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UU小说言情小说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TXT下载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章节列表全文阅读

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全文阅读

作者:阿茹     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txt下载     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最新章节 收藏本书

第942章利润分红

    被林薇这么一夸赞鼓励,三个孩子更加的有信心,等着他们毕业出来,也有更大的胆量去做一些事情。

    周末他们便去铺子那边守着了。

    周末人多,两个人忙不开,他们亲自过去帮忙,正好可以补上人手不足的情况。

    两天下来,三个孩子做了一个统计,周末两天利润额是一百块钱,比平时翻了一倍还多。

    这么算下来,这个铺子一个月差不多是能整挣个一千五块钱的。

    三个人平分的话,一人一个月也能落到五百块钱的收入。

    要知道他们这一个铺子开起来一共的本钱也才五百块钱。

    这钱也太好挣了一些,如果不是自己去干的话,谁能想到一个二三十平的铺子,一个月下来能够落到这么多的利润。

    因为挣了钱,拿了到第一个月的利润分红以后,三宝和王毛毛便拉着林薇出去买衣服。

    之前说好了的,等他们赚钱了就给林薇买衣服。

    不过暑假摆地摊挣到的钱都投入到了新开始的铺子当中,再加上一些预备的进货款,也就没有给林薇买。

    如今铺子经营起来,有了分红之后,当然得给林薇买衣服穿了。

    “娘,咱们去百货大楼,你看到什么喜欢的衣服就去买,多买几一套都没关系,我有钱,我给你付款。”三宝一副豪气冲天的样子。

    林薇笑着应了一声,“行,那娘就不客气了。”

    王毛毛也道,“干娘,除了衣服,这百货大楼里你看到啥喜欢的都可以买,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来付款。”

    林薇默默的享受着两个儿子的这一份孝顺。

    随后林薇挑了两身裙子,两件针织衫。

    再买了一双小皮鞋,一双回力鞋。

    钱是三宝和王毛毛凑在一块儿付的。

    他们倒是还想着让她多买一些,不过林薇不愿意再多买了。

    买这么多,就已经足够。

    心意尽到了就行,东西是多是少,是好是坏其实没那么重要的。

    王铁蛋这边,拿到了第一个月的利润分成,给林薇送了一条丝巾,一个手提包。

    另外王铁蛋还给家里人从百货大楼挑选了不少的礼物。

    父母,爷爷奶奶还有两个姐姐都是一人各挑了一身衣服,一双鞋子。

    再买了一些吃的喝的,营养品之类的。

    买好了,给家里人寄回去,随后提了一下自己在京都这边和三宝,王毛毛一起合伙儿开铺子的事情。

    他一个月分红有五百块钱,所以交代家里人不用太累着。

    钱他可以自己去挣,他们下乡下保重身体最重要。

    等他毕业了,有了工作了,就更不用愁着了。到时候他更能挣钱,养活家里。

    买完了东西,王铁蛋留了一点备用金,还剩下二百块钱,也一并给家里寄了回去。

    王家还是半个多月后才收到了王铁蛋寄回来的包裹的。

    看到王铁蛋寄了这么多的东西还有钱回来,王家人诧异了一瞬。

    看了王铁蛋的信以后,一家人才知道怎么回事。

    知道了真相以后,王铁蛋一家也是感慨不已。真没想到,他们家铁蛋竟然在京市开了个铺子。

第943章也有开铺子的想法

    这得多大的本事啊?

    他又没毕业,还在上学,竟然干出来了这么大的事。

    虽说和王毛毛还有三宝一起合伙儿的吧,但也还是厉害。

    毕竟这么年轻就能成功做生意,真是不得了的了。

    王铁蛋在信里面也说了,这铺子的生意非常的稳定,一个月三个人平均下来一人能分到五百块钱的利润。

    要知道,他们王家一大家子辛辛苦苦在家忙活,养鸡养鸭,刘春花还负责跑出去卖货,一个月下来才能挣个三四百。

    这么这对比,他们都不如王铁蛋挣的多。

    不过王铁蛋挣得多,他们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都是一家人,就盼着孩子能过得好呢。

    儿子有出息了,他们做父母的不说脸上有光,最重要的是人少操些心。

    等到王铁蛋毕业了,他们一家人的努力之下,让王铁蛋在京都买个房应该是不难了。

    看着王铁蛋给他们买回来的衣服,鞋子,还有其他的礼物,一家人也是欢喜不已。

    王大娘念叨道,“铁蛋这孩子也真是的,挣到了钱,不留着自己花,全都花在了咱们身上了。”

    王大爷也跟着点头道,“是啊,这些东西得花不少钱,还给咱们寄了两百块。

    不过说明咱们铁蛋孝顺,长大了,懂事了,挣钱了就惦记着咱们呢。”

    听王大爷这么一说,王大娘脸上尽是笑容。

    “那是,咱们家铁蛋不仅有本事,还孝顺。这要是说出去,谁不羡慕咱们?”王大娘笑呵呵道。

    这做长辈的,不就是看着晚辈们能有出息,能孝顺长辈吗?

    如今王铁蛋做到了,他们这些当长辈的哪有不高兴的?

    王大爷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们王家的孙子,一般人可比不得。咱们生产队,除了庆华他们一家,有几个大学生?别说咱们生产队了,就是整个公社的大学生都不多。”

    王大爷也不是吹牛,整了公社确实没出过几个大学生。

    像王铁蛋这种考上名牌大学的,已经是很优秀出色的。

    如今的王家,可被不少人羡慕着的。

    刘春花和王大柱自然也是高兴的。

    不过同样念叨着王铁蛋把钱都花在他们身上,自己也不留一点。

    他们家里不缺钱,有钱花,哪能让还在上学的铁蛋给他们钱花。

    自从做生意以来,挣了不少钱,家里的生活水平更是提升一大截,完全不需要王铁蛋往家里拿钱。

    倒是王铁蛋,一个人在外,应该多留点钱给自己用才是。

    刘春花打算给王铁蛋写封信,让他回头自己把钱攒着,不用再往家里寄。

    另外再给他寄一些农副产品过去。

    家里的腊鸡腊鸭,咸鸭蛋都是做了不少的。

    当然,给王铁蛋寄过去的时候,顺便给林薇也寄一下。

    她帮了他们家这么多,听说王铁蛋的铺子还是林薇建议开的,而且也帮了忙的。

    林薇对他们家的恩情这么大,他们没办法报答太多,弄点儿土特产品过去那是应该的。

    这些自己家养的东西,比外面买的放心很多。

    刘春花见王铁蛋开了铺子,也有了开铺子的想法。

第944章县城租铺子

    听说开铺子可不少挣钱的。

    王铁蛋在信里说了,林薇如今在京都开了两家大的店面。

    一家饭店,一家火锅店,生意都是极其不错的。

    王铁蛋合伙开的小铺子一个月的利润都能那么高,林薇的店面只怕挣得更多。

    说起来,开店是要比摆摊子好很多。

    有个稳定的店面,人轻松一点不说,也更方便顾客找过来。

    像他这样摆摊子,有时候出摊的地点都不一样,不利于积累老顾客。

    目前县城开店的人可不多,还没几家。

    这要是张罗起来的话,也是有挣头的。

    于是刘春花和家里人说了一下自己心里的想法。

    对于刘春花想要开店的事情,家里人还是非常支持的。

    铁蛋还在上学,都有这一份魄力开铺子。

    他们这些大人总不能比铁蛋要来的差吧?

    再说了,他们家这段时间也挣了不少钱,就算是开铺子失败了,大不了赔一点,也是能赔得起的。

    可要是成功了,那比摆地摊可来的轻松很多。

    有了一个铺子,回头刮风下雨下雪的,都能出摊,一点儿也不受影响。

    送货的话,就更加方便了,隔几天用牛车送一次,比刘春花每天用自行车载去县城可要来的轻松多了。

    一家人商量做了决定以后,第二天王大柱还有刘春花就一道去了县城看铺子了。

    他们找了一个市口比较不错,人流量比较大的铺子。

    铺子大概六十平左右,不算大,但也绝对算不上小了。

    用来卖那些农副产品足够。

    铺子后面还有一个小隔间,凑合着住下去都没问题。

    这要是碰到不方便出行,回家的时候,刘春花就直接住在铺子里也是方便的。

    刘春花和王大柱看上了这个铺子以后,便询问了一下租金。

    房东要价是十块钱一个月,不过讨价还价,给压到了七块钱一个月。

    主要这年代做生意的人极少,大多数铺子租金的价格都非常的低。

    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纪,这么大面积的铺子,这么好的市口,换算成二十一世纪的金额,这点钱肯定是租不下来的。

    定好了铺子以后,接下来就是装修的事。

    两口子在县城找了工人,简单的将铺子给装修了一下。

    另外还得找木匠打了一些柜子,台面之类的,用来展示货物。

    这些大概半个月的时间能忙好。

    这半个月时间里,刘春花摆摊的活儿也没有落下,每天出摊的时候,还会特意和顾客说了一下自己以后不摆摊将要开铺子的事情。顺便再将自己家的铺子地址说了一下,这样方便以后这些顾客想再买货,就直接过去他家铺子那边。?

    就这样,没多久,刘春花家的铺子开张了。

    他们一家还是很低调的,本着财不外露的原则,在县城开铺子的事情也没有对外说。

    毕竟没有人盼着你过的好。

    你要是发财了,除了真心待你的人,都会眼红嫉妒。

    有些时候,还是闷声发大财来的好。

    开张第一天,生意就挺不错的,因为县城实在缺少这样的铺子。

第945章生意不错

    还好刘春花喊了两个闺女一起过来,要不然估计都忙不开的。

    刘春花家的两个丫头都是能干的,乡下的女娃娃,从小就干活儿习惯的,一点儿都不矫情,还都能吃苦。

    第一天卖货,比她摆地摊卖的量多多了。

    刘春花算了一下,估计一天挣了大概二十多块钱。

    刨除掉成本,挣这么多,真不少了。

    看来,这开铺子是正确的选择。

    有时候该大着胆子干时,就得大着胆子去干,要是一直畏畏缩缩的,一直乡下刨地,哪能挣到钱。

    后面经营了几天,店里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因为有个稳定的铺子,城里人想要买这些农副产品的,就直接过来这边。

    所以生意是越来越好,利润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另外,因为生意太好了,刘春花一个人是忙不开的。

    这店里肯定是得雇人一块儿过来帮忙的。

    闺女能帮上几天,可是总不能让他们一直白帮忙的。

    于是刘春花和两个闺女商量好了,她们以后就直接来店里,每个月给二十块钱的工资。

    二十块钱对于乡下人来说真不少了,虽说比不得城里厂里干活儿的人,可都能赶得上王大柱在公社一个月的工资呢。

    给了两个闺女工钱,他们过来帮忙,婆家人才没意见。

    要不然婆家人肯定得反对出嫁的闺女总是回娘家,帮衬娘家人干活儿的。

    刘春花的两个闺女婆家人知道刘春花开了铺子,请闺女帮忙看店,一个月还给二十块钱的事情以后,一个个都高兴的不得了。

    一个月多二十块钱,能给家里补贴不少呢。

    就这样,一个铺子,刘春花和两个闺女一起看着,能忙的过来。

    有时候刘春花回生产队或者去别的生产队找人买这些农副产品,自己再运到店里卖出去。

    自己家养的鸡鸭也会拿到店里卖,尤其是鸡蛋鸭蛋,每天可得下不少的。

    店里是自己的亲闺女守着,不是交给外人,刘春花自然是放心的。

    后面刘春花又给店里进了一些干货,那些干木耳,干蘑菇之类的东西,都是好卖还容易保存的。

    就这样,一个月忙下来,不仅比以前摆地摊的时候轻松一些不说,而且挣得更多。

    刘春花一盘算,扣除了铺子的租金,还有给两个闺女的人工费,一共挣了九百二十多块钱。

    这么多钱,直接比摆地摊翻了两三倍。

    看到这个利润额,刘春花心里自然是高兴着的。

    铺子算是开成功了,以后好好经营,有个稳定的营收,这日子不怕过不好。

    因为挣了不少钱,刘春花又特意给两个闺女多拿了十块钱,一个月下来,给了他们三十块钱的工资。

    “娘,不是说好了,一个月给我们二十吗,你怎么多给了。”刘春花的大闺女道。

    刘春花解释了一句,“咱家铺子经营的好,挣得多,你们两个也功不可没,多给十块钱的工资,也算不上啥。

    就当是娘给你们发的奖金,回头想买啥自己买一点。

    你们二十块钱的工资是对婆家说的,这十块钱是给你们的私房钱。”

第946章挣黑心钱

    如今两个闺女嫁过去,婆家都没有分家。

    闺女挣的钱那也是得上交上去的。

    其中二十块钱能够拿到明面上来,可刘春花自然想着多为自己的闺女考虑一下。

    给她们拿点私房钱,这样等着以后分家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想要啥买啥,自己也有钱买去,不至于啥都要找公婆要。

    听到刘春花这么说,他那两个闺女心里自然是感动的,哪能不知道刘春花这是为她们考虑着想?

    对于刘春花多给的这十块钱也就没有再客气推脱。

    除了多给出十块钱,刘春花还给两个闺女一人拿了一篮子的鸡蛋,还有两只鸡,让他们拿回去吃,好好的补一补。

    这些都是自家的东西,虽说值点钱,可是拿来给闺女补身子算不上啥。

    如今刘春花家的两个闺女也算是沾了娘家的光,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至少在生产队里来说,绝对算是比较富足的。

    王家人平日里比较低调,没有往外说,要是生产队的人知道他们家,如今在县城开的铺子这么挣钱,还不知道要引来多少人眼红的呢。

    不过刘春花是没打算往外讲的,自己默默的挣钱发财就好。

    但要是换做别人挣到钱了,指不定要出去显摆的。

    然而生产队也有时不时来县城的人,时间久了,自然就知道了王家在县城开了铺子的事情。

    虽然不知道铺子每个月的营收到底有多少,但能在县城开一间铺子,肯定是不会太差的。

    有的脸皮厚的就直接上门来询问他,这铺子一个月能够赚到多少钱。

    王家人自然不会将这种私密的事情往外说。

    对外也只会应付这一句,见王家人实在不愿意透露,慢慢的也就没有多少人再询问了。

    偏偏还有人觉得王家人竟然能在县城开铺子,那就肯定不少赚钱,便眼红嫉妒起来想法子挑事儿。

    比如一斤鸡蛋在生产队人这儿收上去是五毛钱一斤,但是拿到铺子里去,刘春花卖的就是六毛钱一斤,所以生产队眼红王家的人便拿着这个说事,就合着一些其他也嫉妒王家的人一起过去王家闹事。

    “刘春花,你这人也那么厚道了,咱们都是一个生产队的,都是街坊邻居,你竟然还挣我们钱,你说你这人咋这么黑心呀。”

    刘春花听了这话立马就不高兴了,直接怼了这人一句,“我咋就黑心了,怎么就挣你钱了,你把这话给我说清楚,今天你不给我好好的掰扯掰扯,我和你没完。”

    王家人如今毕竟在生产队里生活还要脸见人的,要是被泼上这样的脏水,以后还怎么好意思走出去可别人打交道。

    这人便阴阳怪气的嘲讽道,“我可没有乱说,你从我们这儿收鸡蛋,一斤鸡蛋就给我们五毛钱,可是你拿到你自己的铺子里转手就卖了六钱,你不是白挣了我们一毛钱吗?

    你家如今的日子过得这么好,还好意思从咱们手里挣钱,你说你是不是黑心?”

第947章是误会了

    刘春花还当是什么?原来拿着这个说事,这人还真够无理取闹的。

    正当刘春花想说什么,便听到其他的人跟着一块儿起哄。

    “刘春花,你这确实做的不厚道呀,你挣别人的钱就算了,咱们生产队人之间不应该互帮互助嘛?

    咱们的日子过得这么不容易,你还挣我们的钱,这就说不过去了呀。”

    “就是呀,一斤鸡蛋多挣一毛钱呢!你家如今在县城连铺子都开了,不帮衬帮衬咱们就算了,还黑咱们的钱。”

    “刘春花,做人要厚道,从咱们乡里乡亲的手里抠钱出来,你良心上过意得去吗?”

    “……”

    “……”

    听到这些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指责着,刘春花算是看明白了,和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完全没有用。

    人呀,都是自私的,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可不会和你讲道理的。

    所以刘春花冷着一张脸,不悦道,“你们说的没错,我从你们手里买鸡蛋是五毛钱一斤,卖出去六毛钱一斤,可是我租铺子,雇人手,把货运到县城去,不都需要成本?

    一斤鸡蛋多挣一毛钱又能咋地?

    你们自己拿鸡蛋出去买,不也才五毛钱一斤?我又没有少给你们!

    你们要是不高兴的话,以后就不用把鸡蛋卖给我了,自己拿到县城去卖就是!

    以后我不收你们的鸡蛋,也就没办法黑你们的钱了,你们爱咋地咋地。”

    原本这些人过来刘春花这儿只想闹腾一下,让刘春花涨涨价给他们涨到六毛钱一斤,这样自己也好多争取点利益。

    可如今刘春花这么说了,倒是让大家有些慌了。

    毕竟刘春花把他们鸡蛋买过去,他们可以直接拿到钱,省得费力气跑去县城一趟。

    如今人家不买了,他们若是到县城去那得多麻烦啊!

    他们又不像刘春花家,家里还有自行车呢,靠着自己双腿走过去,那么远的路不得累死。

    而且家家户户养的鸡也没有多少,一次性攒不了多少个鸡蛋,要是为了这么点鸡蛋卖出去,还特意往县城跑一趟,麻烦的很,不如直接卖给刘春花来的方便。

    识趣的人立马就改口道,“春花呀,是咱们误会你了,没有考量到这么多。

    你没有亏待我们,至于你卖出去多少钱,那都是你的本事。

    我家的鸡蛋还是卖给你吧!”

    另一个人也跟着接腔道,“是啊,我家的鸡蛋也继续卖给你,现在说开了,咱们明白了就行。”

    “春花,都是误会,你自己开铺子,确实也需要本钱呢。我们卖给别人是这么多钱,还不如卖给你喽!”

    见大家都这么说了,带头挑事儿的人没办法也只好改口,表示愿意将鸡蛋卖给刘春花。

    不过对于这个带头挑事儿的人,刘春花还是给了他一点教训。

    她冷淡的开口拒绝道,“你的鸡蛋我就不收了,省得以后你又觉得我黑心挣了你的钱,你爱卖哪儿去就卖哪儿去吧,反正我这儿也不缺鸡蛋。”

第948章起房子

    刘春花这儿确实不缺鸡蛋的。

    毕竟除了生产队之外,其他的生产队都是可以收到鸡蛋的。

    就算是整个生产队的人不将鸡蛋卖给她都没什么关系。

    如今国家的政策宽容了,家家户户养的鸡鸭都多了点,不像以前家里养两三只鸡,都攒不下几个鸡蛋的。

    这人的脸顿时气红了一瞬,没想到刘春花真直接不收他家的鸡蛋。

    可是人家不收,你也不能逼着人家收。

    这人气呼呼的走了。

    不过这一出以后,生产队其他人倒是不敢再找刘春花家闹腾。

    这件事消停下来后,刘春花家的日子也渐渐恢复了平静。

    这么长时间下来,他们家如今攒了不少钱。

    所以刘春花和家里商量了一下,回头起一个大房子。

    如今家里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住的还是土坯房。

    又潮又闷不说,有时候屋顶还时不时的漏雨。

    经常修缮又比较麻烦。

    以前家里没有这个条件,就不提盖房子的事情。

    可现在家里条件好了,起个房子在乡下其实也不要多少钱。

    虽说现在比前两年物价涨了,盖房子的本钱贵了一些,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一共下来估计六七百七八百就能搞定,再加上家具之类的,顶多要个一千块钱。

    如今家里手里攒着的可有好几千块钱呢。

    再说了,如今现成的铺子一个月就差不多能够挣到一千块钱,所以花点钱盖个房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等铁蛋放假回家了,家里住着也能舒服一些。

    王家人自然是支持在乡下盖房子的。

    因为如今住的房子实在太破旧了,还是他们年轻的时候盖的,住了好几代人。

    以前家里穷,没办法,想盖房子没钱盖。

    但如今有钱了,就不用操心这些。

    虽说王家人想着以后能去城里头买房,可那也是好几年以后的事情,至少要等到王铁蛋大学毕业了才行。

    回头看看王铁蛋大学毕业了以后去在哪儿,再去哪里买房,不用提前买。

    而且就算在城里买了房,乡下也是可以起一个房子的。

    家里人这几年能住上,等以后老了指不定还能回到乡下来养老。

    乡下人都是念根的,即便搬到了城里头住,还可能时不时的回来探望一次。

    毕竟家里的亲戚朋友都在这边。

    要还是住着这种土坯房,再过一些年不修缮的话就直接不能住了,但是砖瓦房就不一样,放多少年都不容易破旧。

    打定了主意以后,王家人便操持了盖房子的事情。

    盖房子的瓦匠和人工都是比较好找的,乡下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只要你能出钱,有的是人抢着干活儿。

    毕竟现在还不流行外出打工,大家都在家里,也只能通过这些活儿挣点钱。

    就这样,找好了人工以后,王大柱又定好了砖瓦,王家人便风风火火的忙起了盖房子的事情。

    申请的新地皮,就在如今老屋旁边。

    以后老屋用来养鸡养鸭之类的都不错,也正好省得弄脏了新盖的大房子。

    看到王家人要盖新房了,还是气派的砖瓦房,生产队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

第949章生产队第一家砖瓦房

    毕竟现在生产队里总的生活条件还是比较差的,能够盖砖瓦房的人家少之又少。

    王家要是盖砖瓦房的话,还是生产队第一家呢。

    所以别人要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但羡慕又怎么样呢?

    人家挣到钱盖房子那是有这份经济能力,你挣不到钱想盖也盖不了。

    只是当初王家人在生产队的生活条件算是比较差的,没想到如今变化这么大,从本来贫穷户变成了生产队比较富足的。

    刘春花可不管生产队的人怎么说,自己的钱来的干干净净不偷不抢的,盖个房子又怎么了?总不能因为怕别人嫉妒,自己家连带着房子都不盖吧。

    因为家里盖房子的事情,刘春花也特意写了一封信寄给了王铁蛋,这么大的事儿肯定得和儿子知会一声,当然不是征得他的同意,而是让他知道高兴高兴。

    另外关于他们在县城开了一间新铺子,生意不错的事儿也一并说了。

    当然那些农副土特产品都给王铁蛋寄了不少,有一大半是顺便捎给林薇的。

    家里的日子过得好林薇对他们家功不可没。

    加上王铁蛋在京都又是林薇时不时的照应着的自己有啥好东西,可不得给她送点东西才行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相的,你不能总想着从别人手里占便宜,也得想着回报一下人家,这样双方都不吃亏,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等着王铁蛋收到了刘春花的来信,还有寄过来的东西,都已经入冬了,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不过王铁蛋和王毛毛还有三宝一起合伙开的铺子,生意倒是还不错,每个月的生意比较稳定,一个月一人平均下来能够拿到五百块钱的分红。

    对此王铁蛋已经很满意了,因为有了这些钱,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过的就不用拮据。

    基本上想买什么都能有钱买,不用家里人给他拿钱。

    再加上学校的补贴,更不用家里花钱的。

    以前王铁蛋很少买新衣服,新鞋子,现在有了钱以后倒是给自己置办了几身新的。

    但是王铁蛋花钱也是有节制的,并没有因为有钱了以后就乱花,而是将分红下来的钱大部分都攒下来。

    父母不要求他给家里寄钱,那么他就自己攒着,看看以后有没有合适的生意继续做。

    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以后,王铁蛋也想着以后往这方面发展。

    收到家里的来信,知道家里要起新房子的事情以后,不出意外,王铁蛋高兴的很。

    想着起房子要花不少钱的,便打算将手里攒下来的那点钱再给家里寄过去。

    不过随后王铁蛋又从信里看到了家里在县城开了一个铺子的事。

    铺子营收不错,比之前摆地摊的生意要来得好,所以不缺钱。

    而刘春花也特意在心里面叮嘱着,和他说了不用往家里寄钱,他们在乡下自己有钱盖房子。

    王铁蛋只需要自己好好的把钱攒着。

    对于刘春花给自己寄过来这么多东西,王铁蛋只留了一些咸鸭蛋,咸鸡蛋,还有辣酱。

    剩下的腊鸡腊鸭,其他的干货,都一并给林薇捎过去,这些东西他在学校寝室也是没办法做着吃的。

第950章得有自己的铺子

    于是到了周末,王铁蛋就提着一麻袋的东西去了林薇那儿。

    林薇看了一下,光是了腊鸡,腊鸭都不少了,分别各五只。

    还有煮好的咸鸡蛋,咸鸭蛋,以及干蘑菇木耳之类的东西。

    对于乡下人来说这些算是非常好的东西了。

    刘春花能够寄给她,算是有心了。

    看到王铁蛋拿了这么多的东西过来,林薇便说了句,“你娘也太客气了,上次刚寄过来那么多东西,这次又寄了过来。”

    王铁蛋笑着摆了摆手道,“林婶婶,没事儿的,我爹娘在家里养了好多鸡和鸭,我时不时的来你这儿蹭吃蹭喝的,我娘给你寄这么点东西又能算得了什么?”

    要真是细算起来,那肯定是林薇吃了亏的。

    但是两家人的关系也好,自然不计较那么多,就算刘春花不寄这些东西过来,林薇也觉得没什么。

    如今东西寄过来了,林薇也就没再多说。

    这些自己养的鸡鸭做成的腊味可比外面买的要放心一点。

    尤其是比自己系统商城里面的那些腊鸡腊鸭要来的好。

    因为系统商城里的那些腊鸡腊鸭基本上都是养殖的,鸡鸭不如乡下用粮食喂养出来的鸡鸭味道好。

    上次刘春花寄过来的那些腊鸡腊鸭,吃起来可要比系统商城里买的香太多。

    收下东西以后,林薇中午便忙活起来。

    王铁蛋过来一趟,她自然得多招待一些好东西吃。

    林薇拿了一只腊鸡和一只腊鸭出来,切一些干辣椒,将腊鸡爆炒一下,香的很。

    至于腊鸭,放点土豆年糕干蘑菇在一块儿炖出来,味道也是极香的。

    额外又加了两道荤菜,再加了几道素菜,中午饭就准备的极尽丰盛的。

    准备好了饭菜以后,林薇便招呼着几个小伙子一起过来吃饭。

    孩子平日里在学校上学,吃不上这么好的伙食,每到周末回来补一补,可不得尽兴的吃嘛。

    几人一边吃着一边聊了起来,王铁蛋说了一下自己家盖房子,还有在县城开铺子的事儿。

    林薇倒是没想到,刘春花一家不声不响的在生产队干了这么多的大事。

    不过见王家的日子慢慢的好起来,林薇也是打心眼里替他们高兴着的。

    不得不说王家人是有脑子还有胆量的,去县城开铺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自己经营了两家,林薇是知道这其中的利润的。

    如今市场竞争力不大,开个铺子好好经营,不愁着没钱挣。

    哪怕是在县城,虽比不上京都,但也有着很好的市场的。

    如今刘春花家在乡下都盖起了砖瓦房来,想必这铺子肯定是不少挣钱的。

    不过林薇还是和王铁蛋提了一下,“铁蛋,你今年回家是不?”

    王铁蛋点了点头,“是啊,暑假都没回家了,寒假得回去还得陪着家里人一起过年呢。”

    “你要是回去了,和你娘说一声,就说林婶婶说的,他们要是有钱的话,可以在县城多买几个铺子。

    别的铺子不说,自己现在做生意用的铺子最好是能买下来的。

    有了自己的铺子,生意才能更加稳定一些。”

第951章听她的没错

    要是别人的铺子的话,保不准房东见你生意好了,眼红你,到时候把铺子收回去自己去做生意。

    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店面被别人给占了,自然是吃亏的。

    但是如果有自己铺面的话,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就像林薇现在开的两家店,一家饭店一家火锅店,用的都是自己的铺子。

    如今生意这么好是一点儿都不担心的,铺子就是自己的,可以一直稳定的经营下去。

    王铁蛋也没有多问什么,反正他林婶婶见多识广,听她的总没错。

    就像自己家之前养鸡养鸭的事儿,也是林薇给的建议。

    包括刘春花摆地摊,都是听了林薇的意见的。

    听了她的话,按照她说的去做,家里的日子可不就过得越过越好了?

    而自己也是听了林薇的话,和三宝还有王毛毛一起合伙,在电影院旁边开了一家铺子,每个月也能拿到那么多的分红。

    尤其是林薇这种郑重其事的叮嘱以后,王铁蛋更是记在心上。

    王铁蛋重重的点了点头,同林薇道,“好,林婶婶,你放心吧,等我回去了会和我爹娘说一声的。”

    林薇便没再多说什么。

    至于买房子的事情,以后再说,先多买几个铺子下来,比买房子要来的更有潜力一点。

    到了后世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这地段好的铺面,一个月租金可得不少的。

    就像她现在多囤了几个铺子,这心里头也是有底气的多。

    以后即便自己不做生意,将这些铺子租出去,每个月光靠着租金,一家人都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这要是多囤一点,后半辈子是不用愁的。

    县城虽然比不得京都的铺面,但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等回头王铁蛋大学毕业了,留在京都工作,指不定刘春花一家还要搬过来京都这边的,到时候再让他们在京都也囤一些房子和铺面。

    三宝听了林薇的话,手里的筷子顿了顿,随后看着这个林薇道,“娘,你说我们要不要攒钱,把我们在电影院旁边开的那间铺子给盘下来?”

    三宝说完,便听到王毛毛嘀咕道,“一间铺子可不少钱呢?咱们盘下来会不会太贵了?毕竟租下来的话,一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

    如果按照现在的租金来说,其实铺子买下来是不划算的,

    因为一个月租金也才几块钱,要是直接买下来至少也得几千块钱。

    但不能这么算,因为以后铺子和房子越来越值钱,而租金也会随之水涨船高,现在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很多人也没有经商的意识。

    以后做生意的人多了,物价高了,铺子房子的价格会涨起来。

    “可是我觉得娘说的没错,铺子是自己的,才更加稳定一些。

    咱们利润这么好,万一哪天房东不租给咱们呢?或者给咱们涨租金呢?这不都被别人给拿捏了?

    要是咱们买下来,以后就不用操心这些。”三宝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听三宝这么说,王毛毛也觉得有道理。

第952章越来越贵

    至于王铁蛋,那是没有啥意见的。

    他觉得买个铺子也挺好的。

    这事儿主要还是听三宝和王毛毛的想法,如果他们两个人都想买,他自然是愿意一同去买的。

    可如果他们两个人都不买的话,他总不能一个人坚持买。

    三宝主要还是询问了一下林薇的意见,听听林薇的意思来做参考。

    林薇是赞同几个孩子买铺子的。

    现在一个铺子下来要不了多少钱,但过几年再想买铺子,就得多花不少钱了。

    往后每一年,铺子的价格都会上涨。

    尤其是地段好的铺子,价格更贵。

    在电影院旁边的铺子,算是人流量非常高的了,比较有投资的价值。

    “我觉得买个铺子也不错,回头我帮你们问一问这铺子的价格是多少?”林薇说了一句。

    三个孩子都应了一声,表示同意。

    不过要真打算买铺子的话,他们目前手里的钱只怕不够。

    但现在铺子每个月都能盈利不少,攒上一段时间就有钱能买下来了。

    一顿饭吃完。

    等林薇回了房间后,苏庆华便冲林薇问道,“咱家的饭店还有火锅店,生意都不错,要不也把店面给买下来?”

    对于饭店还有火锅店的利润,林薇都没有同苏庆华瞒着。

    如今饭店一个月能固定收入六七千块钱,火锅店也不差之前,天气热的时候生意差上一点,但如今入冬了,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

    这一个月下来也不比饭店的利润少,差不多也有个六七千块钱的营收。

    这样一来,两家店一个月就能达到一万多块钱。

    在这年代,一万多块钱绝对是以比不小的数目了。

    别说这时候,就算是到了到了后世,每个月稳定月入万的人也不多。

    饭店如今都经营了快一年的时间,火锅店虽说才经营几个月,但这么长时间下来家里是攒了不少钱的。

    当然这些都是拿到明面上来的,苏庆华还不知道她以前光靠着黑市的生意就已经攒了不少。

    但黑市的事情林薇不能和苏庆华说,总不能告诉苏庆华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而且还附带了一个系统商城。

    这要是说出去,指不定苏庆华还会把她当做怪物。

    而且这事儿林薇以后也不打算和苏庆华说,既然瞒着,就一直瞒着他便是。

    反正现在能拿到明面上来的钱就不少,让苏庆华不用操心家里钱的事儿。

    林薇也没有和苏庆华说自己现在开的饭店和火锅店都是她已经买下来的铺子,但是如今他这么一说,林薇还是顺势应了一声,“我原本打算是要买的,等回头问一问房东,这两间铺子多少钱?

    咱们给买下来,反正手里的钱应该是够的。”

    苏庆华点头应了一声,“好。”

    “等回头咱们攒了更多的钱,到时候在京都再多买些铺面回来,房子也买一些。

    如今三个儿子都长大了,等他们结婚以后可得搬出去住的。

    这都新时代了,儿子媳妇喜欢单独出去出,咱们不掺合他们的小家,所以没房子肯定是不行的。”林薇又在苏庆华跟前嘀咕了一句。

第953章儿孙自有儿孙福

    要不是因为有三个儿子,林薇也不至于现在这么努力。

    她挣的钱,都足够她和苏庆华花销的了。

    除了三个干儿子,还有一个干儿子呢。

    王毛毛虽说不是她亲生的,但既然认了这个干儿子,就当亲生的对待,亲儿子有的,他的少不得。

    到时候四个儿子,少说也得准备个四套房的。

    孙子孙女就不说了,目前至少是得顾着儿子的。

    苏庆华听到林薇这么说,也知道买这么多的房子,是得花不少钱的。

    比起儿子们来,苏庆华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媳妇儿,不想她为了孩子辛苦挣钱,操劳太多。

    于是便道,“孩子们长大了,让他们自己奋斗去。房子他们自己挣钱买就是,总不能事事都指望父母的。”

    林薇不认同道,“那不是,咱们做父母的,能力范围之内该帮衬着点就应该帮衬着点。

    房子那么贵,如果都靠他们自己去挣,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挣上。

    咱们要是能帮衬着一些,他们以后的日子总归能过得轻松一点。”

    什么儿孙自有儿孙福,林薇觉得那是不负责任的话。

    既然是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就尽量的让他们的生活条件能好一些。

    有父母帮衬的生活,可比没父母帮衬的生活好很多。

    这年代还体现不出来那么大的差距,后世年轻人的压力更大,体现的就更加明显了。

    没父母帮衬的年轻人,是很难靠着自己的努力过的很好的。

    父母不愿意帮衬,一来是自私,不愿意为孩子付出,二来就是能力不够。

    不管怎么说,林薇觉得,能力范围内帮衬儿女一下是应该的。

    孩子们日子过的好了,做父母的不应该也会开心一些么?

    孩子们不用太辛苦拼搏了,也能多一些时间陪伴和照顾长辈。

    林薇这么说,苏庆华没有怎么反对。

    只要小媳妇儿高兴,听她的就是。

    京市现在的房子是真的不便宜,如果每个儿子都给买一套,加起来不少钱呢。

    得亏现在家里经营了两家店,要不然的话,光靠着他那点儿工资,就是想给儿子买房子也有点难度。

    苏庆华这会儿又忍不住的觉得,自己远不如媳妇儿。

    以后还是努力努力,也找点机会,看看能不能干出点事业来。

    没过几天,便到了元旦。

    现在已经是过了八零点,进入八一年了。

    所以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

    林薇开饭店的时候,京都还没几家店面的。

    如今京都的店面开的也越来越多。

    等再过几年,经商做生意的人可就不少了。

    所以趁着这段时间,铺子还算便宜的时候,林薇尽可能的多出手囤铺子。

    各种铺子,不管大小,只要市口合适,价格合适的,林薇看中的都买了。

    而饭店还有火锅店挣得的钱,林薇基本上都投入了买铺子中。

    虽说现在的铺子相比较之前的价格涨了点,但是还没有涨太多。

    一间铺子总的来说,价格不高。

    大点儿的,一百平左右的,要一万多。

    五六十平的,七八千就够了。

    当然,这样的价格,在这年代也是很多人负担不起的。

第954章寒假回家

    毕竟这年头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十块钱,好点儿的四五十块钱。

    除去生活开销,一个月下来攒不了多少钱,几千块钱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有些人即便想买房子买铺子,也是不容易拿出钱来的。

    如果当初林薇不是靠着黑市的生意,单纯的依靠苏庆华的工资的话,想要买房子买铺子也是比较难的。

    苏庆华的工资在普通人当中都算是非常高的了,就这样都有些难,对一般人来说就更不容易。

    林薇去问了一下三宝和王毛毛还有王铁蛋合伙开的那家铺子的房东,如果想买铺子的话,得要四千块钱。

    四千块钱已经不少了,毕竟只有二三十个平方,铺子没有多大。

    但地段比较好,人流量比较高,相对于其他的铺子而言,贵上一些倒也能理解。

    现在来买四千块钱还是能买得起的。

    以后这么好地段的铺子,可就得更贵了。

    林薇把问到的价格和几个孩子说了一下。

    三个孩子平日里花销都不大,所以铺子每个月的利润基本上都攒了下来。

    一个月三个人的分红加在一块有一千五百块钱,四千块钱也就三个月的事儿。

    所以到了年底很快就凑足了钱,将铺子直接给买了下来。

    买完铺子不久,王铁蛋便放寒假了。

    寒假的时间不长,所以王铁蛋也不打算在京都这边多待。

    放完寒假的第一天,先去了一趟百货大楼,给家里人挑选了一些礼物。

    随后又来了林薇这儿,和林薇说一声回去的事情。

    当然因为一直以来都托林薇的照顾,王铁蛋这一次也捎了一些礼物过来。

    给林薇买了一些燕窝,还有鱼胶,都是滋补的好东西。

    给苏庆华捎了两瓶白酒。

    林薇倒也没客气,将王铁蛋带过来的礼物收下了。

    她知道这孩子的心意,既然给你买了,你若是不收的话,人家反而不高兴。

    不过王铁蛋走之前,林薇也没有亏待他。

    坐火车,好几天的路程,火车上的供应不好,所以她在家也做了一些好吃的给王铁蛋带在路上,这样一来王铁蛋路上的几天也不至于吃的太差。

    牛肉干是好东西,味道不错,林薇给王铁蛋多拿了一点。

    还有卤肉卤蛋,就算王铁蛋在路上吃不掉,回去带回家也能给家里人分着一块尝尝。

    对于自己的手艺,林薇还是挺有自信的,在外面有钱也很难买到像她做的这么好吃的卤味儿。

    那些点心,像蛋黄酥,核桃酥,芝麻酥之类的,林薇都做了一些,给王铁蛋带上。

    王铁蛋最喜欢吃的还是林薇做的辣酱,之前每次周末回学校,王铁蛋都会在林薇这儿带一瓶辣酱回去。

    吃饭的时候拌上一些,说不出来的香。

    知道这孩子爱吃,所以林薇给他多拿了两瓶。

    路上吃不掉,回去了也能慢慢吃,总归坏不了。

    本来辣酱就是保存时间比较长的,再加上这大冬天的。就更不得坏了。

    这样一来,王铁蛋回去时大包小包的提了不少东西。

第955章想学做菜

    好在他一个大小伙儿力气大,这要是换成小姑娘的话,铁定是扛不动这么多东西的。

    其实大多数的还是他给家人准备的礼物,自己带的东西并不多。

    刘薇带着几个孩子将王铁蛋送到火车站以后便回去了。

    年底天气是越发的冷了。

    不过天气冷了以后,火锅店的生意是一天比一天好。

    吃上一顿火锅,整个身子也能跟着暖和起来。

    这段时间林薇忙着给学生准备期末考试,三个孩子也在忙着学业的事情,如今闲下来,林薇索性带着孩子们一起去了火锅店吃了几顿。

    在家也可以吃,不过你们还是觉得直接在火锅店吃要来的方便一点,这样自己不用备菜,吃完了也不用刷碗。

    忙完这阵子,她只想好好的偷懒歇一歇。

    好在孩子们大了也不用她操心的,没事的时候林薇便躺在家里休息猫冬。

    自从家里开了两家店之后,苏庆华倒是闲了下来,不用像之前那么拼,经常出差的。

    所以陪着家人的时间也变长了一些。

    苏庆华在家,和林薇商量道,“媳妇儿你这段时间休假在家不上课,应该有时间的吧?”

    刘薇听苏庆华这么说,便知道这家伙肯定是有事儿的,于是挑了挑眉问了句,“怎么了?你想干嘛?”

    苏庆华也没有瞒着,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了林薇。

    “媳妇儿,以后你主外我主内,家里的事情我总该得分担一些,从今个儿以后,你教我做饭做菜,回头我在家的话,咱家的饭菜我能帮着做一些,你也能轻松一点。”苏庆华说的时候满脸认真,也不像是和她开玩笑的。

    林薇听了苏庆华的话,轻笑了一声,一个大男人学做饭倒是挺难得的。

    不过林薇也能理解苏庆华的想法,这男人是想着能够为家里多负担一些事,多体现一点自己的价值。

    男人嘛,都是要点自尊心的。

    整天无所事事的就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了。

    要是给苏庆华找点儿事情做打发他一下,让他不用胡思乱想,这样倒也不错。

    所以在苏庆华要求了以后,林薇并没有拒绝,而是点头同意。

    “你要是想学的话,我自然是乐意教的。”

    见林薇答应苏庆华,高兴的不得了。

    “咱们慢慢来,一道菜一道菜的学,多做几道菜,就能融会贯通,把厨艺提上去的。

    其实做饭做菜不难,一开始没基础,所以有点难度,学会了也就好了。

    你人这么聪明,相信对你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难事。”林薇笑着说了一句。

    苏庆华却是有些紧张的,自己在学习方面确实没啥问题,但是对于做饭做菜,他还没有一丁点经验。

    之前倒是做过,孩子们都说不好吃,这让他的心灵留下了巨大的挫败感。如今从头来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学好。

    看出来苏庆华的紧张忧虑,林薇便拍了拍苏庆华的肩膀,安慰了句,“不难的,你得相信你自己。做事情对自己都没点信心怎么行。”

第955章有进步

    “况且还有我这么好的师父给你领路呢,不愁着学不会的。”

    苏庆华深呼了一口气,点头应了一声。

    林薇先从简单的开始教起,那些炒素菜是比较容易的。

    这大冬天的,当下时蔬就是萝卜白菜之类的东西。以林薇先交了苏庆华一道清炒上海青,然后就是腊肉炖萝卜。

    苏庆华跟着林薇后面学的有模有样。

    林薇细心的讲解着怎么掌握火候,怎么放油放盐的。

    苏庆华只要按照林薇说的去做就行。

    虽说一开始自己上手有些手生,但按林薇说的去做,可比自己之前瞎琢磨要来的好得多。

    两道菜炒完,苏庆华端着菜递到了林薇跟前。

    卖相不如林薇做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苏庆华有些底气不足的冲林薇道,“媳妇儿,你尝尝我做的菜,看一看味道怎么样。”

    林薇应了一声,随后拿着筷子尝了一下味道。

    品尝了味道以后,林薇暂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因为苏庆华做的菜算不上好吃,但是也算不上难吃。

    第一次发挥成这样,其实已经不错了。

    见林薇不说话,苏庆华忍不住的问了一句,“是不是挺难吃的呀?”

    林薇赶忙摆了摆手,“没有,味道还不错,比之前做的有进步的多了。”

    就是比不上她的手艺,但是和一般人做的比起来大差不差的。

    见林薇这么说,苏庆华的眸子顿时亮了亮,带了一些喜色,“媳妇儿真的吗?你没有哄我开心吧?”

    林薇轻笑了一声,“我哄你做什么,你自己拿着筷子尝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这会儿苏庆华也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筷子,尝了一下味道,别说,经过小媳妇儿指点以后,做出来的菜确实比他之前自己琢磨着做出来的味道好上许多。

    这样的菜凑合着能吃。

    “好像是还不错,比我之前做的好多了。”

    林薇继续给苏庆华鼓励道,“这才是第一次练手呢,后面多做几次,熟练了味道就会更好,咱们再接再厉。”

    如今找回了自信,苏庆华学起来也更加的有动力了,林薇这么说以后,便重重的点头应了一声。

    随后苏庆华又让林薇再教他做两道荤菜,这样晚饭就可以直接拿着他做的菜去对付了,省得林薇自己亲手做饭。

    林薇答应下来,于是又教了苏庆华做了鱼头豆腐,还有青椒炒肉丝。

    这两道菜也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学起来不算很难。

    苏庆华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对林薇所教的步骤和做法都牢牢的记在心上。

    只是以前没做过饭,苏庆华做起饭来有些笨手笨脚的,没有林薇干活那么利落。

    好在两道菜也被苏庆华成功地做了出来。

    林薇又尝了一下,味道还行,吃是能吃的。

    两荤两素差不多够一家人对付晚饭了。

    等着米饭蒸好了以后,林薇便将饭菜都端上桌,招呼着几个儿子从屋子里出来吃饭。

    林薇笑着说了一句,“今天的饭菜都是你爹张罗的,你们给点面子,多吃一些。”
本节结束
阅读提示:
一定要记住UU小说的网址:http://www.uuxs8.net/r32918/ 第一时间欣赏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最新章节! 作者:阿茹所写的《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为转载作品,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全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①书友如发现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②本小说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小说的立场无关。
③如果您对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短信给管理员,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介绍:
林薇因为加班过劳死,一觉醒来,穿越到了穷苦年代,成了三个孩子的妈。
这儿缺衣少粮,物资奇缺,好在穿越附带了金手指,得了一个随身商品交易系统,可以购买二十一世纪的物资。
手有余粮,遇事不慌,带着萌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靠着几十年份的珍藏茅台,绝版邮票,珍稀古董……林薇一不小心暴富了!
没想到三个儿子还养成了未来大佬!
一个学识顶呱呱成了著名科学家,一个赚钱多多成了首富,一个帅气爆表成了人气大明星。
本以为养大三个儿子,自己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谁知道那个牺牲的男人竟然回来了。
“不是说你牺牲了吗?”
“媳妇儿,我再不回来,就要被人挖墙脚了!”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村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最新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