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最后一战(11)
上京。
冯坤手捏着锦衣卫总部的手令沉默良久无语。
不是他对总部的命令有所质疑,而是他突然发现,这居然是皇帝的密旨。
皇帝亲自下旨安排这次行动,毫无疑问,意味着皇帝对此事的无比重视。
故此事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冯坤缓缓抬头望着林河,凝声道:“林百户,你带了多少人手来?”
林河拱手回答:“标下奉燕侯军令,带一个百户的人手伪装成商队潜入上京,且还有另外两个百户的人马潜伏在北安州以北方向,随时准备接应我等在上京的行动!”
冯坤长出了一口气,沉吟起来。
他麾下潜伏在上京的人手差不多也是一个百户队。
加上林河带来的人,人手倒是足够了。
但在上京城中,金人的老巢之中,要想完成皇帝的使命……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必须要从长谋划。
可皇帝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冯坤霍然起身,带着林河走进一侧的密室,两人在密室中,对着上京的地形图反复商议,才渐渐拟定了行动计划。
入夜时分,从上京外城通往内城也就是国王寨的炫赫门前,突然浓烟滚滚,起了汹涌大火。
火势借助风势更加猛烈。
上京城内乱成了一锅粥,拱卫上京的军卒纷纷奔出军营,手持灭火器具开始灭火,外城居住的大多是普通百姓和商贾,但也囤积着大量的物资,因为商人们开设的店铺基本上都在外城,所以,不但上京守备军集体出动救火,就连守卫国王寨的金国御林军一部,也冲出炫赫门,参与到灭火行动之中。
冯坤和林河趁乱率百余人潜入了炫赫门以内的国王寨,二话不说,直奔金国皇帝吴乞买的皇宫。
其实就是一座规模并非很大的城中庄园,没有如中原那般雕梁画栋的楼台宫殿,只是很普通的宫室,这里,居住着吴乞买和他的几十个大小老婆们。
吴乞买的正妻也就是大金皇后唐括氏已经病逝于去年,其实主持吴乞买后宫的是唐括氏的侄女唐括麟雪,其余都是一些普通宫妃,无非是大金各部贵女,如蒲察氏,弩挞氏等,其中还有一位汉女嫔妃林氏。
睡梦之中的唐括氏被外城中清晰传来的嘈杂呼喊之声惊醒,带着匆匆起身的诸妃去了宫门前询问得知只是外城走了水,并非燕人再次来攻,这才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自打上次燕皇王霖亲自率数万铁骑突袭上京之后,金国权贵们心中就埋下了很深的阴影。
尤其是现在金国皇帝御驾亲征南侵中原,从前方传回来的消息表明,战事并不顺利,而两国这次国战的结果尚未可知,大多数金国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心中其实根本就没有底。
万一金皇战败,那么,等待着金人的将是灭国之灾。
年轻的唐括麟雪正欲率诸女返回宫室休息,突见国王寨前的高大牌坊处也起了熊熊火光,旋即是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密集的火箭若飞蝗一般掠过夜空,纷纷落入国王寨周遭。
唐括麟雪俏面骤变。
……
驻扎在北安州的金国皇帝吴乞买听闻长子完颜宗磐率军退兵返回北安州的军报,面色阴沉似水。
随驾出征的金国朝臣武将们数十人济济一堂,脸色都不好看。
皇帝在完颜宗磐一干人的撺掇下草草整军出征,悍然发动了南侵之战,但战事的走向远远没有按照既定的计划推进,而是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完颜宗磐这一路等于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而他这一路,迟迟不敢发兵古北口。
吴乞买冷视着厅口,直至完颜宗磐身披甲胄面色悻悻缓缓走进厅来施礼拜见,才冷道:“宗磐,事到如今,你还有何话说?当初是你执意南侵,跟朕信誓旦旦说,一定会在三月之内取了居庸关,结果如何?十万大军折损两万,无功而返!你到如今,还有什么脸面回来见朕?嗯?”
完颜宗磐面色涨红,嘴角抽动着,却是一句辩解的话也说不出口来,他沉默片刻,终于低头拜倒在地道:“儿臣有罪,请父皇惩处!儿臣愿意承担败军之罪!”
砰!
吴乞买怒火冲天,拍案而起:“你轻描淡写的一句愿意领罪就完了?你可知道,我大金因主动开启战端而几乎要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战事开了,我军却迟迟攻不破燕人的防线,此时我军粮草补给匮乏,靡费深重,等到开春,燕人一定会举大军来伐!”
完颜宗磐面色黯淡,却还是咬牙争辩道:“父皇,金燕不两立,不是燕国灭,就是我大金亡国。纵然我大金恪守停战协定,假以时日,燕人也一定会举兵来攻,到时候我大金更加被动,所以,倒不如破釜沉舟,以举国之力与燕人决一死战!”
完颜宗固在旁终于还是忍不住了,他开口讥讽道:“大哥,我军该如何与燕人决一死战?既然你口口声声要与燕人死战,那为何又要率军退兵北安州?”
完颜宗磐面色涨红,肩头轻颤道:“某退兵是为了保全这八万铁骑!不愿意让我大金儿郎,活活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
完颜宗固冷哼一声:“当初就不该轻启战端!你以为燕人不耐严寒,趁冬发起进攻,燕人会兵败如山倒,可事实证明,燕人早有准备。与之相比,我大金物资匮乏,数十万大军屯守在北安州这一线,光是这一个冬天的靡费,就足以耗损掉我大金过半的国力!!!”
“你……”
眼看兄弟两人又要当众吵将起来,吴乞买的脸色更加阴沉。
完颜希尹干咳两声突然插话道:“宗固,宗磐虽然撤军,但也实属明智之举。若是任由大军在冰天雪地中耗着,将导致无谓的伤亡。如今我举国之兵都屯聚在北安州,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确定是进还是退,进该如何,退又该如何,这关乎我大金的国运,实在是不能小觑。”
第683章 最后一战(12)
完颜希尹的言下之意是说,你们就先别因为个人私心争执不休了,还是说点正事,如今局面,到底该何去何从。
在完颜希尹看来,大金国如今面临的形势非常艰难,一个不慎,将有灭国之危。
若是金国都没了,完颜宗磐和完颜宗固还争什么储君之位?
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吴乞买环视诸臣,默然良久,方才长叹一声道:“天时不在我大金,如之奈何?”
完颜宗固拱手道:“父皇,此时我军一面徐徐退兵,一面遣使与燕人议和,无论如何,这场仗我大金旷日持久,我大金实在是难以撑下去,不如就此罢兵……”
完颜宗磐虽然被吴乞买训斥了一回,但心头终归还是主战派的灵魂人物,在他骨子里铭刻着侵略的基因,至死都不会改变。
他闻言不由恼火道:“宗固,你这是要让我大金向燕人臣服乞降吗?我大金何时沦落成卑躬屈膝之辈?!”
完颜宗固转头冷视着完颜宗磐,讥讽道:“谈何乞降?为了大金国运昌隆,国祚万年,这才是最主要的。至于一些面子上的东西,父皇,儿臣以为大可抛开不计。儿臣愿意亲赴燕国,向燕皇说明情况,无论如何,一定罢了这场刀兵,给我大金争取来休养生息的时间。”
吴乞买迟疑不定。
还未真正与燕人决战,就要如此半途而废,遣使向燕人乞降,实在是大损他这个金国皇帝的颜面。
而关键在于,即便是金人乞降,燕人肯答应吗?
以吴乞买对燕皇王霖的了解,他估摸着王霖一定会趁机反攻金国,只不过,对方选择的战机应该是来年的春天。
要避开这个严寒的冬季。
完颜希尹沉吟道:“陛下,臣以为宗固所言有理。当务之急,大金恢复国力休养生息比什么都重要,臣愿意陪宗固一并前往燕国,与燕皇斡旋!”
完颜希尹顿了顿又道:“最多,就是给予燕人一些赔偿就是了。或者,面子上的臣服……”
完颜宗磐勃然大怒,霍然起身扬手指着完颜希尹和完颜宗固破口大骂:“完颜希尹,汝二人是为国贼!竟敢撺掇父皇臣服燕人!!我大金自立国以来,一统契丹,铁骑所至,无论契丹还是宋人,都闻风丧胆,如今汝等却要向燕人投降,实在是辱没祖宗!”
完颜希尹撇了撇嘴,扫了完颜宗磐一眼,没有继续辩解。
完颜宗固却是凛然反唇相讥:“真正辱没祖宗的,是败军之将!是葬送我大金数万勇士的无能之辈!宗磐,你挑起战乱,损兵折将,其罪不小,如今还有什么颜面在这里大放厥词!
父皇,儿臣以为,宗磐当以国法论罪!”
诸人皆惊。
完颜宗固这是意欲废了完颜宗磐啊。
吴乞买嘴角一抽,沉吟不语。
废宗磐是不可取的。
当下,能战之将,以宗磐为首。
吴乞买不可能自废武功。
吴乞买无视了完颜宗固的提议,只环视众臣诸将淡然道:“诸位以为,我军是继续屯聚北安州整军备战,力争来年春上与燕人决一死战,还是退兵从长计较?”
“臣以为,可退兵!”
“臣觉得事不可为,不可逆天行事。”
“陛下,我大金素来英勇善战,岂能因一战而丧失必胜之信心?臣觉得燕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大金国内,有很多懦弱之辈畏战!”
众臣吵吵嚷嚷起来,厅内一片嘈杂。
正在此时,却听厅外传来一个清幽的女声:“皇帝陛下,顺应天时和天命,方是正道。大金若想延续国祚,只有臣服燕国一途。”
话音未落,一个瘦弱的女子拄着铁杖缓步而入。
此女三十来岁的样子,面目清秀,肤色白皙,头戴插满鹰羽的祭祀花冠,身着层层叠叠用兽皮缝补的百纳裙,眸光幽兰而深邃。
正是大金国师,大萨满俄古娜。
俄古娜在金国国内的影响力和地位无人可以撼动,在民间甚至比皇帝吴乞买更得到金国百姓的尊崇。
俄古娜突兀而来,正如她过去经常这么干的一般无二,吴乞买等金国权贵见她,不由起身相迎。
尽管吴乞买赐座,但俄古娜并未归座,而是径自站在那环视诸人,淡然道:“不要觉得臣服燕人就是丧权辱国,丢了女真人的颜面,我早就说过,燕皇王霖,乃是神使,是神在人世间的使者。
神的光辉撒遍大地和天空,你们执意要与神使对抗,已经触怒了神。
故,俄古娜不远千里而来,劝告陛下还是顺应天时和神的旨意,向燕人俯首称臣,以换取神使的宽宥,为金国数百万子民赢得繁衍生息的机会。”
俄古娜出面如此言说,直接让吴乞买心中拿定了主意。
其他一些强硬的主战派也因此而不敢再说。
俄古娜的神秘和令人敬畏之处不仅在于她是大萨满,金国人信仰的代表,还在于她掌握着某种非常庞大的力量,非人力所能抗衡。
当年上京大火,俄古娜从天而降,而与她一起到来的还有一场滂沱大雨。
至今很多金人还难以忘记当时俄古娜漂浮在半空中与雷电风雨相映成辉,若神一般的景象。
完颜宗磐沉声道:“大萨满,我女真人真的要向汉人臣服吗?”
俄古娜深望着完颜宗磐,一字一顿声音轻柔而缥缈:“宗磐皇子,你切记我的话,今后不可再与燕皇为敌,将来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不然,你将斧钺加身,不得善终!”
完颜宗磐勃然大怒:“大萨满这是在诅咒某吗?”
俄古娜淡然转过身来,理也不理完颜宗磐,再次向吴乞买微微颔首为礼道:“皇帝陛下,俄古娜言尽于此,还请陛下三思。”
说罢,俄古娜又意味深长道:“如此,方可保女真苗裔繁衍传承,也可保陛下一家人的性命无虞。”
俄古娜飘然而去。
吴乞买望着这个神秘的大萨满离去的背影,心头渐渐凝重起来。
吴乞买知道俄古娜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事实上,这个神秘的女子担任金国大萨满已经数十年有余,但从他少年时到如今,见到的俄古娜都没有半点变化。
什么人才不会苍老?
大概只有神吧。
吴乞买心中轻叹,又思忖道:“大萨满缘何突然到北安州来,难道……”
第684章 最后一战(13)
大萨满俄古娜的到来直接给一些心思活络的金国权贵的心理铺垫加速完成。
他们本想开口劝吴乞买向燕皇乞降,以谋求金国的苟安,从而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又不敢轻易开口,因为担心被痛斥为卖国之贼。
可大萨满来了。
大萨满的主张是臣服大燕。
而且是向神使臣服。
臣服于一个汉人,那当然是令人不齿的,但臣服于神使,那就理所应当了。
见吴乞买面色微动,知道父皇动摇,完颜宗磐心下大痛。
他跪伏在地哀呼连声道:“父皇,万万不可不战而降!我大金兵强马壮,三十万铁骑陈兵北安州,如今未曾一战,便要向燕国乞降,岂能不让天下人耻笑?”
完颜宗固淡然道:“大哥,这不是乞降,而是顾全大局,且大萨满也说了,燕皇为神使,说起来,我大金臣服于神使,实则也不丢人。”
完颜宗固的话旋即引起了不少金人朝臣的应声附和,连完颜希尹都开始赞同。
完颜宗磐怒不可遏,霍然起身扬手痛斥道:“尔等卖国之贼!竟敢撺掇陛下乞降于燕人!我大金立国以来,素来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一个燕国,又何足道哉?”
“父皇,儿臣愿意再次领兵出征,这一次,儿臣愿意死战,不拿下燕京,儿臣提头来见!”
完颜宗固讥讽道:“大哥,你还要再战吗?你接连兵败于燕皇之手,先后损兵折将接近十万,若让你再去挑衅燕人,开启战端,我大金这点兵马,我看都要葬送在你的手上!”
完颜宗磐气得面红耳赤,肩头都在颤抖道:“宗固!你敢羞辱某?”
完颜宗固撇了撇嘴,心道羞辱你又如何?你以为你还是过去那个大金战神吗?
“好了,不要吵了!”吴乞买拍案而起,心中打定了主意,他缓缓道:“谈不上什么乞降,只是与燕人谈判罢兵之事。这样,谁愿意代表大金,代表朕,前往燕国?”
吴乞买话音一落,完颜宗固立时拱手道:“儿臣愿往!”
吴乞买微微颔首,旋即望向了完颜希尹:“国相一并前往吧。来人,传旨,以完颜宗固为遣燕使,以国相完颜希尹为副使,率团出使燕国!
今日朝会到此为止,退下吧!”
……
吴乞买留十万大军驻守北安州,防御燕人北伐。
以完颜宗固为统帅。
其余二十万大军,由吴乞买亲自率领缓缓退回金国上京。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完颜宗固和完颜希尹率金国使团启程赶往燕国,这个时候,已经是大燕复兴四年的春天了。
金人使团扣关,岳飞派兵马一万监视金国使团数百人飞驰进京。
燕皇王霖在皇宫奉天殿接见了金国使团的正副使完颜宗固和完颜希尹两人。
两人与王霖都不是什么陌生人,王霖当年出使上京,与宗固见过。至于完颜希尹,曾两次出使大燕,更是老熟人了。
见王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头戴冲天冠,端坐在丹墀之上,气度威严而沉凝,完颜希尹飞快向完颜宗固使了一个眼色,缓缓拜倒在地道:“外臣完颜希尹、完颜宗固,拜见燕皇!”
王霖面色淡然,凝望着丹墀下的完颜宗固和完颜希尹,不动声色道:“宗固,完颜国相,别来无恙乎?你们千里迢迢来大燕求见于朕,不知意欲何为?”
其实金国使团的来意朝野上下都已尽知,王霖不过是明知故问罢了。
完颜宗固勉强一笑道:“回陛下,外臣奉我大金皇帝之命,前来出使大燕,求见燕皇陛下,商谈我大金与燕国罢兵之事!”
王霖还没说话,殿中的阁相宗泽早就按捺不住,站出来痛斥道:“完颜宗固,汝金人出尔反尔,年前擅自兴兵侵犯我居庸关,主动挑起了战端!如今你们攻关不成,眼见我大燕防线固若金汤,兵强马壮,自知不是敌手,居然又厚颜无耻跑来大燕谈什么罢兵之事,岂非可笑至极?”
完颜希尹陪笑道:“宗相,完颜宗磐率军犯关,非我皇之意,乃是宗磐擅作主张。我皇得知以后,已经下旨申斥宗磐自居庸退兵!”
宗泽大怒,几乎要当场当着皇帝的面骂出口来。
你们这群金人,还能更不要脸不?
殿中燕臣群情鼎沸,纷纷开口怒斥,完颜宗固面色尴尬,沉默不语,完颜希尹则是陪着笑脸团团作揖,尔后再向王霖礼拜道:“燕皇陛下,说起来,吴乞买陛下的为人,燕皇陛下是最清楚不过了。我皇从来都主张两国和平相处,反对南侵。”
“哦?完颜国相,你倒是说说看,既然吴乞买陛下从来都不愿意南侵,那么,这一次,为何又亲自率军来了北安州一线?那倒也是罢了,你干脆直接说说看,你们金人想要如何与大燕罢兵且和平共处?
前番协议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就撕毁协定,侵我边关,完颜国相,你们金人能让人信得过吗?”
完颜希尹面色涨红,尴尬道:“燕皇陛下,这回自是与过去不同,我大金大萨满说了,燕皇陛下乃是神使,命我大金臣服于燕皇陛下……”
完颜希尹此言一出,殿中燕臣倒是惊讶有加。
桀骜不驯的金人居然要臣服了?
王霖神色微动:“怎么个臣服法?”
“我金国昭告天下,以燕国为上邦,接受燕皇陛下册封,两国就此罢兵,各守疆界,互不侵犯……”
完颜希尹顿了顿,又艰难开口道:“我大金愿意每年向燕皇陛下进贡美人一百,良马五千匹,牛羊各万头!”
王霖倒真是有些吃惊了。
金人居然还真想称臣纳贡了?
看来,金国内忧外患,兵力匮乏,吴乞买对于与大燕作战,实在是没有半点信心,所以不惜称臣纳贡,以换来苟安和他个人的皇权稳固。
殿中群臣都扭头望向了丹墀上的皇帝,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打得金人称臣纳贡,这极大满足了大多数燕臣的虚荣心和自尊心。
不少人甚至希望皇帝能开口同意。
唯有李纲等人眉头紧蹙。
王霖沉默了下去。
良久,他方才缓缓道:“宗固,完颜国相,单是称臣纳贡,还远远不够。”
第685章 最后一战(14)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正文卷第685章最后一战完颜希尹和完颜宗固几乎同时望向了端坐在丹墀之上,面色英武威严的燕皇王霖。
王霖淡然道:“朕不愿意与你们拐弯抹角,既然想要臣服于大燕,朕举双手欢迎。但前提是,第一,吴乞买去皇帝号,由朕册封为镇北王,爵位可世袭罔替,百代不易。第二,金国所属之地,皆纳入我大燕版图,设立东北三行省,永为大燕疆土。
当然,汝等金臣,无论文臣武将,愿意为朝廷效力者,朕一概任人唯贤,唯才是举,一概予以任用。
譬如说你完颜国相,朕知道你是一个人才,通晓汉文化,朕可以你为东北三行省之学政大员,品阶不低于正二品,如何?”
完颜希尹和完颜宗固闻言面色骤变。
吴乞买派他们来乞降,主要还是为了保住金国的国祚。
可燕皇轻描淡写的一番话,就直接抹杀了金国的存在,这与亡国何异?
完颜希尹倒抽了一口冷气道:“燕皇陛下,我大金臣服于大燕,可我大金皇室和国号岂能轻废?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完颜宗固心中怒火熊熊,感觉到了无休止的羞辱。
他压住火气压低声音道:“燕皇陛下,若是这般,我大金与亡国何异?”
王霖朗声大笑:“完颜希尹,完颜宗固,难道你们不知朕平生最大的夙愿,就是灭你金国,一统华夏,开创我中华万世之宏大基业?”
完颜宗固面色抽搐,愤怒道:“难道燕皇陛下一定要与我大金举国上下不死不休吗?”
王霖霍然起身,眸光冷漠如刀:“怎么,完颜宗固,你要威胁朕吗?”
“朕可以明明白白告诉你,朕一定要灭金,汝等女真人,只有去国号皇帝号,才能保住族群之繁衍生息,不然,大燕百万大军铁蹄所至,皆为齑粉!”
“不需要再谈了,你们即刻回去转告吴乞买,朕的态度。朕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届时金国不臣,朕将亲率大军北伐至上京,彻底扫荡白山黑水间的每一寸土地!
朕一统华夏,潮流浩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王霖声音慷慨掷地有声,威严而冷漠。
完颜宗固和完颜希尹面色惨淡,他们感知到王霖的坚决,心下知道很难再斡旋下去,便悻悻怀忿而去。
王霖望着两人离去的背影,眸光淡漠。
毫无疑问,自此刻起,大燕与金人将是势不两立的局面。
金人必将纠集举国兵力,对大燕进行殊死反扑。
但王霖为了等这一战已经谋划准备了很久。
这一战迟早都要到来。
而他之所以提出两个月的时限,其实主要还是为了给燕军备战留出充足的时间来。
此刻已是初春,两月后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
到了那个时候,大燕百万雄师将出关北伐,踏平东北三省。
王霖凝立在丹墀之上,身形高大而挺拔。
他环视众臣,缓缓道:“诸位爱卿,朕宣布,自即日起,大燕举国为战,凡我大燕军马都即刻备战,等待朕之号令。李相,传诏韩世忠、岳飞和西军诸将,以及西夏的姚古,西域的萧莞,河北的关胜和杨志,整军备战,不可有一日懈怠!
朕将利用一年的时间,灭金,一统华夏。
灭金之后,我大燕将再无战事,人民安享太平。”
“吾皇万岁,万万岁!”
……
北安州。
即将启程返回上京的金国皇帝吴乞买突然得到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燕人潜入上京,夤夜搅闹上京城,偷袭国王寨,掳走吴乞买的宠妃唐括麟雪等数十人,屠戮宫女太监百余人。
吴乞买气得面色煞白,嘴角哆嗦半天,忍不住血冲脑门,眼前一黑,啊呀呀大叫一声,晕厥在当场。
帐中金国权贵乱成一团,救醒吴乞买之后,众臣面色各异。
谁都明白,这是燕皇的以牙还牙。
当初吴乞买用计行刺完颜什离完颜兀鲁和完颜永宁三女未果,显然已经触怒了燕皇。
而任谁都没有想到,燕皇居然秘密遣人潜入上京,掳走了吴乞买的嫔妃。
这一巴掌,来得快又扇得狠呐。
吴乞买目光浑浊,脸色蜡黄。
他窝在榻上凝望着长子完颜宗磐。
落入燕人手上的嫔妃,对于吴乞买来说,已经与死人无异。纵然救回来,也不可能再留在宫里。
吴乞买嘴角咬出了丝丝血迹,声音阴沉而抖颤:“宗磐,宗固和国相可有音讯?”
完颜宗固面色复杂,拱手道:“父皇,宗固和国相正在帐外候命!”
……
屋漏偏逢连夜雨。
完颜宗固和完颜希尹带回来的消息让吴乞买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他气得当场吐血,再次晕厥过去,从此缠绵病榻不起。
金军就此驻跸在北安州。
国政交给了完颜希尹,而军事大权则交给了完颜宗磐和完颜宗固两人分掌两军。
因为燕皇的态度,彻底打消了金国权贵苟安的念想。
至此,只有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而实际上,对于吴乞买和金人来说,这还不是最坏的消息。
一个半月之前,三万锦衣铁骑跨海而去,在金州登陆。
只有短短两三日,燕青和杨沂中就率大军攻克金州,并奔驰金国腹心之地,连下五城。
金国守军无不望风披靡。
现在的金国,与当年的契丹何其相似。
金人铁蹄所至,契丹人闻风丧胆,弃城而逃。
按照现在的势头,最多再有两月,燕青的三万铁骑就能横扫半个金国,彻底打通金国与高丽半岛的战略通道。
而高丽王也奉燕皇昭命出兵两万,进攻金国北路,对燕青的大军形成有力声援。
加急军报驰至北安州,完颜希尹和完颜宗磐、完颜宗固三人面色凝重,犹豫不前。
完颜希尹沉吟良久道:“宗磐,宗固,陛下病重,此等消息还是先压住不报吧,免得陛下心生焦虑,加重病情。”
完颜宗固点点头,“可。但现在的问题是,燕人和高丽人正在抄我等的后路,若是置之不顾,上京不保。”
“可命宗雅率军五万北上,阻击燕军。其余人等,且随本帅……”完颜宗磐眸光决绝而阴狠:“且随本帅进攻古北口!这一次,若不取下燕京,宗磐绝不苟活!!”
第686章 最后一战(15)
北方大草原的春天,草长莺飞,一片勃勃生机景象。
然而连日来大地震颤,烟尘漫天,金国大军调动,往大燕边境徐徐逼近。
上京之外的金国神庙外,大萨满俄古娜凝望着遥远的南方,清冷僵硬的面色上终于有了一丝很明显的情绪变化。
良久,她幽幽叹息一声,转身走进了空荡荡的神庙。
神的预言和警告已经逐一验证。
天选之子的横空出世,已经注定了金国的穷途末路。
她一直周旋于金国与天命之人的中间,本意欲为金国和女真人延续一些生机。
然而,天命不可违。
一切的轨迹,终于还是走上了预定的轨道。
大金立国不久,就要化为历史的尘埃。
金国和大燕,最后的国战在即,所有势力都在紧张观望。
几乎所有人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古北口以北。
蒙古各部,西域诸国,辽人余部,从大漠到草原,这辽阔的疆土即将面临着重新洗牌。
大燕胜,这天下便一统矣。
从今往后,再无一支力量能与燕人抗衡,汉人王朝的统治将覆盖至遥远的北方草原和更遥远的漠北苦寒之地。
五国城。
这日一早,以完颜宗望、完颜宗弼为首的阿骨打诸子,在大燕锦衣卫的监控下启程赶往古北口,这是皇帝的旨意,他要让阿骨打诸子亲眼目睹金国的覆灭。
女真人的崛起,辉煌一时,但终归是一场虚幻。
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等诸子登上古北口关城的城楼时,燕皇王霖正在披甲。
大燕文武群臣,悉数皆在城楼之上。
而关前数十里处,便是完颜宗磐的二十万大军大营,这是金国最后的精锐和全部的军事力量。
完颜宗磐誓师出征,怀了死志。
谁都知道,这一战,金人若败了,便是亡国的开端。
完颜宗望与完颜宗弼等人诚惶诚恐站在人群外围,以敬畏的目光打量着被众星捧月的燕皇王霖。
在五国城被圈禁已久,他们的锋芒和锐气早已被消磨殆尽。
而在燕国生活日久,他们也愈加清楚,如今大燕的国力正在这位英明神武的大燕皇帝率领下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此刻的大燕,早已不是过去的弱宋。
不但经济变得繁荣,民风也渐变得强悍。
这一点,从朝堂上的风格就能看得出来。
原先弱宋朝廷,朝堂上以主和派和投降派为主,纵然是李纲这些人,也顶多就是守城。
整个国家,无论庙堂还是坊间,都没有什么进取和开拓之心。
但在燕皇王霖的引领下,现在的燕人已经对天下充满着无尽的渴望。
他们希望获得更辽阔广大的疆土,攫取资源,为子孙后代开辟更大的生存空间。
而完颜宗望等人心中也非常清楚,只要战胜金国,一统天下,燕皇王霖的文治武功将超越历朝历代汉人王朝的皇帝,成为真正意义上可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他治下的庞大帝国,将成为一个幅员辽阔难以计数的霸主,将很难再有异族撼动汉人正统的权威。
而以王霖的年纪来说,这样的盛况至少还可以持续五十年。
而若是王霖选择和培养好了接班人,大燕盛世持续百年不是梦想。
韩世忠,岳飞,张浚,刘琦,马扩,刘光世父子,姚古,卢俊义,关胜……一干当世名将齐聚在古北口,很明显,金人已经将全部兵马屯聚在古北口,企图毕其功于一役。
那么,对于大燕来说,这当然也是聚歼金人的一个千载良机。
王霖深邃而清澈的目光逐一在诸将近乎狂热的脸上掠过,诸将无不拜伏在地:“吾皇万岁,万万岁!”
整个城门楼上,燕军山呼海啸的万岁声震荡四野。
跪在人群外围的完颜宗弼心中轻叹,他并不看好完颜宗磐。
以韬略而言,完颜宗磐比不上阿骨打诸子,以勇猛而言,又不如当初的完颜娄室,甚至与宗望等人都不可相提并论。
但完颜宗磐已经是目前大金国排名第一的猛将了。
所以,在完颜宗望诸子心里,大金国其实已经算是穷途末路了。
王霖威严的眸光落在人群外的阿骨打诸子身上。
他淡然一笑道:“宗望,宗弼,朕让汝等来古北口,倒也不全是为了让汝等观战。”
众臣分开,让开了路径,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率诸子垂首而入。
大燕群臣望着过去曾经不可一世的阿骨打诸皇子,心中感慨万千。
当年这些人,哪一个都让宋人闻风丧胆。
可如今,匍匐在皇帝陛下面前,如同乖巧的绵羊。
直到这个时候,李纲等人才明白,皇帝正在以这种圈禁的方式一点点消磨殆尽诸子的锐气和锋芒。
他们安于享乐,安逸,安于现状,早无复国野心。
而只要有阿骨打诸子血脉在,未来大燕一统金国,女真人必可逐渐归顺。
早在很多年前,皇帝就已经存了灭金的雄心壮志,而提前埋下了伏笔。
李纲现在想来,叹为观止。
完颜宗望诸子望着皇帝,面色呆滞。
王霖缓缓又道:“朕与完颜宗磐这一战,大燕必胜,朕深信不疑。那么,接下来,朕将亲自率大军一统北方,朕希望,汝等等联名写一道文书,号令女真族人归顺我大燕,朕在此可以承诺,凡放下武器投降者,朕既往不咎。
无论女真贵族,还是平民,只要归顺大燕,接受大燕管理者,其财物、土地、牛羊牲畜等,大燕分毫不取。
而金国官员投诚者,官职俸禄保持不变。
否则,大军所至,负隅顽抗者将悉数化为齑粉。”
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对视一眼,躬身道:“臣等领旨!”
……
大风呼啸。
完颜宗磐率大军又往前逼进了二十里,此时的古北口,雄关在望。
完颜宗磐纵马驰在大军军阵之前,眸光决绝。
雄浑嘹亮的军号声骤然响起,旋即是激昂动人心魄的苍凉军鼓,鼓声紧密。
古北口雄关关门大开,燕军潮水般奔涌而出,开始在关前结阵。
旌旗猎猎,迎风招展。
完颜宗磐眸光一凝,他亲眼见燕军中再次冲出一支万人队来,打着明黄色的皇帝龙纛。
上书一个燕字。
完颜宗磐深吸了一口气,环视诸将道:“燕皇亲至,此战,吾等只有死战报国,与燕人不死不休!”
金军诸将齐声呐喊,但与对面军阵中燕军震天动地的山呼万岁声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士气由此可见差距。
王霖银枪白马驰至阵前,左边是韩世忠,右边是岳飞。
身后则是猛将百余人。
王霖长枪遥指,朗声道:“诸将,我大燕与金国国运之争,就在今日一战!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我大燕亿万子民则要因此沦为亡国之奴!今日,朕亲自率大军与金人死战,诸将当舍命用心,与朕一起为大燕黎庶百姓搏一个光明未来!
全军都有,听朕号令,杀!”
“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燕必胜!!万胜!!!”
关前五十万燕军的呐喊之声震动云霄,驱散了漫空的阴霾。
王霖一马当先,纵马驰去。
韩世忠和岳飞则命中军官高举令旗,分率两路冲向左右两翼。
皇帝引中军,韩世忠在左,岳飞在右,三路燕军若三道钢铁洪流般冲杀过去。
……
这一战,从日上三竿,直至日暮时分,战事还鏖战正酣。
对于燕军来说,金人的战力不弱,且战斗意志非常强悍,这一战打下来并不容易。
但金人面对两倍于己的燕军,虽然一开始还能扛得住燕军的冲阵,但到了后来,阵型便开始渐渐溃散。
完颜宗磐冲锋在前,满身血迹斑驳。
他眸光中的血气奔涌,他知道自己,乃至所有的金军军卒,都不能后退。
宁死不退。
否则,阵型一溃,金人就开始兵败如山倒。
因此,尽管伤亡惨重,但金军硬是前赴后继,硬抗不退。
战场全面开花,空气中弥漫的血气近乎实质。
喊杀声铺天盖地,连天空都变了颜色。
这是自王霖登基称帝以后,规模最大也是最为艰难的一战。
五十万燕军,二十五万金军,在古北口以北的旷野上展开对战,尸山血海,难以计数。
但对于双方来说,都没有后退的余地。
王霖在马上深吸了一口气,两千锦衣铁骑死死守在他的四周,拱卫着皇帝。
而王霖早就心知肚明,此刻的金人已经面临绝境,他们一定会死战。
人在绝境中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平时。
所以,这场宏大的战役一旦打响,没有个几天几夜甚至更久,很难分出胜负。
请假一天,单位加班,实在没时间写了。
如题,抱歉。
第687章 最后一战(全书正文终)
数十万大军鏖战,其战事之惨烈,战局之宏大,不要说大燕文臣,就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这些曾经的金国大将,也是生平所罕见。
一望无际的浩大战场上,燕军的紫色军服与金人的黄白相间的军服相映成辉,厮杀声足以震动天地,旌旗遮天蔽日。
完颜宗望与完颜宗弼站在古北口城楼上,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的面色非常复杂,但更多的是敬畏和震撼。
他们亲眼目睹燕皇王霖银枪白马纵横沙场,所到之处一片人仰马翻,他及其身后的锦衣铁骑就像是一道钢铁洪流,席卷过去,又席卷回来,生生在金军牢固的阵型中撕开了一道道缺口。
而在密集的箭雨之中,王霖照旧来去自如,不伤分毫。
如此勇武之人,已非凡人。
完颜宗弼心中颤抖,他想起了大萨满俄古娜的话。
完颜宗弼轻叹一声,环顾周遭兄弟轻道:“皇帝陛下实乃天命之人,大萨满所言不虚,我等被皇帝陛下擒拿,说起来也是命数所致。大金国到了此处,真是时也命也,无人可以改变。”
完颜宗望等人默然不语。
他们曾经都是统军大将,焉能看不出,现在的金军虽然还在与燕军对战,分毫不退,看起来似乎不处下风,但实际上“自己人了解自己人”,完颜宗弼知道,彪悍的金军军卒现在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临界点上,这个时候,只要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变成压垮金军阵型的最后一根稻草,然后……
兵败如山倒。
与之相比,站在城楼上观战的大燕朝臣,无论是阁相,还是六部官员,心神都沉浸在无比的震荡之中。
几乎人人都面泛潮红,情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高涨。
宗泽扒着城墙眸光狂热,他已经看到了大燕胜利的曙光。
宗泽突然振臂高呼道:“大燕必胜!!吾皇万岁,万万岁!!”
群臣群起而响应。
……
夜幕低垂,星光浩瀚。
战局最激烈之处,便是两军主帅——燕皇王霖与完颜宗磐中军所在,皇帝亲临战阵,燕军的士气渐渐攀升,而对面金人的士气却是此长彼消。
金军潮水般杀来,被杀退,如此循环往复,就在王霖的龙纛周遭,密密麻麻全是金人的尸体。
王霖在马上深吸了一口气,他凝望着不远处左突右冲的完颜宗磐,嘴角浮起一抹冷笑。
金人已经是强弩之末。
再难支撑到翌日黎明。
王霖在马上不动如山,突然反手摘下自己背后的神臂弓,将银枪挂在得胜勾上,搭箭引弓,嗖嗖嗖连珠箭三箭射向完颜宗磐。
夜色苍茫中,箭矢掠去如电,风声呼啸却被掩盖在金兵声嘶力竭的喊杀之中。
而等完颜宗磐意识到危险将至时,其中两枚箭矢已经其一贯穿了他的咽喉,其二射中了他的前心。
一箭致命。
完颜宗磐来不及发出惨呼便仰面栽倒。
金军诸将和金军大惊失色,主帅完颜宗磐,阵亡!!
完颜宗磐的元帅大纛迎风而倒,旋即被乱军踩踏。
这样的消息在金军中如同潮水般蔓延,金人心中的抵抗意志瞬时被击垮。
金人潮水般溃逃下去。
……
北安州。
缠绵病榻的金国皇帝吴乞买面色苍白,他窝在床榻上不断询问身边人前方战况,声音无比的嘶哑和疲倦。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了。
燕军跨海登陆,一路奔袭金国腹心上京,上京眼看就要再次被燕国兵临城下。
而另一路,金国与燕人的最后大决战正在铺开。
此战若是金国能胜,那么,金国就还有转机。
只要攻入中原,吴乞买就有信心将燕人驱逐出燕云之地。
金国国相完颜希尹面色黯淡,跌跌撞撞冲进皇帝大帐,声音颤栗道:“启禀陛下,上京被燕军攻陷!”
吴乞买面色骤变,陡然起身坐起,整个人都在颤抖起来。
他脸色瞬时变得毫无血色。
良久,吴乞买才颤声道:“国相,古北口战事结果如何?”
完颜希尹突然放声恸哭。
他跪拜在地,哀呼道:“陛下,前方急报,我军溃败向北安州,宗磐……”
吴乞买陡然睁大了眼睛,疯狂大叫道:“宗磐如何?”
“宗磐以身殉国!陛下……请节哀啊!!!”完颜希尹和随后进来的完颜宗固等金国权贵跪伏在地,嚎啕恸哭起来。
吴乞买浑身一震,沉默良久,仰面喷出一口鲜血,然后缓缓倒下。
……
古北口。
君臣齐聚一堂,设庆功宴。
耳边传来群臣的恭贺之声,王霖心中却是波澜不惊。
此战虽然大胜,但一将功成万骨枯。
一日一夜的血战,金人固然伤亡惨重,但燕军损失也不少。
按照皇帝的旨意,燕军将所有阵亡在口外的燕军将士尸身登记在册,然后厚葬之。
而为了避免瘟疫,同时也基于人道主义精神,王霖也命燕军就地掩埋金兵尸身。
古北口外由此出现了百余个金兵合葬大坑。
史称十里金军坟。
金军统率完颜宗磐阵亡,完颜宗磐以下数十大将阵亡。
二十五万金军,折损在古北口外的约莫有半数。
其余溃军正向北安州方向和金国腹心逃窜。
韩世忠,岳飞,姚古,分率三路大军正在追剿。
王霖相信,用不了半个月,北安州一定会拿下。
而上京已经落入燕青和杨沂中手上,若是北安州再下,内外夹击之下,金国就算是灭了。
李纲拜道:“陛下,我军接连大捷,金国灭亡指日可待!此时,我大燕上下一心,军民无不奔走相告。还请陛下早日离开前线,返京还朝!”
王霖缓缓点头,微笑颔首。
接下来的战事,就交给张浚统筹,岳飞和韩世忠率诸将用心便是。
最多半年,金国就可全部纳入大燕版图。
大局已定。
作为皇帝,他自不能长期滞留边境。
正在此时,花荣匆匆来报:“陛下,前方急报,金国皇帝吴乞买吐血而亡,金军缟素!而我军三路正在合围北安州,金国权贵已经有人开始逃离北安州,向我军投降!”
王霖心中一震。
吴乞买居然死了。
看来是羞怒交加,被气死的。
见群臣欢欣鼓舞,王霖心中却轻叹一声。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若是大燕败了,此刻下场凄惨的将是他这个燕皇。
……
燕京。
古北口大捷的消息早已传回燕京,等皇帝率满朝文武班师回朝时,整个燕京城张灯结彩,欢天喜地。
连日来,城中弥漫着节日般的喜庆气氛。
灭金之战的胜利,意味着大燕一统天下即将功成,而皇帝的千古伟业也由此而永久载入史册。
皇帝的銮驾缓缓驶入京师,沿途百姓载歌载舞,山呼万岁不止。
王霖端坐在銮驾之中,心中感慨万千。
遥想当年,他穿越至山东清河县的大牢之中,阴差阳错地变成了武大郎的邻居。
这些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介穷书生渐渐成长为大燕的开国君主,如今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帝。
抵抗金人的两次南侵,收复西夏,吐蕃,使西域诸国臣服,平定西南,开辟万象王国。
扫荡东瀛诸岛,设立海东行省。
海外藩属无不宾服。
如今的大燕,早非前宋所能比拟。
东至海外东瀛、高丽及琉球群岛,西至西域和葱岭诸国,北至漠北,南至西南万象。
原大辽版图、金国版图、西夏版图、大理版图、东瀛版图、万象版图、广袤西域版图……如今悉数尽是大燕法定的疆土。
现在的大燕,已经超越了过去的汉唐时代。
王霖已是毫无争议的天可汗。
万国来朝的盛景未来可期。
皇帝的銮驾行驶至皇宫门口,宫门洞开。
皇后韩嫣率后宫诸女,带着王霖的子女们齐聚迎候在此。
“恭迎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恭迎父皇,父皇万岁,万万岁!”
王霖朗声大笑,他从銮驾上一跃而下,凝立在当场,深邃而温和的目光从韩嫣等女身上逐一掠过,又落在自己的孩子们身上。
前世今生,诸多往事风驰电掣。
王霖一时心潮起伏,难以自持。
新书《红楼春,我为王》发布
拜求老书友支持
新书《红楼春,我为王》正式发布,敬请移步!!!
雍熙九年冬天,大周王朝上下沉浸在乾雍盛世、天朝上国的纸醉金迷之中,此时,现代兵王穿越红楼,一个穷途末路、名叫贾琰的神童终于熬过凛冬,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