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叫花子
乔新听到乔澜这么说,顿时露出一口大白牙,咧着嘴巴开心地笑着,并连连点着头。
乔澜三个本打算一起去买粮食的,但是看到医馆门前人不少,这鱼龙混杂的,怕骡车丢了,又因乔澜头上还有伤,她索性就守着车不去了,只是给完她娘两个银角子、一贯铜钱后,并叮嘱她娘多买一点面粉和谷米,少买一点大米。
因为在这古代,运输业不算很发达,南方产的大米,商家运送到北方再卖出去,就有些贵了。
林荣县地处北方,这边主要的出产就是小麦、谷子、豆子、白菜等,其境内的山区高寒地带也产黍子、莜麦、高粱等。
乔澜不由地想:自己重生在这架空的古代,可能由于这里的人们还没有太多地开辟海外之路,所以导致很多高产作物的良种,诸如马铃薯,红薯、南瓜、玉米之类的农作物还没有被引进来。
等林氏和乔新去买粮离开后,乔澜就继续想着在自己空间仓库里有很多农作物品种,完全可以当种子培育的,等到后面多买些田后可以试种,再积攒一些种子后,就可以慢慢推广出去了,这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儿。还有就是自己将来生意做大了,她还可以建立商队去海外……
乔澜正沉浸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畅想中时,她突然看到三个穿着统一黑灰色衣服像是哪家富贵人家里下人装扮的青壮正在围追堵截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看着有七八岁样子的小叫花子。
叫花子?是了,她这趟来县里除了给家里添置东西,最主要的就是找个人扮她那死去的爹……还没等乔澜再多想,这小叫花子嗖地一下就从她面前窜过去了。
乔澜就仔细观察着这小叫花子,因为他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也看不出是男是女,身手倒是很灵活敏捷。只是,毕竟年龄有点小,乔澜眼看着他体力即将告罄,很快就要被那三个人抓住了。
果不其然,没多大会儿功夫,那三个中的其中一个矮墩子,趁机一把薅住了他的后衣领子,小家伙儿试图挣扎开来,但是另外那两个青壮也赶过去围他。
其中一个大胡子一边走,一边嘴里喘着粗气,骂骂咧咧地道:“小兔崽子,怎么不跑了?你倒是继续跑呀!让大爷们好一顿受累。”
另外一个围过来的是个尖嘴猴腮的雷公脸,他走过来弯着腰喘了一大口气后,站起来,随手就抽了他面前小叫花子一记大耳光子。
“啪,啪!”又是极响亮的两声。
乔澜看着眼前的一幕,她既有些惊心又有些难受,再怎么说那也是个小孩子呀,这么三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欺负,这像什么话?
她又看了看周围的人,他们看着那三个人打孩子,都没有一个人敢出头、敢上前去劝,那些人还带着畏惧的神色……
乔澜看到这里,她就猜测到,这指不定是哪个纨绔家里养得恶奴。
乔澜对于这么小的孩子受苦,她做不到视若无睹,得赶紧想个办法呀,让那个孩子尽快脱困。
“小兔崽子,敢在我们家公子吃饭的时候抢吃的,你是头一个,看老子怎么打死你的!”那个雷公脸一边恶狠狠地骂着,一边从那孩子按得死紧的怀里抢出两张油饼儿。
雷公脸这几句话,更加证实了乔澜对这几个人身份上的猜测是对的。果然如此,奴才都是这般嘴脸,他们的主子能好到哪里去?怎么办?还是得抓紧时间想个办法好解救那个孩子呀。
第17章 求助少年(一)
正当乔澜着急想法子去解救那个小叫花子时,她忽然看到那个大胡子从矮墩子手里一把拉过那个孩子后,其他两个恶奴连推带搡着,边踢边骂地把那孩子往西边撵着走……
看到此种情况,乔澜心急如焚,虽然自己心理年龄大,但是如今自己也是个小孩的身子,怎么办?身边也没有个认识的人……
认识的人?哎呀,有啦!乔澜拍了下没有受伤的额头处,之前撞她的那个少年也算认识吧,病急乱投医,不如去求助他吧。
想到这里,乔澜也顾不得什么骡车丢不丢了,一转身,快速进入前面的医馆。
她进了医馆后,发现排队抓药的人还不少。她张望了一圈儿后,目光才锁定了那个少年。他已经排到药最前面了,正在医馆柜台后面等着抓完药。
于是,乔澜穿过人群,来到那个少年身边,拍了一下他。
那个少年侧过头瞧见是乔澜,开口道:“姑娘是你呀?你是被我撞得哪里不舒服了吗?”
乔澜连忙摆手,又摇了摇头后,说道:“不是的。公子,我来找你不是因为我的事,我是因为别人来向你求助的。”
乔澜看了眼对面的少年,见他没有露出不喜不耐烦的神色后,才简短地说了刚才外面发生的事情,问他能不能救一救那个孩子。
少年看着眼前这个神色焦急,目光诚恳的小姑娘,内心不由地赞赏起来。他思忖了大约一秒钟,就点了点头答应了。
随后,乔澜只见他去找了医馆掌柜,并掏出估摸有二两银子,并指着里面正在抓药的小学徒说道:“掌柜的,您先带我去账房那里结账,我要先出去办点事儿,他抓好药后先放在您这儿,我晚一点儿过来取。”那掌柜地笑着应承着。
等结完账后,这少年才带着乔澜出了医馆。等出去后,乔澜就指向西边儿,说人已经被带走了。
这时,少年问那小孩儿被谁带走了,乔澜这才指着刚才围观的几个百姓,尴尬地回道:“刚才没来得及问,但这几个人肯定认识。”
少年看了她一眼后,就找他刚那几个人问话。没一会儿,这少年就蹙着眉回来了。等他来到乔澜面前,乔澜不由担心地问了他句:“救那个孩子是不是很棘手?那家是不是个权贵,咱们是不是根本惹不起啊?”
少年看着乔澜一脸担忧的神色,坚定地对她说道:“还好,那几个恶奴是这县里周家的。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你别跟着去了,先在这里等我。”
他也没等乔澜再说什么,扭头,转身,大步朝西边走了。
乔澜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不由地再次忧心忡忡起来,想着那个小孩儿会不会救不回来了,又想着自己想救人却拉着这少年下水,万一给他惹上麻烦怎么办,自己这事儿是不是做得有点不地道……
乔澜因为担着心,在医馆门前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来回,直到林氏和他堂哥乔新是又背又提又搂又抱地带着粮食和油盐酱醋等调味品回来,她才停下脚步。
等乔澜和她娘、她堂哥乔新把粮食等东西放在车上归置好,她也没等到少年他们两个回来。
林氏看见粮食都放好了,对乔新嘱咐了一声,就要拉着乔澜走。
乔澜不得不和她娘他们说起了之前的事情。她要先等人回来,就让乔新先去逛。
乔新听他堂妹这么说,起初说要陪着一起等。后来,还是乔澜劝他这么等着也没意义,他先去逛,早点回来就行,乔新这才离开。
第18章 求助少年(二)
等到乔新走了有一段距离后,乔澜她娘才带着一脸担忧的神色,悄悄地过来问乔澜,在他们去买粮食不在的时候,之前发生的这件事儿会不会给那少年带来什么麻烦。
乔澜看了一眼她娘后,苦着脸说道:“我也正担心此事呢。”
林氏又有些担忧地对乔澜说:“除此之外,若那位公子把那孩子救回来了,他身上被打伤了要医治也是要银钱的,咱家也没多少,要把你们几个养活大……”
乔澜不等林氏说完,就小声地对她娘说:“娘,就咱家的那点银钱,不可能给您能养到老,也不可能把我和弟妹们养大,只要咱们人还在,挣银子的机会多的是!可是,如若人没了,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再说还有老天看着呢,咱们救了人,就是做了好事,好人必有好报!还有,我爹虽说是被那天杀的北胡人给害了,可他也是横死的,咱们就当救人是替我爹消去罪业,让他在地下少受些苦。”
林氏听到乔澜这样说才点头称是,觉得她女儿说得非常在理。
之后,乔澜正要和她娘再说点儿什么时,只看见她娘朝她努了努嘴后,小声问道:“你看你身后抱着个孩子的公子是不是之前撞你那位?”
乔澜听到她娘这么问,猛地一转身,就看到那位少年的怀里抱了个小孩子,他大着步子,正朝医馆方向走过来,大概离自己还有个四五米远。
乔澜也顾不上回答她娘了,她赶紧上前几步,走向那位少年。
还没等她走近,那少年就说:“我过去的时候,这孩子的左小腿已经被那帮人打断了,现在人已经疼得昏迷过去了。我抱他进医馆,你赶紧去叫里面的江大夫,他是这家医馆里接骨最好的大夫。”
乔澜听了他的话,立马转身,快步朝医馆里头走。
林氏看到她要进医馆,就要跟着进去,她就边走边小声地对林氏说着让她娘在外面看着粮食。
一进医馆,正好过来了一个医馆小学徒,也顾不上男女大防了,赶紧拉住对方,问道:“江大夫呢?有个孩子腿断了,求江大夫给接接腿。现在人已经昏迷了!”
那小学徒正听着乔澜说话呢,这时,那少年也已经抱着孩子进来了,乔澜对着那小学徒,并指着那孩子,开口道:“就是这个孩子。麻烦你快去把江大夫请出来呀。”
那小学徒看了一眼那个孩子后,这才快步朝医馆后堂走去。
等他离开,乔澜松了口气后,又忐忑地问那少年:“你去救这个孩子,没给你惹什么麻烦吧?之前,是我太心急了,我……”
还没等乔澜把话说全了,那少年看着乔澜一脸愧色,就出声打断了她要继续说的话,并开口道:“姑娘不必担忧,这件事不会给我带来麻烦的。你也不必有愧,我倒是觉得姑娘,小小年纪,有一颗侠义之心,也有一副古道热肠,可比那些懦弱冷漠之人强多了。”
乔澜听了少年这话,张了张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管怎么样,真是谢谢你了,主要我在这县里也没有其他认识的人了。还有,就是耽搁你的事儿了。抱歉啊。”
乔澜说着就给少年鞠了个躬,少年想虚扶一下,可手上还抱了个孩子,他只好开口对乔澜说:“姑娘何须这样?我这也是应该的。”
乔澜抬头看着这少年,她觉得这少年不仅人长得好,心肠也好。
第19章 求助少年(三)
就在乔澜心里面给面前的少年做评价时,她突然看到,之前那个小学徒正朝他们走过来,他后面还跟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面色白净的中年男人。
乔澜和少年看见,立马朝他们迎过去,那中年男人连忙出声制止道:“别动!千万不要动!病人如若腿断了,切记不要多挪动。”说着,那中年男人三步并作两步越过他前面的小学徒,就来到他们身边。
那少年点了点头,并开口道:“江大夫,我……”,还没等他说完,那位江大夫就示意他,先把孩子放在地上。
乔澜连忙上前帮忙,她帮少年把他怀里的孩子轻轻放平在地上。这时,渐渐围过来一些人……
江大夫拧着眉扫了一眼周围,疏散了围过来人群后,又蹲了下来,并撩起那小孩子破破烂烂的裤管,仔细地检查起来。
乔澜因为帮忙,此时,她也是蹲着的状态,她这才看真切了地上的这个孩子。
只见,这孩子黑一道白一道的脸上,两个脸颊发红,已经肿起来了,嘴角边还有半干涸的血迹。
等江大夫撩起孩子的裤管后,她挪移目光,又看到,孩子整个左小腿因着断腿,也已经肿了,就是不知道被那帮恶奴打断成什么样儿,是齐茬儿断,还是粉碎性骨折?
这时,江大夫双手已经摸上孩子的小腿了,只见他按了几下后,偏过头对少年说:“你们送来的很及时,这孩子虽然断了腿,不过还好,是齐齐断了的,你不必担心。”
说完,他站起来又吩咐身后的小学徒找一副担架来。等那小学徒去了,乔澜也跟着站了起来后,她用手指着地上的孩子,对着江大夫问道:“大夫,您看这孩子都疼得昏过去了,还请您再给看看他身上哪里还有伤?”
这时那个少年也跟着站了起来,他和乔澜一样,带着一脸急切的神情看着江大夫。
江大夫看着他们俩如出一致的表情,点了点头后,又蹲了下去。
乔澜,只见他先是用手翻看了下眼睛,然后是嘴巴。
他一边翻看,一边对他俩说:“这孩子疼昏了,一会儿我拿银针刺他就能醒了。他这是被扇耳光了吧?他嘴巴里有两颗牙被打掉了,不过还好,被打掉得这两颗牙齿是乳牙,倒是不影响换牙。”
乔澜和少年对视了一眼后,两人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时,江大夫又给地上的孩子号起了脉。不一会儿的功夫,乔澜只见他忽地蹙了下眉,放下那孩子正在被号脉的左手,又抓起孩子的右手号了起来。
持续了大约二十秒钟后,江大夫回过头来对他俩说:“这是个小姑娘,内伤倒是没有,就是连疼带饿才昏迷过去的。”
江大夫说完这句,乔澜和少年目瞪口呆地对视了一眼,乔澜还看见旁边的少年有些尴尬地摸了摸鼻子。
江大夫也没看他们俩,又开口说道:“一会儿,我着人把她给抬进后堂,并用银针刺醒她。我们医馆这里不方便,你们谁出去先给她买碗粥,等她醒了,先给她吃一些好积攒点体力。再一个,就是一会儿开了药,胃里没东西,喝了药也伤胃。”
乔澜和少年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面对面,还是乔澜反应快,她连忙先开口道:“于公子,我去吧,麻烦你在这里等着,我马上就回来。”
她说完,也不等对方回她,立马起身朝医馆外走去。
第20章 求助少年(四)
林氏见乔澜从医馆里出来后,忙上前询问那孩子的伤情,她简单地说明了情况后,又说了给孩子买吃的。林氏不由分说地就说她去买,说完就疾步走了,乔澜只好在外面看着骡车里的粮食。
乔澜等了大概有五六分钟,可能是吃朝食的时间还没过,就见她娘已经在她对面的街角处出现了,只见她娘胸前捧了一个罐子。
林氏边走边对她说道:“罐子里面是小米粥,不过,粥不太热了。”说着,她就要给端进医馆去。
乔澜想着那位于公子身上穿着的旧衣服,家里应当也是个不富裕的吧?原本是她自己要救人,已经很麻烦人家了,万一救人要用银子……
想到这里,她连忙走上前,对她娘说:“还是我去吧,您还是在外面看着粮食吧。”说着,她就从林氏手里把罐子接过来。
接过罐子后,她才看到罐子上面放了个碗,碗里还有把勺子。之后,她就小心翼翼地端着罐子进了医馆。
乔澜进了医馆后,没瞧见那位于公子和江大夫。就在她准备问人的时候,之前的那个小学徒出现在她视野里了。
乔澜端着罐子,尽量避开人多的地方,朝那个小学徒走去。
这时,那个小学徒,也已经看见她了,并对她招了招手,示意她往他那边走。
不一会儿,乔澜就走过去了,她由这个小学徒带着进了医馆的后堂。
她进去后,也没顾得上观察后堂的布置,跟着小学徒径直走向江大夫和于公子。
走近了,她看到那个小孩儿已经躺倒在旁边的床上了。这时,江大夫让她把罐子,放到他们身后挨着床的柜子上。
之后,他就从另一张床上放着的褡裢里,取出一个布包。他打开后,乔澜只见江大夫取了一枚银针,捏着针柄,侧过身来,弯腰后,用银针轻轻旋转着,并刺向孩子的人中。
过了大概有四五秒钟,乔澜只听见,床上那个孩子弱弱地喊了一声:“疼!”她喊完之后,慢慢地睁开了迷茫的眼睛。
等她看到她身边围了好几个人后,眼神突然转成了警惕胆怯。
就在这时,乔澜指着身旁的少年,并开口对她说道:“别害怕,你被人打伤昏迷了,这位公子把你救了回来。我旁边这位,是治疗你的江大夫。”
听完乔澜这番话,床上的这个小姑娘眼里的警惕神色才稍微松了一下。之后,她想起身向他们道谢,乔澜连忙上前一把按住她,并对她轻柔地说道:“你别动。那些恶人把你的左小腿打断了,你需要治疗。”
此时,江大夫也让她别动,说他已经让学徒去调制断腿后外用的药膏了。
那个小姑娘,听到这话后,她神情变得急切,又试图挣扎着起来,并说道:“大夫,不用了,我没有银钱医治。”
乔澜这时,看了一眼江大夫后,又摸了摸小姑娘的手,安慰她道:“别担心这个,我来帮你。”
这时,站在乔澜身边的少年,眼神灼灼地看了一眼她后,开口对那小姑娘说道:“放心吧,既然我们救了你,就会救到底。”
乔澜眼神里带着笑意,也看了一眼于公子后,又转向那小姑娘,看到小姑娘眼睛里蓄满了感激的泪水。
这时,乔澜掏出一块儿手帕后,递给小姑娘,并温柔地开口对她说道:“擦擦吧。一会儿,江大夫要给你上药了,咱们先吃一口东西,好不好?”
于公子听见乔澜这么问那小姑娘,他连忙转身,走向放罐子的柜子。
第21章 求助少年(五)
等于子惠走到柜子前,他先从罐子上取下碗,又用碗里面的勺子给碗里舀了两勺粥,可能是觉得太慢了,他又端起罐子,小心地把粥倒了快满一碗,把勺子放进碗里后,端了过来,直接递向乔澜手里。
乔澜配合默契,从他手里接过碗后,还灿烂地冲他笑了笑。
而看着乔澜笑容的于子惠,瞬间,他被她的笑容击倒,白皙的俊脸上爬满了红色,连耳根子都不例外……
幸亏,乔澜朝他笑过后,转头去看那小姑娘了,不然……于子惠此时的神情有点不大自然起来,又尴尬地摸起了鼻子。
这时,江大夫开口对他俩说道:“你们先喂她吃点东西,我一会儿过来给她腿上上药。”
两人同时朝江大夫转过头,并应了一声后,江大夫就自顾离开了。
等江大夫走后,乔澜也没太注意于子惠的脸,又让他重新端着碗,她在芸儿身后垫了些东西让她靠好,才从他手里接过碗,开始喂芸儿。
乔澜前倾着身子,端着碗里的粥,舀了一勺喂了小姑娘后,她原本被擦干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
乔澜忙对她说:“别哭,咱们先吃饭。”她话音还没落,结果那小姑娘哭得更凶了。
乔澜只好把碗、勺递给身旁的于子惠,又轻轻地抱着的上身,柔声安慰道:“是腿疼了吗?一会儿,江大夫给你上完药后就不太疼了。或者,你是还有什么伤心的事吗?一并说给姐姐听,好不好?”
小姑娘听到乔澜这么说,突然用手臂抱紧了她的脖子,呜呜咽咽地又哭了起来……
乔澜也没说话,就这么抱着这小姑娘约摸一分钟,她才渐渐地止住了哭声。
小姑娘又缓了一小会儿,才放开乔澜的脖子后,又哽咽着对眼前的两个救命恩人说起了她家的事。
原来,这个小姑娘叫赵芸儿,今年八岁,是隔壁东平县齐家镇人,她爹娘相继死了,还有一个六岁的弟弟赵信,姐弟俩相依为命。
这小姑娘的爹娘是逃荒到东平县的。他们在世时,在齐家镇租了个住处,并开了个吃食摊子在镇上过活,生意还不错。
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他们镇上,有个叫齐三儿的地痞流氓看着他们家生意好,要她爹娘再多给一份儿份子钱供奉他。
芸儿她爹不过是争辩了几句,那齐三儿,一是觉得她们家是外乡人没靠山好欺负,二是为了震慑其他给他供奉的小商贩们,就杀鸡给猴儿看地把他们家摊子打砸了不说,还把她爹给打了个半死。
等芸儿她爹被抬回家后,没熬过半个月就死了,而她娘连惊带吓,再加上那段时间没日没夜地照顾她爹本就没休息好,在她爹死后就一病不起了。
他们家爹死娘病,两个孩子又小,家里就断了经济来源。因为没钱抓药,她娘拖了二十多天,也跟着她爹去了。
赵芸儿她娘死后,又因着他们没钱交房租,再加上房东也不敢得罪齐三儿,就把他们给撵出来了。
不得已,他们姐弟俩想到她娘死前说的话,让他们离开镇上,去其它地方逃活命……于是,他们就爬上了一辆拉货到外地的牛车,这才来到了林荣县。
他们流落到林荣县已经有三四天了,因着这儿的乞丐们也欺生,这么长时间,芸儿也没要到饭,她弟弟又病得很重,所以今天是逼急了,她才去偷吃的给她弟弟,结果还……
说到这里,芸儿已经泣不成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了。
第22章 求助少年(六)
乔澜连忙抱着她,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她,并开口说道:“那你弟弟现在在哪里,咱们把他接过来,让大夫也给看看。”
小姑娘听到乔澜这么说,眼睛一下瞪大了,朝乔澜抽抽搭搭地哭着问道:“姐姐可以吗?”
赵芸儿说着就松开乔澜,身子往后一点距离,坐着给乔澜虚磕了个头后,有些激动地哭着说道:“姐姐,求您救救我弟弟,我爹娘已经没了,其他亲戚也在荒年里饿死了,我只有这一个弟弟了,求姐姐您救救他,求求您了,我以后给姐姐当牛做马都心甘情愿。”她说完,又给乔澜虚空磕了三个头。
乔澜有些心酸地扶起赵芸儿,对她认真地点了点头,并让她说出她弟弟现在在哪里。
赵芸儿脱口而出,说她弟弟现在就在县里三胜桥下右数第二个桥墩下躺着。
乔澜听芸儿说完后,带着愧疚又求助的眼神看着旁边的少年,她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于子惠一对上乔澜的眼神,就从小姑娘芸儿的述说中醒过神儿来了。
他给了一个让乔澜放心的眼神后,对芸儿说道:“我去把你弟弟抱过来,别担心。”他说完,又看了一眼乔澜后才离开。
于子惠出了医馆后堂,想到去三胜桥也路过他家,他就从掌柜那里取了给她娘抓的药后,才出了医馆。
等他一出医馆门,就看到,乔澜她娘带着一脸焦急的神色,在一辆骡车前面徘徊着。
他连忙走近并保持一段距离后,才开口对林氏说明了情况。林氏听他说完,这才松了口气,又跟他说了她在看着骡车里的粮食,等她侄儿回来后,她就能进医馆陪着她女儿了和那个受伤的小姑娘了,并请他先去抱孩子。于子惠听到这儿,赶紧大步离去。
而在益寿堂医馆后堂,乔澜安抚住芸儿,并让她稍微缓了缓后,把一碗粥喂给了她。
之后,乔澜又从罐子里倒出一碗粥准备喂她时,这回芸儿说什么都不吃了,说要把粥留给她弟弟吃。
乔澜听她说完,心里堵得慌,眼睛也酸的难受,不由地,她又想起了前世小时候……
乔澜缓了一下涌动上来的情绪,又帮芸儿擦了擦嘴后,一把抓住芸儿的两条胳膊,看着芸儿的眼睛,坚定地地说道:“以后,你们姐弟俩就跟着姐姐生活吧,姐姐不会再让人欺负你们,也不会再饿着你们。”
芸儿听到乔澜这样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乔澜一把把芸儿搂过来,正轻轻拍打芸儿后背时,江大夫可能是听到哭声过来了。
乔澜听到脚步声,转头看见是江大夫,就和他说已经喂了芸儿吃的,问能给孩子的断腿上药了吗?
江大夫点了点头后,侧过头朝后院喊了一句,从后堂通往后院的侧门儿就进来三个小学徒。
乔澜只见,其中一个学徒的双手里端着一盘子黑乎乎、捣得黏黏糊糊的药膏,另外一个学徒手里拿的是着夹板儿、宽一点儿的木板子和一些类似于绷带的布条子,还有一个学徒端了一大盆看着有点像泥状石膏一样的东西,只不过没有石膏那么白。
这时,江大夫已经让乔澜离开床边了。他先是给了芸儿一块儿咬木让她塞到嘴里,接着看了一眼乔澜,让她按着芸儿的上半身尽量不要动,然后又吩咐那两个学徒必要时按着芸儿的腿……
第23章 求助少年(七)
等到准备工作就绪后,江大夫让一个学徒按着芸儿的右腿,他在芸儿左脚下,轻轻地塞了那片比较宽的木板子。
之后,江大夫又把那黑乎乎的草药膏子涂在芸儿的左小腿断处,涂得有些厚,他又给抹匀了。
等了一会儿,等到那药膏稍微有点干了,他又把那一大盆石膏泥连芸儿的左脚带膝盖下的整个小腿都糊上了,这次糊得比那药膏子还厚,等他把一大盆全部上了芸儿的腿,又涂抹均匀后,转过头对乔澜和芸儿说让她们等着。
随后,他又侧头嘱咐其中一个学徒,等泥膏干透了后叫他,说完江大夫就离开后堂去了医馆后院。
乔澜低头看着眼前芸儿,这个小姑娘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她眼睛里的泪水打了转儿后,汩汩地沿着她的鬓角儿流到了床上,嘴巴里还塞着咬木。
乔澜赶紧伸手把她嘴里的木条拿下,又拿起手帕,一边替芸儿擦泪、擦额头,一边说着话分散她的注意力来缓解疼痛。约莫过了两分钟,芸儿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
乔澜见芸儿嘴唇儿有点发干,就侧过头,央求她旁边那位等着膏泥干的小学徒,给芸儿倒杯水,正说着呢,就看见她娘被另一位小学徒给领进后堂来了。
林氏一看见乔澜,就急忙走过来拉着她的手,眼睛却看着床上躺着的芸儿,并向乔澜询问这小姑娘怎么样了。乔澜简单地说了下情况后,见她娘神色松下来了,这才又问她娘,乔新是不是回来了。她娘点了点头,乔澜就放心了。
就在这时,乔澜的肚子发出了几声“咕噜,咕噜……”肠鸣声,林氏听到后,一拍脑门儿,开口对乔澜说道:“蘭儿,你瞧瞧娘,折腾了大半天你朝食又吃得少,现在都是午时二刻了,准是饿了,你等着,娘去给你们买吃的去。”话音刚落,林氏就转身朝医馆外走去。
她娘走了没一会儿,那小学徒就给乔澜端过一碗水来。于是,乔澜对芸儿笑着说喝点水补充一下水分,考虑到芸儿是平躺着的,怕直接用勺子喂她再呛着她,所以乔澜用喂粥的那把勺子的背面,从水碗里蘸上水一点儿一点地喂着她……
过了好一会儿,乔澜才喂了芸儿半碗水。这时,乔澜又听到后堂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她侧头一看,前面是她娘,后面还跟着于公子,于公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小男孩儿,想必就是芸儿的弟弟了吧。
这时,芸儿已经看到少年怀里抱着的她弟弟了,神色激动地喊着她弟弟的名字。
乔澜连忙一边安抚着芸儿的情绪,一边斜侧着脸,眼睛盯着于公子问:“芸儿她弟弟怎么样了?”
于子惠蹙了下眉后,回道:“有点发热,他人昏昏沉沉的。”
乔澜又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林氏已经把手里用叶子包着的吃食,放在柜子上了。这会儿,她娘正帮着于子惠把芸儿她弟弟放在芸儿旁边的那张床上。
之后,乔澜旁边的小学徒过去摸了摸芸儿弟弟的额头,就跑到医馆后院叫大夫去了。
乔澜见芸儿侧着头看着她弟弟,急得直掉眼泪,乔澜摸了一下她的头后,对芸儿说道:“已经去叫大夫了,别担心了啊,我去看看你弟弟。”
乔澜说完后,绕着芸儿所在的床,走向她弟弟那边。
她走过去后,先向于子惠道了声谢。之后,乔澜才稍稍倾下上身,看着芸儿她弟弟,孩子瘦瘦弱弱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造成的。
第24章 求助少年(八)
现在,芸儿她弟弟已经昏睡过去了,呼吸有点重,乔澜又摸了摸他的额头,有些滚烫,脸颊上也泛着不正常的红色,这明显是高烧的症状,而且有点严重了。
乔澜想着她空间仓库是有退烧药的,但现在这么多人在,怀璧其罪的,为谨慎起见,她也不方便拿出来。
她又想着,一会儿,等医馆的大夫开得药如若一下子给这孩子降不下温来,她再趁着别人不注意或者人少的时候再拿出来喂给他。
这时,之前那个小学徒已经带着另一位大夫从后院进来了,于子惠悄悄对乔澜提示到这是胡大夫。
乔澜只见着胡大夫过来也摸了摸芸儿弟弟的额头,之后,便给他号起了脉。过了一分钟左右,他就对着林氏、乔澜以及于子惠说道:“这孩子是热风寒,现在高热,我开个方子,你们回去后,就赶紧煎药给他服下去。”三个人点了点头应了。
因这医馆后堂没纸笔,胡大夫说完就去后院开方子去了。
林氏这才拿着那包吃食,招呼他们赶紧吃点东西,说着她就打开了包裹,一股儿葱香味儿扑鼻而来,原来是一小摞儿葱花饼。
乔澜问过她娘给她哥乔新带了吃食没,林氏说带了。之后,乔澜脸上带着愧色和谢意,对面前的少年说道:“于公子,麻烦你这么多,还耽误了你给令堂抓药,我……”
还没等乔澜说完,于子惠连忙说道:“姑娘不必如此,我刚才去带芸儿他弟弟回来时,因着途中路过我家,并把药顺便带回去了,已经让我姐给我娘煎着了。”
乔澜听到他这么说,面上的愧色才稍减了几分,顿了顿,又开口请于子惠吃些饼。
于子惠连忙说不用,等他回家再吃。不想,就在这时,从他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唱起了“空城计”,乔澜赶紧从她娘手里抓了两大块儿饼递到于子惠手里。
当乔澜拿饼的指尖触到于子惠的手指时,本就因着刚才肚子叫唤有些尴尬的他,瞬间如遭雷击一般,这种异样的感觉传来,使得他动也动不了。
乔澜还以为他是不好意思接饼子,想到反正她也算是个小孩子,索性她用没抓饼的左手拉起于子惠的右手,把饼放在他宽大手掌上,用眼睛示意他快吃。
于子惠呆愣愣地看着眼前的姑娘,机械地点了点头。
乔澜看他接受了,她自己也从她娘手上拿了两块饼后,本来要给芸儿端水的小学徒吃,结果人家摆手说不吃。她只好自己拿着了,并小声让她娘也吃一点。
听到她娘应了一声后,她回过头来又催了一声于子惠让他也吃,于子惠这才回过神儿来,咬了口葱花饼。
乔澜见他开始吃了,就从他背后,侧着身子来到芸儿的身边坐下,挡住了她看她弟弟的视线,给了她一块儿饼子让她也吃。等芸儿咬了一口咀嚼的时候,乔澜这才开始吃起来。
还没等他们吃完,胡大夫带着另一个小学徒就从后院回来了。他把药方让他们三个看完后,就让跟着他的小学徒去医馆前厅抓药去了。
随后,胡大夫又让等着的那个学徒去打一盆热水并带一块儿帕子来。乔澜见那小学徒出去了,她赶紧把最后一口囫囵吞枣地咽下去后,去芸儿床边另一侧,并从柜子上把那剩下的半碗水端到芸儿他弟弟跟前。
她请胡大夫帮忙把芸儿弟弟给刺醒,看能不能先喂他些水进去。
第25章 医馆相谈(一)
应乔澜提出的要求,胡大夫点了点头,从江大夫留下来的针包里又取出一根短些的银针来,也刺了下孩子的人中。
没过多久,芸儿她弟弟就哼哼了两声,但是没睁开眼睛。乔澜正准备放下碗,把他扶起来。
这时,于子惠已经走过来把芸儿她弟弟扶起来并靠在他胸前了。乔澜见于子惠脸上的腮帮子还正鼓动着,嘴里也正咀嚼着食物,不由地用眼神感激了他一眼。
随后,她才舀了一勺水喂给芸儿她弟弟。等勺背上的水滴,滴到孩子有些脱皮嘴边时,倒是不用费多大劲儿,他自己就伸出小舌头,把水无意识地舔进嘴里。乔澜这才小半勺、小半勺地喂他水喝,直到把剩下的半碗水全喂进他嘴里。随后,于子惠又把他扶着躺在床上。
正好这时,去打水的小学徒回来了,他把水盆弯腰放在地上后,又把搭在他肩上的帕子放进去。
乔澜赶紧把手伸进水盆里准备去拧帕子,她刚把左手伸进去一点儿,就被烫了一下,她也没忍住“呀”了一声。
于子惠看见后连忙问她没事吧,乔澜摇了摇头,于子惠就说了句他来吧,并让乔澜歇息会儿。
乔澜看到,于子惠从热水盆里捞出帕子拧干些,又敷在芸儿弟弟的额头上,动作还挺利索的,就放下心来。
正好,她娘林氏也吃完了,不过还剩了一块儿饼。乔澜就把饼,随手又给了于子惠让他吃。这次,于子惠倒是没怎么推脱,只见他眼神带着些笑意,看了一眼乔澜后,直接低头咬了一大口把饼,并大口大口地吃掉。
这时,林氏拉着乔澜,神色有些焦急的小声对她说道:“蘭儿,今天咱们来县里来找人,现在都这个时候了,还没找到,怎么办呀?”
乔澜听到她娘这么问,这才又想起了这事儿。于是,她转头走向赵芸儿,就向芸儿打听起这县里的乞丐们,是否有像于子惠那么高的……
于子惠听到乔澜这么问,连忙咽下嘴里的食物,走到她身边,问她找他这么高的乞丐做什么?
乔澜看他今天表现还不错,是个挺好的人,就把他拉到一旁,停在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随后,乔澜就悄声并言简意赅地说起找人的缘由。
于子惠听乔澜说完,又定定地看了她一眼,低头思忖起来。此时,在他心里觉得乔澜人很是温柔、和善,有怜悯心,又聪颖,还有主见……他又想起乔澜那温热的指尖……
他想到这里,猛然抬起头来,用坚定眼神看着乔澜,并对乔澜说道:“你不用找别人了,我帮你们。”
乔澜看着于子惠的眼神,没有半点不情愿,她眼圈儿红了一下,脸上神色有些感激又有些惭愧地对他说道:“于公子,我今天已经麻烦你太多了,我这……”
还没等乔澜说完,于子惠有些激动地抓着乔澜两条胳膊的衣袖,抬高一点儿声音对她说道:“你别多想,我愿意帮你,是因为我爹他也已经去世了。”
乔澜没想到他爹也没了,于是,她对于子惠说道:“于公子,对不住啊,我不是要勾起你的伤心事,我不知道令尊也没在了,望公子多多见谅,也请公子节哀。”
于子惠看着乔澜,对她说道:“无妨,也请姑娘节哀。你家这件事我帮定了,就别找别人了。万一你找个不稳重的人,事后再讹诈勒索你怎么办?或者为了再挣些银钱告诉你那些心术不正的亲戚们怎么办?”
第26章 医馆相谈(二)
乔澜听到面前的少年这样说,深以为然,于是,她就对他说道:“还是公子想得周到,在此,我先谢过公子了。”
于子惠见她答应了,连忙松开她的衣袖,对她作了个揖后,抬头对乔澜说道:“刚才,在下一时激动,唐突了姑娘,还望姑娘原谅则个。”
乔澜对他微笑了一下,开口说道:“于公子,不必多想,我无妨的。”
于子惠神色松动了下,复又郑重地说道:“在下姓于,名子惠,因父亲去世得早,我还没到行冠礼的年纪,是故还没有表字。不知道,我该如何称呼姑娘呢?”
乔澜见他神色诚恳、言语真挚,还有一条,就是自打重生以来,她也没完全接受这个时代女子在说话时要注意矜持、含蓄,所以她笑着并有些豪爽地向于子惠回道:“我叫乔澜,波澜壮阔的澜,也可以叫我的乳名蘭儿,就是蘭花的那个蘭,我娘就是这么叫我的。”
于子惠听到乔澜这么答,倒不似寻常女子含蓄扭捏,他在心底里,又偷偷给她加上了一条,那就是心胸坦荡、豪爽大方,他暗暗地对乔澜在他原有对她的认知上又多了几分欣赏和倾慕。
于子惠想到这里,他耳根子不禁又火烧了起来,今天也不知是第几次了?为了掩饰他神色上的尴尬,他连忙又正式地向乔澜作了个揖。
于子惠对乔澜作完揖后,又抬起头,并郑重地对她说道:“乔姑娘,于某不才,与姑娘也算是同命相怜,如若今后姑娘再有事情,亦可再寻我,某甘愿赴汤蹈火受姑娘差遣,并拼尽全力相助。”
乔澜听到他这么说,有些感动,这是她重生以来,除了家人外,他是第一个关心她的外人。
想到这里,乔澜也认真地对于子惠说道:“于公子,我们现在已经认识了,你又帮了我这么多,我们算是朋友了,以后我就叫你于大哥吧。日后,我免不了还要麻烦你。在此,我先谢过了。还有,于大哥,他日若是需要我帮忙,我定义不容辞。虽然我现在人小力微,可也能尽些绵薄之力,还请于大哥倒时候不嫌弃我这涓埃之报。”
于子惠见乔澜这么说,连忙说道:“我怎么会嫌弃你呢?以后,我也免不了要请你帮忙的。”
他说完这些后,顿了顿,又开口说道:“既然我们是朋友了,本该令尊断七祭祀仪式上,我也合该去烧柱香磕个头的,可为了那日晚上的行动,我还是不露面为好。还有,乔姑娘,今日已是七月初五了,为了初七晚上的行动,也不能让别人瞧见我,我明日晚上就会到你们村子,烦请姑娘把你家具体地址告知在下。”
乔澜对他点了点头后,开口道:“我家就在咱们县桑河镇下河头村村北,就在堡子山下。于大哥,晚上的路不好走,要不你今天就跟我们一起回吧?还有就是芸儿姐弟也要跟着我们回去,你也能帮些忙……”
于子惠听到乔澜这么说,凝思了下,才对她说道:“芸儿姑娘姐弟他们俩,一个断腿的,一个生病昏睡的,说不得芸儿姑娘她弟弟,如若一直不清醒的话,还得再请大夫来给他诊治。是故,他们姐弟两个暂时不能奔波挪动,你也暂不能把他们带回你家。这样吧,等一会儿,芸儿姑娘的腿接好后,先把他们安置在我家。我家里只有家母、家姐和我,不妨事的。”
第27章 医馆相谈(三)
乔澜听到于子惠这么说,又开口道:“可你娘也生着病,这能行吗?还有就是,于大哥你到底是个男子,芸儿是个姑娘,她现在本就心思敏感,我要是不跟她在一起,她心里难免会多想……”
于子惠听到乔澜这么说,他顿时也觉得不妥,并用眼神询问着乔澜该如何行事。
乔澜想了一下,才开口:“其实,主要是芸儿她弟还没醒,等他清醒了,能正常饮食、走动就好了。至于芸儿也好说,咱们找个走得慢的牛车,在车里面多铺些稻草,在稻草上面再铺条软软和和的厚褥子,就算那脆壳儿鸡蛋放在上面也不会碎的。再说,回我家也就一个多时辰,那条路也算平坦,路上还有我照顾,不会颠到她的伤腿的。”
于子惠听她这么说,也点了点头,开口说道:“要不这样吧,若芸儿弟弟在你们回家前清醒了,就带他们姐弟回你家。如若不然,就先安置在我家。还有,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你也跟他们一起住在我家吧。那样的话,正好明日,我和你一起回你们村。”
乔澜想了想后,点了点头答应了。
随后,乔澜又对于子惠说了初七晚上的行动计划,并说安顿好了芸儿姐弟后,还要置办一些道具……两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地商议好了初七晚上的事后,不约而同地笑了。
正在这时,乔澜听到那个小学徒高兴地喊了一声:“膏泥干了!”
乔澜连忙和于子惠赶过去,那小学徒已经朝医馆后院去了。
此时,林氏已经帮芸儿她弟弟在他头上敷第三次帕子了。
乔澜先是走到芸儿身前,问她还疼不疼,芸儿摇了摇头说那药膏子冰冰凉凉的没那么疼了。
乔澜这才又去看了芸儿她弟弟,她询问她娘这孩子怎么样了,林氏说刚又给喂了小半碗水。之后,她悄声简洁地又对她娘说了于子惠帮他们家的事,还有她陪芸儿姐弟借住在于家的事。
林氏听到乔澜说要借住在于家,她有些犹豫地说道:“蘭儿,你还没出聘,住在一个男子家里,这对你名声不好。”
乔澜不由地有些失笑,并小声地对她娘说:“娘,我这不是为了陪芸儿姐弟嘛。再说了我才多大呀,还有这城里又不认识其他人,去于家就说是投亲戚,怎么会有人说嘴,败坏我的名声呀?”
林氏脸上的神色这才松动下来,点了点头同意了。
这时,江大夫和之前那个小学徒已经过来了。乔澜见他先用手碰了碰芸儿左腿上的膏泥以确认是否干透,看他神色应该是干透了,因为接下来他让小学徒用绑带,帮忙固定夹板儿。
大约一刻钟后,江大夫就已经把芸儿的腿固定好了。随后,江大夫把他开好的方子给了于子惠,让他去前厅抓药。
乔澜连忙走到江大夫身边,同于子惠一起向他道过谢。然后,乔澜又嘱咐了林氏一句,又给了芸儿一个安抚的眼神后,和于子惠一起去了前厅。
他俩走到前厅,找到医馆掌柜,把方子递给那掌柜后,乔澜又问给芸儿弟弟的药抓好了没,掌柜回道已经抓好了,和这回抓得一起结账。
之后,两人就走到了人少一点的地方等着。乔澜正准备用意念从空间里取银子时,就见于子惠已经掏出了好几块儿碎银角子,约莫够三两多点儿。
于子惠把银子放在乔澜面前,用眼神示意让她接过去,并对她说他身上暂时就这么多银子,说要回家一趟,让她等一下……
第28章 医馆相谈(四)
乔澜见于子惠这么说,她连忙摆了摆手,开口对他说道:“于大哥,你这钱我不能要,我有银子,已经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了,芸儿他们俩的药钱我来出。”
乔澜说着,就动用意念从空间里取了一个五两重的银元宝,并递到于子惠面前说道:“于大哥,我真的有银钱,你把你这些银子收回去吧。”
等乔澜说完,她也没见于子惠把银钱拿回去,她只好又说道:“于大哥,芸儿她弟弟还没醒,说不得今天就要借住到你家,还要吃喝的。一会儿,回去的路上用你这些银钱买点吃的。”
于子惠见她这么说,他想了一下后,点了点头答应了。
两人在医馆前厅,一开始,还趁着掌柜不忙的间隙,乔澜还问起了哪种药材可以卖个好价钱。
等掌柜的忙起来后,她和于子惠就一边等药,一边聊起天儿来。当乔澜说到他们村的堡子山,于子惠就来了兴趣,说他日后可以去那山里打猎。
乔澜有些惊讶,面前的于大哥不是个秀才公嘛,还会打猎?于子惠看着乔澜这副讶异的表情,眼角带着笑意,又开口说道:“父亲在京任职时,我在京城中有位至交,他在军中效力,因我俩脾气相合,经常在闲暇时邀约其他几位朋友一起去打猎。”
乔澜这才了然,不过,她又听得于子惠他爹还做过京官,又感叹地说道:“于大哥,没想到你还是个官员之后呀!”
顿了顿,乔澜又补了句:“我爹就是士农工商里最末等的小小行商,于大哥……”
还没等乔澜说完,只见于子惠蹙了下眉,开口对她说道:“行商怎么了?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柱石。如果失了农、工、商三民,只剩下士,能活下去吗?还有如果士做得过了,一味地压榨百姓、欺辱其他三民,官逼民反的事儿还少吗?”
乔澜听他这么说,不由地想到在这等级森严的古代,于大哥能说出这番话,还真是挺有见识的。
所以,乔澜抬起头,俏皮地给于子惠竖了个大拇指后,笑呵呵地说道:“于大哥说得对。士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于子惠瞧着眼前的乔澜,有点不敢相信刚才她说得话,是一个小行商之女能够说出来的话,但她就是这样说出来了,他不禁猜测乔澜他爹应是个有些见识的人,也把她教导的很好。
于是,于子惠神色一凛,目光灼灼地看向乔澜,开口道:“姑娘说得是。”
就在他还想说些什么时,医馆掌柜的过来说药已经抓好了。
乔澜向那掌柜问清楚两位大夫的诊金和药钱是四两三钱银子后,抢先把那个五两重的元宝递给他,让他代转给账房,掌柜的笑呵呵地接过去,就让账房给她找银钱去了。
等乔澜拿到找回来的银钱后,于子惠提着芸儿姐弟俩的药,问掌柜能不能找个小学徒借用一下医馆的担架把芸儿送到他家里去,那掌柜的欣然应允了,并吩咐了一个学徒取担架去抬人……
随后,他们俩就进了医馆后堂。乔澜一进去就安顿她娘把还在昏睡的芸儿她弟抱上他们家的骡车上,又看到于子惠和那个小学徒已经在把芸儿往地上的担架上转移了,她又把芸儿姐弟的药拿上。
等到芸儿躺在担架上后,眼里又蓄满了泪水,她向乔澜和于子惠连连道谢。
等都妥当了,他们几个人才一起走出医馆。
第29章 借住于家(一)
等乔澜他们出了医馆后,就看见在外面等的焦急的乔新,一见他们出来就赶紧迎了上来。就这样,众人汇合后,就一起朝于子惠家走去。
乔澜他们一行人,在去往于家的路上,还路过了一个市集。
现在已是未时三刻了,乔澜看到,在这市集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也有很多人驻足在某个摊位前,正和小商贩交易着,买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乔澜想着,于夫人还生着病,她又是第一次去人家里,还带着芸儿姐弟两个生着病的,无论怎么样,也都不能空手上门。
于是,她让大家伙儿停一停,走过去,对于子惠说道:“于大哥,我想去这市集买些东西,你们稍微等我一会儿。”
于子惠立马把之前给乔澜的银钱又掏了出来,示意让她拿去花销。
乔澜看了他有些微微出汗的额头一眼后,对他说道:“于大哥,不用了,你收起来吧。我去市集是因着我家里缺东西还没买齐全,顺路买一些带回去。”
等到她说完了,乔澜也没见于子惠把银钱收起来。顿了顿,于子惠这才开口道:“那我和你一起去,也给我家里买些吃的、用的。”说着,他就吩咐那小学徒找个地方先把芸儿放下。
这时,林氏把芸儿弟弟托付给乔新,也下了骡车了,还挎了个篮子。她一过来,就说之前和乔新买东西拿不下,还没买鸡蛋……
于是,乔澜三人一同去了市集去买东西,让其他四人等着。
那四人等了差不多有一刻多钟,就见乔澜三人回来了。他们看见,乔澜手里只提了两包点心,林氏右胳膊上挎了一篮子鸡蛋、左手上拎了一条三指宽的猪肉,而于子惠倒是大包小包地拿了不少。
等乔澜三人,把买回来的东西,又安置在骡车上,这一行人才又直奔于家。
大家行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于子惠家所在的林荣县城南丁香路石子儿胡同。
走到这儿,于子惠忽然开口对乔澜还解释了一句,他说这边离得医馆近,是胡同的右边,他家还在另一头儿,平时他出入就从胡同左边走。
乔澜听他说完,点了点后,她一边走,一边打量着眼前的这条胡同。
只见,这条胡同并不是直直的,而是曲里拐弯儿的那种,蜿蜒而去竟然还挺长,每拐一处就出现几个院落,住着几户人家,再拐一处又出现一个不同格局的院落,有几家院墙外,还爬满了爬山虎,胡同里还算宽敞的过道上,有四五个小小子儿蹲在地上围成一圈儿正在比斗着蛐蛐儿。
那几个小家伙儿,见乔澜一行人过来了,赶忙抓起各自的蛐蛐儿和小笼子,让开了路。于是,乔澜笑着向他们点了点头以示感谢。
乔澜他们又走了一小会儿,就来到了于家大门口。于子惠因和那个小学徒抬着芸儿,所以他腾不出手,就在他要开口示意乔澜,让她去敲自家大门的时候,他家隔壁的院门“吱呀”一声开了。
乔澜侧头一看,出来的是位约莫十三四岁的姑娘,她身上虽穿着件不时鲜的旧布衣裳,生得倒是容颜艳丽、乌发蝉鬓的,身条也纤细。
乔澜正打量着这位姑娘时,忽听得对方已经开口道:“于大哥,你回来了呀。”
第30章 借住于家(二)
乔澜听到这声音,声若黄莺,酥麻入骨,她身上猛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乔澜又看到这姑娘在和于子惠打完招呼,脸红了红后,眼波流转,又不住住儿地盯着于子惠问道:“于大哥,这几位是谁呀?”
乔澜见于子惠蹙着眉简略地回了一句:“我家的远房亲戚,受伤了,来我家里住几日。”
乔澜只见那位姑娘听于子惠说完,她似乎还微微地松了口气。之后,那位姑娘又说道:“那于大哥你先忙吧,我就先回去了。”
于子惠沉默地点了点头,那姑娘含情脉脉地看了他一眼后,才退进她家院儿里,又把院门门关住了。
之后,于子惠这才示意乔澜敲他家的门。
乔澜敲完门后,一边等开门,一边想着刚才那位姑娘看着于子惠的眼神儿。乔澜两世为人,就算她是个再不解风情的人,她也看出来了,那位姑娘绝对钟情于于子惠了。
哎呀,年少慕艾,人之常情嘛。
正在她想着时,于家的大门开了。
乔澜抬头朝门里一看,大门里面站着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子,长得端庄秀丽,身材修长,这应当就是于大哥的姐姐了吧。
这时,不知道什么时候把芸儿放在地上的于子惠,上前和他姐姐悄声、简短地把带人回家的缘由说了。说完这些,他还不忘对他姐姐介绍了乔澜,让她们互相认识。乔澜也知道了于子惠的姐姐叫于凌儿,表字云諾。
之后,于家姐姐就连忙让出院门口,并微微笑着地招呼大家进去。
除了乔新,在院门外面守着骡车,先是于子惠和小学徒抬着芸儿进去了,后是林氏抱着芸儿她弟进去了,最后才是乔澜。
乔澜进去的时候,除了左手拎着的两包点心外,还把从车上倒腾出的一面小口袋里面装了十几颗鸡蛋也带上了,又把林氏买的那条猪肉也给提进去了。
等乔澜进了于家的院子,她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院中的格局。
乔澜看见,这于家的院子是个两进的院子,总体上分为前院和后院。
在前院由前厅、倒座房、马厩、旱厕组成。按说倒座房是给下人住的,不过现在是空着的,乔澜也没见着院中有下人出没,看来,现在于家并没有下人。马厩里倒是有一匹枣红色的马,正在吃着草料。旱厕也是在外院的西南角。
这前院里还有一口水井,水井旁边还开垦出了一片小菜地,菜地里头的那些小青菜们,现在正被这时毒辣的日头,晒得有些焉头耷脑的。
等到乔澜走过挨着前厅,并连接着前院和后院的月亮门,就来到了于家的后院。
这后院主要由东西厢房、正房、耳房、厢耳房组成,乔澜看着这是一座标准的两进院子格局,因为,在正房后面并没有扩建出专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这后院正中摆了一个金鱼缸,鱼缸上面浮着几片不太大的莲叶,叶片下面有两条鱼怡然自得的在游动。院子里,西厢房前种了一棵桃树,树上还挂着许多青涩的桃子。正房前,正门两侧的房檐下摆放了一排溜儿各色各样的盆花,有月季,有茉莉,有石竹,有兰花……正门台阶两侧,还摆了两树夹竹桃,正吐着粉嫩娇艳的花朵……
乔澜看到这里,不由地在心里赞叹一句:这个不大的后院里,动静相宜,相得益彰,甚是有些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