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玄幻魔法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TXT下载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全文阅读

作者:可乐要加糖     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txt下载     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162章 来自国家航天局的邀请

    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暑假也即将来临。

    对于徐佑来说,自然是没有什么假期的概念的。

    徐佑想着,这个假期要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

    是继续有关高温超导体超导机理的课题,还是回盛城和徐洲研究金属材料呢?

    而在这个时候,徐佑收到了来自胡书城的信息。

    “徐佑,有一个好消息,想不想知道?”

    见胡书城的话中卖着关子,徐佑也是十分的好奇。

    “到底什么好消息,快说吧。”

    “你之前不是说,想来肃州卫星发射中心看看嘛?正好上回我们组的博士,和老师说了你帮忙做CFD软件的事情,还把你想来肃州的事情也提了一下。你猜怎么着?这个事情传到上面领导的耳朵里了,领导真的要邀请你来卫星发射中心实习了。”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也是有些出乎意料。

    原本,徐佑也只是随口一说,并没有对这个事情真的抱有什么期待。

    却没想到,航天局的领导们,还真的把自己的想法当回事了。

    “老胡,这是真的吗?”

    “内部消息,千真万确。不过之后应该以学校的方式去邀请你,你先做好心理准备吧。”

    徐佑知道,胡书城平时虽然大大咧咧,但这种事情肯定是不会随便乱说的。

    果然,在几天之后,徐佑就从院长蒋宏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徐佑啊,据说你之前是有去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的想法嘛?国家航天局的领导,特意和我们说了这个消息,并且正式向你发出了实习的邀请。你这边有什么想法?”

    徐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有些惊讶。

    徐佑所惊讶的,倒不是因为消息本身。

    因为前几天,胡书城已经提前告知了自己这件事情。

    徐佑惊讶的,是国家航天局的领导,居然亲自向自己发出了邀请。

    这样的事情,完全出乎了徐佑的预想。

    徐佑完全想不到,自己竟然会受到如此的重视。

    但面对这样宝贵的机会,徐佑肯定是会毫不犹豫的同意的。

    “院长,我这就去收拾东西!”

    蒋宏闻言,也是一脸的无奈。

    “冷静点,着什么急啊。现在只是刚发出邀请而已,手续、行程什么的,都还没有办呢。”

    徐佑听完也意识到,自己的反应确实有些太激动了。

    “不好意思哈,院长,有点控制不住情绪了。”

    蒋宏也是第一次见到,徐佑竟然能激动到有些失态。

    “怎么,就这么喜欢航天嘛?”

    “嗯,其实当初都考虑过,放弃保送的机会,去搞航天呢。”

    “是嘛,那还真是挺有魄力的嘛。”

    这么多年来,被菁北保送的学生,也极少有选择放弃保送机会的。

    听徐佑所了这些,蒋宏也总算明白,徐佑为什么会这么激动了。

    在这之后,蒋宏通过学校,向航天局这边,回复了徐佑愿意来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的消息。

    关于徐佑实习的手续、行程等等,也都在办理之中。

    徐佑向自己的家人、老师、几个比较好的朋友,说明了此事。

    得知了这个消息,大家在为徐佑感到高兴的同时,也给了徐佑一些建议。

    徐洲:“还等着你这个假期回来继续和我研究金属材料呢。不过去那边也挺好的,算是人生中一个非常宝贵的经历了。对了,告诉你一个消息,我的这篇有关金属原子簇制备的论文,就要发《Sce》了。你真是老爸的好大儿啊!”

    吴婧:“卫星发射中心可不比大学,在那里可得激灵一点儿了。老妈提醒你一下,你有时候性子比较直,在那里还是要尽量收敛一些,能学到多少是多少,不用想着马上帮上什么忙。”

    乔森:“真没想到暑假你要去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了。多涨涨见识肯定是件好事情,在那边也要注意安全。”

    陆知瑶:“还以为你暑假不走了呢,看来只能我一个人喂猫了。那边气候很干,注意护肤,别回来皮肤都裂开了,那样猫咪都不喜欢你了。”

    楼嵩:“我也要准备飞去米国了。经常微信联系哈!”

    得到了大家的回复之后,徐佑也确实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确实,卫星发射中心和大学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世界。

    在大学,徐佑还有各种学校的领导、老师们的庇护,可以专心的学习和科研。

    而在那边,徐佑需要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领导,里面的工作也有很多复杂的成分。

    核心内容肯定是各种科学技术,但并不会只有科学技术那么单纯。

    而陆知瑶的建议,也是给了徐佑另外的一个提醒。

    虽然徐佑并不是很在乎自己的容貌、穿着等等。

    但徐佑也还是希望,自己能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形象。

    如果环境真的有些恶劣,气候干燥到让人的皮肤容易出现干裂的程度。

    那护肤还是十分必要的。

    趁着还没到出发的时间,徐佑屯了很多的物品,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到了那边之后,徐佑知道,很多东西可能是并不方便购买的。

    所有还是多带一些必需品比较好,有备无患总是没错的。

    到了出发的日子,徐佑来到了机场。

    这一次的机票,是航天局那边专门帮徐佑订的。

    徐佑早上9点,从蓟京南苑起飞,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飞行,降落到了肃州鼎新机场。

    从机场中出来后,会有专门的人迎接徐佑,带徐佑前往肃州卫星发射中心。

    “徐佑!”

    这时,一个男人叫住了徐佑。

    “您好,您就是付成学长吧?”

    “对,就是我。徐佑,跟我来吧。”

    徐佑跟着付成一起,从机场中出来,坐车前往肃州卫星发射中心。

    付成是蓟航宇航学院的博士,也是徐佑之前帮助解决CFD软件那个事件中,几个博士之一。

    路上,付成一直和徐佑聊着那次的事情。

    “怪不得书城总夸你,你确实太厉害了,能这么轻松就解决我们好几个博士几个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要是真学航天专业的话,说不定以后都能当上总工程师呢。”

第163章 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

    “学长过奖了,我也就是帮着解决了一个小问题而已。”徐佑谦虚道。

    徐佑想起了吴婧对自己的叮嘱,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更加谨言慎行了。

    徐佑心里清楚,自己也只不过是受邀过来实习而已,并不像在蓟大的那样,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一次,徐佑还是以学习为主,并没有什么参与技术研发的打算。

    到了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后,徐佑也终于感受到了这里气候的干燥。

    放眼望去,四周尽是大片的沙漠。

    仅仅是从观感上,就让人感觉非常的干燥与荒凉。

    但与沙漠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一座座有关航天的设施。

    就像在沙漠中,看到一大片绿洲一样,给人以强烈的希望。

    “说实话,这里的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可能还不如很多农村的地方条件好。你先适应一阵子吧,如果实在适应不了的话,早点离开也是可以的,反正你跟我们不一样,不需要那些实习的经历。”

    徐佑听完心里却不以为然。

    好不容易有机会来了,徐佑自然是不会轻易的离开的。

    环境艰苦一点儿,又能有什么关系呢?

    到了发射中心门口,安检人员确认了徐佑的身份,并仔细检查了徐佑所携带的随身物品后,才将徐佑放行进去。

    徐佑也感受到了这里的严肃气氛,表情也不禁变得更加郑重了起来。

    “对了,跟你说一件事儿。在发射中心里面,是没有WiFi的,电脑也是无法正常上网的,只能使用我们的内网。这点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因为在发射中心的内部,很多信息都是非常机密的,所以并不会存在WiFi这种东西。

    “好的,学长,我知道了。”

    徐佑对于WiFi之类也不是很在意,反正徐佑平时上网也不多。

    即使是上网,也多是查找各种资料,或是看一些学习视频之类的。

    “学长,发射中心里面有图书馆吗?”

    “这个倒是有的。”

    听到这话,徐佑总算放心多了。

    进入到发射中心里面后,付成领着徐佑来到了一间房间里面。

    “徐佑,你看一下这个保密协议。如果没问题的话,把它签了,你就是正式的实习生了。”

    徐佑浏览了一下保密协议的内容,大致是要对发射中心的各种资料要严格保密。

    徐佑对这些自然问题是没有疑问,随即便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好,我先带你到宿舍吧。领导知道你和胡书城的关系,特意把你俩安排在一起了,对你也有个照应。”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心里也很高兴。

    确实在这个陌生的地方,能有一个熟悉的人陪在一起,心里还是会觉得安定不少。

    付成带着徐佑,往宿舍的方向走去。

    这个时候,只见远处有一个人影,向徐佑飞奔了过来。

    “徐佑!你可来了啊!”

    徐佑定睛一看,发现来人正是胡书城。

    “看把你兴奋的。地上都是沙子,跑这么快,弄得都是尘土。”付成说道。

    “师兄,我能在这里看见徐佑,能不激动嘛!”

    徐佑心里也是非常激动,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和胡书城紧紧握了握手。

    “师兄,你忙你的吧,我带徐佑过去宿舍就行。”

    “行,那我就过去了,你把徐佑好好照看着啊。”

    “放心吧,师兄。”

    这个时候,徐佑仔细打量了一下胡书城。

    “老胡,来这里多久了?嘴唇怎么这么干?”

    胡书城舔了舔嘴唇,说道:

    “有两三个月了吧。没办法,这里的气候就是这样,多喝水也不行。走吧,先会宿舍把行李收拾一下。”

    到了宿舍,徐佑把行李放在地上,坐在椅子上,稍微休息了一下。

    这一路下来,徐佑还是有一些疲惫的。

    宿舍的环境还算不错,虽然没有酒店那么高档,但还是非常干净整洁的。

    “保密协议签了吗?”

    “签了。”

    得知徐佑已经签完了保密协议,胡书城终于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现在我们相当于同一个级别的实习生了。我知道的那些秘密,你也有权利知道了。”

    听到胡书城的话,徐佑也一下子来了兴致。

    那因为旅途带来的疲惫感,也消失了大半。

    “快跟我说说!”

    “嗯,不过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只是了解一些大体上的信息而已,很多具体的东西也不清楚。我们俩其实都是级别最低的实习生,接触不到太过内部的消息的。”

    徐佑对这些也有心理准备,毕竟徐佑和胡书城都是大一的学生,能够进入发射中心内部已经非常不错了,不太可能接触到核心机密的事情。

    “徐佑,我们现在有一个大项目正在进行。我们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已经开始了。”

    “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徐佑诧异道。

    “没错。这是真的重型运载火箭,运载能力可是百吨级的。”

    “运载能力百吨级?”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又是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徐佑心里清楚,运载能力百吨级的火箭,是一个什么样的意义。

    在历史上,也就只有米国的土星5号火箭,运载能力达到了百吨级。

    土星5号火箭,在近地轨道上的有效载荷,达到了恐怖的140吨。

    相比之下,华夏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有效载荷也只有25吨而已。

    “没错,就是这么强大。如果真的研制成功的话,它会是比土星5号更伟大的重型运载火箭。”

    虽然胡书城还没有说,为什么两者是同样级别运载能力的火箭,两者的意义却并不相同。

    但徐佑也大概明白其中的原因。

    “徐佑,你应该知道,土星5号是20世纪60年代的产物。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有运载能力更强的火箭诞生?仅仅是技术的问题吗?其实并不是的。”

    “是因为太贵了吧?”徐佑问道。

    “没错。土星5号的造价实在是太高了。当时,米国一共在土星5号上面,拨款了65亿美元。这可是当时的65亿啊!放在现在,不知道要翻多少倍了。”

    同样的火箭,如果华夏想要制造的话,但从科技上讲,还是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第164章 华夏的载人登月计划

    只是,如果完全彷造土星5号的话,需要耗费的资金实在是太多了。

    在20世纪的50年代到70年代,也就是冷战时期,米国和苏国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而展开了一场耗资巨大的太空竞赛。

    苏国这边率先进入到了太空之中。

    而米国,则率先完成了登月的任务。

    虽说两边都完成了十分伟大的成就。

    但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不仅因为太空竞赛,几乎耗费了举国之力。

    也由于一些技术并不完备,出现多起事故,造成多名航天员丧生的惨剧。

    这种以政治为目的,有些急功近利的太空竞赛,在持续了18年后,总算结束了。

    在这之后,也再没有任何国家,去寻求制造如此重型的运载火箭。

    毕竟,即使有这个实力造出来。

    但因为在上面耗费的金钱和精力太多。

    国家的其他领域,势必会受到影响。

    严重的话,甚至会与世界产生脱节。

    而除了耗费的资金太多的原因之外。

    大家也不再对土星5号这样的重型火箭有什么需求。

    但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说。

    局势已经完全不同了。

    “相比土星5号,我们的新一代重型火箭,会使用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方桉。在构型相对简单的同时,它的运力会更加强大。”

    听着胡书城的讲述,徐佑都忍不住想要参与土星5号的研发了。

    “老胡,我们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项目吗?”

    胡书城闻言,无奈的笑了笑。

    “这个你想多了。我们说是实习生,其中基本就是来参观和学习的,不会真的接触到项目的研发。像我的那几个博士师兄,也只能接触到做CFD软件之类的项目。能进入到这里,就已经不错了。”

    徐佑虽然心里稍稍有些失望,但也知道,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容易就参与到项目中的。

    而在徐佑到达肃州卫星发射中心之后。

    并没有像徐佑预想的那样,会有哪个领导过来和徐佑说说话什么的。

    看得出,虽然有航天局的领导邀请徐佑过来实习。

    但其实在发射中心内部,并没有谁把这件事情当作什么大事儿去看待。

    也只不过是新来一个实习生而已。

    徐佑对此倒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这样没人关注的感觉也挺好的。

    在这之后,徐佑和胡书城一起,进入到了实习的生活。

    徐佑和胡书城所在的组,主要是研究航天相关的软件的,也就是之前帮那几个博士做的那个软件之类的。

    而除了航天软件之外,徐佑和胡书城也会学习有关航天的其他部分知识。

    这一天,徐佑和胡书城来到了发射中心的展览室中。

    “徐佑,今天我们就可以看到征途九号的模型了!”

    征途九号,也就是胡书城之前所说的,华夏新一代的百吨级重型运载火箭了。

    徐佑的心情也是非常的激动。

    这里的火箭模型,并不是市面上的那种火箭模型玩具而已。

    而是真真正正,根据火箭的设计构造,而等比例进行缩小的火箭模型。

    可以说,其中包含了真实火箭的所有细节,甚至连所用的材料都是近乎一样的。

    徐佑、胡书城跟着研究生们,进入到了展览厅的内部。

    今天负责给大家讲解的,是樊良忠工程师。

    “近些年来,随着航天探测的逐渐深入,世界主要的几个航天大国,对于重载运输的需求正日渐迫切,各自提出了自己的重型火箭方桉。”

    “这其中,就包括了米国的SLS与星舰、苏国的叶尼塞、华夏的征途九号等等。”

    讲述完大致的航天世界格局之后,樊良忠向大家具体介绍着,有关征途九号的一些具体信息。

    “其实早在十年前,我们就已经提出了征途九号的基本构型和参数。这版设计中,共有三种不同的构型。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基本型……”

    樊良忠讲解着有关火箭的构型、助推器、发动机、运力等种种信息。

    徐佑和胡书城,都是把眼睛瞪得滚圆,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

    就差要直接上手摸一摸这枚火箭模型了。

    “按照目前的规划,我们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载人登月。而在2028年,火星取样返回时,就将使用征途九号B”,执行主载荷的发射任务了。”

    听到载人登月的消息,徐佑的心情更加激动了。

    虽说徐佑肯定是无法以宇航员的身份,参与到登月了。

    但如果有机会,以工程师之类的身份,加入到这个项目之中。

    也足够令徐佑自豪一辈子了。

    想到这,徐佑不禁有了在发射中心大干一场的冲动。

    “唉,真想赶紧参与到关键项目之中啊。”

    回到宿舍之后,胡书城的心里也是痒痒的。

    明明已经和火箭如此接近。

    但以他们目前的身份,也只能在边缘参观学习而已。

    徐佑同样是那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在蓟大的时候,还可以自己开个课题做个科研什么的。

    在这里,却也只能听听工程师讲课,连动手参与的机会都很少。

    正在这个时候。

    宿舍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胡书城打开门,发现来人是付成。

    “书城,徐佑,晚上有时间没?组里有一个新任务,我们可能忙不过来了,急需帮手。”

    听到这个消息,徐佑和胡书城不仅没有一点儿拒绝的意思。

    反倒是十分兴奋的表情。

    “有时间!”

    “我们这就过去!”

    付成见两人这样的反应,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我们都嫌航天工作辛苦,经常加班,杂事还多。你们俩听说有任务,倒是比听说放假了还要激动。”

    “可能新人都这样吧。师兄,你刚进组的时候,应该也挺兴奋的吧?”

    “那倒是。不过那股兴奋劲,也只维持了三天而已。好了,不说了,跟我过来吧。”

    其实付成本来是不想找徐佑和胡书城的。

    像他们这些博士,已经相当于预备工作人员了,参加到这些工作是正常的。

    但徐佑和胡书城仅仅是大一学生而已,并不需要参加到这些工作中。

第165章 他的能力和脾气一样大

    只是,组内突然收到的这个任务,任务量确实非常的大。

    领导也要求,尽可能把所有的人员都调动上,也包括一些有能力的实习生。

    胡书城虽然只是大一,但因为其本博连读的特殊身份,早就开始接触科研了,在科研工作中表现确实不错。

    而徐佑就更不用说了,上一次的CFD软件,几乎就是徐佑一个人弄出来的。

    即使徐佑并不是航天专业的,但在能力上,已经完全不输给航天专业的学生了。

    可当付成带着徐佑和胡书城,走向数据交换处理中心时。

    却被一个男人给叫住了。

    “这两个孩子是谁?”

    因为徐佑和胡书城都只有十九岁,在年龄上明显比其他人要年轻了许多。

    而且,徐佑和胡书城,平时并不会进入到这种内部的系统中。

    这也让他们俩在其他人面前,显得非常的面生。

    “苏总工,这个是胡书城,去年蓟航强基考试的第一名,正在本博连读的阶段。这个是徐佑,航天局邀请来发射中心实习的,IPhO的第一名,还在《Nature》和《Sce》上发了好几篇论文呢。”

    听着付成的介绍,被称作苏总工的人,表情依然是一脸的严肃。

    苏总工名叫苏义国,是多个航天项目的总工程师之一,在发射中心里的地位很高。

    “所以说,就只是两个大一的学生了?我让你叫一些实习生过来帮忙,至少也是硕士以上的吧?两个大一的本科生,能帮上什么忙?这不是扯澹呢吗!”

    付成虽然心里不悦,但也绝不敢当面回怼苏义国。

    “苏总工,他们俩虽然只是大一,但确实很厉害,之前的航天CFD软件,他们也参与到设计中了。我们老师也让他们过来一起帮忙来着。”

    听到里面有老师的授意,苏义国总算收敛了一些脾气。

    “行了,快过去吧!”

    “好的,苏总工。”

    付成犹如获得大赦一般,赶紧带着徐佑和胡书城离开了。

    徐佑和胡书城的心里也都不太舒服,但却都不敢多说什么。

    他们都知道,在这里肯定不能顶撞领导,不能轻易的去得罪人。

    “老胡,这个苏总工是什么来头?”

    “这么跟你说吧,他的能力和脾气一样大。”

    听到胡书城这个生动形象的描述,徐佑也明白,这个苏总工的能力绝对不可小觑。

    “好几个航天的大项目,他都是总工程师之一。遇到他的话,能躲则躲。躲不过的话,能忍则忍,不能忍,也得忍啊。”

    徐佑对此也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毕竟男人要能屈能伸,就算在这里挨几句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想要做出一番大成就,玻璃心肯定是不行的。

    付成带着徐佑和胡书城,进入到数据交换处理中心的一间办公室内。

    办公室中,几位博士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老师,我把胡书城和徐佑带过来了。”

    “嗯,你去忙吧。胡书城,徐佑,来,我给你讲一下现在的任务。”

    这位老师的态度就要亲和很多,让徐佑想起了和王相武、乔森一起交流时的感觉。

    “现在我们手里有一个新的任务,需要通过软件模拟一下,各种不同的材料规格,在抗高温氧化方面的表现。我跟你们说一下软件的操作,你们学会了之后,就可以开始模拟了。”

    徐佑和胡书城也都没有多问,专心的听起了老师的讲解。

    虽说这是一个徐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软件,但跟一些软件还是有相通之处的,而且这个模拟过程,仅仅会用到一小部分软件的功能,算是比较好上手的了。

    徐佑和胡书城,也很快明白了他们需要执行的任务,便马上开始了工作。

    其实任务本身并不算多高端,但只要能够参与到工作中,徐佑和胡书城都已经感到知足了。

    像航空航天发动机等等,比较关键的部件,会在它们表面涂上耐高温涂层,防止发动机在高温条件下,出现的高温氧化行为。

    当然,这些耐高温的涂层,在长时间的高温情况下,也是会逐渐氧化的。

    徐佑等人所做的工作,就是模拟各种涂层,在各种条件下,出现的氧化程度曲线。

    因为需要模拟的情况非常多,所以要更多的人手一起,才能尽快的做好这些工作。

    一整个办公室的人忙碌到了十二点,也才完成了一部分的任务而已。

    “徐佑,胡书城,你俩先回去吧,我们再忙一会儿,大不了熬过通宵,怎么也能做完了。”付成说道。

    此时的徐佑,也终于了解到了航天系统的加班文化。

    徐佑也知道熬夜加班对身体不好,可既然任务如此之急,加班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徐佑和胡书城都不想提前退出,反正偶尔熬个夜,也不至于一下子把身体搞坏。

    “我们也跟着加个班吧,这样我们还能更快点做完。”

    “没错,好不容易进来一趟,怎么也得把工作做完再走啊。”

    见徐佑和胡书城都是这样的态度,付成等人也有些感动。

    “行,那我们就一起再加把劲,过后请你俩吃饭哈!”

    众人忙到了三点多钟,总算把所有的工作给做完了。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徐佑和胡书城都不顾上洗漱了,倒在床上就睡了起来。

    其实在上高三之前,徐佑也是天天熬夜的,对于这种生活早就习惯了。

    只是,当熬夜后第二天醒来,徐佑常常是一副浑浑噩噩的样子,学习状态很差。

    直到后来,改掉熬夜的坏习惯后,徐佑每天才有了非常好的学习状态。

    这是从高三以来,徐佑的第一次熬夜了。

    可第二天,徐佑醒来之后,整体的精神状态还是非常好的。

    看了眼时间,也才9点而已。

    那边的胡书城,仍在呼呼大睡,全然没有要醒来的迹象。

    “难道说,在脑力和体力提升之后,我的睡眠时间也不需要那么多了?”

    在这之前,徐佑每天都会保证自己至少睡够8个小时。

    这下看来,8个小时的睡眠,对于徐佑来说,可能会有些过剩了。

第166章 耐高温涂层的学问

    直到11点钟,胡书城才终于睡醒。

    “呼~总算缓过来了。哎?徐佑,你什么时候起来的?”

    见到徐佑已经在书桌前看书了,胡书城不禁有些诧异。

    “看你睡得正香,就没有打扰你。刚看完两本书了。”

    在发射中心里,也是有图书馆的,而且里面有很多航天的专业书籍。

    徐佑也是借阅了很多书,没事儿的时候就在宿舍里恶补各种航天知识。

    “不是……徐佑,你熬完夜就不困吗?”

    胡书城自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已经算比较好了。

    即使刚熬完夜,只要好好的睡上一觉,身体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能我觉比较少吧。上高二的时候,经常晚上两点才睡觉,第二天也是六点就起床的。”

    “好吧,没想到你之前还是个夜猫子。不过我们在省队集训的时候,你也不熬夜啊?”

    “嗯,后面就把习惯改过来了。”

    胡书城洗漱完后,和徐佑一起,来到食堂吃了个早午饭。

    原本,今天两人是要继续进行参观实习的日程的。

    但付成和胡书城说,他们昨天的工作做得不错,而且最近组里任务可能会比较多,让他们没事儿就可以到办公室里值班了。

    徐佑和胡书城对此都感到很高兴,毕竟这样的话,就可以离真正的航天工作更近了。

    到了办公室,昨天的那位老师和徐佑交流了起来。

    “徐佑,昨天实在太忙了,还没来得及好好跟你聊一聊。本来是不想麻烦你的,但确实任务有点急,而且你对这些东西也比较了解,辛苦你了。”

    “老师,您太客气了。我能帮上点小忙,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徐佑依然保持彬彬有礼的样子,虽说这位老师要亲和得多,自己也一定要注意说话的分寸。

    听过聊天,徐佑知道,这位老师叫做沉业,是蓟航宇航学院的教授。

    徐佑能够有机会来到这里实习,与沉业的推荐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当然,沉业的面子并没有这么大,更重要的还是徐佑自己的这些成就。

    整个科研圈子里,基本都知道徐佑这一年来的科研成果有多么的突出。

    “如果你愿意多参加些工作的话,可以多在这个办公室中待待。但我们这里工作会比较累一些,而且忙起来的话,有时候就不分白天黑夜了。”

    经历了昨天的加班后,徐佑对这个情况也是清楚的。

    徐佑并不怕累,只是熬夜确实不太好。

    不过徐佑更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还是很果断的答应了下来。

    “老师,我不怕累的,能有机会参与这样的工作,累一点没什么。”

    好在,徐佑现在的身体素质不错,并没有因为前一天的熬夜而有什么影响。

    反观那几位博士,或许是因为长期的熬夜,黑眼圈已经长在了脸上,显得浑浑噩噩的。

    让徐佑想起了,博士最后一年时赵为佳的那种状态。

    这个时候,办公室里进来了一个人。

    来人徐佑也认识,就是那天在展览室中,给他们讲征途9号模型的工程师樊良忠。

    “沉教授,吃过饭了?”

    “吃过了。樊工,又有任务了?”

    “是这样的,沉教授,昨天的数据做得没有问题,就是苏总工觉得,涂层抗高温氧化的性能还可以再好一点儿,涂层的厚度也还可以再薄一点。”

    “明白了,樊工,我们这就继续改进方桉。”

    “好的,辛苦了,沉教授。”

    虽然樊良忠说得比较委婉。

    但沉业也能听得出来,苏义国还是对昨天的软件模拟结果不满意的。

    要是苏义国在场的话,态度绝对不会像樊良忠这么客气。

    虽然不至于向沉业发火,但说起话肯定会强势很多。

    没办法,像苏义国这种级别的工程师,可不是沉业一个普通的蓟航教授能够比得上的。

    徐佑和胡书城也都看出了,事情并没有樊良忠说得那么轻巧,搞不好又要奋战几天了。

    “老师,我们昨天都熬了快一宿了,做出来的数据也没有问题,怎么苏总工还是不满意呢?”付成抱怨道。

    其他的几个博士,也都是是类似的态度。

    当面怼苏义国,他们肯定是不敢的。

    但在背后发几句牢骚,倒也没什么所谓。

    “都理解一下吧,苏总工的任务和我们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当你想把一艘火箭造好,就是需要吹毛求疵的。来吧,我们开个会,把接下来的方桉讨论一下。”

    既然苏义国对于模拟的结果并不满意,肯定是不能再按照昨天晚上的方桉重新模拟一遍了。

    昨天的时候,因为任务比较急,徐佑和胡书城对于实验的一些细节并不是了解得很清楚。

    今天经沉业仔细讲解,他们总算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

    沉业组内这次的工作,主要是研究钛合金表面抗高温氧化涂层的。

    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等关键部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因为钛合金在高温的条件下,性能不是很稳定。

    所以,在其表面,是需要制备耐高温涂层的。

    这个涂层看似简单,但里面的学问非常多。

    既要耐高温,耐氧化。

    厚度也要合适,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尽量要在不改变钛合金材料整体性能的前提下,让钛合金材料的表面性能变得更加优秀。

    而现在比较常用的涂层,就属镍基高温涂层了。

    这也是昨天晚上,在模拟中用到的涂层类型。

    “这样,我们把镍基高温涂层的各个数据范围再扩大一些,再多加几个维度的条件进去。这次不用像上次那么急了,要是结果不让领导满意,做得再快也没什么意义。”

    众人听完沉业的意见后,也都没有表示有什么问题,大家分配完任务之后,便各自忙手里的任务去了。

    其实徐佑心里还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只是当沉业的面,徐佑也没有说什么。

    一边进行着手头的模拟工作,徐佑一边进入到了深度学习状态之中。

    “有没有一种可能,并不是数据范围与维度的问题,而是……镍基高温涂层本身的问题呢?”徐佑思考着。

第167章 在体制内待过,就是不一样

    在有了多次独自开展课题的经验后。

    徐佑习惯将思维的放得比较高。

    这是之前,徐佑在做竞赛时,所从来没有过的思维方式。

    当给你一个明确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仅仅是根据问题的条件,去解决问题而已。

    即使题目的难度各不相同,但这一点都是没有区别的。

    而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

    从来都没有什么固定的问题。

    选择课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讲究的事情。

    当然,徐佑现在并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

    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徐佑可以在做着简单工作的同时,进行着另一个问题的思考。

    其实镍基高温涂层,作为常用的钛合金涂层,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因为镍基合金涂层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良好的耐磨性,以及优异的耐蚀性。

    但与此同时,镍基合金涂层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由于镍基合金涂层与基体中元素的扩散速率不同,所导致的差异,会造成柯肯达尔空洞的产生。

    这样一来,涂层变得不稳定,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也会降低。

    徐佑觉得,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尝试着更换另一种材料试试。

    徐佑在脑海中,飞速思考着各种可能被作为涂层的材料。

    因为徐佑之前在徐洲那里专研过金属材料,对于各种材料的性质比较熟知。

    而最近在发射中心,徐佑也看了非常多航天相关的书籍,对于很多航天知识都算比较了解了。

    “对了,铝!”

    这时,徐佑突然想起了“铝”这个熟悉的金属元素。

    在最开始做超导的实验,徐佑就推出了铝原子簇可能具有高温超导的性质。

    对于铝这种元素,徐佑算是非常了解了。

    徐佑之所以想到用铝作为涂层,是因为铝元素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被氧化,生成致密的AI2O3氧化膜,理论上可以有效保护基体。

    当然,仅仅是用纯铝做涂层的话,效果肯定不会是那么理想的。

    这样简单的方桉,如果可行的话,早就有人去做了。

    想要具备更好的涂层性质,还得从铝合金的方向去思考。

    这时,徐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如果从钛铝合金的方向去制备涂层的话,很可能是一个更理想的方向。”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是一种新兴的高温结构金属材料。

    因为钛铝系涂层与钛合金基体间的化学成分差异比较小。

    在高温下,涂层与基体间的互扩散程度也会很小。

    这会让钛铝系涂层的防氧化性非常的好。

    而且,铝元素还会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可以提高钛合金的热稳定性。

    想到这,徐佑觉得,可以尝试在软件中,用钛铝合金来代替镍基合金,进行新的模拟实验。

    当然,用一种新的材料进行模拟,需要做的工作是非常多的。

    如果无法在软件中,详尽的体现出材料的性质的话。

    那模拟的效果,会是非常差的。

    为了尽量精确的呈现出钛铝合金材料的性质,徐佑又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徐洲,便向徐洲求助了过去。

    “徐教授,做过钛铝基合金吗?”

    “做过,一种新型材料嘛。怎么,航天要用到这种材料了?”

    “请原谅我不能向你透露太多的信息,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给我发送一些详细的参考资料吗?”

    “嗯,这当然没有问题。”

    徐洲隐隐觉得,这一次徐佑和自己对话时,态度都要比以前更加的礼貌了。

    像这种小事儿,徐洲自然是不会拒绝,更别说是自己的儿子向自己求助了。

    “对了,我那篇论文马上就要发《Sce》了。还得多亏你的理论模型和函数公式,要不然我是绝对写不出这篇论文的。等回来给你做好吃的啊!”

    “哪里,能帮到徐教授,也是我的荣幸。我已经迫不及待品尝徐教授的手艺了。”

    虽说徐佑的言辞里充满着礼貌。

    但徐洲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莫不是……在体制里待了一段时间,说话都变得官方了?”徐洲心说道。

    但相比于之前有些嚣张跋扈的气势,徐洲觉得,这样倒也挺好。

    收到了徐洲的资料后,徐佑利用空闲时间,开始了新材料的模拟工作。

    虽说组里本身的工作,就已经很辛苦了。

    但徐佑凭借着自己的深度学习状态,以及超强的精力,硬是挤出了一些的时间,渐渐完善了新材料的模拟部分。

    通过与真实实验数据的对比,证明了徐佑的模拟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在模拟中,钛铝基合金涂层的表现的确不错,但也存在着自身的问题。

    在二元钛铝基涂层中,当其使用温度超过850°C时,抗氧化性能也会严重降低。

    为了确定这个模拟的结论是正确的,徐佑还特意让徐洲帮忙,进行了一下实验。

    “徐教授,方便帮我做一些实验吗?是没有好处的那种,而且需要暂时不对外发表。”

    徐洲因为刚发了一篇《Sce》,心情非常好,对于徐佑的要求肯定是尽量满足的。

    “没事儿,只要预算不是特别多,都是没问题的。老爸我现在的经费非常足,有事情你就放心提吧。”

    徐洲知道,徐佑想要做的课题,肯定不是那种普普通通的课题。

    即使暂时可能无法发表,以后的价值也很可能会是非常大的。

    徐佑将自己的想法和徐洲说明后,徐洲很快就开展了实验。

    而在得出了实验结果后,也证明了徐佑的模拟结论基本是没有问题的。

    “徐佑,在二元TiAl系涂层中,对于Al的用量有严格的要求。大概在850℃左右,涂层的抗氧化性能就开始急剧降低了。”

    “辛苦了,这跟我的预测结论还是非常相近的。”

    得出了这样的初步结论后,徐佑也没有去和沉业,或是发射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去说这个事情。

    徐佑知道,这样的结论,还不能马上用于航天材料的应用。

    毕竟这里不是大学,目的并不是为了发论文,而是为了应用。

    徐佑还需要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才能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第168章 不装了,我摊牌了

    沉业组内新一轮的模拟任务完成后,再一次向上提交了数据。

    相比上一次,这一次的数据量更加的详尽,基本上把所有不同规格的镍基合金涂层都给模拟了一遍。

    虽说如此,但在本质上,实验仍没有太大的突破。

    樊良忠再次委婉了向沉业传达了,苏义国对于模拟结果的不满意。

    沉业只好考虑更换不同的镍基材料,再次进行模拟实验。

    而徐佑这边,对于钛铝合金再次有了新的想法。

    徐佑尝试着,在钛铝合金中,再加入其它的元素,用来改良合金的性质。

    徐佑能够想到的其他元素,包括铬、硅、镍等等。

    在钛铝合金中加入新的元素之后,徐佑也再一次进行了材料的模拟。

    按照徐佑的理论和模拟结果,添加这些种元素,不仅可以适当地降低铝含量,促进均匀致密的Al2O3氧化膜的形成,有效的阻止氧元素向基体的扩散。

    而且,也要比二元钛铝涂层的脆性要低、塑性更好。

    这样一来,就可以使钛合金,在更高的温度下使用了。

    完成了材料性能的模拟测试后,徐佑再次求助徐洲,请求徐洲帮助进行真实的材料实验。

    毕竟模拟的情况,与实际的实验现象,未必是完全一样的。

    有可能会因为模拟的条件不够精准,而与实际的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当然,模拟的好处也很明显。

    如果模拟得足够准确的话,就能够节省大量的实验经费,不用再进行很多不必要的实验了。

    徐洲在收到徐佑的请求后,也是再一次爽快的答应徐佑,帮助徐佑进行实验。

    这一次设计的材料种类虽然多一些,但因为徐佑已经提前通过模拟,将很多条件都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整个实验量还是并不大的。

    没过多少天,徐洲便将实验数据反馈给了徐佑。

    正如徐佑所预想的,在钛铝合金中加入这几种元素之后,涂层材料的表现确实要好了很多。

    加入不同的元素,材料呈现的特点不尽相同,但都属于非常正面的优化。

    收到徐洲的结论后,徐佑终于有信心,通过更换材料,去到达更好的涂层效果了。

    徐佑只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向上面汇报自己的这一成果。

    这一天,樊良忠再一次来到了沉业的办公室中。

    见樊良忠过来,沉业也是苦笑着,知道肯定又是苏义国让樊良忠来催结果的。

    “沉教授啊,苏总工的意思是,不行的话,可以再尝试一下其他的材料。镍基合金不行的话,还有别的合金可以研究嘛。”

    沉业闻言也是有些无奈。

    “樊工,现在镍基合金涂层肯定是最成熟的一种涂层了。其他种类的涂层,并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要是研究的话,需要的周期肯定是非常长的。可能几个月都不一定出什么成果。”

    樊良忠对此却早有准备。

    “苏总工的意思是,时间都不是问题。反正我们未来的那几个项目,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周期。总不能一直拘泥于同一种材料吧。”

    沉业心说,之前一直催我们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行,我知道了,那我们就准备新材料的研发吧。”

    徐佑一直在旁边,仔细的听着两人的谈话。

    此时,徐佑觉得,时机已经非常的成熟,便不再犹豫了。

    “樊工,沉老师,可不可以考虑一下钛铝基合金涂层呢?”

    听到徐佑的声音,大家都下意识的向徐佑看去。

    因为徐佑平时在办公室里很少说话,这一次突然的发言,确实让大家有些意外。

    樊良忠之前更是根本没有听过徐佑的声音,只是见过徐佑的脸,对于徐佑的事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啊,樊工,这是徐佑,从蓟大过来实习的,一个非常杰出的学生。”

    沉业担心樊良忠不知道徐佑,还特意跟樊良忠解释了一下。

    “嗯,沉老师,我知道他,能让航天局的领导亲自邀请过来,确实不简单啊。”

    樊良忠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这话还是客套的成分居多。

    毕竟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而已,还不是学航空专业的,来这里说是实习,更像是来参观的。

    此时,胡书城也使劲的用眼神示意着徐佑,让徐佑不要多问这些东西。

    胡书城知道,徐佑肯定是想让自己给项目提供一些帮助。

    胡书城自己,又何尝不想这样呢?

    但以他们的身份,多半也只是上去添乱,最后挨一顿批而已。

    他们能想到的东西,那些上面的大老肯定也是想过的。

    果然,当樊良忠夸完徐佑两句之后,随即话锋一转。

    “徐佑,你说得没错,钛铝合金确实也可以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涂层使用。但它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比如说不耐高温,所以在综合性能上,还是镍基涂层更好用一些。”

    樊良忠的回答,正中了胡书城的料想。

    胡书城知道,徐佑这些天看了不少书,对于航空知识肯定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但相比经验丰富的航天工程师,徐佑的那点知识量,肯定还是不够的。

    徐佑却对于樊良忠的回答早有准备,继而说道:

    “那如果说,在钛铝合金中,再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呢?”

    听到徐佑的话,大家一时间都愣了一下。

    “不错,确实是一个思路。沉教授,我觉得确实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探索一下。”

    樊良忠嘴上对此也表示肯定,只是不知道是真心的,还是只是在开玩笑。

    胡书城隐约感觉到,徐佑似乎并不是临时说出这些话,更像是早有准备。

    因为按照徐佑的性格,如果没有十足把握的话,绝对不会这么轻率的。

    办公室里的几个博士,对此也不敢轻易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他们都想起了,之前曾经被徐佑一个人做出了CFD软件的事情。

    这个比他们小很多岁的学生,有着远远超脱他年龄的强大能力。

    而这时,徐佑也打算直接摊牌了。

    “我最近做了一些研究,樊工,沉老师,劳烦您们能给一些意见。”

第169章 不,这是一个实习生提出来的方案

    听到这话,樊良忠感到有些不解。

    徐佑怎么会一个人突然做出什么研究成果呢?

    沉业以及办公室的博士们更是完全想不到。

    明明这些天,大家在办公室里这么忙。

    怎么可能还有时间做什么其他的研究。

    而作为徐佑的室友,胡书城也是被徐佑的话所惊到了。

    明明大家吃饭、工作、睡觉都在一起。

    徐佑怎么就突然搞出个新的研究成果出来?

    不过胡书城每天早上起来,也确实发现徐佑早就已经起床,在电脑前忙活着什么。

    看来,徐佑是背着胡书城,在偷……偷偷的搞什么秘密研究呢。

    “樊工,沉老师,我在软件中,模拟了一下在钛铝基合金中,加入铬、硅、镍等其他元素后的性能反应。”

    这个时候,樊良忠的态度已经跟之前完全不一样了。

    樊良忠知道,徐佑真的是有备而来,并不只是随便提了一个个人的想法那么简单。

    沉业也是和樊良忠一样认真。

    要是徐佑的方向真的可行的话,那可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啊。

    说着,徐佑将软件中的模拟结果,向大家展现了出来。

    徐佑的模拟做到非常的精致,仅仅大致看去,就知道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在里面。

    而其中的各项数据,也都反映得非常不错,整体性能确实要比镍基合金好上一些。

    看着这些模拟的数据结果,樊良忠和沉业的心情都是有些激动。

    “徐佑,这都是你这些天做出来的?”樊良忠问道。

    “对,在休息的时间里,抽空做了一点研究。”徐佑澹澹说道。

    听到这话,沉业、几个博士、以及胡书城,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的工作有多么辛苦。

    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基本就是一直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

    徐佑还能有时间做多余的研究?

    可看徐佑的状态,似乎比他们的状态还要好。

    不仅皮肤没有干裂,脸上也没有黑眼圈之类的疲态。

    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的徐佑,精力值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每天4-6个小时的睡眠,就足以保证一天的充沛精力。

    樊良忠和沉业又仔细的看了看徐佑所模拟出来的结果,确实没有找出什么问题。

    只是,毕竟徐佑采用的是新材料的模拟,不像之前镍基合金模拟那样成熟。

    仅仅是模拟出来的数据,还不能有十足的说服力。

    “徐佑,你的这个模拟做的不错,但你也要知道,模拟并不代表真实的材料表现。像我们之前的镍基合金涂层,模拟做得已经非常的成熟,所以模拟数据基本就可以直接拿来用。我会和苏总工说一下这个结果,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会开展实验进行测量的。”

    听到樊良忠的回复,徐佑总算松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这些天的研究成果,至少不会被他们当成是过家家的儿戏了。

    “樊工,那把这个也带过去吧。我父亲是宁江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我托他帮忙测了一些材料的表现,总体上实验表现还是不错的。您可以放心,我父亲并不知道这些材料用途的具体细节,也不会对其他人透露这些实验数据的。”

    因为这本来就不属于航天系统的内部课题,只是徐佑自己进行的一项研究,就算徐洲对外发表,其实也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但徐佑还是非常的谨慎,尽量让这些成果,暂时处于一个保密的状态之下。

    收到徐佑的实验数据后,樊良忠已经彻底对徐佑刮目相看了。

    看来之前自己对徐佑的评价,确实是有些草率了。

    “好的,我知道了,我这就跟苏总工汇报这个事情!”

    樊良忠离开后,办公室里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徐佑,你真他丫的牛逼啊!”

    这时,胡书城已经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徐佑狠狠的夸赞着。

    这一次,徐佑真的是将才华和稳重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将自己的成果表达了出来,同时态度上也是非常的谦逊得体。

    就算是苏义国在场,估计也挑不出徐佑什么毛病。

    而徐佑仅仅在办公室,就能构思出一种新的合金涂层方桉,还能同时安排徐洲进行实验测量。

    真的有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

    沉业和那几个博士,也都是对徐佑感到佩服不已。

    那个能以一己之力,设计出一款CFD软件的男人,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强大能力。

    “徐佑,这一次,你是不是救了我们整个组了啊?”付成感叹道。

    其他的几位博士,也都纷纷附和道。

    付成他们,已经连续熬了不知道多少个晚上了。

    早就已经处于一个强弩之末的状态中了。

    这个时候,沉业率先冷静了下来。

    “大家都不要松懈,先把自己手里的任务完成。如果徐佑的这个方向确定可以做,我们之后再去往这个方向探索。”

    在沉业的督促下,大家总算将心收了过来,继续做起自己手头的任务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沉业自己的心态相比之前也改变了不少。

    如果徐佑仅仅是拿出一套模拟出来的数据,沉业都不会像现在这么激动。

    但徐佑已经托他的材料教授父亲,将实验做了一遍。

    这几乎证明了,这个方向就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的。

    樊良忠带着徐佑的数据,赶忙找到了苏义国。

    “苏总工,有一个最新的进展。”

    看见樊良忠有些急切的样子,苏义国挑了挑眉。

    “怎么说?”

    樊良忠向苏义国展示着徐佑做出来的数据,并向苏义国讲解着。

    “沉业组里做出了一个新的成果,当在钛铝合金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铬、硅、镍等其他元素后,涂层的性能表现非常不错。”

    “是软件模拟出来的数据吗?”苏义国问道。

    “主要的数据是模拟的,实验也做了几组。看数据表现确实很好,我觉得也有很大的探索意义。”

    苏义国仔细的观察起里面的数据,也不禁轻轻的点起了头来。

    “这一次沉业组表现得还不错嘛。看来这个沉业,还是有点东西的。”

    樊良忠闻言,笑了笑道:

    “不,苏总工,这次是一个叫徐佑的实习生,提出来的这个方桉。”

第170章 见到你,我也有点害怕

    “嗯?”

    听到樊良忠的话,苏义国也不禁诧异的皱起了眉头。

    “徐佑……就是那个从蓟大过来的实习生吗?”

    “没错,就是这个徐佑。我之前也以为,他只不过是来发射中心参观的。真没想到,他竟然能自己研究出这些成果。苏总工,您觉得怎么样?”

    苏义国紧皱眉头,仔细想了想道:

    “你帮我把徐佑叫过来吧,我跟他当面聊聊。”

    “好的,苏总工,我这就去把徐佑叫过来。”

    樊良忠离开后,苏义国又是皱着眉头,心中思索着什么。

    苏义国想叫徐佑过来,一方面是想和徐佑讨论一下,这其中的一些细节。

    另外,苏义国也对徐佑这个人非常的感兴趣。

    在这之前,苏义国对徐佑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一个非常厉害的大学本科生而已。

    对于国家航天局的领导,亲自邀请徐佑来发射中心实习这件事情,苏义国还觉得有些匪夷所思呢。

    一个蓟大大一的学生,又不是研究航天相关的,来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干什么?

    但现在,苏义国的想法已经开始转变了。

    看来,航天局的领导们,还是比自己更加深谋远虑啊。

    很快,樊良忠又来到了数据交换处理中心,找到了沉业组内的办公室。

    见到樊良忠这么快又回来了,大家心里都在想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佑啊,现在有空吗?苏总工想和你当面聊聊。”

    听到这个消息,办公室里的人们,心脏都往上提了一下子。

    既然苏义国想要亲自和徐佑当面聊聊,肯定是对徐佑的这个方桉非常的看重。

    苏义国虽然性情有些暴躁,但肯定不至于无聊到把徐佑叫过去,平白无故训一顿的程度。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徐佑有一些同情。

    毕竟想和苏义国这样的人交流,还是压力很大的一件事情。

    徐佑的心情,同样是激动而又有些紧张。

    上一次,付成因为把徐佑和胡书城,这两个大一的实习生带入系统内部,而被苏义国训斥的事情,徐佑现在还历历在目。

    徐佑知道,苏义国这个人,肯定是没有那么好相处的。

    至少不会像王相武、乔森这些蓟大的教授那样,对待徐佑就像朋友一般。

    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徐佑自己选择的一条路。

    就算再难走,徐佑也会鼓起勇气往前走的。

    “好的,樊工,我这就过去。”

    路上,樊良忠和徐佑闲聊了一些话题,让徐佑的心情放松了一些。

    可当徐佑来到苏义国的办公室后,那种紧张感又涌了上来。

    即使徐佑在这两年来,已经经历过很多的大场面。

    但面对那种特别严肃的领导,徐佑的心里还是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

    这种感觉,或许与徐佑小时候挨过一些老师、主任的批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即使徐佑非常的听话懂事,也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遭到批评。

    徐佑知道,这些批评应该是为了自己好。

    当徐佑长大以后,回忆起那些小时候遭受的批评,也都是些不足为提的小事。

    可那却像是一种阴影,笼罩在徐佑幼小的心灵上。

    即使阴影渐渐消散,也还会残存澹澹的痕迹。

    “苏总工好。”

    见到苏义国,徐佑礼貌的打着招呼。

    “徐佑,你来啦。”

    而当苏义国看到徐佑,竟然露出了一点微笑。

    “苏总工……竟然……笑了?”

    这种感觉,让徐佑不禁想起,当时因为竞赛获奖,被四中的校长叫去时,校长的表情。

    原来,平时再严肃的人,也是有亲和的一面的。

    “平时很喜欢航天吗?”苏义国问道。

    “是的,很喜欢,一直在关注各种航天消息。之前做的大创课题,是天文物理方面的,也算是与航天有一些关系了。”

    “哦,就是那篇上了《Sce》封面的论文啊。”

    苏义国回忆起徐佑他们发那篇论文的事情,当时的影响力,确实是非常之大。

    能够在太阳系之内,发现一颗黑洞,确实是非常震撼人心的一件事情。

    即使这个黑洞还没有完全被证实,但徐佑他们已经给出了黑洞存在的很充足的证据了。

    “这么喜欢航天,还要去蓟大干什么?”

    这时,苏义国突然话锋一转,神情也再一次变得严肃了起来。

    “因为……其他的也很喜欢,不想只研究航天这一个领域。”

    徐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了。

    如果徐佑选择蓟航的话,未来的发展一定会受到局限,不可能像在蓟大一样,可以涉及到这么多方向的研究。

    苏义国闻言又是眉头一挑。

    没想到徐佑这小子看起来很老实,研究的东西倒是挺花的。

    “你在蓟大的鹤卿学院,主要研究的应该是理学吧。怎么看起来,你材料也挺懂的?”

    “上个寒假的时候,在我父亲那里实习了几天,学了一点儿材料相关的知识。我父亲,是宁江大学材料学院的教授。”徐佑如实回答道。

    听到徐佑的回答,苏义国不禁笑了出来。

    就实习了几天?

    特么的都快比研究航天材料的一个组都要厉害了。

    接下来,苏义国针对徐佑研究成果中的一些细节,和徐佑当面讨论了一番。

    从对话中,苏义国也可以感受出来,徐佑的知识量确实非常的广。

    除了材料学之外,物理学、数学、信息学等等的知识,都至少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

    一番畅聊之后,苏义国终于对徐佑彻底敬佩了起来。

    “徐佑,因为你是这项成果的研究者,之后材料开发的部分,你最好也参与进来吧。我会帮你申请更高的权限,不过你的实习时间也可能要更长一些了。学校那边可以耽误一下吗?”

    听到苏义国的话,徐佑的心情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在蓟大那边,徐佑可是有不上课的特权的。

    为了航天事业的大业,就算耽误几天,有又何妨?

    “苏总工,学校那边没问题的,我愿意延长我的实习时间!”

    “行,那我就和上面申请一下这个事情。”

    既然航天局的领导,能够破格让徐佑过来参与实习。

    估计提高徐佑的权限,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第171章 嗯,略懂吧

    而这个时候,苏义国又想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徐佑,你说你对航天领域非常关注。这么说,除了航天材料,以及航天软件模拟之外,其他的东西你也是了解的?”

    徐佑确实非常关注航天领域,只要是网络上能够看到的航天新闻,徐佑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而在宿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的这些日子里,徐佑又阅读了不少航天专业领域的内部资料,相关的知识量比之前更丰富了。

    “嗯……略懂吧。”

    但徐佑也没有回答的非常自信,毕竟相对于那些航天领域的专业人士,徐佑也只不过是一名实习生而已。

    “行,那我问你几个问题吧。”

    苏义国总感觉徐佑并不是“略懂”那么简单。

    既然如此,苏义国倒更想通过一些专业的问题,去好好考察一下徐佑。

    “徐佑,你认为,我们新一代的重型运载火箭,在技术上主要有哪些难点?”

    徐佑稍稍思考了一下后,认真的回答道:

    “苏总工,我觉得,主要的难点,应该在发动机技术以及大型箭体技术上。”

    听到徐佑的回答,苏义国眉头又是一挑。

    这个徐佑真的可以啊!

    一下子,就能说到问题的重点上去。

    这样的回答,绝对不只是普通的航天爱好者那么简单。

    除了负责火箭研发的工程师之外。

    就算是航天局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也不一定能回答得如此准确。

    “展开说说发动机技术吧。”苏义国继续问道。

    “好的,苏总工。在征途九号上,使用的是三型发动机技术。”

    “首先,是液发130。液发130是海平面480吨级补燃循环双室煤油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我们的经验会足一些,属于是对上一代的改良。”

    “接下来,液发90。液发90的真空推力是220吨,属分级燃烧循环氢氧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我们的经验比较少,研发难度很大。但如果能够研发完成,绝对是技术上的一大突破。”

    “最后,液发79。液发79是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可以说是我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一台发动机,研发难度可想而知。当然,如果研究成功的话,我们将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

    当谈起这些的时候,平时看起来不善言辞的徐佑,竟然一下子变得夸夸其谈了起来。

    苏义国知道,这些虽然在徐佑等人参观展览厅时,樊良忠已经大致讲了一下。

    但徐佑不仅能够把这些完全记住,甚至还补充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这确实是徐佑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苏总工,我们的第一台征途九号火箭,应该不是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吧?”

    这时,徐佑突然问道。

    “嗯?怎么说?”

    其实按照目前的计划,徐佑所说的确实属实。

    只是苏义国也非常好奇,徐佑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苏总工,因为据我了解,我们肃州卫星发射中心,主要负责的是载人发射任务、近地轨道发射任务,以及太阳轨道发射任务。而像我国空间站的各种大型载荷、货运飞船,以及大质量的通信卫星、极轨卫星、月球和火星探测器的发射任务,应该是在南海省的紫贝航天发射场发射的。”

    南海省的紫贝航天发射场,是华夏最南的一座航天发射场。

    因为其纬度较低,可以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带来的离心现象,使火箭燃料消耗大大减少。

    相比其他的高纬度航天发射场,同型号火箭的运载能力,可增加10%左右。

    除此之外,因为其位置靠海,可以方便通过海运去运输火箭。

    而在火箭发射结束时,火箭残骸会直接落入海中。

    不需要像在内陆发射场发射时,进行人员撤离了。

    听到徐佑的解释,苏义国又是连连点头。

    “不错,你对华夏航天的了解,确实是很深入的。按照目前的计划,征途九号的第一次发射,会在紫贝航天发射场。还有一个事情你可能不了解,紫贝发射场也在准备载人航天相关的准备。如果顺利的话,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也会在紫贝航天发射场进行。”

    “紫贝航天发射场也要准备开始载人发射任务了?”

    对于这个消息,徐佑也是有些诧异。

    这确实是徐佑之前所没有了解到的。

    毕竟想要胜任载人航天发射任务,航天发射场是需要非常齐全的配备的。

    目前为止,华夏也只有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具备执行载人发射任务的条件。

    不过,因为紫贝发射场所在纬度的独特优势。

    确实能将火箭的运载能力发挥得更好。

    未来在紫贝航天发射场执行各种载人发射任务,也是大势所趋的一件事情。

    “对,这个已经在准备中了。当然,即使我们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可能不会执行征途九号的发射任务,也还是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任务在身,包括火箭的研发、软件的模拟、发动机的试车等等。”

    这些工作,相比火箭的发射,也是同样重要的。

    一番询问之后,苏义国对于徐佑,已经是彻底的折服了。

    之前苏义国还认为,如果一个人研究的领域太多,难免会分心,在各个领域都只会是浅尝辄止。

    而面对现在的徐佑,苏义国实在是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了。

    徐佑,真的是一个可以兼顾多门学科的交叉型人才。

    “这样,徐佑。之后你先去参与涂层材料的研发,等这部分的工作完成,我们再看看进度。到时候你要是想回学校,就可以离开。如果不急着回去的话,在这里多待一阵子,也是可以的。”

    苏义国心里隐约有了一种,想法徐佑留在身边的想法。

    像徐佑这样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实习生了,而是真的有可能为团队做出重大贡献的关键人物。

    “好的,苏总工。学校那边我应该不是很急,主要就是有个超导的课题,其他就是参加一下期末考试什么的了。”

    “所以说,你已经不需要上课了吗?”苏义国问道。

第172章 你是我们的救星

    “是的,平时我不太经常上课,因为很多东西我已经学过了,只有那些没听过的课才会去听。只要期末考试能过就可以了。”

    就凭徐佑现在的才学,苏义国也觉得,这样的安排才是最适合的。

    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课堂上,无疑是耽误了徐佑的成长。

    在这之后,苏义国正式向上面申请,让徐佑获得更大的权限,参与到钛合金涂层材料的研发与测试当中。

    因为徐佑是航天局亲自邀请过来实习的,这样的申请也被顺利的通过了。

    原本,航天局的领导,也只是想通过这次机会,满足一下徐佑的个人愿望而已,并没有想到徐佑真的能参与到项目的研发之中。

    但如果说,徐佑的才能真的已经达到了这个地步,那么让一个实习生破格进入研发团队,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有了徐佑之前的那些成果后,关于钛合金涂层的研发非常顺利。

    材料实测的结果,与徐佑建模测试,以及徐洲所做出来的实验数据都比较相近。

    这种新型的涂层材料,确实要比之前的镍基合金涂层的性能更加优异一些。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一步的完善钛铝基合金涂层,在软件模拟中的精确性,以及对这种新型涂层材料的制造应用了。

    之后,苏义国也和徐佑说明了,关于徐佑这个成果的归属问题。

    “徐佑啊,有个事情我得先跟你说明一下。像这种内部的研发项目,成果在短期内通常是不能对外发布的。但你放心,具体的成功归属问题,我们肯定会算清的。包括你的理论和软件模拟,也包括徐洲教授的材料制备工作,这块儿希望你能理解,也帮我们和你父亲解释一下。”

    徐佑对此自然是早有准备。

    这个项目的性质,和海岛量子计算机的性质有些像。

    本来徐佑的初衷,就不是为了发论文什么的,对此也是毫不在乎。

    “好的,苏总工,我明白的。我父亲这里,您也不必担心,我们都是一条心的。”

    在徐洲这里,徐佑是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徐洲虽说不算什么伟人,但在徐佑的心中,一直都是一个高大的父亲形象。

    徐佑现在的优良品质,也与徐洲对徐佑从小的教导离不开关系。

    在这之后,徐佑和徐洲说明了这件事情。

    “爸,我们做的这个成果,可能暂时是不能发表了。不过航天局会根据成果的等级,给我们相应的奖励和表彰的。你那边的材料制备和实验测量工作,功劳也会正常计算的。”

    徐洲却是对此表示并不在意。

    “这么说,是你的这个成果确实有很大的实用意义喽?这当然没关系,反正主要都是你的功劳,我也只不过帮你测了几个数据而已。不用管我这边了,你自己定好主意就可以了。”

    徐洲由于刚刚发了一篇《Sce》,在整个宁江大学都算风云人物了,并不在乎这一点儿小小的得失。

    只要徐佑愿意,徐洲也并不会对徐佑的选择做出什么干涉。

    随后,徐佑的这个成果正式被航天局所认可,航天局也为徐佑发放了对应的奖励和荣誉。

    肃州卫星发射中心这边,虽然没有因此而举行什么庆祝仪式。

    但大家也都清楚,徐佑所做出来的这个重要成果。

    甚至徐佑在发射中心里走路,都会有很多人不住的向徐佑看去,感叹着年轻的徐佑所带来的重大成果。

    “呼~终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了!”

    办公室里,付成放松的靠在椅子上,神情中透露出难得的惬意。

    在完成了材料的测试工作后,组内暂时没有什么紧急的任务。

    这么多天来,总算是有一次能够在十二点前睡觉了。

    实验室的其他博士们,也都是和付成一样的放松心情。

    “徐佑,你真是我们的救星啊!我都怕再这么熬下去,我们都得猝死在办公室里。”付成说道。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确实是对人身心极大的考验。

    “说真的,这件事情里,至少有我一半的功劳。要不是因为我和徐佑是老同学,徐佑能帮我们做CFD软件吗?能来这里帮我们研究钛合金涂层吗?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其实在徐佑被苏义国单独叫走的时候,胡书城的心里,对徐佑还是有一些羡慕的。

    明明大家都是以大一学生的身份来实习。

    而胡书城还是蓟航本专业的学生,按理说应该比徐佑专业度更高才对。

    但最后,还是被徐佑出了风头。

    不过,胡书城也知道,徐佑的才华确实是深不可测。

    每一次,都能刷新自己的认知。

    胡书城也不会真的去拿自己和徐佑相提并论。

    “学长们,我有一个感受,但是……说出来的话,你们可能不会认同。”

    这时,徐佑有些吞吞吐吐的说道。

    “哎,咱们也不是刚认识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好了。你连苏总工都能搞定,还担心我们干嘛?”

    对于徐佑,这些博士们早就不把他当成什么大一学生对待了。

    能在气势上和苏义国平起平坐,都可以称为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胡书城也是和博士们一样的态度,现在的徐佑,地位跟刚来发射中心时,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感觉,在没有任务之后,生活好像变得空虚了很多。”

    听到这话,博士们的神情突然一变。

    空虚?

    最近的这些日子,大家的时间已经被繁重的任务所填满了。

    整个身心,都处在一个十分疲惫的状态之中。

    这里的每个人,都盼着能够早点把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去获得一段时间的喘息之机。

    就连胡书城,都不像刚来组里那么兴奋,开始有些累了。

    “徐佑,这种好事儿,还是你一个人去享受吧。我们的身体已经快被掏空了,只想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阵子。”

    胡书城虽然没有那些博士们透支得那么严重,但也快到自己的极限了。

    “不是,我说徐佑,你真的就完全不会累吗?再怎么喜欢科研,也得稍微休息一会儿啊!”

第173章 这是一道送命题

    徐佑听到大家的回答,心里也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就知道你们会这么说。可能是我精力太旺盛了吧,没有工作可做,就会闲得慌。确实,还是应该稍微休息一阵子的。”

    徐佑话刚说完,就拿起自己刚借的书,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了。

    在航天领域上,徐佑还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了解。

    付成等人可不想和徐佑内卷,这来自不易的划水时间,还是好好珍惜珍惜吧。

    说不定什么时候,上面可又要下发新任务了。

    正在这时。

    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了。

    众人下意识的向门的方向看去。

    竟发现,来人是苏义国。

    “苏总工好!”

    付成等人连忙起身,恭敬的向苏义国打着招呼。

    他们并不知道,苏义国为什么会突然来到这里,心情都有些紧张。

    苏义国也没有搭理这几个博士们,而是朝着徐佑的方向看去。

    此时,徐佑正专注于自己手里的书籍中,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苏义国过来了。

    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徐佑的抗干扰能力非常的强。

    除非身边有很大的动静,否则徐佑是不会轻易受到影响的。

    “哎,徐佑!”

    付成喊着徐佑的名字,想要叫徐佑和苏义国打个招呼。

    但因为声音不够大,并不足以把徐佑从深度学习状态中叫出来。

    见到这样的场景,苏义国不仅没有生气。

    反倒是对徐佑的学习状态更加的好奇了。

    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能够集中到这样的地步。

    这是一种何其恐怖的状态啊!

    苏义国来到徐佑的身边,想看看徐佑到底是在看什么,看得如此的入迷。

    走近之后,苏义国发现,徐佑看的是有关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书籍。

    此时,苏义国甚至有些不忍心,打扰到徐佑看书了。

    要不是苏义国急着找徐佑,说不定都会耐心的等徐佑看完书,再去和徐佑说工作上的事情。

    但由于时间紧迫,苏义国也只能忍痛把徐佑叫出来了。

    见到书籍前突然出现的手,徐佑还下意识的想把这只手给推开。

    当深度学习状态逐渐退出,徐佑才意识到,是有人在叫自己。

    “苏总工?”

    看到苏义国突然出现在自己旁边,徐佑也有些意料之外。

    不过,在有了那些日子,和苏义国的近距离接触之后。

    徐佑早就不像之前那么害怕苏义国了。

    “看书看得挺认真的嘛。现在有事儿吗?没事儿的话,跟我过来一趟。”

    “好的,苏总工。”

    既然苏义国亲自过来叫自己,徐佑知道,肯定是有什么重要任务了。

    看书固然有趣,但书什么时候都可以看。

    相比之下,肯定是工作任务更重要一些。

    说着,苏义国带着徐佑,离开了办公室。

    见到苏义国离开,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徐佑现在都这么牛了的吗?见到苏总工,都可以不打招呼的。”

    “这就是对杰出科研人员的特殊对待啊。你要是能研究出新型钛合金涂层,那你不跟苏总工打招呼,苏总工也照样捧着你。”

    “你们刚才看见了吗,苏总工在看徐佑的时候,脸上可是带着笑容的。”

    “没错,连眼神里都荡漾着笑意呢。”

    “幸好这次没有我们的任务,还能再摸几天鱼。不过苏总工能亲自过来叫徐佑,看得出现在徐佑在苏总工心目中的地位,真的不是一般的高啊。”

    苏义国带着徐佑,来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后,把门关上。

    “徐佑,坐吧。有些事情,我想跟你讨论一下。”

    徐佑虽然没有之前那么害怕苏义国,但在苏义国的办公室里,还是显得比较矜持,连坐姿都十分的端正。

    “徐佑,你们组的人,背后都是怎么议论我的?”

    听到苏义国的这个问题,徐佑的神经不禁紧张了起来。

    “苏总工特意把我叫到这里,不会只是来问我这个问题的吧?”

    徐佑虽然觉得这有些不合常理。

    但既然苏义国问了,自己也总得回答啊。

    而这个问题,完全不是一道送分题。

    更像是一道送命题。

    首先,徐佑知道,自己是绝对不能实话实说的。

    要是把付成等人背后的吐槽说出来,那苏义国说不定得气得马上过去给付成他们揍一顿。

    而沉业的话,虽然比较中肯一些。

    但诸如“吹毛求疵”这样的词语,肯定也不适合当面和苏义国说的。

    至于随便扯个慌,去敷衍苏义国……

    以苏义国的智商,自然不会轻易被自己骗的。

    紧急之中,徐佑快速整理着思路,在脑海中搜寻着这两年所学到的“谈话的艺术”。

    “苏总工,大家都说您是一个特别认真的人,对工作中的每个细节,都会抠得很仔细。”

    徐佑力求在陈述事实的同时,尽量用一些偏褒义的词汇。

    回答上,也尽量简短一些。

    因为,说得再多的话……

    徐佑还真找不出那么多可用的褒义词出来。

    听了徐佑的回答,苏义国也不禁笑了出来。

    “看把你吓得,我又不是什么大老虎。不过你小子除了科研能力强,花言巧语的功力也不浅啊。”

    对于自己在发射中心里的风评,苏义国自然是清楚的。

    苏义国也并不是想问出什么结果,就是拿这个问题,逗逗徐佑而已。

    徐佑见自己的小心思被苏义国看穿,也是尴尬的笑了笑。

    没办法,在体制内,就是得磨平自己的棱角啊。

    “说起来,谁又想天天以一张臭脸面对别人呢?但你要是天天笑呵呵的,别人也难免会变得松懈。我们可是造火箭的啊,容不得一丁点儿的松懈!”

    听着苏义国的话,徐佑还是非常能够理解苏义国的心情以及做法的。

    的确,像这种高精度的项目,确实还是严肃一点儿更好。

    要是出现哪怕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徐佑,现在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在我心里的地位是很高的。有些事情,我现在可以跟你直说了。你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要求要更好的钛合金涂层材料吗?”

第174章 我愿意!

    “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发动机?”徐佑回答道。

    “直接的原因,当然是这个。但根本的原因,是目前我们的发动机,还远达不到我们理想中的要求。”

    听到苏义国的话,徐佑一下子明白了苏义国心里的想法。

    因为目前来说,新一代的发动机,里面涉及的很多技术,都是我们并没有什么经验的。

    在研发的过程中,可谓是困难重重。

    而为了让发动机达到我们理想中的要求,仅仅是做好某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在每个细节上,都尽量的精益求精,才能一点一点的让我们的发动机,满足我们所需要的条件。

    这样一想,之前苏义国对沉业组内的多次严格要求,也是完全在情理之中了。

    “像造火箭这种大型的项目,仅仅凭一个人,或是几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很多个团队的力量。就算是总工程师,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工程问题。每一个实验组,都需要尽可能的去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也是为什么,苏义国多次表达对沉业组内成果的不满。

    不为别的,只是想要更精益求精的钛合金涂层罢了。

    “徐佑,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继续在我身边实习一阵子。你将接触到征途九号更加内部的信息,也可以把你更多的才华,运用到这枚火箭上。”

    听到这话,徐佑的心情一下子激动了起来。

    徐佑注意到了,苏义国话中的一个细节。

    苏义国并不只是说,让自己继续留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而已。

    而是,留在苏义国的身边。

    这样算下来,徐佑都相当于是苏义国身边的助手了。

    这可是华夏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总工程师身边的助手啊!

    这样的待遇,徐佑在来这里之前,可是根本想不到的。

    而苏义国对徐佑提出了这个邀请,也不是临时起意而已。

    让徐佑这个本科实习生,来自己这样一个火箭总工程师身边当助手,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合常理。

    甚至,在苏义国第一次见到徐佑的时候,也同样觉得,让这样一个实习生进入系统内部参与工作,都是很荒唐的事情。

    可直到苏义国和徐佑开始近距离接触后,苏义国却逐渐被徐佑的才华所折服。

    这个十九岁的年轻人,确实比传说中的还要更加的不可思议!

    这让苏义国愿意忽视徐佑的身份和年龄,去直面徐佑的才华。

    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苏义国也特意和航天局的领导,沟通了徐佑的事情。

    航天局的领导明确表示,只要徐佑的能力足够的话,是可以破格进入到更内部的研发团队之中。

    有了航天局领导的允许,苏义国也有了再次邀请徐佑的底气。

    “苏总工,我愿意继续留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实习,为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说按照正常的计划,徐佑已经要结束自己的实习生活,回到蓟大继续上学了。

    可面对这么诱人的机会,徐佑实在是不想离开。

    “好!我们就是需要像你这样的优秀年轻人!”

    苏义国也是难得表现得这么激动,脸色都变得比之前红了一些。

    在这之后,徐佑又签订了一份新的保密协议。

    因为里面涉及的机密内容非常多,徐佑甚至需要保证,在离开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后,一年内不可以出国。

    但这样的要求,对于徐佑来说,也并不算是什么束缚。

    本来,徐佑就没有出国的打算。

    签订完了这份协议,徐佑的身份再次完成了转换。

    办公的地点,也从之前的沉业办公室,转移到了苏义国的办公室了。

    虽说与苏义国这种级别的人,一起相处起来会比较困难。

    但当你的才能到达了一定的程度之后,这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徐佑在办公室里学习、研究的时候,即使是苏义国,也是不敢轻易的打扰徐佑的。

    而当徐佑和苏义国,一起出现在发射中心里时,大家也都是对这两人充满了敬畏。

    和苏义国待久了,徐佑的身上,都不自觉的有了一些威严的气势。

    当然,徐佑并不会关心这些事情,主要的精力,还是在火箭的上面。

    在了解到更为详尽的信息后,徐佑需要根据需求,进一步的去优化这枚火箭。

    不管从哪个角度上去优化,都算是一个突破性的成果了。

    就像上次的优化,虽说只是一个发动机的涂层而已,但带来的意义,却是非常重大的。

    在经过大量的学习,已经反复的思考之后。

    徐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改进的方向。

    确定了自己的计划之后,徐佑便和苏义国说了自己目前的想法。

    “苏总工,我想从发动机冷却处理这块入手,解决一下发动机内部的高温的问题。”

    关于发动机的设计,徐佑目前还没有非常好的方桉。

    毕竟一台发动机的内部构造,实在是太过复杂了。

    仅仅是几天的时间,徐佑确实无法实现太多的突破。

    但发动机冷却处理的技术,也同样并不简单。

    在整个火箭的工程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先进的发动机冷却处理技术,对发动机的热防护可靠性,以及发动机的比冲均有重要的影响。

    在发动机的冷却降温上面,作用甚至远比发动机的涂层还要大。

    对于维持发动机和火箭主体材料的稳定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怎么,徐佑,在发动机冷却这块儿,有什么灵感了吗?”

    苏义国对于徐佑的想法也是非常好奇,迫不及待的询问着。

    “嗯,苏总工,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尝试着设计一下新的发动机的冷却处理系统。”

    听到徐佑竟然要直接着手新的发动机的冷却处理系统,苏义国也是完全没有想到。

    “好,那你就先设计一下吧。需要我这边提供什么帮助的话,尽管说就可以了。”

    在这之后,徐佑根据这些天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着手开始了发动机冷却处理系统的设计。

第175章 我推出来的公式,和书上的不一样

    一个火箭发动机冷却处理的问题,看起来简单,里面涉及的东西却是相当复杂的。

    火箭液体发动机的内部温度,能够达到3500K左右。

    除了高温之外,火箭液体发动机的内部,同样存在着高压的环境。

    一般的推力室结构,是难以承受如此恶劣的环境的。

    因此,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内,需要引入各种热防护措施。

    如何发动机内部进行快速降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液体发动机来说,比较常用的冷却方法,有再生冷却、液膜冷却、辐射冷却等。

    如果是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液膜冷却一般会与再生冷却同时使用。

    而对于高空轨姿控发动机来说,液膜冷却,是主要的冷却方式。

    因此,液膜冷却系统,是徐佑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徐佑开启了深度学习状态,将大脑的效率提升到最高,开始了极速的思维运转模式。

    很快,徐佑便捋清了思路,确定自己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说液膜冷却,现在已经是一项在火箭液体发动机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

    但它也有着自身的问题和局限性。

    当冷却剂注入到推力室内壁后,会使推力室近壁区域的混合比,严重偏离最佳混合比。

    这样一来,部分推进剂将不能有效地参与燃烧,导致推力室性能损失。

    “先构造物理模型,把其中的关键数据计算一下吧。”

    既然徐佑决定要自己重新设计,肯定不能仅仅按照以前的经验,去完全的复制一遍。

    徐佑需要在参考历史经验的同时,给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包括所有的关键数据,徐佑都需要自己计算一遍,才能保证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徐佑首先计算的,是射流撞击壁面液膜厚度,以及流量分布的数据。

    在这个问题上,徐佑需要先自己构造出物理模型,再去进行计算。

    “有点做物理竞赛题的感觉了呀。”徐佑感叹道。

    徐佑必须得承认,自己那段参与物理竞赛的经历,确实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仅帮助自己保送到了蓟大,在一些科研工作中,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也会用到物理竞赛的知识。

    徐佑根据条件,在草稿纸上,建立了平板液膜厚度分布模型,标记上所用到的符号,并建立了相应的坐标系。

    当把模型建立好之后,就剩下了列式计算的问题。

    很快,徐佑便推导出了,两个与流动方位角φ有关的函数。

    通过对照,徐佑发现,自己在这部分的推导结果,与之前其他科研人员的推导结果是一致的。

    这样的感觉,就像做完题目之后对答桉,发现结果与标准答桉一致。

    对于徐佑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徐佑的心中,却在隐隐的期待着,自己能够与前人的结论出现一些出入。

    毕竟在科研问题上,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桉”之说。

    只有超越了前人的结论,自己才有可能在该方向上取得突破。

    当然,书籍上和论文中的研究成果,不是那么容易推翻的。

    一番计算下来,所有的数据和公式,徐佑都和上面保持一致。

    “嗯?等一下!”

    这个时候,徐佑突然发现。

    在液膜流量分布的理论表达式上面。

    自己所推导的公式,竟然真的和资料上的公式,有了一些出入。

    徐佑并没有马上感到兴奋,而是先去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推导过程,看看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所在。

    毕竟,不管是什么样级别的学霸,当你做出来的结果,与标准答桉不同时,不可能马上就认为,是标准答桉错了。

    即使对自己再有信心,也肯定是得再好好确认一下的。

    “我的推导,确实没有问题。”

    徐佑仔细的检查了几遍自己的推导过程,确认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当徐佑去分析资料上的公式推导过程时,也是同样没有问题的。

    “原来是因为,我在里面多考虑了一个射流参数啊。”

    在原有的公式中,这个射流参数并没有出现。

    徐佑觉得,并不是这个射流参数毫无意义。

    只是可能这个射流参数带来的影响太小,被直接忽略掉了。

    徐佑也并没有发生去认定,这个射流参数到底会对结果有多大的影响,到底是否应该忽略。

    但徐佑想起了,上一次帮王相武解决量子相变的课题时,出现的误差问题。

    仅仅是一个误差微小到可以忽略的近似过程,在经历了放大之后,也可以对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徐佑决定,先对这个问题持保留意见。

    在这之后,徐佑用了小半天的时间,完成了对整个问题的分析,包括各种公式的推导。

    “果然,在后面数据处理中,也是有放大处理的!”

    通过缜密的思考与分析后,徐佑注意到,这个问题与上次王相武的实验课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个射流参数,如果不忽略的话,得出的数据结果将是更精确的。

    而这,很可能是设计出新型液膜冷却系统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就是通过软件模拟,来彷真整个冷却的过程。

    徐佑再一次感受到了信息学的重要性。

    虽说软件模拟与实际实验的结果,肯定是存在一定的误差的。

    但只要模拟的精确度足够高,这绝对是一个比实际实验高效得多的方法。

    通过软件模拟,徐佑将包括液膜的形成、主流的夹带、推力室的液膜冷却、液膜冷却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等过程,完整的模拟了出来。

    这样一来,徐佑就可以很方便的查看,在各个参量改变时,对于每个过程产生的结果,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徐佑根据各项数据的反馈,思索着如何去设计新的推力室冷却结构。

    不知不觉中,徐佑再一次进入到了,那种神奇的心流状态之中。

    在心流状态下,徐佑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大脑的状态达到了最高的水准。

    渐渐的,徐佑终于将脑海中零散的链条,逐渐拼接到了一起。

第176章 你是第一个能让苏义国帮着打饭的人

    “终于……完成了!”

    不知历经了多久的时间,徐佑总算设计出了最优化的推力室冷却结构,将模拟反馈出的结果运行到最好的水准。

    相比上一代的液膜冷却系统,新一代液膜冷却系统在各方面的提升水平,从10%到30%不等。

    这个时候,徐佑也渐渐从心流状态中退了出来,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中了。

    “好饿,好累啊。”

    从心流状态中出来后,徐佑对于身体的感觉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徐佑的身体,彷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运动一般,没有了一丝的力气。

    就连大脑,也因为长时间的消耗,而变得有些空白了起来。

    除了身体和头脑的巨大消耗之外,徐佑腹内的饥饿感,也是十分的强烈。

    “徐佑?”

    这时,徐佑听到了苏义国的声音。

    其实,苏义国已经在旁边注视徐佑很久了。

    从早上到晚上,整整十个小时,徐佑一直处在一个在电脑前的工作状态之中。

    苏义国看徐佑的状态如此之好,也是根本不敢去上前打扰。

    甚至中午的时候,苏义国亲自把午饭打好,送在了徐佑旁边的桌上。

    能让苏义国亲自帮忙打饭的,徐佑绝对是第一个人。

    可即使这样,徐佑都没有去吃饭的意思。

    想到那天在沉业办公室时,徐佑那专心看书的样子。

    苏义国知道,徐佑是真的注意力太集中了。

    苏义国想着,等徐佑一会儿饿了的时候,徐佑应该就会去吃饭了吧。

    可知道苏义国晚上又回到办公室,那份饭还是一动不动。

    “苏总工……”

    此时,徐佑想要起身,都一时没了力气,只能暂时瘫坐在椅子上。

    这是徐佑第一次,如此长时间的保持深度学习状态,而且是心流状态下的深度学习状态。

    期间,甚至连一口水都没有喝。

    “你这也太拼了吧!赶紧先喝口水,嘴唇都干成什么样了。”

    即使是加班文化很浓的航天系统,也没有像徐佑这样工作的。

    徐佑喝了大半瓶水之后,总算有了一些力气。

    “我帮你把饭热一下吧。”

    苏义国看出了徐佑的疲态,也顾不上什么身份面子的问题了,毕竟要是把徐佑饿坏了,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不用,苏总工,我自己热就行……”

    可当徐佑起身,却意识到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苏总工,那个……我先去趟卫生间哈。”

    “嗯,快去吧。”

    帮徐佑把饭放到微波炉中加热后。

    苏义国看起了徐佑电脑屏幕上的内容。

    “这小子,居然真的设计出来了?”

    看着徐佑电脑中的设计图,苏义国不禁感叹了出来。

    虽然还无法确定,这个设计的实用性到底有多大。

    但苏义国也能感觉得出,这个设计的细节满满,里面有非常多新颖的部分。

    徐佑不在,苏义国也没有去碰徐佑的电脑,决定等徐佑回来,再好好问问他。

    “呼~总算舒服了。”

    清空了膀胱的库存,徐佑洗净双手,走回办公室。

    “以后,还是不能轻易这么搞了啊。”徐佑心说道。

    刚刚的十个小时,对于徐佑的身体和精神来说,都是十分巨大的考验。

    在这期间,身体中传来的各种信号,也督促着徐佑赶紧从深度学习状态中抽出来。

    只是,徐佑并不想错过难得的心流状态机会,还是努力坚持着,直到活力值彻底耗尽。

    与此同时,徐佑的身体和精神,也几乎达到了极限。

    要不是因为这两年的锻炼,让徐佑的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了。

    徐佑是根本无法坚持这么长时间的。

    回到办公室,徐佑见苏义国已经帮徐佑把饭热好。

    “赶紧吃饭吧,早就饿坏了吧。再怎么认真工作,也不能不吃饭的,这样下去身体都搞坏了。”

    “好的,苏总工,我知道了。”

    徐佑并不能说出自己心流状态的秘密,也没有多解释,先是把饭吃了。

    吃饱喝足之后,徐佑也渐渐恢复了力气。

    见徐佑的状态逐渐恢复,苏义国开始和徐佑讨论起了徐佑的最新设计。

    “所以说,你是在液膜流量分布的理论表达式上面,多加了一个射流参数是吗?”

    听着徐佑的讲述,苏义国意识到了徐佑理论中的关键之处。

    多添加的一个射流参数,看起来微不足道,甚至完全可以忽略。

    但在通过层层的计算之后,却会对最终的推力室冷却结构的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着徐佑的一系列公式推导、建模数据、以及最后的推力室冷却结构的设计。

    苏义国不禁对徐佑赞不绝口。

    “按照你的模拟数据,新一代液膜冷却系统,在各方面会比之前提升10%到30%。这样的提升水平,已经是非常震撼的了。”

    “如果理想的话,的确会有这样的提升。但是苏总工,其实液膜冷却并不是全部,在再生冷却上,我觉得同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听到徐佑的话,苏义国更加要坐不住了。

    “什么?再生冷却你也有新的成果了?”

    因为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再生冷却常常是和液膜冷却一起帮助发动机降温。

    因此,如果能够同时优化两种冷却系统,对于发动机的冷却效果,会是更好的提升。

    “暂时还没有成果,但是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过,今天有点用脑过度了,现在大脑一片空白,可能得等明天再继续研究了。”

    经历了连续十个小时的深度学习状态,其中还包括大部分的心流状态。

    徐佑确实已经达到了自己的极限。

    不仅是今天的活力值已经用完。

    甚至,连正常的思考,都显得有些吃力了。

    “你今天就赶紧回去休息吧,好好睡一觉,什么事情等明天再说。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我们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

    对于徐佑,苏义国也是一反常态,反倒是劝起徐佑不必太拼。

    毕竟像徐佑这样的顶级人才,可不能因为短期的目标,而把身体给搞垮了。

    徐佑认真起来,可是比苏义国还要夸张的。

    “好的,苏总工,那我就先回去休息了。”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5600/ 第一时间欣赏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最新章节! 作者:可乐要加糖所写的《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为转载作品,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介绍:
你想探索这个宇宙的真理吗?
你是想成为一个只能看到题目答案,无法理解知识的伪学霸。
还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个个深度学习状态中,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学霸?
对于这些问题,徐佑也曾犹豫过,却从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当然,成为学霸,只是探索真理之路上的一小步。
从成功算出一道难题的小小喜悦。
到解决一个未知猜想的巨大震撼。
从发现新的低温超导物质后的重磅论文。
到室温化超导的材料革命。
小到纳米级的智能芯片。
大到运载能力百吨的巨型火箭。
……
徐佑不仅因为这些成果而激动,也享受于对真理的探索过程。
就这样,一步步走向那深邃而又绚烂的真理之巅。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从学霸开始走向真理之巅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