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身份担保
这边连芝还在接着对周围的人说着,
“刚才咱们在这里尝豆浆的时候,大山在那角落里待着,我看到了就去给他找了个最大号的碗,又做主给他盛了豆浆。
主要是因为他是这里边儿出力最多的,于大娘这会儿嫌他没眼力劲儿,还怕大家嫌他没礼数,我就拉着她过来问问大家伙。
你们给评评理,大山的这一碗豆浆,大家伙说他该不该喝呀?”
连芝刚说完这番话,周围的人便很快接了话,其实他们还真没往这上边想,都还把于大山当孩子看呢!
再说,这会儿他们的心思都在这豆浆上,哪有多余的心思想哪些?
“嘿呀!多大点事儿呀,芝丫头都发话了,这一大锅就给那小子喝了,也没啥呀!”
“对呀,芝丫头都说他出力最多,我们觉着他该喝!”
“对!该喝!她大娘你就别说大山这孩子了,这孩子出了力了,他不该喝谁该喝呀!”
“就是呀,我们都在这里凑热闹,还又吃又喝的。大山该喝!让他喝个够!只要芝丫头没意见,我们更没意见,你可别说那孩子呀!”
“就是,大山这孩子懂事还有手艺,在村里见了谁都客客气气的,你咋能说他呢!”
看着村子里的人都一边倒,连芝便笑着看向于大娘,于大娘看了连芝一眼,也不再说什么。
“既然大家伙都这么说,那我也就放心了!一会儿大山要是喝不够,就再给他盛一碗好不好?
再说等后便我还要做豆腐啥的,还得指着他出力气呢!嘻嘻……”
连芝看着周围村子里的人说完后,他们都纷纷赞同,“好,只要连芝你没意见,我们更没意见!”
“大娘,你还要说大山吗?你看村子里的人可都支持他呢!”
最后连芝又挎过于大娘的胳膊,看着她笑眯眯地说道。
“哎呀,你这丫头可真是的!这是要臊死你大娘呀!”
“哈哈哈……”
周围的人听了于大山娘的这话,也开始哈哈笑了起来,连芝趁热打铁跟他们喊道,
“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我就帮着于大山吆喝吆喝,谁要是有认识的合适的姑娘,
不管是周围村子还是哪里的,回头就给大山他介绍介绍,也好让于大娘在家等着抱孙子!”
连芝刚说到这里,于大山和他娘还有于大花,都一起向连芝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大山可是有一门好手艺,回头过些日子还要去镇子上弄个铺面,用不了多久这家大业大的,谁家闺女来了可不吃亏!
再说人家闺女来到咱们村子里,我以我这个村正来做担保,绝对不让人家受一点儿的委屈!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听见连芝的这番话,连大娘可真的是从心底里感激,这大山的亲事,可是她心里的病,连芝这一吆喝肯定是有希望了。
更何况以她村正的身份来做担保,她相信回头肯定会有帮着说亲的,想想自家祖坟上,可真的是要冒青烟了!
这事要不是亏了连芝,他那儿子估计得打光棍儿!
第626章获得拥护
“哈哈哈……好好好,咱们的村正可发话了,回头咱们都给大山这孩子使使劲儿!”
听了连芝的话,村子里的人也不吝啬,都纷纷表态的表态,帮着出主意的出主意。
“是呀,我记得我娘家村子里,就有两个合适的姑娘,回头我就当回媒人,给你们好好说和说和!”
“婶子,这媒人的几刀肉可不能光便宜你,我娘家也有几个姑娘合适,回头也要帮着大山说和说好!”
“哈哈哈……好好好,咱们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回头大山要是成了,咱们都跟着吃肉!”
“哈哈哈……”
听着周围人的这些话,已经分完了豆浆的连大娘走过来,笑着看向于大娘说道,
“你这会儿可算是放心了,就等着提亲的踏破那灶堂的门槛儿吧!”
“哎呀!他大娘多亏了芝丫头了,你说说这孩子我该咋感谢她呀?
大山这档子事可是我的心病,先不管以后成不成,就看咱们村子里这些人这么热情,我觉着心里可舒坦了!”
“哈哈哈……肯定成!回头你们别挑花眼就行!”
连大光的婆娘从旁边走过来,也笑着插了一句。
“哈哈哈,芝丫头可真的是我们家的大贵人呀!”
于大娘说完这话,村子里的人也跟着说了起来,
“芝丫头可不光是你们全家的贵人,也是我们的贵人呢!”
“可不是吗!要不是这丫头,咱们谁家能吃上新鲜蔬菜?这又是麦子又是大豆的,谁能敢想?
咱们村子里还能隔三差五的吃肉吃鱼?要不是连芝,估计还得继续吃那咸菜大碴粥哩!”
“对!都亏了连芝!连芝可是我们连家堡的贵人!”
“……”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连芝挠了挠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本来是再说于大山的事,这怎么就扯到自己头上了呢,而且还把她捧得那么高,还真是有点别扭……
“大家伙就别夸我了,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要是大家伙都不上心、不努力,咋能有今天呢!以后咱们继续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
“好!”
“好!说得好!”
“……”
众人特别得拥护自己,连芝心里很感谢,随后便进屋拿出了一包石膏粉。
这石膏平日里没有,要是去山里或许能找到,可穆彦辰不在,连芝不想麻烦他的人。
可做豆腐,除了卤水就是石膏,一时半会找不到,连芝就想到了她记得以前在哪里看过,这石膏也是一味中药材,
所以便去问了苏炳元,他那里果然有,便要了一小包回来。
连芝拿过众人喝豆浆剩下的一个碗,便用水调和了石膏粉,慢慢地搅拌好后,这会儿又不少的人也都围了上来问,这是什么东西?
而连芝也不隐瞒,便对他们如实说了,“这是石膏粉,是味中药,我从苏伯那里要来的,
要想把这豆浆变成豆腐,还得用到这东西,要是不放它永远就是水,一会儿我给大家看看那神奇的一幕。”
连芝故意卖了一个关子,一会儿操作的时候,让他们自己瞧着便是……
第627章神奇的事
这会儿院子里的人是越挤越多,幸亏他们这院子大,否则还不把院墙给挤破了?
还是连大丰提出了,在这里的每家每户要是人多的,尽量先出一个人在前面,有一个看了再回去慢慢描述给自家人听,
只能这样了,因为这个院子里的人太多了……
连芝看着石膏水搅地差不多了,便起身来到锅的旁边看了看,两锅豆浆温度也降的差不多了,七八十度做豆腐脑是正好的。
随后便拿过了连大娘手里的勺子,对着众人吆喝了一句,
“大家伙可看好了,这可是比变戏法还精彩呢!”
这一句吆喝完,所有的人便伸长脖子,看向连芝面前的那口锅。
只见连芝拿着碗里的石膏水,慢慢的且缓缓的,一点一点的往锅里倒着,
另外一只手拿着勺子,轻轻的且缓缓地搅动着,等到了一定程度,石膏水就不继续倒了,勺子也不再继续搅了。
看了看,连芝又把剩下的石膏水,朝着另一旁的锅里,继续做着与刚才那样同样的动作。
倒完之后,刚放下手里的勺子,便听见有人在那边吆喝,
“嘿嘿嘿,快看!快看!这面有花了!你们看看这水都变成花花了,白白的呢!”
“哎呀,是呀,这豆浆咋看着突然间就变了样了!”
“这可真是和变戏法似的,这咋就那么神奇呢!你们快看!这白花花越来越多了呢!”
“……”
连芝听着他们的议论,只是微微笑了笑,也不做太多的解释。
这种现象,自己就是跟他们解释,他们也听不明白,就让他们把这事当成是变戏法的看吧!
“哎哟,大家伙快看这锅也这样了,哎哟喂!”
所有的人都围在这一锅的豆浆旁边伸着头看,听见有人吆喝了一声,又有不少的人想方设法的,从旁边的院里凑过来,也要看看发生的那神奇的一幕。
看着那边人挤得太多,连芝便朝着旁边这些人吆喝了一句,
“大家伙别光在这里挤着,他们也想看,就让他们也看看吧!”
村里的人也很有秩序听了连芝的话,便看了锅里之后又主动的往后退,退到了旁边的院落,
然后又有一波人过来,伸着头继续瞅着锅里豆浆,慢慢变成豆腐花,越来越多,越来越稠……
“连芝,这是咋回事呀?你看这也太神奇了吧?”
听着有人问,连芝只是朝他们笑了笑说道,
“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是穆彦辰教我的,这我还真不好解释呢!反正要想变成豆腐,就得经过这么一个神奇的过程。”
“哦……”
“对了!芝丫头,刚才你搅的那东西是啥呀?对,我记起来了,那个叫石膏粉的那个药粉,我们到时候去哪里弄呢?”
“是呀,连芝,那东西我们到时候如果也要做豆腐,那咋弄呀?”
总不能也去跟苏大夫要吧?就算他们能厚着脸皮开开这个口,他也不一定能拿得出来这么多呀……
连芝勾了勾唇角,终于有人问到了点子上了,这会儿有不少的人也开始议论起来了……
第628章都放心了
刚才连芝搅那石膏粉的时候,就有人问过连芝,她也跟村子里的人说了,石膏粉是一味药,她跟苏炳元要来的。
这会儿他们都在议论,这药材可不是那么轻易能得来的,就算是全村人都要做豆腐,这苏大夫的药材估计也不弄够……
更何况这药材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要是都做了豆腐,以后要是谁要用到这味药材,缺了那可了得?
“大家伙放心吧,我只是这一次这做用这个,下一次就不用了!”
说到这里,连芝指着的大锅里渐渐沉下去,豆花上面漂浮来的那一层水对大家说道。
“大家伙都看见这一层淡黄色的水了吗?到时候把豆花过滤出来,剩下的这水就留着,然后让它慢慢的变酸,到时候就用这种酸浆来点豆腐,效果是一样的。”
“哦……”
众人好像是明白了……
“只要每次做豆腐记得留下一些这种水,等保存到下一次做的时候,就不愁没有点豆腐的酸浆了。”
“哦……懂了懂了,这回全懂了!”
连芝拿过勺子把上边的水,撇到了一旁的大木桶里,连大丰也赶紧拿过勺子,学着连芝的样子把另一边的锅里水,也往外轻轻刮着。
“连芝给我吧!”这时于大花过来接过了连芝手里的勺子,她也看会了,这话她可以干。
连芝把勺子递给于大花后,又对周围村子里的人说,
“这水撇净后剩下的就是豆花,这豆花成了,一会儿再把它里边的水全都压净,就成豆腐了!当然这豆花就是我之前说的豆腐脑。
这东西也是可以这样吃,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但是不如豆浆浓郁。只不过这样吃没什么大味道,口感还有一些发涩。
如果用肉末,或者把菜切碎炒个卤子,浇在上面就完美了!当然,也可以加糖,直接变成甜味的,那样是另一番风味,也好吃的。”
连芝说完后,朝着两个锅里看了一眼,就算是他们每人再尝一点豆花,做几块豆腐应该也是够的。
刚想开口对他们说,每个人可以在尝一点豆花,这时有人便开口起头道,
“这豆花我们就不吃了!”
“是呀,回头我们自家做了再尝也不晚,我们就想学学这豆腐咋做!”
“对,这豆花我们就不吃了,还是留着做豆腐吧!”
村子里的人比起豆花共觉着豆腐好吃,毕竟这豆腐可是在他们之间相传了很久的,不过周围十里八村的也只是传,却还没有人吃过……
听他们这么说,连芝也不再客气了,朝着他们点了点头,便指着那木盆让于大山拿了过来。
“大娘,刚才那过滤豆浆的大布呢!”
“在这里呢!”
连大光的婆娘从一旁的空桶里拿了出来,但是却没有递给连芝,而且给了连大丰。
连芝知道是连大光婆娘心疼自己,不让自己动手,就看着连大丰说道,
“大哥,我们把这布铺在这大木桶上,一会儿把锅里的豆花全都倒在这布上,把水分过滤掉!”
“好!”连大丰听了便开始动手干了起来。
第629章大功告成
“别着急,你们慢慢的,先把这个布的四个角提起来!”连芝在一旁对着几个人叮嘱着。
“一定把边把住了呀,可别再撒了!”连大娘在一旁比连芝还要紧张。
“对对,先把它提起来。好!放在这面没有水的木盆里!”
“好好好,慢一点,慢一点!”
“可以放了,轻一点放!”
在连芝的指挥下,连大丰于大山,还有村子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抬着锅直接把沉淀好的豆花,轻轻地倒在了放有过滤布的大盆里。
第一个盆子里的水已经过滤出了一半,连芝又指挥着他们把盛有豆花的布,从那个大木盆当中挪到了另一个大盆子里。
“大娘,把咱们蒸馒头的箅子拿过来吧!”
看着布里的豆花水也过滤的差不多了,连芝便朝着连大娘喊了一句。
“好!”
没一会儿连大娘娘和于大花一起,便把家里蒸馒头的两个箅子给拿了过来。
“把箅子放在锅上就行了!”
对着连大娘他们说完,连芝便又对着于大山说道,
“大山,你和大哥一起把这豆花放到箅子上吧!”
“好!”
于大山答应着,却是自己一个人便把那木桶里的豆花,给直接拎了起来,随后轻轻放到了锅里。
这期间,给于大娘好一个担心,生怕这毛毛躁躁的孩子,把那豆花给撒了。
“哎哟亲娘来,你可慢一点儿!”
“你慢一点呀!着啥急呀,倒是让你大丰哥跟着你一起呀!”
于大山把豆花放好之后,看着他娘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娘我又不是纸糊的,这点豆花我还拿不动?”
于大娘瞪了他一眼,也没多说啥。
随后,于大花又把他手里的那个箅子,放到了包好布的豆花上面。
“大山,你跟大哥一起把刚才过滤好,盛水的那个大盆子给压到箅子上面,那水可不要倒了,沉一点好!”
在连芝的指导下,于大山和连大丰一起,把盛有多半盆水的大木盆,给搬到了箅子上……
等一切做好之后,连芝点着头说了一声,“好了!”
连芝对着周围的人,指了指这压着的豆花说道,
“等这里边的水分被压出去,就是现成的豆腐了,到时候大家都过来尝尝,至于要压上多久我也没个数,先压上一个时辰瞧瞧吧!”
说完之后,连芝又对着周围村子里的人承诺,“等着豆腐做好了,我一定喊大家伙过来尝尝!”
村子里的人听了连芝的话,也不多想,就想着先赶紧离开,毕竟连芝怀着孕。
“好好好!那咱们就先回去吧,别在这里堵着了,芝丫头这么久了也该歇歇了!”
“是呀,咱们在这里吵吵闹闹的,都耽误这丫头歇息了,她还怀着孩子呢!”
“对呀!连芝,那我们就先回去了!这做豆腐的工序我们大概也都学到了,等这豆腐好了,你也就别喊我们了!”
“是呀,我们就不过来了,做好了你就留着吃吧,回头我们还得麻烦你给我们准备豆种呢!”
院子里的人对连芝说着话,便陆陆续续的都准备离开了……
第630章该回来了
连芝看着他们陆陆续续往外走着,也扯开嗓门对他们大声喊着,
“大家伙放心吧!下年不管你们是种麦子、种玉米,还是种大豆,我这里的种子管够!
反正还是那句话,只要你们种出来的不好,那苗长得不满意,我还是一文钱都不收,提前保证你们个个大丰收!”
“好好好!”
“……”
众人听了这话个个都特别得满意,议论着就高高兴兴的都回去了……
连芝说得话他们都相信,特别是她当了村正之后,她所说的话他们连一个字都不觉得怀疑。
因为他们知道连芝不会诓她们,也知道她是真正的为村子里的人好……
等到晌午的时候,这豆腐其实已经基本压好了,但连芝想要吃老一些的,就多压了将近一个多时辰。
“芝丫头,你说的这豆腐嫩还是老,这有啥区别呀?是吃起来味道不一样?”
连大娘听连芝说,先不着急,要吃老豆腐还得继续再压上一个时辰。
自己也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就去瞅了瞅那被压在木盆底下的豆腐,又回来纳闷地问了一句连芝,
“压得狠一些水分就少,那豆腐炒的时候不容易散!压的时间短它就嫩一些,可以用它做汤,吃起来口感也很好。反正哪样都可以吃!”
“哦……”
连芝虽然只解释了两句,连大娘却也听明白了,这豆腐分嫩的和老的,嫩的做汤,老的炒了吃不会散。
“大娘,咱们家里还有肉吗?”连芝想到了什么,突然问到连大娘。
“有!你想怎么吃?晚上我给你做!”
自从连芝怀了孕,这家里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肉鱼,全都不缺。
穆彦辰走之前可就叮嘱过了,时不时的就要往家里买。而且不是隔三差五的买,基本都是天天买新鲜的。
想想彦辰这孩子走了也将近二十天了,也该好回来了……
“今天晚上咱们就把肉剁成末,来一个肉末炒豆腐,我们全家都尝尝,今天咱们做的这豆腐味道怎么样!”
“行,听你的,你说咋做就咋做,反正我也没做过!你我在旁边看着我做。”
连大娘知道,这是穆彦辰专门教连芝的,只要她说的那肯定是错不了……
压出了一大块豆腐,连芝也不打算自己家里独自吃完,除了给五爷爷家和连大光家送出了一些,
剩下的就趁着晚上村子里的人,在大街上吃过饭聊家常的时候,便让于大花和连大娘他们,拿着盘子到大街上挨个分了分,让他们都尝了尝。
毕竟是自己之前许诺过的事,可不能言而无信,更何况她现在还是村正。
村子里的人没想到,竟然还记着要给他们分一分,心里的感激不言而喻,更是铁了心的要跟着,连芝这个村正好好干!
晚上,全家人都在连芝这边的大院儿里吃了团年饭,当然除了穆彦辰……
吃过饭后,都收拾利索了,出了连大娘其他人也都离开了,连芝和连大娘一块坐在院子里,
一边看着天上的星星,一边说着知己贴心的话……
第631章神情不对
“你说说,这都要二十多天了,彦辰这孩子咋还不回来呀?”
“当时走的时候,他不是说二三十天就回来了吗?”
“那天给你来的书信上,就没说明白他什么时候回来吗?”
连大娘一边帮连芝凉着水,一边朝着她唠叨着……
“二三十天,二十和三十还差十天呢,我都不急你急什么?”
连芝毫不在乎地说了一句,不管怎么样,她反正相信穆彦辰。
听见连芝这不着头脑的话,连大娘瞅了她一眼,“怎么不着急?我这是替你肚子里的孩子着急!”
“哈哈哈,肚子里孩子现在顶多是个黄豆粒儿吧?哈哈哈……”
大娘一听这话,也觉得好笑,但还是忍住了,佯怒地看着连芝说道,
“你这丫头,我活这么大年纪了,还头一回听人这么说孩子的!”
“嘻嘻……”
“大娘,你没听说的事情可多了,以后你和我在一块儿,我天天说给你听!”
“长见识!哈哈哈……”
“哈哈哈……你这丫头说不定还真能把这天地说出个花来!”
“嘻嘻……”
穆彦辰给自己写的信,一开始是三天一次,最后这两次都是五天之后才来的,
过来送信的人没有说什么,连芝也没有问什么,因为她觉得可能是因为路程太远了,
毕竟一开始穆彦辰也跟自己说过,会隔三差五地写信过来。
三十天期限一到的时候,苏炳元又过来送了一封信,只不过这次连芝看看他的神情不太对,
以往每次过来给自己送信的时候,苏炳元的脸上,要么是笑眯眯的,要么就是非常放松的样子,
而这一次的脸色明显比之前显得凝重了许多,就算是露出了笑容,连芝看着他好像也是,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苏伯,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连芝担心地看着苏炳元问了一句,虽然知道他是大夫,但还是很担心。
苏炳元和往常一样,把手里的牛皮口袋递给连芝,同时对她摇了摇头。
“丫头,有啥事你得想开些,有些事虽然不能在面上说开,但也是迫不得已,你得多理解才是……”
听着苏炳元这无厘头的一句话,连芝皱着皱眉头,知道他不是那种无缘无故说这种话的人。
看向手里的牛皮口袋,难不成是穆彦辰出了什么事儿?
好像是看出了连芝的心思,苏炳元便朝着她说了一句,随后便转身离开了,
“这信上他应该跟你说了,你回去看看吧!但是你别多想,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过来问我,你如果想写信给他也可以,我会让人快马加鞭给他送去。”
连芝不知道这信上说了什么,也不知道穆彦辰是发生了什么,只能先是对着苏炳元点了点头,
随后便拿着牛皮口袋急匆匆的回了房间,打开书信之后,一开始还是和往日一样,全都是穆彦辰对自己的相思之情,以及对自己细心的叮嘱。
书信的后半页,穆彦辰跟自己说京城发生了一些事情,他得晚回来一些时日,希望自己不要多心……
第632章回不来了
具体是什么事?穆彦辰在书信上并没有具体的说,只是说他自己一定能处理好,而且会尽快的回来。
在这封信写完的时候,最后还有一句,离着正文隔了几指的距离,
穆彦辰还问了一句,说是衣食无忧的皇宫生活好?还是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好?
看这书信前后的笔墨,这话好像是犹豫了很久才写下的……
连芝坐在炕上,拿着这封信看了几遍,特别是最后那几句。
信上虽然没有说,但连芝知道,穆彦辰在京城肯定是被什么事给牵绊住了。
看着最后他问自己的那句话,连芝想都没有想就,拿出纸直接在他写的信后面写了几个字:
有你便是好的。
抿了抿嘴,随后便把信又装回到了原来的牛皮口袋里。
犹豫再三,还是拿着牛皮口袋来到了苏炳元这里。
“苏伯。”
连芝来到旁边的小院,看着苏炳元正坐在凳子上,好像是在等她。
旁边的桌子上,也摆上了一副崭新的茶具,看着连芝过来,苏炳元对她点了点头,最后把倒好的清水,轻轻推到了桌子的另一旁。
连芝走过去坐在了桌子另一旁的凳子上,看着苏炳元还没有开口问便,听他首先开口说道,
“书信里都跟你说了吧?生在皇家,身不由己,你得理解他。”
连芝点了点头,信上其实什么都没有说,苏炳元并不知道又接着说道,
“皇上就这么两个皇子,大皇子突然就被扣押在了北疆,宫里无一人不着急,朝堂上下也都在出谋划策,更何况他还是皇上的儿子,大皇子的同胞。”
说到这里连芝好像懂了一些,朝着苏炳元点了点头,只听他继续说道,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他母后,他也得想方设法的,先把大皇子给营救出来才能回来。”
“有办法了吗?”连芝淡定地问了一句。
苏炳元摇了摇头,“你也知道从古到今这盐的重要性,别说这大周国,哪里不是盐珍贵的要命?
记着以前在边疆打仗的时候,那一斤盐恨不得能换上一百斤粮食……”
说到这里,苏炳元无奈地叹了口气,大皇子被扣押在北疆,北疆人竟然提出要一百斤盐,来赎回大皇子。
不管多少金银珠宝都不要,就要那一百斤盐,那可是一百斤盐呐!
这大周国也没有制盐的手艺,全都是靠在海边挖的那几个大坑,常年累月积累下的些个盐块子。
他们这两年凑下来的,估计也就有一百斤,这盐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生。
把仅有的盐如果全都给了边疆,他们这大周国上下,众百姓还怎么生存?
北疆的人竟然狮子大开口,明摆着是不想让大皇子好好的回来,就算是给了他们一百斤盐,他们可能会伺机而动,趁机攻打大周国。
苏炳元的话还没说完,也没有继续往下说,因为他不知道主子给连芝的来信,写的是不是和自己的书信里说的一样,
皇上已经下了密旨,打算让主子率兵攻打北疆,这一百斤盐就算能给了,可为了大周国众生也不能轻易出手,更何况他们实在也是拿不出来……
第633章是两条命
看着苏炳元突然不说话了,连芝若无其事地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水,随后看着他问了一句,
“一百斤盐要就给他们是了,再怎么说也是人重要呀!”
苏炳元听见连芝这话猛得看向她,是一脸的吃惊,不过只是片刻便恢复了他的神情,又扭头看着前方没再吱声。
连芝从他的表情中反应过来,原来这大周国没有一百斤盐……
怪不得平时连大娘对家里的,那点盐粒子的那么珍贵呢!
别的地方她不知道,反正周围村子里,平时都是从河边采了一种,外边浑身是毛的植物,它的汁液呈墨绿色,
平时做饭做菜的时候,会把它挤到菜里,虽然有点点涩,但也有一种淡淡的咸味儿。
偶尔来客人或过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会用盐粒子,平时做饭的时候,都是用这种植物来调节咸淡的。
“没有一百斤盐吗?”
连芝虽然猜到了,但还是有点不敢相信地看着苏炳元问了一句。
看着他一脸郁闷的朝自己点了下头,连芝的脑海里突然闪了一个念头,仿佛看见亿万个银子朝自己扑过来……
只不过眼下她还得先解决了,苏炳元口里说的那档子事。
“咱们这大周国就没有产盐的地方吗!”连芝看着一语不发的苏炳元问道。
苏炳元叹了口气,片刻后才说道,
“不就是海岸边那几个大坑,每年就这个时候,官府会统一的从大坑里收集一些大粗盐,然后经过敲碎、磨制发往各地……”
连芝:“……”不是人制造的盐,而是天然的结晶?
想到这里,连芝可没把心思放在苏炳元继续说的那些话里了,而是想着自己来到这里的这些日子,一直吃的是粗盐?
是没有经过提取的粗盐?粗盐!想想她自己这会儿还好好活着,可真是命大呀!
幸亏自从知道自己做肥皂要用到盐,平时连大娘把家里的盐粒子,都藏着不让她乱动。
就连做饭,也只是用河边的那植物来调节咸淡,要是顿顿吃,估计这会儿她早就见阎王了……
这边苏炳元最后还说了什么,连芝没听进去,她心里只是后怕的,
觉着自己无形当中又捡回了一条命,不!是两条命,还有肚子里的一个呢……
“那些天然形成的大粗盐,没有毒吗?”
连芝扭头试探地看着苏炳元问了一句,苏炳元又是一脸诧异地看向连芝。
“……”这丫头今天是怎么了?
他们这么多年不都是吃那坑里的盐吗?虽然老百姓吃得少一些,但不都活得好好的吗?
看苏炳元脸上的神情,连芝就知道他不知道这东西有毒,连一个大夫都不知道,估计这大周国没人知道,这没有经过提炼的盐是有毒的了……
“宫里的平时也都是吃这种盐吗?”连芝又问。
“……”
顿了片刻后,苏炳元才开口道,
“有宫宴的时候或者是过年过节,都是用盐来做调味,平日里也是用和村子里一样的,那种植物来调节咸淡的。”
连芝听后无声地舒了口气,幸亏是这样……
第634章不再瞒着
只要是上过学的人就应该知道,粗盐没有经过提炼,它当中会含有一种叫氯化钡的毒素。
这种粗盐食用一定的量后,肌肉和面部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或者会麻痹、或者会痉挛,
厉害的还可能会让人身体抽搐,最后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会死亡……
粗盐要想食用,必须要经过再次的加工,让它加热后再次的结晶,提炼出无毒无害细盐,才可以正常食用。
看着连芝坐在凳子上默默无语,苏炳元也不打搅,呆呆地看着前方也不说话。
片刻后,连芝打破这寂静,看着苏炳元问道,
“苏伯,那你知道不知道,咱们大周国要是拿不出一百斤盐,会怎么办?”
听着连芝问道,苏炳元就知道主子没有告诉她,要领兵出去打仗的事,犹豫了片刻,还是没有告诉她,只是说了一句,
“这事儿皇上和主子他们自有定夺,老朽也不太清楚。”
苏炳元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闪了闪,虽然只是一刹那,但连芝还是准确地捕捉到了,随后便把手里的牛皮口袋递给了他。
“苏伯这是我给他的回信,你回头让人送去吧,不着急,只要能送到让他看着就行。
我在信上跟他说了,具体的事情我会过来问你,希望你能把他信里没有说明白的都告诉我。”
说完这话连芝便起身站了起来,“既然你知道的也不多,那我就先回去了,等回头让他亲自跟我说就行,只是希望别耽误他太多写信的功夫……”
听连芝这么一说,苏炳元赶紧把要离开的连芝给喊住了,
“丫头你先等等!”
“主子给我的信上倒是说了一些,你要是想知道,我这就去把信给你拿过来,你再自己看看吧!”
说完苏炳元便赶紧起身进屋去拿书信了,只要连芝想知道的,主子肯定会如实回答,
既然要问,还不如把他的这封信直接给她看就行,省得回头主子再埋怨自己,她既然知道了还瞒着。
书信拿出来,苏炳元就赶紧递给了连芝,同时还多说了几句,
“皇上打算让主子领兵去北疆,宫里也做好了大皇子的后事准备,万一大皇子有什么三长两短,主子以后就要在皇宫里,完成他必须要承担的,到时候你也会被接去宫中……”
这事信上是没有的,不过苏炳元都已经猜到了,早点告诉她也比到时候,宫中突然来人把她接走的时候,没个心理准备要好得多。
连芝听后点了点头,接过信就打算回去看看再说,怪不得穆彦辰在信上的最后,故意问了她那么一句呢!
可能他也已经想到了这一步……
连芝拿着书信刚走了没几步,就又扭过头来看着苏炳元问道,
“苏伯,你说那海边挖的几个坑,就是造盐的那几个深坑,离着这里有多远?”
“离着京城倒没有多远,离着这里嘛……”
苏炳元没想着连芝会这样问自己,他一时也没个数,只是先对连芝说了一句,又在心里慢慢算着……
第635章有了眉目
还没等苏炳元算出来,连芝就看着他说道,
“我知道了!苏伯,我先回去了!”
苏炳元:“……”
回到自己屋里,连芝打开了穆彦辰给苏炳元写的信,上面明确的告诉了苏炳元,宫中发生的事情,
而且皇上已经给他下了密旨了,打算让他下个月初就统兵去攻打边疆。
看来这大周国真是,拿不出这一百斤盐……
连芝在想,如果能拿出这一百斤盐,大皇子是不是就能平安的回来了?
而穆彦辰是不是就不用去打仗了……
苏炳元正在院子里磨着药粉,看着刚刚从他这儿离开没多久的连芝,又突然急匆匆地走了回来,
还没等自己开口问,便看着连芝朝他一脸严肃地问道,
“苏伯,我想问你个事儿,如果咱们大周国能拿得出那一百斤盐,大皇子是不是就能平安无事的回来?穆彦辰他也不用跑去领兵打仗了?”
苏炳元:“……”
听着连芝问他的话,苏炳元愣了神儿,按说他可以点头,但这事怎么可能成呢?
更何况皇上也已经下了旨意,下个月初主子就要领兵出征了……
连芝看着他发呆不说话便着了急,“哎呀,苏伯!你倒是说句话呀!真是急死人了,你平时不是挺痛快的吗!”
“哦哦哦!”苏炳元回神赶紧点着头回答,“是是是!”
“从京城到北疆要多长时间?”连芝又问。
刚反应过来的苏炳元,也不知道连芝要干什么,反正她问什么,自己就如实回答。
“大概一个月左右……”
想到穆彦辰给苏炳元写的信上说,北疆人给大周国的期限是三个月。
连芝想了想,赶紧对苏炳元说道,
“苏伯,你给他回封信吧!就说可以给他们一百斤盐,反正我有法子!”
苏炳元:“……”
苏炳元直接被连芝这话给愣在了原地,连芝看着他催促道,
“你要是不写那就我去写,反正我写的字也不太好看,而且写得又慢……”
“老朽来写!老朽来写!”
苏炳元说着话,便赶紧转身要去屋里拿笔墨纸砚,期间还不小心把旁边的凳子给踢倒了,
像他这么稳重利索的人,这一会儿也顾不得了……
很快,苏炳元便把屋里的桌子,也直接给搬了出来,连芝想过去帮忙,他却不让。
随后在她的注视下,苏炳元起笔,把连芝想要说的话全都写了下来。
最后连芝放进了,之前连芝给他的牛皮口袋里,一切做好之后,苏炳元不耽搁,而是拿着牛皮口袋就往外跑。
“我现在就去找人,快马加鞭的送去京城!”
“不着急,时间来得及!”
连芝在他身后说了一句,也不知道这老头有没有听见,平时可没看见他跑得这么快过……
连芝的话苏炳元当然听见了,但他却顾不得回应,眼下得赶紧把这信送去京城里,让主子快点看到才是。
没想到这么棘手的事,连芝竟然有办法,这可不是单单弄一百斤盐的问题,大皇子的事有了眉目,皇上和主子那边可能会很高兴!
关键连芝要去那产盐的海坑那里,这事儿他怎么能不快马加鞭的通知主子?
第636章生死存亡
看着苏炳元急匆匆地跑出去了,连芝便又转身回了自己院里,现在她要先回到自己房间,
此刻什么都不干,只想安静得好好考虑考虑,接下来她要做的事,毕竟关系着生死存亡。
想到了什么了,连芝蹭的一下子从炕上起来,最后来到了灶堂这里,翻出了连大娘前些日子,拿过来的一小碟子粗盐。
看着这小碟子里的粗盐,连芝想着先拿它来试试手,
去海边的盐坑那里提取粗盐,给那边北疆的人,有没有毒的她可管不着,谁让他们随随便便的扣押,这大周国的皇子呢!
可是她自己却不能吃这些没有提炼过的粗盐,不为自己为了肚子里的孩子,那也得先试试。
说干就干,连芝把这灶房里仅有的一碟盐放到了碗里,慢慢搅拌了搅拌,让它在一旁溶解着,
而自己又去锅台底下,掏出了一些木炭灰,待盐溶解后,又拿白布过滤了两遍。
随后从院里找来了一个漏了底的破茶杯,把底彻底敲掉后,用绳子和叠了几层的白布蒙住了底。
最后将从院落里抓的一把沙子,又放进了茶杯底下,又在上面放着那些木炭灰,最后还在上面放了几块小石子。
接着又把之前简单用白布过滤好的盐水,倒在这茶杯里的石子之上。
连芝打算用自己做的这一个简易的装置,把这盐水再好好的过滤一遍。
这期间,连芝便蹲在锅台旁边生着火,这火还没有点起来,连大娘就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连芝疑惑地问道,
“你这丫头咋生起火来了?是饿了吗?你看看不是在那边有吃的吗?赶紧起来回去歇着吧,要吃什么跟我说!”
说着话的功夫,连大娘便看见了,在锅台上放着的这个奇怪东西,刚想伸手把它拿走,连芝猛的大喊一声,
“别动!”
“亲娘来,一惊一乍的!要被你给吓死了!你这是啥宝贝疙瘩呀?”
“大娘你别管我有用,你先出去吧,我不饿,我是想做点事情。”
连芝没时间跟连大娘解释,只顾低着头生着火。
连大娘看她也不起来,知道她那犟脾气,就赶紧过来帮她把火先生了起来。
看着锅底的火生了起来,连芝才站了起来,这时连大娘又抬头看着连芝问她,
“你这丫头到底要干什么呀?我就是不管,你也得让我知道吧?这锅里啥都没有,生起火来就这么干烧?”
连芝对着连大娘摇了摇头,随后看向锅台上的这个简易装置,已经过滤出了不少的盐水,
再看看已经烧热了的锅,等不及直接把那碗里的小半碗盐水,先倒到了锅里,并同时对连大娘叮嘱道,
“大娘要小小的火,越小越好!”
娘赶紧把锅底里的火灭了一些,她不知道连芝要干什么,只能先照着她的意思做。
等一会儿忙活完了,再细问也不晚,这会儿要是问只能耽误功夫,她还得不到休息。
连芝拿着筷子在锅里慢慢嚼着,很快这小半碗儿过滤好的盐水,蒸发得差不多了。
第637章金贵得很
“大娘你先别烧了,在锅底留一点底火就行!”
这边连芝手里的筷子,还在不停的在锅里搅着,连大娘听见不让她继续烧火了,便把锅底的火星子摊平。
随后伸着头,看那锅里的东西,贴在锅上白白的一层,看着还挺精细的,比那面粉也没粗糙多少。
“芝丫头,这是啥东西呀?”
连大娘问了一句,连芝用筷子又搅了搅,最后拿过锅台旁边的铲子翻了翻,又碾了碾,便直接铲了出来,
最后放进了一开始放盐的碟子里,连大娘看着那碟子好生面熟……
等连芝把那锅台上的丑玩意,滴到在碗里的那另一点水,又重新倒在锅里的时候,
连大娘才反应过来,那个碟子不正是她成粗盐的碟子吗?把这烧火棍往地下一扔,赶紧就嚷嚷了起来,
“亲娘呀!天神爷!小祖宗啊!”
“咱们家就那点儿盐了,你这是干啥呀!”
“你这丫头到底是要干啥呀?你倒是说句话呀!”
“跟你说了多少回了!这盐可金贵着呢!咱们家这一年到头也就那么点儿盐,咱们家里还有那么小半碟了,这些得吃到来年的秋天啊!”
“哎哟,这过年过节的还要用呢,你怎么能把这盐都糟蹋了呀!”
听着连大娘这心疼的唠叨,连芝把那小碟子的盐递到她面前,
“大娘你尝尝!”
连大娘一脸心疼地看着碟子里的东西,她心疼的是碟子里,原先装的那一小碟粗盐。
这会儿这碟子里盛的白白的颗粒,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反正不是她之前放的醋盐,再好看也不如粗盐稀罕!
“这是啥呀?我不尝!”
把她那一碟子的粗盐不知道都怎么用了,这会儿哪有心思尝这点东西?
看着这颜色有点像糖,但糖可是一个个一块块不规整的;像面粉但又不是,面粉可没有这么一粒一粒的小粒子。
“有点烫,你先沾一点尝尝!”
连芝看着连大娘不动,便拿着筷子蘸了一点,强行放在她的嘴边。
“哎哟,我的天呀,呸呸呸,啧啧!”
筷子上的盐粒子一下子把连大娘给咸到了,下意识地呸了呸,但想起来是盐粒子又舍不得,
随后又吸了吸嘴角的几个盐粒子,虽然很咸,但却舍不得吐掉。
“你赶紧吐掉呀!”
连芝看着让她把那齁咸的盐粒子吐掉,可连大娘却不舍得,生生的就那么让她在口里化了,随着唾液咽进了肚子里。
这盐粒子金贵的很,她怎么可能舍得吐掉?
“这是啥呀?这不是盐吗?”
明明是盐的味道呀,连大娘吧嗒吧嗒了嘴,就是盐呀!可是这样子却一点不像平时的盐粒子。
“这盐怎么长得这个样呀?这碟子里之前我的那些粗盐呢!”
“嘻嘻……”
连芝朝着连大娘笑了笑说道,“这就是盐呀,这就是你的那一碟粗盐!”
“啊,这就是我那一碟的粗盐?”
连大娘看着碟子里的,这白晶晶的一粒一粒的,“这咋变成这样了?”
说完连大娘又伸手端过来,仔细地瞧着这碟子里的细盐,看着不仅好看,而且颜色也白净了许多。
第638章要去帮他
“对呀,是我把它重新做成了细盐,这样做饭吃的时候方便多了,一点都没有减少,你看锅里这些也马上好了!”
连芝说着还指着锅里剩下的那一点儿,跟连大娘解释着。
“哦哦哦……”
连大娘似懂非懂地低着头看看锅里,再看看手里的这碟子细盐,反正东西没瞎就行,刚才真把她给心疼死了……
“你这丫头是咋想的呀?怎么闲的跑到这里干这个!”
连芝从苏伯那里知道穆彦辰暂时不会回来的事,到现在也一直忙着提取精盐,还没考虑过怎么跟家里说要去盐坑那边的事,
现在连大娘突然这一问,连芝也只能把一切原原本本的全都告诉她,连大娘听了也挺担心,毕竟大周国的盐可是金贵的很。
可当听到连芝有办法的时候,连大娘都替穆彦辰以及这大周国高兴,
“芝丫头,彦辰那小子娶了你可真是天大的福分,咱们大周国皇帝都得赶着你沾光呢!”
连大娘此刻恨不得把这事宣扬的全村都知道,可高兴了没一会儿,又听见连芝说要去盐坑那里,
一开始她不知道盐坑是个啥,听连芝说完才知道盐坑离得那么远,而且风餐露宿是在海边,
连大娘虽然没见过盐坑,但是听连芝说完死活都不同意,
“咱先别说那条件多差,就那么远的路程,况且你还怀着个孩子,不准去!我跟你大叔都不会同意的!”
连大娘不知道,连枝已经说的很委婉了,其实盐坑那边的条件比她说的还要差,没想到连大娘这还不能接受。
“大娘……”
“你别说了,彦辰这孩子要是知道了,也不会同意你去的!”不等连芝说完连大娘就一口回绝了。
反正她觉得穆彦辰在外面要是知道了这事,绝对不会让连芝出去受这份苦,所以她不能放这丫头离开
“大娘我要去帮他!他是这孩子的爹!”连芝去意已决,
“大娘,你不知道我已经问过苏伯了,这几年边疆势力强大,如果开战我们大周国拼尽全力,与他们也最多是个鱼死网破,到时候老百姓受苦不说,他可能会有危险……”
“我不想让他有危险,我能帮他,也只有我能帮他,我能帮大周国!”
听到穆彦辰可能会有危险,连大娘心里也扑通一下子,这孩子出生可不能没有爹!
连芝看了看连大娘的神情,心里已经有了数,
“大娘,我已经想好了,在我去之前,我会把村子里的事情先张罗好,等傍晚的时候,你让我大哥去召集村民明天傍晚到大树下开个村民大会。”
“我得去跟你大叔,还有你大兰姐他们商量商量再说。”
现在她也拿不定主意,自己一个老婆子国家大事她不懂,还得去问问当家的,顺便去把五叔叫到家里一起商量一下。
“你赶紧进屋休息,我去找你大哥说说,这些东西就先别管了!”
想到这里,连大娘便叮嘱连芝赶紧进屋去休息,把那盐粒子放在一边先别管,
这会儿再珍贵的东西,也没连芝和她肚子里的孩子金贵!
连芝要离开村子的事,全家人很快就知道了,连大娘回家的时候,直接把村里的五爷爷也请到了家里,毕竟那国家大事他知道的比她当家的还多……
“那行,就这么定了!一会儿我去跟连芝说!那丫头要是不同意,我就豁上这条老命跟着她去!”
连大娘一脸斩钉截铁地说完,全家人虽然都不想让连大娘跟着连芝跑那么远的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趁着没有人在身边,连芝把空间里的种子和新苗整理了一番,全都移出放在新房的房间,随后把门一锁,
打算晚上给村里人分一分,顺便说一说那集市上的规划,毕竟自己这一离开可不是十天半个月那么短……
村民大会开始之前,连大娘过来喊连芝吃饭,趁机把他们商量好的决定跟她说了,
这一趟出门想让连大丰和连大兰跟着一起,好在身边照顾她,连芝听了,不同意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连大娘便铁了心地看着她说,
“你要是不让她俩跟在你身边,那我就豁出去这条老命跟着你去!你自己定吧!”
看着连大娘一点机会也不给自己留,连芝想了想便跟她好声商议,
“大娘!大兰姐和大丰哥家都有孩子,大丰哥家孩子还那么小,我这又不是去十天半个月,去多久我自己都还没有数,
你让孩子们这么久见不着自己爹娘,他们过意得去,我可过意不去!我这也是要当娘的人了,你让我于心何忍?”
这事他们也早就想到了,但是大丰和大兰都说,孩子在家他们放心,这才定下了这事。
“你大丰哥和大兰姐都说孩子在家他们放心,都放心不下你,这事都是定了的就别改了!”
看着连大娘不松口,连芝知道只要过不了连大娘这关,全家人都不会同意的,
可是她真心不想让连大丰和连大兰跟着自己去,就在这时于大花从外面走了进来,
“大娘我觉得连芝说的对!她自己是要当娘的人了,你让他们孩子这么久见不着爹娘,让谁心里能好受?
何况连芝是要去干大事,你让她心神不定的,这怎么能帮到他她当家的?”
看着于大花来了,连大娘还觉着自己多了一个帮手,可听她这么一说,连大娘不乐意了,
还没等她开口,于大花便过来扯住连大娘的手让她安心,随后便看着连芝说道,
“我还没出过这大山,也从来没见过外边的大世面,我也想见见他们说的大海,这次你就领着我去!
你可不能不拒绝我!我没成亲又没孩子,我娘在这村子里,苏大娘的都在,我比谁都放心!”
听于大花这么一说,连大娘也不反驳,在一旁直点头,她觉得这样也挺好,但还是开口问,
“大花丫头,这事你得跟你娘先商量商量,你娘同意了再说!”
“大娘我娘要来,我没让她来!”
听于大花这么一说,连大娘便只点头,也不跟连芝再说什么,转身便出了门,估计是去找于大娘了……
连芝也想到了,要是自己身边不跟个人去,就算是有苏伯在身边,连大娘也指定不会同意的,就同意了于大花跟在自己身边。
第639章多份收益
苏炳元这边写了详信,让人快马加鞭的送到穆彦辰那里,同时又飞鸽传书了一封,这才放心的去准备自己要带的东西,
这一次可和往常不一样,他要加倍细心、加倍谨慎!
傍晚,连芝和全村的人在大树下开村民大会,她并没有跟村民细说穆彦辰的事,只是说要离开一段时间,
村里人非常好奇,但是连芝没有说,他们暂时也不好打听,
当听见连芝说等村民大会结束后,都去他家里去新苗和种子,而且这次不要钱,村里的人瞬间炸了锅。
连芝把新苗和种子的事全都推到了穆彦辰身上,说昨天夜里是他安排的人送来的,村里的人也没有怀疑。
“这哪能白要?咱不能白要!”
“对!连芝给咱们建了集市,平时也给我们了不少好处,这新苗和种子咱们不能白要!”
“对,我同意,昨天的豆腐咱都白吃了,今天这新苗和种子再白要村正的,咱还算是人吗?”
“……”
看着村子里的人对自己这么认可,连芝心里也很高兴,也不着急打断他们,安静的在一旁微笑着等他们。
等都议论的差不多了,便让一旁的连大丰吆喝了一句,看着他们静下来,连芝这才开口继续说道,
“大伙的心意我都懂,你们对我这个村正认可,我心里也很感激!这一次的苗和种子我先分给大家,等我回来的时候,下一批我可要要银钱了,你们不给我还不乐意呢!”
听见连芝这话,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跟着笑了,他们知道他们的村正好,是真的好!
“在我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大家伙也要互相扶持着,家里的事也就交给大家伙了,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五爷爷!”
村子里就这么一个资深老人,连芝把他提出来,没有一个人不服气的,而且五爷爷一家听见连芝这么一说,脸上也都带了光,从心底里都想好好帮着连芝。
“芝丫头,你就放心的去吧,家里的事儿都交给我们了!”
五爷爷这时也表了态,连芝冲他笑着点了点头,接着又对村民说了自己对集市那边的打算,
“还有一个事,我得跟大家商量一下,咱们摆摊集市那里不是又扩展出一块地方嘛,我又想了一个法子,大家听听合不合意……”
连芝这话都没说完,村子里的人便都拥护她,
“合意!合意!”
“啥事村正你定就行!我们都听!”
“对大家伙都听,咱们都听村正的!”
“……”
村子里的人都跟着拥护,那声音高涨,喊得连大丰吆喝了几句让他们静一静,都听不见。
这时连大光的老婆往大石头上一站吆喝,“你们这些人倒是静一静呀!芝丫头让你们砸锅卖铁,你们也都听?”
“哈哈哈……”
一群人里边突然出现一个不一样的声音,所有的人听了之后哈哈笑了起来,随后还都不忘齐声地接了一句,
“听!”
“哈哈哈……”
连芝朝着连大光老婆笑了笑,这控场能力,不服谁也得服她!
趁着这笑声结束,连芝赶紧接上话,“好!大家伙那就先静一静,听我把话说完!”
“回头你们去摆摊的时候,跟别村子的人宣扬开,就说来咱们集市上摆摊的,本来是按月收费的,现在再补上一条,
不管他们几天来摆一次,只要一个月之内他们能在这里摆摊够二十天,我就每人送他们一斤黄豆!”
“当然!不愿意要黄豆的,可以改别的,无论是新鲜的苗还是种子到时候都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兑换!”
连芝这新规定说完后,村子里的不少人就开始议论起来,也有不少人在那思考着,过了一会儿后。有人便提出了不少问题,
“村正,那集市上那么多人,谁知道他们来了多少天?咱又不能派人去给他查着,到时候有那些滥竽充数的,咱也不好弄呀?”
“还有现在集市上虽然没有那么多固定摆摊的,可这宣扬出去人可就越来越多,到时候扩出去的那块地会不会又不够了呢?”
“是呀,咱们村子里的人到时候会不会被挤的没地方摆了?”
“这集市热闹起来,生意自然好了,可是这东西也不少出呢!”
听着有的人提出问题,有的人还为自己担心,都对他们点了点头,示意他们有什么疑问都提出来,随后会一一解答。
你一句我一句,议论来议论去也就那么几个问题,示意连大丰吆喝一句,等他们安静下来,连芝便一一做出了答复。
“往山上通的那条路我想把它修好,然后路两边全都作为集市摆摊的点,到时候绝对够用了!
我在新房那边设了两个台子,到时候咱们村的人,可以轮流着过去看着,当然这不白看,回头该多少钱咱们商议好按天结算。
集市的时候谁来了就去那里签个到,不会写字没关系就是在属于自己的那一栏里划一道杠,等他们全都划完杠之后,
在这看台子的人也要分工其中一人在这看着台子,然后另一人或两人要去集市那里溜达,看看是到底摆摊买货的是真来假来,这个任务也挺繁琐……”
“不繁琐,不繁琐,我们爱去!”
“这个主意好!”
“对,谁家遇到那天正好不去摆摊,就可以在那里看台子!”
这还多出了一份银钱,村子里来都争先恐后的想干呢!
听着村子里的人都同意,连芝点了点头,这时连大光的老婆不太同意,看着连芝大声问道,她这么大也是为了让村子里的人都听见……
“芝丫头这看台子的银钱你出,到时候外村人这一月摆够了二十天,过来兑换的东西时还是你出,这前前后后怎么算都是你吃亏呀!”
“可不是吗,这不行咱还是再商议商议吧!”
“对对对,咱不能让村正吃亏!”
听见连大光老婆这么一喊,周围的人也都开始议论起来,
最后一商议,觉着这集市上人多了买卖好了,他们都跟着沾光赚钱,这都是利己的大好事,
就决定这一次开完村民大会,去连芝那里取种子和苗,都按原先定的价格给,而且以后集市上按月给的摆摊钱都算连芝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