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临走时,太后把手上的另一只镯子摘下递给姜夫人:“或许明年你再来就见不着我了,这一对镯子,也算是我留给你的念想。”
姜夫人看着自己手腕上的另一只镯子,擦了擦湿润的眼眶道:“说什么胡话呢,有落霞在,会叫你没事儿的。”
太后笑了笑,拉起姜夫人空着的另一只手给姜夫人戴上镯子,笑道:“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知道,更何况我早些去见先帝也好,这两年喝的药都苦的很,哪儿有酒好喝,我知道你舍不得,别怕,我去了也会惦记着你的。”
姜夫人又抱着太后哭了好一会儿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到了甘泉宫里头,姜夫人还有些许没缓过来,姜玉茗知道母亲这是见太后去了,也没说什么,只是拉着姜夫人的衣袖晃了晃。
这几年太后的身子一直都很不好,可她也不愿意叫人过去侍疾,只说是不喜欢人乌泱泱的杵在跟前儿。
姜夫人待到了傍晚便出宫去了。
回府的马车上,姜寻芳靠在姜二嫂身上,轻声道:“娘,姑姑宫里好漂亮啊,比御花园都漂亮。”
姜二嫂笑道:“那是皇上宠着你姑姑,你姑姑宫里自然就漂亮了。”
“那皇上万一有一天,是万一,不宠姑姑了呢?”,姜寻芳稚嫩的脸上有些许担忧。
她觉得姑姑是个很和蔼的人,而且给她的压岁钱,她偷偷看了一眼,都是金子呢。
“不会的。”,姜二嫂笑眯眯的说道,“不会有那样一天的,就算哪天皇上不宠着你姑姑了,也还有你表哥表姐在呢,不会叫你姑姑吃苦的。”
姜寻芳应了声,而后笑道:“娘,姑姑给的压岁钱都是金子呢。”
“既然是你姑姑给你的,你就好好收着吧。”,姜二嫂揉了揉姜寻芳的脑袋。
要说皇上哪天不宠茶茶了,她觉得这种可能不太成立。
当初茶茶刚得宠的时候,谁都在想着皇上不过是新鲜两天。
可这一新鲜,就新鲜了十几年,往后只要茶茶不伤天害理,皇上估摸是不会放下茶茶的。
回了家后,想着这几天惊落出宫办事儿,正好住在宫外的太子府,姜夫人便带着家里的孩子去了一趟太子府探望太子。
彼时开门的是一个小厮,瞧着有些许面生,姜夫人也没多在意,毕竟她也不怎么来太子府。
倒是姜老爷瞥了眼,他偶尔会来太子府陪惊落下棋,只不过惊落在外头住的时间不多,所以他也只是瞥了眼便没在意了。
在太子府邸用过晚膳后姜夫人一家子便回去了。
第元宵节那天,宫外依旧是按照祖上传下来的惯例举办了灯会。
整条街上挂满了灯笼,有猜灯谜送灯笼的,也有买烟火的。
时至今日,仍旧有人回忆起十几年前皇上为了昭荣贵妃放的天灯。
那一年元宵的不夜上京壮观震撼的实在是叫人难以忘怀。
元宵节大家最乐意参加的活动莫过于猜灯谜了。
姜家家大业大,每年都会在上京最繁华的街道中央搭建一个台子做灯谜大会的场地。
第867章
上头挂了不少灯笼,台上正中央还摆放了一个做工格外精致的灯笼,听说那个灯笼的提手是金子做的。
这也是每年佳人才子对灯谜大会趋之若鹜的原因。
可不嘛,拿到那个灯笼提手,再转手卖出去或者是到姜家当铺去回收,能得不少银钱呢。
只不过要想赢得那个金灯笼,还要猜出台上所有灯笼下挂着的灯谜。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台猜灯谜的,要在整条街的灯谜谜语里猜对二十个,拿到了店家的盖的章才能上台猜灯谜。
往年都是这样的,今年自然是不例外的。
原本就是个图热闹的活动,大家也都积极参与,可今年偏偏出了些问题。
负责灯谜大会的主持人在台上好好站着,谁知道台上猜灯谜的人似乎不满出的灯谜,拽下灯笼扔在了地上。
灯笼里都是有蜡烛的,烛火落在纸糊的灯笼上,火苗一下子就窜了起来。
窜起来的火苗又烧到了挂在灯笼下面的流苏上,就连地上铺着的地毯也烧了起来。
因为元宵节挂着的灯笼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挂的比较密集,火苗就窜的很快。
再加上边上商铺都是木头材质的房子,这火势烧起来的时候颇有些势不可挡的意味。
街上的人一下子就惊慌了起来,有些人因为靠的比较近,身上也沾了火苗。
街上的人越发的惊慌了。
主持灯会的人慌乱了一瞬间,便叫人摁住了那个扔灯笼的人,又叫了不少人灭火。
听着灭火的呼喊声,乱作一团的人才反应过来找水灭火。
只是火势烧的猛,大家伙儿忙活了大半夜,才堪堪灭了这火。
最后大家围着那个纵火犯,义愤填膺道:“烧死他!烧死他!”
元宵节这样吉利的日子,就叫一个人给毁了。
偏生那人还嚣张的狠,即使被两个壮汉摁着,那人也张狂的反驳道:“一群刁民,尔等怎么敢!我可是太子的人!太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你们杀了我,太子是不会放过你们的!”
主持的灯会的人还有些许眼力见,知道姜家同太子的关系,便拿起一旁金灯笼的提手一提手抡晕了那个人。
姜寻芳有些许狼狈的站在九皇子身侧,看着被抓起来的那个人,低声喃喃道:“那人不是表哥府里前儿个给我们开门的小厮吗?怎么会在这儿?”
九皇子闻言眸色暗了暗,道:“我瞧姜小姐衣裳有些破损了,我叫人送你回去吧。”
姜寻芳回神,朝着九皇子福了福身子:“今日多谢王爷相救,小女子感激不尽。”
九皇子温和一笑:“今日也是瞧着在御花园有一面之缘,否则本王见着寻常女子是不救人。”
言下之意,我只救你。
而后九皇子叫了身边的贴身侍卫亲自把姜寻芳送回了姜府。
姜寻芳今日也是出来看灯会的,只是不成想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人群慌乱的时候她又同侍女走散了。
就在她找侍女的时候,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地痞流氓想要非礼她,好在九皇子及时出现,她这才没事。
------题外话------
明天请个假哦,给朋友过个生日
第868章
回到姜府后姜寻芳把今日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姜大哥和姜大嫂。
毕竟如今姜家主事儿的是姜大哥和姜大嫂。
两人听了这事情后,一边安排人明日给九皇子那边去送谢礼,一边派人写信告诉太子这事儿。
毕竟好歹是太子的奴才。
翌日,姜大哥清点了伤亡情况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店铺烧毁一百零五家,死亡百姓达五十二人,受伤百姓达二百二十一人。
这可不是小事情。
早朝,朝廷里显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大家伙儿正议论纷纷的说着这件事。
“皇上,臣认为此事是太子管理下人不当导致百姓损失惨重,还请皇上严惩太子。”
“皇上,此事又怎么能怪太子呢?太子平日里公务繁忙,那罪奴自己恶意伤人,此事不行强加在太子身上!”
“……”
朝廷里的言论无非就这两种,一种要求严惩太子以平民愤,一种则认为太子无罪都是奴才心术不正。
两方人马你来我往的讨论着,当事人惊落站在朝堂上一言不发。
因为要求严惩太子这事儿,正是大皇子和九皇子提起的。
惊落这会子心里有些许的难以置信,更多的是难过。
因为他听到了大皇子和九皇子的心里话,得知了那人是九皇子安排在他府邸里的人,今天的这一切都是大皇子和九皇子一手策划的。
惊落有些恍神的站在原地,就连孟承晔叫了他好几声都没听见。
“父皇,这一切都是儿子的错,请父皇责罚。”,惊落跪在地上只说了这一句。
兴许,还有别的误会呢?
等他下了朝便去问问大哥和九弟。
孟承晔一言不发的看着惊落,而后又瞥了眼底下大臣们,只说了声退朝便走了。
大家都有些面面相觑。
而惊落起身后追上了大皇子和九皇子,惊落有些着急的问道:“大哥,九弟,我有些话想跟你们说。”
大皇子推着九皇子道:“太子有什么想说的吗?”
惊落喃喃道:“这里可能不是很方便。”
九皇子轻笑一声:“有什么话,太子直说就是了。”
惊落瞥了眼周围路过的大臣,压低了声音问道:“为什么要陷害我?我们是手足至亲啊。”
大皇子嗤笑一声:“当初你伤小九的腿的时候可不是这样想的。”
当初你母妃杀了我母妃的时候也不是这样想的!
惊落有些震惊的看向大皇子,而后又看向坐在轮椅上的九皇子:“不会的,小九你的腿不是我做的,我后面一直有派人在追查这件事情的。”
大皇子眼神暗了暗。
九皇子一脸不屑的看着惊落:“太子,你做人又何必如此虚伪?”
这样一副虚伪的嘴角,看了平白叫人恶心。
“你相信我,我一直在派人寻找你当时骑的那匹马的尸体,那尸体有问题,只要找到了,一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惊落有些着急道。
九皇子哼了声:“多谢太子厚爱,臣弟无福消受。”
当时父皇都替你瞒着,真以为这事儿他不知道?
第869章
如果不是大哥帮他,照顾他,说不定,现在他还被蒙在鼓里呢!
惊落看向大皇子:“大哥,你……”
“事已至此,我想我们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大皇子打断了惊落的话,推着九皇子便走了。
若不是因为你母妃,我母妃又怎会死后连个全尸都没有?
甚至连个牌位都不许有!
太子,报复才刚刚开始呢!
你不过是个开胃小菜罢了,重点,还是在昭荣母妃身上。
大皇子轻哼了声。
殊不知,惊落把这一切都听在了耳朵里。
抹去眼角的泪水,惊落立马转身去了上书房。
惊落急匆匆的,也没有通报就进去了。
杨福见状便屏退了底下的一干人等,只留下了小安子和他自己守在门口。
“怎么了,着急忙慌的,失火的事情朕会处理,你……”,孟承晔的话还没有说完。
惊落便打断道:“父皇,儿子想知道,真的是我母妃杀了大哥的母妃吗?”
孟承晔皱眉:“这事儿你是听谁说的?”
“父皇且告诉我是与不是!”,惊落握紧了拳头。
若是……
惊落想起姜玉茗温柔的笑容,咬了咬牙。
那他就替母妃还了这个债。
他亲自去给大哥的母妃磕头,给大哥磕头,直到大哥原谅为止。
孟承晔一拍桌子:“胡说!赐死袁嫔是朕的主意!当初她罪大恶极做下许多孽事,她手上不下数十条人命,朕许她留个全尸已经是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了!”
“可大哥说他母妃并未留下全尸,连个牌匾都不许有。”,惊落小声道。
他自然是相信他母妃的,也相信父皇。
毕竟母妃看起来那样温柔和蔼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情。
“这些话,谁告诉你的?”,孟承晔皱眉。
当初为了不影响大皇子,他特地吩咐宫里的人不许再提起袁嫔的事情,如今怎么还传到了太子这里?
惊落垂眸:“是听了大哥的心里话才知道的。”
孟承晔眉头皱的更深了。
一一知道了?
难怪最近的事情,总是冲着太子去的。
孟承晔撑着头思索了好一会儿,道:“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朕会处理。”
如今后宫知道当年事情的,无非就那么几个人。
皇后,皇贵妃,茶茶,贤妃,德妃,禧妃,常修媛,卫嫔。
可这几人都同茶茶关系很好,没道理在大皇子面前污蔑茶茶。
宫里知道当年事情的奴才也不多,很大一部分都被放出宫去了。
宫里知道这事儿的……
还有个沈贵嫔!
她可是把茶茶当做眼中钉看的。
孟承晔垂眸,看来,到底是他当初心软了,念着沈家有从龙之功,又想着沈贵嫔好歹伺候了他这么些年,不成想今日留了个祸害。
“杨福,去请沈贵嫔过来。”,孟承晔轻轻敲打着桌面。
看来,沈贵嫔这人是留不得了。
只是不知道沈贵嫔到底在大皇子面前说了些什么。
不一会儿,沈贵嫔便过来了。
沈贵嫔穿的素净,这些年她过的并不是很好,宫里惯是捧高踩低的主儿。
第870章
她不得宠爱,皇上又是点了名不会叫她侍寝的。
宫里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她平日里过的都不是很好,
如今皇上突然宣召她,她心里多少也有点数。
无非就是她挑唆大皇子那点事儿被查出来了。
沈贵嫔进了仁政宫后便板板正正的跪在地上一言不发的看着孟承晔。
孟承晔皱眉:“今日叫你来,是要问你几件事情。”
沈贵嫔笑道:“不用问了,都是本宫做的,本宫不过是叫人伪造了一封书信罢了,没想到大皇子那个蠢货真的上当了,哈哈哈……”
沈贵嫔笑的猖狂。
“朕当初留你一命,是想着你沈家当初有从龙之功,如今你却不知悔改,挑拨朕孩子之间的关系,朕当初真是不该心软!”,孟承晔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厌恶。
沈贵嫔近乎癫狂的看着孟承晔:“皇上也知道我沈家有从龙之功?当初我沈家满门荣耀,皆被皇上一步一步算计的家破人亡,皇上如今还有何脸面提起沈家?还有姜玉茗那个贱人,如果不是她,皇上你又怎么会弃我于不顾?如果不是她姜家,我沈家又怎么可能满门抄斩?”
“你沈家满门抄斩,是因为你爹爹狂妄自大,倚功造过,贪污枉法,欺民霸地,你沈家造的孽何止这些?还要朕一一列举出来吗?”,孟承晔气的一拍桌子,声音里也带了几分愠怒。
当初沈家若不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她沈贵嫔到如今也可以安安心心的做她的沈德妃,又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沈贵嫔笑了,笑的肆意张扬,近乎贪恋的看了一会儿孟承晔。
沈贵嫔直接拿出藏在袖子里的匕首狠狠刺入了自己的心脏。
血喷溅了御书房一地,孟承晔愣了好一会儿。
沈贵嫔笑着说道:“皇上…臣妾这一死,无论您怎么同大皇子解释,大皇子都不会信你的。”
孟承晔立马起身:“来人,叫太医!快叫太医!”
“哈哈哈,皇上,别费力气了,我不能好过,我一定也叫姜玉茗那个贱人不能好过!”
沈贵嫔说完这句话眼睛瞪的圆溜溜的便断了气。
杨福小心翼翼的上前探了探沈贵嫔的颈动脉,而后看着孟承晔摇了摇头。
孟承晔皱眉:“立马,派人去搜查沈贵嫔的住处,看看她有没有给大皇子留下什么东西。”
杨福应了声,叫来小安子带着人就匆匆忙忙的出去了。
小高子看着沈贵嫔的尸体,轻声问道:“皇上,那沈贵嫔怎么办?”
孟承晔沉默了片刻,道:“就许她贵嫔之礼葬了吧。”
小高子应了声,立马叫人过来抬走沈贵嫔的尸体。
就在小高子准备出去的时候,孟承晔突然出声:“等会儿,不许她入妃陵。”
孟承晔这话的意思就是不承认沈贵嫔是皇家妃子了,这对一个嫔妃来说可是莫大的羞辱了。
小高子应了声,便转头出去了。
皇上这话的意思他明白,虽然按照贵嫔之礼厚葬,但是至于厚葬在哪儿嘛,就有的选了。
------题外话------
明天下午再更新四章哦
第871章
沈贵嫔这边死后,另一边在宫外的大皇子便得了信息。
一个黑衣人跪在地上把一封信呈给了大皇子:“大皇子,这是奴才主子给您留下的东西,主子说她这一趟凶多吉少,未必能全身而退,是以早就留了一封绝笔给您。”
这个黑衣人大皇子是认识的,是他安排在沈贵嫔身边保护沈贵嫔的人。
“沈母妃她出什么事情了?”,大皇子皱眉,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黑衣人道:“当初皇上下了命令不可以向您透露有关于袁嫔娘娘的任何事情,皇上正是知道了主子偷偷告诉您袁嫔娘娘的事情,这才叫了主子去仁政宫。”
大皇子跌坐在椅子上:“那…沈母妃如何了?”
黑衣人摇了摇头:“奴才出宫的时候,主子已经…死在了仁政宫里头。”
大皇子猛地握紧了椅子把手。
就在大皇子哀痛的时候,外头突然有人闯了进来:“主子不好了,外头来了一队禁卫军,说是要搜查刺客。”
跪在地上的黑衣人一愣,忙把信塞给大皇子。
刚塞完信,黑衣人就被闯进来的禁卫军给控制住了。
黑衣人瞥了眼大皇子一眼,最后咬舌自尽了。
大皇子一拍桌子,怒道:“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本王就算不是太子,你们这样强闯本王的书房,也未免太不把本王放在眼里了吧。”
“王爷恕罪,属下也是为了王爷的安危考虑,还请王爷跟属下走一趟吧,皇上要见您。”,禁卫军统领恭敬的弯了弯腰。
大皇子抿唇,放好手里的书信这才跟着禁卫军准备出门。
禁卫军统领看着大皇子手里的信,道:“王爷,不知这信是……”
大皇子瞥了一眼禁卫军统领:“怎么,本王王妃给本王的闺中密语你也要看吗?”
禁卫军统领忙摇了摇头,做了个请的手势:“王爷请。”
大皇子哼了声,跟着禁卫军统领一干人等进宫去了。
到了仁政宫门口,大皇子停顿了一会儿才抬步进去了。
看见孟承晔坐在上首,大皇子跪下请安:“父皇金安。”
孟承晔看着底下的大皇子久久未出声。
过了许久,大皇子有些好奇的抬头的时候,孟承晔这才道:“起来吧。”
“多谢父皇。”,而后大皇子便恭敬的站了起来。
“你可知朕为何召你入宫?”,孟承晔看着这个自己这个大儿子。
大皇子垂眸:“还请父皇明示。”
孟承晔叹了口气:“朕当初不让人提起你生母,就是不想你被她影响,毕竟她一生做了不少错事。”
大皇子沉默不语。
他不信,他母妃才不是那样的人呢!
况且沈母妃都说了,父皇眼里只有昭荣母妃,一定会在他的面前说他母妃的坏话。
孟承晔听了大皇子的心里话,叹了口气:“朕知道你不相信,别着急,杨福。”
不一会儿,杨福就托着一叠纸呈了上来。
大皇子有些疑惑的看向孟承晔。
孟承晔指了指那些纸:“你自己看看吧。”
那些都是以前袁嫔以及她身边的人的招供。
第872章大结局1(第一种结局)
为了翻出这十几年前的供词,孟承晔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大皇子拿起供词,一柱香后大皇子眼里满是震惊。
“这便是你母亲当年犯下的罪孽,这供词是她的心腹以及她自己亲口承认的,你还觉得朕在偏心昭荣贵妃吗?”,孟承晔叹了口气。
大皇子跌坐在地上,愣愣的看着孟承晔:“父皇……”
“一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纵然你做下许多错事,可朕也没想过怪罪伱,因为你是朕的孩子,朕不告诉你,是为了你好。”,孟承晔语重心长,“况且朕也给你找了个好母妃,你瞧皇贵妃这十几年待你如何?”
大皇子愣愣的坐在地上,孟承晔起身下去扶起大皇子,道:“一一,朕给你时间缓缓,不要被他人利用,你母妃待你如何,你兄弟姐妹待你如何,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
大皇子含泪点了点头。
他错了?
所以他的母妃才是罪大恶极的那个?
大皇子浑浑噩噩了的回了他的府邸。
大皇子回来后九皇子便过来了。
九皇子满脸担心的看着大皇子道:“大哥,听说父皇叫你入宫,你没事吧。”
大皇子摇了摇头,眼眶红红的看向九皇子:“九弟,我是不是错了?”
“怎么会?大哥永远没错的。”,九皇子笑道。
大皇子看着坐在轮椅上的九皇子,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动了动唇,大皇子到底是没把九皇子断腿的真相给说出来。
他怕,他怕说出来小九就不理他了。
“怎么了大哥?”,小九看着大皇子欲言又止的模样,有些许疑惑。
大皇子摇了摇头,道:“小九,我想静一静。”
九皇子点了点头,便叫人推着轮椅走了。
大皇子坐在书房里,看着面前的盒子,静静的想着之前的事情。
在他不知道所谓的真相以前,他其实过的很幸福。
母妃和蔼,弟弟妹妹也对他恭敬亲和,只是……
大皇子看着手里有些发皱的信,叹了口气。
写封信是沈贵嫔生前给他留下的,只是不知道写封信里写的是什么。
大皇子定定的看着信,最后叫人拿来一盏烛台慢慢的点燃了那封信。
看着明黄色带着温度的火焰一点点吞噬陈旧的信封,大皇子宛如卸下什么重担一般松了口气。
就连心境都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起来。
大皇子去了正院,彼时王妃正在挑灯夜读。
见到大皇子过来,王妃还是很惊讶的,毕竟除了大婚那一天,别的时候大皇子从未再来过正院。
“王爷金安。”,王妃福了福身子。
大皇子伸手扶起了王妃,温声道:“这些日子叫你受委屈了。”
王妃一愣,而后有些结结巴巴道:“没,没有妾身何来的委屈。”
这话自然不是真的,大皇子不来她房里,底下的奴才也惯会看人下菜碟,她虽是正妃,可日子过得却也不是很好。
大皇子带着王妃坐在榻上,轻声道:“王妃,我做了许多错事,兴许会连累你,我这里有和离书一封,你拿了以后我保管今后无人敢说你的闲言碎语。”
第873章大结局2
王妃摇了摇头:“王爷,妾身自从嫁给你那日便是您的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妾身都会不离不弃的。”
大皇子感动的握着王妃的手久久不言。
第二天一早,大皇子正准备去九皇子府邸里同九皇子说明一切,不成想宫里丧钟响了起来。
大皇子心里咯噔一下,站在门口愣愣的看向皇宫那边的方向。
如今丧钟响起无非便是皇祖母出来事儿,大皇子心一下子就乱了。
皇祖母待他不薄,如今却……
大皇子匆匆换了身衣服便带着王妃进宫了。
彼时姜玉茗正在给七公主梳头发,听见丧钟的声音,姜玉茗手里的梳子啪嗒一声便掉了下去。
太后身子越发不好她是知道的,只是她以为有落霞在,太后怎么说也能多撑几年。
谁成想如今……
姜玉茗匆匆换了身衣服去了慈宁宫。
彼时皇后已经带着白贤妃跪在了太后床前。
太后双目紧闭,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安然睡着了一样。
姜玉茗带着人安静的跪下,不一会儿,后宫众人都过来了,跪在地上的人都轻声啜泣着。
孟承晔是最后一个到的,孟承晔听到丧钟的时候还在早朝。
一听到钟声,连退朝都没来得及说,便直接跑了过来。
在上朝的大臣们自然也是听到了丧钟的声音的,听着那浑厚的钟声,大臣们也没有离去,而是跪在了大殿上。
太后去了,这是大事儿。
孟承晔看着太后的遗体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孟承晔跪在床前哭道:“母后,你怎么舍下儿子就走了。”
太后仍旧是一副慈祥和蔼的面容。
孟承晔哭的像个孩子一样上气不接下气。
这会子赶进宫的皇子们也到了,慈宁宫上下一时间都是悲痛的哭声,
太后的身后事是惊落安排的。
孟承晔实在是难过,一下子就病倒了。
这会子皇后主持着后宫,安排了大家伙儿轮流侍疾。
皇上三十多岁的人,身子也算是健朗,只是太后过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
倒是叫意气风发的壮年皇帝一下子老了许多。
今儿个是姜玉茗侍疾,看着躺在床上不停咳嗽的孟承晔,姜玉茗端着汤药轻声道:“皇上,先把药喝了吧。”
孟承晔摇了摇头:“茶茶,这药苦的很,朕不想喝。”
姜玉茗叹了口气:“皇上听话,身子要紧。”
因为太后过世也才四五天,姜白芍如今是穿着一身素白的衣裳头上只簪了一朵白花。
孟承晔摇了摇头,倔强的不肯开口喝药。
姜玉茗用汤匙舀起汤药吹了两口,道:“皇上为了您自己的身子,您好歹也要喝两口。”
孟承晔靠在姜玉茗膝上,轻声道:“朕小时候父皇并不是很喜欢朕。”
姜玉茗放下手里的碗,意示杨福拿下去热一热。
杨福弯着腰端着汤药便下去了。
“父皇喜欢宸母妃,便也格外偏爱宸母妃的儿子,那个时候所有人都以为皇位不是朕的。”,孟承晔心情沉闷道。
“朕以为如此,母后那时不得宠,朕便跟母后相依为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封个亲王。”,孟承晔声音闷闷的。
第874章大结局3
姜玉茗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揉了揉孟承晔的头。
孟承晔也没有动,只是继续说道:“母后其实不喜欢后宫,也不喜欢皇宫。朕那时最大的愿望便是封个郡王带母后出去养老。”
姜玉茗依旧没有说话。
孟承晔叹了口气:“可是后来朕做了太子,母后看起来并不是很高兴,她同朕说,做太子危险,做皇上更危险,她私心里其实是不想朕做太子的,可是命运如此,她也没办法。”
“那时候,朕才懂事,便被送到了国师那里,朕同母后相见的时间便少了起来,虽然朕也偶尔见一见父皇,可是父皇的眼神每每看向朕的时候,便有些许的奇怪。”,孟承晔静静的说着。
“后来啊,父皇驾崩,朕登基后便想着叫母后好过些,谁知道母后还没享几年福,便去了。”,孟承晔说到这里,眼泪又下来了。
姜玉茗叹了口气:“皇上,太后娘娘仙逝,想必在另外一个世界也会过的很好的。”
孟承晔不语。
姜玉茗看着外头漆黑的天空,道:“皇上,您若不振作起来,叫太后娘娘在天上看见了,只怕要伤心了,何况太后娘娘走的安详,您也瞧见了。”
孟承晔眼皮子动了动,姜玉茗叫人端来汤药,好说歹说的哄着人把药喝下去了。
太医说只要肯喝药,那便一切都安好。
太后的丧事办的很是风光,说是举国哀悼也不为过。
后宫众人这段日子也老老实实的没有作妖,毕竟皇上对太后娘娘的母子情分大家都看在眼里。
聪明人自然不会在这时间点上找不痛快。
这些年后宫的小打小闹从未断过,毕竟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
今儿个你看我不顺眼,明儿个我背着你说坏话,后儿个我找人打听到了,两人也算是闹翻了。
也有些个不太聪明的人想要作妖,可是都被温娴一手摁下了。
后宫是平静了,可前朝那边又出了事儿。
孟承晔得到消息的时候,大皇子正跪在九皇子门口,谁劝都没用。
也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
素来对大皇子格外好的九皇子这回不知为何对大皇子跪在门口的事儿无动于衷。
九皇子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在围观,大皇子脊背弯的很低,因为长时间没有喝水,嘴唇有些许干裂。
等杨福紧赶慢赶赶过来的时候,大皇子已经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了。
“哎呦我的祖宗哎,您快些起来,皇上要见您呢。”,杨福赶紧搀扶着大皇子起身。
大皇子看见杨福抿了抿唇并没有说话,只是倔强的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他还没有取得九弟的原谅,他不能走。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今儿个一早说起,大皇子今儿个一早去了九皇子的府邸。
大皇子去,自然是去认罪的。
认的是大皇子伤了九皇子腿的罪,九皇子知道自己的腿是自己最敬爱的大哥伤的。
他还错认六哥是伤了他腿的凶手,他还为此做出过对不起六哥和昭荣母妃的事情。
如今大哥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大哥的错,这叫他如何能接受?
第875章大结局4
九皇子一下子就抑郁了。
闷在书房里谁也不见,大皇子则是跪在门外一言不发。
杨福连拖带拽,还叫了两个小太监帮忙,就差把大皇子给抬起来了。
好不容易带着大皇子离开了被人围观的现场,杨福坐在马车外头松了口气。
哎,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堂堂皇子,跪在大街上任人围观,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把大皇子送回了皇宫里头,杨福便站在门口叹气。
刚靠在柱子上松了口气的杨福便骤然听见宫殿里头传来一声茶杯摔在地上的声音。
杨福一个哆嗦,往柱子另一边挪了挪。
不知道大皇子又做了什么,惹得皇上如此生气。
过了一刻钟,里头传来孟承晔的声音:“杨福。”
杨福整理了一下帽子便进去了,彼时大皇子还跪在地上,额头似乎还有血迹。
杨福没敢多看,低着头轻声道:“请皇上吩咐。”
孟承晔叹了口气,而后道:“传旨,大皇子残害手足,革去郡王之位,杖责……一百。”
杨福一惊:“皇上,这……”
是不是太严重了,撇去革职不说,杖责一百,这要是真打下去,不死也残啊!
何况革职这一说,往后也免不得遭人非议,再者,革职后皇子是没有俸禄的,往后这大皇子看病,这……
杨福还在犹豫要不要劝一劝孟承晔,毕竟万一皇上就是一时生气呢。
那一头,大皇子已经扣头谢恩了。
杨福看着眼前的父子俩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底下很快便有人过来拖大皇子下去杖责了。
“你去看着,不许他们放水。”,孟承晔看着手里的毛笔道。
杨福低低的应了声是便退下去了。
到了门口,杨福瞥了眼一旁的小安子,小安子会意,立马小跑着去了未央宫。
小高子端着茶水进来的时候便看见靠在椅子上的孟承晔。
起初他以为皇上只是累了,便低着头恭敬的把茶放在桌上:“皇上,请用茶。”
见孟承晔没回话,小高子偷偷瞥了一眼孟承晔,这一眼差点没把小高子心给吓出来。
“快来人!传太医!”,小高子有些慌张的喊到。
另一边,皇贵妃正和温娴下棋,姜玉茗坐在一旁感慨人生,顺便考虑一下鱼缸里的鱼能不能吃。
小安子就是这时候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皇后娘娘金安,皇贵妃娘娘安,贵妃娘娘安。”
“怎么了这是?”,皇后看着手里的棋皱眉。
对面的皇贵妃咬牙:“不行,我要下这,不对不对,这里才是……”
“娘娘,大皇子被拉去杖责了,听说是杖责一百,皇上还不许人放水。”,小安子道。
皇贵妃猛地起身,手里的棋子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温娴抬头看向小安子:“可知道大皇子是做错了什么事情皇上如此生气?”
小安子摇了摇头:“奴才不知,奴才只知道大皇子被杨公公从外头拉了回来,同皇上在御书房里讨论了约摸一刻钟后,皇上便摔了杯子。”
第876章大结局5
温娴扭头对身后的宫女轻声说了几句话,那宫女福了福身子便下去了。
皇贵妃早就风风火火的跑了出去。
姜玉茗起身正准备同温娴一块儿去天牢里看看的时候,便迎面撞上了一个小太监:“皇后娘娘,贵妃娘娘不好了,皇上突然吐血晕了过去。”
姜玉茗心里一惊,对身后的绘菊道:“快去请贤妃过来,快去。”
绘菊应了声便跑着出去了。
温娴带着姜玉茗去了政仁宫,彼时孟承晔还没有醒,一群太医围在床前讨论着什么。
见温娴和姜玉茗过来了,太医们这才安静下来跪着请安。
温娴抬了抬手,问道:“皇上如何?”
太医院的院判出来低声回道:“皇上之前本就因为太后娘娘的事情伤心过度,如今又是不知为何震怒之下气急攻心,这才吐血昏迷。”
温娴皱眉扭头看向一旁的小高子:“震怒?”
小高子跪下:“回皇后娘娘,皇上同大皇子单独在御书房里待了一刻钟后,皇上便叫人把大皇子拖下去了,至于原因,奴才等也不知道。”
温娴看着床上昏迷的皇上,看向太医:“皇上何时能醒?”
太医院院判恭敬道:“皇上约摸着半个时辰后能醒过来,只是……”
“只是什么?”,姜玉茗追问道。
太医院院判磕了个头:“只是皇上身子如今亏空的厉害,今后怕是要好好养着,断不能过度劳累啊,否则皇上的身子只会一天比一天差。”
听到这话,姜玉茗和温娴都皱起了眉头。
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如何能不劳累呢?
就在众人沉默之时,外头传来小太监的高呼:“贤妃娘娘到。”
姜玉茗眼睛一亮,白贤妃进来还没请安便被姜玉茗拉着起来问道:“快去瞧瞧皇上如何了。”
白贤妃看向一旁的温娴,温娴点了点头,白贤妃这才从身后的宫女手里接过药箱去了孟承晔的床前。
太医院院判起身给白贤妃让开一条路后这才松了口气。
贤妃娘娘来了啊,那就好那就好。
过了一盏茶时间,白贤妃拿着帕子擦了擦手,看向站在一旁的温娴。
温娴垂眸:“无妨,有话直说就是。”
白贤妃低头看了眼手里的帕子,道:“皇上身子亏空的厉害。”
温娴点头,这话同太医院院判说的无异。
“若不好好将养,只怕往后的日子不多了。”,白贤妃轻声道。
大殿里安静的可怕,哪怕白贤妃声音很轻,可落在众人耳里却也宛若惊雷。
“落霞,可有法子……”,姜玉茗有些着急的看向白贤妃。
白贤妃打断姜玉茗还未说完的话:“姐姐,办法想必太医院的太医也说了,好好静养,兴许还有个十年八年的日子。皇上本就每日辛劳,前几日因为太后娘娘的事情伤心过度,如今又气急攻心,皇上如今的身子已然破败不堪。”
姜玉茗拉着温娴的袖子,眼里不知何时蓄满了泪水:“怎么办啊,阿娴。”
温娴拍了拍姜玉茗的手,道:“别怕,我在呢。”
第877章大结局6
“若是皇上依旧如从前一般劳累呢?”,温娴问道。
白贤妃挑了挑眉:“最多两年。”
温娴点了点头,看向地上的太医们:“你们先下去吧,今日之事本宫不希望再有旁人知晓,你们可明白?”
众太医叩首:“臣等明白。”
温娴摆了摆手,太医院院判便带着一众太医们下去了。
外头有小太监来报说后宫诸位娘娘求见,温娴找了个位置坐下:“叫她们回去,没有本宫的命令,不得干扰皇上休养。”
小太监应了声便下去了。
三人便在寝殿里等着孟承晔醒过来。
往后的事情要如何,还要等孟承晔醒来自己决定。
她们终究是后宫嫔妃,哪怕是皇后,也不得干政。
与此同时,皇贵妃着急忙慌的便带着人去了天牢。
杨福正唉声叹气的守在大皇子身边。
“大皇子,您这是何苦呢,您到底是皇上的孩子,同皇上认个错便是了,何苦硬抗下来呢。”,杨福以为是大皇子同孟承晔闹脾气了。
大皇子却是一言不发的抓着身下的板子。
这是他该受的。
身后行刑的人也不敢轻了力道,如今这才几十板子,大皇子身后已然一片血肉模糊。
杨福看的胆战心惊,这要真是一百个板子下去,那如何了得?
就在杨福担心的时候,外头小太监高声吟唱:“皇贵妃娘娘驾到。”
杨福这才松了口气,靠在一旁的墙上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要是真打坏了,往后皇上气消了心疼大皇子,受罪的还是他们奴才。
皇贵妃一进来那些打板子的奴才便不敢动了。
大皇子看着皇贵妃,断断续续道:“母妃…是…儿子的错…你让他们继续吧。”
皇贵妃蹲下身子捧着大皇子的脸,道:“一一,什么你的错,肯定是皇上错了,别怕,母妃来了。”
大皇子到底是没忍住,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皇贵妃以为是大皇子觉得疼了,怒道:“你们几个狗奴才,谁叫你们下重手的!”
杨福小声道:“娘娘,是皇上说的。”
皇贵妃瞪了一眼杨福:“明知道他们父子俩闹脾气,怎么也不劝着点?”
杨福张了张嘴,最后到嘴边的话拐了个弯:“都是奴才的错。”
作为一个识时务的奴才,这个时候他应该背起这口锅。
大皇子哽咽出声:“母妃,别怪他们,是儿子错了,都怪儿子,都是儿子的错,儿子不应该害九弟,是儿子的错。”
皇贵妃愣了一下:“什么九皇子?”
大皇子把事情和盘托出,皇贵妃听后沉默不语。
大皇子看着皇贵妃的模样,难得心慌了起来,比他去见父皇坦白还要心慌。
他突然就怕了,他怕母妃不要他。
皇贵妃摸了摸大皇子的头,轻声道:“是本宫的错。”
是她没有把一一教好,才生出了这样的事情。
大皇子摇了摇头正准备说什么,皇贵妃便转身出去了。
大皇子眼泪掉的更凶了,看着门口模糊的身影,大皇子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声。
第878章大结局7
杨福看着眼前的大皇子一下子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事情呢他也听到了,大皇子没有避着他们,可如今这种情况真的不是他一个奴才可以做主的啊。
杨福叹了口气,对着那几个小太监挥了挥手,意思就是继续打了。
想必皇上也是因为这件事才对大皇子下如此狠手的。
几个小太监对视了一眼,这才继续下手。
而另一边,皇贵妃回宫后便站在镜子面前看着身上华贵的衣裳。
半晌后,皇贵妃坐在梳妆台前,道:“春风,替本宫梳妆吧。”
另一边,孟承晔好不容易醒来,便看见守在床前的两人。
孟承晔笑了笑:“你们怎么过来了。”
姜玉茗没说话,心里却是松了口气。
温娴轻声道:“皇上晕过去了,臣妾同妹妹过来看看皇上。”
难得温娴对他轻声细语,孟承晔还挺惊讶,笑着打趣道:“皇后倒是甚少同朕如此说话,莫不是朕时日不多了?”
温娴同姜玉茗沉默了下来。
看着两人的表情,孟承晔突然就笑不出来了。
温娴:确实算是不多了。
姜玉茗:哎,这都……
孟承晔撑起身子有些许惊讶的看向姜玉茗。
方才,他是不是听见了一点茶茶的心声?
压下心底的惊讶,孟承晔道:“同朕说说吧。”
温娴抬手叫守着的宫女太监都退出去,这才同孟承晔道:“太医说,若皇上好生将养着,还能活十余年。”
孟承晔沉默了一会儿,笑道:“皇后这是担心什么,朕还有十余年呢,如今朕也到了而立之年,朕可不想以后一把年纪了还操劳国事。”
孟承晔说的轻松,温娴对孟承晔难得有几分怜惜。
虽说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年纪轻轻的就驾崩,可那是在乱世,如今她们临州国富民强的,四十来岁的皇帝,倒也称得上一句中年。
只可惜……
孟承晔朝着姜玉茗招了招手:“茶茶来。”
姜玉茗坐在孟承晔床前,道:“皇上……”
孟承晔抬手捏了捏姜玉茗的脸:“用膳没,别饿着了。”
温娴:“……”
合着我就是铁打的不饿呗!
与此同时,在府里难过的九皇子听到了宫里传出来的消息。
大皇子被拉去打了一百大板,还被革去职位。
九皇子一时间心里不知是何滋味。
传信的奴才看着九皇子没出声,便退下去了。
九皇子继续在书房里沉默。
看着自己再也站不起来的那一条腿,九皇子一会儿想着大皇子废了算了,一会儿又想着大哥平日待他不错。
最后九皇子还是仇恨占了上风,没再去管大皇子,也下令今后不准大皇子进府。
他实在是有些接受不了,平日待他那样的大哥,会是他这条腿的罪魁祸首。
傍晚,九皇子叫人送了一份礼物和一封信去了东宫。
惊落收到信的时候还有些许惊讶。
今日宫里的事情他是听说了的,但是父皇派人叫他不要参与,他便没去打听。
结果不成想是因为九弟那条腿。
惊落难得沉默。
第879章大结局8
是夜,孟承晔看着手里的信,幽幽的叹了口气。
这是国师寄回来的信,信里还有一枚丹药。
国师说他天命将归,叫他放宽心态。
可如今惊落尚且年幼,他本想着一点一点教惊落,可如今这种情况,怕是不能慢慢来了。
孟承晔看着手里的丹药,一口吞了下去。
“咳咳咳……杨福,水……”,孟承晔被噎着了。
杨福端着水进来,孟承晔灌了一口水顺了气后把国师寄回来的信封给烧了。
杨福看着孟承晔烧掉的信,默默的把灰尘给处理了。
原本太医说的孟承晔需要好好将养,可后来太医再请平安脉时却有些惊讶。
皇上的身体恢复的很好,看起来依旧如从前一般身强体壮的模样。
太医也只能是当做祖宗庇佑,没再多言。
白贤妃听到这事儿的时候正在做糕点,听着小太监的话,白贤妃手里的动作停顿了片刻。
“知道了,你下去吧。”,白贤妃垂眸看着手里的面团,似乎不是很在意的模样。
既然那是皇上的决定,想必皇上心里也有数。
一个时辰后,白贤妃提着糕点去了甘泉宫。
得知姜玉茗被皇上叫过去后,白贤妃挑了挑眉便回去了。
小华子看着一言不发便回去的白贤妃惊讶了起来。
贤妃娘娘居然没有说皇上什么,难道是看在皇上大病初愈的份儿上?
以前皇上叫娘娘过去的时候,贤妃娘娘总要说两句的。
惊讶了一会儿后小华子又去了小厨房。
这几日太子忙得很,娘娘担心太子的身体,便吩咐小厨房给太医做一点汤羹,他去看看这会子好了没。
大皇子那边抗下那一百个板子后,人已经快不行了。
太医院尽心尽力的医治着,只能说造化弄人,大皇子一双腿都废了。
原本大皇子那一双腿是是还有救的,只是大皇子不让太医医治。
九皇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把扔了手里的棋子。
周围的奴才噗通一声便跪了下去。
九皇子沉默半晌后,又叫人把棋子给捡了起来。
只是对这大皇子事儿,九皇子从未说过什么话。
当然,不见大皇子也是一如既往的不见。
那天皇贵妃脱簪待罪跪在仁政宫门口,这事儿大家伙儿也知道。
孟承晔倒也没说皇贵妃什么,只是叫皇贵妃起身让她回去。
皇贵妃不愿,孟承晔把人叫进去说了几句话,皇贵妃这才回宫去了。
又是一年过去,雪花飘飘洒洒的落下时,年宴上,大皇子不曾出席,倒是多日不见的九皇子出门了。
如今惊落是越来越忙了,姜玉茗也难得见上几回,如今过年也是难得轻松。
大年初一惊落带着太子妃来了姜玉茗这儿。
听太子妃说后院有个良娣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姜玉茗惊讶了一会儿:“本宫就要做祖母了?”
惊落笑道:“是的母妃。”
看惊落这笑容,姜玉茗便猜到了是哪个良娣。
左右不过是当年惊落亲口要的那位良娣,只是没想到那位良娣也是个有福的。
第880章大结局9
孟承晔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高兴了好一会儿。
毕竟他还是第一次当爷爷呢。
给了不少赏赐后孟承晔便没再管了。
惊落倒是想替那位良娣要个侧妃的位置,只不过孟承晔没同意。
“你还急于这这一时做什么?朕给的到底是份虚荣,不如往后你亲自给她,这才显得她恩荣无双啊。”,孟承晔笑着说道。
比起旁人给的,哪有亲自给的好?
惊落一听,这话也有道理,便没再求侧妃之位了。
年后,趁着初春回暖,孟承晔突然说要去南巡。
众人有些许惊讶,孟承晔倒是撂下惊落监国,带着后宫一众嫔妃走了。
这一走便是两年,趁着惊落长子周岁前一个月赶回来的。
当初那位良娣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倒是命好。
姜玉茗看着怀里的长孙只觉得又看到了惊落小时候的模样。
留着这孩子在宫里住了几天便送回去了。
虽然她也很喜欢,可到底是人家的孩子,怎么能因为她一时欢喜叫人家母子分离。
太子妃见姜玉茗喜欢,便时常带着那位良娣和孩子来甘泉宫。
姜玉茗第一次见那位良娣时还有些许惊讶。
按照这位良娣的得宠程度,姜玉茗以为要么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要么是个文武双全的才女,不成想是个温软可爱的姑娘。
兴许是第一次见姜玉茗有些紧张,唐良娣往太子妃身后站了站。
姜玉茗挑了挑眉,看来这位良娣同太子妃关系不错啊。
太子妃倒是不客气,把人从身后拽了出来:“来,见过母妃。”
唐良娣怯生生的:“母妃金安。”
声音倒是好听,这是姜玉茗的第一印象。
姜玉茗抱着孩子点了点头,同二人说了几句话便逗孩子去了。
唐良娣坐在下面一动也不敢动。
回去的时候唐良娣蔫儿吧啦的跟在太子妃身后。
太子妃抱着孩子笑道:“母妃为人和蔼,你也不必如此紧张。”
唐良娣小声道:“我怕母妃对我印象不好嘛。”
太子妃笑了笑:“得空你常带孩子去母妃宫里坐坐。”
唐良娣一脸纠结:“就妾一个人?”
太子妃挑眉:“不然呢?”
唐良娣一下子就萎了。
不过唐良娣倒也听太子妃的话,时常带着孩子去甘泉宫。
一开始唐良娣还有些许害怕,熟了之后便放的开了许多。
姜玉茗也才知道这位唐良娣是个古灵精怪的性格,也难怪惊落会喜欢。
从小便生活在深宫之中,这一言一行的到处都是规矩,偶尔有那么一个不太规矩又不出格的,喜欢也是正常的。
周岁的惊落给孩子取了个名,叫孟朝辞,惊落笑着说等生个女儿便叫彩云。
姜玉茗对这个名字倒是懒得说什么,反正大名不好叫,不是还有小名嘛。
孟朝辞四岁的时候已经懂事了,小孩子小小的一个,当真是可爱的紧。
九月二十日这天,姜玉茗正在自己宫里逗孟朝辞。
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宫里便突然想起了钟声。
是丧钟的声音,姜玉茗的心猛地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