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出发
要出海了。
这次出去不知道要多久。
夜。
陈远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和彦小兮聊着视频电话。
彦小兮穿着一件宽松的低领睡衣,露出白皙性感的锁骨,长发披肩,绝美的脸蛋透着几分红晕,纯美又极具诱惑,看得陈远有些口干舌燥。
真的是太顶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纯欲风,陈远根本招架不住。
“看什么呢。”彦小兮看到陈远直愣愣的眼神,娇嗔问道。
陈远一阵讪笑:“我们明早就要出海了,你要照顾好自己。”
“你也是。”彦小兮面露不舍:“要注意安全。”
“知道的。”陈远道:“出海捕鱼又不是什么危险工作。”
“还是担心。”彦小兮说着拿开了捂住胸口的手,将大橘抱到了床上:“你寄来的鱼干收到了,大橘特别喜欢。”
彦小兮抱着大橘,抬了抬大橘的爪子。
陈远看到大橘趴在了彦小兮傲人的柔软,很舒服的微眯着眼,就不由叹息:“人不如猫啊。”
彦小兮作出凶巴巴的模样:“想不想躺过来嘛。”
“想。”陈远嘿嘿笑道。
“你想得美。”彦小兮说完就泄气了:“明早几点钟出发?”
“九点左右。”
“你怎么不早跟我说,我过去送你的。”彦小兮都囔着嘴。
陈远笑了笑:“我们也是下午才决定的。你在广州那么远,过来一趟麻烦。”
两人聊到了很多,谁都舍不得先挂电话。就这么开着视频,陈远看到彦小兮安静的睡觉……
不知道什么时候,视频上的人儿才能躺在自己怀里。
那一定是这辈子最大幸福。
夜已深。
也不知道是几点了,彦小兮睡醒一觉看到手机还亮着,拿过来看到陈远还瞪着眼:“怎么还没有睡觉。”
“睡不着。”
“早点睡吧,你明天就要出海了。”
“我明早上船后睡觉。”
“我可是扛不住了。”彦小兮揉了揉眼:“我去上个厕所。”
等彦小兮回来,看到陈远已经闭上眼,嘴角轻笑,凑近屏幕,在陈远脸上亲了一下。
天亮了。
支架上的手机还连接着通话。
彦小兮侧着身,正看着屏幕。
“今天不上课啊?”
“今天周六。”
陈远挠了挠头,看看时间,使劲揉搓了一下脸颊:“我要出发了。”
“收获满满。”
“一定。”陈远笑着道。
洗漱后提上行李,拿了手机。
手机都滚烫了。
彦小兮还在视频前面:“挂了。”
“嗯。”
“回来的时候给我打电话。”
“我买卫星电话了,在海上也能经常给你打电话。”
“好的。”
依依不舍,好一会儿才挂断时间。
陈远收了手机和数据线,提上行李下楼,骑着电瓶车,直奔船厂。
周升已经过来了,和陈欣两个坐在路边上,陈远瞅了两眼:“干啥呢。”
“等你过来。”周升道。
陈远看到加油车正在给丽霞号加油:“钓鱼艇的油,加满了没。”
“加满了。”
“备用油?”
“也加满了。”
“何飞和杨巡?”
“在那边……”周升指了指船厂。
“那就出发了,墨迹啥。”
周升看着陈欣:“我们出发了。”
“在海上要注意安全。”陈欣说着看向陈远:“哥,你注意着他点。”
“好。”
周升笑的特开心。
陈远去了船上,检查了出海物资。
船舱里面放了十几箱啤酒,睡舱里面也堆满了物资。
这艘船,还是太小了。
倒不是说长度和宽度,而是钓鱼艇的整体空间。
长和宽只是面积,空间还要加一个型深。
型深指水线的中点处,沿舷侧从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甲板艇)横梁上缘或舷侧板顶端(敞开艇)的垂向距离。
丽霞号还在加油,估计得几个小时后才能出发。
“安全第一。”林新海走了过来,道。
“知道。”陈远道。
周升比划了个OK的手势,看向陈欣:“我们出发了。”
“爆舱回来。”陈欣喊道。
“好。”
等着何飞他们解开船绳,陈远挥了挥手,发动钓鱼艇,就看了一眼周升。
周升站在船舱外面,还看着码头的方向。
“得偿所愿了。”何飞递给周升一根香烟,笑问道。
“守得云开见月明啊。”周升笑着道。
陈远接过何飞递来的香烟,点燃,钓鱼艇驶向大海面了。
“哥。”周升走来陈远旁边,脸上笑容就没收敛过。
陈远瞟了周升一眼:“长兄如父,喊声爸爸。”
“过分了啊。”周升道。
“你来开船,我进去睡觉了。”陈远让出驾驶位,又瞟了周升:“你笑的咋这么膈应人。”
周升继续浪笑:“膈应就对了,陈远哥。”
“靠。”
陈远回去了船舱,铺好床单被褥,拿出手机。
彦小兮有发来微信:“出发了没。”
“出发了。”陈远回道。
“你有卫星电话了,要每天给我打电话。”彦小兮发来语音:“不然我会担心。”
何飞走了进来,正好听到语音:“哎哟,会担心哦。”
“你出海,你老婆不会担心啊。”陈远道。
“我老婆才不会担心,她每天都在家里打牌。”何飞耸耸肩:“老夫老妻了,她也是知道我的,经常出海……担心啥。”
陈远笑了笑,按着语音:“好,每天都给你打电话。”
彦小兮今天不上课,和陈远聊着微信,一直到陈远手机没有了信号。
昨晚很晚才睡的,手机没信号了,就躺被窝里,补个觉。
一觉醒来,快下午两点钟了。
杨巡看到陈远出来了,道:“吃泡面不。”
“他不喜欢吃方便面。”
“我吃自嗨锅。”陈远道:“以前跟着船队,有段时间天天吃泡面,吃伤了。现在闻着泡面的味道就想吐。”
周升给陈远递来一个海底捞:“今晚在三亚过夜?”
“距离三亚还有多远。”
“187海里。”
“得跑快一点了。”陈远道:“吃了饭马力全开,顺便补给一些蔬菜。”
周升比划了个OK的手势。
陈远的自嗨锅煮好,周升拿着叉子就过来,叉走了一大块牛肉:“要是开着远星55出来,那就舒服了。要是马力全开,这个时候差不多已经到三亚。”
从海陵走水路到三亚,换算成公里,差不多是275公里。
远星55玻璃钢船体的,高速可以维持40节左右,就相当于每小时74公里。
跑到三亚,差不多7个小时。
升远号,现在最快航速差不多二十七八节。但不能一直维持最快航速。
巡航高速,25节左右。
到三亚,差不多是晚上十点钟了。
“丽霞号出发了没?”
“出发了。十一点过才出发,那艘渔船加油就搞了几个小时。”
吃过饭,周升将油门杆推到顶,再往下拉一个档位,然后打开音响,放了首‘好日子’。
第一百五十三章:会合丽霞号
‘哎,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
周升五音不全,跟着音乐嚎叫,听得陈远是头皮发麻。
何飞和杨巡他们也在跟唱,欢闹得很。
陈远去了船首吹风。
钓鱼艇线路是靠近海南岛的,跑了没多久,已能看到陆地。
不过一直到天黑,十一点过了,才来到海南的避风港。抛锚,做饭……
晚上。
陈远和周升睡下层,一人拿着一个手机,聊着微信。
“等远星号交付了,能不能带着欣欣一起出海。”周升问。
“不能。”陈远转过头:“出海就是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女孩子怎么受得了这苦。”
“欣欣说她想要出海。”
“你别喊得这么肉麻,我听的起鸡皮疙瘩。”
“你不是也小兮小兮这么称呼的,肉麻,你还说我。”
两人拌了会儿嘴,又各自聊起了微信。
醒来是第二天早上七点过,周升将陈远他们送到岸上,他开着钓鱼艇前往加油站加油。
游艇码头有专门给游艇加油的加油站,海南这边油价贵,游艇用的柴油,每升也是八块多钱。
陈远,何飞和杨巡,去附近的市场买蔬菜,和各种补给。
回来后周升已经给钓鱼艇加满油。
出发。
“巡航速度?”周升问。
“丽霞号到哪儿?”
“在我们前面。”周升放大海图仪,给陈远指了丽霞号的大概位置。
东偏南,75海里左右。
“丽霞号前往西沙和中沙之间的海域。”周升说:“我们先去西沙,就顺路看看,如果没有鱼,直接去中沙。”
陈远点点头:“巡航速度就行了,省油。”
二十节不到的速度,每小时大概35公里。
这个速度不快,但是在海上,也不算慢了。
升远号晃晃悠悠,已经看不到南海岛了。
这边的天气,海风吹着,热倒是不热,就是紫外线太强了,晒得很。
陈远从冰箱里拿了几瓶冻啤酒出来,每人一瓶。
“这次出来天气不错,蓝天白云的,浪涌也不大。”杨巡拿了折叠躺椅出来,在后甲板,坐陈远的旁边。
“冷暖更替的季节,海上风云容易突变。”陈远道。
周升坐在后甲板的驾驶台,转头看向陈远:“你可别乌鸦嘴了。看这个天气,最起码之后的几天应该是舒服的。”
陈远喝了大口啤酒,起身拿了防晒喷雾,在身上喷了一些:“你们要不要。”
“我要。”周升喊道。
“我们也来一些。”何飞笑道。
“只要不是大风大浪,坐钓鱼艇出来还是很舒服的。”杨巡拿出香烟,给陈远他们递了一根。
已经拉开大陆架了,海水深蓝的可怕。
特别是钓鱼艇经过后,在海面留下一条长长的轨迹,色彩的对比,更显示出深海的恐怖。
不过这里的水,并不是特别吓人。
要进入公海,几千米的深度,一眼望去没有边际的,再就是几千米深海水的颜色。即便陈远这样的常年海上飘着的人,每次望向大海,心底也会升起恐惧。
“前面有鱼。”周升忽然喊道。
陈远连忙看了过去,好像是一群海豚。
“追上去看看。”
周升推动油门杆,近了,果然是一群在海面戏水的海豚。
“要不要追这群海豚?”周升问。
“海豚不会跑太远,追海豚没有意义。”
“那继续前往西沙。”
陈远‘嗯’了一声。
大海追鱼,有时候会非常惊心动魄。但更多时候是无聊的等待……
距离西沙近了。
陈远将无人机放了出去,让无人机在天空飞着,他就是遥感显示器。
“找到鱼没有。”无线电台传来了林新民的声音。
这次出海林新民也入股了,负担百分之十的开支,拿百分之五的分成。这些是他和林新海单独算的。
陈远和周升依旧拿百分之六十。
不过这一次,周升主动让出了份额。
陈远拿百分之三十五,也负担百分之三十五的开支。
周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
上一次出海周升也见识到了陈远的能力,隔着不知道多远就看到了天空的飞鸟。
周升不会找鱼,也就是沉底围网的时候,他可以出一下力。但是沉底围网也要选择位置……
陈远拿百分之三十五,这还是周升主动提出来的。
陈远的价值,以前在远洋船队就体现出来了。陈远的工资,比周升的可高多了。
“没有。”周升道:“你们到指定位置了?”
“快要到了。”
“如果没有鱼,我们下午五点左右可以会合。”
无人机在天上飞了半个钟头,陈远就将它收了回来,取下电池充电。并给无人机换了一组电池……
等着钓鱼艇跑远一些了,再放出无人机。
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陈远发现了两股鱼群。
其中一股鱼群数量还不错,如果丽霞号在附近的话,倒是可以下网。不过丽霞号距离还远,等丽霞号跑过来,就不那么划算了。
从钓鱼艇的鱼探画面上看,应该是小群的马交。只能说可以放网,不会亏本就是,但也赚不了太多。
傍晚了,陈远才来到丽霞号旁边。
陈远上了丽霞号,先是去驾驶舱看了南海的洋流图。船舱有接受卫星信号的设备,在南海或者别的渔场,通常都有专门的微信监控所在海域的洋流。
想要找鱼的话,卫星传来的洋流图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陈远还有一个遥感鱼探。感应器由无人机携带着可以飞到很高。
有了卫星传来的画面,再有无人机的辅助,就可以找到洋流汇聚行程的涡流。涡流所在区域会行程对流,这一区域海水流动明显,会引来大量鱼群。
不过卫星传来的画面也就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到具体的操作环节,还是要人去找。只不过会看洋流,可以增加找到大鱼群的几率。
“怎么样,有把握找到鱼?”林新民说。
“小股鱼群还是很多的,我们过来的路上就发现了两个鱼群。”陈远道:“大的鱼群不那么好找,要看运气。”
这次出海林新民也投资钱了,紧张。
“找到鱼群怎么不说,我开过去就是了。”
陈远说了一下那两个鱼群的情况,要是渔船顺路的话,可以围捕,但是没有必要专门跑过去。
“我们来的路上看到了好几艘渔船,看样子全部是去西沙和中沙。我们明天直接向南沙出发,路上要是看到鱼群,就顺便捕捞了。”
“行。”
新海号还在家里没有出来,现在要是发现大鱼群,或者金枪鱼群,还不好搞的。
在陈远的计划里,后面几天就慢悠悠的晃荡,等新海号过来了,再说别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一次吃到鱼的猫儿
夜。
吃了晚饭。
何欢不愿意做电灯泡,早早回屋睡觉了。
陈远和彦小兮散步着去了海边。
沙滩远处有路灯,映照着沙滩略显幽暗。
晚风吹拂,沁人心脾。
彦小兮穿着拖鞋,走着走着,拖鞋走掉了一只,就干脆脱了鞋子,拿在走上,赤足踩着沙滩。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沙滩上没什么人了。
走了好远,才到一对拥抱一起的情侣。
光线暗,彦小兮看不太清楚,等走一些才看到那对情侣正忘情的投入,就拉了一下陈远,往回走。
走远了,陈远回头再看了看,彦小兮拉扯了一下。
“看到了吧。”陈远回过头,笑道。
“没看到。”彦小兮的脸蛋红了起来,格外诱人。
他们刚才距离那对情侣很近了,彦小兮也看到了,看得还很清楚。
“试试。”
“你没亲过女人么,试什么试。”
“没亲过。”
“骗人。”
“真没有……”
“我不信。”
“你怎么和大头一样。”
“你才是大头……”彦小兮这才反应过来陈远说的是那个大头,鼓着脸腮:“你真没有亲过?”
陈远摇摇头:“真没有。”
彦小兮抿着嘴,心里欢喜:“我们认识才多久啊,你就想亲我了。”
“好几个月了。”
“不行。跟我说说远洋渔船上的事情呗。”彦小兮说:“我看网上说,远洋渔船上工作都特别辛苦。”
“远洋渔船上是挺辛苦的,但也没有什么好说。”陈远耸耸肩,走到了没人的海滩,陈远看着彦小兮:“亲亲。”
彦小兮使劲摇头。
“小气得很。”
彦小兮脸蛋都鼓了起来,没好气的瞪着陈远,见陈远低着头不断靠近,心跳不由的加快。
陈远本来就想戏弄彦小兮,见她闭上了眼,心跳也不由的加快,低着头,吻了下去。
两唇相触,语言难以形容的美妙触感。
彦小兮都不敢呼吸了,就这样过了好久,快窒息了,这才推开陈远,满面娇羞。
陈远嘴角荡漾了起来笑容,快步追上彦小兮,拉着她的手。
彦小兮挣扎了一下,就任由陈远拉着了,精致美丽的脸蛋红彤彤的,跟熟透的苹果似的。
这是陈远第一次接吻,唇边似乎还存留着温度,快速跳动的心脏,现在还没有完全平复,躁动难耐。
这种感觉,大概像是第一次吃到鱼的猫儿。
彦小兮低着头,抿着嘴,不敢看陈远。
两人就这么手拉着手,轻松散步。
夜已经深了,沙滩上已经看不到人。
陈远看到了沙滩边上的长椅:“过去坐会儿。”
彦小兮轻轻的‘嗯’了一声,跟着陈远来到长椅上,靠在了陈远肩膀。
陈远伸手揽着彦小兮,安静的看着大海。
大海,黑暗暗的,有灯光点点,那些是还在海上作业的渔船。
“海上的灯光是渔船?”彦小兮问。
“是。”
“这么晚了,渔船还不歇息?”
“晚上可以钓鱿鱼。”陈远低头看向了彦小兮,彦小兮目光也看上了陈远。
两人四目相对。
见陈远靠近过来,彦小兮想到了刚才,紧张地闭上眼,脑海空白。
陈远也紧张得很,温柔的低下头……
良久,两人依偎在沙滩的长椅上,看着海上的灯光点点。
陈远在这一刻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幸福,那就是和心爱的人儿在一起。
彦小兮抓住了陈远不老实的爪子,‘哼’了一声,脸蛋红彤彤的,似要渗出血来。
陈远尴尬的,赶紧找了个话题:“你舅舅在斐济开度假村?”
彦小兮‘嗯’了一声,说:“前几年我们老家那边拆迁,舅舅开的农家乐正好拆除了。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在淘宝上买了一个岛屿。”
“淘宝上买岛屿?”陈远疑惑,还有这种操作?
淘宝上可以卖岛屿?
“好多年前了,双十一,淘宝上拍卖小岛。我舅舅看到后就参加了竞拍,只出了一次价,就把小岛拍了下来。”彦小兮说。不仅淘宝,京东上面好像也搞过类似的活动。
“那个小岛多少钱?”陈远比较好奇。
“四百多万。”彦小兮低着头。
四百多万就买一个岛,陈远是羡慕了:“多大?”
“具体多大我不知道。感觉还挺大的……”
“等你放假,我们去你舅舅那边耍。”
彦小兮‘嗯’了一声,缩着脖子:“好。”
“我以后要是发财了,也买一个小岛。”
“你喜欢小岛?”
“我的梦想就是有一个私人小岛。”陈远说:“你有什么梦想?”
彦小兮摇摇头,偷偷看了陈远一眼:“没有。”
陈远说:“你去过你舅舅那边没?”
“去过,每年都会去。”彦小兮道。
“小岛漂亮不。”
“漂亮。小岛在一个环礁潟湖里面,潟湖里面有特别多的珊瑚礁,那里的水清澈见底。之前过去的时候因为没有潜水证,不能去潜水。”彦小兮说着挽起了陈远的胳膊:“过年的时候你还出去捕鱼不?”
“过年肯定要休息一段时间。但应该不能休息太久……”陈远说:“夏天的时候休渔期,可以过去耍。那个时候我们买一艘帆船,开帆船过去。”
“买帆船要很多钱的。”
“我现在和师父他们合伙捕鱼。出一趟海,运气好的话可以赚上百万。”陈远说。
“能赚那么多?”
“嗯。”陈远嗅着彦小兮身上香香的味道,说:“找到大的鱼群,赚的就多。”
“又不是每一次运气都那么好。”
“你要相信你男人我的本事,在海上找鱼,就是我负责的工作。”陈远又看到海边的长椅了,说:“过去坐会儿。”
“不要。”彦小兮鼓着脸颊,到现在,她脸颊还在发烫。
“走累了。”
“我信你个鬼。”
陈远见彦小兮没生气,一下将她公主抱了起来,坐在长凳子上:“休息会儿。”
彦小兮靠着陈远肩膀:“亲亲会不会怀孕啊。”
“应该不会吧。”陈远笑着低下头,吻了上去。
这一次,彦小兮紧紧抓住了陈远不老实的手,不让他过分。
第一百五十四章:大鱼群
夜。
天黑尽了。
吃过晚饭后,丽霞号开了诱鱼灯,本想看看能不能诱来鱼群。
但开了几个小时,只有很少的鱼聚集过来。
升远号飘荡海面。
夜晚起风了,钓鱼艇开了稳定仪,依旧摇晃厉害。
不过陈远睡得很安稳,醒来是第二天早上了。
船舱,杨巡躺在长凳上睡觉,何飞在后甲板准备早饭。
这次出来的匆忙,就只带了几罐猪油。
晚上是杨巡,何飞他们值夜班。昨晚丽霞号开着诱鱼灯,只聚集来很少的鱼。
杨巡他们晚上无聊,拿着鱼竿钓上来几条。
早上煮的是鱼粥。
“煮好了没。”陈远走了过来。
“马上。”
陈远回去洗脸刷牙后再出来,鱼粥已经煮好了。
何飞也睡醒了,和周升扯着龙门阵。
吃过饭,陈远再前往丽霞号的驾驶室,看了西沙南沙的洋流和气象数据,跟着回到升远号,出发找鱼。
陈远他们的船速也就是十八节多点,为了省油。
丽霞号航速巡航可以跑到20节左右,但为了省油,平时也就十四节、十五节。
出发没有多久,丽霞号就被陈远他们甩在了身后。
不过陈远他们要到处寻找,一直到下午三点过,丽霞号和升远号的距离也没有超过10海里。
看不到海鸟,也没有发现浮鱼。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海面微波荡漾。
陈远再次放出无人机,经纬m300rtk无人机,最大飞行时长55分钟。
不过陈远每次放出无人机,最多飞行40分钟左右。
最大飞行高度是7000米,最大飞行速度23米每秒。
这差不多是陈远能在市面上买到性能最好的无人机了。
当无人机上升到2700米左右高度的时候,无人机上携带的感应器接收到了密集的信号。
“停船。”陈远喊道。
开一天船了,周升无聊到蛋疼,出了外海,他看升远号,是哪哪都不舒服。就感觉在船舱里太压抑了。
现在大太阳的,他还在船舱外面驾驶台控制钓鱼艇,听到陈远的声音,周升连忙放慢速度:“有鱼?”
陈远控制无人机降低高度,在2650米的时候,生物信号源微弱了一些,然后控制无人机平飞,寻找信号源位置:“有鱼,数量不少。通知丽霞号全速赶过来。”
周升连忙跑回船舱,联系了林新民:“新民叔,收到回话。”
“收到。”林新民听到周升语气焦急:“出什么事了。”
“发现鱼群了,大鱼群。你们的渔船快速向我们靠拢。”
林新民兴奋的挥动胳膊:“好,我们马力全开的赶过来。你们周围有没有别的渔船?”
“有一艘小渔船,但是他们应该没有发现鱼群。你们赶快过来。”
“能预估鱼群的数量不?”
“陈远说是一个较大的鱼群,估摸着还可以的,数量很多的鱼群。”周升过来看了一眼显示器,道:“密密麻麻的生物源信号。”
陈远已经找到了鱼群的位置,在两点钟方向,距离至少五公里外。
海面上可以看到一艘老式拖网渔船,位置是在他们的八九点钟方向,距离也是好几公里远。
也就是说那艘渔船距离鱼群至少10公里的样子。渔船也并没有前往鱼群的方向,就是说那是一群无主的鱼。
“开船,过去看看。”陈远抬头看着天空,已他的视力,看向无人机也就是一个稍微大一些的黑点了。
而周升的视力,早就看不到无人机了。
周升推动油门杆,马力开到最大。
陈远控制无人机下降到1000米高度,信号源消失……这说明鱼群距离还很多,估摸着八公里外。
有飞行的遥感鱼探,寻找鱼,就跟作弊似的。
不过遥感鱼探也有弊端,如果飞的太高,接受生物信号源太多了,画面信号也会非常密集。
这里是深水区,零零散散的鱼比较少,画面上忽然多出了很多的信号源,那就可以判断周围有鱼群。
无人机下降到两百米左右高速,陈远锁定了鱼群:“一个大鱼群。”
“能有多少?”
“数量不少。但不知道是什么鱼……如果是沙丁鱼,小赚。”
“要是金枪鱼呢?”
“要是金枪鱼,发财。”陈远也放松了下来,大笑道。
金枪鱼,得看是什么金枪鱼了。
西沙和中沙这边大鱼群就那么几种,沙丁鱼,马鲅鱼,鲣鱼,还有鲳鱼。
就鱼群规模来看,除非是混合型鱼群,要不然可以排除的鱼群就是鲳鱼了。
鲳鱼也喜欢成群结队,但是规模都不大。
鲣鱼产卵期是三到八月份,现在十月中旬,聚集大量鲣鱼的可能性也不大。
就信号源密集程度,最大可能是沙丁鱼。
不过聚集的沙丁鱼,很容易吸引飞鸟过来,但这里没有看到飞鸟。
剩下的就是马鲅鱼。
至于说黄鳍金枪鱼,就接收到的信号源来说,鱼群的数量太大了,不可能会黄鳍金枪鱼。
“别想了,不可能是金枪鱼。”陈远兴奋了起来:“希望是马鲅鱼。如果是马鲅鱼,这一网下去至少大几百吨,甚至上千吨。”
如果是马鲅鱼,这一网下去就发财了。
陈远之所以兴奋,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鸟群。那么大概率就是马鲅鱼。
虽然说马鲅鱼也会吸引鸟群,但是对鸟群的诱惑没有那么大。
或者是混合鱼群。
小的鱼群会吸引大鱼过来捕食,就好像之前发现的尤鱼群,就吸引来了金枪鱼。
“有上千吨的马鲅鱼群?”周升疑惑道。
“你别乌鸦嘴。”陈远看着显示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大鱼群。”
快要到鱼群所在位置了,陈远让周升停下船,将无人机收了出来,然后将无人机携带的感应器放置在钓鱼艇的船头。
“鱼探打开了没有?”陈远收起无人机,道。
“打开了。”周升说:“没有发现大鱼。甚至小鱼都没有……”
“距离鱼群还远。”
周升再次发动钓鱼艇,全速开了过去。
来到了鱼群外围,鱼探画面终于出现鱼了,这些鱼的个头很小。
“沙丁鱼?”周升说。
陈远使劲挥了挥手,发泄着郁闷:“估计是了,但怎么没有飞鸟过来捕食。”
“白高兴了。”
“鱼群很多,还是有钱的赚。”
陈远也有些失望,没有飞鸟,怎么会是一个大型的沙丁鱼群?
陈远他们的钓鱼艇就在鱼群外围,进入鱼群里面会惊扰到鱼群,就只能在外围观察。
这个鱼群很大,生怕进入中心区域惊扰了这些鱼。
“确定是什么鱼了么?”无线电里传来林新海的声音。
“应该是沙丁鱼。”
林新海有些失望:“有没有别的鱼?”
“还没有发现。我们只在外围观察,没有深入里面,靠太近,怕惊扰了鱼群。”周升道。
第一百五十五章:沙丁鱼,不值钱
丽霞号赶了过来。
陈远叫醒杨巡他们:“干活了。”
“找到鱼了?”
“找到个鱼群。”陈远说着出去船舱,上了丽霞号。
丽霞号有横向鱼探。
林新民看着鱼探画面,信号太密集了,看不出有没有大鱼。
“这个鱼群不小啊。”林新民笑着说。
“我的意见是捕捞三分之二,留下一些。”陈远说。
“有把握追踪这些鱼?”林新民眼睛一亮。
“有把握。”陈远道。
升远号有遥感鱼探。
将遥感鱼探装在船头,可以感知三到五公里的鱼群。
这片海域属于是中沙群岛范围,沙丁鱼通常不作远距离洄游,肯定就是在中沙群岛这个大概范围内。
留下一部分沙丁鱼,用来诱大鱼出现。
林新民点点头:“你能不能指挥放网?”
“没问题。”
陈远拿了对讲机,等到丽霞号和升远号来到合适的位置,就开始指挥放下括纲和跑纲。
跑纲和跑纲固定在钓鱼艇船尾的两端。
“已经就位,可以放渔网了。”陈远通过对讲机道。
“收到,启动渔船。”林新民道。
渔船开动,将渔网拖拽出来。
这是一艘老式围网船,必须要有辅助船只才能完成围网。
“周升。”陈远喊道:“钓鱼艇马力开到最大。”
“已经是最大了。”
陈远赶紧过去检查了放网口:“丽霞号的速度太快了,慢一些。”
“13节?”
“再慢一些。”
“11节了。”
“行。”陈远再次喊了周升,他发动钓鱼艇向围网内缘靠拢。
丽霞号有一千多匹马力,而且本身自重大。
升远号作为辅助船,其实还是可以的。
围网顺利合拢,陈远过去结果跑纲,将跑纲固定渔船的船头。
括纲有别的工作人员拉扯过来,连接着丽霞号携带的括纲一起捆绑在括纲机上,开始收拢围网底圈。
这次收网非常顺利,捕获了沙丁鱼的五分之三左右。不是不想再多捕捞一些,而是这个沙丁鱼群太大了,有些分散。
这也真是陈远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围网工作完成,陈远将对讲机放回了驾驶室:“我回渔船了。”
“有发现通知我。”林新民笑着道。随着网圈的收缩,海面上已经能看到鱼了。
虽然都是小沙丁鱼,但是数量可观。
沙丁鱼繁殖快,产量又高,就很便宜。
不过也要看品种。
沙丁鱼有光身、花身、大眼、小眼、红鳞这些。贵的,渔船批发价都要十几块钱1斤。
便宜的,有很多作为鱼饲料使用,一块多钱1斤。
中沙这边的沙丁鱼价格也不贵,送回码头的价格,最高不到五块。
不过那么一大网,在沙丁鱼里面肯定还隐藏着别的鱼。大型沙丁鱼群里面很容易藏鲣鱼,金枪鱼,章红,海狼等等。
围网完成,剩下就都是林新民的工作了。
陈远回到钓鱼艇上,开着钓鱼艇四处观察,等待散开的沙丁鱼再次汇聚会,就远远跟着。
这群沙丁鱼很大,好几十吨。
刚才围的一网,估摸着有二十几吨。
从新聚拢的沙丁鱼,规模远远不如之前了。
天色已经黑尽了,丽霞号还在收拾鱼获。
“有没有金枪鱼。”陈远拿起对讲机,问道。
“有。”林新海笑着说:“三条大眼金枪鱼,还有两条狗牙金枪鱼。别的鱼也有不少。”
“要多久才能收完鱼获?”
“有鱼群过来了?”
“暂时没发现,就是问问。”陈远道:“沙丁鱼群散了,看一下明天能不能聚拢。”
“行。你们早点休息,我们这边要忙到很晚。”
周升停下了船,接到了林新海打来的卫星电话:“喂,师父。”
“你们开张了。”
“一个沙丁鱼群。”周升说:“新海号的吊臂安装好了没有。”
“还没有,在加班加点。估计明天下午可以装好,晚上就出发。怎么嘛,听你的语气,很不开心。”
“好不容易发现一个大鱼群,没想到是沙丁鱼。”
“有沙丁鱼捕捞就不错了。听我大哥说,你们那一网估摸着有三十吨了,里面还有一些值钱货。”
“你要不要和陈远说两句?”
“电话给他嘛。”
陈远拿过电话:“喂,师父。”
“我大哥的意思,今天的鱼获联系冷冻船,直接卖了。要是超低温冰冻着回去,时间长了,不划算。”
“行,直接卖了吧。”陈远道:“海上卖,1斤能卖到一块钱不?”
“差不多。”
“卖了吧。”
杨巡他们开始做饭了。
晚饭做好,陈远拿了几瓶冰冻啤酒出来,在钓鱼艇的后甲板,吃着东西喝着酒,看满天繁星。
海上的夜空,星光明亮。
第二天。
一大早,林新民联系了陈远:“价格谈好了,每吨2700元。”
“还行。”
“海上冷冻船给的价格压得太死了,要是回去,能翻两倍。”
不过就30吨左右的沙丁鱼,回港的价格,挺林新海说最多可以到5500元的价格。
“来回一趟多麻烦的。”
“那就卖了?”
“卖了吧。”
吃过早饭,陈远他们再次找到聚拢的沙丁鱼。
收鱼获的冷冻船也过来了,林新民忙着卖鱼,总共卖了12.6万元。除了沙丁鱼,里面还有一些值钱的鱼获也都卖了。
一直守到傍晚,沙丁鱼群都没有吸引来大型鱼群。
“要不要将剩下的沙丁鱼全部捕捞了?”林新民问道。剩下的沙丁鱼还挺多的,估摸着十几吨。
“算了吧。这些沙丁鱼又不值钱,留给大鱼做食物。”陈远道:“师父的渔船出发了,我们休息一晚上,明早赶路。鱼全部卖完了?”
“留了一些自己吃。留了两条黄鳍金枪鱼,个头不大的,给的价太低了没舍得卖,你们过来拿一块鱼肉。”
“我们马上过去。”陈远将贴着海米二十几米飞行的无人机收了回来。
周升转过头:“之后看到是沙丁鱼不捕捞了,浪费时间。”
“你丫的是飘了。”陈远看了过去。
“不过瘾啊,那么大的一网才十二万多。”
对于绝对大多数渔船来说,一网十几万的收获,还算很不错了。
丽霞号这也是才出海,要是按照正常的流程走,这一网下去就应该回港的,等卖了鱼在出来。
不只是周升飘了,林新民也有一些飘的,就想着搞一网值钱鱼。几万十几万的钱,他们都已经看不上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人工岛避台风
老实说,不仅周升、林新民他们飘了,膨胀了,陈远现在也看不上这点小钱。
毕竟上次出来搞了一千多万的鱼获。
陈远要是不膨胀,也不会买价值一千多万的钓鱼艇。
开着钓鱼艇来到丽霞号旁边,拿了一块金枪鱼的大腹肉,切成小粒腌制入味,用来拌饭。
小金枪鱼,肉质一般,不过大腹肉的油脂还算肥美,用来拌饭有明显的油脂香味。
太阳已经落山了。
陈远和周升爬到渔船上,从丽霞号储备油舱里抽出柴油,给升远号加满油。
第二天一早。
陈远再次来到丽霞号上,规划之后几天的航线。
想要找到大鱼群就要避开主要的洋流汇聚区。
洋流汇聚区鱼多,渔船也多,还经常有组队的拖网渔船。在那些地方,竞争太激烈了。
今天依旧是蓝天白云,海面波涛荡漾。
升远号在平静海面拖拽出长长的轨迹。
杨巡,何飞他们回船舱睡觉了。陈远爬上了船顶,拿着一瓶冰冻的啤酒。
升远号已经离开了群岛海域,陈远坐在船顶观察海面有没有浮鱼。
“啤酒喝完了没有。”周升在下面喊道。
“还没。”陈远低头看去。
“有没有发现。”
“看到几只飞鸟。”
“要不要追?”
“算了。”陈远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新海号还没有过来,现在出去追飞鸟,意义不大。”
正说着话,陈远看到远处有水花溅起,赶紧从船上爬了下来:“远处有水花,过去看看。”
“你开船。”
陈远坐到驾驶位上,油门杆推到顶。
周升将遥感鱼探显示器拿了过来,放到陈远面前。
显示器上呈现出红色,估摸着有十几条。
“这个画面,大概有多少?”周升问。
“十几条。”
“有多大?”
“遥感鱼探看不出来多大。”陈远道:“需要钓鱼艇的鱼探,过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钓鱼艇马力全开,追上了鱼群。
刚才距离远,没看清楚什么鱼。通过钓鱼艇画面,陈远确定了是金枪鱼群,十几条。
体长都是1米左右,也就是四五十斤的金枪鱼。
“有发现?”林新海用望远镜看到陈远他们的钓鱼艇忽然加速,用无线电联系了他们。
“十几条金枪鱼,个头不大。”陈远说。
“就是说没有必要下网?”
“没必要,继续赶路。”
南海这边常见的金枪鱼,差不多就这个大小。而且鱼群的规模也不大,小群的金枪鱼只有个位数,大一些的几十条,上百条。
十几条个头不大的金枪鱼,没必要下网。
再说丽霞号携带的围网,捕捞金枪鱼费劲。
周升进去睡舱找鱼竿,将何飞弄醒了:“发现鱼了?”
“有个小的金枪鱼群,我进来拿鱼竿,钓几条。”
何飞听到一下子就爬了起来:“我也去试试。”
两人拿了电轮鱼竿,挂上大号的铁板丢出去。
在外海,只要找到鱼,钓鱼是很容易的。逗了没几下,金枪鱼就咬钩了。
何飞使劲拉扯鱼竿,挂中鱼后,按了回线。
陈远拿着钩子,直接将金枪鱼拽了起来。这条金枪鱼估摸着四十几斤,随后就放血,取了一块大腹肉刺身。
通常来说金枪鱼需要排酸。
但用电轮钓到的,金枪鱼还没怎么挣扎就拉了上来,金枪鱼肉质里面的酸性物质积累不多,这时候的金枪鱼是最鲜美的。
大腹肉入口即化,还有澹澹的香气。这种香气似某种水果的香气,很难形容。
没一会儿,周升和何飞钓上来五条金枪鱼。
丽霞号过来了,陈远将金枪鱼送上丽霞号:“现钓的金枪鱼,最美味。”
林新民笑着将金枪鱼弄了上去:“要变天了,得尽快敢去南沙。”
“台风?”陈远问。
林新民点点头:“刚才收到了海况预警,有一个低气压正在形成。不过还早。”
冷暖交替的季节,天气多变。连着几天的好天气,已经是不错的享受了。
陈远他们也收到了海况预警,刚才在外面没有看到。
“喂,师父。”陈远联系了林新海。
“收到。”
“有台风,你收到预警没有。”
“收到了。台风还早。”
“你们到哪儿了?”
“快要到三沙了。你们呢?”
“中南暗沙附近,马上要到南沙了。”陈远道。
“在美齐礁汇合,等台风过去后,开始捕鱼。”
“行。”
陈远他们第二天一早抵达美齐礁。
因为台风,美齐礁聚集了几十艘各类船只,随着时间还不断有船只过来。
罗老四的渔船,还有一同从闸坡过来的渔船,现在也全都在这边了,并成一排。
丽霞号也停了过去,等到将渔船固定好,然后放下绳子,将升远号钓鱼艇吊到了船上。
升远号只有七八吨的重量,丽霞号的两个吊臂,将升远号吊到渔船上,轻轻松松。
等待台风的时间有些无聊,杨巡他们拿着鱼竿在船上钓鱼。
对钓鱼老来说,没什么比钓鱼更好玩的事情了。
陈远和周升在船长室,研究南沙的海图,以及海底地形图。
今天早上还阳光明媚的,现在下午三点过,天空阴沉了下来,西南方向更是厚重乌云笼罩。
“你们要到了没有。”林新民联系了林新海。
“快要到了。”
“还要多久?”
“一个半小时。”
乌云越来越近。
陈远看向美齐礁,这是一个椭圆形的珊瑚环礁上面填海造出的人工岛。
祖国强盛是真的好,有这座人工岛,在南沙捕鱼的渔船就拥有了归属。
下午六点过了,越来越多的渔船和货船进入美齐礁,林新海的渔船也开了过来,停在丽霞号旁边。
陈远看着岸边的军舰,满满的安全感。
“收获怎么样。”罗老四的声音出现身后。
“我们才刚过来。”林新民说。
“一网没有下?”
“来的路上发现了一个沙丁鱼群,下了一网,十几万。”林新民笑着道:“赚回来一些油费。”
“十几万,你们这个船真费油。”罗老四哈哈笑着,拿出香烟给陈远他们递了一支。
第一百五十七章:台风过后
乌云笼罩了头顶。
天色黑尽了,新海号才泊好船。
“爸,周叔,师父。”陈远站在丽霞号,看着新海号上的老爸他们。
“过来喝酒。”林新海喊道。
“行。”
为了避风,渔船都靠拢了。
陈远翻过护栏,来到新海号上。
新海号的后甲板特别宽敞。
陈丰和周贺进去拿了小凳子和小桌子出来,再拿了一瓶白酒,一些花生米。
“喝酒不喊我们啊。”丽霞号上的船员笑着道。
“过来一起喝。”
空气潮湿,还有一些闷热。
喝上一口白酒,没一会儿就出汗了。
喝着酒,吹着牛皮,陈远卫星电话响了起来。
“喂。”陈远接通电话。
“南沙有台风,你们找到避风的地方没?”彦小兮来的电话。
“渔船已经靠港了,在港湾内避风。”
“我才看到有台风,你们有避风的地方就好。”
“放心吧,海上天气都有提前预警的。”陈远和彦小兮聊了一会儿,回去继续喝酒。
夜,风渐起。
喝了一些酒的陈远,晚上睡得很沉。天快要亮的时候,陈远感觉到渔船在摇晃,醒了过来。
周升也醒了过来,打开电灯。
“台风来了。”周升说。
陈远‘嗯’了一声,翻身起来,打开舱门出去,就听到了呼啸的风声。
陈远老爸他们也醒了过来,在船舱观望。
陈远和周升去了驾驶室,林新民整晚上的守在这里。
“强风还没有过来。”林新民说。
“最大风力能达到多少级?”陈远问。
“十级,或者十一级。”林新民道:“南沙只是台风外围,没有在核心区。”
外面风的呼啸声越来越来。
七点过,风力达到了最大,驾驶室挡风玻璃外面白茫茫一片。
呼啸的风声略微显得刺耳,听的人牙齿发酸。
避风湾,海水好似被煮沸了。
并拢在一起的渔船,也摇晃剧烈。
天大亮之后,风就小了很多。
九点过,风停。
不过现在还没有船只离开,等到中午的时候才有船只收起锚爪,准备离开。
罗老四又来到了新海号上,找林新海商量捕鱼的事情。
林新海将陈远叫了过去:“怎么说?”
“明天再出去。”陈远道。
台风过后拖网渔网好捕鱼,大风大浪的,鱼群大多集中在了环礁背面。但是对围网渔船来说,现在出去不那么好,最起码等上一天的时间,让鱼群聚拢。
再说了,现在出海,海面还没有平静。
就升远号的小身板,现在出去可有的搞。
罗老四看向陈远:“我知道几个地方的鱼特别多,但都不是群居鱼,而且海底多是岩石、珊瑚。”
“深度多少?”
“深度都在120米内。”
陈远想了想,看向林新海。
林新海说:“渔网大概能有多少?”
“这我咋知道。”罗老四摇头:“你们能估算出鱼群的大概数量?”
陈远点点头:“能判断一个大概。”
“牛。”
陈远有遥感鱼探,能探测范围内的鱼群大概数量。
知道鱼的密度,再知道是什么鱼之后,就能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不过这个误差很大,仅仅只能作为是否值得下网的参考。
特别是对沉底围网来说。
放置集鱼器的位置很讲究就不说了,放置集鱼器之前还要知道这片海域大概有多少鱼。要是鱼不多,集鱼器也只能集个寂寞……
“帮你围一网,分一半鱼获。”林新海说:“我们这个团队,陈远和周升占股百分之六十。帮你围一网,分一半鱼获,你已经很划算了。”
“得有个保底吧。”罗老四道:“一网,能保底一百万不?”
“最多保证你不亏本。一网百万,这个我们可不敢保证。”
南沙这边也有很多值钱鱼,鲷科和鲈科的鱼类,挺多的,这些鱼都不便宜。鲷鱼会聚集扎堆,但是鲈科鱼,很少扎堆。还有就是石斑鱼,以及鲉科,以及红色的石九公。
一千多米场的网,围一个圈的面积可是不小。就算围成的圈不规则,那也能围一百多亩的面积。
再就是放了集鱼器,诱饵,方圆好几公里的鱼,都能可以诱惑过来。
上一次围了一网,一百多吨。
现在不说超过一百吨,就算五十吨,那也相当可以了。沉底围网,围到的多是值钱鱼获……
如果没有沉底围网这个绝活,陈远和周升也不敢定下那台一千多万的钓鱼艇。
“行。一网,我要不亏本,就给你们一半。”罗老四说。
林新海笑了笑:“你别做出一脸心痛的模样。沉底围网,捕捞到的多是值钱鱼获。一网过百万应该是不难的。放心吧,如果鱼不多,我们不会下网。”
罗老四点点头:“那今天休息,明天再出去。”
“现在外面的海浪大,你要不出去碰运气?”林新民笑着道。
“算了。”罗老四翻着白眼:“那么多渔船聚集在附近,发现鱼群,我还不急希望,拖网的船就过来了。”
台风来的快,去的也快。他们这边所处位置也不是台风经过的中心区域……
下午,货船纷纷离开了海湾。
拖网渔船也陆陆续续出去捕鱼了。
围网渔船,大多还停在海湾,没有动。
第二天一早,罗老四坐着冲锋舟过来找到陈远他们。
林新海正在指挥工人将升远号放回海里,等着给升远号加满油,全部准备好都十点过了,这才出发。
南沙海域的浪涌本来就大,经历了一场台风,海面还未平息。
出去后,钓鱼艇就颠簸了起来。来到罗老四说的第一个海域,这是一片暗礁……
陈远将无人机放出去侦察。
罗老四瞪着眼,一脸好奇,这玩意,够新鲜的。
传统渔民用无人机寻找和确定鱼群的,很少。
“这个探鱼器多少钱?”罗老四问。
“二手市场淘来的,市场上没有卖。”周升说:“这个东西叫遥感鱼探,远洋渔船上经常用。”
罗老四凑到陈远面前,探头看着显示器。
显示器有很多红点,这些红点基本都在海底。
“鱼多不多?”
陈远摇头:“不多。应该是台风过后的远洋,暗礁的鱼群都散开了。”
“那些拖网渔船可是安逸了,一个个的肯定大丰收。”罗老四砸吧着嘴。
“去下一个位置看看。”
连着看了几个位置,要么是鱼少,要么是不适合下网。
第一百五十八章:一网金枪鱼
出来寻找适合沉底围网的海域,顺便侦察鱼情。
两天下来,一无所获。
罗老四见识了遥感鱼探的能力,之后的时间他也不单独跑了,就跟着陈远他们。
升远号上,无线电频道连着三艘渔船。
在陈远他们出去找鱼的时候,有人一起吹牛聊天,倒也是不无聊。
现在的南沙聚集了太多的渔船,想要有好的收获,太难了。
罗老四加入了陈远他们,基本上每天可以下一网,或者两网。
时间很快,进入十一月份了。
在南沙都是小收获,值钱的鱼获全部装丽霞号上。不值钱的鱼,有冷冻船或者渔业加工船过来,直接就卖了。
“四叔,渔网收回来没有。”陈远喊道。
“收回来了。”罗老四笑着道:“又有鱼?”
“一个小鱼群,位置是进度115.564……维度10.518……”陈远报了位置。
“行,我们马上赶过去。”
陈远他们找到的鱼,罗老四过来下网,在扣除成本后,百分之六十归陈远他们团队。
无线电台传来了林新民的声音:“鱼群大不大?”
“小股鱼群,不多。你们的船起鱼了没有?”陈远问道。
丽霞号也刚刚下了一网,由两艘皮划艇辅助,都是较小的鱼群。
“才收起括纲。皮划艇太轻了,刚才的鱼,估计只围了一半。”林新民说:“有没有找到比较好的底围海域?”
“暂时没有找到。到处是渔船,没有发现鱼群特别密集的海域。”
沉底围网太累了,如果没有发现好位置,懒得弄。
新海号飘荡在这附近。
来到南海,经历台风好几天了,新海号一网都没有放过。
“老四,收获怎么样?”林新海问。
“还行,有三四吨。”罗老四笑着道。
“远仔,你不行啊。”林新海又说。
“我怎么就不行了。”
“一网三四吨,这可不是你的风格,最起码也要搞个二三十吨。”林新海道。
陈远看着遥感鱼探的屏幕,翻着白眼:“资源就是这个资源,我有什么办法。我还想一网搞个几百吨呢。”
“我这船人闲的,每天都在外面吹风,你看看能不能找个金枪鱼群出来。”林新海道。
“等等,不着急。”陈远又道:“你之前说有人在这边一网捕获过一百多吨金枪鱼,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一网下去一百多吨,渔船都装不下。”
“这个是前年的吧。”罗老四道。
等着罗老四的渔船过来,陈远研究着海图,前往下一个标点。
下一个表现是小洋流对冲的地方,还没有到标点,陈远就看到了好几艘渔船。然后在外围放出无人机,没一会儿就发现了一个鱼群,深度一百米左右。
“1点钟方向,马力全开。”陈远联系了林新海:“师父,开工干活了,马力全开赶过来,抢鱼。”
“来了。”林新海距离他们不到1000米,马力全开的追着陈远他们:“有金枪鱼?”
“还不确定。”陈远看着遥感鱼探画面,画面上一群鱼围成一个圈圈,看到这里很远就兴奋:“百分之五六十的概率是金枪鱼,数量还挺多。”
“新海号的马力太小了……马德。”
这片海域看到的渔船有7艘,现在是抢鱼,速度慢了,心慌得很。
周升站在陈远旁边,探头探头:“有多少?”
“估摸着大几十或者一百多尾。”陈远道。
一百尾左右的金枪鱼群,在南海算是很大的了。
升海号的马力也小,在看到有一艘拖网渔船向金枪鱼群方向过来,陈远也着急得很。
不过那艘渔船距离还远。
升远号来到鱼群上面,从鱼探画面上看,基本确定了是金枪鱼群。就再次加快速度离开了鱼群,来到后甲板,将无人机收了回来,拆下遥感器装在船尾。
新海号慢慢悠悠的。
“你快一点啊。”周升拿着对讲机,大声道。
“只能跑这么快,我有什么办法。”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值得下网的金枪鱼群,再就是看陈远他们都激动了,林新海知道这一网的收获不会小,他现在是恨不得下海推着渔船跑。
但是马力全开了,只能跑到14节多一点点。
升远号保持着和鱼群百米左右距离。
距离最近的一艘拖网渔船,距离升远号有两公里左右,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侦察到了鱼群,正往这里赶过来。
新海号距离差不多也是2公里左右,但新海号的速度比拖网渔船快一些。
拖网渔船拖着网的,也跑不快。
可鱼群前往方向又正好是拖网渔船的方向,时间慢慢过去,最终是新海号先赶过来。
周升将杨巡,何飞他们叫了起来,帮着下网。
新海号稳稳当当停在陈远他们旁边,上面的工作人员丢下了跑纲和括纲,陈远接过来固定在钓鱼艇的船尾两边:“捆绑好了。”
“行,我这边开始下网了。”林新海道。
“放网的时候慢一些,我这艘船太轻了。”
“知道。”
拖网渔船也慢悠悠赶了过来,在看到他们已经下网后,边离开了这片海域。
海里的鱼,先到先得。
如果说新海号慢个几分钟过来,拖网渔船进入了围网的这片海域,陈远他们也只能让道。
何飞使劲搓了搓脸颊:“金枪鱼群?”
“估摸着有一百多条。”
“大不大。”杨巡道。
“六七十斤的鱼群。”陈远笑着道。里面还有几条大的金枪鱼,估摸着在2米左右了。
新海号开始放渔网了。
陈远控制着钓鱼艇,拉拽围网。
新海号发动了,马力全开的速度也不快。
“你搞快一点,鱼都要跑了。”周升记得啊,拿着对讲机大声咆孝。
“马力全开了。”林新海很无语,徒弟竟然跟师父发脾气了:“只能跑这么快,我有什么办法。”
“恼火得很。”
“鱼跑了?”
陈远这边看不到鱼:“不知道,应该没有跑,网圈放大一些。”
“行。”
无线电台传来了罗老四的声音:“好不容易发现的金枪鱼群,别没有网到,那你的脸面就丢大了。”
“配置不行啊,早知道应该改造丽霞号,新海号的动力小了一些。”林新海唠叨道。
频道里又传来林新民的咆孝:“你认真一点,就指望你的这网发财,别给搞跑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立冬
几分钟后,新海号放了渔网,利用渔船的惯性靠拢升远号。
陈远还是挺害怕新海号,那么大一艘船,要是一个没控制好撞过来……
两艘船合拢了。
周升连忙将括纲和跑纲递了上去:“速度快一些。”
新海号上面忙碌了起来。
陈远调转船头,用船屁股对准网圈,网圈内有生物源信号:“鱼没有跑,快点收紧括纲。”
“在收,不要激动。”
“里面有大鱼。”周升道:“搞快点,别又从底圈跑鱼了。”
“放心。”
新的括纲绞机,回收括纲轻轻松松,顺带着将下纲一起拉出水面。
“怎么样,完美吧。”林新海见括纲机经受住了考验,有些得意。
“还行。开始收网具了。”
“不要着急,慢慢来。”林新海用无线台联系了林新民:“大哥,你们的收起来没有?”
“还在起鱼获。”
“多不?”
“还行。里面有褐梅鲷,数量挺可观的。”
“有多少。”罗老四问:“我这边都开始起鱼获了,你的速度不行啊。”
“你厉害。你要是用两艘冲锋舟辅助下网,过来试一试。”
罗老四哈哈大笑:“新民哥,你也不行啊,速度这么慢。我这边都在起鱼获了。”
“男人,那么快干啥。”
新海号开始收网具了。
下纲离开水面后,才能回收网具。
自网具后端,用动力滑轮依次收绞网具。一千多米的渔网,收网具需要一些时间的。
一个多小时后,网具缩小的合适的程度,鱼群全部聚集到了取鱼部,开始收拾鱼获。
这一网,除了金枪鱼里面还有别的鱼获。
当第一网鱼获出水,看到是金枪鱼后,船上工人们欢呼起来。
林新海使劲挥动拳头,拿着对讲机道:“干的漂亮。”
今天11月6号了。
出来有二十多天了,今天这一网收获最大。
一直找不到大的鱼群。不过小鱼群捕获了很多……
陈远和周升这次出来,计划的是拿到600万分成。可是现在了,预期的一半还没有达到。
今天这网金枪鱼,数量不是特别多,但值钱,估摸着价值大几十万到一百万。
新海号升级了装备就是不一样,一网鱼获很快就收了上去。
陈远去了新海号上:“搞到多少:”
“119条金枪鱼。”林新海嘿嘿笑着:“还有几百斤杂鱼。”
“还行。”
陈远看到了忙碌的老爸,喊了一声:“爸。”
陈爸笑着点点头:“加油啊,搞一个大的金枪鱼群。”
“加油,努力。”陈远笑着道。
“我这条船总算是开张了。”林新海看向陈远:“这附近再找一找,看还有没有金枪鱼。”
陈远看向还在不远处游荡的拖网渔船:“这么多渔船,换个位置找。现在总共卖出多少鱼获了?”
“算罗老四的不?”
“一起。”
“总共是91万元,值钱鱼获没有卖。有罗老四跟着一起,还是挺安逸的。”
林新海两艘渔船。
新海号携带的金枪鱼网,太小的鱼群不值得捕捞。
丽霞号是辅助船,下网很快,但是收网太慢了。
陈远他们专门找鱼,南沙鱼群还是很多的,就是大群的鱼很少。
罗老四跟着一起,陈远他们捕不完的鱼群就交给罗老四他们渔船。而且谈好的是利润的六成归属陈远他们。
如果罗老四他们自己找鱼,基本上两三天才能下一网。而跟着陈远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下网。
陈远他们有遥感鱼探,再利用无人机高空侦察,搜索范围可比渔船携带的鱼探大多了。
渔网收回来就傍晚了。
陈远在驾驶室研究海图,林新海联系了林新民和罗老四。
“你们的渔网收回来没有?”
“收回来了。”罗老四道:“我的这网不错,值钱鱼获很多,晚上在哪里汇合?”
“等等,陈远还在研究明天去哪里找鱼。”林新海道。
“我这边的渔网还没有收回来。”林新民道。
“你这个效率也太拉跨了。要是出去吃屎,你都赶不上热乎的。”罗老四哈哈笑着。
“你吃不吃嘛,我给你拉一团热乎的出来。”
“你们两个恶不恶心。”林新海一手捂住额头:“大哥,冷冻舱的鱼获有多少了?”
“晚上汇合后,你们船上的鱼获搬过来,差不多可以装满1号舱。”林新民道。
“这次出来的收获不行啊。”林新海故作着忧郁。
“呼叫远仔,升仔,林新海又说你们不行。”罗老四道。
没一会儿,话筒里传出周升的声音:“这就要问另一位靓仔了。陈远,师父说我们不行啊,怎么搞?”
“晚上灌他两斤白酒。”陈远开了口,笑着说:“在长礼礁汇合怎么样,过去碰碰运气。”
“行。”
“你的网具收起来没有,要不要我过去帮忙。”
林新民道:“我这边收网具,你过来能帮什么忙。还在收。”
“我过去给你加油呐喊。”
新海号上做好了晚饭。
周升他们也爬到了船上。
“又是吃鱼,快吃吐了。”周升吐槽道。
“你想吃什么嘛。”
“明天吃火锅不。”周升挤眉弄眼,笑着道:“我们船上的豆芽,明天就能收了。”
“行。明天晚上嘛,看能不能在暗礁搞一条大石斑鱼,涮火锅吃。”林新海道。
“没有牛肉了?”
“吃完饭了。等遇见补给船买一些牛肉。”林新海吃着杂烩鱼,忽然觉得没有了味道:“海上牛肉多贵的。”
“出海之前就说过了,要多带一些牛肉。”
南沙渔船多,在这片海域有专门给渔船加油的加油船。这些加油船就是渔船的海上补给站,除了加油,还能卖到各种物质。
周升这段时间在升远号待着很压抑。
不仅周升,何飞和杨巡,他们现在也都寡言沉默了起来。
升远号的船舱空间太小了,在上面待着很不舒服。
吃过饭,天已经黑尽。
陈远他们回到钓鱼艇上。
陈远开着船,周升他们躺在后甲板的躺椅上,看着天空明月。
“今天是农历十五?”周升问。
“今天立冬,农历十四。”陈远转头看了周升一眼。
“我就说今晚月亮咋这么亮。”周升嘿嘿笑着。
月明星稀。
月光下,能看到天空的云朵。
钓鱼艇慢慢悠悠跑着,随着海浪时而颠簸。
“这一趟,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去?”何飞。
“还早得很。”陈远拿出香烟点了一根,剩下的就丢给何飞了。
这趟出来,陈远他们的目标是保底一千万的利润,现在还差的远。估计才完成目标的三分之一。
最起码要将远星号钓鱼艇的钱给赚回来。
开海后第一个月鱼最多,之后的鱼会越来越少。
在南沙这边,估计月中就有大量渔船离开了。没有鱼,在海上待的时间越长,亏损就越多。
九点过,陈远他们抵达约定好的海域。
周升拿了啤酒出来:“要不要烫一个小火锅。”
“烫哇。”陈远笑着道:“豆芽留着明天吃。”
冰箱里还有一只尤鱼,几条深海石九公。
石九公,陈远的最爱,煮鱼汤美得很。
周升拿出一块火锅底料,一些干辣椒。
何飞杨巡他们搭着手,处理石九公和尤鱼。
本来说就他们几个简单开个小灶,林新海用望远镜看着陈远这边,拿起对讲机:“这么晚了,你们还不睡觉?”
“煮火锅,要不要过来。”周升拿着对讲机。
“煮什么火锅?”罗老四渔船已经很近了,刚好可以收到对讲机的信号。
“有几条石九公,一只尤鱼。你们船上有豆芽没有,搞一些过来。”
“有,等着。下午的这网搞到了一些靓虾,还有螃蟹,等着我过来一起煮了。”罗老四。
“你们过来接我。”林新海道:“小酌几杯。”
陈远开着船去了新海号旁边,将林新海还有老爸和周贺一起接了过来。
罗老四距离近了,也就是十几分钟后,陈远过去接了他们。
林新民还在后面,过来的话,差不多要十一点过了。
罗老四提了一大口袋的老虎虾,还有螃蟹。另一只手提着一口袋豆芽……
这些老虎虾都是靓货,有手腕那么粗的,十几只。
火锅已经煮开了,散发着诱人香味儿。
罗老四捡起老虎虾,直接就丢进了火锅里面:“红汤?”
“陈远他们是四川人。”林新海道:“你能不能吃辣嘛。”
“我……应该还可以的。”
何飞在旁边嘿嘿嘿笑着:“罗四叔,您可别吹牛皮。”
“看不起人咋地,要不要我们干一碗火锅汤。”
陈远笑着给里面丢了一些豆芽:“玩这么狠的么,一言不合干汤底。”
“我罗老四,什么不敢的。”
何飞就一个劲笑着,等到豆芽烫差不多了,何飞给罗老四夹了一些豆芽:“吃。”
何飞之前就不能吃辣,他和陈远他们一起,因为吃火锅,嘴都肿了好几次。
不过现在的何飞也能吃辣了。
在升远号上,陈远和周升可以说是无辣不欢,天天在一起,何飞不会吃辣都不行啊。
第一百六十章:围底
火辣辣的火锅,搭配冰冻的啤酒。
罗老四吃了几口,辣的使劲吸气:“你们是放了多少辣椒啊。”
“不多,就一把。”周升笑道。
“一把?”罗老四有些懵:“你们的辣椒计量单位是‘把’。”
周升耸耸肩,夹了一只虎虾掰开壳:“这还是为了照顾你们的口味,没有放朝天椒。”
“在海上吃辣很有好处。”林新海道:“吃了辣,出一身汗,浑身都舒服。”
陈远再开了几瓶啤酒:“来,走一个。”
“没有冰冻的啤酒?”
“没有了。船上的冰柜不大,只放得下几瓶啤酒。”
罗老四接过啤酒,直接就是一大口:“这个火锅太够味道了,又麻又辣,特别是麻,过瘾了。”
广东人好吃,不同人有不同口味。
罗老四平时也喜欢吃一些辣,但觉得今天的火锅特别够味。就是用来煮海鲜,有些浪费海鲜了,特别是老虎虾,煮火烫锅的老虎虾,都吃不出老虎虾本身的甜味了。
不过,这个豆芽烫火锅,真的很过瘾。
罗老四带了一大包豆芽过来,没一会儿就吃完了。
……
第二天。
天刚亮,陈远他们起来煮了面条,吃过早饭后休息一会儿,就开着钓鱼艇出去找鱼了。
来到暗礁附近,陈远放出无人机,就看到密集的生物源信号。
“有鱼群?”周升探头过来看着。
陈远控制着无人机不断上升,高度越高,接收到的生物信号就越多。
然后降低高度四周巡查。
“不是鱼群。”陈远指着遥感画面:“你看,这里多是一些底层鱼。”
这片海域很多底层鱼,所以附近的渔船并不多。
“如果将鱼群聚集起来,一网可以多少?”
“不清楚,再观察一下。”
这里有一个大的岛礁群,还有两个暗滩,三个区域呈现垂角三角形。
岛礁群和暗沙之间有海沟,最深的地方达到了九百多米。
其中的岛礁群面积在两百平方千米左右,有几个露出水面的小岛礁。
受地理位置的印象,长礼礁附近的海水非常平缓。
海水平缓,流动性不强,那么海水上层区域营养物质就不多,上层鱼少。
这里没有洋流交汇,过来的渔船也就很少。底层鱼数量倒是可观,再结合钓鱼艇的垂直鱼探,底层鱼虽然多,但是相对来说很分散。成群的鱼也有,但都是小股鱼群。
“这片海域没有鱼啊。”罗老四用对讲机道。
“底层鱼很多,如果可以将这些鱼汇聚起来,还是很可观的。”陈远拿着对讲机,说。
“围底?”林新民道。
“南沙中部的渔船太多了,要碰运气太难了,不如围两个底网。”
罗老四现在和陈远他们很熟了。罗老四也从林新海那里知道深水围底的危险性,有些担忧的道:“如果围底,你们可得注意安全。先做好侦察,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就算了,咱们慢慢的找小鱼群。”
“我们知道,先侦察海域。”
一个早上的时间,陈远和周升都在附近侦察,寻找鱼群密集区域,以及适合沉底围网的海底。
吃过午饭后才确定了一个位置,跟着就是下海侦察了。
陈远和周升船上潜水设备,这里的海面平静,海底也没有暗流。
海水清澈,陈远和周升轻松下潜。海底是一大块平坦的珊瑚岩石,水深在一百米左右。
下潜海底,陈远和周升就看到了几条赤石斑,以及一群褐梅鲷。
鱼并不是很多,但发现了不少的老虎虾。
陈远和周升游了二十几分钟,并没有看到多少鱼。老虎虾挺多的……
至于遥感打到的生物信号多是珊瑚小鱼。
浮出水面后,何飞看到他们,赶紧过来接应。
两人爬到船上,何飞问:“怎么样?”
陈远摇头:“不是很好。”
“可以试试。”周升说:“现在这个情况也没有太好的选择了。”
继续找,找到的全部是小型鱼群。
有时候一网的价值才几万块钱,随着时间,鱼群是越来越不好找。丽霞号上有诱鱼灯,试过几次了,能捕到鱼,但还不如陈远找的鱼群好使。
陈远脱了潜水服,拿起对讲机:“师父,做集鱼器,放诱饵。”
“下面的鱼多不多?”
“不多。先做集鱼器,再看看。”陈远道。
“行。”
就像周升说的,现在也没有太好的选择了。
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资源。
就好像钓鱼一样,让经常钓鱼大师在没有鱼的小河沟钓鱼,也要空军。
新海号开了过来,开始放置浮筒和海蛎壳串联的集鱼器,再丢下装满南极虾的笼子。
这片海域,除了数量较多的小珊瑚鱼,别的鱼都很值钱。
林新海他们圈定了下网的位置,陈远他们冲了个澡,继续寻找可以沉网的位置,在天黑前找到了第二个位置,在侦察一圈之后交给了罗老四。
同一片海域,鱼群种类一样,鱼群密度也差不多。
罗老四的这个位置水要浅一些,只有六十几米。他的船上也带了集鱼器,南极虾这些。
林新海这边,丽霞号开了整晚的诱鱼灯,聚集来的鱼群很是不少。
天亮后,周升就开着钓鱼艇离开,陈远放出无人机观察。
灯光诱过来的都是些不值钱的杂鱼,林新民想要下网的,被陈远给制止了:“继续等,用这些小鱼将大鱼引诱过来。”
“能行么。”林新民觉得现在下一网也很赚了,继续等,鱼群要是散开了,得不偿失。
“试一试。”陈远道。
“要有耐心。”林新民道。
陈远去了罗老四那边,他的船上也有诱鱼灯,但功率很小的诱鱼灯,渔船附近聚集的鱼不多。
集鱼器这边倒是聚集了一些,但是还没有达到下网的密度。
陈远和周升穿上潜水服,去海底看了看,然后将笼子里面的南极虾倒了出来,铺在海底。
两吨多的南极虾,现在就是等待了。
回到林新海这边都中午了,陈远他们再次潜水,将这边笼子里的南极虾也倒了出来。
海底已经在聚集鱼了,各种鲷鱼,石斑鱼,还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鱼,海鳗等等。
集鱼器周围聚集了一群马鲅鱼,几百尾数量的规模,还看到了十几条大章红,以及一些海狼。
快要出水的时候,周升用手指戳了一下陈远,陈远转头看了过去,一群蓝色的炮弹鱼游了过来。
蓝色炮弹鱼,嘴巴灰白色,身体是深蓝色,颜色可以说非常艳丽了。这一群炮弹鱼大几十条,这些鱼的味道一般,但因为不常见,价格还不错。
鱼群的密度还是差了一些,回到钓鱼艇上,两人洗了个澡。
林新海坐着冲锋舟来到钓鱼艇:“今天能不能下网?”
“再观察。”陈远道:“下面有一群大章红,十几条。”
“有大章红,应该也有金枪鱼。”周升补充道。
大章红和金枪鱼活动的海域差不多。
能吸引来大章红,应该也能吸引来金枪鱼。
底围不能急,要守着鱼群,选一个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机就需要捕鱼者自己把握。
傍晚了,七点过。
海底聚集的鱼群越来越多,不过在侦察了周围海域情况后,陈远觉得还能聚集更多的鱼,没有着急下网。
林新民都有着急了。
船停在海上,都有海鸟闻着气味过来,在他们的渔船上歇息。
“我这边来金枪鱼了。”罗老四在无线电里喊道:“准备下网。”
罗老四那边有一艘辅助下网的舢板船。
“数量多少?”
“大概一百多尾。”
“赶紧下网。”林新海喊道。
“现在下网,明天早上收网可以不?”
“下网再说。”
林新海这边没有等来金枪鱼,倒是让罗老四等到了金枪鱼。虽然只有一百多尾,可金枪鱼贵啊。
特别是极品黄鳍金枪鱼,每吨的价格能到20万以上。普通的黄鳍金枪鱼,每吨价格也是在10万元左右。
第一百六十一章:顺利起鱼
罗老四那边开始下网了。
陈远单独联系了林新海:“师父,我们过去帮忙。”
“我和你们一起过去。”林新海随后和林新民交代了一些事情,晚上继续开诱鱼灯,如果有个体大的鱼群过来,那就放网。
没有大个体鱼群,就继续等。
陈远过去接了林新海,等到丽霞号上将两艘冲锋舟放下来,一起前往罗老四那边。
罗老四的围网已经放下去了,见陈远他们过来,用对讲机道:“明早起网?”
“我们要下去检查有没有缺口。”陈远说:“先将围网拉直,往外拉,再就是要封住围网两端。”
罗老四之前看过他们的沉底围网作业,指导这个流程。
“现在是晚上,你们下去要特别注意安全。”林新海叮嘱道。
“放心吧。”
陈远和周升已经穿戴好设备,头上戴着潜水灯,摄像头:“连接蓝牙试试。”陈远打开摄像头,看向林新海。
林新海连接了摄像头:“有画面了。”
“我们下水了。”
“行。你们要一起行动。”
周升比划了个OK的手势。
陈远他们刚下水,罗老四坐着一艘冲锋舟过来:“陈远他们下去了?”
林新海‘嗯’了一声,将手机给罗老四看了看:“去你的船上。”说道,林新海又看向何飞他们:“你们几个注意安全。”
“好。”
“知道。”
林新海去了罗老四号,这艘围网渔船比较新,长度接近四十米。
“现在做啥?”罗老四看着林新海的手机画面,陈远他们已经下潜到了海底,正沿着围网边缘检查。
林新海说:“先检查一圈围网,看……”
画面里,围网的沉子有一圈落在了大岩石上面,网底有两个大缝隙。
陈远他们也不没有动围网,现在的围网沉底一大圈,需要先将围网拉直了。
等着陈远他们浮出海面,林新海就指挥着冲锋舟,舢板过来拉直围网。
这是一张130米深度的围网,比较轻,用冲锋舟拉直围网,实在不行就用挂钩绳子捆绑在老四的渔船上,将围网拉直。
最先拉直的就是岩石缝隙那边,等围网拉直后,陈远他们快速下去将围网的沉子拖拽到海底。
跟着就是拉直围网两端,然后由陈远他们用绑带将围网两端合拢。做完了这些,最关节的一步就算是完成了。后面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便不会跑鱼。
罗老四看着陈远他们在漆黑的海下作业,有时候光束照到鱼……
黑暗,海底的光束,大鱼,经常给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等到围网两边合拢之后,继续将围网拉直,等到全部拉直了之后,陈远他们继续潜水下去检查网底,跟着就是收拢网底。
检查一圈网底,收一圈括纲。
这个过程很缓慢,陈远他们在水下一待就是三四十分钟。
水下多珊瑚是,需要人力去拉扯围网的沉子,要不然就是挂底。
如果强行收回括纲,或许可以收回来,或许根本就收不回来。而且即便收回来,也不知道要跑多少鱼。
陈远他们反反复复潜水了七次还是八次。这片海域的海底太复杂了,整个收网过程都需要陈远的配合。
从九点过,一直弄到天空泛白,也就是早上四点过了,围网的括纲这次收拢。
陈远他们浮出水面,上了钓鱼艇。
钓鱼艇跟着离开围网,林新海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看你的了。”
“行。”罗老四长长的吐了口气,看向陈远他们:“这个工作真不轻松。”
“一般人干不了。”
罗老四点点头:“今后还是少弄点底围的活,这真不是一般可以干的。”
林新海耸耸肩:“底围是迫不得已,这边的鱼太少了。这次底围之后我们还是找上层鱼……我去陈远他们那边看看。”
“行。后面的工作交给我,你放心。”
林新海联系了何飞,让过来接他。
上了钓鱼艇,林新海看向杨巡:“陈远他们呢?”
“去船舱冲澡了。”杨巡道。
罗老四这边,剩下的工作罗老四他们可以自己完成了,就呼叫了另外两艘皮划艇返回新海号那边。
“师父。”陈远洗了澡出来,看到林新海坐在船舱。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出现身体不适?”
“没。”陈远耸耸肩:“问一下周升,不知道他的。”
周升也洗了澡出来。
“你身体有没有不适?”
反反复复潜水,很容易出现气压伤。
周升也耸了耸肩膀::“这里的水浅,没有感觉到不适。”
“下纲出来了。”林新海对讲机里传来罗老四的声音:“陈远他们没事吧?”
“没事。我们回去了,起了鱼获后过来汇合。”
“行。”
陈远他们坐着抽了根烟,回到新海号那边后,停下船,煮了面条。
七十几米的水深对陈远和周升来说没什么负担,就是太长时间没有休息了,有些困。
昨天一个白天,到现在……天快要亮了。
林新海从新派人过来值班,让陈远他们休息。
“新海号这边下网后,是不是就能回去了?”杨巡问。
“估计还早。”周升笑着道:“怎么嘛,想家了。”
“这艘钓鱼艇上面待的时间长了,有些难受。”
何飞也道:“我也是。”
“要不要换人过来。”陈远问。
“那倒是不用。要实在熬不住了,再说。”
升远号船舱小,稍微有点海浪就摇晃的厉害。不过杨巡,何飞他们现在也算是习惯了,就是感觉有些压抑。
这就跟关小黑屋的感觉差不多。
罗老四那边的鱼获并不是很多。
通过钓鱼艇的观察,大概估算……十几吨或者二十吨出头。
这个鱼获也就是在陈远他们看来比较一般。罗老四那边马上就准备起鱼获了……
当第一网鱼获起来,罗老四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里面都是一些值钱的鱼获。
第一网起来了一千多斤鱼,里面有几条金枪鱼,然后就是真鲷,棘鲷,还有很多的石斑鱼,以及一些珊瑚鱼。
做了集鱼器,海底还铺了一层南极虾,能吸引方圆几平方公里的鱼群过来。这一网收获要是少了,那才是奇怪。
十几吨二十几吨鱼获对陈远他们来说真不多。
以前在智利外海围网,经常性的一网几十吨鱼获。上百吨鱼获,不说经常遇到……平均下来一个月一次,还是有的。
沉底围网的鱼获就更多了。
见惯了这些,对于一网十几二十几吨鱼获,真的是没有太大感觉。
但不同的是,以前陈远他们是给公司捕鱼,拿着死工资,分红很少。
现在捕鱼,陈远他们按比例分红。一网十几吨,只要是值钱的鱼多,分到陈远他们手上的钱还是非常可观。
第一百六十二章:鱼获
一觉醒来下午三点过了。
陈远走出船舱,眯着眼,看到新海号正在放渔网,就拿过对讲机:“师父?”
“收到。”
“来鱼了?”
“金枪鱼?没来……不过鱼群的密度很高了。”林新海道:“你和升仔睡醒了。”
“有大个体的鱼群,不知道是不是金枪鱼。集鱼器聚集的鱼很多了,底层鱼也特别多,再不放网,底层鱼要跑了。”林新海道。
新海号一个漂亮的回旋,和丽霞号并拢在了一起。
丽霞号旁边还有罗老四号。
罗老四早上十点过起完鱼获,估摸着有三十几吨。值钱鱼获全部搬到丽霞号上超低温冷冻起来,不值钱的鱼获就看林新海这一网的收获多不多。
收获不错的话,就回去了。要是收获不多,不值钱的鱼获就等着冷冻船过来,直接卖了。
周升也爬起来了,看到陈远正在给潜水气瓶打气,又看向海面:“已经下网了。”
“活动一下身子,准备潜水了。”
“行。”周升伸展了个懒腰,开始活动身子。
“昨晚潜水后,身体有没有不舒服?”
周升摇摇头,见陈远一脸认真:“真没有。”
陈远给两个气瓶充好气,检查了一下气压,也开始活动身子。
林新海坐着冲锋舟来到钓鱼艇上,帮着陈远他们检查了设备,再打开摄像头,连接到手机:“下水后注意安全,你们两人一组不能分开。”
周升比划个‘OK’的手势,开始穿戴设备。
陈远也穿戴了装备,林新海帮着他们检查了一下:“行了。”
陈远看向周升,周升比划了个手势,拿上鱼枪,随后两人一起入水,潜入海底。
这里的水深一百米左右,来到海底,就看到一条被渔网压住的巨石斑。
周升拿着鱼枪,对着巨石斑脑袋就捅了一下。
这条石斑鱼个头很大的,七八十斤。
陈远抓住鱼叉上浮,很快出了水面。
“咋上来了?”林新海看到陈远,问。
“在下面叉了一条石斑鱼。”陈远游到船边,将鱼叉递了上去。
林新海接过鱼叉,何飞他们过来帮忙,很快将石斑鱼弄了上去。
“可以啊,下海就有收获。”杨巡将鱼叉取了下来,递给陈远。
陈远再次下潜,找到周升,两人沿着围网底圈游了一圈,上浮后:“拉直围网两端。”
林新海拿着对讲机:“拉直围网两端。”
围网两端各一艘渔船,很快将网面拉直,再放松一些。
陈远拿了绑带,和周升再次潜水入海,从下往上,用绑带捆扎好围网的两端。
两人配合已经熟练,在一罐气快要用完的时候,全部捆扎好,上浮给气瓶打气……
接着要开始拉直围网了。
陈远和周升两个在水下指引,用了一个半小时才拉直围网,跟着开始收缩网底。
时间慢慢过去,也不知道第几次潜水了,天色早已经黑尽。
今天这一网,海底珊瑚礁复杂,收网特别费劲。
围网里面的鱼很多,保守估计四十吨,值钱鱼获很多。
再次给气瓶打了气,来到海底,拉扯渔网。
当网底收起来,陈远上船后拉了一把周升。
周升脱下装备,就躺在了地上:“真特娘的累。”
陈远脱下装备,前往丽霞号上洗了个澡,吃了些东西。
现在晚上十点过了。
陈远和周升还没有午饭和晚饭。
饿是感觉不到的饿,在水下也算是高强度的体力活,没感觉到饿,就是身体力气被抽空的厉害。
海鲜煮面,里面有虾、螃蟹,还有鱼。
陈远和周升坐在矮凳子上,大口吃着。林新海在外面指挥起网……
罗老四和林新民走了进来。
“这两网的收获不错,我们觉得可以先回去了,将鱼卖了再出来。”林新民看着陈远:“你们觉得呢?”
“行。”陈远道:“晚上我们提前出发前往西沙,在西沙看看有没有鱼。”
南沙这边到处都是渔船,他们也已经待好长时间了,都没有找到大的鱼群。
“不休息一晚上?”罗老四说。
“何飞他们开船。”
“何飞他们白天也没有休息……”
“那……休息一晚上,明早出发。”周升看向陈远。
陈远点点头。
吃过饭,陈远和周升去了丽霞号,看了看冷冻舱里面的鱼获。
一筐一筐值钱的鱼获整整齐齐堆积,其中的1号冷冻舱已经满舱了。
1号舱20立方,估计有16吨左右的鱼获。
2号舱25立方,里面的鱼获估计有四五吨。
新海号上面还有一百多条金枪鱼,再就是罗老四的船上还有二十几吨不怎么值钱的鱼获。
吃过饭,丽霞号在开始收渔网了。
陈远他们回到升远号上,搬了凳子出来抽着烟。
当网圈收拢还有三四亩的面积,水面就浮出了很多泡沫,还有鱼儿跃出水面。
“这网的感觉比预期要多。”周升看着网圈里的泡沫,道。
陈远正在算计着这趟回去能分到多少钱,新钓鱼艇还差550万。
上一趟出来,自己和周升总共分了831万元。
自己存款还有109万,周升那边还有几十万的存款。
钓鱼艇1250万元,这趟回去有300万分成,就足够了。
油费,人工费这些,他们在海上已经卖了不少的鱼获,早就赚回了成本。现在捕的鱼,全部都是利润。
值钱鱼获,较好的情况可以到30吨,平均下来每吨算10万元,那也就是300万元。
百分之六十,180万元。
差得还远。
陈远再抽了一口香烟,有些烦躁。
就这次出海来看,上次出来并不是不顺,而是太顺利了。十几天就干了一千多万,这趟出来快有一个月了,总共五百万都没有到。
“干啥呢?”周升看向陈远。
“想着远星55。这趟回去要给后续的费用了,资金上还有缺口。”
“实在不够,找师父借一些就是了。这趟出海的情况来看,南海鱼群密度稍微低了些,之后怎么搞。”
“我想想。”
还是刚开海的时候舒服。
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小股的鱼群到处都是。可现在也才两个多月,小股的鱼群就很少了。
之前就听林新海说过,近海的鱼情是开海前两个月赚钱。再往后,很多渔船就干脆歇息,不出海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时来运转撞鱼群
今晚看不到月亮。
海面上,三艘渔船亮着大灯,整个海面照的通亮。
丽霞号在起鱼获了。
第一网也不知道起到什么鱼,船上的众人发出了欢呼。
陈远打着哈欠,拿了卫星电话来到船头,给彦小兮打了过去:“喂。”
“啊?”
“还没有睡觉。”
“我都接起你电话了,当然没有睡觉了。你怎么还没有休息?”
“刚忙完。”陈远道。
“南沙有大雨,你们收到天气预警了没有?”彦小兮时刻关注着南海的天气,经常为陈远他们担心。
“只是大雨,如果没有大风,通常没有预警。”陈远道。
“你们还有多久才能回来?”
“快了。”陈远想了想道:“最晚二十号左右就回去了,快的话四五天,就回去了。”
“这两天没给我打电话,有收获了?”
“刚捕获几十吨鱼,不过距离目标差得还很远。”
陈远拿着电话,和彦小兮聊了十几分钟,挂了电话,周升跟着就拿了电话给陈欣打了过去。
陈远笑着回了船舱。
潮湿的船舱,都有些发臭了。
陈远打开空调吹了一会儿,这才躺下了。
一觉醒来是第二天早上八点过了。
何飞趴在驾驶位上睡觉,杨巡躺在长凳上。这连着几天,何飞他们也很疲倦。
陈远刷牙,洗了脸,打开冰箱,里面有几只老虎虾,螃蟹,全部拿了出来,煮上一锅面条。再拿出豆芽,烫上一些。
“杨巡,何飞……”陈远做好早饭,过去叫醒了他们:“早饭煮好了,吃点东西回船舱睡觉。”
何飞艰难的睁开眼,使劲揉搓了一下脸颊。
杨巡也醒了过来,笑着道:“吃饭了。”
“嗯。起来吃点儿。”陈远拿了不锈钢盆,给杨巡,何飞他们盛了一些,老虎虾每人两个,螃蟹每人一只。
面捞完了后,何飞再烫了一些豆芽。
周升给盆里放了辣椒面,老干妈:“等回去后一定要吃一顿大餐,天天吃这些东西。”
“咱们每天鱼虾蟹的,还不算大餐?”陈远笑着看向陈远。
“淦。天天吃这些,都吃腻了。”周升说:“老虎虾我想吃蒜蓉,盐焗,碳烤。而不是水煮,水煮,水煮……”
何飞看着周升,挑着眉:“我就觉得很好吃。”
“肥肠都能白灼的人,别和我说哈。”
杨巡在旁边笑的嘎嘎嘎:“就是。在海上,你不懂我们这些重口味人的痛苦。”
海面上飘着三艘渔船,也有了一些喧闹声。
吃过饭,杨巡他们回去睡觉了。
陈远发动钓鱼艇,先去丽霞号那边看了看。
丽霞号忙了一个晚上,渔网刚收回去。
船上就留下几个值班的人员,其他人都休息了。
陈远正说去冷冻舱看看的,就看到了林新海。
“昨晚的收获怎么样?”陈远。
“满舱了。”林新海说。
“满舱?”
林新海笑着点点头:“昨晚的一网,估摸着有四十好几吨。”
值钱的鱼获不值钱的鱼获全部加一起,估摸着45吨应该是有的。
等罗老四渔号新海号上的鱼获搬过来,差不多就满舱了。
围底的两网鱼获很多了,丽霞号先回去。不然那些不值钱的鱼获在海上卖太亏,毕竟数量不小。
再就是现在海上的鱼不多,有没有丽霞号都无所谓。
“新海。”罗老四在对讲机里喊道。
“收到。”
“我这边的鱼获全部搬到新民号上,能装下不。”
“能。”
“那行,我的船靠过来了。”
“好。”林新海道:“你慢一点。”
罗老四‘嘿嘿嘿’笑着:“远仔和升仔他们醒了没有。”
“醒了。远仔在我旁边。”
“今天出发去西沙?”罗老四问。
“对。等着你们清空仓库,去西沙,咱们满舱了再回去。”陈远拿过对讲机,道。
“行。后面不管是大群还是小群的鱼,只要差不多就下网,满舱了,咱们就回去。”罗老四道。
“好。”
林新海拿过对讲机:“我这艘船想要满舱,有点难度啊。”
“你那个船围一网,就相当于我这艘船满舱了。淦。”
“看一下能不能找到火箭尤。”
陈远打了个哈欠,进去仓库看了看鱼获。
他们这次出来也是收获满满,鱼获还是很多的。就是对陈远来说,有些不满足。
陈远在船上了抱了几箱啤酒到升远号上,再拿来加油管,给升远号加油。
罗老四那边搬完了鱼获,差不多就中午了。
丽霞号鸣了一下笛,准备返航。
天空有厚厚的云层。
丽霞号刚走,天空就下起了瓢泼的大雨。
陈远将遥感器装在钓鱼艇的船头,周升开着船,陈远看着遥感画面,两人先聊着,就挺无聊……
雨越下越大,风来了,浪也起了。
永东暗沙南边四海里,遥感器收到了密集的生物源信号。
“师父,收到回话。”
“收到。”
“我的前方有鱼群……有大鱼群。”陈远看着画面不断增多的信号源,眼睛一瞪:“赶紧过来,马力全开。”
“起浪了,你们注意安全。”
“行,知道。
陈远让周升加快速度。
新海号和罗老四距离不远,两艘船在后面全速赶过来。
“鱼群大不大。”周升看向陈远。
“信号很密集,是一个大鱼群。”陈远深吸着气:“只要不是沙尖之类的鱼,就发财了。”
钓鱼艇来到了鱼群上方,垂直鱼探画面,密密麻麻的小鱼。
“我去,又是沙尖。”周升说。
陈远拿着对讲机正准备给林新海汇报情况,忽然看到显示器画面有大鱼出现:“我尼玛的沙尖……”陈远心头一颤,赶紧呼叫林新海:“师父,赶紧过来,十万火急。”
陈远赶紧调整了鱼探画面,功率开到最大。
“金枪鱼?”林新海听到陈远焦急的语气,瞬间兴奋。
“八九不离十了。”陈远接管了驾驶位,开着钓鱼艇继续侦察。
这是一个混合鱼群,上层是沙丁鱼群。但是到了水深两百米左右还有鱼,那些鱼的体长都在1.5米以上。
“师父,要发财了。”陈远激动的道。
“是什么鱼?”罗老四问。
“稳住稳住,来了来了。”林新海说。
两百米深度,差不多到鱼探的极限了,陈远也不能判断具体的长度,估摸着有1.5米。
再就是沙丁鱼群周围还有鱼,这些鱼将沙丁鱼给围住了。鱼群的长度在半米内,数量也很多。
陈远指挥着周升在鱼群上方巡逻一圈,激动到点了一根香烟。
周升看向陈远:“怎么说?”
这群沙丁鱼估摸着就有十几二十几吨,更主要的围捕沙丁鱼的鱼。如果推测没有错的话,这个混合鱼群里面主要是沙丁鱼,然后是沙丁鱼吸引过来鲣鱼群,和金枪鱼群。当然了,里面还有别的鱼。比如海狼,搅屎棍一样的章红鱼。
章红鱼在南沙挺多的,个头也很大。但是大群的章红鱼很少……通常来说一个章红鱼群就是十条以上,多见的就三五条成群。
只要成群的小鱼出现,基本上能看到章红鱼。
陈远深吸着气,平复激动的心情。
说起来,这个鱼群并不是特别大。但就现在这个时间,能聚集这么大的一个鱼群,很难得了。
“金枪鱼有多少?”周升问。
“我怎么知道。”陈远指了指鱼探画面:“刚才看到的,估摸着一百尾以上。”
“不是很多啊。”
“你可别不知足。”陈远丢给周升一根香烟:“保底一百尾。”
除了金枪鱼,这里还有大群的沙丁鱼,鲣鱼。
鲣鱼的数量也很是不少。
陈远猜测这里的金枪鱼不少,至少一百尾。多的话,甚至可能到三百尾。
当然,三百尾希望很小。但是到两百尾,应该是不难的。
更主要的是,陈远初步判断这些金枪鱼的体长多在1.5米以上。
现在11月快到中旬了。
南沙这边的原生金枪鱼群规模都很小,陈远他们找了许久,才捕获一网超过百尾的金枪鱼。
现在想想,之前捕获的那网黄鳍金枪鱼,就很可能是最近时间才巡游过来的鱼群,不然就南沙的渔船密度……超过百尾的金枪鱼,真的太罕见了。
如果是最近才巡游过来的金枪鱼群,这个鱼群数量就不好估计了,毕竟他们的探鱼只能探测到两百米左右深度。刚才也就是简单探测了一下,生怕惊扰到鱼群,没有再继续侦察。
至于说遥感鱼探的画面,这里的鱼太多了,信号源密集得很。就刚才的画面来看,两百米以下水深还有鱼。
这一网很值得期待……
第一百六十四章:蓝鳍金枪鱼
陈远本来就准备找些小鱼群,一直到两艘渔船满舱,就回去了。
没想到惊喜来的那么快。
天空下着大暴雨,能见度极低,所幸没有起大风。
现在的海况应该是三级到四级之间,波浪有明显形状,但还没有形成白浪。
升远号颠簸的厉害。
但是对新海号和罗老四号渔船来说,影响并不大。
不过大暴雨,能见度极低。
新海号有鱼探雷达,跑近一些就发现鱼群了,林新海作为一名老船长,渔船没有停留的直接来到鱼群前方,并且占据了受风和顺流的位置。
罗老四冒着大雨站在后甲板,接过渔网的括纲和跑纲:“准备好了,放网。”罗老四固定好渔网,喊道。
“放网。”林新海收到消息,大喊了一声,在工作人员砍断了固定围网的绳子后,发动渔船。
网端被拖下水,以鱼群作为目标迅速作圆周运动,放网包围鱼群。
雨水太大了。
在升远号上,浪涌过来,颠簸的时候就有雨水倒灌进船舱。
陈远看不到新海号,但知道他们已经在放网了。在新海号回旋过来的时候,陈远才看到渔船,连忙用对讲机大喊道:“旋回距离拉远一些。”
“已经最大了。”
“拉直……赶鱼。金枪鱼在最下面,两百米以下的深度。”
“好。”林新海没有犹豫,果断调整了渔船的航线。
表层鱼跑一些就跑一些,最主要是底层的金枪鱼,那才是值钱货。
旋回距离拉到最大,不要吓到金枪鱼。
新海号是换了括纲机的,能快速收缩括纲,收紧网底。括纲机的力量强劲,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杨巡他们这几天也是真的搞疲倦了,现在才醒。
入耳是轰隆的暴雨声。
两人洗脸刷牙后上来,看到的是大雨倾盆,灰蒙蒙一片世界。
大雨拍打船舱,轰隆声震耳。
“怎么停船了?”杨巡大声道。
“有鱼。”陈远回道:“在捕鱼。”
周升指了指鱼探画面,笑着道:“一个大鱼群。这一网起来后,差不多就可以回去了。”
何飞伸展懒腰,大喊道:“爽。终于要回去了。”
杨巡也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天天在升远号上,升远号都发霉了,他们几个更是不堪。
上个月13号出发,今天是11号了。
现在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杨巡他们两个看着瘦了好多。
渔船上工作辛苦,在升远号上,则是累。
“这次回去要休息一段时间了。”陈远看向周升。
周升点点头:“远星55没有交付之前,我是再也不想出来了。”
“远星55什么时候可以交付?”杨巡问。
“快的话,12月中下旬。慢的话要要一月份了。”
合同上写的是过年前交付。
距离远星55交付日期还早得很,这次回去后看情况,说不定还要出来一趟。
不过下次出来的话,陈远不准备跑太远,就在东沙那边活动,专门找金枪鱼。
至少休息十天再出来吧,到时候都12月份了,正好是金枪鱼出没的季节。
“合围完成了。”对讲机里,林新海道:“开始收括纲了。”
“行。收拢括纲我们再出去。”
“天气预报说今晚有五到六级大风,赶紧起了鱼获,我们找个地方避风。”罗老四道。
“在加紧了,等围网收回来,你也帮着起鱼。”林新海道。
“好。”
“注意安全,所有工作人员全部船上救生衣。”陈远道。
“知道。现在时间还早,起了鱼获就去最近的人工岛礁。”林新海道。
南沙现在有多个我们自己的人工岛礁。
南沙天气多变,海况复杂。作为南沙捕鱼的渔民,有自己强大的国家做靠山,那是真的舒服。
等渔网的底纲出海,周升将钓鱼艇开了出来,跟着和陈远两个过去换上雨衣来到冲锋舟上,进去围网里面帮着起鱼获。
新海号用的小围网起鱼获。
罗老四那边用的是大网兜,网兜下面和围网一样可以收紧……
第一网是罗老四的渔船,满满的一网兜,里面是白花花的沙丁鱼,还有一些鲣鱼。
“咋没看到金枪鱼啊。”罗老四站在船边,大声喊道。
“金枪鱼应该在最下面。”林新海说。
金枪鱼可别跑了。
要不然这么一大网看着好几十吨,但不值钱。
鲣鱼,个头大的可以到十几块钱。稍微普通一些的,十块钱左右。比较差的,几块钱1斤。
沙丁鱼就更便宜了。
林新海那边跟着起了一网,也是好几吨的鱼获
网兜被拉到船上,打开网底,好几吨重的鱼倾泻下来,铺满了甲板:“有金枪鱼,是蓝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林新海兴奋的喊道。
“大不大?”陈远抬头看过去。
“一百多斤的蓝鳍金枪鱼。”林新海使劲挥动着拳头。
“爽~!”倾盆大雨中,周升‘嗷’的叫唤了一声:“爽爽爽……爽~!”
陈远抬头仰望天空,雨滴打在脸上,也使劲的咆孝了一声,兴奋的挥舞了两下拳头。
陈远和周升的老爸在船上看着他们两个,相视笑了笑,加快了分拣鱼获的速度。
新海号有三个吊臂,其中两个吊臂放下了小围网。
罗老四那边有两个吊臂,但是一前一后的,只能放下一个吊臂。
围网里面现在有三艘皮划艇,一艘皮划艇负责一个吊臂,起鱼获的速度很快。
再就是丽霞号提前返回,船上工人都留了下来。
现在的新海号有23名船工。罗老四渔船的房间多,现在有27名船工……
人手充足,起鱼获,搬运鱼获的速度就快。
不过这一网的鱼很多。
已经连续起了四网吨级鱼获了,接下来的几网还是吨级。
里面最多的是沙丁鱼,要比陈远预估的多。
这一网用的是金枪鱼围网,沙丁鱼群差不多是一网打尽了。
这个沙丁鱼群在南海,就最近几年的鱼情来看,算是比较大的沙丁鱼群了,四十几吨。
围捕这群沙丁鱼的主要是鲣鱼,和一些零散的掠食鱼类,以及蓝鳍金枪鱼。
这几年南海的蓝鳍金枪鱼数量明显比较多了,不过个头大多是七八十斤。刚才已经上了二十几条蓝鳍金枪鱼,全部是一百多斤的个体。
不过南海的蓝鳍金枪鱼价格,比黄鳍金枪鱼贵不了太多。
第一百六十五章:收获满满
不同水域的金枪鱼,价格差异很大。
南海的蓝鳍金枪鱼,价格比黄鳍金枪鱼贵不了太多。
不过最主要还是看肉质。
如果肉质特别好,也能卖出天价。
已经起二十几网鱼获了,陈远抓着对讲机:“再收一些网圈。”
“行。”林新海回道,开始指挥收拢网圈。
大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天色暗了,雨也小了很多。
陈远穿着雨衣,现在也浑身湿透了,就干脆脱了雨衣。
等着网圈收差不多了,继续起鱼。
多是沙丁鱼和鲣鱼,偶尔能起来几条金枪鱼。
这些蓝鳍金枪鱼的长度足够了,可是不够肥。
一直忙碌到晚上九点过,鱼获全部收上了渔船,现在也已经起风了。海面似煮沸的开水……
陈远和周升先去了渔船上冲个热水澡,然后就赶紧回到升远号上,马力全开,直奔最近的避风港。
海浪有点大,钓鱼艇时不时的被海浪撞击,摇晃的厉害不说了,偶尔还和坐过山车的似的。
杨巡他们心惊胆战。
距离最近的避风岛礁只有三十几海里,不过现在的风起来了,海浪也大了,钓鱼艇跑不快。
“要是开的远星55,那就好了。”周升说:“不用现在这么难受。”
“开着远星55,海浪过来了,该颠簸的还是要颠簸。”陈远抽出一支香烟,点燃。
“你管这个叫……颠簸。”钓鱼艇侧身撞上了白头浪,就差点要翻船的感觉,周升都被吓得一哆嗦。
现在天黑了,看不到海浪,想避开都没办法。
就刚才海浪的侧面撞击,陈远的心脏也是一紧。
从浪头的撞击,陈远赶紧调整了钓鱼艇方向,以船头对撞海浪,以S形航线前往避风人工礁。
距离可以避风的人工礁不远。
又撞击了一个浪头,陈远长长的吐了口气:“没有航海雷达,真的烦。”
“不着急,远星55上面有。”杨巡过来拿了一根香烟,道:“刚才那网,有多少金枪鱼?”
“两百多条。”陈远。
“应该接近三百了,或者三百出头。”周升看着陈远。
陈远耸耸肩:“不清楚。”
反正金枪鱼有不少。这网的收获不错
沙丁鱼和鲣鱼不值钱,但架不住数量多。最值钱的蓝鳍金枪鱼,就算270尾,每尾100斤……实际上,平均重量肯定是远超过百斤的。
270尾,每尾100斤,那就是2.7万斤。每斤保守一百元,总价值270万。
为什么捕鱼的都喜欢找金枪鱼,金枪鱼体型大,成群出没,价格又贵。
一网金枪鱼,经常性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一路颠簸,撞击了好几次海浪,也算是有惊无险吧。
人工礁的港湾内停泊了三十几艘船只。
现在还下着雨,不过雨已经很小了。
所有船只亮着灯光……
这次是大风,海况其实并不算特别恶劣。
第一次出海的负热带高压,几乎每天都是大风大浪,有时候海况比今天的还要恶劣。
今晚过来避风的船只都是附近的船只,担心的是海况升级。
丽霞号本来说返回了,下午的时候接到林新海电话,就折返了过来。也不算折返,就是拐了个弯提前过来。
陈远他们找了近岸的地方抛锚,林新民看到了他们,派出一艘冲锋舟过来,将陈远他们接到船上。
“下午的一网有多少鱼?”林新民拉了陈远一把,问。
陈远脸上露出笑容,小声道:“保守三百万以上。”
林新民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战术后仰的动作,冲着陈远竖起大拇指:“牛皮。”
要是三百万,林新民占股百分之五,可以分到十几万了。这趟出来,保守估计,分红就有三十万了。
等着周升他们爬上船,就看到外面又有两艘船过来,是林新海和罗老四他们。
陈远他们绕一个大弯过来的,林新海他们可不用,直接就开过来了。
“陈远,周升,杨巡……你们过来喝酒不。”罗老四在对讲机里喊道。
“有没有好酒嘛。”周升拿着对讲机,问。
“茅台,飞天。算不算好酒?”
“算。”周升嘿嘿笑道:“好哇,我们过去喝酒。”
“来我这边嘛。我这边就几个人,你的船上人太多了,有酒不够分的。”林新海按着对讲机,道。
“行。不过先说过,可别再整火锅了,前几天吃了一顿,辣的我屁股痛。”
对讲机里传出了林新海的声音:“你恶不恶心。”
“你们快点停好船,我准备夜宵。”林新民笑着道。
“我们晚饭都没有吃……”
“下网的一网有没有鲜虾?”陈远问。
“没有。鲣鱼群里面怎么可能有鲜虾。”林新海无语道。
“我的船上有,冰鲜的,我带一些过去。”罗老四说:“等我们停好船。”
夜已经深了。
别的船只偶尔也有喧嚣声。
对于渔船来说,进入避风港是难得的休闲适合。大多渔船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做一顿丰盛的大餐,用来犒劳辛苦的水手。
两艘渔船停好了,各自放了一艘冲锋舟下来,很快的林新海他们就来到丽霞号上。
“爸。”陈远看向老爸,喊道。
陈丰笑着点点头:“这趟又是大丰收,能赚不少钱吧。”
“还好。欠游艇厂的尾款,应该是足够了。”陈远道。
周升过去拉了一下他的老爸,等着罗老四过来,一起去厨房。
罗老四提了几大袋的海鲜,有虾,螃蟹,还有八爪鱼,乌贼等等。
“鱼获还没有收拾完?”陈远看到两艘渔船的船尾还有工作人员在忙碌。
“没有。起风了,先赶过来,再收拾鱼获。”林新海道:“我那条船的冷冻船估计是装不下,待会儿要送一些鱼获过来。”
“有多少?”林新民问。
“多得很。”
“我那边也算是满舱了。”罗老四说:“不过都是些沙尖,鲣鱼。金枪鱼我全部送到新海的船上了。”
“有多少金枪鱼?”
“322尾,体长都在1.5米以上,蓝鳍金枪鱼。”林新海露出笑容:“我这个金枪鱼围网真是买对了。要是没有金枪鱼围网,就算发现金枪鱼都不搞好。”
林新海现在是舒坦的。
这趟出来,前面的时间没有大的收获,但是围了两个沉底,再加上今天这一网,虽然比不上之前的鱼获,但已经很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