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突起TXT下载三国突起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三国突起全文阅读

作者:鸿蒙树     三国突起txt下载     三国突起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七十八章 青州暗藏乱势

    “什么?韩猛败了!”袁谭听到这个消息,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青州的上将也就韩猛,如果他都无法挡住刘军,这青州就真的完了。

    一脚踢倒边上一个端茶的侍女,袁谭大吼道:“韩猛误我!韩猛误我!”

    “仲治呢?”袁谭突然想起辛评。

    那斥侯偷偷看了一眼辛毗犹豫起来。

    “快说。”袁谭瞪着这斥侯。

    “刺史大人,这------,从前方传来消息,那辛评大人仿佛降了刘军了。”

    “什么?降了刘军,辛评降了!”袁谭转身对辛毗怒吼道:“我袁谭待他不薄,他为何要降?你是否也想降刘军?”

    “刺史,此定是刘军之计,不可上当。”辛毗慢声道。

    袁谭看着那斥侯道:“此消息从何而来?”

    斥侯道:“此事是从博阳传出,有人看到刘功与辛大人相挽而行。”

    “来人,把辛家之人全部看管起来,如果那辛评真的降了刘军,我定要把辛家全族斩光。”袁谭大喊起来。

    看到袁谭的样子,辛毗在心中暗叹一声,这袁谭真的是无用之物,自己的大哥为何非要帮他!

    “刺史,为今之计是要击退刘军。”辛毗还是看来自己大哥的面上准备帮这袁谭一把。

    大将马延在边上道:“刺史大人,那辛评是否已降现在还不清楚,在下但心如果他降了,我军的很多防御情况就全都被刘军知道了,如果再出现内乱的话------”马延说到这里看了看辛毗没再言语。

    一看他的表情,袁谭也明白了他的想法,说道:“先把辛毗也看押起来,待查明情况再做处置。”

    现在辛毗是彻底对袁谭失望了,默默跟着那侍卫离开了大厅。

    把辛毗押出去之后,袁谭问道:“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马延道:“在下愿率一支军队迎击刘军。”

    “很好,马将军真乃勇将,值此紧要关头,青州就靠你了。”袁谭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以马延为主将,蒋奇为副将,命你二人尽起青州之军迎击刘军!”袁谭大声道。

    马延几乎把城内之兵抽空而去。

    ************

    吕府之中,那吕翔与大哥吕旷相对而坐,两人已经喝了一阵酒了。

    “大哥,此事如何是好?”吕翔问道。

    “翔弟,那辛家与我们是亲家,我也担心那辛评真的降了刘军之后,我们会受到牵连!”

    “大哥,我今日算是看出来了,这袁谭非可扶佐之人!”

    点了点头,吕旷道:“青州看来是难保了,想那刘功军队四万,而我军临时抽调也才一万余人,那马延难道还会比韩猛厉害?”

    “大哥,你看,我们是否需要另想它法?”

    吕旷的手指不断在桌上敲打,抬起酒杯喝了一口道:“袁公现在陷于境内黄巾之乱,看来是无法顾及青州了,那刘功现在的实力是越发强了起来,也许这也是我们的一条出路。”

    吕翔道:“大哥,如果那刘功最终不敌袁公,这后果会很惨!”

    “你以为我们的处境现在就好么?不论那辛评降没有降刘功,我们作为他的亲戚,你娶了辛家的女人,被猜忌已成必然,袁公的性格你又非不知,是该作决断的时候了。”

    一拳击在桌上,吕翔大声道:“干他娘的。”

    “小声些,你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吕旷轻喊道。

    “大哥,你说我们怎么办吧。”

    吕旷想了一阵道:“目前这北海城内基本上军队已被调出,先把辛毗救下,然后请他设计保住这城,到那时我们才有与刘军相谈的价钱。”

    吕翔道:“这完全没有问题,趁现在那袁谭还没有想起我们与辛家的关系,我率军把辛家救出,大哥率军夺城。”

    吕旷道:“就按此行动。注意,一定要暗中进行。”

    ***********

    当袁绍接到韩猛兵败的消息之后很是吃惊,急忙把文武官员召集起来商讨对策。

    袁绍问道:“那刘功在青州境内横行,现韩猛又兵败被俘,这如何是好?”

    郭图是最贴近袁谭之人,听到袁绍问话,立即就站朝前道:“主公,目前青州之兵大多调到了冀州,那刘功的军队拥有四万余,我担心青州危险,请主公尽快派出军队进入青州阻击刘军。”

    审配看了一眼郭图道:“现今冀州之兵全都与黄巾军陷于战事,何来军队去援?”

    “难道就看着青州被刘军占据?”郭图也不让道。

    田丰道:“现在沿黄河一张都有应邵的军队进行防守,如果派军,首要的就是通过黄河。”

    谋士董昭道:“难道沿黄河的我们地盘都已被刘军占据?”

    逢纪点头道:“刚接到消息,那应邵突然出兵攻占了我们的多个黄河渡口,现已难于过去。”

    董昭道:“现今是冬季,那黄河之冰结否?”

    逢纪道:“才结薄冰,人马无法从上经过,如需通过,还需时日。”

    田丰道:“也并非全都被刘军占据,乐安还有一处在我军手里,青州决不能失,失去青州对主公的大业有很大影响,可派出一支军队从乐安过河支援谭公子。”

    袁绍皱眉道:“从何派出兵马?”

    郭图道:“吾愿领军一支去救援青州,主公只需给我五千人,我一路之上想法调集。”

    袁绍道:“善,就以公则为将,以朱灵为先知领兵去救青州。公则可一路之上征调兵马。”

    审配道:“希望谭公子能够守到公则到来。”

    郭图道:“青州还有几员大将,谭公子定能守到援军到达,我这一路之上定能收集五万军队。”

    `````````````````````````

    唉!每人每天一票都没有!支持一下麻

第七十九章 刘功得青州

    “主公,前方袁军挡住去路。”斥侯来报。

    马延出兵的消息刘功早就得报,看来他的行军速度还是很快的。自从击败韩猛军之后,这青州地界上就很少有军队是刘军之敌。

    现在听到马延军已到近前,刘功的心中还是高兴的,刘功是知道袁军的情况,现在青州的袁军大将中根本就没有人是许褚和典韦的对手,既然他敢于硬拼,这正好可以一战而定青州。

    马延从心里根本就没有把刘军看成是劲敌,对于韩猛败军之事,他在心是嘲笑韩猛,连刘军都打不过,怎么还敢称是袁军上将之一。

    “擂鼓!进兵!”

    马延得知刘军在前面之后,立即就要出击。

    “将军,如今敌众我寡,加之刘军士气正旺,不可冒然进兵。”蒋奇道。

    “放心好了,想那刘军乃污合之众,我军远来的目的就是要拒敌的,连一仗都不敢打定引人嘲笑,我不相信刘军有多么的厉害。”马延根本就没有把刘军看在眼里。

    再次看了看刘军的阵容,蒋奇暗自叹息,这马延太过自视了!

    这是一个难得的晴天,两军对面形成了阵势,双方的战鼓很快就敲击了起来。

    “谁去一战?”

    刘功看到对方想对战,心中很是高兴,大声问道。

    “许褚愿出战!”

    许褚一连几天都没有打斗的机会,手早就痒了。

    马延看到刘功派出一将,他也问道:“谁去迎战?”

    “某愿往!”

    抬头查看间,马延一看是偏将黄明,点头道:“小心应战。”

    就看这黄明拍马冲了上去,手中的长戟一指许褚道:“来将通名。”

    “许褚!”

    许褚也懒得问对方的名字,挥刀就砍了过去。

    “开!”

    黄明架戟大喊道。

    “咔!”

    “扑!”

    双方的士兵们都惊住了,一合之下那黄明已倒下刀去,整个身子已被劈成了两半。

    “还有谁敢来战?”

    许褚大声喊道。

    袁军阵内又冲出了一将,却是那蒋奇提枪冲了出来。

    许褚也没多言,挥大刀再次杀去。

    这蒋奇在袁军中也算是大将了,可他同样也不是许褚的对手,十余合之后,许褚折大刀架开蒋奇的长枪,顺势把大刀的刀杆挡在了蒋奇的身上,这力道太大了,一杆之下把蒋奇从马上砸了下去。

    不好!蒋奇暗叫一声就想从地上爬起来,但许褚同样很是快捷,那大刀早已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马延一看蒋奇被擒就急了,拍马冲了出去。

    刘军之中那典韦大喊道:“俺老典来会你。”双戟舞动间朝刀延冲了过去。

    典韦一边驱马上前,一边还对许褚喊道:“老许,你已赢了两阵,这阵让俺也过过瘾。”

    说话间,典韦的战马已冲到了马延近前。

    马延看到典韦到来,手中的长戟也击了上去。

    “来得好!”典韦兴奋道。手中的大戟也狠狠劈了过去。

    两件兵器重重地撞在了一起。

    “啊!好厉害!”

    马延心中暗自吃惊,现在他终于知道为何那韩猛也败在了刘军的手下。

    勒住狂燥的战马,马延刚想喘口气时,典韦的另一支戟又到了。

    马延躲无可躲之下再次架戟挡了过去。

    典韦的两支大戟抡圆了不断砸向马延。

    连挡了几次之后,这马延吃不住了,他感到自己的体中气血越来越翻腾,一口鲜血没忍住就喷了出来。

    “杀!”

    典韦突然大喊一声,右戟再次重重地砸了过去。

    马延知道自己再也无法接下这招了,刚想躲闪之时,典韦的左戟又过来了,左戟重重地砸在了马延的马头之上。

    正当马延的战马倒地之时,典韦的右戟又到了。

    “扑!”的一声之后,马延被斩下马去。

    押阵的刘功一看袁军主将被杀,高兴了起来。

    “杀!”

    大喊一声就挥军冲杀了过去。

    四万军队很快就与不到两万的袁军战到了一起,失去主将的袁军在刘军的围下下很快就崩溃了。

    几次冲杀过后,越来越多的袁军在“投降不杀”的喊声中选择了投降。

    ***************

    得知马延军再次失败,吕旷兄弟感到不能再等了,经过密谋之后,两人分别率军开始了行动。

    其实,这北海自从马延率军离去后就已基本在吕氏兄弟的控制之下。

    看到突然率军进入的吕旷,辛毗叹了一口气道:“我就知道有这么一天!”

    吕旷道:“佐治,我们已商议过了,夺下北海就投向刘功,希望你与我们一道。“

    辛毗道:“从我被袁谭押到这里,我就已知道你们会走出这一步!这是一条不归之路,想必你们已想好了一切,走出这一步之后,就再也无法回头了!“

    吕旷道:“别人不知,我们是知道佐治大才的,相信到了兖州之后佐治定有发挥的机会,不知你可愿与我们同进退?”

    辛毗道:“我还有选择吗?袁公的心性大家都是知道的,如果你们降了刘功,我辛氏一门也不可能太平,不过,降那刘功也不算坏事,那刘功已隐隐有了成势之象,我也早有投他之心,只是大哥不同意,趁此事之机,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吕旷在这里顺利救出了辛氏家族,那吕翔一路却不太顺利,也不知道是谁泄露了消息,那袁谭早在他率军到达时就奔冀州而去。

    刘功在接到了吕氏愿降的请求后虽然很是不解,但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这青州算是拿下了!

    在辛毗等人的工作下,那辛评也无奈降了刘功,韩猛和蒋奇在得知自己的家人都已被刘军控制之后,也同意投降了。

第八十章 平息

    青州拿下了,把青州的袁军收编之后,刘功在青州的军队达到了七万余人。最让刘功感到高兴的是在青州收到了几员大将和谋士,虽然这些人的忠诚度还有待考验,但对于目前文武人才严重缺乏的刘功来说真是一件好事情。

    在由谁来负责管理青州的问题上,刘功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分析了手下人员的情况之后,他最终还是交给了魏延。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把魏延写成了有反骨之人,但现在情况变化了,那魏延也不一定就会出什么善,加上自己手里实在是没有可用之人,也只好暂时这样了,等以后再行调整。

    对于自己的那个岳父应邵,刘功也想过把青州交给他,但是,刘功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一想法,一是那应邵在泰山的实力也不小,另外就是还不太清楚他的为人和心性,万一出了状况也就麻烦了。

    当然了,刘功对于青州也并非就全部交给了魏延,除留下辛毗为军师外,还把蒋奇等一批将领留了一来,特别是很多将领都是从兖州带来的,对于刘功的忠心是没有问题的。四万军队留在青州之后,刘功率军就到了黄河沿线,还要防备那袁绍派军攻来。

    ***************

    看着逃回冀州的袁谭,袁绍的心火很快就上来了,对着袁谭一个大耳刮子就打了上去,自己好不容易才搞到青州,还没有捂热就让他败了,真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之人!

    “父亲,都是那吕氏兄弟叛变,否则青州也不会失去。”袁谭还在想着推卸责任。

    听到袁谭的话,袁绍拨出佩剑就要砍他袁谭。

    郭图急忙上前拦下道:“主公息怒,主公息怒,现在青州已失,重要的是如何重新夺回的问题。”

    喘了几口气,袁绍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才问道:“现在如何是好?”

    青州对于袁绍来说是太重要了,失去了青州就象挖了袁绍的心头肉一般,这青州的失去就把袁绍的实力削了一半,虽然青州兵还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但大量的资源可就损失了,越想这事,袁绍的心中就越是发痛。

    “渡过河去给我把青州夺回来!”

    袁绍差不多是吼了出来。

    听到袁绍的吼叫,众人互相望望都不敢言语,现在冀州清剿黄巾贼的战事正紧,啊里还有军队可调?并且地刘功军已有七万余人,这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审配道:“主公,现黄河河面已经结冰,如要夺回青州易早进行,否则,让那刘功经营一段时间再去夺就难了!”

    田丰对于审配的话很是赞同道:“青州现在刚被刘功占据,其内部还是一片混乱,我军如果顺利的话,机会还是有的。”

    大家都知道青州对于袁绍势力的重要,失去了青州,袁绍要想争霸的力量可就弱了很多。

    虽然都对于袁谭失去青州之事痛心,但也顾不过来追究其责任了。

    当然了,对于袁绍的其他几个儿子来说,这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这袁谭在父亲的心目中再不是原来那精明之人了。

    “从刘功军在青州的情况来看,其军中有着比韩猛强的大将存在,因此,此次率军之人应该派上将才行。”审配道。

    袁绍赞同道:“看来非文丑不可了!”

    文丑?田丰皱眉刚想讲话,就见那逢纪从一名进来的袁兵手中接过一张帛收看了之后脸色大变。

    “何事?”袁绍问道。

    “主公,文丑将军发来急报,文将军所部被黄巾贼军张牛角部十万人包围,请发援兵支援。”

    “啊!”

    房间内的人们全都倒抽了一口气,文丑的战力大家都是知道的,从情报中来看,那文丑定是吃了一场败仗了!

    听到这消息,袁绍感到自己的头都要炸了,先是失去青州,现在境内黄巾贼又那么厉害,难道天要灭我袁绍?

    刚才还在想着派文丑去青州,现在好了,值此冀州内乱之时,已不是收回青州的问题,而是如何防止刘功挥师攻打冀州的问题了,谁让这文丑之军是冀州最强之军!

    沮授道:“主公,目前的首要问题是稳固冀州,可派人去加强黄河沿岸防务,然后全力平定冀州的黄巾贼。”

    袁绍用力跺了一脚道:“也只好如此!”

    ************

    应邵不停观察着自己的这个女婿,这段时间刘功的发展很是让他吃惊,以前之所以把女儿嫁给他是迫于刘岱的面子,有时他也暗自后悔把自己那花朵般的女儿嫁给了刘功那懦弱之人。

    自从听到刘岱死去的消息后,应邵就更感对不起自己的女儿,这刘家只要失去了刘岱,败亡是迟早之事。

    可是,也不知是怎么的,这刘功在刘岱死后就象是变了一个人般,几个月时间是一仗接一仗的打,文武人才也是一个接一个的收,现在更让他吃惊的是竟然把袁绍的青州都夺下了。

    这还是自己那懦弱的女婿吗?

    “岳父大人辛苦了,没有岳父大人挡住袁军渡河,我军也难以夺下青州。”刘功恭敬道。

    “贤婿尽要放心,有我在此守着,那袁军一时也难以过来。”应邵自信道。

    刘功道:“据冀州消息,那文丑大军正陷于十万黄巾军包围当中,袁绍一时也无力再来青州。”

    应邵有意要考刘功,便说道:“贤婿为何不挥师冀州?”

    刘功苦笑道:“不瞒岳父,接连大战,兖州现在已无法再打一场大战了,并且,那袁绍也并弱者,我军不一定能打下冀州,就算真的打下了冀州,四周那些强敌同样会来犯兖州,到时兖州就危了!”

    应邵看到刘功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微笑道:“正是此理,现地兖州需要的是时间来进行休养了!”

    刘功点头道:“正是。”

第八十一章 应邵

    应邵在与刘功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之后,他对于刘功是更加看不懂了,对于很多的问题,说刘功知道吧,很多最粗浅的东西都不明白,说他不知道吧,可他所说出的很多理论又是那么的高深,连应邵自己都还没有答案。

    越是不明白,应邵对于刘功就更加的好奇,他的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想法,自己的爱好更多的是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对于当太守之事实在是兴趣不大,反正现在应家与刘家是紧紧绑在了一起,何不把这泰山的军政大权也交给刘功呢?怎么看自己的那几个儿子都不是守成之人,值此乱世当中,如果本身能力不强又有一大片地盘,那真的是很危险。

    想到这里,应邵道:“贤婿,我的岁数也大了,加之身体也不太好,对这泰山军政之事很是烦透,观吾之子女也无人能够接手泰山事务,我想全家都迁入昌邑,这泰山还需贤婿派人来接手才是。”

    听到应邵的话,刘功先是愕然,紧接着是暗喜,这样一来自己就彻底把兖州控制住了。

    从刚才与应邵的交流,特别是后世记载的应邵情况,这人明显就是一个学者型的人物,这人用好了对自己真的是助力很大。

    与应邵客气一番之后,刘功仿佛很勉强的接下了泰山。

    “岳父大人,兖州和青州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知你是否可以到昌邑专事官制、律法的修订工作?”刘功问道。

    应邵一听也很是高兴道:“这事是我的专长,既然贤婿用得上我,我就把这后半生卖给贤婿了。”应邵说到这里,脸色一整站起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对刘功一躬鞠了下去道:“应邵拜见主公。”

    没想到应邵还搞了这一出,刘功慌忙扶起应邵道:“你是我的岳父,何必如此认真?”

    应邵道:“礼不可废,主公以后实力会越来越强,手下之人也会越来越多,一切都应该有一个规矩才行。”

    无论刘功怎么样说,这应邵就一句话:“礼不可废。”最终刘功也只好由他了。当然了,刘功从心里对于应邵的做法很是高兴。

    应邵现在才真正把自己看成是刘功的部下,刚确定了关系,应邵就说道:“主公,现今各地诸侯林立,大家又都各据一方,在此情况之下,再使用朝庭的任命制管理州务是不行的,必须尽快理顺才行。”

    其实,刘功早已感到了这事改革的必要,自从不少人投来之后,特别是“唯才是举”的选人制度发布,官员的任用方式就摆在了桌面,听了应邵的话,刘功说道:“岳父大人,我也考虑了一套制度,请你指教。”

    听到刘功还想出了一套办法,应邵大感兴趣道:“你快说来。”

    刘功道:“我准备在治下实行一种区别于朝庭所用的制度,我把它归纳起来就是三省六部制。”

    “区别于朝庭?”应邵道:“现在正统还是大汉,贤婿应注意不能偏离太多,否则会受到群起而攻。”

    刘功赞同道:“这事我已考虑到了,应该不会有多大冲突,如有冲突的地方,明面上我们尊汉制就行了。”

    应邵道:“这就好,但不知是什么样的三省六部制?”

    刘功道:“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这是重要的决策部门,直接听命于刺史,兖州的大小事务都由此三部研究决策报刺史批准。六部是指的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是具体的办事机构。”

    应邵本身就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一听就明白了,想了一阵用手一拍桌子道:“没想到主公对官制有那么深的理解,这些内容我也只是刚有心得,没想到你已研究出来了!”

    刘功一听应邵的赞语就心中大汗,这可是封建时代的官制,偷窃而已!嘴上还是谦虚道:“仅只是一点心得而已,还需岳父进一步完善。”

    应邵又对于更深入的内容与刘功进行了一翻探讨之后道:“有了大的框架就好办了,其他的应该不是问题。”

    刘功道:“在军队设置上我准备让军政进行分离,各地设立军区,军区最高长官叫都督,副长官叫副都督,军中设参谋部、政治部,参谋部的长官叫军师,政治部的长官叫部长。”

    听到这里,应邵就感到自己的思维跟不上了,不解道:“这军师我还理解,可这部长就不太明白了,有何用处?”

    刘功道:“为避免都督作战时独断专行,设置参谋部是为了规范军事行动,一切的军事行动都必须先由参谋部制订作战计划之后方可进行。”

    应邵点点头道:“这是应该的。”

    刘功接着道:“那政治部就更重要了,要让士兵们知道为谁而战,为何而战,还要在军中起到中坚作用,这样才能让军队成为一支强军。”

    应邵感到一时半会自己还是无法理解,想了一阵才道:“这事我一时还想不明白,不过仿佛很有道理。”

    刘功心中暗笑,要想牢牢把军队掌握,这政治部才是重中之重。对应邵道:“岳父先把这官制进行完善,待我回到昌邑就将推行。”

    应邵现在对于刘功更是好奇了,对于刘功能在这乱世之中成事就更有信心起来。

第八十二章 刘表发兵攻袁术

    把许褚留在泰山方向阻挡冀州军之后,刘功带着应邵就往回赶。

    这汉时的道路真是难走,坐在马车当中,刘功斜靠在丝被之上还是感到颠得厉害,本想看一点书打发时间,可这马车之内根本就无法看,车颠得太厉害了,加之一看到成堆的竹简就让他失去了看书的兴趣。

    看来真的应该改进一下纸的制作工艺了,现在虽有了纸,但要想用纸来大量印书还需时日。想到改进纸张,刘功突然想起回到兖州应该查一下辖区内工匠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发展的地方。

    对于兖州现在的局面刘功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已到冬季了,各方有的正陷入战事,有的已无意征战,兖州应该有几个月的休整时间。

    拨了一下盆内的炭火,刘功闭目思考了起来,从收到的情报看,公孙瓒刚刚斩杀了刘虞,幽州他是彻底拿来下了,这应该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袁绍形成了威胁,有公孙瓒的存在,袁绍也不敢轻易与自己开战。并州方向,那刘备的发展也很快,最近那吕布也占据了南部大片地盘,刘吕之间看来是有一阵打的。徐州的战事对陶谦非常不利,袁术的实力的确很大,眼看徐州就要落到袁术的手中了。

    假如那袁术真的把徐州夺了,他下一个的目标必将是兖州,这事想阻挡也阻拦不住,很令人头痛!

    车外突然传来一阵声音,随后就听到典韦在外头大声道:“主公,昌邑发来情报。”

    刘功打开车门看去,一个从昌邑而来的士兵正站在门外,手上正拿着一张帛纸。

    典韦已从那士兵手中接过递了上来。

    “荆州刘表已发兵攻打袁术,请主公速回。”陈宫从昌邑发来的书信很简单,就这么一行字。

    刘表打袁术了!刘功感到有些吃惊,这刘表怎么突然间就向袁术开战了!

    **********************

    荆州。

    “蔡瑁率军到达何地了?”刘表向蒯良问道。

    “据传来消息,已进入南阳。”蒯良道。

    把手放在古琴上弹奏了起来,琴音越来越高吭,阵阵杀伐之音从琴音中透露了出来,刘表的心中很乱,虽然此次出兵攻打袁术是经过众谋士们深思之后进行的,但他还是有些不安。

    “主公的琴音中透出一种焦燥之情,是否在为战事担忧?”蒯良在刘表停下之后问道。

    “那袁术兵精将广,吾担心荆州军不敌。”

    “主公,既已出兵,就应勇往直前,袁术的势力越发大了,如让其打下徐州,其实力将更大,对我荆州的威胁也必将更大,此次出兵的目的就是要阻其吞并徐州。”

    刘表此次也是存了趁机抢夺袁术在盘之心,值此袁陶相战之时,那袁术的精锐之兵大多调去与陶谦相战,如果顺利,定可抢下袁术的一些地盘,只要打乱了袁术的布置,荆州就安全许多。

    长子刘琦问道:“父亲,那蔡瑁能击败袁术吗?”刘琦在心中很是希望蔡瑁兵败,只要蔡瑁兵败,自己那弟弟的助力就少了许多。

    刘表很有信心道:“此次派出之兵都是我荆州的精锐之兵,四万之兵虽不敢说无敌,但对付那袁术应该还是可以的。”

    这此派出的荆州军队领兵将领是蔡瑁,军师祭酒是蒯越,大将的实力也很强,长沙太守韩玄手下大将杨龄、黄忠均是能战之将,文聘、刘磐也都战力不弱,对于此次派出的军队,刘表还是很有信心的。

    “主公,还需派人到兖州联系一下那刘功,如其能同时发兵攻打袁术,我们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蒯良道。

    “嗯”,刘表对于蒯良的建议还是很赞同的,那袁术实力强起来了,他不仅威胁的是荆州,同样对兖州也有着威胁,刘表相信刘功也很害怕袁术的强大。

    对于刘功与袁术两人,刘表并不担心刘功,那刘功虽然现在又得到了青州,但其实力应该差袁术太多,想必刘功现在也在担心袁术吧。

    “如有刘功配合攻袁,我们的胜算就大多了,可派人到那兖州,只要刘功愿意与我们一道共击袁术,我可以答应他,那袁术的地盘谁抢到就是谁的。”刘表说到这里便问道:“不知派何人去兖州为好?”

    从事中郎郭嵩道:“郭嵩愿往。”

    刘表高兴道:“有德高去兖州,吾放心也,此去兖州应细查兖州的各方面情况,对于刘功更应详查,此人能在几月时间里搞出那么大的局面,实非常人也!”

    ***********

    刘功对于如何削弱袁术的实力很是头痛,如果任袁术吞下了徐州,他真的很是不甘心,现在好了,刘表的突然攻袁让他看到了更多的希望,特别是想起自己的二叔刘繇正在扬州做刺史时,他就更加兴奋了,看来与亲戚的走动还是太少,不管怎么说,刘繇与自己还是一家人麻。只要刘繇也从扬州发兵打那袁术,这样一来,刘表、刘繇加上自己的军队也够袁术头痛的。

    马车在雪地中快速的行进,带回的两万军队身着大衣踩在雪上的声音很大,刘功感到自己的前途就象这雪路一样没有一个尽头。他有时也很是无奈,本想做一个富家公子,没事调戏一下丫环,没想到却搞成了这样!

第八十三章 家事

    “老爷回来了!”

    “老爷回来了!”

    “大家打起精神来,小顺子,快去报告夫人老爷回来了。”

    紧赶慢赶,刘功终于回到了昌邑,现在的刘功不比以前了,在刘府之内,原来那个懦弱的少爷不见了,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他就是一片天,没有这片天就没有刘府的一切。

    刘福是最高兴的人,刘岱死的时候他还在想着如何把这刘府撑起来,没想到的是这刘府不仅撑起来了,而且比起老主人在时还要红火,他是管情报的,没人比他知道这刘功在中原的威风,现在谁不知道刘功,这可是一个雄主啊!

    “少爷,终于把你盼回来了!”刘福一看到刘功就差点流下泪来。

    看到刘福的表情,刘功很是心慰,这才是忠仆!

    “拜见老爷。”

    几天娇柔的声音传来,只见应茜、九香和甄氏两姐妹全都站在那里施礼。

    啊!快快起来,刘功看到这几个女人就一片温暖。最有意思的是那甄宓,别看她才十来岁,随在其姐的后面还有模有样的拜见自己,嘴中还喊着夫君。刘功叹了一口气,这事搞的!

    在屋内坐下之后,侍女们不断进来服侍起来。

    九香上前帮刘功脱下外衣递给侍女拿去之后,另一个侍女抬着一盆温水就进来了,轻轻帮刘功抹了一会脸,又有一名侍女抬来茶水让刘功漱了一下口,然后才是一杯香茶。

    暗叹一声家里就是好,刘功喝了一口茶水才问道:“家中一切可好?”

    应茜道:“老爷放心,家中很好,老爷一路辛苦了,妾身让人准好了热水,请老爷先洗涤一下吧。”

    刘功笑道:“不忙,待我处理了一些政事再洗。”

    应茜微笑道:“老爷,政事到先不必忙,家中有一事还需老爷处理。”

    “哦,何事?”刘功不解地问道。

    看了一眼甄氏姐妹,应茜道:“老爷把甄氏姐妹娶进了刘府,到现在也没有跟她们圆房。”

    这甄氏姐妹自进入刘府之后,刘功还真没有跟她们圆房,由于没有圆房,这两姐妹,特别是姐姐甄姜就更感心中不踏实,这段时间刘功一直在前线作战,甄姜有意之下,很快就与应茜处得好似亲姐妹一般。应茜是大家出身,她非常明白刘功不可能只有一两个女人,对于甄姜的主动示好,她也就把她看成了自己的好姐妹,现在也顺便帮她们一把。

    听到应茜的话,刘功转头看向甄姜,就见甄姜早已是脸色似火。

    太美了!这是刘功第一次认真看这甄姜,以前他一直都是在看甄宓,但那甄宓毕竟还小,还没有显示出最美的一面,这甄姜就不同了,她拥有着并不弱于甄宓的美艳,看到这里,刘功感到自己突然有了一种极强的***。

    九香走过刘功身后轻轻捶打着刘功的后背笑道:“老爷,你就快收了甄妹妹吧,你看她的脸都红了。”

    一看少爷与少夫人们打情笑闹,刘福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屋间。

    “甄姜,从今个起你就是我的小妾了,排在九香之后吧。”

    听到刘功的话,甄姜的心事终于放了下来,轻嗯一声又看向自己的妹妹。

    哦!刘功顺其眼光也看向了甄宓,便对甄宓问道:“宓儿,虽说你也是我的小妾,但毕竟还小,过几年再圆房吧。”

    甄宓把眼看向姐姐,对于刘功的话有些不明白。

    甄姜感激地对刘功道:“多谢老爷的关爱,小妹定会一直等待着老爷收房。”

    甄宓这时也对刘功道:“多谢老爷,宓儿会多向姐姐学习服侍之法。”

    暗自叹了一口气,现在这些女人对于名节是越来越重视了,如果不收她,搞不好又要发生什么事,只好说道:“那就排在甄姜之后,算是我的小妾吧。”

    “哦,对了,茜儿,这次你的父亲也同我一道来了昌邑,他也把你们全家都迁来了,你可去看看他们,顺便帮他们安排一下,缺什么应可能的满足他们。”

    “啊!我的父母亲都来了!”应茜激动了起来,说话间就想往外跑,但突然想到刘功还没发话,只好又停了下来。

    刘功笑道:“快去吧,去见见你的亲人们。”

    “多谢老爷,我去了。”应茜飞快就冲了出去。

    虽然已嫁给了自己很长时间了,但这应茜也就不到二十岁,突闻自己的亲人到来,那种迫切的心情刘功还是很理解的。

    看到应茜已离去,九香轻声道:“老爷,待九香来服侍你沐浴吧。”

    点了点头,刘功站起身来就向沐浴的房间走去。

    九香紧随其后,那甄姜想了一下之后,她感到自己既然已是刘功的小妾,就没必要再行回避,紧随两人身后就走了进去,甄宓看到姐姐往里走,自己也跟着就走了进去。

    刘功刚在九香的服侍下脱了衣服,就发现那甄氏两女也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特别是那甄宓睁大眼睛发奇地看着自己的那物,吓了一跳,忙对甄宓道:“你先出去把,待过几年再来服侍。”

    甄宓听了刘功的话,再次认真看了看刘功那已经在充血的物事,只好有些好奇地向外走了出去。

    嘻嘻一笑,九香用手轻抚了一下刘功的那物,眼内已满是情意道:“请老爷沐浴。”

第八十五章 主公的志向是什么

    听了刘功对目前刘表发兵攻打袁术的情况介绍,荀彧微笑道:“对于此事,就要看主公的志向是什么了?”

    听到荀彧这样说,刘功不解地看向他道:“文若何出此言,刘表攻袁术之事与吾之志向有何联系?”

    荀彧看了一眼陈宫,却明显看出了陈宫意会之色,心中对陈宫的评价立即上升了不少,对刘功道:“主公,当今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此中势力较大的也就这么几家,主公想过没有,那刘氏的人员也算较多的,他们不论怎么样说也是朝庭一脉。虽是割据一方,他们大多并没有背叛朝庭的想法。”

    听到这里,刘功算是有些明白了:“文若的意思是让其它势力能够与其抗争?”

    荀彧认真地看向刘功道:“主公,如果你的志向仅只是居安,那就必须想法把袁术打掉,只要袁术败了,主公的势力就算稳固了,对朝庭也算有功,当然,如若主公的志向不仅于此,那就应该让刘氏以外的势力坐大起来。”

    刘功现在是彻底明白了荀彧的想法,现在把袁术击败,这中原的刘氏以外的外姓势力就小了很多,这对于刘氏来说是一个好事,但对于有野心的人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环顾自己周围的这些势力,假如袁术败了,他弱下去,那徐州的陶谦并不是属于会背叛朝庭之人,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应该都属于保皇派,那西凉的马腾同样是属于忠于汉朝庭之人,如果让这些人联起手来,其它的势力那里还有还手之力,别看那刘备一天喊打喊杀的,如果朝庭的势力一强,他定然也会第一时间站在朝庭一边。

    看到刘功有些明白了,荀彧抬起茶喝了一口就认真观察起手中的茶水。

    荀攸道:“主公,文若所言有理,现在对于袁术和袁绍的势力不是打压,而是要让其有一定的发展。”

    刘功想了一下道:“那司隶之地不是还有李傕等势力,他们也有很大的势力,袁术败了还有他们。”

    荀攸道:“主公,那李傕等人并非成事之人,袁氏一败,待各方联合起来之时,那李傕等人必败,如果他们败了,朝庭必将有一段时间稳定局面,主公的机会就小了很多。”

    刘功抬头看了看三个谋士,那陈宫仍然一幅平静的样子,荀彧还在察看着杯中的茶叶,只有这荀攸看着自己。

    这是在考我了!刘功心中暗想,难道告诉他们自己的志向就是过一种安乐的生活就行了?如果这样一说,搞不好二荀立即就要走人也说不一定,那陈宫别看一幅平静的样子,从最近的情况来看,他也是希望自己能成就霸业的。

    “文若的意思我明白了,那就助袁术一臂之力吧。”刘功在心中挣扎了一会后,想到自己的这条命反正是不明不白得到的,就认真玩一下吧。

    仿佛是放下了心事,这屋子中的气氛突然间轻松了起来。那陈宫的眼内闪射出亮光,荀彧也把茶杯放在了桌了,荀攸就更是明显,脸上展露出了笑容。

    “主公既然有所决定,属下们就好谋划了。”荀彧道。

    “袁绍现已失去了青州,他的实力定然弱了一半,在与公孙瓒的对战中已没有明显的胜算,但他一时半会也不可能败亡,可先放一边,现在是袁术的问题,如果陶刘联手,那袁术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们既不能让袁术败了,又不能让他强大得超过主公太多,要让他成为乱源。”荀彧接着说道。

    “这天下大乱,老百姓可就要受苦了!”刘功叹息了一声。

    陈宫也叹道:“本想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没想到为了早日结束这乱世,还要让他们受更多的苦!”

    荀攸道:“我本来的意愿也是想朝庭能够强大起来,还民众一个安宁的生活,但观这大汉的气数,看来是难以维持了,主公既然有这样的志向,何不成为这结束乱世之主。”

    反正已这样了,连二荀都对朝庭失望了,自己还有什么可说的,刘功问道:“目前我们该如何去做?”

    荀彧道:“跟袁术谈判,我们得徐州,让他能够去对付刘表,想必他会很乐意。”

    刘功笑道:“袁术打了那么长时间,眼看就要把这徐州拿下了,他怎么会舍得放弃到口的东西?”

    陈宫道:“现在不是袁术想如何就如何了,面对荆州的强兵,他决不能两面作战,我想要不了几天这袁术的使者就会来到昌邑。”

    荀彧赞同道:“别看那陶谦一幅就要败的样子,袁术要想真正的吞下徐州并非易事,值此刘表进兵之时,袁术的南阳是必保之地,他不可能放开手脚去对付陶谦,回兵是迟早之事,现在他最担心的可能是陶刘联手对付他了。”

    刘功原来的想法是联合刘表先把袁术吃掉,现在一听几位谋士的话,心想,看来不保袁术是不行了,也许几人都看出了袁术并非成事之人,暂时让其坐大对兖州并不能构成威胁,只要再得到了徐州,有三州之地在手,任何的势力都应该可以对付了。就算那袁术击退了刘表也无奈自己。

    大家谈到这里,陈宫笑道:“这是上天要把徐州送给主公,那徐州正好有人要见主公,也许得到徐州这应在这人身上。”

第八十六章 糜家的要求

    “不知何人要见我?”听到陈宫说有人专程来求见,刘功不解地问道。

    “主公,此人仍徐州糜家之人,此次是暗中到来。”陈宫道。

    “糜家?你说的是糜竺家?”

    “原来主公也知道徐州糜家,正是此家。”陈宫对于刘功知道有糜家之事也并不吃惊,那刘福的情报中应该有这个家族的情况。

    荀彧一听糜家来人就微笑道:“真乃天助主公也,此人定是来商谈徐州之事,看来糜家已有决定了。”

    陈宫赞同道:“我也是如此想的,想那徐州陶谦年老多病,时日已不多了,经此次与袁术之战后,就更是不行了,这糜家乃商人之家,定然是不会做那亏本之事,此次到昌邑的目的就很明显了。”

    “不知是糜家谁人到来?”刘功问道。

    目前的情况之下,那糜竺是定然不会到来,应该是糜家中有一定实力之人。

    “是糜芳糜子方。”陈宫道。

    荀彧道:“主公,如果此人是为徐州之事,他提出的条件大可先答应下来。”

    刘功道:“万一其条件有损于兖州。”

    荀彧笑道:“他此来是有备而来,如何会提那些事。”

    在刘功的会客房间内,刘功看着慢步走入的糜芳,心中暗赞此人的帅气,没想到男人会长得这么的好看,想必此人是很吸引女子的。

    糜芳这次真的是奉糜竺之命而来,徐州在袁术的进攻下节节败退,现在徐州的各家势力均是人心惶惶,已有不少人暗中投向了袁术。糜竺看着陶谦的身体一日差过一日,心中也很是着急,虽然也想过投向袁术,但一想到袁术是公卿世家子弟,糜家这样的商人之家投过去也无法得到足够的好处,特别是看出袁术并非成事之人,糜竺只好打消了这样的想法。但是,在目前徐州不利的局势下,糜家又不可能陪着陶谦一起毁灭,糜竺最终把家族的命运寄予到了刘功身上。

    “徐州糜烂芳拜见刺史大人。”糜芳对着刘功施了一礼。

    “多礼了,请上坐。”刘功把糜芳让到了坐位上。

    “不知子芳到此何事?”刘功问道。

    “刺史大人,糜芳此次前来面见刺史,是奉家主之命而来,主要就是商谈徐州之事。”糜芳知道刘功应该明白自己来的目的,也就直接把话说明了。

    刘功并没有答话,而是看向了糜芳,等待他把想法说出。

    糜芳看到几个人都静静坐在那里,清理了一下思路后说道:“我糜家仍徐州大族,生意遍及中原各地,兖州同样有着商号,在徐州的各地均有弟子担任各级官吏,军队中同样有着糜家子弟掌兵权。”

    听着糜芳介绍糜家,刘功知道糜芳是想把糜家的实力展示出来,一个有实力的家族才拥有与自己一谈的资格,对于糜芳的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刘功还是很喜欢的。

    陈宫道:“不知糜家有何打算,这一切均是建立在徐州不被袁术攻占的基础上的,如果袁术攻下了徐州,这一切对于我们均无意义。”

    一听到陈宫的话,本来还气势很足的糜芳立即就弱了下来。

    荀彧看向陈宫,两人呈现出会心的一笑,适当打击一下对方还是很的效果的。

    刘功微笑道:“糜家值此徐州存亡之时来到昌邑,刘功很是高兴,相信糜家在兖州会有更大的发展。”

    听到这里,糜芳暗自心喜,看来刘功对徐州是有兴趣的。

    “目前刘表攻袁术,徐州的情况将有好转,不知刺史大人是否还有夺取徐州之意?”

    荀攸道:“兖州连续战事,我主公之意是相修养生息,避免战争。

    糜芳一听忙说道:“现在徐州的情况正适合刺史夺取,以后再难寻到这样的机会了。”

    刘功道:“徐州虽然弱势,然其战力还在,难道说糜家愿助吾?”

    糜芳看到刘功等人都已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就开始谈条件了。

    “刺史大人,徐州陶大人年老多病,最近眼看就不行了,假如刺史有意徐州,糜家愿助刺史。”

    “不知糜家有何条件?”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刘功知道商人无利不起早,肯定不会白做事。

    “糜家全力相助刺史,财力、物力、军队、甚至还可以把糜家遍及各地的斥侯网提供给刺史,并没有其它的要求,仅需刺史把糜家的一女纳为夫人便可。”

    原来如此,陈宫等人互看一眼,这糜家哪里是没有条件,这条件可就大多了,娶一名糜家之女,到时糜家甚至就有问鼎刘功之位的可能,眼光长远啊!

    对于糜家家主的精于算计更高看了一眼。

    众人暗自思量了一阵之后,想到只需答应此事,那徐州将很有可能得到,这诱惑还是很大的。

    “不知糜家对于帮助我主公取得徐州有几层把握。”荀彧问道。

    糜芳道:“七八层之间,现在徐州大多数地方均在糜家控制之下。”

    刘功想了一阵道:“娶糜家之女为夫人可以,但取得徐州之后,各地将由我的人去控制,糜家之人择优选用,一切均应遵照兖州的办法进行,糜竺到来之后,其待遇参照别驾,由于下一步我兖州将进行官制改革,其职位不会低于此标准。”

    这正是糜家商议过的,糜芳暗自高兴,这刘功果然不歧视商人之家。

    “可!“

第八十七章 长安惊变

    初平四年春。

    正当刘功积极谋划夺取徐州之时,一件大事突然间爆发了,这是几乎所有之人都没有想到的,同样对于穿越而来的刘功也很意外。

    汉献帝亲政了!

    听到这消息时,刘功的第一个反应是不信,但事实又明摆着的,把持朝政的李榷、郭汜被马腾杀了,马腾在做完这些事之后更是还政于献帝。

    在再三的确认之后,刘功不得不承认了这个事实,那马腾真的做成了别人没能做成之事。

    “马腾不是在凉州吗,他怎么会跑长安去做这事了?”刘功向刘福问道。

    “少爷,这事是这样的,那马腾虽是凉州的势力,但他一般都是屯兵在郿城,因此才能做下这事。”

    “不对吗,凭马腾的实力,他又怎么可能做出这事来?”刘功还是不解。

    经过刘福的一番解释之后,刘功才知道了具体的过程。

    这事的策划者竟然还是那毒士贾诩。当时董卓死去之后,贾诩向李榷献策自保,最终那李榷等人果然赶走了吕布,把王充等人都杀了,但是,贾诩非常明白的知道李榷等人是不能共富贵之人,也多次辞官,然而,李榷等人对于贾诩竟然因敬而惧起了杀心。这贾诩一生中对于自己的性命很是看重,知道了自己的危险之后就在寻求自保。

    贾诩与李榷等人的矛盾很快就被保皇派所查知,以董承、伏完、杨彪、皇甫嵩、赵岐、朱俊等人为首的一群人进行了密谋,然后设法与贾诩进行了联系。

    贾诩在得到了保皇派人士的保证之后,又得到了献帝的保证,虽然他也知道这些人差不多都是过河拆桥之人,但自己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李榷自以为已掌握了朝政,不再需要贾诩,随时都有可能杀他,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离开长安也不可能了,那李榷派来监视的人员很明显出现在贾诩的周围,迫不得已情况之下,贾诩暂时与保皇派进行了联合。

    在贾诩的策划之下,那马腾暗中到达了长安,贾诩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还帮马腾的军队藏于长安。

    接着就是贾诩的操作了,在一次宴会之上,早已埋伏好的马腾兵趁李榷和郭汜不注意,击杀了二人,这次吸取了上次王充等人失败的教训,不再太过逼迫李榷和郭汜军,由于早有安排,李榷和郭汜的军队被保皇派收买,大量的马腾军在掌握了长安城之后又用兵逼退了张济的军队,一时间这长安就落到了马腾的手中。

    最让人不解的是,做完这一切之后,那贾诩竟然消失了。

    那马腾是一个忠君思想很强之人,在掌握了长安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把朝政还政给了汉献帝。

    了解到了长安发生的变化,刘功感到自己的思维都有些跟不上了,一直以来他都是利用先知的优势运作,现在突然间出现了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变化,他感到自己的路行走起来出现了困难。

    长安之事是一件大事,陈宫、荀彧、荀攸、应邵等人全都在第一时间跑来了。

    “主公,长安之事是否确实?”陈宫虽然知道是真的发生了,但还是有一种不真实感。

    荀彧一进门就静静坐在席上没有言语,这事对于大家的冲击很大,这几人全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难道大汉的气数还在?

    对于荀彧等人来说,头脑中乱成了一团,本想着大汉气数将尽便可以扶佐一个明主,可这突然发生之事又让他们犹豫了,如果大汉真的重新得到了兴旺,自己所做之事还有意义吗?

    看到几人的表情,刘功在心中暗叹了一口气,看来这几人的思想斗争有些激烈了!

    抬起茶水喝了一口,刘功压下了心中的烦燥,一直以来自己就没有争霸的想法,为了生存只好一路打了过来,现在听到这消息应该高兴才是,为何却一点都无法高兴起来?

    “要不再观察一下?”荀彧打破沉静说道。

    陈宫也点头道:“如果朝庭真能给天下一个安宁也不错。”

    荀攸道:“兖州怎么办?”

    这也是刘功在想的事情。

    陈宫道:“这事对于天下的影响极大,所有人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如果陛下真的亲政了,刘氏诸侯们几乎都会立即倒向朝庭,我兖州难道能够置身事外?”

    荀彧道:“听命朝庭是必然的,但也还是可以尽力夺取一些地盘,既然夺取徐州之事已计划好了,完全可以先把徐州夺下,那陶谦并非刘氏人员,可以抓紧时间把徐州拿下再说。”

    荀攸道:“这样一来,朝庭会不会不瞒?”

    听着这几人的议论,刘功的心情很是不好,一听到汉献帝亲政了,这些人对于争霸之事仿佛淡了下来,看来还得尽快培养一些自己的人才才行。

    “刘福,派人跟踪长安之事,任何消息都要及时报来。”

    “公台,徐州之事加快运作,如果能够拿下徐州就拿下。”

    “岳父大人,不管怎么说这兖州的改革还是要进行的,你多费心了。”

    “文若和公达多费心兖、青二州的政事。”

    刘功把这几人安排了工作之后感到要尽快加强军队建设了,那朝庭是不可能让自己成为割据一方的势力的,相信袁绍、袁术等人一定也有与自己一样的感受。

第八十九章 袁术定计

    对于献帝亲政之事,荆州的刘表从心里感到畅快,这大汉终于又有希望了!刘表第一时间就把自己服从汉朝庭的奏章送到了长安。

    来回走动着,刘表难抑心中的激动之情,对蒯良道:“子柔,真乃天不亡我大汉,定要叫那些反贼知道天威震怒!”

    刘琦在边上问道:“父亲,现天子亲政,我们攻打袁术之事是否还要求得陛下的旨意?”

    刘表一听就大赞道:“还是琦儿明白整理,当然应该向天子报告了,不过,袁术已有称帝之心,此大逆之人当击杀之。我们可以一面向天子报告,一面向袁术进兵。”

    “大汉当兴!大汉当兴啊!”刘表双手抬起道:“陛下亲政,天下刘氏宗亲齐聚在朝庭之下,这大汉仍是刘家的天下!”

    益州。

    刘焉躺在床上不住咳嗽着,喘了一口气对刘璋道:“璋儿,天子如今当政,此乃天大之喜事,可惜为父病已入骨,再也无法看到大汉重兴的那一天了,刘益州是大汉的根本重地,你要为天子守好此地,我益州多有能人,当择材善用。”

    刘璋跪在床前道:“父亲放心,孩儿定把益州守好。”

    刘焉又咳了一阵才说道:“如今荆、益、兖、青几州都是刘氏宗亲掌握,凉、徐、并、交各州也都是心向朝庭的,这大汉当兴啊!”

    并州。

    刘备已占据了大半地盘,在得知天子亲政的消息后高兴地对关羽道:“二弟,如今天子当政,我大汉定当中兴,并州吕布乃叛逆之人,你我兄弟应该尽快拿下并州,用以回报天子。”

    关羽手抚长须道:“大哥乃汉室宗亲,待并州拿下,天子定当重用,区区一个吕布,有我和三弟足以对付。”

    刘备道:“这天下的大势已发生了变化,荆、益、凉、司隶、兖、青基本上会在天子掌握之下,待并州拿下,天子又多了此地,所有叛逆之人必将瓦解。”想到自己将是这并州之主,刘备的心情越发好了。

    *************

    袁术现在的心中很是烦燥,心中早已把李榷等人骂了多遍。

    “无能啊!太无能了!”

    那么大的势力怎么就败在了马腾等人之下,早知道有这样的变化,当初还不如听袁绍的,把那刘虞扶上皇位。

    袁术知道朝庭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容留自己,在如今天子亲政的情况下,要想保住自己的一切就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力量,只要有兵,任是那天子想灭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阎象道:“主公,自天子亲政之后,有一些势力暗中进行串联,恐不利于主公。”

    “定是看到天子当政,以为我要倒霉了!”袁术非常清楚这些人的想法。

    主簿李丰道:“扬州之地那刘繇也有些动作,不少人聚在他周围,应该进行必要的打击。”

    听了大家的议论,袁术正在思考时,下面站立着的一员小将站了出来道:“太守大人,孙策愿率一支军队为太守平了这些势力。”

    袁术看了一眼孙策,脸露笑意道:“伯符果然将门虎子,值此用兵之时,吾无有可调之兵与你。”

    孙策道:“仅需吾父留下之兵便可。”

    看着站在下面的孙策,袁术突然有一些不放心起来,这小子如果把势力发展起来了,还能控制住他吗?

    孙策渴望地看着袁术,自父亲孙坚死后,他一直就在这袁术的手下,军队全都被袁术夺去,要想恢复过去的一切,他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袁术需要军队为其扫平隐患,孙策立即感到了自己机会的到来。

    袁术想了一阵才说道:“这样吧,吾手中实是难以派出军队,就把你父亲原有的一千军队拨三百给你,希望你以此为根本,尽快组建一支军队。”

    听到袁术同意可以自己去招募军队,孙策大喜,只要运作得当,重振孙家就指日可待了。

    对于几百名士兵,袁术到没怎么看上,他现在最重要的是对付刘表的问题。

    “对于荆州刘表来犯之事,各位有何良策?”袁术问道。

    “主公,荆州来势凶猛,我军两头作战是非常不利的,现在是要寻出一个助力才行。”杨弘说道。

    点了点头袁术赞同道:“长史所言有理,可这助力何在?”

    杨弘道:“目前朝庭势力有坐大之势,需拉拢一些强援才行,吾观那兖、青二州的刘功虽是汉室宗亲,但其独占之心极强,他应该很清楚,如果朝庭强势了,到时就必将让他交出一些地盘,这是他无法接受的。要想朝庭不那么强势,就不能让主公这股势力消亡,他是不会坐视主公弱下去的,这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袁术虽然怀疑杨弘的分析,但还是认真听了下去。

    杨弘接着道:“刘功的地盘越多,朝庭对他的猜嫉之心就越大,为今之计是让他的地盘再大一些。”

    “还要让他的地盘大,到时不就威胁到我这里了?”袁术迟疑道。

    杨弘微笑道:“不错,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是,主公只要拿下了荆州,这些问题就解决了。”

    “快快把你的想法道来。”袁术有些兴趣了。

    杨弘道:“把徐州让给刘功,主公专一攻打刘表,只要打下了荆州,主公占据荆州之后,回璇的余地就大了,到时进可攻退可守。”

    “嗯,刘功据兖、青、徐三州之地,对朝庭的威胁必大,这样一来朝庭定不容他,如他成了朝庭的对立面,则我们就多了一个盟友,此计甚好!此计甚好啊!”

    再看了一眼地图,袁术叹了一口气道:“可惜徐州了!”

第九十章 春天到了

    当各地局势变化时,刘功又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由于连续作战,兖州和青州的粮食已出现了危机,虽然也不断有商人从各地运来,但是,如果不认真把此事抓起,兖、青二州将面临无粮吃的情况。

    由典韦陪着,刘功来到了一处田地里,自从到了这里之后,刘功还没有认真查看过这个时代的农业情况,作为两州的最高长官,刘功也必须为人们的吃饭问题考虑。

    除了典韦之外,随行的还有几名武艺高强的护卫。

    看着刚解冻的田地,刘功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看到的全都是年老之人在地里忙碌,年轻之人真是太少了。

    “老人家,为何都是岁数大的人到地里?”刘功走过去对一名老农问道。

    这老农转身一看刘功的衣着,忙跪下道:“小民参见大人。”

    刘功扶起他道:“不必多礼,快坐下休息一下。”

    可是,无论刘功怎么说,这老农也不敢坐下,小心的站在那里。

    看到这样的情况,刘功也不想强求了,现在的人尊卑观念是非常强的。

    “老人家,我看到地里的多是老人,为何不见青壮之人?”

    老农看了看刘功小心道:“不瞒大老爷,现在连年战事,青壮之人全都去当兵了,有的也逃往其他地方,也就留下了我们这些老弱之人。”

    哦!原来如此。刘功这才想起现在战事频繁的情况。

    “每年收成如何?”刘功问道。

    “回老爷的话,由于大家都是老弱之人,这地也无法全部照顾过来,每年的收成都很不好,看来又有不少人要饿死了!”说到这里,老农的脸上现出一种难过之色。

    拿过老农手中的铁锄,刘功暗自点头,看来铁农具还是有所运用了,这老农的铁锄基本上已不叫锄头了,只剩下了一半,看起来这老农保护得也不错,但铁质太差还是造成了锄头磨损的严重。

    现在的情况刘功基本上还是知道的,这兖、青二州总体上并不缺劳动力,到处存在的难民就可以胜任这一工作,可是,由于地里收益不大,很多人还是选择了逃荒。地里留不住人啊!

    轻轻拍了拍老农的肩膀,刘功道:“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离开这里,刘功继续向前走去,对于发展农业之事必须要加快进行了,为了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也应把农业发展起来。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一处看守较严的地段。

    “这是什么地方?”刘功问道。

    “劳动改造所。”典韦道。

    “劳动改造所?”刘功想了一会才想起来,轻笑道:“原来在这里,差点忘了这些人!”

    当初昌邑城内的各反对势力发动了叛乱,平叛之后陈宫问这些人怎么办,刘功给了陈宫两个选择,一是杀了,另一个就是进行劳动改造,为此他还专门把这些人改造的地方叫做“劳动改造所。”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许久,差点把这些人忘了,刘功也想亲自看看这些人改造的情况,便走了进去。

    一个护卫在出示了一块身份牌之后,刘功一行进入了这个区域。

    “哈!”一看这里面的情况,刘功差点笑了出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忆苦思甜的诉苦大会。

    一名老农正在上面讲述着自己的痛苦经历。

    让典韦去告诉看守所的军侯不必打扰,刘功在一旁坐了下来。

    可能是讲到激动处,这老农是讲得泪流满面的,刘功发现有不少人的脸上都现出愧疚之色。

    当那老农走下台之后,军侯走上台去讲话了,就听这军侯道:“刚才老人家讲得太好了,大家原来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又如何知道下层人民的疾苦,谁又能想到我们每天过着的奢侈生活是这些下等之人创造出来的,听了老人家的故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看不起他们?”

    紧接着是改造人员的代表上台讲话,只见一名精神很不错的儒生走了上台后对看那老农就鞠了一躬道:“惭愧啊!想我郑浑读书多年,竟然到了今天才明白这众生平等之礼,在此我要感谢刺史刘大人给了我重新认识社会的机会,没有刘刺史,我到现在可能还以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应该过那种奢侈生活,从今天开始,我郑浑决心一生为民做事,清廉做人,只要刺史大人用得到我时,我定全力贡献自己的知识。”这郑浑把自己的很多认识都讲了出来,大部份的人都诺有所思。

    随后是一个精壮的男子走上台去,这人一站在台上就说道:“这段时间我韩浩深受教育,感受很多啊!以前我一直练武,对这下层之人的认识很浅,通过这段时间的劳动和学习,我算明白了一个事理,没有下层劳作之人就不可能有我们锦衣玉食的生活,刚开始时我对于刺史用大量弓手迫使我们投降之事不服气,现在要算是服气了,刘刺史乃高明之人,否则也不会搞出这样的一个环境来让我们悔悟,没说的,只要以后刺史用得上我,韩浩的命就交给刺史了。”这是一个直爽之人,许多感受都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没想到这里的情况有那么好,刘功对于这个军侯非常的满意,问道:“这军侯叫什么名字?”

    一名护卫道:“回大人,刚才问过,此人叫吕虔,字子恪。”

    “很好,很好!啊!你就什么?这人叫什么?”刘功突然感到刚才的这几个人仿佛都听说过。

    “吕虔、郑浑、韩浩!”嘴中不断念着这些名字,刘功的心情大爽!

第九十一章 屯田开始

    刘功现在是终于想起这几个人了。

    记得吕虔是曹操手下战将,最初被刘晔推荐,在兖州被曹操聘为军中从事,后又任校尉、中军护卫等职,在讨吕布时射死布将薛兰,在征刘备时与李典等人同为先锋,在赤壁时掌管水军后军,屡随曹操征战,多有战功。此人以有胆识策略出名,这可是一个人才啊!没想到却已是自己的手下军侯,刘功对于没有发现这人才而感到了自己军中藏龙卧虎。

    韩浩和郑浑同样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那韩浩字元嗣,最初跟随河内郡太守王匡,后来成为曹操的同族夏侯惇的副将。有一次夏侯惇和敌军作战,敌军派遣武士前去劫持了夏侯惇,韩浩严辞诘责武士,并且说:“我跟随大军讨贼,怎么能为了一个将军而废了王法呢!”最终武士还是被擒住了,韩浩下令将其斩首。其为人果决而有原则,由此可见。其最出名的是与枣祗一道向曹操提出了屯田的建议,对魏国的积蓄力量做出的极大的贡献。刘功现在就准备要进行屯田,这韩浩完全就可以充当这样的角色。郑浑字文公,郑浑起初到淮南避难,在寿春的袁术礼待他,但郑浑知道袁术必定会失败,于是投靠当时担任豫章太守的好友华歆。后来曹操听闻他的事迹,征召他为掾属,历任下蔡长和邵陵长,治理的地区都重视生产,发展农耕,令当地人民富足,甚得民心。后来被辟命为承相掾属,迁任左冯翊。

    人才啊!刘功越来越喜欢。

    “拜见刺史大人。”吕虔走过来道。

    “快快请起,子恪不必多礼。”刘功微笑道。

    一听刘功的话,吕虔一楞,他没有想到刘功竟然把他的字都喊了出来,心中顿时有所激动,自从投到刘功军中之后,他一直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现在终于让刺史知道自己了,吕虔自问自己的武艺也不差,只是没有机会而已,他知道现在机会来了。

    “请刺史给大家讲一下话。”吕虔道。

    刘功想了一下道:“那就去讲几句吧。”

    吕虔在得到了刘功的同意之后,跑过去在台上说道:“各位,今天兖州刺史刘大人来看大家了,现在让我们欢迎刘大人讲话。”

    听到刘功要讲话,一时间这场上的掌声如雷般响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一种激动之情。

    看着大家的表情,刘功也感到了这些人的诚意,这是真心的希望自己去讲几句了,当然也有少数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但大多数人还是表现不错的。改造的成绩喜人啊!

    慢步走到台上,刘功看了看大家道:“各位均是栋梁之才,说实话,把大家调来这里进行劳动改造也是无奈之举,刚才我看到了大家的情况,很多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心中很是喜悦,兖州需要你们,兖州的老百姓需要你们。”

    听到刘功的肯定话语,不少脑筋动得快的人从中看出了刘功并不会太过为难他们了,七上八下之心也放了下来。

    刘功接着说道:“刚才听了元嗣和文公二人的思想报告,我从中感受到了他们二人的爱民之人和对错误的认实,我知道你们之中还有很多人才,现在我有一个想法,希望你们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一个大汉站起来就说道:“刺史有何需要我们的尽管吩咐,我孙同一定听你的。”

    不少人也站起身来表态。

    刘功把手一按道:“是这样的,由于连年大战,人民流离失所,眼看着新的一年中又有不少人会因饥饿而死,我准备由官府来召集难民们和军队进行屯田,大家都是有识之士,不知能否充当其中的指挥者,这也算是一件造福大众之事。”

    韩浩和郑浑的感受与吕虔一样,他们没有想到刘功竟然也知道他们的名字,听到刘功屯田的想法,他们仿佛从中看到了一种希望,如果做好了这事,他们完全能够名留青史。

    郑浑第一个就站了起来道:“刺史大人一心为民之情让郑浑很是惭愧,刺史如果开展了屯田,只要需要郑浑,吾一定全力相助。”

    韩浩也站起来道:“没说的,韩浩从今天开始就把命卖给刺史了,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现在刘功基本上已掌握了兖州,再也不怕大家族之人叛乱,看到这些大家族之人已能够为其所用,心中很是高兴道:“这样吧,请子恪、元嗣、文公三位与我商议一下。”

    把大家解散之后,刘功把这三人叫进了大帐之内。

    让三人坐下之后,刘功道:“我的想法是这样的,由吕虔充任屯田将军,全面负责难民屯田之事,韩浩和郑浑为副,协助子恪屯田。”

    生怕几人不同意,刘功接着道:“子恪,你的屯田并不仅只是带着难民们种地,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从难民中给我练出一支精兵来。”

    郑浑道:“刺史大人的意思是一边练兵一边屯田?”

    对于郑浑的悟性很是惊喜,刘功点头道:“正是此意,要让难民们战时为兵,闲时为民。陈军于田地之间。”

    韩浩道:“刺史高明啊!”

    吕虔这才知道了刘功的意思,站起身道:“请主公放心,吕虔定为主公练出一支精兵。”

    听到吕虔的话,刘功更加高兴了,这吕虔现在是从心里投向自己了。

    韩浩也站起来道:“不知刺史可愿收纳韩浩?”

    刘功大喜道:“有元嗣助我真是太好了。”

    韩浩也没多说,向刘功施了一礼很是正规道:“韩浩拜见主公。”

    他刚说完,边上的郑浑也施礼道:“郑浑拜见主公。”

    好!好!刘功扶起两人道:“有二位相助,兖州百姓有福了!”

    随后,刘功就把考核改造者的任务交给了三人,只要是改造得比较好之人都可以放出去充当屯田指挥者,当然了,具体怎么样屯田就由三人协商,刘功也只能是给出一些建设性的东西,大方向而已。

第九十二章 朝庭与袁术

    马车在青石路上发出“吱吱”的声响,刘功进一步感觉到道路修建的必要性,这段时间东奔西走的,刘功早就有所习惯了这种道路,但是这样的路况真的很让他不满,不过,想到自己现在严重缺乏资金,并且还有很多事要做时,刘功也知道现在修路不太现实。

    一阵马蹄声传来,就听典韦大声问道:“何事?”

    “报告针军,陈宫大人有请刺史回去议事。”

    “知道了,你回去告诉陈宫,我马上就到。”刘功直接回答了。一般的事情陈宫完全可以处理,现在找人来请自己回去,定然有无法决定之事。

    刘功在马车中不断想着各种可能性。

    现在路上的难民很多,车子穿行在街上,典韦和几名护卫都紧张地观察着各处的动静。刘功心想,只要屯田一开始,这里的情况想必要好一些吧。

    不知不觉中这车子就进了府衙。

    不仅陈宫,连应邵、荀彧、荀攸、辛评和辛毗都站在那里等着。

    难道发生了大事?刘功的心中就不安起来。

    “何事?”看到大家在房内坐下,刘功急忙问道。

    “主公,现在朝庭和袁术的使者都到昌邑了。”陈宫道。

    一听并不是自己的下面出了事情,刘功松了一口气,不过,反应过来之后,他又快速动起脑筋来,这可不是一般之人到来,这是代表了两方的势力,稍有不慎可就要出事了。

    喝了一口侍女送上的清茶,刘功问道:“公台认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陈宫看了看在坐之人道:“刚才我们分析了一下,这朝庭和袁术的目的都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希望主公站在那们那一边。”

    这结果是明显的,刘功也估计到了,如果现在彻底归顺了朝庭,那争霸之事就不必再谈,也许还会面临一种鸟尽弓藏的结局,这是刘功万万不能答应的事情,当然了,也不能够靠向袁术,不说此人不是能成事之人,就说他的实力也不足以同朝庭相争。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边也不靠。但这难度也太大了一些。

    “主公,现在是选择的时候了,朝庭乃正统,那袁术迟早必败,我们认为应该尽快与朝庭达成一致,只要投入了朝庭,凭主公汉室宗亲的身份,一切都会很顺利。”陈宫道。

    “大家都是这个想法?”刘功看向这些人。

    辛毗站了起来道:“主公,吾有不同想法。”

    “哦!佐治请讲。”刘功对于辛毗有不同见解很是期待。

    辛毗道:“主公,现在表面上看起来那朝庭仿佛很是强大,其实却不然,以吾看来,这汉室衰败已成必然。”

    听到辛毗这样一说,那荀攸就不解道:“佐治此言差矣,现皇上亲政,四周均有刘氏所掌地盘,只需皇上一纸诏书,天下定将归一一统,何来衰败之说。”

    听到荀攸之言,刘功暗叹一声,这荀攸希望汉室中兴的愿望太过强烈了一些,有些看不清形势了!所以不论什么人,只要太过执念一事,对于事情的分析就会出问题。

    辛毗道:“自董卓以来,大汉朝庭连续经历了各种战乱,黄巾贼的出现更是加速了这种乱相,各地诸侯对于朝庭的信心大多已不如前,公达认为现在皇上真的能完全掌握各地吗?”

    “这------”荀攸一时无语,他也是一个智慧之人,静心一想也是这道理,朝庭要想真正掌握各地还需一段时间。

    荀彧道:“不错,佐治所言甚是,但主公乃汉室宗亲,难道不听皇上相召?”

    没想到现在就有这样的争论了,看来这二荀对于朝庭真的还是忠心的!

    刘功一时也不好言语,把眼看向了应邵。

    应邵也知道现在他与刘功算是紧紧绑在一起了,如果刘功出了事,他也不好过,因此一直都在想着办法,对于屋内这几人的情况他是知道的,那陈宫、二荀应该都是心向朝庭之人,二辛就能说了,现在他感到自己的工作应该就是先缓和一下再说。想到这里,应邵笑道:“其实,主公大可不必为此事过早下一决断。”

    “哦!”刘功一听就感兴趣了,就连几人都不解地看着应邵。

    应邵慢慢说道:“朝庭是希望主公投向朝庭,袁术也是希望主公能帮助他,想必这次两家派来的使者就是抱有这样的想法而来的。”

    看到大家都在听着,应邵接着说道:“主公是汉室宗亲,当然是应该投入朝庭的。”

    听到这里,陈宫与二荀都仿佛松了一口气般。

    应邵再次笑道:“谁说投入了朝庭就不能帮袁术了?”

    陈宫想了一下道:“仲远的意思是先投朝庭,私下里同样与袁术联手?这事怎么能行?”

    应邵道:“主公需要的是徐州,而袁术需要的是与荆州刘表作战,主公为何不以服从朝庭命令出兵徐州?”

    荀彧皱眉道:“仲远此意是主公出兵到徐州攻打袁术之军,趁机奔取徐州?”

    刘功一听应邵的话,心中暗喜,还是自己的这个岳父高明,这样一来,只需暗中与袁术达成协议,到时袁术军从徐州撤走,自己就可以向朝庭交待,同时也可以趁机把徐州夺了。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借机观望。袁术等人能够发展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辛毗向应邵竖起大拇指道:“还是仲远高明,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了足够的时间观望形势,主公也有向朝庭交待之处了!”

    刘功向陈宫问道:“公台,你认为此事可行否?”

    陈宫看了看二荀,无奈道:“暂时也只好如此了!”

    刘功一听大乐,只要有了时间,那朝庭难说还有变数。

第九十三章 使者

    桌上摆放着一架古琴,杨修的双手在上面飞舞着。两名长像极美的侍女在边上站立着,香炉中散发出一种极好闻的香气。

    一曲罢后,杨修的心情仿佛好了一些,这次身为献帝的使臣,他代表着朝庭,可是,那刘功竟然还没有出现!

    就着一名侍女的手上喝了一口茶水,另一个侍女帮其轻试了一下嘴角。

    作为一名世家子弟,他有着众多的无奈,杨家现在是与献帝绑在了一起,如果能够成功拉到刘功,杨家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现在的杨家已不同以往了,杨彪虽然是一个汉室的铁杆忠臣,并且还有着救驾之功,但人言可畏啊!袁术与杨家有着亲戚关系之事是人所共知的,这已成了杨家的心病。

    看了看天空,杨修叹了一口气,那袁术做什么不好,非要妄想当皇帝!

    杨修的母亲是袁术的姐姐,这一亲情关系让杨家如今在朝庭中面临尴尬境地。

    记得离开长安之前,父亲杨彪在书屋中与自己谈过的话,当时杨彪非常严肃地对杨修说:“修儿,此次出使兖州之事乃是为父力争的结果,之所以派你去兖州,也是经过认真考虑的,这次兖州之行不可大意,你要知道,我杨家的成败与此事关系很大,陛下之所以同意由我们派人出使兖州,未尝不是想考验一下我们是否与袁术划清了界限。”

    一想到这些,杨修就感到头痛,在兖州看到了太多的不同,自从进入兖州之后,杨修发现这里与司隶的差别越发大了,一种清新的空气充满了兖州,特别是这昌邑城,从商业的繁荣程度可以看出兖州已快成为强州。

    这兖州刺史仅仅才二十多岁就有了那么大的势力,其征伐和治理的能力同样让人惊叹。

    大汉真的有希望吗?

    双手在古琴上移动着,琴声飞扬,杨修沉醉在自己的琴音当中。

    看来刘功也在犹豫不决了,值此大汉即将重振之时,不知这刘功刺史会有什么惊人的表现,很期待啊!

    家人杨贵悄悄进来跪在杨修面前轻声道:“公子,外面有南阳使臣求见。”

    “南阳使臣!”琴声更加高昂了起来,双手舞动得更加快速。

    一声脆响之后,看着那崩继的丝弦,杨修问道:“来人是谁?”

    杨贵道:“独自一人,暗中来见,样子看不清,草帽遮盖着。”

    听到杨贵的描述,杨修暗笑一声,看来那袁术也派人来兖州了,目的很明显,寻求刘功支持了!

    这人暗中找来估计也就是想利用亲情罢了。

    看着摘去草帽的来人,杨修暗叹此人长得帅气,清瘦的身材,长着一幅迷人的脸,如果不是熟悉此人,也许真还会把他看成是女扮男装之人。

    “冯平拜见杨公子。”来人施礼道。

    杨修忙站起来道:“多礼了,自家亲戚,那有那么多的礼数。”

    说起来这人杨修也是知道的,袁术娶了一冯姓之女做夫人,这个女人是冯方的女儿,而此人正是那袁术夫人的弟弟冯平。

    双方分宾主坐下之后,杨修笑道:“你我如今代表不同阵营,私下相见之事让双方的上层知道很是不好。”

    冯平看向杨修道:“吾不相德祖会在乎此事。”

    杨修也不争执,问道:“说吧,见我何事。”

    冯平把眼看向站在边上的几人。

    杨修挥了挥手让这些人退下,然后就看向冯平。

    “想必德祖也知道我姐夫如今的处境很难,他此次派吾到兖州的目的就是希望刘功能够助他击退荆州刘表。”

    杨修道:“此事天下共知。”

    冯平道:“听说代表朝庭到来的是德祖,吾就有了一个想法,德祖能否上奏陛下同意把吾姐夫收归朝庭。”

    杨修故意不解道:“舅父现已是朝庭的南阳太守,何来再收归之理?”

    冯平道:“德祖这样说话就不对了,你我不论怎么说也是亲戚之人。可要多为我姐夫考虑。”

    杨修一改笑脸道:“你认为朝庭会容忍一个想称帝之人存在吗?”

    冯平道:“德祖与我姐夫同样是亲戚关系,陛下同样不能容忍杨家的存在。”

    一听这话,杨修的心情就不好了,这同样是杨家现在面临的问题。

    看到杨修不再言语,冯平道:“我姐夫现在需要的是时间,只需拖到我姐夫击败荆州刘表便可。”

    “明白了。”杨修道:“舅父的意思是尽快击败刘表,从而占据荆州,只要拥有了荆州和南阳等地,到时朝庭也无奈舅父。”

    冯平道:“德祖,不管怎么说,你是与我姐夫有关系的,以你的聪明,应该知道朝庭对杨家有了防范心理。”

    杨修道:“由于与舅父的关系,现在朝庭已不怎么信任杨家,如果再帮你们,到时我恐杨家死无葬身之地。”

    冯平笑道:“到时你们可以到我姐夫手下麻,还愁没有高官厚禄?”

    暗中嘲笑一声,那袁术怎么可能是成事之人。杨修的心中也开始有所活动,难道应该找一个新的靠山了?

    可惜父亲大人太过忠于汉室了!

    送走了冯平,杨修的心中越来越乱。对于大汉朝庭,杨修既希望他强大起来,但又很是不安,杨家该走向何方。

第九十四章 我是汉室宗亲

    “你确定那袁术的使者去见杨修了?”刘功向刘福问道。

    “少爷,这事没有错的,我派去监视的人暗中跟到了袁术使者居住的地方。”刘福肯定道。

    那就没有错了!对于袁杨两家是亲戚之事刘功是知道的,知道了对方的存在,不进行联系是不可能的,从袁术使者去见杨修的情况看,那袁术定是有求于杨家,但不知所求何事。

    来回在屋内走了几步,刘功终于明白了袁术的想法,从目前的情况看,袁术与朝庭的关系是无法缓和的,朝庭不希望袁术存在,而袁术又希望能够摆脱困境,这样一来,袁术唯有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从目前袁术的局势来看,他定是希望击败刘表,从而占据荆州,只要完成了这一工作,那朝庭暂时也就无法对付他了。袁术现在缺乏的是时间啊!看来袁术是急了。

    “去通知袁术使者,我要见他。”刘功对刘福道。

    刘功把几个谋士都叫了来同袁术的使者见面。

    初见这冯平,刘功也是一楞,男人怎么长成这样!整个人就完全是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样,怪不得袁术把他的姐姐娶了去!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未出嫁的姐妹,刘功的头脑中立即冒出了不良反应,不过,很快他就把这色心收了起来。

    “拜见刺史大人。”冯平施了一礼。

    “不必多礼,快请坐。”刘功微笑道。

    “这是我家主公让我给刺史大人的书信。”冯平拿出一封书信递了过去。

    典韦走过去接过书信送了过去。

    从典韦的手上接过书信,刘功认真看了起来,除去各种废话,其中心意思就是一个,希望刘功能够助其攻打刘表,当然也表示了各种好处。

    把书信传给陈宫等人之后,刘功道:“袁太守的书信我看了,但是,此事我却无法答应,想刘表与我同是汉室宗亲之人,怎么能骨肉相残?”

    冯平一听就心中一紧,急忙道:“刺史大人只要出兵助吾主对付刘表,我家主公愿意提供粮草等物资以作补偿。”

    刘功看了陈宫一眼,两人均会意地一点头,看来这袁术需求帮助之心很急。

    陈宫道:“冯大人,现皇上亲政,各州都是大汉的臣属,再动刀兵是为不智,袁公何不罢兵?”

    冯平道:“那刘表要罢兵才行!”

    没想到这冯平长得那么帅,怎么看起来没什么心机一样!刘功暗自摇头。

    荀攸道:“南阳太守想称帝之事现在搞得天下皆知,现朝庭对袁太守很有看法啊!如果我家主公助袁太守攻打荆州刘表,则无法向朝庭交待。不瞒冯大人,现朝庭已派来了使臣,想必皇上的意思也是要求我家主公与刘表一道攻打南阳吧。”

    冯平一看刘功等人没有相助之意,心中更急了:“刺史大人,现徐州已损兵折将惨重,如刺史大人愿助我家主公,我家主公愿把徐州相让。”

    这才是真正的底线,刘功暗想。

    荀彧道:“在目前的情况下明助袁太守是不能的,我家主公也不可能背叛朝庭,请冯大人回复你家主公,兖州是朝庭的兖州,一切均会以圣上旨意行事。”

    听了荀彧的话,刘功的心中就有些不太高兴了,没想到这荀彧对朝庭有那么的忠心,以前之所以来投自己也可能是看到我有汉室血统吧,看来只要有朝庭一天,此人只可利用不可重用!

    这事!冯平不安地看向刘功。

    刘功哈哈一笑道:“文若之言有理,我乃汉室宗亲,是绝对不可能助袁太守攻打刘表的,并且,我到时还会出兵徐州攻打南阳军队。”

    听到刘功的话,冯平先是泄气,很快就眼睛一亮道:“不知刺史出兵徐州后是否就不再出击了?”

    刘功道:“徐州太过混乱,非短期内能够平定,我兖州军队将会专心治理徐州内乱,不会越境。”

    冯平知道刘功是在变相相助了,刘功的军队开进徐州就可牵制徐州兵,而自己的主公将避免了两头作战,可专一对付刘表了。大喜道:“感谢刺史大人出兵徐州攻打我军。”

    众人一听这话均感怪异,被人攻打了还要感谢!

    虽然荀彧等人也知道了刘功的用意,但也无话可说。

    看了看冯平,刘功为难道:“可是,现兖州已无钱粮支持征战了,这可如何是好,要不再等等吧!”

    冯平忙说道:“刺史大人放心,只要能出兵徐州,我南阳愿意献上钱粮之物以助刺史。”

    “那就多谢了。”刘功微笑道。

    送走了冯平,众人看向刘功的眼神都各有不同,这主公敲炸起人来也不弱啊!

    由于与南阳暗中达成了协议,与杨修的见面就好办了。

    当杨修到来之时,刘功与众谋士早已商议好了。

    杨修传达了朝庭的意思,只要刘功投向朝庭,其现有的地盘不变。

    刘功对于虚的那些东西并不感兴趣,只要能够掌握手上的东西就行了,当即表示自己本就是刘姓子孙,归入大汉是理所当然,并且表示将出兵徐州,助陶谦击退袁术,还徐州一个安宁。

    没想到自己的这次昌邑之行如此顺利,杨修再次认真观察了刘功,特别是看到刘功的这几个谋士均为大才之人时,杨修在心中不得不佩服刘功的能力。

    刘功那一口一声自己是“汉室宗亲”的话让杨修暗中把他与献帝一比,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如果由刘功当皇帝,这大汉真的有中兴的可能。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6088/ 第一时间欣赏三国突起最新章节! 作者:鸿蒙树所写的《三国突起》为转载作品,三国突起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三国突起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三国突起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三国突起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三国突起介绍:
主角刘功是汉末兖州剌史刘岱的儿子,刚穿越刘岱就死了,这时的曹操正准备接收兖州,人们看不起他,鲍信等人又要把兖州送给曹操,最让他感到不安的是自己的生命都有可能会失去,主角在强大的对手面前面临着各种危机,不想死去就必须要奋争,为了活命,刘功同三国的强者们进行着斗智斗勇的搏杀,波澜壮阔的历史因他而改写。
这是一个不同一般的小说,当刘功为了改变会运时,汉末的群雄争霸更显激烈。
书中有战场的铁血,也有儿女之情的细腻,更有主角纵横各地的英姿。
由于有了现代的知识,主角在这落后的时代不断进行着改变,一个强大的东方强国因他而起,一个令世界赞叹的时代到来了。
````````````````````
两本VIP:三国残兵
天界名人三国突起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国突起,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三国突起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