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火力覆盖
清晨的迷雾中。
长三十余里,宽十余里的长滩战壕工事内,山姆国士兵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着早餐。
他们身上背着前装线膛枪,即便吃饭的时候也准备随时战斗。
自他们的祖辈从不列颠来到这里,赶走了印第安人,建立起一座又一座城市,这里就属于他们了。
没有人会反思,这块肥沃的大陆应该属于印第安人。
几百年来,他们西土人在世界横冲直撞,无可匹敌。
长久的优越感让他们认为西土人之下皆为蝼蚁,就像人类驱逐野兽,占领他们的土地,不会愧疚。
正是这种理所应当,让他们选择了战争。
他们不会将自己得到的东西让出去,对方想要,那就亲自来拿。
只是尽管斗志昂扬,他们还是难免有些不安。
他们终于体会到土著国家面对他们时候的心情。
太阳从海平面升高,海雾渐渐散去。
就在这时,负责观察的哨兵在残雾中发现了一个个庞大的黑影。
随着距离的接近,战舰的轮廓清晰起来。
受到惊吓的哨兵立刻吹响了哨子,随即整个战壕工事中哨子声此起彼伏。
军官们从帐篷中出来,急忙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
山姆国士兵则立刻回到战斗位置。
静谧的氛围瞬间剑拔弩张。
“他们来了。”波顿抽着一根雪茄,吐出一长串青烟。
他认为大颂军队会重点进攻长滩。
这便是他为什么在这里的原因。
海面上大颂战舰的数量也佐证了这一点。
“大颂人,你们会后悔自己的决定的,和整个西土世界为敌,你们将会被撕城成碎片,你们的失败将会从今天开始!”波顿恨恨说了一句。
他已经在沙利文面前发过誓,将会同大颂人战斗到底。
太阳越升越高,海面上的战舰越发清晰。
这时,大颂一部分战舰已经一字型摆开,将侧面对准了长滩。
秦山和周毅立在旗舰的甲板上。
波顿在观察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观察着对方。
此番,长滩战役将由秦山亲自指挥,剩下的两场战役将分别由潘长和印第安将领奥马哈指挥。
“让他们在大颂军队面前颤抖吧!”秦山淡淡说了句。
这场战争对大颂来说意义重大。
可以说,这是大颂在将西土人驱逐出东土区域之后正式向西土世界发起反攻。
接下来,大颂还会接连在中土,黑州大陆发起反攻。
毕竟经过这次武器更迭,大颂全军上下认为他们已经与西土人在武器上拉开了距离。
此番,从大颂运来的武器弹药十分充沛。
既然他们在火器上占据优势,那么就要把优势发挥出来。
而对长滩的饱和炮击自然是体现优势的最好方式。
周毅点点头,传下了炮击的命令。
不多时风帆战舰和铁甲舰发出阵阵轰鸣声,一枚枚装有引线的炮弹飞出,落在山姆国人的工事上。
而且舰炮口径很大,炮弹自然大而重,威力十足。
尤其是风帆战舰,简直如同一座座海上移动的火炮阵地。
现在,海上对西土战舰的战斗基本由铁甲舰替代。
风帆战舰的作用就更偏于对海岸的轰击了。
“轰轰轰……”
瞬间,长滩战壕上冒起一团团火焰和烟雾。
炮弹巨大的威力下,战壕上的泥土扬起数十高。
有的山姆国士兵处在爆炸中心,被冲击波掀飞,肢体四分五裂,化作残肢和血雨落下。
“啊……”
“啊……”
“……”
炮击下,战壕中的山姆国士兵惨叫声不断响起。
比起直接炸死的士兵,受伤的士兵更为恐惧和绝望。
他们捂着血淋淋的半截腿,断了的胳膊不断发出尖叫和呻吟声。
其他士兵目睹同伴的惨状,吓得浑身颤抖。
他们中有一些年纪大的老兵,经历过独立战争。
在战场他们比新兵更加从容。
可炮击过后,他们这份从容马上消失了。
“该死的,我们面对的事什么的对手。”一个老兵擦去身上的尘土。
当年,他们打仗的时候依靠的还是线列阵型,打的也不过实心弹。
这两年为了应对大颂,军队里又出现了散兵线和开花弹。
他们本以为大颂军队的装备水平和他们不会差多少。
可很明显的的是,大颂的开花弹威力明显比他们的开花弹大的多。
而且多的不是一点半点。
最重要的是,大颂军队的炮弹落地就炸,根本不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时间。
这是他们的开花弹根本办不到的。
波顿等山姆国军官们也注意到了这点。
他们一个个脸色灰暗。
前不久,大颂军队还在使用木楔引线。
但现在,他们似乎又有了新玩意,炮弹能够做到触地就爆炸。
“这些该死的混蛋!”波顿绝望地骂了一句。
为了防止大颂军队登陆,他们只能在沿海布置工事。
但在沿海布置工事又必须承受对方战舰的炮击。
最可悲的是,他们只能挨炸,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战舰阻拦对方的海军。
“轰轰轰……”
炮击在继续,每一下都像在山姆国军官的心里爆炸。
接下来的三天,炮击一直在持续,不分昼夜。
山姆国海滩的战壕工事像一片被牛翻过的地。
持续的炮击下,十二万余山姆国士兵伤亡。
波顿一度想要让士兵从战壕前部撤出。
但每次他准备这样做,大颂军队便会派出小船,准备让士兵登陆。
所以,他不但无法撤出士兵,反而要加强前线的防御。
否则大颂军队一旦上岸,后果会更加严重。
当然,他很清楚这是大颂军队故意玩的小伎俩。
可这伎俩却是实打实的阳谋,他不能不防。
只是如此一来,他们就只能承受巨大的伤亡。
这几天,山姆国士兵的士气直线下降,甚至出现了逃兵。
第四天的时候,海上的战舰再次炮击海岸。
但不同以往,这次密密麻麻的运兵小船向海岸驶来。
小船上,大颂士兵们把枪抵在船侧,瞄准海岸。
船头架着一挺汉式机枪。
这次的炮火不再是单纯的轰炸,而是掩护他们的登陆。
经过三天的炮击,秦山认为发起总攻的时机已到。
第1169章 长滩之战
燕城。
赵煦站在御书房前的巨幅世界地图前,凝视着山姆国所在的位置。
当下,整个东土区域已经由有线电缆联通,大颂以燕城为中心,更是在普及电话。
这些区域的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时间得到。
可是山姆国终究距离大颂太远,关于前线的消息,他便只能耐心等待了。
他想这个时候,战争应该开始了。
接着,他的目光投向了中土方向。
山姆国只是这次战略反攻的一部分。
除了山姆国方向,他决定同时在中土方向动手,打垮西土在中土的爪牙土斯曼帝国。
进一步恢复中土秩序的同时,将触角伸向黑暗大陆,逼近西土,最终实现围剿西土的目的。
为此,他和常威商议之后,给关通去了命令。
让朱雀军除了为波斯国训练军队之外,同时采取支持印第安的方式,扶持中土国家以及黑暗大陆部落中的反抗者。
这些反抗者不甘心遭受西土国家的奴役和压迫,具备坚定的战斗意志。
正是他们推翻西土国家秩序的帮手。
至于大颂,他与内阁制定的对外政策不奉命殖民政策。
拿下一个南瞻洲与广袤的西伯利亚对他来说足够了。
就是这两块巨大的领土只怕也得百年的时间才能消化。
所以效仿西土殖民者做派没有必要。
再者,这个时期民智渐开,当代十九世纪初,南美的反殖民运动便轰轰烈烈开始了。
这个时代亦然。
再搞这一套不合时宜,只会损坏自身形象,增加大颂在世界上的管理成本。
不如就凭借大颂的工业实力与其他国家做生意,获得财富。
而这是他急于打碎西土秩序的一个原因。
西土掌控的殖民地是不会允许大颂的商品进入的。
既然这样,他就只能掀桌子了。
不过,大颂的战略反攻不会一蹴而就。
或许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才能实现。
但这没有关系,时间在大颂这一边。
随着大颂工业的发展,他们与西土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想到这,赵煦嘴角微微上扬。
现在,该轮大颂的敌人恐惧了。
……
与此时同,在他的思索的时候,长滩的战事进行到了关键阶段。
数百艘小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留下道道白色的浪尾,冲向沙滩。
当他们进入沙滩五百米距离的左右。
对面战壕中响起阵阵炮鸣,一枚枚开花弹向海面飞过来。
不过在这三天的轰炸中,山姆国军队的火炮损失惨重,炮击不是很猛烈。
而且,由于对方的开花弹水平低下。
有的炮弹在空中便爆炸,更多的直接沉入海底。
偶尔几枚在小船间炸开,趴着的士兵也能避开弹片的划伤。
当然,也有小船不够幸运,出现了伤亡。
但这些伤亡还不足以影响军队的登陆行动。
再者,战舰上的炮兵发现对方火炮的位置便重点照顾。
山姆国残余的火炮不断减少。
战壕里的山姆国士兵只能眼睁睁望着大颂的运兵船靠岸。
这个情况让山姆国军官和士兵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机枪手寻找射击位置,迫击炮就位,重点轰击对方重型火器!其他人警戒。”
一艘小船靠岸,大颂将领立刻下达命令。
这时,战舰的炮击停止了。
接下来战场将交给他们。
士兵们在战争之前已经无数次演练过登陆,他们执行起将领的命令行云流水。
建立了滩头阵地,他们等待后续部队登陆,以待人数足够的时候发起总攻。
“上将,我们现在应该发起进攻,将滩头上的士兵赶到海里去,否则他们的数量一旦多起来,就会很麻烦。”一个山姆国军官向波顿提议。
对任何一个军官来说,现在都是最佳的反击时期。
波顿点点头。
他们都清楚大颂军队的战斗力很强。
但他必须尝试一下,不能任由对方把更多的军队送到陆地上。
“让克莱军团执行这道命令。”波顿说道。
山姆国每个军团有五万人,长滩一共九个军团。
他的命令下达不久,战壕中有士兵穿行正是克莱军团的士兵。
不多时,他们从战壕中冲出,向海滩发起了冲锋。
“哒哒哒……“
就在这时,滩头的机枪响了起来。
汉式机枪以每分钟六百发子弹的速度喷吐着火舌。
数挺机枪交叉形成的火力立刻覆盖了冲过来的山姆国士兵。
其他士兵也纷纷扣动扳机射击。
部分迫击炮也将炮弹丢入山姆国士兵当中。
凶猛的火力下,山姆国士兵纷纷倒下。
“那是什么鬼玩意!”波顿一直举着单筒望远镜在注视战场。
大颂的机枪和迫击炮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其凶狠的杀伤力让他心中一颤。
他听说大颂有一种能够连续射击的火枪,但据说射速不是很快。
怎么现在和传言中的完全不一样。
而两个士兵操作,发射炮弹的小筒子,他更是没听过,也没见过。
“哒哒哒……”枪声还在继续。
在双方战斗的时候,大颂不断有小船靠岸,这些士兵又立刻投入战斗,火力越来越凶猛。
只是没有他命令,克莱军团没有停止进攻。
山姆国士兵依旧不断冲击海滩,然后留下一地尸体。
半个小时之后,山姆国士兵的尸体在海滩上铺了一层,足有六千多人死亡。
而大颂士兵几乎没有损失,滩头的士兵反而越来越多,充满了海滩了。
这一幕幕落在波顿眼中,他紧张的手心出汗,但却又没有任何办法。
战争有时候就是蠢笨的,没有太多灵活的技巧。
大颂军队登陆,他们就必须守住海滩,不让他们登陆。
否则他们就得失去殖民领。
可他心里已经清楚了一件事。
山姆国军队与大颂军队的实力天差地别。
这次战斗恐怕是兔子搏狮。
战斗还在继续,反复的冲锋下,他们又付出了三万多人的伤亡。
这时太阳西落,黑暗降临。
波顿暗暗松了口气,希望晚上大颂军队不会再发起进攻,让他们能有喘息的机会。
可是,他的希望终究落空了。
第1170章 虎踞西部
午夜时分。
正在警戒的山姆国士兵忽然感觉天空亮了。
所有人不禁望向冉冉升起的白色光球。
然而,他们却没有注意到众多大颂士兵已经趁着黑暗摸到了他们的战壕附近。
海面上,秦山坐在甲板上,望着照明弹,嘴角含笑。
这一天的战斗下来,他们基本摸清了山姆国军队的实力。
令他有些失望的是,山姆国军队似乎还不如不列颠军队耐打。
当然,这也可能和他们更迭了武器有关。
总之,山姆国军队在大颂军队面前,处于被全面压制的状态。
就如同拿着燧发枪的军队面对拿着线膛枪的军队一般。
“杀!”
这时候,战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迫击炮,手榴弹,机枪的声音交叠响起,间或还有手枪的。
在大颂军队发起攻击的时候,波顿正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抽烟。
与大颂军队的差距让他分外焦虑。
如今,他们基本上可以肯定,仅仅依靠山姆国的力量是无法抵御大颂军队的。
现在,他只能期盼,以不列颠为首的西土国家能给与山姆国支援。
为此,他决定向总统沙利文传达他的想法。
听到枪炮声,他立刻冲出营帐。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被天空的亮光吸引,随即他望向不断涌过来的大颂士兵。
在这些士兵的冲击下,前方战壕的山姆国士兵纷纷溃散。
他们根本顶不住大颂军队凶悍的火力。
尤其是那种连续发射的火器的扫射。
三天的炮击加上今天的战斗,长滩四十余万军队减员近乎三分之一。
如今,他手下只剩三十万军队。
一场战争往往十分之一的战损就能导致防线的崩溃。
他们是因为保卫山姆国才能在三分之一战损的情况下战斗。
但是实力的巨大悬殊,还是让军队上下士气低落。
不得不说,晚上这次偷袭再次给了山姆国士兵重重一击。
大颂军队层出不穷的新鲜东西,让他们越来越绝望。
“上将,你现在需要转移,前线战壕完了,我们的军队在瓦解。”一个军官踉跄来到波顿面前,神色惶急。
他刚从前面的战壕回来。
大颂军队的进攻有序而致命。
他们首先投掷手榴弹,抢占第一道战壕。
之后,他们抬着不知名的小炮和连续射击的火枪进入,以第一排战壕为基点猛烈攻击。
他们的侧翼也遭到了进攻,如果再不撤退,他们将被彻底包围。
波顿脸上的表情僵硬,他们的士兵很勇敢。
可以印第安人抵抗他们的时候同样很勇敢,但最终还是他们赢了。
所以,勇敢只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无法决定战争的失败。
当战争武器的水平太过悬殊,战争就会向胜利方倾斜。
“撤退!”波顿下达了命令。
他认为包括他在内的山姆国人对战争的想象都过于自信了。
或许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在西海岸抵抗大颂军队。
而是应该在东海岸死守,等待来自西土世界的支援。
现在,他们付出了巨大伤亡,但却没取得任何战争成果。
得到他的命令,山姆国军队纷纷撤离战壕。
登陆之战,他们彻底失败……
第二天清晨。
秦山走在布满弹壳和尸体的战场上。
大颂士兵正在收揽尸体,将山姆国士兵扔入壕沟,就地掩埋。
一夜的战斗,山姆国军队尽管大部分撤出,但留下来阻击的军队则基本被消灭。
按照预计,只有二十万左右的山姆国军队从战场上活了下来。
大颂军队也有数千伤亡。
轻伤的继续战斗,重伤的士兵立刻被运回夏威夷休养,那里有军队专用的医院。
“将军,山姆国军队向东逃窜,我们两个卫的军队正在追击。”一个将领来到秦山身边。
“让士兵们稍作休整便追上去,我们要在山姆国的城市里休息。”秦山说道。
他判断,山姆国军队不会在殖民领的城市中和他们再打一架。
半渡而击,他们尚且失败了。
在殖民领城市再和他们打和送死没有区别。
也正如他想的一样。
波顿撤退之后,马不停蹄,率领军队向东移动。
殖民领的内的山姆国人如同惊弓之鸟。
他们甚至来不及带上自己的财产,便跟随山姆国军队向东部的殖民领撤退。
下午的时候,大颂军队就全面控制了山姆国这个西海岸最大的殖民领。
在长滩取得胜利的同时,圣弗朗西斯和西雅图的战局也同样呈现一面倒的行事。
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力与青龙军不相上下。
面对比长滩弱的多的山姆国军队,他们的进攻更加顺利。
早了青龙军半天就占领了圣佛朗西斯科。
而西雅图的战事则也差不多。
印第安军队很快就攻占了西雅图这个城市。
虽然他们使用的都是大颂军队淘汰的火枪火炮。
但这些火器也比山姆国军队高了整整一代。
而且作为印第安的复国之战,印第安士兵作战十分凶猛。
可以说不计伤亡,加之武器的优势,这场仗他们打的同样十分漂亮。
三个方向几乎同时取得胜利,稳固了占领的殖民领之后。
秦山,周毅和潘长前往了印第安军队控制的西雅图,与娃图斯和印第安军队统帅奥马哈见面,制定下一步战略。
“我认为倒是不必急于向东进攻,过于深入敌后,补给容易出问题。”秦山沉吟道。
顿了下,他继续说道:“你们应该以西部的殖民领为据点,招募分散在山姆国的印第安族人,扩充力量。”
“秦将军说得对,如果我们能够得到散布各处的部落的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眼睛和粮仓,这样我们补给就不再是问题,也能第一时间掌握山姆国军队的情况。”娃图斯说道。
奥马哈也点了点头。
潘长微笑,在他看来,秦山深的皇帝赵煦的真传。
他这么做目的和当年大颂内战的时候,他们对南方百姓做的差不多。
这块大陆是属于印第安人,团结所有印第安人十分有必要。
再者,他们不怕与山姆国军队对阵,怕的是山姆国和他们打游击战。
但如果娃图斯控制了这块土地所有的印第安人,那么山姆国就没法玩这种战术。
相反,印第安人倒是可是玩这种战术,进一步打击山姆国。
当然,他们还有一层考虑。
那就是大颂军队尽量不介入这场战争。
他们最重要的作用是打开局面,让新生的印第安国有成长的空间。
最终让他们亲手把山姆国人赶出去。
第1171章 全面战争
夏威夷。
在西雅图定下后续战略之后,秦山和周毅返回了这里。
接下来,青龙军和陆战队会配合印第安国稳固西部防线,给他们创造生长的空间。
而二人决定前往燕城,向皇帝赵煦述职。
短暂休息了几天,一艘铁甲舰驶离夏威夷岛向大颂而去。
经过大半个月的航行,铁甲舰进入了大颂东部海域。
在这里,他们看见一艘艘蒸汽商船航行在大海上,满载各类货物。
显然,随着大颂进入电力工业时代,商船的建造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众多造船厂拔地而起,为满足大颂的运输需求,下水一艘艘商船。
这还仅仅只是民用,海军的铁甲舰也在下饺子。
如今,铁甲舰才是舰队的主要战力。
而风帆战舰更多沦为海上炮台了。
又经过一日的航行,二人抵达静海,乘坐火车前往燕城。
比起以往,他们在道路两侧看到了更多的电线杆,可见他们在打仗的时候,大颂的建设从未停止。
一个时辰后,二人抵达了燕城,在御书房见到了赵煦,他们的元帅常威也在。
“恭喜你们打了一个打胜仗。”赵煦和常威对视一眼,笑着对二人说道。
他们在望海城歇脚的时候,有线电报便发了回来。
周毅嘿嘿笑了两声,说道:“就是山姆国的军队太过拉跨,末将和秦将军还没打过瘾呢。”
“这要多亏更换的汉式系列武器,让我们的火力比以往凶猛的数倍,估计山姆国人也被打蒙了。”秦山附和道。
赵煦微笑点头。
秦山不苟言笑,从来不说大话,他这么说肯定是赢得比较轻松了。
随即秦山又向赵煦回禀了他制定的下阶段战略。
赵煦和常威都表示赞同。
二人同样认为没有必要趁胜追击,不如让印第安国收拢散落各地的印第安部落,壮大实力。
反正现在时间在大颂这一边,没有必要着急。
谈了会儿军务,赵煦在宫中宴请了二人,算是给他们接风洗尘。
休息一段时间,秦山还要前往夏威夷坐镇,指挥战事。
既然大颂与西土的战争正式打响,一方不彻底倒下,是不会终止的。
至于周毅,他不必再去,在那么留下一个海军分队即可。
拥有铁甲舰的大颂海军能够轻松应对山姆国的残留海军。
他更重要的任务是统领大颂海军全球巡航,打击还在海上游弋的西土战舰,同时向西土方向建立海军基地。
争取早一日能把海军力量投射到欧罗巴附近。
那个时间点,他估计大颂的内燃机已经突破,已经可以制造单翼飞机和坦克了。
毕竟内燃机的研造不耽误王应的军工厂先一步摸清楚这两项跨时代武器的结构研究以及厂房前期建造。
待内燃机一步到位,便可立刻生产。
……
山姆国东部殖民领华府。
秦山回到燕城的当口,波顿来到这里。
随着他的到来,战争失败的消息如风一般吹遍了整个殖民领。
一时间,所有人惶惶不可终日。
面对狼狈的波顿,沙利文沉默良久。
他很想痛骂波顿几句,但波顿的讲述终于让他没有开口。
谁又能够在大颂军队如此凶猛的武器下取得胜利呢?
正如波顿说的一样,大颂军队对他们的战斗,就如他们曾经对印第安人的一面倒。
“我们的十三个殖民领,西部占据了五个,夺取长滩之后,剩下的两个肯定也保不住了。”沙利文一脸颓然。
西部的殖民领之间距离并不遥远。
而且这些殖民领的建立是为了进一步消灭盘踞在西部的印第安人。
所以殖民领中生活着大量的印第安奴隶。
现在,他们将成为印第安国的新鲜血液。
“是的,总统阁下,幸亏西部的殖民领和东部的殖民领之间是大片的荒芜土地,他们前往这里会面临补给问题,或许这能给我们赢得建立防御的时间。”波顿说道。
顿了下,他继续说道,“我们应该放弃小的殖民领将大部分集中在重要的殖民领,同时再次向西土世界请求援助。”
沙利文点点头。
按照波顿的描述,以大颂军队表现出来的实力,根本不是他们山姆国能够应付的。
如今,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守东海岸,请求援军。
从现在开始,他们可能要进入一个漫长的战争时期。
他们要是输了,就只能和印第安人身份互换,承受悲惨的命运。
半个月后,他再次启程前往不列颠。
而在他到来之前,山姆国的失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西土国家的每个角落,包括罗斯国。
尼古拉皇帝自然十分欣喜,因为大颂对西土发起反攻,毫无疑问减轻了罗斯国在西土方向的压力。
罗斯国将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不列颠,法兰克等国则如丧考妣。
尤其是大颂新式武器的消息,让刚刚研造出后装纸壳弹步枪的他们感到挫败。
他们本以为后装纸壳步枪的出现会缩小大颂之间的装备差距。
但大颂明显也在进步,而且他们与大颂的差距不断增大。
“我们不能再继续被动下去,今后大颂不知道会发展出什么令人畏惧的武器,在我们还没有彻底失去反击能力的现在,我们应该发起一场全面战争,终结大颂的发展。”接见了沙利文之后,艾斯丽决定再次召集西土国家首相和国王。
当前罗斯国犹如一把刀在割西土大陆的肉,大颂悠闲发展,这绝对是她无法容忍的,也是相当危险的。
首相威廉和艾斯丽保持了相同的意见。
定下这件事,不列颠外交官纷纷前往各个国家。
半个月后,十余个西土国家的首脑汇集到了朗顿。
会议上,艾斯丽陈述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大颂崛起的厉害。
并且将山姆国遭受进攻作为例子警告每个西土国家。
言下之意,如果无法遏制大颂,山姆国就是他们的未来。
“诸位,我们必须向大颂发起全面战争,不能再给他们发展的机会,否则我们的命运将如我们曾经奴役的土著一般,难道你们想要承受这样的命运吗?”艾斯丽声嘶力竭,“不论你们打算怎么做,我们不列颠都将向大颂正式宣战!”
各国国王和首相们沉默着,他们西土在世界上横行了数百年。
通过殖民摄取了大量的利益。
现在大颂让他无法再从这些殖民国家获得利益。
内心里,他们自然对大颂充满怨恨。
而如今山姆国的遭遇又让他们物伤其类。
“我代表法兰克向大颂宣战!”
“我代表斯特丹向大颂宣战!“
“……”
一个又一个国王或首相站起来。
艾丽斯和沙利文心中狂喜。
此刻,他们不再是敌对的两个国家,而同时盎格鲁撒克逊人。
主要的大国纷纷表态,小国自然没有选择的权利,同样加入了宣战行列。
当天下午,众多国家首脑在朗顿正是发表联合宣言,全民动员,向大颂宣战。
同时,他们向罗斯国下达最后通牒。
命令罗斯国加入西土一方,否则,他们将会成为西土联军进攻的对象。
接下来的半个月,土斯曼帝国也加入宣战行列。
全球风起云涌。
第1172章 最终决战
燕城。
西土国家向大颂宣战的经过多方传递,于一个月后抵达了这里。
同时抵达的还有罗斯国的尼古拉大帝,波斯国王西尼尔以及印第安国娃图斯。
除此之外,高丽,倭岛四国,东南五国,吕宋国王紧随其后汇聚燕城。
他们是大颂的附属国,宗主国遭受攻击,他们又义乌提供一切支援。
对这次突然而至的宣战,赵煦一开始感到有些意外。
但稍微想想,也就坦然接受了。
如果他处在不列颠的位置,注视着大颂一日日变得强大,也会坐卧难安。
做出梭哈的决定不奇怪,把敌人消灭在萌芽状态是任何君主的基本素养。
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便坦然接见尼古拉和西尼尔参观燕城。
这两位自然比他更早得到宣战的消息,他们的到来意味着他们选择了站队。
作为这场波及世界的战场,他们选择了和大颂一起对抗以不列颠为首的西土世界。
“真是令人震惊的奇观。”从燕城的工业区出来,尼古拉长叹一口气。
庆幸自己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大颂由电力驱动的机械让他感到震惊。
这时候,他才对大颂的整体工业实力有了清晰的认识。
他相信,如果自己选择了不列颠一方,他们失去的将不只乌拉尔山以东的区域。
西尼尔更是如此,他从封建时代瞬间进入近代,冲击更为巨大。
随即,赵煦又带领二人参观了中央军的军营。
在那里,他们见识了大颂的汉式系列武器。
这时他们才明白,大颂给他们的武器依然落伍了许多。
但即便这些落伍的东西也足够压制西土人。
这让他们合作的期望更加强烈了。
该倒向谁,已经毫无疑问。
如今的西土世界不过强弩之末。
而大颂则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跟着大颂,他们才能新的秩序下活的滋润。
回到皇宫,二人便主动向赵煦透露了自己的想法。
“尊敬的大颂皇帝陛下,我代表罗斯国愿意加入你们,同邪恶的西土势力作战。”尼古拉说道。
西尼尔道,“土斯曼作为西土的爪牙,欺凌中土诸国太久了,我早已无法忍受,就通过这次战争,让他们痛苦呻吟吧。”
赵煦点点头。
二人过来,便表明了他们的态度,对燕城的参观让他们更加信心十足了。
他说道,“多谢二位,等赢了这场战争,你们会得到应有的报酬。”
尽管大颂当前的武器先进,但他不想仅仅依靠大颂自己的力量与西土世界对抗。
战争是要死人,也会消耗国力的。
大颂自然会最终赢得胜利,但让对方咬一口也会很麻烦。
他可不想打完一仗,自己也受了伤。
所以,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和不列颠一样,拉一帮人打群架。
伤害均摊。
尼古拉和西尼尔对视一样,露出满意的神色。
初步达成了默契,赵煦又召集了东土各国国家的国王,在宫中摆宴共同招待他们。
与此同时,内阁在起草战争宣言。
酒宴结束,这些战争宣言分发了下去,每个国王都在上面签了字。
高丽,倭岛四国等是大颂的附属国,宗主国进入战争状态,他们提供支援是义务。
第二天,战争联合宣言刊登在了报纸上。
大颂与西土的全面战争正式拉开。
各国国王回去之后,开始动员军队。
而大颂的工业生产也转入战争状态。
既然世界战争打响,就不能再考虑经济影响了。
何况,只要打赢了战争,战后大颂获得经济利益将比任何时候都多。
“本来想慢慢磨死他们,既然他们急着找死,我们就只能成全他们了。”
宣战后的第六天,赵煦和一众将领汇集在皇宫指挥室。
这里,一座庞大的世界沙盘占据了大半个房间。
众人站在二层,居高临下望着沙盘。
赵煦和常威商量了接下来的进攻方向之后,常威露出不屑的笑容。
根据他们的计划,山姆国方向依旧交给青龙军。
戍守南方的朱雀军则挥师进入黑暗大陆,驱逐那里的西土殖民军队。
北方的玄武军则向西行军,进入罗斯国,汇合罗斯国军队向西土国家发起进攻。
驻扎在中土的白虎军则进入波斯国,配合波斯军队作战。
中央军则作为预备军,随时支援四个战场。
他还对附属国的军队进行了划分,将不同国家的军队部署在不同的方向,配合进攻。
“这次就让我们一战定乾坤吧!”赵煦拍了拍常威肩膀。
这次,他将是整个战场的总指挥。
“皇上放心,末将必将不辱使命。”常威朗声道。
又在指挥使逗留一会儿,商议了些细节,赵煦让常威回去准备。
接下来的数个月,整个世界都乱了起来。
西土国家初步完成动员,大量青壮进入军队,他们的蒸汽工业同样转入战事状态,大量生产枪炮。
而东土方向,大颂和附属国虽然没有这么歇斯底里。
但军队的规模也都扩充了一倍有余。
大颂的兵力一时间提升到八十万人。
附属国共计汇集了一百六十万军队。
这些军队分批向各个战场开拔。
双方在黑暗大陆,罗斯国方向,土斯曼方向对峙。
山姆国方向,印第安国也在积极招募印第安人,完成对西部的控制,同时将触角向东部延伸。
经过大半年的准备,双方在战线附近囤积了大量兵力。
在冬季一个充满雾霭的早晨,波澜军队首先向罗斯国方向发起进攻,全面战争正式打响。
之后,土斯曼方向,黑暗大陆方向的战事先后打响。
赵煦坐镇大颂,除了监督后勤的生产,便是阅览送回的战报。
除了山姆国方向,他基本上隔两天就能得知前线的消息。
因为这大半年来为了战争,他下令从天竺将有线电揽向波斯方向铺设,北面的向罗斯国方向铺设。
令他欣慰的是,正如他预料的一样,战事从一开始,大颂这一方便占据了优势。
西土军队在首轮冲突中损失惨重。
不提大颂军队装备的汉式系列武器。
即便是罗斯,波斯以及附庸国的一线军队也装备了大颂淘汰秦式系列火枪火炮。
在武器方面,他们全面压制了西土军队。
但西土军队也有优势,那就是他们临近本土,能够及时补充兵源。
可即便如此,他们其实也只是让更多的青壮在战场上送死,仅仅能做到的只是迟滞他们推进的速度。
唯一让赵煦感到麻烦的一点是,西土人抵抗意志比较顽强。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即便突入西土国家本土,可能也要面临不断的游击战争。
只有打垮他们的意志,对方才可能投降。
而这个契机在战场进行到一年半的时候,到来了。
第1173章 新世界(完结!)
“皇上,内燃机成了。”
这天,赵煦和往常一样在阅览战报。
这几个月来,罗斯国方向,大颂联军一方顺利攻占了全部波澜领土。
但在南下普鲁士的时候,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可能他们要在普鲁士耗费一段时间。
而波斯方向,本就武器十分落后的土斯曼在联军面前节节败退。
中土其他小国趁机反叛,纷纷投入了波斯一方,土斯曼帝国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黑暗大陆方向,在海军的配合下,朱雀军横扫当地的殖民军团。
因为西土国家在这里的防御最为薄弱。
他们的主要力量还是在罗斯国和土斯曼方向。
在赶走当地的殖民军团之后,朱雀军便组织建立补给点,让海军能够航行到更远的地方。
而山姆国方向,印第安国的进展也不错。
他们团结了更多的印第安人,组建了印第安游击队向东运动,袭击山姆国的殖民领。
控制了西部之后,他们开始建立补给点,方便大颂军队向东挺进。
估计再过一年时间,青龙军和印第安国便能发起总攻。
“太好了!”赵煦大喜。
西土宣战之后,他便加大了对研造院的关注,希望内燃机早些能够面世。
因为当下的战争形势,需要一种绝对优势的武器打掉西土人最后的信心。
兵者,国之大事。
长久的对外战争,即便是治安战也会消耗大量国力。
经过内阁的核算,他们认为大颂只能支撑五年的劳师远征。
超过五年,便会对大颂的经济造成的损害。
也就说,这场战争他必须速战速决。
他当然想要胜利,但也不想大颂百姓这些年改善的生活退回到他刚来封地那会儿的样子。
起身来到王崇身边,他道,“现在立刻投入生产,能不能尽早结束战争就靠你们了。”
王崇的脸色凝重起来,他道,“皇上,臣明白,即便不吃不喝不睡,我们也要尽早为大颂军队尽早提供新的利器。”
赵煦点了点头,重重拍了拍王崇的肩膀。
从御书房离去,王崇立刻调集全部研造院的力量,在大颂全部工业力量的配合下量产内燃机。
……
朗顿。
比起赵煦的运筹帷幄,这里的氛围更显凝重。
从战争开始,他们收到的便是一道道坏消息。
今天他们损失了三万人,明天他们损失了六万人。
他们的防线也被不断压缩,丢失越来越多的领土。
只是他们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不断将新兵投入战场。
而且新招募士兵的训练时间越来越短。
同时,他们在经济上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西土世界的富足建立在殖民上。
但这段时间以来,大颂军队的出击让他们再也无法从殖民地获得补给。
社会生产的物资尽数投入战争让日常生活的各类物资价格飙升。
许多地方甚至有人饿死。
不列颠如此,其他国家也差不多。
这时频繁往来各国间外交官传递的信息。
但即便如此,艾斯丽也没有后悔自己的决定。
昂撒人的世界里只要赢家和输家。
而她不想成为输家!
她已经在朗顿报纸上刊登了自己的亲笔信,要求不列颠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在这种焦躁,不安,愤怒的战争氛围下,时间流逝。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
整个不列颠的情况越发恶劣。
新兵的兵员渐渐不足,越来越多的青壮不愿走上战场。
他们不得不采取抓捕,强制参军的方式。
而最要命的是,他们的物资越来越匮乏。
饿死人,冻死人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
一年前,他们还能从殖民地获得一些补给。
但近来,他们已经什么也得不到了。
因为大颂军队已经横扫了黑暗大陆的殖民军团,控制了那里。
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
为了鼓舞人心,艾斯丽今天亲自前往码头,准备目送一艘满载新兵的战舰前往法兰克。
罗斯国和大颂的战线这一年中已经越过普鲁士,法兰克成了战场。
土斯曼帝国的情况也很不妙,他们的外交官很久没有来了。
一番鼓励下。
不列颠的风帆战舰扬帆起航,向法兰克而去。
艾丽斯注视着战舰,心情复杂。
就在这时,闷雷一般的声音响起,正在航行中的风帆战舰瞬间化为一团火焰。
艾斯丽几乎尖叫出声。
陪同的军官惊慌之后,目光本能在海洋上巡视。
这时,他们发现远处出现一道黑烟。
随着黑烟越来越清晰,一艘黑色的战舰出现在众人视野中。
“那是大颂的铁甲舰!”一个海军将领几乎绝望。
这段时间,大颂军队一直在黑暗大陆建立补给点。
现在,大颂的战舰终于能够在补给点的支撑下来到不列颠了。
艾斯丽面若死灰,她十分清楚。
从现在开始,不列颠彻底失去了海洋的控制权。
而此刻,铁甲舰上的周毅,露出一抹冷峻的笑容。
正如不列颠军官想的一样。
战争进行到现在,接近两年。
他们终于有能力在大西洋海域航行。
接下来,他们将执行封锁任务,等待最终杀手锏的到来。
无论对他,还是对他们的皇帝陛下而言,这场战争都该进入尾声了。
……
大颂,燕城西面某处基地。
“嗡”的一声,一架单翼飞机从他身边划过,起飞。
接二连三,又有数架飞机升空。
这些飞机正是内燃机量产之后,大颂造出来战争利器。
和飞机同时生产的是大颂的第一款坦克。
他刚刚从坦克训练场出来,便来到这里。
到目前为止,大颂已经拥有了七十二架飞机以及一百二十辆坦克。
这还是大颂工业力量集中力量的结果。
当然,这些飞机和坦克只是先一批试产的产品。
也是拿来急用的一批产品。
后续大颂将很快拥有量产的能力。
检阅了这些飞机和坦克之后,赵煦正式向飞行员和坦克驾驶员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他们将前往西土战争,最战争的胜利奠定最后的基础。
他相信当西土人见到飞机和坦克之后,信心便会崩塌。
而这些飞机和坦克将通过陆地的补给点一路西行,最终抵达罗斯国方向的战场。
一个月后,这批飞机和坦克按照计划抵达。
战场上罗斯国士兵和玄武军士兵见到它们,几乎倒吸了口冷气。
“没想到我们在打仗的时候,你们在后方搞了个大动作。”杨震哈哈笑道,“正好,今天我们在进攻的时候遇到了些麻烦,你们给我们表演一下。”
统领坦克兵将领应了声是,随即和杨震说了些步坦协同的技巧。
杨震当即组织士兵准备反击。
不多时,轰鸣声中,一辆辆坦克向对面的战壕冲去。
大颂士兵跟在坦克后面向前移动。
在坦克厚重的装甲下,法兰克士兵的火力全部失效。
大颂士兵们很快抵近了战壕。
法兰克士兵吓坏了。
他们何曾见过这个东西。
防线被突破,大批的法兰克士兵终于承受不住,纷纷溃逃。
杨震心中大振,立刻和罗斯国将领统兵直追。
这一路在坦克的掩护下,他们顺利推进,攻克一个又一个要点。
就在他们抵达巴黎的当日,一名法兰克军官手中拿着白旗,从城内走出。
同时,城里各个地方都亮起了白旗。
坦克的出现,击溃了法兰克人最后一丝信心。
法兰克一投降,立刻引起了连锁反应。
位于南方的佛郎机,意罗国纷纷投降。
他们本就没有法兰克,不列颠富足,战争打了这么时间完全在强撑。
法兰克投降了,他们还有抵抗的理由吗?
“只剩下不列颠了,这得动用另外一项武器了。”法兰克投降之后,罗斯国军队和玄武军进入城内,接管了各处。
杨震当即令士兵平地,建立机场。
三天后,从大颂来的飞机全部落地。
这时候,法兰克投降的消息已经传递到了朗顿。
在大颂封锁下的不列颠遭受了又一次重击。
不过,他们还未来得及做出反应。
第二天中午,轰鸣声中,一只只大鸟飞到了伦敦上空。
这些大鸟投下一枚枚黑色的东西。
直到这些黑色东西爆发,朗顿变成一片火海,艾斯丽才意识到这是大颂的又一项新式武器。
望向烈火中燃烧的朗顿,艾斯丽留下了泪水。
当天晚上,她宣布投降。
持续了两年的世界大战终于以大颂胜利为结局告终。
两个月后,艾斯丽等西土国家君主以战败国的身份前往大颂。
在燕城签订了战败条约。
条约中,军事方面,他们在建设军队方面将受到限制。
经济方面,他们将无条件对大颂开放市场,同时接受大颂的颂元结算。
条约签订。
赵煦和前来观礼的附属国国王以及战胜国君主合照。
这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毫无疑问奠定了大颂无可撼动的地位。
在未来几百年的时间,大颂都将位于世界顶端。
对每一个大颂人而言,他们都来到了一个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