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高手过招
到了门口宁小媛还跟在张贵人身后小声抱怨:“我还想多聊几句呢,你好小气哦。”
张贵人被气笑了:“锦修仪前儿个刚解毒,这会子身子还有些虚弱容易疲惫,也就是精神上的不足,人家需要好好休息会儿。”
宁小媛蔫蔫儿的:“那你陪我聊天嘛。”
张贵人:“我陪了十几年还嫌不够么?也就锦修仪脾气好。”
宁小媛彻底蔫了下去。
嘤嘤嘤,没人陪我聊天,人生还有什么乐趣?
“好了,你若想,明儿个再来不就是了?”,张贵人到底不忍心看宁小媛蔫儿巴拉的模样。
宁小媛拽着手帕:“我把明儿的聊天挪到今天可以嘛?”
张贵人:“呵!”
姜玉茗一觉睡到了天黑,外头已经掌了灯,寝殿里倒是没有。
守在外头的绘竹听到动静第一时间就进来了。
“主子可是饿了?小华子已经提了膳,可要用些?”,绘竹扶着姜玉茗起来。
午睡睡久了,姜玉茗起来的时候便有些头晕,整个人也有些疲倦。
用晚膳的时候白贵人又端了一盘药膳过来。
白贵人手艺好,这晚膳竟然闻不到一点药味。
洗漱过后姜玉茗穿着寝衣裹着大氅坐在软榻上和白贵人下棋。
两人都不会下棋,下的棋自然有些乱七八糟的。
绘兰在一旁看的欲言又止,虽然知道自家主子打小就不爱下棋,也就不曾学过这门技艺,可瞧着主子这……
一副哪里空了走哪里的棋艺,实在是没眼看。
偏生白贵人瞧着也不会下的模样,绘兰莫名想起一个词,诸神之战。
罢了罢了,这等高手过招,她这个凡人还是不看的好。
两人最后也没分出个胜负,不过瞧着夜深了,白贵人也就起身回去了。
姜玉茗依旧兴致勃勃,可白贵人又回去了,姜玉茗就把目光放到了今夜当值的绘兰身上。
“主子,夜深了,您该睡了。”,绘兰提醒道。
今儿主子已经睡的比平日里晚了,兴许是下午睡久了的缘故。
“我睡不着,来来来,绘兰,你来陪我下两局。”,姜玉茗捏着棋子道。
绘兰拗不过姜玉茗决定陪主子好好下两局。
一柱香后,姜玉茗乖乖的上床睡觉了,绘兰放下床幔,轻手轻脚的把矮桌上的棋子给收了起来。
棋盘上的黑棋被杀的片甲不留。
翌日,用过早膳的姜玉茗忽而想起自己已经许久未曾给温娴写信了,便提笔写了一封信给温娴,顺道关心一下温娴恢复的如何了。
温丞相从下人拿到信的时候仿佛看到了救兵。
娴儿已经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三天没出来了,温丞相着急,温大哥更是恨不得直接把门给拆了。
但是仔细一想这是妹妹的闺房,到底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只是在门口喊了两声,得了回应便回去了。
好歹妹妹还愿意吃饭不是?
温丞相拿着信敲着温娴的房门:“娴儿,锦修仪给你来信了,出来瞧瞧?”
里头安静了一会儿,紧接着门便开了:“爹爹,我没事儿,我只是在想事情,茶茶的信呢?”
第167章 茶茶是个大人了
温丞相眼巴巴的把信递出去:“娴儿你都好几天没跟我们一块儿用膳了,要不今晚爹爹让厨房做一些你爱吃的菜,咱们一块儿用个膳?”
温丞相只有这一个女儿,还是老来得女,对温娴自然是宠爱的紧,别说是温丞相,就连温大哥也对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岁的妹妹疼爱的紧。
温娴拿着信沉默了一会儿,才轻声道:“好。”
温丞相一下子便开心起来了,自己个还亲自去厨房吩咐厨子做了些温娴爱吃的菜。
到了用晚膳的点儿,温娴早早的就到了花厅。
温丞相过去的时候,瞧着梳着精致妆容温娴更是格外的开心。
娴儿瞧着精神头不错的模样。
温家用膳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不过能瞧着温娴出来用膳,温丞相就已经很高兴了。
“爹爹,明日我想进宫看望一下锦修仪。”,用过膳温娴说道。
温丞相自然是同意的,不过还是叮嘱了温娴:“多带两个人吧,总归不会坏了规矩的。”
温娴点了点头,朝温丞相福身行了个礼:“女儿不孝,这几日让爹爹担心了。”
温丞相满脸的欣慰:“爹爹也知道你最近心里不好受,想开了就好,明儿去库房里拿根人参给锦修仪吧。”
总归是他们连累了锦修仪,不补偿点什么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温娴自然是应了下来。
因着温娴是晚上说的,姜玉茗那边自然不知道消息。
等第二天温娴到了甘泉宫,姜玉茗还没起来。
温娴有些失笑,原来她还吵着茶茶睡懒觉了。
等姜玉茗睡到自然醒的时候,温娴已经坐在软榻上看了好一会儿书了。
姜玉茗还睡眼惺忪的时候瞧见温娴,还傻笑了好一会儿。
“阿娴,你来啦。”,姜玉茗洗漱过后坐在软榻上的另一头等着小华子提膳回来。
原本提膳这事儿是用不着小华子亲自去做的,毕竟小华子也是甘泉宫的大太监,这些劳累的活儿自然有人去做。
只是小华子一直都格外坚持这事儿。
小华子有自己的思量,膳食这事儿最容易被旁人动手脚。
虽说御膳房那边他有熟人在,可难免在回来的路上被人动手脚,倒不如自己亲力亲为。
“茶茶,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进宫呢?”,温娴捧着茶杯出神。
姜玉茗趴在矮桌上懒懒的打了个哈欠:“因为我要庇佑家里呀,阿娴你也知道,我爹爹辛苦努力了半辈子才好不容易做到临州首富,可总有小人眼红想着拉我爹爹下去。
而我们家根基浅,当时又恰逢大选,我脑子一热便进来了,不过我不曾后悔,只要我在宫里平平安安的,家里总归是多了一重保障。”
反正原主是这么想的,撇去旁的不说,原主一颗赤子之心的出发点还是好的。
温娴扭头看了姜玉茗好一会儿,才笑道:“茶茶已经是个大人了。”
姜玉茗托腮:“我一直都是。”
嗯,小华子什么时候回来?有点饿了都。
温娴在姜玉茗这儿坐了一天,姜玉茗最近对下棋感兴趣,缠着温娴陪她下棋。
------题外话------
边码边发,hhh
第168章 入宫
而后温娴便见识到了姜玉茗菜的起飞的棋艺。
温娴明里暗里的放了一片太平洋,姜玉茗愣是输了。
绘兰看的气结,干脆默默的盯着地面。
温娴看着姜玉茗乐呵呵的模样,又陪着姜玉茗下了一盘。
姜玉茗依旧输了,不过下的很开心就是了。
陪了姜玉茗一整天,傍晚杨福又踩着点过来了,顺便和姜玉茗说了孟承晔稍后过来用晚膳的事儿。
姜玉茗眼睛一亮,挥着小手帕送温娴出去了。
孟承晔是在天快黑透的时候过来的,姜玉茗等的菜都快凉了。
所以她自己先吃了白贵人送过来的晚膳垫垫肚子。
孟承晔进来的时候一股冷气扑面而来,姜玉茗并没有嫌弃,而是揣着汤婆子笑眯眯的行礼:“皇上金安。”
孟承晔扭头看了一眼姜玉茗,总觉得茶茶今日格外的热情。
用膳的时候姜玉茗还格外贴心的给孟承晔布菜。
孟承晔嚼着嘴里的菜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当然,这是因为菜有些凉了。
姜玉茗自己倒是没吃多少,她吃了一盘白贵人送过来的药膳已经有了五分饱。
现在随便吃点儿就好了。
用过晚膳,姜玉茗又喊着孟承晔陪她下棋。
孟承晔自然是欣然同意的,只是到了后来,孟承晔自闭了。
倒不是说姜玉茗的技术突飞猛进,而是姜玉茗对下棋一知半解的下起来孟承晔都不知道该怎么放水。
最后孟承晔打算从头教姜玉茗如何下棋,姜玉茗想了想觉得可行,就同意了。
翌日,温丞相刚上早朝回来就瞧见了正在正厅里等他的温娴。
温丞相正高兴着,自己女儿如今会体贴他了。
谁成想温娴见着温丞相便道:“爹爹,女儿想进宫。”
温丞相一愣,揉了揉耳朵:“娴儿,你说什么?”
温娴行了个礼:“女儿想进宫。”
“也成,明儿给你递牌子。”,温丞相在做最后的挣扎。
“爹爹,您明白女儿的意思的。”,温娴看着温丞相,轻声说道。
温丞相沉默了好一会儿,动了动唇,却又没说什么。
好半天,温丞相幽幽的叹了口气:“娴儿,你可想好了?”
一旦入了宫,可就再无回头路了。
若是旁人家,还能和离回丞相府,一个女儿,他又不是养不起,这皇家……
温娴点了点头:“爹爹且安心,女儿总归不小了,也是时候长大了。”
温丞相扭头看着温娴,有些熟悉却又有些陌生。
“既然你想,那爹爹定然会给你安排好。”,温丞相摸了摸温娴的头。
如今女儿也跟他一般高了,甚至隐隐还有比她略高的趋势。
当然,也有可能是他老了。
温丞相在府里跟温母秉烛夜谈了一晚上,第二天下了朝便去晋见了孟承晔。
两人在里头聊了好半天,温丞相出了上书房,有些感慨,当初先帝私下里跟他说想把他女儿指给皇上的时候,他还婉拒了。
谁成想造化弄人,到底娴儿还是进宫了。
罢了,无论如何,温家都会是娴儿的后盾,只要他温家还没倒下,娴儿自然也会好好的。
第169章 谈话
晚上,孟承晔又去了姜玉茗那儿,瞧着姜玉茗坐在窗口发呆的模样,孟承晔突然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茶茶觉得主理六宫之权如何?”
姜玉茗拿着汤婆子转了个面儿:“皇上为何这样问,可是朝臣们催的紧?”
孟承晔没说话,只是盯着姜玉茗看了好一会儿,搞得姜玉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姜玉茗摸了摸脸,今儿她没化妆,应该不存在妆花了的事儿啊。
那皇上盯着她看做什么?
孟承晔到底是没把心底的那句话问出口,只是拉着姜玉茗说是想教姜玉茗画画了。
姜玉茗虽然现在没有什么兴致,但是瞧着孟承晔不大开心的模样,姜玉茗也就随着孟承晔去了。
画到一半,姜玉茗在一旁看着手里的陶瓷娃娃,突然出声道:“皇上每天处理折子累么?”
孟承晔停下手里的笔,扭头看向一旁玩着陶瓷娃娃的姜玉茗没出声。
“臣妾是个惯会躲懒的,臣妾觉得有皇上陪着已经很好了,皇上会一直陪着臣妾吗?”,姜玉茗放下陶瓷娃娃转身冲孟承晔笑了笑。
孟承晔忽而轻叹了口气,随后扬起一个笑容:“朕不觉得你嫁给朕还有出去的机会。”
罢了罢了,既然茶茶不愿,那朕也不勉强。
姜玉茗又转身摆弄起了她哥哥给她做的陶瓷娃娃。
实则在心底叹了口气。
好险是反应过来,话说皇上到底什么时候起了立她为后的心思?
怎么,陪吃陪玩陪那啥还不够,还得替他管家?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皇后自古以来都是个高危职业好么!
孟承晔看着的画,又看了看一旁的姜玉茗。
结果就是孟承晔看姜玉茗对那对陶瓷娃娃爱不释手,愣是拿了一个走。
姜玉茗满脸的问号。
得,时不时的加班不说还要没收玩具。
孟承晔把拿走的那个陶瓷娃娃摆在了自己的书桌上。
翌日早朝的时候,大臣们依旧议论着立后的事情,原以为孟承晔会如同往常一般揣着手任由他们说。
谁知道这才说了两句,孟承晔一反常态道:“众爱卿说的是。”
底下安静了好一会儿,才有争论了起来。
皇上这话的意思就是有立后的心思了?!
从去年八九月催到今年二月份,整整快半年了,他们可真不容易啊!
话说回来,皇后之位会花落谁家呢?
下了朝,孟承晔去了一趟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又陪着太后用了一顿午膳才离开。
下午的时候,孟承晔秘密召见了温娴,两人聊了小半个时辰,温娴便回去了。
孟承晔遮掩着,这事儿倒也没多少人知晓。
温娴出宫时扭头看着身后已经点起灯火的皇宫,由着丫鬟搀扶着上了马车。
温娴摸了摸腰间的香囊,想起孟承晔跟她说的话:
“朕知道你有心上人,朕只问你一句,你心里可还有他?”
温娴回答的很肯定,原也没打算瞒着孟承晔。
“朕需要一位皇后,朕知道温小姐你很合适,不过既然温小姐心里有人,朕自然是不会碰你的。”
第170章 德妃有孕
温丞相一早便跟孟承晔说了,温娴是自愿入宫的。
温娴有些惊讶,同时还有些惊喜:“臣女多谢皇上恩典。”
“无需多言,你我也只是各取所需。”,孟承晔摆了摆手。
是温娴总归比旁人好。
而温娴自从决定入宫的那一刻便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谁知道突然有这么个意外之喜,温娴自然是高兴的。
她心里确实放不下李郡,不过她也做足了心里准备,但是谁成想皇上竟然知道她的事情。
这几日,朝堂上依旧是那副争议不休的老样子,孟承晔也零模两可的给了说是会立后,正在考虑人选。
温丞相一改往日的作风支持起了自家女儿,有不少人都猜测温丞相这是动了让女儿进宫的心思。
柳将军倒是一愣还没反应过来,这老头子不是向来不同意女儿进宫的吗,这会子怎么又同意了?
柳将军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干巴巴的说了句“臣以为淑妃娘娘还是挺合适的。”,作为一个好父亲,无论如何都要立场坚定的站在自己女儿的这边嘛。
虽然事情的结果是不可能的,但是这跟他支持女儿有什么关系?
沈太师自然也是举荐沈德妃的,只是三个人里举荐沈德妃的人数不少,但是理由么,有点牵强。
沈德妃既没有温娴那样的家世,也没有柳淑妃那样怀有身孕。
朝堂上就这么争论了好几天,孟承晔也一直有些含含糊糊的,似乎听进去了大臣们的意见,正在考虑合适的人选。
实际上,孟承晔在想着云州上贡的单子上写着的汉红菊瓣山茶花到这里能不能成活,好像是一共上贡了三株来着。
这种山茶花比较矮,顶天了也就一米多一点,给茶茶摆在屋檐底下欣赏正好。
而且花期就在三四月份,到这儿差不多就能开花了。
姜玉茗这头由白贵人把过脉以后,确定了身子好的差不多了,才停了姜玉茗的药膳,那是用来进补的药膳,吃多了容易上火。
明儿个就是十五,也该给太后请安了,姜玉茗又和白贵人诸神之战了一下午,傍晚的时候,小华子提膳回来还带了个消息回来。
沈德妃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如今脉象还不太明显,前儿个中毒的时候才没有把出来。
白贵人当即皱了皱眉头,出声问道:“这可是真的?”
“回白小主的话,奴才这话可是千真万确的,太医院那边传来的消息呢。”,小华子把膳食摆在桌面上。
白贵人皱眉,不应该啊……
姜玉茗倒是没怎么在意,只是对着一本讲棋的书研究着上头的下法。
“姐姐可以离德妃远着些,她都能给自己下毒,指不定这个孩子也……”,白贵人凑到姜玉茗身旁小声说道。
姜玉茗垂眸沉思了好一会儿,手里的棋也颇有些不知道下在哪儿。
她已经想好了如何报复沈德妃了,如今倒是赶巧了,沈德妃怀孕了。
罢了,孩子是无辜的,且等沈德妃生产后再报复回去也不迟。
第171章 失言
她可是个记仇的性子呢,沈德妃自己作死也就算了,偏生还扯上了她和阿娴。
想起白贵人方才的嘱咐,姜玉茗点了点头:“知道啦,你也是。”
白贵人精通医术的事儿六宫都知道了,姜玉茗是担心有人拿这个做文章陷害白贵人,到时候多少有些说不清。
况且落霞的母家并不是很强势,未必能和柳淑妃一样让皇上出手保人,也只能提醒落霞小心着些了。
翌日清晨,姜玉茗依旧踩着点儿到了太后宫里。
今儿倒是有些意外,等太后出来的时候,柳淑妃没来也就罢了,沈德妃也还没来。
姜玉茗捧着茶杯吹了吹上头的茶叶,总归跟她没关系。
说起来,沈德妃还真要多谢这个孩子呢,要不是这个孩子来的及时,沈德妃这会子怕是该躺在床上了。
姜玉茗有些不爽的抿了口茶。
“玉茗身子可好些了?”,太后瞧着坐在下首生闷气的姜玉茗,出声问道。
“回太后娘娘,臣妾身子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姜玉茗朝太后笑了笑。
太后招了招手:“上前来,哀家瞧瞧。”
姜玉茗依言起身过去了,太后拉着姜玉茗打量了好一会儿,才到:“人倒是消瘦了些许,不过面色瞧着红润。”
太后自然知道那毒原本是给她准备的。
只是没想到沈德妃这般作死,太后就忍不住心底带着几分气。
可偏生沈德妃如今又怀有身孕,孩子到底是无辜的,况且还是她亲孙儿。
太后正有些愁着,外头就有人禀报沈德妃来了。
姜玉茗退回自己的位置上,沈德妃今儿个穿了身绯红色的衣裙,头上簪着五尾凤钗,看起来好不神气。
“给太后娘娘请安。”
沈德妃福身行礼。
“免礼,你如今也有了身孕,这种虚礼能免则免。”,太后坐在上首又恢复了那张严肃的面孔。
如果可以,哀家甚至不太想看见你。
日后皇后进了宫,怕是有你好受的了,结了这么大的梁子在这儿。
人家原本是不想进宫的,结果被你这么一折腾,倒是进来了。
沈德妃应了声坐在位置上,整个人都带着一股子得意张扬的味道。
姜玉茗又抱着自己的汤婆子发呆去了,她如今不大想瞧见沈德妃。
“还要恭喜锦修仪妹妹了,得了这么个晋升之喜呢。”
沈德妃支棱起来了,逮着姜玉茗就开怼。
“娘娘同喜,听闻娘娘的母亲也晋封了一品诰命夫人,臣妾不过是个修仪,哪儿比的上娘娘?”,姜玉茗不冷不热的回了句,连正眼都不可以瞧一下。
“妹妹不说本宫倒是忘记了,妹妹的母亲还没有诰命呢。”,沈德妃掩唇轻笑,语气里是毫不掩饰的嘲讽。
“哀家如今也还没有诰命呢,怎么,沈德妃这是看不起哀家?”,太后眉头一皱看向得意洋洋的沈德妃。
你是哪儿来的小土豆敢这么说归宁?
沈德妃自知失言,便收了那副张狂的模样:“是臣妾失言了,还请太后娘娘恕罪。”
------题外话------
还有六章,hhh,大概十一点的样子能给你们
第172章 喝酒
“看来德妃你从鬼门关里走了一趟回来还没学会怎么说话,你能回来只怕是阎王爷瞧不起你这直舌头。”
柳淑妃挺着个肚子走进来,径直坐在位置上。
太后瞧着柳淑妃来了,面上总算带了几分笑容。
“姐姐这是哪里的话,妹妹这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沈德妃言笑晏晏的。
“嗤,怎么,麻雀是上不了枝头变凤凰的,还在痴心妄想些什么?”,柳淑妃毫不客气的嘲讽道。
说不出意外的话,皇上那边想必已经有了人选,否则皇上也不会松口跟大臣们讨论立后的人选。
至于是谁,她约摸有了个想法,不过总归不会是沈德妃就是了。
“姐姐,乾坤未定,孰是孰非还是不要太早下定论的好。”,沈德妃呛声回去。
姜玉茗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沈德妃的话让她想起前世一句流行的恶搞歇后语:乾坤未定,你我皆是牛马。
“怎么,修仪妹妹是觉得本宫说的不对?”,沈德妃把矛头转向姜玉茗。
“怎么会,臣妾只是想到了一个笑话罢了。”,姜玉茗拿着帕子掩唇笑出声。
沈德妃却以为姜玉茗口里的笑话是在嘲笑她:“妹妹晋位后果然是不同凡响,本宫记得妹妹的册封礼好像是在三月初吧,这会子还是不要高兴的太早。”
“怎么,皇上金口玉言,难不成说出去的话还能追回不成?”,柳淑妃靠在椅子上撑着头瞥了眼沈德妃。
不过是有个身孕,神气什么,谁还没个孩子似的。
沈德妃一时间哑口无言,她总不能说皇上说的话是可以不作数的吧,但是看皇上对锦修仪的态度,想来也是不可能的,她也就一时嘴快而已。
太后在上头坐了会儿,便摆了摆手:“散了吧,淑妃和锦修仪留下,哀家有话和你们说。”
众人起身告退。
“淑妃姐姐这肚子瞧着已经有七个月了吧。”,姜玉茗看着柳淑妃高高隆起的肚子有些好奇。
里头孕育着一个小生命呢。
柳淑妃换了个姿势靠在椅子上:“羡慕?有什么可羡慕的,按照你的恩宠程度,最迟来年就能怀上了。”
姜玉茗轻咳了声,不愿接下这个话题。
“脸皮子这么薄?这儿又没旁的人。”,柳淑妃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盯着脸色有些微红的姜玉茗。
“好了,莺儿你就莫要再取笑玉茗了,你以为个个都像你这般厚脸皮。”
太后乐呵呵的起身,姜玉茗走过去扶着太后。
“走吧,去后头瞧瞧,已经化雪了,哀家这儿有个好东西给你们瞧瞧。”,太后笑眯眯的带着人朝后头的小院里走去。
跨过圆圆的拱门,一株两人高的桃花树上开满了桃花。
姜玉茗有些惊讶的抬手摸了摸上头的花。
是真花。
“好看吗,前几个就冒了花骨朵,今儿开的多些才叫你们过来看的。”
太后看着这棵早早就开花了的桃树,笑盈盈的拉着两人在树底下的石桌下面坐下。
“这是去年酿制的果酒,想来你们也能喝,来,陪哀家喝两杯。”
第173章某些人心比天高
姜玉茗还有些不明所以,柳淑妃却是笑了:“姑母若是想喝酒直说便是了,何苦拿这桃花做借口?”
太后吩咐人拿出两盅果酒,先拿起一盅是给自己倒了一杯,剩下的一盅是分给姜玉茗和柳淑妃的。
“哀家这不是找不着伴儿嘛,宫里的太妃们都去了封地,哀家想喝个酒都没伴儿。”,太后感慨的喝了一杯酒。
柳淑妃端起果酒轻抿了口:“那就陪姑母饮一小杯。”
姜玉茗还在思考头上的桃花为什么开的这么早还这么枝繁叶茂。
不过话说回来,她院子里的海棠花也冒了春芽,想来离春天也不远了。
太后喜欢喝果酒这事儿前朝后宫倒是有不少人知道,只是如今有孩子的太妃们都出去颐养天年了,没有孩子的也已经剃度出家常伴青灯古佛。
也不是没有怀过身孕的孩子没保住的嫔妃,或者是只有公主的嫔妃留在宫里,只是跟她关系都不太好,还不如找两个小辈喝酒呢。
说是让姜玉茗和柳淑妃陪着太后,结果姜玉茗和柳淑妃一人一杯,剩下的全进了太后肚子里。
太后只是想喝酒了,又不想一个人,这才喊了她们过来。
瞧着姜玉茗对那桃花垂涎欲滴的模样,喝开心了的太后大手一挥:“想要便折一些去吧,旁的哀家不敢说,但是哀家这儿的桃花定是宫里开的最早的。”
姜玉茗跟柳淑妃都不是客气的主儿,依着太后所言,折了不少桃花回去。
姜玉茗是折回去插花,柳淑妃是折了送去小厨房做些吃食。
路过御花园的时候,姜玉茗瞧着里头的雪也化的差不多了,有不少地方都冒出了绿芽,瞧着一片生机勃勃的模样倒是格外讨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孟承晔今儿上早朝的时候突然下了一道圣旨,立后的圣旨。
这一招打的大臣们措不及防。
不是,这就定了?
他们还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呢!
沈太师正想出声反驳,杨福比沈太师快一步高声喊道:“退朝!”
竟是连有本启奏都给省下来了。
温丞相和柳将军两人迅速跪下:“恭送皇上。”
后头的人见状也跟着跪了下来,徒留沈太师一人站在那儿有些不知所云。
他努力了这么久,竟然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瞧着孟承晔走没影儿了,温丞相站起来,拍了拍沈太师的肩膀:“怎么,替本官开心坏了?大可不必,下次可要记着恭送皇上啊。”
柳将军睨了一眼沈太师,阴阳怪气道:“某些人啊,不要心比天高,瞧瞧,如今都不给皇上行礼了,这可是大不敬之罪啊,史官呢?史官!怎么不记下来呢?来来来,笔给我,我来写。”
史官抱着书册瑟瑟发抖。
上头记载了一行描黑了小字:
盛元四年春,帝于朝中宣布立温丞相之女为后。
下了立后的圣旨,礼部跟钦天监就去找国师算日子了。
算皇后册封礼的吉日,这种国事非同小可,由国师亲自出马再好不过。
第174章 立后
礼部尚书瞥了眼钦天监正使,你懒就直接说,本官又不会嘲笑你。
国师给出的日子是六月中旬,离现在还有四个月的模样。
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立后的圣旨一下,礼部工部就要绘制好皇后册宝,礼部和钦天监得了吉日还要去遍告诸司。
针线房也要开始做皇后的吉服,朝服和霞帔。
至于凤冠,那是珍宝司要忙活的事儿。
以及闲置已久的凤仪宫也要好好整理一下了。
皇上当朝宣布圣旨的事儿很快就传开了,而丞相府里的温娴也拿到了一封明黄色的圣旨,看着上头的小字,温娴卷好交给一旁的丫鬟。
温大哥在一旁看着,有些踌躇的挤到了温娴身侧,小声道:“阿妹,你真的想好了吗?”
温娴笑了笑:“哥哥且安心,我是自愿入宫的。”
我也该长大了,就让我也护你们一次吧,还有茶茶。
沈德妃知道这事儿的时候气的手里的安胎药都给摔了出去。
边上的宫女缩在一旁胆战心惊的看着沈德妃摔了碗砸了杯子的模样。
发了一通脾气的沈德妃现在正殿门口看着外头的午后正好的阳光,目光里有些失神。
到底还是输了么?
且不说沈德妃这边,姜玉茗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先是有些不可思议,再就是惊讶,而后便剩下欣喜了。
这样她以后就可以常和阿娴一块儿玩了。
只是不知道阿娴是不是自愿入宫的。
就在姜玉茗这么想着的时候,绘竹拿着封信呈给姜玉茗。
“主子,温…娘娘的信。”,绘竹一时间不知道要叫什么。
若是喊温小姐,可如今皇上已经下了圣旨,如今温小姐已经是皇后了,可喊皇后娘娘,这还没行册封礼呢,干脆就先喊着温娘娘罢了。
姜玉茗一时间也有些不太习惯这个称呼,不过到底没太纠结,拿过绘竹手里的信拆开,里头只有四个字:
茶茶等我。
姜玉茗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这说明阿娴是自愿进宫的。
同一时间,柳淑妃还在染玫红色的丹蔻,这种颜色的丹蔻显得皮肤格外的白皙。
知道了温娴被立为皇后的消息,柳淑妃也只是懒懒的翻了个身。
本宫就说不可能是沈德妃,是温娴也好,家里的那个蠢货也该死心了。
否则,他若是和皇上抢女人,仔细想想他有几个脑袋够砍的。
柳大公子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满脸的难以置信,说着还想去丞相府找温娴。
柳将军眼疾手快,抓着柳大公子的手臂一个过肩摔摔的柳大公子龇牙咧嘴。
“爹,你做什么!”,柳大公子捂着后腰从地上爬起来。
“我会拿圣旨开玩笑吗?我有脑袋多还是你有脑袋多?人家如今贵为皇后,你怎么敢觊觎皇上的妻子?”
说着柳将军摁着柳大公子揍了一顿,拳拳到肉,专挑脸上揍。
柳将军的想法很简单粗暴,给他丫的揍丑了,就不敢出门了。
一旁的柳母淡定的喝着茶看着账本。
打呗,反正要么是兄妹俩打架,要么是父子俩打架,她都习惯了。
------题外话------
有点卡文了,等我去洗个头洗个澡回来再码,晚点更,洗一洗才会有灵感
第175章 御膳房
再者,打孩子要趁早,大了就不好打了。
你瞧,如今她就不方便动手了,不然指定给这个混小子一个男女双打。
瞧瞧,瞧瞧,想人家姑娘都魔怔了,她也不说那姑娘坏话,不过也不太喜欢那姑娘,反正她儿子是跟人家姑娘无缘的。
人家如今贵为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不过是个将军之子,拿什么跟皇上争?
拿那喝酒撑大的胆子么?
柳母转了个身不想瞧见这个执迷不悟的儿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姜玉茗宫里的海棠冒出了绿油油的嫩叶,姜玉茗又去了后头的听雨阁里瞧了瞧去年孟承晔让人种下的鹤顶红山茶花。
那山茶花已经有了花骨朵,想来差不多也快开花了。
如今的天说不上很冷,也说不上多暖和,姜玉茗就窝在甘泉宫里研究下棋。
今儿膳房的菜兴许是有些不合胃口,姜玉茗午膳没用多少,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姜玉茗便有些饿了。
原本是想着喊小华子去御膳房拿些糕点过来的,只是不知为何姜玉茗就想起来白贵人曾经给她做过一次的木耳海参肉桂汤。
这是一道药膳,前儿个她中毒后身子有些虚弱,白贵人是每日换着花样给她做药膳给滋补回来的。
其中就有这道木耳海参肉桂汤。
天也有些冷,喝口热乎乎的汤垫垫肚子别提多舒服了。
姜玉茗念着这道菜,就起身去了白贵人那边。
彼时白贵人正在看医书,自打她会医术的事儿传遍了后宫,她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了,直接去了太医院找了不少医书回来研究。
姜玉茗去的时候白贵人还抱着个汤婆子手里拿着本医书在研究,边上还放着两套银针和不少瓶瓶罐罐叫不上名字的药。
“姐姐来了。”,白贵人放下手里的书起身行礼。
姜玉茗拉着白贵人坐下:“你我之间哪里需要这些虚礼?”
“让姐姐见笑了,我这儿还有些乱。”,白贵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乱糟糟的桌面。
“无碍,说起来还是我打扰了你才对,我今儿个想吃你做的木耳海参肉桂汤了。”,姜玉茗揪着手帕轻声道。
咳咳,有些不好意思呢,但是为了吃的,她只能开启社交牛批症模式了。
“我这就给姐姐做去,姐姐今后若是想吃什么派人告诉我一声便是了,我做好让人送过去,也省的姐姐走一趟。”
白贵人眼睛一亮,笑眯眯的看着姜玉茗。
起先因为姐姐不喜欢喝药,她还以为姐姐也不喜欢药膳,没想到如今姐姐还是喜欢的。
姜玉茗越发的不好意思了,她一时兴起倒是麻烦了人家。
“如今我这儿却是没这些材料了,姐姐可等等,我去御膳房借个厨房和材料。”,白贵人说着便起身披着斗篷准备出去。
“我陪你一块儿去吧。”,姜玉茗起身追上白贵人。
“好。”,白贵人笑了笑,跟在姜玉茗身侧。
姜玉茗还是头一回来御膳房,瞧着里头大大小小放了不少锅的灶头,姜玉茗一时间有些新奇。
第176章 不能吃辣的甲鱼
“修仪娘娘金安,白贵人安。”
原本还在灶头对着一道不太好的菜指指点点的黄公公瞧见门口的身影便立马迎了上来。
“还是老样子,给我腾个地儿就好了。”,白贵人熟门熟路的找到个比较偏僻的角落挽起了袖子。
边上的厨子在白贵人进门的时候就已经把灶头上的东西整理好了。
前些日子白贵人时常过来借用小厨房,他们如今也见怪不怪了。
只是今儿锦修仪怎么跟着一块儿过来了?
如今正是准备晚膳的时候,万一这厨房里的烟火呛着修仪娘娘怎么办?
“娘娘可要在外头坐坐?”,黄公公指了指外头的游廊下的。
姜玉茗摇了摇头:“不必了,本宫在白贵人身边瞧瞧便好了。”
说着姜玉茗凑到了白贵人身侧,白贵人正在清洗着手里的木耳。
这些木耳原是洗过的,只是白贵人总要自己洗一次才安心。
“姐姐怎么进来了?里头油烟味儿重,染到头发上可不好。”,白贵人手里的动作没停下,又把一旁的海参拿来洗了洗。
“本宫就进来瞧瞧怎么做的。”,姜玉茗撇撇嘴。
怎么都一个说辞?
黄公公在一旁点头称是。
白贵人说的对,况且厨房里刀具多,万一伤着您了,别说是那个记仇的小华子了,只怕是皇上也不会放过他。
他还听说这未来的皇后娘娘同锦修仪关系甚好,锦修仪要是在他这个儿出个事,能一下子得罪仨。
瞧着白贵人动手做了一会儿,姜玉茗的目光很快就被旁的物件儿给吸引了。
角落里放着的木盆里有好几只甲鱼。
姜玉茗拿了根葱戳了戳趴在木盆里一动不动的甲鱼。
那甲鱼兴许是有些饿了,逮着葱就是一口,随后又吐了出来。
生葱是辛辣的。
姜玉茗来了兴致,找了根细细长长的青辣椒去戳那甲鱼的头。
甲鱼来者不拒,咬了一口又吐了出来。
姜玉茗继续戳。
甲鱼不长记性,又咬一口把青椒吐了出来。
黄公公在后头伸长了脖子盯着姜玉茗这边,生怕姜玉茗被那几只甲鱼给咬了一口。
见姜玉茗正在霍霍青椒,黄公公才松了口气。
没事儿,他们御膳房的甲鱼能吃辣!
不能吃辣的甲鱼都是要被拿去炖汤的!
说起来,这还是淑妃娘娘要的甲鱼呢。
先给锦修仪玩一下应该不碍事的吧。
白贵人自然也是注意到了姜玉茗这边,从白贵人这个角度正好可以看见那甲鱼伸出脖子快准狠的咬了一口青椒,随后又吐了出来。
而一点人事儿不干的姜玉茗在一旁笑的花枝乱颤。
绘兰绘竹站在一旁权当没看见姜玉茗这副小孩子气的模样。
“黄公公,前几日还没瞧见这有甲鱼,是哪位主子点名要的么?”,白贵人看着木盆里的甲鱼起了心思。
如果不是旁人点名要的,她可以要一只过来做甲鱼汤。
“回贵人,这可不赶巧了,那几只甲鱼是淑妃娘娘点了名要拿去做甲鱼汤的。”,黄公公瞧着木盆里的甲鱼说道。
第177章比甲鱼还甲鱼
有只甲鱼突然伸长了脖子一口咬住青椒吞了下去。
姜玉茗:“???”
“黄公公,你们的甲鱼还会吃青椒的么?”,姜玉茗看着手里头被咬了一半的青椒道。
“回修仪娘娘,兴许是甲鱼饿极了。”,黄公公弯着腰笑着回道。
他收回之前的那句话,会吃辣的甲鱼拿去做麻辣甲鱼!
甲鱼:……
你可你真是比甲鱼还甲鱼呢!
白贵人手里的动作顿了顿,瞧着姜玉茗依旧开开心心的调戏甲鱼的模样,忍不住勾起唇角。
忽而白贵人似乎是想起什么,手里的刀落在木耳上久久没有动弹。
甲鱼……
白贵人盯着甲鱼的眸色暗了暗。
“黄公公,这个肉桂的颜色有些不对,你过来瞧瞧?”,白贵人垂眸指了指案板上的肉桂。
黄公公凑了过去瞧案板上的肉桂,白贵人低声跟黄公公说着什么。
姜玉茗没太在意白贵人这边,因为姜玉茗又瞧见了比甲鱼更好玩的物件儿。
白贵人那边换了一份肉桂,黄公公便继续跟在姜玉茗身边了。
白贵人动作快,姜玉茗玩的差不多的时候,白贵人的汤就做好了。
姜玉茗走的时候还拿了两只活的螃蟹走。
她想养在庭院里头的那个小池子里,说不定来年就能吃上自己养的螃蟹了。
绘竹看了看手里的螃蟹的肚子,随后又翻了过来面无表情的盯着手里的螃蟹。
要不要告诉主子这两只螃蟹都是母的呢?
做了一番心里斗争,绘竹决定放弃。
罢了,反正主子也就是一时兴起,再说了,这螃蟹能不能活的过明天都是个问题。
自家主子她还是很了解的。
果然,用小华子去提膳的时候,姜玉茗让绘菊把那两只螃蟹拿去清蒸了。
绘竹:…我说什么来着?
今儿永安宫用晚膳的时候,桌上多了一道甲鱼汤。
沈德妃瞧着这甲鱼汤皱了皱眉:“御膳房今儿怎么送了这么个汤过来?”
平日里她都不太喜欢鱼汤这一类的汤,御膳房这是换了个人管还是如何?
“回娘娘,送膳食过来的黄公公说这是黄公公特地孝敬给您的,说是这甲鱼汤既补身子又美容养颜。”
绣球把黄公公的照搬照抄的说了出来。
沈德妃心情好了不少:“罢了,既然是人家一番心思,那便盛一碗尝尝吧。”
瞧瞧,如今她有了个孩子,连御膳房都赶着上来巴结她呢!
想到这个,沈德妃心情颇好的又喝了一碗。
翌日,姜玉茗起身的时候便收到了白贵人送过来的糕点。
说是新研究出来的,特地拿给姜玉茗尝尝。
那是一盘淡蓝色的糕点,上头还用模子印了兰花的模样。
姜玉茗一早起来便收到吃的,心情自然是不错的。
而已经回了凭栏轩的白贵人坐在软榻上摆弄着手里头的小盒子。
小盒子里头装着满满当当一盒子的蝶豆花。
姜玉茗早上吃的糕点便是掺了些蝶豆花汁做出来的。
回想起黄公公跟她说的话,白贵人看着手里的蝶豆花,轻嗤了声。
她就说嘛,她的药怎么可能会出问题。
第178章 怀疑
早上,她去给玉茗姐姐做糕点的时候,黄公公和她说昨儿个的甲鱼汤沈德妃喝了不少。
主子们用过膳食后都会把餐具给送回来,由下头的奴才们洗干净再摆放好以便下一次使用。
而昨儿个送回来的甲鱼汤里,黄公公特地瞧了瞧,沈德妃确实喝了不少。
甲鱼汤孕妇是不宜喝的,若是身体强壮偶尔喝一碗倒也没什么大事儿。
柳淑妃不就喝了么。
但是身体比较虚弱的孕妇喝甲鱼汤是极容易流产的。
沈德妃喝了不少,还一点事儿没有,那便有些不大对劲了。
毕竟沈德妃刚中毒不久,身子不管怎么说都是有些虚弱的。
玉茗姐姐还是因为一日三餐的用着她做的药膳才恢复的快些。
至于沈德妃……
罢了,且听明儿个下午黄公公如何说吧。
说来黄公公会给白贵人做事儿还是因为前些个日子白贵人在御膳房借厨房做药膳的时候,恰好遇着黄公公的弟弟生了怪病又找不到好的大夫。
宫里的太医们又不是他们这群奴才能请的动的,思来想去许久,黄公公这才求到了白贵人这里。
黄公公只有这么一个弟弟了,小的时候起洪涝,黄公公和他弟弟跟家里人走散了,后来遇上人牙子,把他们兄弟俩卖到了宫里头。
后来黄公公熬了好几十年,好不送熬到了御膳房总领太监的职位,他也想过找家里人,可惜老家已经被大水冲毁了,哪里还找得到人?
黄公公也就认命了,而黄公公的弟弟因为跟错了主子,如今那位主子正是个不大起眼的太嫔。
那位太嫔倒是有个女儿,只是早早的便远嫁到蒙古去了。
如今在宫中无权无势的,自己都过的有些艰难,更别说是替一个粗使太监喊太医了。
太监生病了至多也就去太医院找懂医术的人瞧瞧拿了药就罢了。
可他去瞧了有不少人都束手无策,黄公公一着急才想起了白贵人。
之前白贵人妙手回春从鬼门关里拉回了锦修仪的事儿大家都知道,这也说明了白贵人医术了得。
黄公公就这么一个弟弟了,当时支开旁人一把跪在地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白贵人没怎么思考就同意了。
倒不是说看人家可怜,而是黄公公这人她恰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收为己用。
白贵人下了两副猛药又给黄公公的弟弟连续扎了两天的针,黄公公的弟弟这才有所好转。
打那以后黄公公就对白贵人感恩戴德马首是瞻的。
这不,今儿白贵人早上拿过去的掺了蝶豆花汁的糕点,下午就出现在了沈德妃桌面上。
当然不是浅蓝色的,里头兑了点柠檬水,糕点的颜色是浅青色的。
沈德妃瞧着送过来的糕点颜色样貌都不错,便尝了一块。
吃着味道还不错,沈德妃又吃了大半,剩余吃不下的,便赏给了底下的奴才们。
翌日,白贵人又去了御膳房,回来的时候依旧是给姜玉茗做了一道糕点。
在旁人瞧着,白贵人不过是又去了御膳房给姜玉茗做糕点罢了。
第179章 假孕
而已经得到了确切消息的白贵人更加落实了自己的猜想:沈德妃是假孕!
孕妇怀孕时最碰不得蝶豆花,她昨儿个怕沈德妃不大爱吃那个糕点,特地加足了蝶豆花的份量。
常人吃蝶豆花倒还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孕是最忌讳活血化瘀的。
那种份量的蝶豆花,哪怕是吃一块孩子都保不住,更别提黄公公说沈德妃吃了不少。
因着送回来的是个空碟子,就算沈德妃只吃了一块剩下的都赏给别人了,只那一块,若是真怀了孩子也足以让沈德妃失去孩子了。
更别说她曾经偷偷的给沈德妃的膳食里下过容易让人宫寒的药粉,沈德妃想要怀孕那是难上加难。
上次传出沈德妃怀孕消息的时候她就觉得有些不大对劲,如今看来是真不对劲。
沈德妃怀孕是有太医看诊的,也就是说太医院里头有沈家的人。
白贵人把玩着手里的银针,只是这事儿还需从长计议。
晚上孟承晔翻了姜玉茗的牌子,不过凤鸾春恩车却没有过来接姜玉茗,这就意味着孟承晔是要在甘泉宫留宿了。
姜玉茗还有些念叨昨儿个的螃蟹,虽然现在不是吃螃蟹的季节,但是她如今就是想吃啊。
不过白贵人不让她吃了,说是螃蟹性寒,吃多了不好。
姜玉茗小手一摊,躺在软榻上一动不动的,脸上都是悲伤的表情。
失去了螃蟹,就像是失去了灵魂。
白贵人低着头假装没看到,不过下午还是送来了一盘枣泥酥。
姜玉茗又满血复活了。
她已经被注入了新的灵魂,至于螃蟹什么的,现在还不是吃螃蟹的季节呢!
因着温娴被封了皇后,这几个月怕是都不能出门了,自然也就进不了宫,姜玉茗便又恢复了和温娴的书信来往。
等姜玉茗写好信的时候,孟承晔踩着点儿进来了。
“茶茶这是在挑灯夜读?”,孟承晔退去身上的大氅,现在炭盆边上取暖。
姜玉茗睨了眼孟承晔,把信装进信封里头:“臣妾只是在和阿娴写信,挑灯夜读什么的,最容易伤眼睛了。”
孟承晔沉默了一会儿才笑道:“皇后过几个月便进宫了,届时茶茶便可时常找皇后玩。”
姜玉茗把信递给绘竹后便凑到炭盆边上烤手。
说起来,天冷,她的字写的还有些歪歪扭扭的,想来阿娴是不会嫌弃的吧。
温娴确实不嫌弃,只是里头有些字姜玉茗按着现代的习惯是一笔带过的,温娴连猜带蒙的读完了一封信。
天冷,茶茶如今写字都有些偷懒了。
话回到姜玉茗这边。
兴许是沈德妃怀孕的事儿刺激到了孟承晔,孟承晔一连三天都歇在了姜玉茗这儿。
姜玉茗那避子的药早就停了,如今可以自己抚养孩子她倒是不介意生个孩子。
姜玉茗又算了算自己的安全期,正好是这几天,于是姜玉茗就乐呵了。
皇上不行啊,安全期想要个孩子可还行?
二月底的时候依旧是春寒料峭,不过御花园里的桃花和迎春开的正灿烂,姜玉茗也就约了白贵人一块儿出门晒晒太阳。
第180章 地动
现在的太阳晒着还是挺暖和的。
姜玉茗找了个有阳光的亭子往那儿一坐就不愿意挪地方了。
正好这里也能瞧见一片桃花,风景正好,越发不用挪地儿了。
白贵人一改往日怯懦的形象,只安静的坐在姜玉茗身侧喝着茶。
兴许是最近皇上宠幸白贵人的缘故?
前几天白贵人在御花园偶遇了皇上,回去后皇上便召了白贵人侍寝。
姜玉茗自然是替白贵人高兴的,在这宫里,有宠总比无宠来的好。
兴许也是因为皇上近几日的恩宠,白贵人虽然如今也不大爱说话,不过好歹是比之前瞧着胆小的模样好多了。
姜玉茗如今已经不抱汤婆子了,远远瞧着宁小媛过来的时候,宁小媛还抱着汤婆子呢。
“修仪娘娘金安。”,宁小媛行过礼便坐在姜玉茗身旁开启了唠叨模式。
张贵人坐在宁小媛身侧靠在柱子上懒懒的打了个哈欠。
昨儿个宁小媛说要同她一块儿睡,她真是信了宁小媛的鬼话!
昨儿个晚上宁小媛唠嗑了一晚上,也不知道宁小媛哪儿来这么好的精神。
姜玉茗时不时的应一两句,而后又眯起眼睛晒太阳。
宁小媛倒也不介意,继续滔滔不绝的讲着自己的话题。
白贵人捧着一杯茶轻抿了几口,瞧着不远处花坛里种着的桃花树,白贵人思绪逐渐飘远。
也是这一天,孟承晔上早朝的时候听潮州州府毛大人上报说潮州那边地动了,涉及范围近百里。
也就是地震,而且还来势汹汹,一百里相当于五十公里。
更有有不少百姓流离失所,痛失至亲。
孟承晔派了人马前去赈灾救援,更从国库里拨了三百万两白银赈灾。
至于押送赈灾的银两的事儿,则是交给了沈太师。
沈太师自然是欢喜的应下了。
下了朝,孟承晔又单独喊了温丞相去上书房讨论立后当天的事宜。
沈太师撇了撇嘴,这皇后之位可不是这么好坐的。
孟承晔喊温丞相去书房当然不是为了立后的事儿,立后的事情自有太后把持,其余的琐碎的事情都是各司各自负责的。
这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孟承晔从自己的私库里又拨了一百万两白银让温丞相派人偷偷的押送到潮州那边。
因为孟承晔知道那三百万两白银最后道潮州能有个一百万就不错了。
温丞相自然是应下的。
孟承晔握着手里的书,潮州地动这事儿他提前两天便从国师那儿知道了。
只是知道又能如何?
这种天灾根本无法避免,不过他也派人快马加鞭去了潮州那边想了个法子让百姓这两天尽量在外头。
例如在空旷的地方举行免费品尝糕点点评的活动,又或者是猜谜领铜钱的活动。
想来潮州那边的损失多多少少能挽回一些。
其余的他便无能为力了。
当然,国师也说了一切顺其自然。
当然,这也不失为迷惑沈太师的一个机会。
这么大一笔银子,沈太师定然是会贪下来的。
届时只要把握了证据,沈太师想翻身怕是难了。
------题外话------
稍晚点还有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