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用心
顾韫已经进了屋,听到院里母子的对话,她扯了抹笑。
纪安是借着回家探亲,才去打听纪安的事情吧?
那是纪安的事,顾韫也想看看纪安能折腾出个什么来。
晚上纪妈妈做饭就犯了难,她们是买了菜和肉,可是娘子没有开口她也不敢拿出来,她还记得上次儿子把娘子买米的事告诉老爷们的呢,最后害得娘子被骂。
经了那事,纪妈妈也不敢再和儿子多说什么。
晚上只熬了些粥,纪安对吃食也不挑,吃了一碗粥就放下了,纪妈妈到是满眼担心,怕儿子饿到,顾韫看到这一幕,还真想安慰纪妈妈几句,纪安从上元县回来的,怎么可能会饿到自己,怕是中午吃的太好,也知道家中没有好吃的,所以中午就都吃足了。
这些话想归想,人家到底是母子两个,顾韫也没去劝。
晚上顾韫早早歇下,纪妈妈还在厢房里和儿子说话。
“妈,刺史府要办宴会,邀请大娘子和二娘子都过去,因为大娘子在老宅,所以老爷也没有让人通知大娘子。”
“这次宴会会来很多勋贵世家的人,大娘子现在年岁还没有订亲,到也不失是个好机会,明天你抽空劝劝大娘子,也不要错过这次机会。”
纪妈妈听到关乎未来的婚事,也上了心,“宴会是哪日?”
“三日后。”
“时间怕是来不急了,大娘子连件像样的衣裙也没有,去参加那样的宴会哪能不打扮一下。”
“成衣铺子什么样的衣服没有。”
纪妈妈迟疑了,以前不敢想,昨日大娘子刚得了笔钱,虽不知道是多少,可那样的贵公子怎么可能给的少了,最少也得五十两吧?
“我想着阿娘说过的话,咱们能有今日也是大娘子心善,这才借口看你回来的,这事阿娘明日和大娘子说了,待回县里只说有事,万不能说是知道宴会才回去的。”
“这样好吗?”纪妈妈想问的是不说为了宴会,那回去还有什么用啊?
结果话到嘴边就变了。
“这有什么难的,一样的子女,有宴会只二娘子去,大娘子为何不能去?而且刺史府那边邀请的就是大娘子和二娘子。”
听说是这样,纪妈妈了也就放心了。
见到色也不早了,纪妈妈又叮嘱儿子在老爷那边万事照顾好自己,这才回去歇着。
次日一大早,纪安没有用早饭,天刚刚放亮就走了。
顾韫起来的晚,起来时纪妈妈已经熬好了粥,就着咸菜,用早饭时纪妈妈才提起县里的事,“安哥和我说这些时我心里也觉得这事挺重要,这样的机会难得,娘子平日里不在乎,这次可不能不上心,若是能寻到一门好亲事,岂不是更好?”
“我冒然回去,阿奶原本就不喜欢我,怕是更加误会我贪心,还是算了。”顾韫一听,就品出纪安的用心,无非是让家里人更厌恶她。
既然没有通知她,显然父亲那边也是做了主的,她还这样回去,就是在变向的不满长辈,对她刚刚有改观的父亲又怎么看?
刚生出来的那点好感又被消耗光了吧?
顾韫虽不在乎家人的好感,却也不想被纪安当成傻子算计。
纪妈妈也不傻,或者说很聪明,顾韫一句话虽没直白的说,她也品出不对来了,不过转眼的功夫,脸色就变了。
“娘子....安哥一定是没有想到这个。”纪妈妈想为儿子辩解,自己都觉得理由太过无力。
她呆滞的喃喃道,“怎么会这样?安哥为什么要这样做?”
“妈妈想多了,正好妈妈说的,纪安是没想到这,你也不必往心里去。”
纪妈妈听了这话,心里越发愧疚,“娘子....”
再多的话,她也说不出口,声音也哽咽起来。
她不明白安哥怎么就长歪了呢?明明小时候那么乖,果然不是....
纪妈妈不敢再想下去。
县城里,纪安一直在等着人回来,结果一直到了宴会这日,纪安也没有看到人来,心下不由得失望,神色间也带着抹戾气。
顾蓁蓁穿着新做出来的衣裙,忍不住又往镜子里偷偷看了一眼,最简单的发髻上戴着两个新买的蝴蝶簪子,虽是银的,却也是顾蓁蓁第一次拥有。
“我家蓁蓁虽是农户出身,可看看这通身的气质,便是大户家也比得过去。”顾老太太看了也满意,又叮嘱顾城一定要照顾好妹妹。
顾城是跟着父亲一同去,他不说说他在男客那边,知道说了也没有用,所以阿奶说什么只是应着。
刺史府宴会,府门前一大早就排满了赶来参加宴会的马车,顾家人是走路过来,看到这一幕,顾蓁蓁有几分难堪,更让她难堪的是她只能走角门。
好在角门里来的客人也多,顾蓁蓁在人群里低着头,冲冲进了府,一直被下人带到坐位上,这才暗松口气。
结果一抬头,心就又酸了。
宴会是在院子里办的,四周用锦布围着,又放了很多暖盆,所以并不会觉得冷,桌上摆有果盘,穿着华丽的下人端着点心茶水在茶几间穿梭。
顾蓁蓁出身低,位置被安排在最后面的角落里,身边坐着的都是家世低的,衣着布料是不如顾蓁蓁,佩戴的首饰却比顾蓁蓁好。
顾蓁蓁窘迫的握紧衣袖下的手,微微扬起下巴,不去回视打量她的目光。
她知道身边的人在偷偷议论她身上衣裙的布料,这布料是二公子道谢顾韫的,刺史府拿出来的又岂会是便宜货。
顾蓁蓁开始也并未上心,直到这一刻因为身上的衣料甚至引得前面那些贵女们都回头打量时,她才知道这布料有多珍贵。
她并没有因此而心下得意,反而有些坐立不安。
她想到二公子突然提起宴会,她才能来参加宴会,或者说她们姐妹才有资格来参加宴会,而布料又是二公子送阿姐的,再往后推,也就是说二公子是想让阿姐来参回宴会。
想到这,顾蓁蓁后背升起一抹冷汗。
第132章:特例
顾蓁蓁坐立不安,一直被人偷偷打量,脸上挂出来的笑也越发僵硬,好在徐夫人过来,一切目光才从她身上移开。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就听身边的小娘子问她,“你是顾家娘子?”
顾蓁蓁微呀的看过去,确实并不认识对方,才问,“不知小娘子如何认得我的?”
小娘子看着有十三四岁的样子,单眼皮皮肤也有些黑,甚至有些粗糙,回话时略有些不害羞,“我是听我阿娘说的,她说刺史府二公子为和顾家娘子道谢,便是金陵那边赏有云月锦也送了顾家娘子,今日看娘子身上穿着的衣裙,我这才猜了出来。”
云月锦。
顾蓁蓁听了心又是咯噔一下。
她虽是小门小户,却也知道云月锦是什么,那是皇家贵族才能穿的布料,便是有勋贵世家穿了,那也都是皇家赏下来的,只是这一赏下来,很快主不会被各世家知道,足以见得这云月锦的贵重之处。
更重要的是云月锦名气大,就是因衣实晚上在月光的映射下,似有流云在涌动,这才是它的出名之处。
顾蓁蓁万没想到二公子给姐姐的谢礼是云月锦,若是知道怎么也不会拿出来做衣裙,更不会穿。
这才明白为何刚刚那么多人盯着她看。
她这边心思万千,旁边的小娘子还在说,“我姓纪,家父也是刺史大人门客,你是顾大娘子吧?听闻府上有二位娘子,怎么不见二娘子?”
顾蓁蓁尴尬的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回答,她后悔刚刚在对方认错她身份时就该解释清楚,结果哪知道对方一问再问,再这样拖下去,只怕后面更不好收场。
“纪娘子误会了,我在家中排二,长姐在老宅没有回来,所以这次才没有过来。”顾蓁蓁看到对方变得错愕的脸,心里也恨的紧。
明明来参加宴会是好事,谁知道就发生这样的事。
此时她没有了穿主有衣衫的欢喜,只想快点回家将这身衣裙换下来。
纪小娘子到也是个性子好的,只是笑了笑,又道歉说认错了人,并没有鄙夷之色,让顾蓁蓁也暗松了口气。
前面徐夫人正在和相国夫人说话,如今南朝的兵权掌在刺史府,而朝中党权的是吴相国府,所以两位夫人坐在上首,可谓南朝最贵之人。
两夫人身边又各自带着女儿,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徐家嫡女身侧还坐着吕施施。
远远坐在角落里,听着上面不时传来说笑声,顾蓁蓁已没了向往的心情,越是看那些越是让她自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见各家小娘子都起身。
还是身边的纪家小娘子提醒她,“徐夫人说花园子里的梅花开了,让娘子们过去赏梅,咱们也过去吧。”
顾蓁蓁没有认识的人,到是这位纪家娘子主动搭话,化解了她的尴尬,两家又皆是刺史府门客之女,相比顾家与刺史府有恩,顾蓁蓁反而能压纪家娘子一头。
两人跟着众人身后去了花园子后面,人还没有进园子,就先闻到了花香,顾蓁蓁步子慢下来,眼见着那些人三两结伴而去,便是纪家娘子也遇到熟悉的人走开了,反而她自己落了单。
“可是顾家娘子?”一丫头站在青墙下,看着顾蓁蓁。
顾蓁蓁停下来。
那丫头见了就走上前来,先福了福身子才道,“既是顾娘子,便与奴婢走吧,夫人叫顾家娘子过去。”
顾蓁蓁眼睛一亮。
说了句劳烦,也不多想,便跟着小丫头离开。
开始心里还在高兴夫人没有忘记她,可是随着越走越僻静,她也察觉出不对来,“劳烦姐姐,咱们这是去哪?”
见小丫头不停,顾蓁蓁却停了下来,小丫头见了,这才停下来,“顾娘子快些吧,莫让夫人等久了。”
顾蓁蓁不走,反而往后退,“你到底是谁?夫人正在府上招待客人,又岂会躲到府中僻静的地方?”
“顾娘子误会了,夫人是有事要交代娘子做,这才让我带娘子到无人的地方。”
顾蓁蓁却不管那些,转身就走。
小丫头见人走了,眼里闪过一抹狠意,以为是农户家的好骗,却没想到挺精明,小丫头大步追上去,伸手就要抓人。
顾蓁蓁觉的避开,又灵机的回身用力推了小丫头一把,将人推倒后,按着来时的路往回跑,她也不知道跑了多久,刺史府又大,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迷路了,几乎是一样的小道,却又不是她先前走过的。
顾蓁蓁发髻也乱了,眼里也聚满了泪,又不敢喊人,直到一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她才似在黑暗里看到了光,不管不顾的跑了过去。
“二公子,救救我。”
眼见着人从长廊里走去不见身影了,顾蓁蓁追不上人,心凉了下去,结果眼前消失的人却又突然折回来,站在原地打量着她。
“顾二娘子?”对方似在确认她的身份。
一瞬间,顾蓁蓁眼里的泪就涌了出来,她三步并两步走上去,“二公子,有人要伤害我,是一个小丫头,带着我去没有人的院子,我....我跑开后走丢了。”
“有这种事?”谢衡先打量她一翻,神色严肃起来,“你跟我来。”
沉默中,顾蓁蓁的心已经提了起来,听到谢衡并没有怀疑她,而是相信她,这才松了口气,快步的跟上去。
两人这一次并未走的太远就进了一处院子,里面有下人看到谢衡进来,忙上前见礼,谢衡大步往里走,一边问,“让人去看看母亲在哪里?若是身边没有重要的人,就说我这边有事寻她。”
下人得令退了出去。
顾蓁蓁安静的坐着,谢衡又让人上了茶水和水果,顾蓁蓁此时安定下来,看到衣袖,又想起衣料是二公子送给阿姐的,现在阿姐没有来,她却穿上了,让人怎么看?
顾蓁蓁窘迫的低着头,偏怕什么来什么。
“你家就你一个人来的?”
顾蓁蓁深吸一口气,知道躲不过抬起头来,“阿姐在乡下,所以就我一个人过来了。”
第133章:紧迫
谢衡放下手中茶盏,一脸的惋惜。
“原来是这样,到是不巧,只是这样的宴会一生也难得遇到一次,错过再想遇到怕是难了,我记得母亲那边提前五天便告诉你消息,你家中没有人去乡下通知她?”谢衡说的一脸无害,却句句问到点子上,顾蓁蓁想随意敷衍几句糊弄过去都不行。
“阿父让人送了信回老宅,只是阿姐说不喜欢这样的宴会,便没有过来。”被紧盯着,顾蓁蓁解释出这一句,只觉得一层虚汗将衣裙都打湿了。
谢衡点头,“到也是,看你顾大娘子的性子便不是个爱凑热闹的,小娘子便该如此安静。”
顾蓁蓁:....那她过来了,按二公子的想法她岂不是个爱显摆又不安静的人?
可观二公子的神色,又没有嫌弃她的样子,顾蓁蓁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是啊,便是阿姐帮过二公子又如何,不过是个农户女,二公子也不会关注她。
就是此时问起来,也是念着帮过二公子吧?
这时有脚步响起,只见徐氏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丫头。
她先是看向谢衡,又想到今日的场合,这才看向一旁的顾蓁蓁,“你这孩子,出了事怎么不去寻我?到老二这里来,我听到下人送的消息,还以为出了事,忙撇下众人急急过来,好在你没事。”
顾蓁蓁早在人进来时就起了身,一听徐氏的话,被吓到了,“是我没说明白,到是害得夫人担心。”
嘴上道歉,心中却委屈的厉害,明明她是被欺负的,差点被人害了,最后夫人反而指责她多事。
若是父亲位居高官,她又岂会被人欺负。
心中再是委屈,顾蓁蓁也知道不能表现出来。
徐氏嘴上说着没事,又说委屈你了,敷衍的安抚几句,却也没有再提她刚刚被人带到无人处的事情,之后便叫了身边的问兰将人带回花园那边去。
顾蓁蓁心中满是委屈,神情恍惚的跟着问兰走了。
徐氏这才坐下来,“你也是胡闹,今日府上是什么事?你父亲马上就到府中,便是有事也得压下去,何况还没有什么事,小户人家出来的不懂事,你还不懂?”
谢衡忙认错,这时露出几抹羞涩来,“儿子原听着相国家大娘子来了,还不等过去便遇到这事,又不好不管...”
相国家大娘子吴墨婉?
徐氏可是知道谢衡曾陪着吴家这位大娘子上过街,衡哥的性子冷又硬,很少能做这样的事情,今日提起吴墨婉又露出这副害羞的样子。
徐氏脸上的笑慢慢沉下去,“你知道便好,前面还有事,离不得我,我先回去。”
这一次,徐氏没有多停留便走了,身边只跟着另一贴身丫头元香,见夫人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话,一直回到园子里,这时有问兰过来,元香才趁人不注意离开,唤了一个小丫头低耳几句,一盏茶的功夫,那小丫头便出现在了谢尚的屋子里。
谢尚听到小丫头的话挥手让人下去,待人离开后,才笑了,“我说老二吃这么多的亏怎么不急呢,原来是这个打算,想借吴相国府的势力,不过一个养子也想娶贵家女,不知所谓。”
第134章:抢人
富贵低头待立在一旁。
心里却有不好的预感,若是别的事由着大公子胡闹也就算了,可是相国府的小娘子,那岂是谁都能动的。
如今面上吴相国与老爷一派和气,暗下里却是两相抗衡之事。
吴相国在朝中势大,老爷这边也不好撕破脸,老爷手里有兵权,吴相国也不敢硬来,这样一来两边各做各的,谁也不去招惹谁。
“收拾一下,本公子要去会会吴府的小娘子。”
富贵哪里敢深劝,只能过去服侍主子换衣袍,随人出去,谢尚的腿还没有好利落,按大夫交代的不能乱动,可谢尚的脾气又在这里摆着,哪有人敢劝。
其它事情不由富贵去做,自有暗卫去办,只是人去了很快就又回来,暗卫单膝跪地,“老爷传令过来,让大公子在屋子里好好休养。”
谢尚嘴角的笑意深了几分,“父亲回府了?”
“是。”
谢尚半响才叫富贵扶他进屋,片刻后富贵便退出了屋子,他冲冲离去,屋子里谢尚等了一会儿,确定暗卫盯着富贵去了,这才掏出哨子轻吹一声,很快就有一道黑影落在屋内。
“主子。”
“父亲回来,众人都聚在前院,女眷那边都在园子里,将吴相国府的小娘子引过来。”
黑影应声退下。
花园那边,顾蓁蓁被人带回来之后,就坐在位置上再也不敢乱走,夫人那边虽什么也没有说,可是刚刚埋怨的话,还是让她心里没有底,怕人秋后算帐。
一众女眷除了各家夫人,在花园子里留下的都是小娘子们,出身高的自是凑在一起,到是小门小户出来的,有家里长辈交代过,也不敢太过随意。
顾蓁蓁坐在角落里也没有认识的人,所以看到的能更细一些,远远见吴相国府的小娘子明明在与众人说话,却似看到了什么,突然起身走了。
回想自己遇到的事,顾蓁蓁也知道对方对她身份高贵,不可能是那样,却还是忍不住起身跟了过去。
左右没有人,只看到吴家小娘子进了左侧的角门,顾蓁蓁深吸一口气,提裙跟了上去。
虽不明白吴家小娘子为何身边的下人都不见了,顾蓁蓁却不急多想,本能的认为吴家小娘子遇到了与自己一样的事,若是她能救下吴家小娘子....
顾蓁蓁越想越兴奋,进了角门才发现院子很大,摆设上也极为华丽,心下微微惊呀,竟不知道有哪个主子的院子的角门与花园挨着。
“你是谁?”还不及顾蓁蓁去寻人,就听到一道女子怒斥的声音人后院那边响起,“我管你是哪个,竟敢在刺史府做出如此下等之事,我到要回去让家父问问刺史大人这是何意?当我们吴相国府好欺负不成?”
是吴家娘子。
在听这话,顾蓁蓁眼睛亮了起来。
她奔着声音的方向而去,眼见着离声音越来越近,眼前一道黑影闪过,骤然拦下她去路,脖子上更是突然传来一道凉意。
顾蓁蓁没有看清脖子处放的东西,却看清子身边突然多了个黑暗蒙面男子,他手里提着剑,正是横在她脖子上的东西。
第135章:出面
屋子里明明站着四个人,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开口。
吴墨婉紧抿着唇,面上带着怒气,便是看着后来被侍卫带进来的小娘子,知道是为救她而来,也没有露出感激的神色。
一双美目恨恨的瞪着对面几步远处站着的谢尚,恨不能在他身上戳出几个洞来。
谢尚到是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顾蓁蓁。
“到是有趣,先前本公子让人请顾小娘子你自己跑了,如今到是自己送上门来。”
顾蓁蓁早就吓的面无血色,听到眼前男子的话,两腿一软,用最后一口气撑着才站住,“你....你是大公子?”
“认出来了?”谢尚嗤笑,到是有几分眼利见,难怪能入了母亲的眼。
顾蓁蓁不明白大公子先前为何引她出去,看大公子对她的态度也知道不是好事,她咬咬唇,“小女子先前是见有人呼救这才进来,已经和侍卫解释过,只是不知大公子寻小女子何事?”
谢尚的腿没有好利落,所以一直坐在椅子上,他挑起眼皮,一边玩着手里的核桃,“何事?这到是不好说出口,反正....不是好事。”
眼前着顾蓁蓁吓到的脸,谢尚满意的笑了,这样的人竟救了老二,倒是让她撞了大运,可惜坏了他的好事,那便是他谢尚的敌人。
吴墨婉的性子已经磨光了,扭身就走,她的动作引得屋里几人齐齐看过去,却没有人拦着,直天吴墨婉推了几次,门仍旧推不开后,她回过身来怒了。
“谢尚,你不要欺人太甚。”吴墨婉长的很美,这样的人就是生起气来,也影响不想她的样貌。
唯一的区别是她眼里迸出来的冷意,那是普通世家小娘子所没有的气场。
谢尚不急,挖了挖耳朵,“吴娘子,我都说了是心里爱慕于你,才请你过来说话,自是不敢对吴娘子有别的企图,吴娘子何必动怒。”
“无耻,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爱慕本娘子?”吴墨婉冷嗤。
谢尚这种人,敢在府中就做出这种事,吴墨婉也是心虚被抓了把柄在手中,她是听身边的小丫头打听到二公子身子没养好,并没有去迎接刺史,而在后院,这才偷偷寻了过来,更是将身边的下人打发掉。
哪知道打听来的是个假消息,反而上了谢尚的当。
这样的事谢尚若是吐出来,她的名声也完了。
所以她不敢冒然惹恼谢尚,可眼下却是再也受不住这样的侮辱,面前有个农户小娘子,那是吴墨婉平日里眼神都不会多给一个的小家小户,此时让这样的人看到她被刁难,岂不是羞辱?
“大哥,父亲在前院门起你,大哥还是先过去吧。”一道男子声音在门外响起。
谢尚面上的笑一沉,慢慢站起身来,“来人...”
“大哥,父亲身边的刘忠在院里等着大哥。“
言外之意,谢尚的人已经被老爷的人控制住了。
谢尚眼里闪过一抹恨意,大步走了出去。
至于屋里的吴墨婉和顾蓁蓁,他连个眼神都没有多留。
吴墨婉却是在听到谢衡的声音后,脸上升起了欢喜,待门一开看到人,再也忍不住,“二公子,你总算来了。”
她声音已经哽咽起来。
第136章:温柔
吴墨婉的声音刚落,谢衡的目光便直直的看过去,人更是在下一秒走了过去。
虽面上神色不变,可从举指间还是能看出来他的急切。
谢尚人走至院门,回头看到这一幕,眸光又黑了黑,最后扬长而去。
“二公子。”吴墨婉近乡心怯,看着近在咫尺的人,满肚子的委屈也化成了欢喜。
“吴娘子没事就好,前院宴会已经开始,随我这边走吧。”谢衡深深的看着对方,才收回目光。
神态间流露出的留恋,便是站在一旁被无视的顾蓁蓁也看得出来。
二公子在他们家也呆过几日,人看着冷淡话也少,竟不想有这样温柔的一面。
这样优秀的儿朗,还有这样的身势,心中爱慕的自然是相国府这样的小娘子。
顾蓁蓁心里很酸,却又说不出是什么样的酸。
一路上,她默默的跟在两人身后,直到快进园子,两人停下,谢衡的目光才落在她身上。
“顾小娘子,今日之事对女子名声不好,希望小娘子将这事忘记。”
顾蓁蓁紧了紧手中的帕子,“二公子放心,小女子定不会对外人提起。”
谢衡道了谢,待再没有多余的话要说,而是又体贴的叮嘱吴墨婉几句,才目送着人进去。
吴墨婉是相国家的娘子,一出现自是吸引人目光,这样反而让人忽视掉后面悄悄回来的顾蓁蓁,坐在位置上,纪家娘子还关心的寻问了两句。
顾蓁蓁只说内急,心不在焉的打发掉了。
宴会过后,顾蓁蓁便又由下人引路从角门出府,顾城早早主不守在外面,看到人出来迎上来。
“一切还顺利吧?“顾城本能的问了一句,结果看到妹妹脸色不好,神色一变,却也知这里不好多说,“先回家吧。”
顾蓁蓁点头,兄妹两个又与不远处的顾学之碰头,父子三人才往家里走。
路上,顾蓁蓁不敢隐瞒,把她差点出事的事情说了,将跟着吴墨婉的事情抹掉,顾家父子听说女儿是被顾府大公子盯上,而且还很不善,一时也严肃起来。
顾学之又细问了问,“你确实是第一次见大公子?”
顾蓁蓁不敢撒谎,“若不是二公子急时赶过来,又有大公子那翻话,女儿根本不知对方是大公子。”
“这事到是也能说得通,二公子在军中势大,大公子心里一直不舒服,听说两人关系很不好,当初咱们家救下二公子,也难怪大公子对你不善。”顾学之这几日在营中当职之后,慢慢也听到一些消息。
还有一些同僚看他的目光也透着同情和怜悯,也正是因为这个。
顾学之能有什么办法?他能搭上刺史府是因为二公子,就是想去向大公子投诚,别人怎么看?
顾蓁蓁听到是这个原因,到是松了口气,却又有些埋怨,想到二公子只顾着关心吴家娘子,忽视掉她,怎么说她也是他的救命恩人啊。
现在他们家又因为他而被大公子恨上,说起来他们也是二公子的人啊。
第137章:愁容
顾蓁蓁到底只是个内宅女子,又出身农户,有些事情想不通便也不想了,反而是今日顾学之听到女儿在府中的事,面上虽安抚着女儿不必多想,他自己晚上却是睡不着了。
从血缘上讲,大公子是刺史的亲生儿子,又是独子,将来刺史的一切自然是传给自己亲儿子。
既便是现在二公子再军中有威望,也不过是为大公子做嫁衣。
以此推断下去,被归到二公子一派的人,前景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顾学之有大志向,眼见着未来是条死路,自是心里犯愁。
钟氏见丈夫没睡,也撑着困意陪着,顾学之回头见她频频打哈欠,才淡淡道,“睡吧。”
突然的声音吓到钟氏,她慌乱的放下手中纳的鞋底,“夫君我还不困。”
“我也要歇了。”妻子单独面对他都如此,顾学之心里有着主产不出来的无力感。
顾学之原本视线已经从妻子身上离开,却又落回去,看着妻子,他脑子里骤然想起了大女儿,在他的记忆里大女儿与妻子很像,在家里几乎是被忽视的存在。
想到二公子与大女儿之间的渊源,还有二公子给的谢礼,特别是那两匹从宫里出来的云月锦,顾学之突然就有了想法。
钟氏正在铺被子,察觉到丈夫看她又停下来,回头看过去,顾学之心中的困扰得到了解决,此时心情也好,态度也胜过刚刚。
“没事,早点睡吧。”顾学之起身出去。
钟氏一向心思单纯,丈夫说什么便做什么,也不曾去多想。
而另一边的刺史府里,谢袁一脸冷色的看着地上跪着的儿子,徐氏在一旁坐立不安,想劝又不敢开口,只能救助的看向站在丈夫身边养子。
可惜,谢衡低着头,徐氏频频看了几次,见人都没有察觉,只能放弃。
谢尚一脸倔强,“儿子不过是爱慕吴家小娘子,这才让人请到后院说话,儿子哪知道吴家小娘子胆小会吓到。”
“胡闹。”谢袁大手拍在桌上,震得桌面上摆着的茶盏也哗啦做响。
徐氏吓的身子又绷直了几分。
“在大营中你就不安分,带着外面的人回大营,不过上了一次战场就伤了腿,看看你和废物有何区别?”谢袁说不失望是假的,可惜他命里子女缘薄,这些年即便是身边换了一拨又一拨的通房,肚子也再没有动静,只有正妻生下的这一子一女。
只是不想他在外面立业时,儿子已经养歪。
谢尚嗤笑,“父亲觉得我不行,不是还有老二吗?养子也是子,父亲难不成还怕他不孝顺你?”
“放肆。”谢袁眼睛瞪得大大,心知这逆子什么话都敢说,养子又在身边,不想敢再深说,只能牵怒到妻子身上,“看看你养出来的好儿子,在自己府中就闹出这等事情,让我怎么和相国府的人交代?”
徐氏冷着脸,“养不教父之过,你若嫌弃我管的不好,就自己带在身边,还是你整日里只管着与那些贱人玩乐,也没空管儿子?”
“你....你看看你说的什么话,难怪他越来越无法无天,都是你惯出来的。”谢袁羞恼起身,“我还有事,没空与你争吵。”
“衡哥跟上我。”谢袁往外走,路过亲子身边时冷声道,“什么时候天亮什么时候再起来。”
两人一前一后离开,徐氏看着后面那道小身影,才收回目光。
最后落在儿子身上,她脸色又是一沉,慢慢起身,一边捋着头发一边往外走,“你自己惹的事自己承担。”
谢尚神色不为所动,大厅里只剩下下人,他才慢慢站起身来,根本不管先前父亲留下的命令。
富贵见此上前扶着主子在一旁的椅子处坐下,“人去哪了?”
“老爷带着二公子去了书房,听说朝中来了圣旨,宣老爷进金陵。”
“是啊,这次边关战事,他又要升职了,怕是我们全家都要搬到金陵去了。”谢尚嗤笑,“宴会后来老二可又与吴家小娘子有过接触?”
“吴家小娘子回去之后,便将事情与吴家夫人说了,吴夫人很生气,不过片刻便带着人走了,并徐氏是事后才打听出来,那时吴相国府也派人找老爷问话。”之后老爷就发现了这件事情。
谢尚笑了笑,“到了金陵更好,事情变的有趣起来。”
富贵看到大公子的笑,心里忍不住害怕,今日之事他已经被罚了二十板子,大公子再这样闹下去,他这条小命怕是也不长了。
偏他一个下人,又哪里能劝得住主子。
刺史府宴会后第五天,刺史带着两子进了金陵,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县里却传出了流言,说顾家大娘子有意刺史府二公子,顾大人十分生气,从一开始回都和县之后,就将人赶回了老宅。
事关刺史府二公子,这样的流言自然是越放越大。
徐氏听到之后,立时就来了火气,让人传了顾蓁蓁到身边问话。
顾蓁蓁一脸惊讶,“夫人说的事小女从未听说,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你们竟未听说?”徐氏脸色仍旧不好,“无风不起浪,若是没有这样的事,又岂会传出来?府上大娘子与二郎之间缘分确实非同一般,便是施施那边也说起过,当初边关战事,你阿姐也是见过二郎的。”
“夫人息怒,我家小门小户,又岂敢生出那般心思,定是哪家知道我父亲入了府上的眼,心生嫉妒才在背后说这般话。”顾蓁蓁站起身来,沉声道,“在家中时阿父就一直说,他是刺史门生,纵然救过二公子,当时也并非知道二公子的身份,我虽将人救回来,可一直照顾二公子的虽是阿姐,却也不曾...”
“照顾二郎的是你阿姐?“徐氏身子往前倾,手中帕子也捏紧。
顾蓁蓁欲言又止,“小女不敢隐瞒夫人,确实是我阿姐照顾二公子,甚至有一次被我阿父撞到,阿父很生气....后来二公子也急急离开,许正是因为这样。”
这时,顾蓁蓁又保证道,“我阿父说了,他是府上门客,心中主子只有一个,便是刺史大人,与二公子之间的关联,也多是因阿姐而起,要说起来因这事我阿父心中也确实生气,这才将人一直不留在身边。”
“那外面传的岂不就是真的了?”徐氏手拍在桌上,“好个不知羞耻的东西,到是你父亲还知道轻重,不然换成不知深浅的,岂不是乱了规矩。”
第138章:名声
顾蓁蓁怯声的帮着解释几句,在徐氏那里都没有换来好话。
“原本这件事情我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是二郎是何人?岂由这样的事情乱传,既然你父亲已经处置了,我便也不再追究,只是日后有你那位长姐还是少与二郎碰面的好。”
顾蓁蓁忙应下,又是道歉,“夫人莫要生气,我阿姐她只是....没想到会闹成这样。”
“你也不用一再的帮她解释,时辰不早,今日我便不多留你了。”徐氏原本就不待见这小门小户的,当初若不是在王老夫人那被顾家大娘子落了面子,又岂会多次招这个顾二娘到身边来。
顾蓁蓁想到父亲叮嘱的话,态度越发恭敬,一直回到家中,见到父亲今日早早回来了,这才把在刺史府的事说了。
“日后无事,便不要叫阿韫回来了,就让她守着老宅吧,待我寻合适的人家,早早将她嫁了。”顾学之听到徐氏还是牵怒到顾家,心里也不痛快。
可是眼下已经舍了长女出去,只盼着大公子那边也能听到这个消息,而不会觉得他们顾家是要依靠二公子的,这样日后也就不会针对他们顾家了。
顾老太太最是不待见大孙女的,“要照我说的来,哪里会发生这样的事。”
顾学之心虚的没接这话,“阿娘,大营里还有事,我先回去了,晚上回来再说。”
真正说起来,顾家还是靠着大女儿在建福寺无意间救下刺史夫人,这才搭上刺史府的,并不是因为二公子,这一切的功劳是大女儿,如今将错都推到大女儿身上,顾学之自认是君子,今日是却做下这等事,总觉得走到哪别人看他的目光都怪异起来。
家中除了一直看不待见大孙女的顾老太太,其他的多少心里都明白真相是什么。
可没有人站出来说,顾韫自己本人又不在,便是在了家里现在有事,要她将罪名担下来,她也不能推脱。
顾韫在老宅那边,跟本不知道县城里的事,还是隔了七八日来县城里买口粮,听人私下里议论,里面又提起她,她这才知道。
纪妈妈同样一脸气愤,“娘子,怎么会是这样?”
顾韫抿了抿唇,前世有关她与谢衡的流言,还是在进金陵之后,今生到是提前了,想到后来家中听到流言的事,而她很快就被送到庄子上,最后又急忙找人嫁了。
难不成今生还要走老路吗?
不。
顾韫眼里闪过一抹坚定的目光,她扭头看向纪妈妈,“妈妈,我想离开这里,找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妈妈可愿跟着我?”
“娘子。”纪妈妈被吓到了,一时也忘记了回答。
顾韫笑了一下,“我瞎说的,妈妈不必当真。”
纪妈妈回过神,神情却凝重起来,“娘子去哪,奴婢便跟到哪里。”
“先去买口粮吧。”顾韫不再提这事。
她心里却在算计着手里的银钱,还能够生活多久的。
前几天那位公子买香料方子给了一百两的银票,这一百两足够她换一个新地方生活。
第139章:相看
顾韫这次进城,没有回家里,和纪妈妈买了东西便回了老宅。
却在第二日发现家里回来人了,回来的不只有顾老太太,身边还跟着个妇人,妇人能说会道,人还没有进院子,笑声先传进了屋里。
待看到顾韫后,热络的迎上来,“哟,这就是大娘子吧,长的和朵花似的。”
人也没规矩,说话时,还去拉顾韫的手,粗糙的手指在顾韫的手背上搓着,“看看这手多嫩。”
顾韫开始还能忍着,结果几次试着抽回手无用后,生气的直接将手甩出来,目光一冷,看向妇人。
妇人面上的笑顿了一下,然后立马又恢复了刚刚的样子,回头对顾老太太道,“老太太,你家大娘子可真是我见过长的最水灵的。”
顾老太太满意的笑了,由着小孙女扶着进了屋。
纪妈妈在后面拉着顾韫,“大娘子,老夫人这是....”
“没事。”顾韫想至前世的事,今生再看到这一幕,也不在意了。
进了屋,顾老太太已经上了炕,而炕上原本铺着的小毯子也被她扔到里面,小毯子是新做的,摸着软和,看得出来里面的棉花也是新的。
顾韫一进来,她目光也透着不快,“原还担着没让人送信,家里不能待客,不想整理的也很好。”
她又拍拍被丢在身旁的毯子,“这个做的不错,正巧现在天气还冷着,我一直想要个这样的毯子,等闲着你抽家也给我做一个。”
家里没给过钱,大孙女还过的这么好,连小毯子都做了新的,顾老太太一向知道大孙女有私心,也知道藏私房钱,可亲眼看到,心里还是不舒服。
要不是眼下有客人在,她哪里会忍着不说。
“阿奶,你喜欢我做给你,阿姐一个人在老宅,就是做好了还要送去县里,来回路上也耽误时间。”顾蓁蓁帮着顾韫解围,“还是阿奶只让阿奶尽孝道,不让我进孝?那孙女可不同意。”
顾老太太目光冷冷看了一眼大孙女,待落回小孙女身上,笑了,“行了,就你想的多,不过是件小毯子,还让你挑出这么多错来。”
“孙女不管。”
“好好好。”顾老太太这才真正笑了,又对一旁的妇人道,“让你见笑了,我家这个小的被惯坏了。”
“老太太说笑了,二娘子这是要尽孝道。”妇人会说话,之后又提了县里其他人家的小娘子,相比之下,自然是说的顾蓁蓁好的不能再好。
三人说的热闹,只有顾韫从未插过话。
今日回来就是奔着顾韫的,又怎么可能让她当空气,顾老太太清了清嗓子,“你父亲给我看中一门亲事,这是县里的王媒人,今日就是过来相看你的,然后再去男方家。”
顾韫低头不语,也不抬头,只能看到她垂头拧着衣袖。
王媒婆是听说过顾家大娘子性子老实又闷的,结果进院时就发现与传说中不一样,可是此时再看,又觉得与传闻中一样。
她惯是个会看眼色的,见气氛尴尬,立马打圆场,“大娘子这是害羞了。男方家中是开成新铺子的,在咱们都和县也是富户,能娶到咱们顾家大娘子这样的可人,那可是他们家几世修来的福气。”
第140章:打听
顾韫低着头。
此时她心中就是不瞒也不可能说出来。
女子婚事一向由家中长辈做主,哪有子女同不同意的道理。
她这副样子,也让人挑不出理来,毕竟女孩子面对自己婚事时,多会害羞。
这些日子大孙女太过有主见,顾老太太来时的路上就想过若是这丫头敢出口反抗,她要怎么训斥的话都想好了,今儿个到是没用上。
“王媒人,你也看到我这大孙女了,性子虽沉闷了些,却是个能干的,打小就跟她父亲读书识字,女红也做的好。”顾老太太随手指了指她身上的褂子,“不信你可以看看,我身上的褂子都是这孩子做的。”
“哟,这红女可真好,在咱们都和县也是头一份啊。”王媒婆细看了一眼,嘴上也忍不住夸赞。
这一次她说的是真心话,顾家大娘子也刚刚及笄,这么小的年岁,针线就做的这么好,就是绣庄上的绣娘也做的没有这个平整。
顾老太太虽不待见大孙女,可是听到对方的话,心里还是很受用。
见天色不早,几个人还要回县城,也没再耽误。
王媒婆极有眼色,借口出去方便先出去,留了顾家人在一起说话。
屋里没有外人,顾老太太脸上也没了笑模样,“这门亲事不错,你父亲见过本人,又让纪安打听过品行,这才同意让相看的,这几日你好好准备一下,这个月十六去建福寺上香,正好相看一下。”
离十六还有七天,顾韫乖巧的应下。
顾老太太没多余的话要叮嘱的,带着小孙女出去,坐上在县里雇的牛车,一行人便回了县里。
远远看着牛车走了,纪妈妈才道,“大娘子,先回屋吧。”
顾韫默不作声的回了屋,在炕上坐下后才问纪妈妈,“县里的富户,纪妈妈可听说过苏家成衣铺子?”
“自是听说过的。”纪妈妈到觉得这是门好亲事,“苏家人口简单,几代单传,如今苏家只有苏老爷夫妇及苏公子三口人,家中人口简单,苏公子又在学堂里念过书,品行也很好,苏家人又常做善事,这次战事过后,还免费给人施粥。”
纪妈妈见大娘子不说话,想了想又道,“上次去县里听到那些流言,想必是因为此事不想得罪刺史府老爷才会给大娘子找亲事,大娘子现在是官家小姐,夫家若是找的太差,老爷也会受人指点。”
顾韫明白这个理,她怕与谢衡再有瓜葛,一直想将自己早早嫁掉,现在与谢衡的流言已经传了出来,万一嫁不掉家中定会将她再送到姑子庵去,前世的事情有可能再发生。
她决不能再走前世的路。
这一次家中虽急着将她嫁出去,事情又发生在都和县,人家选的也不错,顾韫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那就等着十六那日相看一下吧。”
纪妈妈见娘子也松了口,同时也松了口气,“娘子心态平和,定会寻得一门好亲事,未来的福气也大着呢。”
并没有因为如今是官家娘子而就好高骛远,这样的心性自是差不了。
反而是二娘子,看似聪明伶俐,眼光也高,又有老夫人宠着,将来早晚要出乱子。
第141章:得信
谢衡傍晚回的府中。
就有暗卫送了消息过来。
卢植听到是兄长让人送来的信,便猜到信里是关于顾大娘子的。
主子对顾大娘子的感情,卢植还真猜不出来。
若说不放在心上,偏又派着兄长一直暗下里盯着,若说在意吧,又不见平日里有什么动作。
暗卫送来的信很短,只有一句话。
谢衡放下纸条,手指慢慢敲击着桌面。
谢衡想起了那日也不知受了什么蛊惑,竟对顾韫亲了下去,还有那一只胳膊就能揽住的纤纤细腰,他手指也不知不觉的轻轻捻在一起。
对于这种超出他自制的事情,谢衡从不去深想,既然做了那事,那顾韫便是他的人。
只是他的话似乎她并未放在心上,上次他告诉过她不要再乱来,到金陵他定会帮她寻一门亲事,虽没直说却也变向的告诉她何意,可顾韫脑子笨,显然是没有听出来。
谢衡收起思绪,“兰院那边有什么动静?”
兰院住的正是谢尚。
“大公子回到金陵后,便日日出门,不过五日,已经吴家大娘子‘巧遇’四次,事后吴相国府到是没有什么消息递过来。”
“吴老夫人每月十五都有去长乐寺上香的习惯,吴大娘子定会相陪,将这个消息送出去。”
卢植应下。
谢衡将刚刚写下的信叠好密封起来,“送到顾大娘子那里。”
卢植恭敬的接过信,转身出去。
不过片刻的功夫,兰院那边富贵就从护卫那里得了消息,高兴的送到主子面前。
“大爷,打听到了,吴小娘子十五那日去金陵郊外一个小寺院里上香,那里平日里极少有人去,当年吴相国生病时,吴老夫人正巧遇过长乐寺,便在那里许下承诺,哪知还真管用,吴相国就活了过来,自那时起吴老夫人每年都会去长乐寺,这事也只有吴老夫人身边的老人才知道,每年吴老夫人过去时,都是隐瞒身份过去的。”
这几日巧遇,弄的吴家娘子干脆不出府了,谢尚正愁要怎么想办法,现在听到这个消息自是高兴。
“让人准备一下,十五那日咱们去长乐寺。”谢尚吩咐完,又问,“老二那里有什么动静?”
“二爷曾让人往吴相国府给吴家娘子送过几次东西,吴相国府收了东西。”富贵回的小心翼翼。
谢尚冷笑,“一个养子,也敢窥视他不应该得的东西。”
同样是往吴相国府送东西,谢尚让人送的东西都退了回来,他是刺史府明正言顺的大公子,谢衡算个什么东西?
富贵道,“大爷说的正是,谁不知道将来刺史府的一切都是大爷的。”
谢尚又岂会被下人几句话哄的高兴了,心里却暗暗憋了劲,不管用什么办法,他一定要抢到吴家这门婚事,老二想和他争,他偏不如他的意。
十五这日,顾韫清晨醒来,便发现枕边多了一封密封的信,能一声不响做出这种事的,除了谢衡也没有别人。
她不急着起来,先拆了信,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也不多想直接将封撕破又塞回信封里,之后去厨房时扔进了灶台里。
他不让他相看亲事就不看,凭什么听他的。
第142章:寺院
两家相看亲事,来的自是家里长辈,钟氏做为当家主母,纵是性子软弱担不起来,这时也不好顾老太太再代为出面,所以今日来寺院里由钟氏带着两个女儿,对外说是到寺院里祈福。
苏家人口简单,原本只有苏母带着儿子过来,今日却还有个例外,正是养在苏母身边多年的侄女叶可曼。
苏夫人本家也是个商户,在叶父那时叶家还很好,算是富户,结果传到儿子手里之后,生意便一落千仗,最后叶家长子更是因为嗜赌而败掉家产,妻子一怒之下和离后改家,只留下父女二人。
叶氏看不得侄女小小年纪吃苦,便将人接到身边,一直养到如今。
已进四月,建福寺里的桃花有些已经开了,顾苏两家就在桃花林里碰了面。
钟氏不擅于交谈,苏母并未看不起,反而很包容钟氏的性子,引导着她说话,慢慢让钟氏放松下来,钟氏也不是不知好赖,感受得到苏母并没有看不起她,想到为了长女的婚事,也慢慢放开胆子。
如此一来,两人到也相谈甚欢。
至于家中的孩子,自是被打发去看桃花,也有意让两个孩子相看一番。
苏平长相清秀,并未有商户家子弟作派,反而浑身透着书生气,性子也温和,看人目光干净,举指间流露出来的动作,也看得出来是个懂规矩知礼的。
顾韫用两人为人的眼光看,苏平确实不错。
重生归来,顾韫并没有想过仗着父亲为官,而自己寻一个高门槛的亲事,只要对方品行好就可以,日子总能过好。
“顾姐姐,听说你也是从小跟在顾大人身边读书学字的,想来也定是知道许多桃花有关的诗吧?”叶可曼说话声音软软的,人长的也娇小可人,说话间总像在撒娇,很容易让人亲近起来。
顾韫笑了笑,“我不过是跟在父亲身边学了些字,诗词这些到是看的不多。”
顾蓁蓁道,“我阿姐用桃花做的点心很好吃。”
叶可曼听到点心,眼睛又亮了亮,“顾姐姐,我最是喜欢桃花的,不知可有机会尝尝你做的点心。”
“这有何不可,今日正巧桃花开,採了一些回去,做好了我让人给你送去。”顾韫不管顾蓁蓁为何这么上心,反正她自己对这门亲事瞒意,自是乐见其成的。
“顾姐姐,你真是太好了,打小我就盼着有个姐姐,今儿见了你就觉得亲近,你要是我姐姐就发子。”叶可曼熟年的挽起顾韫的胳膊。
顾韫面上虽带着笑,眼里的笑意却淡了些。
她不是真正的十五岁的小娘子,叶可曼与她同岁,也不是孩子。
今日苏顾两家出来相看,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相中了,她未来就是苏平的妻子,而叶可曼却说希望顾韫是她姐姐,那就不是嫂子了。
细心点的,都能品出这话的意思。
顾韫目光往一旁的苏平身上扫去,苏平也正看着她,两人视线对上,苏平略不自然的错开眼,耳朵也微微红了起来。
顾韫到不觉得苏平是心虚了,到是感觉出来苏平是害羞。
第143章:意外
顾韫心下略安。
那也就是说苏平对表妹叶可曼并未有别的想法,至于叶可曼那点小心思,怕也是一厢情愿了。
正当顾韫要将目光收回时,意外却发生了,原本已经错开视线的苏平又看过来,嘴角微微翘起对顾韫笑了笑,原本只红了耳尖的人,这一回耳朵整个都红了起来。
他长相清秀,略显文弱,害羞中带着的示好,顾韫脸莫名也是一红。
不得不承认,苏平这样的作派,到有些像前世她在金陵看到的那些贵家子弟的模样。
顾韫回了一个笑,便做害羞的收回目光低下头。
两人身边还有顾蓁蓁和叶可曼,都不是瞎子,两人就这样隔了几步远‘眉目传情’,纵然心中都有各自盘算,却也都看红了脸。
苏平心也跳的厉害,对自己的亲事他一向听家中安排,前几日就听母亲说要出来相看,还是官家小娘子,顾家的事在都和县并不是秘密,有多少人都羡慕着,顾家父子有才,一个考上举秀才如今又得了官,搭上刺史府,一个考中童生。
说起来苏平与顾城还是同窗。
万没想到有一日会与顾家结亲。
打听到的只是顾家二娘子乖巧又聪明,很得刺史夫人喜爱,至是顾家大娘子打听到的消息很少,反而是前些日子传出来顾家大娘子喜欢刺史二公子的事。
苏家到不在意这个,刺史府是什么样的人家,顾父又搭上刺史府,哪里会办这种看不清自己身份的蠢事,如今又说给家中大女儿相看亲事,也就明白是不想被那些流言伤到。
如此一来,到是让苏家觉得借机会捡到一门好亲事。
苏平脑子里想不出来顾家大娘子的模样,只想着是农户家的小娘子,也就是那个样子,结果见面后却出乎他的预料。
一眼看去人只是清秀,可越是细看下去,越是心惊,月牙眉樱桃口呆眼,很是精致不说,如月光的眸光看人时,似一只手在扰着你的心。
苏平刚刚凝视看人时,不想被抓个正着,他从未做过失礼之事,害羞又尴尬的收回目光,却又担心因刚刚的举动落下不好的印象,又硬着头皮重新回看过去。
叶可曼的身子微微颤抖,看着两人含羞带臊的样子,眼神有一瞬间恨不能在表哥的身上戳出个洞来。
她在苏家长大,打小就喜欢这个温柔又体贴的表哥,亲爹娶了后娘还有了儿子,早就当她这个亲女儿不在了,她只能盼着靠姑姑嫁一门好亲事,可外人不会看姑姑,只会看她那个不着调的亲爹,所以想找门好亲事不可能,何况放眼望去都和县又有哪个能比得过表哥的。
表哥书念的好,家中也富裕,将来定会考中举秀才,她若是嫁给表哥,将来也会是官夫人。
所以在姑姑面前,她一直很乖巧,一点点透出对表哥有意的想法,哪知姑姑看出来后,用话点了几句,她这才明白姑姑跟本没有想过让表哥娶她。
这还不算,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就开始给表哥寻亲事。
第144章:知晓
叶可曼年岁小,到底藏不住心事,她自觉掩饰的很好,可在场除了对男女之事不懂的苏平,顾家姐妹都察觉到了。
顾蓁蓁眸子转了转,将这些记在心下,也不多说。
几人看桃花并没有呆太久,便回到了前殿。
“这几个孩子回来的到是挺快。”苏夫人打量着几个,最重要的还是看顾家大娘子。
之前都是私下里打听到的,说顾家大娘子性子怯懦又不善言谈,今日亲眼见了才知那些传言是空穴来风。
不过及笄的年岁,虽是农户家出来的,举指间却端庄大气,哪里是小家子气。
再看儿子不时偷偷往顾家大娘子那看,虽掩饰的极好,却也让苏夫人看到了。
儿子中意了,她也中意,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亲事。
天色不早,左右相看完了,一行人没有在山上多呆,便早早的下了山。
待进了县里两家分开,一回到家中,苏夫人便叫了儿子到身边问话,“在山上桃花林时都说了什么话,你细细说说。”
苏平回想了一下,便细细的学了一遍。
苏夫人面上的笑慢慢退下去。
苏平不敢再说了,“阿娘,可是有不对的地方?”
苏夫人并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可觉得有哪些不对的?”
苏平抓头,“到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表妹开口后,顾大娘子便说时辰不早,便回了前殿,又觉得有些不对,可儿子实在是笨,想不出哪里不妥。”
原本好好的,突然就说回前殿,桃花也没有细看,便是要採些做桃花点心也没有弄。
感觉很冲忙。
苏平是男子,平日里没有与小娘子接触过,实在不太懂这些。
苏夫人见儿子并不是太笨,满意的笑了,“如今你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有些事是时候该和你说说。你之前一直在书院里,对男女之事也一知半解,也并不曾发现你表妹喜欢你。”
苏平听到表妹喜欢他,瞪大了眼睛,“我只拿她亲妹妹,并不曾...”
“这个我自是知道,何况可曼也只能是你妹妹,我并不曾想过要亲上加亲。“苏家就这么一个男子嗣,婚事上自然要找一个对儿子有助力的,即便是没有助力,那女子也要能撑起家,做得了当家主母。
侄女打小就被她带在身边,她不是没有教过,可是一直到如今,便是苏家内宅的事情侄女都处理不好,将来又如何担得起这个家。
有时苏母也不得不承认,血缘这个东西有时真的会遗传,扶不起的弟弟,还有扶不起的侄女。
纵是在心疼侄女,也不能坑自己的儿子。
苏平听到母亲并没有劝他之意,心底也暗松口气。
被母亲这么一点,再联想到表妹在山上说的话,苏平终于明白哪里不对了,一时又焦急起来,“那顾大娘子会不会....”
后面的话,到底不好意思再说出来。
可惜他的心思却漏了。
苏母也不生气,笑道,“放心吧,今日我观察一番,顾大娘子很沉稳,并未有什么不满。”
“那母亲是如何知道桃花林里有事情发生?”
“自是从顾二娘子脸上看出来的,你们回来后,顾二娘子不时打量可曼,可曼又过于紧张。”
苏平了然,竟是这般。
不过听到母亲说顾大娘子并没有生气,也露出了一抹笑意来。
第145章:各方反应
与儿子这边沟通好之后,苏母心也只放下一半,还要看顾家那边的态度,其实苏夫人到不是太担心,毕竟从她打听和分析的情形来看,顾家对大女儿并不是太疼爱。
不然顾老爷为官,怎么会给女儿找一户商家。
无非是前面有大娘子与刺史府二公子的流言,顾家不想得罪,才急忙给女儿寻一门亲事,也正是这样他们家才捡到了便宜。
苏母并不担心顾大娘子在家不得长辈喜欢,只要两家结亲,日后自是有帮扶的时候。
同样,老宅里的顾韫也并不担心这门亲事会不成,虽然只是一面之缘,顾韫也看得出来苏夫人是个心里明白的人。
至于苏公子,并不知晓其表妹的心思。
纪妈妈煮好粥从外面进来,“娘子,可以吃饭了。”
抬眼扯到娘子脸上的笑,也跟着笑了。
娘子回来之后心情就很好,可见也是中意苏家公子的。
晚上吃的粥,顾韫吃的并不多,中午在县里家中用过饭之后,她才回来,所以并不是太饿。
饭后,顾韫和纪妈妈坐在炕上做女红,这才说起今日相看的事,当听到苏家表姑娘的话之后,纪妈妈拧着眉头。
“娘子可与老夫人说了?”
“不用我说,蓁蓁也会说。”顾韫道,“阿奶很满意这门亲事,苏家公子又中了童生,父亲也满意。”
能做主的都满意,又哪理有人会站出来帮娘子出头。
纪妈妈心疼主子,“到是委屈了娘子。”
顾韫满不在意,“有何委屈的?一个苏家的表姑娘,又不会在苏家呆一辈子。”
理到是这个理,可是到底是苏夫人的侄女,不同一般的亲戚。
纪妈妈心里担心,也不好再多说,生怕让娘子心里也跟着有犯愁。
事情定下来的很快,顾苏两家也没有对外张扬,相看过后,次日苏府就让媒婆上顾家提了亲,两家交换了八字,这门亲事就算定了下来。
顾韫是在亲事定下来之后的第四天才知道的,钟氏带着文哥回来,这次还拿了一块布和两盒点心,顾韫看了东西没有多问,知道定是苏家给的。
不然阿奶怎么会舍得拿银子给她买这些。
钟氏看着懂事的大女儿,想到一转眼就要嫁人了,心里也有些难受,“你父亲将你的亲事定到了六月,具体日子还没有定下来,苏家那边正在找人算日子,待挑好了日子送过来,两家再把日子定下来。”
“原本交换八字那天就该叫你回去,苏家知道你在老宅,也体谅你,便没有让人惊动你,还送了几匹布过来,这次我过来你阿娘让我扯了几块给你先做两身衣裙。”钟氏说到最后,也觉得难为情。
她不能说苏家小气,只能照实说,可过来时婆婆只扯了一块布料,这块布料也不多,还好女儿瘦弱,不然做一身衣裙都不够用。
顾韫到不在意这些,其实嫁人能离开这个家,就可以了,嫁过去的日子好坏也是自己过出来的,苏夫人是明白人,她相信嫁过去日子不会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