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大海鳗【求推荐,收藏】
周升抓的海鳗是石鳗中个头比较大的种类,也是特别好吃的种类。
这种石鳗脑袋大,脖子粗,身子相对比较短。相似种类的石鳗,陈远见过最大的有八九十斤。
二十斤左右的石鳗近海区域应该比较少见,但在资源较为丰富的外海,经常有的。
王鹏直接惊呆了老铁,竖起两个大拇指,喊着666……
王鹏刚才看了,石鳗的活力很好。那么大的虎斑鳗,竟然被周升徒手抓了上来……
林新海以前经常给他说起陈远和周升。
说陈远找鱼厉害,在智利外海、南极海域,以及南太平洋的时候,陈远经常能够找到鱼群。
而周升,他潜水特别厉害。
这次算见识了周升的本领。当然,陈远也很厉害……
能在水下憋气八分钟,这就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给我一个网兜。”陈远说:“下面有一些海螺,我捡一些上来。”
王鹏将网兜和鱼枪拿了过来:“给。”
“要不要下来耍。”陈远对王鹏道。
“我水性不好……四五米深还行,七八米的深度。”王鹏摇了摇头。
“潜水有技巧的,这些技巧需要训练。最多练十几天,下潜十几米轻轻松松……”周升说道。
“我以后练练。”王鹏道。
“我下去了。”陈远大口呼吸了几下,再深呼吸一口气,潜了下去。
周升随后跟了下来。
这里有珊瑚礁,鱼还是很多的。但现在是白天,鱼太活跃了,也没看到大鱼……
这次陈远和周升没有分开,一起寻找海螺。
“咕咕咕……”周升找到了一个大响螺,高兴到吹泡泡。
陈远给他竖起大拇指,双手交叉再散开……周升比划了个了解的动作,两人散开了一段距离,继续搜索。
这里的海螺挺多,潜水一次七八分钟,能找到四五个海螺。
海底珊瑚礁缝隙,岩石缝隙,这些地方藏着石斑鱼,但个头很小,基本都在半斤下下。
第五次潜水了,周升嫌安全绳太麻烦,解开绳扣。
陈远解开了绳扣,过去喊了周升返回钓鱼艇。
潜水快一个小时了,陈远和周升总共的捡到四五十个海螺,周升还抓到一条七八两的石斑鱼。陈远又抓到一只龙虾,半斤多一些。
陈远在下面遇到好些龙虾,个头都不大,没抓。
时间不早了,陈远爬上钓鱼艇,拉了周升一把。
“太惨了,就捡到些海螺。”周升将海螺倒了出来,那条石斑鱼放活水舱里面养着。
林新海扒拉了陈远他们捡来的海螺:“今天收获不错了。特别是你抓到的那条石头鳗,就值回了今天的油费。”
“石头鳗这么值钱?”周升道。
“活的,个头大的,贵。”林新海说道:“虎纹石头鳗,小的也要几十块钱1斤,大的价格过百了。”
并不是所有石头鳗都贵,要看品种的。那些长条细瘦的石头鳗,骨头多,刺又多,就很便宜。
周升抓的这个石头鳗肉多,没有刺,皮又厚……属于名贵品种。
陈远将海螺装了起来:“我们应该带一个锅出来,这样的话可以在海上将海螺给煮了。”
“下次出来带个锅……”王鹏说。
“回去了不?”林新海说:“今天收获不错了。晚一些回去,那海鳗要是死掉的话,就不值钱了。”
“我们冲个澡,休息一会儿。”陈远说:“等天黑了再下去看看……”
“我们探查鱼情。”周升说:“等天黑了,我们溜达一圈回去。”
出来一趟好几十公里,来回油钱……大概是1400元上下。
周升抓的那条大海鳗,价值在两千以上。那条海鳗就值回了油钱,还有赚。
游艇有卫生间和淋浴,陈远和周升冲了澡,出来吃东西补充体力。
正常来说潜水之前的几个小时,都最好不要吃东西。
不过晚上他们不准备深浅,就大概的探查一下这片海域的情况。
填饱肚子,几人拿着垫子出来躺在前甲板。
前甲板和后甲板比起来,要窄很多。躺着看看日落,就很惬意。
海上的日出和日落每天都不一样,百看不厌。
太阳消失了,天边燃烧了似的,通红一片。而东边的天空,却是黑嗡嗡……
小岛周围的游艇,小艇,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这个避风湾,现在就陈远他们这一艘钓鱼艇。
慢慢的,天黑尽了。
陈远帮着收了锚,林新海发动钓鱼艇……
陈远和周升守着外面的鱼探显示器。这片海域一百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二十几米。
钓鱼艇在这边跑了三个多小时,就返回了渔港。
在群岛的礁石海域陈远他们有发现大鱼,不过密度太低,就放弃了。现在毕竟是休渔期,出海一趟捕的鱼获够油费,也就差不多了。
回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这个时间点,收鱼的渔排老板通常都已经睡觉。今天渔排在起货,林新海说:“大海鳗卖不卖?”
周升看向陈远……
陈远说:“留着吃吧。小妹他们要过来了。”
“嗯。”周升点点头:“石斑鱼卖了吧。”
林新海将钓鱼艇靠向渔排,大喊道:“阿涛。”
“哎……”魏涛一脸笑容的走了过来,说:“今天钓到了什么好货。”
“几条小石斑,两只青虾。”林新海道:“全都是徒手抓的,没有受伤,可以养。”
魏涛跳到了船上,先看到了箱子里的大海鳗:“嚯,这么大的海鳗,多少钱1斤。”
比较名贵的海鳗品种,个头又大的,这就是属于卖方市场了,卖家报价看买家能不能接受。
“这条海鳗带回家自己吃,不卖。”林新海说道:“看看龙虾和石斑鱼。”
“什么海鳗?”在渔排进货的老板走了过来,问道。
“虎纹石头鳗。”魏涛说着介绍道:“这位是深圳来的老板,文哥,罗文……这位是海哥,林新海。”
“文哥。”
“海哥……”两人笑着道。
罗文上来看了看箱子里的石头鳗。这种虎斑纹石头鳗又叫虎鳗,个头大的通常在远海暗礁附近。
说罕见,只是对普通人和普通渔民来说,他这种海鲜商人见过的好货可是不少,但是这种大的虎斑石头鳗多是冰鲜……
活的虎斑纹大石头鳗,他也就没见过几条,都是在远海暗礁放排钩钓获的,钓上来就算还活着,也活不了多久。这就像深海钓石斑鱼这些差不多。
“这条石头鳗卖给我怎么样。”罗文见了大海鳗还非常有活力,说:“我出两百。”
周升看向陈远……
陈远看向林新海。
林新海说:“卖吧。”做渔民,优先考虑的还是赚钱。
两百元1斤,这个价格很高了。
要是卖给魏涛,最多一百三十元左右。魏涛是渔排老板,更多时候就是个二手鱼贩子……
在这里卖鱼价格便宜,胜在方便。
称了重量,石头鳗有18.9斤,每斤两百元……那就是3780元。
还有三条石斑鱼,都是半斤多一点,120元。
两只大青虾买了320元。
“喂……好,我们在码头……你们岸上等一会儿,马上就靠岸了,靠岸后给你发定位。”陈远接到了妹妹的电话。
周升收了钱,进去挑选了一只养殖的龙趸石斑鱼,43斤,才两千块钱。平均下来五十块钱不到1斤……这还是休渔期,海鲜普遍涨价。
小一些的养殖的龙趸石斑,二十几块钱1斤。
将石斑鱼放血,丢进冰箱里面,林新海告辞了魏涛他们,发动船返回港口。
港内停着很多的渔船,稀稀落落的渔船灯火照亮着海湾,现在休渔期,略显冷清。再远就是闸坡镇,万家灯火……
万家灯火照应着港内的星星点点,在静谧中带着舒适的温暖。
第十七章:有职业钓鱼佬
靠岸。
陈远给陈欣发了定位,然后简单收拾了甲板,上岸。
陈欣他们过来的很快。
时间很晚了,但在船上的时候王鹏没吃几口东西,就去了王鹏家。
厂房后面有个大棚房子,房子的后院有一个大厨房。
林新海熟练的处理石斑鱼。
陈远,周升,陪着陈欣她们聊了会儿天,也回去帮忙了。
“这么大的石斑鱼,吃个鱼头就行了。”林新海说。
“行。剩下的鱼肉我们分一下……”陈远道:“带回家吃。”
鱼处理好,林新海将鱼头腌制了起来。王鹏拿来一个超大的蒸笼……
师母也过来了。
“师母。”陈远和周升喊道。
“哎。”徐丽霞笑着将做剁椒鱼头的剁椒拿了出来:“你们师父心心念念着要吃剁椒鱼头,想了好久了。”
陈远他们呵呵笑了笑,帮着将鱼头下锅。
王鹏和林晓月也将海螺清洗了出来,放一些生姜,加入一小碗水……
四十二斤的龙趸石斑,个头还是很大了,林新海将鱼肚这些处理了,用香葱爆炒了一大盘。
海螺也煮好了,林晓月弄了一些蘸水,王鹏拿来啤酒。
剁椒鱼头还没有好,最起码还要蒸十几二十分钟。
陈远尝了尝鱼肚,又香又脆的,再喝上一口啤酒,问:“这段时间外海有没有金枪鱼?”
“应该有。”林新海点点头。
“金枪鱼一年四季都有。只是多或者少……”王鹏说:“这个季节小型金枪鱼多,大型的金枪鱼要十月份过后比较多。”
每年冷热交替的季节,鱼群是最多的。
“找个好时间,我想去外海看看。”陈远说。
“要进入风季了,出外海要特别留意。”林新海说道。
“我们一起去嘛。钓获的鱼,我们大家均分……”陈远说道。
“出外海,几天?”王鹏道。
“最起码也得三天两夜。外海可以卖鱼不?”陈远说。这是重点……
如果不能卖鱼,最多也就是三天两夜,不然鱼获就要坏掉了。
林新海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了。你打算去哪?东沙还是西沙……”
西沙的鱼多,船也多。
东沙这边就要少一些……
不过出外海钓鱼,经验,运气,这是非常重要。
不管在哪里,运气好便能有好的鱼获。
“东沙吧。先去神狐暗沙转转,再沿着大陆架走一走。”陈远说道。
“要不要带几个钓友。万一没钓到好货,最起码将油费收回来。”王鹏说。
“神狐那边海钓,通常怎么收费?”陈远说。
王鹏道:“看舱位,大船还是小船,以及时间……三天两夜最便宜的,每人8千左右。贵的话,两万元左右,以及船长。收费方式很多样的……”
陈远的钓鱼艇虽然说荷载12人,但却只有7个床位,6个最佳钓位。要是算上长椅,那倒是还能躺几个人。
陈远的计划,出海至少三天两夜。
满载是1670升柴油,再带几百升备用。也就是2000升油……
现在的柴油大概是8.3块钱每升,带满油,那就是1万6600元。
当然了,油不可能用的一滴不剩。这个油费大概就是1.5万元。
陈远这个是钓鱼艇,虽然有稳定仪,那个舒适度和稍微大些的游艇,钓鱼艇没法比,就是比钓鱼船,也差了很多。
“我帮你运营吧,抽百分之十,怎么样。”王鹏见陈远沉思,笑着说道。
林新海瞪了他一眼,抽百分之十不算多。要是别的钓鱼艇,抽百分之二十都有可能。
“这次出海我是为了对附近海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果能在海上得到补给的话,什么时候回来我也不确定。”陈远说。
“大概时间……”
“最短三天两夜。最长,十天左右吧。具体的还要看天气……”陈远说道。
“我这边的资源多,十天左右小问题。我帮你找人,什么价位和条件,你们自己谈。”王鹏说:“时间不定的话,我帮你找几个职业钓鱼佬,让他们帮你分摊油费……他们钓到的鱼,你可以抽成。”
“最多能抽成多少。”周升感兴趣的问道。
“这些是不确定的。具体抽多少要看船,以及船长的本事。抽成通常是递加的方式,钓获越多,抽成的比例就越高。要抽成,前提是钓鱼佬赚回船费。”王鹏说。具体怎么个算法,谈出来的。
这个业内也没有明确的价格……
通常都是谈好出海多少天,多少钱。谈钓获分成,也就是职业钓鱼佬里面才有。
石斑鱼头做好了,林晓月进去烧了热油,在撒上葱花,等热油烧好淋在剁椒上面,跟着就端了出来。
剁椒石斑鱼头的味道,很顶。比剁椒花鲢好吃多了。
陈欣尝了尝味道,眼睛顿时一亮,特别美味。鱼头肉慢慢的胶质感,入口即化……
吃过饭,陈远和周升还个带了一块石斑鱼的鱼肉。
回到家,陈远将鱼肉保鲜,说:“明早我们去航校报名,你也考个游艇驾驶证。”
“你考一个就好了。”陈欣说:“考游艇驾照要花不少钱。”
“又没有让你花钱……”陈远笑着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考个游艇驾照也没有坏处。”
“嗯。”陈欣点点头,说:“你什么时候去外海,我也能去么?”
“这次就算了。”陈远说:“我们要在海上待好几天,你女孩子,在船上不方便。我估计你也受不了海上的颠簸……”
最主要的,船太小了。
钓鱼艇虽然有7个床位,但它不是有七个房间。七个床位都在一个区域,还分了上下层……
简单钓鱼艇,最主要是速度和甲板空间。船舱内部的空间,非常小。
别说带着一个女人了,就算一群大老爷们在上面,也是特别的不方便。
帮着陈欣收拾好床铺,陈远回房间洗了个澡,拿出手机开始做题。陈远要考汽车驾驶证,科目一也就是十天左右……
去远海,也是要等考完科目一之前。
而且出去一趟,陈远他们要准备的事情还有很多。不是说出去,就出去的……
第十八章:大风大浪有大鱼
天亮了。
陈远伸着腰杆起床,拉开窗帘。
外面海天一色,遥远的天空有海鸟盘旋。不过今天的风比较大,浪也比较大……
陈远拿出手机,将镜头拉到最远,拍了两张照片。
照片有些模糊,看不清楚。
陈远拿出手机给师父打了过来:“师父,今天最大风是几级?”
“中午的时候风力能到六级,也可能出现七级阵风。”林新海说:“怎么嘛,今天想出海?”
“我看到有大群的海鸟在海面上。”陈远道。
“海鸟多么。”
“多。”
林新海精神一振,说:“要出去试试?”
“走嘛。”
“喊升仔一起。”
“嗯。”
陈远穿上长袖有帽子的防晒服:“喂,快点起来,出海了。”
“这一大清早的,出海干啥。”
“有鱼群。”陈远说。
“下来了。”
陈远洗漱后,过去敲了陈欣的门,说:“我要出去了,中午的时候回来。”
“哦。”陈欣还没睡醒的样子:“出去干啥?”
“出海钓鱼。”
“我也要去……”
“今天有大浪。”
“我也想去。”陈欣说。
“今天不行,改天。”陈远说着就不理会陈欣了,再去窗户边看了看,急匆匆的下楼。
海面有大群的海鸟盘旋,说明那里有鱼,而且是大量的鱼。
陈远先去了渔具店,林新海也在这里,他买好了鱼竿……三根船竿,搭配1200J型号的电动轮,有配16号尼龙线作为主线,还有十几个铁板饵。
一套装备价格在1万元左右。
林新海也通知了王鹏准备冰块,大冰块。
在船厂旁边就有冰箱,一块冰就50公斤,总共带了4块。
“喂,飞哥,过来了没有,我们要出发了。”王鹏请了两个搬运工,帮着将冰块运到船上,打着电话。
“来了,马上到。”
“快点。”
“来了来了……我都看到你了。”
王鹏也看到了何飞的黑色皮卡车,车子开过来停在路边,何飞和他的朋友杨巡从车上跳了下来,看到运输的冰块,说:“要搞什么大动作,这么多冰。”
“我老丈人让搞的。”王鹏说:“昨晚我不是跟你说过我有两个很厉害的师兄么,他们马上要出海了,让你们过来跟着一起出去耍,看看以后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别搞我啊,今天有六级风……”杨巡说。
“中午前就回来了,没事儿。”王鹏又道:“13.7米的钓鱼艇,配备的是420匹马力进口柴油发动机,动力强劲得很。”
何飞点点头:“带这么多冰块,出去干啥。”
“听我老丈人说,船主也就是我师兄,他发现有鱼群……我们出去看看有没有金枪鱼。”王鹏说道。
南海这边一年四季都有金枪鱼,总的说来夏季相对较少。
钓金枪鱼只是其一。
有鱼群,那说明还有别的大型掠食鱼类。
陈远和林新海在渔具店里整理好装备:“师父,这些东西多少钱。”陈远说。
“没多少钱。”林新海说:“送你一根鱼竿,再送周升一根鱼竿。还有一根鱼竿我自己的……今后我也蹭你的船出外海钓鱼,你别收我船费就行了。”
“好啊。”陈远笑了笑,将东西拿到车上。
来到船厂这里周升也过来,检查了装备后,再带了一箱矿泉水,出发。
现在的风力三级左右,一阵一阵的,不过正好是涨潮的时间……从西南吹过来的风。
要是就维持这个风力,今天是钓大鱼的绝佳好时机。但天气预报说,今天的风力有可能达到七级。
钓鱼艇出了海湾,就马力全开。
陈远看了看速度,只能跑到27节。船速受洋流,风向风力等等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海面上有浪涌。
陈远给大家穿上了救生衣。
27节的速度也不慢,甚至可以说很快了。起伏的浪涌,船头乘风破浪的,撞了浪涌,溅浪花两米多高。
“这位是我陈远师哥,也是船东。这位是周升师哥……我老丈人,林师傅。”王鹏介绍道:“何飞,杨巡……可以说是钓鱼大师了,他们也有船,经常在近海钓鱼。”
“我们哪里是什么大师,就是钓鱼佬。”何飞说:“听说你们有远海钓鱼的计划,我们也想去,不知道什么价位。”
“这事情等上岸再说。”陈远道:“我们也是刚来这边,对于当地的海况不是特别了解。在这边海域,金枪鱼通常距离岸边多少米?”
“我们很少钓金枪鱼。偶尔有钓到那都是运气……我们一般就在海陵附近,跑远一些也就到镬岛,南鹏岛。那边有鲣鱼,再远一些偶尔可以碰到青甘,我还钓到过一条狗牙金枪鱼。”
鲣鱼和狗牙金枪鱼算不上金枪鱼……
何飞继续说道:“海内区域,有时候下网能捕到黄鳍金枪鱼,但那属于个例。金枪鱼活动区域,估计在一百多公里外了。一统和神狐海域听说挺多,然后就是东沙,这些是距离江阳最近的金枪鱼活动区域。”
然后就是南沙了。
总的说来,这边的金枪鱼不多。如果有丰富的经验,钓到金枪鱼不难。但要是对金枪鱼巡游习性不了解,主要就看运气。
每个地方的金枪鱼,巡游习性都不一样。然而总的来说,南海这边一年四季都可以钓到。
南海太大了,反正吧,钓金枪鱼就要去外海,大陆架边缘。
陈远和周升以前在这边做过半年左右时间的近海渔民,但时间太久了,对这边的海况也不清楚。
不过钓鱼和捕鱼其实差不多的,要会找鱼。找鱼要看洋流,海底的地形,天气等等,然后就是运气了。
出海跑了半个小时,海面的浪,越来越大了,却没有看到鸟群。
半小时,离岸20公里吧。
陈远接管了驾驶室,凭着感觉向西南方向继续航行。
在家里的时候,陈远确实看到了鸟群,当时判断应该有十几公里。可是陈远的手机拍摄,聚焦调到最远了,就只能很模糊看到黑点……
早上的时候风并不大,天气晴朗,海上能见度极高的。
而下了楼,肯定就看不到那群海鸟……
海鸟也不是固定不动的。
再跑了半个多小时,陈远看到了那群海鸟。
一大群海鸟,估摸着大几百只到一千只。这么多海鸟群聚,在国内应该是很少见的。
在距离海鸟活动区域还有好几百米,陈远打开了鱼探,发现海底已有少量游鱼。这个少量是和大群鱼比较,要是放在平时看,这个数量的鱼群已经很多。
显示器上,鱼群是沙丁鱼之类的小型群游鱼,有很大可能就是沙丁。周围还有许多体型比较大的鱼……
陈远放慢了船速,使用后驾驶位,让师父开船,他和周升出去准备好鱼竿,将铁板丢了出去。
335克重量的大铁板,挂好鱼钩后丢了出来。
船速11节左右,陈远的鱼线先放出50米,周升跟着放线……
陈远鱼线放到了120米左右,中鱼了,鱼竿大弯弓,使劲提了一下,按了收线。
周升也开始收线……
林新海开了陀螺仪,停下船,发动机也带着一些动力的,用来稳定船身。
周升收着线,也中鱼了,而且他那条鱼比较大,轮子发出了机械的声音,回线的速度也非常慢,兴奋的大喊道:“好家伙,来就中大鱼了。”
陈远的鱼线很快就收回来了,海浪晃动,即便打开了稳定仪,船身摆动依旧厉害。
王鹏趴着船边看了看,在鱼出水后,他提起铁钩准确的钩住鱼,提了上来:“我去……这么大的马鲛。”
这条马鲛鱼长度1.5米多了,特别肥,重量估计有30斤多一些。
然而周升的那条鱼开始发力了,周升放弃了电绞,人力回线。海钓重型鱼竿在他手上竟然大弯弓……
“小心断线。”陈远说。
“我感觉是旗鱼,重量绝对在一百斤以上……”周升道:“不能松线。师父,控制船,帮我收线。”
“好……你注意安全。”林新海说。
“速度慢一点。”
林新海轻轻推动油门,调转了船身方向,海狼从侧面打过来,船身摇晃的就更厉害了。不过吧,这点摇晃对陈远和周升他们来说只是小场面,周升抱着鱼竿依旧很稳,等到钓鱼艇动起来,便打开电绞……
第十九章:大马林
船动起来,配合溜鱼,收线……
这要求船长有非常丰富的驾驶经验,以及和钓手的配合。
周升以前钓到过不少旗鱼,百斤以上旗鱼的手感和现在的感觉,简直是一模一样。
旗鱼的力量很大,非常大。
自动回线的时候绞轮吃不住力,发出沉重的声音,甚至会泄力。
周升再次关闭了电绞,手动慢摇,忽然的他感觉不对劲,鱼竿吃不住力,鱼线也是,绷紧的太厉害了。
2.7米的重型鱼竿,深海垂钓巨物,也能用来拖钓。这种鱼竿在远洋钓鱼船上用的比较多。
鱼线是进口大力马,12编,10号……拉力93kg。
在林新海的配合下,收回来还有二十几米鱼线了,但在船停了后,鱼继续发力,渔轮自动开了泄力。
重型鱼竿搭配的重型电渔轮。
林新海准备的钓具,没有子线……妥妥的纯暴力。
“师父,开着船再溜一会儿。”周升说着对看戏的王鹏他们道:“你们去船尾,这是一条大旗鱼,小心它跳起来。”
钓旗鱼有一定的危险。
这个鱼的速度特别快,爆发力强,只要块头够大,短距离的爆发就能让它跃出水面两三米。再加上它的重量……要是被旗鱼刺中,不是开玩笑的。
王鹏他们远离了周升,陈远拿来捆绑好绳子的鱼枪站在周升旁边:“有多大?”
“不好估计……”周升用的是新钓具,自从南极海域回来后,他对现在的力量也没有完全适应:“估摸着,有可能四百多斤了。或者瘦一些的,三百多斤。你也注意安全……”
陈远‘嗯’了一声,水面忽然‘哗啦’一声,一条体长超过三米的大马林摇摆着身子跃出水面,然后噗通一下再砸了下去。
大马林短暂跃出水面的时间,陈远手上的鱼枪射了出去,精准刺入尾部……
“漂亮。”周升大喊。
这一切很快,电光火石间。
“牛皮了。”王鹏喊道。
陈远抓着绳子,周升抱住鱼竿,两人来到了船尾:“师父,开船溜鱼……”
\u007f林新海调转船头,推动油门,说:“刺中了?”
“那必须的。”
南极的事情过去几个月了,陈远力量增长很多,在刚中鱼的时候,感觉上有偏差很正常。
在江阳这边,大马林是可遇不可求的。上一次有人钓到两百多斤的大马林鱼还是去年了……
船速六七节,拖行了几分钟,停下船后陈远和周升将鱼拖拽了上来。
这条鱼的体长三米多,嘴长就接近半米。弄到船上鱼还是活的,林新海让王鹏控制钓鱼艇,他拿来钉子和锤子,先给大马林的脑袋上钉了一下。然后拿出小刀在鱼鳍两边各捅了一刀,最后再给鱼尾来了一刀……
做完了这些后,陈远和周升将绳子捆绑在大马林的尾巴上,两人抬着将它丢进了海里……
“这是做什么?”何飞问。
“放血。”陈远说:“船上没有水龙头,只能将它丢海里放血。”
“别引来了鲨鱼才好。”林新海说。
“鲨鱼赶过来,我一标枪干死它。”周升拿着从鱼尾上取下来的鱼枪,狠狠说。
林新海嘿嘿笑了笑,道:“回去了不。这条鱼的收获就可以了。”
风越来越大了,之前盘踞的海鸟也散了。
这是要大风起兮。
“回去了。”陈远道。
周升钓的这条大马林,估计有四百多斤。从中鱼到上岸,二十分钟左右。
周升的力气,再有林新海的驾驶技术,再加上陈远精准的一标枪。
有些可惜的是……那条马林鱼稍微瘦了一点。
根据陈远的判断,大马林品质只能算中等……
钓鱼艇拖着大马林,陈远整理了鱼竿,再抛出去一竿。
王鹏也拿起竿子,抛了一根。
这片海域大鱼还是很多,两根竿子丢出去没一会儿,就纷纷中鱼……两条大马鲛,都十几斤重的,还算不错。
大马林鱼在海里拖着三四分钟,周升就将鱼拖拽了上来。
“好家伙,这么大的旗鱼,估计四五百斤了。”林新海道。
“应该就四百多斤。”陈远说:“有点瘦。要是肥一些就好了……”
“用冰块冰着,最起码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去。”周升道。
“好。”
林新海再发动船。
风更大了,浪也更大了,天上的海鸟早就已经不知所踪。
林新海坐在船尾甲板的凳子上,开着船,一边吐槽:“这里的天气预报从来就没有准过……”
现在的风力最起码五级了,海上的浪涌也特别大。小船在大海好似一叶扁舟……
王鹏,何飞他们各自拿了一根鱼竿,继续抛竿。
现在风大,浪也起来了,船速不能太快。不过以现在的海况,二十节左右的船速想要拖钓,除非再遇到旗鱼,或者大金枪鱼……
陈远和周升将大冰块拿出来,用锉刀剁碎出冰渣铺在船尾甲板上面。
鱼太大了。
钓鱼艇有个冰箱舱,长度只有1.5米,宽度接近1米。放不下这条鱼……
陈远和周升两个大力士,干活的速度再次惊呆了几位老铁。闲着杨巡想来帮忙,发现他要是过去了,只能帮倒忙。
而且船身摇晃的厉害……
很快,陈远和周升就在船尾甲板最后面铺上了一层冰,将旗鱼抬了上去,再用锉刀将另外两块五十公斤的冰块锉下来,冰敷在大马林的身上。
风越来越大了。
“别钓鱼了。”林新海喊道。
“马上……”王鹏,何飞,他们没有拖到鱼,将鱼竿收了起来,回去了船舱。
陈远和周升也回去了船舱,坐在最后面。
“喂。”林新海拿出了电话,特别大声的,几乎是用喊的说:“阿涛啊,大马林要不要。”
“要啊,多大。”
“400斤左右。”
“你开玩的吧,哪里搞的?”渔排老板郭涛问。
“我们刚钓到的,才拉到船上。”
“400斤?”魏涛再问道。
“400斤左右。现在的大马林什么价位?”
“不知道。我这里没收到过大马林……是蓝马林吧?”
“好像是。”
“去年我知道有一条330斤左右的大马林,成交价是7.5万。还有一条270斤的大马林,1.3万元……”
价格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肥瘦,以及鱼有没有处理好。
“帮我们联系一下买家。”
“行,你发两张照片给我,我帮你问一下。”
林新海说着将手机递给陈远:“拍两张照片,我发给魏涛,让他帮着找买家。”
国内鲜活的大马林很少,基本上都是冷冻。
这些稀有的大鱼,能不能卖上好价钱要看鱼的品质,以及钓上来后处理的是否得当。再就是看买家……
如果卖给渔排老板,或者卖到水产市场,价格都不会太高。
陈远让周升过去躺着,用周升做参照物,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将手机给了林新海。
第二十章:9万
风大,浪也大。
钓鱼艇绕了一大圈,跑了有两个钟头,这才回到港湾。
回到闸坡十一点过了。
港湾里面风平浪也静,就好像外面的喧嚣全与我无关。
钓鱼艇停靠,大马林上敷着的冰渣全部融化了,只剩下一些比较大的冰块。
魏涛站在岸上,旁边还有几个穿着很讲究的男人。
魏涛跳到船上,看到鱼,道:“嚯,真有四百多斤。哪里钓到的?”
“大帆石那边。”林新海说。
“牛……这么大的风,跑那么远。”魏涛竖起大拇指,给林新海介绍了几位老板。
三个人。
一个是东方秘境度假村老板,另外两个是海鲜店老板,其中一个陈远他们认识……就是昨晚高价买走大鳗鱼的老板,罗文。
三人也都来到船上,检查起这条鱼。
在发现鱼身周围只有很少的血水,罗文道:“这条鱼没有放血?”但是又不对,鱼尾巴明显割过刀,鱼鳃也割过……
“放血了。”林新海说:“专业级别。”
“海哥以前是远洋渔民,这两位陈远和周升是海哥的徒弟,处理大型鱼,他们绝对是专业的。”魏涛说道。
像这么大的鱼,如果是冷水海域,拉上来之后要先活着拖十几分钟,然后再放血。
但是在这边,现在是夏天,海水温度高……再一个有食肉鱼,陈远只敢杀死放血后短时间的拖行。
不过这边海域的鲨鱼,应该不多。这次给大马林放血也非常顺利……
等几位老板看了鱼之后,陈远和周升将大马林翻面,几人继续观察。
这么大的大马林,很罕见。
最近几年不说江阳这个地方了,就在广东……都没有人捕获过这么大的大马林。要是去渔博会的话,价格可以看到十万以上。
但最近没有渔博会……
鱼的两面大家都检查过了,非常漂亮。
度假村老板说:“我能给到一百三。开鱼后,上等肉质我再加一百。”
另一位海鲜店老板也报了价:“一百八。”
罗文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他的客户,说:“等我几分钟……”罗文打了几个电话后,道:“两百。”
都是一口价,没有人加价。
林新海看了看周升。
周升轻轻点头,看向陈远说:“你觉得怎么样?”
“两百元,差不多了。”陈远道。
这条鱼或许可以卖的更贵,但是他们没有销售的渠道……
“成交。”周升对罗文道。
罗文笑了笑,说:“除了这条鱼,你们还钓到别的没有?”
“还有几条大马鲛。”周升说。
“行吧,我的车子过来了,帮我装车上。”罗文拿着手机,再看了看这条大马林。
罗文的车子是一台冷冻车,他昨天过来的,在魏涛这边进货……东西早上就装好出发了,听到有一条400来斤的大马林后,又调转车头返了回来。
陈远和周升将鱼抬到岸上,装车上来到附近的海鲜批发称重。
不远的路,吸引了很多围观的人。
称重后,441斤。
在鱼上船后,陈远和周升估计这条鱼也就是四百斤上下。
441斤,还算不错。
3.6米的长度,441斤的重量,中等偏上一点点。总的来说,这条鱼还是偏瘦的……
那个度假村老板报价一百三,开鱼开肉质。如果是上等,那就是230元1斤。
就为了三十块钱差价赌肉质,没必要。再说了,他们也能看出这条鱼的肉质一般,更不敢赌。
这条鱼要是超过了五百斤,陈远他们的要价肯定就是三百元往上。
在看到鱼的重量后,罗文笑了,说:“8万8200元,我给你们9万,今后要有好货记得联系我。”
“行。”周升接过了九捆百元大钞,笑着点点头。
鱼装到了车上,围观的人群纷纷议论着,也就散了。
回到车上,周升给了陈远三捆钱,又给了林新海三捆,说:“今天发财了,一个早上赚三万元,这边的鱼,真特么贵。”
“四百多斤的大马林,好几年才出现一条。”林新海说着将钱还给了周升,道:“我不差钱,这些钱你们两个分。”
陈远还了两万回去,留下一万,说:“我拿一万块钱当做油费,剩下的你自己收着。”
“这怎么好意思,不可以的……”周升嘿嘿笑着扯皮了一会儿,道:“你们要是不收着,我今后就不跟你们出海了。”
“那……我收一万好了。”林新海道。
“今天用的鱼竿,师父买的。”陈远说。
“送你们的鱼竿……”
“拿着吧。”见周升再将钱递了过去,陈远帮腔着说道。
不能总是占师父的便宜,今后大家相处的时间还很长。
扯皮了好一会儿,林新海终于收下了钱:“行吧。”林新海笑了笑,将钱丢在了中控台的箱子里面,说:“这出海几个小时,收入好几万……钓鱼还是很有前途的嘛。”
“我今天是看到了盘旋的海鸟,想着出去碰运气。”陈远笑着说:“没想到运气这么好。”
早上他看到海鸟的第一时间,想着的是有黄鳍金枪鱼。在某些情况下,黄鳍金枪鱼也会出现在近海……但其实也不算近,来回就跑了三个钟头,离岸几十海里。
师父收了钱,周升将陈远先前还回去的两万也塞给了陈远,道:“我想了想,自己经营钓鱼艇没啥前途,还是跟着你混比较好。我打算入股你的钓鱼艇,你还会要我的吧。”
“要,当然要了。”陈远笑着说。
“我投钓鱼艇一半的钱,占百分之四十股份怎么样。”
“百分之五十吧,平分。”
周升摆摆手:“占百分之四十,我已经是占便宜了。”
陈远在远洋船队的时候,拿的工资近乎是周升的两倍,最主要还是他能找到鱼。
这个能力不知道是运气还是技术,反正就很玄乎。
不管是钓鱼还是捕鱼,会找鱼的人,都是YYDS。
周升之前的想法是他爸妈过来后,他单独买一艘钓鱼艇,或者渔船……然后家庭捕鱼。
但这几天考虑了一下,爸妈跟着一起出海捕鱼,太辛苦了。船上的颠簸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
再就是钓鱼或者捕鱼,都需要配合。
陈远是希望周升入伙的,他们两个一加一的作用绝对大于二。更何况两人现在都异于常人,而且这么多年的情谊,还是经过考验可以生死相交的兄弟,哥们儿。
经过了南极海域的事情,陈远对大海有了莫名的敬畏和恐惧。有周升一起出海,陈远心里也会踏实很多。
“师父,我们的钓鱼艇,你要不要也参一股。”陈远说。
“等你们准备换大船的时候再说,现在这艘钓鱼艇太小了……”林新海笑着道。
第二十一章:钓位费
船厂休息区,王鹏泡了茶。
“考虑的如何了。”
何飞点点头,陈远,周升,还有王鹏的老丈人,他们三人配合近乎完美。
林新海驾船,竟然能在大风大浪中配合周升溜鱼。
周升更变态,力气超级大,四百多斤的大马林,在他手上就跟玩一样。
如果说周升用的是生产型远洋重型鱼竿,何飞觉得……那条四百多斤的大马林,估计四五分钟就能被搞到船上。
太残暴,也太暴力了。
船主陈远的力气也很大,再就是神乎其技的一标枪,完美。
总的来说就很牛批。
“要是价位合适,我们肯定愿意跟着出去。”杨巡说。
何飞也点点头,道:“试试。钓位费,三天两夜的话,最多5000元1人。”
“价钱等陈远他们过来后再谈。”王鹏想了想,说:“这次出去最起码会到神狐海域,船速三十节,13.7米的钓鱼艇,来回一趟要多少油费你们能算出个大概吧。5000元一个钓位,怕是有点少。”
“柴油机,又不是汽油机。如果只在神狐海域那边,我们两个人就是1万元了,差不多足够油费。再说那艘钓鱼艇有六个钓位……”
“虽然是柴油机,但配置不低,速度也不慢。另外还有游艇才给配置的稳定陀螺仪。”
陈远的钓鱼艇,马力全开,每小时大概是88升柴油。无风无浪,天气良好的情况可以跑到30节,这是最佳状态了。
当然,如果是顺洋流,又顺风,速度还能快一些。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最大马力取个平均值,每小时也就27节的速度,大概是50公里每小时。如此,每公里油耗1.76升。
巡航速度,取平均数值的大概是20节,也就是37公里每小时,每小时油耗大概是55升……每公里油耗就是1.5升。
这个每公里油耗是天气比较良好的状态。
从海陵到神狐海域……直线距离270公里左右,实际过去的话,通常按照280公里计算。
前往神狐海域,至少需要420升柴油。这就是3800元的油费了,但是要考虑洋流和别的因素,因为要算成4000元的油费。
三天两夜,船不可能停在一个地方不动。船上还有发电机……这来回一趟,最起码要准备1.2万元的柴油。如果要去一统,或者东沙……再就是跟着大陆架跑了一跑,待个四五天,油费得两三万。
海上可以加油的。
就是油费比较贵……
……
车上。
陈远也和周升说着下次出海的钓位费。
带人出海,收取一些油费。并不是每次出海都能撞狗屎运……
特别是跑外海。
今天那条四百多斤的大马林是运气。在江阳这边的海鱼钓到四百多斤的大马林,估计就跟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
这次出海预定人员,陈远,周升,林新海。
林新海对钓鱼的兴趣不是很大……
“师父,下次出海您跟着一起去,算你两千元1天,怎么样。”陈远说:“或者你参与分红。”
“参与分红,拿几个点?”
“二十。”陈远道。
“这么多啊。”林新海笑着摇摇头,道:“游艇请船长,一天也就七八百。你们给的太多了。”
“您不是我们师父么。”陈远说。
林新海也得赚钱,也得养家的。
这次出海能找到人分摊油费,或者油费全部他们出,那么这次出海肯定赚钱,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请船长一起出海,两千元1天的价格确实高。不过这也是暂时,今后陈远他们自己拿到驾驶证,就不请人了。
“每天一千二,或者盈利的百分之十五……”林新海说:“你们也别因为是我徒弟就给我高价,我的这个报价已经是非常高了。”
“行。”陈远道:“按天结算还是分红,等我们回来计算后再决定。哪个多,给您算哪个。”陈远笑着道。
林新海笑了笑,也没有太过在意。
周升暗自给陈远竖了个大拇指。
有林新海一起,这次出海会简单很多。
陈远他们是刚来这边,脚跟都没有站稳的人……在他们即将前往的海域,就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如何在海上获得补给,他们都不知道。
有林新海带着,他们也能更快进入这个行业。
再就是从感情上来说,两人也是打心里敬重林新海……
几句话的工夫,车子到了船厂。
林新海说:“这次出海我们仨。再搭载几个钓客?”
“最好是四个。”陈远道:“要是四个人的话,来回油费就不用自己花钱了。要是谈的好……还能赚一些钱。”
林新海呵呵笑着看,看了看陈远,说:“有那么一点船主的味道了。”
“我觉得,就咱们三个出海也不差。多钓一些鱼就是了。”周升说。
“可以包赚的生意,为啥要冒险。再说了,钓鱼这个事情运气是非常重要的。”
林新海也说:“经营钓鱼船,能不亏本最重要……再就是出海一趟的油费并不低,你敢保证鱼获一定能值回油费?”
周升还想说什么的,陈远拍了一下他,道:“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慢慢来。”
周升想了想,耸耸肩:“行吧。”
来到船厂。
“师哥,卖了多少钱?”王鹏问。
“九万元。”周升道。
“牛笔了。”王鹏羡慕的道:“对了,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出远海?”
“最近几天的海况不是很好。等这阵子的风期过去了……月底的时候,要是天气良好的话,就出去。”陈远说。
陈远和周升要考汽车驾照和游艇驾照……
游艇驾照还没有去报名呢,先过了科目一再说。
另外就是要等钓鱼艇上牌子。
没有牌子,跑去外海要遇到点什么事,呼叫救援都麻烦。
差不多也就是十天后,看天气。
“出海费用怎么算?”何飞问:“还有出海钓鱼的时间?”
“三天两夜,每个钓位六千元。每天停船钓鱼的时间,至少有五到六个小时。三七分肯定会停船钓鱼的,晚上要休息,再就是休息的时候也可以钓鱼……时间上不固定。”陈远想了想,又说:“我们不会停在一个地方等鱼,而是会去找鱼。”
三七分是潮水,退潮三分,涨潮七分。这个两个时间点最好钓鱼……
“能拖钓么?”杨巡说。
“两个拖钓位置,你们要使用的话,费用得单独计算。”陈远说。
“这……多少钱一个小时?”杨巡说。
“每小时1500元。”
杨巡深吸了一口气:“这么贵。”
“1500元,每小时油费。”陈远道。
“拖钓不用那么多油……”何飞说。
这个收费,太贵了。
“一条鱼就回本了。”周升笑着道。
何飞讪讪的笑了笑,说:“这个价钱有点高了。我们不如坐大船出去……三天两夜,有单独卧室,大概也就是四千块钱。”
“价格上没有办法,现在的油费那么贵。”陈远说:“你们要是坐观光钓鱼船出去,价格虽然便宜一些,但是想钓鱼回本,并不是很容易。”
“拖钓便宜一点吧。”杨巡道:“1500块钱一个小时,真心有点贵了。”
陈远说:“我们也是为了赚钱……这样吧,拖钓800元一竿,一小时。”
听到这,何飞倒是可以接受了。
800块钱一个小时的拖钓,虽然贵,但可以接受。
“钓到的鱼获如何处理?”何飞说:“三天两夜,我们自己带的冰块早就融化了。”
“我们会在钓鱼艇上安装一个冰柜。如果鱼获太多的话,我们直接在海上卖掉。”陈远说:“这次出去看鱼获。鱼获不多的话,三天两夜就回来。要是鱼获多,就在海上多待几天……每天鱼获加起来要是超过1万元,就算多。”
“可以。”何飞点点头。
何飞他们是职业钓鱼佬,出海钓鱼就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观光。
“这次出海几个人?”
“七个。”陈远道:“你和杨巡要是去的话,我们这边再找两个人。”
第二十二章:改造钓鱼艇【求推荐,求推荐】
海钓成本有高有低。
这个不是看船的大小,而是看马力。
船的马力越大,油耗越高,费用就越高。
费用基本谈妥了。
每个钓位6千元,三天两夜。在此基础上,每多停留一天,加500元的费用。
拖钓费,海域的不同分别是800元,500元,每小时。
最后还有一条,利润超过五千元的部分,陈远他们要抽百分之二十。
这个利润是扣除他们出海花销后的。何飞和杨巡两人一组,也就是他们要赚够了1万元,多出的部分才给陈远他们提成。
何飞看过他们规划出来的大概航海图后,表示没问题,支付了三千元定金。
外海钓鱼运气很重要,甚至于一条鱼就能值回船费,这种不多,但也不罕见。陈远他们又不是观光钓鱼船,而是会主动寻找鱼群的。
谈妥后,陈远他们在王鹏这里吃了午饭,顺便商量给钓鱼艇安装一个超低温冰柜的事情。超低温冰柜,最低温度要达到零下八十摄氏度。
除了冰柜,还要给船舱内安装一个空调。
“冰柜有两个方案。一个是安装2长度的冰柜,去掉驾驶舱的一排座椅。另一个方案是将船尾甲板的冰鲜舱和1号活鱼舱改成冰柜,但是要刚好符合尺寸的冰柜,需要定制。”吃过饭,王鹏拿着尺子来到钓鱼艇,量一下尺寸。
在钓鱼艇上装一个冰柜,说简单也简单,说难,它也难。
陈远要求的冰柜至少有900升,要是弄不好,等冰箱装满东西后,会破坏钓鱼艇的稳定性。
也就是这艘钓鱼艇比较宽,才有比较好的改动空间。
“改为冰鲜舱和活鱼舱。船舱内的空间本来就比较小了,不好改。”陈远说。
“那要不要换发电机?”周升问。
“不用。这艘钓鱼艇的发电机很大了,我都想让你们换一个小一些的发电机,35kw的发电机有些浪费。”王鹏说道。
不过这艘钓鱼艇的船身周围有内嵌灯,这是用来海上夜钓的。35kw的发动机,也不算浪费。
“定做冰柜需要多久?”
“时间不确定。我先研究一下有没有现成的同尺寸冰柜……如果没有,再定制。如果定制的话,最快也需要时间。”
最后就是空调的事情了。
再钓鱼艇上按照一个空调还是很简单的……
现在是夏天,要是没有空调,晚上要在海上过夜,就很难了。
谈完了这些,周升也洗好了钓鱼艇的甲板,就拉着陈远去了银行,将入股的钱转给陈远。
161万元的钓鱼艇,陈远收了周升80万。
陈远占百分之六十股份,周升占百分之四十。
“我想,等我们拿到游艇驾驶证,我们可以自己开船出海……就凭我的本事,钓不到鱼,还不能下海射几条回来么。”周升说。
“国内海况不比国外。”陈远耸耸肩,说:“自己做船主,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不着急,慢慢来……”
骑着车子回到家,叫上陈欣和周兰,前往海事学院报了名。俱乐部也可以报名,但费用要高一些。
考游艇驾照和汽车驾照不一样。
汽车驾照是随到随学,游艇驾照要等至少十几个人,开一个班……
上一个班才开课两天,陈远他们有得等。
“今天出海就钓到一条马鲛?”回来的路上,陈欣问。
“钓到了三条马鲛。”
“鱼呢?”周兰说。
“一条给师父他们了。还有一条给了别人……”陈远说:“那条马鲛十几斤,你们吃得完么。”
周升嘿嘿笑着,说:“我还钓到一条四百多斤的大马林。”
“四百多斤?”周兰正在开车,转头看了过来:“比我还重……”
“一脸没有见过世面的表情。”周升一脸黑线,看着他妹,说:“我钓到过最大的旗鱼有六百多斤。”
“大马林是什么鱼?”
“老人与海,知道吧?”周升说。
“知道……没有看过。”
“里面的那条大鱼就是大马林。”
“鱼呢?”陈欣问。
“卖了。”
“四百多斤,卖了多少钱。”
“九万元。”
“才九万?”
“才九万……”陈远无语的看着妹妹,说:“你打一年螺丝能不能赚到九万?”
陈远的这个话,不仅戳到了陈欣的痛楚,也是戳到了周兰。两个人瞬间就不好了……
周升嘿嘿笑了笑,说:“九万块钱不少了。送我们去驾校,我们过去学车。”
“不是要等科目一过了再学么。”
“早点学,早点考。”陈远道。
海陵驾校这里学车的人很多,多是年轻人。
陈远让陈欣她们在车上等着,就和周升过去联系了教练,很快地,被安排到车上。
他们两个很少接触汽车,先从油门,刹车,离合这些开始。
看陈欣和周兰都会开车,很简单的样子。但是陈远和周升上手后,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车子,再就是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力气……
发动车子,松离合,多次熄火。
练了一个下午,陈远他们终于可以开着车子绕场地跑,但是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这些,还没有接触。
回到闸坡,陈远给林新海打了电话:“师父,晚上出来吃饭,喊师娘一起。”
“吃啥?”
“随便,你们选。喊上王鹏一起哈。”
“吃火锅嘛。”林新海道。
“好。”陈远笑着道:“我也好久没有吃火锅了,位置在哪。”
“才五点过,现在就过去?”
“过去坐着慢慢吃。”
“行。”林新海说着挂了电话。
陈远收到林新海发来的地址后,将地址给了周兰。
这家火锅店装修的不错,菜品也多。
肥牛三十几块钱一盘,分量挺足。生蚝三块钱一个,个头不错。海鲜种类很多,价格也合适。
陈远他们过去要了一个包间,再点了一个鸳鸯锅,有清汤和红汤。周升带着周兰出去点菜了……
陈远也和陈欣在一起,去外面看海鲜。
“生蚝才三块钱一个,好便宜啊。”陈欣说。
“少见多怪。你去养殖场,几十块钱能买一麻袋。”陈远看到有鲜活的帝王蟹,说:“吃帝王蟹不。”
“350元?1斤还是一只?”
“1斤。”
‘1斤’两个字比较小。
现在的帝王蟹比较少,而且是活的帝王蟹,这里又是火锅店,350元1斤还是差不多的。
如果是帝王蟹捕捞季节,鲜活帝王蟹应该也就一百多块钱1斤。不同的季节,相同的海鲜价格差别很大。这就和反季节蔬菜一样……
第二十三章:油耗的问题
陈远他们提前过来,点了满满一大桌的肉,海鲜。
在包厢等了一会儿,林新海他们这才过来。
“今天我沾了周升的光,小发了一笔。”陈远指着桌上的菜,笑着说:“看看还想吃啥,再点一些。”
“够了。”林新海笑着说:“要是不够,我们再点。”
服务员端来了几桶扎啤,陈远起身接过,给林新海和徐丽霞满上,这才回来自己的座位:“师父,今天就别灌我们酒了,大家随意的吃喝。”
“哈哈哈……好。随意的吃喝……”林新海给清汤锅里丢了一些蘑菇,蛏子,花蛤,还有大虾和螃蟹这些。
林新海吃的清淡,不像是陈远他们,可以说是无辣不欢。
周升举起啤酒:“我们碰一个吧。”
“走一个。”
大家举起杯子,喝了一大口。
“师父,钓鱼艇的牌子什么时候拿回来?”陈远说。
“过几天。”林新海道:“怎么嘛,着急出海?”
陈远摇摇头,说:“我们在想给钓鱼艇取名字,我觉得升远号比较好。周升觉得远升号比较……”
“升远和远升,差不多。”
“我觉得他的名字应该排在前头,他年纪比我老,又是大股东。”周升说。
“我去……我年龄比你老,我就大你11天。”
“11天也比我老。”
“看看长相,我多嫩的。”陈远说着烫了一块肥牛,涮两下开吃,说:“就跟这个牛肉一样嫩。”
“你要恶心死我了……”
大家说说笑笑着,又聊起了哪里的鱼比较多。再聊起了些以前捕鱼的事情……
江阳就有两个大型渔港,周边还有几个大的渔港。
早些年穷,没能够保护好海洋资源,对于渔船的管理特别是特别规范……各种绝户网。这就导致近海资源真的差一点绝户了。
现在,近海的资源才在一点点的恢复。
近海区域哪里的鱼多,这个真不好说。
不过一百海里内,适合海钓的地方倒是有那么几个。近的地方有鹏岛附近,再远一些有帆石海域……七洲列岛距离也不是特别远,然后就是大陆架边缘位置了,那里有一些暗礁。大陆架边缘属于外海……
总的来说,这边的鱼比较少。和智利外海渔场没法比……
陈远他们以前的船队主要就在智利外海捕鱼,偶尔前往南极海域捕捞磷虾。还有就是完成作业任务后,可以去南太平洋海域碰运气,捕捞那些名贵的鱼类。比如金枪鱼,以及一些垂钓鱼种。
在南太平洋的孤岛附近,或者暗礁周围钓鱼,就很容易。每次都有非常不错的收获……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陈远现在是船主,船又是一艘二类钓鱼艇,航程有限,油耗还高。
“你们以前待的渔船,多大?”陈欣问。
“两百多吨。”
“怎么才两百多吨?”周兰看了过来,道:“我哥说,你们的渔船有五千多吨?”
“五千多吨那是母船。”陈远笑着道。
周升也笑了笑。
“两百多吨的渔船可以跑智利那边去?”陈欣觉得两百多吨的渔船太小了。
陈远说:“两百多的渔船不小了,长度有差不多36米。想想嘛,一层楼房的高度是3米左右,36米……要是将渔船立起来,最起码也是十一二层楼房的高度,不小了。”
“你的钓鱼艇就那么耗油了,远洋渔船能赚钱么?油费是不是太高了,在海上,又如何补给?”陈欣特别好奇。
“我们以前那艘渔船,大概也就是四百多匹马力。”陈远说着:“渔船的速度不快,而且要远航的话,船要顺着洋流走。渔船的速度估摸着也就是十二三节……说起来还没有我的钓鱼艇油耗高。”
油耗主要看功率。
远洋渔船配备的发动机,主机功率通常也就是三百多千瓦。顺着洋流走的话,主机又不用开到最大……
“在海上一待就是几年,怎么补给的?”陈欣问:“真就几年时间不上岸?”
后面一个问题,不仅陈欣他们好奇,林晓月也好奇。
林新海在家里很少说起远洋的事情……
周升看着陈欣,说:“刚才不是说过了么,有母船。母船也叫基地船,我们拿下小渔船捕获的海鲜就送去母船上加工,再运回国内。除了有母船,在海上也能联系到补给船,补给船可以补给物质,加油。”
远洋渔船一出海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么长的时间肯定需要补给的……
当然了,大型的,单独出动的捕鱼船也有。但那样的捕鱼船却是少数,非常少。而且大船上的工资没有小船上的工资高……
所以说,陈远的那艘钓鱼艇,420匹马力,这个马力着实不小了。油耗也高……
“那不是说你的钓鱼艇比远洋渔船的油耗还要高?”陈欣说。
“嗯……”陈远‘嗯’了几秒钟,说:“远洋渔船如果马力全开,肯定是远洋渔船的油耗要高,而且高得多。发动机不一样……”
周升笑着耸耸肩,说:“不好计算……不过吧,要是就使用时间来说,相同时长,我们钓鱼艇的平均油耗,肯定是要高一些的。”
但是,对于二类钓鱼艇来说,有着最高30节的航速,每小时油耗不到九十升,算是非常不错的了。这也是为什么其他相同尺寸相同外形钓鱼艇新艇只要六七十万,而陈远的这艘钓鱼艇,二手……却还要一百六十一万。
就比如之前也看过的一艘差不多长度的钓鱼艇,长度是13.1米,宽度2.85米……搭配两台250匹马力本田发动机,最高航速是38节,而价格只要65万,新船,三类钓鱼艇。那艘钓鱼艇的油耗,马力全开每小时大概是150升左右,汽油。
林新海之前吐槽过陈远他们的钓鱼艇速度太慢。
陈远也想要高速钓鱼艇,但是出海的成本太高了,开不起。
一顿火锅吃到天黑,林新海喝的有点多,脸发红。
陈远喝了两大桶扎啤,除了肚子胀,没别的感觉了。
散场后,周升也没有喝过瘾的感觉,对陈远道:“酒吧,接着喝。”
“走嘛。”
第二十四章:出发前的准备
又来到海边别墅酒吧。
一瓶威士忌,两盘坚果,一桶冰块……
陈欣和周兰刚才没有喝酒,来了酒吧,周升给她们倒了一些。
“别喝多,不然明早起来要头疼。”陈远看向陈欣,说。
“嗯。”陈欣点点头,打量这里的环境。
环境非常好,旁边就是沙滩,还有移栽过来的大椰子树。
海风徐徐吹拂过来,带来淡淡的海洋气息。
对内陆人来说,对于大海,多多少少有一点好奇,有一些向往。
坐下来吹吹风。
酒只喝了小半瓶,时间不早了,没有喝完的酒存在了这里。
第二天,陈远他们早上去学车,下午去船厂检修钓鱼艇。
陈远和周升虽然没有管轮证,但实操经验丰富。可以这么说,普通远洋渔船的任何职务,陈远他们都能胜任。包括船长……
陈远的这艘钓鱼艇是内置发动机,需要拆掉后甲板。发动机之前检查过的,几乎全新。这次换机油,全身保养。
……
时间一晃,到七月份了。
陈远他们成功考过了科目一。
科目一是笔试,很简单,陈远和周升一次就过了。
从考场出来,周升坐上陈远的电瓶车,牛皮哄哄的道:“太简单了,完全没有难度。”
“科目一能有多难。”陈远说着扭动了车子的电门,前往闸坡港。
天气预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天气很好,没有大风大浪。
出海的工作已经准备好了。
来到船厂,陈远他们和王鹏打了个招呼。
“物资都齐全了?”陈远说。
“齐全了。我老丈人采购的,你们看看还差些什么。”王鹏带着他们去了海边的小仓库。
陈远和周升开始清点东西。
有一个电池炉,一个电饭煲,大米一袋,矿泉水六桶……各种调味料……甚至还有两包火锅底料。
“还有肉,在冰箱里面。”王鹏说。
“行……”陈远清点了物资,这些东西足够七个人五天以上所需。
再就是去外海,他们是去钓鱼的,食物这块肯定不缺。准备这些就是为了以防万一而已。
“冰箱和空调多少钱,我转给你。”陈远说。
“总共一万八。”王鹏说着要拿清单给他们看:“空调是1.5匹的。冰柜1550升……我这里还用了些别的材料。”
陈远摆摆手,将钱转给了王鹏,说:“提成的那块等我们回来后给你。这次出去鱼获要是好的话,我们会多待两天。”
“我给你们开玩笑的,不用。”王鹏笑着道。
“你给我们介绍的客人,这个中介费肯定是不能少的。”周升也说道。
“我真是开玩笑的。”王鹏说:“闲着的时候我也喜欢出去钓鱼,今后要是在近海钓鱼,你们免费给我一个钓位嘛。”
“一码归一码。中介费你要收,免费的钓位也有……”
“那就是不拿我当朋友了。”王鹏装作生气的道:“之前真就是开玩笑。其实我认识的职业钓鱼佬不多,今后将他们都介绍给你们认识后,你们便单独联系……而且,我要是收了你们的中介费,我那老丈人不得打我脑壳。”
周升哈哈哈笑了笑,道:“行。”
陈远他们将东西搬到了船上,正准备给林新海打电话,他开着车子过来了,后面还跟着一台加油车。
这艘钓鱼艇买回来,林新海在珠海那边给钓鱼艇加满过一次油,之后就没有加过油了。
这段时间钓鱼艇也不是一直停在这里的,期间出去过几次。
一次是出去钓鱼。
再就是钓鱼艇的冰柜安装好了之后,在柜子里装满东西出去了几次,检验加装冰柜后,在满载的情况下,船身的稳定性。
冰柜重量好几百斤,装满的话,能装一吨出头。这船身要是不稳,去了外海可不是闹着玩。
“师父。”陈远和周升喊道。
林新海应了一声,道:“加油车过来了。我还买了4个50升的油桶,够不够?”
“够了。”陈远说:“海上补给的事情,联系好了吧。”
“联系好了。”林新海竖起个大拇指,表示没有问题。
钓鱼艇的燃油舱容是1670升,里面还有一些油,总共加了1589升。另外再带了200升……
也就是说总共加了1789升的柴油。
柴油价格经常变动的,船用柴油也分低速和高速……
低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油,粘稠度比较高的。重油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便宜。
而高速柴油船用的柴油,价格要高一些。
1吨柴油是大概是1176升。陈远他们钓鱼艇用的柴油和汽车柴油差不多……1吨的价格9283元。
平均下来,每升7.9元的样子。
钓鱼艇上,总共一万四千块钱出头的柴油。这个价格要比加油站的便宜很多。
准备工作做好,陈远就电话联系了乘客,约他们出来吃糖水,再说一下出海的注意事项。
陈远他们这边三个,再加上四名乘客,总共七人。
乘客分别是:何飞,杨巡,张成,孟建山。
何飞和杨巡就不多说了。
张成,之前在渔排请过陈远他们吃饭的,然后一起出去钓了会儿鱼。
张成有个朋友叫郭浩,他容易晕船,不敢去外海。孟建山是张成的表兄,资深钓鱼佬,还是个UP主。
陈远看过孟建山发布在B站的视频,账号名字叫‘大山海钓’,有一万多粉丝。
一万多粉丝的UP主,应该是没啥名气的小UP主。
老街的老字号糖水铺子,陈远他们过去的时候,何飞他们已经到了。
“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明天早上六点钟出海。”陈远说:“先再说一下价格,基础价位是6千元,三天两夜。如果鱼获多,就会在海上多停留几天……今天是2号,明天3号出发,如果鱼获不多,5号就回来了。鱼获多的话,天气条件又好,最晚是10号回来。在海上多待一天,每人多收500元。”
“了解。”何飞。
“没问题。”孟建山。
杨巡和张成也点点头。
“拖钓费,分海域,一个钓位分别8百,5百,每小时。暗礁周围拖钓的价格贵,大陆架沿线拖钓费便宜……”
这些东西陈远他们之前就说过了,再说一遍,几人也都点了点头。
“我们要不要买一份保险?”张成问。
钓鱼艇的牌子已经拿了下来。作为经营用途的海钓船,且资质齐全,所有手续也都办理了下来。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保险……
别看钓鱼艇不大,一年的保费11万多。这里面有包括乘员意外的理赔……
“保险不用单独购买。”周升说:“如果你们自己也有买保险的,当然更好。”
一切谈妥,陈远再说了一下去外海钓鱼要准备的东西:“钓具这些自己准备。我们船上也有备用的钓具,不过要花钱。”陈远说着笑了笑,道:“伙食这块我们准备的蔬菜不多,但有足够的肉食……再就是钓上来的鱼。要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明早六点钟在船厂集合,出发。”
“行。”
“没问题……”
第二十五章:出发
给何飞他们交代清楚后,陈远和周升来到钓鱼艇上,再一次清点物资。
“20个铅坠,应该是够了吧。”周升说。
“再准备一些。”陈远道:“这些铅坠有点小。”
这些铅坠都是林新海准备的,10个350克,10个500克。
外海钓鱼,铅坠小了沉不到底。
来到渔具店,陈远他们再买了三十个铅坠。最大4千克,还有3千克,2千克……等等的铅坠,都准备一些。
再就是鱼钩,有吹筒串钩,深海串钩……再多准备两个鱼竿的电动轮。
好的电动轮价格不便宜。
林新海之前送给陈远和周升的重型船钓竿,上面配的电动轮八千多块钱一个。
海里的鱼力气很大。
不说几百斤的巨物了。便是几十斤一条的鱼,对很多钓鱼的人来说,如果不用电轮,那都是不小的挑战。特别浩力气……
而上了百斤的大鱼,在水里面的力量就非常夸张了,感觉就像是拉着一头大肥猪。出外海钓鱼,基本上就奔着大鱼去的,装备要是差了容易出问题。
陈远和周升再三确定物资后,这才回了家。
晚上没出去浪,早早的睡觉休息,第二天一早,五点钟,陈远就起来了。
陈欣起来也很早,听到动静后开门看了看,见陈远收拾好要出去了,说:“哥,出海注意安全。”
“嗯。”陈远笑着点点头:“游艇班要是齐了,你和周兰先去学着。”
“好。”
“爆护哈。”陈欣笑着道:“是这么说吧,就是说钓到特别的多鱼。”
陈远点点头,笑着背上渔具包:“我出去了,在家照顾好自己。”
陈欣‘嗯嗯’了几声,点着头。
出门给周升打了电话,他也起来了,两人在地下车库汇合。
浪里小白嫖坐着陈远的车子,双手一把抱住陈远的腰:“好紧张……”
“我尼玛。”陈远一头黑线:“你狗日的……手。”
“嘿嘿嘿……你说,这次出海,船客们要是赚不回船费,咱们这个招牌是不是就搞砸了。”周升道。
“三天两夜,六千块钱的船费都赚不回来,那以后就别经营钓鱼船了,改成捕鱼船。”陈远说:“给师父打个电话,问他吃不吃包子。”
“OK。”周升说着就拿出手机,给林新海打了过去:“师父……我们出发了,您吃包子不……行……船厂见。”
陈远他们要经过镇子热闹的街区,顺手就买了早餐。
要出海,最好别吃油腻的东西。林新海要了几个馒头,再加一杯豆浆。
陈远和周升不晕船,他们有喜欢吃肉,就都拿了包子。
来到船厂。
陈远他们以为自己很早到了,过来的时候林新海已经在了。
何飞,杨巡也都过来。
陈远过去停了车,将车钥匙给了王鹏,回到船上看着何飞他们的行李,笑着道:“咋带了这么多东西。”
“带了几盒海底捞,还有方便面。”杨巡说:“在海上加餐用的。”
“这次出去绝对爆冰箱。”周升笑着道。
林新海在归整物资。
钓鱼艇的船舱太小了,这次出去,在海上具体几天,看鱼获,看天气。
反正计划的,最好的情况是待够十天。
张成开着一台大红色的福特F150过来了,停好车,孟建山也在上面……两人提着行李小跑了过来。
“我们没迟到吧。”张成说。
“没迟到,刚刚好。”陈远笑着道:“上船,出发了。”
“好叻。”
林新海已经收起了船锚,正在解船绳。
周升过去帮忙,三两下搞定……出发。
陈远带着何飞和张成他们进去了船舱:“我们直接去神狐海域,有点远,大家可以睡一觉。”
“行……”张成说。
何飞他们也点点头:“现在没瞌睡,我想出去吹吹海风,看个日出。”何飞笑着说。
钓鱼艇有一个驾驶舱,一个睡舱,还有一个卫生间。卫生间很小,不过可以站着淋浴……
但是,钓鱼艇的水箱不大,只有两百升。
不过到了目的地可以补充淡水。就是价格有点贵……
睡舱分上下铺。下铺是一整张睡榻,面积比较大,躺上去四五个人没有问题。上榻也是一整张,面积小一些,能睡三四个人。
上下铺是剪刀石头布比出来的。
何飞他们睡上铺。
张成他们睡下铺,占一半的位置。剩下一半给陈远他们留着……
钓鱼艇还有个驾驶舱,驾驶舱有两张长椅。晚上的时候,长椅上也能睡觉,就是没有睡舱里面舒服。
条件就是这个条件。没办法,钓鱼艇就那么大……
大船有大船的好,小船也有小船的好。
大船的价格高,出海成本也高,速度还慢。如果是一艘23米的钓鱼艇,船速想要达到30节,估计得配两台千匹马力高转速的发动机。两台千匹马力发动机的价格就不说了,单单说油耗……想要钓鱼赚回出海的成本,几乎不可能。
陈远他们这艘钓鱼艇的速度还可以。而且在同尺寸的钓鱼艇里面,相同速度下,陈远他们这艘钓鱼艇的油耗,可以说是相当低了。
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
天空的颜色比大海还要深一些。
钓鱼艇离开了港口,笔直的向外海驶去。
现在不赶时间,就巡航速度过去。
早上微风,浪也小,可能是载重了的原因,今天的船速只跑到十九节二十节,也就是每小时37公里每小时。
陈远看了看海图仪,再看看时间……
现在是5点50分……按照这个速度,大概是两点过,到神狐海域。
等涨潮的时候,船速要慢一些的。
“几点钟七分潮?”何飞走了过来。
“下午四点。到了神狐海域我们还能找个好的钓位……”陈远说着拿过周升的包,里面包子、馒头:“你们吃早饭了没有?”
“吃过了。”何飞和杨巡道。
陈远看向张成他们,他们摆摆手,说:“早上吃了一点。”
孟建山拿出了晕船药,就着矿泉水吃了一粒,张成也吃了一粒:“你们要晕船药不?”孟建山说。
周升摆摆手,笑着说:“你们可别过去就打窝子了哈。”
“吃晕船药以防万一的,我不晕船。”孟建山道。
张成他们也笑了笑……
“师父,吃点儿。”陈远给林新海递了馒头和矿泉水。
“不赶时间我们就慢慢跑过去。”林新海说:“反正你们也得赶潮水钓鱼。”
“嗯。”陈远点点头,将背包还给了周升。
其实吧,在外海钓鱼……潮水对钓鱼的影响没近岸那么大。不过在暗礁,七三分潮水的时候,鱼确确实实更容易开口。
第二十六章:开搞
“我迎着风大声唱,征途是星辰和海洋,我不怕未来不畏过往……”
林新海拿出手机连接蓝牙,钓鱼艇上面有音响,播放起了歌曲。
陈远填饱了肚皮,来到后甲板活动身子。
后甲板上安装了超低温冰柜,不过空间还是很大的。
13平米的后甲板,冰柜占的面积1.6平米左右。
冰柜长度2米,宽度0.8米,高度1.2米,是镶嵌在后甲板的,露出的部分有0.7米高度。这样,后甲板上就出现了一块平台。
双人床的标准尺寸一般有三种规格,分别是1.5m乘2m、1.8m乘2m、1.8m乘2.2m。
就最大的双人床,面积也就是4平米左右。
钓鱼艇的后甲板可以放下两张最大的标准双人床,还有空余。如此看的话,钓鱼艇的后甲板空间还是很大的。
周升去了前甲板,迎着风,‘嗷嗷’叫唤了几声。
身后的海陵岛越来越小,最终消失不见。
风很小,浪很静,钓鱼艇在海面上拖出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
天边的红霞早就出现了。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红霞消失,出现了略微刺眼的光芒。
太阳出来了。
陈远也去了前甲板,拿出香烟,给周升,何飞他们递了一支,掏出防风打火机,点燃香烟。
钓鱼艇进入了茫茫大海,天空如穹顶,大海是圆饼……
清晨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
海风的气息让陈远心安,一根香烟抽完,陈远带着烟蒂回到船舱,将烟蒂丢在了不锈钢的烟灰桶里面:“师父,我睡一觉。”
“睡吧。”林新海说。
“等你累了跟我说声哈,我来开船。”
“行。”
小的钓鱼艇上没有太多娱乐。
陈远又在远洋渔船上工作过好几年,对大海早已经不新鲜了,就回去船舱,躺在床上拿出手机看小说。
看小说能打发在海上的无聊时间。
看会儿小说,外面的太阳大了,周升他们也进来船舱……
陈远放下手机,大家聊了会儿天。
太阳照射着,还不到九点钟,船舱内温度就很高了。
陈远打开了空调,说:“大家睡会儿吧,还要五个多小时才能到目的地。”
“睡觉睡觉……睡醒后大干一场。”在上层的杨巡说道。
船舱安静了。
林新海也关了音乐。
入耳的只有钓鱼艇发动机声、破浪声……
对于这些噪音,丝毫不能影响陈远的睡眠。躺下来,陈远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一觉醒来的时候,十二点过了。
陈远闻到了方便面的气味儿,揉了揉,从床上下来,找到拖鞋后穿上,爬上楼梯来到船舱。
“吃泡面不。”周升说。
陈远摆摆手:“我等下煮饭吃。现在到哪儿了。”陈远来到师父旁边……
“马上到神狐海域。”
神狐海域是神狐暗沙周边海域,进入神狐海域,距离暗沙也就近了。
神狐暗沙面积11.09平方公里,整个暗沙全部在海面以下,平潮时最浅处水深约10米。
暗沙在洋流带上,鱼群比较多。
陈远打开了鱼探,还没有进去神狐海域,现在所处的位置水深接三百多米。
等着周升他们吃完方便面,就进入暗沙的山体边缘……
也就是说,钓鱼艇已经进入神狐海域了。
鱼探的画面上已经出现鱼了。因为探测深度的原因,最多只能看到两百多米……
“鱼挺多的。”林新海道。
“鱼应该会越来越多。”陈远道。
何飞他们也看了过来,画面放最大,屏幕上看不到鱼的形状,只能看到一个个小点点。没多久,画面上还出现了密集的小点
“嚯,这些白点都是鱼?”张成问。
陈远‘嗯’了一声:“白点小鱼,长度半米内的。超过半米是绿点……”
“红点是什么?”
“体长超过1米的大鱼。”陈远说。
鱼探画面上出现大鱼了,长度超过1米,深度200米左右。
“不搞一下?”看着红点消失,孟建山遗憾的说。
“两百米太深了。”
现在是涨潮,大鱼出现在暗礁北边,这个时间段……鱼不怎么开口。
陈远他们现在要去暗礁的南边。
距离当地海域的七分潮还有两个多小时了,现在慢悠悠的跑过去,时间刚刚好。
如果是退潮,倒可以搞上一搞。
现在这片海域距离海南很近,但还有两百多公里。可以说是外海了。
钓鱼这个事儿不能急,先找到一个好的钓点。
在外海暗礁附近,鱼是很容易扎堆的。就像是一些海钓视频里那样,找到了好位置,一个人,几个小时,轻轻松松上货一百多斤鱼,甚至更多。那就是进货式海钓……
对于海钓来说,就算用生产型鱼竿,对海洋资源的破坏也非常小。特别是和生产渔船相比,海钓对海洋资源的破坏可以忽略不计。
下午两点钟了,陈远他们选好了点位,钓位在神狐中心区域,水深30——50米。
这里是航道,经常有货船从附近经过。虽然不是主航道,但也不能在这个地方抛锚……
下午太阳很猛。
陈远他们都穿上了防晒服,将身子包裹严严实实,就露出一对眼睛。
“想吃啥。”林新海说:“我做饭。”
“随便弄一些。”陈远说。
“红烧个牛肉。”
“可以。”陈远笑道。
林新海淘米煮了饭,然后到后甲板控制钓鱼艇。周升开始做午饭……
陈远拿出手摇竿,4号12编的EP主线,给鱼线上捆绑了八字环,选了个500克的鲨鱼鳍铅坠,搭配一副有9个鱼钩的子线。这种铅坠长长的,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挂底……
“我带了海虫。”何飞说:“用海虫试试。”
“行。”
何飞带了一盒海虫出来,估摸着有一斤多。
陈远将海虫挂在鱼钩上面,然后提着鱼线,将铅坠丢了下去……
陈远他们有准备南极虾。出来钓鱼,先钓钓鱼,再用小鱼钓大鱼。
陈远和周升占后排两个钓位,周升在做饭,后面的位置可以说非常宽敞了。
只放了三十米左右的先,陈远的竿子就中鱼了,再提着鱼竿抖了几下,感觉中了好几条鱼,开始收线:“师父,没有开陀螺仪么。”
船身有些晃……
“忘记了。”林新海笑着说:“马上打开。”
今天可以说是风平浪静了。就是快到七分潮了,七分的时候潮水长得最猛……
不过这点还浪涌,对林新海这样的老渔民来说,这点颠簸没啥感觉。
第二十七章:周升潜水抓章鱼【求推荐,收藏】
钓鱼艇开了陀螺稳定仪,就现在的海况,对陈远他们这样船员出身的人来说,就不觉得摇晃。
何飞他们刚组装好钓竿。
孟建山和张成在船首……
孟建山是视频UP主,还要摆弄相机。一个有云台的高清相机,还有一个挂在胸前的运动相机。
见陈远起竿了,孟建山拿着刚装好云台过来,说:“叶师傅,我能拍摄你不?”
陈远笑着点点头:“剪辑的时候要是有我出镜的画面,挑选帅一点的哈。”
“行。”孟建山笑着道。
陈远的鱼线已经收上来,先出水的是铅坠。
这里的海水清澈,透明度很高,能看到水下好几米,一串的白色……
“老周,开一下活水舱。”陈远喊道。
“马上。”
“我来弄……”何飞见周升在做午餐,放下手头的活过来帮忙。
何飞过去打开了专门养小鱼的活水舱。杨巡拉来了打氧泵……
陈远用的手摇杆,收竿动作比较慢,钓到的又都是小鱼……钓上来后打氧的话,可以存活。
一串9个钩,中了8条鱼。
“成串儿了。”孟建山看着拉上来的鱼,笑着道。
“没有大满贯,多少有点子遗憾。”陈远笑着说。
8条鲷鱼,最大的一条有巴掌那么宽。小的,四个指头那么宽……
“这种鱼的学名是不是叫二长棘鲷?”孟建山问。
“不知道。”陈远摇摇头。海里的鱼种类很多,鲷鱼里面陈远认识的就黑鲷,真鲷,黄脚立等等。
海鱼的种类太多了。
“我们这边叫‘盘仔’。学名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何飞过来帮忙解鱼,丢进鱼箱养起来:“今天看来是要爆箱的节奏。”
“你们别钓小鱼了,搞大鱼试试。”陈远说。
杨巡看向何飞,说:“这边用什么线组?”
“主线,三四五号都行。子线稍微大一点,但不要大太多了。”何飞说。
海钓和淡水钓鱼不一样。
海钓,特别是坐船出去,通常来说主线小,子线大。子线要防咬的……
海里面有一些鱼特别凶,比较有名的就是大海狼,连铁板都能咬断。
这里的水深三五十米,用盘仔做饵,主要钓大石斑,章红,再就是别的掠食鱼类。
石斑鱼警惕性很高的,白天做钓,鱼线太粗了的话,不好钓上来。
何飞他们挂上了盘仔,用的是慢摇竿,沉底钓。
这才刚出来,这个位置也不是最终钓位,用慢摇竿过手瘾。
陈远继续挂海虫,钓小鱼。
小鱼,基本上是下去就有。鱼饵到了位置后,逗十几二十几秒钟,就开始收线……
这次大满贯,但是最后两个鱼钩挂上来两条奇奇怪怪的鱼。
“石九公……”陈远笑着解开了盘仔,养起来。两条红色的深海石九公,直接丢冰箱里面。
“晚上可以吃石九公鱼汤了。”周升将牛肉和土豆炖了起来,来到陈远旁边:“我下去看看有没有章鱼,抓几只起来做饵。”
陈远指了指自己手腕上的表,比了个八的手势。
周升回了陈远一个OK的收拾,回去道:“师父,我下海看看。”
“注意安全。”
“知道。”周升笑着说,在船舱里换上潜水服,戴上潜水镜和呼吸管,脚蹼,还有一个网兜。
“这里有四十米左右,自由潜?”杨巡看到周升准备下海,说。
“小意思。”周升从船尾下海。
“安全绳……”林新海跑了过来,话没有说完,周升就潜了下去:“你得说一下他,这里几十米深,又是涨潮时间。”
“我说他,他也要听才行啊。”陈远无奈道。
陈远不担心周升的安全,他的水性非常好。而且他的力气很大……
之前钓鱼艇的冰柜安装好了之后,陈远和周升两个人单独出去过一次,在三十米海深……周升在水下活动时长达到了13分钟,才感觉到缺氧。19分钟左右,才感觉缺氧的难受……
不带氧气,在水下活动19分钟,而不是在水下憋气19分钟。而且在测试的时候,他们运动的幅度还比较大。
水下憋气那是一动不动的状态,现在的记录好像是24分三十几秒。
而陈远自己,则更变态。
他也试过,在水下活动27分钟才上来,27分钟只是出现缺氧的感觉。
他害怕太过惊世骇俗,主要是怕吓到周升,这才只潜了27分钟。具体的极限,陈远感觉40分钟,甚至50分钟。
陈远刚才给周升比划了个‘八’的手势,意思是让他八分钟内上来换气,要不然会吓到人。
周升潜水下去再出来,已经在三四十米外了,深呼吸了十几次,周升双手并拢,成‘1’字形,身体以比较快的速度下潜。
他那边水深只有三十几米,在快要到海底的时候,周升张开双手,两条腿轻轻摆动……换了一个姿势,然后看了看时间,便在岩石缝隙里寻找起来。
章鱼白天和晚上都会出来活动。
水比较浅的地方,章鱼多是晚上出来,白天藏在礁石缝隙里面。
海里面的鱼比较多,一群一群的。偶尔还能看到珊瑚……
周升就戴着一双防刺手套,双手扒拉着岩石,仔细寻找。
白天的鱼不好抓,即便那些鱼出现在身边。不过有龙虾……
周升刚下来就看到一只大龙虾,眼疾手快的,一把按住了龙虾的脑袋,跟着将龙虾收进口袋。
继续寻找……
这片海域还是很热闹的,鱼特别多。他还看到一条大石斑,大石斑藏在岩石缝隙里,正准备去抓,大石斑反应很快,摇摆着尾巴就逃走了。
有大石斑,周围抓到章鱼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继续收缩了一会儿,看着时间快要到八分钟了,终于看到一条章鱼。章红,个头还不错,应该有一两斤……
……
钓鱼艇上。
何飞中鱼了,是一条大鱼,力量很大,用手摇,拉扯好好几分钟才将鱼拉出来:“米级章红。”何飞笑着道,一手拽着鱼线,一手拿抄网,将鱼给抄了上来。
林新海走了过来,拿着刀子,说:“先放血。”
何飞将鱼交给了林新海,看向海面,说:“周师傅下去好几分钟了。”
“没事儿,他的水性好。”林新海看着波浪荡漾的海面,一眼望去,海面上只有他们这一艘船。
“放心吧。周升能在水下潜十几分钟……”陈远说。
“十几分钟?”杨巡说:“也太夸张了吧。”
“周升是潜水员。”林新海笑了笑,快速给米级章红放了血,然后用绳子捆绑住吊到海里。
“注意点哈,别让鲨鱼之类的抢走了食物。”陈远看着林新海处理那条章红,笑着道。
“我盯得紧。”林新海笑着道。
他钓了三竿小鱼,有十好几条,现在大鱼过来了,小鱼自然就跑了。他也换了子线,准备钓大鱼,见杨巡也中鱼了,拉扯的有些吃力,道:“加油。”
“这鱼的力气好大。”杨巡哈哈笑着。
“为啥就我没有中鱼。”张成在船首道。
“你用的多少号主线?”何飞问。
“90号主线。”
何飞嘴角抽抽,说:“90号主线太大了,那是用来拖钓的主线。现在是白天,能见度高……主线最好换成PE编织线,十号以内的。”
“我就说怎么钓不到鱼。”
林新海道:“马上要七分潮了,下面来了一群大鱼。”
“周师傅怎么还没有上来……”孟建山说:“八分钟了,这怪吓人的。”
“再等等,应该要出来了。”陈远说道。
周升那个混蛋……
陈远看着时间,九分钟了,怎么还不上来。
因为周升潜水下去抓章鱼,时间太长了,整的大家都没有了钓鱼的心思。
九分三十秒,林新海都快坐不住了,远处的海面上冒出一个东西。
周升出现在百米外,看向他们这边挥了挥手。
“抓到章鱼没有。”陈远喊道。
“抓到了,一只。”周升说:“你们别担心我的安全,我再下去试试。”
陈远头疼……
正规潜水的通常是两个人。这个时间段,陈远懒得下水。而且他知道周升的水性……
“再潜一次就回来了。”陈远说:“来鱼群了。”
“好……”
第二十八章:一条鱼值回船票
章红鱼,鲹科鰤属。
主要分布于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域。
章红鱼最大体长1.5米左右,体型呈长圆形,稍侧扁,腹面圆。成鱼体色变化大,鱼背蓝灰或橄榄色,有时带粉红色光泽。
这种鱼是刺身极品,价格也比较贵。
市场上的章红,半米以内的,现在是禁渔期,价格估摸着四五十元。便宜的时候也要二三十元1斤也能买到……体长超过1米的,价格就贵了,估摸着得大几十块钱甚至百元1斤。
章红鱼通常成群,但数量不多,就个位数的一起活动。
陈远还了子线,挂上活鱼诱饵丢了出去。
杨巡还在溜鱼,他那条鱼个头比较大,收线的过程中特别吃力。
个头越大,力气越大。主线能吃住力气,但是渔轮吃不住……
何飞看到后放下鱼竿过去帮忙:“渔轮的刹车调大一点,都吃不住力了。”
“已经最大了。”杨巡说着,大笑道:“我这条鱼要回本了。”
“小心点,别让鱼跑了。”何飞拿着抄网。
船头的张成还在换线组。
孟建山无心钓鱼,拿着相机在旁边拍摄。他出海并不是想着钓鱼赚钱,而是为了拍摄视频素材……
“好激烈……”孟建山笑着说:“小心点,别跑了。”
杨巡拿出了吃奶的力气,留了几分钟,将竿子交给了何飞:“没力气了。”
“你用电动轮嘛。”何飞吐槽道。人才,瘾还大。而且看鱼竿弯曲的弧度,这条章红比他刚才那条还要大。
“我也没想出来就中大鱼啊。”杨巡呵呵笑着,兴奋极了。
这条鱼上来,那么这趟出海,怎么着都不至于不亏本。
溜鱼闹出的动静大,刚才下面还有几条大鱼的,都跑了。
陈远的铅坠沉底,逗了一会儿,没有鱼咬钩。
沉底是钓大石斑,这个时间,大石斑应该出来觅食了。
杨巡他们还在和大鱼搏斗,浪涌越来越明显了。钓鱼艇即便开了稳定仪,依旧轻微的摇晃……
好一会儿,何飞终于将鱼拉出水面。
杨巡拿着大抄网,抄住鱼,然后两人合力,将鱼给抬了上来:“林师傅,帮我们放一下血。”
“行。”
这条鱼比较大,林新海在鳃部和尾部给鱼放了血,说:“打海水冲洗。现在潮水大了,小心有鲨鱼。”
“嗯……”
一人打水,一人提着鱼尾巴,用海水冲洗……
等血水放的差不多了,再使劲提起鱼头,林新海也过来帮忙,弄了有十几分钟。
章红鱼是刺身极品,可血水要是没有放干净,就就很难吃。而且肉色也差……
杨巡的这条鱼特别肥,长度估计1.3米,重量超过一百斤了。
要是按照下,中,上,极品分级。这条鱼是极品……
七月份的章红鱼通常不肥,得秋末,才是章红鱼最肥的季节。
林新海竖起个大拇指头,说:“现在这个季节,这条鱼的价格要往一百五十元看了。”
“这么贵。”何飞是了解各种鱼的价格的。他觉得,要是卖给鱼贩子,最多也就一百左右。
没想到能值两百元。
“这条鱼很肥,价格自然是往高了走。”林新海说:“冰冻回去的话,价格就便宜了。最好在海上卖掉……”
“海上收鱼的船什么时候过来?”杨巡问。
林新海点点头,看了看时间,说:“三小时候后补给船过来,到时候可以卖了。不然冰冻几天回去,就不值钱了。”
“在海上能卖多少钱?”
“待会儿看吧,我也不清楚。”林新海说:“但肯定要比现在回去卖鱼划算。”
“行。”杨巡高兴的点点头。
“林师傅,我刚才钓的那条鱼怎么样?能值多少钱?”何飞笑着道。
“你那条鱼一般。也就是现在禁海,鱼的价格高。在海上卖,估计也就四五十块钱。”林新海说:“回到陆地卖给渔排或者鱼贩,最多六七十。”
市场价是市场价,卖给鱼贩或者渔排又是另一个价钱。
就像在码头买鱼一样。
开海后,捕鱼的船回来,就守着那些渔船买,有些海鲜的价格,要比去市场便宜近一半。
看着杨巡给鱼尾巴系上了红绳,林新海都羡慕了,刚出来就中了一条大鱼。不仅值回了船费,还有的赚。
“周升怎么还不回来。”林新海来到陈远旁边,看向起了波澜的海面,担忧的道。
“别担心他了。他那个家伙,每次下海都特别疯。”陈远说着,就看到周升从海面冒出来,喊道:“别下去了,我们要换点了。”
周升跑了好远,应该是没听到,又潜了下去。
“收竿了。”林新海说:“换钓点。”
陈远将鱼竿收了起来,用作诱饵的小鱼半边身子不见了,就剩下一个头:“我去……”
何飞他们嘿嘿笑着。
都收了鱼竿,张成过来打开冰箱,看何飞他们钓到的鱼。
“好大啊。”张成说:“这一条鱼,能值回船费吧?”
“我的这条差一点儿。杨巡的那条可以……”何飞说。
“赚了赚了。”杨巡说:“这趟出海值了,运气爆棚。”
林新海发动钓鱼艇,过去接了周升。
周升又潜入海底了,等了有四五分钟,周升这才浮出水面……
“你干啥呢。”陈远没好气的看着他。
“丢绳子,拉我一把。”周升笑着说:“我搞到大鱼了。”
陈远将绳子丢了过去。
周升一只手在海里,一只手抓住绳子。
陈远将他拖了过来,这才看到周升的旁边有一条大石斑,估摸着有二三十斤。
陈远弯下腰,先将石斑鱼弄了上来。
林新海熟练的给鱼放血……
这条鱼已经吐舌头了。
吐舌头……
深海鱼,突然上升至水面,导致体内外压力差过大,就会出现胀气。出土来的不是舌头,而是鳔吐出来……
“好家伙。”林新海一边给鱼放血,一边看向陈远这边,见周升上来,说:“徒手就把鱼干翻了,你怎么做到的?”
“我用石头砸了它的脑袋。”周升喘着气,道。
林新海自然知道这条鱼怎么死的,他只是惊叹,徒手在海里抓到二三十斤的石斑鱼。
何飞,张成他们也都是惊呆了老表的表情,看着周升。
太恐怖了。
陈远再次没好气的瞪了周升一眼,打来海水冲洗石斑鱼,说:“你提着。”
周升脱了潜水服,穿着一条红裤衩,将鱼给撑了起来。
陈远将海水从鱼尾巴处淋了下去。
“你钓到鱼了没有?”周升说。
“没……刚才在钓小鱼。何飞和杨巡各中了一条,都是大章红。”陈远说。
周升看向何飞他们笑着点点头,说:“等我们处理好了这条鱼,换一个钓点继续,争取今天直接回本。”周升说。
杨巡笑着道:“我已经回本了,还有的赚。”
“这么牛皮的么。”
“极品大章红。”何飞看了杨巡一眼,说:“那狗日的运气太好了。”
林新海清理着周升的包包,里面有三只大龙虾,五条章鱼,还有很多海螺:“牛了啊我的靓仔升。”
“你以前都喊我叼毛,看我厉害了,要巴结我了是不。”周升笑着而说。
“喊你靓仔还不高兴了。”
“我怕在一声声的靓仔里面迷失了自我。”
“哈哈哈……”
第二十九章:巨型石斑【求推荐,收藏】
重新选了一条位置,陈远上了电轮鱼竿,用的8斤中铅坠,挂了一只三斤多的红章鱼,直接沉底……
要干,那就干大鱼。
如果钓不到大鱼,这条做鱼饵的章鱼就用来钓人。鱼要是不吃,人吃。
七分潮,鱼最容易开口。
他们选的这个位置,水深四五十米,比之前的钓点还要深一些。
重竿架好了之后,陈远进去船舱拿了铁盆给大家打饭。
现在都三点过了。
何飞他们虽然吃过了方便面,现在还是饿。
土豆烧牛肉,分量很足。
陈远将饭菜给大家分一分,说:“吃饭了。中午的这顿比较简单,晚上再吃顿好的。”
“行……多钓一点鱼,晚上煮鱼吃。”何飞笑着道。
一人一个盆儿,坐在船舱吹着空调,吃着饭。
周升冲了个澡出来,对陈远说:“我刚才在水下看到一条大海鳗,比我的手腕子还要粗,没有带鱼枪、鱼叉这些,不敢弄。”
“是什么鳗鱼?”
“大脑袋的那种……”周升比划了一下他的大腿,说:“差不多有我的大腿那么粗。”
“那东西可得小心点,要是被咬到,当场少一块肉。”林新海说着筷子伸进了周升的碗里,夹了一块牛肉:“这牛肉不错,炖烂了。”
周升张了张嘴,好嘛,当做孝敬师父了。
“周师傅的手艺YYDS。”张成笑着道。
“YYDS,啥意思?”
“永远的神。”
“哈哈哈……”
大家笑了笑,林新海观察着海图……
钓鱼艇发动机一直开着的,他是船长,得控制船,将船固定在一个位置。
船上有通讯设备,传来了声音:“海哥海哥,收到回话。”
“收到……”林新海道:“你的位置在哪儿?”
“马上到一统暗沙了。你们钓到鱼了没有?”
“刚过来就中了一条1.3米长度的大章红,特别肥,极品。现在的极品大章红什么价格?”林新海问。
“大极品的话,要看货报价。1.3米还是小了一点……”
“特别肥。”林新海道。
“这样的话,我最高可以给到一百多。”
“还行。”林新海笑着道。
“你说的大极品嘛。大极品的价格高,现在的大章红比较瘦,还没有到季节,价格自然高一些。我待会儿看货报价。”
“一般的章红呢?1米左右的。”
“一米左右的价格,55元。”
“差那么多啊。”林新海说。
“不差了。在海上收鱼,55元的章红算是高价了。要是其他人,我最多给40元。”
“行……我们在神狐,你过来不?”
对讲机里面说:“我刚从东沙那边过来,马上到一统给人加油……你那里有几条鱼嘛,要是少了,我过去不划算。你给我送过来吧。”
“你几点钟回去?”
“六点返航。”
“行,你等我一下哈,不要跑了。”
“早点一过来。”
“好……你船上还有多少油?我这边要补给一些。”
“足够你补给。”
结束了通话,林新海研究了一下海图,说:“有点难搞哦。六点钟……我们四点就要出发过去,还有二十几分钟了。”
“过去的油费我来出。”杨巡说:“再包一个拖钓位。”
“行。”陈远笑着道。
他也在犹豫着要不要过去。
从这里过去一统差不多五十海里,马力全开也要跑一个多小时。
周升吃了一块牛肉,看着杨巡,道:“你的鱼多大哦?”
“一百多斤吧。”
周升竖起个大拇指:“恭喜上岸。”
杨巡哈哈笑着,道:“具体什么价格,还要过去看了才知道。”
在远海钓鱼,鱼获可以卖给补给船,也能卖给那些准备回去的钓鱼艇,但是价格,肯定比卖给渔排和鱼贩子要便宜。
但不管怎样,新鲜的鱼能尽快卖掉是最好的。不然三天两夜后回去,冻过的鱼……价格又要便宜很多。
正说着话,陈远的鱼竿有了动静,他赶紧放下铁盆出去,拿起鱼竿。
陈远动作很快了,看到鱼竿有动静马上就小跑着过去:“中鱼了。”陈远抱着鱼竿,按了收线。
电动轮自动收线,还是能感觉到下面的鱼很大。
鱼和轮子搏斗着,电动轮发出呜呜声响。
“是大货……”周升说。
“废话。”陈远白了周升一眼:“我那个比你脸盘子还大的章鱼不是开玩笑……”
林新海也端着铁盆出来,正吃着饭,让陈远的话这么一刺激,米饭从鼻孔就喷了出来,然后就剧烈咳嗽:“你们两个混蛋想要弄死我,好继承我的遗产。”
周升嘿嘿笑着,看着他:“您就算死了,也轮不到我们继承您的遗产啊。”
“铺盖仔啊勒……”
“你刚才还喊我靓仔来着。”
“别耍宝了,准备抄网。”陈远说。
“用铁钩吧。”周升说着,还是将那个能够网住一头猪的大抄网拿了过来。
刚才杨巡中的那条鱼,就是抄网弄上来的,够大,够结实。
陈远的这条鱼,不用想就知道是大石斑,而且是很大很大的大石斑。
陈远没有想将大石斑活着弄到船上,从手感来看,这条石斑鱼的个头不小。想要将它活着弄到船长,估计要十几二十几分钟……这么长的时间,很容易脱钩。
如果是小一些的石斑鱼,倒是可以慢慢拖。
而且,个头特别大的石斑鱼,活鱼和死鱼的价格,差不了多少。只有一些名贵石斑鱼,活鱼和死鱼的价格差别比较大。
没一会儿,石斑鱼浮出水面,已经翻皮水了,在海面上一动不动的。
周升放下饭盆儿,将石斑鱼抄了进去。他一个人,就把石斑鱼提了上来……
“哎哟喂,今天是什么运气啊。”林新海也放下了饭盆,帮着给鱼放了血,看着陈远说:“别说,你的运气确实好,走到哪里都能搞到大鱼。”
陈远耸耸肩,说:“我这是技术,可不是运气。”
“吹吧你就。”周升说。
一米左右的大石斑,又是百斤巨物。但比起杨巡的那条极品大章红,还是差很多的。
章红这种鱼不算贵,但是要看季节,大小,肥瘦。
给鱼放了血,冲洗了夹板,放冰柜里面冰鲜起来。冰柜现在是断电状态,里面有冰块,冰鲜。这样送回去后,鱼还很新鲜,也能卖出较高的价钱。
第三十章:拖钓
今天运气不错。
林新海看着时间,正准备通知大家收竿出发了,张成也中了鱼。
“准备收竿了,再不出发,时间来不及了。”林新海说。
“马上……”何飞道。
“我中鱼了。”张成大喊道:“等等我。”
张成的那条鱼个头不算大,用电动轮几分钟就收了上来,一条估摸着十几二十几斤的章红。
依旧是放血的操作,收入冰柜。
张成看着冰柜里的大鱼,羡慕道:“为啥我钓到的这么小。”
“我还没开张呢。”孟建山说。
“你出来又不是为了钓鱼。”张成道。
“我不为钓鱼,出来干啥。”
“钓大鱼看运气。”何飞说:“慢慢来。”
孟建山笑着道:“我和张成闹着玩。这丫的,钓到那么大的鱼还不满足。”
“哈哈哈……”
张成说:“我就是羡慕一下,我也想钓百斤的巨物。”
“收拾好东西开船了,晚上在一统暗沙过夜。”林新海说:“要拖钓的架好竿子……”
“我要一个拖钓位。”杨巡说。
“还有没有人要?”
大家摆摆手。
陈远过去整理了鱼竿,挂上鱿鱼组合假饵。
鱿鱼这种东西,不仅人喜欢吃,很多鱼儿喜欢吃。
杨巡挂了一个铁板假饵,长度有十几厘米的那种。
陈远用的竿子长度3米7,先抛饵,放线。等放出了有一百多米鱼线,杨巡跟着丢饵。
杨巡的竿子长度2米3,只能钓近。
拖钓,鱼竿长度不一样,放线位置也不知道。竿子要一长一短,鱼线也要一长一短……不然的话鱼线容易相互缠绕。
今天大太阳,风比较小,在外面晒着特别难受。
钓鱼艇出发了。
张成他们回去了船舱,吹着空调:“林师傅,晚上能钓鱼吧?”
“能。”林新海说:“晚上会开诱鱼灯,这个季节可以钓吹筒仔了,晚上试着钓一些,过游水。”
游水吹筒,差不多就是白灼……水烧开,将小鱿鱼丢进去过一下水过一下,然后捞出。就是白灼吧,也接近刺身。
“睡觉睡觉,晚上熬夜。”何飞说。
“我也去睡觉了。今天我守夜……”周升说。
陈远点点头,去冰柜里拿了两听啤酒出来,打开递给杨巡一听。
“不给我整一瓶。”林新海笑着道。
“开船不喝酒。这是您教我的……”陈远嘿嘿笑道:“您瞌睡来了没有,进去船舱睡一会儿,交给我开。”
林新海点点头,一把夺过陈远手上的啤酒:“开船不喝酒。”他说着,就灌了一大口。
杨巡旁边呵呵笑着。
陈远搓了搓脸颊,出去提了瓶矿泉水进来,喝了一大口。
两根鱼竿拖着呢。
现在的位置在暗沙海域,拖钓的话,船速十节左右,保持迅速……
这边水浅,等水深了一些,陈远加快些速度,10节到15节。这样的话,拖着的假饵会上下浮动,大鱼看到了,更有攻击的欲望。
现在是涨潮,潮水最猛的时间,海面有波澜,不是拖钓的好时间。
一直到出去神狐海域,两根鱼竿都没有反应。
陈远加快的船速,到20节,然后拿出香烟丢给杨巡一根:“再拖半个小时,要是没有鱼就收竿了,得快一些赶到一统。”
杨巡点点头,一口烟,一口脾气,道:“你们这条船还挺好的,有稳定仪。陀螺稳定仪能不能安装在七八米的小船上?”
“可以安装。”
“那东西多少钱一个?”
“应该不是很贵……小船的稳定仪,几万钱应该能买到。”陈远道。
陀螺稳定仪的结构很简单,就是个稳定装置。用在小船上的陀螺,重量估计也就一百多斤。这东西的造价肯定不贵,但是国内生产陀螺仪的,不多。
聊着天,陈远控制着钓鱼艇,船速控制在18—23节。已经在深海了,大陆架附近,这个船速可以钓金枪鱼。就不知道能不能遇见……
而且这个速度中的金枪鱼,个头通常不小。
快要到潮高了,海面上的浪涌小了一些。
陈远时不时看一眼船尾的鱼竿,再看着时间,他们得在六点钟赶到一统,时间不算充裕。
“中鱼了。”杨巡在船舱昏昏欲睡的,忽然看到陈远的鱼竿大弯弓,连忙喊道。
陈远转过头一看,精神瞬间一振:“帮我控船。”
“行。”杨巡道。
操作权限转移到了后甲板的驾驶台,陈远松了油门,小跑着去了后面提起鱼竿,打开电动轮收线。
鱼线放出去有一百多米,刚收线,就遇到了阻力了,下面的鱼拽着鱼线,电动轮有些吃力,发出了呜呜的声响。
林新海揉着眼睛走了出来:“中鱼了?”
“中了。”陈远道。
杨巡将驾驶台交给了林新海,过来收他的鱼线,将鱼竿从固定器上取了下来。他的鱼线放出去也有八九十米,刚按了收线,忽然感觉到吃力,然后有大力气拉扯,抱着的鱼竿没有抱稳……一下就被拽的脱手了出去,吓得杨巡叫了起来:“卧槽。”
鱼竿上连接着电线,电线插头还固定着。鱼竿脱手出去,他也是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电线,又将鱼竿拉扯了回来,使劲握住:“卧槽,卧槽……吓死我了。”
陈远看着差点笑了,说:“你小心点。”
刚才被那么一拉扯,插座头松了。还好杨巡眼疾手快的抓住电线,不然鱼竿就飞了出去。
他这根鱼竿也不便宜……
鱼竿是其次,主要是电动渔轮,杨巡用的电动渔轮陈远在网上看过,是达亿瓦的牌子……
杨巡将鱼竿固定好,插上电,拍了拍胸口,说:“吓死我了。我这鱼竿差一点点,就飞了出去。”
陈远嘿嘿笑了笑,将鱼竿取了下来,抱住说:“你先收线,我这条鱼大,要溜一会儿。”
“好。”杨巡开始收线了。
收线的力量没有鱼的拉力大,轮子刹不住车,也在卸力,还发出了机械齿轮磨合的声音:“我这条鱼也不小……”
“我们中的应该是金枪鱼。”陈远说:“金枪鱼前期爆发很忙,先稳一手。”
陈远手上这个八千多的船钓渔轮还是差了一些,毕竟不是生产型的渔轮。如果是生产型的渔轮,只要鱼线能吃住力气,直接就拽过来了。
这个是半休闲渔轮,要是钓到大鱼,还是会给客户一些中了大鱼的手感体验。
船停下来了。周升,何飞,张成他们也都跑了出来……
“中大鱼了。”周升说。
“大金枪。”陈远嘿嘿笑道。
“别是大白鲨。”周升刚才睡着了,现在还有些犯困,眯着眼,盯着海面:“可以啊,让轮子刹不住车,估摸着也得一百五十斤往上。”
“可能没那么大。”
何飞看着杨巡笨拙的溜鱼动作,手瘾得很,说:“你运气咋这么好,又中了大鱼。”
“我这运气一直很好。”何飞笑着说:“这条鱼,我估摸着也是一百多斤。”
“师父,看一下是不是碰见鱼群了。”周升说。
林新海已经打开了鱼探,说:“鱼探的范围就几条小鱼。你们拖钓放线太长了,看不到。这个鱼探还是不行,下次换一个生产型的探鱼器。”
“换生产型鱼探的就没有意思了。”陈远说:“金枪鱼是有活动范围的,就算用生产型的探鱼器,也不一定能找到金枪鱼鱼群。”
生产型的探鱼器和钓鱼用的探鱼器不一样。
生产型探鱼器只能看到大范围内的鱼,但看不出来大小。而船上用的这个探鱼器可以知道大小……
探鱼器又不是万能。
再说了,海钓的话,钓鱼艇上面的鱼探更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