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梨勿归TXT下载梨勿归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梨勿归全文阅读

作者:夏天真美好     梨勿归txt下载     梨勿归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18

    “小姐,你看看这些衣服都快发霉了,趁着这天气日头还算不错,咱们拿出去晒晒吧。”

    嬷嬷,正在整理自家小姐的衣柜。看到了不少小姐压箱底的衣服。有好些衣服都快发霉了,这让嬷嬷心疼的,都快用自己的手捂住胸口了。

    少奶奶听到这话,也站在自己的衣柜前面。这是一对朱漆百宝嵌博古人物故事顶箱柜,当时董老爷在自己的儿子结婚之前就准备的家具之一。立柜均为四面平式,对开两扇门,中间有栓杆,门上镶八角云头式圆面叶,三扭头,六角云头式合页。柜门内各有三条穿,抽屉架。柜门上为百宝嵌庭院祝寿图,其中除了高坐楼阁之上的主人、往来贺寿的文武官员和忙碌的仆人之外,还表现了庭院楼阁、小桥流水、梧桐、奇石、芭蕉、仙鹤、鹿等丰富的内容。下沿板各有四组百宝嵌胡人献兽图。

    柜边四周开光中百宝嵌博古图样,包括鼎、觚、爵、佛手、香炉、赏石、文房用具等。两侧柜帮百宝嵌折枝花鸟纹样。这百宝嵌使用的材料包括,象牙、骨、玉石、螺钿、寿山石、料器等。听说还是前朝的老物件,因为当时董老爷慧眼识珠,才把它收了上来。而且这个衣柜所用的木料上乘,防虫蛀,有异香。在当时来说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这样的东西董老爷轻而易举的送给了自家的儿媳妇,这可以说明,董老爷对儿媳妇当初的看重。

    少奶奶看了看敞开的衣柜,从衣柜里拿出了一件压箱底的衣服之一。这是一件藏青缎地平针绣团花纹女褂,这是当时少奶奶在闺中穿的衣服,这件女褂圆领、对襟、宽袖、圆摆、左右开气至腋下,领口、对襟、下摆及开气处,有白地织锦缎花鸟纹花边。前后衣襟及肩部有十枚平针绣大团花,花内饰有“松鹤延年”、“孔雀开屏”等吉祥纹样。团花外散缀各色折枝花卉、蝴蝶及皮球花。皮球花即“小团花”,,这件女褂周身布满刺纹饰,装饰华丽,用工精细。当时母亲在的那会儿给她做了不少衣服,这便是其中之一。

    少奶奶愣愣的拿着这件衣服沉思,嬷嬷看见自家的小姐在发愣,有点纳闷的,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小姐小姐,你这是怎么了?”

    少奶奶一下子回过神来,然后放下了这件衣服。

    “哦没事,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罢了。”

    嬷嬷又继续着手里的活计,大嘴巴依旧没停歇过。

    嬷嬷拿起一件水绦缎地八团花卉纹女袍,嘴里的话不停惋惜。

    “啧啧啧……啧啧啧,瞧瞧这衣服多好啊!这可是夫人在世的时候给小姐你做的。”

    然后嬷嬷拿起衣服左看来右看去,一脸的可惜道。

    “这衣服当时好像做了没多久?小姐你好像也没穿过几回?瞧瞧这做工,瞧瞧这刺绣,多喜庆啊!”

    少奶奶听到自家嬷嬷说这话,一下子就笑。

    “嬷嬷呀,这可是一件吉服,这吉服哪能天天都穿上身啊?除非是有什么重大场合才穿!”

    嬷嬷一下子就不服气了。

    “这衣服这么好看,怎么不能天天穿啊?小姐,你又不是一大把年纪了,穿的花俏一些有什么不可?你看这衣服上的大扑棱蛾子多漂亮啊!”

    少奶奶看像嬷嬷手里的拿着的这件衣服。这是一件八团花蝴蝶花卉纹女式吉服,大宽袖,两道绲边,有菊花、梅花、牡丹花、兰花等组成的鲜花丛,在袍身的前胸后背八团花中则有十六只大蝴蝶。蝴蝶图案寓意长寿,是常用的吉祥纹饰。下摆饰海水江崖纹,五色立水,构图宏伟壮观,官气十足。然后眼眸下垂。

    “可惜现在我嫁人了,有些不合适了……”

    少奶奶淡淡道……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19

    夜深人静,少奶奶看着衣架子上晾着的这些压箱底的衣服。它们都是那么的华丽,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有云州有妆花纱、妆花缎、三元绸等。还有元京的云锦,同样是官营织造生产的提花多彩丝织物,这些色彩斑斓的布料构造成了少奶奶面前的这些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色彩衣服。

    少奶奶用手摸了摸其中一件衣服上色彩斑斓的刺绣,然后思绪不知道到哪哪儿了,愣愣的看得出神,然后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这一身素净的衣服,长长的呼出一口气。挑了一件石青缎地三蓝平针绣团花女袍穿在了自己身上。打开了自己妆台前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看着这里面琳琅满目的首饰,却没有任何像普通女子般激动高兴的心,然后从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里面拿出了一根银镶玉头钗,这款饰品设计得很别致,是“三挺式”,它有三根钗插,因为制作的形象又逼真,一眼不能看出这是一款蝴蝶样式,仿佛戴上这款玉质蝴蝶就能在发梢上翩翩起舞。这款玉蝴蝶是用银丝压成轮廓进行围边勾勒,既能起到固定玉石的作用,还能巧妙地将玉蝴蝶装点得更具质感和层次感。工匠在制作过程中还对玉蝴蝶使用了5颗红色琉璃珠进行装点,使得原本还寡淡素雅的钗头显得灵动且高贵了起来。同样也是董老爷卖的最好的一款,虽说董老爷脾气是有点大,但每次董老爷都要送不少金银首饰给自己的儿媳妇。

    少奶奶把它放在自己的面前,然后继续在黑

    漆描金嵌染牙妆奁里面挑选。

    然后在里面又找到了一件黄金镶嵌宝石发簪。这款簪子更适应佩戴在发髻的顶端,簪子的头端就占了整体比例的三分之二,由三段式组成。塑造得蜻蜓栩栩如生,头顶的冠顶呈现三叉式,三角纹分列在冠的两侧用于装饰,冠尾处的金珠镶嵌得恰到好处。蜻蜓的翅膀是三径的,用花丝剪成。蜻蜓的背部呈现圆弧状,精细之处在于两边的翅膀下都各点缀了一朵美丽的花朵。中间还塑造了一个人的开状,头上也戴着花冠,身上穿着流苏云肩长裙,裙摆迎风飘扬。最下面是用高雅的莲花和碧绿的莲蓬装饰,中间展示一朵鎏金花朵,亭亭玉立银色素裹。但又觉得不太合适又放回到妆匣里……

    少奶奶挑挑选选的用了不少的时间,然后找齐了她所需要的首饰,虽然这里的东西她好久都没有佩戴过了。今天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突然翻出来看看。

    梳子一下一下又一下的梳理着少奶奶的头发,虽然看起来现在少奶奶的脑门有些光溜溜的了,这恐怕到了中年的时候都不得不佩戴抹额,然后心灵手巧的把自己的头发梳成一个自己心仪的发型。把自己找出来的这些首饰簪环都佩戴在自己的身上……

    那镜子里的人是谁?朱色嘴唇,上唇涂满口红,下唇在中间点上一点,形似花瓣的样子,那眉粉画出形容弯月的垂眉,两颊樱粉,未语便有三分笑。带着全套的头面,穿着色彩斑斓的褂子……

    “这是谁呀?这究竟是谁呀?”

    少奶奶愣愣的抚摸着铜镜里面的人,内心全是疑惑。这镜子里面的人好熟悉啊!少奶奶皱眉,镜子里的人也皱眉,少奶奶微笑,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就好像有个人住在这铜镜里面似的。内心满满都是熟悉之感。

    “这里面的人好熟悉啊,可我为什么忘记了呢?”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0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那时才结婚,少爷还是意气风发。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一切都还是那么新奇。

    那桌子上的眉粉还是会时常见底,那些压箱底的衣服还是会常常穿起。有时候两口子还会打打闹闹,恩爱甜蜜。就如同少爷拿起眉笔为少奶奶画眉一样。

    铜镜前的少奶奶羞红了脸,羞臊的轻轻打了少爷一拳。

    “不正经……”

    少爷哈哈大笑。

    “古有张敞画眉,我效仿古人有什么不正经的?再说娘子花容月貌,我添一笔,起不相得益彰?”

    少奶奶羞红了脸,少爷还不正经的继续追问少奶奶。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一声声的追问,更是让少奶奶的脸越发的红艳,两口子这又才打闹了起来……

    ……

    究竟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少奶奶也忘了……

    “娘子如此花容月貌,我真不希望外人看到,这让我的内心会有种嫉妒的感觉……”

    “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修饰,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愚者谓之丑犹可,贤者谓之恶,将何容焉?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

    少爷又继续说

    “穿着太过花哨乃不正也,娘子你应该学的打扮的正经一些……”

    少奶奶根本不明白少爷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毕竟在家里根本就没有触摸过这些书本上的知识。那时候父亲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继母又说出嫁从夫。少奶奶也就只能把自己的那些金银首饰,花哨的衣服都压箱底了。打扮得越发正经,越发的死气沉沉……这衣柜里常穿的衣服都是素色,头上戴的金银首饰之类的,都是银簪子银耳环。

    少奶奶那会儿也曾想过打扮的花哨一些,打扮的漂亮一点。但一旦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动作。少爷,那不愿的目光就像利剑一般,直戳戳的往上奶奶的心脏扎去,她不想让少爷不高兴,好像少爷一不高兴,她就不开心似的。

    少奶奶收起了那些色彩斑斓的衣服,把那些斑斓的金银首饰都深深地锁进了妆匣里……

    到了今天才重建于世,然后现在的少奶奶看着镜中的自己……

    为什么这么熟悉?为什么如此熟悉?

    “这人究竟是谁?她为什么这么熟悉?为什么如此熟悉?”

    少奶奶现在还在想这铜镜中的人到底是谁,然后戴在头上的发簪突然掉落下来,掉在了妆台前……

    “哦……对了……她不就是我吗?我……不就是那镜中人吗?”

    好像恍如隔世,本来就只是一人却恍如两个人。

    “原来我还有这样的面容……”

    少奶奶此刻的笑容有些虚幻……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1

    “呀,小姐,你今天打扮的可真不错呀!”

    嬷嬷进屋看到小姐坐在梳妆台前,打扮的比平常好看多了,这脸上一下子就有了笑意。

    走到少奶奶跟前,看见铜镜中少奶奶那恍恍惚惚的样子。又有些个心疼自家,从小带到大的小姐。从妆匣中,大红色的绢花。佩戴在少奶奶的头上。然后欣慰的带着笑,两手放在少奶奶的肩上。

    “你瞧瞧,这不是挺好看的吗?小姐,你本来岁数就不大。打扮的这么老气横秋的可不行!到时候少爷被那些外面的狐媚子给勾搭走了,可要不得!!这些个男人啊,第一眼看的可是女人的颜色!嬷嬷我啊可是听过说书先生说过不少故事的!”

    嬷嬷继续噼里啪啦的对少奶奶说道,就像对少奶奶以往的所作所为产生的抗议。

    “什么叫自家的老婆不解风情啊?然后丈夫在外面偷吃啊……自家的老婆长的没外面的狐媚子好看,然后冷落了自己的老婆呀……不是有句老话说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不如偷不走……要我说这些个男人的心都是犯贱的!小姐,你要留住少爷,就首先得有一张能勾住少爷的脸!而且别事事都听从少爷的!小姐呀,小姐,你可得立起来呀!再说外面的那些个狐媚子猖狂得很!!小姐,你又没有一个硬实点的娘家,到时候被少爷欺负了。可没人给小姐你撑腰啊……”

    嬷嬷真是见缝插针式的教育着自家的小姐。今天看到小姐好歹梳妆打扮起来,还有一丝丝欣慰。应该自家的小姐听进去她说的话了吧?总算能支愣起来了!!嬷嬷一直操心着自家的小姐,这小心肝啊,一次比一次揪的慌。

    嬷嬷看了看,梳妆台上的黑漆描金嵌染牙妆奁,这里面琳琅满目,装的都是金银首饰,发簪玉环。脸上写满了可惜。然后手里拿着一只发簪朝着少奶奶的头上比划着。

    “这女人啊,爱美是天性。那些个瞎了眼的男人们第一眼看到的也不是女人的内在,而是女人的外在。嬷嬷我可是过来人,这些男人们对你的爱有一半都是拴在一个女人的表面上,你见过哪一个丑女人能获得其他男人的爱慕?当你的颜色没有以前的鲜亮,你的样貌没有以前娇嫩,你这朵花快要凋谢的时候,这些个男人们的眼光就从你的身上转移到另外的女人身上了……”

    容嬷嬷把发簪插在了少奶奶的发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小姐,你可是我从小带到大的。也别怪老奴我话多,这个世上的男人大多都很肤浅,能成为圣人的男人,少的可怜。你不能让咱们少爷那点兴趣,能维持几十年。毕竟这世界上男人们大多都不是什么坐怀不乱柳下惠的角色,要么小姐,你现在就振作起来,为咱们的小小姐,为你以后的未来考虑。要么小姐,你还是像个包子似的,让外人认少爷如此的揉捏,等哪天少爷的兴趣没了,你就成了下堂妇了,小姐,你知道吗?”

    嬷嬷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一直在不停的向着自家的少奶奶传输。少奶奶一直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语气有些飘渺……

    “不会的……夫君不是这样的人……我可是他亲自求娶的,他说过会待我好的……”

    “小姐呀,小姐!!!!我说这些感情你听都没听进去吗?”

    嬷嬷再一次恨铁不成钢,然后转念一想,又换了另外一种语气,对着自家小姐说道。

    “要不你等会儿就去看看少爷吧?万一小姐你这身装扮少爷喜欢呢?人家老话说的好,女为悦己者容,如果少爷喜欢的话,小姐,你又该怎么样?”

    少奶奶想了想,然后站起身来。

    “对,我应该让夫君看看……”

    在少奶奶背后的嬷嬷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总算把小姐说动了……”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2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少爷朗朗的读书声,从书房里传来。少奶奶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双手揉捏着衣角。

    少爷,看到我这样,会欢喜吗?他会不会喜欢我这个样子?我现在脸上的妆容得不得体?

    少奶奶在门口乱七八糟的想一些,然后又想着这件衣服会不会不好看?头上带的头面,是不是太花里胡哨了?脸上的脂粉是不是抹多了?嘴上的口脂是不是太过的红艳?

    少奶奶纠结地站在门口,揉捏着自己的衣角。不知道该进不该进?

    “咳咳咳咳咳咳……”

    听到书房内少爷一连串的咳嗽声,少奶奶想都没想,立马开门就扑到少爷面前……

    “夫君夫君,你怎么了?夫君夫君你是受寒了吗?夫君,夫君,要不要我帮你去请大夫呀?夫君,看你身上的衣服单薄,要不要我去给你找几件衣服……”

    少奶奶这一连串的问候,打的少爷不知所措。少爷愣愣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女人。

    “你……你是谁?”

    少奶奶抬起头看着少爷,那双目含情脉脉。

    “我是秋娘啊!少爷,你不认识我了吗?”

    “秋娘?秋娘……”

    少爷显然还没有回过神来,少奶奶温顺的蹲在少爷的面前。

    “我记得秋娘并不是这样的装扮呀?”

    眼前的这个女子,双颊樱粉,朱唇似梅花红艳,带着全套的头面,那艳糜色点缀着这个女子单薄的身姿,未语三分笑,好像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少爷一下子蹙起了眉头,少奶奶看着少爷蹙起了眉头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整个书房一下子安静了起来。

    “秋娘,这是怎么回事?”

    少爷沉声问少奶奶说。

    少奶奶听到少爷的责问,有些个紧张。双手止不住的揉捏着衣角。

    “我……我……这不是……这不是……”

    少爷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脸色好些,有点不对。这更令少奶奶有些紧张。

    “这不是有句老话说女为悦己者容,我想打扮漂亮一点,给夫君你看看……再说……再说……公公这些年送了我不少金银首饰,今儿我不是在整理东西的时候看到了,我想放着也是放着,要不然拿出来用用?”

    少奶奶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有些个忐忑,少奶奶此刻的眼睛也不敢瞧着少爷。

    少爷此刻也不说话,就是眼睛沉沉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且熟悉的女人……

    少奶奶提着心,静静的等着少爷的发话。但好像被这样静谧的气氛接受不了,率先发话问道。

    “夫君,难道不好看吗?”

    少爷的脸依旧没有开怀,但比刚才还是稍微有些好些,然后把少奶奶拉起来,回到了他们的卧房,让少奶奶端坐在梳妆台前。语气缓慢而温润。

    “秋娘,我很赞同女为悦己者容,但是现在你已经嫁给我了,成了我的妻子,那么就应该知道,作为一个妻子应有的本分,你这样的打扮有失一个妻子应有的形象,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是谓妇德。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专心纺绩,不好戏笑,洁齐酒食,以奉宾客,是谓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远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谓也。作为我的妻子。不要过分的在乎自己的容貌。”

    少爷长篇大论说了一堆,少奶奶实在听不明白,但中心思想就是他不喜欢自己这样的打扮,少奶奶此刻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

    少爷卸下了,少奶奶发间插着的银镶玉头钗。

    “只要你贤德,照顾好这个家,上进公婆,照顾好孩子。其他的根本就不重要……”

    少爷又从少奶奶的发间拿下了银质蝴蝶步摇。

    “清闲贞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不要过多的专注于外在的面貌,要多修修自己的德行……”

    少爷一件又一件的,从少奶奶的发间拿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发饰,那铜镜中陌生且熟悉的人,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又成了少奶奶熟悉的面容……

    “……听话……”

    少奶奶此刻好像听不见什么声音了,只听见少爷的最后两个字……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3

    花朝节

    锦蓉城繁花似锦,温暖如春。这里可以看到不少色彩缤纷的花卉,每家每户都有独有伺候奇珍异花的手段。在前朝的时候,锦蓉城都还有一个伺候奇珍异花的人手段颇为了得,而获得皇帝的嘉奖。获得官职和大批的金银珠宝,让不同时令之花开在一起,那已经是个小手段。上有所好,下有所查。有一小部分是为了跟风,毕竟当时每个人都想以这样的手段得到泼天的富贵,而大部分的人也算是习惯。毕竟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生计都是为了伺候这些奇珍异花,若是能得到额外的好处,也是更好。大概只有一小部分人,对!唯独只有一小部分人,喜欢这些奇珍异花。为了看到这些奇珍异花开放的姿态,不惜很砸重金。他们可以不知道如何伺候这些奇珍异花,可以不知道让这些奇珍异花何时开放。也同样不知道如何培育这些奇珍异花。但他们同样有钱有势,而使得锦蓉城大部分的人都为了他们服务……

    这样的色彩缤纷,香味浓郁的城市。对于花朝节这样的节日颇为重视。而花朝节是祭祀花神的节日,就是传说中的12花神,她们分别是兰花、桃花、梅花、牡丹花、芍药花、石榴花、紫薇花、桂花、菊花、水仙花、芙蓉花、荷花。而这12个花神对应历史朝代中有名的倾国美人。在锦荣城的人看来,即使花神也是为了保佑鲜花的盛开和平安,同样也是一种传统。

    这一天同样也很重要,一大早,董老爷就吩咐下面的人忙活了起来。

    “去把园子里最新鲜的花瓣采摘下来,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少放点糖,小孩子吃不了太多的糖……”

    管家在旁边补充道。

    “老爷,看今儿头还算不错,看来今年是一个百谷丰熟的年头,要不要把家里的种子拿出来摊晒一下?乞求今年能够丰收?”

    “那是自然,这点小事用不着我来吩咐吧?按照往常的惯例去办就行。”

    管家又问道。

    “那老爷,今年咱们要去种花,还是栽树?好歹老爷你给个准话,等老奴吩咐下面的人准备准备……”

    董老爷想了想。

    “种树吧!今年好歹咱们家添了一口子人,如果种花的话,容易种不活,那可不是一件好兆头,好歹束什么的生命力比花还顽强,种桂花树吧!桂花的味道还算淡雅,而且桂花还能做成桂花糕,这花还挺不错的……”

    花朝节这一天,全府上下简直忙忙碌碌的。毕竟要做的工作比平常还要多一倍。

    花朝节这一天,不仅仅是花农祭祀花神,还包括了耕种庄稼疏果的农民。因为传说中的花神掌管了植物的春长夏养,这一天,锦蓉城会有不少人齐聚花神庙,供奉花神的塑像。以祝神禧,有不少的人还讲究用素馔来供奉。

    “对了,到时候告诉少奶奶一声,让她准备好东西去庙里祭祀行礼,祭拜花神。顺便带着我的小囡囡去外面走走,出去赏赏花,踏踏青……”

    董老爷吩咐道,管家有一些疑惑。

    “咳嗽奶奶自从进门的时候就没有踏出过府门半步,少奶奶应该不喜欢出门吧?这真的好吗?万一少奶奶不愿意呢?”

    董老爷一下子就生气了

    “她有什么愿意不愿意?难道她出门会死不成?这大好的春光,非得捂在家里?她从前有这个毛病,我管不着。免得到时候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我这个做公公的对儿媳妇有苛刻,现在我的小囡囡都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如果她还用她那一身的臭毛病让我的小囡囡不开心,我绝对饶不了她!!!”

    董老爷义正言辞道……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4

    此刻的少奶奶正在做一件她认为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房间里堆满了零零碎碎的东西,大多都是竹条,浆糊,颜料,上好的宣纸。

    少奶奶此刻正在做灯笼,一双巧手慢慢将手里的细竹条编织成了一个灯笼的框架,少奶奶,此刻那双白净小巧的手都微微有些泛红。而桌子上摆着一幅还没画完的画,那是还没画完的四君子画,画中所画的是梅,兰,竹,菊。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少爷常常说,这梅、兰、竹、菊常常是读书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所以少爷格外喜欢这四种花,无论是所用到的器皿,自己所穿的衣物,还是在房间里的摆设,常常都会看到这四种花的身影。作为少爷的妻子,少奶奶,怎能不知道自己夫君的爱好呢?

    少奶奶此刻满心爱意的制作着这个灯笼,好歹把灯笼的框架给搭了出来,现在正在把这梅兰竹菊给画了出……

    少奶奶现在正在作画,笔走龙蛇之间,满是悠远的韵味。很奇妙,是不是?少奶奶明明不识字,却能画得一手好画,那会儿刚嫁给少爷的时候。少爷也对这个问题有些个苦恼,毕竟现在娶的这个妻子和自己有些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无论你说什么,她都不明白。少奶奶一如既往,为了给少爷排忧解难。也曾努力的向少爷看齐,学过一阵子。依旧还是没有什么掌握。但老天爷终究还是仁慈的,少奶奶对绘画的天赋还是令人啧啧称奇,每幅画都画出它的风骨,都有着每一幅画特有的灵魂……

    “碰碰碰……碰碰碰……”

    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少奶奶从专注的气氛中回过神来。

    “谁呀?”

    少奶奶站起身来打开门,瞧见管家恭敬的站在门外。

    “少奶奶,是老奴。”

    少奶奶连忙请管家进来。

    “哦,原来是齐叔啊!有什么事吗?”

    管家依旧不敢,进到少奶奶的房间。毕竟做人家的仆人就应该有仆人的样子,做仆人的就应该守仆人的本份。管家在门外躬身的对少奶奶说道。

    “老爷说让少奶奶你准备准备,准备好东西去花神庙里祭祀行礼,祭拜花神。这不是老爷瞧着这天色还算不错,让少奶奶你,顺便带着小小姐去外面走走,出去赏赏花,踏踏青……”

    管家说完,少奶奶就有些个沉默。

    “公公是这么说的?可是……”

    还没等少奶奶说完,管家连忙打断少奶奶的话,连忙鞠躬道歉。

    “少奶奶,不要为难老奴我啊!!!老爷说你有什么问题去找他说去……”

    少奶奶没什么话说了,现在也不为难这个可怜的管家,把房门关好,去找董老爷去了……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5

    “你已经看了我半个时辰了!!!你究竟想怎么样???来到我面前也不兴说一句话???你这是哑巴了吗????”

    董老爷此刻十分暴躁,眼前的这个儿媳妇站在他面前已经半个时辰了,这儿媳妇问她,她也不吭声。也不说她究竟是来干什么的?就直勾勾盯着你。董老爷此刻都想长叹一声,他上辈子究竟做了什么孽?会有这么个倒霉儿子和配对的倒霉儿媳妇……

    “公……公公……今天我能不能?能不能……不出门??”

    董老爷听罢脸一虎,吓得少奶奶倒退了几步。然后董老爷粗声粗气的说。

    “为什么……”

    少奶奶双手揉捏着自己的衣角,语气有些个扭扭捏捏。

    “在儿媳我待字闺中的时候,母亲曾教育我好女孩是不会出门的,要不然将来会被夫家嫌弃。而且夫君也认为,平常的时候我也不应该出门……”

    董老爷心里这个火啊!!!自家的这个儿媳妇,现在说的是什么屁话????!!!他这个当老子的还没开口,这个当儿子的就开始在管教人了???董老爷此生最见不得后宅,那些个条条框框!!连忙打断了此刻,儿媳妇的侃侃自语。

    “你这说的是什么胡话?你这个意思是你出个门就要死要活的咯???!!!这外面究竟是有狂风还是暴雨???还是有什么吃人的豺狼?虎豹?要你这么怕走出这个家门??你要记得你已经嫁到了我们家,你家那些狗屁不通的规矩,能扔就给老子扔到臭水沟子里去!!!”

    遇上这么一对上辈子讨债的玩意儿,董老爷这辈子的气真是太多了!!好像都是为了这么对倒霉玩意儿而生气,虽然老话说的好气大伤身。可自己总是控制不了这脾气!!

    “我这里也不说什么,亲家母的坏话。毕竟她也不是你什么亲娘老子,教你这些个人情世故的道理还差一些火候!!但你现在已经是我董家妇,别拿你家里的那一套来应付我,最起码现在这个家里当家作主的是老子我!!!好歹你给我动点脑子想想!!!作为主妇的你,难道不去外面应酬吗?你继母所说的那个是那些大户人家小姐的作派,人家大户小姐在闺房里做什么?你继母知道吗?你被你继母关了这么多年,学会了什么?人家那些大户小姐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人家在闺房里学习的东西可多了!要学习琴棋书画,刺绣针织,算学管理,插花茶道……你你你!!!!”

    董老爷都快被气死了,总觉得这儿媳妇诚心娶来是气自己的,尤其是当董老爷那双眼睛看到自家的儿媳妇那双小巧玲珑的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时媒婆上门的时候,为什么自己不上儿媳妇家相看儿媳妇一眼?儿媳妇这双脚哪哪看着不顺心!!!也是被媒婆那张巧嘴给哄花了心!怎么会定下这么个倒霉的儿媳妇?然后董老爷心里也怪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兴许也是被自己这个儿媳妇的样子给哄了,勾了魂,摄了魄,当初会让自己让媒婆去她家提亲???这也是个奇事一件……

    “你也别怪我说话难听!你这不想出门的性子,我也懒得教你了!但你也别带坏我的囡囡,她还这么小,都还没出去看过外面的景色。也别把你的性子移到我的囡囡身上!!!令儿,你必须踏出这个大门!!!”

    少奶奶被吓得连连后退,好像每次面对董老爷少奶奶的胆子都很小,很小,很小……今天也算是少奶奶鼓足了勇气,来向董老爷抗议,但很可惜的是,弑羽而归……

    “儿……儿媳知道了……”

    少奶奶唯唯诺诺的说……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6

    “小姐,怎么刚刚你从老爷那儿回来你就这么闷闷不乐的?”

    虽然说自家的小姐这脸色常常都是有些个苦闷,可今天自家的小姐这脸色快跟老苦瓜差不多了。

    容嬷嬷看了满屋子堆的,这些东西。连下脚的余地都没有。

    垫着脚,小心翼翼的走过这些妨碍自己走路的“障碍物”……

    “小姐,你这是干什么呀怎么屋子里堆的都是这些东西?”

    少奶奶转过头来,眼神迷茫且无助,对着自家的嬷嬷说

    “嬷嬷,你知道外面是怎么样的吗?”

    嬷嬷听到小姐说这话一下子有些惊奇不定。

    自家小姐从来都没有出去过,致那个女人成了小姐的父母更是没出去过。天天在家里绣花,刺绣。嬷嬷当时都怀疑是不是在绣楼刺绣的时候把小姐的脑子给秀傻了,虽然当时嬷嬷很心疼自家的小姐,但是作为一个下人她根本没权利让祖家的小姐跟着自己往外跑。最多不在自家的小姐提外面的事,不提起也就不感兴趣不感兴趣也就没有这么多的遗憾……可今天自家小姐为什么提起外面的事,是什么人对小姐说起过吗?

    “小姐,为什么要这么问?”

    少奶奶坐姿端庄,但眼神有些飘忽不定……

    “嬷嬷,你说外面有什么呢?从小继母和身边的人都教导我,作为一个有教养的大家闺秀是不能随随便便出门的……但为什么不能随随便便出门呢?那外面……究竟有什么?”

    嬷嬷心疼的抱住自家的小姐,少奶奶说得嬷嬷心里一阵一阵的心酸……

    这外面究竟是怎么样自家的小姐?根本不知道,像个畜生似的关在栅栏里……

    “小姐小姐呀……小姐,你想出去就出去吧!!!”

    嬷嬷一跺脚一咬牙,发了狠似的说。

    “小姐你现在已经嫁为人妻了,老爷和那继室根本管不着你,小姐,你现在根本用不着看她们的脸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别按照老爷和那继室的规矩办!!!”

    嬷嬷心里特别的愤恨,在嬷嬷的心理,老爷和那继室真的害得自家小姐不浅。虽然当时小姐的处境嬷嬷根本无法做其他保护小姐的措施。可现在好了现在小姐已经嫁为人妇,这老话可说的好,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便是那继室手伸的再长……也终究祸害不了自家的小姐……

    “嬷嬷,今天公公说……”

    少奶奶语气顿了顿,然后有些不确定的说……

    “说今天让我带着我女儿一起去庙里参拜花神,可嬷嬷呀……”

    少奶奶有些个疑惑

    “这外面究竟是怎么样?我终究还是不知道呀……”

    少奶奶带着一丝恐惧,一丝好奇,虽然心里那念头,在蠢蠢欲动。可终究那恐惧缠绕在自己的心头。

    从来没出过门的少奶奶,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有什么,连在心里偷偷幻想的范本都没有。从小到大没人告诉过她外面的事情,这日子就像一滩死水似的,一成不变……

    现在董老爷的这一个要求,就像一枚石子,打破了这一层不变的水面,让少奶奶此刻的心里出现了无端的惶恐……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7

    嬷嬷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两手一拍。

    “哎呀,我的天爷!!!这可是一件大大的喜事啊!!!”

    嬷嬷这话让少奶奶一下子摸不着头脑。

    “喜事?”

    嬷嬷都快高兴地蹦了起来,那脸上的褶子都快笑成了一朵花。

    “那可不兴就是喜事吗?说明老爷根本不像老太爷一样拘着小姐!老爷根本对出门这件事上根本没什么忌讳!!说明小姐以后用不着整天的呆在这宅子里了!!!”

    嬷嬷然后小声的自顾自的嘟囔

    “这成天成日的呆在这屋子里,好人都快被关疯了都……”

    然后嬷嬷转念一想

    “老爷究竟为什么会允许小姐你出门呢?”

    嬷嬷心想老爷也许和老太爷一样都是固执己见的那种倔驴,平日也不敢触着老爷的风口。生怕给自家的小姐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小姐的日子已经够苦的了。自己又不能为自家的小姐分忧,肚子里又没装过墨水,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自己千万不能干蠢事来给小姐添麻烦……

    可没想到!没想到!!自家的老爷会如此的通情达理,会让自家的小姐走出去,这可是一件千载难逢的机会呀!!让自家的小姐走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不同,看看繁华的人间……

    然后嬷嬷突然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在房间里紧张的走来走去,那嘴里不停的咬着自己的手指……

    “这出门该要做些个什么呢??钱财要带,要不然路上要买些个什么东西没钱该是有多尴尬呀……丫鬟也要带,有些的事情不方便自家小姐动手的,就应该让丫鬟来处理……轿子也要带,毕竟咱们家离花神庙的距离还是有一些的,自家小姐这双小脚可走不到花神庙……”

    然后容嬷嬷好像想到些什么,一下子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一拍自己的脑门!

    “哦,对了对了,这护院也得带,这外面可不比家里,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小姐一个妇道人家,这安全可得保障好!!!人拐子,拍花子什么的都得防备起来……”

    嬷嬷一下子斗志昂扬的起来,那脸上精神焕发。看得少奶奶都有些个愣住了。

    自家的嬷嬷怎么对这件事如此的上心?平时根本不是这样的呀?

    “小姐,你放心!有老卢在保证这次小姐你出门平平安安出门,高高兴兴回来!!!!”

    我嘞个亲娘诶!!!!这嬷嬷这两只眼睛里究竟有个啥?怎么看到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这实在有些个太夸张了吧?对于嬷嬷着赤诚高涨的热情,少奶奶此刻现在实在应付不来,只能傻愣愣地对着嬷嬷点了点头……

    “小姐你现在其他的事情用不着管了!!!到时候只要照顾好小小姐就行!!!一切的事情就看嬷嬷的吧!!!”

    少奶奶再次愣愣的点了点头,然后目光目送着自家的容嬷嬷雄赳赳气昂昂地跨出了房门……

    “嬷嬷真的对这件事太上心了点吧?”

    少奶奶到现在都还没缓过神呢……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8

    “瞧这日头快到了,小姐。你可得早些的去呀!!!快快快快快!!!!”

    嬷嬷火急火燎的推自家的小姐出门,少奶奶好像想到些什么,只能指桌上做的东西……

    “嬷……嬷……嬷嬷,灯……灯……”

    嬷嬷听到自家小姐说话,这着急忙慌的脑子好半天还没有反应过来。

    “灯?灯?什么灯?”

    然后回头一看,桌子上坐好的那画着梅兰竹石的灯,然后恍然大悟。

    “哎呦,我嘞个天爷!!乔,我这个脑子哟!!!这花神祭怎么能没有花神灯呢??”

    然后一把把桌子上的灯拿了起来,塞在了自家小姐的手里!!

    “快快快快快!!!!如果去迟了,让花神娘娘怪罪咱们该怎么办?”

    少奶奶也是急得急忙组织好自己嘴里的语言。

    “这灯……这灯……这灯不是我要的……我……”

    好半天少奶奶的,嘴里都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快走了,快走了,少奶奶,到时候时辰迟了的话,真的要被花神娘娘怪罪的!!!!”

    少奶奶终于口齿清晰的说出话来了。

    “这灯是我做给夫君的,要不我先把灯送给夫君才出门?”

    嬷嬷听到自家小姐说这话,两只眼睛瞪得溜圆,瞧瞧自家小姐现在说的这个是什么话?这祭神参拜的事情,能这么马虎的吗?

    “那小姐这灯竟然是给少爷的,那小姐你自己的呢?还有小小姐的呢?”

    少奶奶突然被嬷嬷的问题给问住了,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我……我只做了夫君的……其他的……其他的……其他的还没来得及……”

    少奶奶说这话都有些个吞吞吐吐,嬷嬷脑眼一看就知道自家的小姐,这老毛病又犯了。

    “哎呦,我滴个亲娘诶!!!你说平时的时候小姐你不出门,这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这下子老爷才准许你带着小小姐出门!!而今天又是这么大的日子!!!小姐,你怎么能犯这么大的糊涂呢?”

    嬷嬷简直懊恼的拍着自己的大腿,都怪自己平时没注意,这么大的事儿都没事先去了解了解,现在搞得都快临时上场了,都这么急赤忙慌的。这花神灯可是花神祭必不可少的一环,万一自家的小姐不够虔诚,让花神娘娘怪罪怎么办?

    嬷嬷心里想了想,但一下子在自己的脑子里又冲淡了,连忙推着自家的小姐出门……

    “这少爷又不是没长手,没长脚,用得着等他一起去吗?再说现在少爷都还没在家,万一咱们误了时辰该怎么办?小姐,你听老奴一句劝,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儿根本对花神祭不感兴趣,小姐,你还是尽快带着小小姐赶快出门吧!!!!”

    少奶奶平时都是养尊处优的样子,这全身上下所有的力气都比不上嬷嬷平时干活的力气大,被自家的容嬷嬷推搡着出了门。但少奶奶此刻也着急。

    “那等少爷回来把灯交给他呀!!!那要等少爷回来把灯交给他!!!!”

    嬷嬷连忙应付自家的小姐随口说。

    “好咯好咯,小姐,我知道了,小姐,我知道了,赶快出门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29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应该准确的说,每一个香火鼎盛供奉的庙宇所举办的庙会也各有不同。庙最初就是指供奉神灵尤其是祖先神灵的建筑。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得名为庙市,成为中国集市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娱神与自娱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

    而锦蓉城的庙会,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生活鼎盛,受不少人供奉的,却是花神庙。

    ……

    早早的,少奶奶就被自家的嬷嬷,带着自己的女儿从家里“撵了”出来,此刻的少奶奶神色有些恍惚,看着旁边的轿帘,想掀开又不敢掀开。都还在想着她当时怎么上的轿?

    董老爷家一共有两种轿子,一种是人力抬的轿子。这种人力抬的轿子只是两人抬一轿。毕竟作为地主,也只能使用这种轿子。像那种四人抬,八人抬,16人抬……按照当时的阶级,董老爷想用也用不上。再一次说明一点,当时的社会阶级划分还是挺严苛的,若董老爷真用了这种轿子的话,那么等待懂老爷的,便是僭越大罪。全家老少爷们一起上黄泉……

    而另一种轿子,两头骡子驾驮的一种轿子。在轿子的的前后各有一头骡子驮着轿杆,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则跟着轿子边走边赶着骡子。骡轿比一般的人抬轿子在空间上要大点,里面可以坐两到三个人,坐在轿子里面可随意躺卧,适合长途旅行。

    董老爷这次给少奶奶他们选择的就是骡轿,毕竟人力抬的轿子,只适合短途来往,而且脚力有限。而且长时间坐轿子的人也不舒服。对于董老爷对新出生的孙女儿喜爱,从这里少奶奶就可以管中窥豹……

    “少奶奶,您放心,再过些时辰就可以到花神庙了!我老杨做这已经30多年了!绝对让少奶奶您们舒舒服服的到花神庙!”

    外面赶车的轿夫拍着胸脯如是说……

    少奶奶没注意听轿夫说些什么?一直不知道在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少奶奶怀里的小小姐伊伊呀呀的,手舞足蹈的想引起少奶奶的注意。少奶奶好半响,才注意到自己怀里的亲生女儿。

    “怎么了?”

    看到自己的母亲终于搭理自己了,小小姐咧嘴笑开了花,大概小小姐现在年纪还小,这小嘴里一颗牙齿都没有。真真算得上是一个“无齿之辈”……少奶奶想到这里,噗嗤一下,笑了起来……

    “算了,好歹还有你这个“无齿之辈”陪我一起走一遭。也算不得上……”

    后面的话语少奶奶的音色渐小,几乎听不清楚了……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30

    “少奶奶,花神庙到了,该下来了。”

    轿夫在外面说着,少奶奶一时之间都还有些个恍惚。

    “这么快的吗?”

    少奶奶毕竟从来没出过门,今天还算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虽说这骡子拉的轿子有些个颠簸,但还是算得上宽敞。董老爷家养的另外一种人力抬的轿子,少奶奶也看过,那种轿子短时间做还好,长时间做的话,腰酸背痛腿抽筋……

    少奶奶掀开帘子,满眼望去,都是人山人海。都是为了花神祭而赶往花神庙的人们,大家伙都穿上自家最体面的衣裳,带着自家最好的东西赶往花神庙。还有不少梳着妇人头,戴着头巾,挎着竹篮赶往花神庙的妇女,这些女人脸色黝黑,头发枯黄,这脸上也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牙齿也是黄黑色。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就像这一年积攒的烦恼,都尽数暂时忘记,今天只有开心来当家。那些个女人都呼朋唤友的赶往花神庙。这样的情形也让少奶奶有些个疑惑。

    “她们出门也开心吗?她们也像我一样,第一次出门吗?”

    少奶奶喃喃自语。

    轿夫催促着说。

    “少奶奶,快下来吧!瞧见今儿这的人流量还是挺大的!老杨,我可得找地方停下骡子喂喂骡子,要不然堵在这里大半响出不去骡子饿瘦了怎么办?我这老伙计脾气可怪着呢!不吃饱可就走不动道的!”

    少奶奶,这才回过神来。其中一个丫鬟十分有眼力见的,过来搀扶着少奶奶下了骡轿,毕竟这骡轿也只有少奶奶才能做的,其他的护院,丫鬟,轿夫之类的也只能在下面走。

    眼前的这是一个巨大的石牌坊,三门五楼样式的。上面装饰着不少绸缎所制成的彩带和花球。上面雕刻着飞鸟鱼兽,奇花异草。这些东西都围绕着彩衣翩翩的十二花神,每一个花神雕刻的栩栩如生,宛如仙人降世一般,而整幅石雕色彩缤纷,为整幅石雕增添了不少韵味,因为这座牌坊的高度。大家都看不到整座石雕12花神所雕刻的脸,但传说有好事者臣半夜爬上去看过。但很不幸的是,这位好奇之人居然疯了。难道真像老话说的一样?好奇害死猫?鬼神之事不容亵渎?

    听少爷曾说过,牌坊古时候被称为横门,后又称棂星门、阀阅,立两柱,中间以额枋相连,额枋书坊名,立于街口,额枋之上有斗拱相叠,斗拱之上有檐有瓦顶,这就是现在的石牌坊样式。听到这样的传说,当时的少爷都还嗤之以鼻。

    “鬼神之事,无稽之谈。恐怕那个人心怀恶念才疯癫的吧……”

    其他的暂且不说,但这牌坊上面的石雕才会如此栩栩如生。色彩如此靓丽,这很难让人不免想到神鬼之事。但懂行的人都知道,这牌坊上面的色彩恐怕是匠人每年顺着梯子爬上牌坊上面去补充的吧?毕竟再怎么耐用的色彩,历经风吹日晒,终归还是会脱落褪色的。

    “少奶奶,咱们快走吧,到时候错过了开庙的时辰,可就不好了。请不到香,想让花神娘娘怪罪可不行!”

    丫鬟在旁边和少奶奶这样说,少奶奶一行人连忙进了牌坊内……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31

    放眼一看,人群熙熙攘攘。人和人都快紧紧的挨着了。每个来到这花神庙的人,目的都不一样。但就是这多种多样的人们凑成了这人间的烟火……

    “少奶奶,小心点,别被撞着。”

    丫鬟,护院呈圆形式的紧紧围着少奶奶和少奶奶怀里抱着的小小姐。毕竟这放眼望去,都是人山人海。好像望不到头。这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挤满了不少的人。

    少奶奶也有些胆战心惊,这第一次出门就面对这么多的人,这心里的心肝扑通扑通的直跳。手里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女儿,好像这样就能吸取勇气似的。

    有些穿着白色的无袖卦子,下身穿着灰色短裤,戴着草帽,在前面的独轮车上,摆满了不少的花卉。也许是今天的天气太过炎热,拿起旁边放着的蒲扇,不停的扇风。还有的肩挑,手推,上面都装满了奇花异草。来到这庙会的人很多,但也许是因为花神祭的原因,来庙会作买卖的大多售卖的都是奇花异草。

    上了年纪的老人,总角的孩童,还有着梳着妇人头式挎着竹篮的女人,几乎无论老少都在这庙会里相遇,还有买卖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响,家畜的声音,构成了整个庙会的风景线。

    少奶奶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加庙会,而且这庙会上售卖的东西琳琅满目。有些个东西少奶奶都还没见过,少奶奶现在才感觉外面世界的美好。但心里却对从前的自己有些恍然所思。

    “……真热闹……”

    这庙会的声响,简直嘈杂的厉害,大家说话要么靠近点说,要么大声嚷嚷。要不然根本听不到其他人的说话声。而少奶奶这一生的感叹,也并没有让丫鬟和护院得知。

    “少奶奶,咱们要快点走了。花神庙开庙的时辰快到了,到时候咱们得去请香拜祭花神娘娘。”

    一行人连忙赶往花神庙……

    大家伙来到了庙前,花神庙大门前面摆着两个香火摊,凡是去花神庙上香的信众都要在这香火摊上请香。少奶奶对这个东西也不算太熟悉,好歹丫鬟还懂点,在少奶奶的耳边说。

    “少奶奶,这请香也是有讲究的,上香的时候都是单数上,单数表阳,阳为尊也,不会超过9支。1支香为平安香,三支香佛法香(一切佛皆可用三支香),5支香为天地五行香,7支香为北斗七行香,9支香为九九连环香。5、7、9的摆法也是另有一番讲究的。但咱们上香的话,三支就行。毕竟三只香为礼香。”

    然后丫鬟看着少奶奶,那双眼睛看着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然后突然想到,一拍脑门。

    “哦,对了,少奶奶。这香得自己请,毕竟是规矩。”

    少奶奶点点头,丫鬟紧接着又说。

    “这点香也有讲究,请到三支香,在炉边的用右手点烧,手高,香低,香过于胸口,与佛平视。点燃后,如果香头有火焰,则对着大门或者佛前三拜让火焰熄灭。记得不可用嘴吹灭哦。这个是关于点香的方法。”

    丫鬟生怕少奶奶不明白,边做示范边讲解。毕竟上香礼佛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事儿马虎不得。

    少奶奶跟着照做了,但是这周围的人怎么看着自己的眼光怪怪的?

    他们要进到殿中参拜,首先要从大门的两侧进入,不可从中间大门进入。如果是左侧门进,那么先左脚进入,如果是右侧进入,那就右脚先进入。并且不要脚踩门槛。进入佛殿内,不可左边旋转走,应该往右边旋转走。少奶奶他们跟着丫鬟从右侧进,丫鬟怎么做,少奶奶他们就怎么做。当少奶奶好奇为什么寺庙中间的那道大门大开,却没人从那里进入?

    这个疑问少奶奶说了出来,旁边的信众就为少奶奶解答疑惑。

    “这谁家不知道从中间的大门进寺庙,可是对花神娘娘的不尊重。大妹子,你是第一次来庙里吗?”

    旁边那位女信众说的少奶奶脸颊绯红,快步的走了进去,引得周围的人哄笑起来……

番外只应翠绿迎人意,岁月功名正好看32

    这进入的花神庙里的人都是虔诚的信众。花神庙里香火渺渺,这烟火气直冲云霄。这庙里好几棵树上都挂满了用红绳拴着的彩纸,就好像一朵朵鲜花绽放在树间,还有不少妙龄的少女站在树下,用红绳绑精心准备好的彩纸挂在树间,虔诚祈祷,如果定眼一瞧,有些彩纸上还写着一些文字……

    “少奶奶,少奶奶,别看了,咱们得进去跪拜花神娘娘了。”

    少奶奶就是有这么个不好的毛病,每次做什么事都爱走神,但这也是家里为人所知的秘密了。也难怪老也没让少奶奶当家,就这样的性子当家了,可还得了?!

    丫鬟在心里这样想,但不敢说出来,毕竟自己是仆人,少奶奶是主人。不当说的就不能说。

    进去之后,丫鬟再一次的叮嘱。

    “少奶奶一定要跟着我的脚步,进入花神殿内,不可左边旋转走,应该往右边旋转走!!!”

    少奶奶点了点头……

    眼前的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大殿,里面供奉着12位形态各异的花神,手持着12位花神代表的花,穿着代表神女的仙衣,目光慈和的看着这大殿中,来来往往上香的信众。

    大殿的墙上周围绘着彩绘,讲述着12位花神娘娘各自的故事,看这样子和牌坊的匠人差不多,毕竟和牌坊上的那种石雕彩绘风格一样,供桌上摆满了供品和香火纸烛。都是为了供奉花神娘娘的祭品,大家都在虔诚的跪拜,丫鬟在少奶奶旁边小声的提醒说。

    “少奶奶拜神的时候不能有杂念,举香过前额。”

    丫鬟正在示范着。

    “跪拜的时候脚应该打直,重心要在后座,跟花神娘娘情愿的时候不必大声说出来,可以在心里默念,在请的过程中,如果是为自己请愿,应该报明自己八字以及地址,如为他人请愿,应报清他人的八字以及户籍和请愿的项目。一定要切记记其间不可念其它无关的事情,和对花神娘娘不敬的语言。到时候花神娘娘不高兴,要降下灾祸的!!”

    少奶奶一一照做了,自己的女儿给了另外一个丫鬟抱着,少奶奶在虔诚的像花娘请愿。神情庄重无比,丫鬟看到好歹有一点欣慰,毕竟这个时候少奶奶没有掉链子。

    少奶奶请完愿之后,理应将手中的香插入指定的地方,差点把手里的香的顺序给插乱了!

    丫鬟连忙阻止少奶奶

    “上香不可乱插。切记左手插香。如果上一支香,即插入即可。如果是三支香,那么第一支应该插中间,第二支插右边,第三支插左边。然后退半步双手合十半拜一次即可,咱们请的是礼香,得按照规矩来。”

    少奶奶按照规矩上了香,心里想着,这上香拜佛的规矩怎么这么多?但也不好说些什么,虽然这一会儿就让主次给颠倒了,但好歹丫鬟说这些话,也算得上好心。毕竟上香拜佛都是有规矩的,不遵守规矩是要被别人骂的……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127/ 第一时间欣赏梨勿归最新章节! 作者:夏天真美好所写的《梨勿归》为转载作品,梨勿归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梨勿归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梨勿归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梨勿归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梨勿归介绍:
“曲唱罢,人终散”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那一年,广袤的梨树开进了满树的繁花,小丫头,阿奴被卖进了戏班子,那一年,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个人都沉醉在纸醉金迷的幻梦中,小丫头阿奴登上了那雕梁画栋铺满了色彩绸缎的戏台子。那时还幻想着自己和青梅竹马一起存够了钱回乡下种田养猪,可这样的乱世可容不下一对青梅竹马的儿女情长,随着阿奴渐渐地长大,这乱世洪流的浪潮渐渐淹没了阿奴小小的心愿……梨勿归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梨勿归,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梨勿归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