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龙虎山的模式
累积的时间长了,各种成了气候的妖魔鬼怪,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其中一部分留恋生养自己的天地,不会到处乱跑,逐渐形成了难以处理的坐地虎。
另一部分习惯流窜作案的更让人头疼,连环杀人犯都能引起民众的恐慌更不要说没有人性的妖魔鬼怪了。
不过佛道两教历朝历代都出高人,经过这些人的付出和努力,在人类生活的地盘上不管是哪一种妖魔鬼怪的数量都出现减少的趋势。
一些比较让人头疼的难缠货基本上也选择了封印处理,反正天地之力庞大,多难缠的妖魔,只要被封印的时间够久,自然也就会消失在历史的黑暗当中。
普通人也许不知道或者无法想象,这个过程中修炼者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
但是李云龙却明白,一个人两个人热血上头还说的过去,一个教派千百年坚持下来,光凭热血和正义是不够的。
必然是在某些方面有足够的收获,才有可能维持这种惨烈的付出。
具体是什么收获李云龙这个外人并不清楚,有几个不同的猜测方向,但显然没有龙虎山的高层给李云龙解惑。
实际上不光是李云龙,逛夜市的过程中李云龙听到了太多京城老百姓的怀疑。
或者说是因为不安而产生的猜测,毕竟龙虎山得天下这种事情,大家谁都没有经历过。
酒楼里相对安逸的包间当中,两个身家还算可以的中年男人正在边喝边聊。
“……你说这日子过的怎么越来越不让人看明白了?今天我又在店里见着了两个‘仙人’!”
“嗨,这不是龙虎山要在京城里搞会盟,广邀天下道友共治天下么,平日里咱们想见一个都难的老神仙不就腾云驾雾的都跑来了。”
“这龙虎山难不成真的是要想共治天下?原来这么多年都是皇帝治天下,现在龙虎山这么一来,皇帝的宝座只有一个,那么多神仙究竟谁来坐?”
“谁知道呢?也许龙虎山那些道爷有办法吧!不过我琢磨着这事悬。”
“怎么说?”
“子孙继承的皇帝不算,一朝的开国太祖登基的过程,你知道吧!”
“不是特别清楚。”
“开国太祖登基的时候据说有一个三辞三让的过程,主要就是走一个流程,皇帝要表示自己的谦让,大臣们表示除了你天下没人能当皇帝,然后才是皇帝正式登基。”
“这真是吃饱了撑的,闲的呀!”
“是这个道理,不过主要是为了演戏。”
“皇帝和大臣自己心里都清楚,还能演给谁看?”
“当然是天下百姓啊!”
“……你是说龙虎山的也在演戏?”
“嘿嘿,我可没说,这是你说的……”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李云龙逛了一圈,发现上述的对话还是比较乐观的,很多人表面上乐呵呵的,其实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不安。
这并不是说龙虎山手段不行,相反在进京之后龙虎山展示出惊人的手段和魄力。
不仅是一天之间镇压了整个京城,并且对整个京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手术。
并不是像李云龙那样大杀特杀,否则京城的老百姓早就慌了,哪还有如今的繁华。
龙虎山只是把很多满人全部迁出了京城,不是让他们搬家那么简单,而是把他们天南地北的迁往龙虎山指定的地方。
特别是满人朝廷的所有高层和他们的贵族,一家一家的全部动用飞空艇运走。
失去了统治天下的大义,原有的人马又被龙虎山刻意分开,满人朝廷的遗老遗少就算还活着,也没了复辟朝廷的机会。
跟着就是,剥夺所有洋人的特权,不承认满人朝廷和洋人签订的所有协议。
洋人当然不乐意,可是龙虎山又不是废物的满人朝廷,你不乐意又能怎么样?
洋人还真拉来了一支舰队,然后就被龙虎山给整个沉到海底去了。
剩下的洋人立马老实了,他们的人数本来就不多,如果不是满人朝廷太过废物哪能轮到他们耍威风?
这一下子没了割让的土地,又不需要赔款,整个国家的负担一下子就减轻了,版图也恢复了。
不过龙虎山也没有搞什么闭关锁国,更是派出人手清理海盗倭寇,对外贸易反而变得更加热闹了。
相对的,龙虎山这样的做法也在不断的惠及京城,让这里的商业变得更加繁荣。
没有了混账的满人朝廷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京城老百姓的日子眼见的比以前宽裕了不少。
所以,京城老百姓的不安和迷茫,大多数是来自对未来的不安。
如果换成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大字都认不了一罗筐的普通老百姓过来,他们反倒不会有这样的烦恼。
因为他们的知识和见识都很有限,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甚至弄不清楚当朝皇帝老儿究竟姓甚名谁?
双方的社会地位差的太远,当朝皇帝是谁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只有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影响。
所以在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无知才是主旋律。
奈何京城的老百姓见多识广,他们当中还有很多人读书识字,跟普通老百姓的无知完全不同。
可你要说他们真的特别聪明,他们又没有那个本事,说白了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种状况。
虽然经常的老百姓对于未来如何大多心中没底,可你也别想因为这个心态就让他们乱起来。
龙虎山统治京城之后刑法上面确实做了一些改革,但最根本的还是以道官体系代替了原有的朝廷官僚体系。
这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非是李云龙的智能手环而是龙虎山自己培养的道官体系。
李云龙的智能手环在道官体系当中,只是起到一个辅助性的作用,并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其中原因在李云龙逛夜市的时候,也有所发现。
李云龙统治的地盘当中底层的执行单位,是数量庞大的机器昆虫族群。
负责战斗的是各种火力平台和杀戮机器组成的钢铁洪流。
负责镇压的是体型高大的钢铁天使。
也就是说,李云龙的体系当中,实际上上中下各层都有,不管生产还是制造中间并不需要人类阶层插手。
在李云龙的地盘上,表面上看,原有的人类老百姓被保存了下来,跟以前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如果单纯的做出统计,李云龙地盘上的老百姓产生的价值,对李云龙个人来说根本不重要。
甚至如果需要的话,机器昆虫族群的生产效率要远远比这些农耕社会的人类所能达到的生产效率高的多。
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云龙就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养着这些人类,而这些人类老百姓却无法拿出足够的价值回报李云龙。
他们就像是被李云龙圈在花园当中饲养的宠物,一旦被李云龙抛弃,就必须被迫面对狂风暴雨。
所以李云龙才可以放开手脚大杀特杀,并且一直如此,不需要顾忌什么。
因为从根本上双方的利益基础就不同,李云龙当然可以高高在上无所顾忌。
无他,既无所求,当然无欲,无欲则刚!
这种问题李云龙自己也隐隐有所感觉,李云龙把科幻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拿到了农耕时代。
产生的效果自然是碾压性的,但是任何时代的任何政策都是有局限性的。
李云龙这样乱来的话,对于这个游戏位面的本地土著来说,未必是一种好的做法。
也许就是一种生活模式上的综合入侵。
老百姓们也许一时半会儿不会思考这些问题,光是活下去已经需要耗费全部精力了,那还有闲心思考这些问题。
但是龙虎山不同,或者说包括崂山在内的天下法脉和迟钝的老百姓不同。
他们也许不知道这些具体的奥秘,但是他们敏锐的意识到了问题,所以不愿意任由李云龙摆布。
崂山的道士们希望自己的统治和李云龙不同,这何尝不是一种下意识的区分?
明明李云龙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做法,虽然残暴但却有效,崂山的道士们还是不肯简单的照着做。
这其实就说明了一些问题。
龙虎山的人会被崂山的道士们拉过来一起面对李云龙,何尝不能代表本土法脉已经开始联合?
至于联合起来做什么?
如果李云龙不识趣的话也不妨他们联起手来清除李云龙这个‘邪魔’!
相比于崂山道士得到的实惠,龙虎山就从李云龙手中得到了大量的超凡知识。
这些知识并不局限于一个游戏位面,也不局限于一个时代,虽然缺乏背后的相关理论支撑。
但这些实用性极强的超凡知识,确实是李云龙汇总之后精心挑选出来的东西。
很多超凡者,或者说很多无限游戏的玩家们,哪怕已经修炼到超凡五阶,只要不是搞科研或者走的法师道路,在超凡知识方面也会缺乏积累。
很少有人能够像李云龙这样积累大量的超凡知识,更不要说挑选出许多实用性极强的知识了。
这方面李云龙确实是给龙虎山带来了许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龙虎山的短板。
只不过崂山道士都有自己的想法,龙虎山又怎么可能按照李云龙的想法来?
龙虎山充分消化吸收了李云龙的礼物,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优势,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也就是说,龙虎山和李云龙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李云龙说到底只是一个民科,哪怕有无限游戏提供的便利条件和资源,也不可能像龙虎山这样发展。
第三百二十三章 洞天福地
龙虎山传承千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规矩,也不缺乏自身发展的模式。
就算消化吸收了李云龙的一套超凡知识,也绝不可能按照李云龙的规划发展。
否则,龙虎山还不如改名云龙观痛快。
而且现在在龙虎山治下的京城,也用实实在在的事实证明了龙虎山确实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东西。
更加准确的说应该是在消化了多年传承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古老的部分理想。
京城原本的布局,本来就结合了人文,建筑,风水等等因素。
龙虎山接手京城之后,更是把常人理解之外的风水之术进一步拓展和发挥,并且在此基础上搭建出如同神话般的体系。
虽然只是笼罩一部分地界系统本身还很不完善,仅仅是一个雏形,但也让李云龙这种懂行的人,看的叹为观止。
龙虎山居然在整个京城的地脉上面,不,不仅是地脉还有气脉上面通过自身的法术进行不可思议的操作。
地脉代表大地当中流动的能量,气脉代表空气当中流动的能量,再加上京城当中的老百姓组成的人和,或者说人脉网络。
龙虎山居然实际做到了在相当的范围内,有效的调控天地人三才,搭建出理论上的地上道国!
尽管仅仅是一个雏形,缺陷和毛病还很多,但是这种技术本身,对于懂行的人来说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这可不是李云龙那种通过科幻技术,在自己的地盘上简单粗暴的搭建起来的自动化系统,而是在古老的思想体系当中,更加不可思议的存在。
其技术难度用福地都不足以形容,根本就是在地上人为开辟一个理想当中的洞天。
也许龙虎山就是从洞天的技术当中寻求灵感,然后试图在地上建立这种梦幻当中的存在。
现代对于洞天福地的定义比较模糊,为了旅游的关系往往牵强附会,硬说某某地方是某某洞天福地。
但实际上,这种认知是不正确的!
所谓的洞天福地是道教专用术语,因为道教本身的世界观才有了这个词汇。
古书当中关于洞天福地的记载,多用于代指神仙居所。
比方说很多古书当中的福地一词多是用来指向道观庙宇的。
福扡一词可以理解为有福的土地,或者能够让人们幸福生活的土地。
只是在道教的说法当中福地往往和真人联系在一起,需要有真人坐镇的地方才能称之为福地。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
你之所以会觉得不对,是因为这里面的说法可就多了。
《鬼谷子》有云‘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得为之大;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穷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于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故人与生一出于物化。知类在穷,有所疑惑,通于心术,心无其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此谓之化。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执一而养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这里说的有点绕,我们来换一个简单点的例子。
明朝洪武时期,龙虎山张宇初天师去见洪武帝,洪武帝认为没有人能当天子的老师。
所以就把龙虎山的张宇初天师改封为真人,从那以后人们说起四大真人,其实指的就是道教四大天师。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公认的‘真人’一词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那么为什么要把真人和福地联系起来呢?
因为自然诞生的福地数量很少,大多数福地都是真人出手人为建造的。
没错!我们所说的福地绝大多数都是人造的,所以福地其实是一种技术的产物!
只不过想要人造福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光是选址的问题,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梳理地脉,人为进行建设。
一般来说这种高端技术必须真人等级才能掌握,实际应用的时候困难很多。
就算真的建成了,不仅福地的大小范围有限,还必须有真人坐镇其中。
否则不仅难以维持,还有可能因为各种因素,多是外部因素,导致福地本身迅速衰退。
所以对于修行者来说,真正的福地是和真人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没有真人坐镇原有的福地往往也难以维系。
就像临时建筑一样,就算没有执法部门来强拆,如果建筑当中没有人来维护,时间一长,临时建筑自己就废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是当然有。
解决的办法就是把福地升级为洞天!
古书上说洞天为神仙居所,换成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说法,就是说洞天内部的环境是人为制造的,和外界的自然环境并不同。
用现代物理学的说法洞天就是人造的口袋宇宙,其中的物理常量经过人为调整是不同于自然环境的。
不同的洞天之间差距很大,但既使是刚达到洞天及格线的存在,也必然牵扯到空间的技术应用。
比较厉害的洞天就更加不得了,空间,时间,因果,气运,法则……各种概念上的东西几乎都能扯上关系。
说的直接一点,真正的洞天几乎等同于西方神秘学所说的神国。
在洞天内部,洞天的主人可以有效的调节各种力量包括很多概念上的东西。
比方说,洞天的主人只要愿意就可以规定在自己的洞天内部,普通的水可以像石油一样烧火。
听着是不是很离谱?但实际上,洞天之主能够做到更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古书上称洞天之主为神仙可不是白叫的,在凡人的眼中洞天之主真的跟神仙没两样。
绝对不死说不上,但是洞天之主在自己的洞天之内享有长生却是肯定的。
即使千百年之后洞天之主老朽,也可以把自己的洞天权限和与之带来的力量转化为‘仙箓’传承给继承人。
一支法脉如果有属于自己的洞天,那么不仅可以保证代代都出高手,也基本可以保证外界不管怎么朝代更迭,自己的法脉传承不会出问题。
洞天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大家不去玩?
答案很简单,建造难度太大,古往今来心动的人很多,真正建造成功的凤毛麟角。
龙虎山的手里肯定有建造洞天的技术传承,但能够有多少可真是个问题。
甚至就连龙虎山手中现在有没有洞天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现在龙虎山统治下的京城当然算不上洞天,实际上整个京城连标准的福地都算不上。
但是根据李云龙逛夜市的时候所见所闻,龙虎山的道人们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京城进行深层次的改造。
这种深层次的改造在架构上,或者说在设计思路上走的是人造洞天的路子。
李云龙有点摸不准龙虎山是怎么想的,甚至无法想明白龙虎山为什么要这样干。
从李云龙个人的角度来观察,虽然龙虎山已经在京城的地界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确实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但是李云龙个人的看法是,龙虎山不可能把京城改造成真正的人造洞天!
连刚到及格线的那种洞天也不可能。
这并不是李云龙在瞎说,虽然李云龙只是走马观花的逛了逛京城的夜市,可是在这过程当中李云龙收集到了许多公开的信息。
仔细总结分析这些信息,李云龙还能够推测出一些被人有意隐藏的信息。
光是根据手头掌握的这些信息,就足以支撑李云龙的观点。
想要人造洞天离不开基础框架,京城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符合李云龙所知的任何一种基础框架。
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风水方面进行考量,包括最近两三百年的人文和社会结构,京城现在的情况都适合儒教的人道王朝。
而不是道教的洞天福地。
李云龙认真思考之后,觉得如果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情况,就得把京城的老百姓全部迁走。
然后掘地三尺都不够,需要把整个京城全部拆掉,再通过风水方面的手段,花大力气改变大片环境当中的风水。
这样才有可能搭建出一个基本框架,有利于下一步建设洞天。
除此以外,李云龙想不出成功建设洞天的可能。
可是真的要这样做,明显就是胡来。
先不说把整个京城的老百姓搬迁需要花费多少功夫,光是这样做的理由就会引起大问题。
下一步,把整个京城拆掉更是妄想,不管能不能实际做到,只要敢有这个想法,马上就会引起全国上下的动荡。
更别提后面超大规模的风水改造,那种大工程就算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也注定会劳民伤财。
龙虎山上下全都疯了,才会按李云龙想的这么玩。
所以这种可能性无限趋近于零!
可是如果不这样太肆折腾京城原有的框架就无法从根本上改变。
京城原有的框架不改变洞天基础的框架就无法完成,李云龙认为,龙虎山无法在这样的基础上面真正建设洞天。
可是实际上,龙虎山已经在京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改造。
那么,龙虎山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
李云龙觉得自己需要花点时间好好捋一捋,这个夜市就先不逛了,匆匆回了自己在京城的落脚点,吩咐下人不得打搅。
然后李云龙拿了张纸,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大致的罗列出来,试图从基础层面进行反推。
龙虎山在京城做的事情很大,不光是人文层面,在神秘学层面动作也很大。
按照李云龙的观察和理解,龙虎山恐怕同时对京城的地脉,气脉,人脉网络都下了手。
其中的基础应该是地脉。
京城的风水本来就经过人为调整,这是在定都的时候必然做的事情。
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龙虎山再怎么梳理地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地脉改造的能够适应洞天建设。
可是如果龙虎山打算做什么的话,哪怕不是把京城整个改造成洞天,地脉也必然是基础。
神秘学上的各种应用,比方说各种大规模的阵局,都是需要地脉作为基础并且提供动力的。
你仔细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天下各地都有玩风水的风水师,但是能够涉及天星气脉的高手地师数量却非常有限。
这是因为地脉就在大地之中,容易研究和利用,气脉却变化繁杂,一般人就算想要研究利用,也根本无法入手。
天星之力到是浩大,可是毕竟远在天上,实际力量大半已经混杂在气脉当中。
研究利用星辰之力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常人就算想玩也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李云龙认为,龙虎山改造技术的重点,就在于天地人三才。
天就是气脉,地当然是地脉,人就是人脉网络,天地人三才是互相影响的。
相关说法如果换成现代物理学会更加明显,天地人三者都有能量和质量,既然在同样的空间和时间之内做运动,那么相互之间产生影响才是正常的。
反倒是将天地人三者分开单独计算的做法,属于抛开事实耍无赖!
真正有志做研究的人,绝对不能掉入这种刻意制造的逻辑陷阱。
龙虎山的很多手段虽然已经超出李云龙的预料,但是气脉和人脉太过复杂,李云龙觉得龙虎山还是会拿京城的地脉做基础。
实际上龙虎山的法术和满人朝廷的那一套区别很大,从现在京城地脉的梳理情况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
两者闹别扭的情况很明显,虽然现在龙虎山已经统治了京城,但是地脉中的梳理和扭转仍然需要很多时间。
如果龙虎山不肯大规模改造京城的话,这一过程持续几十甚至百多年时间,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李云龙不得不承认龙虎山梳理地脉的手法,确实别有奥妙。
倒不是说龙虎山梳理地脉的手法在效率上比其他法脉高明多少,而是龙虎山梳理之后的地脉,能够配合气脉和人脉的调整。
这一点可就很不容易了。
气脉变幻莫测,随着天星流转四时变化,而大规模的运转,整体上的宏观和区域上的微观,往往会产生联动效果。
真正研究过的人都会生出‘天心莫测’的感慨!
实在是因为想要准确把握气脉的变化太难了,就算李云龙手头的计算力全部用上都不够。
龙虎山手上的计算力应该也不够,所以哪怕在京城区域之内,龙虎山也只能有限的把握气脉的变化。
至于人脉的变化那就更是说笑了,‘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历朝历代皇帝大臣聪明人有多少?
就连这些聪明人都没有办法算尽人心,龙虎山当然也不可能有这种本领。
只不过龙虎山现在统治着京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各种手段加以调理。
顶多也就是做到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人脉网络的变化居中协调京城的地脉和气脉罢了。
想也知道龙虎山没有本事玩极限精细操作,但是在没有突发状况的时候,协调气脉人脉地脉三者,达成天地人三才的和合运作还是可以的。
乍一听,似乎觉得龙虎山废了半天劲,却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效果。
但是帐不是这样算的。
神秘侧的世界当中从来不缺乏财富和力量,但是想要玩神秘学一定会缺乏安全。
为此先贤们摸索出许多理论,研究出大量的手段,为的就是能够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在个人方面比较出名的就是结界,可以全方位的对自身进行保护。
想要大范围使用的话结界就不够了,这玩意儿毕竟是给个人用的,很多方面都受到限制。
所以想要大范围使用,比较有名和靠谱的就是天地胎膜,或者类似的东西。
天地胎膜本来就是天地的一部分,就像是人体的皮肤,能够起到很有效的防护作用。
但是天地胎膜不仅名声响亮,本身也确实是高级货,别说李云龙这样的二把刀,就是龙虎山这样传承多年的势力手中也肯定没有。
所以多年来人们就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技术,基于天地胎膜的原理进行人为模仿,试图能够达到相对的效果,至少是部分效果。
龙虎山统治之下的京城在倾斜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改造之后,虽然不可能达到真正洞天的效果。
但是龙虎山确实做到了让京城的一部分区域,和周围原本的自然环境,产生出了划分。
这种划分还达不到物理上很明显的程度,只是既然龙虎山已经做到了三才即济,那么在神秘学的效果上,京城这片区域,确实已经被人明确的划分出来。
也就是说在神秘学上,京城这片区域,确实和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了明确的分界线,也可以认为,这中间存在了一种‘膜’!
肯定达不到天地胎膜的程度,甚至整体上显得非常脆弱,可是这样一来内外之间已经明确划分。
除非有龙虎山的高层不厌其烦的向你透露着其中的奥妙,或者你自己就是龙虎山的人。
否则你要想通过什么方法,不限于科技手段或者神秘学的力量,只要龙虎山的人没有明着同意,你偷偷溜进来就极其容易被发现。
不管你是什么理由。有什么办法,只要你敢来,基本上就没得跑。
听起来是不是很没有道理?但实际操作上只会更加的不讲道理。
不然龙虎山的人又不是傻子,干什么要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胡搞?
别的不说,光是这一条就绝了其他势力派间谍的可能性,来一个被发现一个,这样不对等双方还怎么愉快的玩耍?
虽然范围只是笼罩部分京城地域,但是这种对外效果就已经很离谱了。
但是更离谱的效果还在后面,有了这种神秘学上面的区域性的划分,外人再想使用大范围的法术攻击。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攻击法术,甚至包括一部分物理侧的攻击方法,效果都必然被减弱,并且有一定概率攻击完全失效。
这就是天地人三才即济的效果,就是这么强势,就是这么不讲道理,你能怎么滴?
这就像是给京城被笼罩的地域套了一个恒定的伤害减免护罩,还是优先级非常高的那种!
你以为这就完了?这才哪到哪!
这种地域效果对内部的情况变化更加敏感!
简单来说,你在京城内部和别人动手,那么龙虎山就可以轻易调集各种情报进行综合分析判定。
不光是动手的过程,动手之前的情况,动手双方的情况,包括你的来历,你的身体状况,你的能力,你的修行成果,你的配备武器……等等,全都很容易弄清楚。
效果比现代城市密布的摄像头要强得多。
或者应该说,龙虎山的这种布置,对内的效果要比对外的效果强出很多。
虽然因为建设成果的关系对内能够调集的力量,比真正的洞天差的没法比,但是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虽然双方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并不一样,没有李云龙基地的那种赛博朋克风格,但具体产生的效果真的很像李云龙躲在基地里一样。
甚至具体效果涉及的层面很可能包括许多概念层面,这方面的技术龙虎山比李云龙掌握的还要强。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本是出自满清的叶存仁,他为官三十余载,甘于淡泊,毫不苟取。
离任时,僚属们趁夜晚用一叶扁舟送来临别馈赠,他即兴赋诗一首以拒赠“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但是在佛道两教的理论当中这个举头三尺有神明,是有具体说法的。
佛家的《业报因缘经》中说:“七星之气,常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寸。”
里面认为“举头三尺有神明”上讲不是三尺,是三寸。
一般的人头顶上都有光,光的大小不一样,色彩也不一样。
凡人看不到,鬼神可以看到,修道有一定功夫的人,也能看到。
光的颜色最好的是金色,其次是黄色,最差的是灰色、黑色。
到黑色这个气,人的寿命差不多将要尽了。
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里也有类似的记载:“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
“三台北斗”是民间道教供奉的四尊神明。“上台”管人的生死,“中台”管人的福报,“下台”管人的禄命。
一个人生死寿夭,富贵穷通,都有鬼神在掌管。在道教除了北斗星君,还有南斗星君。
南斗主人生,北斗主人死。
凡人到阳间来投生,南斗星君来记录,人到寿终死亡的时候则由北斗星君来记录。
这些天地鬼神常常轮流降临在世间。一切众生,包括人、畜生、饿鬼、地狱在内,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有天地神明鉴察,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这些说法信与不信,全由各位看官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