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救赎5
年末年初都是各家聚会的高峰期,当张家别的姑娘都忙着去参加各种聚会的时候,张华涵在梧桐院练习各种礼仪规矩。
等到正月过了,张家众人才慢慢闲了下来。
“听说新任布政使已经带着家小到任了,以咱们两家的关系,是不是该主动拜会一下呀?”
张老太太屋里,张二夫人试探的问了一下张老太太。
听到这话,其他人也纷纷竖起了耳朵。
张老太太沉默着没有说话。
她难道不想和颜家有来往吗?
可是,颜家哪里会搭理张家呀,除非梧桐院那位出面还差不多。
张三夫人笑了笑道:“母亲,大嫂很少出府,可能并不知道外头的事,要不,我们和她说一声?”
张老太太还是没说话。。
别人不知道,可她却是知道的,梧桐院那位是几乎没怎么出过张家,可对外头的事并不是一无所知。
别的不说,就说那位带来的那些陪房,都是有点能耐的,帮着那位在青石县置办了好些铺子、庄子。
颜布政使的事,她不可能不知道。
张老太太心中暗叹,颜怡乐虽是张家的媳妇,可这人嫁进张家后,她这个做婆婆的,连一碗茶都没喝过,更别说像是辖制其他媳妇那样对她立规矩了。
那位要做什么,不仅不需要跟她报备,她连问都不敢多问一句。
每每想到这个,她心里就郁闷得不行。
做婆婆做到她这个份上,估计也是头一份了。
张二姑娘见张老太太脸色不对,立马笑着道:“五妹妹这段时间不是一直在梧桐院学规矩吗,等会儿她来了,我们让她去说不就行了?”
说曹操曹操到,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丫鬟的通报声:“五姑娘来了!”
紧接着,
门帘被掀起,
张华涵不疾不徐的走了进来,
身旁还跟着颜怡乐的贴身大丫鬟安然。
看着张华涵,屋里的人,
上到张老太太,下到张家众姑娘,都一脸的惊诧。
无他,
张华涵的变化太大了。
“祖母万安。”
“二婶。”
“三婶。”
张华涵上前给张老太太、张二夫人、张三夫人行了礼。
声音不高不低,面上的笑容恰到好处,盈盈一福,说不出的赏心悦目。
张老太太率先回神,僵笑着让张华涵坐下。
看着言行举止以及周身气度都大变样的孙女,
张老太太心中大为震叹,
深切的认识到了商贾家和官宦家的区别。
五丫头去梧桐院学规矩,
前后才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这么短的时间,却一下就和家里其他姑娘区分了开来。
张老太太看了看端庄得体的张华涵,又看了看其他孙女,没有对比还好,一对比,顿时觉得其他孙女坐没坐样,
站没站样,又扭捏又小家子气。
不仅张老太太察觉到了差距,屋里其他人也感觉到了,几个姑娘感触最深。
以前张华涵和她们是一样的,
可此刻的张华涵,
却像是世家显贵出身的大家闺秀,一下就把她们给比下去了。
张大姑娘几个隐隐生出了一些自卑。
之前还理直气壮想要指派张华涵做事的张二姑娘这时也不说话了,
抿着嘴一言不发。
安然将张家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
见没人说话,也没人注意到她,
只得笑着自己站了出去:“奴婢给老太太请安,给二夫人、三夫人请安。”
这时,张老太太才注意到安然,顿时坐直了身子,
可能是觉得自己反应太过,神色有些不在然,
顿了片刻才开口:“老大媳妇派你过来,可是有事?”
安然笑道:“确实有点小事,前些天大夫人问了一下五姑娘院子里头的事,发现伺候的下人不是很周到,想换一些,还想增添几个。”
张二夫人和张三夫人听了,神色有些波动。
又是换下人,又是添下人,这还是小事?
张老太太面上倒是没有波动,笑着道:“五丫头院子里的事倒是我疏忽了,老大媳妇是张家的当家主母,她想给五丫头换伺候的人,和管事说一声就是了。”
安然笑着福了福身子:“多谢老太太体谅,我家夫人的意思是,五姑娘明年就要及笄了,这次换下人就一次到位。”
张老太太想了想道:“你们是想从外头买新的,还是就想从府里选?总共想要多少人?”
安然:“若是可以,最好是从外头买新的。”说着,顿了顿,解释了一下,“这样主要是为了方便调教。”
“人数的话,暂定先选十六个吧,我家夫人在家的时候,身边有大丫鬟四个,二等丫鬟四个,三等丫鬟和粗使婆子若干,这样才好使唤。”
这话一出,屋子里的所有人都看了过来,包括张华涵。
这次安然跟着过来要人,张华涵事先是知道的,可她没想到,安然姑姑一开口就要这么多。
张老太太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笑着同意了,转头看向张二夫人:“你明天亲自去找牙婆,务必让五丫头选到合心意的。”
张二夫人连忙点头应下。
之后,张华涵和张老太太等人聊了一会儿,就起身回了梧桐院,继续学习规矩。
她一走,张家姑娘们就忍不住开始议论了。
“五妹妹用得着那么多人伺候吗?”
“就是,养那么多人,一个月得多费多少月例银子呀?”
张老太太沉默了片刻,看向张二夫人、张三夫人:“明天多叫几个牙婆过来,五丫头身边的丫鬟怎么配制,大丫头几个也跟着一样。”
他们家的底蕴不够,那就跟着学。
颜怡乐总不会害她自己的亲身女儿的,一次性选这么多人,想来也是考虑到了五丫头日后出嫁的事。
几个姑娘听了,面上都是一喜。
谁会嫌手底下的人多呢?
第二天,张二夫人和张三夫人就麻利的找来了好几个口碑不错的牙婆,全程积极热情的跟在安然身边忙前忙后。
两人的想法和张老太太一样,不会的,那就跟着学。
安然没有在意这些,全程带着张华涵,先是将挑选下人可能遇到的门道一一讲解给她听,然后再由她自己挑选。
一开始只是张华涵在选,到了后面,张大姑娘几个也来了。
看在张华涵的面上,安然也会提点两句,倒是让几人受益匪浅,选了好几个不错的丫鬟。
......
谷
选好丫鬟后,安然就被颜怡乐正式指派给了张华涵,由她帮着张华涵管理院子。
这消息一出,不仅张家其他人,就是张华涵也惊讶了好久。
张华涵疑惑的看着安然:“安然姑姑,母亲怎么会让你来我这里?”
安然笑着给张华涵倒了一杯茶:“前两天新荣家的送了封信进来,是从省府送来的。”
新荣家的,张华涵知道,那是母亲的陪房。
见张华涵还是一脸不解,安然便知道她什么都不知道,想了想道:“是姑娘嫡亲的舅舅来省府任职了。”
张华涵一愣:“舅舅?”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当着她的面提及外祖家。
安然点了点头:“舅老爷来淮安担任的是布政使一职,和主子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
张华涵神色有些发怔,她就是在无知,也知道布政使乃正二品大员,一省最高官员。
舅舅......竟是这样厉害的人物!
这一刻,她瞬间明白了父亲、大姐姐这段时间对她的态度转变的原因。
舅舅来了,哪怕母亲不愿联系,对于父亲、对于张家来说,都是一种威慑。
同时,也明白了,母亲可以无视张家所有人的底气来源。
二品大员,哪怕是省府首富,在其面前也不敢造次,就更别提只是青石县首富的张家了。
安然还在继续:“姑娘还有个嫡亲的二姨,不过姑娘的二姨夫如今已经调回京城为官了,要见的话,只能去京城见了。”
“至于姑娘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并没有跟着舅老爷上任,而是留在了老家。”
“信是姑娘的舅母写来的,七月是舅老爷的生辰,说是想见见主子和姑娘你。”
说到这里,安然叹了口气:“当年,主子和家里闹得有些不愉快,并不是很想去省城。不过主子觉得,姑娘该去见见自己的舅舅舅母的。”
闻言,张华涵动了动嘴唇,有心想问问母亲和颜家到底闹了什么不愉快,以至于母亲嫁入张家后就再也没和娘家来往过。
不过话到嘴边,张华涵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不是傻的,联系这些年母亲对张家的态度,对父亲的态度,对她的态度,她想,那个不愉快一定是母亲心里的一道巨大伤疤,是不想任何人提及的。
......
虽然安然来了自己身边,张华涵在自己的院子也可以学习礼仪规矩,不过她还是像往常一般,给张老太太请了安后,就去了梧桐院,在梧桐院练习礼仪规矩。
上房中,颜怡乐坐在窗前,看着院子里专心学习的张华涵,神色有些恍惚。
对于张万,她是恨极了的,以至于将对他的恨,转移到了张华涵身上。
可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女儿,每次无视她的时候,她的心也在抽痛。
看着梧桐院这方小小的天地,颜怡乐眼中满是后悔,在张家的这些年,她算是尝尽了因自己的无知和任性种下的恶果。
嫁入张家,固然是中了张万的计,可若不是她给了他机会,他就是在有能耐也不可能近她的身。
归根到底,错的还是她!
颜怡乐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这些年她也尝试着不要在想这些,可是她就是放不下。
“姑娘,休息一会儿吧。”
“不用了安然姑姑,我还能坚持。”
院子里的对话打断了颜怡乐满心的伤感,再次睁眼看了过去。
看着院中少女倔强苦撑的样子,颜怡乐眸光闪动,似乎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
曾几何时,她也是这样的。
就在这时,丫鬟提着食盒进来了。
看着丫鬟将饭菜摆好,颜怡乐看了一眼院子里的张华涵,神色有些挣扎,最后还是说道:“让五姑娘陪我一起用饭吧。”
丫鬟惊愣了片刻,才高兴的跑去请张华涵。
......
张华涵紧张又激动的进了屋,看到饭桌上的颜怡乐,眼眶微微有些发红。
长了这么大,她总算是能和母亲同桌吃饭了。
“坐吧!”
颜怡乐有些不知如何和张华涵相处,神色有些别扭。
张华涵小心翼翼的走到桌前,在颜怡乐对面坐了下来。
之后,母女两都没说话,各自吃着自己面前的菜。
一旁伺候的安然等人,看着母女两人如此陌生拘谨,心里都有些难过。
用过饭,颜怡乐无声的喝着茶。
张华涵见她没叫自己走,就硬着头皮留了下来,并学着颜怡乐的样子,小口小口的品茶。
“以后安然就跟着你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就多问问她。”
颜怡乐的突然出声吓了张华涵一跳,差点被呛着,还好这段时间礼仪没有白学,没有失态。
“是,母亲,女儿知道了。”
看着恭敬不敢看自己的张华涵,颜怡乐默了默,随即又道:“安然跟你说你舅母来信的事了吗?”
张华涵点了点头:“说了。”
颜怡乐‘嗯’了一声:“让安然留在你身边,一是为了继续教导你礼仪规矩,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言一行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这段时间你虽学得还不错,可和真正的大家闺秀相比,还是有很大一段差距的,想要弥补这些差距,得有人在你身边时常提点纠正。”
“二来嘛,就是为了帮你调教院子里的下人。”
“姑娘家,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嫁入了婆家,都要有自己的心腹,要不然遇到点事,连个给你跑腿的人都没有。”
“对于自己院子里的人,你要多用点心,衷心是第一位,然后是得用的,像那些无用的,只会给主子惹事的,发现一个打发一个,不要不忍心,你要对她们仁慈,那她们犯下的错就得你来承担。”
张华涵认真的听着:“女儿谨记母亲教诲。”
颜怡乐沉默一下:“颜家门第高,来往的都是些达官显贵,不仅你,就是你身边的丫鬟,也得得体大方。”
“这段时间多跟着安然学学,去你舅舅家的时候,你也能更有底气。”
第1155章,救赎6
头次切身感受到母爱的张华涵,心情激动的从梧桐院走了出来,直到回了自己院子,满脑子都还在想着她和颜怡乐相处的情形。
“安然姑姑,刚刚母亲说,明天她要亲自教导我焚香、插花,我没有听错吧?”
看着兴奋的张华涵,安然有些心酸,笑着道:“姑娘没听错,焚香、插花这些,都是大家闺秀必备的功课,想当年,主子和王妃几个一同学习,好几样在姐妹当中都是拔尖的。”
张华涵神色一顿:“王妃?”
什么王妃?
谁是王妃?
难不成母亲的姐妹中还出了一个王妃?!
安然想了一下,决定将颜家的情况仔细和张华涵讲讲,免得七月去了省城,因不了解情况而闹乌龙。
“颜家总共有三房,主子出自颜家二房。”
“颜家三房中,最显赫是颜家大房,原因无他,因为鼎鼎大名的威远王妃就出自颜家大房。”
张华涵怔住了。
威远王妃......
哪怕她很少出门,可对于那位将高产粮种推广到大夏各处的威远王妃还是有所耳闻的。。
“威远王妃竟然是我......”
安然感叹着点了点头:“不错,威远王妃是你的大姨。你不仅有个当王爷的姨夫,还有个当王爷的大表哥,当国公爷的二表哥,以及当公主的表姐。”
张华涵已经不知该做何表情了,她竟一个小小商家之女,
突然之间竟冒出了这么多皇亲国戚的亲戚。
她得缓缓!
安然还在继续:“颜家大房不仅出了个王妃,还出了一个户部尚书,
一个海军总兵,
你大外公致仕之前也是官居二品。”
“颜家三房要弱一些,
可如今的锦翎卫指挥使就是你三表舅,你五表舅和六表舅起步晚一些,
不过如今也都在地方身居要职。”
“三房中,最弱的就是二房了。不管是大房,还是三房,
都有亲兄弟帮衬,只有二房,唯独你舅舅独自撑着。”
“不过好在如今舅老爷也熬出头了,一省布政使,那也是朝廷的封疆大吏。”
听着这些,
张华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虽然早就知道颜家门第比张家高,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会高这么多!
那么,
母亲到底是怎么嫁给父亲的?
张华涵不敢深想下去,只能强迫自己忽略掉这个问题。
安然看着张华涵:“奴婢说句僭越的话,张家能有今天,全都是沾了颜家的光,所以姑娘,在张家你完全可以挺直了腰杆。”
颜家的情况太出乎意料了,
张华涵心情有些起伏不定,只是胡乱的点了下头。
难怪......
颜家如此显赫,难怪祖母也只能避开母亲的锋芒,选择退让和妥协;
难怪其他人再如何不满,
张家明面上的好东西,
都得她第一个挑选。
曾经萦绕在心间的困惑,今天全部得到了解答。
安然也没再多说,
安静的候在一旁,
等着张华涵消化。
......
经过一晚上的消化,张华涵再次来到梧桐院时,
面上已看不出什么来了,只是看着细细教导自己如何焚香、插花的母亲,张华涵心里止不住的感到酸涩。
颜家越是显赫,她就越觉得母亲可怜。
父亲......前有原配,
后有好几个房妾室,嫡子嫡女,
庶子庶女一大推。
一想到这些,她就忍不住为母亲感到心酸和不值。
以前觉得母亲无视张家、无视父亲,做法太过偏激,可此时此刻,她再也没有这样的念头了。
也是从这一天起,张华涵去梧桐院的次数越发频繁了。
吃饭的时候亲自布菜,喝茶的时候亲自沏茶......但凡能亲自做的,张华涵都尽量自己来。
母亲太苦、太孤独了,整个张家,就只剩下她一个亲人了,至于张家其他人,惦记她,不过是因为她背后站着颜家。
颜怡乐自然感受到了张华涵的殷勤,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梧桐院的下人们敏锐的发现,大夫人生气的次数变少了,也不在每天板着脸,偶尔也会看到她露出柔和的神情来。
时间一点一点的溜走,张华涵的礼仪规矩学得越发好了,和颜怡乐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两人相处起来不再像一开始那样不自在了。
在安然的调教下,香榭轩的下人也变得有规矩多了,张家其他人想打探张华涵的消息都找不到下手的地方。
这样的变化,张家众人都默默看在眼里。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在颜怡乐的派人出府采买了几次东西,张家众人才知道张华涵即将要去省府的事。
这一下,张家众人坐不住了。
去省府给颜布政使拜寿,其他的先不说,光是说出去也够人高看一眼了,更别提,或许还能因此结交到达官显贵。
尤其是正在议亲的二姑娘和三姑娘,最是急切,只要她们能去布政使府,哪怕只是白跑一趟,对说亲也是有利的。
张大姑娘自然也是想去的,她即将嫁入县令家,若是婆家人知道她和布政使府有来往,进门后肯定会被高看一眼的。
六月初六这一天,张华涵依例来给张老太太请安,刚进门,就见张二夫人等人目光灼灼的看着她。
如今的张华涵真的有些不像是张家的姑娘了,举手投足间,都是大家风范,通身的气派都透着雅致。
张大姑娘笑着率先打破了沉默:“五妹妹,你这身衣裙倒不像是寻常料子做的,是在哪买的,改明儿我也做一套?”
张华涵:“......这料子不是外头买的,是母亲送的。”
张二姑娘盯着张华涵头上的点翠首饰,秒问道:“那你头上的首饰也是大伯母送的了?”
张华涵点了下头。
张二姑娘酸溜溜的撇了撇嘴:“大伯母可够宠五妹妹的,你这穿的、戴的,是我们见都没见过的。”
其他姑娘也是差不多的表情,张家是有银子,可是好些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张华涵直接无视了张二姑娘,起身准备向张老太太告辞,谁知,这时张二夫人开口了。
谷</span>
“华涵呀,我们听说你过段时间要去省府?”
张华涵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张老太太,点了点头:“是的,母亲让我去给舅舅拜寿。”
闻言,屋子里的气氛陡然一静。
张老太太很快回神,笑着道:“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提前跟我们说一下,既是舅老爷的寿辰,咱们家理该有所表示才行。”
张华涵沉吟了片刻:“祖母,这是华涵第一次摆放舅家,母亲的意思是,一切从简。”
张老太太神色一顿,随即又笑道:“还是你母亲考虑得周到,不过,即便再简,也总不能让你一个小姑娘独自出门吧?”
张二夫人立马接话:“就是啊,你一个小姑娘出门,我们可不放心,这样,让你二姐姐她们陪你一块去,路上也好有人作伴。”
张华涵不置可否,只是道:“这事还得问问母亲。”
张二夫人还想说什么,不过被张老太太制止了。
张老太太和蔼的看着张华涵:“是该问问你母亲的意思,不过,你一个姑娘家上路到底不合适,这些你可得好好和你母亲说说。”
张华涵‘嗯’了一声,然后就起身告退。
......
到了梧桐院后,张华涵将张家人想跟着一块去省府的事告诉了颜怡乐。
颜怡乐倒也不奇怪,商人逐利,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钻:“这事你怎么看?”
张华涵小心的看了看她的脸色,斟酌道:“母亲,我是这么想的,我一个人出门确实不太方便,既然必须有人陪同,不如叫上大哥和大姐姐。”
颜怡乐没说话,等着张华涵继续说。
张华涵继续说道:“大哥和大姐姐,与我,毕竟同父所出,自是比二房、三房的人更近一层,我们之间的利益也更牢固。”
听到这里,颜怡乐稍微有了些反应。
对于张家人,她是发自本能的感到厌恶,让她提携她们,在她这里根本没有可能。
若是华涵要跟她说什么都是一家人的话,她肯定是要直接驳回的,可听到她提及利益二字,倒是愿意继续听下去了。
“女儿知道,外祖家很是显赫,可女儿毕竟是张家人,日后......日后嫁了人,在婆家受了委屈,或许可以借力外祖家,可更多依靠的还是娘家。”
“外祖家这边的关系,女儿觉得应该用在刀刃上,能不麻烦尽量还是不要麻烦,毕竟情分是经不起耗的。”
“再来,女儿和张家的关系是割舍不断的,只要不是太过分,能不撕破脸皮,还是尽量就不要撕破脸皮的好。”
听着这话,颜怡乐有些发怔,愣愣的看着一脸稚气的女儿。
张华涵没注意到,还在继续说:“和母亲说句心里话,这些年祖母他们待我也就那样,谈不上什么情分,既然这样,那女儿就只跟他们谈利益得失。”
“张家若想从我这里得到好处,就得付出相应的东西,相应的,女儿若想得到张家的支持,也该有所付出。”
“如此一来,大家各取所需,倒是谁也不欠着谁。”
颜怡乐注视着张华涵,久久没有言语。
张华涵被看得心里没底,不由说道:“母亲,这只是女儿乱想的,您若觉得女儿想错了,还请指正。”
颜怡乐回神,摇了摇头:“不,你没想错,你说得这些都很对。”沉默了一下,“就按照你说的来办吧。”
说完,挥了挥手,示意张华涵可以退下了。
等张华涵离开后,颜怡乐走神了好一会儿,回神后才感叹了一句:“华涵比我通透。”
当年,若是她也能想通这些,何至于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以至不得不困守在张家的后宅中。
......
张华涵从梧桐院出来后,直接回了自己院子,她没打算立刻就将大哥和大姐姐可以同去省府的事说出来,让人着急几天,或许对她、对张家人都会更好一些。
然而,走到半路,却碰到了张大老爷。
自从知道了颜家的真实情况后,张华涵每次面对张大老爷都会有些不自在。
父亲能娶到母亲,肯定是用了手段的。
张大老爷这次亲自来找张华涵,自然也是为了去省府给颜文杰拜寿的事,他知道颜家人不想见到他,也识趣没想自己去,但是却想让嫡子陪同张华涵一起去。
不管怎样,张家和颜家的关系不能就这么断了。
张华涵看着苦口婆心和自己分析者各种利弊的父亲,心里感到有些悲哀,为自己,也为母亲。
“父亲,这事我已经和母亲说过了,等有了结果,我会告知你的。今天练习了一天的煮茶,我有些累了,想先回去休息。”
张大老爷动了动嘴唇,最后点了点头:“那好,你快回去休息吧。”
看着张华涵远去的背影,张大老爷皱了皱眉。
女儿的疏离他如何看不出来,他也不想跟自己的女儿谈及利益得失,可是作为一家之主,他又不得不为张家的将来考虑。
在张家人的着急等待中,直至到了六月中旬,即将出发去省城的时候,张华涵才告诉众人,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一同陪去。
这结果,大房是高兴了,可二房和三房就不乐意了。
可惜,他们的不乐意,张华涵根本不关心,除了去给张老太太请安,其他时候都呆在梧桐院里,张家人就是想去烦她,也不敢找来。
六月二十,张华涵在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的陪同下,坐上了去省府的马车。
梧桐院里,颜怡乐站在窗前失神了大半天。
嫁入张家后就再也没见过娘家人,她不想吗?她想,可是她却没有脸面去见哥哥嫂子。
也许不见,才是最好的。
至少这样,看着手足情分上,二哥二嫂会更加真心的待华涵。
华涵已及笄,张家就这么个情况,若想说个好人家,免不得是要靠哥嫂的帮忙。
颜怡乐面露苦笑,以前她总觉得大姐姐可以靠自己得到幸福,她便天真的以为自己也可以,可到头来,她还是要求到颜家去。
前去省府的马车上,张华涵有些沉默。
母亲和娘家到底有什么矛盾,她不知道,可她却知道,这么多年没有和娘家联系的母亲,这次为了她,算是放弃了她内心的那份骄傲。
第1156章,救赎7
前去省城给颜文杰拜寿,张家十分重视,张大老爷知道自己不受颜家待见,没有要现身的意思,可他不放心三个孩子单独上路,思虑在三,还是决定亲自将三人送到省城。
“到了省城后,为父就不进城了,就在城外找家客栈住下,等你们拜完寿后,再一起回家。”
路上,张大老爷仔细的嘱咐着长子。
张家大爷有些欲言又止,他们和颜家是姻亲之家,可父亲连颜家的门也不敢登,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张大老爷沉默一会儿又道:“到了颜家,行事多问问你五妹妹的意见,她......到底是张家人。”
“这次她能劝说你母亲同意你和大丫头一同前去颜家,可见心里还是有张家的,兄弟姊妹间本就该相处扶持,你们好了,对她来说也是助益。”
张家大爷点了点头:“父亲放心,遇事儿子会和五妹妹商量的。。”
之后张大老爷没在说什么,很快,一行人便到了码头。
淮安水系发达,去往省城的船只很多,平时,就是临时要去省城也能坐到船,可这次,张大老爷明明提前包了一艘客船,到了码头后,却被告知客船定给其他人了。
张大老爷很是生气,直接去找船老板理论了,
张家大爷则是回了马车前看着两个妹妹。
“大妹妹、五妹妹,我们可能要等一会儿才能登船了。”
张大姑娘掀开车帘一角,
问道:“大哥,
出什么事了吗?”
张家大爷有些憋闷:“我们定的船被人截了先,
父亲找船老板协商去了。”
张大姑娘当即蹙起了眉头:“船老板怎么回事呀,有他这么做生意的吗?”
张华涵也是眉头微蹙,
不过她没说什么,坐在马车里静静等着。
这一等,就等了半个时辰。
眼看马上就要到中午了,
张大老爷还没回来,张家大爷看了眼码头旁的茶肆,说道:“大妹妹、五妹妹,前面有个茶肆,要不你们下车到里头坐坐,
顺便吃点东西?”
张大姑娘早就想下车活动活动了,
不过她没出声,
而是看向了张华涵。
坐了半天的马车,
张华涵自然也想下车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尤其是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听着码头上的各种喧嚣声,张华涵也想见识见识,便点了点头,出声和候在车外的安然说道:“安然姑姑,我和大姐姐想去茶肆坐坐。”
安然听了,
打量了一下茶肆,这才回道:“那姑娘稍等一会儿,等奴婢带人将茶肆布置一番,姑娘再下车。”
说着,
就带着几个婆子先一步去了茶肆,
和老板说了一声,选了处角落,
在四周挂上了竹帘,
很快,就布置出了一个小包间。
这动静一下就引来了周围人的注目。
“不知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女眷出门?”
“大户人家的人就是讲究呀。”
就是张家大爷,
也有些侧目,以前父亲也带过他和大妹妹出门游玩,大妹妹顶多戴个帷帽,哪里会注意这些。
布置好一切后,
安然才回到马车前:“姑娘,马车里奴婢准备了帷帽,
带上帷帽就可以下车了。”
张华涵将帷帽戴好,在丫鬟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快步走进了竹帘围起的小包间中。
“这竹帘真特别!”
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啧啧称奇,这竹帘外头往里看,根本看不到什么,可里头往外头看,却能看清外头发生的事。
母亲手里的东西果真样样都不是凡品。
就在张家大爷准备叫伙计上点吃的时,惊讶的发现,安然正有条不紊的指挥着丫鬟从马车上搬下了茶炉、食盒、茶具餐盘等物品。
就是张华涵,也有些意外。
安然见了,解释了一句:“外头的东西大多不怎么干净,尤其是这码头,鱼龙混杂的,出门在外,吃进肚的东西最好当心些,能不吃最好别吃。”
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讪讪一笑,都没有再说要点吃的了。
等安然将茶点摆放好,张华涵也不好独吃,邀请两人一起食用。
就在这时,对面位置也来了一群下人,动静比之前安然几个弄出的还要大,直接用屏风将周围隔了出来。
竹帘只需高挂起来就是,占地不大,且安然只围了一张桌子,并没有打扰到其他人。
可屏风的占地就大了,还属于金贵物件,周围的人见了,都不由纷纷避让,生怕碰着,然后卖了自己也赔不起。
一时间茶肆中都是拖拉凳子的声音,没一会儿,隔壁三桌就空出了一个真空地带。
紧接着,几个带着帷冒的锦衣女子走进了茶肆。
张大姑娘见了,低声嘀咕了一句:“好大的排场!她们一来,大半个茶肆都不能坐人了。”
安然淡淡的扫了一眼:“应该是官家女眷。”说着,看向张华涵,“在外行事最忌张扬,有道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一个弄不好就可能给家里招祸,姑娘可别学这起子做派。”
张华涵点了点头,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也认真记在了心里。
兄妹三人喝完一杯茶,张大老爷才脸色难看的来了茶肆。
张家大爷连忙掀开竹帘,起身去迎:“父亲,可是船没协商好?”
张大老爷冷声道:“为父包的船被陆老板直接挪给了隔壁许州来的董知州一家了。”
张家大爷眉头一皱,沉默了片刻,又道:“陆老板手中的船不少,把我们定的船挪用的,理该重新给我们安排一艘呀,总不会一艘船都没有了吧?”
张大老爷刚想说什么,就看到茶肆外走来了几人。
其中就有陆老板。
正对着为首中年人赔笑的陆老板觉察到有人看他,抬头一看,发现是张家父子,神色微微有些尴尬。
张家在省城也有店铺,每年跑省城的次数也多,免不得要租借陆老板的船,一来一去,打交道的机会还挺多的。
这次挪用了张家定的船,陆老板心知自己做得不地道,等中年人进了茶肆,连忙来了张家这边。
一来,就直接赔罪。
“张兄,这次是小弟的不是,我给你赔罪,可也请你理解一下我,知州大人要船,我也不敢不给呀。”
说着,扫了一眼隔壁的屏风。
瞬间,张大老爷就明白了,那霸占了一大半客栈的人正是许州董知州一家。
张大老爷深吸了口气,压下心中的怒气,商人遇上官员,天然的就低了一等,此时,他只能自认倒霉。
沉默了一会儿,张大老爷说道:“陆老弟,我是真急着去省城,你帮我想想办法,给我腾一艘船出来吧,我心里记着你的好。”
听张大老爷这么说,陆老板面露为难,叹了口气,低声道:“张兄,冲咱两这关系,我跟你说个小道消息吧。”
“过两天就是新任布政使的生辰了,淮安各府各州的知府、知州们都要去参加他的寿宴,咱们这个码头,恰好是去省城的必经码头,所以这些天的船特别的紧俏。”
“不是我不忙你,是兄弟我也无能为力呀,手底下的船全部都租借出去了。”
张大老爷三人就站在竹帘外,是以,坐在里头的张华涵等人也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谷</span>
张华涵蹙了蹙眉头,她们这次来省府,是掐着时间的,若是租借不到船,可能会错过给舅舅拜寿的时间的。
张大老爷也知道时间赶,当即道:“和其他人同坐一船也行呀,陆老弟,为兄真的有要事,烦请你周璇一二,事后必有重谢。”
陆老板见张大老爷这样,也看出他是真的有急事,犹豫了一下,看了看隔壁屏风后的人:“那我试试,董知州还算好说话,我去问问,看他们愿不愿意捎带上你们?”
张大老爷连忙抱拳道谢。
陆老板去了屏风那边,没一会儿,那边就传出一道略显嚣张的男声。
“陆老板,你还真是敢开口,什么人都敢往我们这里领,我姨夫乃一州知州,你竟让商人和他同坐一船,你这是看不起我姨夫吗?”
之后是陆老板的不断赔罪。
竹帘后的张家人听了,面上都不由露出气愤之色。
张大姑娘哼声道:“抢了我们的船,还出言侮辱,他们怎么.......”
“闭嘴!”
张大老爷低声呵斥了一句,又飞快的看了看屏风那边,见那边没动静,才松了口气。
一旁的张华涵看着张大老爷面上的隐忍,眸光有些闪烁,对张家拼命想要攀附颜家的原因有了深刻的理解。
张华涵沉默了一下,看着张大老爷:“父亲,若是坐不到船,不如就走陆路吧,咱们赶路赶快一点,应该来得及的。”
张大老爷皱眉:“坐船一天就能到省府,走陆路得三天的时间,赶路太快,你们姐妹的身子也吃不消呀,你一脸憔悴的去见舅舅舅母,这不是让他们担心吗。”
“让为父再想想办法,我就不信了,这么大个码头,连一艘船都找不出来。”
话音未落,就听到隔壁传出了声响。
张家人看了过去,就看到董知州殷切的小跑出了茶肆,一脸赔笑的和茶肆外经过的蓝袍中年人见礼。
站在张华涵身后的安然看到那人,眸光闪了闪,连忙看向张大老爷:“大老爷,你认识那人吗?”
张大老爷点下头:“他就是咱们平云府的知府大人,怎么了?”
安然不回反问:“可是姓苏?”
张大老爷没在意安然的态度,再次点头:“知府大人确实姓苏,出自中州苏家,码头上停靠的那艘二层客船就是苏大人家的。”
安然笑着福了福身子:“奴婢有法子找到船了,稍等一下,奴婢去去就回。”说着,就走出茶肆。
在张家众人,以及周围人的注视下,安然来到蓝袍子中年人身前:“奴婢给苏大人请安了,苏大人安好。”
苏知府诧异的看着安然,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一旁的董知州就先出声了。
“去去去,你是哪家的下人,竟敢拦截苏知府,不要命了?”
安然没理会他,再次向苏知府福身:“奴婢的主子是颜家的四姑娘,颜家四夫人正是奴婢主子的四嫂嫂呢,当年四夫人嫁入颜家时,奴婢还在苏家送亲的队伍中见过苏大人呢。”
闻言,苏知府面色一顿,打量了一下安然。
颜家四姑娘......难道是和离后,又嫁给商贾之家的那位?
他不是苏家嫡系,对于诗语堂妹所嫁的颜家,只比较了解颜家大房和颜家三房的情况,对于颜家二房知道得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苏知府扫了一眼茶肆里竹帘,一眼就认出那是进贡之物,明白眼前这人应该没有哄骗他,笑着道:“你这是有事吗?”
安然笑着回道:“我家姑娘正要去省城给舅舅贺寿,可惜,张家定下的船被人截胡了,情急之下,得知苏大人也要去省城,奴婢便厚着脸皮过来请求帮忙了。”
苏知府笑了笑:“原来是这样啊,我家的船大,快去请你家姑娘移步吧,刚好我们也要动身了。”
安然再次福了福身子:“多谢苏大人出手想助,奴婢替我家姑娘先行谢过大人了。”
苏知府点了点头,等安然转身回茶肆后,看向身后的小厮:“快去和夫人说一声,让她收拾一间上好的客房出来。”
身旁的苏公子有些不解:“父亲,用得着这样吗?”
苏知府笑道:“当然用得着了,那位可是颜布政使嫡亲的外甥女,上了船之后,你去和你两个妹妹说一声,让她们好好和张家姑娘相处。”
茶肆里,张家人得到苏家同意他们搭船的消息,面上具是一喜,同时心里也震撼着颜家的权势。
安然只是颜怡乐身边的大丫鬟,而颜怡乐可以说是颜家混得最差的子嗣,就这样,她身边的大丫鬟也能跟一位知府搭上话,并且得到对方的帮助。
这一刻,张家三兄妹算是清晰的认识到了张家和颜家的差距到底有多么大了。
安然一边吩咐丫鬟收拾东西,一边和张华涵说着苏家的事。
“颜家四夫人出自苏家嫡系,苏知府是苏家的旁系,当年四夫人嫁入颜家时,他也有来送嫁,后来又在京城留学了一段时间,经常进出颜家,奴婢这才记得他。”
张华涵认真的听着,神色有些紧张。
长这么大,她见过的最大的官员就是县长了,如今要去见知府了,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安然看出了张华涵的紧张,笑着道:“姑娘着实用不着紧张,苏家家世是不错,可和颜家一相比,还是要差上一截的。”
“姑娘只需记着,你背后可是站着一推皇亲国戚呢,哪怕是到了布政使府,对上别家姑娘,你的身份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不用觑任何人。”
理是这么个理,可到底没经历过这些,尤其是张家还是商贾之家,张华涵的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
不过到底得益于前段时间的训练,哪怕心里再忐忑,张华涵如今也能做到面上不动声色了。
安然说这些的时候并没有避着张大老爷三人,当然也是避无可避。
张华涵能从颜家借来有底气,可他们却不行,除了常在外跑的张大老爷稍微好一些,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神色都有些不淡定。
等丫鬟收拾好了,在安然的引领下,张家众人去见了苏知府,一番认识后,一行人一起上了苏家的客船。
茶肆外,看着跟着苏知府一同离去的张家人,董知州和陆老板都不由咽了咽口水,董知州额头上还有冷汗冒出。
“你害我!”
董知州愤怒的看着陆老板。
陆老板吓得面色大变:“知州大人,这话从何说起呀?”
董知州怒喝道:“你为何不告诉本知州张家和颜家有亲?”要是知道这个,他怎么可能去抢张家的船?
陆老板满脸苦涩:“小的也不知道这个呀。”
不,也不能说不知道,张家和京城的勋贵是姻亲,这传闻他也听说过,可却根本没放在心上过。
张家是有点银子,可要说张家这样就能入京城贵人的眼,他是万万不相信的。
再加上,张家也从未正面回应过这个,每次提及都是含糊带过,任谁见了,也想不到这会是真的呀。
他要是知道张家姑娘是布政使嫡亲的外甥女,就是拼着得罪了知州,他也不会将张家的船给挪用了呀。
那个张大老爷也不是个东西,有这么厉害的关系,你倒是说呀,你不说,董知州来了,他肯定是先紧着董知州呀,这可不能怪他。
第1157章,救赎8
上了苏家的船后,张华涵就事事小心,时时注意,生怕在苏家人面前露怯,辱没了颜家的名声,同时也不想外人太过看不起张家。
苏夫人和苏家两位姑娘事先得了提醒,很是热情的接待了张华涵和张大姑娘两个,张大老爷和张家大爷则是陪着苏大人、苏公子在甲板上喝茶。
对于颜怡乐为何没来,苏家人识趣的没有提及,也没提及张家家事,只是聊着一路的风景和趣闻。
苏家人有意迁就,张家人努力迎合,如此,两家人倒也相处得融洽。
一天后,省城码头到了。
张大老爷不好去颜府,下船后,找了个借口就离开了。
对此,苏家人也没多问,他们这次来省府,也是去颜府贺寿,便同张家三兄妹一同进了城。。
马车里,想着即将见到的舅舅一家,张华涵就止不住的心跳加快。
虽说是嫡亲的舅舅,可她从出生到现在就没见过对方,对舅舅一家的了解也仅限于安然告知她的那些,她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欢迎自己?
再加上母亲和颜家断了来往,她就越发忐忑了。
张华涵好歹能维持面上的平静,可张大姑娘却是难掩神色紧张。
接触过知府家的姑娘后,
张大姑娘就被自卑给淹没了,对方不管是穿着打扮,
还是言谈举止,
再到气度眼界,
每一样就足以将她碾压在地。
此刻,听着城中的喧哗声,
她头次生出,也许她不该跟着张华涵来省城的念头。
走在张华涵身边,她觉得她连个丫鬟都不如。
作为张家长女,
从小到大,她得到的比任何人都多,哪怕继母家世强大,明面上她不得不让着五妹妹,可私底下父亲和祖母都会贴补她。
是以,
她一直觉得她才是张家最尊贵的姑娘。
可是此时此刻,
这份骄傲被摧毁得支离破碎,
巨大的落差让她险些落荒而逃。
想到离家时,
祖母的谆谆嘱咐;父亲离开时,期盼的眼神;以及即将嫁入的县长家,张大姑娘强行压下了心中的自卑和不安。
丢脸就丢脸吧,只要挺过了这一次,见识过大场面的她,日后嫁入婆家,
面对婆家的交际圈时,她就能从容不迫了。
在姐妹两的各怀心思中,颜府到了。
虽说还要过两天才是颜文杰的生辰,可此时已经有不少宾客登门了,
朱绮云要接待其他人,
没法脱身,便派了管事嬷嬷颜方家的来迎苏家人。
颜方家的一开始没注意到张家兄妹,
只以为他们是苏家的公子姑娘,
便只和苏夫人行礼寒暄。
张华涵三人头次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不知主动介绍自己,
只能尴尬的站在苏家人旁边。
最后,安然见颜方家的就要直接领苏家人进门了,不得不站了出来:“方姐姐!”
颜方家神色一顿,疑惑的看了看安然,
没一会儿,双眼圆睁,
惊讶的看着安然:“你是......四姑娘身边的安然?”
安然笑着点头:“难为方姐姐还记得,可不就是我吗。”
颜方家的激动的走了过来,拉着安然:“四姑娘这些年一切可好?”
安然面上的笑容微滞,笑着点头:“好,都好着呢。”说着,看向张华涵,“这是四姑娘的女儿。”
颜方家的目光瞬间移到张华涵身上,看着眼角眉梢和颜怡乐十分相像的张华涵,激动得眼眶都红了:“表姑娘,你可算是来了,老爷夫人这段时间可一直在念叨你呢。”
说完,忙不迭的屈膝给张华涵行礼,“老奴给表姑娘请安了。”
张华涵有些心慌,但面上还算镇定,连忙将人扶起:“嬷嬷快请起。”
颜方家的激动的看着张华涵,飞快的拉过旁边的丫鬟:“快,快去告诉夫人,说表姑娘到了。”
吩咐完后,立马笑着迎张华涵三人和苏家人进府。
一行人还未行至垂花门,朱绮云就带着丫鬟婆子赶了过来。
一路上,宾客和下人们都好奇的看着,能得当家主母亲自相迎的,也不知是什么尊贵的客人?
“你就是华涵?”
朱绮云一到,就紧紧的盯着张华涵。
张华涵连忙屈膝行礼:“华涵见过舅母。”
“快起来!”
朱绮云一把扶起张华涵,紧紧的拉着她的手:“快,让舅母好好看看。”说着,仔细的打量着张华涵,又惊又喜道:“像,这眉、这眼都像你母亲。”
张华涵眼帘微垂,神色有些羞涩,任由朱绮云打量。
朱绮云拉着张华涵好一会儿打量,直到看够了,才歉意的看向旁边的苏夫人:“让夫人见笑了。”
苏夫人善解人意道:“夫人快别这么说,我理解的,久不见外甥女,可不得好好亲香亲香。”
朱绮云笑着直点头,拉着张华涵的手不放:“都别在这站着了,快随我去正院喝茶吧。”说着,拉着张华涵走在了前头。
感受到舅母对自己的亲近,张华涵紧绷的心绪总算放松了些。
......
正院.
众夫人、闺秀看到朱绮云亲昵的拉着一个姑娘进来,都好奇的打量着,等朱绮云介绍后,才知道这位竟然是颜布政使嫡亲的外甥女,对其的重视顿时拔高了一截。
朱绮云笑着给张华涵介绍在场的夫人、闺秀,见张华涵进退有度,举止也落落大方,心里不由松了口气。
在这之前,她就怕四妹妹的女儿也遗传了她的脾气秉性。
颜家姊妹,就属四妹妹嫁得最差了,嫁入张家后,又直接和家里断了联系,时常引得公爹、婆母担忧牵挂。
这次调任淮安,也是相公有意争取的,一是为了安公婆的心,二来就是想帮这个妹妹一把。
世人多同情弱者,兄弟姐妹们如今的生活都好过了,每每想起怡乐,都忍不住让人叹息。
朱绮云看了看身旁的张华涵,怡乐没来,这是她意料之中的事,以她那样的性子,估计也没脸见娘家人。
只要这个外甥女是个知分寸、懂进退的,她也愿意为她谋个好前程。
朱绮云还没介绍完屋里的人,就有丫鬟进来通报:“夫人,老爷从前院回来了,说是想见见表姑娘。”
闻言,在场的夫人具是面色微动。
布政使丢下客人迫不及待的赶回后院,可见对这个外甥女的看重。
众夫人眼帘微垂,心中对张华涵的重视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
朱绮云不好丢下客人,招来大儿媳妇,让她陪着张华涵去见颜文杰。
......
张华涵带着忐忑的心见到了颜文杰,或许是因为血缘的关系,看到颜文杰的第一眼,她就有些鼻子发酸。
颜文杰怜惜的看着张华涵,细细问了一下她和颜怡乐在张家的生活。
家丑不好外扬,张华涵也不想第一次见舅舅,就朝对方诉苦博同情,只含糊的说一切都好。
颜文杰见外甥女神色拘谨,没有继续为难她,只是道:“到了舅舅家,就跟自己家没区别,想吃什么,缺什么,都和你舅母说,千万别不好意思,知道吗?”
张华涵乖巧的点头应下。
颜文杰又说了一会儿,就让老大媳妇带着张华涵下去休息了,等她一走,就把安然叫了过来。
安然没想过要隐瞒,主子和五姑娘需要二爷撑腰,便一五一十、仔仔细细的将颜怡乐这些年在张家是如何过的说了出来。
颜文杰听后,神色十分的复杂,久久没有言语。
怡乐是最爱热闹的,没想到嫁入了张家,竟困守在一个院子里,一住就是十几年!
直到安然说起颜怡乐对张华涵不管不顾,颜文杰才发了脾气:“怡乐怎么还是这样,只由着她自己的性子,从来不管他人的感受,那可是她亲生的女儿!”
安然抽泣着:“二爷,你就别怪姑娘了,姑娘她心里也苦呀,张万对她使了那样龌龊的手段,她如何甘心给他生儿育女?”
“每次看到五姑娘失望的离开,她都会默默流泪,做母亲的,哪有不爱自己骨肉的?姑娘是没法放下对张万的恨呀。”
听到这话,颜文杰满腔的愤怒都化成了一声叹息:“这都是她自己种下的因,苦了华涵了,竟摊上这么一对父母。”
安然连忙道:“姑娘如今已有所改变了,五姑娘雷打不动的去请安,也融化了姑娘的心,来之前,她们母女的关系已经很融洽了,姑娘还亲自教导五姑娘焚香、插花这些呢。”
颜文杰叹着气,又问了一些张家的情况,将想知道的都打听完后,才挥手让安然退下。
安然走后,颜文杰在书房里坐了好一会儿,才起身去了前院接待客人。
等到晚饭时,颜文杰再次见到张华涵,眼中又多了几分怜惜,并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她的重视,让人不敢怠慢她。
睡觉时,颜文杰将从安然那里得知的情况告诉了朱绮云。
朱绮云听后,也是良久的沉默。
颜文杰:“......怡乐那里,得她自己放下才行,我们也没法帮到她什么,不过华涵这边,你可得上点心。”
“张家的情况你也知道,指望他们,华涵能找到个什么婆家,你这做舅母的可得为华涵挑个好的,莫让这孩子再吃苦头了。”
朱绮云点了点头,知道张华涵在张家过的是什么日子后,她也十分同情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姑娘:“放心吧,我会的。”
“怡乐同意华涵来见咱们,估计也是想让咱们帮华涵选门好亲事,刚刚我问了一下安然,华涵九月份及笄。”
“我是这么打算的,让华涵在咱们家呆一段时间,她的及笄礼就直接在咱们家办,到时候我多请些人来,一来,让华涵跟着我学点规矩和管家理事的本事,二来嘛,表露咱们对华涵的看重,这对她说亲也有好处。”
颜文杰点了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就按你说的来办吧。”说着,感激的看着朱绮云,“辛苦你了,幸好有你在我身边。”
朱绮云失笑道:“都老夫老妻了,你还说这样的话,也不怕孩子们听到了笑话。”说着,顿了一下,“我既是嫂子,又是舅母,怡乐母女过得不好,我心里也不是滋味呀。”
......
有了颜文杰的表态,颜家上下对张华涵,无不体贴周到,不敢有丝毫的慢待,就连张华涵暂居的富宁居,也不是普通的客院,而是朱绮云专门派人收拾出来的。
张大姑娘跟在张华涵身边,算是体验了一把真正大家闺秀过的金尊玉贵的日子。
“五妹妹,我可真是羡慕你,有对你这么好的舅舅舅母。”
张大姑娘看着多宝阁上那一件件珍贵的摆件,以及收拾得雅致温馨的闺房,脸上的羡慕怎么也掩饰不下去。
张华涵没有回应,舅舅舅母对她是好,可是有时候别人的好也是一种负担,她怕她报答不了这份好。
很快,就到了颜文杰的生辰。
生辰宴上,朱绮云亲自带着张华涵游走在各家女眷中,除了一开始有些紧张,慢慢的,张华涵对于和官眷的交际应酬也熟悉了起来。
颜怡乐嫁到了张家这事是瞒不住的,再加上张家兄妹这次也来了,众人稍微一打听,很快就知道了张华涵的身世。
原本众人只是看着颜文杰的面上,对她客气一些,可如今见她言谈不卑不亢,举止进退有度,并没有商贾家身上的恶习,倒是让不少人高看了一眼。
......
生辰过后,颜文杰亲自和张华涵谈了一下,想让她在颜府住一段时间。
“你舅母呢,想给你办个及笄礼,再来就是,这些年你母亲也没教导过你管家理事的事,你舅母想带带你。”
闻言,张华涵面露动容,在张家,大姐姐有祖母亲自教导,二姐姐和三姐姐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有她,从未有人教导她管家方面的事。
至于及笄礼,也没人提起过。
张华涵不是不知好歹的人,知道舅舅舅母这是在怜惜自己,当即福身道谢:“华涵多谢舅舅舅母垂怜,只是这样会不会打扰舅舅舅母?”
看着小心翼翼的外甥女,颜文杰眼中的怜惜越发浓了,当即笑道:“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咱们是嫡亲的亲人,舅舅家就是你自己的家,你只管在这里住下就是了。”
感受到舅舅的看重和疼爱,张华涵鼻子有些发酸:“多谢舅舅。”
颜文杰见她同意了,面上露出笑意:“这就对了,咱们是一家人,千万别不好意思。你母亲那边,我会亲自给她去信的,至于你父亲,有你兄姐传话,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张华涵见舅舅考虑得这么周到,眼中有些发热,没敢抬头,垂着头点了点头。
......
张华涵要在颜家住下,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知道后都无比羡慕。
除去一开始置身达官显贵中的不适和忐忑,如今两人在颜家住了几天,接触的都是以前从来没接触过的人和事,两人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竟有些不愿离开了。
不过两人还算有点眼力劲儿,没有要跟着一块留下,第二天就告辞离开了颜家,出了城,就去和城外的张大老爷汇合了。
张大老爷知道张华涵留在颜家住下了,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十分的开心。
颜家对张华涵越好,张华涵的亲事就会定得越好,这对张家来说,无疑是最有利的。
“走吧,我们回去。”
回去的途中,张大老爷三人就立即体验到了颜家这门姻亲带来的好处。
竟有官员主动邀请他们搭船,还不是一个两个!
搁在以往,官员哪里会看得上他们这些商人!
这次来省城祝寿,张家和颜家是姻亲之家的事算是过了明路了。
不管众人有多不解,不知颜家为何会看上张家,但对张家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只要让人知道他们背后站着颜家,张家就算有了一道强有力的保护后盾了。
张大老爷还算清醒,没有得意忘形,推拒了官员的邀请,并对着两个儿女告诫道:“颜家的名号,不能随便乱动用。”
“我和你们继母的关系,你们也看到了,颜家对为父,也是十分的不满意。”
“小事上借用颜家名号避开一些麻烦,他们或许不管理会,可若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损害了颜家的名声,颜家是不会对张家手软的,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谨记。”
张家大爷和张大姑娘都认真的点了点头,颜家对张家的态度,这次去贺寿他们也看出来了。
大户人家重名声,虽没对他们甩脸色,可疏离和排斥他们却是清楚的感受到了的。
若是没有五妹妹,他们怕是会被直接赶出来的。
第1158章,救赎9(全书完)
张华涵就这么在颜家住下了,颜文杰一家对她都挺好,除了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慢慢的,她也融入到了这个家中。
只是每每看到其乐融融的舅舅一家,张华涵就有些走神,脑海里不受控制的想起没人相伴、形单影只的母亲。
时间一长,心中便多了些思念和牵挂,同时也生出了些忧愁。
在张家,母亲和她无疑是被排斥在外的,日后她若是出嫁了,可就真的没人陪母亲说话了。
之后的日子,朱绮云不仅带着张华涵外出做客,在家接待客人,还会教导她如何主持中馈。
张华涵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所以,学得格外的卖力和专注。
老师总是喜欢爱学习的学生的,见张华涵这般认真,朱绮云教得就更仔细了。。
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一点点溜走了,转眼就到了九月。
九月十三,朱绮云的生辰,朱绮云将能邀请的人家都请了过来,为她办了个盛大的及笄礼。
及笄礼父母皆未至,张华涵多少有些遗憾,不过她也知道,她的及笄礼,
舅母是费了大力气的,满怀感激的同时,
全程精神高度集中,
力求不出一丁点错误。
经过朱绮云两个多月的调教,
张华涵越发的稳重得体了,这让前来观礼的好些夫人都动起了结亲的心思。
张家是不怎么样,
可是颜家厉害呀。
瞧瞧布政使夫人,又是带着这位张姑娘到处见客,又是亲自举办及笄礼,
无疑是在告诉大家,颜家很重视这位外甥女。
就冲着这一点,娶回家就亏不了。
想通了这些,一些夫人开始主动拉着张华涵说话,十分的热情。
张华涵明白这些人看重的不是她,
而是她背后的颜家,
所以只是礼貌不失礼的回应着,
并没有因为受到众人的吹捧和夸赞就不知所以了。
朱绮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对张华涵的应对十分满意,心里也越发喜欢这个外甥女了。
及笄礼过后,朱绮云找了个时间将张华涵叫到了跟前:“华涵,姑娘及笄过后,就可以议亲了,你对你的亲事有什么想法吗?”
张华涵神色微滞,
她显然没有料到朱绮云会这般直白的和她说亲事。
看着张华涵脸色发红,朱绮云笑了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张华涵羞涩的低着头,到底没好意思开口议论自己的亲事。
朱绮云见了,
想了想,
说道:“按理说,你的亲事应该由你父母来操心,
不过你母亲这些年也没在外头走动,
认识的人少;你父亲呢,结交的估计也就是一些商贾人家,
若真把你的亲事交给他们来办,不说我,就是你舅舅都不会答应的。”
说着,拉过张华涵的手。
“议亲是姑娘家的头等大事,
若是定了好人家,能一辈子享福,
若是说了不好的人家,那就得受一辈子的罪,最后还要连累儿女。”
“所以呀,这亲事是半点不得马虎。”
“你母亲让你来省城,你父亲默认你住在家里,想来你也应该知道他们的意思,你舅舅的意思呢,你的亲事由我们帮着看。”
“现在舅母问你,你想跟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知道你的喜好了,舅母也好对照着来找。”
张华涵双颊红红的,犹豫了一下,才细若蚊蝇的说道:“华涵一切都听舅舅舅母的。”
朱绮云不赞同的摇了下头:“这日子呀是要你自己过的,总得合了心意才能和和美美吧,你若什么也不说,我们瞎找一通也不事呀。”
张华涵神色有些犹豫,就在朱绮云以为她不会说什么的时候,她却开口了:“华涵想留在淮安,最好离青石县近一点。”
朱绮云愣了愣:“为什么?限制了地域,这选择的范围可一下就缩小了好多,如今的官员三年一任,像那些前程远大的,可不会一直呆在一个地方。”
张华涵默了默:“母亲一个人在张家,太孤单了,我若嫁得近一点,还能时常回去看她。”
朱绮云听后,顿了片刻,随即眼里、脸上都浮现出了笑意,笑着拉着张华涵的手:“好孩子,你母亲有你这个女儿,到底还是有福气的。”
感动于张华涵的孝心,朱绮云对她的亲事越发上心了:“放心吧,舅母一定帮你找个好人家。”
之后一段时间,朱绮云经常带着张华涵出门做客,见了不少官眷,每次见面,都能碰到几个带着儿子的夫人。
张华涵知道官场关系复杂,担心给舅家添麻烦,从不敢越矩,哪怕面对面的和某个公子偶遇了,只要朱绮云没在场,绝对不说半句话。
十月中旬,朱绮云拿了三张画像来找张华涵。
“这三位公子,一位是四品知府家的嫡长子,一位是布政使司四品参政家的嫡次子,最后一位是许州范家的嫡幼子。”
“这三家祖籍都在淮安,三位公子都是你舅舅亲自考教过的,人品都不错,他们的母亲,我之前也带着你见过了,都是明理之人。”
“我私下也派人去打探过三家的家风,得到的评语都还算不错。”
“刚好今天你两个表哥将三人都叫到了府里做客,你先看看他们的情况,等会儿舅母带你去前院看看人。”
张华涵压下心中的紧张,仔细看了一下三人的画像和备注。
等她看好后,朱绮云就带着她去了前院。
十月的天气已经很寒冷了,前院亭子里,三位公子和两个表哥正在烤鹿肉吃,几人有说有笑,气氛很是热闹。
朱绮云带着张华涵站在不远处的游廊下看着。
看了一会儿,朱绮云问道:“你觉得这三位公子如何?”
张华涵没有立即回答,朱绮云以为她不喜欢,笑着道:“没事,这三个要是都不喜欢,咱们再看其他的就是了。”
张华涵连忙摇头,面色有些羞涩:“舅舅舅母都看好的人自然是不错的。”
朱绮云仔细瞅了瞅张华涵的神色,见她面上确实没有勉强之色,才笑道:“可这么远远看一眼也看不出什么,找个机会,舅母让你和他们接触一下,到时候你再具体的看一看。”
......
之后半个月,三位公子经常被请到颜家做客。
能得布政使赏识,三人无不欣喜,就是他们家中的长辈也是十分的高兴。
一开始,三人还没察觉到什么,可去颜家的次数多了,在院子中偶遇过张华涵后,三人都隐约明白了点什么。
对此,三人的反应是不一的。
郭知府家的嫡长子,哪怕知道张华涵背后站着颜家,他也不愿意自己的嫡妻出自商贾之家。
所以,每次来颜家都尽量避着张华涵,也从不一个人落单。
杨参政家的公子就比较积极了,杨家是在杨参政这一辈才起来的,底蕴薄,官场上也没多少人脉。
杨参政在淮安已经连任三任了,一直想往上再进一步,或调去京城,可惜,上头没人,一直呆在参政这个位置上没挪动过。
知道颜家是在相看外甥女婿后,杨家上下都想结成这门亲事。
是以,杨公子每次来颜家,都会在院子里独自转一转,就想着偶遇张华涵。
可惜,张华涵一直谨记规矩礼仪,从不在颜府后院乱转。
范家公子就比较佛系了,他是家中最小的,头上还有两个嫡亲的哥哥,落到他肩上的压力并不重,如今家里对他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争取早点考中举人。
能入布政使的眼,是他没预料到的,对于娶颜家的那位外甥女,他倒是想,毕竟有门助益的岳家,对他、对范家都是好事。
那位张姑娘他见过一次,大方得体的站在颜夫人身后,瞧上去挺温婉贤惠的,符合他对妻子的预判。
不过,他也没抱太大的期望,范家虽也有入朝为官的,可大多都在五品以下,这上面,郭、杨二人的条件都要比他高出一截。
于是,三人中就范家公子最为从容淡定了。
这么一对比,倒是将另外两人给比了下去。
十一月初,三人又被颜家两位公子约来了颜府。
“今天府里叫了戏班,走,我们听戏去。”
三人随着颜家大爷、二爷到戏院这边的时候,戏已经开唱了。
杨公子环看了一下戏院,没看到张华涵,微微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笑着道:“这是谁点的戏呀?”
范公子等颜家大爷、二爷坐下后,也跟着落座,然后笑道:“管他谁点的,既然已经开唱了,咱们好生听着就是。”
几人落座后,颜家大爷、二爷不动神色的引导三人议论起了台上的戏来。
杨公子:“要我说,这个妇人被打也是活该,既然嫁入了婆家那就是婆家的人了,还一直惦记着娘家,她相公怎么可能不生气?”
郭公子:“就算妇人有不对的地方,一个男人也不该对女子动手,太有辱斯文了。”
范公子:“惦记娘家不是应该的吗,那可是生她养她的家人。”
杨公子嗤笑着看着范公子:“范弟,若是你将来的媳妇老是惦记娘家,我不信你还能像现在这样淡然。”
范公子也不恼他的态度,笑着道:“为何不能?若我将来的妻子是位至孝之人,那还是我的福气呢。”
戏院厢房,张华涵站在窗前,透过窗缝,仔细的打量着那位范公子,默默听着几人的议论,直到听完了三场戏,才悄悄的从后门离开了。
从戏院出来后,张华涵径直去了正院见朱绮云。
朱绮云见她这么快就回来了,有些诧异:“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也不说多看看?有你两个表哥在,你就是一直呆在戏院,也没什么的。”
今天的戏班是张华涵央求她请的,虽不明白外甥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她难得开口,既开了口,又不是什么大事,她是没有不答应的。
张华涵脸颊有些泛红,微垂着头,小声道:“舅母,我看好了,那位范公子,瞧着就挺好的。”
朱绮云面露诧异,三人中,范家公子的家世最不显,容貌也不是最英俊的:“怎么看上他了?你该不会是觉得范家离青石县最近,就选了他吧?”
说着,面露不赞同。
“好孩子,舅母知道你孝顺,可这事关你的终身大事,你可不能因为范家离得近,就选择讲究。”
张华涵笑着搂住朱绮云的手臂,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对于这位尽心教导她,为她打算的舅母,她已经完全没了疏离。
“舅母,我是真的觉得范公子挺好的。”
“其他两位公子也不错,可是他们的家世对于我来说太好了。”
“我知道有舅舅舅母给我撑腰,他们也愿意娶我,可张家的条件毕竟摆在那里,我纵使嫁入了他们家,也估计也会被人轻看的。”
“范家就很好,是许州的世家,家里虽有人出仕,可官职都不太高,虽也是高攀,但却没高太多。”
“如此,我心里也不必有太大负担,不会过于觉得配不上范家公子。心里没有负担了,日子也就不会过得太累。”
朱绮云看着张华涵,神色有些感叹:“若是当初你母亲也能像你这般通透,何至于会嫁入张家!”
“高处不胜寒,高门显贵外头瞧着是风光,可是没有点真本事,嫁进高门做媳妇,最后苦的还是自己。”
“好孩子,既然你觉得范家公子不错,那我再去打探一下范家的情况,你舅舅那边,也再考教考教范公子的人品为人。”
张华涵深深一福:“华涵深谢舅舅舅母的疼爱。”
......
晚上,颜文杰下衙后,朱绮云就将张华涵的选择告诉了他。
颜文杰听后,沉默了好一会儿:“既是华涵的选择,那我们就尊重她的决定,不过,范家的情况一定要打听清楚,若是不好,我们就再也她找别的。”
朱绮云点了点头:“放心,我一定好好打探。”
十一月末,经过近一个月的打探,范家被颜家调查了个底朝天,确定范夫人不是刻薄苛待儿媳的人,范家家风也严谨,范三公子人品学识都不错,朱绮云和颜文杰才放了心。
打探清楚范家情况后,朱绮云就向范家露了口风。
范三公子和范家得知张华涵看上了他,都有些意外。
要知道,颜家重点相看的三人中,郭公子家世最好,杨公子能说会道,范三公子也就马马虎虎吧。
惊讶了片刻,范三公子就高兴了起来,觉得张华涵有眼光。
能和颜家结亲,范家自然是没有不愿意的,范夫人当即带着范家的几个姑娘来了省城,登门拜见朱绮云,顺便见了见张华涵。
见过张华涵后,范夫人心里十分的满意,家里对小儿子的要求并不高,家中的资源给了大儿子和二儿子,分给小儿子的就少了。
张姑娘是颜布政使嫡亲的外甥女,有了他的帮扶,小儿子日后的路必定能顺畅很多。
张家虽是商贾之家,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据他们打听,张家还是很知分寸的。
只要张家不拖累,范家就觉得已经很好了。
范夫人和朱绮云说好了十二月中旬去张家结亲,如此,张华涵就不好继续住在颜家了。
十二月初三,在颜家大爷的护送下,张华涵坐上了回张家的船。
......
张大老爷提前收到消息,知道颜家大爷亲自送女儿回来,连忙让张二夫人和张三夫人收拾出了一个院子来。
谷
等到张华涵和颜家大爷到的时候,张家所有人都迎了出来,热情的拥着两人进了府。
对张家人,看在张华涵的份上,颜家大爷倒还算客气,不过只是简单的和张大老爷寒暄了几句,就提出要去拜见颜怡乐。
张华涵领着颜家大爷去了梧桐院,路上,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表哥,我母亲这些年不怎么爱见人,等会儿若是......若是.......”
颜家大爷看着表妹为难的样子,当即笑道:“放心吧,来之前父亲和母亲就和我提过四姑姑,姑姑要是不见我,那我就在院子里给她磕个头。”
闻言,张华涵感激的福了福身子:“谢大表哥体谅。”
很快,两人就到了梧桐院。
颜怡乐确实不想见颜家人,不过想到女儿日后肯定要仰仗二哥一家,又强行压下了心中的不愿,在客厅见了颜家大爷。
这举动,让张华涵和颜家大爷都有些吃惊。
虽然颜怡乐只是受了颜家大爷的礼,然后略微问候了一下颜文杰和朱绮云,但还是让两人知足了。
颜家大爷没有留宿张家,拜见了颜怡乐,就起身离开了张家,从进门到离去,前后没超过一个时辰的时间。
对此,张家人有些失望,颜家大爷在他们家呆得越久,就越能证明两家关系很好,可惜,哪怕有张华涵夹在中间,颜家也依然不待见张家。
送走颜家大爷后,张华涵去了张老太太屋里坐了一会儿,对于在颜家的事,只捡了一些可以外说的告诉张家人。
看着越发矜贵得体的张华涵,张家人神色都有些复杂。
如今的张华涵,哪怕是张老太太,在对上她的时候,都不敢再有丝毫的大意了。
不得不说高门显贵就是会教导人,张华涵才在颜家住了几个月,说话就变得滴水不漏了。
哪怕张老太太和张二夫人、张三夫人轮番询问,都没能从她嘴中套出半点有用的信息。
探不出消息,张老太太就没在继续留她了。
从张老太太院子出来,张华涵就径直去了梧桐雨。
......
“母亲!”
见识过舅家的富贵和热闹,看着形单影只、躲在张家后院不愿外出的颜怡乐,张华涵只觉得满心的心酸。
颜怡乐看着女儿,神色有些复杂。
在张华涵去送颜家大爷的时候,安然就将张华涵选择范家公子的前后经过告诉了她。
知道张华涵因为想多回来看看自己,特意将择婿范围定在淮安省内,心头又是动容又是难过。
“范家不过是个小世家,家中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子弟,我知道你觉得张家门第太低,可是有颜家在,这些你其实是不用太过在意的。”
张华涵笑着给颜怡乐倒了一杯茶,等颜怡乐接过后,才笑着道:“母亲,女儿真的觉得范家挺好的。”
“女儿虽可以凭借外祖家嫁入高门显贵,可是这样人家的后院哪里是女儿能周全的。”
“女儿也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能和夫君和和气气的过日子,少些纷争和矛盾,如此,女儿就很知足了。”
“范家公子是舅舅舅母看了又看的,人品学识都不错,女儿是真的挺喜欢的,没有任何勉强。”
颜怡乐看着满脸认真的张华涵,叹了口气,没在说什么,算是默认了她和范家的亲事。
当天下午,颜怡乐破天荒的派人去请张大老爷来梧桐院,亲自和他商量了和范家结亲的事。
张大老爷这才知道颜家帮张华涵定的人家是许州范家。
颜怡乐觉得范家门第不高,那比照着颜家来说的,可张大老爷却很满意了。
许州范家也是官宦世家,虽说近两代族中都没出过什么大官,可却一直有人在朝中为官,比张家的门楣不知要高出多少。
之前他还真担心颜家会给张华涵定了个太好的人家,姻亲之间的差距若是太大,那未必是什么好事,范家就很好了,张家伸伸手还是能够得上的。
为了张华涵,颜怡乐和张大老爷难得心平气和的坐在了一起。
也没商量,颜怡乐直接说了她对女儿定亲的要求。
张大老爷全部点头同意了,毕竟是自己女儿,加之这些年多有亏欠,他也想女儿能风风光光的定亲。
腊月十五,范家族人浩浩汤汤的抬着聘礼来张家下聘了,引得县城百姓争相围观。
颜怡乐头次正式出现在了张家众人面前,见了下范夫人和范家三公子,确定范家真的不错,才点头收下了聘礼。
经两家商定,婚期定在了一年之后。
婚期一定,张大老爷立马开始忙着给张华涵置办嫁妆了,期间,颜怡乐也派出了自己的陪房,去省城采购了好些好东西。
而张华涵,则是专心在自己院子里绣嫁衣。
......
转眼,一年过去了。
为了表示对张华涵的看重,范家三公子亲自来了青石县迎娶。
同一时间,一艘从京城驶出的客船停靠在了青石县码头。
就在张华涵出门这一天,天不见亮,一抬抬添妆礼从船上抬了下来,浩浩汤汤的直奔张府。
当送礼队伍进入县城,立马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看着礼盒上的那一个个醒目的‘颜’字,周围看到的人无不侧目,很多人都跟在送礼队伍后头,一路跟去了张家。
这一次的动静,比范家下聘还要大。
这次前来送礼的领头也是个有本事的,掐准了时间,当送礼队伍到达张府门前时,恰好遇到了前来迎娶的范家人。
张家人和范家人都以为是颜文杰派人来给张华涵添妆和壮声势的,刚想上前寒暄,谁曾想,领队直接站上了台阶,轻咳了一声,笑着朝张家人和范家人抱了抱拳,然后从怀里拿出一本礼册。
“小的是威远王府管事,今日特意奉王妃之命,前来给贵府五姑娘送添妆礼的。”
这话一出,立马引得人群骚动了起来,就是张家人和范家人都具是一脸惊讶。
领队笑眯眯的打开了礼册:
“威远王妃送医女一名给张五姑娘添妆。”
“萧小王爷送金玉如意一对给张五姑娘添妆。”
“淳安公主送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百子围屏一架给张五姑娘添妆。”
“古国公送十二生肖琉璃摆件两套给张五姑娘添妆。”
“颜太老夫人送......”
“颜大老爷送......”
“.......”
听着领队的唱念,张家人、范家人、以及周围的为官群众,从一开始的震撼惊讶逐渐变得木然结舌。
这添妆......太丰厚了!
礼物还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送礼的那些人。
作为范三公子的好友,郭公子、杨公子这次也跟着他来迎娶新娘了,在知道京城颜家来送妆后,两人的心情就复杂了起来。
杨公子本就想娶张华涵,此刻的内心那是遗憾、失落得无以复加,就是因为瞧不上张家商贾身份的郭公子,这一刻也生出了些许后悔之意。
张五姑娘背后的关系,比他想象得还要强大。
就冲着张五姑娘背后站着皇亲国戚,就足够可以忽略她商贾出身的身份了。
可惜,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了。
现在最高兴的,莫过于范家人了,本以为和布政使结交上了,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没曾想还更大的惊喜等着他们。
张家后院,颜怡乐知道京城颜家人给女儿送添妆来了,心情复杂到了极致。
颜家还肯给女儿送妆......她可以理解为颜家还肯认她吗?
颜怡乐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终究是她给颜家抹黑了。
新房里的张华涵是又意外又感动,曾经的她没有外祖家,可今天她却感受到了外祖家对她的爱护。
特意在今天送上添妆,这是怕她嫁去范家受欺负吧!
张家和范家的结亲,本就引人关注,如今加上京城那边送来的添妆礼,更是引发了轰动,以至于张华涵的出嫁,被青石县及周边百姓谈论了好久好久。
......
若说范家之前还有因范三公子娶了一个商户女而不满的声音,可当得知京城的王爷王妃都送了添妆礼过来后,这种声音就再也没有了。
范老爷范夫人本就赞同这门亲事,如今更是满意了。
张华涵嫁入范家后,恪守本分,和范三公子和和气气、有商有量,范老爷范夫人见了,都暗道小儿子有福气。
在婆家站稳脚跟后,张华涵找了个机会,和范三公子提出想回家看看家人。
范三公子打探过张家的情况,知道妻子惦记的是岳母,当即就同意了:“许州离青石县不远,刚好我看书累了,也要外出采风,正好陪你回去看岳父岳母,日后每个月我都陪你回去一次,你看如何?”
张华涵听了,十分欢喜,感激的看着范三公子:“多谢相公。”
范三公子搂过张华涵的肩膀:“你我夫妇一体,何须如此外道。”
......
颜怡乐见女儿出嫁后还频繁的回来看自己,感受到了女儿的关心和惦记,郁结的心一点一点的开始松动。
等到一年后,外孙的出生,颜怡乐抱着怀里软乎乎的孩子,想到自己曾经对女儿的不负责,泪水顿时夺眶而出。
“是母亲对不起你!”
颜怡乐愧疚的看着张华涵。
张华涵紧握着颜怡乐的手:“不,是母亲带我来的这个世上,也是因为母亲,女儿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
“母亲,女儿现在过得很开心,能时常来陪陪你,如今还有了相公和孩子,女儿知足了。”
“知足......”
颜怡乐咀嚼着这两个字,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是该知足了。”
她这般不堪,女儿还愿意时常来陪她,还愿意带着外孙过来,她是该知足了。
从这以后,张家人惊讶的发现,颜怡乐开始出门走动了,虽和张家还是一副既往的疏离,可却不再是隐形人了。
等到张华涵长子满周岁的时候,颜怡乐更是出现在了范家,参加外孙的抓周礼。
三年后,张华涵女儿出生,范三公子也成功考中了举人,两人抱着儿子女儿来看颜怡乐。
颜怡乐看着娇憨可爱的外孙外孙女,听着他们奶声奶气的叫着外祖母,心都要融化了。
这一刻,她忘了所有的烦恼和不如意。
全身心都感到轻松的颜怡乐,突然一下就释然了,对着女儿女婿说道:“你们替我回一趟颜家老家吧!”
说完这话,颜怡乐整个人都松懈了下来。
没有出嫁女不想念家人的,她一直很想再回颜家看看,可是她曾经犯下的错,让她没脸在面对家人。
女儿和女婿是好的,该回去见见亲人的,顺便替她这个不孝女尽尽孝。
张华涵诧异的看着颜怡乐。
母亲......愿意主动和颜家来往了?!
颜怡乐逗着怀里的外孙女,没有抬头,继续说着:“我的祖母,也就是颜家的老祖宗,前两年因为想念老家,已经被你们大外祖父送回老家了去了。”
“你们是颜家的外孙女外孙女婿,理该回去拜见老祖宗的。”
从张家出来后,张华涵眼眶有些发红:“母亲总算是愿意放下过去了。”
两个月后,张华涵和范三公子进入了颜家村地界,看到了当年威远王妃为颜氏一族得来的御赐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