的功夫,金色的眼瞳,还有他平时的一些小习惯。
也许分开看还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这几项加在一起,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身份非寻常人家了。
不过再怎么猜测也并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和小胖子一样,她只是认为夏风与大夏皇室沾亲带故,却没有这么紧密。
而且让她想不到的是在夏风的父亲身上也发生了这种兄弟之间自相残杀的故事,看来皇族确实不好当啊,既使在这里也是一样的。
如此看来,夏风这一次回去,还不知道又会发生什么腥风血雨。
隐隐的,她忽然有一种感觉,似乎这个地方将会有大事要发生了。
不管怎样,她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再说她也是牛气的穿越人士,会怕这个,想那么多穿越人士,人家越乱越来劲,穿越文里一统天下的简直不要太多。
天马行空一番之后林诗诗被小胖子叫回了神,他问道,“林姐姐,那这封信怎么办?”
林诗诗立刻答道,“当然是烧了,如果被别人看到总是不好的,毕竟夏风在大夏还是非常身份。”
两个人仔细讨论了一阵,差不多清楚了该怎么做,稳了稳心神,这才回到了学堂中。
第二零五章
可以说,林诗诗的感觉并没有错。
在夏风离开之后的几个月,大夏便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据人们传播的消息称,大夏的那位皇帝由于年老体弱,结果一病不起,在床上躺了好久,用尽各种珍贵药材,也不见好转。
他之前钦定过一位太子,可是有一次他不顾大臣的反对,要把太子派往北冥开拓商道。
大家都知道北冥气候严寒,很少有人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所以这位太子和他的队伍因为暴风雪在途中迷了路,结果冻死在了冰雪之中。
而他剩下的几位皇子都十分年幼,根本无法独立管理国政,大臣们怕皇后干涉朝政,便从几位小皇子中选出了一位立为太子,又把故去的东临王留下的世子夏侯越请了回去,封为新任东临王,并辅佐太子管理政事。
而就在几天前,大夏的老皇帝终于驾鹤西去,众臣拥立太子为帝,而新任东临王成为了摄政王。
林诗诗知道了这个消息,怎么可能猜不出来这位摄政王夏侯越就是夏风的大哥,如此看来,夏风应该是和他的大哥一起想尽办法为他们的父母灭掉了老皇帝,给他们报了仇。
只可惜林诗诗是从人们的传播中知道了这个故事,没有去现场看一看,要不然还能观赏一出宫廷大戏。
早知道就和夏风一起去大夏走一圈的,林诗诗有些懊恼。
可是之后的事情更出乎了林诗诗的意料。
第二年新春,大夏的新帝由于太过贪玩,在新春之际带着侍从偷偷溜出宫去彻夜未归,结果被找回来的时候因为夜深寒重,染上了病疾,又是一病不起,由于新帝年幼,刚满十岁,身体经受不起病重,免强撑过了三个月便一命呜呼。
国不可一日为君,大臣们觉得这位病逝的小皇帝剩下的两位皇弟年纪都太小,一个三岁,一个四岁,根本无法处理朝政,便直接拥立辅佐朝政的摄政王成为了大夏新的皇帝。
得知了这个消息,林诗诗和小胖子还偷偷议论了一番,一度怀疑夏风说的是不是真的,他那个二货会有这样的大哥?
事情到这里却没有结束,这位大夏的新帝上位之后并没有消停,经过了最初的整顿朝纲,巩固朝政,在半年之后他却开始征兵攻打起周边的国家。
第一个攻打的国家就是靠大夏东南方的陈国。
人们起先对此并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夏帝刚上位,只当作是为了树立威望做个样子,或者就算真的攻打,他也不一定攻得下来。
但结果却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八个月之后大夏竟然真的打败了陈国,陈国国土被并入了大夏。
消息传出之后,天下震惊,维持了多年的平衡局势就这么被打破了。
而在这之后,夏帝没有停止,又借助土气正盛的机会攻打了南方的凉国,这次花费的时间更短,仅仅只要了六个月的时间。
虽然陈,凉都是比较柔弱的小国,国土不大,人口不多,但仍然引起了大夏周围国家的警惕,一时间风声鹤唳,周围的国家都开始征集兵马,加守与大夏的边防了。
大齐作为大夏的邻国,自然十分关注大夏的局势,见到他们占据了陈国和凉国,大齐的皇帝也开始行动,集结兵马备战。
此时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冬季,没过多久又是一年新春的到来。
但是今年的新春十分冷清,往日的喧闹都看不见了,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别提开庙会什么的庆祝活动,连走亲访友,上门拜年的人都少了。
林诗诗坐在书房里,伸出指头算了算,今年就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六个年头了。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从一开始的努力适应,到现在的习以为常,时间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她抬手翻了一页桌子上的课本,默默的沉思起来。
其实她曾经也想过这个世界并非平静的世界,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战乱,毕竟原身就是因为战乱才成为孤儿的。
只能说多亏了这么些年来的安定平稳,她才能长到这么大,却没有想到的是这份安定平稳这么快就被打破了。
如今她十分后悔在当初夏风来到学堂的时候没有好好问一问他的家庭情况,问一问他的那位大哥的情况。
当时只想着避免触碰到他的心事,便没有深究,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大哥居然如此不一般。
要是她早知道会发生现在这样的事情,她一定会刨根问底,把他大哥的情况全部都挖出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研究一下他那位大哥的心理状态,看看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心理创伤,以致于做出这些事情。
如果可以的话,她就应该直接跟着夏风去大夏走一趟,和他大哥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谈一谈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说不定还能阻止这场战事。
只可惜她没有穿越到国师或者是先知之类的人身上,不会预知未来,推演出来这场战事的发生,仅仅一步之遥机会就错过了。
现在一切都改变,再去找夏风已经非常困难,因为就在几天前大夏对大齐正式宣战,如果她这个时候去,估计就被当作奸细了。
昨天小胖子还跟着他的父亲过来拜了年,她偷偷的与小胖子又商量了一番,关于夏风的事情他们两个人仍然没有对别人说起过,以前没有说,现在更不能说了。
小胖子和她讨论了半天,实在无法理解夏帝的这番举动,虽然夏风跟他住过一段时间,但也是什么都没说,对这位大哥完全都不了解,大好的机会被错过了,两个人都十分后悔。
就在她认真思考的时候,旁边传来了一道略带低沉的声音,“诗诗,你在想什么?”
林诗诗抬头一看,原来是顾云啸在喊她。
顾云啸此时正坐在她的对面,手里也翻着一本书。
今天他看到快过年了,就来帮忙做了些家务,两个人把屋里都打扫干净,又把该准备的吃食都准备好了,便来到书房里休息一会儿,顺便看看书。
第二零六章
当时只想着避免触碰到他的心事,便没有深究,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大哥居然如此不一般。
要是她早知道会发生现在这样的事情,她一定会刨根问底,把他大哥的情况全部都挖出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研究一下他那位大哥的心理状态,看看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心理创伤,以致于做出这些事情。
如果可以的话,她就应该直接跟着夏风去大夏走一趟,和他大哥来一场面对面的交流,谈一谈维护世界和平的问题,说不定还能阻止这场战事。
只可惜她没有穿越到国师或者是先知之类的人身上,不会预知未来,推演出来这场战事的发生,仅仅一步之遥机会就错过了。
现在一切都改变,再去找夏风已经非常困难,因为就在几天前大夏对大齐正式宣战,如果她这个时候去,估计就被当作奸细了。
昨天小胖子还跟着他的父亲过来拜了年,她偷偷的与小胖子又商量了一番,关于夏风的事情他们两个人仍然没有对别人说起过,以前没有说,现在更不能说了。
小胖子和她讨论了半天,实在无法理解夏帝的这番举动,虽然夏风跟他住过一段时间,但也是什么都没说,对这位大哥完全都不了解,大好的机会被错过了,两个人都十分后悔。
就在她认真思考的时候,旁边传来了一道略带低沉的声音,“诗诗,你在想什么?”
林诗诗抬头一看,原来是顾云啸在喊她。
顾云啸此时正坐在她的对面,手里也翻着一本书。
今天他看到快过年了,就来帮忙做了些家务,两个人把屋里都打扫干净,又把该准备的吃食都准备好了,便来到书房里休息一会儿,顺便看看书。
林诗诗想了想,问道,“你对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想的,这场战事真的会打起来吗?”
顾云啸看着她,眼眸黑亮而深沉,如夏夜的深空一样吸引人,纤长的睫羽在眼底留下一片光影。
微微一顿,他轻声答道,“在我看来,应该是不可避免了,除非是有特殊事情发生。”
“为什么?”林诗诗眨了眨眼睛,又问道。
顾云啸冷凝的目光微微闪过一丝笑意,眉眼柔和了一些,回道,“这个时候大夏正处于最为振奋的状态,刚刚经过两场胜利,占据了陈,凉,大概就算夏帝想收兵,大夏的子民也不愿意了,更何况夏帝根本就不会停下来。”
林诗诗瞧了瞧他。
今年一过顾云啸就满十六岁了,一直以来他就比较早熟,如今更褪去了那份稚嫩,变得沉稳深刻,俊朗而稍显凌厉的脸庞轮廓鲜明,乌黑的长发简单的束起,眉眼深邃,尤其是那一双眼晴,让人一看就移不开目光,林诗诗总是不经意间就沉浸于他的双眼中,无法回神。
不由得感叹,怎么越长大越招人了,以前都没这感觉啊。
稍稍回过神来,林诗诗沉吟道,“云啸,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诉你,你听了可千万别激动。”
顾云啸眼睛露出了一丝疑惑,“什么事情,很重要吗?”
林诗诗站了起来,走到门外看了一眼,又把房门仔细关好,这才回到位子上,小声的说道,“这件事确实重要,可是却不能轻易告诉别人,直到现在也就只有我和小胖子知道。”
顾云啸更加疑惑了,“是什么事情,你告诉我。”
林诗诗认真道,“是这样的,你还记得夏风吗?”
顾云啸一愣,立刻回忆了起来,“记得,他身手不错,喜欢找我比试。”
林诗诗点了点头,“我想告诉你的是夏风在离开的时候给我留了一封信,信里面告诉我,他的真名不叫夏风,而是夏侯风,是曾经大夏的东临王的儿子,东临王还有一个儿子,就是他的大哥,名字叫做夏侯越。”
“什么?”顾云啸一下子站了起来。
林诗诗可以理解他的心情,任何人听到这个信息都会激动起来,虽然她提醒过,但是人的情绪到了关键时刻也很难控制得下来。
她停止了言语,想让他先平静下来。
顾云啸又轻轻坐了下来,她的提醒多少还是起了作用。
他微微皱眉,问道,“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林诗诗答道,“我和小胖子两个人,当时是他把信交给我的,我就和他一起看了,除此之外就没有了。”
其实说起来她还没有想到把这件事告诉顾云啸,但是现在局势紧张,说不准什么时候战事就开始了,如果他知道总还是有好处的。
顾云啸思考了一番,“那夏风有没有告诉你们如何联系他?”
林诗诗摇了摇头,“没有,他只是说如果我们去了大夏可以根据这个信息找他,别的没有说。”
想到了什么,她又道,“对了,夏风在信中还告诉我,他的父母亲都是被以前的夏帝害死的,为此他和大哥才想办法逃了出来。”
顾云啸听了这句话才反应了过来,“如此一来,夏帝这么做可能也确实有他的原因。”
“那是什么原因呢?”林诗诗连忙问道。
顾云啸想了一下,还是答道,“我现在还说不准,只是猜测而已。”
林诗诗大概的可以了解到他是什么猜测,但是就是因为信息很少,无法确定。
禁不住叹了口气,只后悔不能回到夏风来学堂的那一天,如果可以的话她一定会三连问夏风,他的大哥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经历过了什么事情,脑袋里想的是什么?
顾云啸看到她担心的模样,不禁翘起了嘴角,轻声安慰道,“不用着急,大齐的兵力并不差,大夏虽然占据了陈凉,但作用不大,要攻打大齐还是没那么简单,而且有我在,会保护你的。”
林诗诗抬眼看向他,默默的想到,果然孩子还是长大了,知道安慰人了,还会说保护她,看来没白疼。
她不由得笑了起来,满意的说道,“好,有你这句话,我很是欣慰。”
顾云啸看到她的笑颜,心中微微一动,不管什么时候,她的笑容总是让自己难以忽视。
第二零七章 归来
就像春风拂面,脸颊显出浅浅的酒窝,让人不自觉的心情也跟着柔软了下来。
面前的林诗诗已经完全长成了一位秀美的姑娘,大大的双眼水润莹亮,肤色白皙,眉目端庄,自带一股清雅丽致的气质,如清泉流过山涧,纯粹而卓然。
他微微点了点头,犹豫片刻,抬眸注视着她,说道,“诗诗,我有一件事情也要告诉你。”
林诗诗嘴角一勾,“尽管说,跟我还需要讲什么客气。”
顾云啸语气低沉了一些,“这件事我和养父商量过,他同意了我的决定,我可能会在过年之后便加入军营。”
这一下轮到林诗诗惊讶了,她忽的一声站起来,桌子上的书都被她碰到了地上,“为什么你会做这样的决定,难道学堂的课就不去上了吗?”
顾云啸见到她的动作,赶紧也站了起来,几步走到她身边,小心的捡起地上的书,放回到桌子上。
他轻轻拉过她的手,说道,“你别急,我只是暂时离开,还会回来的,现在是特殊的情况,战事很快就会开始,而我并不希望大齐被攻破,所以这一次必须要去。”
林诗诗抬起了头,现在的他已经高过了她一个头,身形更为匀称,似青松般挺拔修长,带着少年的朝气。
她看着他的眼睛,问道,“那你大概什么时候可以回来?”
顾云啸十分坦诚的答道,“等到战事结束,可能最快也需要一年,慢的话就说不准,毕竟大夏的实力不弱,但是我会和你一直保持联系,而且养父也答应了会留下来帮助你们,如果有任何事情就去找他。”
林诗诗沉吟不语,她能够理解他的意思,在战乱年代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不管不问的,特别是像这种习武之人,如果有了机会可以试一试自己的身手,怎么可能还坐得住。
就像猴子看到了树肯定忍不住会往上爬,而且又是在最好动的年纪,既使她反对,估计也没有用。
不过她还是想试一下,“如果我不让你走呢?”
顾云啸身形一震,眼眸里隐隐带上了喜悦,但是他静立了片刻,还是回道,“我可能无法答应你,因为我希望你能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地方。”
林诗诗无奈的翻了翻眼皮,意料之中的答案。
顾云啸看她似乎不喜欢自己的回答,有些无措,他顿了顿,抬起双手轻轻的搂住了她,认真说道,“我保证一定会回来的,你不要担心,要是战事没有那么快结束,我就会想办法回来看你。”
林诗诗当然不会真的就反对他,她也明白现在的情况,不仅仅是他,估计很多人都在面临着去与不去的选择,不让他去的话,他心里会不安的。
她拍了拍他的背,“行吧,我同意你的决定,但是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三思而行。”
对他的功夫她还是比较放心,但关键是他的年纪还是小了,又没有从军的经验,不处处小心,就很难保证自己的安全了。
顾云啸立刻应道,“嗯,我一定会做到的。”
林诗诗见他答应了,才微微放松了一些。
就在这个时候,大门外传来了一阵敲门的声音,似乎是林爷爷走了过去,问道,“是谁啊?”
林诗诗听到声音,便放开了手,她走到书房外面,正好看到林爷爷打开了大门,从门外窜进来了两个人。
看到其中的一个人,林诗诗不禁睁大了眼睛,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原来进来的两个人一个是王小毛,另一个竟然是几年未见的王二哥。
现在的王二哥已经长成了一个身形高大的青年,估计是长期在外活动,皮肤微黑,但是面貌英挺,成熟了不少,看到林诗诗,立刻带上了熟悉的笑容。
林爷爷也十分高兴,摸着胡子说道,“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坐。”
王二哥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林爷爷,今天我和弟弟是来给您拜年的,祝您新春大吉!”
王小毛立刻跟着行礼道,“林爷爷,我也来拜年了,祝您新春快乐!”
林爷爷微笑着点头道,“好,好,也祝你们新春快乐。”
林诗诗笑眯眯的走了过去,对着王二哥说道,“王二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今天见到你还真难得啊。”
王二哥放下带过来的一袋米,两袋面,拍了拍手,“那当然了,我可是昨天回来的,今天就来看你们了。”
王小毛把手里的一篮子鸡蛋放在地上,也说道,“是的,我二哥一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到你们这里来。”
林爷爷听到这话,十分欣慰,“嗯,你们都是好孩子,有心了。”
此时顾云啸跟着从书房里走了出来,王二哥看到他,立刻眼睛一亮,“顾小哥,你也在这里啊,那我不是来得正好。”
顾云啸走到近前,“我今天过来帮忙的,你近来过的怎么样,情况好吗?”
王二哥嘻嘻一笑,“当然好了,我在军营里可学了不少功夫,晚一点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顾云啸微微点头,“行,正好我也有些事情可以和你一起商量。”
王二哥露出了然的表情,这个时候是什么事情他当然明白了。
外面的气温还有些寒冷,众人便都进了厅堂里说话。
在厅堂里,王二哥把去军营之后的事情讲给林爷爷他们听。
由于有大哥在,他去了军营倒还融入的很快,加上他会说话,喜欢交朋友,与同伴们相互的算是融洽。
也有不少和他一样想建功立业的年轻人加入了进去,年轻人在一起就有很多话题,虽然训练十分辛苦,但是坚持下来便有很多收获。
之前的时候因为局势比较平稳,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边境,而现在战事将起,说不定他们很快就要出征了,为了出征前再看看家人,他和大哥两个人才托了关系赶回来,尽量呆上两天再走。
林爷爷听他的讲述,不禁露出了些许担忧的神色,“那你们走后什么时候还能回来呢?”
王二哥笑着安慰他,“林爷爷,您就别着急了,等哪一天大夏退兵了哪一天我们回来,军中的将士都等着要好好跟大夏打一场,让他们知道大齐也不是好惹的。”
第二零八章 新学生
林爷爷轻轻一叹,“是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管是谁,都以保卫国家为任。”
王二哥赞同的说道,“林爷爷,您说的对,我相信我们大齐一定可以打退大夏的进攻。”
王小毛附和道,“对,我也这么觉得,我们大齐绝对不会比大夏差。”
大家一起聊了一会儿,林爷爷便回到屋子里休息,让几个孩子自己聊聊天。
王二哥看向顾云啸,想起了刚才的话,便问道,“顾小哥,你是不是也想去军营。”
顾云啸承认道,“是,我有这个打算。”
王二哥一听,马上露出了高兴的表情,“好啊,我早就想让你和我一起去了,凭你的本事,去了之后肯定不赖。”
王小毛却在一旁微微惊讶道,“顾哥,你真的要去军营吗,那你去了之后林姐姐怎么办?”
林诗诗禁不住扬起了眉毛,“什么怎么办,我当然是继续管理学堂了。”
王二哥拍了拍桌子,笑嘻嘻的说道,“对啊,我之前还不知道,直到昨天回来才听到王小毛告诉我,你们两个人定亲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根本就没有发现啊。”
林诗诗无可奈何的说道,“你用得着这副表情吗,其实这件事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说来也是话长,我当时和爷爷被困在江东城,刘老爷坚持要让我当他的儿媳妇,结果他们家一位姑娘看我不顺眼,在里面搞破坏,是云啸和小胖子他们去帮忙才把我们带回来的,之后爷爷就干脆做主定下了亲事。”
王二哥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原来还有这种事情,我以前就提醒过你,谁叫你不听,不过林爷爷这件事情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不然的话你能过的这么舒坦吗。”
林诗诗知道他也是关心自己,“行了,我懂了,谢谢你的关心。”
王二哥勾起了一个笑容,点头道,“这还差不多。”
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又说道,“对了,这次朝中好像是派了纪远作为大将军前来领军,听说这个纪远就是已故纪青将军的儿子。”
林诗诗连忙道,“纪青就是那个曾经跟随皇帝征战的将军吧,这么说来他是十分重视这场战事了。”
王二哥回道,“当然了,这次大夏据称出动了三十万大军,皇帝肯定不敢轻视。”
顾云啸说道,“这也是我准备加入的原因,如果这次无法阻止,情况就会很糟糕。”
王二哥赞同道,“确实,曾经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经过了这么些年才有所好转,估计大齐现在还难以集齐这么多人。”
王小毛也表示,“说的对,只怪咱们的皇帝以前太爱征伐,让多少人丢了性命,现在刚刚好起来,大夏又来了。”
林诗诗听到他们的话,不禁想起了那句话,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帝王为了自己的宏图大业不知道要耗费多少人的性命。
谈到这里,王二哥又看向顾云啸,“顾小哥,那你准备好什么时候走了吗,我两天之后离开,要不你和我一起,正好我们那里也在招人,你去了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顾云啸犹豫了一下,答道,“可以,那我就和你一起过去,有事也能相互照应。”
王二哥禁不住笑道,“没想到啊,你也会这么想,以前的你肯定不会这么说,估计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看来有诗诗在,你改变了很多啊。”
林诗诗对这句话却不太赞同,“他也是关心你,这次不比以往,如果你们不多加注意,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王二哥笑了起来,“我这不是开玩笑嘛,你的意思我当然明白,不过以顾小哥的身手,我确实放心多了,据我观察,军营里有他这功夫的人可不多,他能去真的是帮了我们大忙。”
王小毛高兴道,“我也希望你们都好好的,到时候顾哥可要多照顾一下我二哥啊。”
王二哥敲了敲他的脑袋,“用不着你来担心我,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咱们的父母亲照顾好,这才是需要做的。”
王小毛摸着自己的脑袋,“轻一点,你下手太重了。”
几个人谈得差不多了,王二哥他们还要回去吃饭,便没有多留。
临走之际,王二哥又把林诗诗拉到一旁,说道,“诗诗,我想请你帮个忙。”
林诗诗好奇道,“什么忙,一回来就要我帮忙,你不是马上就要走了吗?”
王二哥抓了抓头发,“是这样的,我带了一个人回来,想让你们学堂收留下来,明天我会把人带来交给你。”
“原来如此,正好新学年,你能帮我招个学生回来,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林诗诗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下来。
王二哥露出感激的表情,“我就知道,诗诗你是个好姑娘。”
看到她答应,王二哥十分开心的带着王小毛离开了。
结果第二天,林诗诗刚吃完早饭就听到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她走过去打开门,不出意外的看到是王二哥,可是他的身后居然跟着一位姑娘。
林诗诗瞪大了眼睛,“这就是你帮我找的学生?”
在她看来,王二哥去了军营见到的都是男子吧,目前还没有听过他们军营里有姑娘。
王二哥笑嘻嘻的解释到,“不是这样,这位姑娘是我有一次和同伴们出去巡视,遇到她和家人被贼寇捉住,想要带走,后来我们救了她和家人,发现他们就住在军营附近的村子里,前一段时间她的爹爹病逝,托我照顾她,想到马上战事就会开始,我怕她一个人再呆在那里没人照顾,便把她带回我家了,你现在学堂不是收女学生吗,正好让她去学习学习,也可以帮忙照看一下。”
林诗诗嘴角勾了勾,看来又是一个英雄救美的故事啊。
便瞧了瞧旁边的姑娘,见她长得倒十分清秀,眉眼细长,皮肤白净,身上穿着淡色的衣裙,脸上还带着十分温婉的笑容。
她看到林诗诗,便说道,“这位就是林姑娘吧,我听王二哥说起过你,知道你在管理一个学堂,就也想进去,我以前读书不多,能有这个机会万分感激。”
第二零九章 开学
曲绣娘看到她同意了,开心的应道,“好的,谢谢你了,我还怕你觉得我年纪大了,不愿意呢。”
林诗诗摇了摇头,“你的年纪哪算大了,才十几岁而已,以后的路还很长的。”
王二哥扬起了下巴,“看吧,她的想法和一般的姑娘都不一样,绣娘,你就放心的呆在这里,别担心了。”
曲绣娘笑意温婉,“嗯,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呆在这里的。”
看到他们情意绵绵的样子,林诗诗偷偷笑了起来,所以说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而身边的人也可以让这个人改变。
于是过了这两天,顾云啸便和王二哥一起走了,走的时候林诗诗和曲绣娘,王小毛都去送行,顺便也看到了王家的大哥,见他们大哥和两个兄弟都长得十分相像,但稳重了很多,没他们两个那么跳脱。
大家心情倒很平静,也许会有不舍,但更希望的是这场战事能够成功击退敌人,这才是最大的愿望。
在此之后学堂就开学了,虽然这次战事让人们都十分担心,但是孩子们的学习还是要进行。
林诗诗的想法是如果大夏真的攻破了防线再说,毕竟现在还没确定情况如何,估计都想过个年,大夏目前并没有动手。
如今的学堂林诗诗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林爷爷现在年纪大了,便和她商量一人上一天课,平时的杂事就交给林诗诗处理。
今天是开学,两个人便一起过来了。
进了学堂,就看到曲绣娘坐在位子上,几个孩子都围着她问东问西,颇为好奇。
旁边坐着的是梅梅,她正在对曲绣娘讲解着学堂所学的课程。
林诗诗见状,便走了过去,“绣娘,你来啦,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曲绣娘笑着摇头道,“没有,大家都很热情,我觉得很好。”
梅梅看到林诗诗过来,偷偷又把她拉到一边,“林姐姐,这个姑娘是不是王二哥带回来的那个,原来他真的带了个姑娘回来。”
林诗诗看了她一眼,梅梅在去年和孙二黑定了亲,虽然之前两个人闹过一次,可是在那次之后居然渐渐的越走越近,最后真的日久生情,估计那次让梅梅看到了孙二黑的真诚,被打动了吧。
今年孙二黑没有再来学堂,他的母亲多年劳作,身体确实不太好,他便回去给父亲帮忙,减少家里的负担。
同样的还有刘老大,他去了江东城帮堂哥刘玉明管理商行,听说刘玉明与蓝氏已经合好了,蓝氏在她父亲的帮助下学到了不少商行的知识,也给了刘玉明很大的帮助。
梅梅之所以留在学堂里是因为她在学堂呆了这么久,禁不住有了感情,想留下来帮助林诗诗,毕竟林爷爷年纪大了,不可能一直呆在学堂里。
林诗诗看到她有这个想法,觉得这是件好事,百利而无一害,既多了一个帮手,也可以让人们知道姑娘也能对学堂有很大帮助,还能吸引更多的姑娘来学堂读书,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所以现在梅梅继续留在这里读书学习,同时也帮忙处理一些杂事。
不过虽然她经过几年的学习,学识增进了不少,性格也沉稳了些,但是八卦的爱好仍然没有改,遇到什么事就挖个不停,不挖到底就不罢手。
林诗诗对她说道,“你说的没有错,但是可不能打人家的主意,人家好不容易来到我们学堂,不能被你吓跑了。”
梅梅哈哈一笑,“那怎么会,我可是最友好和善的人,人家喜欢我还来不及呢。”
她瞧了瞧林诗诗,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问道,“林姐姐,听说姐夫已经走了,是不是真的啊?”
林诗诗见她又来挖自己的八卦,不禁伸出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就你话多,走了有几天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梅梅说道,“没有什么问题啊,就是问一问而已,那你有没有想他呢。”
林诗诗愣了愣,想的话还真有想过,一直以来都是每天见面,就算放假了在家里面他也是经常以各种理由来找她,平时觉得没什么,可是真的离开了便感到少了点东西。
梅梅看到她沉默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放心,我懂的,其实我想问的是你准备什么时候成亲,现在你都满十八成老姑娘了,人家像你一样大的娃都有了,你就不着急吗。”
林诗诗气恼的看了她一眼,什么叫老姑娘,自己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到她嘴里就变了味,“我干嘛着急,大好的年纪,你居然说我老。”
梅梅连忙说道,“我这不是担心你嘛。”
林诗诗不由得又点了点她的额头,“不用你担心,我自己会考虑的,你先把该看的课文都看完吧,如果要你来帮忙讲课,估计都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了。”
梅梅赶紧偏过头来,“别点了,我知道了。”
此时学堂里的学生都来的差不多了,估计因为战事将起,今年都没有新的孩子入学,去年和前年倒每年都有一个,分别是叫宋田和季浩。
两个小朋友刚好是邻居,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这会儿进了门便跑过来向林诗诗和梅梅打招呼,“两位姐姐好,我们来上学了。”
林诗诗笑着揉了揉他们的脑袋,“好,如果上课时有什么不懂的还是可以来问我啊。”
宋田立刻脆生生的答道,“我会的,谢谢林姐姐。”
这两个孩子来到学堂之后都是她自己带的,不过很听话,学的也快,要不了几个月就学会了,毕竟梅梅带新学生还差那么一点,她准备等到让梅梅再学一年后来带新学生。
正聊着门外又窜进来一个人,林诗诗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胖子。
小胖子看到她,径直走了过来,急急忙忙道,“林姐姐,我要跟你说件事。”
说完他看了看周围,正好发现林爷爷也来了,正坐在讲台旁整理书本,便拉着林诗诗往林爷爷那边走。
林诗诗不知道他要干嘛,便跟着他过去了,梅梅见状,也跟了过去。
几个人来到林爷爷旁边,林爷爷看到他们过来,问道,“怎么了,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第二十零章 小胖子的选择
林诗诗也问小胖子,“是啊,你急着把我拉过来干嘛。”
小胖子说道,“是这样的,我晚一点就要跟我的爹爹离开村子了,想到今天学堂开学,便赶过来跟你们说一声。”
林爷爷一听,顿时惊讶了起来,“怎么要离开呢,上次来我们家时你爹爹没有说这件事啊?”
林诗诗也觉得奇怪,“对啊,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走,是你的家里出了变故吗。”
梅梅有些担心的说道,“你们准备去哪里,马上战事就要开始了,这个时候出去不会有危险吧。”
小胖子摆了摆手,“不是的,我们这次是要去我娘亲的老家,她家里离京城比较近,反而更为安全,事情是昨天才决定的,昨天娘亲家里的大哥来了,也就是我大舅舅,他看到战事要发生,说家里的老太太非常担心我们,一定要让他把我们接回去,娘亲刚好想回去看看家人,就同意了大舅舅的决定,便让我们跟着她一起走了。”
林诗诗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时候是非常时期,家人自然会担心,他们过去也是很正常的。
她微微点头,问道,“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学业准备怎么办?”
小胖子顿了顿,说道,“这也是我特意过来的原因,我应该不会再回学堂了,昨天爹爹和我商量了一晚,觉得现在商行正是关键时期,马上战事就要开始,以后的生意还得更加小心,他希望我能去商行学习,尽快把该学的东西都学会。”
梅梅睁大了眼睛,“这么快,你行吗,而且现在的局势下,生意可不好做了,你去了不会帮倒忙吧。”
小胖子立马不乐意了,“你哪只眼睛看到我会帮倒忙,我去是振兴咱们家的商行,有我在,保证只会越大越强。”
林爷爷摸着胡子笑了起来,“明东是个聪慧的孩子,我想他一定可以把商行管理好的。”
虽然他平时有些调皮,但关键时候还是把握得住,林爷爷还是相信他的。
小胖子这才满意的笑道,“对,我就知道林爷爷的眼光不错。”
林诗诗无奈的说道,“你别高兴的太早,如今人们怕出意外,肯定不会轻易花费钱财,估计是你的爹爹现在发现生意差了很多,便想带你学习一番,死马当活马医。”
小胖子撇了撇嘴,“林姐姐,你不要这么打击我嘛,虽然现在生意差了,但是也不失为一个时机啊,如果你换一个眼光看,又会有新的发现,说不定就被我给抓住了呢。”
林诗诗听了他的话,仔细一想,倒还有那么点道理。
任何时候都有任何时候的需求,如果真的被他找出来了,也有可以做的地方。
林爷爷说道,“嗯,你说的有道理,可是现在确实不是好的时期,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加思考,不能鲁莽行事。”
小胖子应道,“是的,林爷爷,我会记住的。”
林爷爷又道,“你在学堂里也呆了这么多年,我可以看出来,该学的你也学得差不多了,不过离开学堂之后,还是要继续坚持,不能忘记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
小胖子认真的答道,“我知道了,谢谢林爷爷的关心。”
梅梅见此情况,问道,“那你以后都不回村里了吗,你家里怎么办。”
小胖子瞟了她一眼,“哪会,我们当然还是会回来的,毕竟这可是我的家,等到以后战事结束,我们就回来了。”
梅梅笑道,“那就好,我还怕你会把我们都给忘记了呢。”
小胖子回道,“放心吧,我怎么会忘记你们,等到我赚了大钱,我还要带你们大家去酒楼里好好大吃一顿。”
梅梅马上高兴了起来,“行,那我就等着你了。”
林诗诗也笑道,“小胖子,你可一定要记得今天的话啊,别食言了。”
小胖子扬起了眉毛,“你太小看我了,我绝对不会食言的。”
林诗诗勾起了嘴角,忽然想起来了一件事情,又偷偷的把他拉到一边,“对了,你走了之后可别忘了要保守的事情,关于夏风那件事千万别说出去。”
小胖子点了点头,这个他还是知道的,“嗯,我明白,现在你要我说都不会说,这大夏还是我们敌人呢。”
他停顿一下,又说道,“如果夏风来找你们了,你就想办法让他劝劝那位大哥,早点收兵回去,再怎么样咱们也是同窗一场,他应该会答应吧。”
林诗诗也赞同他的观点,可是在这个时候估计夏风很难会过来找他们,“你说的倒不错,但是我觉得这事比较难,如果有机会我们去找他还差不多。”
小胖子皱了皱眉头,“好吧,要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们家的生意做到大夏去了,我就去找他。”
林诗诗说道,“在我看来,你这件事可能更难办到。”
小胖子反驳道,“我说的可是真的,你别不相信我。”
眼看时间不早了,马上就要上课,林诗诗没再跟他耍嘴皮子,“好,好,我相信你,那你早点回去吧,注意安全啊。”
小胖子微微一笑,“嗯,谢谢你的关心啦。”
林诗诗也勾起了一个笑容。
在小胖子走了之后,林爷爷就开始讲课了。
课堂上,林诗诗坐到了曲绣娘的旁边,和她一起听课,顺便教她一些基本的知识。
结果发现她确实挺聪明,已经认识了一些字,不知道是不是王二哥教过她的,书写也会,倒省下了林诗诗不少功夫。
林诗诗便决定再把她编的那几本荡山启蒙诗选拿出来,毕竟这个是最适合初学者学习的。
而且她的荡山启蒙诗选已经编到了第五季,每一年她都会选二十首唐诗出来,如今刚好有一百首了。
之前新来的宋田和季浩学了这几本,都表示还想再多学一些,要求林诗诗继续编辑,她就听从了这个建议,在今年又编出了一本。
曲绣娘看到这书,也十分感兴趣,她没有想到还有这么朗朗上口,易记易背的诗文,便找林诗诗把五本都要了过去,林诗诗自然应允了。
在林诗诗的教导下,曲绣娘学习得挺快,虽然她过了启蒙的年纪,但是却并不感觉吃力,没过多久就入了门,基本的知识都能明白。
第二一一章 争论
看来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愿意学习,都不会晚,而且经过曲绣娘的描述,林诗诗知道了王二哥曾经教过她的事情。
因为梅梅的入学,让王二哥对女孩子上学堂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所以他才鼓励曲绣娘来这里,正好她自己也很向往。
以前由于家里贫困,让她没有机会学习,所以知道可以来,她便特意让王二哥教了自己一些基本的知识。
如今在林诗诗的教导下曲绣娘学习的很认真,过了两个月就能把荡山启蒙诗选中的诗文背了大半,认的字也多了不少。
。。。。。。
冬去春来,随着春天的来临,战事也开始了,这次大齐也不甘示弱,招募了三十五万大军遣往前线,由纪远作为主将带领。
而江东城的城主这次意外的主动,亲自领了三万精兵跟随前去,让人们大感惊讶,毕竟现在像他这样的边城,能出三万精兵不是容易的事情,可见他确实有真本事。
战事开始的很快,但大夏这一次似乎没有如他们所愿,虽然发起了多次进攻,却都被大齐给拦了下来。
不管怎么样,大齐的这位皇帝以前也是征战多年,既使后来没有再继续,经验还是放在那里,不会轻易就被攻下来。
所以两军就进入了相持阶段。
一段时间以后,又传来了消息,大夏加派了二十万大军增援,由于占领了陈,凉,人员也得到补充,他们貌似势在必得。
不过大齐并不会这么算了,他们派了使节去西秦,经过谈判,终于说动西秦帮忙,于是西秦也派了二十万大军前来,由他们的五皇子亲自带军。
据说这位五皇子从小就爱在军营里舞刀弄枪,对战事颇有研究,曾经多次攻打流寇,西秦的流寇听到他的名字,都要绕道走。
大齐知道这个消息,当然十分开心,表示如果西三秦能够帮忙打败大夏,便会开放所有与西秦接壤的边境城镇,互通商业往来。
同时大齐皇帝也发布了诏告,如果这次大战有人立下战功,不论是谁均会封赏,战功卓越者直接封为卫国将军。
对此大家都十分兴奋,卫国将军在大齐的地位是很高的,如果能够得到封赏,就是一步登天了。
林诗诗得知了这个消息,忽然想起那次学堂的学生们去野荷塘时讨论的事情,这齐帝还真如王二哥说的,十分看重能征善战之人,怪不得这里的孩子们多数都喜欢入军营。
战事的开始或多或少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村子里的人如果在京城附近有亲人的,不少都搬去亲人那里去了,毕竟在人们的眼中,京城附近肯定是最安全的。
留下来的也尽量减少了外出,村子里比过去要安静许多。
学堂的孩子们每天还是认认真真的上课,但是谈论的话题却总是离不开战事的输赢。
乐观的认为大齐一定会赢,比如王小毛,他觉得大齐兵强马壮,这么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资源,肯定可以打退大夏的进攻。
这一观点得到了多数孩子们的赞同,毕竟大家都不想看到大齐输。
但是理性一点的却认为大齐是否能赢还说不准,比如马大天,在他看来大夏的国力一直以来都很强,大齐也是到后面才赶上来,这一次究竟如何并不能确定。
虽然这一观点不受到大家的喜欢,但是还是有人同意,许小海看过不少历史书籍,曾经历史上大齐对大夏输多赢少,与马大天的说法更为相符。
两边的孩子们常常在一起争得热火朝天,也亏得马大天嘴巴能说,一个人就把其他的人都说得张口结舌,气得王小毛骂他是歪门邪道。
郑家的两兄弟郑思贤和郑思齐,也就是大狗和二狗,还专门跑过来问林诗诗的看法,看看她会认为战事的结果如何。
可是林诗诗还没回答,梅梅就毫不怀疑的答道,“当然是我们大齐赢了。”
郑思贤听了立刻高兴的问道,“梅姐姐,原来你也这么认为啊,为什么呢,说说原因呗?”正好他可以拿这个去反驳马大天。
没想到梅梅却捂着嘴巴笑了起来,一脸神秘的说道,“因为有我们顾哥在啊,据我的观察,他很有王霸之气,一定能帮大齐打赢这场仗。”
一旁的林诗诗忍不住咳嗽了起来,虽然她知道梅梅自从野荷塘的聚会之后,就比较崇拜顾云啸,但这么说就有些过头了,“梅梅,你这玩笑可开的一点都不好玩。”
郑思贤也愣住了,他要拿这个理由去反驳马大天,估计又会被喷做毫无根据。
郑思齐连忙道,“梅姐姐,你干脆换个原因吧,这原因太假了。”
但梅梅却不以为然,“我就是这样想的啊,这就是原因。”
坐在另一边的曲绣娘听到他们的谈话,笑了起来,“其实在我看来,大齐赢的可能性更大。”
郑思齐便跑到她旁边问道,“曲姐姐,那你说说,是什么原因呢?”
曲绣娘解释道,“我家的村子离大夏最近了,经常会有大夏的人路过来我们大齐经商,在我看来,他们其实更喜欢安稳平定的生活,一点都不愿意打仗,所以这场战事并非他们普通的人民所愿,既然并不愿意,赢的心态就弱了。”
林诗诗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禁不住道,“对,我觉得你说的很好,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他们更希望过平静的日子,战事往往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大夏作为入侵的一方,一开始就是出师不义,所以输了也正常。”
郑思贤一听,立刻拍起了手,“好,这个说的太好了,我现在就把这些话讲给马大天听,看他还能说什么。”
结果马大天听了他的话,说道,“这些都是你们的推测,并没有实际依据,而我可是通过历史上的事实得到的结论,不信可以去问许小海。”
许小海点了点头,还把历史书翻来给他们看,书上确实记录了大齐战败的史实。
其他的孩子马上不干了,王小毛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两个人就会胡说八道,亏你们还是大齐的人。”
第二一二章
林诗诗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禁不住道,“对,我觉得你说的很好,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他们更希望过平静的日子,战事往往是他们最不想看到的,大夏作为入侵的一方,一开始就是出师不义,所以输了也正常。”
郑思贤一听,立刻拍起了手,“好,这个说的太好了,我现在就把这些话讲给马大天听,看他还能说什么。”
结果马大天听了他的话,说道,“这些都是你们的推测,并没有实际依据,而我可是通过历史上的事实得到的结论,不信可以去问许小海。”
许小海点了点头,还把历史书翻来给他们看,书上确实记录了大齐战败的史实。
其他的孩子马上不干了,王小毛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两个人就会胡说八道,亏你们还是大齐的人。”
马大天摇了摇头,“并不是我这么说,任何事情都要跟据真实的情况来,这样才能明白什么是对的。”
于是郑思贤又跑到林诗诗这边,“林姐姐,你说说,到底谁会赢。”
林诗诗没有回答他的话,真要说起来马大天也并不算错,从逻辑上讲他的方法更合理。
但是想了一下,她还是说道,“马大天的理由并没有错,可我更愿意认为大齐会赢。”
郑思贤拉着她道,“那你赶快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
林诗诗微微一笑,“因为大家都想赢啊,就像绣娘所说的,大夏的人们并不想打仗,可是大齐却是非常想,如果我们不能赢,就会失去家园,所以会想各种办法赢得这场仗,也许历史上多次都输了,但今非昔比,历史也只是作为参照而已。”
况且她还有其他的打算,如果这场战事真会输,她就会去找夏风,想尽办法说服他,让他去阻止他的大哥。
郑思贤听了,称赞道,“林姐姐,还是你说的有道理。”
说着便赶紧把这个理由告诉了马大天。
马大天一听,就跑了过来,笑眯眯的说道,“林姐姐,要不我们打个赌,如果你说的对,我就请你去江东城好好玩一场,顺便庆祝大齐的胜利,可要我说的对,你就请我喝酒吧,估计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没有机会来学堂继续学习了。”
林诗诗可以理解他,确实,要这次真的输了,学堂说不定就要关门,等到那时候谁还有心思让孩子来读书呢,大概就要逃难去了。
不过她不会轻易让这件事发生的,“好,我答应你,这个赌我跟你打。”
马大天叹了一口气,“唉,我倒希望输的人是我。”
其实算起来,他今年说不定就是呆在学堂的最后一年,到了明年家里人就会要他回去成亲,照顾家庭。
这场战事说到底他也希望能赢,毕竟他不想看到自己呆了这么久的学堂会因为战乱关门,他还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过来读书呢。
于是一场赌约就这样定了下来。
孩子们对此都一致表示林诗诗会赢,连许小海也改变了主意,站到了林诗诗这一边。
毕竟她是学堂的管理者,怎么也要支持她啊,不然以后还怎么在学堂混。
当然真正的原因还是大家都希望大齐胜了,既然林诗诗也这么认为,那他们就更有信心了。
真实的情况却不如打赌来的简单,战事一直在持续,过了几个月,直到一年结束仍然没有分出结果。
这一年的新春过得更加清冷,由于持续的战事,人们的负担也变重了。
战事的供给需要不断的维持,城里开始向人们征集粮草,许多人都想办法多屯些粮食,家里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去换粮了。
日子过的越来越紧,林诗诗明显感觉到今年过年没有以前丰盛,许多东西价格上涨,以前能买到东西的现在好多都买不到。
坐在屋子里,她看了看手上的书,觉得以前看得津津有味的话本也看不下去了。
林爷爷坐在靠窗的椅子上,见她闷闷不乐,便安慰到,“诗诗,别担心,一切都会过去的,事情总会好起来。”
林诗诗想了想,问道,“爷爷,你以前经历过那么多事,你觉得这次仗要打多久呢?”
林爷爷皱了皱眉头,感叹道,“这个就难说了,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遇到过战事,那个时候比这次还要糟糕,连年征战,民不聊生,我记得和我的父亲流落了很多地方,直到情况好转才回到村子里,当时所有的房屋都被损毁,只能重新修建。”
林诗诗禁不住想到,看来不管什么时候,征战对人们来说都不算一件好事。
林爷爷看着她,又道,“但是总归是过来了,这么些年里算是我过得最为舒坦的时候,学堂能得以办下来,还有你一直在我身边,不管什么时候人总要抱有希望才会过的越来越好。”
林诗诗听了他的话,心里轻松一些,不由得说道,“爷爷,您说的对,谢谢您的安慰,我明白了。”
林爷爷笑了起来,“只要家人能在一起,就没有过不去的河。”
林诗诗也露出了微笑,“嗯,不管怎样,我都会好好陪着你的。”
林爷爷点了点头,“别急,只要一天大夏攻不下来,就不会有大问题,时间长了他们也无法维持,我们赢的机会也更大。”
林诗诗理解了过来,对于军队,供给是很重要的,时间长了,供给也在不断消耗,如果跟不上,他们这仗就打不下去了。
许多战事就是因为攻打方无法坚持供给,只能退兵。
想到这里她心里平静了下来,又想起似乎好久都没有顾云啸的消息了,不知道他的情况究竟怎么样。
也许她应该写封信给他,讲讲学堂的情况,只可惜这是在古代,还不知道这信能不能送得过去,要是在现代多好,一个电话就解决了。
她无奈的摇了摇头,还是坐在桌子旁边开始写起信来,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试一试才好。
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她洋洋洒洒的写了十张纸,才觉得意犹未竟,然后又小心翼翼的把纸装进了信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