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零章 基地改造
山姆在地球上如何推销锎-252,唐风是管不着,他现在也没有那个心思管这个,因为这座忽然出现的希望基地,让唐风这个原本应该是打酱油的,现在彻底成了坐镇火星的第一把了。
没办法,因为希望基地的出现,打乱了整个载人火星探索计划。原本唐风他们十二个人的计划是在火星上停留一个月以上,确切的说是五周的时间,在火星上将该进行的科考项目进行完,将前进基地修建起来,然后就拍拍屁股回地球。
五周的时间看起来挺长,但对于整个登陆团队来讲,时间还是比较紧的。毕竟火星上的一切资料,以前都是通过无人探测器来获得的,很多东西都是凭借着推测做出的结论。因此这次登陆火星,科研团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科考任务,稍微耽搁一下,这些科考任务恐怕就完不成。
还有前进基地的建设工作,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前进基地,但要是真的建设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里是火星,不是地球。
而且像英国人吉米约翰逊和华夏人孙伟,这两个植物学家还担负着在火星培养火星植物的任务,至于俄罗斯人米歇尔普拉诺夫也要负责将在“巴奈特王子号”上孵化出来的太空鱼在火星上培养成活。
地球人要想移民火星,除了必要的空气和水之外,食物也是重中之重,因此这三位动植物专家身上的任务也是不轻的。
原本这些工作都是在极有限的条件下来完成的,结果现在忽然冒出了一个功能强大而完善的希望基地,那么一切动作都可以稍微缓一缓了。
但这座火星基地实在是太重要,所以原本的总指令长韩正,也非常自觉地交出了指挥权,大方向的事情一概由唐风说了算,于是,唐风就这么由一个酱油众华丽丽的变身为总指令长。
不过唐风对于这个倒是没有什么推辞。本来这次载人火星计划就是他出资资助的,因此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讲,只要是唐风不做出危急整个团队安全的事情,从道理上来讲,他真的是拥有最高的指挥权。
而且这次唐风来火星,最主要的任务已经完成了,那就是安置星核分体,剩余的工作都是捎带的。结果因为接收安德罗老爷子的信息,一不小心耽搁了四天,最终引起了团队其他成员的恐慌,竟然不远千里的来找自己。
无奈之下,唐风这才动了用星核换这座基地的想法。结果这一下子,所有需要拍板的事情就全压到他的头上了。
现在前进基地那边的事情全都已经放弃了,有了希望基地,谁还稀罕那种小小的前进基地啊。就连前进基地那边的所有物资,唐风也驾驶着“鹦鹉螺号”跑了两趟,全都给拉到希望基地来了。现在前进基地那边出了两个动不了的登陆飞船之外,基本上就没有再留下什么。
“鲲鹏号”和“鹰隼号”登陆飞船停放在前进基地倒也没什么,根据希望基地主控电脑给出的天气预报,最起码在最近两个月之内,前进基地那边是不会爆发大规模的沙尘暴的。火星上又没有别的人,也不怕别人偷偷的把这两艘登陆飞船开走,再加上希望基地那强大的监控手段,即便是离着七百公里,也能很清楚的看到这两艘登陆飞船的情况,所以,那两个大家伙停放在那里还是比较安全的。
现在韩正他们全都集中在了希望基地中,围绕着这座庞大的基地展开了各项工作。
虽然希望基地的主控电脑极为强大,一些改造项目什么的,只要唐风动动手指头就能够让主控电脑实现,但有些工作,还是必须由这些地球来的专家来亲自解决。
比如说地球植物的种植工作。虽然唐风前几天就在孙伟和吉米约翰逊的帮助下,对那十二层种植层的土壤、人造太阳的照射强度和时间、温度、湿度、灌溉量等硬件做出了调整,让这十二层种植层完全变成了地球环境,但一些工作还是需要这两个植物学家亲自动手去做。
比如说几种主粮的试种工作,这几种主粮的种子种在这里,在这种环境下会不会真正的生根发芽?会不会真正的结出粮食?这个都需要人来亲自操作。
同样道理,身为动物学家的米歇尔普拉诺夫,也需要对那四层养殖层的情况作出最精准的判断,同时让地球来的动物在这里生存下去。
只要地球上的主粮还有那些瓜果蔬菜以及动物们能够真正的在希望基地俺家落户,那么人类大规模的向火星移民就不再是水中月镜中花了。
道格家族打造的这座希望基地是极为先进的,虽然在火星的其他地方根本就不适合地球人生存,但在这座基地中,却是可以最多让一百万人在这里长期生存。
在主控电脑的控制下,基地中的生活层完全可以模拟出地球的生存环境,先进的全息模拟系统,可以轻松的模拟出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气候、风景、环境、温度。也就是说,哪怕你在主基地这边的生活层长期生活在同一个房间内,但只要你愿意,那么每天早晨当你推开窗,窗外的风景可以是瑞士的少女峰,也可以是南极的冰天雪地,更可以是夏威夷的无敌海景。
反正只要居住者愿意,那么主控电脑就会根据居住者提出的要求,每天为居住者更换一次“室外风景”。
当然,在公众区域,强大的全息模拟系统也可以将地球上的环境模拟的一模一样,让你在这里生活根本就不用忍受在地下生存的苦闷和憋屈。说个毫不夸张的话,在这里生存,甚至比在地球上过日子还要舒服。
至于那座庞大的机库,主控电脑也在唐风的要求下开始指挥机器人建设全息模拟系统。在唐风的计划中,主基地这边的生活层是有限制进入的,而机库那边将会建造起一座完全符合地球人审美观念的小城市,以供普通地球人居住。
在唐风的建议下,这座二十四平方公里大小的机库,将会建设成为一座背依“山”,面朝“海”,城市中间有河流穿插的小城市,可以为四十万人提供最佳的住宿条件。
当然,这所谓的山、海以及河流,都是真实的。山就是从基地外面取来的火星岩石和土壤累积而成的,最高峰也有1545米,是根据华夏排名第一的名山,也是唐风家乡的泰山高度定的。在这条山脉之下,就是那座依山而建的小城市,从山上流下来的河流穿城而过,最终汇聚在小城前方的那片“海洋”中。
这片海洋真实面积并不大,但也拥有足够长的海滩,浅水区和深水区都有,当然,至于远方,那就是用全息模拟系统模拟出来的。可即便是这样,这片“海洋”也是极为真实的,如果你要是不较真非得坐船看一看海洋的尽头,那么你居住的这座城市完全就可以当成是一座极佳的海滨度假城市。
总而言之,在唐风的控制下,希望基地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展着,但也有一些问题随之而来。(未完待续。)
第一零一一章 讨好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暴斯,咱们返回地球的时间快到了,可是希望基地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怎么办?还有”这天一大早,乔治安东尼就敲响了唐风房间的门,一进门,就扔出了一堆话。
作为团队中岁数最大的老大哥,乔治安东尼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航天经验,他本身更是一名杰出的机械专家,这些天,他就成天围在希望基地的设备层,绕着那些被纳米机器人改造过的机械设备打转。
这些设备虽然被改造过了,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要远远超过地球上的设备。这让乔治安东尼在看到这些设备之后,就仿佛一个老饕见到了无上的美食一样,哪儿还能舍得离开这些设备?
而且希望基地毕竟是道格家族建造的,虽然经过唐风的改造,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并不适合地球人生存,而且如果地球人真的要依托这个基地来征服火星,那么就会需要大量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
总不能把这些东西大老远的从地球运过来吧?那得多么高的成本啊!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以乔治安东尼为首的几名宇航员,就把全部的心思扑在了这些设备上。他们的心思很简单,那就是尽快的熟悉这些设备,尽快的把这些设备变为地球人能够熟练使用的设备,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大规模地球移民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
但现在,为期五周的载人火星探索计划马上就面临着到期的情况,因此乔治安东尼这才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亲自来找唐风了。
正在低头忙着工作的唐风也被乔治安东尼这话给吓了一跳。这才多长时间啊,感觉中不过也就是过了几天而已,怎么一下子就到了任务结束、返回地球的时间了呢?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额头,唐风沉思道:“乔治,队员们是什么打算?”
韩正作为总指令长,其实他现在比乔治安东尼还要忙。事实上,忙的焦头烂额的韩正,还就真把返回地球的时间给忘了。
乔治安东尼笑道:“其他队员能有什么想法啊?他们现在恨不能就全都留在希望基地,这里的工作大把,而且充满了挑战性,这帮伙计们恨不能不走了,等把基地的全部事情搞利索了再回去。”
唐风想了想说道:“我说乔治,我打算这么安排,你看看成不成。巴奈特王子号以及鲲鹏号和鹰隼号就暂时先留在火星这边,反正也不消耗什么能量。我们现在手头有鹦鹉螺号了,往返于地球和火星之间是非常方便的,所以我打算利用鹦鹉螺号返回地球一趟,然后再带一批专家过来。基地的事情太多了,就凭咱们几个,半年也忙活不完。怎么样,我这个提议怎么样?”
乔治安东尼点了点头说道:“暴斯,我赞同这个提议。不过我还有点建议,那就是你再回来的时候,别光拉人,记得拉一些种子过来。昨天孙和吉米还给我提起这件事来着,巴奈特王子号上携带的种子种类和数量太少了,不足以应付基地的使用,而粮食蔬菜又是重中之重,所以……”
唐风点头说道:“这个没问题,当然,我回去之后,会在地球停留几天的,我需要重新规划一下未来的发展计划,最起码一艘可以承载大量民众的大型航天器是必须要提上建造日程了。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一座非常完善的火星基地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向火星运人了。”
“暴斯,你的这个提议非常好,我这就通知一下他们,看看有谁想要跟你一起回去的。”
唐风点了点头,乔治安东尼随即就告辞离开。
不过当第三天唐风准备返回地球的时候,并没有团队的成员要求跟着唐风一起回去。希望基地多好啊,各种生活条件甚至比在地球还要好,出了见不到亲人和朋友之外,希望基地堪称是目前人类所能见到过的最好的生活基地。
再说了,以“鹦鹉螺号”的速度,往返地球也不过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只要老板在这里,想什么时候回地球就能什么时候回地球,比在地球还方便。
唐风和韩正以及亚历山大试飞“鹦鹉螺号”的事情,团队的其他成员可都非常清楚。他们也都非常惊异于“鹦鹉螺号”的强大。现在这艘强大的“鹦鹉螺号”就掌握在自己老板的手里,坐那玩意儿往返地球与火星之间,简直比坐飞机从纽约到芝加哥还要方便。
于是,人类第一次进行的载人火星探索计划,就以唐风一个人返回地球结束了。
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光看这种结果,十有八九都会说这次载人火星探索计划失败了。可不是吗,十二个人去的,结果就回来一个,这不是失败是什么?而且还是你唐风一个人的重大失败!
看看你都搞的这是一套什么乱七八糟的啊。上千亿美元的投入,十一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结果都留在了火星,就光你这个大老板一个人灰溜溜的回来了……
可就算是这个“失败”的大老板独自一个人回到地球,也是受到了极为热烈的欢迎。地球上几乎所有知名人士,都云集到了贝儿公主岛,无论是娱乐界的,还是学术界的,又或者是商界、政界的,反正只要你现在在贝儿公主岛随便划拉一个人,拿出去都是那种身份吓人的主儿。
这些人云集在贝儿公主岛,没有别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讨好唐风。
一座可以容纳接近百万人口的火星基地的掌控者,值得这些人抛头露面自降身份来去奉迎唐风。
当然,在这些人之中,也有一些人是唐风在这几天中定好的。比如说那几个著名的机械电气工程师,比如说那几个著名的动植物专家,比如说那几个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专家……
这些人都是唐风准备在返回火星的时候带去火星的,这些人将会配合韩正他们,继续对希望基地进行先期的改造和设计。
至于那些政界名流,除了要和唐风商量地球移民的事情,还要购买唐风带回来的那五公斤重的锎-252。
至于那些商界大鳄们,则是在唐风宣布了要建造一艘更大的载人航天器之后,都纷纷过来寻求合作的。
不管怎么说,唐风的这次返回,真的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零一二章 这还怎么愉快的玩耍啊?
天才壹秒記住『uu234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贝儿公主岛,环岛山脉下方一处巨大的地下指挥中心内,包括唐风在内的一群人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这处指挥中心是那座超级粒子加速器的总控中心,占地面积极大,而且还深入到地面以下一百多米,按照设计师的讲法,这个指挥中心的防御能力比美国水晶山的总统防御堡垒也不差,最起码可以抵挡百万吨级蘑菇弹的轰击。
因为参与这次讨论的人,身份都极为敏感,所以唐风这才动用了这处刚刚装修完毕的指挥中心。
“no,no,no!尊敬的布什先生,您的这个提议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您贵为美国总统,而美国又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那么您就应该多为其他国家考虑考虑。火星移民是一件全球性的事情,而不仅仅只是你们几个大国的游戏,所以,您提出来的这个提议,我真的是不能接受。”
指挥中心的小主席台上,唐风对着话筒侃侃而谈,虽然面对的是当今世界第一人,虽然唐风和小小布什的私人关系很密切,但在这个时候,唐风也不得不硬起心肠拒绝小小布什的这个提议。
小小布什在面对唐风提出来的那个建造更大的载人飞行器以及火星移民的计划之后,在今天的讨论会上就提出了美国对于这个计划的看法以及美国的提议。
按照小小布什的这个提议,这次火星移民计划几乎就完全可以看成是美国人的游戏了。飞船的建造费用美国出一半,然后美国的科研人员和先期移民的数量,美国同样要占一半。
看起来这个提议似乎是挺合理,但火星移民可不是美国当年打伊拉克,希望基地尽管能够容纳将近百万人在里面长期生存,但火星是地球的,不是美国的,你美国人一下子就占去了一半的名额,你让其他国家怎么办?
没错,像非洲索马里、刚果这些堪称赤贫的国家,或许根本就无力参与火星移民这种耗资巨大的游戏,但他们没有能力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而且唐风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搞来的希望基地成为少数国家把持的游戏。自己现在已经是一名准恒星级星核的拥有者,而且这枚星核的成长性还高的惊人,谁知道星核的尽头在哪里呢?
即便是这枚星核仅仅能够成长到恒星级星核,那也足够自己带领整个地球文明走向宇宙了。
谁没有私心?
唐风自个儿都承认,自己有私心。没错,这枚珍贵的星核是自己为自己的家人以及后代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而以后无论是唐贝儿还是唐汝泽,都会长大,唐风还想把他们俩也培养成为一对杰出的人才呢。
自个儿这么辛辛苦苦的搞东搞西,又是上月球又是登火星的,图个啥?还不就是为了那一对宝贝儿女打基础吗?
所以,这个移民火星的计划,是绝对不能够被少数国家掌控的。只有自己才有这个资格掌控这件事。谁说也不成!
谁他妹的敢扎刺,信不信老子直接就把艾瑞克他们叫来?
唐风的底气非常足,所以他才没有给小小布什留任何情面。毕竟小小布什现在代表的是整个美利坚,而不是他个人。
如果小小布什以个人的身份求到自己的头上,让自己照顾一下小小布什的亲朋好友,那绝对没问题。可现在,老子就算是再有本事,也无法把你们全美国的公民都照顾过来啊!
所以啊,还是哪儿凉快您哪儿呆着去吧。
小小布什被唐风的话噎得脸色非常难看,毕竟是美国总统,毫无疑问的这个星球上最有权势的人。现在竟然被唐风当着几十个国家的元首以及几十名大富豪和著名的科学家驳了面子,小小布什的脸色不难看才叫一个怪。
小小布什如同一头发怒的公牛,双手撑着桌子,瞪着唐风,咬牙切齿的说道:“唐,你真的不同意这个提议?”
唐风同样毫不示弱的瞪着小小布什,一点都不退缩的说道:“杰布,今天我们所谈的事情是代表着所有的地球人,我们之间的私人感情在里面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所以总统先生,您的这个提议我坚决不能够接受。”
顿了顿,唐风环视了一下在座的那些大人物,继续说道:“这不仅仅是我的意思,在我回来之前,我曾经在鹦鹉螺号上与离开的外星人进行过联系,所以我很清楚那些离开的外星人是什么意思。对于他们来讲,地球文明的整体进步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他们无偿的赠与,让我们地球文明之间的对抗变得更激烈,所以”
唐风将视线转回了小小布什身上,继续说道:“总统先生,恕我无法答应您的这个提议。如果您真的要继续坚持您的这个提议的话,我想道格家族的艾瑞克先生恐怕也是非常不乐意的。”
这已经是明着威胁了,直接搬出了外星人这座大山。你们美国人不是霸道吗?来来来,和咱们的外星朋友掰掰腕子,看看是你们美国人的肌肉发达呢,还是人家外星人的主炮威力更大
可偏偏这种充满了威胁的话语,在场所有的人都无法反驳。
人家唐风自己掏腰包,一掏就是上千亿美元,耗时五六年的时间,终于搞成了载人火星探索计划,而且在火星上,希望基地还是人家唐风发现的,而且人家唐风现在还是希望基地的直接掌控者。你们说说,你们有啥资格不听人家的话?
不听也可以,那人家外星人会不会把那座基地收回去?人家能够无偿的把那座希望基地送给地球文明,那就有的是办法收回去。你真以为地球上的蘑菇弹能干的过人家的主炮?
开玩笑去吧
唐风强硬的回答,让小小布什无奈的长出了一口气。
没法玩了,这还怎么玩?你这边刚刚提出个提议,人家那边一座外星人的大山直接就压了下来。
这还怎么愉快的玩耍啊?
摆平了最难弄的美国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其实在座的这些人都清楚,火星移民计划,还就真的听人家唐风的。不听?成啊,你自己搞去啊,没人拦着你!
当然,至于你自己能搞出个什么玩意儿来,那可就不好说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零一三章 火种计划
轰轰烈烈的大型航天器建造计划在十天之后就开始展开了。
贝儿公主岛上的商讨一共持续了三天,上百名堪称这个星球最精英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初步制定出了这个规模比当年的曼哈顿工程还要庞大n倍的工程计划,至于这个计划的细节,那还要更多的人类精英进行更为细致的商讨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
这次会议被外界称为“火种计划会议”,因为在这次会议上,尽管存在着诸多的分歧,但最终却是将这个被命名为“火种计划”的人类进军太空的庞大计划制定了出来。
火种,在整个人类文明中占据着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古希腊神话中,远古时期狮子、老虎有利爪和坚牙、老鹰长着强健的翅膀,就连乌龟也有坚硬的外壳作保护,可人类却没有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
人类的这种处境,很让普罗米修斯心忧。于是他就恳求万神之王宙斯,希望他能赐给人类火种。可是,宙斯以为不能给人类太多的帮助,否则就无法统治人类,而且人类还会征服宇宙,直接威胁神的权威。
尽管普罗米修斯万般恳求,宙斯还是不答应赐火种给人类。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普罗米修斯只好带了一根空心的芦苇到奥林匹斯山去盗火种,引起了一场大火,终于把火种带给了人类。
有了火种以后,人们开始变得强壮起来,人类从地里挖出铁矿,用火炼成比狮子、老虎牙齿更坚韧的利器;借着动物怕火把野牛驯服,教他们犁田种地;人类用火还制造了许多东西。有了火,人类不再害怕寒冷和黑暗,也不再畏惧猛禽和凶兽;人类开始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日子,生活变得幸福和美好起来。
而现在,人类开始向外形移民,虽然这颗目标星球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但这种举动所代表的意义,却是和当年人类获得火种之后的大发展没有什么区别。
只要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实施,那么对于人类而言,无疑于让人类又寻找到了一种发展并持续发展下去的希望。
所以,这个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庞大的合作计划,被这个计划的执行者唐风定为“火种计划”。
计划很简单,但也极为复杂。说简单,那是因为“火种计划”的核心就是如何向火星移民,整个计划的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着这个计划展开的。
为了完成“火种计划”,人类将会动用最少三百万人的庞大团队,包括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内的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联手来为“火种计划”服务。各种资源将会以第一等级的优势优先向“火种计划”倾斜,以保证“火种计划”可以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
唐风获得的希望基地可是能够容纳将近百万人在里面长期生存,而对火星的改造,也需要大量的人员以及漫长的时间来完成,所以,“火种计划”的完成日期就是火星希望基地满员之时。
虽说唐风的“鹦鹉螺号”可以一次性拉着二十来名地球人在几分钟之内完成从地球到火星的长途旅程,但唐风并不准备这样做。
利用暗能量作为驱动能量的“鹦鹉螺号”拥有无穷无尽的能量,只要唐风愿意,那么他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希望基地的人类填满。可这样做,对于人类的整体文明的提升一点帮助都没有,而且还会把唐风死死的拴在这种运输人员的事情上,所以唐风这才决定不动用“鹦鹉螺号”。
要想将大量的人类送到火星,那么建造出来的航天器就必须要足够大。虽说在太空中建造的航天器无论是个头还是重量都几乎没有上限,可别忘了,从地表到太空这区区二百来公里的距离,却是横亘在人类面前的一座大山。
就算以“星空”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的运力,一次性也不过是只能够将六名宇航员送入到太空,而建造能够让十二名宇航员到达火星的“巴奈特王子号”,更是让“星空”火箭执行了三十多次发射任务。
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别说是几十万人了,就算是将几百人送入到停留在外太空的航天器中,这几乎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人类目前的运载火箭技术根本就达不到那种要求。
在“火种计划”提出来之际,就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没办法,运载火箭的运力绝对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大一个瓶颈,无论是建造更大的航天器还是一次性将数十名甚至是上百名人类送入到外太空,都是目前“火种计划”团队所无法避免的一个巨大的瓶颈。
正是在这种压力面前,那个探讨了许久但却从来没有被实施的“太空电梯”计划被再次拿了出来。
所谓的太空电梯,其实原理是和普通的电梯是一样的,只不过太空电梯并不是把人或者物资从地面运送到高楼大厦的某一层,而是把人类或者物资直接从地面送入到地球同步轨道中的航天器中。
太空电梯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电梯”的主要部件是缆索,一头固定在地球表面,另一头伸向太空。它的长度肯定超出你的想像—10万公里,约相当于地球到月亮距离的1/4。缆索在两股方向相反的强力—地球引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绷得紧紧的,就像琴弦一样。而且它与地面保持绝对垂直状态,直指地心。其原理就如同小孩子将绳子一头绑上个铁疙瘩原地挥转一样。
我们知道,物体离地球越近,引力就越明显;反之,离地面越远,离心力就越强。在缆索的重心位于距地表6万公里的高度时,它所承受的引力和离心力就会达到平衡,缆索便会矗立空中而不倒,这个高度也就是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
其实早在1960年,苏联工程师尤里?阿尔楚塔诺夫在自己的学术文章里提出过建造“电梯”的设想。后来,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幻小说作家对这一设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更是在他的《天堂的流泉》一书中将“电梯”变为现实。
只是“电梯”到目前为止,因为受到种种原因的制约,因此一直仅仅是存在于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中。而现在,为了庞大的“火种计划”,这项技术立刻就将面临着从科幻作品中走入现实世界的状况。(未完待续。)
第一零一四章 困难和解决方案
“太空电梯”技术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无疑会给地球的航天业带来一次不亚于工业革命一般的意义。
“太空电梯”的安全性是运载火箭无法比拟的,相比于时不时来个爆炸什么的运载火箭,“太空电梯”的安全性无疑要高了许多倍。
同样,“太空电梯”的运输成本也要远远低于运载火箭。现在人类把一公斤重的物资运送到地球同步轨道(geo),成本大约在5万美元左右,而如果“太空电梯”真的能够建造好了,那么这个成本将会立刻降低到20—40美元/公斤。
仅仅是这两大优点,就足以让那些科学家们把目光瞄向了这个目前还处在理论方面的技术。
不过,尽管“太空电梯”在理论上的优越性要远远超出使用化学燃料的运载火箭,但决定建造“太空电梯”也是在目前的技术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方法。
因为要建造“太空电梯”还需要克服许多目前人类还无法掌握的一些科技。
首先一点就是“太空电梯”的缆绳所使用的材料问题。
要知道,建造“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绳差不多要十万公里长,这么长的一条缆绳,光是其重量就高的吓人,而且这么长的缆绳还需要保持足够的强度,因此要建造一条既轻便又有足够强度的缆绳,即便是以目前人类的科技,也是难以实现的。
其实早在几十年之前那些科学家们提出建造“太空电梯”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缆绳的问题。结果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这个坎儿。因为按照那些科学家们的想象,建造“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绳竟然是钢铁制造的。
可这分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即便是钢缆,如果长度超过二十公里,光是其本身的重量,就足以将钢缆本身拉断。而且十万公里长的钢缆那得有多么重?十万吨还是三十万吨?谁又有能力将这么重的缆绳牵引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
所以在以前,仅仅是一个缆绳的问题,就让整个“太空电梯”计划变成了水中花、镜中月。
不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发明了一种最新型的材料,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碳纳米管”。根据科学家们的推算,如果将“碳纳米管”制成一条宽1米,厚度为2微米的缆带,那么十万公里长这样的一条缆带,重量才不过800吨。
也就是说,随着“碳纳米管”技术的出现,人类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材料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
只不过,即便是人类拥有了“碳纳米管”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依旧还不成熟。按照目前人类对“碳纳米管”技术的掌握,仅仅是能够将“碳纳米管”制作成毫米级别的缆绳,距离“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带宽度还差得远。
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碳纳米管”的强度问题。
“太空电梯”所需要的缆绳的强度,最起码也是要在tpa(1000gpa)级,而“碳纳米管”的强度大概在100gpa的级别上(超高强度钢的强度仅2gpa),理论上只能够勉强能够提起缆绳的自重,如果再加上“电梯”轿厢的重量以及更重要的一个制约因素——地球上大气层之内的风,那么从理论上来讲,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碳纳米管”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重任。
缆绳的材料问题是一头拦路虎,同样还有一头拦路虎横在“太空电梯”计划之前,那就是来自地球大气层之内的风!
没错,就是那看不到摸不着的风!
众所周知,地球上是有风的,现在几百米高的摩天大厦在风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幅度10米以上的左右摇摆,那么对于一根上百公里长度暴露在空气中的缆绳来说,要承受的风力是成千上万吨的,这种力量能够轻松的拖动太空电梯脱离轨道。
而“太空电梯”要想安全的运行,那么缆绳就必须要保持静止状态,绝对不能够像鞭子一样在半空中随风到处摇摆,那样的话,别说是电梯的轿厢了,就算把齐天大圣搬过去,恐怕那哥们也没法顺着这条缆绳爬上去的。
因此,如何克服大风给缆绳带来的作用力,就成为了继缆绳材料问题之外的另外一大难题。
“太空电梯”要想成功,缆绳的强度就必须要足够强,而且也必须要足够轻,这样才能够让“太空电梯”的建造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可同样,要克服大气层内的风对缆绳的作用力,那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类似于火箭引擎的发动机来对缆绳进行无时无刻的全方位调整。
而这些火箭引擎个个都是大家伙,重量自然不用说,这么多的火箭引擎加载到缆绳上,拿的增加多少重量?更别说火箭引擎需要的燃料了
因此,这两个拦路虎就像是一对纠缠不清的恋人一样,相互纠缠在一起却偏偏又彼此严重对立,这样就造成了这两个让科学家们无解的难题。
这两个问题对于地球上的科学家们来讲,是一个无解的难题,但对于唐风来讲,不存在什么问题。
首先就是缆绳的材料问题。
目前人类已经掌握了“碳纳米管”的技术,只是这种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先进的材料已经被地球人掌握了,地球人欠缺的是如何将这种技术继续发扬光大。
这就和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样,人类在实验室中已经实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只不过还暂时无法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层面。
所以,针对缆绳材料的问题,唐风决定求助于艾瑞克。
反正唐风早就已经决定向艾瑞克他们索取一部分目前地球人已经摸到门槛的技术了,比如说可控核聚变技术,现在多这么一个“碳纳米管”技术,也就无所谓了。
至于如何克服地球大气层内的风,这个对于唐风来讲就更简单了。对于已经掌控了整个地球的唐风来讲,在地球赤道的某个区域划出一块无风区来,简直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星核可以轻松的控制住流经这片区域的风,让这片区域始终处在一种空气绝对平衡的状态中。
当然,要制造出这个效果,唐风还是免不了要借助艾瑞克他们的名头。毕竟自己在赤道上制造这么一个无风区,哪儿有外星人制造无风区来的更能让人相信呢?
外星人的技术先进嘛,制造这么一个无风区绝对不是什么难题(未完待续。)
第一零一五章 掌控火星
第一零一六章 最拿手的
第一零一七章 返回地球
第一零一八章 不一样的星核空间
第一零一九章 对付太阳的标准
第一零二零章 暗能量星核分体
第一零二一章 给火星核加压
第一零二二章 火星巨变
第一零二三章 元首们在想......
第一零二四章 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