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谁家江山TXT下载谁家江山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谁家江山全文阅读

作者:公子无知     谁家江山txt下载     谁家江山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京商

    到了朝鲜才知道,两个国家贫富差异实在是非常之大的,至少朝鲜和江南相比简直不在一个档次上。

    比如说我面前的京商大小姐,就整个国家来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了,可是居然带着手下安步当车。这不是什么体察民情之类的不想坐车,而是除非出远门,连京商大小姐这样身份的人都没有车坐。

    再回头看看我们江南,现在不要说达官贵人,就是普通人家养匹马、骡子拉扯代步也非常普遍。出门有车坐已经和吃饭有肉香,身上有绸缎一样成了江南人的标志了。

    而我刚才比较的只是朝鲜的富人和江南的普通人,如果比起我们江南的上层呢?估计只能用天上地下来形容。

    怪不得世人都说我们江南富了,看来没有比较还是不知道的。

    好在朝鲜国穷,集镇面积也不大,步行没多久就到了京商在当地的落脚处,是他们在这里的一家铜器店。说起来,我们现在所在的栅门也算是朝鲜一个不算小的城市了,没想到居然在我眼中连一个县城都算不上。估计要不是还有些海外生意人的到来,这里也就是一个小渔村吧。

    “不知道韩先生今后有什么打算。是和我一起去平壤呢,还是留在这里等着和家里人联络?”也许早就看出来我并不能久留此地,所以一上来大小姐就和我看门见山了。

    我当然表示恭谦道:“如果大小姐能够托人去江南传一个口信就说我在这里就好。至于其他事情,我总不能在大小姐这里白吃白住吧,还是上平壤帮着京商做些事情吧。”

    大小姐点头道:“这样也好。虽然我也希望能够尽快帮着韩先生联系到家里的人,但是您知道从朝鲜到江南路费也不菲,而且我们商人总不能空手来回,所以只能等着我们押送货物到江南的时候顺便帮您传个口信了。不知道韩先生是不是要留个什么信物给我们呢?”

    我点头称善。信物什么的就不要留了,因为要留我也没有,当初我醒来的时候发现身上一点自己的东西都没有了,估计是手下害怕我身份暴露故意拿走的。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只要他们把我的在这里的消息传到,即使没有信物,仅仅有一点可能,我相信我手下江南这帮人都会积极渡海前来找我的。

    “我身上的信物什么早就被那帮海盗搜去了,不过我可以修书一封。希望大小姐能够托人带给江宁醉仙楼的老板,就说我韩六落难朝鲜,让他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我弄回去。”我话里没有一丝破绽。不过身边亲信少数人也知道韩六就是我的假名了,而且醉仙楼以及他们连号的饭店都是我自己掌握下的酒楼,各店的老板也都是精心培养出来的探子式人物,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了。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让这些朝鲜人去醉仙楼帮我传达消息的原因。

    慢慢地我才了解到,京商的大行首姓李,打理商会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这大小姐正是李大行首的独生女儿,单名一个淑字。虽然说京商这一代大行首没有儿子,但是这李小姐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十五六岁起就开始帮助父亲处理商会的事情,现在已经双十年华,早就可以独当一面,也是现如今整个京商中除大行首外权利最大的人。

    要说在朝鲜这个年轻的女子也早该谈婚论嫁了,但是李大小姐依然是个老姑娘陪在自己父亲身边。一来门当户对的大户公子们很难如这才貌双全的姑娘的法眼,二来李大行首确实身边需要自己的女儿来帮衬,估计如果这大小姐真的嫁出去了,商会没人打理也就惨了。

    这次李家小姐主要是来栅门和来自大宋的生意人商谈一笔人参的交易,正巧碰到独眼龙在这里买卖人口,当机立断命人调钱来参与买卖。

    要知道这些难民虽然是大宋平民,但是考虑到国家之间整体水平差异,即使是大宋普通的百姓,念过书的也有相当比例,这笔绝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朝鲜百姓要强上许多。而其他方面,包括耕种、买卖、工具制作,两个国家的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这时候花点钱买来大量廉价劳动力,正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甚至让这个李大小姐看到了京商独占朝鲜商界鳌头的远景。

    更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这次不仅买来的大量廉价高素质的劳力,更发现了像我这样不小心落难的大宋有地位的人来。

    要知道,整个朝鲜也只不过就只有大宋的一个省那么大,甚至朝鲜国王的领地还比不上宋国许多公爵的领地,那么江南一个旺族实际上的地位,可能就比她这个朝鲜商人高上许多。

    虽然在本国小商贩面前,京商是巨无霸似的存在,但是在外人看来,特别是在大宋这样天国上邦的人眼中看来,这个小小的京商的确不算什么。

    举个例子来说,她李淑知道,自己京商总部,最多拿出的流动资金也就是三四万两银子,虽然表面上看来还不少,但这些钱估计还不够大宋,特别是江南那些富豪们半年挥霍掉的。

    所以,每次面对那些大宋来得商客的时候,李淑不由不放下自己的架子,可以说是低三下四地和别人说话。那些来自大宋的商人有些仅仅是唯利是图,倒还罢了,还有些整扯高气昂,甚至不把整个朝鲜放在眼中,口出狂言大方厥词,就这样自己也毫无办法。

    这下可好了,又了韩六这个本身就是大宋国的贵族(李淑自己这样认为),再有了与宋国生意上的事情完全可以放手让他出处理,这样至少不会丢了京商的面子,当然前提是确定了这个人的忠心才好。

    这样,一方面,李淑即希望着派去大宋生意的京商商人能够早点联系到韩六的家人,这样可能在今后的生意中能够给整个商会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又希望不要这么早地联系到,因为这两三天的接触,已经完全让她相信了面前的年轻人的确是有着经商的真材实料,如果留在京商里面,肯定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好在光晕送这趟货物去江南就需要三个月时间,加上来回半年时间总有了,又半年的时间,能够改变和决定很多事情。到时候什么情况还说不定呢。

    这一切当然都不是我所操心的,现在我真在和柳壮坐在一辆破旧的马车上,边走边欣赏着朝鲜的景色。虽然说起来,朝鲜的景色比起我们大宋来的确不怎么样,不过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么多天的郁闷终于结束。摆脱了狭窄肮脏的囚牢,脱下了发臭变味的囚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才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的美好。

    一旁闭目养神的李淑大小姐忽然问道:“韩公子,我们虽然相处没有几天,但是从平日里的言谈中我发现您实在是个商业奇才,不知道可否对我们京商的发展提一点意见?”

    “大小姐这话就生分了。您有什么要吩咐的直接告诉小的就好了,不要忘了我现在可是您收下的伙计啊。”我笑着说道。

    李淑巧笑道:“哪能呢?我知道韩公子早晚不是池中之鱼,只不过希望在最近一段时间能够帮帮小女子罢了。还有,不要总是叫我大小姐大小姐的,韩公子要是不介意,就叫我小淑吧,我父亲就这样叫我的。”

    嗯?我突然觉得这话说起来有些暧昧,显然,李淑也发现了,不要意思地低下了头。

    “哈哈,大小姐果然豪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那大小姐,不对,小淑你也不能总是韩公子韩公子的叫我了,就叫我小六吧。”我爽朗道。

    接下来的谈话就轻松取多了。

    “这次前来原本除了做一笔人参买卖外,还是要到这边来查看店铺的生意的,可是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整个朝鲜北方这片我们的铜器店,包括布店都是在亏损的,不知道是为何呢?”李淑有些愁眉地问道。

    “那还用说,因为大宋的铜器制造和布匹制造工艺比我们这边高上许多,现在大量的大宋铜器布匹涌进,我们当然会亏本。”我理所当然道。

    “可是一直来说,大宋的铜器布匹制造都强过朝鲜,为什么只有最近这两年我们才开始亏损呢?”李淑还是有些不解。

    这还不是因为我们江南嘛:“我在江南的时候,听说数年前江南制造总局研制出新型的造布和制作铜器的机器。可以在质量不减的基础上大大缩短制作时间。你想,这样来说,江南的成本降低了,而我们朝鲜的工艺还不变,现在贸易有这样发达,我们不亏损才怪呢。”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京商(2)

    李淑听了我的话点了点头道:“大宋的工艺技艺高超我也早有耳闻,没想到这几年没有关注,居然高明到这样的地步,那我们朝鲜的商人岂不是要完全没饭吃了。”语气中还带着几丝忧愁。

    “那倒不一定。”我在一旁安慰道,“比如说高丽参在大宋就是非常名贵的药材,也是极好的贸易物品。每年大宋都要购买很多的。”

    李淑凄然一笑道:“你不要安慰我了,挖参不过是靠山吃山罢了,难道我们京商以后都只靠人参过日子?我们的行首和包袱商人都天天在深山老林里不下来?我也知道人参是好货物,可是毕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等哪天参挖完了或者哪一年人参收成不好了,难道让我们朝鲜商人都饿死吗?”

    我听了她的抱怨也不由默然了,没想到看似文弱的姑娘心里面居然除了装着整个京商,还想到了整个朝鲜的商界。

    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李淑不好意思地向我羞赧道:“刚才李淑有点心急,让韩公子见笑了。”

    “这到没什么。”我摆了摆手,“不是说好了不要叫我公子了嘛。不过想要盘活京商目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什么?”说到这里,刚才还有些懊恼得李淑突然来劲了。

    “这个嘛,说容易也容易啊。”我卖起了关子,“把布和铜器的制作店都给关了,都转行制作银器和漆器好了。”

    说到国家间的贸易我还是很有心得的。不管是铜还是铁、布、纸,朝鲜的生产技术都和我们江南差距太大了,我们可以用极低的成本造出比他们还好的东西来,然后再贩卖到各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迅速在各地站稳脚跟,并积累大量财富的主要原因。就靠着铁血征服和强制收税只能涸泽而渔罢了。

    至于江南和朝鲜的贸易,本来就在江南的对外贸易中只占很小一部分。我不如卖个人情给李淑,让她知难而退,不要在和我们江南正面冲突了。其实这也只能救得了京商,至于其它商会能不能反映过来,这就不管我的事情了。

    为什么让他们转而大规模制造漆器和银器呢。因为朝鲜的银器和漆器制作本身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这些东西的制作普通小作坊甚者民家都可以,而且几百年来乃至几百年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就算是江南也没有更新的制作方法,也只能纯靠手工制作。尤其是银器精妙的造型和漆器不同特色的花纹。

    江南也不是做不出这样的精美器件来,只不过在江南有做一件美轮美奂的银器的功夫可能已经做出数十间铜器了。所以相比之下,让朝鲜来坐这些手工工艺较强的东西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法。这也是后世所说的比较优势的原理。

    李淑听了我的话久久不语,显然未置可否。不过这已经不在我的掌控范围内了,言尽于此,至于怎么做就要看她自己的了。

    “韩公子的建议果然大出我的意料之外。可能是当局者迷吧,不过要让我们放弃现在的这些布,铜器等作坊,估计不仅是我们京商,哪个商会都承受不起,毕竟还有这么多伙计和资金投在了里面。不过我倒是觉得您的建议是不错的主意,我要回去和父亲好好商量一番,希望他能同意。”李淑能够这样表态其实已经很出我的意料之外了,想京商在全朝鲜的类似点面没有一百家也有五十家,全部放弃实在是要很大的勇气。显然,她是一个目光长远的人。

    抵达京都已经是三天后了,在我的记忆中,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平壤,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改的名字,不过还是这个京都听起来比较有气势,而且作为一个王国的都城,京都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虽然比起江宁来还是很有不如,但是和其它朝鲜王国内的小城市比起来,这座城市就是巨无霸了。

    京商不愧是总部就在京都的大商家,在这里具有很高的地位。其它的商家虽然在各地各占一方霸主,但是在这京都内也只是租几个不大的门面或是几个庭院成立他们自己的会馆分部,而京商总部则设在离皇宫不足三里的一条巷内,而且整整一条巷子都是京商的产业。

    看来我自己还是小看了京商在朝鲜的地位,如果没有历代的积累和多年与皇室的密切合作,任谁也不相信一个比较轻视商人的国度内一个商家会占有这么大的地盘。

    和我在一起的柳壮也在好奇地观望着整条街的房屋,现在他已经彻底变成了我们的保镖。在他一个人打跑了十几个山贼之后,李淑和她身边的人也对柳壮刮目相看了,不再把他看成靠着我来混吃等死的家伙,而是一口一个壮士,大侠地叫着,搞得刚出道不久的柳壮自己反而不好意思,经常闹出大红脸来。

    当然,从大宋来的我们对于这样的房屋并没有感到什么惊讶,只是整整一条街同样朝鲜风格极其浓郁的屋子,让我们充满好奇吧了。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京商的大本营,我还以为这是朝鲜哪个部门的衙门呢。

    “小六,这就是我家了。我们快进去吧,一会向你介绍我的父亲。”李淑一边向我介绍一边领路走了进去。

    看着由大小姐领路,门前颇有声势的门卫和家丁们也自觉地让开道来,并向我们行礼致敬。不过我看到几个家丁看我的眼神似乎有点怪怪的,难道他们小姐很少带客人回家吗?

    李淑把我们安置在偏房休息后就去见他的父亲了,不管怎么说,人家李大老板是整个商会的当家人,当然不是想见就见到的。

    我和柳壮打量着屋内的布置,虽然没有显得铺张浪费,却也颇有情调,加上朝鲜都有的异域风情,让我们两个也是颇有一番新奇。

    住了很多天的牢房加上阴暗的船舱后,加上到栅门又没有休息几天就连续奔波,这时才算稍微安顿了下来,不能不说现在心情非常不错。那柳壮虽然功夫了得,但是自小生活在清贫之地,见这屋内摆设,却有些惴惴不安起来。一边可我讨论这桌子价值几何,可以买多少馒头,这花瓶产自何处,可以换几斤牛肉,搞得我郁闷异常却也没有奈何,只好安慰道跟着我好好干,保管他吃香喝辣的,早晚自己也能拥有这样的大宅子。当然这样的话又让他兴奋了半天。

    李淑却没有向我们想象地那样很快回来,倒是派了个会说大宋官话的小厮过来,告诉我们他们小姐和老爷现在有要事在忙活,没有时间接见我们,让这个小厮陪同我们在京都看看转转,等到空闲在相见。

    当然,人家业大事多,自也无可厚非,更何况还派了一个小厮过来陪同我们,这样的安排我已经心满意足了。再要做出什么更加夸张的举动来,我反倒是会怀疑她的动机。

    放在半个月前,我是怎么也不会有心情四处游玩的,毕竟整个江南现在的局势什么样我一点都不清楚。不过现在我却完全放松下来,笑话,最悲惨的日子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发现原本做事有些急躁的我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才真正成熟了起来,这些天来每天都有生命危险,大风大浪见多了,才有中返璞归真的感觉,似乎什么样的风浪都不能让我心再次变乱了。

    这朝鲜京都的大街其实和大宋也没有太多的区别,酒店商铺也是鳞次栉比,而我和柳壮则留连于朝鲜特产食物和工艺品之间。好在这李淑大小姐想得颇为周到,让家中小厮带着些银钱,不然让我们两个我眼欲穿却无钱购买,就实在觉得遗憾了。

    “韩先生到我们朝鲜来,一定要尝尝我们这得特产美术,主要就是泡菜。泡菜也称辣白菜,是由产自朝鲜农家的白菜腌制而成,味道偏辣,有此得名。朝鲜不同地方,不同民家腌制的辣白菜口味又各不相同,反正这泡菜可谓朝鲜一宝啊,下到斗升小民,上到朝鲜皇上,每天也都是毕进之食。”不愧是京商总部出来的小厮,推销东西都这么有学问,一番介绍,就让我们不能不想尝尝来自京都的辣白菜是什么风味了。

    这泡菜我在江南也尝过,毕竟我们江南公爵府的几位厨子也是海内闻名的大厨,这可是我花大价钱给找来讨好自己两位夫人的。加上我自己也偏好这一口,所以说可能我公爵府吃的没有皇宫铺张浪费,但是味道却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当年在江南吃这泡菜味道也只觉得一般,有些怪异,不过想来在朝鲜京都吃这玩艺,肯定正宗。

    “我说小李,你那么竭力推荐我们到这里吃东西,不会这家酒楼是你们家开的吧。”柳壮突然对带领我们的小厮调笑道,这个家伙只要有吃的就行,吃什么他才不讲究呢。至于小李,自然就是来我们观光的小厮了,进了李家大门,把自己改姓也姓李,柳壮要是在李府内一叫,估计整个府内一半人会答应。

    小厮小李突然面色大窘:“不蛮二位爷,这酒楼确实是我姐夫开的,我姐姐就是这得老板娘。不过我可以向二位保证,这里的美食确实是京都一绝,许多大官贵人都经常来这里用食。”

    没想到柳壮无心一问,还真问出名堂了。我不禁笑道:“无妨,只要真的好吃就行,反正又不用我们会钞,小李你就带路吧。”

    这个小李果然没有骗我们,至少比起我家那些厨师来,这里做出来的朝鲜风味可谓天差地别。

    就只一晚泡菜汤,味道差别就不可同日而语。经过小李介绍我们才知道,腌制这玩意儿还要在特定时间,选好菜,加上自制的秘方腌制,连腌制的地点和用的水都有讲究。

    看来真是行行出状元啊。

    不仅泡菜汤,其他诸如考五花肉,明太鱼,米肠什么的也吃得我们津津有味,要不是经历这些困苦,我估计自己都想不到会对这样的饮食产生这么大的兴趣。再看旁边的柳壮,估计下巴都快吃得掉下来了。

    我们边吃,旁边的小李边向我们介绍起着朝鲜的风景来,这小李也算是土生土长的京都人,大到皇宫,小到那条巷子哪棵古树的来历都清清楚楚。看不出这小子还是个人才。

    “听说朝鲜会大宋官话的,都可以去考译官,小李你怎么不去?”这话还是李淑告诉我的,在京商中我接触的很多人都会讲大宋语,还以为这个国家会宋语的人很多,后来一问才知道大是不然,估计现在除了商人,也就是译官会宋语了。商人主要学习语言是用来做买卖,而译官是可以通过考试晋级的。至于普通小民,可能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学习其他语言啊。

    “哪里向韩公子想得那么容易。考上译官,可就是官员了,能和大宋天国接触,这比读诗书的文官还要受尊重。”小李叹口气道,“不过每年这么多人参考,考上的哪个没有背景,就像我这样的普通百姓,家中虽然还算殷实,可是想考上这个官员,没有关系,势比登天还难。”

    “那你想不想当个译官呢?”我问。

    “当然想啦,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比做生意当然强上许多。”小李干脆答道。

    “小李,相信我的直觉。就凭你现在的水平和能力,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译官。”我鼓励道。

    小李也颇为感动道:“多谢韩公子吉言了。来,这是今天刚到的新鲜石斑鱼,只这一条,我让大厨给你做了来,我也顺便尝尝口福。反正吃大小姐的,不吃白不吃。”边说着边坏坏地笑着。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210/ 第一时间欣赏谁家江山最新章节! 作者:公子无知所写的《谁家江山》为转载作品,谁家江山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谁家江山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谁家江山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谁家江山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谁家江山介绍:
回到古代的主角本想过个安稳的纨绔生活,可是历史却又将他推倒了政治的风口浪尖。。。。。。
江山千古,奈何英雄无觅;
中原逐鹿,可知花落谁家。
这个故事的开头,也写不出什么新意思来,本人没多少心情去勾勒,嘎嘎,有空我改改,大大们可以把开头几章跳过去或是扫过去读。
37696538大家支持一下书友群谁家江山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谁家江山,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谁家江山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