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3章 坑
“那怎么办?”
“必须禁欲,然后进行调理!”
罗信闭上了眼睛,想起隆庆帝似乎只是在位六年,然后就因为身体垮了,死了。如今才过去一年,如此说来,还有五年。
五年啊!
时间真的很紧迫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隆庆帝死了,换个皇帝,自己和新帝没有那份儿情谊,而自己根底还浅,如何与高党,徐党相斗?
需要计议一番了啊!
张府。
书房内。
张居正和刑部尚书黄光升相对而坐,张居正凝声道:“我已经提议胡宗宪一案交由刑部审理,高拱也已经同意了。如此高拱分管刑部,你主管刑部,没有罗信什么事儿。”
“不够!”黄光升淡淡地说道。
“不够?什么不够?”张居正问道。
“太岳,徐相离开的时候,让我们辅佐你。我知道你心中很急,你急的不是因为高拱,而是因为罗信。高拱就算英明神武,智慧如海,年纪也大了,便是你靠也会把他靠倒。你顾虑的是罗信。只要有罗信在,你就难有出头之日。”
张居正一张脸泛起了红潮,他知道自己不如罗信,但是心中又不甘心。也知道只要罗信在内阁,他就坐不上那个位置。
等到高拱老了,退了,罗信自然就会成为内阁首辅。罗信才多大?如此他张居正一辈子都没有了希望。所以,他必须趁着罗信还没有坐上那个位置,而且高拱也对罗信有着驱离的心思,这才想要和高拱形成一种默契,将罗信拿下。
手段虽然不堂堂正正,但是张居正要的是结果。
所以,虽然黄光升说得直接,如同在剥他的伤疤,但是他却不能反驳。
“但是,此事没有想到罗信反击的如此果断,内有陛下,外有锦衣卫,他罗信就是穿起陛下和锦衣卫的一根线,让原本能够封还的圣旨得到了执行。
如此后果就严重了!”
“有什么严重的?有王廷相顶罪还不够吗?”
“太岳,你不觉得锦衣卫将王廷相交付的太痛快了吗?而且王廷相在锦衣卫没有受一点儿刑。”
“你什么意思?”张居正的神色变得严肃。
“我觉得这是一个坑。”
“一个坑?”
“对!罗信挖的一个坑!”
张居正默默沉思了片刻,脸色一变道:“你的意思是罗信要针对不仅仅是王廷相,还有你黄光升?”
“不错!”黄光升严肃点头,对于张居正能够这么快的反应过来,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欣赏道:
“再我看来,我们想要针对罗信的事情,罗信心中一清二楚,所以才会如此雷厉风行地从香山回来。但是,他却只是抓了王廷相,而且同意交给高拱来处理,而最终高拱同意刑部来审理,也没有见罗信反对。
这不符合罗信的性格,所以我觉得他就是在等他们大事化小,将罪名都让王廷相来顶,最后再反对,爆出其它的证据,如此便将我也赶出了刑部。
如今督察院左都御史定为林润,右都御史定为刘文秀,如此督察院已经落在了高党和罗党的手中,如果再将刑部让出去,我们的实力会大减。”
张居正的神色变得严肃道:“黄大人,你的意思是?”
“把水搅浑,最好将所有人都拉进来,让局面越乱越好,只有越乱,我们才有机会。”
“如何乱?”
“既然内阁将此案交给刑部,我作为刑部尚书就可以提出建议,要求刑部,大理寺,提刑司,三堂会审。”
“嗯!”张居正点头道:“这样才能乱起来,就这么办。”
“回皇宫!”
罗信的车轿走到半途,罗信突然命令道、
“是!”外面的鲁大庆应了一声,便让马夫调转车头,向着皇宫而去。
“李神医,我时间紧,回去交代一声,我们立刻回府。”
“没事!”李时珍靠着车厢道:“我和你有事儿说。”
“你说。”
“我的本草纲目就要编完了。”
“真的?”罗信疲劳的脸上现出兴奋之色。
见到罗信脸上的兴奋,李时珍也很高兴道:“你说过,要给我出版。”
“没问题!我回去立刻安排。”
“那……给我出一万册?”
“不!我出十万册。”
“用……用不了那么多吧?”李时珍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
“用!当然用!您这本书就是医家宝典,必定流芳百世。”
“大人过奖!”李时珍听到夸奖,心中自然高兴:“只是……太破费了。而且未必能够卖出多少。”
“你放心!”罗信摆摆手道:“一次性印十万册,成本会压得很低,我不赚钱,就以成本价出手,如此会很便宜,哪怕是走方郎中也买得起一本。”
“可是……以成本价出售,如果卖不出去,岂不是印得越多,赔得越多?”
“你多虑了!”罗信笑道:“我刚才说过,我们卖的如此便宜,连走方郎中都能够买得起,必定销量会很大。而且你不要忘记了,读书人有两句话,第一句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第二句话,秀才学医,笼中捉鸡。所以,读书人也必定会购买。十万册并不多。会卖出去的。你的本草纲目必定会成为医家宝典。”
“多谢!”李时珍郑重地给罗信施礼:“我替天下苍生感谢你,你这一本本草纲目,会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不敢!”李时珍激动得浑身发抖。
“大人,皇宫到了。”外面响起了鲁大庆的声音。
罗信向着李时珍点点头,打开车门下来,对鲁大庆道:“在这里等我。”
然后便向着皇宫内走去,此时皇宫内的气氛有所缓解,但是依旧浮动着紧张,嘉靖帝刚刚死了一年多,宫里的这些太监还记得嘉靖帝的昏迷,没有想到这刚刚登基一年多的新帝就又昏迷了。
作为内阁次辅,没有阻拦罗信。罗信很快便找到了刘守有,和刘守有来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罗信轻声问道:
“王廷相移交给刑部了吗?”
“还没有!”刘守有也压低了声音道:“这不是陛下突然昏迷了吗?我带着锦衣卫来到皇宫,即便是他们去锦衣卫提人,没有我的命令,也提不走。更何况,现在那些人也没有心思去提王廷相。
*
新书《灵台仙缘》已经发布,朋友们登录收藏一个,然后看看,要登录看,这样多一个会员点击。现在四十七名,距离前十名上榜还有很大的距离。战友们帮忙冲鸭!
*
*
第1594章 威胁和安排
“不过,我估计很快就会去提王廷相,大人有什么事情交代,要快一些。”
“你派一个信得过的心腹去见王廷相,就和他说,希望他能够令我和胡宗宪满意,否则我和胡宗宪可不是纯粹的文官,手下无数老兵,让他不要牵连家族。”
“嘶……”
刘守有倒吸了一口冷气,看到罗信眉宇之间的煞气,刘守有毫不怀疑这几句话的真假。当即认真点头道:
“我立刻去安排!”
“告诉那个锦衣卫,我和你都不会承认派他去过,我也没有说过这些话。”
“明白!”刘守有郑重点头。
罗信点点头,转身离去。
重新登上车轿,马车向着罗府行去。
“停车!”
罗信让车停了下来,在车内脱去了官服,坐在对面的李时珍楞楞地望着罗信,不知道罗信怎么开始脱衣服了。便见到罗信打开脚底下的案板,里面有一个暗格,放着几套普通的衣服,罗信取出一道儒衫穿上,然后对李时珍道:
“李神医,大全会带着你回府,我还有些事。”
李时珍点头,如今得到了罗信给他出书,而且是十万册,他已经了却一份心事。罗信跳下了车厢,对鲁大庆道:
“跟我走!”
鲁大庆跳下马,将马交给身边的家丁,和罗信很快就消失在人群之中。
茂盛胡同。
罗信一进门,便问道:“翠翘,我们现在掌握多少说书先生?”
“京城有九十八位。加上各地州府,超过五百。”
“好!”罗信一屁股坐在了陆翠翘的对面:“让他们立刻动起来。从今天起,让他们编几个话本。将南方抗倭的英雄事迹,里面要突出胡宗宪和我。还要有朝廷只给三成军饷,胡宗宪如何忍辱负重,收取大户税收,将士在抗倭中如何英勇就义,抛下的妻儿失去了丈夫,父亲,如同乞丐。胡宗宪倾家荡产抚恤军中家属,最后不得不挪用军饷,抚恤军中家属。同时,也有我罗信在市舶司正常运转之后,拨付了军饷,让抗倭行事好转。大意就是如此,你让那些说书先生立刻就编,今晚我就要听到满城都在说胡宗宪和我罗信的英雄事迹,已经所背负的重任。”
“好,我立刻去办。”
“这是第一件事,还有第二件事,让手下的密探都洒出去,开始散播消息。督察院刑讯抗倭民族英雄胡宗宪,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刑讯告老还乡的朝廷重臣。
那么,一个已经告老还乡的人,督察院为什么要如此对待?
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别人,而是北方抗击草原鞑子,南方抗击倭寇的英雄,如今的内阁次辅罗信。
当初为了给胡宗宪筹措银子,罗信暂时挪用了市舶司的关税给胡宗宪,督察院这些人就是想要通过刑讯胡宗宪,最终将罗信赶出内阁,赶出官场。
那么,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此事?
督察院只是表面上的凶手。
背后的人是高党,还徐党?”
刑部。
黄光升坐在大案后,望着走进来的王廷相,叹息了一声,站了起来,让王廷相坐在早就准备好的椅子上,还为他准备了一杯茶。然后坐在王廷相的对面,望向看王廷相。眉头微微一皱,他发现王廷相的神色非常不好,甚至有些慌乱,心中不由鄙视。
在朝堂上不是喊得挺响吗?
怎么这刚抓进去就变怂了?
“王兄,你没事儿吧?”收起了眼中快速闪过的鄙视,黄光升亲切地问道。
王廷相紧紧盯着黄光升道:“黄兄,如果我能够将所有的罪都顶下来,能够保全我的家人吗?”
黄光升神色一愣,继而叹息了一声道:“王兄,你太操切了。竟然私自就离京去刑讯胡宗宪,你这是想要干什么?”
王廷相张了张嘴巴,最终却化作一声无奈的长叹。王廷相压低了声音道:
“是太岳让你去的?”
王廷相垂着眼皮道:“黄兄,我只是想胡宗宪一旦进入到京城,审问他会出现很多干扰。便向着提前问出口供,拿到证据。至于我是不是受人所托,如今已经不重要。”
黄光升神色变得冷厉道:“你这是一心讨好未来的首辅,忘记了我们这些老兄弟。更是忘记了没有我们这些老兄弟团结一致,辅佐太岳,他真的能够坐上那个位子吗?”
王廷相低下了头,这一点他确实有私心,想要成为张居正的第一心腹,如此待张居正坐上首辅的位子,他才能够前途无量。
但是……
谁能够想到,罗信的反应如此快,反击的如此猛烈。而且之前还听自己话的锦衣卫,在罗信出现之后,立刻倒戈,坐实了自己刑讯胡宗宪的铁证,而且还是私自刑讯。这影响太大了,即便是徐党都会对自己有微词。
“堂堂御使,做事就应该堂堂正正,如今你私自刑讯朝廷大臣。你知不知道即便是陛下,想要刑讯大臣都不容易,因为那是读书人的体面。这种体面不是给胡宗宪的,是给所有读书人的。这个头不能开,一旦开了,待罗信占据上风的时候,会不会对我们也刑讯?私自刑讯?”
黄光升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恐惧道:“所以,党争可以各使手段,阴谋也好,阳谋也罢。但是,是有底线的,是要守规矩的,如果大家都不守规矩,那会给读书人带来一场浩劫。”
王廷相悚然而惊,脸色变得苍白。他想起就在方才,就在自己被刑部从锦衣卫接走之前,一个锦衣卫突然在大牢里和他说过的话。他还记得那个锦衣卫狞笑着的说话场景:
“王大人,希望你能够令罗信和胡宗宪两位大人满意,否则罗信和胡宗宪两位大人可不是纯粹的文官,手下无数老兵,你不要牵连家族。要知道,某个家族突然被绿林马贼灭门,只是寻常事。”
“这件事已经没法转圜了。罪,你是一定要认的。一个二品左都御史也够给胡宗宪台阶的了。”
王廷相低着头,脸色苍白,不看黄光升。
*
在战友们的努力下,我们的新生儿《灵台仙缘》已经冲到了第三十名,但是距离前十上榜还有很大的距离。
战友们,为了我们的新生儿,冲鸭冲鸭冲鸭……
*
*
第1595章 暂代内阁首辅
“你意下如何?”看着王廷相不说话,黄光升凝声道:“这次你要承受的压力很大,刑部,大理寺和提刑司三堂会审,希望你不要做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此时王廷相的心很乱,我的心中不停地回想着那个锦衣卫的话,眼前不停地摇晃着那个锦衣卫狰狞的面孔。
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是为了保护张居正,保护徐党,将所有的罪名一身挑,还是将别人也招供出来。
一方是自己志同道合的兄弟,是徐党托付的带头人,一方是自己的族人。
望着王廷相不断变换的神色,黄光升的脸上也现出了一丝慌乱。
“王兄,你难道……你应该知道,即便是你说出些什么,你的罪名也不可免……”
“我知道!”王廷相低沉的说道。
“知道就好!”黄光升轻轻松了一口气道:“你先回去好好休息吧。我会关照,不会让你受罪。”
当天晚上。
整个京城就悄然刮起了一道风,随后这道风就变成了飓风。
舆论如同沸水一般,在百姓,在士林,在官场上沸腾。一座座茶楼酒肆内,一个个说书先生,几乎同时开始讲一些新的话本。
这些话本的内容主角大都是胡宗宪,偶尔有着罗信。随后又传出胡宗宪并不是朝廷那些奸臣的真正目的,他们真正的目的是罗信。
老百姓哗然了!
他们不懂政治,他们只知道谁灭掉了倭寇,谁就是大英雄。如今大英雄被私自刑讯了,而且他们私自刑讯的目的是另一个大英雄。
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令群情激奋。
无论是高党还是徐党的人骇然发现,以往主导舆论的是他们这些人,是他们这些人的拿手本事。正是因为他们能够主导舆论,他们才能够和皇权相抗。
但是如今,他们发现舆论已经完全失控,不再是他们能够主导的了。铺天盖地的舆论,让他们处于极为被动之中。
但是,这些人也不是白吃干饭的,立刻便开始反击。开始暗中派人讲述徐阶斗严嵩等话本,来和胡宗宪那些话本相抗。还四处宣扬胡宗宪与严嵩勾结。
而督察院中的那些御使也知道自己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开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事情越闹越大,渐渐地风头又变了,在罗信的主导下,陆翠翘洒下了无数人,这些人有说书先生,有读书人,有贩夫走卒。
有的鼓吹徐阶,控诉高拱党政,排除异己,将劳苦功高的徐阶赶出官场,却志大才疏,将官场搞得乌烟瘴气,架空皇帝,有不臣之心。如今皇帝圣旨不能出皇宫,一切高拱说得算,造成官员不敢进皇宫,否则必造太监哄大,太监不敢出宫,否则必遭文官殴打,国朝二百年历史,从未如此乱国。
有的鼓吹高拱,历数徐阶罪证。
太监们也看到了机会,他们对高拱恨之入骨,正是因为高拱的雷厉风行,横扫了太监们在宫外的各种生意,让太监损失巨大。如今高拱为内阁首辅,太监们如今所有的遭遇,都被太监归结为高拱所为,所以每天只要有机会,也在隆庆帝面前诋毁高拱。
三人成虎。
隆庆帝渐渐地对他这个老师高拱,从心中产生了恶感,而且自己如今确实是圣旨不能出皇宫,大明历史上的皇帝从未像他这般憋屈过。所以在他的心中也诞生了,高拱架空他的种子,而且这个种子一旦扎根,便发芽壮大。
而就在这个时候,王廷相的家人来刑部大牢探望他,一见他的面,便痛哭失声,讲述着自己家的大门被人泼粪,他的儿子出去被人殴打,这让王廷相心中恐惧,想起了那个锦衣卫曾经对他说过的话,心中一个念头不可遏制地浮现出来,如果自己真的将所有的罪名都抗了下来,恐怕他的家人真的会被莫名其妙地杀死。
王廷相崩溃了,在三堂会审的时候,开始交代,但是心中却有着对徐党的愧疚,这种愧疚让他开始疯狂地乱咬人,将咬人的目标对准的高党。既然徐党要完了,那也别让高党好过。
一个个徐党和高大大臣被请去刑部问话,高拱数次请求面圣,隆庆帝根本不理。高拱只好上了辩书,回家闭门思过。
如此,罗信暂代内阁首辅。
罗信暂代内阁首辅的第一天,便召开了内阁会议。
坐在首位上,望着只剩下的三个人,马芳,严纳和张居正。罗信凝声道:
“如今朝局已经乱成如此,文官不敢入宫,宦官不敢出宫。陛下的圣旨出不了皇宫,你们想要做什么?”
马芳的眉宇之间显现着喜色,他如今是罗信坚定的小弟,看到罗信坐在首辅的位子上,这条大腿抱对了。严纳老神在在,反正自己什么也没有参与,兢兢业业地上善若水。张居正面沉似水,心中升腾的极度的不安。
这些日子,王廷相也把他咬了出来,弹劾他的奏章也像雪片一样。高拱都自辩回家闭门思过了,他虽然也上书自辩了,却依旧坚持着每天来内阁。
罗信目光扫过张居正,眼中闪过了一丝锋芒。
如今他在大明布局已经差不多了,南七北六一十三省,属于复兴社的官员超过六成。在京城,六部当中有周玉,张洵,陶兴彦,云知秋,海正,刘文秀,徐时行,陈以勤,都为高官,罗信已经不再是弱者,而且他如今已经二十九岁了,不想在蹉跎,他有着更大的志向。
大明重臣,而且还是抗倭英雄,更是已经告老还乡的读书人,近七十岁的胡宗宪,竟然被刑讯。那如今被王廷相揭发出来的那些官员,是不是都要一个个逐一刑讯?
张居正脸色一变,便是严纳脸色也变了,忍不住开口道:
“大人,此例不能开啊!”
“是我开的吗?”罗信一拍桌子吼道。
严纳不由闭上了嘴巴,然后转头狠狠地瞪了一眼张居正。张居正将头低得更低。罗信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道:
“读书人的体面呢?虽然有人开了这个头,但是我不能够延续下去,我们都是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体面,所以必须将这个不好的头给掐掉。”
*
新书《灵台仙缘》冲到第二十八名,提升了两名,有点儿少啊!战友们,新书期需要你们的帮助~!
*
*
第1596章 大结局
“呼……”张居正和严纳同时松了一口气,那严纳更是赞道:“大人英明。”
罗信摆摆手道:“但是如今朝堂太乱,王廷相揭发出来的官员太多,而且多是朝廷大员。我不能对这些读书人用刑,但是也不能任其如此还坐在高官的位置上。”
“大人!”张居正坐不住了,他真的害怕罗信将那些被王廷相咬出来的官员都给罢官了。于是急忙开口道:
“那些都是莫须有……”
罗信摆摆手,止住了张居正道:“我不会抓他们,更不会将他们罢官。在没有将案情审理明白之前,怎么可以随意将大明重臣罢官?这涉及到清名,名誉对读书人至关重要。”
“呼……”张居正吐出了一口气道:“大人英明。”
“但是!”罗信凝声道:“这些人也不适合继续呆在朝堂上,最起码在此案结束前,他们已经不适合呆在朝堂上。如今高阁老已经做出了表率,上书自辩,然后在家闭门等待陛下的圣裁。这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这才是读书人的风度。
严大人!”
“在!”严纳急忙应道。
罗信拿起了几张纸递给了严纳道:“这些人都是涉及王廷相案件者,逐一通知下去,让他们上书自辩,然后回家闭门等待案情审理,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自家清白,我罗信必定还给他们一个清白。”
严纳接过了纸张看了一眼,神色便不由一动,上面第一个名字就是张居正。便将那张纸展示给张居正看。张居正叹息了一声,知道自己败了。
他没有反抗的余地,他已经被弹劾,已经被王廷相咬了出来,而且高拱做出了表率,回家闭门等待圣裁,他又有什么理由不回家闭门等待圣裁?
更何况……
人家罗信说得好,并不是给这些人罢官,只是审理期间,这些被涉及到的人,应该暂停公务。张居正便站了起来,转身离开了内阁。
看着张居正离开了内阁,严纳收回了目光,望向了罗信道:
“大人,这么多人离开岗位……”
“严大人,你负责通知那些人,并且带领吏部的人,亲自监督他们在今日必须回家等待案情审理,不允许离开京城,随时等待刑部传唤。”
“是!”
罗信又拿出了几张纸,递给了马芳道:“按照这些名单调动官员,暂时代替那些闭门等待圣裁的官员,让朝堂尽快地运转起来。”
“是!”
一天之内。
朝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复兴社的官员得到了升迁,而且像罗智,黄生等在外的官员也在调动进京之中。朝堂掌握在罗信手中。
数日过去。
所有人都看明白了,罗信使用的就是一个拖字诀,高党的重要人物,还有当初徐阶起复的那些老臣,俱都被罗信因为王廷相案件牵扯的原因,令其回家,等待案件审理。但是他们在朝堂上的位置却已经被人占据,虽然是暂时的,但是这个暂时却一定是不会再还给那些在家闭门的人。
他们当然不甘心,纷纷上书,一天三遍。但是却石沉大海。
黄光升想要尽快结案,只有尽快结案,才能够让那些闭门的人有理由闹着回到朝堂。但是,他每次提交结案卷宗,都会被罗信打回来,而且打回来的理由十分充分,会给他一连串名单,质问黄光升,这些人都调查清楚了吗?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弹劾他们的奏章送上来?
如果调查清楚了,将卷宗细节,还有人证物证交上来。
如果调查不清楚,就换一个人调查。
黄光升真的想要摔盘子,但是他知道罗信就等着这一天,一旦他摔盘子不干了,罗信会立刻派一个人替换他,然后更会无休止地拖延下去。
如此,一年过去。
王廷相案件依旧没有审完,那些在家闭门的人依旧在等待圣裁,但是经过了一年的经营,大明官场已经几乎被罗信经营成了铁板一块。
这一年,是大比之年,赵贞吉因为牵扯到胡宗宪案,闭门在家,所以罗信成为主考官,这一届天下英才,俱为罗信学生。
这一年,工院开学,罗信编纂的语文和数学教材风靡天下,拼音更是被视为惠及天下的改革。
这一年年末,心灰意冷的高拱终于上书请辞,最终隆庆帝同意,高拱靠老还乡。
转过年,已经清晰知道大势已去的在家等待圣裁的官员,纷纷上书请辞,隆庆帝一一恩准。
同年,隆庆帝下旨,罗信成为太子的老师。
同年,周玉,张洵和徐时行进入内阁,协助罗信处理国事。
又四年后,罗信三十三岁,他的儿子罗羽十二岁,成为了童生,却没有继续参加乡试,而是踏踏实实地在国子监读书。
也是在这一年,隆庆帝驾崩,历史上的只有十岁的万历皇帝继位。
两年后。
大明昌盛,国富民强。罗信几番请辞,最终万历帝恋恋不舍地同意罗信辞去所有的官职。将国事和家人郑重托付给周玉,张洵和徐时行后。罗信以游历天下的借口消失了。
三个月后。
草原二十万大军,进入到丝绸之路,罗信骑马持刀,望着茫茫草原,双目灼灼。他的身边骑着一匹汗血马的罗青神色兴奋地说道:
“陛下,我们兄弟终于可以并肩战斗了!”
“对!”罗信声音中也有着一丝激动:“我们兄弟要并肩征服世界!凡是太阳照耀的地方,都要踏在我们兄弟的脚下,开拔!”
“轰……”
马蹄声如雷,烟尘滚滚向西!
茫茫的大海上。
罗胜站在船头,大旗猎猎招展,罗胜的眼中释放着激动的光芒,大声喊道:
“加速,我们去罗马和陛下汇合!”
*
完本了,战友们可以转移阵地去黄石的新书《灵台仙缘》那里了,现在是第十九名,这是战友们的功劳,黄石鞠躬感谢,战友们再加一把力,还没有转移阵地过去的战友们,赶紧过去加个收藏,有推荐票的战友们,将推荐票都投给黄石的新书《灵台仙缘》吧,黄石拜求!
*
*
第四百零五章 进击的丫鬟
求订阅!
*
罗信便忍不住放声大笑,罗青翻了一个白眼道:“你笑什么?”
罗信止住笑道:“大哥,有得必有失,如今你已经官居四品,这都是从大同之战开始一路得到的。你不可能这边升着官,那边还想要姜应熊待你如兄弟,大哥你太贪心了。”
“说得也是!”罗青也不由笑了起来:“不管那么多,这次我有一个月的假,争取给你生个小侄子。”
罗信便睁大了眼睛望着罗青,罗青的脸便一红,然后瞪了一眼罗信道:
“看什么看,我如今都十七岁了。这次去东南不知道多久才回来一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停停停!”罗信急忙止住了罗青道:“大哥,我有没有说什么,你至于吗?”
“哼,你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你那眼神不对!对了,你如今也十四岁了,你准备什么时候把黛儿娶回来?”
这次轮到罗信翻了一个白眼道:“黛儿如今才十一岁,还是等过几年再说吧。”
“驾!”罗青突然催马急行,不再理会罗信,罗信也急忙挥鞭跟上,一边跟着一边喊道:
“大哥,你急什么,嫂子在家乖乖地等你呢。”
“我乐意!”
回到了府中,罗信和罗青拜见了父母,罗青便急匆匆地拉着芸娘回自己屋了,罗信摇了摇头,便起身想要回到自己的院子,背后却传来了母亲的声音:
“信儿,去看看黛儿吧,你已经很久没有去了。去和陆老爷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明年把你的亲事也办了?”
罗信头也不回地跑了出去,背后传来的父亲的笑骂声:
“这个臭小子!”
罗信一脚踏进自己的院落,便看到蝶儿和春花迎了出来,盈盈下拜道:
“见过公子!”
“给我烧水!”
罗信从宣府一路赶回来,满身征尘。浑身都觉得不得劲儿,蝶儿和春花立刻应着,便去给罗信烧水。罗信进入到书房,很快鲁大庆便端着茶壶走了进来。罗信一边喝着茶。一边翻看着自己誊写的文章,只是看了没有一会儿,眼皮子就有些打架,这一路疾驰而回,让罗信的身子也有些疲倦。
“公子。水烧好了!”
罗信的精神微微一振,双手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站了起来,来到了外间,便看到蝶儿和春花已经将浴桶装满了水,见到罗信出来,两个便朝着罗信蹲身施礼,然后走了出去,将房门关上。她们两个在最开始成为罗信的贴身丫鬟的时候,还依照规矩要服侍罗信洗澡。被罗信赶了出去,她们便知道罗信在洗澡的时候,不喜被人服侍,所以她们都乖巧地站在了门外,等着罗信的召唤。
再说,罗信见到她们两个出去之后,便三把两把将自己的衣服脱去,然后跳进了浴桶之内。
水温刚好!
坐在浴桶内,罗信闭上了眼睛,想着想养一会儿神。但是。还不到几息的时间,罗信便酣睡了过去。
门外。
蝶儿和春花静静地站在那里,竖起两只耳朵倾听着。
一会儿,两个人对视了一眼!
一会儿。两个人又对视了一眼!
很快一刻钟的时间就过去了,两个人的脸上便现出了不安,因为屋子里面没有一丝声音。
洗澡怎么可能没有声音?
两个人再度对视了一眼,性子比较泼辣的蝶儿一咬牙,低声道:
“姐姐,我们进去看看?”
春花的脸上便现出了犹豫。压低着声音说道:“公子不会怪罪吧?”
“可是……里面没有声音,公子不会出事吧?”蝶儿眨着眼睛道:“要不,我们就看一眼?”
春花犹豫了瞬间,最终还是脸红红地点了点头。蝶儿便转身将房门打开了一条缝,两个人趴在门缝向着里面望去。
“公子睡着了!”
“那怎么办?”
“让公子这么睡在水里,如果水凉了,公子会生病的。”
“是啊!要不……”
“要不什么?”
“你个死妮子,难道你心里不想?”
“我不想什么?”
“你究竟进不进去?”
“为了公子,我们进去吧。”
“对,为了公子!”
两个人轻轻地将房门打开,轻盈地闪了进去,然后将房门关上。
迷迷糊糊中,罗信感觉到有着两双柔腻的小手在自己的身体上轻轻地搓着,力量不大不小,如同在按摩一般,一双小手在后背,一双小手在前胸。罗信便感觉到自己的疲倦随着两双小手的按摩搓洗,渐渐地消失,从里往外的舒服。
作为一个习武之人,他的神经立刻绷紧,肌肉也绷紧。但是随后他便又放松了下来,他想起这是在自己的家里,前后两双小手一定是蝶儿和春花的。
自己这是睡着了?
他没有睁开眼睛,以免自己有些尴尬。两世为人还没有被女孩子服侍洗过澡,而且还是两个女孩子一起服侍,这让他的心脏都不由地砰砰剧烈跳动了起来。
罗信身上的肌肉一绷紧,蝶儿和春花便感觉到了,两个人的心中也不由一惊,揉搓在罗信前胸和后背的手便是一顿,但是随后她们两个看到罗信依旧一动不动,连眼睛都没有睁开,在心中不由偷偷松了一口气,而且脸上还不由一红,比较大胆的蝶儿一边揉搓着罗信的前胸,一边轻声问道:
“公子,可是奴婢服侍得不舒服?”
罗信轻轻地摇了摇头,此时也不好再装睡,便睁开了眼睛道:“很舒服!我刚才可是睡着了?”
“嗯!”蝶儿轻轻点头道:“刚才公子睡着了,奴婢怕公子着凉,便和春花姐姐进来服侍公子,还请公子不要责罚奴婢。”
罗信微微点头,便向着对面的蝶儿细细看去。只见她此时已经脱去了外衣,只穿着里面的小衣,薄薄的小衣给水打湿,紧贴在身上,更加显出曼妙的曲线,被打湿的小衣几近透明,胸前的两个凸点更是显眼,白嫩的玉颈修长,随着两只小手在自己的胸前揉搓,蝶儿的上身轻晃,胸前便轻颤。罗信的心中便如同有着小猫抓挠一般地痒了起来。
*
求订阅!求推荐票!
*
*
第四百零六章 我已经成人了啊!
求订阅!
*
更要命的是,此时蝶儿的双手已经开始从他的胸前向着下方搓洗,而在他的后面,春花的两只小手也在向着他的腰际搓洗了下去。
罗信刚想要让她们两个出去,却感觉到蝶儿的两只小手猛然一顿,罗信的心中便是一阵苦笑,因为他此时的下面已经有了反应,小罗信高高地抬起了头。罗信的心中便不由感概道:
“我已经成人了啊!”
那双在他小腹揉搓的小手只是略微顿了一下,便继续揉搓了起来。罗信向着蝶儿望去,便见到蝶儿的脸已经羞红得如同天上的晚霞,一双眼要滴出水来,只是两只小手更加的温柔,也更加坚定地向着下方揉搓了下去。
罗信闭上了眼睛,既然已经如此了,也没有必要再将她们两个赶出去了。说不定因为自己将她们两个赶出去的举动,还会两她们两个人心生不安,做出什么傻事。
见到罗信闭上了眼睛,蝶儿便偷偷地松了一口气,向着罗信背后的春花望去,此时春花也是满脸通红,她从罗信的肩膀上也能够清晰地看清小罗信正如同一杆长枪一般斜刺苍穹。
蝶儿向着春花使了一个眼神,春花的脸便变得更红,一脸扭捏。蝶儿便将身子侧移,然后将罗信在水中的一条腿搬了起来,开始给罗信揉搓大腿,然后再看了春花一眼,抿嘴一笑。春花扭捏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来到了罗信的另一侧,将罗信的另一条大腿搬了起来,轻揉慢搓。
这个澡洗得罗信既舒爽又遭罪。当他从浴桶内爬出来的时候,蝶儿和春花羞涩地低下了头,不敢看罗信一眼。罗信低头看了看,不仅苦笑。
这……怎么去看黛儿?
算了,还是先睡一觉,明天再去吧。
蝶儿和春花见到罗信自己去取衣服。便急忙跑了过去,服侍罗信穿衣,穿完了衣服,罗信便轻声道:
“你们两个也累了一身汗。也洗一洗吧!”
然后便推门走了出去,来到了自己的卧室,将外衣脱去,躺在床上,将被盖上。一会儿便酣睡了过去。
第二日。
在蝶儿和春花的服侍下,罗信穿衣,洗漱之后,在院子里面练了一趟太极拳和扇功,鲁大庆在一旁练着他的棍法,出了一身细汗,神清气爽。再次洗漱之后,罗信便走出院门顺着青石小路向着父母的房间行去。
清晨的阳光洒落在他的身上,微风轻轻拂过,罗信的心中此时十分宁静。他很享受这份宁静。感觉到自己好久没有享受过这种宁静了。草原上的残酷厮杀和此时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他的心沉醉期间。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父母的房门口,给父母问安,又和父母,大哥和大嫂一起吃了早饭,席间看着大嫂一副幸福的模样,罗信不由朝着大哥眨了眨眼睛,罗青的脸便不由一红。看来这小两口昨夜没有少折腾。
吃完了早饭,罗信便前往陆府。
轻车熟路地来到了陆府,顺着陆府的青石路一直来到了陆庭芳的书房。便见到在书房前的树荫下,陆庭芳和陆庭江哥俩正在下棋。如今陆庭芳已经不再像入朝为官的事情,而且帮助罗信编撰书稿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所以整日倒是清闲了下来。而陆庭江也没有了什么生意,所以也非常清闲,哥俩倒是经常在一起。
听到了脚步声,两个人转头一看是罗青,脸上便都现出了笑容。陆庭江便招手道:
“不器,过来。”
罗信便走了过去。向着两个人施礼,这个时候早有下人给罗信搬过来一个凳子,罗信便坐了下来,向着棋盘一望,便对着陆庭江笑道:
“二叔,你这盘棋要输了!”
“输了就输了,反正我总是输!”陆庭芳呵呵地笑着,完全不以为意:“倒是你,这才几年的时间,你就是侯爷了,后生可畏啊!”
罗信笑了笑没有言语,但是一旁的陆庭芳却望着罗信道:“你怎么看?”
罗信便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道:“是学生做差了。”
“你知道就好!”陆庭芳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的心中还真是害怕罗信没有觉悟,还以为嘉靖帝对他更为重视了。如今罗信心中有所警觉,他便放下了一半心。对于罗信的智慧他实际上很放心,便道:
“以后凡事要三思而行。”
“学生知道。”
陆庭芳便摆摆手道:“不用在这里陪我们两个老头子了,你看看黛儿吧。”
“是!”
罗信便站了起来,朝着两个人施礼,然后转身离开了院落,向着后院行去。陆庭江望着罗信的背影轻声道:
“大哥,你觉得不器在仕途上能够走多远?”
“不知道!”陆庭芳轻轻地摇了摇头道:“这孩子智慧是足够,只是有时候还是冲动了些。”
说到这里,他也不禁笑了起来道:“不过这才像一个年轻人,否则岂不成了和我们一样的老头子?”
“呵呵呵……”两个人便一起笑了起来。
罗信走进了后院,穿过了一个月亮门,那里就是黛儿的秀楼所在。院子里正有两个丫鬟在给花浇水,看到了罗信,便急忙蹲身施礼道:
“奴婢见过侯爷。”
罗信便摆摆手道:“黛儿可在?”
“在,在楼上!”
罗信便摆摆手示意她们两个不用管他,也不用去通报,便举步向着绣楼走去。进入门内,便又看到一个丫鬟,那个丫鬟见到罗信刚想要施礼,罗信便将手指竖在唇间,示意她不要出声,然后顺着楼梯轻轻地向着二楼走去。那个丫鬟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有言语。
罗信走上楼,便看到黛儿正背对着她站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什么东西,似乎正在写着什么。罗信站在楼梯口,向着黛儿的背影望去,已经十一岁的黛儿已经出现了身段,身高也比罗信去草原之前高出不少,已经从一个孩童向着少女的方向发展。
阳光从窗口洒落进来,黛儿的身体一半在阳光之中,一半在阴影之中,给人一种错落的美感。房间内十分寂静,只有黛儿手中的笔和纸张摩擦的声音,罗信静静地望着黛儿的背影,心中一片柔软。
*
求月票!求推荐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