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书信
张氏完全没有想到价格这么贵,又看看,箱子里还有两件呢,心中就有点想滴血的感觉。
几十亩地就这么没了,她有点想要上火。
但是她还要告诉自己,可不能这么点,孩子给自己买东西是好意,如果她因此上火了,那岂不是浪费了孩子的一番心意。
看着外祖母的样子,宁茉悄悄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张氏表情都变了。
但是过会儿之后,她瞬间就笑出来了,而且笑得非常高兴。
"虽然贵了点儿,但是我外孙女儿说了,我到了这个年纪还不穿,那就是遗憾了。
咱一辈子没穿什么好的,没吃什么好的,现在年纪大了,就得想开点儿,该吃吃,该穿穿。"
"没错,这话说的是实话!老姐姐我现在谁都不羡慕,可羡慕你了,好的不用多,一个就足够了,您这外孙女是好的!"
隔壁的婶子这么说着,竖起了大拇指,她是真心没想到啊,有一天张氏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她羡慕的同时还被人家觉得高兴。
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张氏不是自己一个人日子过好了就忘记大伙了,她为了村子里是真出力气了。
所以说张氏穿得好吃得好,她都不羡慕也不嫉妒的,她认为这是应该的,大家都借了人家的力了就得念人家的好,现在日子过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人家呀。
如果借了人家的利,还觉得人家是应该的,这样的人就是心里没数,根本就不能打交道。
大家纷纷称赞,那眼神中的羡慕是真的,称赞的话也是真心实意的。
宁茉看着这一幕我觉得挺好的,村子里人还算是淳朴善良,外祖母在这里过得也开心。
不过话说回来,外人都这么称赞了,当儿媳妇儿的王氏直接愣在那儿了,半天都没说出话了。
宁茉并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反而是王室悄悄的抓了一把许氏的袖子。
"你说咱娘是怎么想的?那真的那么贵吗?"
听到这话,许氏不高兴了,贵不贵的也没花你的银子,你说得上吗?
自己一样是找儿媳妇儿的,可没有这样的想法,那是人家宁茉给买的,他们又没花一文钱,有什么资格说闲话呢?
虽然心里不高兴,只是许氏也没显现出来,她不想得罪人,也不想接话。
看着自己的弟媳妇儿,王氏也很无奈,这个家伙真是三角穿不出个屁来。
也不想想,这些都是银子几百两的银子,那要是卖了买地,他们以后岂不是地主了?
这么一想心头火辣辣的,她总觉得回去能跟婆婆说说,说服婆婆将衣服卖了,买上几十亩好田,那比什么不强呀?
但是她并不知道,张氏早就已经被宁茉给洗脑了,根本就不听这废话。
而且他们还被惦记着,惦记着张氏没了,将东西留下来。
张氏早就已经想好了,谁买的给谁,对自己好那就给他们留下几件,要是对自己不好,全都留给女儿又怎么样了?
当然这些话张氏从来没说过,毕竟是一家人,不想闹得那么难看。
...
宁家大老爷收到书信的那一刻,心中就一直惴惴不安的。
书信可是通过驿站送过来的,那也就是说这是宁涛送来的书信呢?这难道是出事儿了?
毕竟现在北边一点儿也不消停,前段时间封城,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知道的。
而且那段时间,他们一家子连门都不敢出,吃喝早就准备好了,买卖也不要了,谁还敢做买卖呀?
为了银子,冒着丢了性命的危险,实在是不知道的,他在家里整整过了一个月。
最近终于成门也打开了,大家也能相互走动了,他这心才放下一点儿,就听说北边打起来了。
北边打起来了,宁涛就在北边呢,又是个当兵的,怎么可能不上战场呢?
这么一想,心就没安稳过,时间就没睡过好觉。今天书也收到了书信,心中更是不是滋味儿,拆开一看,这才松了口气。
不是什么大事儿,原来是儿子要成亲了。
这事情也是早就该办了,儿子年纪实在不小了,再不成亲的话,什么时候能抱孙子呀?
再说了,人家女方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等着呀,别人不说村子里人的闲话也不少。
所以说,虽然弟弟是在问自己要不要将日子定下来,他心中清楚,这是让自己赶紧定主意,把婚事给办了。
问他们要不要过去?要是不过去就自己给办好。
其实也不是不行,他一个当叔叔的,也是自家的长辈,自然是能够帮着成亲的。所以说,大老爷拿到书信的第一时间,就去找自己的夫人商量了。
这件事情不能找老太太,要是老太太知道了,估计闹腾着得去呀。
一方面是因为长孙成亲,她肯定是想要去的,另一方面也是想去看看宁茉他们了,走了这么长时间,怎么能不想念呢?
在北边不安定,他实在是不放心他们去,他准备先说服自己的夫人,然后两个人一起去说服老太太。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呀,大老爷计算的好好的,大夫人根本没给这个机会。
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她飞速的开始喊屋里的丫鬟。
"快点儿的,收拾东西我们赶紧走。我得好好准备点东西,聘礼之类的也不能完全到那边再买,咱们也得装点好的带走。"
这段时间他们真的是赚钱了,因为酿酒的买卖实在是好,还因为周明宣一直照顾家里。
北方严寒,士兵们需要喝酒,此前都是从北方采购的,现在竟然从他们这也采购了一部分。
这么远的路程,运送起来并不容易,费用自然也会高一点。但是周明宣不声不响的就给办了。
而大老爷也是十分感激的,因此将价格放得极低,一坛子也赚不了多少钱。
按理说都不该赚钱的,毕竟他们也曾经是当兵的人家,自然明白北地的苦寒。
所以说,他们就算是薄利多销了。
不过因为酒水的买卖,他们家里赚钱了,大夫人自然是想婚事办的要体面些,自己的长子还是不一样的。
"你这不是胡闹吗?这眼看着北边要打仗,你现在去是干什么的呀?再说了,你这一路上折腾这么长的时间,那不耽误婚事了?"
大佬也这么喊着的时候,大夫人就当自己根本没听见,她一点也不在乎,该收拾收拾,半句话也不回。
"你这女人,最近越发不过将我看在眼里了,我问你话呢。"
这么说完之后,迎面一件衣服扔了过来,直接扔在了脸上。
第六百二十章 同往
大老爷完全没想到,温柔了一辈子的媳妇,现在突然就发飙了。
他看这个娘们是要疯啊。
"你干什么!怎么不听我说话!"
大老爷大声的问着,给小丫鬟们吓得也不敢吭声了。
这大老爷平日里温和的一个人,突然发飙还是有些吓人的。
"我干嘛跟你说话,跟你说你能同意吗?跟你说得着吗?我要去看看弟妹和孩子们,我要去给我儿子准备成亲的事情。
我还告诉你了,谁都不能拦着我!
还有,我将这个事情告诉老太太,她都不会拦着我你信不信?"
听到这话,大老爷真是服了,这么媳妇就这么不听劝了呢?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他以前说什么就是什么,媳妇从来不和自己对着干,怎么在这件事情上面这么坚决。
他一个大男人,自然不会明白女人的心思。
在大太太心中,这最要紧的事儿就是成亲。尤其是她儿子的成亲,那更要在场了。
其次,在未来儿媳妇儿她一眼都没看见,心中能放心吗?
虽然相信弟妹的人品,但是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弟妹喜欢的儿媳妇,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
必须要在过去之前,了解一下孩子的脾气秉性。
这样,她才能彻底的放心。
此外,听信里的意思,小叔是希望大郎能够长时间的留在北边,据说在北边有很重要的事儿,她就想了,这是一年两年都不一定回来一次的意思了。
这是自己的嫡长子,也是宁家的长孙,她怎么能不担心不惦记呢?
所以趁着这次机会,正好去看看,要不然有什么借口过去呢?说自己想儿子了。
你一个妇道人家想儿子就能随便出远门了,其中的事情就不想管了吧,再说了,北边这么乱,你去干什么呢?
所以,这一次是最好的机会,要不然这得等孙子出生了,她可不想继续等下去。
所以大夫人可以说是下定了决心,谁过来说都没有用,她一定要去看看未来儿媳妇是什么样的?
男人不能理解,他们认为自己喜欢的女人就是最好的。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一个好的媳妇,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一个家族来说,又是多么的重要。
此外,她也要看看儿子在那边到底干什么了,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她不是不相信小叔子,只是纯粹的关心。
所以,她收拾的很快,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聘礼,这次也一起带过去,都是精致贵重的东西。
大老爷实在是说不听,就是要发火,他发现最近总是喜欢发火,好像这样能够缓解心情一样的。
而这一次,大夫人没有吵闹,也没有哭,挺好的事情她才不想哭呢。
所以大夫人直接转头就走,根本就不管大老爷。
这个瞬间,大老爷愣了,他觉得自己快失宠了的感觉,夫人真的就不管自己了吗?
他赶忙追了过去,也不知道自己媳妇儿是想干什么?
然而他后悔了,因为他眼看着自己媳妇进了父亲和母亲的院子,可是要把事情闹大呀。
老太太也意外,这个时辰大儿媳妇怎么过来?而且看意思眼圈都红了,这是和老大吵架了吗?
一进门大儿媳妇扑通一下就跪下了,给老太太下了个够呛,但是还是捂着胸口说道:"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个样子啊?"
"娘,我想要去看看松儿。"
听到这话的时候,老太太的心才算是彻底放下了,没出什么大事就好,不就是想去看孩子吗?又不是什么大事儿。
"这个时候有点不合适吧,要不然再等几天?"
老太太这么说也是很温和的,她其实也想去看看孙子,尤其是想念宁茉了。
宁松说到底是个男孩子,在外面打拼也是很正常的,那男孩子要是一直在家里也没什么前途。
但是宁茉是个女孩子,她又是跟着她母亲去投奔外祖家,娘俩都是可怜人,怎么能够不惦记呢?
当时可是说好的,过段时间就回来看看,他们怎么就不知道回家来看看,难道不准备回来了吗?
如果不是因为有书信往来,她都怀疑他们不愿意回来了。
这么想着,就听到大儿媳妇接着说道:"娘,我不是想孩子,我也知道这个时候不合适,城门刚打开北边据说也很乱,很可能会打仗。我这个时候出行不安全,这我都懂得。"
大老爷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一句,他心中也是微微发酸,其实如果不是这两年不合适,他也想要去看看。
他们夫妻能做个伴儿,一起去北边不就行了吗?也是安安稳稳的走一趟,顺带着还能游山玩水。
当然,这都是自己的心里话,不能说出来呀,因为即便是没有这些混乱,也需要自己在这里盯着,他得看着点酿酒。
"母亲、父亲。"
大老爷十分恭敬的行礼之后,也跟着跪下了,他叹了口气说道:"母亲,父亲,让您担心了。
我本来是想等会儿来报喜的,您的孙子要成亲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宁家老太爷的眉毛微微挑了一下,这是好事啊。
老太太也很高兴,她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只是有点遗憾的是,自己没看到孙媳妇。
这么一想,她你们为什么大儿媳妇要闹腾了?
人家儿子成亲,她难道不想去吗?
这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呀?如果不在身边,那将会是个遗憾呀。
所以说,她也能够理解这样的心情。
都是当母亲的,大家心思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换成是自己,自己爷肯定是闹腾着要去的,只不过一点,他们都得注意安全呀。
"母亲,您也是知道的,这是我的长子,您的长孙,他成绩自然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咱们要是一个人都不去,那亲家还有未来的儿媳妇不得有想法吗?
再说了,我给准备了那么多好东西,难道一件都不用上吗?这多遗憾啊。"
听到这话老夫人赞同的点了点头,她也是这个想法。
女子成亲是一辈子的大事儿,绝对不能草率,一定要看重。
婆家人不去,的确是不像话了。
"谁说咱家没去人呢?那咱家的...弟妹,不是在那里吗?"
大老爷差点一嘴快,将宁涛的事情说出来了。
现在想想,这宁涛的事情当时得亏没说,要不然,就这么长的时间不回家,老两口不得惦记着呀。
第六百二十一章 备嫁
大郎上次来书信还说,小叔受伤了。
你看看,这当兵的就是这么危险,不管你是去做什么,那都是有风险的。
所以就为了这一点,他也不能现在就将消息告诉父母。
这么大的年纪了,大喜大悲,肯定承受不起,他一定要谨慎一点才行。
这么想着他就听到媳妇说道:"母亲,我想要去一趟,哪怕只是我一个人去都行。我会带着丫鬟消失,让镖局的人护送着我们过去。"
听到这话,老太太陷入了沉思,而后问道:"老大是什么意思呢?"
大老爷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母亲会这么问,这件事情不应该果断的拒绝吗?有什么好考虑的?自己能有什么意思,自己的意思就是不同意。
"母亲,现在北边不安宁。"
老太太听了这话说道:"老大媳妇,你听到他的意思了,他主要是担心你的安全。"
"母亲,我知道北边不安定,但是您这么想想,弟妹都能在北边居住,她都不怕不安全,有什么好怕的呢?
现在大军驻扎在边界,弟妹也没有带着孩子们回来,这就足以证明没有那么危险。
我和弟妹在一起,如果真的有什么事也能照应。
所以母亲,我觉得这件事儿能成,应该是没事。"
听到这话的时候,老太太点了点头,想了想,然后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和丈夫说道:"这样吧,我跟着老大媳妇儿去一趟。"
没有想到老太太会做这样的决定,怎么突然就做了这么大的决定了呢?
原来你劝了半天,不是为了劝人的,你是为了给自己出门做铺垫的。
到了现在他们才听明白了,人家老太太和大夫人一个意思,这女人怎么这么奇怪呢?
她们真的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吗?她们肯定是明白的,但是就是说不听。
大老爷急的都感觉要上火,而这个时候呢,他本来期待的看着自己的父亲,可是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一脸的坦然和欢喜。
这是干嘛?这个年纪了,难道想换媳妇吗?
这也不说拦着点儿,难道对自己母亲没有什么感情了吗?
大老爷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会这样胡思乱想,而他赶忙将这个奇怪的念头给压下。怎么这么想?太不孝了。
"我认为你目前他们说的有道理,再说了,你也不是没有见过打仗,有什么好怕的呢?咱们可是在战场下来的,什么场面没有见过呀。"
听这话,大老爷心中倒是有些心酸了,他小时候还真是见过的,他那个时候最担心的就是父亲回不来了他们母子要怎么继续生活?
可能就是因为见识过也感受过,所以他现在特别的不希望往北边走,就是自己的弟弟,他也不希望他在北边。
但是话不能说,老爷子会生气了。
"这样吧,这个家不能没有当家人,要不然酿酒那边就会乱,你说什么也得在家里呆着。
至于我,反正闲着没事儿,也这么大的年纪了,应该到处走走看看,所以,我带着你母亲去,让你媳妇陪着吧。"
听到这话,大老爷彻底的没话说了,这父亲和母亲怎么不讲道理呢?
他们这是仗着年纪大还是自己的长辈儿,强行将这件事情定下来了吧。
他能说什么呢?他训斥自己的孩子,能训斥自己的弟弟们,他还能说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不好啊?
"父亲,您就不再想想了,不说北边会给你打过来,这一路上要是遇到危险怎么办?我听说最近山匪很猖狂啊。"
听到说话的时候,老爷子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将自己的兵器拿在手中说道:"那咱们就比划两下!"
大老爷:...彻底没办法,这老头不知道自己多大年纪吗?
于是一场闹剧,成功收尾,除了大老爷不满意,其他人都很满意。
大夫人和老太太正在商量着带什么,不带什么,除了聘礼之外也得带点土特产过去。
第一次和亲家见面,不能让人家林家人说什么话,而且他们也得给宁茉带点好吃的过去。
一来二去包裹越来越多,大老爷知道没办法拦着了,只能去找镖局,而且一定要最好的,能力最强的。
现在他们是不差钱儿,但是一定要保证安全。
出了门的时候大老爷就清醒过来了,他还得先给弟妹他们写封信,将这件事情告诉他们。
当然也得让弟弟做好准备,这次父亲和母亲过去了,总不能不相认了。
既然如此,那就见一面,不管如何让父亲和母亲高高兴兴的。
其实他也想去一趟,但是他若是走了家中就只剩下孩子们了,那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说大老爷只能将自己的心思收起来,乖乖的去给他们出行做准备了。
真是两头挂念,一头挂念着媳妇和母亲,一头又挂念着孩子,他觉得自己好为难呀。
...
此时此刻有道具的不仅是宁家,林家院子里面也很热闹。
宁茉回家吃玉米去了,安城送来的最新鲜的,她让人给老太太送来了很多,老太太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新奇的吃食,仔细的打了几下,又啃了一根。
不得不承认真的好吃,这味道和烤红薯相比各有千秋啊。
她一面将自己的大包衣服放起来,一面又让人把煮好的玉米拿出去大家一起吃。
现在还没到冷的时候,这些衣服也穿不上,所以说先收起来好好的藏着,等到天冷的时候,她需要出门的时候到时候穿上,那真是又干净又漂亮。
出去肯定有人看,有人看就有人羡慕。
她倒不是想让别人羡慕自己,主要是自己也觉得漂亮舒心。
将衣服整理好藏起来,又看了看盒子里的金镯子和玉镯子,这金镯子自己是准备佩戴的,为什么呢?因为不怕摔呀。
但是玉镯子就算了吧,这玩意儿不是件贵重的人绝对不能戴,如果摔坏了,那自己真是要心疼的不行了。
其实吧,她都没敢问这玉镯子的价格,因为知道肯定不能便宜啊。
有时好的玉镯子要比大毛衣裳贵,她怕问了之后自己心中接受不了,回头再委屈了孩子的一片心意。
不过想起今天宁茉和说自己说的话,张氏就觉得自己心中舒服多了。
今天外孙女就在自己耳边悄悄的说了一句话,怎么都没想到,小孙女会告诉自己有多少私房钱呢?
不过那么多的钱,这孩子到底是怎么赚来的?
30万两啊,不是三万,而是三十万,这么多的银子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一辈子也赚不到啊。
第六百二十二章 训斥
一想到那么多银子,张氏就彻底的放心了。
她觉得自己可能是这么多年穷怕了,所以说一直想要存钱存钱。
但是对赚钱的人来说,他们能花钱给家里人买东西那就是一种幸福。
这一点她也是懂的,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感受。
那个时候银票才到自己手里面,她还舍不得把银票拿出去花费了,于是就拿了几十两的碎银子。
她当时的想法就很简单,想着咬牙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一件贵重的东西,让大家也跟着高兴高兴。
可是自己,转了一圈最终还是没舍得,最后只买了米面和鸡鸭这样的吃食。
最后大家一起狠狠的吃了好几天,好好的吃了一顿。
不过从那之后她就没有这样的想法了,为什么呢?因为张氏觉得这是自己辛辛苦苦赚的钱,这是自己的私房钱,她想怎么花都可以,她这些日子想给谁就给谁。
所以她有了个远大的目标,那就是给宁末准备一大笔钱当嫁妆。
她基本可以断定,未来小外孙女嫁的一定非常好,既然如此,那嫁妆一定要丰厚,不能让人看不起咱们的。
而且话说回来,你看看他们赚钱之后谁给自己买东西了。
说实话孙女也给自己买了,上次出门给自己买了耳钉和一个戒指,但是人家也没有忘记的亲娘呀。
第二天就看到王氏戴银镯子出去显摆。
孙女可是亲生的,又怎么样呢?人家会更惦记自己母亲也是人之常情,她完全能够理解。
自己带着宁松和翠花一起干,其实也是想要自己的孙女翠花能过得好一点,毕竟她是高嫁,让她给自己存银子那是为了底气足
至于宁松,那是宁茉安排的,她觉得很好。
老实又能干的孩子,不是他自己很多事情忙不过来的。
总而言之,这么多儿子和媳妇赚钱了,他们手中也不是没有私房银子,给自己买东西不心疼的就宁茉一个。
宁茉买的贵重不心疼,他们呢?
说个实在话,不买贵重的,是那么个意思就行了啊。
反正怎么对比,张氏都能觉得,就是亲儿子,那也是比不上外孙女的。
正这么想着,就听到外面的吵闹声,哭泣声,然后看着门帘子微微一动,翠花进来了。
进来之后也不说话,就是坐在那边抹眼泪。
翠花不说话,张氏就不说话,这么大的人了,还等着自己哄她呢?
自己又不是宁松,凭什么啊。
进来苦恼,她没给一巴掌就不错了。
这么想着,张氏觉得郁闷了。
这亲生的怎么就这么上不得台面呢?没事跟着宁茉一起,就没学会那丫头的机灵和几分潇洒。
这么一想,心中酸涩,那么好的孩子,不是亲的。
这真是让她心情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再看其他人,显得尤其的不顺眼。
王氏这个时候也进来了,但是她进来的时候是小心翼翼的。
知道自己犯错了,自然不敢闹腾。
但是她也真是希望翠花闹腾起来,这样,她就好说话了。
可是翠花出了哭泣,什么都不说。
她来屋子里不是为了闹事的,她就是为了让祖母给自己撑腰。
她很看不上亲娘的做派,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那是自己的亲娘总不能不要了呀,而且即便自己不想要了,那外人也不能同意。
一个孝字压下来她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只能依靠奶奶帮自己了,毕竟家里辈分她最大。
但是完全没有想到奶奶竟然不搭理自己,翠花觉得有点委屈了,这段时间他们相处的不是很好,怎么突然就不理自己了呢?
林大山皱着眉头看着这个母女俩,这是干什么呀?有什么事情自己家里解决,他们老两口才想过两天舒坦日子,他们就来闹腾。
这几天林大山可是很忙的,他现在也不天天出去喝酒,没事的时候就负责赶车,带着张氏到处走。
他就算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了,那就是帮着媳妇儿赶车,媳妇要去哪里,自己就带着去哪里。
所以,他最近觉得自己很精神,有事情做就是不一样呀。
但是,家里鸡毛蒜皮的事儿,他就不想管了,自己家管好自己家吧,多大的人了。
"林有福,你给我滚进来!"
当老子的这么喊,谁也说不出什么来。正在干活的林有福,微微一愣,这是在喊自己?
他做错什么了?父亲已经很久没这么喊自己了。
仔细的想了想,还真没想出什么来,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他进了屋子就看到自己的媳妇儿王氏站在那儿,顿时觉得火冒三丈,不用问了,那肯定是他媳妇做错事了。
这个娘们,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典型的记吃不记打呀?
苦口婆心的说了那么多,一点用都没有,人家当时点点头,回头就把你的话抛出脑后。
就这样的媳妇儿,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不是怕爹娘跟自己费心,他真就不想要了。
他现在才算明白那句话,一个好媳妇能兴旺三代人。
这自己运气不好,这个媳妇找的实在是...一言难尽。
这么想着,又不想让自己的父母跟着担心,只能陪着笑脸说道:"爹,娘,你们不要生气,我现在就把人带出去。"
听到这话,林大山点了点头,但是张氏不愿意事情就这么含含糊糊的过去了。
于是抬头看了一眼,翠花,问道:"你们那两个到底是因为什么?别哭来哭去的有什么用?有什么事情你倒是说呀?"
听到这话,翠花就知道奶奶对自己不满意了,她其实也很羡慕宁茉。喜欢她身上那种爽利劲儿,但是自己就是做不到的。
可是奶奶都这么分了,自己还不说,那这个家就是没有给自己撑腰的人了。
她算是明白了,亲娘眼中那根本就没有自己,自己对她好不好的,人家也根本不在乎。
用她娘的话说,自己就是个赔钱货,早晚要嫁出去的,这个家未来还是指望着哥哥弟弟的。
真是可笑,她自己都舍不得吃喝,给她买了银镯子,人家转头就忘了,就因为自己是个女孩,就得受这样的委屈吗?
想想宁茉,翠花这次告诉自己,错的不是她,而是她娘。
"祖母,我娘跟我要钱。"
听到这话,林有福就很是气愤,他说了多少次了,这件事情不许提!但是她到底还是说了,给自己母亲气到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 意义
这件事情林有福是知道的,为什么呢?
因为王氏的脑回路很清奇,她觉得女儿不是自家人,但是丈夫和儿子是的。
他们是一家子,有什么事情自然要一起商量了,比如说朝女儿要钱,比如说把女儿的嫁妆给克扣下来,聘礼也不给带走。
这样的想法,反正林有福是理解不了的。
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就不心疼了呢?那翠花跟着种地也是容易的吗?
每天天不黑都出门,天黑了都不回家,一天在外面过得怎么样?当娘的也不问一句,也不问问累不累,冷不冷?
就这样,还想着找人家要钱?
就别说是他们家了,就问问附近的人家,有没有女儿出养老钱的?
他真是不明白了,这娘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所以上手直接揍了一顿,但是发现根本没有,人家还是说了。
这个瞬间,林有福真的想要休妻了。
以前是母亲做主,想吓唬吓唬王氏。
但是这一次是他自己真的想要这么做。他也不是想要什么换个新人,而是单纯的累了,他宁可自己过,都比现在强多了。
回家反正有热乎饭吃,有什么事儿还能跟爹娘说说,儿子也大了,孙子也马上就有了,他人生很完美呀。
这么一想,唯一不完美的就是王氏,真是个搅家精啊。
"娘这件事情我不知道,不过您要是问是什么想法?我认为这银子是孩子自己赚的,给她带过去最合适。"
听到这话,翠花那颗心总算是热乎了那么一点儿,至少父亲没有放弃自己。
她忍不住的又想哭了,但是咬牙没有哭出来。她倒是想要听听,奶奶是什么意思?
她更在乎的是张氏意见,因为知道在这个家里面奶奶才是当家作主的人。
张氏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还好儿子没有被带歪了,于是看了一眼王氏笑着说道:"你是不是很想知道,翠花到底赚了多少钱呢?"
听到张氏这么问,王氏忍不住的点了点头,因为真的很想知道。
别说是想知道翠花赚了多少钱,她还很想知道,张氏到底赚了多少钱?甚至是宁茉赚了多少钱?
真没想到竟然会告诉你,这就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娘,您也是当娘的也肯定了解我的想法。家里这么多孩子,肯定都惦记着,不能就可着一个孩子合适。"
听到这话,张氏冷冷一笑。如果是你自己的,你可以这么说,但是这钱是你自己赚来的吗?
算了,这个道理说也是听不懂的,所以说,张氏决定自己给这件事情做个了结,免得天天吵来吵去。
"这么说吧,她种红薯一共赚500两银子。"
张氏到底是没啥话都说出来,因为张氏心中清楚,宁茉肯定给他们两个银子了。
就外孙就是那个大手大脚的,她根本不将银子当好的。少说也得给他们一人一千两。
张氏并不知道自己猜测的少了,人家给了五千两。
就像是她评论的那样,人家不把钱当好的。
用她的话说,种地赚钱,那是慢慢来才行的,有这个功夫,自己多找几个有钱人家,好好给他们看看病,什么都有了。
不过如果他们想要多赚钱,那就是多买点,有他个十几亩,一年收入简直太吓人了。
张氏自己算了一个账,不说赏赐的意思,这一年就是帮着宁茉管理田地,就已经赚了三千两。
就这还不算完,那棉花还没收上来,玉米还没收上来,辣子也还没收上来呢。
这么一想自己还真会成为一个有钱的老太太,天天跟他们费心费力的生气,完全是划不来的。
她得多活两年,好好赚钱,用外孙女的话说,好好享受生活。
"这么多!你这个丫头,你一个人赚的比全家都多,你竟然一分钱都不给我!"
这话是喊出来的,屋子里的人都听到了,屋子外面的人也听到了。
听到这话的时候,大家都摇摇头,真是糊涂,就算是想要女儿孝敬自己,也没有这样逼迫的。
但是这些话,他们是没有办法说的,毕竟不是自己不自己的事,也不是自己的孩子。
而屋子里边儿,林有福一巴掌就过去了,在这吵吵闹闹的是想干什么?
他虽然也没有想到,翠花能赚那么多钱,但是他是高兴的。
女儿过得好了,难道不高兴吗?
但是王氏想法完全不同,她一下子跪下来,对着张氏说:"娘,您去打听打听,从咱们村到县城里,谁家嫁闺女是给这么多银子的!
这银子可不能都带走了,她还有弟弟和哥哥呢。为了儿子们娶媳妇盖房子,可都是花费银子的地方。"
听到这话的时候,张氏很无奈的叹了口气,而翠花也彻底冷了心。
只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大郎进来了,一脸怒气的看着自己的母亲说道:"我不要妹妹赚的银子,我自己有手有脚的,自己能给自己赚钱,你要再这么闹腾,我就不成亲了。"
王氏没想到,这孩子竟然和自己这样说话,她这样哭闹是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了他们弟兄两个!
现在可好了,好心当成驴肝肺,她自己弄的里外不是人。
她狠狠的看了一眼翠花,如果她愿意把这个银子私下里交出来,那也就没有这些事儿了,果然人家都是赔钱货,一点用都没有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翠花你自己说,你到底想要怎么样?!"
翠花听到这话冷哼一声,然后说道:"等到哥哥成亲的时候,我一定准备一份厚礼,但是这银子我是不能给娘的。给了您就不知道到谁的家里去了。"
这话分明说的就是王氏惦记着娘家,有点儿戳人心了。
听到这话,王氏气的就想要作闹,但是看看林有福的脸色,到底还是不敢的。
于是只能继续对着张氏哭诉,说自己多么不容易,想要孩子们成亲的时候热热闹闹,有面子。
只是很奇怪的张氏只是一直听着,却一句话都没有说,而是让她彻底说完。
说完了,那就到张氏发挥的时候了。
"去把你二弟他们喊来,我有句话想要问问你们。"
听到张氏这么说,大家都觉得事情不太对,老太太这是有什么想法了吗?为什么要把大家都喊来呢?
"好的娘。"
人家林有福一点都不怀疑,也不担心的,直接去喊人了。
这可是让王氏吓了一跳,而翠花叹气。
自己还是冲动了,看来奶奶是真的烦了。
她大概能明白奶奶的心思,所以才觉得后悔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家
林有才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大哥家里吵架,还让他进来了了呢?
然而,当看到母亲那一脸严肃的时候,他就不敢说话了。
从小就是这样的,虽然他有些小聪明,但是母亲的强悍和精明,让他知道自己不能造次。
"娘。"林有才只喊了一声,便安安静静的站着。
"老二,我想要分家,你怎么想的?"
张氏突然这么说,别说是才进来的林有才,便是一直在屋子里的人也都愣了。
什么情况?这是什么情况!
怎么突然好好的就说要分家了呢?
不对,也不是好好的就要分家的,那是有人闹腾才要分家的。
他们看着王氏,真没想到,她这么厉害,竟然闹腾的老太太要分家了。
王氏此刻如坐针毡,她也没想到,张氏这么大的脾气,自己只是闹闹,她就想要分家。
"娘,我,我没有这个意思啊。"
王氏委屈,她只是想要自己女儿赚的银子,什么时候都没想过分家的事情。
"你是没有这个意思,是我,我有这个意思。我跟你们废不了心,浪费不了时间了。
为了赚钱,我这一天到头的不歇着,你们呢?没有一点心疼我这个老太太就不说了,还来我面前闹腾。
这样的日子我真是过够了,所以分家吧,分家了你们就消停了,各家管各家的事情吧。"
听到张氏这么说,两个当儿子的自然是羞愧的,便是翠花也知道,自己不对。
她受了委屈,第一时间就来找奶奶诉苦,希望她给自己撑腰。
但是她扪心自问,自己对奶奶,真是不如宁茉。
她比照着妹妹差的太远了。
而且,妹妹还给他们一人五千两,其实这五百两,真的,给她娘又如何呢。
她知道,跟着妹妹,自己不能吃亏,妹妹那样的人,不会亏待自己和宁松的。
所以,她何必闹腾呢?
就是因为觉得委屈,觉得当娘的太过分了。
再过分也是自己的娘,跟奶奶没什么关系。
但是她也清楚,自己轻易的不能给,这次给的痛快了,她下次就敢肆无忌惮。
这真是可悲,但是也是自己的亲娘,没有什么办法的。
所以翠花想了半天,心中就有了主意了。
而那边林有福和林有才正在赔礼道歉。都是他们没有管好媳妇和孩子,给老太太找麻烦了。
张氏心中清楚,他们为何这么不愿意。
当儿子的不愿意分家,那是真心实意的吗?
不,自己也是当过儿媳妇的,这点事情还弄不明白吗?
年轻的时候可能是真是不愿意分家,觉得自己没这个本事。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不愿意分家的,要么家里太穷了,要么家里太有钱了。
而他们家呢,不上不下的,他们不舍得,也是不知道家里多少家底...还有不舍得她这个会赚钱的老太太罢了。
"树大分枝,也是该分家了,我现在就你们两个儿子,跟你们分家了,我也省心。不过你们不要担忧,我会给你们将房子都盖起来的。
不过现在不行了,眼看着天冷了,不如明年吧,明年开春的。"
张氏这么说,王氏很是惊讶,这老太太要给他们盖房子!
这老太太到底是赚了多少钱啊,竟然有这个底气,要给他们盖房子?
王氏的心思一下子就活动了,自己有儿子有女儿,一个个的都能赚钱,她能有大把的银子在手里,这好似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是问题是,这分家了,老太太的东西就不归自己了啊。
这,以后还能要东西吗?
两个儿子又是一番闹腾,但是张氏好似下定了决心了。
她算是看明白了,儿子也不行啊,到时候再因为家产和自己闹腾起来?
那可不行!做人要有良心,自己那些赚的私房银子,那是要给宁茉准备的。她会给他们一部分,但是大头,她得给宁茉留着。
正是因为如此,她一定要分家,今天算是下定了决心了。
翠花一直看着,没有说话,翠花可以说是现在家中活的最通透的人。
她心中都清楚,没有宁茉,他们家的日子过不起来。
别说什么他们也出力气了。村子里有力气的人多了,看看谁家敢跟他们家一样有底气?
不过是因为大家都是亲戚,所以才这么照顾。
就比如她,一个女孩子,便是没白没黑的在地里干活,也不敢想一年给五百两,更不要说,妹妹准备再给自己五千两。
这等于是白给的银子,她不敢拿,觉得热的烧手啊。
所以翠花才觉得,五百两是自己的,那都心虚,更加不要说五千两。而这五百两,她也才会看得那么重要。
但是分家,她知道分家不好。
分家了,奶奶可能就不管他们了?而宁茉表妹,那是看着谁的面子照顾他们的,不言而喻。
所以翠花觉得自己犯错了,而且是犯了大错了。
"奶,孙女不想分家,我愿意将五百两拿出来二百两给我娘,您别生气,不分家了。"
听到这话,张氏倒是有点意外了,没想到啊,这孩子竟然能有这样的魄力。
哎,看来家里的孙子是指望不上了,没想到孙女倒是个越来越厉害的了。
"你那五百两,真是舍得拿出来两百两给你娘?"张氏觉得惊讶,便是自己,估计也心疼。
"我赚钱了,本该孝敬父母的,若是我娘好好的跟我说,我不会不给她的。但是我娘这个人,奶奶您也知道,她心中没成算,又容易贪心,我不敢养大了她的胃口。"
此前还感动的王氏听到这话,只想要打人。
真的,她想要打人,这丫头这是自己生的吗?这分明就是讨债的啊!
这样的话也亏得她敢说啊,真当自己要嫁人了,自己就没办法了。
张氏听到这话探口气,也是难为她了,这也怪自己当年给儿子定下了这么一个媳妇。
算了吧,和稀泥吧,这谁家能算的那么清楚呢?
若是翠花一文钱都不给爹娘,她觉得寒心,若是都给了她觉得傻,这给二百两,真是不少了。
"王氏。"
张氏喊了一声,王氏颤抖了一下,不知道为何,有点害怕。
"娘,您说,我听着呢。"
"不行,还是休了你吧。"
张氏这么说,王氏噗通一下就跪下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没事就要休了自己啊。她也快是上年纪的人了,怎么没事就要休了自己呢?
第六百二十五章 同行
王氏想不明白,其他人却是明白的。
林大山在心中冷哼一声,然后想着,该啊,闹腾吧,这么闹腾下去,鸡飞蛋打了吧?
"娘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您又要休了我?"王氏很震惊,她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呀?
"你做错了什么自己还不知道,竟然还来问我,可见就是个糊涂到底的。我真是后悔当年怎么就娶了...算了,说这些没用,你也听不懂。
我只告诉你一句话,你这样不慈不孝的东西,休了你也没人说闲话!
还有,休了你,孩子们照样能找到好的,你不用担心,没了你这个母亲之后,你的子女不好成家。
你也不用担心,老大这个年纪会找不到续弦的,我照样给他找好的。"
听到这话的时候,王氏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她心中想什么婆婆猜的一点都没错呢?
她听完说话仔细想想,顿时觉得婆婆这是坚定要休了自己了?
她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丈夫,就看到林有福整个人都不说话,好似很赞同的样子。
而张氏也看了一眼,然后问道:"老大你什么意思?"
"娘,我听您的,我不是想要找续弦,没那个必要,大郎马上就要成亲了,他定下的媳妇也是个好的,就让她管我们这一家吧。"
听到这话,王氏彻底安静,不敢闹腾了,
"婆婆,媳妇错了,您千万不要休了我。"
王氏这次真的害怕了,此前觉得自己还有些依仗,没想到自己的依仗根本就不管用,丈夫不体谅自己,儿女也没有一个求情的,心中虽然气愤,但是更多的是害怕。
"不要休了你,那好,我们分家。休了你和分家只能选一个,你自己选吧。"
王氏想不明白,为什么要让自己去选,她自然是选分家的呀,她总不能是想被休吧。
张氏看她那个样子,冷笑道:"我现在手中有二百两银子,其中五十两是我和你们父亲这么多年存下的家底。
而这剩下的一百五十两,便是你们几个这段时间存下的,一人一个月五两,一共是半年的。
这二百两,我都分给你们两房,一家一百两,也足够你们安置的了。
此外,来年开春我给你们盖房子,家里的地你们也是一家一半,我和你父亲一点也不要。"
听到这话,林有福和林有才赶忙拒绝。
怎么能不给父亲和母亲一点呢,他们不能当这样的儿孙啊。
然而张氏摆手,让他们听清楚了,之后继续说道:"你们不用管我,我手中有私房银子。这段时间,我帮着宁茉照看着地,得了不少的银子,远比你们赚的这仨瓜两枣多。
我本想着,若是你们孝顺,等到我不行的那一天,我的私房银子分你们一部分,让你们也能成为富户,小地主。
但是现在分家了,我的私房就不用添加在里面了,以后我想给谁就给谁了。
所以,王氏你自己选吧,到底是休了你,还是分家。
选了就不要后悔,未来你的子女因为你,得不到我这大笔的私房,你也不要埋怨谁。若是要埋怨,就让他们埋怨你吧。"
听完了这话,王氏彻底的瘫坐在了地上。
她没想到婆婆的媳妇这么厉害,她这是要逼死自己啊。
她肯定不能选被休回娘家,那她就没办法活了,几个嫂子能吃了自己。
但是若是分家,未来儿子,儿媳妇怎么可能不埋怨自己呢?这等于是让他们以后夹着尾巴做人啊。
她,她该怎么办?
张氏就是这个目的,分家是一定要分家的。她还要让王氏再也嘚瑟不起来。
她看的明白,这个王氏那不是个慈祥的,未来大郎媳妇估计得受气。
大郎的媳妇身份高,家中是知书识字的,虽然不是书香门第,但是家中很疼爱。而且,人家的家底也丰厚。
所以嫁过来是低嫁的,人家为什么选择他们家,不用问了吧。
而得到这么好的儿媳妇,王氏不知道感激宁茉,反而是埋怨,儿媳妇身份太高了,未来不好管!
管你个头啊!
就你这样不慈的,再给管的合离了。那她也不用指望着曾孙子读书,出人头地了。
所以这个苗头,现在就得掐死!不仅要掐死,还要不给她一点机会。
"娘,我不选!"
王氏这么哭求,但是张氏一点也不当一回事,她正在想,要不是为了几个孩子,这样的儿媳妇真是不能要了。
不行就让老大写一封休书放自己这里吧,为了以防万一。
等到自己要死了,这王氏若是还没活明白,这休书就给大郎吧。
毕竟是亲娘,要不要用,他自己看着办啊。
大郎是个好的,也是个靠谱的孩子,应该知道怎么做。
这么一会功夫,张氏就想明白了很多,她能为他们做的就这么多了,剩下的自己才不管了呢。
这一天天的,想要累死她是不是。有这个时间,去跟女儿聊天,看吃点春华做的好吃的多好啊。
张氏竟然十分的期待了,期待分家之后的日子。
而林大山虽然还是有点不舍孩子,但是到底还是同意了。他也觉得,分家了对自己和老太太好。
王氏哭了半个时辰,嗓子都哭的哑了,但是没人搭理他。
而最终王氏只能选择分家,不然被休吗?
但是一想到自己未来的日子,她就觉得自己这日子是没办法过了。
本来是想着要压着儿媳妇一头的,但是没想到,这儿媳妇还没过门呢,自己就有了这么大把柄,太丢人了。
"你们自己回去想一想吧,想要什么,能给你们的都给你们。明天早上,我们分家。"
听到这话,两个儿子低头沉默了。
母亲谁的对,这么闹腾下去,对谁都没好处,他们不指望着母亲的私房银子,大男人的,他们自己能赚钱吃饱饭。
他们早就知道,自己能过上如今的日子,那也是因为宁茉,若不是宁家,他们算什么呢?
所以从不敢想的太多,要的太多,他们就想要过上吃饱喝足的日子。
现在他们有工钱,还有点家底,加上母亲给的,再买上点地,那就更好了。
这人要是踏踏实实的,就不会想那么多了。
他们现在想的是,该怎么对母亲好,该怎么孝敬母亲。
他们两人都没说话,自己回去了。
不同的是,林有福根本就不理会王氏,哭就哭去吧,他就当没听到。
而林有才回去之后,就跟自己的媳妇好好的商量了一下该怎么分家的事情。
第六百二十六章 公平
宁茉听到消息的时候也十分的意外,外祖母让他们去分家?
那老太太一天到晚的主意真大啊,竟然要分家,这个事情也能下定决心吗?
"那个,大郎哥,你确定啊?"宁茉这么问,大郎点头,十分的确定。
奶奶真是下定决心了,这次肯定是要分家了。
但是他不好意思说,为何要分家?都是因为自己的母亲作闹的。
宁茉看了林姨娘一眼,这个时候他们是得过去。
不管是老太太想要做什么,他们都得过去给老太太撑腰啊。
他们若是不管,那老太太该多伤心呢。
所以,宁茉是第一个到的,到了之后看了看屋子里的人,她笑了,直接到了张氏的身边说道:"怎么突然就说要分家呢?这是谁气到您了。"
听到这话,张氏真是感动。看看这不是自己带大的孩子,但是一门心思的向着自己。
进来了先问问自己受委屈了吗?她倒是没受委屈,她就是觉得累了。
"没事,我就是累了,不想管事了。人年纪大了,精神就不好,我最近晚上总是休息不好,前面多少年的事情都能想起来。
我就觉得,分家吧,不跟着她们费心思了,我这一天到晚的赚钱还忙不过来呢,实在是没精神跟他们计较这些事情。"
听到张氏这么说,宁茉点点头,不管如何,只要是老太太自己想要分家就行。
她就担心一件事情,那就是老太太自己受委屈了但是不说,没有受委屈,那就自己自由发挥吧。
她是知道的,老太太手里有钱,现在又有自己撑腰,硬气呢。
而**长自然是作为见证来了,不仅是自己来了,那两个儿媳妇的娘家也是来人了。
他们此刻都坐着,脸色倒是没什么不好的。
主要是他们也知道,现在林家当家的人是谁。那就是张氏,张氏既然想要分家,那么他们就不能闹腾。
此外,他们也听说了,这次分家他们能分到不少东西。
一共就两个儿子,自然是没什么说道的,不是那些兄弟多的人家,分到的东西肯定不少。
此外,他们可是知道的,女婿们和女儿们的工钱那都是宁家给的。
真的给张氏惹呼伤心了,人家能给你工钱断了你信不信吧。
这什么都没有工钱重要啊,一个月的工钱,赶上他们种地一年的收成了。
据说是最近又给涨工钱了?这样好的活,真是没地方找去。
所以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自然是要看的长远一点。
再说了,女人啊,哪个不盼着分家啊。
现在张氏还活着呢,就给他们孩子分家,那真是不错了,他们也觉得高兴。自己赚钱自己花,未来想要怎么过日子也听自己的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张氏到底是有多少私房,若是知道了,估计哭着喊着也不会分家的。
而**长倒是有些遗憾的看着林家两个兄弟,说实话啊,他觉得这家和万事兴啊,他们到底明白不明白,有这样的一个娘,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的?
但是他不好多说什么,尤其是宁茉都已经表示了支持了,他就更加不好说什么了。
"你们真是决定了?若是没想好,那就再想想吧。"
**长这么提醒了,但是林有福和林有才看着张氏,看到没有这个家里还是张氏当家的。
"我想好了,分家又不是不要儿子了,未来他们还是我儿子,我还是他们娘,怕什么的。"
听到这话,宁茉笑了,看到没有,这么着急分家的老太太,肯定是有问题的。
只是不知道,这个老太太打的什么主意。这是谁惹她了?让她给想明白了?
其实吧,若是放在现代,早就分家了,儿子结婚估计就分了,这是古代,百善孝为先,所以,不好多说什么的。
"既然是娘的想法,我同意。"林有福这么说,他没资格拒绝。
这最让人讨厌的就是自己媳妇,若不是王氏,今天亲娘也不能分家。
等着吧,分了家就休妻!他真是受够了。
而二弟他们呢,都是给自己连累了!他想想都觉得愧疚,倒是二弟两口子,并没有怪罪自己的意思,让他更加觉得过意不去了。
"那您说说,这个家想要怎么分?"
**长这么问,大家都看着张氏,张氏低头说得到:"我手中有二百两银子,给他们兄弟一人一百两。
此外,过了年吧,开春了我出钱给他们盖房子,一家一个院子。到时候还得麻烦里长您,我们需要土地。"
听到这话,**长点头。
他倒是真没想到,张氏这么坚决,而且他知道张氏手里用银子,不少的银子。
只是没想到,竟然真的不给儿子们。
一家一百两,这等于是给撵出去了吧?
但是他什么都没说,总觉得张氏是有自己的考虑的,至于为何这样做,他也想不明白。
真是郁闷,他反而想不明白一个妇人的想法了。
"娘,不能这么分,这二百两怎么也得给您和我爹留下一份!就分成三份吧!再说了,我们这段时间都存下银子了,手里有银子。"
林有才这么说,让王氏没想到。这二叔是不是傻啊,给银子你不要!
那老太太手中能够没银子吗?那老太太身边可是有不少的好东西,这首饰之类的就不下百两的。
她还有皮毛衣服,还有那个大姑子和宁茉没事给的银子,怎么都比他们的多。
但是她不想一下,老太太便是有再多的东西,那也是宁茉给的,她没有出一文钱。现在却是在算计这些,甚至想着,这些东西等到老太太没了,怎么也得有他们大房一份吧。
所以,到了此刻,王氏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还想要拱火。
但是想着,现在自己情况实在是不好,所以不敢说什么了,只是在心中这么想想。
但是她完全没想到,不仅是林有才这么觉得,那林有福也是这么想的。
"是啊娘,您得留下一份。"林有福这么说,说的话跟林有才是一样的。
这倒是让**长满意了一些,至少这两个孩子还是孝顺的,他们知道自己的爹娘不容易,分家的时候还惦记家里的。
"嗯,按着习俗,的确是该留下一部分的。"
听到**长这么说,林大山看了一眼张氏,他也觉得该留下一点。
但是老婆子既然能说出来,来年给他们盖房子的话,他们应该是不差钱的吧?
第六百二十七章 惊喜
林大山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不敢说话啊。
他知道,越是这种重要的时候,自己越是不能说话。
为什么呢?多说多错,他不如就听媳妇的,那媳妇说的一次都没错过。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我手中有私房银子,这钱我就不要了。不仅如此,未来年年节节的礼,还有养老银子我也不要了,自己能养活自己,何必要他们呢?
他们能过得好那就比什么都强,我这个当娘的也没给他们什么好东西,正经是有些对不起他们哥俩的。"
听到这话的时候,两个兄弟忍不住的掉眼泪,他们知道家中艰难,从来不敢埋怨。
这么多年父亲母亲也不容易,或许以前还不能理解,自从自己当了父母之后,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所以,兄弟两个并不埋怨,他们甚至觉得很庆幸,有张氏这样的母亲是他们的福气。
"娘,我们觉得挺好的,您做的挺好的。"
听到兄弟两个这么说,张氏的心才觉得宽慰一些。
说到底分家还是有些不好的,若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未来不要打闹的更加厉害,她也不会这么着急分家。
不过张氏并不后悔,既然做了决定,就没有什么好后悔的,这总归是为了大局考虑。
"不用再劝了,这银子给你们了,那十几亩的地也给你们了,我和你爹都老了,也种不动了。"
听到这话,兄弟两人倒是点头了,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要求。
"娘,一年10两银子,不管您差不差钱儿?那都是我们的心意,如果这钱您不要,我们就不分家!"
林有才这么说的时候,林有福也点点头,他觉得自己嘴可笨了,这话本来也是他想说的,怎么每次都被弟弟抢先了呢?
王氏看了看弟媳妇,看她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她心中十分着急。
这一年十两银子就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的工钱,这可真不少了,关键是老太太不差钱儿啊。
她想要反对,但是被自己亲娘狠狠的掐了一把,自然不敢说什么。
她也知道自己今天惹祸了,所以不敢多说什么,这个事情还得等以后再说。
张氏想了半天,这才答应了,不过还是让人赶忙写了文书,然后将两百两银子拿了出来,又将地契拿出来,让他们兄弟分吧。
说实话,林大山还是觉得有点心疼的,银子就算了,可是地契真是过了一辈子了,没想到最后给了孩子们。
不过他还是相信张氏,他知道,张氏不可能委屈他的。
很快,家产就分完了,锅碗瓢盆什么的就不分了,自家都是有的。
"我知道你们自己存了私房银子,凑在一起一家也该有两百两了。不过,我既然答应了你吧,那一定会给你们盖房子的。
只不过,我开春肯定很忙,所以银子我出,房子你们就自己盖吧,地方也可以自己选。"
张氏这是完全要放开的意思了,地方都让他们自己选了。
张氏这么说着,两兄弟看看彼此,地方自己选的意思是,不一定要在老宅子边上?
不过话说回来,老宅子这边的确是没地方了,他们希望能够靠近制药坊,那样方便一些。
很快的,张氏到了屋子里面,然后又拿出来200两的银票。
就是**长看了都点点头,为什么呢?
因为村子里的老太太们,她们都相信一个道理,那就是银子更有安全感。
同样是200两,他们宁可将银子藏在屋子里,也绝对不愿意将它换成银票带着的。
"这是二百两,给你们盖房子用。不过话说在前面,我这私房就给了你们大半儿了,以后,你们就别指望着我这里出银子了。
等到大郎成亲,翠花出嫁,我还是会给孙子们表示一下的,但是多少就是那么个意思。
一人十两,未来都是这个标准,没偏没向,大家也觉得心中舒坦。"
孙子们成亲给十两,这已经是很不少了,这放在哪里都没话说。
张氏两位亲家心中十分的佩服,这老太太分家,的确是大气。
银子一点都不要,地也全分给孩子了,还给盖房子的银子,成亲的银子,这已经是十分难得。
只能说,张氏家底儿就是厚,绝大多数的人真给不出来这么多的。
林大山看了看,并没有说什么,他曾经无意间,看过张氏手中有两张宅子的地契和房契,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是也能看明白,那是县城的房子。
所以说,老婆子并没有将真正的家底儿交出去,她还是要看孩子们的表现的。
不过,他我想插手这些事情,他都顺着媳妇的心意,媳妇高兴就好了。
宁茉也看明白了,真正的家底儿,外祖母一点儿都没动,就是想要看看舅舅们的表现再说吧。
这老太太真是聪明,自己不用担心了。
翠花心中也有些惆怅,她知道奶奶手中银子远不止如此,要不然也不能给他们一千两当工钱。
大家都以为是宁茉给的,但是实际上就是奶奶给的,这老太太手里有大把的银钱的。
但是这话她不会说,别说她是个孙女,就是个孙子也不会说。
她觉得那钱就是奶奶自己的私房,自己赚来的凭什么不能当私房?
她十分支持这样的做法,若是她老了,也会这么做的。
将银子放在自己手里面,孩子如果真有什么难关了,那还能帮帮忙。
其实她也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想法她不会告诉别人的。
"除了给你们的这些东西,你们应该知道,我处理其他的东西,基本上都是谁买来的?
我今天在这里把话说清楚了,等我死了之后,我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你们不许有意见。
属于你们的部分,今天分家的时候就分清楚了!里长,一会麻烦把这句话也写下来。"
张氏这么说,**长只能点头答应,他只是个见证人而已。
听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老太太真是嫌弃他们了,未来私房给谁还不一定呢。
但是做人不能太贪心了,两个亲家都觉得,这分家大房和二房已经占了大便宜,不能继续不知足了。
"这是自然,您是长辈,咱们当长辈的那点私房,自然是想给谁就给谁的。"
二儿媳妇娘家母亲这么说道,她十分赞同张氏的做法,自己以后分家也要如此。
而王婆子也是没办法,只能赞同。
明明知道自家女儿不受待见,也还是要赞成,因为张氏占着道理,又做得大方,他们到哪里都说不出话来。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满
张氏笑了,心中知道,他们答应的这么痛快那是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若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手中有将近两万两的银子,他们还能这么淡定吗?
私房银子?私房银子也能让你变成大家的。
哭呢,闹呢,都会这么做的。
所以外孙女说的那话十分的有道理,不要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最经受不起考验的。
这也让张氏明白一个道理,银子放在自己手里最放心。
她现在就是这个想法,儿孙若是争气,哪怕是不听话呢,只要不是长歪了,最后都得给他们留下一部分的。
但是,她以后赚钱,大头肯定是宁茉的,这谁也别不服气。
这么想着,张氏看了看宁茉,若不是这个丫头,他们想要分家得到两百两,还有那么多东西,做梦!
"好了,就这么写吧,大家没意见就写下名字按下手印吧。"
张氏这么说完了,两个儿子却是一个都不动弹,他们觉得不舍得。
虽然是树大分枝,自己也是快要当爷爷的人了,但是还是觉得不舍得。
而张氏就没那么多感慨了,分家了就不是自己的儿子呢?
不能,所以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就是自己不用费心跟他们生气了。
她看了一眼林大山,林大山可是一点也不含糊,直接就写了自己的名字。
而后,便是两个儿子,他们看当爹的都这么痛快,自己不痛快,好似要占老两口的便宜一样的。
"好了,就这样吧,亲家们也辛苦了,中午就还是在主屋吃饭吧。大家一起热闹的吃一顿饭。"
张氏这么说,两个亲家更是没话说了,人家张氏真是够意思了,还请他们吃分家饭呢。
那有的人家,上午分家了,中午就要分开,生怕是谁吃亏了,谁占便宜了,那简直了。
而这个时候,大家本来高高兴兴的,那地眼看着也要分开了,那红薯也是分成了两份,还有那粮食,也可以给各家放在屋子里了。
眼看着自己女儿当家作主了,两个当娘的自然是高兴的。
但是没想到,这个时候出了问题了。林有福突然就跪下了。
这可给大家吓了一跳,怎么回事,才分家,你这是闹得哪一出啊?
翠花觉得头疼,她有预感,要出事。
她想要现在就去找宁松商量一下,但是看看亲爹,不能走,现在走了,亲爹不知道要做什么呢。
所以她只能看着林有福,希望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因为她从林有福的眼中看到了坚决,这才是让她害怕的地方。
"娘,儿子不孝,儿子想要休妻。"
张氏:...
我是不是才说过,你们这些事不要拿来烦心了。
她才想要将两个女儿带到屋子里去,说点知心话,同时一人给一百两。
别说这个当娘的不公平,几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只是她们是女儿,怎么说分家的时候都不能给他们。
但是自己的体己银子,那是能给他们的。
还要安慰一下老头子,不用怕,他们有养老钱的。
但是谁能想到,这个时候,他竟然要休妻。
张氏真是深吸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自己慈母的心肠,想着,当年小时候看起来挺机灵的孩子,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呢?
果然,小时候不能怀着太大的期待,不然容易失望。
而宁茉看着这一幕,再看看翠花,知道她最不好受。
今天到底是因为什么?她大概也知道了,都是因为翠花表姐的工钱。
这王氏贪心了,又想要银子了,让女儿一文钱不带的出嫁?这真是当娘的?
但是现在要休妻?休了王氏?那翠花会怎么想?
她会觉得是自己搅合的家里不能安生,她让父亲休了母亲...这么一想,心中肯定不好受。
这林有福也是的,挺大个人了,怎么就不知道考虑周全呢?
她看了一眼林姨娘,发现亲娘也挺着急的,看那样子是想要说两句的。
但是宁茉抓了一下林姨娘的手,现在说什么都不好,那是休妻,一个妹妹不好说话的。
他们说的对了或者是错了,那未来都是落人埋怨的事情。
林姨娘看着女儿,自己也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只能叹了口气,看看母亲怎么说。
说到底,这里真正当家的就一个人,那就是自己的母亲。
张氏看着林有福,看着长子的样子,知道他这是下定了决心了。
"你想好了?"
张氏这么问,林有福点点头,然后说道:"王氏屡教不改,娘,教不会了。"
听到这话,张氏还没说什么呢,就看到王氏猛的一下子扑了上来。
"林有福,我为你生儿育女啊!我为了你这么多年过的什么日子啊!你怎么敢休了我!"
一边这么说着,一边往林有福的脸上去抓。
这下子,让在场的人都不知该说点什么了。
按着道理说,女子是应该能体谅女子的,这老二媳妇和娘家的人也该感同身受,毕竟都是人家的儿媳妇。
但是现在看着王氏,不知道为何,竟然同情不起来。
毕竟,关于王氏的传闻太多了,她的做事风格也是早有耳闻,现在看了,名不虚传。
这样的虎婆娘,到了这个时候不哭求一下,示弱可怜,竟然主动动手要打起来,这可是让婆家人将所剩不多的感情要全部消耗掉啊。
宁茉也是看着叹气,这个时候,谁去拉架?
竟然一个都没有,除了翠花和大郎,剩下的孩子们也没资格进来,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个时候,林有福也不说话,好似还是心中有愧,但是却不再多说了。
他是下定了决心,怎么都不会改变主意了。
"住手!不许打了!"
王婆子捂着心口这么喊着,看着自己的女儿这个后悔啊。
她是后悔自己将女儿给养成了这么嚣张跋扈的样子,若不是张氏手段够,根本就压制不住。
但是女儿再不好,那也是亲生的,她这个当娘的不为她考虑,谁会为了她考虑呢?
现在闹腾有用吗?他们没有人家有钱,就是打架...看看宁茉,村子里士兵都是人家指挥的。
所以,闹腾没用,只能是服软。
这个时候王婆子脸面也不要了,而是一把抓着王氏,狠狠的给了一巴掌。
第六百二十九章 决心
就是这一巴掌,就给王氏彻底的打懵了。
这么打自己呢?分明是林有福的错,他敢不要自己了!
若是放在以前,他敢吗?这么多年自己都是这样的,怎么以前能忍着,现在就不成了呢?
所以说,王氏很不服气。
可是亲娘打的她能怎么样呢?所以,王氏只能捂着脸,委屈的看着王婆子。
"娘,您怎么能打我?我没做错啥,是他林有福要休妻啊!"
王氏说完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坐在地上哭,让人看不下去。
但是王婆子没有一点心软,她知道自己再心软下去,那这女儿就真是完了。
这个时候,只能是服软了。
她也明白,人家林家,他们也招惹不起了。
而自家的女儿若不是做的太过分了,那林有福也不能休妻。
那是个老实人,也是老实了一辈子了。除了有点太听张氏的话,基本没有缺点,对媳妇也是不错的。
最近要闹着休妻,也是因为女儿闹腾的不成样子了。
"闭嘴!再敢哭一声,我现在和你爹扭头就走,不管你了!"
王婆子这么说,王氏的嗓子就好似被人给捏着了,没有了声音。
而翠花上前想要将亲娘给搀扶起来,却被王氏一把推开了,还扭头斜眼看着女儿。
这给王婆子气的,心更难受了。
她刚才悄悄的问了,为什么突然要分家?女儿支支吾吾的说了,她气的难受。
翠花那不是亲闺女啊,就算是在乎两个儿子,也不能这么对女儿啊。
要知道,人家翠花是嫁给了宁家,高攀了啊!以后那大郎和五郎的前途,弄不好都在翠花身上呢。
不说多给点,做点暖人心的事,竟然还想要将女儿的工钱全部给扣下,怎么那么黑的心!
啪的一巴掌,又是王婆子扇了王氏。
这给张氏看的很是解气,别的不说,她很少跟儿媳妇动手的。
她知道自己是做婆婆的,不是亲娘,动手不占理。
她也不是那样的不讲道理的婆婆,她没这个爱好。
但是问题是,王氏,真的是说不通啊。
"娘,您干嘛啊,我又咋了?"
"咋了!翠花要扶着你,你干嘛的啊!那不是你亲生的,你怎么不知道疼啊!
我当年要是不疼你,你出嫁我能给你十两银子的嫁妆吗!弄的你嫂子们现在都对我不服气,就因为你这个蠢货!"
听到这些,王氏嘴巴干巴巴的,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她也知道,当年娘对自己不错,但是,她也觉得,女儿最后还是别人家的,疼了也没用。
宁茉笑了,低头赶忙掩饰起来,别让人看到了不好。
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到了一个词,双标。
王氏她这样的就是典型的双标,自己当女儿,娘家必须要重视,必须要给撑腰。可是到了自己的女儿,那就不值钱了,她就可以不管不问了。
这么一想,这人三观有问题啊。
看王婆子,也不是那样的人啊,怎么王氏成了这个样子了。
宁茉看到王婆子突然就哭了,然后抓着张氏的手说道:"亲家,我对不住你啊。"
张氏叹了口气,不是同情王氏,若是说同情,她还真没有资格。
毕竟,她的小女儿也是合离回来的,这有什么资格同情人家呢。
不过是知道,王婆子是个厉害的,大儿子真是想要休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啊。
"别这么说,她没学好,也不是你的错。"
张氏这么说,就是说王氏是真的不好,不管是做女儿,还是做儿媳妇,还是做人家亲娘,都不行,没做好,没学好啊。
听到这个话,王婆子倒是没多想,而是十分诚恳的说道:"虽然这话不该我说,但是这都怪我那过世的老婆婆。
为人又蠢又狠,当年为了让我照顾几个儿子,这个女儿非得要她来养着!
你若是养着,你倒是好好的养啊,结果呢?不给吃的不给喝的,还教会了撒泼耍赖的这一套。
可是我能怎么样呢?当初若是不听话,就要卖了她。
我只能偷偷的将自己的口粮藏起来给她吃,让她不要被饿死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王氏很是惊讶,事情是这样的吗?
当年奶奶对自己那么不好吗?她觉得还行呢。
当年奶奶没少说她娘坏话,她娘却不多说什么,她还以为...现在想来,应该是故意的。
她真有点后悔了,她没想到,自己小时候那么惨。这都是因为自己是个女孩?
这么想着,看着翠花,好似她对女儿也不好。
"亲家,我后来惯着她,也是觉得对不起她,没想到成了这个样子,这都是我的错啊。"
王婆子这么说,张氏能说什么呢。
都是当娘的,她能明白那个心情,当初她也觉得对不起老大。
"既然你这么说了,那么我也跟你说点我的心里话。
你也知道,当初我们林家是外来户,村子里排挤我们,井水都不让我们吃,寒冬腊月的还去河里打水喝。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要想在这里立足,最快的办法就是跟王家联姻。但是我这女儿你也知道,我是不舍得的,所以最后只能是老大,他娶个王家媳妇,最合适。"
听到这话,**长有些抬不起头来。
他当初也是糊涂啊,怎么能欺负人家呢?
看看现在,人家这是以德报怨啊,对他们真是不错了。
这么一想,觉得十分的愧疚,更是不敢说话了。
"当初愿意和我家结亲的人不多,我说实话,你这女儿我当初没看上。但是没办法啊,我们得在这里扎根啊。
所以,即便是不满意,我也点头了。这么多年,我也没有亏待她。
作为婆婆,我没苛待她,没有不给她吃饱穿暖。即便是偏心自己的女儿,也不曾对她不好,我觉得我仁至义尽了。
都是当娘的,你为你的女儿考虑,我也为了我的儿子心疼。老大是个憨厚人,若不是忍不下去了,也不会休妻的。"
听到这里,王婆子动动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说你不能过河拆桥?人家说了,自己也是心疼儿子,老大要休妻,她不忍心不同意啊。
她看看林有福,也知道这女婿人不错,但是这样的人,一旦下定了决心,那也不好扭转啊。
张氏看看王氏,又看看林有福,心中也很无奈,按她说,她也不想他们分开。
不是为了别的,王氏虽然蠢笨,但是不歹毒,好歹是亲娘啊。
第六百三十章 休书
王氏看着张氏,她知道,林有福不能劝了,劝不动的。
而张氏能当家作主,所以才只能再次求情道:"亲家你放心,不管怎样,我这次一定好好的管她。
若是还管不明白,我自己都不能让她回来了。
我一定让她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呢,让她明白,现在过得是什么好日子。"
听到王氏这么说,张氏其实是满意的,然后看着林有福问道:"有福,你觉得呢?"
林有福委屈的看着亲娘,而后道:"娘,我不是为了自己,我就是为了孩子们。你看看翠花,多好的孩子啊。
当初她娘有病了,那是她求了茉儿救的她娘。
她还陪着,一直安慰着她娘,那个时候王氏跟我说,她愧对闺女。
可是没过多久,就忘记了。就惦记着人家的银子了?
我看她就是贪心,贪心到没了良心了!"
王氏听了这话很是惭愧,当初她们娘俩一起生病,她就觉得女儿真好,以后要好好的对她。但是那是几百两啊,她实在是想要给儿子们留下。
"我那是为了大郎啊,我想要让他们过的不那么苦,别跟我们一样,吃不饱饭。"
王氏这么辩解,林有福冷哼一声说道:"孩子过得不好,那是我们自己没本事,当爹娘的没出息。
那翠花该养活她哥哥啊!你脸皮可是够厚的!
再说了,别拿着大郎当借口,大郎现在一个月十几两,他是个有志气的!
你就是想要给自己存养老钱,这才没皮没脸的要女儿的工钱。
你到了这个时候,还不说实话!你的心呢,让狗给吃了!"
王氏听到这话,臊得脸皮发红,然后闭着眼说道:"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知道她马上就出嫁了,未来赚钱那也是给宁家的。
谁听说过,出嫁的女儿工钱还给娘家的啊!
未来她赚再多的钱跟我们也没关系,一年给个几两孝敬那就不得了了。
我就是想着,这次要一些,未来我们也有个养老钱。
我不多要,一百两就行。我没想要都要过来。"
听到王氏这个话,大家也很无奈,这是怎么想的呢?你就是不要,你女儿还能不给你点啊。那是亲的,你得对她多不好,她才一文钱不给你留下啊。
"你个糊涂蛋!"
王婆子真不想管了,怎么有这么蠢的蠢货呢!
她算计自己女儿可厉害了,有本事算计外人啊。
小心眼太多,又太蠢,这样的孩子,怎么就是自己的女儿呢?
"那翠花也是他们的孩子,怎么能忍心呢。她给是她的心意,不给你也不能要!
再说了翠花孝顺,要主动给两百两,给哥哥弟弟娶媳妇用,这样好的孩子,你还不知足!
眼看着大郎成亲了,大郎媳妇家有钱,陪嫁少不了。
我不能将你留下来,未来盯着儿媳妇的嫁妆,闹得他们夫妻不和。"
听到林有福这么说,张氏倒是很意外。
自己这个儿子,从来不是个聪明的,真没想到,现在竟然学聪明了。
这是在制药坊锻炼出来了?那可不错,未来自己能放心了。
老二心眼多,媳妇又听话,她根本就不用惦记,人家自己能将日子过好了,说到底,她还是惦记着老大家啊。
"我不会的。"
王氏这么说,但是没什么底气的样子。
她会不会的,自己心里清楚,正是因为心里清楚,才不敢大声的反驳。
张氏听了一会,而后问道:"那你的意思呢?"
"我要休妻。"
还是那句话,宁茉知道了,这是下定了决心了。
张氏叹了口气说道:"要休妻可以,但是不能直接休妻!"
张氏这么说,让王家人的心情起起落落的,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了。
那心情就是一个词,七上八下的。
"娘,您是什么意思?"林有福问道。
"我问你,你现在休妻有没有想过,翠花怎么想?她会不会觉得是因为自己,让你们夫妻分离的?她会不会觉得,就是因为自己的错,让她母亲被休了?"
听到张氏这么问,林有福看着翠花,飞速的摇头,不是孩子的错。
但是翠花哭了,哭着跪了下来,一脸的后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想委屈了爹,也不想让娘被休。她心中清楚,娘若是被休了,那在王家肯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的。
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左右为难。
"再说了,大郎眼看着娶媳妇了,你让新娘子给谁敬茶?这个时候不能出这样的事!"
张氏这么说着,大郎也跪下了,而后道:"祖母,我不要妹妹的工钱,我自己能赚钱。"
听到这话,张氏心中舒服了点,这是个好孩子。
难得的是,大房的孩子自己看管着,都没有长歪,除了最小的那个,都不像王氏。
"娘,我..."
林有福是有苦难言,但是为了儿女,他好似真是不能这么做。
"老大,为了孩子委屈你了,当年为了家里委屈你,现在为了孩子们委屈你,我也觉得不忍心。
这样吧,休书你写下来,交给我保管,若是王氏还是这个样子,那就将休书给她吧!"
张氏这么说,王婆子便知道这一招的厉害。
张氏对王氏,那是没什么同情心的,不是夫妻,不是血脉亲人,也就是说,只要王氏不听话,或者做的过分了,那么,就能休了。
"亲家,王氏你带回去吧,好好管教,什么时候大郎成亲,什么时候回来。"
听到这话王婆子还想要挣扎一下,但是看看女儿和女婿的样子,也知道,这次若是不管好,那么未来就是个巨大的祸患。
"好,我一定好好的管教!"
王婆子同意了,但是王氏不愿意啊,可是张氏也厉害,只是一句话,就让王氏听话了。
"王氏,不要忘记了,到底是谁将病带到村子里的,若是我林家不拦着,村民们会怪罪谁?
我给你脸面了,你要不要的,自己看着办吧!别逼我,让你在村子里过不下去!"
只是这么一句话,王氏彻底的老实了。她心中清楚,正是因为自己,村子里的人才会染病。若是让村子里人知道了,村子里自己就待不下去了。
她是真的怕了,此前从不知道感觉宁茉,现在却突然明白了。
若不是宁茉,若不是林家,她早就被撵出去,自生自灭了。
王婆子也飞速的站了起来,大声的保证,这次一定给管好了。
宁茉看着王氏,估计这下子没什么好日子过了,那王家的几个嫂子,也都是厉害的人呢。
第六百三十一章 照顾
她是真的怕了,此前从不知道感激宁茉,现在却突然明白了。
若不是宁茉,若不是林家,她早就被撵出去,自生自灭了。
王婆子也飞速的站了起来,大声的保证,这次一定给管好了。
宁茉看着王氏,估计这下子没什么好日子过了,那王家的几个嫂子,也都是厉害的人呢。
林有福倒是没有什么不舍的意思,直接就写下了休书,看着休书,王氏的心很复杂。
不是说多难过,她对林有福的感情也没那么深,
但是她却觉得害怕了,而且是十分的害怕。
到了此刻才想起来,家中的哥哥们的工钱也是宁家给的,自己被扫地出门,那么哥哥们呢?
"林有福,你真的休了我!"
王氏这么说着哭了起来,但是说实话,哭的太难看了。
人家女子哭泣的时候是小声的委屈的哭泣,她哭起来,如猛虎一般,声音很大,估计周边几户人家都听到了。
但是他们倒是没人敢上门看热闹,看着林家大门紧闭就知道,人家是不想让人知道的。
所以大家也没上门,就是隔壁邻居在墙根下面,希望能够听到点只言片语的。
这人就这么奇怪,好奇心这东西很难管得着。
你说林家就是出了什么事情,其实跟他们也没有半点的关系。
但是就觉得吧,能够听到就觉得好似知道了不得了的秘密一样的。
以往听这些是为了跟人家瞎巴巴。现在可不敢了,这林家人气高,人品好,这村子里面还真没有几个人跟他们家的关系不好。
如此的情况下,若是说了林家的坏话,估计都得被大家排挤,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就属于纯粹的好奇外加过瘾。
这是能耐的人家,你知道他们家的秘密,就有一种很骄傲的感觉。
但是可惜了,什么都没听到啊,大概就知道,老大媳妇又闹事了。
话说,王氏真是不行啊。
以前林家穷的时候就嫌弃这个嫌弃那个,甚至都看不上林有福,也就张氏又手段能够将她给压制着。
可是现在人家林家可不是这个情况了,改门换庭了,怎么还敢这样呢?
反正若是自己家的媳妇这样,那早就给休了。
这隔壁的婆子猜测的还真没错,这王氏现在可不是被休了嘛。
只不过这休书放在了张氏手中,暂时没给她而已。
"老大媳妇,你还要闹腾吗?"
张氏不轻不重的问了这么一句,王氏顿时就没了声响。
她不敢了,她不想回去娘家,上次回去,差点掉了一层皮。
而这一次,若是让嫂子们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她都知道自己日子不好过。
"娘,我错了,我以后都不闹腾了。"
王氏这么说,但是张氏没有心软。
这次若是能改好了,那未来对孩子们有好处,自己肯定比王氏走的早,不可能一辈子压制着她。
若是实在是改不好,那就算了吧,不能因为她一个人,让自己的儿孙都跟着受委屈。
她也不是小气的人,到时候会给王氏一笔银子,让她好好的改嫁吧。
这也是她想着,自己唯一能为王氏做的了。
拿定了主意,张氏看着王氏说道:"回去吧,好好的想想,未来该怎么过,若是能改好,那就还是我林家人。
若是实在不行,那也不强求了,你跟林家没缘分,好聚好散吧。"
听到婆婆这么说,这就意味着她再也不能拿着孩子拿捏林家了,她顿时觉得很惶恐。
翠花看着王氏,想要求情,但是还是忍下了。
为何?因为她嫁出去就算了,自己不会被娘管的太多,但是哥哥和弟弟们,爹和奶奶呢。
他们长期的跟娘在一起,他们过得也很累。
这么一想,翠花就歇了心思,然而还是不忍心,于是追了出去,抓着王氏的手。
"娘,好好的,我们等你回来。"
说完了放开她的手,王氏看着翠花,还是被王婆子给带走了。
王氏的手中攥着二两银子,她出门的时候,只带了两身衣服,一文钱都没带,没想到,却是翠花给了自己二两银子。
她顿时迷茫了,女儿对自己,原来这么好的吗?
自己可能真的错了。原来翠花才是最惦记自己的人。
翠花回到了屋子里,张氏也没说什么,而是对着徐家人笑眯眯的说道:"大家留下吃个饭吧。"
听到这话,做亲家的却不愿意留下了,真的,人家闹成了这个样子,他们不敢留下了。
这么一看,张氏真是不简单啊。
不过这老太太手中肯定不少银子,不然哪里这么大的底气呢?
"不了,家中还有一大家子的人等着我们呢。我们就先回去了,妮子你送送爹娘吧。"
徐家婆子这么说,徐氏这才站了起来,但是却不是真的走了,而是等着张氏的吩咐。
这个时候张氏点头说道:"等下给你爹娘带点红薯和猪肉回去,红薯别吃了,来年能种。
你告诉他们怎么种,回头种出来的红薯,送到咱们的粉丝作坊来,有多少收多少。"
张氏这么说,二儿媳妇徐氏十分的感觉,赶忙说道:"谢谢娘,我知道了。"
徐氏作为儿媳妇,自然是不敢将家中的红薯送回娘家的。
不过此前她想过这个问题,不多给,给带个几十斤,来年种点也行啊。这总比别人强多了,能早一年赚钱。
但是没想到,婆婆这么说了。尤其是在分家之后,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这下子好了,她准备给娘家带走两百斤,来年应该是够了。
这徐家人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等到了粉丝作坊的时候才惊讶了。
这真是假的,这红薯真的给他们?
"娘,这是我婆婆的心意,想要让你们明年能多赚点银子。您看这些红薯,一文钱两斤,一亩地也能赚五两银子。"
徐家人都愣了,真是假的?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他们是听说亲家发家了,但是那也只是听说了,直到今天人家几百两银子拿出来不费劲的时候,他们才真的意识到了。
只是还是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发达了。
"那,咱们是亲戚,不好意思要这个银子啊。你婆婆,不能对你有意见吧?"
听到这话,徐氏笑了,而且笑得十分的自信,他们觉得,眼前这徐氏,他们都快要不认识了。
第六百三十二章 亲人
"放心吧娘,我婆婆不是那样的人。既然给你们了,那就是真的这么想的。
而且来年,也肯定会收的,这个粉丝作坊,现在是我管着呢。"
听到这话,大家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了。
说到底,以己度人,他们觉得不能让儿媳妇当家。
便是徐家,那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也没有让儿媳妇当家的意思。
"这,你婆婆是咋想的?别回头要埋怨你吧?"
"娘您放心,我婆婆太忙了,她是没时间管着粉丝作坊。其实这也是我捡了便宜,大嫂这人...实在是撑不起来这一摊。
不仅是我,那制药坊那边做饭的事情,也是我小姑子管着的,这都是我婆婆大方,让我们出来赚工钱。"
听到这话徐家人都称赞,张氏真是个难得的好婆婆。那王氏怎么就不惜福呢?这谁嫁过来都是享福啊。
"那你可得好好的干啊,多赚钱,你们这日子才能过起来。"
徐氏笑了笑,她自然是要好好干的。
只是她没有说,张氏给她一成分红的许诺。虽然是好事,但是不什么事情都能跟娘家说的。
说到底,她要先顾着自己家里,等到赚钱了,给娘家补贴一点更好。很多时候,不说是为了避免出现矛盾。"
只能说,徐氏要比王氏聪明,知道怎么做才是真的照顾娘家。
而且她也不喜欢炫耀,所以无所谓娘家人怎么看她。
而此刻,张氏直接给了翠花五百两的银票,翠花也有点心虚了。
今天因为自己闹腾了这么一场,她觉得自己很是不孝。
因此跪着,跪在地上不要银票,只是哭泣。
张氏看她这个样子说道:"别哭了,不是你的错,你娘早晚要闹事。现在闹也好,总比你成亲或者你哥成亲的时候闹腾要好。
你也大了,眼看着都要成亲了,自己是该有自己的主意了。
不过你要记得,这里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你的娘家,成亲了不是就跟娘家断了关系,他们永远是你的亲人,也是你的靠山。"
听到这话,翠花有些羞愧。她知道最近自己变了很多。
因为跟宁松在一起,她觉得自己和林家的关系越来越远了,更是郁闷自己的母亲太过霸道,一点也不疼爱自己。
但是仔细想想,奶奶也好,爹也好,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亲事费心了。
奶奶若是不愿意,她和宁松不能在一起,她还带着他们一起赚钱。
她带宁松是应该的,这本就是宁家的事情,总不能让林家都管了,再说了,宁松年轻聪明有力气,作为帮手最好。
这是奶奶和宁茉表妹的意思,宁松就是大掌柜的,但是她不同。
她一个女子,本来是没机会的。
还是奶奶要带着自己?为何呢?她以前不明白,现在见识多了也就明白了,奶奶是为自己担心。
她怕宁松越走越高,眼界越来越宽,自己若是落后太多了,早晚是要被嫌弃的。
这一点,还是表妹告诉自己的。
她自然明白了老太太的苦心,自然是更加用心的学习了。
这一学习才知道,奶奶不是寻常老太太,她是很聪明很有能力的。
而她也觉得,自己和爹娘越来越说不到一起去了。
却忘记了,他们是自己的血脉亲人,他们是自己的依靠。
她只看到了不公平,娘的自私,却没想过,自己作为子女,也该孝敬一些,软和一些。
若是她早先能够态度软和一些,或许娘也不会太贪心,将她的工钱都给留下。
"奶,我知道了,我会改的。"
张氏笑眯眯的点头,看着翠花将二百两的银票给了林有福。
林有福不要,翠花就哭着跪下了,林有福只能收下了。
而他不准备将这个银子花在儿子们身上,儿子有他呢,不需要妹妹来养。
他是准备用这个银子给翠花办嫁妆,一定要办一份好好的嫁妆。
此外,人家宁家送来的,也给翠花带走。
不过在那之前,大朗的亲事得先办了。
没有道理,哥哥没成亲呢,这妹妹先成亲的。
只是可惜了,新房子没盖起来,不然,真的是要多气派就该办得多气派的。
不过对此,张氏是有些想法的,只是现在还没定下来,等到回头再说了。
等到林有福一家子出去了,张氏一下子就瘫坐在了炕上。
林姨娘看了,赶忙给她捶捶后腰,而老爷子林大山出去了,这时候,就让他们娘三个说说话吧。
"哎,看到没有,这一天到晚的,不够费心的。我为啥要分家?不想跟他们这么累了。"
林有杏听到这话笑了,娘现在是没将心思放在管家上啊,要不然,老太太还不舍得放手呢。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也好,免得将精神都浪费在这些家长里短上。
自从自己接手管着大食堂,她就有个感受。
自己以前真是白活了,每天就是受委屈,想着锅碗瓢盆那些事情,以至于浪费了不少时间。
有这个精神,好好转钱不好吗?
当然,这话她是不敢说的,毕竟不能戳了老母亲的心窝子。
"娘,您不用管这些的,儿孙自有儿孙福。"
林姨娘这么说,张氏忍不住的看她一眼,然后摇头叹气。
林姨娘愣了,这是什么意思?自己这话说错了?那可是古人说的呢?
"你啊,身在福中啊,你这样好命,女儿这么强悍能干的有几个?我告诉你们啊,这话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要是真不管,儿孙得成什么样啊。"
林姨娘:...那个,她好似被当成反面的例子了。
林有杏笑了,她很羡慕的看着姐姐,说实话,她也想要宁茉那样的女儿,真是太厉害了。
一个人,带动了一个家族,不仅是一个家族,连带着林家都跟着沾光,自己都跟着沾光。
"娘,我就是觉得,您不用都管着,太累了。"
张氏听到这话,又看了一眼自己女儿说道:"你啊,是太清闲了,看看茉儿给你安排的,吃穿住用,一样都不用费心,享福啊。
那多少有钱人家的老太太也没这个福气。那是因为他们虽然不差钱,但是他们查人啊。
没人给他们什么都安排好,什么事情都得自己拿主意,能不累吗?
更不要说我了,还没什么钱。"
听到这话,林姨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她求救的看着宁茉,给宁茉看笑了。
第六百三十三章 商量
看到林姨娘看自己的眼神,宁茉就想要笑,看到没有,这就是亲娘了。
那眼神中的意思是,我搞不定了,你给我解决了!
好,收到了,她来解决了。
毕竟今天自己也是涨了见识了,帮着解决也没什么难度了。
她心中清楚,为何外祖母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分家后遗症。
现在缓过劲来了,终于能够在女儿面前任性伤心了。
就好似心中不舒服,需要人哄着了。
"姥,你还没给我娘和我小姨私房银子呢。"
宁茉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忍得张氏看她,笑着说道:"你那么有钱,还让我给你娘私房银子?"
"嘿,那我有钱是我自己的,您给的是您给的,意义不一样。"
听到这话,张氏笑了,没错,意义不一样。
当初大女儿那是被抓走了,她想要给准备嫁妆都不行。而小女儿呢,自己倒是给准备了,但是也不多,毕竟家中就那个条件。
所以这次,一次的给补齐了。也算是让自己完成一个心愿。
张氏非常快速的从炕上爬起来,然后把被子挪开,那有个大箱子。
这箱子很大,有三把锁。
宁茉:...她要不然给弄个保险柜?
但是想想,老太太就这样,你弄个保险柜也没用,她估计不能用。
她猜猜,这大的面额的银票肯定不在这里,估计在地下埋着呢。
不然这屋子就这么多,能藏在哪里呢?
反正宁茉知道,就那么几个地方。
不过她倒是没找,因为没事,这村子里的人不敢偷盗,便是想要偷盗也不敢到林家。
为何?因为村子里是有士兵巡逻的,没人敢做这样的事情。
张氏很阔气的拿出来了六百两的银票。
这六百两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县城带着店面的宅子能买两套。
"这个给你们两个,一人三百两,这是我补给你们的嫁妆银子。"
林有杏愣了,竟然给他们这么多!
"娘,这也太多了,我不能要。"
林有杏不敢要,而张氏马上就不愿意了。
"给你就拿着!我能给你,就是不差这个钱。"
听到这话,林有杏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麻溜的跪下,哭着给张氏磕头。
"娘,女儿知道您疼我。"
这么说着又哭泣了起来,好似要将这些年的不如意,这些年受的委屈都给哭出来。
张氏也没说什么,只是抱着她让她哭了一会,直到她自己情绪释放完了,看着宁茉觉得不好意思。
宁茉淡定的坐着,嗯,就当我不存在就好了。
而林姨娘没这方面的苦恼,虽然也眼眶湿润了。但是她现在过得真的挺知足,挺幸福的,自然就没那么深的感受。
最后还是嬉皮笑脸的将这银子给拿着了,不过她不准备自己花了,毕竟她真是不差银子。
她准备给张氏买东西用,买头面,买翡翠的,让老太太打扮的精神点。
"不过现在有个问题,这大朗的婚期,咱们得提前啊。"
张氏这么说,宁茉大概是明白的,那就是翠花的婚事只等着宁家回消息了,等到宁家的消息回来,他们就得让大郎先成亲。
当哥哥的成亲了,妹妹才能出嫁。
这也是习俗,当然也能有特殊情况,但是最好还是按着顺序来的。
所以说,最近还是要将大朗的婚期给定下来。
"本来是定下的来年的六月,想着那个时候房子该改盖好了,也能搬家了。但是没想到,这时间都凑到了一起。
这样一来,就不能不着急了。
除了要去跟人家女方该日子,还有一点很要紧,这成亲的房子,该怎么办?"
听到这话,宁茉看看老太太,她知道外祖母心中肯定是有成算了,只是这事情还需要商量。
"姥,你是怎么想的?"
张氏想了想,然后告诉宁茉说道:"我在县城里买了两套房子,一套给你大舅家,一套给你二舅家的。"
宁茉:...没想到啊,你挺有理财的意识的啊。
"不过我不准备现在给他们,等到再过几年吧,他们若是要去县城了,那再给他们吧。
现在都在村子里住着,在城里有房子也没什么用处的。
但是大郎这次成亲,我就想着,要不然将那房子先给打扫出来,给大郎用?"
她这么说完了之后看着宁茉,宁茉不想管这个事情,毕竟是林家娶媳妇的事情,自己管的不好了,平白得罪了那个未来的大表嫂。
"您看着办呗,反正是您自己的房子。"
听到这话,张氏就知道,宁茉是不看好这个办法的。
她也知道这个办法是有弊端的,毕竟,她不给长子给长孙,那就是说不过去。
但是,人都是讲究个脸面的,她也想要长孙的婚事办得漂亮。
尤其是上次大郎还让人退亲了,这就更是如此了。
但是仔细的想想,还是不周到,却是想不明白,哪里不周到。
"茉儿啊,帮姥想一下,是不是不合适啊?"
宁茉看了看张氏,这才叹了口气说道:"若是大郎哥定亲的是个寻常的姑娘,不是城里姑娘,您还这么想吗?"
听到这话,张氏顿悟了。
是啊,自己干嘛这么做,还是生怕人家看不起他们啊。
但是,他们家就是这个样子,你越是上赶着,人家越是看不起你,这样的事她早就明白了。
再说了,当初是他们看上的大郎,若真是看大郎不错,那就不会因为他们家的条件有什么心事。
反正他们肯定尽心尽力的给办,也绝对对人家姑娘好,但是不能太特殊了,不能太上赶着了。
"我明白了,就在老宅吧。娶媳妇在老宅也是应当的,明年开春给他们盖房子,也不差这点时间。"
张氏这么说,林有杏看着宁茉,这外甥女是真的厉害。
娘是个特别固执的人,很少会改变主意的,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宁茉对张氏的影响力呢。
"我准备让你二舅一家搬到粉丝作坊去。将他们的屋子好好的清扫一下,让大朗成亲。
到底是咱们提前了日子,让人家受委屈了,所以,就当是补偿吧。
再说了,那个粉丝作坊是新盖的房子,又十分的宽敞,不委屈你二舅他们。"
这话宁茉赞同,那样一来,也是给新娘子足够的面子了。
若是如此还不愿意,或者是有什么想法的话,那么他们看上了大郎这个说法,就很值得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