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拿钱
“分家?
这不行吧……
爹娘肯定不同意的……”苏庆国嘟嚷了一句。
李卫红见苏庆国这么说,有点儿不爽。
“为什么不行?
咱们几房都成家了,生产队里像咱家这样的,兄弟分出去单过的多的是。
为啥要让你爹你娘同意?
他们要不是偏心眼,咱们也不用分家。
说白了,还不是他们自己做的不对么?
要是不分家,咱们文远和文星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听了李卫红的话,苏庆国犹豫起来。
其实,他媳妇儿说的也不无道理。
如果不分家,两个儿子别想上学了,他娘肯定不会拿钱。
只有分家了,才有机会。
为了两个儿子,他这个当爹的总归得拼一拼。
于是苏庆国答应道,“好,过两天,等娘心情好一点以后,我就和爹娘说一说分家的事儿。”
……
林薇这边,工人们忙了一下午便回去了。
吃了饭团,喝了姜茶,大家干活儿都非常的卖力。
晚饭,林薇将中午剩下的肉热了热,加了点土豆放一起闷了一锅。
土豆吸了红烧肉的汤汁,味道还挺不错的。
蒸了一锅米饭,三个孩子将一锅肉焖土豆一扫而光。
吃饱喝足,林薇给孩子们洗漱好了,便上床睡了去。
连着忙了两天,墙体和房顶都修缮好了。
没有再漏风漏雨,屋子里暖和了不少。
接下来,工人们开始忙活着加盖两间房的事儿,差不多一个星期就能够完工。
大家忙的快一点,勤一点,要不了太久。
房子虽然还没有加盖起来,可是林薇母子四个人已经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栖身,就已经很满足了。
林薇寻思着,等房子完全弄好了,就去县城一趟,淘点儿家具回来。
屋子里空荡荡的,连张床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桌子,衣柜。
母子四人直接在地上铺稻草睡觉,至于吃饭的桌子,随便找了几块砖头,搭了一张木板,就临时凑成了“桌子”了。
从杨大春那儿拿的一千九百块钱,林薇还没有用。
回头买买家具,花不了太多。
如今有钱了,也就没必要省着,该花的时候花。
……
苏家那头。
过了两天,杨大春的心情也没好转太多。
毕竟手里的那点钱全被林薇顺走了,不把钱拿回来,她的心情就永远好不了。
这两天,杨大春都在寻思着,有没有什么办法把钱拿回来。
大房那边,王翠花已经开始催促着苏庆军找杨大春提盖房子的事儿了。
苏庆军被王翠花催的实在没办法,这才到了苏大山和杨大春跟前,提起来了加盖一间屋子里的事儿。
“爹,娘,文博今年都十八了,过了年就十九了。
在咱们乡下,这年纪该说亲讲媳妇儿,要不然年纪托大了不好。
所以我想着,家里多盖一间屋子里出来给文博,也好让文博娶媳妇儿。”
苏庆军话刚落,杨大春就瞪向了他,“盖房子?你说的倒是容易,哪来的钱呢?”
苏庆军抿了抿嘴,“娘,你那一点都没了吗?你之前有那么多钱,该不会被四弟妹拿的一分都不剩了吧?”
第47章两房合计
原本杨大春这几天就因着林薇抢了她钱的事情不爽,现在苏庆军竟然提起了这事儿来,像是戳痛了她的心一般,直接骂咧了起来,“你个臭小子,钱都被你四弟妹抢光了,你竟然还惦记你娘有没有钱?”
苏庆军沉默了一下随后又道,“娘,你没钱能不能帮我找三弟借点钱啊?
咱家不盖房子,文博没办法娶媳妇儿啊。
这年纪拖大了,总归不是好事。
文博可是你的亲孙子,不管咋样,你也得多关心他,考虑他一下吧?”
苏庆军已经好声好气的说了,杨大春却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起来,“你这个当大哥的,不知道帮衬自己的弟弟就算了,还想找你三弟借钱?麻烦你三弟去?
我告诉你,你想都别想。
你三弟在城里过的多不容易,里里外外,买点青菜都要钱。
你侄子还得念书上学,自己钱都不够用了,哪儿来的钱借给你?”
听着杨大春的骂咧,苏庆军还是有点儿不甘,又道,“娘,三弟是城里人,日子过的比咱们好。
咱家盖间房子又花不了多少,不要十块钱,三弟总不会没有的……”
还不等苏庆军说完,杨大春就打断了,“你给我闭嘴,别打你三弟的主意。”
屋子外面的王翠花听到杨大春的骂咧声,也是气的不行。
这个死老太婆,还真的不同意。
整个家里,啥好东西都给了三房。如今自己孙子要娶媳妇儿竟然都不管用,多狠的心。
二房两口子听到了动静,也觉得有些无语。
对于亲孙子成家的事儿都不管,哪有这样当爷爷奶奶的。
现在不分家,估计以后,等着他们儿子长大了,想要让苏家老两口拿钱盖房子给他们娶媳妇儿,更是不可能的事儿。
二房两口子合计了一下。
如今大房估计对苏家老两口也很是不满,指不定也想分家呢。
分家这事儿,她一个人提出来,怕苏家老两口没那么容易同意。
找大房一块儿提出来,增加一点儿筹码。
两房人都闹腾分家,想必苏家老两口也没办法说什么。
李卫红去找了王翠花,拉着王翠花低声道,“大嫂,爹娘也太过分了。
文博是他们的亲孙子,娶媳妇儿这样的大事,竟然都不帮衬着点,谁家是这样的?
娘平时偏心,啥都向着三房,咱们都没说什么了。
可是也得稍微为咱们其他几房考虑一点儿吧?
家里实在穷的没办法就算了,之前明明有那么多钱,也不晓得拿点儿给文博盖一间屋子,娶媳妇儿。”
李卫红不说还好,说了后,王翠花更来气了点。“可不是?整得咱们庆军庆国他们不是娘亲生的似的。”
“大嫂,这事儿你准备这么算了嘛?
娘不拿钱盖房子,文博的婚事拖下去也不是事儿呀……”李卫红看着王翠花,表现出一副同情的姿态。
王翠花皱了皱眉头,她当然不打算这么算了,可是也没别的办法。
老两口死活不拿钱盖房子,自己能咋办?总不能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吧?
第48章分家
不过王翠花觉得,依着自己婆婆那个小气抠搜劲儿,就算她拿着刀,架在她脖子上,让她拿钱盖房子,估计她都不会同意。
“二弟妹,你有办法?”王翠花觉得李卫红话里有话,便反问了一句。
李卫红道,“大嫂,我倒是有一个办法。”
王翠花赶忙问道,“什么办法,你赶紧说。”
“咱们两房人可以提一下分家的事儿。”
“分家?”王翠花惊呼了一声,倒是没想过的。
李卫红解释道,“大嫂,如今除了分家,没别的办法了。
不分家,咱们的钱都在娘手里。她不乐意拿钱给文博盖房子,娶媳妇儿,那就只能由着她。
可是分家了,咱们自己就可以当家做主。
快年底了,马上就要分钱分粮了。
你们大房挣得工分不少,大人孩子,都是顶事儿的。
到年底,怎么都能分个五六块钱吧?
有了这钱,你就可以自己给文博盖间屋子娶媳妇儿了。
就算不够,还可以找人借。
我这个做婶婶的,肯定也会出份力。
到时候我们二房年底分的钱,也可以借给你们大房盖房子,给文博娶媳妇儿用。
这分家了以后,不管咋样,咱们哪怕过的苦一点,好歹自由。自己挣得钱,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也不用受憋屈,你说是不是?”
王翠花听了李卫红的话,完全没说动了。
她二弟妹说的没错。
只有分家了,才有好日子过。
要不然这辈子都得被杨大春压着,自己儿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娶上媳妇儿呢。
王翠花一咬牙,同李卫红道,“分家,这个家必须分。”
有了王翠花和自己统一战线,李卫红也有底气了一点。
“大嫂,那咱们一块儿说去。我一个人提,只怕爹娘不同意,咱们两房人一起,要来的容易一些。”李卫红道。
“行,这就去。”王翠花此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分家了。
李卫红赶紧跟上。
妯娌两个人没一会儿,来到了杨大春跟前。
杨大春此时的心情很不好,看到王翠花和李卫红,不悦道,“你们来是干什么的?”
王翠花直接道,“娘,既然你不同意出钱给文博盖房子娶媳妇儿,咱们就把家分了吧!”
杨大春一听王翠花闹腾分家的事儿,立马暴走了。
“分家?
你个贱蹄子,瞎说啥?
分家?我呸!想都别想。”
王翠花就知道杨大春会是这样的反应,便道,“娘,你不想分家,那就出钱给文博盖屋子。
要不然这个家,你说不分也不成。”
杨大春指着王翠花的鼻子骂了起来,“你个臭婆娘,你这是威胁我呢?
家里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哪有钱盖房子去?”
杨大春骂咧完,冲一旁的苏庆军骂了句,“老大,你婆娘这样你也不管管?
竟然要分家?
我看她是翻了天了!”
苏庆军原本只知道提给苏文博盖房子的事儿,可没想过分家。
王翠花突然来了这一出,也让他有点儿措手不及。
就在苏庆军准备劝说王翠花时,就被王翠花一个眼神瞪了回来,“苏庆军,你还是男人吗?你这个当爹的,还想不想你儿子成家了?你要想,就分家!”
第49章没分出去
苏庆军自然想的,可是觉得,应该没必要闹腾到分家这一步。
“我……我……”苏庆军不知道怎么办,干脆谁也不帮了。
杨大春见此,也瞪了苏庆军一眼。
到底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的,现在不再帮衬她说话。
“娘,不是我想分家,是你自己太过分了。
文博的婚事你一点都不管,哪有你这样做奶奶的?
除了三房,你关心过谁?
再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其他几房早晚得被你逼死。”
一旁的李卫红也跟着道,“娘,大嫂要分家,也不是完全不对的。
咱们几房都已经成家立业,本来就可以单独出去过日子。”
一看李卫红也这么说,杨大春明白了,这两房人就是商量好的了。
“别和我扯这些有的没的,我告诉你们,想分家,除非我死了,不然你们别打这主意。”杨大春的态度十分坚决。
看到杨大春这胡搅蛮缠的样子,王翠花和李卫红都有点儿受不了了。
“娘,你这是耍无赖吗?你要是不分,我就找生产队里的人评理去。
你藏着钱,专门补贴给三房,自己亲孙子娶媳妇儿都舍不得出钱,看看会不会被大家唾沫星子喷死。”
王翠花说着,李卫红也不高兴的补了句,“就是,当初文远,文星才读了两年书,就嚷嚷着没钱念了。
结果呢?手里有一千多块钱。
哪有这样当奶奶的?”
杨大春原本还不乐意,倒是一旁的苏大山开口了。
“你闭嘴吧!”苏大山给了杨大春一个眼色。
别看杨大春平时在苏家厉害,可是在苏大山跟前,也不敢太放肆了。
毕竟苏大山是一家之主,这年代,女人都得听男人的话。
苏家当家做主的,还是苏大山。
杨大春闹腾这么多事情来,基本上都是苏大山点头的。
如果苏大山不同意,杨大春也不敢去做。
被苏大山这么一嚷嚷,杨大春只能闭了嘴。
苏大山看着大房,二房,“这样吧,回头给文博加盖一间房子娶媳妇儿,给文远,文星继续送去念书。
你们两房应该就没什么意见了吧?
就不用闹着分家了是不?”
本来,两房人借着这个由头来分家的。
结果苏大山将问题解决了,两房人也不好再闹腾什么。
王翠花觉得,只要他儿子能盖房子结婚,倒是没什么意见。
李卫红却有点儿不乐意。
家里给两个儿子继续念书,看似问题解决了。
但分家肯定比不分家来的好。
自己当家做主过日子,肯定比别人控制来的好。
还不等李卫红表示,王翠花就道,“行,爹,你保证给文博盖间房子,娶个媳妇儿回来,我们大房就同意不分家。”
李卫红听了王翠花的话,有点头疼。
她大嫂这么说了,自己一个人闹腾分家的话,显然是不行的。
“老二,老二媳妇儿,你们呢?”苏大山看向了二房两口子。
李卫红抿了抿嘴,苏庆国则道,“那……那暂且先不分了吧。”
苏庆国的话落,连给李卫红考虑分不分家的时间都没有。
苏庆国应下了,没办法,这个家暂且没分出去。
第50章房子修好
杨大春听到了苏大山答应大房二房的条件,却心疼的嚷嚷起来,“哎呦喂,老头子,这得花多少钱啊?
咱家的钱全被林薇那个贱人拿走了,你说说,你去哪儿拿钱给文博盖房子去?哪儿拿钱给文远文星念书去?”
苏大山瞪了杨大春一眼,“你能不能闭嘴?没钱咱们想办法!”
不管怎么样,总比分家来的好,不然闹腾起来,他得被人戳脊梁骨的。
杨大春见苏大山是认真的,也没敢再吱声。
……
林薇这边,一个星期的时间倒是过的很快。
房子可算是盖好了。
本来三间房,多了两间房,够母子三个人住的。
盖好房子,林薇将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一下。
收拾干净清爽了,心情也能跟着好一点。
盖好房子以后,刘春花也过来帮忙,帮着林薇一起打扫。
林薇也没拒绝,由着刘春花一起。
在这年代,谁家盖了新房,那是大喜事。
林薇只是修缮了一下房子,不过和盖新房差不多,都是值得高兴的事儿。
两个人打扫,要快了很多。
不到一下午的功夫,里里外外的都打扫好了。
明天一早,林薇就打算上县城一趟,买点儿家具回来。
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弄到点好东西卖,增加一下系统商城的余额。
“春花嫂子,大柱哥这段时间辛苦了。
我家盖房子的事情,还多亏了你们帮忙。
明天我去县城一趟,买斤肉回来,请大家吃顿晚饭,也当庆贺一下。”
这几天,王大柱带着几个工人干活儿都很认真,自己总归得表示表示。
刘春花道,“薇薇,咱们之间,你就别那么客气了。
至于请吃饭,还是算了,太破费啦。”
“春花嫂子,你们不来吃,就是不给我面子。
我又不是一顿饭都吃不起。
放心吧,你也不用替我省钱。
之前我去苏家闹了一次,拿了一两千块钱回来。
在乡下花销的地方也不多,够我们母子四个人用的。”
这事儿刘春花听说了。
没想到还是真的。
林薇能拿到那么多钱,这以后的日子自然是要好过许多。
在乡下,几千块钱的确不少了。
见林薇这么说,刘春花才答应道,“好,薇薇妹子,那我明天让你大柱和带着工人们过来吃饭。”
“春花嫂子,你也过来,把家里的孩子也一道带来。”
刘春花摆了摆手,“我就不来了,那么多人吃,得废多少粮食啊。”
毕竟这年头粮食金贵,那么多人吃一顿饭,得废不少粮食。
“嫂子,明天我做饭,一个人忙不开,估计还得你给我搭把手,帮个忙。
你就顺便过来一块儿吃,不正好么?
孩子又能吃多少?尽管带孩子来,没事儿。
之前我们母子困难的时候,可没少收你们家粮食。
我都好意思要你的粮食,你咋就不能带孩子来我家吃一顿?”
刘春花说不过林薇,只好道,“行,明天我带着孩子们都来,成了吧?”
林薇笑嘻嘻的应下了,“好,春花嫂子,明个儿下午早点过来。”
“知道的。”
第51章再去县城
第二天,林薇先起了早,帮孩子把早饭做了,就去了县城。
林薇运气不错,去县城的时候,遇到了公社的拖拉机师傅也去县城。
上次张书记带着林薇坐拖拉机回生产队,给她主持公道,拖拉机师傅还记得林薇。
路上碰到了,便打了声招呼,“林同志,你去哪儿呀?是去县城吗?”
林薇点头道,“是啊,师傅,你也去县城啊?”
拖拉机师傅应道,“嗯,去县城给公社采买点东西。
既然你也去县城,我顺便把你捎上吧?”
林薇自然没拒绝。
坐拖拉机去县城的话,可要省事许多。
这么远的路,靠着自己的双腿走过去,估计得要近两个小时。
拖拉机就快很多,二三十分钟就到了。而且坐拖拉机,也能省点力气。
“好嘞,师傅,谢谢你啦。”
“顺路的事,客气啥!”拖拉机师傅爽朗一笑。
林薇麻溜的爬上了拖拉机坐好。
拖拉机师傅大概四十多岁,是个性格直爽的。话也比较多,一路上和林薇唠嗑。
聊了一句,林薇知道,这拖拉机师傅叫吴志强。
林薇觉得,哪儿都好,就是有点儿颠簸。
这一路上,快把她颠散架了。
好在,很快到县城。
林薇从拖拉机上下来,胃有点儿翻腾。
她开始怀念二十一世纪,还是二十一世纪好啊,出行有小轿车。
就算没小轿车,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不错的,可以坐飞机,坐高铁,大巴车,总比坐拖拉机来的强。
林薇倒是没啥资格嫌弃什么,毕竟,比之十一路公交,肯定还是坐拖拉机轻松些。
走之前,林薇又同吴志强道,“吴叔,谢谢你啦。”
吴志强摆了摆手,“不客气。
林同志,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我等会儿买完了东西,大概十一点左右。
你看时间要是差不多,我就顺道带你一起回去,也省得你走回去了。
你要是先忙完了,就在邮局门口等我。
要是我先忙完了,就在邮局门口等你。”
林薇想了想,道,“行,吴叔,你要是先忙好了,等我十分钟。
过了十分钟,我人不过来,你就先回去。”
林薇不好意思让人家等太久了,顶多十分钟。
“成,那就这么说定了。”
两个人商量完,各自离开了。
林薇先去了一趟黑市,打算做几笔交易,挣点钱和票。
虽说她现在有钱了,可是没有票。
这年代,光有钱,没有票也是不行的。
当然,林薇最主要的目的,看看能不能淘点儿老物件。
就像是之前那样,如果能够换到什么玉镯,玉佩,首饰之类的,再好不过。
挂在系统商城,可以卖钱,增加系统商城的余额。
要是再有什么古董物件,那就更再好不过了。
那些古董的价值更高,哪怕是一些清代的东西,都值不少钱。
能淘到一件老物件,卖出去,就能直接发财了。
这么想着,林薇乔装打扮了一下,直接去了黑市。
黑市这边,也有不少人在寻找交易的目标。
林薇看到一个穿着工装的男人,便走了过去,“大哥,你要粮食吗?”
男人激动的看着林薇,压低了声音,“大妹子,你有粮食?”
第52章再交易
“有,不过要票。
不要粮票,你有其他的票,看着给一点就行。”
男人赶忙道,“有有有,我带了不少的票,你看看,这些票你想要哪一样。”
男人说着,先是将自己口袋里的票掏出来给林薇看了一下,生怕林薇不卖粮食给他。
林薇瞥了一眼,见男人手里的票确实不少。
有布票,鞋票,煤票,还有煤炉票,工业券等等……
“我要点布票,鞋票吧,工业券和煤炉票你也可以拿给我。”林薇道。
她有钱,所以以后打算给孩子买衣服,买鞋子。
不想买二手的,布票,鞋票肯定是得有的。
至于煤炉票,林薇想着,家里虽然有烧饭的灶台,可是不如煤炉方便。
煤炉热饭温水的,要来的方便很多。
而且现在木柴不好打,她一个女人,上山打木柴可没这本事。
家里能用的柴火有限,能用煤炉的话,她正好还有煤票,可以省不少柴火呢。
工业券能买生活日用品,什么脸盆,铁锅,暖水瓶,肥皂之类的东西,都可以用工业券买。
有时候,工业券还能买到烟酒。
这些票,林薇自然是挑着自己有用的。
男人道,“成,不过大妹子,你要了我这么多票,粮食也得多卖点给我。
拿个几斤粗粮,这些票我是不可能给你的。”
“放心,粮食不会少给你的。
走,咱们换个隐蔽点地方交易。”
男人也是这意思,两个人离开了黑市,找了一处没人的地方。
林薇道,“大哥,我这儿有大米还有白面,大米六毛一斤,白面七毛。
你看看,你要多少。”
男人一听,林薇不仅有粮食,还是细粮,脸上的笑容顿时灿烂了起来。
“你有多少给我多少!”
这问题还需要问吗?这年头细粮多难买呀?能买到多少是多少,谁也不嫌多。
林薇想着,也不能给太多了。
太财大气粗,会被人盯上。
于是道,“大米我给你二十斤,白面给你十五斤,你看够不够?”
林薇报的数目完全在男人的意料之外。
男人赶忙点头道,“够够够!”
这么多粮食,咋可能不够呢。
有了这些细粮,过年不用愁了。
要不然靠着供应,大过年的,可能还吃不上白米饭,白面饺子。
“那行。”
林薇说着,从背篓里,实际上从空间里拿出来了二十斤大米,十五斤白面。
一共是二十二块五毛钱,都能顶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男人爽快的拿了钱和票,还一副自己赚到了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粮食是不用钱买来的。
林薇看到男人这样子,有些想笑,明明赚钱的人是她啊!
钱货两清后,林薇准备离开,男人一下子喊住了她。
林薇停下了步子,同男人问了一句,“大哥,还有什么事情吗?”
男人一副讨好的模样冲林薇道,“大妹子,这是我家的地址,回头你还有粮食需要卖的话,就往我家送过去!”
男人说着,点了张纸条过来,上面写着自己家的地址。
难得碰到林薇这样大手笔的,他自然舍不得放过。
第53章能卖点粮食给她吗?
林薇接过了字条道,“行,大哥,回头有粮食我再给你送一点儿。
不过如今粮食供应紧张,要不是实在缺钱,我也不会倒腾粮食来卖。
估计能给你的粮食也不多了。”
林薇这么说,主要是怕别人觉得自己是大款,这年头,她能弄到那么多的粮食,指不定会被人怀疑,盯上。
男人听了林薇的话,倒是能理解。
“没事,能有多少是多少,没有也没关系。”
这年头粮食供应那么紧张,哪儿是好弄的。
“嗯。”
交易完一单,林薇刚准备折回黑市,就见到一个老太太上前,冲林薇问道,“闺女,你手里有粮食卖啊?”
老太太这么一问,林薇顿时警惕起来。
没办法,黑市抓的严,弄不好就是投机倒把,在外面她还是得多多小心的。
林薇摇了摇头,“没有,大娘,你说笑了,我好好的,哪儿来的粮食。”
老太太有点儿不死心,继续冲林薇道,“可是闺女,我刚看到了,你和一个人交易了,卖了不少粮食给他呢。”
林薇的心咯噔一响。
这老太太,该不会是要举报她吧?
老太太看到乔染的脸色变化,又赶忙说了句,“闺女,你别怕,我不会出去瞎说的。
我就是想要找你买点儿粮食。
哎……
我家里断粮好久了,实在没得吃。
我倒是还好,可是家里还有一个小孙女。
她本来就生病了,这要是再不吃粮食,我只怕她扛不住……”
老太太说着,眼眶红了红,看上去是真的挺难过的。
林薇看到了,有些心软。
这老太太,估计是实在没办法了。
心生一抹同情,林薇道,“行,大娘,我卖给你。
你看,你要多少粮食?”
老太太先问了一句,“闺女,你的粮食怎么卖的?”
“大米六毛,白面七毛。”
老太太听了,有点儿震惊。
竟然还是细粮?
其实她想着买点儿粗粮就可以了,毕竟细粮贵,粗粮便宜。
对于他们这种人来说,能吃饱饭都不容易,哪儿舍得吃细粮。
老太太小心翼翼的问了句,“闺女,你有粗粮吗?
我的钱不多,买细粮的话估计买不了多少。
所以我想买点儿粗粮,你看行不?”
林薇听着老太太的意思便知道,人家是真的缺粮食吃的。
只有条件还不错的,才舍得买细粮吃。
真正那些没粮食吃饭的,粗粮也不会嫌弃。
林薇道,“有的,大娘,我这儿还有点玉米面。
玉米面是三毛一斤。”
林薇在系统商城里搜索了一下,看了看玉米面的价格。
一百斤起卖有折扣,一斤只要三毛钱。
不过二十一世纪的三毛钱,和这年代的三毛钱不一样。
这个年代物价低,普通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二三十块钱。
三毛钱一斤的玉米面,其实已经不便宜了。
不过黑市上,玉米面的价格三毛都算是很便宜的。
粮店供应的话,得需要票,一斤也要一两毛钱。
老太太听了林薇报的价格,感觉也还好,不是很高。
于是道,“闺女,你这儿有五斤玉米面吗?要是没有的话,少点儿也行,”
第54章做好事
林薇点头,“有的,大娘,五斤就够了吗,我这儿还有多一点的。”
林薇觉得五斤玉米面挺少的,吃不了多久就没了。
老太太捏了捏口袋,随后掏出来了一把零钱。
“我这儿只有一块六毛钱,买不了太多。
闺女,我也没有票。
你看看,没票你能卖给我吗?”
林薇看着老太太掏出来的皱巴巴的钞票,更是多了几分同情。
“大娘,你没票不拿票也行。
五斤一块五。
你把一块六都给我,我给你六斤。”
老太太愣了愣随后道,“那怎么行,你这都便宜了两毛钱了。
闺女,我知道,你这玉米面卖的已经实惠的,还不要票,我不能再占你的便宜。”
老太太坚持只要五斤玉米面。
见老太太坚持,林薇也就没多说什么。
“那行吧,大娘,你给我一块五,我给你五斤玉米面。”
老太太感激道,“好好好,闺女,太谢谢你了。”
林薇拿了五斤玉米面出来。
其实,她多放了两斤。
觉得这大娘挺可怜的,瘦的只剩皮包骨头,很明显,自己也经常吃不饱,营养不良。
多拿两斤玉米面,就当做是她行善积德了。
希望老天爷看在她做好事的份上,给她一点好运气。
老太太掂量了一下,感觉这玉米面不止五斤重呢。
老太太拎着玉米面,准备回去。
刚没走几步,突然跌到在了地上。
林薇赶忙走上前去,冲老太太问道,“大娘,你这是怎么了?”
老太太扶着额头道,“我有点儿头晕……”
她也好几天没吃上饭了,肚子空空的,饿的有些头晕目眩。
现在身体实在撑不住了,有些晕乎乎的,差点儿没晕倒过去。
看到老太太这样,林薇叹了口气,冲老太太道,“大娘,要不这样吧,我送你回去?你家在那儿,我送你一趟?”
老太太有点儿不好意思,“闺女,这……会不会太麻烦你了?”
林薇摆了摆手,“不麻烦,我正好也忙完了,送你一趟没事儿。
大娘,你别和我客气。”
老太太也没有坚持。
她的身体有点儿撑不住,没人送她回去,确实危险。
老太太担心自己出事了儿,不为别的,而是知道,她倘若有事,唯一的孙女可就没人照顾了。
“闺女,那就辛苦你一趟了,你真是好人!”
老太太感慨自己遇到好人了,林薇不仅卖了粮食给她不说,还送她回去。
这年头,到底是好人比坏人多呀!
林薇扶着老太太,在老太太的指引下,找到了老太太住的地儿。
老太太的家就在县城,不过住的地方环境不太好。
一间小小的破房子,也是漏风漏雨的。
看上去和废弃的屋子一样,砖头和瓦片完全破旧了。
不过老太太收拾的倒是很干净,里里外外打扫的很好。
要不是老太太收拾的好,只怕屋子更破败一些。
路上,林薇和老太太也聊了几句。
老太太夫家姓郭,喊她郭大娘就可以了。
家里以前是做大生意的,有不少钱。
祖上也都是经商的商贾大户,所以之前,日子过的很风光。
第55章发烧了
后来,因为这个年代的特殊原因,家里遭受了变故。
老伴儿在那时候丢了性命,儿子媳妇儿去了西北的农场,现在生死未知。
唯一的孙女跟着她,爷孙两个人相依为命。
因为家里困难,加上身份特殊,爷孙两个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这几年,粮食供应又十分短缺。
要不是郭大娘以前的老朋友暗地里接济,她和孙女早就没了性命了。
这一次,老朋友的接济没及时续上,粮食断了,没曾想到,孙女又生了病,正躺在家里的床上呢。
林薇听了,更是唏嘘同情。
相比较二十一世纪,这个年代的人能吃饱喝足,好好的活下来都不容易。
物质条件,生活环境都太差了。
也正因为经历了这个年代,林薇才感慨着,祖国的变化可真大。
仅仅是几十年的功夫,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相信未来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到了老太太家,林薇将人送回屋子里去。
屋子很小,大概也就十几个平方。
里面很整洁,但是简单又寒酸。
墙角出架着一口自己堆出来的灶子,上面放着一口破了好几个口子的锅。
屋子里的小方桌,缺了一条腿,还是用砖头垫着当桌腿的。
床就是一张破木板,上面铺着稻草,盖了一床薄薄的破旧的棉被。
和原主之前带着三个儿子,住在小破茅草房里的条件差不多。
郭大娘道谢道,“闺女,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
林薇摇了摇头,“不客气,大娘,举手之劳而已。”
即便林薇这么说,郭大娘还是很感动。
人家非亲非故的,能帮衬自己,总归得感激人家的。
林薇将玉米面放下。
郭大娘走到了床跟前,同床上的孙女道,“燕燕,奶奶回来了,给你带了粮食回来,奶奶煮点儿玉米糊糊给你吃好不好?”
床上孩子却没有回应。
郭大娘有些急了,赶紧拍了拍被子。
孩子依旧没有任何的反应。
“燕燕,你怎么了?”
“燕燕?”
见孩子好像晕了过去,郭大娘神色中多了一抹慌张。
伸手一摸,见孙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
“不好了,发烧了!”郭大娘紧张的呢喃了一声。
这年代生病了还是很严重的。
医疗条件太差了,孩子生病了,大多数都是自己扛过去的,根本不会想着去医院。
就算能去医院,也得花不少钱。
如今郭大娘家的条件,送孩子去医院看病,更是不可能的。
林薇看到郭大娘紧张的模样,也上前来看了下孩子的情况。
这孩子,小脸红扑扑的,确实像发烧了的模样。
摸了一下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这情况有些严重。
小孩子发烧,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处理的不及时,很容易出现后遗症。
林薇见这情况,同郭大娘道,“郭大娘,送孩子去医院吧,烧的有些严重,可别耽误了治疗的时间。”
郭大娘却是一脸的难色,“闺女,哎,我……我没钱,手里的那点钱都拿去买粮食了。
要是去医院,钱根本不够的。”
第56章退烧药
郭大娘知道,医院那种地方是最为花钱的。
随随便便的看个病,没个十几块钱几十块钱根本打不住。
自己仅剩下来的一块几毛钱,都用来买粮食了,到哪儿去凑钱看病呢?
家里能卖的东西也已经卖完了,又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就是想借钱也没出借啊。
林薇明白郭大娘的难处。
有时候不是你不想,而是条件不允许。
别说这个年代了,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多少人也因为没有钱治病,放弃治疗的。
林薇微微叹了口气。
既然帮忙,那就帮到底了。
看到这么可怜的孩子,就让她这样病下去,林薇也是十分不忍心的。
于是林薇同郭大娘道,“郭大娘,要不这样吧,咱们带孩子去医院,治疗的费用我先垫付,回头你有钱了再还给我,你看怎么样?”
对于林薇的这一份心意,郭大娘很感动,不过却拒绝道,“闺女,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我不能接受你的帮忙。
去医院,得花不少钱呢。
咱们非亲非故的,你不用这样帮忙。
就算你帮我垫付了医药费,这钱以后我怕是还不上的。”
家里都这么穷了,郭大娘心里清楚明白,想要把治疗的费用还给林薇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她不想欠人家的钱不还,这会让她的良心难安。
“大娘,还不上就算了,就当我为孩子尽的一份心意吧。”林薇又说了句。
郭大娘心里纠结着。
一方面,孙女的情况她还是很担心的,想要接受林薇的好意,把孙女的病治好。
一方面,又实在是不想欠人家人情。
这年头,大家都过的不容易。
别人凭什么花那么多钱帮他们爷孙两人?
最后,郭大娘还是摇了摇头道,“闺女,算了,这可能就是我们的命吧。”
就算林薇帮了他们这一次,能帮他们下一次吗?
回头粮食吃完了,他们爷孙两个人,可能还是活不下去的。
林薇也不知道郭大娘怎么想的。
她都不计较钱了,郭大娘难不成就不担心自己孙女的病情?
这要是严重了,没命了怎么办?
可是看到郭大娘那固执的模样,林薇知道,劝说估计是没有用的。
想了想,林薇冲郭大娘问道,“郭大娘,我想起来了,这儿有一点儿退烧药,家里也有孩子,我常备着的。
你去烧点儿水,我给孩子喂点儿退烧药,看看能不能把烧退下去。”
怕郭大娘不答应,林薇又道,“这药是我在医院的朋友送我的,送了不少,也没要我钱。”
郭大娘这一次,倒是没再拒绝,十分感激的看着林薇,“闺女,谢谢你了,你真是我们爷孙两个人的救命恩人。”
“郭大娘,都说了,别客气,举手之劳。
要是没看到就算了,既然看到了,帮衬一下也没什么。”
“嗯……”郭大娘哽咽的应了一声,随后去烧了点热水。
很快,热水烧好了。
林薇也提前从系统商城里兑了一盒退烧药出来,花了二十多块钱。
不过她提前将包装拆除了,用白纸分开来把药包好。
第57章青花瓷碗
拿了一包退烧药,林薇冲进了碗里,随后等着碗里的药凉了一会儿,才给孩子喂下。
郭大娘双手合十的念叨着,“老天爷保佑,老天爷保佑,一定让燕燕不要有事。”
林薇心里也默默祈祷着,这孩子还小,看着挺可怜的,希望她不要有事吧。
林薇将剩下的药拿给了郭大娘,“郭大娘,这药你拿着,一天三顿,一顿一包,给孩子喂下。
这两天看看能不能把烧退下去。”
郭大娘接过药来,将林薇的话记住,满是感激道,“闺女,大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你真是大好人!
老天爷有眼,一定会好好的保佑你的。”
林薇只是笑了笑,她救人也不指望着有什么福报。
“对了,郭大娘,除了给孩子吃药,你晚上也尽量的给孩子物理降温。
毛巾蘸点儿,给她敷一敷。
多给孩子擦一下身子,多喂点水喝喝。”
郭大娘重重的点头道,“好,闺女,我知道了。”
“那好。”
郭大娘让林薇坐下来,自己则去给林薇端了杯水过来,“闺女,让你辛苦了,大冬天的冷的很,正好烧了热水,你也喝一点儿。”
林薇也没客气,接过水来。
不过她没喝水,而是盯着手里的碗看了起来。
郭大娘见林薇看的认真,也没喝水,忍不住的问了句,“闺女,我这碗有什么问题吗?”
林薇下意识的回了句,“有!”
简直太有问题了。
这碗她要是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清代的民窑青花瓷。
年份不算老,可是品相还不错,最主要的是真品。
说起来,林薇对古董也是有点儿考究的。
因为她父亲是古董玩家,从小耳濡目染,也懂得一些。
小时候,家里就有不少的古董藏品。
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人都喜欢收藏古董。
而古董的价值也很高,越是年份久远,珍稀罕见的,越是珍贵。
郭大娘家的这个碗,如果卖出去的话,价格不算太高,可是卖个八千一万块钱完全没问题。
林薇两眼放光。
收到了古董,拿到系统商城卖的话。
能卖出去,就又能增加一大笔余额。
有了钱,就可以买更多东西。
吃的喝的,用的,啥都有。
想买啥买啥,也就不用扣扣搜搜的了。
郭大娘有些不解的看着林薇,冲林薇问道,“闺女,有什么问题?”
被郭大娘这么一问,林薇才意识到自己有点儿激动的过了头。
于是赶紧收敛起来了自己的情绪,同郭大娘道,“郭大娘,你家这碗你能送给我吗?”
郭大娘愣了愣,没想到林薇看上了她家这个碗了。
林薇今天帮了她这么大的一个忙,不过一个碗而已,郭大娘肯定没有那么吝啬,舍不得送。
郭大娘十分爽快道,“当然可以,闺女,你要是喜欢,你就拿回去。”
林薇高兴道,“那好,郭大娘,真谢谢你了。
不过收了你的碗,我不会让你吃亏的。
这碗多少钱,我把钱拿给你。”
郭大娘道,“闺女,不过一个碗,你要是喜欢,送你就是,还要啥钱。”
第58章送古董
“郭大娘,这要是普通的碗就算了。
可是你这碗是清代的青花瓷。
虽说是民窑,可也是值点钱的。
这么贵重的东西,我哪儿能白拿?”
郭大娘愣了愣,没想到林薇竟然认得这个青花瓷。
原本这东西,是她以前家里收藏的。
普通人,哪儿能认得?
别人都只当是不值钱的破烂玩意儿罢了。
要说在她那个年代,这种古董,也是有价值的。
可是后来,这些古董物件,反而是被认为封建的东西,没人敢要,不值钱不说,被人看到了,还会打了,砸了。
她家里以前不少的好东西,都是被人砸烂了的。
后来,就剩下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这青花瓷碗不惹眼,大家只当是普通的碗碟罢了。
“闺女,你知道这是青花瓷?”
林薇点头,“当然知道。
郭大娘,这青花瓷品相不错。
你这碗也保存完整,很有价值的。”
郭大娘叹了口气,“以前是有点价值,现在就不是了。
这种东西,其实没人要的,就算是送出去,别人也不愿意收,生怕惹来麻烦。
我要不是当碗用,被认出来了,也得被人给砸了。
闺女,你要是喜欢,你就拿回去,也不用给我钱的。
你帮了我,也帮了我孙女,就当是大娘的一点心意。
对了,出了这个碗,我家还有两个青花瓷盘子。
你看看,你要不要。”
林薇点了点头,“好,郭大娘,你拿过来给我看一下。”
“成!”
郭大娘应了一声,随后将两个青花瓷盘拿了过来。
这两个青花瓷盘,平时郭大娘是用来装菜吃的。
林薇看了下,还是清代的民窑青花瓷。
不过品相都不错,保存完整。
青花瓷的盘子比青花瓷的碗价格高一点,大概一个能卖个两万块钱。
要是年代久远一点的青花瓷,换成官窑的,价格就更加不菲了。
不过能得到几样这种品相的古董,林薇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这些古董也是值点儿钱的。
林薇高兴道,“郭大娘,这两个青花瓷盘你也给我吧,都挺不错的。”
郭大娘也十分大方道,“行,你拿过去吧。”
林薇收了一个青花瓷的碗,两个青花瓷盘,坚持要给郭大娘钱。
郭大娘依旧不乐意收,“闺女,真不用。
这几样东西,在这年头都没人敢收,哪儿值什么钱。
你今天帮了我一个大忙,大娘说了送你,就是送你的。”
林薇也坚持道,“大娘,你的好意我也心领了。
这样,这青花瓷碗就当你送我的,两个青花瓷盘当我从你这儿买的。
虽然别人不敢收这些老物件,不过我却是有门路的。
这两个青花瓷盘,我能托人卖出去。”
郭大娘有些惊讶道,“闺女,这真能卖出去?”
“当然!”
郭大娘想着,可能有人确实有门路的吧。
推推脱脱之下,郭大娘同意了,两个青花瓷盘卖出去的钱她收着,青花瓷碗就当送林薇的。
林薇大概估算了一下,一个青花瓷盘,给郭大娘三十块钱。
两个青花瓷盘,就是六十块钱。
这价格,林薇觉得其实不算高的。
因为从她空间里兑换粮食出来,很快就能挣到这么多钱。
第59章送粮食
不过对于郭大娘来说,六十块已经很多了。
要真能卖到六十块钱,自己和孙女的日子就要好过许多。
郭大娘心里对林薇更是感激了。
林薇不仅帮了她,还能帮着她弄钱,让她和孙女的日子能熬下去。
要不然她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得了好东西的林薇,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卖了钱,余额就能增加一大笔。
加起来,可能收入好几万块钱。
这段时间,她都可以快乐的买买买了。
不然钱不多的情况下,她还得抠搜着在东西。
因为缺钱,她每次在系统商城挑的都是一些便宜的,品质差的商品。
有了钱,就可以不用太在乎价格,往好了买。
“大娘,这两个青花瓷盘回头卖出去了,我把钱给你送过来。”
郭大娘应道,“好,闺女,大娘不急。”
话是这么说,林薇还是知道郭大娘的难处。
“郭大娘,这是二十块钱,我提前先把货款预付给你。”
林薇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二十块钱,塞到了郭大娘的手里。
郭大娘推辞道,“这怎么行?
闺女,东西还没卖出去呢,咋能先把钱给我?”
林薇道,“郭大娘,你这两个青花瓷盘保存完好,是好东西。根据我的经验,很快就能脱手卖出去了。
我说的六十块钱,那是打底数,回头给你提提价,可能还不止卖这么多。
你都放心把这么值钱的东西给我拿走,我提前先预付你一点儿货款也没什么吧?”
被林薇这么一说,郭大娘倒是不好拒绝了。
转头想一想,自己确实比较缺钱。
她孙女生病了,肯定还有花钱的地方。
这钱对她太重要了……
郭大娘犹豫了片刻后,便没有拒绝,接受了林薇拿的二十块钱。
“闺女,真谢谢你了……”郭大娘感激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自己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碰到林薇这样的好人,本来绝望的生活里出现了亮光。
郭大娘想着,自己遇到林薇,是不是去世的老伴儿在天之灵,保佑她和孙女。
“郭大娘,你不用谢我,我又不是白给你钱。”林薇笑着说了句。
想着郭大娘的日子过的不容易。
孙女生病了,身体虚弱。
本来就营养不良,生病的情况下,要不补补身体,只怕更抗不过去。
于是林薇从背篓里,实际上系统商城里拿了二十个鸡蛋,两斤五花肉,一吊腊肉,还有二十大米,十斤白面出来,递给了郭大娘。
“郭大娘,这些东西你先收着。
孩子生病了,得好好的补补身体。
你做点儿好的给孩子吃,回头身体才能恢复的更好,病才能扛过去。”
郭大娘一看林薇拿了这么多的东西,连忙摆了摆手,“闺女,这些东西太多了,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林薇道,“郭大娘,这些东西我也不是白给你的,回头青花瓷盘卖了,卖出去多少钱,我从这些钱里面扣,你看怎么样?
这段时间,你们也不好弄粮食,孩子又生病了,吃点好的,身子补了,病才能更快的扛过去,你说是不是?”
第60章表姐
林薇这么一说,郭大娘也就没有再勉强推辞。
郭大娘点头道,“好,闺女,回头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你从卖掉的钱里面扣。”
林薇同郭大娘又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这次耽误了不少时间,她得赶紧去供销社一趟,再去旧货市场一趟。
去供销社买点儿必需品,旧货市场则是去掏家具的。
没一会儿,林薇便来到了供销社。
没想到,冤家路窄,林薇碰到了自己的表姐,李金玲。
她这表姐长的也是有几分姿色的,不过相对于原主的相貌,还是稍稍差了一点。
两个人都没出嫁的时候,关系都还不错。
后来,原主因为长的漂亮,被城里的一个年轻男人黄军看上。
黄军不仅家里条件还不错,工作也好。
原本他是想娶林薇的,为此还亲自登门,找林薇父母提亲过。
谁知道,半路被李金玲截胡。
相比较原主那种沉闷内敛的性格,李金玲就要活泼很多。
很快,借着林薇,李金玲和黄军攀上了关系。
李金玲开放又主动,加上长的也还不错,很快就和黄军搞在了一起。
后来,李金玲搞大了肚子,顺利的和黄军结了婚。
原主和黄军的缘分算是断了。
原主倒是对黄军并不感兴趣,所以即便黄军被自己的表姐抢走,对李金玲也没什么意见。
可是李金玲自己心里心虚,加上黄军原本看上的就是开原主,生怕黄军和原主又勾搭上,所以处处针对原主。
姐妹两个人此后撕破了脸皮。
直到后来原主嫁给了苏庆华,李金玲才放心下来。
看到李金玲,原主的那些记忆就想电影放映一下在林薇的脑海里闪过。
知道了李金玲干的那些事儿以后,林薇对她的印象很不好。
啥人啊这是,自己表妹的对象还抢。
人家能原谅她就不错了,她倒好,蹬鼻子上脸,小三上位,好意思针对原主?
也就原主的脾气好,这要是换做她,肯定得把这个贱女人撕了才解气。
李金玲也看到了林薇。
看到林薇的那一刻,李金玲愣了愣,确认是林薇以后,她的眼神中带了些嫌弃和鄙夷。
林薇自然也看出来了李金玲这是在瞧不起她。
没办法,对比自己的穿着,她确实和李金玲有点儿差距。
李金玲穿着一身新衣服,打扮的还不错。
因为李金玲的条件好,吃的不错,看上去没那么干巴,气色也比林薇好得多。
林薇才穿越过来没多久,之前原主的身体亏空了太多,她一时间也补不上来。
现在看上去依旧有点儿干瘦,憔悴。
加上她身上穿的就是一件土灰的袄子,一旁的李金玲没办法比。
林薇就当做没看到她,直接走到了柜台前。
谁知道李金玲却没打算放过她,挑事儿道,“哎呦,这不是表妹吗?
你怎么也来供销社了?
看到表姐也不招呼一声?
怎么?你这是没看到我,还是不认识我了?”
林薇听着李金玲阴阳怪气的话,翻了一个大白眼,“我只是懒得和小三说话,太晦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