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出自内心
而这边掌柜的一听连芝的身世这么可怜,看到她又突然不吱声,以为是心里难过,赶紧开口说了一句就转了话题,
“连芝姑娘你放心,咱们之间只谈生意,其他的事情无需多想,我也自然不会去打听和过问。
刚才你说的对,那蘑菇的事就照你说的来,如果多了你就尽管给我送来;若是少那你就先替我攒着,不管晒没晒干,只要不是新鲜的了,咱们就可以照干的价钱来!”
连芝这么痛快,他一个掌柜的更得大方,更何况他觉着这孩子跟自己儿女差不多大,却没了父母,可怜得慌……
随后两人又说了一下,关于蘑菇储存和晾晒的一些注意事项,连芝便来到了前边找连大丰。
这次比上次饭馆里的人多一些,胖大厨更没有时间出来,只是托店小二给自己带了些吃的。
同样是放在了连大丰的背篓里,本来三只烧鸡跟两盘酱驴肉也没多少,这会儿看着连大丰身后的背篓都快满了。
“连芝,你看……”
连大丰看着连芝过来,一脸无奈的让她先是看了看,自己身后这背篓的东西。
他自己说不想要的,可这店小二非给他塞到里边儿,而且帮他背在身上,怎么都不让解下来。
“连芝姑娘,你快劝劝大哥吧,怎么都不要!这可都是大厨的一片心意呐!”
连芝听着便从身上掏出了,蒸鸡和酱驴肉的钱递给了店小二。
“是,胖大厨的心意我收下了,这蒸鸡和酱驴肉的钱你也得收下,否则我可什么都不要,干脆把这背篓也送给你们饭馆算了!”
听见连芝这话,店小二哭笑不得,却没有伸手接连芝递过来的钱,这事他可做不了决定,得去问问掌柜的才行了。
“连芝姑娘你稍等,我去问问掌柜的……”
这话还没说完,掌柜的便从后边走了过来,刚才连芝怎么都不让他送,但他怎么能不送一下?
这可是他饭馆的贵人,出来的同时也正好听见了店小二最后的这句话。
“咋了?”掌柜的问道。
“掌柜的,你看!这是连芝姑娘给的!”
店小二把手里的钱摊给掌柜的一看,同时还挡在了连大丰和连芝两人的前面,生怕他们趁着这会儿走出去……
“连芝姑娘你们就别客气了,我早就跟你说了,只要是你来我店里吃饭,不管吃什么都免费!别说这两只蒸鸡,你就是拿二十只,我也不会要你的钱,你还是赶快收起来吧!”
掌柜的朝着店小二点了下头,便对连芝又一次地解释道,这话他可是出自内心,并不是随便的敷衍。
“掌柜的,今天这钱要是不收,那从今往后我就再也不要了,家里人哪怕是再喜欢吃你这饭馆里的酱驴肉和蒸鸡,那我也不会再往回带了,干脆就让他们馋着吧!”
听了连芝这话,掌柜的和店小二都笑了,随后掌柜的便从店小二手里取了二分之一,剩下的便让连芝收了起来。
“行了,这次就这样了,下次咱们再说!”
第122章对她很好
连芝看了看连大丰,连大丰看了看连芝,随后连芝笑着对掌柜的说道,
“那好,这次就听掌柜的了,那下次来的时候可要听我的了!”
“好好好!下次听你的!下次一定听你的!哈哈哈……”
随后掌柜的和店小二,把连芝和连大丰二人送出了饭馆门口,两人走出了几米后,连大丰才开口问道连芝,
“这掌柜的人好,但咱也不能老占他便宜,毕竟卖青苗的人还是人家介绍的呢!”
听见连大丰这话,连芝心里才想起来自己空间里的苗还没拿出来了,身边有连大丰她现在还真没想到,有什么法子避开他。
所以连大叔要给她在盖房子,还真盖得是时候,起码以后也不用跑这么远,借机过来取苗了,而且空间在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随便出入了……
连芝心里着急,但面上却镇定的对连大丰说道,
“大哥你放心吧,咱们也不是那个爱赚便宜的人,这事我记着了。下次我来镇子上,给他送蘑菇的时候,自会给他便宜,而且到时候把这蒸鸡和酱驴肉的钱,全都提前给他算去。”
“嗯,行!那样也好。”
连大丰点了点头不再吱声,跟着连芝一起往集市里头走着,他以为连芝是想去买青苗,毕竟在马车上说过今天要多买一些的。
连芝把自己空间里需要拿出来的青苗,要用多少文钱才能买到,昨天在山脚下她早就都算好了。
只是没想到连大丰会跟她自己一起来集市,这会儿虽然是往集市里走着,但她却是在想法子,怎么才能避开他把苗给拿出来?
……
“行了,你可别乱花钱了!一会儿买青苗不够了咋办?”
总不能把村子里人的银钱都花了吧,那样回去还分给他们什么?
看着连芝还往里走,并没有打算去买青苗的意思,连大丰便皱着眉头说了一句。
这刚卖了点钱,连芝就给自家孩子买了一双虎头鞋,又给他媳妇儿买了个头巾。
随后还想给自己买一双布鞋,是自己死活都不让试穿,她才没办法买,只能给自己爹娘、一人买了一件短衫,这连大丰也不想让她买,可连芝不听还不让自己管。
这些东西轻快就被连芝背在了身上,走到集市拐角处,连芝想到了什么,一边掏着钱,一边跟连大丰商议着,
“大哥你到前面店铺买些白面吧,我想吃饺子了,以前在宋家村我还从来没吃过呢!”
就在连芝开口说要买白面时,连大丰下意识的就想回绝她,但听到她最后一句时,觉着心疼连芝。
便朝她点了点头,正好家里还有一块肉,包点就包点吧,就当过年了也不错!
“大哥,这些钱你先拿着,我也没买过面粉,不知道全家人都吃饺子该用多少面粉,你估计着买吧!”
连芝冲他笑了笑说道,同时还把多出来的钱都递给了他。
知道连大丰肯定不愿意,连芝才故意加了最后一句,就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对自己很好,很心疼她,否则说什么也没用。
第123章找到机会
“不用,我带着呢!”
说着连大丰便站在原地朝自己身上拍了拍,连芝手里的钱他也没有接。
刚才买了那么多东西,回去还要给村子里的人,加上一会儿还要买苗,估计也没剩多少了。
“这些是除去给村里人的钱,还有买苗的钱剩下的,你就都拿着吧!”
连芝知道连大丰在想什么,说着又把钱给了他。
虽然是多出来的钱,但连芝早就算好了,不管是买面粉还是买肉,这些都够了。
这价格她昨天在地头上,就已经算得明明白白了,上个集市也都提前打听得清清楚楚。
看着连大丰站在原地不动,连芝就对他说道,“你要不拿着去,那干脆就别买了,就算是你买了面粉,做了饺子我也不吃!”
连大丰也是无奈真拿她没办法,只能接了下来这钱,但却想着给连芝留下,一会买面粉就用自己的钱。
“行,那我先拿着。”
连大丰点了点头,随后接下了连芝的银钱又看着她问道,
“你不去?”
连芝冲着拐角处指了指,对连大丰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
“我想去茅房,一会儿你买完了就在这里等我,这后面就是茅房。”
连大丰听后赶紧点了点头,叮嘱了连芝一句,
“行,那我先过去了,一会儿你出来的早,如果我还没来你,就在这等我,我过来早也在这里等你。”
“好,我知道了!”
连芝答应完便快速地朝拐角处走去,来到拐角处停住,扭头看着连大丰朝着不远处的店铺走过去,这才放心地拐了过去。
她哪是去什么茅房呀,只不过是借这个机会,把空间里的苗给拿出来而已。
但此时拐角处的人也是来来往往的,今天这后边买卖鸡鸭鹅的倒是挺红火。
不得已连芝只能真去了趟茅房,在那里边把空间里的青苗给拿了出来。
前几天趁着半夜家里人都睡着的空档,她进到了空间里的,把空间里空着地也撒上了种子,现在早就已经又出了新的一批幼苗。
从拐角出来的时候,连大丰也已经在等着自己了,看他的样好像也是刚刚过来。
连大丰让连芝看了一下自己的背篓,面粉已经买好了,刚想问她去买苗的事情,却发现她后边的背篓已经鼓了起来。
“你这是……”
说着话便掀开了帘子,看见里边满满的都是青苗。
连大丰看着背篓的青苗,心里想着:这可不少呀!这钱估计也不能少了……
“嘻嘻……”
“刚才我从茅房出来的时候,正好看见卖苗的大嫂在那里买鹅,她也是刚来。
说是怕一会儿卖完苗,这好鹅就被人买走了,就先过来买只鹅,然后再过去摆摊买苗。你说巧不巧,我就直接把她背篓里的苗,全给先给截来了!”
连芝说完,连大丰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朝着拐角处看着看问道,
“你把这苗全都要了,你那银钱够吗?”
“够了够了,正好!”
连芝冲着连大丰点了点头,想到了什么,觉着还是跟他解释一下的好……
第124章心疼那钱
“其实还少十来个铜板,但大嫂看着我买得这么多,而且一次性就给她清了,这样她就可以背着大鹅直接回家了,一高兴就给我免了。”
本来连大丰还想问两句,听见连芝的解释,就跟着点了点头,没有怀疑什么。
毕竟和连芝说得一样,一下子给摊主清了,她可以直接回家,高兴之余免去一点也是常理。
连大丰招呼着连芝回家,“那行,咱们回去吧,马车还在村头等着呢!”
本来他想着坐马车跑一趟的,回去的时候两个人走回去就行,怎么着还能省一点。
可是连芝不干,说走路太累还耽误工夫,来的时候就把回去的马车费,直接先给付了,他总不能再要回来吧?乡里乡村的为了十来个铜板,恼了可不好。
“大哥,等一下!”
看着连大丰朝前走了两步,连芝赶紧喊住了他,
“大哥咱们先去前面卖肉那里,我上一个集市已经跟他约好了,他把骨头都给咱们留着呢!”
听连芝这话,连大丰回头紧跟着点了点头,答应着又退了回来,反正那骨头也没几个钱,买回去熬汤倒是挺下饭的。
“行,咱们去买骨头。”
说着连大丰便同连芝一起往前走着。
“好!然后咱们再买他二斤肉,买面粉剩下的钱应该也够了!”
连芝刚说完,连大丰就皱起了眉头,
“哎呀,你咋又要买肉呀?家里的肉还没吃完呢?”
一听又要买肉,连大丰赶忙阻止,他记着家里还有大半块肉呢!就算回去包饺子那也用不完呀!
平时过年过节都吃不了两斤肉,这下倒好,两个集市就要买四斤肉!谁家也不能这么铺张呀!
“大哥你就听我的吧,下个集咱们还不一定来呢,没吃完咱们接着吃呗!关键我嫂子得多吃点好的,孩子还在吃着女乃呢!”
听了连芝这话连大丰就更不让买了,
“不用,村子里谁家生孩子不都是这样过来的,也没有天天吃肉的。行了!咱们不卖肉,就买点骨头行了,买完赶紧回家。”
看着连大丰这一脸的抉择,连芝想了想说道,
“那好,咱们干脆不买肉也不买骨头了,这钱我去给我嫂子买些红糖和大枣,再买些点心,你可别管!”
说着连芝便看向旁边的一个店面,并抬脚朝着那面走了两步,连大丰赶紧拦住了她,
“哎呀呀,要那些干啥?那东西比肉都贵,还不如割两斤肉全家吃呢!”
看着连大丰这老实人不禁逗,连芝憋着笑,看着连大丰说道,
“就是嘛,割两斤肉全家改善生活多好呀!再说我跟人家老板都约好了,可不能没有信誉!否则以后还怎么来买人家的东西嘛!”
连大丰只是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还没走到肉摊子,就觉得心疼那肉钱了……
“哎哟,姑娘你可来了!我一大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呢!”
卖肉的摊主看着连芝远远走了过来,连忙的把自己身后,早就准备好的骨头给拎了过来……
第125章正巧遇见
摊主称好骨头后,还看着连大丰多问了一句,
“这位是……”
“老板这是我大哥!”
“哦哦,哈哈哈,这是找了帮手啊!”
看着这满满一兜子的骨头,连芝冲他点了点头,随后指着一块好肉对摊主说道,
“老板还是给我割两斤肉!”
“好嘞,今天这肉肥瘦正好!新鲜得很!”
说着话,刀起刀落肉便割了下来,
“姑娘正好两斤!”
还没上称摊主的话便说了出来,这一撑不多不少正好两斤。
卖肉的摊主他对自己这么多年的计量,还是很有信心。
“给,老板,正好!”
连大丰掏出铜板心疼地递给了连芝,连芝利索地接过来,查了查递给了老板。
“好嘞,正好!这些您拿好了!”
摊主说着,便把骨头和肉一起递给连大丰,放到了他手里摞在一起的两个背篓里,随后连大丰就这么拎着。
而连芝在一旁跟摊主商量着,
“老板下两个集市家里有其他的事,我不一定能来。这骨头要是有人要你就卖给他们,别耽误了你赚钱,就先提前跟你说一声,免得到时候骨头不新鲜了,我也不能要。”
“得嘞!姑娘我记下了,你啥时候来,我啥时候给你留!你放心,我保准只给你留最好的,不新鲜的一概不留!”
摊主听着连芝下两个集有事不来了,心里虽然有点遗憾,但还是痛快的跟她保证了。
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大主顾,想想家里的狗连不新鲜的骨头都不吃,怎么能是一般的人家?
这样的客人他这么多年也没几个,怎么着也得维系好了!
跟卖肉老板寒暄了两句,连芝便跟连大丰一起往集头上走着,现在他们是真的准备回去了。
“其他的银钱都花光了!”
坐上回连家堡的马车,连大丰一边把买面粉的铜板掏出来递给连芝,一边跟她说道,
“这是买面粉的钱,你赶紧收起来吧,自己好好攒着。”
“我不要。”
连芝看了一眼,知道连大丰买面粉肯定是用他自己的铜钱,可这钱她可不能要。
“赶紧装着吧!”
连大丰又催促了一句,连芝却不看而是把头扭向一旁,只看路边的摊贩。
连大丰无奈只能把铜钱又装了起来,毕竟是在这集上,来回推托也不合适。等回去给他娘,让他娘看着办吧!
看着连芝扭头看向一旁,也没转过身来,连大丰还以为她没看见自己把铜钱给装起来,还故意告诉了她一声,
“转过来吧,我都装起来了!”
说完便打算跟赶马车的人说一声,然后准备离开,连芝却指着不远处,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问连大丰。
“大哥,你看那人是不是咱们村子里,那村正家的老婆呀?”
“哦?”
连大丰顺着连芝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果然是村正的老婆正在往这跑着。
要说是跑也不算是跑,小步子跑起来顶多能算迈了一大步。毕竟这会儿是集市上人多的时候,就是想跑也真是跑不起来……
第126章随口应付
看着村正老婆一边招呼着面前的人闪一闪,一面衬着有点空档就跟他们招着手喊。
集市上这会儿人正好是多的时候,要不是因为连芝看见了她,还真不知道她喊得是什么,
“是吆喝咱们呢,等等她吧!”
连大丰看了一眼,又对前面赶马车的人嘱咐着,
“叔等等吧,那是我们堡子里村正家的,等一下一块儿捎着她回去吧!”
说话间,村正的老婆便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哎哟喂……亲娘来!”
村正的老婆一屁股直接坐在了马车上,朝着马车的人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自己却在慢慢顺着气。
马车上了大路,村正老婆这才算是缓了过来,
“看着你俩在前边,看着看着就走散了,这要不是我想起来,赶紧往这集头上跑,一会儿我就得自己走回去了。”
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又改了口,“我这也是来集市上买点东西,远远的正好看见了你们俩。”
她哪里是来买什么东西呀,也是雇了马车悄悄跟着来得,来的时候自己是花了银子,虽然心疼钱但不跟不行。
前面这俩人雇了马车,自己要是在后面,就是小跑也撵不上,来得晚了可就不知道连芝这丫头,到底是把蘑菇送去哪个饭馆了?
这山脚下的蘑菇一年到头可长不少,碰上雨水多那可是蹭蹭地往外冒,这钱可不能让这丫头全都赚了!
回头自己也在堡子里开始收了送来,反正到时候堡子里的人把毒蘑菇,都能认识的也差不多了,自己也不用费什么力,只管收来赚差价就好了。
就为了跟着他们过来,才花了铜钱雇了马车,只不过她只是付了单趟的钱……
“婶子你咋也来这镇子上了,啥时候来的呀?早晨我们有马车,你咋不喊一声?捎着你过来一起正好呢!”
连大丰在一旁看着村正的老婆缓了过来,便开口问她。
“嗨,我哪想来镇子上呀!只是临时的,我那小孙子波浪鼓坏了,哭得哇哇就想要个波浪鼓。
我这不是临时决定过来,上集市上给他买一个嘛!要是早想来早就跟你们打声招呼了,咱们也好一起雇马车。”
村正的老婆滴溜溜地转了转眼珠子,边说边看着他们面前的背篓。
连芝看着村正老婆脸上的表情,就开口问她,
“婶子,那你买到拨浪鼓了吗?啥样的呀,让我先瞧瞧呗!小时候都没玩过。”
看连芝伸手向自己讨要波浪鼓,村正老婆伸手轻轻拍了她的手一笑,
“哎哟,别提了!这不是来得急吗?到这里才知道这银钱带得太少了,不够!”
自己虽然不是来买波浪鼓的,但却不能让他们发觉,是专门跟着他们悄悄来得,只能是随口应付了句。
可听见她这话,连大丰却当了真,赶紧掏自己腰包里的钱,同时对村正老婆说道,
“婶子我这里还有些个铜板,应该是够了,要么咱们先回去买一个吧,省得回去再让孩子哭闹!”
第127章一路跟踪
听了连大丰这话,连芝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狠狠吐槽了他一句:
这个大实在,真是傻不拉叽的,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这么大的人了还辨别不出来真假吗!
不等村正老婆开口,连芝就赶紧抢先说了句,
“小孩的玩意儿卖完的最快,这个时辰了哪还能有呀!去了再白跑一趟不说,还得给加几个马车钱,我看还是等下个集吧!”
“是是是!连芝说得对,还是下个集再说吧!再说小孩子记性差,我那小孙子等我回去,说不定早就忘了呢!呵呵……”
说着这话,目光还不断地瞟向了,连大丰旁边满满的背篓。
“这背篓都是满的呀,都买了啥呀”
说着村正老婆就想抬手去掀开,连大丰身旁的背篓看一看,连芝趁机伸手给挡住了。
假装不知道又把自己的背篓,直接放到了她的面前,正好隔开了连大丰的那个背篓,
连芝掀开自己这个盖着帘子的背篓,让村正老婆看了一下问道,
“婶子,你看我买的这些青苗咋样?不错吧?这一背篓全都是呢!”
“哎哟,还真是不错呢!是挺好的!挺好,不错哩!”
看着自己的手被连芝用背篓给挡了下来,村正的老婆也不尴尬,扭头看了看连芝这个背篓里的青苗夸着。
她嘴上虽然说着不错,心里却在想着:这丫头说话不过脑子,张口就来,竟然敢许给村里的几个人,秋天收获了给他们留种。等秋收颗粒无收的时候,看这臭丫头到时候该怎么哭!
对于连大丰那身边的背篓,她就是不掀开看,也知道里面有什么,不就是去了趟成衣店,又去了趟肉摊子吗?
买了什么,她就算是不用看心里也有数,只不过后来两个人分了两路。看着这丫头去了茅房的那边,自己就跟着连大丰,一路看着他买了面粉。
回来的时候,这丫头背篓里就买了青苗,这些事她躲在人群后边都看得清清楚楚。
只不过是往回走的时候,加上晌午集市上的人也多起来了,才不小心跟丢了的……
看着村正老婆不知在思索着什么,连芝冲着她问道,
“等秋天丰收了我要卖种子,来年的时候,也可以让周围村子里的人种上小麦,回头可以都吃上白面,
不过卖给咱们村子里,肯定要比外面的人便宜些。婶子,你说我这样做村正叔能同意吧?”
“同意!你叔当然得同意了!真丰收了对咱们村子也好,家家户户谁不想吃白面呀,那可是好事儿!我跟你叔都同意呢!”
说着还不忘看了连大丰一眼,朝他笑着问道,
“大丰你说婶子说得对吧?就拿这蘑菇的事情来说,这也是对咱们村里的人有好处的,你看你大叔可没有丝毫的不同意,这背后里不知道夸了多少回连芝呢!”
连大丰点着头,笑着把村正老婆的话都当了真。
连芝在心里翻着白眼儿,这会儿这婆娘还不知道在心里怎么编排自己呢!也就连大丰这人实心眼!
第128章来家领钱
路上,一开始村正老婆有一句没一句的,跟连大丰和连芝聊着话里,话外都是在套他们的话。
后来连芝也懒得搭理,故意趴在连大丰那满满的背篓边上假装休息。
看着连芝趴在背篓上闭着眼睛,连大丰也不打算开口怕吵到她,这两天把她也累得够呛。
而看着连芝和连大丰两人不说话,村正老婆也不再吱声,坐着马车很快便回到了连家堡。
到村头的时候村正老婆便下了车,说是要去谁家干点什么,便朝着另一条路走了。
而连芝跟连大丰走得是堡子里的大路,路上也碰了几个人在街边闲聊,连芝正好趁机跟她们说了蘑菇都卖了,让他们相互传一传,抽点功夫过来家里把银钱给领回去。
几个人答应着,有的奔走而告知,有的则是跟自己家的屋前屋后宣扬着。
这边儿连芝回到连福家后,刚收拾完把苗喷上水,那边儿就有人结伴来到了家里。
在屋里看着村子里的一帮婆娘进了大门口,连芝赶紧从灶膛里出来迎她们,
“嫂子、婶子,你们来了呀,快进屋吧!”
“来了,我们来了,等不及就来了!呵呵…”
“哈哈,这不是着急来领钱了吗?”
“对对对!哈哈……得好好感谢你这丫头才是呢!”
几个人纷纷跟连芝打着招呼,随后又看见连有福的婆娘在那角落里喂鸡,也赶紧跟她喊着打招呼,
“婶子,在那喂鸡呢!”
“嫂子,我们来你家领钱了呀!”
“哈哈哈,可不是吗?这家里一会儿就热闹起来了,婶子你可别嫌烦呀!”
连大娘跟她们笑着说道,
“看你们说的,我巴不得家里热闹呢,不领钱你们就不来了?平时谁得空了想来就来呗!闲着没事来家里坐着聊个天拉个呱,不都显得亲近吗?”
说完连大娘把手放在自己围裙上擦了,就招呼着她们进屋,
“水我都给你们备好了,快进屋吧!这丫头回来了连饭都不顾得吃,早就给你们摆好了,就等着你们来呢!”
“哎哟,要么说连芝这丫头是个好样的呢!”
“可不嘛,要不是亏了这孩子,这会儿咱们在家闲着,可连一个铜板都进不了呢!”
“就是,多亏了芝丫头呢!”
几个人说说笑笑就进了屋,随后每个人都跟连芝说了,当时自己那蘑菇的重量,根据这重量连芝把价算给了她们,
同时还把以后这蘑菇可以晒干了,再卖的事情也告诉了她们,只是价格没有明说,而是说到时候具体得听人家掌柜的定。
在山脚下挑蘑菇称蘑菇的时候,连芝并没有自己记账,而是让他们每个人自己记着自己蘑菇的重量。
这一点儿连芝还是很相信村里的人,都在一个村子里住着,并不是会因为这一点利益,而失去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毕竟总钱数在这里放着,没人敢多报数。
每个人领到了铜板,也都没做太多的耽搁,跟连芝道了谢又跟连大娘寒暄了两句,便都纷纷离开了……
第129章一个苹果
村子里的其他人,凡是在连芝这里称过蘑菇的,也都陆续听到了消息,来这里领了铜板。
下午很快便把村子里人的蘑菇钱都给清了,连芝躺在炕上累得够呛,这时候连连大娘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竟然拿着一个苹果。
“知道累了吧,偷摸的发财还能这么累?”连大娘看着连芝心疼地吐槽道。
连芝歪头看着连大娘呲牙咧嘴地笑了笑,但是没有说话,说实话这一天她还真是挺累的。
偷摸着发财是不累,可以后会让人在背后嚼舌根子,毕竟这地方自己还要长期待,这样光明磊落的,反而心里落个舒坦。
“拿给你的,快起来吃了吧!”
说着连大娘伸手把手里的苹果递给了连芝。
看了看这苹果虽然不大,但连芝自己知道,家里过年过节都不一定舍得买个苹果,
因为她早就打听过镇子上的水果了,没什么种类花样,卖得却比肉菜都要贵许多。
“哪里来的?”
连芝看了看并没打算吃这个苹果,而是又放在了一旁。
记得自己空间里的苹果树长势不错,如果现在移出来,下年应该就能接着果了……
“前屋你大光叔的大儿子回来了,从外乡回来的,其中带回来五个苹果,你大光婶子送来两个还有半斤小米,本来我又给送回去了。
他大儿子一年就回来个一两回,给他爹娘捎点东西,咱们怎么能要?谁知你婶子怎么说也得让我拿回来,要是不拿她就真要生气,没办法我就拿回来一个。”
说完看着连芝把这苹果放在一旁,连大娘又催促道,
“放下干嘛?我都给你洗了,快吃了吧!吃了睡一会儿,等傍晚的时候我喊你起来吃饭。”
“我不想吃,你拿去前边给我嫂子吧,孩子还在吃女乃,她吃点有营养的回头女乃水好,对孩子也好。”
连芝这样说,连大娘知道她是心地善不舍得吃,知道这丫头心疼人,但这苹果她拿过手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想着给连芝。
“不用了,你就是送去你嫂子也不能要,你吃了行了!”
对于自己的儿媳妇她还是了解的,更是个善良懂事的孩子。
“先放着吧!”
连芝把苹果递给连大娘示意她放在桌子上,随后看着她商量着,
“大娘,我跟大哥不是烧回了三只蒸鸡吗,他拿回去了一只,咱们也只留一只,剩下的一只你去给前屋大光叔家送去吧,让他们也尝尝!”
在饭馆里买的时候她就想好了,那多出来的一只就是要给前边连大光家的,两口子凡事都为她着想,自己当然也不能忘了两口子的好。
听连芝说完,连大娘紧跟着就点了点头,
“我也是正好想跟你说这事儿呢,人家有了好东西每次都知道给咱们点,以前他家儿子不管老大还是老二回来,捎点什么东西,都想着给咱们送来点。
咱们以前也没啥好东西回的,这会是跟你沾了光了,咱们家里也有了好东西,我就想着给他们送过去只蒸鸡,这不正好想跟你商量商量吗?”
第130章桃来李答
听了连大娘这话,连芝见她作势、说话对自己还那么小心翼翼的,有些话她本来不想说的,可自己也是个直性子,觉得还是说出来得好。
“大娘,我来家这么些日子了,你跟大叔都带我和亲闺女一样,大兰姐和大哥大嫂也都把我当亲妹妹。你们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你们都是我最亲的人。”
看着连大娘跟自己点着头,连芝随后便佯怒地看着她说道,
“大娘你要是把我当一家人,这种事就不用商量,你看着办行了!以后再这样跟我见外,我可一定得生气了!”
“知道了知道了!大娘就跟你商量这一回,下回就不跟你吱声了,你这天上白掉的大闺女,谁还不愿意要呀!”
连大娘赶紧拍了拍了连芝,点着头跟她应着,这孩子但是越处越喜欢。
“嘻嘻……大娘你真好!”
“嘻嘻……知道就行,以后大娘若是唠叨你,,你可别不愿意!”
“你快使劲唠叨吧,我就爱听!”
“快行了吧!你就说这好听的讨好我老婆子高兴吧!”
“大娘你这么好,我当然得讨好你了,哈哈哈……”
连芝躺在炕上哈哈笑着,连大娘佯怒地朝她翻了翻白眼儿,脸上却是一副宠爱的表情。
这丫头在家里住得时间长了,过个一年半载的,要是找个婆家,还真舍不得她离开这村子呢!
连大娘在心里有了个念想,只是现在还来不及细想,先去找东西装了一只蒸鸡,还加了半碟酱驴肉,接着就拿着去了前屋。
当然还有连大光家卖的蘑菇钱,这下午他们没过来取,可能是因为担心连芝忙不过来。
别人家的蘑菇重量没记着,连大光家的连芝却记得清清楚楚,干脆就让连大娘一并给稍了过去。
到了连大光家,连大光婆娘再三感激,收下了那卖蘑菇的钱,只是一家子知道肉是好东西,但也是怎么都不要,来回推搡了好一阵。
“这东西是连芝卖了蘑菇的钱买的,回来的时候就嘱咐了,一定要留一只,说了要送到你们这里来。一共三只,加上大丰家,咱们去一家子一只正好。”
这话连大娘刚才也已经说了几遍了,可这连大光的老婆是怎么都不听,说什么都不让留下,非让拿回去给连芝吃。
“那我们也不要!这买得蘑菇钱我就不客气先收下了!这东西嫂子你带回去给那丫头好好补补吧,以前受了不少苦,这会儿该让她多吃点儿好的!”
平时的在一起聊天,连大娘也跟自己说了连芝在宋家庄的遭遇,她也是从心底心疼这孩子,本来就可怜得很,这会儿有点好东西还想着她们,实属不易。
“快别再推来推去的了,让人家听见笑话!这不是因为家里来人取蘑菇的钱,一直没倒出空来嘛!这会儿要不是那丫头累得在家炕上躺着,也不能让我替她送过来。”
说着连大娘便把连大光婆娘手里,准备要退回来的东西,直接主动拿在了自己手里,随后放在了旁边的锅台上……
第131章啥都不缺
“我出门的时候,那丫头可跟我说了,要是你不留下这东西,回头她就再也不跟你这个婶子说话了。”
没办法连大娘就把连芝的话,原封不动地给学了一遍,出门的时候连芝说了,要是他们不收就这样说,本来不打算说这话的,现在不说是不行了。
“哈哈,这这……这丫头真是服了她了!”
连大光老婆一脸无奈地笑了笑,经过这么些天的相处,也了解连芝是个犟脾气,
自己认定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劝,也得一路走到底,比如把地里种上麦……
站在房门口的连大光和他儿子,听见连大娘这话也是跟着笑了,但一家人却都记着连芝的好,知道她故意耍孩子脾气,就是想让他们把东西留下。
要不是知道连芝这会儿在家里躺着,他们肯定得去好好谢谢这丫头……
到了晚上,连芝把连大娘的这份蘑菇钱拿了出来,连大娘没想着要,只看这堆铜板大体一估摸,就知道肯定给自己的是比人家多。
“你自己收着吧,那都是白得的,我要了干什么?自己平时也不上个集,权当大娘帮闺女的忙了,这不还跟你吃着肉呢!”
笑着说完这话,连大娘又想到了什么,从炕上下来走到衣匣子那里,翻出今天大丰从集上回来的时候,给自己的铜板。
“你大哥说这些个,得让你自己收好了,今天给你,你不要,他就放在我这里了!”
说着便把铜板给连芝放在了炕上,连芝看了一眼说道,
“这哪里是我的呀?我大哥也真是的,他买面粉的时候没用这银子,是自己掏了腰包,我让他收着他这咋还给你了呢?”
“你这孩子咋还这样算?那你给孩子买的虎头鞋,给你嫂子买的头巾,给我和你大叔买的短衫,这咋算?”
说起这事儿连大娘没忍住,又多叨叨了几句,
“你大哥还说了,要不是他拦着你,还要给他买鞋!你这孩子有点钱不好好攒着,再说别光想着我们,你给自己买了点啥?”
听着连大娘又好心地叨唠了起自己,连芝再次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冲她笑了笑,
“嘻嘻…我在家里住着,不愁吃不愁喝,还有大兰姐的衣服穿着,你说我缺啥?啥都不缺,我还要啥呀?”
“唉,你这丫头!”
连大娘知道连芝的性子,也不知道该说点啥好了,只是把这铜钱儿朝着她身边推了推,也不打算继续扯下去,想让她早点休息。
“赶紧装起来早点休息,今天都累一天了!”
连芝嘟了嘟嘴看着连大娘,把那堆铜板故意往炕前的方向一推,看着再差一点就要推到地上了,
“反正我不要!大哥他给你了,你就收着吧!”
“你这孩子!我要说这话吧,你又觉得我见外,但是不说吧,它还真是那么个理儿。这钱是谁的就是谁的,这还能咋能随随便便的,说让谁收就让谁收呢!”
连大娘赶紧挡在炕沿旁,生怕这孩子把这钱都推到地上。
第132章老习惯了
连芝不以为然得摆了摆手,看着刚才连大娘不要的这堆铜板说道,
“那刚才我给你蘑菇钱你还说不要呢!咱先别管这话见不见外,这话就该说给你听,谁的就是谁的,咋还能随随便便地不要呢?”
“呵呵,你这孩子……大娘说不过你!”
说着连大娘把手边的铜板往旁边一推,把连芝给她的和她给连芝的,都堆在了一起,然后又重新分成了两半,推给连芝一半。
“这样好了,咱娘俩一人一半,不偏不享,谁都不准再推辞。”
这钱她本来也不打算要,既然让她拿着,那就拿着吧!攒起来以后帮着连芝好把那盖房子钱还了,多出来的就留着给她当嫁妆……
连芝把刚才的这一幕看在眼里,连大丰给自己的那几个铜板,跟连大娘卖蘑菇的铜板,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让她这一平均分自己又多了十好几个。
“大娘你是让我赚便宜没个够呀!”连芝笑着说道。
“你这孩子爱说啥说啥,反正我说不过你,这是我的!我可收走了,你的回头没了,可别问我要!我可不给啊!”
说着连大娘便把自己的那一半铜板,用手绢给包了起来。随后又把手绢仔细地系好后,塞回到了衣匣子里。
家里这放银子的地方就在这匣子里,自打连芝来家里的那天起,她也没打算背着连芝,都是一家人没什么藏着掖着的。
连芝从这堆铜板里挑出了二十个,随后看着连大娘说道,
“大娘那些个你先帮我攒着,这二十个明天我有用,等今年秋天我把这铜板都换成银子,给你和我大叔攒着养老!”
“哈哈哈,那感情好,那我们以后可指望着你这丫头呢!”
连大娘听了这话是一脸的幸福,蹲在灶堂门口吸烟的连有福,听着这话都悄摸声地乐了乐。
“必须的!你们就瞧好吧!”
说着连芝把二十个铜板塞到了,连大兰之前给她的布兜里,随手便放到了炕头上。
反正这口袋她平时放在家里也不拿,就放在这炕头上的被窝里,连大娘也都是知道的。
“哈哈哈……”
连大娘哈哈笑着,也不再说什么,就把连芝剩的的几个铜板也收了起来。
而至于她自己拿了二十铜板,明天要干什么?她也没打算问……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连芝就起来了,看着连大娘在灶房里收拾着做饭,也赶紧洗了把脸过来帮她烧火。
“大娘,我大叔呢!”
“他还不是和平时一样,肯定是在哪个胡同头下蹲着跟谁聊天呢!一会儿饭好了闻着味儿就回来了!”
连大娘往锅里一面烀着饼子,一面说着。
村里的大叔们早晨起来的也很早,婆娘们的在家里收拾做饭,他们就去街边、胡同头上,蹲着的、蹲着,站着的、站着,
哪怕是不说话,也要待那么一会儿,等到了饭点儿也都陆陆续续的回家了。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反正听连大娘说,这都是多少年来的老习惯了……
第133章偷雇马车
饭熟了帮连大丰一家子送去后,回来和连有福老两口坐在炕上吃饭的时候,连芝跟连有福商量着,
“大叔,一会儿吃过饭,你能不能在村子里,帮我跟村子里的人借些水桶来,借得越多越好。”
今天她要往地里移苗,而且要把地浇个透,这桶是不能少了,因为要从河里往地里运水,而且马车她昨天也已经跟那人说好了。
听连芝说完,连有福便跟她说道,
“这还用借?不用借。回头吃完饭我前后左右的跟他们说说,等咱们去前脚下移苗的时候,他们就都拎着过去帮忙了!”
上一次村里的人都那么帮忙,何况连芝的名声也都传出去了,这一次肯定帮忙的也少不了……
谁知连芝赶紧对他说,
“这次不用他们都帮忙了,咱们只借他们的桶就行。”
毕竟上一次他许过那几个人,免费给他们留种育苗,这一次要是知道自己需要帮忙,那不得全村都得来呀!
就算自己今年丰收了,那也不能给全村人每家每户都留种育苗,起码今年不行,毕竟自己这地还有些少,只能从小部分做起。
再说自己还指着这个去别的地方卖钱呢!关键是要把自己的名声打出去,以后那地里的收益才会匆匆往上涨。
这边听见连芝说不用村里的人帮忙,连有福老两口就赶紧开口劝了起来……
“不帮忙咋行?那么多苗移完得用不少的水,你看今天这天儿肯定太阳晒得慌,水少了还不行呢!”
听见自己婆娘说完,连有福也在旁边点头劝说,
“就是,回头栽完了你还要把那地浇个透,要是不让人帮忙,你就是拎到天黑也浇不完呀!”
“我雇了个马车,到时候给咱们把水直接拉到地头上就行,只是这装水的工具不够……”
这话还没说完,就被连大娘给打断了,
“哎呀,你这孩子又瞎花钱!那二十个铜板是不是就是马车的费用呀?你啥时候雇的?我咋不知道呀?”
连大娘一听,照着自己的腿上一拍,想起昨天晚上连芝拿走的那二十个铜板,估计就是为了给今天的马车费。
连芝朝她点了点头,嘿嘿笑了笑,
“昨天我跟大哥回来的时候,邻村子里马车人要走的时候,我偷偷跟他说了一句,让他今天上午过来帮着运水,我会给他二十个铜板,他就痛快得答应了!”
这还是趁着连大丰在马车后边背背篓的时候,自己悄悄跟那马车人说的,要是让连大丰知道,肯定不能愿意,估计当场就给拒绝了。
“唉呀!那马车一个集市上也就赚二十来个铜板,你这倒好,不过年不过节,一个上午就给他二十个铜板儿,他能不痛快得答应吗?”
一旁的连有福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村子里的人这两天也不忙,搭把手也就帮了,那蘑菇也都才赚了点钱,要说不来的还真不一定有。
听着连芝多花这二十个铜板去雇马车,连大娘更是心疼得慌。
第134章这是谁呀
“我看一会儿让你大哥去说说,就说咱们不用了,村里这么多人,一人拎一桶也不比马车慢!”
连大娘直接跟连芝商量着把马车给退了,听她这话,连芝连忙喊道,
“那不行!”
“大娘,我都跟人说好了,到时候让他从河边把水运到地头上就行,二十个铜板儿也可以了,人家去镇子上也就二十来个。
在咱们村子里从河边运水拉到山脚下,来来回回也得跑不少个来回。更何况人家还说了,会搭把手把水拎到马车呢!”
正说着话,听见外面的木门响,连芝扭头看见一个年轻的男子从大门口走了进来。
“这是谁呀?”
连芝不认识这人,就看向一旁的连大娘,连大娘定睛一瞧,顾不得回话,赶紧从炕上下去,穿了鞋就迎了出去,
“狗子,你咋来了呀?快进屋,我们这吃着饭呢,你吃了没!”
“婶子我不进屋了!在家吃过了,就是过来跟你说一声,村头有辆马车正在打听连芝呢!
这会儿正在她的地头上等着,我爹刚才去地里转了一圈,正好碰见,让我过来跟你们说一声。”
连芝不知道这青年的爹是谁,但是听见他这话,赶紧一抹嘴也从炕上跳下去,边穿鞋边往外跑。
走到灶堂外,还不忘冲着屋里的连有福喊了句,
“大叔,你记得帮我多借些桶来!”
“行!你放心吧!”
答应着连有福也放下了筷子,这马车都来了,不借也不行呀!这会儿再把马车退了,这不是打人家脸吗?
以后这乡里乡亲的说出去让你笑话。二十个铜板就二十个铜板吧!
只要这丫头有信心,这秋天丰收了,别说二十个铜板,用她那话二十两银子都不愁!
“芝丫头,这是咱们前屋你大光叔家的狗子哥。”
看着连芝从屋里跑出来,连大娘赶紧拉着狗子对连芝介绍道
“狗,狗子,狗子哥好…”
连芝刚才在炕上听见,连大娘说狗子的时候,就差点儿喷出饭来。这出来之后要跟这狗子打招呼,自己还打了个隔着,中间一停顿让人更是尴尬。
连芝红着脸,不好意思得瞅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把目光偏向了别处。
人长得也不错,大眼高鼻梁的,虽然皮肤有点黑,但却是特别的精神。这么好的年轻人,那么多好名字非要叫个狗子?
你就是叫个石头、土坷垃,也比叫狗子好听呀,这名字让人一喊就想笑。
看着连芝有些不好意思,狗子开口大方地说道,
“连芝妹子你好,这次回来听我爹娘说了,平日里多亏了你前后屋照映着,一会儿你去地里移苗,我和我爹娘全都帮着一起去。”
“狗子哥,你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在家里好好歇着吧!多陪陪我叔跟婶子,再跟我叔和婶子也说一声,不用过来帮忙,那点活我们自己就干了!”
说完连芝红着脸,跟连大娘招呼了一声就往外跑。
“大娘雇的马车来了,我去山脚看一下,我吃饱了不用管我了!”
话音未落,早就跑出去大门口老远了。
第135章可爱得很
“大娘你快回去吃饭吧!刚才听我连芝妹子说要借木桶?我家里有四个呢!先帮他取了,顺便再帮她借几个,一会儿都送到山脚下。”
连大娘听见狗子这话,也和连芝一样叮嘱他在家好好歇着,
“就你别去了,这事不用你管,你回去好好歇着吧!就和刚才这丫头说得一样,你在家里跟你爹娘好好的说说话,陪陪他们!
今天你们家里谁都不要去山脚下帮忙,木桶一会儿我去你家里取,其他的你叔还有你大丰哥就去借了!”
“大娘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吃饭吧,我就先回去了。”连大光的儿子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朝着连大娘点了点头便往外走。
看着狗子往外走去,连大娘还不忘在背后叮嘱,
“你可别去借木桶,也别去山脚下!跟你爹妈说说,谁都不准去啊!那丫头刚才可说了,不让你们去你们可别去,那丫头拗起来,八头驴都拉不回来!”
“大娘你放心吧,我知道了!”
狗子回头对着连大娘摆了摆手,随后便出了门,转身咧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了笑,
八头驴都拉不回来吗?他倒没觉得,只是觉着那丫头着急忙慌的样子,倒是可爱得很……
连芝气喘吁吁地跑到山脚下,马车正在自己的地头等着,赶马车的人坐在上面看她来了,也跟着打了招呼。
“丫头,我是不是来早了呀?”
“正好!叔你来得正好!”
连芝说着便坐在马车上喘着气,刚顺了口气后,便连忙掏出二十个铜板,先递给了赶马车的人。
“叔,先把这铜钱给你,你也别嫌少,以后这浇地拉水的事还都得劳烦你,这第一次我就先给你二十个铜板了,以后等我这地方收了,咱们该加还得加!”
自己要想买个马车,骑马也得等到这块地收获,在秋天之前是买不了的,到时候浇地还得用这位大叔的马车。
赶马车的人一看连芝到这了,就先给自己掏钱,赶紧朝他推脱着,
“哎呀,这活还没干呢,你就先给我钱,等干完了再说也不晚!”
自己家里没有地就靠着这马车过日子,每次逢集的时候能挣上三四十个铜板,平日里要是谁没个急事,他都是在家里闲着,还得给这马弄草料着。
今天也不是集,否则也是在家闲着,这丫头昨天跟他说雇马车一个上午帮着她出来给拉个水,开口就要给他二十个铜板,
自己也是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在这村子里跑,也不是在大道上马的草料都不用准备,而且河边也有水。
别说耽误一个上午,就是耽误一天的功夫,他觉得这二十个铜板赚得也值。
“大叔你别客气,先拿好了。以后用着你的时候还多着呢!不过你放心,集市的时候我不会麻烦你,也就是平日里!”
“好好好,你放心,要是你着急用,哪怕是集市,我也先紧着你!”
赶马车的人看着连芝这么痛快,再看看她的地,想着以后紧着这丫头总没错,毕竟往镇子上跑又远,还要搭马料。再这里只拉几趟水离着家也近一些,算算还是这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