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其他小说陪读日记TXT下载陪读日记最新章节

第083章 九年级第一次家长会

作者:费码农     陪读日记txt下载     陪读日记全文阅读
    2020年9月4日,下午16:50,九年级第一次家长会准时开始。以下是我的笔记:

    一、江副校长广播讲话

    1.2020中考形式,4万人参考,小于70%录取到高中、优质高中;

    2.学校高度重视2021年中考,学校给各班配备优质教师。

    3.九年级分三个阶段,跨度9个月

    1)一阶段:4~5个月新课,基础复习阶段,不要急于求成,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

    2)二阶段:从寒假到第一次模拟中考,之前有实验和体育考;全面复习阶段,总结反思;一模考,全区6500多人,做排名。

    3)三阶段:冲刺,回归课本,二、三模考。提气,冲高分。

    最后寄语:想考理想高中,家校共育,保持沟通,各科均衡发展,因中考偏易,偏科容易被拉分。

    对特长、强基等政策不清楚可以问老师,平常心,不可强求,中考成绩占比95%。

    二、各科年级组代表讲话

    (一)道法组[贺老师]

    中考750分中占比10.6%。

    1.转变观念,端正态度,道法难度在增加,关注社会热点,书本在向高中靠。

    2.订计划。

    3.学习方法预习,笔记,答题习惯(书写、序号),阅读,家长帮助整理错题。

    (二)语文组

    家校携手;取消考纲。

    1.名著阅读份量加大,需要阅读整本书。

    2.传统文化题加重。课外文言文。

    3.作文(书写工整、标点),观察生活,充实写作素材。

    (三)数学组

    1.目标(高中,近期考试);

    2.狠抓基础(查、练、测);

    3.学习习惯(预习、复习、总结);

    4.循序渐进(难度、思维、突破难点);

    5.熟悉数学思想(方程、化归);

    6.中考演练,中考压轴题突破(函数、几何同态);

    7.基本计算要过关(要多算,速度,准确);

    8.整理错题本(思路和答案、错因,临考前看);

    9.多给别人讲题。

    (四)英语组

    1.试卷结构和分值变化,同等时间加大阅读量;

    2.关注单元测验,找原因。

    3.查背诵,报听写,扩大阅读量,朗读。

    4.55+38+7沟通法则。

    (五)物理组

    1.关注物理学习过程,物理思维意识;

    2.本学期结束新课;

    3.难点:解题能力,物理思维;高效听课,有效做题、复习;

    4.建议:关注笔记,了解孩子听课情况;通过习题;

    5.坦然面对,耐心陪伴。

    (六)历史组[苏老师]

    1.重基础,史料解读。

    2.建议:提高主动性,端正态度;课前预习;

    3.认真听讲,理解才能长久记忆;

    4.及时复习(做练习);

    5.家庭教育。

    (七)化学组[刘老师]

    化学组老师最低教龄为15年。

    1.化学以实验为主。

    2.化学实验学习。

    3.化学用语学习(化学符号,元素、离子、方程)。

    4.化学理论学习。

    5.化学计算学习(化学方程式)

    6.化学学习难点:

    1)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

    2)化学符号的书写与理解。

    3)实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八)体育组

    1.体育组教师由4名加强到6名。

    2.取消大课间,增加课时,每天1小时。

    3.2021年中考方案还未出来,中长跑备战。

    4.科学训练,不可按专业运动员训练,家长切记。

    三、本班任课老师讲话

    (一)化学洪老师[半拉小老头,说话有气无力,声音很小]

    1.化学40分。

    2.纠正错误认识:化学像文科一样,背就行了。

    3.化学需要勤思考,多问老师,每周清理知识点。

    (二)语文郭老师[兼代9班]

    1.换老师是个考验,抓紧适应课堂快节奏。

    2.抓45分钟课堂高效率,高度集中注意力。

    3.卷面要整洁,答题要分序号,比什么都重要。

    4.文言文背默(好孩子一定是关注出来的)。

    5.阅读课(家庭计划,深层次阅读)

    (三)体育郑老师

    1.本校历史最高记录——每周5节课。

    2.每周一测,每个项目每月可以测二次。

    3.分项练习,每项集中落实给一个老师负责。

    4.关于周末加训,针对有欠缺项目、尚不能满分的学生。

    5.统一动作标准。

    (四)历史苏老师[年级历史组代表刚做过广播,带三个班]

    1.历史可弥补语文不足之分。

    2.本学期学完新课,三轮复习,每轮1.5月。

    (五)英语班主任周老师

    1.任课老师变化,新老师更严格,要尽快适应。

    2.2020届856人,实际参加中考851人,统招走50+,指标到校100多名。

    3.中考年,家长要保持与老师的良好沟通。

    回到家,我将家长会笔记给老婆和儿子看,并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中考开始啦!”

    2020年9月6日,儿子鼻子严重过敏,不停打喷嚏、擦鼻涕。我感同身受却无能为力,遗传真没办法。秋风起,秋叶尚未落成堆,我父子便苦不堪言啦。

    2020年9月10日,前几天,老婆便在观望家委会组织家长集体给老师送教师节礼物,待集体礼物定下后,她问儿子是否单独给老师送礼物。

    昨天中午,儿子犹豫再三才决定单独送,说只准备送三位老师,妈妈提醒他之后又决定送五位老师。妈妈让他下午提前先送几位,他不听。

    昨天晚上,我提醒儿子,送礼物要考虑周全,要么只送班主任,要么全不送,要么八位老师全都送。儿子不爽嫌烦,我说只是给你提醒若出岔子别怨父母没教你就好!

    今天早上,我在炒饭,让妈妈喊儿子早点起床,为方便送礼物,应该比往日早点到校为好。早饭时,我对儿子说:“你要早点到校,不然礼物咋送呢。”

    儿子说:“有的老师第一节没课不去办公室!”

    我说:“那咋办?你不能拿到教室吧,放哪里呀?”

    儿子说:“放桌子底下不行吗?”

    我说:“不好吧,尤其你不是全部老师都送,这看着多不好呀。”我们家委会已组织家长集体送过了,现在单独送若同学们回家和家长说,这叫啥事呀,当然儿子哪能想到这层呀。时间不早了,我吃完便匆匆下楼取车等送他上学了。

    送儿子到校,回到家,我说:“这事也怪我们,应该早点准备,也好教教他,其实也应该把礼品拿到礼品店包装一下才显得上心些。”

    老婆说:“这孩子也真是,办事能力太差,卡片也写不好了,我也劝他不要往教室拿。”

    我说:“是的,他不知道在脑中将要办的事预演一番,我启发他吧,他还烦,昨晚我便不好展开了,否则可能不光送礼的事搞不定,连作业也要耽误了。”

    老婆说:“说多了又太打击他。”

    我说:“送礼物本是光鲜的、面子上的事,弄不好适得其反,反而失礼,这真要找机会好好教育他,否则别人以为大人不懂事从而生出麻烦来。”

    午饭后,我问儿子早晨有没迟到,他不耐烦的说没有,还说其他同学都把礼物带到教室了。他又说别的同学问为何商量好的却没见他带礼物,他说给老师了。

    妈妈说:“这种事最好不要同学们一起,就该单独。”

    午休后,妈妈着急去学校,儿子却吵着向她要礼物,还不停追问为何说他写的贺卡不行。妈妈没时间理会就上学去了。

    儿子问我该怎么写,我说你这孩子也真是的,前天妈妈就让你准备你不听,昨晚我给你建议你又烦,午休前我把话题都引到那儿了,你也不说,现在快要上学了,你又来问这问那的。

    敲打归敲打,我还是要给他示范贺卡的写法,示范归示范,他还不认可还生气。我这个气呀,要说他几年书法真是白学了。

    最终,有的老师他只送贺卡,真是毫无意义的厚此薄彼,还容易得罪人,就这有时间还得跟他好好说说。

    动脑谋事和动手做事,两者皆无好天赋,往后他要磨练的还多着呢。

    傍晚,老婆放学带回几样零食,她说刘老师给了盒零食,刘老师说宋老师买橄榄油重新包装邮寄时儿子问干什么,刘老师一下不知如何回答,还好宋老师急中生智说送给评他论文的编辑。

    我说还是没经验,下单时直接填学校地址让某老师收不就结了。

    2020年9月13日,我问:“儿子最终都送给哪些老师礼物啦。”

    老婆说:“他带了五件礼物,分别给语数英物理和体育老师,两张贺卡分别送历史和道法老师,化学老师啥也没给。”

    我笑道:“人怂被人欺,他们还都看不上半拉小老头化学老师。”
本章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271/ 第一时间欣赏陪读日记最新章节! 作者:费码农所写的《陪读日记》为转载作品,陪读日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陪读日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陪读日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陪读日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陪读日记介绍:
点点滴滴,逐梦少年奋斗青春拔节声声;
碎碎念念,陪读父母困顿中年爱心拳拳。
这是一位父亲的陪读日记。
人到中年的主人公“我”遭公司裁员而失业,深陷“中年危机”困局,恰逢儿子小升初。为给儿子择校上学,在焦虑无助中不停奔忙。
择校虽成功,却未能如愿进重点班,老婆强烈不满,从而留下隐患。
儿子读初中后,我深陷“谋求职业转型”和“陪伴孩子成长”两难境地疲于奔命。我转型缓慢偏偏老婆性子急,孩子成长问题,学校客观环境问题,诸多矛盾使家庭危机重重争吵不断。
所幸经过全家人三年齐心协力,儿子终于进入心仪重点高中——房南一中,而我再次面临两难困境。
这也是一部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日记。陪读日记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陪读日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陪读日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