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料罗湾海战开始了
凯恩斯说道:“至于说,料罗湾海战,中国人能打赢,我觉得,这个确实不可思议。”
“马太师,那场海战,郑芝龙究竟是怎么打赢的?”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郑芝龙究竟是怎么打赢的,我之后讲完了,你们就明白了。刚刚凯恩斯说了船,也比较了船,现在我要说说火炮。荷兰的加农炮,当时叫红夷大炮,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今天也不例外。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轻松松打到七八里之外,中国史籍的记载,最远可达十里。而明朝制造的土炮,也就是军事武器历史上的铁火铳,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随身都有炸膛的危险,可以这样说,开土炮,士兵要冒着炸膛的危险开炮,万一炸膛了,就等于把自己给炸死。”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按照你说的,明朝也落后太多了吧?真这样打的话,郑芝龙看得到荷兰人,却打不到他们,而荷兰人看到了郑芝龙,随时开到射程内就可以把郑芝龙给狠狠地炸一顿了。”
马太师说道:“对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说呢,郑芝龙最后能打败荷兰人,确实是一个军事上的奇迹。我继续说战争了。荷兰人从巴达维亚过来支援的海军,集合完毕了,新任的台湾总督也到位了,这位总督的名字叫普特曼斯。当时是七月份,普特曼斯心想,听说郑芝龙很厉害,那就先不惹他,那么去哪里打一下呢?普特曼斯想了半天,觉得先打一打福建的隔壁,广东,试一试中国的海军,于是,他亲自率领十三艘荷兰战舰,不宣而战,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明朝管辖的广东南澳发起了进攻。明朝的南澳守军立即还击,互相开炮,在激战中,明朝的把总,我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反正他在炮战中受了重伤,17名明军将士也在炮战中阵亡。而荷兰军队也受伤了十几个人。就在炮战开始之时,明朝南澳守军点燃了信号烟,附近的海军立即前来支援。荷兰人本来打算攻下南澳的,一看,不得了了,来了好几艘明朝的战船,这下,南澳是不可能攻下了,于是,撤了,北上,来到了福建领海。”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这一下,荷兰人跟郑芝龙碰上了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不过这次呢,荷兰人的运气算非常好的了。当时,荷兰人普特曼斯在去福建的路上,还碰上了二十多艘明朝水师的小船,他们正在巡逻,普特曼斯没去惹他们,而是绕了过去。就这样,荷兰人就到厦门了。普特曼斯一看,既然来了厦门,那就拿点好东西再回去吧,于是,下令突袭厦门。”
郑海军问道:“郑芝龙当时在厦门吧?”
马太师摇了摇头,说道:“你猜错了,当时的郑芝龙不在厦门,他正在率主力部队在福宁剿匪呢。”…
郑海军问道:“郑芝龙不在厦门,明朝水师的正规部队应该在厦门吧?”
马太师摇了摇头,说道:“你又猜错了,当时厦门守将,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他也刚好不在厦门,而且去泉州买武器了。”
郑海军说道:“那这样的话,厦门岂不是要遭殃了?”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厦门这次还真的遭殃了。当时的厦门港内,停泊着几十艘明朝朝廷的战船,还有几艘郑芝龙军的待修船只。况且,荷兰人袭击南澳的战斗消息还没有传到厦门,大家都不知道荷兰人已经动手了。一句话,那个时候留在厦门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大部队都出去了。荷兰人一看,真的是上帝保佑荷兰,上帝给他们带来好运了。荷兰人的军官普特曼斯,立即下令荷兰舰队对厦门港内的明军战舰发动突袭。这一下,荷兰人的大炮对着厦门就轰了起来,一下子,就击沉三十多艘明朝的大型战船,击沉二十多艘小型战船。”
“哎呀,荷兰人也太无耻了吧,居然搞偷袭。”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这一下,明朝方面,立即拉响了战争的警报,大家都进入了战斗准备状态。到了傍晚,福建水师就派了一个厦门商人到荷兰的舰队去,见到了军官普特曼斯。厦门商人就询问荷兰人攻击中国的理由。普特曼斯当时非常狂妄,回答中国派来的使者说,你们中国人不讲信誉,我们攻击你们,就是要你们尝一尝违约的代价,只要你们中国能开放贸易,解除禁海令,我们荷兰人就将停止这场战争。”
“这样的要求,郑芝龙也不会答应的吧?”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对的,郑芝龙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而且,他也没有权力答应。荷兰人袭击厦门之后,他们继续扩大战果,到厦门附近的渔村、岛上去抢劫。厦门、金门、烈屿、鼓浪屿,全部都被荷兰人抢了一遍。抢完了这些岛屿和村落,荷兰人还威胁附近的岛民和渔民,以后,荷兰人就将在厦门附近的海上长期驻扎了,每周必须提供二十多头猪、二十多头牛,还有一百多只鸡到荷兰人的船上,谁如果不听话,后果将非常严重,谁不交东西上来,荷兰人就到谁的家里拜访。到时候,一不小心把火把落下了,烧着了房子,那就只能怨你之前不听话了。”
^0^
郑海军说道:“这是威胁啊?”
马太师说道:“对的,荷兰人当时就是这么威胁老百姓的。当时在厦门附近,明朝还有十五艘战船,一看荷兰人在厦门、金门、鼓浪屿附近抢劫,急急忙忙之间,就冲了上去,要把荷兰人给赶跑。荷兰人军官普特曼斯一看,这些都是明朝水师预备海军,船这么破,而且装备这么差,这不就是送人头吗?当即下来荷兰人的战船向这些明朝水师开炮。”
124 荷兰人袭击厦门,夺得先机
郑海军说道:“这十五艘战船,岂不是要被荷兰人给吞了?”
马太师说道:“对的,当时非常的惨烈。就这样,明朝水师的十五艘战船,在冲向荷兰人的时候,全部被荷兰人给击沉了。这一下,厦门附近的战船都被荷兰人给击沉了,可以说,荷兰人如入无人之境了。普特曼斯当即下令全体人员登岸抢劫。在抢了一通之后,荷兰人的战船都装满了宝贝。荷兰人在偷袭得手后,当即封锁了厦门港口,不允许任何中国的船只来往,并且强迫福建厦门沿海、金门岛、厦门岛附近的村庄向荷兰人进贡猪、牛等食物,并派出了使者到福建官府,威胁中国方面开放贸易。”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这时候肯定接见到了荷兰人的使者了吧?”
马太师说道:“对的,郑芝龙接见了荷兰人的使者。郑芝龙当时不是在福宁打击海盗吗?当厦门被荷兰人攻陷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他立即命令部队集合,回师厦门。当他刚刚动身的时候,一道命令也下来了。郑芝龙不用猜,肯定是福建巡抚邹维琏的命令。当他手下打开公文的时候,果然,这是福建巡抚邹维琏发来的命令。公文上说,厦门如今已经被红包鬼攻陷,请郑芝龙立即回师厦门,剿灭入侵之敌。当郑芝龙刚刚回到厦门的水师衙门的时候,荷兰人的使者就到了。就这样,郑芝龙接见了荷兰人的使者。郑芝龙当时就质问使者,你们为什么要来攻打我大明朝?荷兰人的使者,就把荷兰军官普特曼斯的话,跟郑芝龙说了。荷兰人攻打明朝的理由,之前也说过了,主要是明朝实施海禁,不开放贸易。荷兰人的使者当时提出了明朝开放贸易的请求,只要大明朝廷解除禁海令,荷兰人保证立即退兵,结束这场战争。还有一条,之前也说过了,明朝朝廷没有履行承诺,当初,荷兰人帮助大明灭了海盗李魁奇,大明就答应过跟荷兰人通商的,而如今,海盗李魁奇已经被消灭了,却迟迟未见大明解除禁海令,迟迟未见大明提出与荷兰人通商的提案。”
“马太师,按照荷兰人的说法,是明朝这边理亏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按照荷兰人说法,肯定是大明朝廷理亏的。不过呢,按照郑芝龙的说法,是荷兰人不讲道理,随意发动侵略战争。郑芝龙当时就质问荷兰人的使者了,谈判桌上的事情,你们荷兰人就应该好好地跟我大明在谈判上谈,好好地谈,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现在你们荷兰人什么意思?当然了,当时都是叫红毛鬼的,我这里翻译成荷兰,方便大家听得懂。你们荷兰人悍然发动侵略,抢我大明的财宝,杀我大明的官兵,压榨我大明的百姓,这是暴政!这是侵略!这是野蛮人的行为!我郑芝龙在这里,就要讨一个说法,你们荷兰人怎么赔偿我大明的损失?荷兰人的使者在郑芝龙的严厉质问之下,竟然吓得不敢吭声了。”…
“马太师,按照郑芝龙的说法,荷兰人发动侵略战争,确实是荷兰人这边理亏。”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问道:“马太师,后来呢?郑芝龙是不是组织海军抵御荷兰人的侵略了?”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郑芝龙后来组织了水师,对荷兰人的侵略发起了攻击。先听我把话说完,当时还没到这一步。荷兰人的使者被郑芝龙质问,无言以对的时候,郑芝龙便派出了一个使者,跟着荷兰人的使者回到荷兰人的战船上。当时,郑芝龙的使者见到了普特曼斯。普特曼斯面对郑芝龙特派使者的质问,他觉得郑芝龙问的问题非常幼稚,毕竟真理是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的。郑芝龙当时要求普特曼斯释放扣押的中国商人,并要求荷兰人给出一个荷兰人进攻中国的理由。普特曼斯怎么可能会释放这些被扣押的中国人?怎么可能给出一个适当的理由?他当时直接说,我们荷兰人就是侵略你们明朝了,我们就是要用武力强迫你们开放海禁,不服的话,你们就过来跟我们干一仗。”
郑海军说道:“荷兰人这也太直接了吧?直接就是说来打你郑芝龙的。”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对的,荷兰人的回答,是非常直接的。所以说,郑芝龙等到他派出使者的回话,他就知道荷兰人是存心想跟大明朝廷过不去,是真真实实想跟大明打一场战争的。不过呢,这段时间,福建沿海的商船可就遭殃了,因为厦门港口被荷兰人偷袭得手,被荷兰人封锁了,所以,那段时间有中国船只连续被荷兰人抢劫的纪录。”
凯恩斯说道:“料罗湾海战,这一段我好像还有点印象。我记得我看的那一本书是这么记载的:7月16日,kemphaen战舰、salm战舰以及两艘中国帆船至厦门北方浯屿进行掠劫,venlo号快船从巴达维亚增援至厦门,厦门商人代表再次前来荷兰舰队提出供给一定数量家禽和家畜,以换取荷兰舰队不至附近陆地进行掠劫。7月18日,zeeburch、venlo和一艘中国帆船前往围头湾巡弋封锁金门沿海,kemphaen、salm和一艘中国帆船前往马嘴湾封锁漳州河和金门烈屿方面航道。7月19日到22日,zeeburch掠夺1艘柬埔寨船、1艘广东船,2艘中国帆船,其上分别载运盐和西
^0^
瓜。salm及kemphaen掠夺2艘马尼拉的中国帆船,但其中1艘中国帆船很有技巧的逃走了。”
“咦,我说凯恩斯,你说的什么洋文?我完全听不懂,什么萨拉姆,什么韦罗,这些究竟是什么意思?”高峰义问道。
凯恩斯说道:“这是荷兰人战船的名称,我复读一下,说他们的英文名了。”
郑海军也说道:“我觉得不对劲,这些记录,凯恩斯,你是怎么记得这么清楚的?而且日期,名称,你都记得这么清楚,我觉得非常的奇怪。”
125 郑芝龙的使者去谈判了
凯恩斯说道:“郑海军,这个事情,你没必要感到奇怪,我看过的这本书,刚好在李雅丽的船上,现在还在我的房间里,我在下船进入这里的时候,刚好看到这一段,所以,印象非常深刻。1633年,荷兰人进攻厦门,战船的名称,我现在还记得,你完全不用怀疑我。”
郑海军说道:“我暂且信你说的吧。”
“凯恩斯,你就编吧。你继续编,我倒是听听你之后还能编出什么。”高峰义非常不服气地说道。
凯恩斯说道:“说真的,我不是编。我也就看到那里了,之后,发生了什么,我也完全不知道啊。”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肯定知道的,马太师,您继续往下说。”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后来嘛,情节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慢慢说,接着凯恩斯那里讲起。凯恩斯说了,荷兰人的战舰抢劫中国人,并且封锁了厦门港口。这一下,郑芝龙又派了一个使者到荷兰人的舰队去了,找到了荷兰人的长官普特曼斯。郑芝龙的使者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只要荷兰人停止战争,并撤回台湾的大员,大明立即派出船只与大员贸易。”
郑海军问道:“马太师,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郑芝龙被打怕了?明朝朝廷被打怕了?这么轻易地,就答应了荷兰人的要求。”
“对,我赞同大郑的说法。荷兰人开打的时候,我记得他们是要求明朝朝廷开放贸易的。”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郑芝龙嘛,他答应荷兰人开战前的要求,他真的会履行?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难道郑芝龙在忽悠荷兰人?他在搞缓兵之计?”
马太师说道:“这个,是郑芝龙惯用的套路。”
“荷兰人一口拒绝郑芝龙了吧?”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对的,这一次,郑芝龙的使者提出停战并且跟荷兰人做贸易的请求,荷兰人当时真的就一口拒绝了。之前,荷兰人开战,就是因为郑芝龙不答应与荷兰人进行贸易。普特曼斯这时候记住了郑芝龙之前的忽悠套路,回绝了郑芝龙使者的要求。郑芝龙使者回到福建后,向郑芝龙汇报。郑芝龙此时在干嘛呢,大家猜猜?”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郑芝龙肯定在调兵遣将了。”
马太师说道:“郑海军,你又猜对的,这一次,郑芝龙从福建各地,调来了各种各种的战船,而福建巡抚邹维琏也命令福建各地的战船去厦门集合,甚至从广东和浙江也搬来了援军。两天之后,郑芝龙再次派出了使者来到了厦门海域上的荷兰舰队。郑芝龙的使者见到了普特曼斯。普特曼斯问,你又来了?郑芝龙的使者回答,是的,我又来了,我真心希望贵国与大明和平相处,停止战争,互相贸易。普特曼斯问,你们明朝尝到我荷兰人的大炮滋味了,这么勤快就过来跟我们议和?郑芝龙的使者回答,非也非也,两国互惠互利,才是我这次来的最终目的。”…
“马太师,听你这么一说,有点像听说书的了。荷兰人这一次又拒绝郑芝龙了吧?”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你就当我在说。这一次呢,荷兰人不再拒绝郑芝龙了。荷兰人嘛,当时是利益至上,钱,在他们眼里是最重要的。普特曼斯一盘算,从雅加达出发,到厦门封锁郑芝龙,这一路上,荷兰人没赚到什么钱啊,虽然抢了几艘船,也击沉了二十几艘中国的战船,但是,对于荷兰人来说,他们确实没赚到什么。既然郑芝龙跟我谈判,说恢复贸易,这不就是我荷兰人开战的目的吗?既然已经达到了,普特曼斯觉得应该跟郑芝龙好好地谈判了。普特曼斯对郑芝龙的使者说,双方停战这条件嘛,我们荷兰人可以答应你们,不过呢,有条件的,你们明朝必须立即开放海上贸易,并且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进行贸易,只能与荷兰人贸易,否则的话,荷兰舰队将再度对福建海域开战。”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这么说的话,荷兰人是想吃独食啊,垄断中国对外的贸易。”
马太师说道:“对的,就是这个意思。郑芝龙的使者就回去了,向郑芝龙汇报。郑芝龙一听,红毛鬼就是红毛鬼,中计了都不知道。郑芝龙看了看上海伪装成渔船的战船,还有各地已经来到厦门的战舰,郑芝龙决定再拖个一两天。这一次,郑芝龙的使者再次来到了厦门海域上的荷兰舰队。普特曼斯问,你又来了?郑芝龙的使者回答,是的,我又来了。普特曼斯问,上次我说的条件,你回去跟郑芝龙汇报了吗?郑芝龙的使者回答,是的,我汇报了。普特曼斯问,郑芝龙答应我提出的条件了吗?郑芝龙的使者回答,郑芝龙大人说了,答应你们,你们也要答应大明朝廷提出的条件。普特曼斯不禁笑了,他觉得这谈判有意思了,明明是郑芝龙来求和的,你们居然还提条件?这不分明是不想谈判?普特曼斯于是问,你们郑芝龙大人,究竟提的什么条件啊?郑芝龙的使者,不卑不吭地说道,你们荷兰人先赔偿战争损失,退回台湾的大员,然后,我大明朝廷才有可能跟你们谈判双方互相贸易方面的问题。”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这
^0^
郑芝龙分明是不想跟荷兰人谈判啊,让荷兰人赔偿战争损失,说的好像荷兰人战败一样。”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郑芝龙提的这个条件,让荷兰人赔偿战争损失,荷兰人这时候是占据战争的主导权,连续打了好几场胜仗来着,只有战败才有可能赔偿的。郑芝龙使者这话,这么一说出来,荷兰人的长官普特曼斯就笑了,回复郑芝龙的使者,说道,到底是你们郑芝龙在求荷兰人呢,还是荷兰人在求你们郑芝龙呢?究竟是你们郑芝龙在海上打败了荷兰人呢,还是荷兰人在海上打败了郑芝龙呢?”
126 厦门反击战
“我觉得这个普什么斯的荷兰人,脾气够好的了,换做是其他人,估计当场就把郑芝龙的使者给剁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普特曼斯脾气算是好的了。普特曼斯也是一个聪明人啊,这个郑芝龙,明显就是不想谈判,于是,把郑芝龙的使者给打发走了,同时,他下了一个命令。”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荷兰人是不是要进攻郑芝龙了?”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对的,普特曼斯下的这个命令,就是进攻厦门,到福建的陆地上抢。这一下,大家猜猜看,结局会是什么?”
“我觉得这个普什么斯的荷兰人,这次肯定输了,因为郑芝龙已经做好了准备。”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瑞典人,我觉得我跟你的看法一样。郑芝龙这时候一定准备好了战斗的准备。”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你们都猜对了。郑芝龙要荷兰人赔偿战争损失,普特曼斯要郑芝龙立即开放贸易,这种谈判,纯属鸡同鸭讲,没有成功的可能,很明显,这是郑芝龙故意的。就在谈判的阶段,郑芝龙早就准备好了,这一下,眼看荷兰人要进攻福建,要往厦门的陆地上进攻,郑芝龙心想,哈哈,红毛鬼就是红毛鬼,这下让你们尝尝大明的火炮,让你们瞧瞧郑家的威力。荷兰人吹着号角,就向厦门进攻。就在这时,突然身边冲出了无数的中国帆船。大家如果还记得的话,应该知道西方人怎么这些中国帆船的。”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我还记得,当时是你说过的,叫戎克船吧。”
马太师说道:“对的,就是戎克船。”
李雅丽此时也说道:“马太师,荷兰人的战船,叫盖伦船,对不对。”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你们都说对了。荷兰人的盖伦船,相比于明朝的戎克船,体积大,火力威猛,远战是非常有优势的。但是呢,郑芝龙的戎克船也是有优点的,速度快,数量多。郑芝龙非常了解敌人和自己的优缺点,当时就命令一百多艘戎克船,从三个方向,用最快的速度,向荷兰人的盖伦船靠近,利用近战的优势进攻荷兰人。”
郑海军问道:“马太师,当时的荷兰人,有多少艘战船?”
马太师说道:“当时的荷兰人,有多少艘战船呢?我说着说着也糊涂了,估计十几艘吧。对,应该是十二艘,或者十三艘。当时呢,明朝的戎克船就向荷兰人冲了过来。普特曼斯一看,这阵势,奶奶的,他也是一个明白人啊,意识到自己中计了,立即下令荷兰的盖伦战船向明朝的戎克船开炮。明朝的戎克船也非常聪明,看见荷兰的盖伦船开炮了,走位,风骚的走位,躲过了前面几轮荷兰人的轰炸。就这样,走的最快的那几艘戎克船,就到了荷兰战船的船头下面了。”…
“马太师,这一下,荷兰人要遭殃了吧?”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荷兰人是侵略者,怎么能说遭殃呢?”
“对,应该是活该。”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嗯,荷兰人这下,有些士兵活该被干掉了。当时,有几艘戎克船已经来到荷兰战船的船头下面,中国的士兵就拿起火枪,对着荷兰人就是一顿乱射,这一下,倒下了十几个火炮手。荷兰人的军官普特曼斯也不管那么多了,立即下令荷兰人的战船全速向台湾逃跑。这一仗,我就叫它厦门反击战吧。厦门反击战,明朝小胜。普特曼斯逃跑之后,郑芝龙命令大船出动,二十多艘,全部追击。普特曼斯一看,明朝的大船也出来了,奶奶的,立即火速向台湾逃去。明朝水师继续追,追了两天两夜,大家猜,怎么着?”
“马太师,是不是荷兰人这十几艘战船被干掉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不对,大家再猜猜看。”
郑海军说道:“我觉得料罗湾海战,没有那么简单的,肯定是没追上,让荷兰人跑了。”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你还真猜对了,郑芝龙这次没追上荷兰人,让荷兰人跑了。荷兰人这次能跑,完全是运气啊,因为吹台风了,郑芝龙追着荷兰人追到公海,就被迫开回福建的港口躲避台风去了。”
郑海军说道:“我觉郑芝龙还是厉害的,至少面对入侵的敌人,能够像撵兔子一样,赶着敌人跑。”
马太师继续说道:“从这点来看,清朝的水师,被外国人追着赶,跟郑芝龙一比较,确实对比太明显了。我不岔开话题了,继续说料罗湾海战。普特曼斯逃了之后,一看台风来了,他们也找了一个地方躲避台风去了。台风过后,普特曼斯越想越气,船,火炮,士兵,武器,战术,论起来,郑芝龙都不是他的对手,为什么在跟郑芝龙打仗的时候,就是打不过郑芝龙呢?难道郑芝龙身上有魔力?不行,普特曼斯于是又向厦门和金门一带驶去,准备跟郑芝龙再次较量较量。”
郑海军说道:“这个普特曼斯,还真有意思的。”
马太师说道:“普特曼斯不服气,但是他的手下却怕郑芝龙了,不敢进攻郑芝龙驻守的厦门。当荷兰人的战
^0^
船来到厦门和金门一带,普特曼斯准备下令全体战船进攻郑芝龙驻守的厦门,战船上的荷兰士兵都不同意进攻厦门,直接抗命了。普特曼斯也没办法啊,命令不了手下的士兵了,就这样,十几艘荷兰人的战船,在厦门和金门的外海,毫无目的的转来转去,瞎转悠了整整二十多天,就是不敢靠近厦门。”
“这个普什么斯,真是老逗了,居然瞎转悠二十多天。我觉得他们这帮荷兰人,就是闲得慌。要打就打呗,又不敢打,就在外海晃来晃去的,真是逗。”高峰义说道。
127 海澄县领海的炮战
郑海军问道:“看到十几艘荷兰人的战船在厦门和金门的外海转来转去的,郑芝龙当时就没派出战船去赶跑他们?”
马太师说道:“郑芝龙肯定想到了,但是呢,他决定还是观望一会。大家想想看,中国人打仗,下套,设置埋伏,这些,都是兵书上惯用的套路。郑芝龙看到厦门外海的荷兰人战船,就是不敢进攻厦门,在外海转来转去的,他肯定在想,荷兰人不会是设下埋伏了吧,于是,静下心来,好好地观望了一阵。当时郑芝龙就那样看了好几天了,发现荷兰人在厦门外海转来转去的,他总是以为荷兰人已经设下了埋伏。所以说,郑芝龙在荷兰人退出厦门的外海前几天,根本就没有派出部队去赶荷兰人,而是观察,他在思考,荷兰人究竟想干什么。”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打仗,还是稳的。后来呢?”
马太师说道:“后来,郑芝龙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荷兰人就是转悠,他们难道是不敢进攻厦门?他们难道也在观望大明的水师?于是,郑芝龙派出了小渔船,对这些荷兰人进行了观察,刺探军情。小渔船就向荷兰人的战舰驶去,奈何一靠近,荷兰人就发出了警告。小渔船来来回回地走了几趟,就向郑芝龙汇报工作了。郑芝龙一听汇报,觉得荷兰人不可能就这么晃来晃去的,便问这十几艘荷兰战舰之外,还发现有荷兰人的船没有。小渔船的领头回答说,有是有,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商船,不是战船了。”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肯定看出来荷兰人的名堂了吧?”
马太师说道:“郑芝龙仔细想了又想,他觉得,荷兰人肯定是进攻厦门又不敢,但是又不舍得就这样空手而归,所以,就在外海瞎晃悠了。怎么办呢?郑芝龙决定放出几艘战船,对在外海晃来晃去的荷兰人放几炮,看看他们什么反应。于是,郑芝龙就派了十几艘大型战船,就向外海开去,并且对着荷兰人放了几炮。荷兰人不知道郑芝龙究竟想干什么,一看,郑芝龙居然来追他们,拔腿就跑。这一下,郑芝龙就完全知道了荷兰人的来意,他们原来还真的是进攻厦门又不敢,但是又不舍得就这样空手而归,他们正在晃悠呢。郑芝龙当时就非常蔑视地骂了普特曼斯几句,看来,我郑某人还是高估你了。”
“马太师,荷兰人当时还真是怂啊,他们被郑芝龙开了几炮,就被吓跑了,那么,他们又去哪里了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郑芝龙开的几炮,荷兰人就跑了,他们不敢在厦门外海待着了,于是,往南边走,就来到了海澄县。”
郑海军说道:“海澄县?我怎么好像没有听说过福建有这么一个县啊。”
马太师继续说道:“海澄县,今天肯定没有的,明朝的海澄县,放在今天,就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下面的海澄镇。”…
郑海军说道:“县改成镇了?降级了?”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你可以这样理解。明朝的时候,今天的海澄镇,是非常热闹的,由于地处九龙江下游,又是靠海的地方,商船通行起来又非常方便,所以,明朝的时候,海澄是中国对外贸易的着名港口,号称闽南一大都会,而且有月港的美称。”
郑海军说道:“想不到明朝的时候,海澄居然是这么热闹和繁华的地方。”
“马太师,荷兰人还真是无耻啊,专门挑人多的地方去搞事情。”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嗯,你又说对了。荷兰人到了海澄县,一看,港口人来人往,商船来来往往的,好热闹。普特曼斯当时就大笑,遇上大礼包了!奶奶的,郑芝龙,还好你没追来,这里这么多船,肯定一大堆宝贝,真的是上帝保佑,送了这么大一个礼包给我,看看我怎么把这些好东西给抢过来!”
“马太师,海澄县的老百姓肯定遭殃了吧?”高峰义问道。
郑海军说道:“海澄县这么繁华,而且又是闽南一大都会,肯定有所防备的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郑海军,你又说对了。海澄县作为闽南一大都会,而且是当时的贸易中心,平常就有非常多的防备部队,而这次,荷兰人进攻大明朝廷,海澄县早就拉响了战斗的准备。所以说,这一次,普特曼斯带着十几艘荷兰人的战船出现在海澄县的领海的时候,海澄县的知县,我忘记了叫什么了,他得到战报的时候,第一时间赶上了炮楼,就下令对着荷兰人的战船开炮。这一批大炮是刚刚从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当时大家都叫这一批大炮为红夷大炮。还别说,这一批大炮还真好使,远远的,就能打中敌人。普特曼斯当时在荷兰人的战船上指挥,原本以为大明的火炮只能打三四里的距离,这一下,他傻眼了,大明的大炮居然一炮就打中了身边的一条战船上,不会吧,这里距离海澄县的炮楼有十里地呢,大明的大炮居然能打这么远?”
郑海军说道:“这个荷兰人普特曼斯,懵圈了吧?”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郑海军,你这样形容,非常形象了。普特曼斯本来以为是幻觉,他揉了揉眼睛,突然,他的战船前面的海水溅起来,拍到了他的脸上。
^0^
这一下,就把他给拍醒了,这哪是幻觉啊,这分明就是明朝炮楼的大炮打过来的炮弹打到海里,把海水给溅起来,拍到自己脸上的!普特曼斯这一下意识到太危险了,如果再往前一步,他的小命都没了,于是,立即下令全体战船调头,撤了,撤退到二十里之外。”
“这个海澄县的知县,还有海澄县的明朝士兵,太厉害了,干的漂亮。幸好普什么斯的跑得快,不然就没命了。马太师,后来呢?”高峰义问道。
128 退避五十里
马太师说道:“大炮一响,荷兰人的战船就撤了,退到海外晃荡。海澄县的知县,心里一想,如果这一批荷兰人一直在海澄县海域逗留,那海澄县的海上贸易还做不做啊?老百姓都不敢出海了。不行,作为父母官,他必须把这些荷兰人给赶跑。于是,到了晚上,海澄县的知县亲自带队,带着几十艘小船,绕道厦门,夜渡金门浯屿,从荷兰人的后面,突然袭击。”
“这个知县,也太牛叉了吧,居然半夜三更搞了一个捅菊花战术?”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高峰义,你的说法也太不文雅了,不过呢,你的说法确实非常形象。”
郑海军问道:“马太师,荷兰人这次损失巨大了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这一次,荷兰人还真的亏大了。海澄县的知县从荷兰人的后面搞了突然袭击,荷兰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海澄县的知县带来的明朝水师给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三艘小型战船被烧掉,五艘小型战船被明朝水师生生俘虏。”
郑海军说道:“干得漂亮。海澄县的小小的知县,都把荷兰人搞的如此狼狈,可见当时明朝水师确实实力够强大的啊。我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荷兰人这一仗就这么被一个小小的知县给搞得如此狼狈呢?”
马太师继续说道:“这个嘛,还真不好回答。我想呢,主要是因为被半夜被袭击了,荷兰人完全想不到,所以才会被小小的知县搞得如此狼狈。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普特曼斯带队的这帮荷兰人,之前都被明朝水师打怕了,半夜被海澄县的知县又搞了这么一个突然袭击,荷兰人心里防线顿时崩溃,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战斗力。”
“马太师,后来呢?荷兰人是不是撤退了?”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真正的料罗湾海战还没开打呢,他们只是暂时撤退。荷兰人被夜袭之后,立即后撤五十里,他们再也不敢靠近中国的陆地了。”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荷兰人算是连续吃亏了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荷兰人连续吃亏了好几仗了。自从荷兰人与郑芝龙谈判后,荷兰人在厦门反击战吃了一亏,又被海澄县的知县半夜搞了一个突袭,就这样,他们已经吓破了胆,有点怕明朝的水师了。”
郑海军说道:“我可以总结一下了,荷兰人患上了恐中症。”
“大郑,你就创造新名词吧,还恐中症?我就不信当时的荷兰人真的惧怕中国人。”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当时的荷兰人,到底怕不怕中国人呢,说真的,我也不好回答。厦门反击战吃亏,海澄县的知县夜袭吃亏,这两次吃亏,可以肯定的是,荷兰人开始重视中国人了,不在用轻视的态度对待郑芝龙了,他们再也不敢贸然进犯福建的领海了。不过呢,料罗湾海战已经开打了有半个月了,当时的明朝朝廷,在北京忙着对付满清和李自成的崇祯皇帝,他却完全不知道在福建居然跟荷兰人打了这么一场战争。”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你的意思是,崇祯皇帝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场战争?”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对的,当时的崇祯皇帝,确实不知道福建居然发生了一场与荷兰人的海战。”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我觉得,这也太不可思议了?难道福建的地方官就不上报军情吗?”
“马太师,是不是明朝的福建当官的,都故意隐瞒不报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真相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啊。不过呢,大家可以想象,福建巡抚邹维琏从北京来到福建当官,他当时对崇祯皇帝的承诺是什么?”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你好像没有说过。”
“马太师,我确定,你没有说过。”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摸了摸脑袋,说道:“咦,我真的没说吗?我记得我说过的。”
李雅丽说道:“马太师,你真的没说过。我可以确定。”
马太师说道:“那就是我年纪大了,记不得了。邹维琏从北京来到福建当官,他当时对崇祯皇帝的承诺是,铲除福建海患。如果这时候把荷兰人侵犯福建的情况上报给崇祯皇帝,大事不好了,荷兰人攻占厦门了,大事不好了,荷兰人把福建给抢了,大家说,崇祯皇帝他会怎么样?”
郑海军说道:“这还用问,崇祯皇帝肯定会发怒啊。”
“崇祯皇帝发怒过后,肯定会砍了邹维琏的头。”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天子发怒,后果肯定是非常严重的。高峰义说的砍头,这也算是一种不那么残忍的死法了。”
“马太师,按照你的意思,会有更加残忍的死法?”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不知道大家还记得明朝末年的那一个人吗?”
“谁啊?”高峰义问道。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你就给点提示呗,你这么问,谁猜得到啊。”
马太师说道:“金庸的武侠小说,碧血剑,大家肯定看过了吧?”
“碧血剑,这名字很熟悉啊,我倒是听说过。”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碧血剑我看过,主人公袁承志,他的父亲就是袁崇焕。”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对了,就是袁崇焕。袁崇焕的死法,非常的残忍,他死于崇祯三年,也就是1630年,料罗湾海战之前的三年。”
郑海军说道:“我记得袁崇焕是被凌迟处死的吧。”
马太师说道:“对的,袁崇焕就是被凌迟处死的。”
“凌迟,这死法我倒是听说过,那么,这个死法究竟是怎么样的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缓缓地说道:“凌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
“原来凌迟就是千刀万剐啊?我算是长见识了。马太师,你继续说这个千刀万剐怎么个割法。”高峰义问道。
129 千刀万剐的酷刑
马太师继续说道:“千刀万剐,究竟有多残忍呢?我就举一个例子,也是明朝的。这个人呢,叫刘瑾,他是一个大太监。”
郑海军说道:“这个刘瑾,我听说过。”
马太师说道:“当时是正德五年,也就是公元1510年。正德皇帝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必须割3357刀,而且,要分三天割完。第一天,明朝朝廷派出了3名刽子手,这三个人轮流上阵,先对着刘瑾的胸脯开刀,每割10刀,就对着刘瑾大声吆喝,防止刘瑾晕了过去,同时让他休息一下。第一天,一共割了357刀。当天晚上,刘瑾就被押回牢里,为了让他明天还意识清醒地受刑,太医给他上了止血药,并且还让他吃了两大碗粥。”
郑海军说道:“这个刘瑾,胃口也太好了吧,死到临头了,还吃了两大碗粥。”
马太师说道:“你这么一说,他确实算是胃口好的了。第二天,刘瑾的行刑继续。3名刽子手又是轮流上阵,依旧是每割10刀歇一会,当时的京城老百姓纷纷拿钱贿赂刽子手,说,一定要慢慢割,以解心头之恨。这一次,刘瑾终于熬不住了,几十刀后,他就一命呜呼了。”
“哎呀,真的是太残忍了。一刀一刀地割,还是活生生的被割,看着自己身上的肉被割下来,奶奶的,想起来我就起鸡皮疙瘩。”高峰义说道。
李雅丽说道:“马太师,这个刘瑾,死了,是不是就停止受刑了?”
马太师摇了摇头,说道:“哪有这么便宜的。然而皇帝有令,人虽然死了,刑罚还得继续。最终,刘瑾被割足了整整3357刀,整整割了三天。他死后,围观的京城百姓仍不解恨,纷纷拿钱向刽子手购买刘瑾被割成细条的肉吃下,觉得如此方才解恨。尽管刘瑾作恶多端、罪有应得,然而刘瑾所受的极端残酷的刑罚,依旧让人不寒而栗。”
凯恩斯此时也说道:“中国凌迟犯人,这种刑罚,在我们欧洲,是被认为极端残忍的刑罚,我们都觉得这非常非常的不人道。”
郑海军说道:“哟?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啊,凯恩斯,你居然也知道凌迟?”
凯恩斯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我在法国看过很多关于刑罚的书本,那里有很多的艺术展,中国的凌迟,是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马太师说道:“我记得清朝末年,欧洲人曾经拍下过中国用凌迟处罚犯人的照片。”
凯恩斯说道:“对的,这没错。19世纪末,法国公使马蒂尼翁博士在中国曾经亲眼目睹中国凌迟刑,他在日记中写道:按照习惯,首先是剜除双乳及胸部的肌肉,然后是双臂外侧和臂部前侧的肌肉,然后依次剔除身体其余部分的肌肉。血淋淋的肌肉堆在专门用于此刑的柳条篮里。几个小时之后,犯人死去之时,他已经关节离断了。年期间,法国的士兵在中国拍摄了中国用凌迟处罚犯人的照片,并且制作成为了明信片,装订成册,在欧洲开始流行了起来,从此之后,中国凌迟犯人的消息开始在欧洲声名大噪。”
“奶奶的,法国人还做成了明信片?这也太那个了吧。”高峰义说道。
凯恩斯说道:“我认识中国的凌迟,还就是在一张明信片中认识的。凌迟,在法国被视为中国酷刑的极致代表,引发了无数的作家和艺术家的灵感,在很多艺术展中,在最显眼的位置,都是中国凌迟加工过的艺术作品。1960年,艺术家乔治·巴岱耶发行出版了照片集,就是关于凌迟的,这些照片象征着中国及其历史、文明。到了今天,仍然有一些欧洲人认为中国是一个滥用酷刑的国家,一个野蛮的国度。”
郑海军说道:“中国早就废除了凌迟。看来,有些人对我们的误解还是挺深的啊。”
马太师说道:“我记得是在光绪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清朝在修订《大清现行律例》时,正式取消了凌迟刑。”
郑海军说道:“话又说回来,如果按照刘瑾的死法,那么,袁崇焕的死法就太残忍了吧。”
马太师说道:“对的,所以说,袁崇焕的死法,给了很多大明官员一个提醒。在崇祯皇帝手下办事,千万不要把事情办砸了,万一办砸了,凌迟伺候,那就非常残忍了。邹维琏从北京来到福建当官,他当时对崇祯皇帝说,我邹维琏一定会铲除福建海患。如果荷兰人攻打厦门这一消息上报给崇祯皇帝,并且说,大事不好了,荷兰人攻占厦门了,大事不好了,荷兰人把福建给抢了。万一崇祯皇帝发怒了,立即判了邹维琏一个凌迟,邹维琏不就是把性命都丢了吗?他怎么可能那么傻呢,会把荷兰人攻打厦门的军情上报?”
郑海军说道:“所以说,和荷兰人打仗,一直都是福建省的明朝水师在打?”
马太师说道:“对的,一个省的水师,跟荷兰人的舰队在打仗,而且打的是海战。但是呢,在战场上的前线将士,就非常清楚了,这场海战明显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仗,他们都在等待北京朝廷的批示呢,但是,前线将士却完全等不到任何北京朝廷的批示,所以呢,他们就只能力所能及地做着准备,防备着荷兰人的进攻。这时候,恰好是过了七月底,准备到了八九月份。八月和九月,是中国东南沿海台风最猛的月份,于是,料罗湾海战,进入了休战期,明朝这边,不打了,荷兰这边,也不打了。”
“马太师,后来呢?两边总不会无休止的停战了吧?”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停战只是暂时的。停战期间,荷兰人的长官普特曼斯派出使者找到了海盗刘香和李国助。”
“马太师,你前面不是说过了吗,刘香死了。怎么到了这里,刘香又活过来了?”高峰义说道。
130 回忆当年屯门被葡萄牙人占领
马太师说道:“刘香当时没死,他被郑芝龙围剿而死的时候,是料罗湾海战之后的两三年。我在这里,有点像倒叙的说书了。高峰义,你听明白了吗?”
“马太师,你这么一说,我就了解了。你继续吧。”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荷兰人的长官普特曼斯找这些海盗干嘛呢?就是因为打不过郑芝龙,想找他们帮忙了。当然了,海盗刘香,肯定是不会白白帮忙的。刘香说,我们一定不会白白帮忙的,要我们帮忙,你们荷兰人有什么条件给我们啊?荷兰人的使者就开出了非常优惠的条件,台湾的大员,印尼的巴达维亚,也就是今天的雅加达,还有荷兰人在亚洲的据点,刘香的海盗船,都可以自由出入,自由买卖。刘香一听,这条件不错,加上他跟郑芝龙有仇,非得教训一下郑芝龙不可,而且荷兰人的大炮非常威猛,借荷兰人给自己报仇,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刘香就答应了荷兰人普特曼斯提出的条件,与他们联合起来,一起与明朝开战。”
郑海军说道:“这下,荷兰人要重新进攻明朝了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荷兰人得到刘香等一大批海盗的允诺,他们的胆子就大起来了。刘香和李国助等海盗有多少艘战船呢?我记得是五十艘。”
郑海军说道:“五十艘?这么多?我记得荷兰人的战船只有十几艘的。”
马太师说道:“对,刘香和李国助的海盗船就是这么多,数量上比荷兰人的战船是多了不少,不过,他们的船跟荷兰人的盖伦船比起来,战斗力就差多了,不是一个级别的。就在这时,荷兰的雅加达总部又支援了几艘战船过来了,荷兰人的战船总数增加到了二十艘。所以,普特曼斯决定跟明朝大干一场了。”
“马太师,按照你这么说,荷兰人的实力是增强了很多,郑芝龙这边会不会也增加兵力啊?”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那是肯定的,毕竟郑芝龙是主场作战。就在停战的这个阶段,郑芝龙这边就集合了50艘战舰,100艘小型战船和炮艇。”
郑海军说道:“这么说来,只论数量的话,郑芝龙好像也没有吃亏啊,数量上还比荷兰人多。”
马太师说道:“只论数量的话,郑芝龙肯定是占优势的。不过呢,荷兰人的盖伦船,可以一打五,所以,20艘盖伦船,可以抵得过100艘郑芝龙的戎克船了。所以,这样比较的话,荷兰人的优势,还是挺大的。”
郑海军说道:“这样比较的话,郑芝龙就成为劣势的一方了。”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郑芝龙占了劣势,荷兰人就占了优势。所以,荷兰人的统帅普特曼斯就拟了一份战书,准备递交给郑芝龙。”
“咦,荷兰人打仗还下战书,这也老逗了。马太师,快说,战书上面写了什么?”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荷兰人的统帅普特曼斯下的战书,详细写的什么,我肯定记不得了。大概内容我还记得,好像是这么写的。原文写的什么,我就不说了,我通通翻译成为现在我们的叫法。我大荷兰从下达战书之日起,与明朝宣战,停战的条件,有以下几条,第一条,荷兰拥有在福建漳州河、福建安海、台湾大员、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自由贸易的权利。”
郑海军说道:“我觉得荷兰人也太搞笑了,下战书还提了停战的条件。不过,听起来,第一条还算不是很过分。”
马太师说道:“这一条,荷兰是想拥有自由的海上贸易权利,这是打破明朝海禁的一个条款。对明朝来说,当时的国策是实施海禁的,这明显是跟明朝国策互相对抗。至于说过分不过分,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来看。第二条呢,荷兰提出,允许荷兰人在鼓浪屿建立贸易据点,方便派遣代表至中国沿海城市收购商品。”
郑海军说道:“荷兰人在鼓浪屿建立贸易据点?方便派遣代表到中国沿海城市收购商品?我觉得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马太师说道:“对的,在鼓浪屿建立贸易据点,里面的文章确实非常多。大家知道澳门是怎么被葡萄牙占领的吧?”
郑海军说道:“好像也是通过建立贸易据点,一步一步侵占的吧。”
李雅丽说道:“我记得好像是葡萄牙人租用的吧,后来才慢慢侵占的。”
马太师说道:“你们说的,真实的历史过程中,都有点那个意思。具体澳门是怎么被葡萄牙人侵占的呢,我就不详细说了,我只简单地说一下。1511年,也就是明武宗的正德六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之后,取得了远洋航线的重要战略据点。过了两年,葡萄牙人就来到了我们中国的广东。葡萄牙人打算在中国建立一个殖民据点,于是,打着佛朗机军火生意的名号,多次派出间谍到中国沿海进行调查,最后,葡萄牙人选定了屯门做为将来的殖民据点。屯门在哪里呢?有人知道吗?”
郑海军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李雅丽说道:“是不是在广东?”
马太师说道:“对的,肯定是在广东,我现在问的是,具体
^0^
在广东哪里?”
李雅丽也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我也不清楚了。”
马太师说道:“那我就直接说答案了。屯门,也就是今天的深圳后海湾、内伶仃岛及香港青山一带。也就是说,香港西部及深圳西部,就是明朝的屯门。当时呢,那里属于东莞县管的。葡萄牙人选定了屯门为目标,于是,就发兵占领了,并在屯门修筑工事,设立刑场,制造火器,刻石立碑,昭告天下葡萄牙人已经占领了屯门。这一年,我好像记得是正德年间。”
郑海军说道:“明朝当时没有派出士兵赶跑这群葡萄牙人么?”
131 荷兰人对明朝下了宣战书
马太师说道:“当时的明朝还真派出使者去交涉了,结果葡萄牙人欺骗广东的地方官员,说他们是来进贡的,他们在屯门只是暂时停船的,而且还给广东的地方官员送礼。当时的明朝的地方官员收到了重金,就不再过问葡萄牙人,于是,屯门就这样被葡萄牙人给占了。过了几年,广东人看见屯门的情况不对劲,于是上报给了北京的朝廷,当时呢,皇帝刚刚换了,正德皇帝换成了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得到奏报,就命令广东地方部队去收拾这群佛朗机人。”
郑海军说道:“又是打仗了吧?还是通过外交手段收回来的?”
马太师说道:“当时的广东地方官员,是先通过外交手段进行了交涉。明朝派了使者,向葡萄牙人宣诏,要求葡萄牙人尽快离去。葡萄牙人一听,皇帝诏曰,他们大笑,什么皇帝,他们只认大炮。于是,完全不予理会使者的交涉。广东地方官员于是组织了民兵,还有一些地方的预备部队,就驱赶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屯门经营了好几年,而且当时又得到两艘大船来支援,底气非常足,就用武装抵抗明朝部队的驱逐。”
郑海军说道:“最后,还是武力干起来了。”
马太师说道:“对的。不过呢,明朝第一次进攻屯门,并不顺利,最后因为葡萄牙人的火炮太过猛烈而败下阵来。这一次战败之后,明朝就动真格了,不久,组织了四五千人的士兵,对屯门发起了猛攻,最后,终于收复了屯门。屯门海战结束后,明朝朝廷要求中国战船见到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一律将其击毁。葡萄牙人不服气,又在新会县茜草湾对明朝水师发动茜草湾海战,结果,葡萄牙人惨败。从此以后,葡萄牙人再也不敢对明朝朝廷进行挑衅了。不过呢,葡萄牙人一直盯着中国不放,总是想在中国搞一个殖民据点。过了三十多年,葡萄牙人来到了澳门,以商船遇到台风,货物被水浸湿为由,要求在澳门借一块地方晾晒货物。当地的官员接受了葡萄牙人的贿赂,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自此以后,葡萄牙人便赖着不走了。”
“这葡萄牙人,老无耻了,就这样,把澳门给占了,奶奶的。”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澳门当年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明朝朝廷当时下了一个命令,不准与佛朗机贸易,而且见到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一律将其击毁。葡萄牙人想做生意啊,于是,他们又相到了一个鬼点子,改名。当时的葡萄牙人被明朝称为佛郎机,于是,葡萄牙人又给澳门当地的地方官员贿赂了,说他们不叫佛郎机,而是叫葡都丽加。从此以后,葡萄牙人就在澳门长期住了下来。”
郑海军说道:“我怎么觉得那一批葡萄牙人非常狡猾呢。”…
李雅丽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非常狡猾。”
马太师继续说道:“葡萄牙人在澳门长期住了下来,不过呢,他们不算是占领,而是租地来住。明朝朝廷对葡萄牙人管理的非常严格,规定,葡萄牙人每年需缴付500两白银作为租金给明朝朝廷,而且,葡萄牙人不能买卖土地,不能自行修建的城墙,房屋修建必须经过明朝朝廷批准。后来,有几个葡萄牙人偷偷地建了一道城墙,明朝的地方官员知道后,带着几个民工,就把葡萄牙人在澳门自行修建的城墙给捣毁了,并且重重地罚了他们一笔银子。从此之后,葡萄牙人就非常听话了。”
郑海军说道:“按照马太师的说法,葡萄牙人在明朝的年代,他们还只是租客啊。”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你可以这样理解。话又说回来荷兰人要求在鼓浪屿建立贸易据点这个话题。大家说,荷兰人有没有仿照葡萄牙人的做法呢?”
郑海军说道:“肯定的啊,荷兰人当时肯定研究过葡萄牙人占据澳门的经过。”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所以说呢,这里面的文章太多了,所以,要求明朝朝廷同意让荷兰人在鼓浪屿建立贸易据点,就是非常阴险的一招了。我继续说第三条了。第三条,不准任何中国船只前往马尼拉。什么意思呢?马尼拉当时是西班牙人的殖民据点,荷兰人跟西班牙人是竞争对手,这明显是想做垄断生意,打击对手,只允许明朝跟荷兰人做生意,不允许明朝跟其他国家做生意。”
郑海军说道:“荷兰人提的这个条件,我怎么觉得有点像要明朝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马太师继续说道:“你这样理解的话,对明朝来说,确实是有点丧权辱国的意思。我继续往下说了。这宣战书,还有第四点,荷兰人在中国享有与中国人同等的法律权利。”
“马太师,这第四点什么意思啊?意思是不是说明朝的时候,荷兰人在中国的地位很低,不如普通的中国人?”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对的,明朝的时候,外国人在中国,是不可能享受跟中国人同等的法律权利。”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明朝的法律把人分为好几等,中国人是上等的,而当时的红毛鬼,也就是荷兰人,是下等的?”
马太师说道:“你这样
^0^
理解,也没有问题。当时的情况,确实是荷兰人在中国的地位非常低,甚至不如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百姓。例如,到了天黑,外国人就必须回到客栈,不回去的话,被官府发现了,就会被驱逐。例如,参加官府组织的宴会,外国人必须通过宴会的安全检查,必须把武器什么的都留在住的地方,不能带入宴会内,而中国人,随便带着长剑和火枪出入。一句话概括,当时的明朝法律,对外国人,跟对中国人,是区别对待的。”
132 悬赏令
就在这时,凯恩斯说话了:“我敢保证,马太师说的是真的。我看过一本书,叫《中国札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西班牙人,而且是奥斯定会修道士,他的名字叫马丁·德·拉达,他在1565年来到了马尼拉,他生活的年代,就是你们说的明朝年间了。其中有一段是这么记载的,明朝的总督在他自己的府里一连两天宴请我们的人,在这第二次宴会上,他们有很多音乐,以及演出很多喜剧,还有很多有趣可笑的滑稽表演。我们的军人因他们不得带物入内,觉得这是奇耻大辱,因此回到他们的寓所,把情况告诉神父,神父也因此不悦。但我们的人仍然决定忍耐一点。第二天,我们去观看城门,不过,当总督知道我们的人去观看城门和庙宇时候,他马上命令,如果没有他的许可,禁止我们的人离开住所,还禁止任何人拿东西卖给我们的人。作者在书中写到,提供他消息的人怀疑我们这样做有险恶的用心。”
“干的漂亮,就应该这么干,这些人不安好心的。”高峰义说道。
听到这里,凯恩斯和詹姆斯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郑海军也注意到了这里。凯恩斯和詹姆斯,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这个小岛来寻宝,难道他们真的安了好心?郑海军是绝对不相信的。
马太师说道:“嗯,这本书,非常有名的,我听说过,但是我没有看过。非常感谢凯恩斯。”
凯恩斯说道:“马太师,你不用这么客气的。”
马太师继续说道:“我继续往下说了。宣战书一式几份,分别送到了郑芝龙的手里,福建巡抚邹维琏的手里,还有福建好几个军官的手里。郑芝龙的反应是,笑了笑,红毛鬼太高看自己了,这宣战书,要打就打呗,还宣战书。郑芝龙看过宣战书之后,郑芝龙就把这封宣战书传给部下看了,让他们随时做好准备。福建巡抚邹维琏看过之后,他则是皱起了眉头,他非常冷静地意识到,中国和荷兰人即将有一场大战了。于是,邹维琏把福建的军官都召集了起来,开会,商讨如何对付荷兰人。”
郑海军说道:“有这样的巡抚,我觉得这次打仗,明朝稳了。”
马太师说道:“邹维琏开的这个会,大家都在议论如何对付荷兰人。经过商讨,有了得到大家一致同意的方案,一个是调兵,一个是征调民船,还有就是准备战争的物资,以及制造火船。另外,在这次会议上,有些将领提出了互市,他们希望通过与荷兰人互市,从而结束这场战争。不过,邹维琏不同意互市,他仍然要跟荷兰人大干一场。在统帅方面,讨论来讨论去,还是郑芝龙最合适做统帅。于是,对付荷兰人的大体方案出来了,郑芝龙做统帅,各地调兵遣将,集中在厦门,福建各地立即准备战争的物资,粮草,军火,全部都调往厦门。就在这时,郑芝龙提出了一个鬼点子。”…
“咦,郑芝龙的鬼点子,是什么啊?”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这个鬼点子呢,只要是中国人,都可能想得到。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郑海军说道:“我知道了,是不是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让每一个人都去打荷兰人,凡是能打死荷兰人,就给重金奖赏?”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就是这样了。当时在郑芝龙提出,凡是烧掉荷兰人的船,赏,凡是杀死荷兰人取得人头回来,也赏。在会议上,大家一听,这个点子好啊,于是大家又讨论了起来,在讨论赏多少钱的时候,最终,定出了一个最终的方案。烧掉荷兰船赏银200两,取得一个荷兰人头颅赏银50两。”
“这点子不错啊。200两?50两?这究竟又是多少钱?”高峰义问道。
郑海军说道:“之前我们都说几遍了,瑞典人,你又忘了。”
“大郑,我这不是记性不好吗。我如果还记得的话,我肯定不会问你了。”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按照之前我们换算好的一两白银等于今天的一千块人民币,50两,就是五万人民币了。200两,就是二十万人民币。”
“我去,郑芝龙够大方的啊,居然五万块一个人头,二十万一艘船。”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郑海军,你说的换算,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吧。这个悬赏令一下来,民间的老百姓可就乐了,村里有一些闲人,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到海上去打荷兰人,还有一些混混,更有一些不要命的,看到寻赏令,就两三个人开着渔船出海了,专门找长着红色头发的外国人,在他们眼里,这些人可值钱了。”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的这一个鬼点子,够毒辣的啊。”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当时,荷兰人就有好多商船被烧毁,好多荷兰商人被砍。当时,普特曼斯在写信回雅加达总部的时候,请求总部继续派援军过来,他在信中是这样的写的:自攻打厦门已有22天,我已感受到郑军军事压力及悬赏令的恐怖威力。普特曼斯写这样的信,而且特别强调了悬赏令的恐怖威力,说明了当时有非常多不怕死的中国人主动找荷兰人,去抢他们的人头。”
“主动找荷兰人抢他们的人头
^0^
,这话把我逗乐了。”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不得不说,你说的抢人头,非常贴切。”
马太师继续说道:“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你们可以不信。我继续往下说了。这一下,荷兰人就尴尬了,进攻,占不到便宜,撤退嘛,又非常不甘心。普特曼斯当时给他的盟友刘香写过一封信,信的内容非常多,我也不记得那么多了,就说说其中的一两句。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郑一官屡屡用放火船及兵船企图于漳州河压倒我们,我们不时受到损害及耻辱而不得不逃走。什么意思呢?”
133 火船的出现
“马太师,我知道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荷兰人被郑芝龙给打败了,他们感到耻辱,又不得不忍。”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我再翻译一下吧,也就是说,在福建沿海一带,郑一官,也就是郑芝龙,他多次用放火船及战船压制荷兰人,荷兰人被郑芝龙打败了,战败的耻辱非常难受,但是呢,又不得不接受,而且又不得不逃走。说到这里,就非常搞笑了。这就跟我之前说的,接上了。荷兰人进攻,占不到便宜,撤退嘛,又非常不甘心。”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当时确实让荷兰人头痛了。”
马太师说道:“那可不是吗,本来,荷兰人在海上是有优势的,郑芝龙的出现,荷兰人的优势完全就消失殆尽了。本来嘛,荷兰人的商船在中国沿海,是非常自由的,甚至在海上走起了嚣张的步伐。这一次,郑芝龙的悬赏令一下来,还有郑芝龙的军队出现,荷兰人的商船就遭殃了,于是,荷兰人不得不将商船开到深海里,货物都不敢放在商船上了,通通把货物装在战船上,再由战船把货物转运到台湾。这样一来,荷兰人在跟中国做生意,就完全没法做下去了。”
“马太师,后来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后来嘛,就是普特曼斯要求台湾和雅加达方面支援他们。台湾和雅加达还真的派出了战船过来了,来了三四艘战船吧。普特曼斯一看援军来了,于是,立即下令对厦门进行第二次攻击。”
郑海军说道:“我记得荷兰人第一次进攻厦门,是突然袭击的。”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对的。荷兰人第一次进攻厦门,当时的厦门港内停泊着几十艘明朝朝廷的战船,还有几艘郑芝龙军的待修船只,而且,那个时候留在厦门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大部队都出去了。荷兰人对厦门港内的明军战舰发动突袭,一下子,就击沉三十多艘明朝的大型战船,击沉二十多艘小型战船。荷兰人第一次进攻厦门,可算是赚大了。不过呢,荷兰人第二次进攻厦门,大家猜猜看,荷兰人还能赚到便宜吗?”
郑海军说道:“荷兰人第二次进攻厦门,我估计他们肯定占不到便宜了。”
马太师说道:“对的。这一次,郑芝龙早就做好了准备。当普特曼斯发起第二次进攻厦门命令的时候,明朝军队开始了反击,在陆地上,大炮就往荷兰人的舰队轰了过来。荷兰人没法前进,因此,没有获得任何战果,反而在这一次进攻中,好几个荷兰人士兵受伤。这一次进攻失败之后,荷兰人再次退到了外海。”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此时的郑家军,应该出动了吧?”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郑芝龙一看,荷兰人跑了,就在这时,大明的反攻来到了。于是,郑芝龙立即下令50艘明朝军舰在金门岛西边集合,80艘明朝军舰在金门岛东边集合,他们在干什么呢?大家猜猜看。”…
“这还用问,肯定是包围荷兰人啊,对他们发起进攻啊。”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摇了摇头,说道:“你又猜错了。郑芝龙打仗非常稳健,他此时没有命令舰队进攻,而是命令着一百多艘军舰,监视荷兰舰队。此时,郑芝龙的绝招出手了,他放出了火船。”
郑海军问道:“是不是三国演义赤壁大战里面黄盖烧向曹操的那种船?”
马太师说道:“就是那种船。郑芝龙的火船,速度快,船上放满了易燃物,例如,硫磺、沥青、燃油、火药等等,船上放了一条引线,点燃后,就让火船快速地冲入敌军舰队的船只,让敌人的军舰着火,这就是中国历史传统上的火攻之计了。”
郑海军说道:“这一招可以啊,一定让荷兰人措手不及吧?”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这一招呢,在有风的时候,是非常奏效的。不过呢,这一次,郑芝龙放出的火船,却无功而返。郑芝龙当时放出了7艘火船,对着最前面的那艘荷兰战船,火船被点燃了就冲了过去。荷兰人也没见过这种战术啊,立即慌了,掉头就往外海继续撤退。就在慌忙中,一名荷兰士兵居然从船上掉下大海。普特曼斯眼看大事不好,马上下令所有荷兰战船对着火船就开炮。7艘火船,其实蛮厉害的,船小,速度快,躲过了好几轮荷兰人大炮的轰炸,最后,虽然全部被荷兰人击沉了,不过,也浪费了荷兰人非常多的炮弹。这么说吧,虽然说这一次,郑芝龙放出的火船无功而返,却把荷兰人给制造了一种恐慌,吓得荷兰士兵都掉下大海了。”
郑海军说道:“火船的成本应该很低吧?一发炮弹的价值,有没有火船的高?”
马太师说道:“一艘火船,就是一些要淘汰的废船,上面放着一些油啊,火药啊,成本非常便宜。荷兰人的火炮,一发炮弹制造出来,也不算便宜了,估计一发炮弹的价值,比一艘火船还高。就算一换一,郑芝龙还是赚了。大家可以想象,在大海上,火炮跑得快,又小,你在大船上,远远地看着火船向自己冲过来,心里肯定慌了,一发就能击中?能有这么准?那种情况下,最少也得三四发吧?”
郑海军
^0^
说道:“换成是我,我开炮三四发炮弹也不能保证打中。”
“所以说嘛,怎么算,都是郑芝龙赚到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高峰义,按照你的说法,郑芝龙赚到了,荷兰人亏大了。所以,荷兰人再次后撤二十里,在外海晃来晃去的,游弋在海上,寻找战机。就在这时候,有一艘中国的商场运货去日本,刚好经过荷兰人的舰队巡逻的海域。这一下,普特曼斯就把进攻不利的气,全部撒向了这艘中国的商船,货物被截了,船员全部被杀,船也被点火烧了。”
“奶奶的,这荷兰人也太坏了吧。”高峰义说道。
134 铜山之战
马太师说道:“这还只是刚刚开始。普特曼斯当时就表态了,打不了你郑芝龙的船,我还教训不了中国的商船吗?于是,通知在中国海域游弋的荷兰战船,凡是见到中国商船,通通都截了。当时,有一批从马尼拉回国的中国商船,刚好路过澎湖群岛。普特曼斯一听到手下汇报这一条消息,立即命令荷兰舰队的其中一艘战船,带着刘香的三艘海盗船,专门去澎湖群岛那里去抢劫,把这一批从马尼拉回国的中国商船全部都抢了。”
“这荷兰人,还专门去抢劫,太坏了,太坏了。”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这样的话,中国的海上贸易,是不是就瘫痪了?”
马太师说道:“那肯定的了。荷兰人这样搞,中国的海上贸易,完全就瘫痪了,没法运行了。紧接着,荷兰人又把抢劫的目光,投向了福建沿海。厦门,普特曼斯没法攻下,因为郑芝龙在这里,于是,普特曼斯就避开郑芝龙,南下,到了东山岛专门抢劫中国的商船。东山岛大家应该知道在哪里吧?”
郑海军说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
“马太师,你就继续往下说呗,我也不知道东山岛在哪里。”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东山岛,又叫陵岛,因为岛的轮廓非常像蝴蝶,当地人又称呼它为蝶岛。东山岛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现在在行政规划上,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岛。这座岛,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地理位置怎么个好法呢?因为这个岛,处于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是东海和南海过往船只必经之道。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环绕南海周边,这是古代福建人民前往境外谋生的主要地方,所以,在科学技术和航海技术落后的古代,东山岛就成为了福建人民出发南海的。因为地理位置太过重要,明朝的时候,在开国皇帝洪武年间,明朝官府就在岛上建立了一座城堡,叫铜山守御千户所,专门用来做明朝海军的驻地。”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你继续往下说。”
马太师继续说道:“铜山城建立以后,城下的港口也就繁荣了起来,铜山港也随之发展起来了,很快,铜山就成为了东南沿海的军事要塞和港口。荷兰舰队从厦门的外海南下,就来到了铜山。”
郑海军说道:“马太师,我记得你说过,荷兰人之前也是在厦门吃了亏,到了厦门南边的海澄县,结果抢劫未成,还被海澄县的知县半夜搞了一个突袭。”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对的。不过这一次呢,铜山的明朝守军,就没有海澄县对面守军那么厉害了。荷兰人总督普特曼斯自从得到台湾大员、雅加达方面的支援后,这次来福建沿海,有二十多艘战船,而且,战船上的大炮又换上了最新的威力更大的荷兰炮。铜山的明朝守军,相比之下,就差了好多,而且,这些守军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这一下,铜山面对来势汹汹的荷兰人,可就遭殃了。荷兰人的大炮一轰炸,铜山城直接被轰得面目全非。铜山城内,剩下的明朝士兵就窝在城内的防御工地内,发信号弹,等待附近的明朝军队来救援。于是,城外,就被荷兰人给占领了。这一仗呢,荷兰人算是取得了胜利,铜山港口可就被荷兰人给抢了。荷兰人总督普特曼斯在铜山打了一场胜仗,他总结出了一个规律,福建沿海仍然有很多防备薄弱的地方,以后,荷兰人到福建打砸抢,就专门去这些地方去。”…
郑海军说道:“这一下,铜山港口是不是被抢劫一空了呢?”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差不多了。铜山港内的商船,通通被荷兰人给抢了,而且,抢完之后,一把火,把港口内的船啊,房子啊,全部都烧了。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铜山港成为了一片废墟。”
“奶奶的,荷兰人还真的坏啊。”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烧完了铜山港,紧接着,荷兰人就到铜山港附近的渔村去抢劫。大家猜,荷兰人抢农民的什么东西?”
“肯定是抢家里的宝贝啊,什么黄金啊,白银啊,铜钱啊。”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农民家里能有什么钱?黄金白银肯定是没有的,最多有点铜钱。问题是,明朝的铜钱,荷兰人要了有什么用?拿回荷兰,他们也花不了啊。”
马太师说道:“郑海军说的也有道理。农民的家里确实没有什么钱的。农民家里有什么呢?大家再想想。”
郑海军说道:“不用想了,农村的农民家里,肯定养有鸡,狗,猪,还有牛啊,如果说起种植,农民家里肯定有点米什么的。”
马太师说道:“对,农村基本上也就是有这些东西算是值钱的了。荷兰人这次到铜山港附近的渔村去抢,他们抢的就是这些东西。荷兰的士兵只要到了农民的家里,一看见有鸡,有猪,有狗,有牛,一个个眼睛像发亮了一样,抓起来,就往船上搬运,临走之前,他们还不忘揭开米缸,如果米缸有米,那连米缸都抬上船。”
“荷兰人这是
^0^
发扬不漏过一针一线的精神啊,什么东西都抢走。”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对,荷兰人当时真的不漏过一针一线。这一下子,铜山港以及附近的农村就被抢光了,抢穷了,也没什么东西可抢了。于是,荷兰人总督普特曼斯命令舰队一路北上,一路走,一路抢,就来到了漳州河,并且在漳州河大摇大摆的把战船停了下来。”
郑海军问道:“漳州河又在哪里?是不是现在的福建漳州?”
135 圣旨到了福建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就在现在的福建漳州。漳州河是古代的名称,现在,这条河叫九龙江西溪,现在去那里旅游,还是非常不错的。当年荷兰人停泊的地方,也就是这条江的入海口。荷兰人停泊的漳州河距离海澄县非常近啊,所以,海澄县的知县就把军情上报给北京,希望崇祯皇帝能够派兵支援。同时呢,海澄县的知县再次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因为他看到的荷兰人战船,比上次多了一倍,他们非常的谨慎做着战斗的准备。战争打到了这个阶段,算是非常大规模的战争了,这个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福建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北京。”
郑海军说道:“我记得马太师讲凌迟酷刑的时候,特别交代了袁崇焕被凌迟的事情,所以,作为福建巡抚的邹维琏,一直把荷兰人攻打厦门的军情隐瞒不报。”
马太师说道:“对的,所以,战争都打了两个月了,福建这边处处被动,被荷兰人随意上岸抢劫,就因为邹维琏隐瞒不报,得不到北京朝廷的支援。前线将士想得到支援,在北京朝廷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是完全等不到任何有效支援的,所以,很多防备薄弱的地方,就成为了荷兰人优先抢劫的目标了。好就好在,北京朝廷那边,终究还是得到了消息。之前我记得我说过的,郑芝龙跟福建巡抚邹维琏不和,想搞倒他的上级,联系上了北京首辅温体仁。福建被荷兰人攻打的军情,作为福建巡抚,邹维琏压下了很多战报,隐瞒不报,郑芝龙和温体仁联手搞倒邹维琏的机会就来了。于是,在一次朝会中,温体仁就上了一封奏折,把邹维琏给告了,弹劾他守边不力,隐瞒军情,勾结红毛鬼,欺骗皇帝。崇祯皇帝最忌讳的是什么啊,大家说说看?”
郑海军说道:“我记得袁崇焕被凌迟,就是因为他吹牛吹大了,说五年平辽,结果只过了两年,就把皇太极给放入北京城外。从这里来分析,我觉得崇祯皇帝最忌讳的是欺骗君主,勾结外敌吧。”
马太师说道:“你说的差不多吧。温体仁告邹维琏勾结红毛鬼,欺骗皇帝。崇祯皇帝当时就非常生气。红毛人在中国杀人、放火、掠夺财富,福建那边居然隐瞒寡人这么久,都开打两个月了,寡人才知道,邹维琏啊邹维琏,你究竟想骗寡人骗多久啊。于是,崇祯皇帝派出了一位钦差大臣,专门去福建调查福建巡抚邹维琏。”
郑海军问道:“这时候,还在打仗吧?这就把邹维琏给查了,那福建这一边,在战场上岂不是非常被动?”
马太师说道:“对的,福建这一边,巡抚大人都被查了,战场上必然受影响了。不过呢,当时从北京到福建,去一趟要好久呢,起码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所以呢,关键的战争指挥上,还是邹维琏在指挥。钦差大臣没到福建之前,有一道圣旨首先来到了福建。福建巡抚邹维琏接到了圣旨,这是崇祯皇帝严令惩罚荷兰人的命令。于是,邹维琏立即把圣旨的精神传达到福建各地的文武将吏,再次强调,在对付荷兰人的战争中,不许再谈互市二字,也不许再谈论议和,并且发誓要做到用尽全力对付荷兰人,就算拼命战死也要把荷兰人赶出中国。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中旬。邹维琏亲自从省城抵达了漳州,坐镇军中。”…
郑海军说道:“巡抚大人亲自上阵指挥了?”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毕竟这场战争已经到了决战阶段了。邹维琏把福建全省的兵力都集中在了漳州和厦门附近,决定对在福建沿海的荷兰舰队发起攻击,一举把荷兰人赶出中国。当时,他就任命了手下的大将。首先,任命了郑芝龙为先锋,然后,任命了高应岳为左翼,张永产为右翼,再然后,任命了王尚忠为游兵,游兵嘛,就是游击部队,机动部队。”
“是不是相当于辅助啊?”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辅助?有点这个意思。”
“我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辅助又叫游走啊。辅助平常没事干的时候,就在满地图跑来跑去的,在打团战的时候,辅助就是保护输出。”高峰义说道。
郑海军说道:“你用游戏来比喻战争,这样比喻,好像也说的过去,比较形象。”
马太师继续说道:“我继续往下说了。安排停当后,邹维琏把这次海战的方略发给各位将领,并且吩咐他们,一定要保密。大家说说看,荷兰人此时在干嘛呢?”
郑海军说道:“我估计荷兰人还在继续抢劫吧?”
“荷兰人也就只能在海上抢劫,上陆地抢劫,他们是不敢的。”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对了,他们仍然在海上抢劫。我记得史料是这么记载的。10月6日,普特曼斯与海盗共同抢劫一个岛,这个岛不知其名,但有农夫、有米、有动物,荷兰人将这个岛抢劫一空而又回到海上。10月8日,明朝水师巡逻到古雷吉钓湾,看见有一只荷兰人的战船,就在岸边停泊,明朝水师的战船立即冲向荷兰人的战船,打起进攻锣鼓,高喊杀声,荷兰人慌忙之中跳水的不计其数,最后,明朝水师俘虏了三十余名荷兰人,斩获首级十余颗。10月10日,明朝水师又在巡逻中
^0^
,碰见了荷兰人的战船,于是,明朝水师又向荷兰人的战船发起攻击,突然,在攻击中,海盗刘香出现了,海盗船最后救下了荷兰人的战船,事后,刘香向普特曼斯邀功。”
“奶奶的,海盗刘香这行为,是汉奸行为吧。”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这样的理解,其实,没问题的。当时荷兰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反正他们打不过郑芝龙,于是,荷兰人碰见郑芝龙就绕道,反正你不跟我贸易,我也不让你贸易,我把你的船给抢劫了。”
136 料罗湾海战开打了,郑芝龙先拔头筹
郑海军说道:“这些荷兰人,也太狡猾了吧?”
马太师说道:“没错,他们就是这么狡猾,所以说,非常难对付。荷兰人总督普特曼斯这时候率领大部队,来到了金门岛的料罗湾。邹维琏一直在寻找普特曼斯的行踪,就在普特曼斯停靠料罗湾之时,邹维琏得到金门附近渔民传送过来的情报。邹维琏当机立断,这场海战的决战,必须打开了。”
郑海军说道:“之前的,都是海战的前奏吧?”
马太师说道:“对的。锁定了荷兰人的位置后,邹维琏亲自坐着战船渡过海澄县,誓师督战,命令先锋郑芝龙进攻停泊在料罗湾的荷兰舰队,命令左翼高应岳、右翼张永产配合先锋郑芝龙,一起进攻料罗湾,命令游兵王尚忠南下铜山外海拦截荷兰人的援军。”
郑海军问道:“这时候,荷兰人的兵力是多少?”
马太师说道:“兵力嘛,我只记得大概。荷兰人原本总共是20艘战舰,但是呢,他们分散去抢劫,此时,在料罗湾的只有9艘,不过呢,这9艘盖伦船是荷兰人总督普特曼斯带着的最精锐的战船。跟荷兰人一起的,有50多艘刘香的海盗船。铜山外海当时还有2艘荷兰船只,不过,已经被游兵王尚忠拦截了,不可能回到料罗湾支援普特曼斯了。”
郑海军问道:“明朝水师的兵力又是多少呢?”
马太师说道:“明朝水师的兵力嘛,这时候集结的非常多,有50艘大型战船,还有100艘火船。”
郑海军说道:“明朝水师集合了这么多兵力?这样打的话,肯定是明朝赢了。”
马太师说道:“单单从数量上看,明朝水师是占了优势。不过呢,明朝这时候是进攻方,荷兰人是防守方,进攻方的数量要多于防守方的三倍以上,才算得上是略有优势,而且,荷兰人的武器和火炮,都比明朝先进,这么一比较的话,明朝的优势,其实不算很大。”
郑海军说道:“这样打的话,明朝不一定赢啊,郑芝龙是不是又搞了什么战术?”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对的,郑芝龙当时搞了一招,叫做黑虎掏心。怎么个打法呢,我现在就慢慢地跟你们说。郑芝龙趁着天黑,就带着50艘大型战船、100艘火船,悄悄的来到了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而且,郑芝龙的船队来到了料罗湾口的东边海域停了下来,大家说,郑芝龙为什么停在那里呢?”
“这还用问,搞偷袭呗。”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搞偷袭,肯定是要搞的,我的问题重点是,为什么停在料罗湾的东边海域?”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的船,是帆船吧?而且,他带了100多艘火船,肯定是想借着风力,吹到荷兰人的舰队。”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说对了。郑芝龙对当时的风向非常了解,十月份,福建沿海多吹东风。当时呢,在料罗湾那里,正停泊着荷兰舰队和刘香联合舰队的全部主力。天一亮,当郑芝龙的舰队出现在料罗湾东边海域的时候,荷兰人发现了郑芝龙的船队,于是,立即摆好了阵型,做好了抵抗的准备。”…
郑海军说道:“摆阵?意思说,荷兰人也摆阵?”
马太师再次点了点头,说道:“对的。当时呢,荷兰人的总督普特曼斯在料罗湾的海上摆了一个阵型,荷兰战舰居中,海盗船四散分布,目的是让海盗船随时策应荷兰战舰的中军,这和明显了,这是一个防守的阵形。”
郑海军说道:“这阵型,也太普通了吧?我觉得没有什么亮点。”
“郑芝龙是不是也摆阵型了?”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郑芝龙呢,他当时没有摆阵型。他非常简单,在料罗湾的东边,命令100艘火船在前面,50艘大型战船在后面,分作两组,大型战船开炮掩护,火船直接就往荷兰人的舰队冲去。郑芝龙的这一招呢,我就叫他黑虎掏心吧。”
郑海军说道:“郑芝龙就这样命令他的舰队冲向荷兰人?”
马太师说道:“对的,他没有做多余的动作。当时,东风吹了起来,而且是越吹越大,按照事先的布置,100艘火船在前面,50艘大型战船在后面,郑芝龙当场就下令明军全体部队全部直奔荷兰舰队。这种战法,在欧洲战场是非常少见的,火海战术,黑虎掏心,荷兰人这时候是第一次见。随着郑芝龙的一声令下,在大船火炮掩护下,火船蜂拥而上。普特曼斯当时就觉得这下要遭殃了,立即下令荷兰人的大炮对着郑芝龙的火船开炮,命令刘香的海盗也上去拦住火船,不让他们冲过来。就在这时,郑芝龙命令50艘大型战船的火炮都对着刘香的海盗船轰炸。郑芝龙的秘密武器,就在这50艘大船上。”
“秘密武器?什么样的高级货啊?”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郑芝龙的50艘大船,全部装备了英国大炮。之前我说过了,明朝制造的土炮,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随时都有炸膛的危险,可以这样说,开土炮,士兵要冒着炸膛的危险开炮,万一炸膛了,就等于把自己给炸死。而荷兰
^0^
的加农炮呢,当时叫红夷大炮,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轻松松打到七八里之外,最远可达十里。在这场战争中,荷兰人早就对明朝实施了武器禁运,就算明朝水师还有大炮,但是,炮弹什么的,绝对是没有了。所以说,普特曼斯非常自信,在海上论起炮战,明朝水师肯定是打不过他们的,只有荷兰人轰炸明朝水师的份,绝对么没有明朝水师轰炸荷兰人的份。郑芝龙从荷兰人这里,买不到红夷大炮,他便想到了另外一个国家。大家猜猜看,郑芝龙从哪个国家买了大炮?”
郑海军说道:“绝对不会是西班牙,葡萄牙,他们在东亚的船队,都被荷兰人给拦截了。”
137 料罗湾海战的决战到来了
马太师说道:“郑海军,你说的没错。我就不卖关子了,郑芝龙买是英国大炮。英国大炮非常不错,射程跟荷兰人的红夷大炮差不多,威力也差不多,可以说,英国大炮跟红夷大炮是半斤八两了。普特曼斯当时命令刘香冲上去,刘香还不敢冲呢。刘香说,你这个荷兰人,真坏,拿我当炮灰了,让我去吃郑芝龙的炮弹。普特曼斯就回复刘香,说道,郑芝龙的炮,都是土炮,只能打三里,你看见了吗,火船开的这么快,已经开过了郑芝龙大炮的射程了,火船现在距离郑芝龙大炮已经有六七里的距离了,你就放心地上去吧。”
郑海军说道:“我敢说,刘香真的上去了。”
马太师说道:“对的,刘香当时也知道,郑芝龙那些大炮,只能打三里。当时的情况是,火船的速度快,大船的速度慢,郑芝龙的火船就跟大船拉开了六七里的距离。刘香也不傻啊,眼看郑芝龙打不到自己了,于是,命令手下的五十艘海盗船,全体冲上去,要把火船给拦住。这一下,郑芝龙都看在眼里,他在静静的等待。是时候了,刘香进入射程内了,郑芝龙立即命令大炮就对着刘香的海盗船轰过去。这一下,刘香的海盗船就被炸沉了好几艘。刘香当时就懵圈了,不是说郑芝龙的大炮只能打三里的吗,怎么这一下能打这么远了?就在刘香懵圈的时候,他手下的海盗船,一哄而散,逃了。”
郑海军说道:“这一下,荷兰人的战船,就没有掩护的船了吧?”
马太师说道:“嗯,刘香的海盗船都跑了,当然就没有掩护了。于是,一百艘火船,趁着东风,就向普特曼斯的荷兰人舰队冲了过去。普特曼斯立即下令炮击火船。大家想想看,火船又多又快,荷兰人总共才9艘盖伦船,能打掉多少?所以说,荷兰人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击沉火船了。在这种紧急时刻,逃命要紧,普特曼斯当即下令全体战船,都向南边逃亡。”
“马太师,荷兰人为什么要向南边逃命呢?”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这非常容易理解的。东边呢,是郑芝龙进攻的明朝舰队,郑芝龙正在东边进攻呢,所以说,东边是不可能逃跑的。北边呢,是金门岛,是陆地,船队也是不可能往北边逃跑的了。西边呢,则是鼓浪屿,是厦门的地盘,是明朝水师的大军驻地,冲去西边,就是羊入虎口了,荷兰人没有那么傻,肯定不会往西边跑的。”
“马太师,郑芝龙当时就没在南边摆下一只舰队吗?”高峰义问道。
马太师说道:“郑芝龙当时还真的故意留了一个口子在南边。你先听我说完,南边也有惊喜等着荷兰人呢。刘香的海盗船,还有普特曼斯的9艘盖伦船,都往南边跑了。郑芝龙跟在荷兰人的屁股后面,就追了过去。郑芝龙这边,大炮在轰炸,火船在往荷兰人的盖伦船冲去,大家可想而知,这一会,荷兰人和刘香的海盗船,就损失惨重了。荷兰人跑得最慢的四艘盖伦船,就被郑芝龙的火船追上了。嘭,火船撞向了盖伦船。这一下,四艘荷兰人的盖伦船全部被点着了,烧着了,顿时,大船就燃起了熊熊大火,船上的荷兰人都跳船逃命了。”…
“干的漂亮,对付侵略者,就应该这样。”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继续说道:“就在这时,南边突然出现了几十艘明朝水师的战船。这下,可把荷兰人和刘香这一批海盗给吓坏了。”
郑海军说道:“怎么回事呢?南边的海域,怎么会有明朝的水师呢?”
马太师摸了摸胡子,说道:“这些战船,对荷兰人和刘香来说,肯定是奇兵了,把他们给团团围住了。至于怎么来的呢,大家还记得吗?我之前说过的。”
郑海军说道:“我记得马太师说过,在开战之前,福建巡抚派出了一支舰队,到南边的铜山,去拦截荷兰人。”
马太师点了点头,说道:“对的。福建巡抚邹维琏在开战前,就派了游兵王尚忠到了南边的铜山外海。当时,铜山外海还有2艘荷兰的船只,为了防止这两艘荷兰人的战船去支援料罗湾,游兵王尚忠就带着几十艘明朝水师的战船去拦截了。当料罗湾海战打响的时候,福建巡抚邹维琏就命令王尚忠带着几十艘战船全部北上料罗湾,与郑芝龙一起,全力围剿荷兰人普特曼斯带领的荷兰舰队,以及刘香的海盗船。所以说,这几十艘明朝水师的战船出现,完全是福建巡抚邹维琏事先就安排好了的战术。”
“马太师,这个荷兰人,叫普什么斯的,岂不是要被包饺子了?”高峰义说道。
马太师说道:“那肯定的。这么一下,前后左右,荷兰人和刘香,都被明朝水师给包围了,包了个密不透风。郑芝龙就命令全体开炮,火船全速撞向荷兰人的战船和刘香的海盗船。大家不用想就知道了,郑芝龙取得了大胜仗。刘香的海盗船,全部被郑芝龙击沉,50艘海盗船啊。荷兰人之前已经有四艘战船被烧了,还剩下五艘战船。普特曼斯一看,被包围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也不管旁边的船是郑芝龙的,还是刘香的,四面八方地开炮,迫不及待的想炸出一条道,就往外冲出去。”
郑海军说道:“剩下五艘荷兰战船,应该都被郑
^0^
芝龙给击沉了吧?普特曼斯逃出了吗?”
马太师说道:“普特曼斯非常幸运,他就在这种情况之下,不顾身边的人死活,居然逃出来了。不过,他的身上也被流弹击中,负伤了。就在突围的过程中,荷兰战船又被击沉了一艘船,而且有一艘大型帆船被郑芝龙给俘虏。还有两艘战船,运气也非常好,也逃了出来。不过呢,逃出来的三艘荷兰战船,都是中了郑芝龙的炮弹,负伤而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