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历史军事有个妹妹叫貂蝉TXT下载有个妹妹叫貂蝉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有个妹妹叫貂蝉全文阅读

作者:山舞     有个妹妹叫貂蝉txt下载     有个妹妹叫貂蝉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210章 蔡琰院长

    东郡陷落!

    山阳郡陷落!

    陈留郡陷落。

    短短几日时间,兖州就有大半,落入吕布之手。

    曹操心灰意冷,看着荀攸等人,道:“为何如此?为何会如此。”

    他不明白,他的兖州,本应该固若金汤,却在几日之间,被吕布一捅就破,就如一层窗户纸。

    当初,可是他们推举自己,成为严州刺史的。

    现在却又都背叛了自己。

    荀攸道:“主公,如今只能向袁绍求援了。”

    曹操点头,坐以待毙不是他的性格。

    就算想不明白,陈宫张邈等人为何突然背叛,但是这个时候,曹操也不该纠结这个点,他要做的是如何应对吕布的进攻。

    短短几日时间,吕布在兖州,已经有燎原之势。

    或许是曹操回来的早,一些摇摆不定的人,此刻还在观望中,并未第一时间就响应吕布。

    毕竟曹操在徐州,他们反了曹操,迎接吕布,曹操奈何不得他们。

    但是现在,就说不定了。

    或许吕布还没灭掉曹操,曹操就先灭了他们。

    王定现在处于看戏状态。

    兖州的战事,每天都有探子,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第一时间送到长安。

    兖州所发生的事情,王定也只是延迟两天时间,就能得知所有情况。

    司马懿已然无话可说。

    任由他聪明伶俐,也是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

    为何王定当时,就能确定,张邈也会背叛曹操。

    若不是他哥哥司马朗,如今掌管王定的情报机构,司马懿都不相信,这居然是真的。

    就算是当事人曹操,现在也一样都想不明白,外人就更想不明白了。

    或许有什么事情,是他们不知道的。

    人心难测。

    为什么要背叛曹操,现在也就只是张邈自己心里清楚。

    这几天,司马懿面对王定的时候,又变得沉默了。

    他想要看透王定,他想要知道,王定为什么就能够断定,张邈也会背叛曹操。

    这很不合理。

    王定自然不会给司马懿解释,因为他也不是很清楚。

    马超每天一早,都会来到王定面前,背诵一篇兵书。

    王定在关注兖州战局的同时,他也在思考女子和男子的问题。

    这一天,他找来了崔钧,问道:“崔令,觉得女子能否读书?”

    崔钧道:“自然可以。”

    身为名门世家,女子读书的并不少,毕竟她们每日也无需做农活家务。有大把的时间。

    真要是大字不识一个,又如何嫁给那些世家子弟,如何相夫教子。

    崔钧并不反对女子读书。

    女子若是能够读书,自然也能更加明白事理,不会因为小事,与夫君争吵。

    王定道:“吾若是举办一所女子学院,先生觉得能否可行?”

    崔钧道:“这……”

    女子学院,前所未有。崔钧不知道行不行,只觉得王定的胆子很大。

    总是想人未想,做人未做之事。

    王定道:“能否可行?”

    崔钧道:“也如蒙学乎?”

    王定点头:“只招收女子为生。”

    王定更想,男女一起学习,但是他也知道,如此阻力更大。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慢慢走。

    崔钧道:“如此也不是不行,但就怕无人来学。”

    男子和女子终究不平等,普通百姓之前,连送家中男孩来读蒙学,都百般不愿。

    现在要他们送女娃来学院,这难度让崔钧觉得,比当初更难十倍。

    王定道:“全凭自愿,就算只有十几个人也行。”

    人越多,王定要负担的也越多。

    崔钧道:“属下试一下,那这女子学院的老师呢?”

    王定道:“也用女子,吾这里有二人推选。”

    崔钧道:“不知是何人?”

    王定道:“蔡公之女蔡琰,以及吾妻貂蝉。若是不足,可再请一些人。”

    整个长安城,会读书写字的女子并不少。

    那些世家的女子,大部分都可以胜任。

    而且有蔡琰这个才女在,王定相信一定可以教导出一群优秀的女学生。

    崔钧如今对于教育事业,也是非常的上心。

    愚昧之人,才会被人鼓动几句,就开始造反。

    如他这般,崔钧觉得没人能鼓动他,如果他真的要造反,那也一定是他自己深思熟虑之后,而不是听人一言,就热血上头。

    王定今天早早的就离开了军营。

    他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先去拜访蔡邕。

    “季安来啦。”

    对于王定的到来,蔡邕很是高兴。

    他说道:“季安,汝来听听,吾这霸王别姬如何,可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说着,蔡邕就唱了起来。

    同时还让人在一旁给他击缶。

    一首曲子不长,蔡邕很快就唱完了。

    王定道:“此曲在先生口中,已是无人能超越。”

    蔡邕笑着摇头道:“吾一老头子,中气不足,唱不出霸王的感觉了。”

    “今日来老夫家中,可是有其他事情?”

    王定也不隐瞒,道:“吾想开一所女子学院,想请文姬姑娘为院长,教授学生。”

    蔡邕道:“专门给女子上学的学院吗?”

    王定点头,道:“与蒙学差不多,不过学生都是女子,吾以为,女子也当有学习的机会。”

    蔡邕道:“这是好事。季安稍等片刻,老夫去叫小女过来。”

    蔡文姬先前嫁给卫家,但是没多久夫君就死了,她在卫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卫家的人认为是蔡琰,克死了卫仲道。

    也就是她是蔡邕的女儿,换成其他人的女儿,可能已经被逼着给卫仲道陪葬了。

    王定喝了一口茶,等了一会,就看到蔡邕带着蔡文姬进来。

    路上,蔡邕也已经和蔡文姬稍微说了几句,蔡文姬也明白,王定想要干什么。

    身为一介女流,又是寡妇,蔡文姬也担心流言蜚语,就算从卫家离开,回到蔡邕身边,她也是深居简出,几乎不出大门。

    也就是昔日,蔡邕入狱的时候,蔡文姬才会出门,给蔡邕送吃的。

    “文姬见过车骑将军。”蔡琰来到王定面前,声音温润,很是好听。

    两人也就是当初,蔡邕入狱的时候,有所交集。

    后面蔡邕出狱之后,就算王定有来蔡府拜访蔡邕,也都没见过蔡文姬。

    王定道:“无需多礼,文姬姑娘喊吾季安就好。”

    蔡文姬也不过二十多岁。身上的书香之气很是浓厚,声音温润,身段婀娜。

    若是放在后世,就算是寡妇,上门提亲的人,怕也是数不胜数,门槛都要被提亲的人给踩烂了。

    但是放在现在,身为一个寡妇,如果蔡文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也不愁改嫁。

    但是她是蔡邕的女儿,自己又有才华,她不可能嫁给贩夫走卒。

    可是世家子弟,却也没什么人,愿意取蔡文姬。一是因为寡妇的身份,二也是担心蔡文姬真的克夫。

    并非所有人,都有曹家父子的心态。

    而且蔡文姬,自己也不想再嫁人了。

    她不想再受夫家的白眼。

    王定道:“文姬姑娘,可愿担任这女子学院的院长?”

    蔡文姬来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如果她不想,也就让蔡邕直接拒绝了。

    她能来见王定,也已经说明了她的决定。

    当下蔡琰点头道:“文姬愿意,只是不知,这女子学院,都有哪些学生,又教的是什么?”

    王定道:“学生暂时还没有,只要愿意来的,只要是女子,都可以入学。至于教的内容,与蒙学那边一样。”

    王定自然不会在女子学院,教什么三从四德,夫纲君纲。

    王定道:“等下,吾让人送一套教材过来,文姬姑娘可以先熟悉一下。”

    蔡琰道:“文姬多谢将军。”

    自身的遭遇,也是让蔡文姬,想要多做一点事情。

    女子学院,或许就可以改变女子的地位。

    她也不想,每天都待在府邸中,她也想去看看外面的天空。

    可是就之前的情况,她也不敢随意出门,担心败坏了蔡家的门风。

    现在却不同了,她是去女子学院,而且是王定的任命,对于蔡文姬自身来说,她的压力要小很多。

    也不知道,这个女子学院,到时候有多少人反对,又有多少人取笑。

    不过蔡文姬相信,这个女子学院,一定可以开起来,就像是之前的蒙学。

    就算有人反对,但是只要知道,这是王定要做的事情,至少在明面上,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顶多就是在暗地里稍微使点坏。

    王定从蔡府中离开,回到自己家中。

    今天他回来的早,王允还没回来。

    貂蝉惊喜道:“夫君。”

    牡丹亭中,貂蝉看到王定的身影,马上放下手中的书,冲着王定跑了过来。

    王定搂住貂蝉的小蛮腰,道:“今天在家里,都干了什么?”

    貂蝉道:“看了一会论语,又跳了一支舞。”

    王定道:“吾要举办一个女子学院,汝到时候去学院当老师。”

    貂蝉连忙推迟道:“妾身怎么能当老师,妾身当不了老师。”

    王定道:“汝只是老师,蔡文姬是女子学院的院长,她都不怕,汝怕什么。”

    “日后,大汉的女子,有什么地位,就看尔等,能教出多少成才的女学生了。”

    貂蝉道:“可是……”

    王定打断她,道:“没什么可是的,不过是教一群没读过书的小女孩,认认字,唱唱歌,或者跳支舞,汝无需担心。”

    崔钧的效率很高。

    当天和王定分开自后,就拟好了告示。

    对于长安令的告示,现在看的人很多。

    只是一天时间,官府要开办女子学院的消息,就已经全部知道了。

    “念念,有谁识字的,赶紧念念告示上写的是什么?”

    “吾来看看。”

    “朝廷感念,天下重男轻女久矣,女子不必不如男……今车骑将军愿开办女子学院,有意向入读女子学院者,可自行前往长安令衙门报名。”

    “什么?女子学院?”

    “有什么用?”

    “不去有没有事情?”

    “就这些吗,有没有好处?”

    那人说道:“吾看看,上面写了,女子学院和蒙学一样。”

    “女子上什么学。”

    ……

    崔钧不像上一次那样,四处去拉人。

    他这次只是待在自己的衙门。

    王定并没有要求他,需要招收多少学生。

    能来一百个,他会很开心,有几十个,他也可以接受。

    就算只有几个人报名,崔钧也不在意。

    学院的地址,他也已经准备好了,就在之前的蒙学边上,就隔了一条街。

    几天下来,来报名的人很少,只有三十多个。

    崔钧也没觉得不好意思。

    看着一群女娃娃,他笑的很是和蔼可亲。

    蔡琰和貂蝉也来了,这几天,蔡琰和貂蝉所有的时间,几乎都花在王定给的那三本教材上。

    三本教材,二女也是第一次接触,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有王定崔钧新编的千字文,还有王定写的算术教材。

    第三本则是自然,水为什么会变成冰,变成雾,认识自然,认识地球,还有宇宙。

    王定水平有限,写的内容都很粗浅,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的人来说,也如同是天书一般。

    千字文对于蔡文姬和貂蝉来说,只是觉得好记,而且很特别,非常适合小孩学习。

    但是算是和自然,特别是自然,两女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这上面,有些不懂的,还特意来询问王定。

    至于算术的话,两女本身也不是很喜欢,但是王定的这本算术,却是将她们以往觉得非常复杂的算术,变得简单易懂。

    就算她们看着课本,也能够看明白意思。

    加减乘除,乘法口诀,以及奇怪的数字,写起来很是简单。

    蔡文姬和貂蝉,也不需要对算术非常的精通,能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水平,教导那些学生,也已经绰绰有余了。

    这次女子学院从贴出告示,到开始上学,前后不过十天时间,崔钧就已经全部搞定。

    女子学院开学的时候,王定也是亲自去站岗。

    也不用他多说什么,只要他人到了,其他人自然会明白,他对女子学院的重视。

    而且一个院长是蔡邕之女蔡琰,一个老师是王定的女人。

    王定不知道,还有哪个没长脑子的,敢来女子学院闹事。

    一共只有三五个学生,但是王定给女子学院,安排的五十个护卫。

    不仅是保护学生,也是保护貂蝉和蔡琰。

第211章 三千弩兵

    不管是蒙学,还是女子学院,王定的目标,真的就是给这些学生启蒙。

    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眼,去看清这个世界。

    不管是千字文还是算术和自然,教授学生的夫子们,反而是在看到教材的时候,更加的震惊。

    反而是这些学生,他们更容易接受,因为他们本就是一张白纸,如今跟着课本学习,很自然的认可书本上的知识。

    而夫子们,反而是费了一番心力,才彻底接受了教材上的内容。

    在接受之后,夫子们平日里也会做些小实验,感觉很有意思。

    在水中燃烧的火焰,摩擦起电,筷子神力,重力实验等。

    不仅是这些夫子,乐在其中,学生们一个个更是兴趣盎然,每天最喜欢的就是做这些实验了。

    鸟为什么可以飞,鱼为什么可以在水里呼吸。

    每一片树叶的纹路都不一样,就像是每个人的手掌的掌纹,也都不一样。

    王定给的这三本教科书,目前也就崔钧还有学院的夫子手中有。

    而学院的学生,也只是上课的时候听讲,他们手中可没有教科书。

    王定并未限制他们外传,但是夫子们,似乎都有一种意识,法不可轻传。

    他们只是自己研究,同时在传授给学院的学生,却并未和学院之外的人探讨。

    就是崔钧,也是将三本教科书,奉为圣典,千字文是他有参与编写的,但是另外两本算术和自然,崔钧也是每日都会自己学习一会。

    特别是算术一道,身为长安令的他,虽然很多数字不需要他去算,但是却需要的过目。

    以往的时候,崔钧也很难看出来,底下的人在钱粮计数上,有没有纰漏,有没有贪污,但是现在,他自身的算术能力上来之后,很容易就看出来错漏之处。

    貂蝉和蔡文姬,很快就适应她们新的身份,在女子学院中,安心教授三十五名女学生。

    年龄也是和那边的蒙学学生差不多,都是七到十岁的。

    纵然条件一样,愿意送自家女儿来学院的,还是太少了。

    纵然现在百姓们也都知道,学习是有用的。

    可在他们看来,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还不如现在还在家中的时候,多帮家里做点事情。

    他们只是普通人家,女儿又不是大家闺秀。

    女儿只要看起来能生养,就不愁没有人要。

    王定除了开学的那一天,去过女子学院外,他后面也都没有再去过。

    但是貂蝉每天晚上,都会靠在王定的胸膛上,和王定说着学院里发生的事情。

    除了第一天的紧张,和不自信外,貂蝉很快就习惯了新的身份,也愿意和这些小女孩待在一起。

    貂蝉每天的生活,都变得很充实,好几次王定回来的时候,貂蝉还在灯下,为那群女学生批改作业。

    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说闲话,明里暗里讽刺女子学院,讽刺貂蝉和蔡琰。

    多数是那些士子,还有国子监的学生。

    但是很快,这些人都被崔钧,派人抓了过来,关押到大牢中。

    本就没人敢直接跳出来反对,现在连讽刺的人,都被关押到大牢中,就更没人敢说三道四了。

    有好些人,在女子学院外鬼鬼祟祟,想要偷偷摸摸的进入女子学院,但是五十个护卫,将女子学院守护的严严实实。

    想要偷入女子学院的,也全都被抓起来,关押到牢房中。

    全部十五日拘留起步。

    长安城的的牢房,这两年一直在扩建。完全不用担心会不够。

    东西南北都有一座大牢,每座大牢都足以关押上千人,另外还有一座天牢。

    长安城的治安,如今绝对是大汉上千座城池中,最好的一座。

    路不拾遗现在还做不到,但是夜不闭户,已经完全没有问题。

    不说每天夜里有巡逻队,在城内各处巡逻。

    就算真有宵小之辈,夜里闯入民宅偷东西,也很快就会被崔钧抓捕归案。

    ……

    王定在军营中,他收到了关于兖州战局的最新消息。

    如今兖州八郡,已经有五郡落入吕布之手,只有三郡还在曹操手中。

    这些消息,并没有让王定觉得意外。

    让他意外的是,袁绍居然出兵援助曹操了。

    袁绍现在还没有拿下幽州,但是青州已经被袁绍拿下。

    现在公孙瓒龟缩在幽州,已经转攻为守,袁绍有余力支援曹操。

    “主公,袁绍令大将朱灵,率领精兵一万,支援曹操,我们需要支援吕布吗?”司马朗道。

    王定不知道,是原本袁绍就有支援曹操,还是因为有了变化。

    不过印象中,朱灵好像就是曹操麾下的将领。

    王定记不清了。

    他道:“军师以为该如何?”

    现在王定的记忆,已经不重要了。

    贾诩道:“可以在等等,坐山观虎斗。”

    “吕布现今气盛,主公就算支援他,他也不会感激,反而会怀疑主公,也想谋夺兖州。”

    吕布这种人,想要对方感激,本就非常困难。

    袁绍现在不过就只是支援曹操一万精兵,或许在吕布眼中,这一万精兵也就是土鸡瓦狗般的存在。

    贾诩道:“吕布若是没有求援,主公不必主动出兵援助。”

    王定点头,道:“那就依照军师所言,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打战就是消耗,钱财的消耗,粮草的消耗,还有兵力上的消耗。

    不管最终谁获胜,他们的实力相对于战争之前,几乎都是削弱的。

    不管是谁,最终占据了兖州,王定真的要进攻他们,他们都很难抵挡。

    随着朱灵率领一万大军,支援曹操之后,兖州的战况,暂时陷入僵局,吕布占据兖州五郡,一时半会,很难继续推进。

    “主公,诸冶监陈浒求见。”司马朗道。

    王定道:“让他进来。”

    王定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去诸冶监了。

    陈浒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架弩机,陆昊上前,从他手中拿过弩机。

    陈浒说道:“下官拜见车骑将军。”

    王定道:“这弩机,可是又有改进?”

    看见陈浒拿着弩机进来,王定就有所猜测。

    陈浒点头:“回车骑将军,此弩机乃诸冶监最新研制出来,名叫三连弩。”

    王定从陆昊手中,接过三连弩,摆弄了一会,然后对着面前的一根柱子,连连扣动扳机。

    咻咻咻!

    三支弩箭,先后从弩机中飞射出去,然后又是三声闷响。

    噗噗噗!

    三支弩箭,全部钉在柱子上。

    王定道:“挺不错的,这弩机是谁研制出来的,赏赐他十斤,爵位升三级。”

    陈浒道:“是一名新进诸冶监的匠人所研制出来的,他名叫马墩,世代都为匠人。”

    王定道:“将此人送到军中。”

    这种人才,王定可不想留在少府,留给董承。

    普通的工匠就算了,对于这种有研发能力的,王定非常重视。

    陈浒心中不舍,他的诸冶监也希望能多几个人才,但是对于王定的命令,他自然不敢违抗。

    陈浒道:“喏。”

    王定道:“汝现在是何爵位?”

    陈浒道:“下官现在是四级不更。”

    王定道:“汝的爵位,也可提升一级。”

    陈浒喜道:“多谢车骑将军。”

    王定挥了挥手,道:“去将马墩叫来,吾要亲自见上一面。”

    陈浒道:“喏。”

    一个时辰后,陈浒带着马墩,再次来到军营。

    马墩有些紧张,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匠,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可以接触到车骑将军这般大人物。

    王定看着对方,身材有些魁梧,肤色黝黑,人如其名,看着很是敦厚老实,手掌很大,上面全是老茧。

    王定道:“无需紧张,吾与汝,不过是职位不同,今后可愿留在军中,专门研究武器,改进装备?”

    马墩道:“愿……愿意。”

    他不大敢看王定,微微低着头。

    来的路上,陈浒都已经跟他说了。

    只要抱上王定这条大腿,他今后不仅吃喝不愁,还有机会光宗耀祖。

    匠人的地位不高,马墩靠着高超的手艺,也只是能够养家糊口,日子比之农户要好一点。

    这次能进诸冶监,还是家里人为他打点了一番。

    马墩自己也没想到,不过是改进了一下弩机,就被车骑将军看重,一步登天。

    此刻站在王定面前,他很是忐忑,很是激动。

    身为匠人,他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将军,会特意接见匠人的。

    就是直管诸冶监的少府,国舅爷董承,马墩来诸冶监一个月,也是一次都没见到过。

    不说跟着王定,今后吃喝不愁,还能光宗耀祖,就是王定的这份重视,就已经让马墩很是感动了。

    就算没有之前的赏赐,马墩也愿意跟着王定。

    身为匠人,他们很少被肯定,属于被压榨的一方。

    也就是最近,听说了诸冶监的工匠,日子好过了很多,马墩的家人才会想着走点关系,将马墩打点到诸冶监。

    王定道:“愿意留下就好,日后如就专门研究新式装备,需要什么,尽管开口。”

    马墩低声道:“喏。”

    心里还是很忐忑,他觉得自己弄出一只三连弩,只是一次意外,真的要他继续改进其他装备,马墩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只是他现在,头脑很是混乱,又不敢多说一句,王定说什么,他只是点头。

    王定见马墩紧张,于是让司马朗带他先下去,先在军营中安顿好。

    随后他看向陈浒,道:“这三连弩,乃是军中利器,必须严格管控,汝从诸冶监,再调一批人来军中,专门负责制造三连弩。”

    陈浒道:“喏。”

    王定道:“诸冶监那边,就不要制造三连弩了,二连弩也停了吧。”

    陈浒继续点头:“喏。”

    之前的二连弩,军中已经有五千副,王定也是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弩兵。

    同时,他自己的五百护卫,也是人手配上一副弩机。

    三连弩还是比不上诸葛连弩,但是威力已经很大。

    弩箭射出的速度极快,而且装填弩箭所需要的时间,并没有因此提升。

    等三千弩兵,全部装备上新的三连弩,战斗力至少又可以翻一翻。

    至于淘汰下来的二连弩,到时候可以作为备用,也可以分配给其他士卒使用。

    王定道:“在征召一批工匠,待遇方面,再提升一倍。”

    就诸冶监中的那群工匠,他们确实都很优秀,从他们手中制造出来的武器装备,每一件都是精品。

    但是王定也发现了,这群工匠手艺水平有,可是多年来,一直重复的锻造装备,已经让他们的思维固化,想要他们改进出更好的武器装备,希望真的不大。

    反而是外面的一些工匠,他们思维更活跃。

    马墩才来诸冶监,不到一个月,就提升了弩机的效果。

    高手在民间。

    待遇提升一倍,王定就不信会没人来。

    陈浒道:“直接征召,他们不敢不来,何必要提高待遇。”

    说完,陈浒还有点紧张的看着王定。

    王定道:“强行征召,人家心里不痛快,又怎么会好好干活。”

    他要的不是流水线的工人,而是要有自主意识,要会用脑筋的人才。

    每一次技术上的提升,王定都要对他们不吝赏赐,才会让工匠有动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金银财宝就是他们最大的驱动力。

    王定绝不会去压榨他们。

    若是将工匠们,都变成一具具不会思考的行尸走肉,对于他来说,反而更加不利,也不利大汉的发展。

    他要的是更多的马墩,杨修这样的人才。

    陈浒不敢在说,连忙应道:“喏。”

    王定也不管,他是真明白,还是假装明白。

    “下去吧。”

    王定挥了挥手。

    在诸冶监,陈浒干的还不错,他本是董承的人,但是明显更向抱王定的大腿。

    这事董承应该也知道,但是董承也不想得罪王定,纵然心中不快,也只能当做不知道。

    诸冶监的事情,董承如今早已经全部放手。

    就算陈浒有向董承禀报,董承也是应付了事。

    他怕多过问一句,就会引起王定的不满。

    如今这些大臣,也都自认为看清王定。

    工匠地位卑微,董承本就没有放在心上。王定喜欢插手,那么他就放手。

    长安城中,不管是百姓,还是大臣,似乎都已经回到平和的年代。

    但是在城中,又有诸多事情,在默默的改变整座城池,不仅是城内的设施,还有城中百姓的思想,心态,全都在悄然改变。

第212章 欲要迁都

    已经是夏季了,天气越来越热。

    长安城内,张鲁的道观已经修建好,占地一百多亩。

    城内,已经有很多百姓,加入五斗米教。

    五斗米教的教规,不符合规矩的,都已经被王定给去除掉。

    鬼卒、祭酒都已经成为过往,现在的五斗米教,只是一个单纯的教派。

    犯了罪的人,也没有三次悔改的机会了。

    在汉中,五斗米教是教派,也是行政,还包括了军事。

    但是现在,就只剩下教派了,王定还帮忙给张鲁,编写了一份教条,让他自己去结合原本教义。

    新生的五斗米教,在长安还是很火,有很多人愿意加入。

    而且加入也不需要上交五斗米了,只是一群人,一起在道观中,探讨道教典籍,劝人扬善。

    如今在长安,也已经有教众数万人。

    张鲁每日就是在道观中,和信徒宣扬教义,王定还给了他一个国师的头衔。

    顶着国师的名头,张鲁在长安发展信徒,很是轻松。

    不过在长安的五斗道观建成之后,张鲁有些不满足了。

    长安现在只有四十多万人,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加入他的五斗米教,这几日,张鲁明显感觉来道观的人变少了。

    他可是立志,要将五斗米教,传遍大汉的每一个角落。

    他来长安也有大半年。

    张鲁想出去走一走。

    这个念头,很早之前,张鲁就有了。

    只是他担心王定对他的态度,一直不敢表露。

    他是降将,而且张鲁明显,能看出来王定对他这个教派的戒备。

    连教规都要经过王定的修改,教义还要参照王定的指示。

    就现在的五斗米教,虽然发展很不错,但是和张鲁心中的,已经不一样了。

    张鲁做了十分的准备,才终于来求见王定。

    张鲁本不想去军营的,奈何王定一天到晚,几乎都在军营中,就算回到家中,也已经是很晚了。

    张鲁更不好意思,大晚上去的求见王定。

    所以只能来军营中。

    他现在是国师的身份,但是军营却不能随意进出。

    只在军营外,让把守的士卒,去禀报王定。

    随后,张鲁跟着士卒,走进军营。

    投降之后,还是张鲁第一进入军营。

    汉军的军营,对于外人是神秘的。

    不是军中人,只有极少的人,可以进入军营。

    张鲁也没想到,王定会真的让他进来,他还以为是王定会出来,去其他地方见面。

    一路上,都有士卒把守,还有军容肃穆的士卒,从他身前经过。

    校场上,有好些个方阵,许多士卒在训练。

    不管是哪一个方阵,看起来都很整齐,而且杀气腾腾。

    还有一些,正在休息的,他们在高唱军歌。

    给张鲁的感觉,确实不一样。

    “等等……”

    经过靶场的时候,张鲁的目光,落在那群手拿弩箭的士卒身上。

    本来还奇怪,为何这些士卒,训练的是弩箭,而不训练弓箭。

    但是下一刻,他就发现士卒手中的弩箭,居然不需要装填箭矢,可以连续射击。

    张鲁震惊了。

    弩箭本来射程比弓箭短,而且射速慢,但是现在,展现在张鲁面前的,弩箭的缺点没有。

    射程纵然还是比不上弓箭,但是他看了一眼,远处的箭靶至少也是在百步之外。

    若是有这样的弩机,不需要多,只要有三千人,张鲁觉得,他可以坚守汉中城一年。

    谁来了,都不能攻破他的城池。

    王定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利器?

    不过他知道,王定在进攻汉中的时候,手中肯定还没有这样的弩箭,不然当初王定不需要,用那么长的时间。

    这样的弩箭,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都是绝对的利器。

    密集的弩箭,足以让城墙的守军,不敢冒头。

    张鲁咽了下口水,目光继续看向其他地方。

    那边有骑兵在训练。

    战马飞奔,背上的骑兵,英姿勃发。背上的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当初王定攻打汉中的时候,并未动用骑兵,在长安的这半年,张鲁听说过汉军骑兵,但是他没有见过。

    此刻他所见的,也只是王定的亲卫,真正的汉军骑兵,在城外的军营。

    张鲁若是去了那里,会更加的震撼,可以真正的看到,万马奔腾的画面。

    王定骑着枣红马跑了过来,他缰绳轻轻一拉,枣红马心领神会,稳稳的停在张鲁面前。

    “属下拜见主公。”张鲁上前,给王定牵着缰绳。

    王定有些差异,道:“国师有何事情?”

    张鲁道:“如今五斗米教,已经在长安立足,吾想要前往其他州郡,传道布教,还请主公恩准。”

    王定也不算很意外,问道:“国师想要前往何处?”

    张鲁道:“荆州。”

    张鲁若是要去汉中,或者洛阳,王定还会限制一下。

    但既然是去荆州,王定也就不想阻止他。

    “汝打算什么时候启程?”

    张鲁反问道:“主公这是同意了?”

    王定点了点头:“布道传教也是一件好事。”

    张鲁激动道:“多谢主公。”

    王定道:“汝既然喊吾一声主公,吾自然不会阻止汝,去了荆州,若是有什么困难,也可让人送信回来。”

    张鲁道:“主公放心,此次吾去荆州,愿为主公打探刘表虚实,待日后主公,取荆州之时,成为主公之助力。”

    张鲁不知道,王定早已暗中成立天机阁,荆州早有王定派去的密探,每天都有消息,从荆州传回来。

    王定道:“国师言重了。”

    两人这次见面,心里都很意外。

    张鲁没想到,王定如此轻易的,就愿意放他离去,什么条件都没提。

    王定也没想到,多日不见张鲁,张鲁居然愿意称自己为主公。

    一声主公,与一声车骑将军,意义完全不同。

    让张鲁去荆州,或许真的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从刘表,居然悄悄派荆州人士,来到长安,想要趁机混入自己的军中,王定就不敢小瞧刘表这只老狐狸了。

    也不知道在这之前,刘表已经暗中布了多少后手。

    张鲁道:“主公,吾决定,三日之后,就前往荆州。”

    王定道:“路上小心,去的时候,不必再来见吾。”

    王定从张鲁手中,接过缰绳,轻轻一跳,坐到枣红马的背上。

    何时才会去夺取荆州,王定现在也不知道。

    可能要等他拿下益州,也可能要等他统一了北方。

    不管是哪个,短时间内,王定对荆州没有想法。

    他手中现在还缺水师和战舰,真要去对付刘表,不一定会成功。

    损兵折将的概率更大。

    三日之后,张鲁和母亲张氏告别,他这次只是孤身一人,前往荆州,弟弟张卫还是留在长安,另外当初他的部下,杨松杨柏等人,他也是一个没带。

    张鲁孤身,背着一个行囊,腰上挂着一把宝剑,一袭青衣,一顶斗笠。

    回头看了一眼城门,正欲抬脚离开,一人冲到他面前,从怀中掏出一本书籍,道:“此书,乃主公命吾,亲手交给国师。”

    张鲁接过书籍,书籍的封面,只有两个大字——自然。

    张鲁不知其意,想要开口询问来人,但是来人已经离去。

    就算张鲁去了荆州,日后新发展的教派,王定无法控制,但是王定也不想张鲁在荆州,搞出一个邪教出来。

    张鲁将书籍收进行囊,转身向荆州行去。

    王定开始向洛阳运送物资,以及征召民夫。

    东都洛阳,还是百废待兴,张济这两年,驻守在洛阳,但是无力修复洛阳。

    若是要对付曹操吕布,洛阳将是最重要的中转站。

    洛阳城内,如今也就城中一角哦,被修复过,张济带着一万大军守着。

    城中大部分的房屋,还是废墟一片。

    想要改造洛阳,难度很大,而且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持续数年,甚至十多年。

    皇宫内,王定陪着刘协玩了一把杀人游戏,最终已经身为强盗的刘协获胜。

    游戏中,王定是个巫师,早已看出刘协的身份,但就是没有毒杀他。有意让刘协获胜。

    从王允,被再次任命为司徒之后,王定入宫的次数,明显变少了。

    他不想和刘协有冲突,也不想和王允爆发矛盾,有意退让。

    但是一直不见刘协也不好,反而会让刘协怀疑,戒备。

    偶尔入宫,与刘协联络一下感情,也还不错,刘协放心,王定也放心。

    宫中的情况,大部分王定都知道,但是为了避免,让刘协觉得,自己完全处于监视中,王定给了刘协很大的私人空间。

    所以刘协每天做了什么事情,也有一些是王定不知道的。

    游戏结束,刘协的心情很好,他看着王定道:“朕,听闻将军近日派人修缮东都洛阳?”

    王定点头道:“昔日洛阳,被董贼一把火烧尽,多年过去,如今洛阳城尽是残埂断墙,渺无人烟,微臣只是想稍微修缮一番,到时候在迁徙一批百姓,或许能让洛阳恢复往日繁华。”

    刘协道:“朕自幼洛阳长大,如今多年未归,心中亦是想念,此时若是在迁都回洛阳,将军以为如何?”

    王定头疼,道:“陛下若是想要迁都回洛阳,可等洛阳皇城修缮完毕之后,在迁都不迟。”

    虽然派了一批人去修缮洛阳,但是王定暂时,绝对没有要迁都回洛阳的心思。

    如今在长安,他几乎是安枕无忧,但若是去了洛阳,反而又是三面环敌。

    兖州的曹操,并州的吕布,以及荆州的刘表,都可以轻易长驱直入,进入洛阳。

    需要大批的兵力,驻守在洛阳东面的各个关隘。

    和刘协接触,王定现在也算是有了经验。

    他没有直接拒绝,但是也没给刘协一个准确的时间。

    洛阳的皇宫,需要多久才能修缮好,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只要他不想,这一辈子都不可能修缮好。

    刘协还是年轻了一点,并没有看出王定的心思,见王定如此说,他脸上露出笑容,道:“如此,朕就等将军的消息了。”

    王定道:“陛下放心。”

    从皇宫出来,王定找到贾诩,道:“陛下,想要回归洛阳,该如何是好?”

    王定刚刚虽然稍微耍了个小心机,但也只是能拖得了一时,等过上一段时间,要是王定还洛阳宫殿,没有修缮完毕,刘协肯定就明白,王定的意思了。

    贾诩道:“此事,需要先探明,是陛下的意思,还是有其他人令陛下如此说。”

    修缮洛阳,王定并未大张旗鼓,只是陈浒最近征召了一批工匠,然后诸冶监一些,王定觉得没潜力的工匠,全部被王定派去了洛阳。

    至于征召的民夫,不过五百人而已,修缮洛阳城的主力,还是张济手中的一万士卒。

    刘协在深宫之中,若是无人告知,自然不会知道。

    刘协一心想要掌权,他在长安,已经很难看到机会。

    王定对长安的控制,越来越强,反而是回到洛阳,刘协或许还能有更多的机会,来摆脱王定的控制。

    宫中到处都是王定的耳目,想要知道是谁告知刘协消息,并不算困难。

    只需要查一下,最近几日,都有谁入宫,并且私下和刘协有过交流。

    就能确定出来,是谁告知刘协。

    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就是王定的父亲王允。

    王允几乎是每天,都会入宫与刘协交流,而且期间,也是经常会屏退周围的宦官。

    王允是王定的父亲,其他人不敢去查,王定只好自己回家询问王允。

    不过除了王允之外,司马懿还查到,这几日国舅爷董承,有入宫面见刘协。

    除了这二人之外,这几日再无人入宫。

    王定先是回家,询问王允。

    他道:“父亲,今日孩儿入宫,陛下说想要东归,返回洛阳,父亲可知此事?”

    王允道:“吾今日入宫,陛下有提过,不过当初,洛阳被董贼所毁,如今返回洛阳,百官无处安置,宫中女眷更是不便,吾劝谏天子,暂时不要迁都洛阳。”

    王定毕竟是王允的儿子,王允纵然有些担心,王定会步入董卓后尘,但是王允自认,真到那个时候,他这个父亲也能管住王定,所以对王定不是很戒备。

    王定道:“陛下怎么会突然想要迁都?”

    王允道:“陛下还年幼,回念洛阳,人之常情。”

    王定再次道:“不是父亲提议?”

    王允气道:“吾为何要提议?”

第213章 天子惊吓

    王定不去看胡子都要立起来的王允。

    王允应该是不屑去说谎,那就是董承了。

    他是王定的老子,就算真的是他怂恿刘协东归,王定也不敢拿他开刀。

    现在就是剩下另外一——国舅爷董承了。

    王定没去找他,已经确认是对方就行了。

    明明表面上,一个个都很上道,但是背地里,总是有人想要背刺一下王定。

    送走了一个黄琬,又来一个董承。

    只是董承只是劝谏刘协东归,王定也不好弄他。

    王定是一个讲道理的人。

    若是如董卓那般,胡乱杀害大臣,朝堂上也不会有现在的平静。

    王定的杀心,也没有董卓那般重。

    他再次找到贾诩,问道:“如何能让董承收敛点。”

    贾诩道:“董承也是个聪明人,主公将他喊来,与他分说一番,他自然明白。”

    王定点了点头,马上就让人去安排,他今晚要在府邸中,宴请董承。

    王定很少在府邸中宴请其他大臣。

    也就是张辽徐晃,这些个王定身边的得力干将,会经常出入。

    董承收到邀请的时候,差点一屁股就坐在地上了。

    怕什么,来什么。

    上一次他去王家,还是小半年前,王允被恢复司徒职位的时候,那时黄琬也在,只是转眼间,黄琬就被派去徐州了。

    董承是有些怕见王定。特别是他昨天,才刚刚做了亏心事。

    一个下午,董承都在提心吊胆过着,度日如年,仿佛这个下午,就是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下午了。

    今天晚上,他怕是没办法从王家出来了。

    董承把自己关在书房中,写了一封遗书,交给自己的心腹,道:“若是今晚吾没有回来,明日将此书信,送去宫中,交给贵妃。”

    等到傍晚,董承怀着必死之心,将自己收拾了一遍,然后出发前往王家。

    除了董承之外,王定也叫来了贾诩张辽徐晃等人。

    除了董承之外,在场的全都是王定的人。

    董承差点,没直接跪在地上。

    他战战兢兢给王定行了一礼,又客气的和贾诩徐晃等人,打了一圈的招呼,这才敢坐下,但也只敢半个屁股沾着椅子。

    略微有些肥胖的身体,让人担心他会不会滚到桌子底下。

    一道道美味的菜肴,被丫鬟们端上来。

    外焦里嫩的烤鸭,肥美的醉鸡、三个时辰静心炖煮的牛腩煲……

    董承咽了下口水,这些美味也就是在王家能够吃到。

    上一次他来王家吃饭,还是董卓被杀的时候,王允宴请百官。

    纵然已经过去两年,董承也是记忆犹新,相比那次,这次王定宴请他,桌上的菜肴似乎更加美味了。

    董承心想:“就当是断头饭吧,纵然是死,也要当个饱死鬼。”

    他眼巴巴的看着王定,王定还没动筷子,就算他在想吃,董承也不敢先动筷子。

    又有丫鬟,端着盘子上来,盘子是镶金边的紫檀木,盘子上放的是从西域来的葡萄酒,还有琉璃杯。

    都是下面的人,特意送来了,王定没推辞,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是谁送给王家。

    “真的是断头饭,吾也认了。”董承再次咽了下口水。

    等葡萄酒摆上来,王定道:“国舅爷,此酒乃是从西域送来的葡萄酒,尝一尝。”

    “好,吾先尝一尝。”董承拿起面前的琉璃杯。

    轻轻的喝了一口,顿时眯上了眼睛。

    比之大汉现在酿造的那些酒水,葡萄酒更香。

    张辽徐晃等人,也是已经动起筷子。

    他们不是第一次吃,但是也没办法天天来吃。面对诱人的食物,深

    怕慢了就被其他人给吃光了。

    吃的快,还可以多吃一口。

    马超更是一点都不顾及形象,也不用筷子,他左手抓着烤鸭,右手抓着烧鸡。

    他和庞德都是第一次,参与王定的宴会。

    庞德的表现还好一点,但是嘴巴也是没停下来。

    相比今晚吃的美食,以前他们在凉州,吃的就是狗屎。

    韩遂要是早点和他说,长安还有这般美食,昔日在陈仓被俘虏后,就是王定用鞭子抽他,马超也不愿意离开了。

    美食容易让人忘记烦恼。

    董承不知不觉,就坐稳了椅子,也是吃的满嘴流油,时不时还要喝上一口来自西域的葡萄酒。

    酒足饭饱,马超庞德等人相继离去。

    董承已经是醉眼朦胧,他将这顿饭当做是最后的断头饭,吃的是一点顾忌都没有。

    喝的葡萄酒,比张辽徐晃还要多。

    酒宴结束的时候,董承早已将生死抛之脑后了,他趴在桌子上,没一会就响起呼噜声。

    王定还想,酒足饭饱之后,在和董承好好的谈一谈。

    毕竟他可是很有诚意,又是好菜,又是好酒,就是西域的葡萄酒,菜是西域的香料。

    董承稍微明事理一点,也该知道怎么站队了。

    毕竟今晚除了董承之外,可是还有张辽徐晃马超庞德等人,可都是王定的部下。

    看着犹如死猪一般的董承,王定摇了摇头,道:“还是等明日,他酒醒之后,在与他分说吧。”

    王定让人去通知董承的护卫,进来将董承带走。

    但是过了一会,下人才回来,道:“主公,董承今日孤身前来,并未带随从。”

    王定无语了,身为国舅爷,当朝少府,出行居然不带护卫、随从,这也太随便了吧。

    王定道:“给国舅爷,安排一个房间住下。”

    王定自然不知道,董承这次是抱着必死之心来的,也就不想带护卫,免得护卫被他连累,一起被王定所杀。

    王定没想自己派人,将董承送回去,反正明天他还有些话和董承说。

    府邸中空房还有很多,随便找一间给董承睡下。

    王定也是喝的有些迷糊,送走贾诩等人之后,他也是在貂蝉的服侍下,回到房间休息了。

    翌日一早,王定醒来的时候,董承还在呼呼大睡。

    只是国舅府中,被董承委以重托的心腹,是守在大门一夜没睡,天一亮,宫门都还没开,他就已经带着董承的遗书,守再宫门外了。

    等到宫门打开,他连忙出示董承的信物。

    又等了一会,就被一个小宦官领了进去。

    董贵妃见到心腹,连忙问道:“家中出了何事,父亲为何要汝入宫?”

    进了皇宫,成为天子的女人,董贵妃已经许久没有回家,她在宫中也就是董承入宫的时候,偶尔会有相见,至于家中其他人,董贵妃已经有多年未见了。

    就算是董承,也不是每次入宫,都能来见董贵妃。

    这里毕竟是后宫,寻常男子要避嫌。

    心腹见到董贵妃,马上就跪在了地上,哭诉道:“家奴董辉,拜见贵妃娘娘。这是老爷昨夜离开时,交给小人的,只说他若是没有回来,就让小人将此书信,交给贵妃娘娘。”

    董贵妃心中一沉,连忙接过书信,马上撕开封口,取出里面的信纸。

    “吾儿若是收到此信,为父应该已经死去,汝莫要担忧,安心在后宫中,莫要干预朝政,好好服侍陛下……”

    董贵妃身子一软,好在边上的宫女,眼疾手快,一把扶助她娇软的身躯,这才没有摔倒在地上。

    “怎么会这样?”董贵妃囔囔自语,后面的内容,她已经看不下去。

    心神混乱,双眼已经蒙上泪珠

    ,视线模糊。

    “怎么会?父亲怎么会死?”

    她看向跪在地上的家奴董辉,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不敢在看书信。

    家奴董辉道:“昨日午时,有车骑将军的人,送上请帖,邀请国舅爷赴宴,随后国舅爷就心神不宁,晚上赴宴之时,也未带护卫跟随,只交代某,若是国舅也没有回来,就将此书信交予娘娘。”

    家奴眼里全是血丝,他是一夜没睡,不敢闭上眼睛。

    前半夜他不敢睡,要等董承归来。

    后半夜他更加不敢睡着,怕早上的时候没能醒来,会错了时机,无法将书信交到董贵妃手中。

    董贵妃一只秀手捂住小嘴,一只手紧紧捏着书信,眼中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顺着脸颊滴落,嘴里喃喃道:“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家奴有董承的信物,不可能欺骗她,而她手中的书信,虽然没有看完,但是董贵妃也可以确定,这就是董承的字迹。

    身在深宫,她唯一的依靠,就是能够偶尔入宫相见的董承。

    父女之情,并未因为深宫院墙相隔,而变淡,反而是更浓了。

    而且,董贵妃也是希望,董承在外,能够多给刘协一点帮助。

    她既然入了宫,此生就是刘协的女人,不可能再有改变。

    许久,董贵妃才控制好情绪,擦掉脸上的泪珠,打开手中的书信,继续看下去。

    “……为父做了错事,才有此一劫,汝莫要想着为吾报仇,好好活着。”

    董贵妃将书信收好,对身边的宦官道:“带他出去。”

    车骑将军王定,就算她想要报仇,又能如何?

    她现在唯一的依靠,当今天子面对王定的时候,也不敢呵斥,更不要说杀王定了。

    董贵妃让是很边的小宫女,扶她回寝宫休息。

    她没有去见刘协,既然没有办法,董贵妃也不想因此去烦刘协。

    但是董贵妃不说,她身边的小太监,却是有一个,第一时间就跑去告知刘协了。

    刘协昨夜在伏寿放寝宫安寝。

    收到消息的时候,双眼圆睁,整个身体都在颤抖,难以置信的看着小太监。

    这是他的亲信,好不容易才培养的小宦官,刘协相信对方不会开这种玩笑,必然是已经确定了。

    可是董承可是国舅,王定就敢直接杀吗,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天子了。

    今天能杀国舅,明天是不是就可以杀他这个天子了。

    此刻的刘协,心中又是愤怒,又是恐惧,担心下一刻,就会有大批的士卒,冲进皇宫中,开始大肆屠杀,见人就杀,宦官宫女全部被屠杀殆尽,然后他自己,还有他的众多妃子,也将被王定所杀。

    刘协仿佛马上要回到五年前,那时年幼的他,和还未被毒杀的兄长,拥抱在一起,在一群宦官的保护下,从洛阳的皇宫中逃离出去。

    尘封的记忆,再次被打开。

    伏寿似乎看出刘协此刻的状态不太对劲,她走到刘协身边,轻轻搂住刘协抖动的身体。

    “陛下,或许董国舅并没有被杀。”伏寿安慰道。

    这么大的消息,不应该如此风平浪静,一早因该就有其他大臣,急匆匆的入宫求见了。

    “有王司徒在,陛下无需担心。”

    或许是王司徒这三个字起了作用,刘协终于镇定下来。

    其他人他可以不相信,但是王允刘协很是信任,比之前被派去徐州的黄琬更信任。

    有王允在,王定如何能杀董承?而且还是邀请董承去府中赴宴。

    王允能眼睁睁的看着,王定将董承的头颅砍下来?

    刘协自语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也只有如此想,才能让他有勇气,继续留在皇宫中。

    但是,刘协还是不敢出伏寿的寝宫,他担心一走出去,马上就有士卒将他砍杀,拿着他的人头,去向王定邀功。

    这一刻,除了身边的伏寿,刘协不在信任宫中的任何一人。

    可是躲在伏寿的寝宫许久,刘协也不曾听到外面有动静,有心派人出去查探,可是他手中又没有可用之人。

    不过刘协,还是让小宦官,将董贵妃叫了过来。

    随后,他也看到董承留给董贵妃的书信。

    心中的一点幻想,也是随着书信破灭了。

    但是让刘协疑惑的是,为何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外面却一直没有动静。

    难道是想要入宫的大臣,也都被王定杀了?

    三人躲在寝宫之中,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审判。

    王定根本不知道,刘协已经因为董承的一封书信,以为他要造反,就要举兵杀入皇宫。

    他一早醒来的时候,董承还在呼呼大睡。

    董承昨天喝的太多,而且是放开了喝。这一觉他直到日上三竿,才慢悠悠的醒来。

    董承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头疼欲裂,都没注意到,此处并非是他的卧房。

    随着下人送来一碗醒酒汤,董承喝下之后,昨夜酒宴上的一幕幕,才慢慢出现在他脑海中,忽然又觉得有些饿了。

第214章 匈奴大军

    董承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

    就在他努力不去想,昨夜酒宴上的美酒和美食,想要努力回忆点什么东西,王定已经派人来请他了。

    董承这才意识到,自己居然还在王家。

    有心想要赶紧回去,可是王定请他,他又不得不去,他不敢拒绝王定。

    王定看着面容憔悴的董承,道:“国舅爷,昨夜睡的可好,本想让人送国舅爷回去,却是天色太晚,国舅爷又已经昏睡过去,季安只好将国舅爷安顿在府中。”

    董承脸色很是难看,王定还以为对方是昨夜醉的太厉害,现在还没恢复过来。

    董承抱拳道:“多谢将军款待,昨夜酒宴,乃承吃过最好的酒宴。”

    董承现在也不担心王定会杀他了。

    真要杀他,昨天他喝醉之后,就直接杀了,甚至还可以让人送他出去,往河里一丢,就说他是自己喝醉之后,掉到护城河中溺死了。

    但是王定没有,而是等他酒醒之后,才找人来喊他。

    只是董承,现在担心的是他心腹董辉,是不是已经带着他的遗书,入宫去见贵妃娘娘了。

    王定道:“喜欢就好,以后想吃了,可以随时来。就是国舅爷日后和陛下交流的时候,还是要慎重一点,陛下如今还年幼,很多想法不成熟。”

    董承的额头上顿时就出现了一层冷汗。

    怎么选?

    假装听不明白?

    这次不是鸿门宴,是好酒好菜招待他,可下一次呢?

    董承知道,王定这是让他站队了。

    身为大汉的国舅爷,他本应该完全站在大汉的这边,跟着刘协的脚步,成为刘协手中的尖刀。

    但是现在……

    董承不在犹豫。

    “将军放心。吾今后面见陛下,绝对不在胡言乱语。”

    稍微犹豫一下,董承接着将自己昨日写了一封遗书,交代给自己心腹的事情,也告知了王定。

    他不在抱有侥幸,都已经这个点了,董辉必然已经入宫。

    王定很是无语。

    也没想到,只是留董承一个晚上,就会闹出这么大乌龙。

    “走吧。”王定道。

    董承疑惑:“去哪?”

    王定没好气道:“当然是去宫中了,汝不出面,陛下会以为吾要造反了。”

    王定带上陆昊等人,直接前往皇宫。

    宫门外,王定也是先让人去禀报刘协。

    现在他不想再刺激刘协了。

    就算把守宫门的士卒,不敢阻拦他,王定也是老老实实,按照规矩,在宫门前等候。

    “陛下,车骑将军王定,国舅董承在宫门外求见。”小宦官急匆匆的来到伏寿的寝宫。

    “什么?”刘协惊呼,只感觉自己性命不保,马上就要被王定砍杀。

    反而是伏寿,听清了小宦官的话,她蹙眉道:“汝是说,董国舅也在宫门外?”

    小宦官连忙点头,道:“董国舅与车骑将军,一起在宫门外求见陛下。”

    这回刘协和董贵妃也听清楚了。

    “国舅也在?”刘协瞪着眼睛,怀疑小宦官是不是欺骗他。

    明明一大早,就有董承的心腹入宫,送来董承的遗书。

    现在却又说,董承在宫门外求见?

    宫门外的董承,是人还是鬼?

    是今早入宫的董辉欺君罔上,还是眼前的小宦官在说谎?

    伏寿见刘协与董贵妃心神不宁,她开口道:“宣二人入宫觐见。”

    不管是真是假,董承是生是死,王定已经在宫门外,躲是躲不过去,就算真的要死,身为天子,身为贵妃的他们,也要死的体面。

    小宦官又出去了,寝宫中刘协和董贵妃的脸色,还是不大好看,只是董贵妃的眼

    中,终于是又出现了一丝希冀。

    或许,她的父亲董承,真的没有死。

    刘协则是在想,这是不是王定,有意想要麻痹他们,所以才让小宦官通报,以为他们不知道,董承已经死了。

    煎熬之中,王定和董承跟着小宦官,来到了伏寿所在的仁德宫。

    至于伏寿的寝宫,二人却是也不想进入。

    董贵妃急匆匆的从寝宫中,跑到前院来。

    当她看到董承的时候,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父亲。”

    她来到董承面前,本想抱住董承,但还是克制住了,只是拉住董承的手。

    董承有些尴尬。

    他昨天是真的,抱着必死之心去赴宴的,哪里会想到,王定并没有杀他的意思。

    董贵妃面对失而复得的老父亲,情绪很难控制。

    董承也只能是轻声安慰道:“误会,今天的事情,都是误会,昨夜在车骑将军府中饮宴,吾多喝了两杯,没想到不胜酒力,却是醉了过去,只好在车骑将军府中留宿了一晚。”

    刘协和伏寿,也走了出来。

    确定董承没死,刘协此刻也是终于恢复了镇定。

    王定行礼道:“微臣王定,拜见陛下,臣昨日偶得一壶好酒,乃是西域商人送来,名叫葡萄酒,特来进献陛下。”

    王定只当不知事情原委,他也不好无缘无故入宫,只好借着进献葡萄酒之名。

    刘协平静道:“爱卿有心了。”

    刘协越是平静,就越是能让人感受到,那刻在骨子里的疏离感。

    王定也是很无奈。

    每次他苦心经营,觉得和刘协的关系有所缓和,但是没过多久,就又会出现其他事情,让他前段时间的经营全部白费。

    一会和刘协的关系很好,好似得到了刘协的信任,甚至在其他大臣眼中,王定都是媚臣。

    但是一会,刘协又对王定非常的戒备、忌惮,甚至是恐惧。

    毕竟王定现在手握军权,有威胁刘协的手段,不管他怎么亲近刘协,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刘协的怀疑。

    不是每个皇帝,都是阿斗,愿意无条件的信任丞相。

    “陛下若是没有其他嘱咐,微臣这就告退了。”王定道。

    他现在留在这里,只会是让刘协越发忌惮。

    刘协道:“爱卿去忙吧,朕与国舅再说会话。”

    王定很快就出了皇宫,没有回去,而是带着陆昊去了军营。

    而皇宫内,刘协开始询问董承。

    但是董承,已经被王定吓住,他现在不敢在刘协面前多言,只是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刘协手中的遗书,董承也说是府中的下人弄错了。

    这封遗书,是以防万一,他很早之前就写好了。

    王定回到军营,就投入到训练中了。

    他现在大部分时间,就和五百亲卫一起训练。

    其他事情,都有贾诩司马朗等人处理。

    让王定稍微关注的,就是吕布和曹操现在的战况了。

    只是随着袁绍,派出朱灵支援曹操,兖州的这张曹吕之间的战争,也是暂时处于对峙状态。

    不过今天,司马朗交给王定的信息中,除了关于吕布和曹操的之外,还送来了一份消息。

    是关于一直逗留在大汉的匈奴军。..

    王定此前,一直不知道,这支匈奴军藏匿在哪里。

    当初他们来过一次长安,而且是专门埋伏从河套归来的王定。

    之后就消失无踪,偶尔有消息传回来,但只是匈奴人的小队,只有几十人。

    对于这支匈奴军,王定一直都有派人在搜寻。

    在大汉腹地,有这样一支匈奴军,王定可不放心。

    每次出征,都要担心会不

    会有匈奴大军,突袭长安城,端了自己的老窝,或者有匈奴大军,在半路伏击自己。

    消失许久的匈奴大军,这次出现在了并州。

    居然是趁着吕布在和曹操争夺兖州的时候,想要在并州劫掠。

    吕布之前在并州,经常出塞外,但是打的基本都是胡人,很少遇到匈奴人。

    王定也不知道,吕布在塞外遇到的匈奴大军,是不是这支南匈奴。

    司马朗道:“主公,匈奴大军突然出现在并州,这是要逼吕布撤回并州啊。”

    吕布的轨迹已经不一样,现在并州是吕布的大本营,吕布势必不会任由匈奴大军,在并州肆无忌惮的劫掠。

    但是,如果吕布现在撤回并州,等于是放弃了他目前在兖州的优势。

    刚刚到手的兖州五郡,很快就会被曹操重新夺回去。

    吕布会愿意放弃兖州吗?

    王定暂时不知道。

    这个他没办法预测了。

    曹操会因为担心兖州,而放弃即将到手的徐州。

    但是吕布和曹操,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人。

    不过现在的吕布,身边有陈宫出谋划策,做出的决定,应该会是他如今最有利的选择。

    司马朗道:“主公,要不要派骑兵出击?”

    他很清楚王定想要覆灭匈奴大军的决心,否则也不会一直寻找匈奴的线索。

    王定确实很想,直接出兵去灭了这支匈奴大军。

    但那是并州,王定也担心,若是直接出名,吕布会怎么想。

    王定道:“吕布现在,是否知道并州的情况?”

    司马朗道:“他留宋宪在并州,因该已经有人去告知吕布了。”

    并州铁骑,几乎都被吕布带走,如今留守在并州的士卒不多,也多是步兵,而且宋宪本事平平,面对四处劫掠的匈奴大军,宋宪根本无法抵抗,只能是让并州的百姓,躲在城池内。

    但是城外,还有诸多村落,有很多百姓,并没能第一时间就躲到城内。

    王定叫来贾诩等人。

    “诸位觉得,该不该出兵并州,剿灭匈奴?”

    马超第一个应道:“当然要出兵,请主公让吾领兵出战。”

    每天都要来王定面前,背上一篇兵书,马超现在对王定也有了些许恭敬。

    但还是大大咧咧,平日里不加掩饰,心里怎么想,就开口怎么说。

    马超本就是好战的,这一点上和吕布也很像。

    “汝先闭嘴。”王定道。

    他可不会听马超的意见,感觉马超这兵书,算是白背了。

    就算他背下来一整部兵书,他也不会用脑子去好好思考。

    反正是能用拳头说话,他就不想讲道理。

    王定主要还是看贾诩的意见。

    另外司马朗和司马懿的意见,也可以参考一下。

    只是司马懿愿不愿意说话,王定就不知道了。

    按照贾诩自己的心思,他是觉得暂时不必管匈奴大军。

    对方如今在并州劫掠,那里又不是王定的地盘。

    正好也可以削弱吕布的实力。

    不过司马朗都明白王定的心思,贾诩自然更明白。

    这无关自身利益,不管匈奴是在并州劫掠,还是在冀州荆州,只要可以出兵,王定必然会出兵。

    贾诩道:“主公若是要出兵,还是先与吕布沟通,避免吕布疑心。”

    不过王定就算是出兵,帮助吕布,剿灭掉这支匈奴大军,也不一定会赢得吕布的感激。

    属实是吃力不讨好。

    或许对于王定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练兵了。

    可以让麾下的士卒,多一场战争的经验。

    贾诩看的清楚,想的明白。

    他没想要阻止王定

    ,出兵并州剿灭匈奴。

    王定道:“仲达,汝怎么看?”

    他见司马懿没有说话的意思,王定直接点名询问。

    司马懿道:“吾觉得,暂时不出兵为好。”

    不出兵,确实是对王定最有利。

    王定道:“若出兵,要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剿灭匈奴?”

    司马懿道:“吾以为,骑兵兵分两路,一路过雁门郡,一路过上党郡,沿太行山前进,两路包夹匈奴人。”

    一路防匈奴人逃去塞外,一路防匈奴躲入太行山中。

    司马懿的计划,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但是胜在稳定,不会出现乱子,只要骑兵执行到位,匈奴人势必会被困在并州,无路可逃。

    王定道:“张辽,庞德。汝二人率领五千骑兵,出雁门郡。”

    “徐晃,马超,汝二人率领五千骑兵,入上党郡。”

    “喏!”

    几人领命。

    “段煨,率领一千人,前往兖州,告知吕布,若是他需要,则留在兖州助他,若是不需要,汝即刻归来。”

    段煨也是领命道:“喏。”

    王定没想等吕布回应,在出兵并州。

    真要先派人去兖州,然后再从兖州回到长安,他在派大军出兵并州,匈奴人怕是已经又消失了。

    王定心里有中猜测,如今一直留在大汉的这支匈奴大军,背后因该是有汉人在支持,不然不可能没有动静。

    毕竟是一万多匈奴大军,吃的喝的少不了。

    不管吕布同不同意,需不需要,王定都要出兵并州,抓住这次的机会,一举灭掉这支匈奴大军。

    匈奴是外敌。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3199/ 第一时间欣赏有个妹妹叫貂蝉最新章节! 作者:山舞所写的《有个妹妹叫貂蝉》为转载作品,有个妹妹叫貂蝉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有个妹妹叫貂蝉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有个妹妹叫貂蝉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有个妹妹叫貂蝉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有个妹妹叫貂蝉介绍:
我叫王定,字季安,家父王允,有个妹妹叫貂蝉,妹妹就要被家父许配给吕布了。有个妹妹叫貂蝉已经完结,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有个妹妹叫貂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有个妹妹叫貂蝉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