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敢问王上,如何看我宗室?
嬴政平静的语气中,多了一些无奈。
这件事算是宗室唯一可以为他分忧的事情了,平常时间,只要宗室别给他捣乱,他就烧高香了。
底下的渭阳君嬴傒神色平静,他从得到消息然后来到咸阳宫书房的路上,就想清楚了原因。
“王上,此事臣自然可以为王上分忧。”
嬴傒朝着嬴政一拱手,道:“华阳太后薨逝,这本身就是我宗室的一件大事,只是臣心下有个疑问,不知王上可否解惑?”
闻言,嬴政一愣,随即朝着嬴傒,道:“大伯有事,直接朝寡人开口便是,只要是可以解释的,寡人必然会为大伯解惑!”
虽然没有预料到嬴傒会有反问,但对于嬴政而言,这些都不是大事,更何况,嬴傒终究是与其他人不同。
这是他的亲大伯,曾经也为了他而战。
听到嬴政的回答,嬴傒沉默了一会儿,道:“不知王上以及储君如何看到我宗室?”
其实嬴政清楚嬴傒话中的意思,只是有些事情不适合挑明,他只好轻笑,道:“宗室乃是我大秦嬴姓一脉根基,也是寡人的臂膀,对于此,渭阳君有何疑惑?”
一国宗室,乃是王族所在。
本身便是最复杂的地方。
见到嬴傒沉默,嬴政长叹一声,深深地看了一眼嬴傒,道:“大伯,寡人身上也流淌着嬴姓一脉的血,对于宗室自然也想用之。”
“大伯掌控宗室,想来也是清楚,如今的宗室,没有可堪一用的大才!”
“如今正是我大秦东出灭国之际,非大才不能居高位,寡人可以让他们参加战争博取爵位,甚至于可以给他们封君.........”
面对嬴政的这一番话,嬴傒沉默的更严重了。
大秦宗室的问题,不光是嬴政发现了,同样的嬴傒也发现了,但是对于如何解决,他心中没有一个方案。
他心里清楚,若是再这样不管不顾,大秦宗室在大秦朝堂之上的影响力将会彻底的消失。
所以,宗室当求变。
至少要改变宗室在秦王政以及储君嬴高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唯有如此,宗室才有未来。
宗室就是秦王的靠山,同时也是秦王手中最可靠地一柄刀。
“王上,此事臣与储君商议过,但是储君的手段太过霸烈,宗室乃是大秦的根基所在,一旦有所损伤.......”此刻,嬴傒有些担忧,语气也低落了不少。
“哈哈哈......”
冷笑一声,秦王政从王座之上站起,居高临下的看着嬴傒,道:“渭阳君,你错了,宗室不是大秦的根基,在大秦,只有秦王以及储君才是大秦的根基。”
“宗室既然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那就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要不然,宗室迟早都会退出朝堂!”
“大秦朝堂之上,各方派系存在,退出容易,可是想要再进来可就是极难的一件事了,除非一如先祖嬴疾这等绝世之人。”
“此事,大伯当慎重决定为上。”
虽然嬴政也对宗室不满,甚至于对于宗室中的一些老顽固很讨厌,但是宗室乃是大秦王族中人,不能真的退出大秦朝堂,亦或者成为一个象征。
这件事嬴政不允许,同样的他相信,嬴高也不允许。
“臣明白了。”
嬴政的话,就像是暮鼓晨钟一样敲打在嬴傒的心头,让他一下子幡然悔悟,一直以来,宗室都将自己看的太重了。
大秦。
没有宗室照样可以存在,照样是当今霸主。
但是,大秦不能没有秦王政,不能没有国之储君。
这一刻,嬴傒突然明白了嬴高,当初他们认为太过于霸烈的手段,反而是挽救宗室唯一的办法。
一念至此,嬴傒朝着嬴政肃然一躬,语气也变得慷慨激昂,道:“王上,臣请求宗室子弟但凡青壮,皆入军中杀敌,从此往后宗室便是秦王最坚固的后盾,也是秦王手中最可靠,最锋利的剑。”
“嗯!”
微微颔首,嬴政朝着嬴傒轻笑,道:“大伯,此事复杂,要从长计议,等储君归来,我等再行相商,当下最重要的是,将眼下的这一困境渡过去。”
“诺。”
点头答应一声,嬴傒断然,道:“王上坐镇朝堂便是,华阳太后丧事,臣亲自去处理。”
“好!”
望着渭阳君嬴傒离去,嬴政不由得莞尔一笑,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宗室的存在很有必要,这是避免改朝换代的基本。
但是,他不能容忍宗室成为王权的限制。
更何况,大秦王族之中从来就不缺乏能征善战之辈,远的有嬴华以及嬴疾等人,近的有武王以及嬴高等人。
........
“储君,靖夜司传来消息!”
从宁生手中接过铜管,看了一眼泥封,然后拧开铜管从其中取出帛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几乎在瞬间,嬴高就对发生在咸阳的事情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看完之后,嬴高将帛书递给了一旁的王贲,轻笑,道:“王叔也看看,这一次朝廷的反应很快!”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贲从嬴高手中接过帛书,然后翻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将帛书还给嬴高,王贲感慨,道:“李相大才,其理乱之能,堪称当世无双。”
“嗯。”
微微颔首,对于王贲对于李斯的赞誉,嬴高也是认可的。
若不是后来李斯德行有亏,光是才能,李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古一相,什么萧何,什么诸葛亮都不行。
突然间,王贲一下子想起来了一事,朝着嬴高,道:“储君,华阳太后薨逝,虽然王上没有命令储君返回咸阳,但是身为子嗣,不回去,只怕是咸阳城中会有风言风语.......”
“我们已经进入了巴蜀之地,不日就会赶到夏州,一来一回的太费时间了,等孤从这里回去,说不定华阳太后都已经下葬!”
嬴高轻笑一声,道:“已经来不及了,感情放在心中就是了,为了大秦,纵然流言蜚语加身又如何!”
“大秦国事重要,华阳太后一事,父王坐镇咸阳,更是有楚系一脉以及宗室在,孤在不在,意义不大。”
第1078章两位不应该给孤一个解释么?
正如嬴高所言,他在咸阳与否,关系根本不大,他虽然声名显赫,但是主要的影响力还在是军中。
至于李斯等人,只是敬重他储君的身份,至于在王室之中,华阳太后薨逝的时间点不对,不管是他,还是秦王政都没有时间去守丧。
当下的局势,必然是渭阳君嬴傒代表宗室,代表秦王政来守丧以及处理这一次华阳太后的丧事。
中原局势复杂,大秦更是灭韩以及地震干旱连续发生,舆论席卷整个中原,在这个时候,秦王政必须要坐镇咸阳。
在一个国家,一个王室之中,国事永远都是比家事重要,更何况是,秦王政这样的帝王。
曾经让秦王政担忧的继承人问题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这个时候,秦王政更不可能将心思放在家事上,而不是国事上了。
“传令下去,我们在蜀郡休整之后,然后继续南下夏州,现如今,这咸阳到巴蜀的驰道已经尽数贯通,只剩下了夏州.......”
这个时候,嬴高眉头微皱,他可是清楚,夏州的州牧是蒙毅,按理来说,蒙毅手段不俗,更兼是将门出身,行事作风更是干净利落,不至于出现这样的局面。
但是,巴蜀等地群山环绕,本身才是驰道最难开凿的地方,这也是为何后世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如今巴蜀的驰道已经贯通,但是夏州却没有,而是一直在拖延,这让嬴高有些想不通,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次嬴高携带重兵入夏州。
对于蒙毅,他自然是信任的,但是这种信任不能代替他对于局势的担忧,凉州与夏州对于大秦的重要性极大。
特别是关系到了嬴高想要以驰道贯穿夏州以及凉州与咸阳,以丝绸之路滋养两州之地,然后繁华整个大秦故土的想法。
而且夏州的驰道被推迟,这会影响到凉州与咸阳的驰道修建,驰道的修建,关系到大秦对于凉州以及夏州的掌控。
在蜀郡休整了一夜,嬴高与王贲便率领大军南下了,这一次事情紧急,嬴高此行的唯一的目的便是视察驰道以及神农谷的事情。
至于其他的政务以及郡县之上发生的情况,都有专门的人手在统计与监察,根本不需要嬴高过多的插手。
“隆隆........”
纵马而行,大秦锐士行军速度极快,五天之后,嬴高等人来到了夏州的州牧府,与夏州州牧蒙毅碰面了。
“臣蒙毅,王离拜见储君!”以蒙毅为首的州牧府官吏,纷纷朝着嬴高行礼,道。
看着许久未见的蒙毅以及王离,嬴高轻笑一声,随即伸手虚扶,道:“蒙州牧,王州尉以及诸位爱卿不必多礼,起来吧。”
“诺。”
众人起身,蒙毅方才朝着王贲点了点头,道:“通武侯,久违了。”
与此同时,王离也是双眸微红,朝着王贲行礼,道:“见过父亲!”
王贲朝着蒙毅点了点头,随即将王离扶起来,拍了拍王离的肩膀轻笑,道:“不错,长的壮实了,也黑了不少。”
一番寒暄之后,蒙毅朝着嬴高,道:“储君,这里不是说话之地,臣已经备好了酒宴,请——!”
“好。”
带着将士们进了州牧府,蒙毅将嬴高等人带入了书房,分别让侍从满上茶水,在侍从离开之后,蒙毅方才朝着嬴高一拱手,道。
“臣恭喜储君了,一战灭韩,威震中原!”
喝了一口茶水,嬴高莞尔一笑,道:“韩国太过于弱小,只要是父王想要出兵,谁都可以灭掉韩国,并非孤的功勋,而是大秦锐士效死。”
说到这里,嬴高话锋一转,朝着王离,道:“王州尉,这些年里,夏州的军事力量整合结束了没有?战斗力如何?”
在这个时代,嬴高一直都觉得军队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夏州的十万大军拥有战力,而且绝对忠诚,就算是夏州出问题,他完全可以横扫。
闻言,王离将激动地心情压下,朝着嬴高,道:“禀储君,十万大军已经整训结束,具备了绝对战力,虽然不如大秦锐士,但是可以比肩山东诸国之军。”
“军中的言语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嗯。”
微微颔首,嬴高喝了一口茶水,然后将目光落在蒙毅身上,道:“蒙州牧,夏州的情况如何,归流一事是否彻底解决?”
“禀储君,月城的学宫已经建立,对于当地的人移风易俗基本上结束,如今的夏州,只有一种文字在流传。”
蒙毅眼中浮现一抹沉思,他心里清楚,嬴高这个时候到来绝对闲的没事干,关于大秦发生的一些事情,他自然是得到了消息。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嬴高却来到了夏州,必然是有大问题发生。
一念至此,蒙毅朝着嬴高继续,道:“同时由于与大秦士卒抚恤基金的合作,夏州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
嬴高手指无疑是的扣动,他在思考,有些事情确实需要完善,但是蒙毅等人的功劳还是有的,只是这些进度远远赶不上他的要求。
一念至此,嬴高朝着蒙毅,道:“蒙州牧与王州尉的功劳,孤自然是看在眼中的,只是这些还不够。”
“根据孤得到的消息,夏州境内的驰道尚未贯穿,而神农谷的粮种研发迟迟没有动静,对于此,两位不应该给孤一个解释么?”
此话一出,整个州牧府陷入了死寂,王贲张了张口,欲言又止,他沉默了下去,他心里清楚,此刻他不适合开口。
王离与蒙毅对视一眼,两个人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沉重,他心里清楚,一直以来,嬴高很少如此严厉的质问过他们。
半响之后,蒙毅率先开口,朝着嬴高一拱手,道:“储君,夏州之内多高山密林,驰道的修建太过于缓慢。”
“而且夏州降雨量大,阴雨天气更多,严重的影响了工期,臣与州尉不止一次的前往驰道工程之上的督促,但效果依旧不理想,以至于工程一直都在拖延。”
第1079章 巡视驰道工程!
“这不是理由!”
半响,嬴高摇了摇头:“当初孤将两位留在夏州,便是信任两位得能力,其他人孤不放心,父王也不放心。”
“这些年来,孤与朝廷对于夏州的支持,不论是政策还是钱粮之上都呈现明显的倾斜。”
“但是,两位给孤以及父王的成绩却不尽人意。”
说到这里,嬴高直视着两人,一字一顿,道:“朝廷如此大力支持夏州与凉州的建设,已经让大秦其余的郡县心下不满……”
“孤不是没有告诉过两位,夏州的重要性,开凿驰道的重要性,甚至于神农谷的重要性!”
这个时候,嬴高对于蒙毅以及王离很不满。
在他看来,任何的原因都改变不了蒙毅以及王离失职的根本原因。
……
书房中,气氛一度死寂。
不管是王离还是蒙毅,其实都看得出来,嬴高对于他们工作的不满,只是考虑到一些因素,给他们留面子而已。
一念至此,蒙毅与王离对视一眼,彼此都沉默了,甚至话已经到了嘴边,却再也说不出来。
因为他们都清楚,不论有如何多的理由,亦或者借口,他们两个人失职的问题,谁也改变不了。
“臣等失职,请储君责罚!”这一刻,蒙毅与王离不由得朝着嬴高肃然一躬,道。
“哼!”
冷哼一声,嬴高直视着两人,语气冷冽,道:“驰道早一天贯通,大秦多一天安稳。”
“大秦东出,兼并诸国,需要旷日持久的战争,在这个时候,物资非常的重要,如今因为驰道的原因,丝绸之路受限……”
“孤曾经作出的部署,如今因为尔等的拖延,效果只有一半……”
“你们一个是父王的心腹,一个是孤的心腹,有些事情,孤也不瞒着你们。”
“若是两位觉得事情很难,没有能力做到,那就退位让贤,孤从咸阳派人过来接手。”
“……”
嬴高的话很重。
但是,蒙毅与王离却不敢反驳一句,她们两个都清楚,嬴高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本身就是因为信任。
如今他们做不到,本就是辜负了嬴高与嬴政的信任,心下惭愧不已。
“责罚的事儿先欠着,蒙毅准备一下,孤要巡视驰道工地!”嬴高沉吟了许久,朝着蒙毅,道。
“诺。”
点头答应一声,蒙毅尴尬的笑了笑,朝着嬴高,道:“储君,小宴已经准备好了,再不吃就凉了……”
“嗯,先用餐,然后再行巡视驰道工地。”说到这里,嬴高朝着蒙毅,道:“别告诉神农谷那边,孤想看到哪里真实的情况。”
“诺。”
……
小宴开始,众人分别就食。一路跋涉,嬴高也有些饿了,他们行军为了加快速度,都是吃的军中干粮。
以羊肉干为主的,就着清水能够充饥的那种,口感根本无法兼顾,行军之中,充饥才是王道。
此刻吃上一口热乎饭,这让嬴高感觉到了幸福,他一国储君,却将日子过成了一个大头兵。
军中禁止饮酒,由于王贲,王离,铁鹰,嬴高等人都不方便饮酒,蒙毅与张良对视一眼,只好喝着凉茶,目光从酒壶上移了过去。
用餐之后,嬴高朝着王离吩咐,道:“这一次,有蒙毅带着孤以及王叔去就行了,万胜军以及铁鹰锐士足以踏平一切动乱。”
“夏州之中的大军目下不要动用,由你亲自坐镇。”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离神色如常,他心里清楚,这是他的职责,对于驰道上的事儿,他了解自然不如蒙毅。
夏州不能乱,而且他也不敢让父亲王贲坐镇月城。
要不然,等两个人的时候屁股会开花,他们老王家一直以来都很粗暴的,老子揍儿子根本没有丝毫的压力。
他可是在家里经常看见老爷子胖揍他爹,他也经常挨他爹的揍,在家里没事,但这是月城,他可是夏州的州尉。
他王离也是一个要面子的人。
一番吃喝之后,众人便朝着驰道工程而去,特别是铁鹰锐士,万胜军护卫,气势如虹。
大军横行,一个时辰之后,便赶到了距离月城最近的工程,也许是得到了风声,建筑队以及奴隶都在拼命的干活。
看着依旧停留在开凿阶段的驰道,嬴高头都大了,目下他没有办法弄出黑火药。
嬴高心里清楚,火药用于军事,最大的受益者从来都不是大秦,所以,他在研究,却没有提出了。
“储君,山体坚固,纵横数十里,想要彻底贯通夏州境内的驰道,就要开凿出一条通道,虽然有少府以及尚工坊送来的器械,但是难度也极大。”
蒙毅苦笑连连,朝着嬴高开口,道:“这也是导致夏州境内驰道一直没有开通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还有一点是雨水太多,容易造成坍塌。”
“这导致很多工程刚刚开凿完成,将土方清理出来,却遭受到了坍塌,以至于返工,拖延时间。”
……
看了一遍驰道开凿工地,嬴高不由得摇了摇头:“蒙州牧,此事并非不能解决,至少也能够减轻一点。”
“特别是在连续降雨以及开凿难度大的情况下,就应该放弃当下这种模式,开凿与修建彻底的脱节。”
“应当改变成开凿与修建同步,前脚开凿完成,后脚就立即修建,经过了钢筋混凝土得加固,自然不会出现坍塌一事。”
“只不过开凿难度大一事,目下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以人力开凿。”
“若是人手不够,就让王离攻伐百越之地,掠夺青壮以补充缺少的奴隶,从而加快对于驰道的开凿与贯通。”
“不要害怕牺牲,为了大秦对于夏州与凉州的掌控,为了夏州的繁荣,死一些奴隶是难免的。”
嬴高的话,极为的冷漠,在这一刻,不管是王贲还是蒙毅都觉得理所当然。
春秋战国之势,在这样的时代,人命是最不值钱的,他们见惯了生死,早已经变得冷漠。
只要不是老秦人,只要不是大秦锐士,其他人死多少都不能让他们动容。
第1080章这是一种希望。
只是这一番话让蒙毅有些无奈,他可是清楚,这些年他为了奴隶已经让王离进攻百越不下一次了,在这个过程中,大秦将士也出现了不少的伤亡。
对于武将而言,战争是必须的,也是他们所渴望的,但是有一点则是以夏州当下如此恐怖的工程量,再加上战争的支出,这是一笔极为庞大的数字。
他也有自己的难处。
只是这些事情,在嬴高面前他没有脸说出来,作为臣子,就是为了为君王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给君王找问题的。
“驰道一天不贯通,夏州一天就不会安稳,到时候,不管是派遣大军,还是运输粮草都是难度极大地。”
嬴高看着正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不由得摇了摇头,道:“孤在夏州布下如此重兵,就是为了让尔等可以放手施为。”
“十万大军坐镇此地,足以横扫一切危险,所以驰道一事必须要尽快。”
在秦法之下,贪腐也许会有发生,但是在夏州这样的地区,就算是有,也规模不大,嬴高不想过问此事。
他俺想要只是驰道贯通,让夏州彻底的秦化,为此,一些不过底线的事情,他都可以容忍。
“臣等知晓了。”
见到蒙毅等人点头,嬴高看着正在施工的驰道,朝着铁鹰语气幽幽,道:“回去之后建立一支千人规模的督查队,用来巡查驰道修建程度。”
“在大秦彻底灭赵之前,夏州以及凉州之内的驰道必须要全部贯通,彻底让丝绸之路发挥出自己该有的作用。”
“诺。”
见到自己的目的达到,嬴高朝着王贲,道:“蒙州牧继续坐镇月城,孤与王叔前往神农谷,他们的速度太慢了。”
“诺。”
嬴高清楚科学研究不能盲目的追求速度,但是,大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粮种的优化势在必行,占城稻一旦研发成功,这会让整个南方成为鱼米之乡。
这样一来,大秦建立帝国之后,天下将会归心,而且府库充足,不至于发生一些大乱以及大旱,如此大秦在未来用兵,朝堂之上也不会联合反对。
他的身份变了。
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大秦公子,而是大秦储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大秦朝廷。
故而,必须要遵守规矩。
虽然这事让他不舒服,但是遵守规矩最大的受益者,是秦王政以及他这个大秦储君。
大秦从来就没有和平,所有的盛世都需要鲜血与铸就,这一世,嬴高有这样的机会,他自然希望改变命运,让大秦万世。
望着嬴高离去,蒙毅眼中浮现一抹沉思,他见识过嬴高的雷厉风行,更是清楚,这个青年的狠辣与疯狂。
大秦储君如此,他心下难免有些担忧。
........
万胜军出动,铁鹰锐士随行,嬴高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朝着神农谷方向而去,这里不是咸阳,纵然王离已经掌控了十万大军,但嬴高依旧是很谨慎。
他出行自然不会光带着两千铁鹰锐士,因为一旦发生意外,想要大军支援,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达成。
为了自身安全,自然是率领大军而行,最为简单。
乌木崖的人带路,三天之后,嬴高等人便赶到了神农谷所在。
“臣等拜见储君!”以神农为首的众人,纷纷朝着嬴高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
嬴高翻身下马,朝着神农谷的众人一伸手虚扶,道:“诸位为了大秦,为了天下百姓,困于此地,不得以归家,如此大义,孤佩服。”
“父王以及孤都记着诸位。”
“储君,神农稻的研发,虽然有一定的突破,但是尚未达到储君要求的地步,根据臣的推测以及观察,至少还需要数年之久。”作为神农谷的掌控者,他一直都被称之为神农。
“数年太久了,大秦已经灭韩,彻底的开启了东出灭国的大业,符合要求的稻谷需要在灭楚之前就需要研究出来,而且需培育出足够的稻种。”
“所以,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这也算是在这个时候,孤亲自南下夏州前来神农谷的原因。”
嬴高自然是清楚,所谓的占城稻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只适合在夏州以及百越,楚地之上种植,但是在西北以及北方都不适合。
但是他目下的能力,只有这些,不管是红薯还是玉米以及土豆,都需要大秦整合所有的楼船士才能办到。
而且这个时代的土豆以及红薯等必然不如后世一般高产,故而,神农谷研发占城稻,也是为了积累经验。
有道是,物阜民丰。
只有不缺吃的,大秦人口才会按照自己预期一样爆炸。
“臣等明白,储君这些年对于神农谷的大力支持,臣等都看的清楚,关于这一点,臣等会争取早日取得成绩。”
最后,神农表态,他心里清楚,虽然在这里研究不方便,但是,那些稻谷都在这里,只能在这里研究,然后集结中原之力支持。
“嗯。”
微微颔首,嬴高朝着神农谷的众人,轻笑,道:“诸位只需要全力以赴的研发就行,但凡是所需要的,孤会全力支持。”
“若是夏州州牧府无力满足,便将消息传递给孤,孤会在咸阳想办法,集结大秦之力,满足诸位的需求。”
“诺。”
民以食为天。
对于占城稻的研发一事上,嬴高极为的重视,他心里清楚,这属于一种开拓,一旦有了经验,到时候土豆等种子到来,自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培育出来。
到那个时候,大秦才算是真正有资格步入盛世,人口达到六七千万都有可能。
毕竟,他还年轻,至少还有两个二十年来见证大秦的繁华。
这一刻,神农谷的众人也是眼眶微红,他们属于农人,地位并不高,但是他们从嬴高这里看到了对于他们的看重。
这是一种希望。
一种农人崛起的希望,而且不管是来自于农家的人,还是来自于大秦治粟内史的人,都希望天下无饥民。
他们都有一个质朴的理想,那便是让这个天下再无饥荒,让天下人都吃的饱。
第1801章 我从盛世而来,自是知晓盛世模样。
在华夏。
不论是先秦,还是往后的历朝历代,总是有一些仁人志士,为他人开路,为华夏披荆斩棘,负重而行。
对于这样的人,嬴高很是敬重,他心里清楚,推动一个时代的进步,除了帝王之外,便是这些人了。
一直以来,他在大秦锐士之中时常看到这样的人,如今他在神农谷的官吏身上,也看到了这种特殊的情怀。
看着慷慨激昂,誓要把稻谷弄出来的神农谷众人,嬴高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科研就要有这种不疯魔不成活的疯狂呢。
只是这一次,他率领三万万胜军南下,如此大张旗鼓,结果整个夏州官署以及神农谷官吏都很尽职尽责,这让嬴高有一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憋屈。
“神农谷中做了饭菜,储君请!”神农朝着嬴高一伸手,神色比之上更多了一抹恭敬。
“好!”
点了点头,嬴高看着众人轻笑,道:“等用过饭之后,去田地里,孤看一看尔等的试验田。”
“诺。”
点头答应一声,神农眼中掠过一抹惊讶,他可是清楚,试验田的重要性,他们的一切数据都是来自于试验田。
而此刻嬴高提及试验田,并且想要亲自前往看一看,很显然,眼前的这位大秦储君,是很了解他们的程序。
一念至此,神农对于嬴高之前的野望,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期望。
一场小宴,宾主尽欢。
不管是神农还是嬴高都很满意,吃的是研发改良的稻米,有一股自然的清香。
用过饭菜,嬴高便在一群人的簇拥下,朝着试验田而去,这个时代的试验田是如何的,他也不清楚,只能说是增长一下见识。
他来的时候,咸阳才是二月末三月初,正是天气转暖之际,但是在夏州,由于天气暖和,此刻试验田里面的水稻已经开始生长,一片绿油油的。
看着这生机勃勃的一幕,嬴高也是感慨万千。
听着神农在一旁的解释,嬴高也是为之震惊,他没有想到,在这大秦,在农家已经在杂交之上有了如此深的造诣。
这一刻,嬴高方才醒悟,原来他对于这个时代的诸子百家的了解依旧是片面的,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学派,掌握的技术以及知识远远不是大秦的治粟内史官署能够比拟的。
“储君以为神农谷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这一次之所以让嬴高前来试验田,神农心中也是有私心的。
因为他心里清楚,杂交这个概念是嬴高提出来的,虽然在这之前农家也有人在研究,说不上谁更厉害,但很显然,嬴高对于此事心中有数。
对于杂交一事必然是有很深的了解。
闻言,嬴高点了点头,朝着神农,道:“你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现在尔等需要做的便是继续研究下去,然后得出宝贵数据经验,同时培育出稻种。”
“等大秦兼并楚国,孤希望夏州,百越以及楚地都可以种上诸位研究出来的稻谷,让我大秦从此再无饥饿。”
“到时候,诸位也可以成为活命无数的圣人!”
“诺。”
.........
三天后,嬴高离开了神农谷。
这一次,在路上嬴高与王贲走的并不快,在神农谷以及夏州的见闻,让王贲心中有一种特殊的感触。
“储君,若是神农等人成功,我大秦真的会没有饿死的人么?”王贲虽然在询问,但是眼底深处满是期待。
民以食为天。
在这个时代,天下人吃饱饭才是最大问题,在王贲看来,只要是让天下人吃饱饭,那便是前所未有的盛世,就算是尧舜之时也无法比肩。
闻言,嬴高神色复杂,沉吟了半响,方才朝着王贲,道:“王叔,相信孤,大秦迟早一天会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一天不远了。”
“而且,这只是盛世的开始,未来的大秦必然极度繁华。”
........
这个时候,嬴高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满是怀念,此刻的嬴高心中有句话没有说出来。
我从盛世而来,见过真正的繁花似锦,兵强马壮。
如今的大秦虽然强大,但是距离盛世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嬴高之所以不惧天和,大杀四方就是为了以天地四方之力供养盛世大秦。
作为一个理智的人,嬴高自然清楚,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以大秦之力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但是以四方天地之力供养,可就不一定了。
“希望臣能够见到储君所说的哪一天。”
王贲的虎目中满是期待,他虽然是大秦的通武侯,又出身将门世家,衣食不愁,但是他也见识过真正的苦难,他自然是清楚大秦,乃是山东诸国的国人百姓生活的处境。
“一定会的!”
这一句话是回答王贲,也是在坚定嬴高心中的念头,他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不惧滔天杀孽加身,若是还完不成这一点,那才是咄咄怪事。
辞别了蒙恬与王离,嬴高与王贲踏上了前往凉州的路,相比于夏州,嬴高对于凉州的掌控无疑要高很多。
不管是州牧还是州尉都是他麾下出来的人。
而且,在夏州只有王离手中掌控的十万大军,但是在凉州之上,有王虎掌控的蟒雀军以及蒙寥掌控的十万破军。
同样的,嬴高对于凉州的感情也不一样,当初他就是在凉州之上杀出来的赫赫威名,为大秦开疆扩土,以至于让他有了崛起的可能。
“前方便是储君崛起之地,臣向往已久,还从未踏入过!”望着前方的关隘,王贲也是感慨万千。
他可是清楚,他王氏的旁系王虎,便是在凉州为将,那也是嬴高的第一个心腹,曾经一名不文之辈,现在已经独镇一方。
“凉州一片苦寒之地,并非沃野千里,它存在的价值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这里是我大秦将来西征的基地,也是大秦西北的门户。”
嬴高望着苍茫的原野,眼中浮现一抹激动之色,朝着王贲轻笑,道:“当年,孤在赤岭之侧决战戎狄王等人,他们将孤称之为大秦储王,时至今日,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秦储王。”
第1082章 蒙寥的分析。
凉州。
这是嬴高霸业起势之地,也是嬴高掌控最为彻底的地方,不管是夏州还是三川郡,虽然都属于嬴高的势力范围,但是他对于夏州与三川郡的掌控无疑要弱上很多。
这是必然的事情。
嬴高可是清楚,大秦的王,他的那位父王,掌控欲的强大,他能够掌控凉州以及夏州,都是因为这些地方太过于偏僻。
当然了,那也是因为他是国之储君,而且对于嬴政的命令从来都是支持,从未反驳过的缘故。
此刻站在凉州的土地上,嬴高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心里清楚,若是没有凉州之上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今日的大秦储君。
所以,这让嬴高对于凉州的感情极为的特殊,这也是嬴高十分的想要建立楼船士,却没有选择将夏州当做大本营,反而是选择了凉州的原因。
现在的凉州人口并不多,若是除去军人之外,凉州的人口总数,甚至于连三川郡都远远不如,甚至于不如咸阳一城。
但是,嬴高相信,凉州人口必然会在短时间之内暴增,特别是在战争中迁徙,伴随着灭国之战的频繁爆发,凉州人口最少也会达到百万户。
只有凉州的人口达到百万户,才能勉强养得起蟒雀军以及万胜军以及驻扎在当地的破军,而仆从军有了夏州的分担,这样一来,三大商会的压力小一点。
对于这一点,嬴高心中多少有些想法,他心里清楚,不论如何,大秦帝国的军队不能再继续增加了。
以大秦的国力,保持一百五十万大军,已经是一种极致。
就算是大秦兼并山东诸国,虽然可以养得起更多的军队,但是兼并之战结束,整个中原大地的主题再也不是战争而是和平。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秦朝廷更多的精力,将有维护统治,发展经济,而不是继续保持庞大的军队,以增加朝廷的负担。
“储君,按照我们的行军速度,赶到姑臧城,至少也需要三天时间,是否要提前知会马兴?”
见到宁生询问,嬴高摇了摇头:“不用了,若是本将到达凉州的消息,还需要乌木崖通知,蒙寥以及马兴以及王虎就是渎职。”
“孤将凉州讲给他们,是信任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养老的。”
“诺。”
点头答应一声,宁生便不再开口,他心里清楚,这一次嬴高入凉州,声势浩大,根本就隐瞒不了有心人的眼睛。
若是这样凉州都察觉不了,那就是整个凉州都出问题,要知道,凉州可是大秦的西北门户,保证咸阳之安危,自然是重中之重。
“传令大军,就在这里就地扎营,歇息一晚,然后继续推进!”心下想法万千,嬴高朝着王贲淡然,道。
“诺。”
王贲点头之后去指挥大军安营扎寨,嬴高望着夜色不断升起,心中平静如水,这一次他速度很快,想要只要是等他回到咸阳,陇西郡以及北地郡的灾情也必将会得到缓解。
到时候,就可以放眼山东诸国,彻底的筹谋灭赵了。
........
姑臧。
“州牧,斥候传来消息,储君率领万胜军已经进入了凉州地界,按照储君现在的推进速度,大概需要三天左右赶到姑臧。”
对于嬴高入凉州的消息,蒙寥并没有隐瞒,而是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前来寻找马兴,他心里清楚,他与马兴是捆绑在一起的。
“储君么?”
闻言,马兴苦笑一声,道:“陇西郡以及北地郡发生了灾难,而华阳太后薨逝,这样的情况下,储君自然是有时间西行的。”
“而且,不管是夏州还是凉州之上的驰道都没有彻底的贯通......”
马兴清楚,这一次嬴高只怕是来者不善,更何况还是这个关键时刻,华阳太后薨逝,作为大秦储君,本应该在咸阳才是。
但是,偏偏嬴高选择了西巡,自然不是简单地游玩一番,而是对于凉州与夏州的当下局势不满。
他心里清楚,华阳太后薨逝一事,嬴高必然是提前得到了消息,不可能不知晓,毕竟有太医署以及靖夜司在,咸阳的任何消息都瞒不过嬴高。
“蒙将军,对于储君入凉州此事,你有何看法?”思考了半响,马兴不由得看向了一旁的蒙寥,他心里清楚,嬴高入凉,不可能只是他一个人的事儿。
“要不要派人通知王虎将军?”
听到马兴的话,蒙寥摇了摇头,沉声,道:“王虎手握蟒雀军以及一部分仆从军,坐镇两关,储君入凉没有隐藏踪迹,而是如此的明目张胆,王虎将军那边必然是得到了消息。”
“他对凉州之中的消息情报来源的速度不会比我们慢上多少。”
说到这里,蒙寥话锋一转,道:“储君在这个关键时刻入凉州与夏州,除了驰道一事之外,也有巡视两州建设的情况,甚至于为了震慑两州。”
闻言,马兴不由得转头盯着蒙寥,一字一顿,道:“此话怎讲?”
“王上志在兼并天下,现在储君灭韩,正在关键时刻,但是华阳太后薨逝,陇西郡以及北地郡两地先是地龙翻身,后来连续的干旱。”
“大秦国内出现不稳,故而拖延了王上东出灭国之事,如今韩国已经被储君灭亡,根据本将的推测,下一步必然是灭赵。”
“赵国乃山东强国,一旦开启灭赵之战,必然会让我大秦全力以赴,在这样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大秦举国凝心。”
蒙寥语气肃然,朝着马兴斩钉截铁,道:“故而,储君才有可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先入夏州,后入凉州,必然是为了以储君之威震慑两州。”
听到蒙寥的分析,马兴也是点了点头,他清楚,嬴高与秦王政一样,每一个举动都有深远的意义,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做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
在凉州以及夏州,嬴高之名足以震慑一切宵小之辈,这一点,马兴从来都不会怀疑。
一念至此,马兴朝着蒙寥询问,道:“既然如此,以将军之见,需要迎接储君么?”
第1083章凉州已经得到全面改造。
迎接与否,这不是马兴一个人就可以决定的事情,他只是凉州的州牧,在凉州之上,还有王虎以及蒙寥的权势不下于他。
所以,在有些事情之上,他不能独立特行,至少也需要与王虎以及蒙寥两人通气。
最主要的是,他主政凉州这么久,并没有太过于突出的政绩,也就在铸城方面以及安民方面有些成果。
马兴清楚,嬴高既然大张旗鼓的来了,光靠这一点成果是不行的。
按照当初嬴高离去之前的交代,这个时候的凉州,应该将驰道修通,与夏州,咸阳彻底贯通,从而让丝绸之路兴盛起来。
但是,丝绸之路虽然逐步打开,却因为道路问题受限,并没有达到嬴高的要求。
这一次嬴高西行,必然是带着不满的,不论是他还是其他人,都要挨训。
“州牧,我觉得还是不要迎接了,该来的迟早都要来,储君不会因为迎接就对我们网开一面。”
说到这里,蒙寥苦笑:“更何况,这一次储君带着铁鹰锐士以及万胜军西行,本身就声势浩大……”
对于嬴高,不论是马兴还是蒙寥,自然都是极为恭敬的,但是他们都清楚,有些事情不能浮于表面。
特别是在大秦,朝野上下讲究务实,有些东西一旦出现,不论是给嬴高,还是对他们都不利。
“一切事务正常推进就行,储君你也了解,最讨厌弄虚作假……”蒙寥朝着马兴轻笑,言辞之中多为告诫。
他心里清楚,马兴只是身在局中,看不透而已,要不然,以马兴与嬴高的关系,怎么会不了解嬴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正是因为了解嬴高,蒙寥心里才更加的清楚,那个男人到底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他理解马兴心中的担忧。
别说是马兴,就算是他又如何,心下有期待重逢,也有为数不少的担忧。
……
玉门关。
幕府之中。
“将军,斥候传来消息,储君率领万胜军已经进入了凉州,不日便会赶到故臧。”
听到这个消息,王虎目光大亮,他坐镇玉门关以及阳关,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嬴高了。
自然是对于嬴高极为的期盼。
心中念头转动,王虎朝着斥候营统领下令,道:“不用管了,尔等只需要确保储君前来玉门关的具体时间就行。”
“让我们的保持静默。”
“诺。”
望着斥候营统领离去,王虎眼中掠过一抹肃然,他心里清楚,只要是嬴高所在,身边必然会有靖夜司亦或者乌木崖。
只要嬴高愿意,整个凉州没有秘密,在这个时候,斥候营必须要保持静默。
相比于马兴等人,王虎无疑更为了解嬴高,自然是清楚,这一次嬴高进入凉州,绝非无缘无故。
他可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反正作为一个坐镇玉门关,镇守阳关,以两关镇守大秦西北门户的武将,他无疑是合格的。
至于其他的事情,根本不需要他操心,在大秦武将不得干政,文吏不得涉军,这早已经成为了惯例。
王虎无疑是极为聪明的,他从未见过嬴高发怒,但是他更清楚,这样的人一旦发怒,必然是雷霆震怒,到时候,必然会血流成河。
故而,他不打算参和其中。
.......
姑臧。
站在姑臧城外,望着如此雄城坐落在这里,嬴高心中也是一阵感慨,因为他清楚,这里的一切都是因为他而发生了改变。
这是一种创造的快感。
城门之外,以马兴为首的州牧府官吏以及蒙寥为首的军中将校恭敬而待,当嬴高等人到来,众人纷纷行礼,道。
“臣等拜见储君,储君万年,大秦万年——!”
望着马兴等人,嬴高一伸手,道:“诸位不必多礼,此地不是说话之地,入州牧府。”
“诺。”
见到嬴高如此果决,马兴等人心头一震,这可不是什么好预兆。
“储君请,通武侯请!”
在一番寒暄之后,嬴高等人也是走进了姑臧州牧府,分别落座之后,等茶与小宴分别上了,马兴方才朝着嬴高一拱手,道。
“储君入凉州是......?”
这倒是不怪马兴如此着急,嬴高在这个时候入凉州,不问清楚原因,心中始终是忐忑不安。
闻言,嬴高喝了一口茶水,深深地看了一眼马兴,道:“孤这一次前往凉州是为了看一看凉州现在的状况,大秦东征在即,需要后方安定。”
“而这一段时间,孤正好有时间。”
听到嬴高的话,马兴心中的担忧并没有多少减弱,凉州的建设只能说是不尽如人意,他心里清楚,如今凉州的情况肯定没有达到嬴高心中的要求。
“臣明白了。”
用餐之后,嬴高看着凉州州牧府的大小官吏,语气幽幽,道:“诸位,孤已经入了凉州,那就说一说凉州这些年的成就吧。”
“孤虽然也会在奏报中得到消息,但是,孤还是想要听你们说一说。”
这一刻,群臣为之紧张,他们都在思考自己的负责的范围中,这些年,凉州的变化。
“禀储君,大秦凉州学宫已经全面建成,对于凉州子弟,开始招收教育,先行从我大秦文化开始。”
“与此同时,移风易俗以及捣毁各种信仰,文字一事全面完成,基本上完成了对于凉州各族子弟的教育,让他们初步以成为秦人为荣耀。”
说到这里,马兴朝着嬴高继续,道:“在最初,从三川郡迁徒的一部分民众入凉州,现在已经适应了凉州。”
“目下我凉州人口五十万户,带上妇孺青壮老,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人以上,荒地开垦以及放牧业的发展也都在有序进行。”
“眼下的凉州,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十万破军以及蟒雀军等等的军费依旧来自于三大商会......”
.......
听到马兴的禀报,嬴高也是点了点头,这些年,凉州发展是不错的,但是在嬴高看来,这些依旧不够。
不论是人口,还是田地,亦或者战马等等。
心中念头转动,嬴高朝着马兴,道:“丝绸之路已经打开局面,但是凉州与咸阳的驰道依旧在搁置.........”
第1084章嬴高麾下第一步卒
“由于这种搁置,导致丝绸之路只是初步打开,并没有达到孤预想中的暗中规模,更是无法从丝绸之路上得到足够的利润,以供养咸阳以及凉州夏州。”
说到这里,嬴高意味深长的盯着马兴,道:“同样的,由于驰道的搁置,导致孤规划中的凉州,咸阳,夏州的经济互动无比形成闭环。”
“这一次中原之上战事繁忙,大秦朝廷更是事情频繁发生,本来孤没有想法进入凉州与夏州,但是你与蒙毅,让孤很失望。”
“这些年,三大商会所得利润,几乎全部都在凉州,夏州,以及神农谷,以及孤麾下大军所用。”
“大军为孤,为大秦开疆扩土,立下不世之功,但是凉州与夏州,以及神农谷的进展太慢了,再这样下去,你们得到的支持必然会有所削减.......”
喝了一口茶水,嬴高不再多言,他心里清楚,有些事情马兴等人都能够了解,他说的再多也于事无补。
更何况,凉州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成就,只是这些成就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罢了。
“储君的意思是对于凉州与咸阳的驰道尽快贯通,然后让丝绸之路彻底的发挥作用?”看着一脸严肃的嬴高,马兴沉吟了半响,道。
“对!”
点了点头,嬴高朝着马兴以及蒙寥等人,道:“就是这个意思,对于大秦而言,我们需要完成最后的闭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等中原的战争结束之后,凉州彻底的繁华起来。”
“要不然,等中原战争结束,凉州人口将会达到百万户,那个时候,没有了三大商会的输血,凉州的州牧府如何保证运转?”
一直以来,嬴高以为马兴等人都能够领会他的意图,根本不需要多吩咐,但很显然,这一切都是他想多了。
并非是这样的。
眼中浮现一抹肃然,这一刻,嬴高改变了思想,他心里清楚,他与这些人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那便是不管是马兴还是明卿等人都是巨大的时代限制性。
他们的所见所闻,根本无法超越这个时代。
在大秦,乃至于在整个中原大地之上,嬴高遇见的,认为跨越了时代局限性的只有嬴政与李斯二人。
这也是一直以来,嬴高对于嬴政极为的敬畏的原因。因为能够在这个时代,走出局限,看到了未来,这样的人,太不容易了。
“诺。”
点头答应一声,马兴朝着嬴高断然保证,道:“请储君放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臣会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驰道之上,争取在年底之间,保证驰道畅通。”
“嗯。”
凉州与夏州,对于大秦具有极大地意义,因为他们是大秦新增的地方,不管是法律还是经济制度都是一个新的尝试。
甚至于可以说是,一个试点。
只有在凉州与夏州取得成就,才能说服大秦朝廷,然后在大秦内部实行经济制度改革,从而打破士农工商的传统。
所以,凉州与夏州与大秦未来的复兴息息相关,这也是嬴高在这个时候,亲自前来凉州的原因之一。
“驰道必须要尽早贯通,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大战之后的人口迁徒,现在的凉州人口有点少,未来孤会迁徒山东诸国之人入凉州。”
“这件事必须要抓紧,孤相信凉州州牧府会做到,希望诸位不要让孤失望。”
“诺。”
........
一番话之后,嬴高将目光看向了蒙寥,语气肃然,道:“蒙寥,十万破军训练的如何了?”
“禀储君,十万破军已经解决了语言等问题,基本上成军,战斗力比大秦锐士低,但是可看一战。”
闻言,嬴高点了点头,随即朝着王贲以及蒙寥等武将,道:“既然如此,那便去军中,孤要检阅大军。”
“诺。”
对于破军,嬴高极为重视,他心里清楚,仆从军将会是未来西征的主力,而破军以及蟒雀军与万胜军才是他的底蕴。
至于在夏州的大军,成分太复杂,虽然以老秦人为主,但是那里的大军根本不能动,毕竟百越之地,大秦早已经虎视眈眈了。
那一支大军,除了镇压夏州,也是为了将来兼并百越做的准备。
“请储君,移驾校场!”
闻言,嬴高点了点头,随即朝着铁鹰与我王贲等人,道:“铁鹰,通武侯,随孤前往校场,见一见破军,是否一如其名,可破天下强军!”
“诺。”
点头答应,王贲眼中也是露出了一抹好奇,他之前在夏州见到了王离手底下的十万大军,只能说还算可以。
都是一群没有经历过杀戮的新兵,这样的大军,若是在战场相遇,根本就是被屠杀的一方。
但是,他见识过万胜军以及蟒雀军的强大,自然是清楚,嬴高麾下的大军,从来就不弱小,而凉州的破军,既然已经有了名号,自然不弱。
要不然,也一如夏州的那一支大军,根本没有任何名号,只是称之为州兵。
“驾.......”
纵马而行,半个时辰之后,一行人终于是赶到了破军的校场,铁鹰锐士护卫嬴高而行,朝着点将台而去,与此同时,校场之上,战鼓被敲响。
“咚咚咚........”
战鼓隆隆而行,破军将士听到鼓声,纷纷放下手中活计,朝着校场而来。
当大军将士集结,嬴高也登上了点将台,看着十万大军集结,嬴高心中多少也有些热血沸腾,大军士气不错。
“末将拜见储君,储君万年,大秦万年——!”见到嬴高站在点将台上,蒙寥大声行礼,道。
右拳抱胸,这是嬴高麾下大军的军礼,这一刻,十万破军纷纷右拳抱胸,慷慨激昂,道:“我等拜见储君,储君万年,大秦万年——!”
看着士气不错的大军将士,嬴高笑了笑,随即朝着大军将士,道:“诸位,当初成军,孤赐名破军,意为他日遇见天下强军,无军不破,是为天下骁锐。”
“今日孤登临点将台与诸位会面,诸位可否告诉孤,破军之名,尔等担得起否?”
.........
第1085章 以漠北之北,取凉州之凉,是为北凉。
“无军不破,无军不克,是为天下骁锐!”
“无军不破,无军不克,是为天下骁锐!”
“无军不破,无军不克,是为天下骁锐!”
……
十万破军将士,振臂高呼,气势汹汹,声振天地,嬴高站在点将台上,眼中浮现一抹激动。
对于这样精气神的大军,他心里自然是喜欢的,只要是天下武将,就没有人不喜欢强军。
作为嬴高这样的名将,自然更是如此,特别是这支强军属于他。
在这样一个乱世,手握一支强军,进可图谋天下,退可安身立命,没有人会不喜欢一支十万精锐带来的安全感。
就算是身为大秦储君的嬴高也不例外。
“哈哈哈……”
仰天大笑,嬴高望着十万破军高声,道:“孤会看着尔等,希望在战争来临之后,诸位不负破军之名。”
“破军!”
“破军!”
“破军!”
……
离开校场,来到了幕府,喝了一口茶水,王贲朝着嬴高,道:“这一支破军已经有了精锐之势,由于尚未见血,终究是差了点什么。”
“嗯。”
点了点头,嬴高也是承认:“这是孤麾下,第一支大规模的步卒,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支步卒太过于单一。”
“不论是枪兵,弩兵,车兵,器械营,死战营并不成熟,想要成为天下第一步卒,还需要重新改组。”
对于破军的情况,嬴高是了解的,毕竟如今嬴高麾下真正的精锐,也只有万胜军以及蟒雀军。
其余的,不论是破军,亦或者夏州的十万大军,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得战力远远不如仆从军。
从一开始,他们得位置并不是一线大军,而是护卫一郡之地安危,相当于后世武警部队,警察,城管大队,充当城管,警察等角色。
故而,之前对于破军等大军的要求,自然是极低的。
“王叔,你觉得孤将破军掉入中原,以仆从军镇压凉州如何?”喝了一口凉茶,嬴高突然开口,道。
仆从军都由异族组成,他们并不适合介入中原之争,除非大秦败退,至于到了不得已的情况下。
故而,嬴高之前只能调集万胜军以及蟒雀军入中原。
但是五万蟒雀军坐镇在玉门关,镇守大秦西北门户,如今中原大地之上,只有十万蟒雀军。
同样的,万胜军数量更是少的可怜,只有区区五万之重,这意味着,除了其余大秦锐士之外,在中原嬴高能够调动的大军只有十五万左右。
对于中原大战,这个数量的大军太少了,毕竟就算是只有一城之地的韩国,也能够在短时间拼凑起十万青壮。
更何况是其余诸国。
“调集破军入中原,也不是不可以,经历了战争,会让破军彻底成熟,成为精锐的百战之士。”
说到这里,王贲迟疑了一下,朝着嬴高,道:“若是让十万破军入中原,凉州之上除了五万蟒雀军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仆从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第一个担忧,第二个则是,一旦破军入中原,这意味着储君麾下的凉军就会达到二十五万左右。”
“就算是蒙恬坐镇的北地军,目下的数量也不及二十万……”
王贲是臣,虽然与嬴高关系匪浅,但是有些事情,依旧是不好多说什么。
王族之事,就算只是微小甚微,也是一件大事。
特别是当今秦王政以及储君嬴高都是一等一的雄主,不仅霸道更是心狠手辣。
作为臣子,自然是担忧。
“凉军?”
呢喃一声,嬴高不由得看向了王贲,疑惑,道:“王叔为何称呼孤麾下大军为凉军?”
“哈哈哈……”
王贲大笑一声,随及朝着嬴高解释,道:“我大秦的军队虽然都称之为大秦锐士,但是在这之下,称呼和各有不同。”
“水军,称之为楼船士,坐镇九原防备匈奴的大军叫做北地军,位于咸阳的大军,叫做京师军。”
“位于蓝田的大军,则被称之为关中军,我大秦最精锐的,规模最大的便是关中军。”
“储君麾下精锐皆在凉州,而且储君也算是从凉州起家,故而朝野上下,将储君麾下大军称之为凉军。”
“北地军,关中军,京师军?”
念头转动,嬴高心里清楚,在未来的大秦帝国,还有一支大军称之为岭南军。
几乎都是两个字的名号。
“其他军名都是两个字,凉军只有一个字,那就整齐一点,就叫北凉军。”
闻言,王贲附和,道:“北凉挺好,其实西凉也不错!”
“嗯嗯,相比于西凉,孤更喜欢北凉这个名字,毕竟孤第一战,便是在漠北。”
“那才是孤真正起步之地,以漠北之北,取凉州之凉,便是北凉。”
两个人闲谈一会儿,嬴高话锋一转,将话题再一次回到破军入中原的事上。
“中原大战,必将会动大秦底蕴,比如关中军,但是不论是赵国还是其余诸国都很强大。”
“调集十万破军入中原,我们所能够动用的兵力将会更为多……”
听到这里,王贲迟疑了一下,朝着嬴高沉声,道:“调集十万破军入中原,如此大事,是否应该向王上请示?”
“这是自然!”
点了点头,嬴高朝着蒙寥轻笑,道:“以孤的名义写一份奏报,呈送咸阳。”
“告诉父王,孤打算率领十万破军入中原,以仆从军坐镇凉州。”
“诺。”
闻言,蒙寥点了点头,对于破军能够参与战争的洗礼,他心头自然是高兴的。
只是他也清楚,他是凉州州尉,负责坐镇凉州安慰,基本上没有可能随嬴高入中原。
毕竟王虎坐镇两关,凉州又处于四战之地,不论是匈奴还是西域都可以直接用兵至此。
当年凉州可是嬴高一战又一战以血打下来的,正因为如此,凉州与周围的关系都不好,基本上都是生死大敌。
又是大秦西北的门户,如此紧要之地,不坐镇大军,不论是谁都不会放心。
蒙寥清楚,他不可能随破军入中原,反而他会成为仆从军的统帅,继续坐镇凉州。
……
第1086章一路闲谈,静看凉州风光。
望着蒙寥离去,嬴高眼中浮现一抹肃然,他心里清楚,他麾下缺少能征善战的大将。
王虎,蒙寥,王离等人都不能轻易调离,这意味着,目下他处于一种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大秦虽然出将,但是真正成长起来的却不多。
嬴高其实清楚他的问题,他崛起的速度太快,麾下大军数量太多,这也就导致他手底下的武将一直都处于稀缺状态。
目下他麾下的武将,唯一能用的反而是宁生了。
只是此刻宁生执掌乌木崖,乌木崖渗透凉州与夏州,就算是要重用宁生,短时间之内也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
像乌木崖以及靖夜司这样的组织的统领,反而需要才华与忠诚相合,这样的人,本身就很少。
倒是范增可以,但是范增乃是军师,而且还是国尉府官署的官吏,他想要用,有些麻烦。
念头转着,嬴高决定要举行一次选拔了,甚至于说是招贤了。
毕竟在他的记忆中的那些名将,现在都很年轻,而目下他只能找一些名将之后,比如白起的后人。
一念至此,嬴高朝着铁鹰,道:“铁鹰,现在的武安君之子,白仲人在何处?”
闻言,铁鹰连忙回答,道:“禀储君,武安君之子目下在武安君的祖地。”
“你立即派遣前往武安君祖地,将白仲请入凉州。”
“诺。”
对于白起之子白仲,嬴高不会怀疑他的才能,在这一点之上,根本就不需要怀疑,很显然,出身将门世家,自然是家学渊源。
当然了,白仲肯定是不如白起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毕竟,就算是今日的李牧,王翦以及他,也没有那个敢说比肩武安君白起,那位大秦曾经的杀神。
“王叔,我们前往玉门关,去看看我大秦最西北的领土!”这一刻,嬴高突然开口,朝着王贲,道。
“诺。”
见到嬴高等人起身,蒙寥等人不由得高声,道:“臣等恭送储君,恭送通武侯!”
........
路上。
嬴高与王贲闲谈,仿佛是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不由得朝着王贲,道:“王叔,你也看过了夏州的大军,以及凉州的破军,在你看来,王离以及蒙寥两个人如何?”
“太稚嫩了。”
王贲沉思许久,方才朝着嬴高一字一顿,道:“不论是练兵手段,还是对于当下军队的了解都很稚嫩,两支大军虽然都有可战之力,但是太过于纯粹。”
“在夏州还好说一点,毕竟属于山地,平原比较少,战马也比较少,骑兵稀缺这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凉州,这里凉马本身便是骑兵不二的选择。”
“凉州之上,利于骑兵横行,但是破军却是一支纯粹的步卒,若是臣,会将这一支大军打造成,步骑结合,甚至于步卒,骑兵,楼船士,器械营各兵种齐全的大军。”
“嗯。”
听到王贲的点评,嬴高也是点了点头,他认同王贲的点评,这个天下,并非是所有战争都一如中原大地之上这般的大规模。
王离与蒙寥虽然参战,也只能说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但是要和王贲以及蒙恬等人相比,差的不是一个层次。
一路闲谈,静看凉州风光。
当嬴高等人赶到阳关与玉门关的时候,已经是七天之后的事情了,这一次西行,除了赶路之外,嬴高还在观察民情。
“臣王虎拜见储君,储君万年,大秦万年!”见到嬴高等人到来,王虎连忙朝着嬴高行礼,道。
“不必多礼。”
伸手虚扶了一下,嬴高朝着王虎,道。
王虎站起身来,然后朝着王贲行礼,道:“末将见过通武侯。”
王贲是王虎的族叔,但是,有嬴高在,他们自然是军中关系来称呼,这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却是大秦军中一种潜在规则。
“不必多礼。”
一番寒暄之后,王虎朝着嬴高与王贲,道:“臣已经备好了小宴,储君里面请,通武侯请!”
“王叔走吧,感受一下我凉州的饮食。”嬴高朝着王贲笑了笑,随即迈步而行,王贲下意识跟了上去。
........
咸阳。
“赵高,黑冰台以及罗网可有长生的消息传来?”放下手中的竹简,嬴政朝着一旁的赵高,道。
闻言,赵高连忙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禀王上,根据黑冰台以及罗网的消息,储君已经离开了夏州,进入了凉州。”
“储君在姑臧检阅了十万破军,随即与通武侯前往玉门关。”
“嗯。”
微微颔首,嬴政语气幽幽,道:“这小子,也是快要回来了......”
这些日子,嬴政太过于忙碌了,对于嬴高的关注自然是少了很多,毕竟不管是华阳太后的丧事,还是陇西郡以及北地郡的灾情,都需要他操心。
“王上,国尉府官署国尉求见。”就在这个时候,韩谈匆匆而来,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
听到韩谈的话,嬴政微微一愣,他可是清楚,这些日子大秦朝野上下都在一致救灾,与国尉府官署的关系不大。
而这个时候,国尉尉缭来了。
一念至此,嬴政朝着韩谈点了点头,道:“传!”
“诺。”
点头答应一声,韩谈转身离去,片刻之后,尉缭匆匆赶来,朝着嬴政肃然一躬,道:“臣尉缭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
“爱卿不必多礼。”
嬴政虚扶一下,然后朝着尉缭,道:“爱卿入咸阳宫书房见寡人,可是发生了什么事么?”
“禀王上,臣刚刚接到凉州州尉蒙寥的军报,其上言,储君打算调集十万破军入中原,然后调集仆从军坐镇凉州。”
“请求国尉府官署以及王上的同意!”
说到这里,尉缭语气一顿,然后朝着嬴政:“臣特来请示王上!”
闻言,嬴政也是眉头微蹙,他可是清楚,嬴高麾下的大军,在中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之众,一旦再调集十万破军入中原,这意味着嬴高麾下的兵力,将会达到二十五万之众。
一念至此,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尉缭,语气肃然,道:“国尉认为储君想要调集破军入中原是何打算?”
第1087章若是有人来挑衅,亦或者有人不遵守规则,那边杀。
“王上,储君麾下大军,进入中原的有蟒雀军,万胜军,虽然都是一等一的强军。”
“但蟒雀军也只有一半属于步卒,这意味着储君麾下两支大军,只有五万步卒。”
尉缭朝着嬴政侃侃而谈:“根据臣的消息,这十万破军皆是清一色的步卒,中原大地之上,平原辽阔,需要骑兵出击,但是诸国城池林立,同样也需要步卒攻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储君麾下大军结构太过分裂,而且十万破军乃是凉州州兵,也许训练足够,但都是一群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
“王上也清楚,一支劲旅从来都是经历战争洗礼而成,在臣看来,储君只怕是想要借助中原战事以练兵!”
“十万破军只有经历了战火,才能成为一支精锐,目下,我大秦致力于东出,根本无力开辟第二道战线。”
“位于凉州的破军根本无法经历战争的洗礼,故而,唯有将破军调入中原,以经历战火洗礼。”
“再加上,这一场战争是中原族人的一场大战,仆从军之中皆是异族,不适合深入中原。”
说到这里,尉缭朝着嬴政肃然一躬,语气凝重,道:“不过王上,如此一来,储君麾下凉军人数将会达到恐怖的六十万之众。”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大秦锐士的一半,放眼中原诸国,也只有齐,赵,楚三国可以组建如此规模的大军了。”
“储君手中兵力是否过重了?”
……
闻言,嬴政神色微微一变,他自然是清楚,尉缭话中的意思,一国储君手握六十万大军,这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嬴高一人,盖压大秦所有公子,扶苏等人之前还想着争,如今已经连争都不想争了。
因为嬴高之势,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连争锋之心都没有了。
当彼此的差距不大,后者还有争锋之心,因为看得见,知道差距不大,但是,当彼此的差距太大,大到你根本看不到对方的背影,自然就没有争锋之心。
有着的,只有敬畏。
只不过嬴高麾下虽然有六十万大军,但凉州,夏州,以及玉门关一带,都需要强力压制。
如此一来,嬴高能够动用的军队,也就只有这二十五万大军,最多不会超过三十万。
“储君麾下的大军,一般需要坐镇两州之地,现在进入中原的也只有二十五万大军,这个数量对于其余诸国很多,但对于大秦而言,也不过如此。”
嬴政朝着尉缭一笑,不由得开口,道:“储君调集大军入中原,也是为了大秦东出大业,同意储君的要求,给他十万破军入中原的诏令。”
“诺。”
点头答应一声,尉缭也没有多言,只要是嬴政点头,任何规矩都可以例外,而且他也不想得罪嬴高。
更何况有了这十万破军加入其中,大秦完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之内兼并诸国,然后完成中原大地的统一。
未来的事情不去想,至少目下这十万大军进入中原,对于大秦有利无弊。
望着尉缭离去,嬴政也是神色肃然,他心里清楚,一个储君手握六十万大军,作用三大商会敛财,更是有凉州作为根基之地,这是一件非常的危险的事情。
他知晓嬴高的野望,也对于自己极为的自信,要不然,这样规模的大军存在,足以让任何人坐卧不安。
........
玉门关。
在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只是目下尚未发生,嬴高心里清楚,总有一日,大秦锐士必将踏出玉门关,席卷整个西域三十六国。
而这也是嬴高在这里布置重兵的原因,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西域三十六国所在,地理位置是何等的重要。
以及西域三十六国之中,到底有多少的资源。
“储君,我大秦已经兼并韩国,是否要出兵灭魏以及赵国?”王虎望着嬴高,眼中满是炙热,在他看来,中原的战场才刺激。
相比于中原的战场,在凉州的战争就像是过家家一样,作为一个武将,王虎自然是渴望在中原战争之中得到表现。
作为一个武将,嬴高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王虎的想法,随及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玉门关以及阳关,乃是我大秦朝廷在西北的门户,需要大军坐镇,也需要孤的心腹在这里。”
“你就熄灭了前往中原参战的心,不管是你,还是蒙寥亦或者王离,孤都不会带!”
说到这里,嬴高轻笑,然后深深地看了一眼王虎,意味深长,道:“在中原战场之上,一切以父王为主,不管是你还是王离前往,都不可能独领一军。”
“在大秦锐士之中,不论是资历还是威望在你们之上的武将,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哈哈哈.......”
闻言,王虎不由得苦笑一声,他自然是清楚这个道理,但是生而为人,怎么可能没有半点期盼呢。
“是臣多想了,只是大秦东出,必然是一场慷慨激昂的铁血征程,臣自然也想参与其中。”
“那是一场血与火的淬炼,一场大战下来,不光是山东诸国被灭亡,我大秦也将元气大伤,你坐镇玉门关,这是我大秦的门户,在中原战争进行期间,必须要保证凉州的安然无恙。”
嬴高眼中浮现一抹狠辣,朝着王虎一字一顿,道:“若是有人来挑衅,亦或者有人不遵守规则,那边杀。”
“乱世用重典,若是有人不臣服,那就将所有不臣服的人全部杀掉!”
“诺。”
对于嬴高的命令,不管是王贲还是王虎都没有反对,他们都是武将,自然是清楚,对于不臣服以及骚乱,杀戮往往才是最快的解决手段。
“储君,这西北之地,看似贫瘠,实则极为的富饶,特别是丝绸之路上,商贾如流水,光是商税都足以让凉州州牧府自足。”王虎突然话锋一转,朝着嬴高,道。
“嗯。”
微微颔首,嬴高苦笑:“但是这还不够,你也清楚,凉州财政的巨大窟窿,五六十万大军需要供养,还要负责凉州的发展与运转。”
第1088章希望北凉不是悲凉。
“孤之所以打造丝绸之路,便是打算以玉门关以及阳关作为纽带,配合夏州,凉州以及咸阳打造成一个经济体。”
嬴高朝着王贲以及王虎侃侃而谈,展露野望:“所以,以丝绸之路,吸取西域三十六国以及极西之地的财货入凉州咸阳,以供养咸阳以及凉州,夏州,整个大秦西北。”
“在孤的规划中,不管是凉州到咸阳的驰道,还是连通夏州的驰道都是重中之重,只是一直以来,驰道都没有贯通,以至于影响了这方面的成效。”
闻言,王虎也是点了点头,他坐镇这里,自然是清楚,商道不绝,其中收取商税之多,也比任何人都清楚。
当下凉州的建设,以及破军以及镇守玉门关以及阳关的军费基本上都出自于这一条商路上的税收。
“所以储君这一次西行,不光是来了凉州也是去了夏州,便是为了推动此事?”念头一转,王虎就洞悉了嬴高西行的目地。
“嗯。”
点了点头,嬴高轻笑,道:“这只是一个目的,也是为了以孤之威,震慑周边异族,以保证大秦东出之际,凉州与夏州安然无恙。”
原本嬴高打算让王虎西出,前往大宛得汗血宝马以打造重骑兵,只是这个时候,是青铜时代,马上便是铁器时代,更新换代太快了,没有太大的意义。
现在的大秦铁骑,本身就天下无敌,不论是东出灭国,还是如何,以现在大秦的战力都绰绰有余。
心中念头迭起,随及后落下,最后随之湮灭,嬴高也就没有在提及,他此行玉门关,也就是见一见这个最早跟随着他的心腹爱将。
“等父王的诏令下达,孤便会率领十万破军入咸阳,凉州之上,除了五万蟒雀军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仆从军。”
说到这里,嬴高深深地看了一眼王虎,叮嘱,道:“所以,等破军离开之后,王虎你盯着点凉州的局势,一旦有任何的异动,便立即将消息传回来。”
“孤会让万胜军入凉州,甚至于调集大军入凉州,以镇压一切宵小之辈。”
“诺。”
点头答应一声,王虎也是神色肃然,他清楚嬴高话中的深意,当他听到嬴高要调集十万破军入咸阳,他心中就有了这样的担忧。
这样的担忧,绝对不是无的放矢,对于仆从军王虎相信,却又不相信,他始终记着嬴高的一句话,那便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深深地看了一眼王虎,嬴高点了点头,道:“嗯,等下一次孤入凉州便是西征之际,等你立下赫赫战功,孤便为你赐名。”
“诺。”
这一刻,王虎心头有些激动,他可是清楚,能够让嬴高赐名,这是对于他们是一种殊荣,最重要的是,相比于王离以及蒙寥等人,他的名字却是不怎么响亮。
用嬴高的话来说,未来他们都是一等一的武将,其名必将传唱整个大秦,让无数的后辈来膜拜,自然是需要一个响亮的名号。
.........
半个月后,嬴高终于是回到了咸阳,与之一同回到咸阳的还有十万破军将士。
十万破军驻扎在咸阳城外,嬴高不敢多做耽搁,便匆匆前往了咸阳宫书房,他心里清楚,十万破军就在咸阳城外,必然会让很多人如芒在背。
特别是,他必须要给嬴政一个交代,给大秦朝野上下一个交代,有些规矩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人人遵守。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有嬴政的诏令,他也必须要表达出对于王权的恭敬。
“儿臣嬴高拜见父王,父王万年,大秦万年!”走进咸阳宫书房,嬴高朝着嬴政行礼,道。
看着底下的嬴高,嬴政并不意外,他手握这个天下最强大的暗中力量,对于嬴高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更何况,咸阳本身就是黑冰台以及罗网的主场。
“不必多礼,起来吧!”
嬴政深深的看了一眼神色恭敬的嬴高,笑了笑,道:“此番西行,凉州与夏州情况如何?”
“诺。”
点头答应一声,嬴高站起身来朝着嬴政一字一顿,道:“禀父王,此番儿臣南下夏州,夏州之上学宫已经建成,与此同时移风易俗,捣毁信仰,焚毁书籍一事已经完成,虽然没有达到人心向秦,最起码心里知晓了何为秦。”
“王离麾下十万大军初见规模,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与百越之民常有交锋,也绝非新兵。”
说到这里,嬴高喝了一口凉茶,滋润了一下喉咙继续,道:“咸阳到达巴蜀的驰道已经全线贯通,如今只剩下夏州境内。”
“神农谷对于稻谷的研发正处于关键时刻,若是这一次成功,基本上就可以满足要求。”
“随后儿臣便前往了凉州,相比于夏州,凉州的情况稍微好一点,正在开垦荒地,组织放牧培养战马。”
“凉州之上,学宫以及各处建筑都已经初步完成,而且丝绸之路已经初步打开,商旅不绝,光是商税就足以养活二十万大军。”
……
说到这里,嬴高话锋一转,朝着嬴政,道:“为了中原战事,儿臣调了十万破军入中原,这是破军之兵符。”
从嬴高手中接过兵符,嬴政打量了一眼,便给了嬴高,他心里清楚,嬴高就算是没有兵符,同样可以调动十万破军。
嬴高之所以给他兵符,只不过是因为破军驻扎在咸阳城外,给他安心而已。
一念至此,嬴政开口,道:“兵符你拿着,此番陇西郡以及北地郡的灾情得到缓解,大秦朝野上下趋向于稳定。”
“也到了东出灭赵之际,破军在你手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诺。”
点头答应一声,嬴高收回破军兵符,便跪坐在一侧沉默了下去。
看着神色如常的嬴高,嬴政扣了扣长案,意味深长,道:“你麾下的大军,叫做北凉军挺好的,希望北凉不是悲凉。”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破军上了战场,只怕是损失必然会很大,毕竟他们都是新兵,而赵军绝非等闲。”
第1089章先生以为白仲如何?
“希望北凉不悲凉!”
从嬴政的话中,嬴高突然感觉到一股萧瑟与悲壮,他心里清楚,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大秦锐士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大秦朝野上下,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歼灭六国不需要付出代价,大秦以一敌六,浩荡中原之上,必然洒遍秦人的鲜血。
这是必然的!
正因为如此,这个时候的嬴政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锐士在战场上流血牺牲,从而提醒嬴高。
“父王,儿臣麾下大军虽然精锐不多,但是这一战灭赵,统帅应该是老师。”
“赵国军中,最强大的便是李牧麾下的赵边骑,除此之外,破军足以应对。”
“若是赵边骑出现,自然会有万胜军以及大秦最精锐的大军去应对,破军只需要参与攻城就足够了。”
说到这里,嬴高淡然一笑:“他们是儿臣麾下唯一一支大规模的步卒,但是由于凉州的环境以及一些不足,但是这支步卒很单一。”
“中原战场之上,是这一支步卒唯一一次涅槃重生的机会。”
……
嬴高心下虽然清楚,嬴政提及北凉二字的意思,但是对于此,他并不意外。
嬴政毕竟是秦王,手握王权,他可以给自己权力,近乎于放纵,但是他绝对不会连了解都做不到。
千古一帝!
祖龙!
始皇帝!
任何一个名号,都足以说明嬴政的帝王之术的厉害,而且这些年来,嬴高切身感触更是深刻。
嬴政此举只是敲打自己,让自己知晓他对于凉州了如指掌,并不会对他的权势加以限制。
正因为如此,嬴高也只是淡然一笑,对于这一点并不在乎,毕竟,只是作为一个上位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就算是父与子,又如何。
就算是信任有加,但是掌控在所难免,若是嬴政对于凉州等地的情况不了解,嬴高反而会低看一眼。
甚至于怀疑,千古一帝是否名不副实。
“长生,大秦东出乃是关键,此战之重要,绝非你灭韩可比,大有当年武安君白起打赢长平之战对于大秦以及天下局势的巨大影响。”
嬴政看着嬴高,神色从未有过的复杂,他心里清楚,这一次东出的统帅,并非是嬴高,这绝非是对于嬴高的不信任,而是为了求稳。
“此番下去之后,你与上将军商议出东出之策,然后陈兵天下,寡人要在有生之年,看到大秦一统八荒六合。”
“诺。”
点头答应一声,嬴高轻笑,道:“十年之内,大秦必然会一统山东诸国,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
“父王也将从秦国的王便为这个天下所有臣民的王。”
“哈哈哈哈.......”
听到嬴高的话,嬴政不由得大笑起来,因为嬴高所言是他的心愿,也是大秦历代先王的遗志。
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王,嬴政自信不逊色天下任何一个王,也不逊色大秦历代先王,他自然是希望天下一统在他的手中完成,完成这开天辟地的大业。
半响之后,笑声落下,嬴政深深地看了一眼嬴高,意味深长,道:“寡人相信你,也相信我大秦锐士。”
“下去休息之后,便与王翦决定出灭赵方略,然后举行朝会。”
“诺。”
........
离开咸阳宫,嬴高呼吸着咸阳的空气,突然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这一次他前往凉州以及夏州,虽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却也避开了一些麻烦事。
“臣范增拜见储君!”
走进府中,便看到了在院落中等待的范增,嬴高一伸手,道:“先生不必多礼,去书房。”
“家老,准备茶水。”
“诺。”
书房中。
两人落座,在侍从将茶水送来奉上之后,嬴高朝着范增,道:“先生,孤离开咸阳这些日子,咸阳的情况如何?”
闻言,范增轻笑,道:“一如储君离去之前所预料,在王上文书以及国府官署的文令席卷各郡县,以及在咸阳四门张贴,上下官署立即部署实施。”
“在短短一个月之内,一切局势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灾情以及惶惶人心安定下来,山东诸国的商贾,士子也不再离秦。”
“现在的大秦,已经安定下来,而且在这一次的行动中,由于大秦锐士的参与,让国人百姓对于王室对于朝廷信心大增。”
抿了一口茶水,嬴高微微一笑,道:“任何一件事都有两面性,如今民心归附,士气大增,确实也到了东出的时机。”
“这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里,嬴高话锋一转,道:“父王已经明确要求拟定东出灭赵方略,看来父王已经等不及了。”
“不光是王上等不及了,朝野上下,文武百官,以及大秦锐士都在等,他们也快要等不及了。”
范增接了一句,这些年,他在大秦,自然是对于大秦的民生以及风气等等都了解的一清二楚。
“十万破军入咸阳,先生以为孤的麾下,何人可以成为这一支大军的统帅?”半响之后,嬴高突然开口,道。
听到嬴高的询问,范增不由得疑惑,道:“储君,王离将军没有入咸阳么?”
“王离乃是骑兵将才,在步卒的建树之上,并没有太大而成就,这些年在凉州训练破军,也只是一支二流军队而已。”
嬴高摇了摇头,他不是不想用王离,而是王离偏向于李信的用兵之能,却没有李信犀利。
破军是他手底下唯一一支大规模的步卒,而中原大地之上,城池林立,攻城略地最重要的是便是步卒。
“禀储君,宁生也可以,但是宁生执掌乌木崖,骤然换将,是否太过于......”这一刻,范增也有些犹豫。
范增清楚,中原之战,步卒极为的重要,骑兵虽然强大,但是攻城之战,总不能让骑兵去攻城,那才是大材小用。
但是,思来想去,在嬴高的麾下,他一时半会,当真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领兵之人。
喝了一口茶水,嬴高沉默了半响,朝着范增,道:“先生以为武安君白起之子,白仲如何?”
第1090章扩大人员,商议灭赵方略。
范增清楚,嬴高与白起之子白仲交好,只要嬴高想要用,只是一句话的事情,而且对于白仲的才能,他从来就没有怀疑过。
毕竟家学渊源,他的父亲也是人屠,是杀神,只是步卒主将而已,又不是非要白仲一如白起一般惊艳。
范增沉吟了许久,然后朝着嬴高,道:“故武安君之子白仲,虽然才名不显,但是任一军主将不在话下。”
“只是武安君一事,虽然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白仲心中难免会产生芥蒂!”
范增是战略大才,自然是清楚嬴高此番调集破军入中原的原因,而破军便是中原战场之上,嬴高麾下的主力。
在这个情况下,破军的主将才是关键,作为破军的主将,不光是要才华过人,在步卒军团的形成以及训练上有一定的天赋,更需要绝对的忠诚与信任。
嬴高与白仲关系不错,但是白仲并不是嬴高麾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武将,忠诚与信任自然不可能一如王虎等人。
“嗯。”
微微颔首,嬴高清楚范增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在心中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朝着范增,道:“孤一会儿亲至白仲的府上,请他出山,同时也看一看白仲的态度。”
对于白仲,嬴高其实是放心的,武安君白起已经平反,而且这些多年了,白仲虽然心有怨恨,却依旧是忠于大秦,这便是明证。
毕竟这可是战国之世,名将名臣与君主并非绑定,若是君不贤明,明日就可以挂冠离去的时代,白仲一直呆在咸阳,由此可见其心。
“储君如此想,臣就放心了。”闻言,范增脸上也是浮现出了一抹笑意,大争之世已经到来,大秦席卷山东诸国的大幕已经彻底的拉开。
而他作为嬴高的心腹,以及国尉府官署的官吏,也将会在这一场大战中,得到功勋,为未来的封侯拜相做铺垫。
将手中的茶盅放下,嬴高朝着门廊下的铁鹰吩咐,道:“铁鹰,向白仲的府上送去拜帖,孤明日拜访。”
“诺。”
铁鹰点头,然后离开了书房,他对于嬴高的命令,从来不会打折扣,而且这里是嬴高的府邸,是整个咸阳城中,除了王宫之外最安全的地方。
他自然不担心有心人对嬴高不利。
在铁鹰离去,一刻钟后,范增也是离开了书房,他心里清楚,嬴高刚刚入咸阳,舟车劳顿需要休息,而且需要嬴高做的事情太多,他不能耽搁太久。
望着范增离去的身影,嬴高眼中浮现一抹笑意,范增这些人都是有大才的,他有心将陈平等人找来,但是,这些人年岁都太小了。
这些年,他虽然一直都在培养人才,一般人才不少,但是一如范增这样的绝世之才,一直都很少。
更何况,大秦尚未建立大秦军事学宫,兵家只能在已有的传承中寻找。
在侍女的侍奉下,嬴高洗漱之后走进了寝室,他一路而来,本身就是匆忙赶路而来,自然是疲惫不堪。
若不是为了让嬴政安心,让大秦朝野上下无话可说,他也不至于仓促之间前往咸阳宫书房求见嬴政。
在咸阳宫中,嬴政数次欲言又止,便是看到他的一脸的风尘仆仆以及疲惫,不忍心,让他前来休息。
........
咸阳宫。
书房中,嬴政喝了一口热茶,朝着门廊下的赵高吩咐,道:“赵高,传李斯入书房。”
“诺。”
望着赵高离去,嬴政逐渐收回了目光,此刻民心归附,大秦锐士士气大增,在他看来,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大秦灭赵,就需要这样的机会。
青铜香炉之中,散发出袅袅青烟,在书房中升腾最后弥漫而开,淡淡的香味,让人神清气爽,虽然尚未天黑,但是书房中的风灯已经点燃,整个书房一片大亮。
一刻钟后,李斯匆匆而来,朝着嬴政肃然一躬行礼,道:“臣李斯拜见王上,王上万年,大秦万年——!”
“李卿不必多礼!”嬴政见到李斯到来,在其行礼之后,开口,道。
“臣谢过我王。”
在一旁落座,李斯朝着嬴政一拱手,道:“王上召见臣,不知有何吩咐?”
食指在长案上扣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半响之后,嬴政将目光落在李斯的身上,一字一顿,句,道:“储君从凉州归来,调集十万破军入咸阳,是为了灭赵之战,对于灭赵一事,你有何想法?”
果不其然。
在心里暗道一声,李斯眉头微皱,他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这件事,他虽然在心中有了腹稿,但这件事关系重大,面对秦王政他不得不慎重。
又一次在心中过了一遍,李斯方才朝着嬴政开口,道:“禀王上,灭赵乃是大事,乃是我大秦东出的关键之战。”
“臣以为当参与朝会的大臣适当的增加一些,光是上将军以及顿弱与臣等人只怕是不够!”
闻言,嬴政微微颔首,沉思了片刻,然后朝着李斯:“说说你的想法!”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斯端起茶盅抿了一口,然后侃侃而谈,道:“王上,臣以为除了召集上将军王翦,蒙恬,以及顿弱,姚贾等人外,还应当召集军中诸将。”
说到这里,李斯停了一下,见到嬴政没有插话,而是示意他继续:“臣以为当召回前将军杨端和,通武侯王贲,骑兵主将羌瘣,左军主将李信,材官将军章邯,辎重将军辛胜,除此之外,在召集国尉丞范增参与。”
听到李斯之言,嬴政暗自点头,这些人都是秦军之中的壮年一辈,若不是嬴高异军突起,以及让王虎等人建立功勋,也不至于李信等人依旧默默无闻。
但是,对于这些人的才华,嬴政还是清楚的,必竟这些人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大才。
而这些人都很年轻,是他为了灭国而准备的主力,纵然是有了北凉一系的加入,但是这些人依旧是关键。
心中念头转动,在一刻钟后,嬴政终于下定了决心,朝着李斯,道:“此事就由李卿负责,再加上尉缭以及太子。”
.......
第1091章毕竟一个时代,是需要英雄的。
“诺。”
点头答应一声,李斯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一道王书以及一道国府令下达虽然简单,但是各方面都需要准备妥当。
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不在咸阳,想要将他们召回本身就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
对于此,李斯自然需要做出相应的部署。
大秦东出,作为主掌国政的李斯,反而是最为忙碌的一个。
望着李斯离去,嬴政收回了目光,对于李斯的才华,
嬴政还是很满意的,至少,
在这些年来,
大秦国府官署从未出现差错。
每一次有突发的危机,几乎都可以完美解决,嬴政不是一个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主,他记着每一个臣子的功劳。
只是大秦正值东出,并没有封赏而已。
伏在长案之上,嬴政思绪涌起,他心里清楚,李斯说的几个将军虽然年轻一些,但都是军中,这些年逐渐崭露头角的青壮一辈。
这是他的在军中的根基。
就像是嬴高麾下的马兴,王虎等人一样,正因为如此,嬴政记着他的喜好与才能。
前将军杨端和持重缜密,通武侯王贲是上将军王翦的长子,少年从军胆略过人,
是一个谋勇兼备的将才。
羌瘣乃林胡族人,是入秦胡人中罕见的骑兵战将,
熟悉李牧边军的骑兵战法。
左军主将李信,曾任桓龁幕府的中军司马?,多读兵书而富有胆识谋略,崇尚当年名将司马错之奇袭战法,常有出奇谋划,这是他最为看重的大将。
这种看重,甚至于在王贲以及蒙恬之上。
老一辈的军中扛鼎者是王翦,而年轻一辈,嬴政以及王翦都属意李信,至于下一代,则以储君嬴高独尊。
至于材官将军章邯,执掌全军大型攻防器械的协同作战,精通各类大型兵器,乃是东出的关键大将。
战争一旦爆发,以嬴政对于赵国的了解,自然是清楚,赵国城池多,而且城坚墙厚,这意味着,在战争中,必然会有很多攻坚战。
这意味着,章邯麾下的大军便是攻坚的根基所在,这也是嬴高之所以将十万破军抽调回来的原因。
在凉州,破军只是一支守卫州郡的州兵,并非一支在战场上攻城拔寨的野战军。
很显然,嬴高意识到了,破军的装备太差了,对于他这个儿子的眼光,就算是嬴政自己也感觉到了震惊。
每一次出手,都很精准。
对于这一点,嬴政一直都很惊讶,他心里清楚,想要做到这一步,需要的才能与眼界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更是需要将大秦以及山东诸国的局势,一一都熟记于心,这是最难得一点,但是,嬴高做到了。
嬴政清楚,放眼整个中原大地,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人,少之又少。
“不愧是寡人的儿子,当真是时常带给寡人惊喜,对于你,寡人当真是越来越期待了。”望着窗外,嬴政感慨万千。
他有很多的儿子,但真正程度上惊才绝艳的,有且仅有嬴高一个人。
谷丷
........
故武安君府,也就是现如今的白氏府邸,白仲神色复杂,他刚刚接到了大秦储君的拜帖,白仲自然是清楚,这一份拜帖的重量。
大秦朝野上下,除了秦王之外,最有权势的人的拜帖,足以让白氏一族走出现在的低迷,逐步恢复往日之风范。
白仲见过嬴高,也了解过嬴高这些年的崛起过程,自然是清楚,现在的嬴高到底是手握多少的能量与资源。
“父亲,储君送来拜帖,看来储君是打算启用我们白氏了,这是一件好事,为何父亲却有些不开心?”作为白仲最小的儿子,白城有些疑惑。
现如今,嬴高已经贵为大秦储君,而且战功赫赫,能够得到这个人的看重,很显然,白氏一族飞黄腾达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白城可是清楚,但凡是跟随着嬴高的人,几乎都飞黄腾达了,要么率领大军独镇一方,一如王虎,王离等人。
要么施政一方,坐镇一州亦或者一郡之地,一如马兴与明卿等人,在他看来,嬴高的拜帖,这便是此刻白氏最大的机会。
“储君的拜帖自然是好事,但........”说到这里,白仲看了一眼白城,欲言又止。
在他看来,白城还是太年轻了,对于有些事情的看法太过于片面,现在的大秦朝局复杂,而且他的父亲,在军中的故人很多。
“这件事我会考虑,你准备一下,等着恭迎储君!”
“诺。”
望着白城离去,白仲眼中的复杂更甚,他理解少年的心,想要功成名就,心中有梦想,但是他不一样。
他是此刻白氏的族长,需要考虑白氏一族的生存,而且嬴高只是提及了拜访,并没有说明有什么事情,一切皆在猜测之中。
但是,白仲清楚一点,嬴高虽然不简单,但是嬴高终究是储君,白氏一族再也经不起一场乱了。
自从他的父亲去世以后,白氏一族已经彻底的衰落,从大秦的超一流家族,逐步下降,现在连一个二流家族都不如。
甚至于已经属于三流。
当然了,白仲也清楚,之前的白氏一族之所以风光无限,成为大秦除了王族最厉害的家族,完全都是他的父亲白起一人之力。
一个人的荣光,让整个家族阶级跃迁。
他不是不想让白氏再现光芒,恢复先父的威名与声望,但是,白仲心里清楚,就算是嬴高支持,他也未必能够做到。
这些年,大秦军中的年轻一辈,成长速度太快了,不管是嬴高麾下以及大秦锐士之中,能够叫得上名字的武将,清一色的都上过战场。
有些时候,一个人的才能想要彻底的发挥,并非是自身问题,还需要大势去成就个人。
这个时代,大秦已经有了足够多惊才绝艳的武将,一如上将军王翦,一如储君嬴高,而且王贲以及蒙恬也是不俗。
甚至于他得到风声,在军中,将王翦之子王贲称之为小白起,这意味着他想要崛起的难度之高。
........